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积极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模式

时间:2019-05-14 06:0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省:积极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省:积极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模式》。

第一篇:吉林省:积极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模式

吉林省:积极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创业带动就

业工作模式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省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和开展创业促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吉林省的公共就业服务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伴随着国家调整知青政策起步,并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特别是劳动制度改革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步构建起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网络,形成了“职能明晰、制度健全、规范高效、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新体系。

(一)充实促进就业行政力量。

在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中,原省劳动保障厅保留就业处,与国际合作处合署办公,重点抓境外就业工作。在今年的机构改革中,我们不断加强促进就业行政力量,在原就业处基础上成立了就业促进处,增设人力资源市场处和农民工工作处。同时,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城乡就业统筹和工作协调,厅内成立了由主管就业副厅长和省就业服务局局长为总协调人的就业和农民工工作两个协调机构,成员为厅十个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明确了议事规则,确保就业工作连续、全面、规范、有序推进。

(二)加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

我省目前共有省、市州、县(市、区)就业服务局77个,工作人员2501人(其中在编1683人)。其前身是1980

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原县以上劳动服务公司。1990年,按照国家清理整顿公司有关精神,我省将原县以上劳动服务公司转变为就业服务局。在1993年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各级就业服务局名称和职责不变。

县以上就业服务局受劳动保障部门委托,承担制定区域城乡就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失业就业管理、编制年度就业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等行政职能。这些职责在《吉林省失业保险办法》、《吉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和即将出台的《吉林省促进就业条例》等地方法规,以及省委、省政府文件中都有明确规定;此外,我省市州以上就业服务机构还承担着政府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

我省各级就业服务局有以下特点:一是全部为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副局级单位。2003年省就业服务局由正处级单位调整为相当于副厅级规格待遇的事业单位,内设十个处室。二是全部为全额财政拨款单位。三是即将全部进入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2008年5月,吉林省政府批准省就业服务局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各地就业服务局也将陆续进入参公管理单位。

(三)大力发展人力资源市场。

抓住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机遇,强力推进市场建设。2002年,省政府将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吉林省劳动力市场发展

规划》。2004年,结合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统一更改名称为“人力资源市场”。同年,先后在辽源市、图们市召开市、县两级市场建设现场会,为全省树立样板工程,掀起了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热潮。目前,全省共有县以上人力资源市场75个,长春、吉林等大中城市中心市场服务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其他地级市达到1000平方米左右。

在场所建设基本满足需要后,我省及时将工作重点转向“激活市场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上。2008年召开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市场服务功能、法规制度、信息网络、统筹布局和专门队伍五项任务。

目前,在服务功能建设方面,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整体发展,各有侧重。省人力资源市场起龙头带动作用,办成示范性市场;市(州)人力资源市场起主体和骨干作用,办成综合性市场;县(市、区)人力资源市场起承接和支撑作用,办成综合性或专业性市场;街(镇、乡)、社区(村)起依托作用,办成以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介绍为主的简易人力资源市场。在法规制度建设方面,各级市场都制定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组织招聘、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工作流程和职业供求分析发布、工资指导价位发布等制度。1997年出台了《吉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并根据需要两次修订。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吉林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条例》。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我省劳动保障业务专网已经覆盖所有县以上人力资源市场,并延伸到80%以上的街道、乡镇和社区,实现

了“一点登录、全省查询,职业供求信息实时共享”。在统筹布局建设方面,培育了一批专业化市场和散工市场,适度发展了一批民办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在专门队伍建设方面,重点培养了职业指导员、信息员和信息网络管理人员三支队伍。

(四)搭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从2002年末开始,我省采取超常规措施,利用3个月时间,在所有街道、乡镇、社区组建了劳动保障事务所、服务站。此后,90%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事业编制专职工作人员,连续三年通过公益性岗位充实基层平台劳动保障协理员、劳动关系协调员和劳务经济服务员等。目前,全省共有街道、乡镇、社区基层服务所(站)2724个,专兼职工作人员12140人。2007年,在所有行政村配备专兼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每年给予1000元工作补贴。

