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处学校都精彩----县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06:0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每处学校都精彩----县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每处学校都精彩----县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第一篇:让每处学校都精彩----县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让每处学校都精彩

----县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国家课程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彰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任何一门学科课程无法替代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大教育观的视域下定位学校教育的功能,已成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

然而,课程实施过程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与阻力,较多出现县区、学校之间不平衡与课程开设随意等问题。追其原因一是理念性问题,过分强调文化学习使得综合实践课程边缘化;二是课程管理、研究、落实与评价等机制性问题,课程正常开设难以保障;三是专业性问题,学校课程综合规划能力缺乏、课程管理经验不足、专业师资匮乏和课程评价滞后,教师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薄弱、常态化实施过程管理和方法指导缺失,地方管理和指导的弱化和缺失等,直接影响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随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和实施的逐步深入,面对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国家教育大政方针,作为教学研究的指导部门我们深刻意识到作为高度综合的新型课程,仅靠学校的几个老师是无法完成的。我们教研室统筹规划,系统安排,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找准切入点,寻求突破口,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全县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以“县域内整体推进,力争让每所学校都精彩”为目标,持之以恒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育人环境建设,综合实践工作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让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让孩子绽放生命精彩,享受幸福童年,正逐步成为临朐教育的常态。

过程与方法

一、明确方向,健全机制,努力夯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

(一)政策引导,明确方向

县教育局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专门制定下发了《临朐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见》,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潍坊市教育局《关于关于进一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见》和潍坊教科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明确发展方向,规范课程实施。教研室同时制定下发《临朐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指导意见》,统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全面落实与深入发展把关定向。

(二)健全制度,确保实施

建立健全课程管理制度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我们成立了以教育局副局长张兆伟同志为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加强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同时要求各乡镇、学校设立研究和协调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形成“县—镇—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整体规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指导全县学校完善了组织管理、实施管理、资源管理等措施。1.学校课程组织管理

(1)各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分管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室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领导、规划、组织和协调等工作。

(2)重视教研组建设。学校建立由专兼职教师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具体负责落实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管理和评价措施、指导开展活动等工作。

2.学校课程实施管理

(1)学校有课程总体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体方案”,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业评价等方面工作做好整体规划,并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2)学校和年级每学期制订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体方案,学校制订学校学期课程计划,年级组制订本学期各年级段“年级实施计划”。

(3)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保证基本课时总数的前提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安排;同时注意开发利用周末、节假日等课外时间,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充分开展。

(4)主题(课题)实施管理。义务段学生每学期至少合作完成1-2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经历与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完整过程,并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

(5)建立与完善各项保障制度。为保证综合实践有效实施,要完善如师资配备制度、教师工作量制度、教研制度、有利课程实施的奖励制度、课程实施校本培训制度、年级或班级实施情况评估方案、学生活动评价方案、安全责任书制度等各项制度,从制度上给予综合实践活动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约束。3.学校课程资源管理

积极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学校要围绕学生与生活、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等线索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重视案例的积累,逐步实现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管理的网络化。重视家长、专家、高年级学生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学校和社会方面课程指导力量资源。

(三)考核评选,确保落实

1.视导校校到。为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从2011年起,我们拓宽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视导领域,从县直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延伸到村级小学,实现教学视导全覆盖。

2.细化程序。每学期开展一次课程实施量化考核,督查课程开设情况,评价课程实施质量。采取调查问卷形式对学校课程主题名称、开设与实施情况、学生满意度、方案的制定、活动流程概述等进行随机调查,根据调查问卷和实际查看综合评估学校课程实施情况。

3.特色学校评选。每2年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特色(先进)学校评选,促进学校的课程建设。

(四)把握特点,合理设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活动内容多、空间广、时间长,要求学校根据课程纲要合理设置课时,排入周课程表,纳入常规课程管理。可实行课内固定课时和课外弹性课时相结合、集中式课时与分散式课时相结合。课时有时相对集中,几节综合实践活动可安排在同一天,甚至连续几天都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保证大型集体活动、主题研究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时综合实践活动在周五和周一分别安排课时,便于学生在星期天开展活动。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排课时,保证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与一个活动主题的完整实践过程。

(五)基地建设,拓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活动场所和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对课程的实施

