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让孩子不生病少生病,三岁宝妈的一点心得
如何让孩子不生病少生病,三岁宝妈的一点心得
先说下背景的吧,目前孩子将近三岁半,女孩一枚,从出生后还从未挂过点滴,另外就是每年去医院的次数算是屈指可数,平均下来一年两次的样子吧,每次都还是被孩子她爹她爷爷奶奶催着去医院的。关于孩子她妈就是我,以前从事过医疗保健品行业,所以对医学略懂一二,外加自己喜欢研究些中医的理论,另外自己还开了一个香港代购济生堂药品的淘宝小单,虽然没受到正规的医学教育,不过也算是略懂皮毛。
因为我自己是宝妈,所以朋友圈里以及周围生活中的朋友也不少都是宝妈级别的,有时看到她们又在抱怨说孩子如何生病啊如何又去了多少趟医院啊,其实我是有点不解的,因为我家孩子基本生病的话也就是2-3天的事情,更多时候是前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感冒发烧了,第二天就又全部恢复好了活蹦乱跳起来。当然感冒发烧了,如果我不采取任何的措施,或者说第一时间抱去医院,我想如何都要将近一周左右才能好的吧,或者也会蔓延成朋友圈里有的人抱怨的孩子一病就拖了半个多月,全家人都跟着吃不好睡不好什么的。
今天算是跟大家做一些经验分享的,当然有时遇到问题也可以度娘的哦,不过度娘上现在广告或者说隐形广告也太多了的,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首先第一点,我要说的是不要动不动就抱孩子去医院 去医院真的是劳心劳力又伤财的事情,有时本来孩子也没啥大事,结果去了医院到处都是病菌,反倒真的犯起病来了。
还有就是即使你一点都不心疼钱也不心疼自己的时间,可是现在总归大部分家庭带孩子都是老人帮忙的吧,然后你要带孩子过来,老人也跟着去了医院,结果三折腾两折腾,老人的病症也发作起来了的,到时候就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都要你来照顾,你要是有钱还好,大不了请几天假什么的,要是没钱,白天晚上都要忙,如果身体好还行,身体如果扛不住那就真的是一家老小都要病了起来,想想都感觉这画面太“美”,真心希望这种画面永远不要落在我的家人身上也不要落在任何一个家庭身上。
尤其是一些常见病症,诸如感冒发烧流鼻涕咳嗽这些,我觉得只要不是很过分的严重,就先自己待在家里观察,或者用一些食疗方法之类的。
第二点,我想说不要动不动就给孩子吃药,尤其西药 老祖宗都有话说是药三分毒,当然这个里面的“药”最初指的是中药吧,毕竟老祖宗那个时代也只有中药的,不过我想如果老祖宗知道世界上还有西药的话,估计会改话语为“西药九分毒”,虽然我极不提倡动不动给孩子用药,不过实在没得选择,到了非要用药的时候,我建议优先选中药。
我的大前提还是尽量不要给孩子用药,其实每个孩子生来就具有极强的恢复性,每一场病症尤其是感冒咳嗽发烧这种,都像一场打怪兽的升级,如果孩子主要依靠自身内在的抵抗力扛过去了,那就战斗力又大大升级了一圈。但是如果是靠药物的作用,尤其是西药的作用,即使病症好了,也会伤及到孩子自身的抵抗力,以后遇到同样的怪兽,又会照样被打倒甚至更严重,这估计也是很多家庭孩子为什么总是感冒发烧,去了医院治疗段时间好了,然后果过段时间又犯了的原因吧。
因为我家自己孩子没有过这种经历,我跟大家分享下我一个堂姐孩子的案例。我堂姐的孩子属于早产类型的,所以估计一直都挺担心他的,小的时候一有感冒发烧咳嗽就送去医院,就这动不动刮个风降个温就开始生病,还每次都是感冒咳嗽发烧这般轮流来。
结果又有一次孩子大概四五岁的样子,堂姐他们早早计划好了要出去游玩,连票什么的都定好了,结果孩子开始咳嗽还有点轻微发烧,如果带去医院的话,肯定又要一周多折腾,本来堂姐家里的老人建议要去医院的,堂姐为了游玩不影响原计划,再说也见多了孩子低烧咳嗽,硬着头皮没带孩子去医院,就这样拖延着,虽然孩子也不时咳嗽那么几声,还有点低烧,不过大概半个月左右时间吧,就全部好了,自此以后就没怎么发烧咳嗽过。