2003年6月基层平台组建后,全省用三年时间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制定了以“三建、三落、两衔接”,即“健全机构、建设场所、建立制度;落实人员、经费、任务;搞好与区县劳动保障工作、与便民利民业务衔接”为主要内容的一、二、三级标准。到2006年底,全省80%的基层平台达到一级标准,做到人员持证上岗,业务流程清晰、管理制度健全、绩效考核完善,并在管理劳动力资源、落实就业政策、援助零就业家庭、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面,发挥了市县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后,全省又连续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今年,省政府将创建100个省级充分就业示范

社区列入各级政府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年底统一命名表彰。

多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不断充实完善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网络,构建融行政管理与公益服务于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新时期就业工作的发展特点,是政府促进就业的成功组织管理模式。

二、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模式

2004年,我省从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要出发,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连续6年组织全省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活动形式可以概括为“四统一”,即统一组织领导,由省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统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团体具体实施;统一审核项目,参加单位年初申报活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政策措施,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核确定;统一开展活动,每年5月全省联动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联动月,宣传周和活动日;统一考核评估,通过工作述职、实地检查、重点抽查等方式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评估,对各项活动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六年来,通过系列活动累计带动就业110多万人,逐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广泛参与、创业项目依托、政策资金扶持、典型带动引导”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模式。近两年,我们创新方式,加大力度,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完善这一模式。

(一)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

采取省直部门和各市州条块结合、整体推进的方式,扩大活动范围,巩固多方参与机制。纵向,越来越多的省直部门单位参与到活动中,从最初的8个部门开展11项活动发展到今年24个部门开展37项活动,其中,服务于城乡所有劳动者创业的活动项目15个,专项服务于大学生、妇女、农村劳动力、民兵预备役人员、残疾人、少数民族、两劳释放人员、退役运动员等群体创业的活动项目22项。横向,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全省九个市州各确定一个县(市)作为省级创业型城市,与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形成“以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龙头,带动省级创业型城市、辐射其他市州、县(市)”的“梯次推进、不断延伸”格局。

(二)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

今年,省政府以扶持创业者、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为重点,下发了促进全民创业27条政策。在扶持创办企业方面,实行创办企业筹备期制度;对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企业允许注册资本零首付;新创办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万元以下小企业,3年内免除各类收费,给予定额补贴。在扶持不同群体创业方面,高校毕业生创业给予3年社会保险补贴;进城创业农村劳动者和返乡创业农民工比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高层次人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给予补贴;困难失业人员创业可一次性申领失业保险金,城市低保家庭可继续享受6个月低保待遇。在政府促进创业方面,省、市、县政府设

立全民创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创业补贴、创业奖励及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三)进一步强化创业服务。

搭建三个平台:一是创业孵化平台。今年,我省先后召开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现场会和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工作现场会,首批命名6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9月底前,全省大中城市将建成10个大学生创业园。二是创业服务平台。全省县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普遍成立创业指导中心,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落实政策、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三是创业融资平台。以小额担保贷款、中小企业扶持资金为重点,解决创业资金难问题。我省所有城乡劳动者创业都可以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最高可达6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安置人员达到规定条件的,贷款额度最高达400万元。

(四)进一步健全考核制度。

建立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制定下发了《吉林省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考核评估试行办法》,从组织领导、政策落实、资金保障、工作措施和活动效果五个方面,明确24项考核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具体达标标准、评分标准和考核方式。每年末,省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抽调人员,深入活动牵头部门和各地实地考核、抽查。省政府采取绩效挂钩的办法,对活动效果较好的牵头部门给予工作经费支持。两年来,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妇联、残联、总工会、旅游局、省军区等部门开展的系列活动分别获得省政府设立的就业工作创新奖。

(五)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

2004年评选创业标兵20名;2005年树立创业典型31个;2007年组织创业标兵宣讲;2008年开展“推选百千万创业促就业带头人”活动,全省评选出10000名县级、1000名市级、100名省级创业促就业带头人。今年,省政府对“十佳创业标兵”、百名创业促就业带头人和20个创业带动就业先进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在全社会营造了支持、鼓励、参与创业的良好氛围。