极为重要,而学校现有的场所和空间是远远不够,为此要求学校千方百计挖掘社会资源,近年来依托我县特有的人文、地理、经济资源优势,广泛联系并确立了一批较为固定的、学生喜爱的活动基地,如:①参观型基地(老龙湾、石门坊、沂山、嵩山、粟山、污水处理厂等);②实践型基地(学校种植养殖园、九山优质苹果基地、嵩山佛手瓜基地、上林大棚果基地、寺头红香椿基地、杨善有机西瓜基地等);③设计型基地(服装厂、玩具厂等);④体验型基地(医院、社区、敬老院、烈士陵园等)。另外,我们还充分挖掘家长的资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创造机会。

二、挖掘潜力,优化调整,精心培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

师资配备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对现有中小学教师而言,由于普遍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和完整的专业培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困难。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师资问题。这既涉及“谁来上”,更涉及“怎样上好”问题。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教研室在教师的选择与配备、培训与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立足教学实际,优化配置教师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需要大量教师和相关人员参与,教研室指导各学校初步组建了包括专任教师、兼任教师、指导教师和职能教师等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

1.发挥教师特长。将特长突出的教师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中来,充分利用教师自身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

2.挖掘教师潜能。各学校结合教师的业余爱好、兴趣倾向、知识领域等来安排课程师资,使现有教师资源得到最优的开发与利用。

3.吸纳专业人士。各学校邀请社会专业人士参与课程活动指导,充实课程师资队伍。一大批社会专业人士、民间文艺工作者等担任了学校兼职教师,一些退休老教师、老干部也经常到校指导学生活动。

(二)着眼校本研训,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等特点,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着眼校本研训,针对教师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强教学研究和交流研讨,切实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1.课程培训。利用暑假教师全员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4 —

认识到它对推进学生发展和促进教师发展的意义,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使广大教师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的性质、特征、目标和途径。

2.校本研训。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承担深化、拓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研究任务,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根据学校课程的总体设计和规划,确定各年级的课程实施方案。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活动,组织学习交流、研讨反思等活动,每次活动要有相关主题和记录,以确保教研组活动的规范开展。

3.选派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专业培训和省市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及课堂教学观摩,与课程专家和名师零距离接触。骨干教师培训结束后在本单位组织二次培训,汇报学习内容,分享学习收获,放大培训效果,把先进理念传达给每一教师。

4.专家引领。邀请省、市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获得者、教学能手执教示范课,组织观摩学习,借专家和名师之手,引领课改方向,指导专业发展。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彭磊老师、省教研室党好政、魏秀玲老师、潍坊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家孙俊勇老师多次莅临我县深入课堂,调查研究,现场指导,极大地鼓舞了科任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度实施。

(三)依托课题研究,有效促进教师成长

课题研究是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理论水平,紧跟教育形势,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指导教师主动搜集和积累素材,及时发现和研究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县先后承担并顺利结题的国家级课题17项、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20余项,通过课题研究,有效的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科研含量,从而真正将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到教育、教学、教科等各项工作中。

(四)优化师资,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鉴于当前老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畏难情绪,师资不足、专业能力不高、积极性偏低的实情,我们鼓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校领导积极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教师,不断优化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激发工作热情,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我们鼓励有志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教师自我举荐,根据自身优势和特长自选课题,开发特色课程。辛寨小学侯晓芹老师酷爱剪纸艺术,她的剪纸作品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学校尊重她的特长和优势,鼓励她在学生中开设剪纸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专门为她开设了“侯

晓芹剪纸工作室”,像这样的工作室全县一共达到20余处。

(五)机制激励,激发热情

1.全县层面:制定评优树先政策,创造成功机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优质课评选、课堂教学大赛、基本功比赛、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中,为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创造成功机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工作热情,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优秀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和快速成长。仅2013年我们推荐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论文案例评选105篇、优秀课程15本,以说课大赛为契机评出8名县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16节县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推荐市公开课2节,国家级8节。

2.学校层面:给予政策倾斜,享受更多优惠待遇。要求基层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纳入教师业绩考核,科学合理地评价任课教师的工作情况。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殊性和作为新兴学科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实情,学校在工作量核算、业绩评定方面给予该科教师一定的政策倾斜,在评优树先方面,同等情况下该科教师享有优先权,2013年评选的临朐名师十人中就有2名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三、准确定位,突出重点,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资源开发要从遵循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个性养成 “三个维度”,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课程文化的构建,积极开展“学生化”、“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现实生活,开发课程资源; 2.从地方资源出发,结合乡土文化,开发课程资源; 3.从学科整合出发,结合学科内容,开发课程资源; 4.从主题研究出发,结合专项活动,开发课程资源; 5.从公民素养出发,结合社会活动,开发课程资源。