第三点,能食疗的就食疗,实在不行中药上,最好不要用西药 反正我们家的孩子我是这样对待的,尽量不服用药物,实在不行也是吃点中成药之类的,实在实在撑不住了,才会略微服用那么一两顿的西药。
感冒发烧流鼻涕还有咳嗽,大部分孩子其实生病也就是这些的呢,当然那些大病症除外,如果真的遇到其他的大病症,还是赶紧送往医院的好。我一般是在孩子有点略微咳嗽流鼻涕的时候,就开始用食疗方法了的,诸如煮点雪梨水水果茶之类的,还有橙子皮煮水也能缓解咳嗽流鼻涕症状的。另外葱白和姜也是好东西,也能缓解咳嗽流鼻涕症状,不过这种食疗方法一般有效仅限于病症最初期,如果发展稍微有点严重了,这种方法就只能作为辅助作用了的。
都说孩子最不会装病,这点我承认,一般我判断孩子病症轻重就是看她平时表现是否活跃,如果流鼻涕稍微咳嗽几声,但是精神状态好,那么一点问题没有,就只是食疗就可以了的。但是如果孩子流鼻涕咳嗽还有点低烧,整个人蔫蔫的,那就说明真的有点生病了。
这个时候如果不用药的话,孩子就有可能会越发严重,这个时候我一般是选用纯植物药剂或者中成药给孩子的。我们家是常备退热贴、德国东大克疗痰以及维生素C泡腾片的,退热贴是为了防止孩子发烧过热,德国东大克疗痰纯中药的,缓解治疗咳嗽效果很好,据说也是香港销量第一的止咳药,如果咳嗽一直蔓延,搞不好肺炎就更麻烦了的。给孩子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主要是为了提升抵抗力,另外之前去香港旅游的时候还专门买了儿童维生素C咀嚼片,天气变化的时候会给孩子略微吃几片的。
第四点,最好不要给挂点滴 我是二胎的坚决拥护者,我也是点滴的坚决反对者。挂点滴在国外被认为影响不亚于手术,虽然确实很多人有时吃药治不好的病症通过挂点滴好了,不过我还是反对挂点滴。
我家孩子也被医生要求过挂点滴,不过都被我回绝了,两次回绝的时候医生都有点不太高兴,当时家里人还很犹豫,结果证明孩子不挂点滴也可以1-2天就完全恢复的,而按照当时医生的挂点滴说法,要至少三天甚至一周时间。
第一次被要求挂点滴是孩子两岁半多点的时候,10月前后,可能冷热天气交替有点剧烈,孩子竟然莫名奇妙呕吐了,是吃什么吐什么,连喝水也吐,第一次遇到,连我这个自以为具有一定医学常识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在家观察了四五个小时之后,实在觉得要去医院了。
结果去了儿童医院后,发现到处都是小孩子,有发烧的,也有呕吐的,有的家长连座位也没有,就站着等。说是急诊,等了两个多小时才轮到的。中间真的挺崩溃的,真不敢想象那些家庭孩子动不动就来医院的,他们是怎么撑下来的。
后来在等着看急诊的过程中,跟一个也是孩子呕吐的妈妈聊了几句,后来分析出来孩子其实没啥大的病症,就是天气变化剧烈,上午还挺热,结果下午有点冷了,然后造成的脏腑不适应这种变化造成呕吐的。知道了原因我心里就安定了很多,不过想着既然来了,还是要看医生怎么说。结果进去急诊室后,医生看样子也就是个实习医生吧,就简单问了几句,然后说要挂点滴,我说不同意只答应吃点药物什么的,然后那个医生还有点恐吓性质的,说如果不挂点滴的话,要家长自己签字,如果出了责任自己负。考虑了下,我还是不答应挂点滴,没成想医生也没有让我签字写什么保证书,就这样给孩子开了点药物,结果孩子回家就不吐了,第二天发烧了半天,拉了两次肚子,晚上时候就全好了。
还有一次被要求打点滴,是我出去香港游玩回来之后。去香港游玩的时候就听家里人说孩子发烧了,不过一两天就下去了,结果我刚从香港回来的第二天孩子就又烧起来了,还稍微有点严重,没办法带去医院看,被要求拍X光片,说是肺炎,然后又要挂点滴,有了经验,这次我也直接说只是吃药。这次医生还好,只是交代说如果第二天还挺严重发烧就要过去挂点滴了。结果等到晚上孩子还挺烧的,毕竟是孩子我也担心,又带去医院了,这次换了个医生,说只是轻微肺炎,没必要挂点滴,说再过一两天看看再说,终于算是安了心,就按照我的方法走。因为毕竟肺炎了,还是担心炎症,所以给她服用了抗生素,不过退烧药没用,另外贴了退热贴,那个晚上折腾了几趟,换退热贴啊给她倒水喝啊什么的,直到凌晨四五点时候,她好像真的有点烧得狠了,估计有将近40度了,她自己都不舒服了,嘴巴里念叨着呀呀呀呀什么的,看这情况,我们赶紧给她服用了点退烧药百服宁,然后出了些汗,烧就退了,第二天就基本全好了。
