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代拟稿)》的请示[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06:5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代拟稿)》的请示[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代拟稿)》的请示[最终版]》。

第一篇: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代拟稿)》的请示[最终版]

关于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送审稿)》的请示

自治区人民政府:

林业既是一项公益事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生态、经济、文化等三大功能和生态、经济、社会等三大效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在经济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支柱地位。2007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精神,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建立公平合理、竞争有序、发展协调的市场环境,引领、规范和扶持林业产业的发展,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联合制定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并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会签同意,以林计发[2007]173号(关于印发《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的通知)(2007年8月10日)下发执行。

—1— 我区属全国重要的南方林区。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力建设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林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步入又好又快发展新阶段。但是,我区林地产出率低,林业产业化程度低,林业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自治区科学发展三年计划有关林业的新目标,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广西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由林业大省(区)向林业强省(区)转变,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根据《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编制了加快我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

由于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建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进行部署,才能强力推进。为了贯彻《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精神,更有力地推动我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尽快扭转当前我区林业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我局建议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名义出台我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此,我局代起草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在起草该《意见》过程中,借鉴了外省经验,结合了我区实际,并征求了区林业局有关部门意见、各地市林业局负责人的意见和全区各类林业企业负责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请予审议。如无不妥,请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名义行文下发。

—2 — 附件:

1、《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送审稿)》

2、草拟《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送审稿)》的说明

3、《关于印发《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的通知》(林计发„2007‟173号)

二○○八年十月 日

(联系人:蒋迎红,自治区林业局利用处副处长,电话:***)

—3— 附件1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

(送审稿)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林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新阶段。但林地产出率低,林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林业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全面建设现代林业,实现由林业大省区向林业强省区转变,现就加快广西林业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瓶颈制约效应日益凸显,发展循环经济,以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已成为重大战略取向。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对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维护能源安全,发展生物质能源,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二)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改变广西林业产业发展滞后状况的需要。广西林业产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与林业产业较发达的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林业产—4 — 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只有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才能使林业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与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林业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相适应,才能彻底改变我区林业产业的落后状况。

(三)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满足林产品市场供给的需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对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林产品以种类丰富、可再生、绿色环保的特点,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大力发展木竹加工业,满足人们对天然绿色林产品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和森林食品,满足人们对改善膳食、营养保健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森林游憩业,满足人们对回归自然、休闲娱乐的需要。

(四)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兴林富民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充分挖掘林地、林产品市场、物种资源等方面的经济潜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分享到林业发展的成果,以有效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五)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林业产业强省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大基地

—5— 带动大产业,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切实加强第一产业,全面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全力拓展新兴产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构建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特色明显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极大地提升林产品的供给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六)奋斗目标。到2010年,速丰林总面积达到3000万亩,林业产业资源基础进一步巩固;商品材年产量达到2000万立方米;年产木竹浆180万吨、以木竹浆生产的纸品220万吨;人造板年产量100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900亿元以上;优势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十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培育出3~5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市场配臵资源的林业产业发展机制初步形成。

到2020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林产品出口额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可利用森林资源基本得到高效利用,满足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林业产业经济结构基本合理,高效合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的产业集群基本成型;培育出一批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有相当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林业企业集团;市场配臵资源的林业产业发展机制基本完善。

到本世纪中叶,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有保障;林业产业规模与素质并重,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合理,—6 — 产业组织规范,对内、对外高度开放;产品和服务门类多样,比较发达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林业产业极大满足并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七)区域布局。抓好全区林业产业布局优化,从根本上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问题。进一步完善全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做大做强已初步形成的以南宁为中心的人造板业、物流业,以梧州为中心的松香、松节油深加工业,以柳州为中心的细木工板业、家具制造业,以贵港为中心的旋切单板、桉木胶合板业,以容县为中心的异型胶合板业,以荔浦为中心的木衣架业,以兴安为中心的竹材加工业,以博白、浦北为中心的竹藤芒编业,以防城、灵山为中心的香料香精业和以钦州、北海、梧州为基地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产业集群,培育和打造特色鲜明的大型林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好产业集群效应。