四、深化研究,开拓创新,着力打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

(一)培植示范学校,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1.分类示范。根据学校级别、发展规模等,确定县直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三类学校,分类示范。

2.包靠制度。开展“挂点包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确定包靠学校,对课程实施进行指导,培植学校的特色项目,确保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真正起到示范和引领作

用。

3.观摩学习。组织同类学校观摩学习,从简单学习到个性创新,从不规范到规范,从粗糙到精细,从一枝独秀到万紫千红,逐步、渐进、台阶式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二)构建运作模式,实行范式推进

1.“县域推进”资源开发模式。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围绕学校和周边环境进行发掘、筛选、梳理和归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资源,编制“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从资源介绍、问题联想、主题生成、活动建议等方面,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内容保障和策略支持。

2.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以“资源包”为线索,围绕学校、年级、班级、教师四个层面制定长期、连贯、系统的课程整体规划方案,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3.“一题三段式”课程设计模式。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其中,实施部分是核心和重点,需要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划,保证课程实施有条不紊。

4.“四课型”教学模式。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流程,构建方案制定课、亲历实践课、方法指导课、展示交流课。通过适用不同课型,分解活动任务,达成课程目标。

5.课程整合。把小学科学、品德、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等多门课程中交叉重复或需要拓展的内容,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方式进行整合,统一调配课时和教师,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五、城乡联动、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整体均衡发展

我们注重开展校际交流活动,缩小学校之间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多赢,解决课程整体推进不均衡的问题。

(一)城乡联动,建立发展共同体

针对城乡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我县成立“学校发展共同体”,我们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突破:

1.观摩学习“面对面”。一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观摩学习活动,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促使学校优势互补,均衡发展。

2.结对子。探索帮扶机制,先进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发展,以强带弱,力促均衡发展。3.城乡交流。我们建立的城乡发展共同体,不但有校际交流,还开展了“岗位互换”活

动。县区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乡镇学校工作一年,实地指导,传经送宝;乡镇学校选派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到县区学校工作一年,实地学习,提高能力。

(二)巡回走教,送教下乡传帮带

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在“全县教育一盘棋”思想指引下,依托骨干和名师,开展“骨干支教”“送课下乡”等活动,促进均衡发展。

1.骨干支教。开展“骨干支教”活动,选派综合实践活动课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指导课程实施,开展师资培训,解决专任教师不足的难题。近年来,有7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参加了骨干支教活动。

2.送教下乡。组织骨干教师和教研员“送课下乡”,到农村学校传递课改成果,深入学校现场培训、现场示范,与师生交流,展示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力求贴近受授学校实际。几年来,共推出送教下乡示范课20余节,15名教师参加了巡回走教和送课下乡活动,有效促进了城乡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资源共享,促进均衡发展

以“临朐教学研究”网站为载体,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科学规划子栏目,打造网络学习与发展平台,开展网络学习、交流、研讨和展示,与专家沟通,与名师对话,与骨干磋商。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发布名师教案、课程设计、活动方案,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的难题,实现城乡教师间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

成果及效果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我县在整体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摸索出了一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方式方法,总结出一些有用的经验,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一)课程开设 “常态化”

学校和老师能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成长的独特作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按标准设置课程,安排课表,配齐教师,开足课时,保证课程的正常运行,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常态化。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和备课组,安排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学研究,提高上课水平。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做好教学工作总结,对课程开发、资源包编制以及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教学常规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同时完善学校考核方案,对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学常规落实、参加教研活动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二)课程实施 “规范化”

我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经历了从机械模仿到独立创新,从认识模糊到深度理解,从无序混乱到日趋规范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整体规划。多数学校开始重视课程顶层设计和系统开发,避免活动开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模式运作。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整体规划与体系建构、课程设置、课程设计、主题活动组织与开展到课程质量评价,从专兼职教师配备、教学常规落实到教师考核等工作都形成了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运作模式和流程。

3.活动实施。学校和老师以学生为本,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活动,以“考察”“实验”“设计”“展示”“反思”“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生活,分析研究问题,实现了依靠老师“教”到依靠学生“做”的转变。

(三)课程资源 “特色化”