我省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和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与部里要求、与兄弟省份相比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采取措施,加大力度,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二篇: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实施创业带动就业

二、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实施创业带动就业

(一)提供政策支持。(机制、资金)

1、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我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工作,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成立了宁国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科局一把手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人社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并安排专人负责开展此项工作。

2、落实创业政策。一是人社部门与地税、工商等部门协调,联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文件;二是地税部门加大税收扶持,优化创业环境,编制了《宁国市支持创业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工商部门从减免规费,减轻创业负担,降低创业门槛,放宽登记限制,开通绿色办证通道等方面细化操作规程。四是人社部门编制了《宁国市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推动创业政策汇编》,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创业。五是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建立了宁国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鼓励自主创业。

3、推进小额担保贷款。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国家《就业促进法》相关规定,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全民创业的作用。一是将小额担保贷款的范围由城镇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城镇其他失业人员、未就业的城镇复员转业军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带头人、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妇女。二是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启动仪式上,现场为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和小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截止2011年12月,全市共为1076名符合条件的城乡创业人员、18户小企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2354万元,带动9850多人实现就业。

4、优先安排创业场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我市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尽可能地让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降低成本。同时,我们要求国土、规划、城管等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劳动者创业所需的生产经营场地,搞好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优先保障创业场地。

(二)搭建创业载体。(园区、活动)

1健全创业服务机构。一是成立了“宁国市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对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开展政策咨询、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企业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建立创业人员扶持档案和创业项目库,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大力扶持初始创业。三是组建了“宁国市创业专家服务队”,为创业学员与各位专家搭建一个创业交流的平台。四是设立了“创业服务网站”,加大对创业政策、服务项目及创业典型的宣传。

2、开展创业宣传活动。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全民创业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创业精神大大发扬。我们通过《今日宁国》每月推出一个创业故事专版,在电视台开设“创业路上,与你同行”专题,对全民创业政策、创业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大张旗鼓地专题报道。人社局开展了“创业之星”有奖征文活动,充分宣传创业典型的示范作用。下岗失业人员段琪国,参加创业培训后,创办了宁国现代办公设备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带动了几十个下岗失业人员就业,2010年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微型创业奖;返乡创业典型周小姣,回乡后创办了宁国市新达电子厂,带动200多名女工就业,2010年被评为“全国创业之星”;大学生创业典型余雅丽,2006年毕业后,经过创业培训,到农村创建芦笋种植基地,并带动当地农民共同种植,成立了利隆芦笋专业合作社,她也被评为“宁国市十佳青年创业之星”。通过对大学生余雅丽、农民工周小娇及下岗职工段琪国等创业典型事例的宣传,极大地鼓舞了创业者的信心。

3、加快创业园区建设。我市港口创业园作为全省第一批农民工创业园于2009年5月建成,现有2家企业已进园生产。河沥创业园于今年6月建成,已有5家企业入驻。同时,我市还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创业园区,金辉创业园已建成并成功运作,建有标准厂房48000平方米,引进中小企业23家。由浙商投资兴建的佳佳创业园,占地106亩,于2009年建成,现入园企业18家。此外,我市还建有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单元面积达7000平方米。目前,在各类创业园内实现成功创业的“创业小老板”有48人,带动就业2800人。

(三)开展创业培训。

1、力保培训质量。一是精心组织学员。每年年初我们就依托乡镇社区精心组织培训人员,要求来参加培训的学员一是要有文化,二是要有经济头脑,三是要有创业想法的这些人。特别是对高校毕业生,复员军人,返乡农民工,残疾人,大学生村官。二是精心组织教学。培训教学是做好创业培训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既聘请有高级创业培训指导师在开班时主讲,又聘请有相关部门专业人士作兼职教师客串,还邀请有成功创业人士现身说法,传经送宝。把创业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使学员在短短的十天里掌握SYB创办企业的精髓,使他们对创办自己的企业产生激情和乐趣,感受到所学知识对自己开办企业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创新培训方式。我市创业培训工作,在严格按照省,市的创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在提高培训效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一是不论我们在乡村,还是在社区开课,在培训结束前,我们都会带学员去我市一些优秀的企业进行现场考察学习,吸取优秀企业家们的先进理念与经验,开拓学员们的思路与视野。二是人社部门开通了创业服务网站,增设了创业论坛,就是为我们的创业学员与各位专家搭建一个创业交流的平台,使学员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相关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能及时的与专家沟通。