三、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领域

(八)鼓励发展重点产业及产品,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巩固提高以营造林为主的第一产业,不断培育壮大以林浆纸、林板和家具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积极发展以林产品流通、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驯养利用等为主的第三产业,促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在做大做强传统林业产业的同时,抓住产业升级和更新换代契机,大力培育新兴优势产业和新型产业。鼓励发展桉树、松树、杉木等木材精

—7— 深加工、终端产品;以人造板为主要原料的精深加工、终端产品;以松木和速生树种为主的“三剩物”、废弃物的综合高效利用。

1、加快两大基地建设,构建比较稳固的林业产业基础。——加快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体的商品林基地建设。按照合理布局、定向培育、集约经营、市场运作原则,在桂东、桂南和桂中大面积营造速丰桉、良种松、竹子等速生丰产用材林,在桂北、桂西大力营造良种松、竹子和速生阔叶林,满足区内发展林浆纸、林板和林化对原料的大量需求,形成以大基地带动大企业,大企业推进大产业的新格局。鼓励、扶持发展红椎、格木、桦木等珍贵稀有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逐步缓解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坚持发展乡土树种与引进外来树种相结合,努力提高速丰林集约经营水平和产量。加强森林经营,逐步实现商品林建设基地化。

——经济林基地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鲜明、经济效益好、能够实现财政和农户双增收的经济林。在抓好现有经济林品种结构调整的同时,突出抓好良种选育、改良、繁殖和优良品种的引进,加快实现经济林木良种化,不断提高经济林产品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经济林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品牌型转变。在品种选择上,应将八角、肉桂、木本油料等作为重中之重做大做强。桂东、桂南和桂中以八角、玉桂、木本油料等为主;桂西、桂北以—8 — 银杏、油料林和林下药材等为主。

2、打造八大支柱产业,构建比较完善的林业产业体系。——木竹浆纸业。加快钦州、北海和梧州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步伐,推动以林促纸、以纸养林、林纸结合产业化新格局的发展,力争使我区到2010年步入全国制浆造纸大省区行列。

——人造板制造业。大力推进林板一体化,以品牌产品、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大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扶持上档次、上规模的人造板企业,改造、扩大现有人造板骨干企业的生产规模,引导和促进小企业的联合与重组,逐步培植一批大型人造板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

——林产化工业。继续巩固松香、松节油以及茴油、桂油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大力发展松香、松节油及香精香料精深加工,拓展松香、松节油应用领域,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竞争能力强的大型林产化工企业。鼓励国有、民营大中型林化企业建立自有原料林基地,推动林化一体化发展。

——家具制造及竹藤芒编产业。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大力发展家具制造及与家具配套的五金固件业,配套建设以若干个大型家具制造企业为龙头的人造板深加工生产企业,创建家具产品物流中心,促进家具业发展。鼓励支持竹藤芒编产业发展,推动竹藤芒编工艺品国际化。

——森林食品、林下药材等林副产品加工业。高度重视

—9— 发展木本油料、木本果品、森林蔬菜、林下药材、食用菌等林副产品加工业,运用现代新技术大力开发以绿色食品、保健食品、长寿食品为主体的森林食品,满足人们对林副产品的消费需求。

——花卉和林木种苗产业。充分利用广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野生花卉、林木种质资源,选育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品种,基地化生产,打造我区花卉品牌。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繁荣花卉市场。重点发展鲜切花、高档盆花、食品花卉、化工花卉及观赏植物和高标准绿化种苗。

——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强风景林营造和更新改造,提升景观质量,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打造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其他景观为辅助的特色生态旅游品牌。把森林生态旅游与民族风情游、名胜古迹游、田园山水风光游、休闲探险游等各种旅游活动结合起来。加强与旅游等部门的协作,创新体制和机制,促进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产业。大力发展野生动植物资源人工繁育利用业,促使由利用野生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资源为主转变。引导、扶持一批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示范产业和产业群。大力开发一批适销对路的野生动植物产品和以野生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制品,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 —103、加快创建类型和功能各具特色的九大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积极推进区内流通企业与区外、国外流通企业的合作,组建大型林产品流通企业集团,构建以民营流通组织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服务功能齐全的林产品流通体系,促进林产品流通,打造中国西南地区林产品加工和流通重要集散地。