我县各学校依托各自独特的地域环境资源、文化资源,提高课程意识,慧眼发现,用心打造,探索个性化实施方式,开发特色化品牌课程。一批有代表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特色学校的学校脱颖而出,泛海希望小学开发的《碑林文化》;九山宋王庄小学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实验二小《奇石文化》;谭马小学《走进石门坊》;外国语学校《饮食文化》;冶北小学《走进老龙湾》、实验一小《空中植物园》;柏林小学《根雕育人》;石河店小学《做活水文章》、朐山小学《我与气象》、东城双语《纸浮雕》、洼子小学《腰鼓飞舞》、柳山小学《闲暇教育》、辛寨小学《田园教育》、寺头小学《七宝山下我的家》等都开发出极具学校特色系列课程,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成果推广“系列化”

几年来,四所学校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七所学校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学校”;临朐县两次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实验区”; 2012年4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工程学校发展现场观摩会,2012年10月山东省第一届小学课程整合专题研讨会在我县召开;1名教师被评为省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6名教师在全国会议上提供公开课;2011年“一题三段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模式被评为省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我县教学实践一体化做法在省教育厅网站交流;“利用当地资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做法,被《中国教育报》报道;2012年5月在冶北小学在深圳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综合实践研

讨会做经验交流;自2009年以来17个国家级综合实践课题全部顺利结题;截至2013年底全县80%的小学开发出了与极具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课程并应用于实践,15所学校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全国评选中分获一、二等奖,教研室组织编写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获一等奖;《当代教育科学》、《创新教育》、《潍坊教育》等多家刊物对我县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专门推介。

总结反思

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不仅仅是教师在认识方面存在误区,更深层的原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缺乏一种相应校园文化的支撑。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想在实践中生根发芽,除了修正其理论自身的“合理性”之外,当务之急是重建一套相应的校园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充满挑战性的新型课程,它是考验我们教育良知的一面镜子,也是衡量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的一把尺子。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块实验田里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因为我们正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努力!整体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是迎接挑战、解决问题、破除困惑的过程,是不断反思、探索、创新的过程。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课程改革推向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为提升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山东省临朐县教学研究室 张在强

第二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1)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实践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与各门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统化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学科课程中,练习、操作,甚至实践,都难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我校在开发和实施以“围棋”为主的校本课程中,正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基础等方面考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空间。培养了兴趣,锻炼了能力。

(2)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考虑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立足于时代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挑战和需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总的目的。在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这种在内容上的开放性特点,是其它任何课程的内容所不具备的。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在学习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上,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资源、自身已有的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这种开放的活动过程,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发展创新精神。我校的围棋活动由来已久,而且多次在县级正式竞赛中夺取名次,因此,广泛而深厚的氛围自然地形成了。

(3)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

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通过对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游离于活动过程,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是难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动态体现的过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种对学生发展具有价值的课程,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模式的机械装配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的。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又从他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并自主地制定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发展。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兴趣盎然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的实践活动:以手抄报的方式举办一期有关中秋节、国庆节、教师节的板报展览。这其实就是学生的学习经历、生活的环境等生成的,很自然的内容。学生也极有兴趣和动力。学生在进行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进行研究和体验,能说他们没有收获吗?

(4)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领域或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同样,在上例的活动中教师只是布置了一下内容,确定了一个负责人,告诉学生自愿参与。但学生却几乎全部都参加了。他们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认识,虽然一开始七嘴八舌,但最终的结果是喜人的。收获最多的还是孩子们。

(5)综合性校本课程的开设目标及内容和形式之间应有机结合,以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因此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同参与,促进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首先活动目标的综合,不仅有社会意识、科学精神等情感目标,也有搜集信息、处理问题等能力目标,还有各种知识性目标;其次,活动内容综合,围绕活动主题,包含社会、环境、自然、农业、科技等各种知识;再次,活动方式也是综合的。根据主题需要,采用参观、调查、讨论、设计等多种活动形式,自主探究,积极建构。我校的综合实践课和以围棋、信息技术、兴趣体育、电子琴、研究性学习、少先队活动、以及各学科课程等都参与到了其中,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当然,如果能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更加科学地促进学校对人才的建设和培养。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继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阳邑学校

20xx年xx月xx日

第三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自主性和综合性等基本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符合其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1)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实践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与各门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统化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学科课程中,练习、操作,甚至实践,都难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我校在开发和实施以“围棋”为主的校本课程中,正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基础等方面考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空间。培养了兴趣,锻炼了能力。

