第一篇:2018金融考研详细点拨之中间业务
2018金融考研详细点拨之中间业务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中间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主要包括结算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信用卡业务、代保管业务和信息咨询业务等。
1、结算业务:
按照收款人和付款人所在地点,可将结算业务分为同城结算和异地结算两种类型。
同城结算:是只收款人和付款人在同一城市或地区的结算,主要是支票结算。
异地结算:有三种基本方式:汇兑、托收和信用证结算。
1)汇兑:是付款人将现款交付给银行,由银行把款项支付给异地收款人的业务。
2)托收:是收款人向付款人开出一张汇票要求其付款,并把它连同有关单据一起交付给托收行,委托其代为收款。
3)信用证结算:是一种由银行提供付款保证的结算业务。如果信用证上的各项条件得到满足,无论付款人是否拒绝付款,开证银行都有义务付款。
2、租赁业务:
租赁可以分为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两种类型。
租赁的好处:1)可以避免负债率上升。2)通过融资性租赁的方式可以增加资产流动性。
3、信托业务:是指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代替客户进行资产管理或投资为客户获取收益。
4、信用卡业务
表外业务:
广义:指所有没有直接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业务。
狭义:仅指涉及承诺和或有债权的活动。
表外业务的三种类型:
1)贸易融通业务 例如:银行承兑业务 商业信用证业务
2)金融保管业务 例如:备用信用证业务 贷款承诺业务 贷款销售业务
3)衍生产品交易 例如:期货交易 期权交易积互换协议等等
1、金融保证业务;
1)备用信用证:是银行为客户开立的保证书。
与商业信用证的区别:
在商业信用证业务中,银行承担的是第一手的付款责任;而在备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指承担连带付款责任。
2)付款承诺
是指银行向客户做出承诺,保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根据一定的条件随时应客户的要求提供贷款。
信贷额度:在额度限定以内,企业可以随时向银行要求提供贷款。信贷额度一般都是银行与老客户之间的非正式协议。
循环贷款协定:它是一种正式的、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在协议期间内只要借款总额不超出规定额度客户可以随借随还、还了再借。
票据发行便利:它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循环融资保证协议,在协议期限内客户如果不能以规定的利率发行商业票据,银行要以贷款的形式来弥补客户筹集资金的不足部分。
3)贷款销售 指银行通过直接出售或证券化的方式将贷款转让给第三方。
第二篇:北大金融考研师资点拨【1】
北大金融考研师资点拨【1】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姓名:崔巍
职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教育背景
1997年——2001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经济学学士
2001年——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经济学系经济学硕士
2002年——2006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经济学系经济学博士
2006年——至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任教
科研成果
(一)著作:
《行为金融学》,专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6月。
《行为金融学案例》,编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5月。
(二)论文:
“信任,市场参与和投资收益的关系研究",《世界经济》,2013年第9期。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性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3期。
“证券投资中的信任及影响因素研究”,《金融研究》,2011年第9期。
“流言、股价异动与市场的波动性”,《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39卷。
“信任水平的提高会增加个人投资者的收益马?——一项基于STZ方法的实验考察”,《金融研究》,2010年第10期。
“证券市场中的流言及其影响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1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F63《投资与证券》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
“金融市场中的流言:产生、传播及其影响”,《上海金融》,2010年第11期。
“社会信任及其经济意义”,《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6期。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研究及在我国的实践意义”,《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4期。
“投资者非理性视角下的公司投资行为”,《生产力研究》,2010年3月。
“金融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模拟研究及启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第46卷第6期)。
“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分析——风险回避下的BHW模型”,《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信息成本与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对BHW模型的改进与拓展”,《经济科学》,2008年第6期。
“当代中国的生存课题——生活市场化”,《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1期。
“浅论辽宁农业的产业化问题”,《经济科学》,2000年第6期。
“新时期辽宁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农业经济》,2000年第12期。
“对假期经济乱象的思考”,《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10月15日。
“‘我们选择了信任’——从马云的卸任演讲谈起”,《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5月17日。
“谈谈创业板投资的心理逻辑”,《证券日报》,2010年2月10日。
“以规制约束创业板的非理性”,《中国经济》,2010年第2期。
“不可忽视信心的乘数效应”,《中国经济》,2009年第9期。
课题研究:
主持课题:
1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课题名称:社会资本、信任与地区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2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课题名称:社会信任、证券市场参与程度与投资收益的关系研究
3“竞技状态形成与调控的社会经济学机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
获奖情况:
1北京市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二等奖,2007年5月。
2北京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演示竞赛获三等奖,2007年1月。
3北京大学三和国际基金奖学金,1998-1999
研究领域
行为金融学公司金融学金融心理学实证金融学
讲授课程:
1行为金融学
2公司金融
3证券投资学
4行为金融学导论
第三篇:2018金融考研参考书目详细列举
2018金融考研参考书目详细列举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1、罗斯等人著:《公司理财(精要版)》,中英文版本;
2、米什金:《货币金融(商学院版)》,中英文版本。使用心得理解:
《公司理财》篇章结构十分精妙、逻辑严密、内容新颖、资料翔实、易教易学,既适合作为商学院mba、财务管理和金融管理本科生、研究生的教科书,又适合作为财务和投资专业人士、大学相关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必读名著或参考书。
A、绝对是公司类财务书籍的经典!不同于国内的大学教材,这本书很适合自学者自学。作者通过提问的方式来阐述知识,并通过大量的案例来阐述原理。试比国内大学教材的死沉单调,这本书更有利于学通、学透。但是也有少许的翻译错误,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数据错误。如果要买这本书,我建议和英文版的一起看。
B、非常好的一本书,对于公司的财务状况、融资架构、资本运走讲解的很到位,特别适合从事投资、私募等方面的人研读。
C、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专业人士,都可以从中学到最新的西方公司财务管理的理念和新的观念。很有启发的一本书。
D、这个考研考金融的不可错过啊!很多学校都指定了这本书,比如上财,公司理财就占了60%的比重,这本书不可忽视。
E、作为考研专业课用书来说,这本公司金融既通俗又详细,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懂的问题,很棒的书。
《货币金融学》适用于货币金融学课程,同时,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它也可以作为很多渴望了解货币金融知识的人的学习用书和参考读物。