——南宁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发挥南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城市的区位优势,集中发展规模大、水平高、辐射带动功能强的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将南宁建设成为西南地区乃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最大的综合性林产品加工中心和流通中心。加工中心以中、高档出口家具和松香、松节油及天然香料、香精加工为主;流通中心以采购、运输、仓储和大型家具展示为主。

——南宁花卉产业展销中心。充分发挥南宁市区位、交通和经济优势,建成集花卉展销、生产、科研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花卉品种多样化、基地建设产业化、配套设施现代化、综合服务优质化的综合性花卉展销中心,辐射和带动全区花卉产业向高科技、大市场、大流通方向发展,提升广西花卉业档次。

——柳州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实行发展林产品加工企业和建设专业市场并举,在进一步扩大原有林浆纸生产规模的同时,建设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大型林产品专业市场,依

—11— 托发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条件,构建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

——钦州、北海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依托临海工业园,发展大型林浆纸和林板加工企业,构建以林浆纸和家具制造为主的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

——梧州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以松香、松节油精深加工为主,开发林化新产品,拓展国外市场,加强对外贸易。加快梧州林浆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项目建设步伐,充分利用梧州的区位优势,构建以林化、人造板、林浆纸为主的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

——玉林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以林板加工和松香精深加工企业为主,发展家具、竹藤加工和林化产品。依托广东市场,构建林产品和中成药材加工和流通中心。

——贵港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以刨切单板和胶合板为重点,建设人造板和装饰材料大型流通市场。

——贺州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以发展林板加工为主,依托广东市场,建设大型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

(九)限制和淘汰不符合环保、节能减排、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林产品质量。限制以优质木材为原料的一次性木制品与木制包装产品。加快淘汰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初级加工产品以及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生产能力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严格禁止新建未达到国家环保标 — —12准和国家质量标准的林产品加工项目、超过生态承载力的旅游活动和药材、森林食品等林产品采集活动。

1.限制新建以下项目:

——单线规模在5万m/年以下的中/高密度纤维板; ——单线规模在3万m/年以下的木质刨花板; ——规模在3000吨/年以下的松香生产; ——一次性木筷、木碗生产。2.淘汰原有以下项目: ——湿法纤维板生产工艺;

——3万m/年以下的中/高密度纤维板; ——1万m/年以下的木质刨花板; ——1万m/年以下的阔叶材胶合板; ——0.5万m/年以下的竹胶合板; ——0.5万m/年的混凝土模板胶合板; ——0.5万m/年的细木工板; ——0.1万m/年的异型胶合板; ——低档次的木质地板和家具生产;

——利用珍稀树种或大量消耗天然阔叶树资源的产品生产;

——1000吨/年以下的松香生产; ——滴水法松香生产工艺;

——3.4万吨/年以下的非木浆造纸; 333333

333

—13— ——5万吨/年以下的木浆造纸;

——以木材、伐根为主要原料的活性炭生产以及氯化锌法活性炭生产。

四、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十)改革和调整有关政策,激发林业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林权制度、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消除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的体制性政策障碍。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完善配套政策,促进集体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依法、有序、合理流转,激发林业发展活力。完善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分类经营的要求,严格控制公益林采伐,放活商品林采伐,对人工商品林特别是工业原料林的采伐管理进一步依法放活。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林业税费减免政策,逐步降低育林基金征收标准。改革育林基金征收管理和使用办法,征收的育林基金要逐步全部返还给林业生产经营者。

(十一)加大财政投入和贴息力度,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重点扶持林业龙头企业和获得国家、自治区名牌产品以及驰名商标的企业;扶持重点地区名、特、优、稀、新经济林和珍贵优良树种种苗的推广及基地建设。对林业龙头企业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各类经济实体的工业原料林贷款项目,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苗圃贷款项目,一定规模的珍贵用材林、生物质能源 — —14和材料基地等项目,按照有关规定优先给予贴息。

(十二)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促进林业优势产业发展。支持和鼓励发展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贸工林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加大对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面广的林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引导分散的林产品加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结,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和林业产业拳头产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鼓励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集扩大再生产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

