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

时间:2019-05-14 06:5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

第一篇: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

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于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便自然而然地成了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其中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首先,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其次,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少相应的标准。最后则是,土地的人口承载量低以及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低。从以上的问题中,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农业科技创新才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本。只有加快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才能有效地真正地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我们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并造就出一代能运用科学技术经营和管理农业的新农民;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通过建立新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一支高效精干的、富于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队伍,把我国的农业发展不断推向新高度。而具体的战略政策则有以下几点:1.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2.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根据农业科技周期长、公益性强和区域性强的特点,对面向市场能力的服务类农业科技机构和基础性、公益性为主的农业科技机构采用不同的支持方式进行改革。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方式多样化,制定政策和相关措施,促进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3.抓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例如着力加强现代农业装备关键技术成果的中试和熟化,促进农业生产的精准化、设施化、信息化和规模化发展,加快增强我国农机装备行业竞争力。重点支持农作物、牧草、林果收获、清选、加工设备,农产品产后减损、精选分级和节能仓储技术与装备;水稻育插秧等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栽培技术装备与高效、精量施肥、施药及秸秆还田等技术装备、机械;新型畜禽和水产规模化养殖机械和技术装备,以及牧草、饲料加工、林产机械和技术装备等。4.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5.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农业技术讲座、培训、函授、夜校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在县乡通过职业中学或农技推广机构举办免费或低费职业教育班,为农民讲授农村实用技术知识、管理知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6.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发展保障体系。加强科技立法,用法律形式保障科技的重要地位。尽管我国已在《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科技进步法》等法律法规中作了一些规定,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农业科技法律体系还不完善、不具体,可以借鉴其它国家的一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加以完善,以切实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7.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各级农业部门对科研教育单位的基建投资要继续予以重点支持,并逐步增加对仪器设施的投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建设,除了正常基建投资外,在商品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一定比例的支持,加快推广体系建设。

第二篇: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12.8亿人口大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发展农业在中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五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时期。中国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及时针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和农业市场化程度提高等新情况,做出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并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基本目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效克服了新阶段农业发展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和农村的好形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都已跃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增强,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近年来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部分领域已经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大幅度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农业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开始出现全面繁荣的新局面。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年均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53.4%下降到46.2%,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广大中国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同时,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约占全球22%人口的吃穿问题,对世界农业乃至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中国农业发展的任务与工作措施

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部署,为中国农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发展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切实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工作主线,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农产品竞争里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采取一种产品确定一个发展思路、选择一批龙头企业、推广一套实用技术、制定一套扶持措施,进行重点培育,扶优扶强,并使其不断向最适宜的产区集中,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今年重点抓好高油大豆和优质小麦等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力争实现突破。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适应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突出重点产业和优势产品,加速农业科技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围绕开展“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实施《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计划》,以推广优良品种和节本增效技术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优化龙头企业布局,促进龙头企业提高科技新能力,扩大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主要措施,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准入制度,对农产品实施从“农业投入品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控制。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积极扶持农产品

和农业投入品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搞活农产品流通。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完善农业信息体系,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和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投入力度。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着重抓好重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和农村公益设施项目建设。把农业生态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加强指导,搞好服务。重点抓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农民外出务工就业信息和中介服务以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加快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

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着重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另外,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业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我们坚信,在充满希望的21世纪里,中国农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中国的农村将会更加繁荣,中国农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

第三篇:科技与中国农业发展之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历来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产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特殊产业。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敏锐地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之后,他又进一步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农业科技主要就是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化肥农药的用法,各种生产资料的鉴别,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等几方面。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从狩猎到养殖,从采摘野果到种植,离不开劳动人民再生产中的探索和研究,今天,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但是,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致使农业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这把“锋利的大剪刀”不断地剪掉历年农产品的增产数量。因此,农业仍然需要发展,而且需要突破性增长,这需要依靠科学创新。

农业发展需要两个必要的前期条件:一是创新,二是可持续。农业创新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农业组织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有:(1)产业组织一体化。集农业生产集约化、产品市场化组织为一体,有利于农业新技术渗透到生产加销售各个环节,要面向市场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形成有利于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经营制度;(2)分工专业化。现代化的生产要求进行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3)服务的社会化。农业集约化要求配套的服务、完备的体系,走有偿服务和企业化、专业化经营的道路。农业技术创新应围绕四个方面的技术重点进行组织联合攻关。一是生物工程技术,二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三是物理和化学控制技术,四是设施农业技术。