近年来,我市创业培训从国营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逐渐扩展到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两劳回归人员、残疾人、退伍军人等各类人群,凡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者均可免费参加创业培训,覆盖我市每个乡镇。从2004年开始,累计培训1500余人,成功创业近千人,带动就业5000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创业带头人。

第三篇:创业带动就业情况汇报

烟台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创业推进就业,就业关系民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我们按照“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积极搭建培训、政策、资金、服务、项目和舆论六个平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我市创业政策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的通知》(国发„2008‟5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鲁政发„2008‟58号)文件精神,8月份,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促进工作的通知》(烟政发„2008‟71号),对现行就业扶持政策进行了扩展、延续、完善和充实。

新政策按照鲁政发„2008‟58号文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延续执行《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的通知》(烟政发„2006‟43号)和《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意见》(烟政发„2007‟101号)的基础上,对鲁政发„2008‟58号文件中有关政策规定予以细化、拓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了依法促进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加大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政绩考核力度,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是突出了优惠政策的普惠化。覆盖到登记失业的大龄失业人员(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成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人员、连续失业1年以上其他人员、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等八类人员。

三是突出了政策扶持就业和自主创业。对企业招用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群体灵活就业和鼓励自主创业,在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创业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文件规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视情况给予1000-3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在领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将其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一次性发给本人;城乡创业者创办企业并吸纳除就业困难群体以外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按每吸纳一名失业人员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文件要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做好促进创业工作,完善创业指导功能,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法律维权等服 务。各级要建立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建立政府扶持、企业与个人开发创业项目的市场评估制度,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成果的工作模式,面向社会征集并推介创业项目。要充分利用城乡各类园区、规模较大的闲臵厂房(场地)、专业化市场等适合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建设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为缺乏经营场所的创业者免费提供经营场地,帮助其顺利实现创业。

二、经验做法

(一)抓宣传,强化舆论引导。一是开展了创业小老板系列宣传。通过在烟台电视台、《烟台日报》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失业职工、农民工、军转干部、大学生的创业事迹,在全市培植起了以“敢闯敢拼的韩秀娟”、“转岗自救的梁兆前”、“科技创业的赵升乐”为代表的一大批创业典型,树立起了创业者光荣、创业者有功的价值观念,努力营造为顺利者加油,为困难者鼓劲,为成功者喝彩,为失败者打气的创业环境。二是举办创业带动就业竞赛活动。近日,市劳动保障局、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和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烟台市创业带动就业竞赛活动正式启动。本次竞赛面向全市城乡各类创业者。大赛按照县市区组织初赛,晋级参加市级决赛的程序,通过创业者在创业经历、企业发展规划、创业知识等方面的竞赛,将评选出第一、第二、第三名和优胜奖,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和2000元 创业扶持资金奖励,来进一步营造创业氛围,鼓励市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实现创业致富。

(二)抓培训,提高创业本领。一是通过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构建起了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市已建立起长期短期兼顾、高中低结合、面向各类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网络,拥有4所高等职业学校、75所中等职业学校、20所技工学校和604个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年培训能力23万人以上。二是大力推进创业能力培训。市县两级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创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批创业培训中心,培育了一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国际劳工组织要求,标准化施教,综合提升了创业人员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市共举办创业培训班725期,培训学员18109人,其中失业人员16025人,农民1947人,大专院校学生62人,与妇联联合培训巾帼创业者75人。已有7758人成功创业,有3585人实现自谋职业,共创造就业岗位30313个,吸纳失业职工11799人。

(三)抓政策,强化创业扶持。全面整合国家及省市鼓励创业扶持政策,建立起以小额担保货款为重点、以税费减免为支撑、以社会保险补贴为补充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培植了一批创业孵化园区,为创业者营造了宽松的创业环境。2003年以来,全市共为2.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7450万 元,减免各项收费5700多万元,提供小额担保贷款3700万元。