我感觉点滴这个东西真的是很多时候,家长给自己的安慰剂吧,但是对于孩子来讲,每一次点滴对于她来说都会严重削弱抵抗力。还有心得就是医院里的医生,尤其是那种担心出事的医生,一遇到问题就让你挂点滴,总觉得这样更有保障。所以也不能全听医生的话,有时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第五点,让孩子多运动,没事时候帮助孩子按摩按摩脊柱和肚子 运动不管对于孩子来讲还是成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多运动有利于体内气血运行,气血充足了,自然病症不容易找上来的呢。
另外教大家两个小窍门的,一个是没事时候按摩按摩孩子的脊柱,脊柱是人体最大的一条经络,脊柱的气血是否充盈,直接关系到身体的气血是否充盈,而按摩脊柱,无疑能帮助脊柱部位的气血更好的流动,从而提升身体的阳气,抵御各种外来的病症。
另外个窍门是按摩按摩腹部。人气的重要五脏六腑都主要分布在腹部,也就是孩子的肚子,而按摩孩子的肚子,可以促进孩子脏腑的运行,从而更好的发生诸如排毒啊消化啊之类的功能,这样也会减少病症。
最后的最后,建议大家遇到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之类的,可以借助于神通广大的网络,当然也不能完全依赖网络,还要加上自己的分析,另外加上专业医生的分析,这样更全面,也可以少走误区。
第二篇:读《怎么样养孩子不生病》育儿心得
读《怎么样养孩子不生病》育儿心得
月积分换礼品幸运的兑换到了《怎么样养孩子不生病》这本书,非常高兴。宝宝生病妈妈是最难过的了,恨不得能替宝宝生病,所以日常对宝宝的照顾也是要非常用心非常仔细的。
《怎么样养孩子不生病》这本书写的是中医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独特疗法,针对价值临床提出的常见问题,日常生活中家长喂养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类、系统的解答,对儿科常见疾病的预防、调养、喂养进行了形象细致的介绍,提供了包括小儿积食、小儿感冒、小儿水痘、儿童抽动症等儿童常见病的食疗方,强调实用性,突出中医特色。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发烧了,孩子发烧多为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的,对于高烧的孩子,最常见的就是外感发热,85%以上都是有病毒引起的,10%左右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对于细菌感染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需要应用消炎药,对于病毒感染,西药至今还未发明特效药,而中药对于病毒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这本书还介绍了很多食疗方法,有机会可以试试做做看,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就尽量的不吃药。有时候真是很纠结,一点点流鼻涕打喷嚏等想不给孩子吃药,但是又怕挺不过去变严重了,所以很矛盾啊。这本书真的很实用,有空的时候多翻阅一下,对怎样养一个健康的孩子是很有帮助的,感谢安康提供这么好的书,谢谢!