(十三)创新机制,增强林业产业发展动力。国有林场和国有苗圃要全面推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鼓励各类社会主体采取股份合作等形式共同开发森林资源。要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吸引各种投资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景区景点和各类服务项目的建设与经营,加快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步伐。

(十四)支持非公有制林业产业发展。鼓励各种社会主体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参股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各种投资主体跨地域、跨所有制、跨行业参与林业产业开发。积极引导非公有制林产企业之间实行强强联合,或有实力的大、中型非公有制林产企业兼并、收购小型林产企业

—15— 等多种发展模式,把非公有制林业产业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积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给予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包括市场准入、资源供给、税费、投融资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鼓励政策,为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十五)扩大林业产业的开放合作。要“跳出林业产业看林业产业”,完善林业产业扶持政策,营造有利于林业产业开放合作的良好环境。要抢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东部林业产业转移等机遇,主动承接东部地区林业产业的转移,加快、加强林业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区林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十六)加快建立林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林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林业科技应用激励机制,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按照市场需求,重视对林业产业带动力强的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通过提升木材加工技术,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木材的合理、高效利用,降低森林资源的使用成本。

(十七)加强林产品质量和安全检测。加大对涉及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林产品质量监督力度。鼓励和促进林业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8000安全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具有地方特色、消费者认可的林产品,要加大开发力度,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新品 — —16牌。加强与国际、国内认证机构的合作,构建我区森林认证体系和林产品认证体系。

(十八)注重培育林业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各有关高校、科研单位、企业要通力合作,多渠道培养林业产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自治区级林业产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逐步实行持证上岗。

五、切实加强林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和领导

(十九)切实加强领导,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正确处理好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实现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区直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增强执行效力。禁止各地搞条块分割、实行地方保护、非法限制林产品的流通。

(二十)发展壮大林业产业行业协会和林业专业经济组织。发挥林业产业行业协会等组织在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咨询评估、技术培训等方面服务作用。加强行业协会与政府、企业间的联系沟通。引导林业产业市场主体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成林业专业经济组织。建立林业产业数据库,全面反映并及时发布林业产业最新产品信息,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17—

— —18附件2:

起草《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

(送审稿)》的说明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2号)的有关规定,现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起草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意见》的背景和依据

林业既是一项公益事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生态、经济、文化等三大功能和生态、经济、社会等三大效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在经济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支柱地位。2006年4月29日上午,温家宝总理专门听取国家林业局贾治邦局长关于2006年春沙尘暴情况及

—19— 林业工作的汇报后,对加快林业改革和发展作了重要指示,要求“一定要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把发展林业和林农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总之,要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林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潜力和作用,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种需求,为社会创造多种福祉。”2007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精神,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建立公平合理、竞争有序、发展协调的市场环境,引领、规范和扶持林业产业的发展,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联合制定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并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会签同意,以林计发[2007]173号(关于印发《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的通知)(2007年8月10日)下发执行。

我区属全国重要的南方林区。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力建设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林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 — —20完善,步入又好又快发展新阶段。但是,我区林地产出率低,林业产业化程度低,林业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宏观调控作用,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广西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大力提升林产品的供给能力,实现由林业大省(区)向林业强省(区)转变,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根据《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提出加快我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

由于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建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进行动员和部署,才能强力地推进。为了贯彻《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精神,更有力地推动我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尽快扭转当前我区林业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我局建议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名义出台我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此,我局代起草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在起草该《意见》过程中,借鉴了外省经验,结合了我区实际,并征求了

—21— 区林业局有关部门意见、各地市林业局负责人的意见和全区各类林业企业负责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

二、起草《意见》的过程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组织整理材料。2006年,我局为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进程,曾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市、县开展林业产业现状调查,编制广西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的材料(未下发)。为草拟《意见》奠定了基础。

二是成立起草小组,落实相关责任。2008年4月,我局责成森林利用处起草《意见》,此后相继成立起草小组,组织收集材料,确定《意见》框架,开始编写《意见》。《意见》几易其稿,形成讨论稿。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文件。2008年5~9月,分别征求了自治区林业局各有关处室意见,分别召开了各地市林业局负责人会议和各类林业企业负责人会议讨论《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广西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送审稿)》的起草工作。