(四)抓服务,构筑五大平台。一是专家咨询指导平台。通过广告招聘、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法,按照自愿、无偿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德才兼备的专家志愿者。我们对县市区专家志愿团建设做了明确规定,要求专家志愿团规模芝罘区要达到100人以上,其他县市区初期不少于30人,并按照学员人数及创业项目的多少,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全市组建专家志愿团11个,共有专家330多人。专家志愿团在指导学员制定《创办计划书》、选择场地、开业指导、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创业项目储备平台。为给学员创业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我们要求培训人数相对较多的县市区,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创业项目的开发。目前全市通过向社会征集、加盟连锁、有偿购买等形式,已储备了400多个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适合下岗失业人员经营的项目,供学员选择,受到了创业学员的欢迎。三是创业跟踪服务平台。各县市区按照市里统一要求,成立了跟踪服务部门,并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后续跟踪服务制度,包括学员档案管理、注册企业、企业经营、享受优惠政策和定期回访等五个方面,对学员的创业实行动态管理和全程服务,做到学员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有人关注,出现问题有人帮助,优惠政策有人落实。四是创业成果展示平台。为增强失业人员的创业信心,激发创业热情,我们要求创业培训基地都要建立创业成果展示厅,以图片、影 像、文字、实物等形式将创业成功学员的成果进行展示,弘扬他们的创业精神,使失业人员从中得到启发和鼓舞。同时还利用展示厅召开“创业项目成果推介会”,吸引投资,促进企业发展。五是创业学员互助平台。为给创业成功的学员创造一个沟通思想、交流信息、互帮互助的机会,根据创业学员的要求和创业培训发展的需要,成立“创业者联谊会”组织,吸收创业成功的学员为会员,定期组织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加强合作。

烟台市劳动就业办公室

第四篇:创业带动就业典型材料

创新创业为社会就业增添动力

——邵东县创业新村家居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典型材料

邵东县创业新村家居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推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为抓手,积极响应落实上级政策,在促进创新创业的同时,为带动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授人以渔,教会一项创新创业就业技能

坚持把提升创业主体能力素质作为解决就业问题,增强创业人员发展后劲,提高综合竞争能力,适应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培训中心、区委党校、职教中心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等培训资源的作用,大力实施“SI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项目,深入推进“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通过在全区范围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创业人员的类型和特点,分类施教,对文化程度较低、资金能力有限的人群,以普及实用技术为重点,开展电焊、缝纫、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班,增强就业能力;对有一定资金和创业经验的人员,开展创业能力、市场评估、资产评估、利润分析和人员组织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创业能力。通过采取“菜单式”点题培训、“送学式”普及推广、“联络式”实践跟踪、“交流式”观摩互比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创业者的思路,让创业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有效提高了农民工、复退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劳动力外出 1

务工和创业的能力水平。至目前,全区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1117期、培训人员 28142人,举办SIYB创业培训班11期13班次、培训人员350人。为进一步拓展创业的理念,提高创业的能力,我们还邀请了省行政学院王玮教授举办全民创业专题辅导讲座,从创业理念的内涵、创业的动力、创业的条件、创业失败的原因和成大事的九种品性等方面对创业理念及创业能力知识,结合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与会人员了解了创业的基本理论,掌握了创业的实践运用。

一、因势利导,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就业平台

根据创业主体的不同类型,区委、区政府成立百姓创家业、企业创新业等9个创业工作组,分行业指导全民创业。各工作组整合中央和省、市、区出台的各项扶持创业政策,通过放宽投资领域、降低登记门槛、制定税费减免政策、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创业能人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区国税局为196户企业减免增值税3837万元,为276户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3776万元,为864户次个体工商户减免增值税16万元,车辆购臵税免税46户、205万元,减税2716户、355万元;区地税局为26户企业减免税款1427万元,为20户残疾人、181户再就业人员、8户军转人员减免税款52万元,有效保护了“初创”成活率和创业后的生命力。企业创新业工作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金融机构联系沟通,联合制定《XX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案》,计划至2013年 2