第三篇:孩子不生病,全靠母亲多用心
孩子不生病,全靠母亲多用心
----育儿三字真经
没有育儿经验的妈妈,往往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无知遭很多罪。如果能有人告诉她们:只要做到眼尖、手勤,就可以让孩子少生病,少遭罪,那么绝大多数妈妈会高高兴兴地去做,不会偷懒。
个人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要防“火”
每天给孩子洗澡时或哄睡觉前注意观察孩子的几个关键地方---1.肛门:小孩子的肛门正常时是粉红色的,肠内有热时,就会呈现红色,颜色越深,说明体内火越大。
一旦发现是红色,就要给孩子吃些祛火的蔬菜或水果,比如西红柿、白菜芯、甘蔗汁、或是喝点淡竹叶水、淡藤茶什么的。
一般用梨丝、白萝卜丝、藕丝滴上蜂蜜,沁出汁来给孩子吃了、喝了就很管用了。总之,一定是孩子喜欢的,能接受的,但不要太寒性的食物。
这时,一定记住不要让孩子吃的过饱,尤其是热量高的食物,尽量不吃,快餐更是要绝对禁止。
2.眼角:如果眼角有眼屎出现,说明孩子有肝火了,这时的孩子往往容易发脾气,不听话。可以给孩子用生的嫩芹菜抹上花生酱和白糖吃,也可以榨些芹菜汁,煮粥喝。
3.舌头:小孩子的舌头、舌边若是发红,说明有心火了。
这时的孩子通常白天爱口渴,晚上爱折腾,睡不好觉。
祛心火的食物有很多,比如:赶上夏天,可以买鲜莲子,剥了直接给孩子吃。还有茭白和茄子,最好 素炒、蒸,不要用多油。
4.嘴角:仔细观察,有些孩子经常口角有“白茬儿”,是口干引起的,说明有了脾火。可以寻来柿饼上的柿霜给孩子冲水,或是买来杨桃,给孩子吃。
要是口舌生疮、舌苔发黄,厚腻,那就赶紧给孩子吃点至保定之类的小中药,赶快把火灭了,否则,孩子很快就会给你颜色看看。
5.大便:每次孩子大便时,家长都应观察孩子,是否便得轻松,顺利,孩子表情如何。如果孩子很痛苦,很费力才便出来,大便又不是软黄便,同时还有口臭,那就是有胃火了。
尽量给孩子空空胃,少吃点,喝点小米粥、百合粥,荸荠煮水或榨汁,都可以除胃火。,手心:经常牵着孩子小手时,就摸摸孩子手心儿,如果是凉凉的,潮潮的,那就放心了。如果是干热干热的,晚上还出汗,那就是有虚火了。这样的孩子,体质弱,还不能用寒性大的食物,伤着了,反而更难办。
给他捏捏积,搓搓脚心,是个不错的办法。一般七八岁以内的孩子,是不需要用药的,只需小儿推拿就可解决问题.第二,防“蔫 ”
小孩子 发烧感冒或生病之前,都有先兆,一般及时处理,多喝点热水,盖上被子,平躺休息,就会转危为安,或是减轻症状。
像霜打了的花一样,耷拉了,不爱说话了,或是莫名的烦躁不安,耍赖,都是身体不适的语言。这些小孩子不会表达,可是大人得从他们的身体语言里看出来。
还有,判断孩子发烧是因为玩大发了,还是真的生病了,也可以从是否“蔫了”来判断,要是没事儿,孩子不难受,他就该玩玩,该吃吃,没个不高兴的。这个尺子,来判断幼儿急疹,最有效。
第三,防“旱”
都说孩子水灵灵的,惹人喜爱,那还真是的,因为孩子含水比成人多,大约75%都是水!而且孩子体积总量小,要是缺一点儿水,也是不小的百分比了。所以,一般孩子生病,缺水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孩子在该喝水的时候,没有及时喝上水。
一般早晨起来,孩子要喝些温水,喝点稀的,上午还要吃水果,白天出去玩,也要随身带着水,最多隔半个小时就要喝一次水。晚上睡前不敢多喝水,小孩子膀胱小,喝多水就睡不好觉了。但是睡前一个小时要喝水,这样可以把下焦的“毒素”在睡前大部排出去。
“不要等渴了再去喝水”,这是妈妈从孩子小时候就要教给孩子的喝水原则,会让他受用一辈子!因为身体有了足够的水,才能正常运转,不会出毛病。
眼尖加手勤,孩子也很好带,不爱生病。
第四篇:孩子少生病、不生病的秘诀 孩子常见病的预防和诊治(模版)
孩子少生病、不生病的秘诀 孩子常见病的预防和诊治
什么样子的妈妈是个合格妈妈?
是那种孩子病了,整天抱着去医院打点滴,顾不上自己喝一口水、吃一口饭,眼巴巴盼着自己的宝贝儿快些好起来的妈妈么?
当然不是,这样的妈妈一定是育儿考试不及格的母亲,才会如此遭到心灵和肉体的惩罚,要知道孩子每一次生病的痛苦,都是抽在母亲心上的鞭子啊!