三、反馈意见的采纳及修改情况 各方面意见采用情况如下:

(一)《意见》完全采纳了我局各处室和地市林业局所提的意见,并进行了修改。如取消了原则部分,删去了育林基金等扶持政策,增加了南宁市花卉产业展销中心,将梧州市 — —22林浆纸一体化建设项目纳入木竹浆纸业和梧州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部分等。

(二)对有些意见,我们未予采纳:

对企业提出的限制和淘汰(禁止)项目门槛太高的意见,我们未进行修改。一是在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的意见中就已基本成型,只是增加了内容;二是我区为发展滞后地区,起点应高;三是与《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的限制和淘汰(禁止)标准一致。

四、《意见》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意见》由充分认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领域、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切实加强林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和领导共5部分组成。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包括前言、目标和原则、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与领域、区域发展政策、组织政策、技术政策、扶持政策、服务政策等8部分55条,完善了林业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

《意见》的框架及主要内容与《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基本相对应,只是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中的区域发展政策改为区域布局,调整到第二部分;将组织政策、技术政策、扶持政策融合一起为第四部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

—23— 施;在一些标题上作了文字处理,基本意思不变。具体文字表述,结合广西实际,有的地方作了补充完善和调整。《意见》具体内容构成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改变广西林业产业发展滞后状况的需要;是满足林产品市场供给的需要;是兴林富民的需要。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此部分也讲意义,由5个部分组成:林业产业的特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意见》在表述时结合了实际,体现了广西特色。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此部分由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区域布局3大内容组成。《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此部分由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两部分组成。《意见》在表述时与《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精神基本一致。

(三)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领域

— —24此部分根据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将林业产业发展类别划分为鼓励(扶持)类、限制类、淘汰(禁止)类3大类别。

鼓励发展的重点领域有建设两大基地、打造八大支柱产业和创建九大林产品加工与流通中心。两大基地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体的商品林基地和经济林基地。八大支柱产业为木竹浆纸业、人造板制造业、林产化工业、家具制造及竹藤芒编业、森林食品和林下药材等林副产品加工业、花卉和林木种苗业、森林生态旅游业、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业。九大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为南宁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南宁花卉产业展销中心、柳州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钦州和北海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梧州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玉林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贵港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贺州林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等。

限制类主要为4方面:单线规模在5万m/年以下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单线规模在3万m/年以下的木质刨花板;规模在3000吨/年以下的松香生产;一次性木筷、木碗生产。

淘汰类主要为小规模的木材加工、竹材加工、松香加工、木竹浆造纸、低档次的木质地板和家具生产、利用珍稀树种或大量消耗天然阔叶树资源的产品生产和以木材、伐根为主要原料的活性炭生产以及氯化锌法活性炭生产。严格禁止新

3—25— 建未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和国家质量标准的林产品加工项目、超过生态承载力的旅游活动和药材、森林食品等林产品采集活动。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鼓励发展的重点领域有21条。限制类项目有5个,淘汰(禁止)类项目包括:加快淘汰并禁止新建未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的小型人造板企业、直火法等土法生产松香的小企业、湿法生产纤维板及未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林产品。严格禁止超过生态承载力的旅游活动和药材等林产品采集活动。禁止砍伐天然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季雨林营造大规模工业原料林基地。

(四)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主要有9大内容:改革和调整有关政策,激发林业产业发展活力;加大财政投入和贴息力度,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促进林业优势产业发展;创新机制,增强林业产业发展动力;支持非公有制林业产业发展;扩大林业产业的开放合作;加快建立林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林产品质量和安全检测;注重培育林业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明确了9大主要扶持政策,针对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明确了在财政、金融、税收、信贷担保和保险等方面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

— —26

(五)切实加强林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和领导

主要为两大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发展壮大林业产业行业协会和林业专业经济组织。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的服务政策有7个方面。

—27—

关于印发《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银监局、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精神,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建立公平合理、竞争有序、发展协调的市场环境,引领、规范和 — —28扶持林业产业的发展,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我们联合制定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见附件),并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会签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9—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