对全区信用等级A级以上的企业进行100%的信贷支持,预计发放贷款9.5亿元。9个创业工作组共筛选适合我区创业的各类项目200多项进行重点推荐,编印《创业指南》,为创业、就业人员开展指导服务。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重点在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上下功夫。梁家墩镇抓住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和省市区重点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对连片建造100亩以上的日光温室示范点,每座补助10000元,协调银行贷款2万元,镇政府承担两年的贷款利息;对连片建造100亩以上的钢屋架圆型拱棚示范点,每亩补助3000元,并优先配套温室卷帘器、覆盖棉被、设施农业保险、节水滴灌等,从政策上扶持引导设施农业发展。甘浚镇在祁连村一社北沙滩规划建设养殖区50万平方米,对进驻养殖区的养殖户补贴5000元,鼓励群众利用闲臵荒滩发展养殖业。平山湖乡克服基础条件差等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植了集种植、畜牧养殖、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合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至目前已投资380万元建成标准化猪舍4栋,牛羊育肥圈舍2栋,蔬菜大棚温室一座,商业门店2栋,蒙古包4座、种植饲草地280亩,并成立合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在创业者的带动下,先后吸收农牧户20户、70人入驻该养殖小区,进行规模化养殖。在全民创业年活动中,全区涌现出上源蔬菜专业合作社、鸿翔种猪养殖场等创业典型,在全区范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带动了社会就业。

二、持之以恒,构建一条创新创业就业通道

坚持把“行政效能建设年”、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制度成效和好经验、好做法贯彻到全民创业中,用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创业、就业人员构建一条“绿色通道”。树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和“一条龙”服务模式,在政务大厅设立全民创业服务窗口,公开服务承诺,全面推行“三零”服务制度,做到服务“零距离”、办事“零等待”、生产“零干扰”,为创业者提供高效服务。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组织开展“打击发票犯罪专项行动”、“打击假币犯罪行动”等专项整治工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推行“行政处罚自由量裁标准(试行)”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和谐文明的法制环境。同时,以弘扬创业精神为主,在全区范围先后开展全民创业“宣传战役”、集中宣传日等大型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业、尊敬创业者的舆论氛围,激发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督查组通过采取经常性督查、专项督查、综合督查、定期督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组织领导、任务落实、工作作风、优化创业环境和创新体制机制五个方面进行督查,在XX电子监察网设立督查情况反映及通报专栏,进行实时督查,及时下发督查通报,督促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干部创事业工作组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结合机关干部业务特长,在机关干部中开展服务企业发展“比服务、比奉献、比创新、建功立业创一流”的“三比一创”活动,引导干部在完成重点项目、服务企业发展、推动中心工作中搞服 4

务、解难题、办实事、作贡献。毕业生创业工作组结合“河西学院春季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宣传周”、普通高校“五大类”考试注册登记等一系列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5万余册,进一步转变毕业生就业思路,熟悉创业就业的流程。新墩镇实行“三卡”(提示卡、质询卡、问责卡)制度,开展“十先八创”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在致富增收、科技兴农、弘扬新风、脱贫治愚、优质服务、解放思想、构建和谐、育人成才、保护环境、诚实守信十个方面率先行动,并将具体内容通过党员承诺和设岗定责纳入每个党员评议中,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动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能结合起来,动态监督和督促党员带头示范,引导带动全镇群众发家致富。

三、百花齐放,涌现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热潮

“全民创业年”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党政机关积极开展送资金、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落实优惠政策的“五送一落实”服务活动,依托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等渠道不断拓宽就业等手段,不断激励和鼓舞创业、就业人员的信心和决心,让他们学会创业、能够就业,懂得创业、带动就业,在全区上下涌现出红红火火的创业就业热潮。各乡镇、街道、部门和各工作组紧密结合创业者的经营规模、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以满足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加强融资服务和政府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尽最大力量扶持创业,激发创业活力。军转人员创业工作组结合摸底调查信息,筹措资金10万元对有创 5