没有育儿经验的妈妈,往往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无知遭很多罪。如果能有人告诉她们:只要做到眼尖、手勤,就可以让孩子少生病,少遭罪,那么绝大多数妈妈会高高兴兴地去做,不会偷懒。
我很幸运,在我的女儿刚呱呱落地之时,家里来了一个中医儿科专家朋友看望我和孩子。她教了我受用颇多的“育儿三字真经”,我回忆起来,加上个人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要防“火”
作为孩子的母亲,防“火 ”意识要强,发现火苗,及时熄灭,避免后患。
这里的“火 ” , 指的就是小孩子容易上的内火。老百姓常说:“小孩子就怕有火,有火才会生病。”儿童属“纯阳之体”,生命力旺,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迅速,容易出现阴阳失衡,阳盛火旺即“上火”的现象。而“上火”现象不仅容易发生在干燥的秋冬季,每逢换季或者炎热的夏季也是宝宝“上火”的高发期,因此这几个节骨眼儿,孩子也最能折腾家长。
要是能保证孩子体内没有火,基本上,当爹妈的也不会经常火急火燎地抱着孩子上医院了!火,一般不是一下子着起来的,孩子的内火也不是一下子就积成病的,一般都有征兆可以发觉。
那个老中医教我:每天给孩子洗澡时或哄睡觉前注意观察孩子的几个关键地方---1.肛门:小孩子的肛门正常时是粉红色的,肠内有热时,就会呈现红色,颜色越深,说明体内火越大。
一旦发现是红色,就要给孩子吃些祛火的蔬菜或水果,比如西红柿、白菜芯、甘蔗汁、或是喝点淡竹叶水、淡藤茶什么的。
一般用梨丝、白萝卜丝、藕丝滴上蜂蜜,沁出汁来给孩子吃了、喝了就很管用了。总之,一定是孩子喜欢的,能接受的,但不要太寒性的食物。
这时,一定记住不要让孩子吃的过饱,尤其是热量高的食物,尽量不吃,快餐更是要绝对禁止。
2.眼角:如果眼角有眼屎出现,说明孩子有肝火了,这时的孩子往往容易发脾气,不听话。可以给孩子用生的嫩芹菜抹上花生酱和白糖吃,也可以榨些芹菜汁,煮粥喝。
3.舌头:小孩子的舌头、舌边若是发红,说明有心火了。
这时的孩子通常白天爱口渴,晚上爱折腾,睡不好觉。
祛心火的食物有很多,比如:赶上夏天,可以买鲜莲子,剥了直接给孩子吃。还有茭白和茄子,最好 素炒、蒸,不要用多油。
4.嘴角:仔细观察,有些孩子经常口角有“白茬儿”,是口干引起的,说明有了脾火。可以寻来柿饼上的柿霜给孩子冲水,或是买来杨桃,给孩子吃。
要是口舌生疮、舌苔发黄,厚腻,那就赶紧给孩子吃点至保定之类的小中药,赶快把火灭了,否则,孩子很快就会给你颜色看看。
5.大便:每次孩子大便时,家长都应观察孩子,是否便得轻松,顺利,孩子表情如何。如果孩子很痛苦,很费力才便出来,大便又不是软黄便,同时还有口臭,那就是有胃火了。
尽量给孩子空空胃,少吃点,喝点小米粥、百合粥,荸荠煮水或榨汁,都可以除胃火。6,手心:经常牵着孩子小手时,就摸摸孩子手心儿,如果是凉凉的,潮潮的,那就放心了。如果是干热干热的,晚上还出汗,那就是有虚火了。这样的孩子,体质弱,还不能用寒性大的食物,伤着了,反而更难办。
给他捏捏积,搓搓脚心,是个不错的办法。一般七八岁以内的孩子,是不需要用药的,只需小儿推拿就可解决问题.第二,防“蔫 ”
小孩子 发烧感冒或生病之前,都有先兆,一般及时处理,多喝点热水,盖上被子,平躺休息,就会转危为安,或是减轻症状。
像霜打了的花一样,耷拉了,不爱说话了,或是莫名的烦躁不安,耍赖,都是身体不适的语言。这些小孩子不会表达,可是大人得从他们的身体语言里看出来。
还有,判断孩子发烧是因为玩大发了,还是真的生病了,也可以从是否“蔫了”来判断,要是没事儿,孩子不难受,他就该玩玩,该吃吃,没个不高兴的。这个尺子,来判断幼儿急疹,最有效。
第三,防“旱”