其次,农民要有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现代化、知识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根本保证。目前农业科技队伍总体水平不高,影响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阻碍了技术现代化。应在农业技术创新和农民知识技术的提高上,进行大力投入。

总之,中国今后农业的发展应当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上,以科技为指导,建立生态文明的农业技术体系,加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与产业链构建以及关键接口技术的集成的研究,使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成为我国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

第四篇:科技与中国农业发展之势

201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要以科技促动现代农业发展却仍难摆脱落后生产方式的现状。

虽然决策层始终强调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农业科技在中国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充分应用。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政府财政对农业科技与推广应用的投资不足农业总产值0.17%-0.27%,远低于发达国家0.6%-1.0%、发展中国家0.5%左右的水平。

从粮食以及棉花、蔬菜等主要作物的生产情况和农民收入情况看,近几年农业发展仍呈上升态势。然而,有专家分析,中国粮食产量虽然八连增,主要是通过扩大耕种面积实现。2011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达16.6亿亩,比2010年增加1000万亩左右。中国人多地少,靠扩大面积提高产量越来越难。此外,水资源、劳动力资源短缺加剧,各种生产资料价格亦面临上涨,农业不但遭遇产量瓶颈,更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困境。因此,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刻不容缓。

与此有关,一号文件承诺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政策支持”,具体方式主要是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都有提高”,科技投入着重于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如农田水利建设、耕地质量、机械化耕作、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针对农业科技与生产和农民实际需求脱节,一号文件强调,科技创新应面向产业需求,把保障农产品供给作为主要任务。具体应“围绕资源利用率,实现增产与增效并重,良种与良法配套、农艺与农机结合”。

不过,科技大规模应用于农业,尚受到现有制度重重约束。最大的约束是目前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虽然科技是解决农业发展落后的根本,但在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方式下,农户对新技术应用的积极性不高。规模经营更能体现科技的效果。比如一亩地用新品种能增产50斤,100亩就增产5000斤,如果只是种十几亩,增产效果就不明显。一号文件对此亦有提及。文件指出,为适应农村“农忙缺人手、老龄化、兼业化”,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五篇:农业科技政策的发展与展望

农业科技政策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化,农业科技的发展必须充分依靠农业科技政策的支持,对新世纪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制定的诸多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新的农业科技政策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受益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技政策;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4-0359-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国家制定计划首先要安排好农业,研究政策首先要考虑农业[1]。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只有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升,才能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使农村和谐安定。农业科学是现代农业发展强大的推动力。自20世纪末以来,农业科技在学科分化、分工与更新的同时,也进一步走向综合与联合,形成许多新的学科交叉点和生长点,推动着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2]。农业科技的发展必须充分依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支持。可见,农业科技政策在国家政策当中的份量很重。新世纪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科技政策,对我国农业科技的长足进步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3]。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有效的农业科技政策[4]。

1部分国家农业科技政策取向

1.1美国

美国的农业科技发展侧重点在生物技术领域。近年来,美国启动“后基因组”研究战略,资助包括蛋白组研究的“生命基因组”计划前期项目,参与启动国际遗传变异图谱计划。另外,为加强转基因作物管理,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提出一项新建议,主张转基因作物在田间实验的早期应接受安全性评估,及早把关可有效地杜绝“转基因污染”。此举将为美国现有的农作物管理监测体系“增添一道新保险”[5]。

1.2法国

法国的农业科技政策对生物技术也很重视。2002年,法国由7位生物技术研究专家、企业家和法律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完成了政府委托的报告――《直面生物技术挑战》。报告指出,生物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将成为国家新的财富,因此政府应像发展信息技术那样,推出一个国家“行动计划”来发展生物技术。

1.3日本

日本把科学技术战略制定、科学技术制度改革、推进科学技术活动的国际化作为重要政策。根据新的《粮食、农业和农村基本计划》,为了节省农业生产的时间和人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日本政府确定了未来4年内将努力开发的10项关键性农业生产技术:水稻直播技术、高质量的小麦稳定栽培技术、无中耕无培土大豆栽培技术、水果等园艺生产的机械化栽培系统、蔬菜的成套机械化生产系统、花卉的提斗式生产系统、应用受精卵移植、性别鉴定及克隆技术等畜产技术、饲料生产的机械化技术、施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农田综合管理技术和替代溴化烷的新农药生产技术。