(2)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考虑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立足于时代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挑战和需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总的目的。在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这种在内容上的开放性特点,是其它任何课程的内容所不具备的。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在学习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上,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资源、自身已有的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这种开放的活动过程,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发展创新精神。我校的围棋活动由来已久,而且多次在县级正式竞赛中夺取名次,因此,广泛而深厚的氛围自然地形成了。

(3)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通过对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游离于活动过程,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是难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动态体现的过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种对学生发展具有价值的课程,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模式的机械装配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的。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又从他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并自主地制定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发展。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兴趣盎然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的实践活动:以手抄报的方式举办一期有关中秋节、国庆节、教师节的板报展览。这其实就是学生的学习经历、生活的环境等生成的,很自然的内容。学生也极有兴趣和动力。学生在进行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进行研究和体验,能说他们没有收获吗?

(4)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领域或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同样,在上例的活动中教师只是布置了一下内容,确定了一个负责人,告诉学生自愿参与。但学生却几乎全部都参加了。他们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认识,虽然一开始七嘴八舌,但最终的结果是喜人的。收获最多的还是孩子们。

(5)综合性 校本课程的开设目标及内容和形式之间应有机结合,以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因此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同参与,促进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首先活动目标的综合,不仅有社会意识、科学精神等情感目标,也有搜集信息、处理问题等能力目标,还有各种知识性目标;其次,活动内容综合,围绕活动主题,包含社会、环境、自然、农业、科技等各种知识;再次,活动方式也是综合的。根据主题需要,采用参观、调查、讨论、设计等多种活动形式,自主探究,积极建构。我校的综合实践课和以围棋、信息技术、兴趣体育、电子琴、研究性学习、少先队活动、以及各学科课程等都参与到了其中,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当然,如果能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更加科学地促进学校对人才的建设和培养。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继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第四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江机三小综合实践活动三年发展规划

2008—2010年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塑造“学校文化”为主线,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以非指定领域为拓展”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各年级要根据班级实际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3、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年级要制订好年级的活动计划,鼓励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活动,记好“成长记录袋”,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教导处。

5、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要虚心请教各学科的教师,教导处会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6、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地方特色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让图书进入班级,建设好班级图书角;二是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三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学校电脑房中午向学生开放,同时也要用好班级中的电脑,四是开辟“红领巾种植园”和“小动物饲养角”;五是继续完善以科技、艺体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制作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六是移接“红领巾小气象站”,开展好对气象的观察、测量、计算、推测等实践活动。七是继承好学校传统活动,办好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同时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建设好心理咨询室。

(2)开发社区资源。一是探究家乡现有的自然状况,开展“松花江水资源的调查”与自来水厂挂钩,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二是与社区的某些企业挂钩,了解社区经济发展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三是积极参加社区社会活动,打算在新建社区内成立“红领巾服务站”或“红领巾路”,定期带领学生参加服务;四是继承和发扬社区文化特色,利用社区教育条件建立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五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现在学校的课时安排是三、四年级每周3课时,五、六年级每周2课时。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长短线活动安排,一学期拟定一个长线活动,一个短线活动即可。另外的时间用于非指定领域中的团队活动及学校传统活动的教学上。在长线和短线活动的设计上,应以“研究性学习”的大方向为原则,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学生感兴趣的有地域特征,学校特色的,要以身边的小问题加以开展。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现结合我校科技特色教育及社区文化特色,提供如下备选课题,各班可参考其中一个长线活动的课题,制定好相应的活动计划。

长线活动参考:

主题一:小小种植家(研究菌类、蔬菜、花卉、农作物等与环境的关系。)主题二:家庭小医生(了解感冒、中暑、牙疼、红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状、治疗预防)

主题三:环保小卫士(进行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提出整治环境的举措与建议。)主题四:节日与饮食(了解节日的来历、节日的食品,学习简单的食品制作。)主题五:电器的利与弊(进行对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微波炉、复印机等利与弊的研究)

主题六:少年电子技师(对各种电子线路进行研究、设计,并制造出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主题七:小小模型家(能够对各种车模、船模、航模及建筑模型等进行创造、研究、制作。)

短线活动参考:

主题一:校园、社区寻找不规范汉字使用活动。

主题二:清理乱贴乱画活动。

主题三:校园安全警示。

主题四:剪纸。

主题五:各种各样的树叶。

主题六:数学与生活。

主题七:集邮趣味多。

主题八: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参观活动等等。

五、规范管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水平。

1、扎实细致落实各位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行为要求:第一:要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倾听学生心声;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自控能力,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做事有序;第三:大胆而又真诚地指导学生,及时给他们真诚的鼓励和帮助;第四:遇到问题,学会冷静,善于引导,运用最利于见效、最人道、最科学的方法去解决!