都说孩子水灵灵的,惹人喜爱,那还真是的,因为孩子含水比成人多,大约75%都是水!而且孩子体积总量小,要是缺一点儿水,也是不小的百分比了。所以,一般孩子生病,缺水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孩子在该喝水的时候,没有及时喝上水。
一般早晨起来,孩子要喝些温水,喝点稀的,上午还要吃水果,白天出去玩,也要随身带着水,最多隔半个小时就要喝一次水。晚上睡前不敢多喝水,小孩子膀胱小,喝多水就睡不好觉了。但是睡前一个小时要喝水,这样可以把下焦的“毒素”在睡前大部排出去。
“不要等渴了再去喝水”,这是妈妈从孩子小时候就要教给孩子的喝水原则,会让他受用一辈子!因为身体有了足够的水,才能正常运转,不会出毛病。
我牢牢记住这老中医的“三字经”,眼尖加手勤,孩子从此也很好带,不爱生病。
这里,还要介绍我在做加拿大移民医生时,碰到的一个新疆康复科女医生传授我的经验:经常给孩子做按摩,不仅长个儿而且不爱生病。她告诉我的几个关键部位是:
十个手指的侧面、手心、脚心:经常搓搓,可以祛火。
膝关节两侧:促进血液循环,关节软骨养分供给,健脾。
从头顶正中到尾椎骨末端:这是膀胱经走行之处,促进智力发育。
后来,我按照她的方法做,很有成效,而且我自己还总结出一个经验:
每次孩子临睡,把你的手搭在孩子脑后,从大椎一直往下摸,如果发现哪一处温度比别处高,比如肺俞高,对应的是肺,那么孩子肺内有热,就要想办法把肺火祛了;看看是不是大便干了,要是干,就得泻泻,吃点百合粥,凉拌莴笋丝,或是空腹喝点香油冰糖水也行。
要是膀胱俞温度高,就要多喝水,可以适当煮点鱼腥草或是蒲公英,把湿热通过尿给排出去。
“要想让孩子少遭罪,当妈的得多受累。”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但是,话说回来,就是我上面说的这点累,应该还是比伺候发烧生病的孩子要轻松多了,至少你在做我教你的这几点时,心情是愉悦的,不仅防病,还能与孩子增进亲子之情。而且,哪个当妈的即使再能吃苦受累,也不愿意遭那个看着孩子受苦,自己心灵倍受煎熬与折磨的罪啊!
第五篇:孩子生病抱回父母床不可取
》专家观点
孩子生病抱回父母床不可取
上海市儿童医院儿保专家陈津津:通常而言,我们建议父母在孩子三岁以内分床,六岁以内分房。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无论对孩子还是对父母,其“私人空间”都变得更大,睡得更舒适和安全。同床睡的话,大人和孩子夜里都会翻身数次,势必互相影响,分开睡后,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更有保障。其次,孩子跟父母同床睡,有时甚至有被大人被子压窒息的危险,孩子睡自己的床,卫生状况更健康,也更安全。
三位妈妈的做法中,第一位妈妈“无缝对接”的方法挺可取的,既做到了分床睡,又满足了孩子个人安全感的需要,但是等孩子长大后,还是要慢慢过渡到分房睡。第二位妈妈在过渡期间为孩子装了一盏夜灯,只要灯光不是太亮,没有破坏孩子的日夜节律,也是可取的。第三位妈妈太过顾及孩子的依赖感了,培养孩子分开睡的习惯和意识,应该在孩子可塑性较强的时候进行,否则,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会随时间增长而越来越难戒除。
另外,在孩子生病时将孩子抱回父母床上的做法是不太可取的。因为将孩子抱在手里睡觉,卫生问题还是没解决,而且父母有可能自己就是病菌携带者,反而会有反效果。父母在孩子生病时,可以哄他入睡,然后再放回小床。
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看动画片、讲故事的方式渐渐让孩子有分床睡的意识。最好可以结合故事情节跟孩子一起参与小床的装饰,这样孩子会更有兴趣和意愿睡自己的小床。坚持一阵,孩子就会养成跟父母分床睡的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