1.4澳大利亚

2001―2002财政,澳大利亚通过了一系列与农业科技相关的计划和行动,成功地培育和发展了风险资本市场。与农业直接相关的计划有2项:①育种基金计划。该计划帮助大学和研究机构在获得风险投资和其他计划支持前,对具有商业化前景的技术进行早期开发,5年内联邦政府将资助7 870万澳元;②生物技术创新基金计划。为了加强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商业化,该计划决定为生物技术创新基金提供4 000万澳元,建立分子生物科学学院。

1.5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表示,在未来5年内向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投资1 000万加元,用于开发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植物。位于波特奇拉普雷里的食品发展中心也将从联邦和省2级政府得到1 100万加元用于创新研究。这一投资使得该食品发展研究中心成为北美地区食品加工研究的最大基地之一。2002年4月,加拿大基因组公布了第2批项目清单,在健康、森林、农业、生物信息、技术开发、法律和社会问题领域共投资1 555亿加元,支持哺乳动物基因表达的生物信息研究等34个创新研究项目。这些项目将在未来3年内每年提供490个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岗位,同时提供260多个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岗位。政府希望第2批项目实施后,其基因及生物技术研究水平跃居世界第2层次。

2我国农业科技政策

2.1农业科技政策目标

新世纪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发展目标为:提高主要领域技术水平;不断完善、加强农业科技体系;优化农业科技队伍结构,加强实力;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使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依靠农业科技革命,推动农业产业革命。

2.2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和关键技术

2.2.1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重点发展大面积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主要农作物体系;集约化畜牧业、规模化养殖业技术体系;资源开发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体系;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重大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及防治体系。

2.2.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方面,重点研究5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技术[6],包括研究良种及产业技术、农作物大面积丰产关键技术、高产高效模式化耕作栽培技术、无公害工厂化农业生产技术等;二是研究畜牧业集约化养殖技术,包括畜禽品种改良及繁育技术、高营养饲料配方及加工技术、规模化养殖及疾病防治技术、规模化养殖场环境工程等;三是研究林业高效技术,包括生态林业工程研究与开发技术、优质工业用林定向培育与高效利用技术、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技术、重大森林灾害预防研发技术、经济林良种栽培与加工利用研究与开发技术、森林资源管理技术、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林业与全球环境变化技术、木质材料加工利用研发技术、林产化学加工技术等;四是研究重大病虫灾害预报与防治技术,包括农林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畜禽鱼虾主要病害流行预测及综合防治技术、生物农药、兽药、鱼药的研究与开发技术等;五是研究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包括节地型农业技术、节水型种植技术、节肥型种植技术、节饲型养殖技术以及农村环境保护与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

2.2.3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方面,重点研究3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生物技术,集中力量加强基因工程研究,争取在农作物、畜禽、鱼类抗病、抗虫与品质改良基因工程上取得突破[7-8],并尽快形成产业化;另外力争在动物胚胎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微生物遗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研究与开发方面有显著进展。二是研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建立中国农业科技信息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针对土壤侵蚀、污染、退化、杂草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模型,以及建立各种农业技术方向上的优化模式的程序,重点制定机前处理技术规范、交换格式与分类编码统一的农业科技信息标准化方案;建立以公共数据网和电话网为依托的农业科技信息计算机网络系统;加大农业科技文献高密度数据库和农业科技数据快速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应用;开发实用的农业科技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三是研究现代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重点是研究抗病、抗虫、抗逆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开发转基因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新品种;研发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人工固氮技术;研究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等技术;研究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开发果树、花卉、药用植物、茶树及薯类等无病毒技术;加快工厂化生产工艺与技术创新;开发农用微生物遗传工程产品及生产工艺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应用试验。预期目标为:提出一些实用性强的生物技术,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植物品种,研制出若干转基因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新品种和生物工程疫苗;建立植物无病毒苗中试基地,实现生产工艺规范化和种苗质量国际标准化;培育一批新品种(品系),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示范试验;建立用细胞培养生产有用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中试车间;促进转基因植物品种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加速实现产业化。