2、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可随意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

3、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4、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5、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希望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要多学习、多反思,不断提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水准。

2008年3月1日

第五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背景及理论依据

(一)实施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由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提出了课程内容选择与自然、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使自然、生活、社会成为课程资源,这意味着课程已不再是一份教材,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社会即课程。我们在对部分学校的调查中发现:在偌大的校园里,虽然进行了全面的多种类植被绿化和一些校园景点的布置,但缺少能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体验、动手实践的资源中心和活动基地。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建立校园实践基地,既是促进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学校根据周边经济、文化等社区资源,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决定建设一个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校园种植实践活动基地,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实施的理论依据:

1、教育家米尔曾经说:“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 华中师大教授杨再隋说:“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随着每一个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也随着过程取向变化而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会在这个进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2、当今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结合学校实际和周边环境的优势,开发校园实践基地,可以为新课程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工作抓手,通过此抓手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乃至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

3、现在世界各地都在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尤其是联邦德国。他们有句名言,“我们的学生考试考不过你们,我们的学生做的产品专门卖给你们。”可见德国人十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技术并非常有成就。他们的学生的劳动技术在学校就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劳动素养非常高。我们的学校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适应高考方面做的很多,恰恰忘记了 “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千年古训。导致小学生不会做家务,不会自我服务,在考上大学就是成功的背景下,“劳动最光荣”已经是口号、摆设。今天的教育已不能仅满足于课堂,应该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把广阔的生活空间作为师生共同生长的天地。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项全新的课程已开始显露其勃勃生机,那就是新课程改革中所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4、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有研究表明:人的生活习惯和技能,3岁前形成50%;6岁时形成30%;其余20%是20岁前形成的。儿童和少年精力旺盛,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实践教育,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能力将有深远的影响。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实施的总目标

整体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序列,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育实施体系。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和研究,进一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丰富新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辟、各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渗透延伸、信息技术的学习利用、社区服务的开展,有效地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亲近土地、热爱大自然、关爱社会的思想感情,切实加强和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

(二)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1、综合实践活动(校内基地)课程研究的实施目标和内容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引导学生了解关于种植方面的知识,认识并学会使用各种劳动工具进行简单的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快乐。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丰富植物类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实践体验中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同时通过花卉类植物的种植活动,绿化和美化校园,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3)通过相关植物的种植和专题研究,丰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素材,提高学生实践研究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探索精神,并能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4)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服务。

(5)在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中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体验劳动的乐趣,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科学人生观。

(6)了解本地农村常见的农作物,开展片分期进行农作物的种植活动。收集各学科有关植物内容的信息,在校内的实践基地上开展种植活动,丰富各学科的植物类课程资源。分年级开展花卉和苗木的种植活动,积累研究素材,开展专题研究。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目标和内容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研究性学习融入在各学科的学习之中与各学科整合,是各学科的拓展和延伸。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信息技术的实施目标和内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课程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感性认识计算机,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利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正确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该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和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4、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施目标和内容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应考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走出教室、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锻炼,不能局限于教室和书本知识。应围绕主题整合各科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经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

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尽可能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的过程。

小学阶段目标(3—6年级)

(1)开阔眼界,初步获得社会经验与能力。

(2)学会交往与合作,遵守社会规范与公德。

(3)热心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与社会。

(4)关爱自然,逐步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5)珍视生命,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6)初步了解自我,发展兴趣,展示才能。

活动实施

结合各班的活动主题开展活动。

1、走进自然。可以带领学生到家乡田野地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了解社区的环境,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2、走进市场。学生可以到市场中参观,感受龙坪经济,体验劳动乐趣,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3、走进家庭。建立家庭学艺阵地,如学做家务活、厨艺大比赛、棋艺比高低等都可在家里进行。建立家庭娱乐活动场所,如可以开展打羽毛球、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活动。

4、走进学校种植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收获!我们也相信孩子们会获得不止果实的丰收!他们会更加热爱学校!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下载让每处学校都精彩----县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每处学校都精彩----县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