A.书是货币银行学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自十几年前引入中国以来,一直畅销不衰。由于次贷危机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结构与中央银行的运作模式 B.但凡从事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对这本书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是金融专业第一本专业基础课教材。过去我国大学课程里叫“货币银行学”,后来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货币逐渐成为金融产品里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银行也是金融机构的一个分支,于是和国际接轨改成“金融学”或者“货币金融学”,其实是同一类书。
C.本书适用于货币金融学课程,同时,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它也可以作为很多渴望了解货币金融知识的人的学习用书和参考读物。
D.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确实是经典之作,读这种书才能真正学到金融知识。
E.上了货币银行学,用的是walsh的教材,注重的是数学模型的框架„„总觉得似懂非懂,回过头来再看米什金的这本经典教材,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语言浅显易懂,知识结构紧凑,全面。
第四篇:2018年考研MF点拨之术语汇总
2018年考研MF点拨之术语汇总
金融硕士考研中会出现名词解释,而专业内相关的名词也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小编整理金融硕士考研中国际金融名词解释,包括国际收支、汇率基础理论、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外汇管理制度、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帮助考生备考国际金融。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经常账户——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错误与遗漏账户——一种抵消结账时出现的净的借方或贷方余额的账户,数目与上述余额相等而方向相反。
临时性不平衡——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程度较轻,持续时间不长,带有可逆性)
结构性不平衡——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
货币性不平衡——指一定汇率水平下国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上升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收入性不平衡——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周期性不平衡——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预期性不平衡——由于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使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马歇尔-勒纳条件——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J曲线效应——贬值对贸易收支发送的时滞效应。
【汇率基础理论】
外汇——指外国货币或心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即期汇率——指目前市场上两种货币的比价,用于外汇的现货买卖。
远期汇率——指当前约定,在将来某一时刻交割外汇所用的两种货币比价,用于外汇远期交易和期货买卖。
固定汇率——指本国货币当局公布的,并用经济、行政或法律手段维持其不变的货币与某种外国参照货币(或贵金属)之间的固定比价。
浮动汇率——指由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本国货币当局不加干预的货币比价。
实际汇率——是名义汇率用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
有效汇率——是某种加权平均的汇率,最常用的是以一国对某国的贸易在其全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为权数。
一价定律——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宝的可贸易品价格相同。
绝对购买力平价——在一定的时点上,两国货币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即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要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
直接标价法——固定外国货币的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间接标价法——固定本国货币的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的价格。
套补的利率平价——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大约等于两种货币的利率差。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其远期汇率必然升水;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其远期汇率必然贴水。
非套补的利率平价——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市场预期其远期升值;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市场预期其远期贬值。
汇率超调——指一个变量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而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起因在于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存在“粘性”或者“滞后”的特点。
第五篇:2018金融硕士考研强化点拨商业银行发展
2018金融硕士考研强化点拨商业银行发
展
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商业银行发展历史
商业银行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它起源于古代的银钱业和货币兑换业。
1、主要业务形式:
1)货币的兑换业务
2)货币保管业务
3)异地支付业务(汇兑业务)
后来银钱业主发现,通过从事上述业务,他们手中总有大量的货币闲置,所以他们将这些货币贷给需要用钱的人并收取利息。而且发现这项业务的收入比前三项的收入都要高,因此银钱业主便开始积极从事这项业务,这样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为了聚集大量的资金银钱业主们开始不再向存钱户收取利息,反而向他们支付利息,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银行。
现代意义上的银行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397年世界上第一家银行——梅迪西银行成立,并且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控制了整个意大利的银行业。
英国的银行则起源于为顾客保管金银的金匠。由于金匠为顾客开出的收据可以流通,所以它就是我们今天银行券的前身。因此169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英国出现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
中国的银行业是从明清时代开始的。北方是山西的“票号”;南方是浙江、绍兴、湛江等地的“钱庄”。由于规模小、风险大、经营成本比较高,所以贷款的利息比较高,这样就不能满足工商企业的发展需要。
商业银行发展前景
1、集中化
二战后,银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就是集中化,许多国家的银行业主要为少数几家大银行所控制。进入90年代后,银行业集中化的进程更是加速发展,银行合并的浪潮风起云涌,首先在日本出现了比较有影响的银行合并。美国银行在90年代同样也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银行合并浪潮。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标志着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业开始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银行业全能化的进程。欧洲同样也有大规模的银行合并。例如、香港汇丰银行收购了米兰银行。
总而言之,银行合并的浪潮还会继续下去,因为,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单家银行无法与其它的大银行相抗衡,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银行内部的成本变得低廉所以银行规模开始扩大。
2、全能化
商业银行有全能型和职能分工型两种模式,80年代以后,职能分工型开始逐渐向全能型银行转化。
范围经济:当一个机构同时从事多项业务且这些业务相互互补,这是我们就说是范围经济。
1999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方案》是银行全能化格局的标志性法 案,同时也标志着《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所规定的分业管理、分业经营体制的终结。
银行业的全能化趋势对中国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因为1995年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能介入证券、保险等领域。
3、电子化
例如:自动取款机、信用卡、24小时无人银行、网上银行等等。此外还有银行内部的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4、国际化
银行业务越来越多地超越了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