2.3我国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措施

2.3.1统筹规划,联合攻关,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尽快改变部门、省区各自为政的体系,扭转有限科技要素大量浪费的局面。根据农业产业政策,组织有关部门与省、市、自治区制定全国统一的农业科技规划。按行业、生态区组建若干专业队,开展联合攻关,切实解决一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重大的、共性的技术问题,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准备。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难题。着重有效实施增产增收类技术、生产保障技术、资源节约技术和产业化工程。针对21世纪初对我国农业发展可能有重大影响的杂交育种、基因转移、生物固氮、抗性生理等生物技术,以及资源优化利用与环境保护、信息、疫病防治等技术的重点问题,开展攻关研究,力求取得重大突破。加强软科学研究,以农业科学决策的基础为主,农业重大综合开发项目、基本建设项目以及重大的科技工程等重大决策都要首先进行软科学研究,以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建设若干个农业发展试验区域及样板区,建成不同区域的现代化的样板和现代化技术的辐射源。地方政府也可根据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与特点,创办、试办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或农业现代化的样板区。

2.3.2健全机构,稳定队伍,建立畅通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突破口,带动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与开发。要健全机构、稳定队伍、增加投入,发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定编、定员、定任务,加强管理,稳住精干的专业推广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事业费和推广项目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组织和动员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推广服务,参与科技示范区、综合开发区及种类生产基地建设。开拓和发展农村技术市场,建立向农村转移技术的中介、咨询等服务组织;赋予推广机构一定的生产资料经营权,开展多种技术贸易活动,实现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

2.3.3改善条件,优化队伍,大幅提高农业科研与开发能力。国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强化改善科研条件,为科技研究与成果开发能力的提高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鼓励和支持开发型农业科研机构兴办科技先导型经济实体,以及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科研生产联合体和产业集团。鼓励和支持建立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开拓技术市场,走科研-开发-经营一体化的道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兴办以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和中介为主的第三产业。在科研队伍建设方面,提倡人才引进和合理分流人才,从而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队伍,鼓励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和市场调节的作用,采取“筑巢引凤”的办法,创造条件,促进和加快人员流动,使科研机构的非专业人员和相对较多的研究人员走进农业科研队伍中,同时引进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实现各方向人才的交流。

3展望

比较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政策取向,立足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确立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研究将在农业科技研究中逐步走向主导地位[9];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组装、配套、推广,将为农业产业化纵深配置科技要素;随着我国土地流转政策进一步实施,农业科技逐步从小规模农业生产服务转向为较大规模集约化农业服务,用现代工业装置农业,发展设施农业,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等将逐步走向农业科技舞台的中央;在农业科技上将更加重视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技术。对应于上述农业科技发展方向,我国的农业科技政策必将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国家必将在未来农业科技政策出台时加大对上述几方面农业科技研究的扶持力度,以实现新政策在现实中的有效发挥[10-11]。

4参考文献

[1] “十五”星火计划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J].科技成果纵横,2002(1):11-12.[2] 世界农业科技政策面面观[J].中国科技奖励,2005(3):94.[3] 徐秀丽,李小云,左停,等.农业科技政策应以支持农民生计改善为导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3(12):4-10.[4] 姚志友,狄传华.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创新机制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3):10-12,36.[5] 关仲奇.美国农业科技政策与研究重点[J].全球科技经济?t望,1997(8):47-49.[6] 李小云,毛绵逵,徐秀丽,等.中国面向小农的农业科技政策[J].中国软科学,2008(10):1-6.[7] 江华.“九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政策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1997(4):23-24.[8] 宝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需求和政策体系研究[J].理论前沿,2007(19):18-19.[9] 蒋文兰.谈谈21世纪初期的农业主导技术[J].发展,2000(2):19-21.[10] 周建华.农业政策与法规[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1] 李先德.中国农业政策回顾与评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下载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二)

    (四)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全方位农业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9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内容提要: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

    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

    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精细化,专业化是其发展的路线 农业在我国产业划分时被归为第一产业,农业对于国家安定来说非常重要,熟话说民以食为天。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面临着许多问......

    农业科技发展调研情况汇报

    农业科技发展调研情况汇报根据市政府研究室和区政府相关领导的指示,7月下旬,鹤城区政府经调室组织相关人员,对鹤城区的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通过调研发现,经过......

    发展农业科技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业科技建设现代农业 ——绥德县农业科技发展调研报告 □ 杨崎筠 为了促进我县经济跨越发展,全面落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

    中国农业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农业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现代农业正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1年也是我国加入WTO十周年。入世后,我国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与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与管理办法(试行) 0 目录       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评定对象 第三章 评定指标与等级 第四章 评定机构与程序 第五章 信用等级管理 第......

    农业科技与信息

    农业科技与信息 第107 期 青浦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青浦区农业委员会信息办 编 青浦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http://scien.shqp.gov.cn http://agri.shqp.gov.cn E-m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