业意向的军转人员进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工作组共筹集小额担保基金270万元,为577名自主创业人员和一户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729万元。残疾人创业工作组在中心广场举办了“关爱贫困残疾人,扶持残疾人创业”主题活动,向城镇下岗、失业、零就业残疾人发放钉鞋机80台、配匙机20台,为6名新创业残疾人发放创业补助每户1500元,援助2名残疾人大学生创业补助金每人2000元。明永乡对建设高效设施农业的农户,每户扶持2000元;对发展规模养殖的农户,每户扶持1000元,扶持发展100头以上的养牛户30户。安阳乡政府列出扶持资金6万元对创业人员给予贴息贷款支持,同时对创业人员临时用地,随报随批,减免用地管理费等。止目前,全区共新注册个体工商户2510家,新建私营企业261家,新注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58个,直接扶持421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7634人,带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384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7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984人。

第五篇:创业带动就业资料

以创业带动就业 全面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天祝县创业带动劳动力就业转移良好成效

就业就是民生之本,转移就是致富之路,培训就是增添后劲,创业就是发展事业。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培训创业工作,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劳务协作为纽带,基地建设为基础,品牌建设为抓手,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突破,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引导更多的人走出去、稳下来、能致富的劳务输转之路。

一、基本情况

为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县委、县政府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深化体制改革,2005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天祝藏族自治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促进劳务经济发展农牧民稳定增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措施,从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2005年以来,先后有1200多名农民工返乡后实现了创业。其中:从事建筑行业的300多人、从事制造业的20多人、从事交通运输业的200多人、从事商业的200多人、从事餐饮业的接近100人、从事电气焊的100多人、从事特色种养殖等其他行业的接近100人,人均年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这一产业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二、主要做法

(一)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县电视台、政府网站、各乡镇劳务工作站等宣传鼓励支持回乡创业的相关政策,宣传回乡创业的典型、经验,弘扬创业精神。同时,继续做好回乡创业带头人先进事迹评选推荐和表彰工作,对做出贡献的回乡创业先进人员,给予

一定奖励。

(二)加强信息引导。充分发挥县电视台、政府网站和乡镇劳务工作站的作用多渠道收集市场信息,为回乡创业者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创业信息发布平台,及时传送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类市场信息,对农民回乡创业进行积极引导。

(三)放宽准入条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我县对回乡创业者创办的企业且属于当地重点发展的产业或行业的,适当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降低工商登记门槛,对在农村合法经营的小商小贩,免于工商登记。

(四)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农村回乡创业带头人、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妇女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降低反担保门槛,不断扩大担保基金规模和贷款覆盖面。

(五)开展创业培训。近年来,我县积极为回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管理咨询等服务,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将回乡创业者纳入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并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三、对策建议

一是正确处理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之间的关系,实行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方针。

二是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和办事手续,及时处理和纠正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干扰正常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对为城乡低收入群体就业、再就业作出贡献的企业,比照城市相关政策给予优惠政策。

四是健全创业辅导和培训、服务体系。加强创业辅导、培训、信息与技术服务,形成多方参与的中小企业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网络。

下载吉林省:积极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省:积极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业带动就业典型材料

    全民创业为社会就业增添动力 ——甘州区创业带动就业典型材料 甘州区以开展“全民创业年”活动为抓手,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在促进全民创业的同时,为带动就业作出了积极贡......

    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服务体系的探讨

    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服务体系的探讨 李蔚娅 盖世洲 郝志功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国内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文章结合实际,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关于......

    南宁市的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职业培训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就业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

    榆阳区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

    榆阳区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 尹 峰 (榆林市榆阳区劳动服务科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近几年的实践探索表明,现有的劳动服务机构工作重心已经逐步转向公共就业服务。......

    关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及相关建议

    巴林右旗关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提纲汇报 一、基层劳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基本情况:我旗现有劳动力市场一处,总面积200平米,市场内设政策咨询、职业介绍、求职登记、失业保......

    台江县创业带动就业情况汇报

    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的汇报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就业工作顺利推进。 一、基......

    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淮北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始终把创业培训工作摆在就业工作首要位置,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政策引导,完善服务机制,搭建创业平台,构建培训网络,打造......

    创业带动就业 推动经济发展

    创业带动就业 推动经济发展创业带动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关于泗县以创业促就业的思考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抓好创业带动就业意义十分重大。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