前 言

1.林业产业是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复合产业群体,具有基础性、多样性、生态性、战略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为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林业产业基础薄弱、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效益不好、市场发育不全等问题还相当突出,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物质产品、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为了加快和规范林业产业发展,充分挖掘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发展现代林业,推动生态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国家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要求,特制定本政策要点。

2.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瓶颈约束效应日益凸显,发展循环经济,以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已成为重大战略取向。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和林产品的可降解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展示了光明前景。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的根本途径。森林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木材是国际公认的四大原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塑料)之一。我国木材和林产品需求 — —30急剧增长,目前每年进口木材类产品折合原木达1亿多立方米,进口额高达200多亿美元。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量越大。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又对保护森林资源提出了强烈要求。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刚性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立足国内解决木材和林产品供应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4.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我国现有林地42亿多亩、可利用沙地8亿多亩、湿地近6亿亩;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万多种,发展林业产业潜力巨大。林业产业内容丰富,产业链条长,就业空间广。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最适应、最直接、最可靠的就业机会,充分释放林地、沙地、湿地资源和物种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5.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现代林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运用现代技术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多样化需求的林业。只有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为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提供重要保障。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效益,而

—31— 且将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

一、目标和原则

6.政策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大力提升林产品的供给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7.基本原则。

——坚持宏观引导。以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为导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逐步缓解林业物质产品、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总需求与总供给、消费结构与产品结构之间的矛盾。

——坚持生态优先。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坚持因地制宜。既坚持产业规划布局的统一性,又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臵。

——坚持多元化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打破部门、区域和所有制的限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共同发展林业产业的新格局。

— —32——坚持科教兴林。鼓励自主创新,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高林业产业技术含量和整体素质。

——坚持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二、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与领域

8.鼓励扶持促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以及需要重点发展的林业产业。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林木种质资源采集、保存、鉴定、开发和利用;林业基因资源保护;林木良种选育和林木良种基地建设。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按照国家批复的《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支持国有、集体、民营单位和个人参与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鼓励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以外的具有规模、集中连片的定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鼓励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

——珍贵用材树种和珍稀树种的培育。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大径级珍贵用材林和珍稀树种的培育。

——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以木本粮油、干果为重点,以调整鲜果品种结构和提高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推进经济林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品牌型、外向型转变。重视野生经济林(灌木)树种保护、改良及开发利用。鼓励

—33— 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参与野生经济林(灌木)树种的保护,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品种选育、改良和开发利用。

——经济林果品储运、保鲜、分选、包装、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及现代物流配送产业。鼓励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干鲜果品、木本油料、调料、香料、药材等资源的开发。

——花卉和林木种苗产业。合理利用野生花卉、林木种质资源,选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发展基地生产,提高品质和生产力水平。重点发展鲜切花、高档盆花、食品花卉、化工花卉及观赏植物和高标准绿化种苗。

——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定向培育与产业化。大力培育和开发我国优良乡土能源树种,积极引种国外优良能源树种,建设速生高产和高热值、高含油的能源林示范基地。积极发展生物柴油、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和供热、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产品的开发利用技术,引导、扶持一批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企业,提高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水平。

——生物农药和植物生长剂生产技术及产业化。根据南北方人工造林和林分经营管理目标,开发专用生物肥料;重点开发松材线虫病、松毛虫、枯梢病和蛀干性害虫等广谱高效生物农药,加紧对高效高毒毒株的筛选,研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重组构建工程菌,提高杀虫生物农药的质量和产量;开发广谱和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逐步实现林业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目标。

— —34——制药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发展人工种植药材基地。加强植物活性提取物及植物源新药的开发,促进紫杉醇、青蒿素、喜树碱、印楝素、石斛碱、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等特色资源加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竹藤基地建设及竹藤新产品生产技术研发。发展竹浆造纸、竹胶板、竹地板、竹装饰材、竹集成材、竹家具、包装箱、建筑模板与竹木复合材料及竹炭、竹醋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利用竹笋等竹副产品。

——生态旅游业。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依法推进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狩猎场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加强风景林营造和更新改造,提升景观质量和生态文化内涵,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条件,发展与壮大第三产业。

——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利用。在严格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国际公约的前提下,鼓励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种源繁育和基地建设,促进由利用野生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资源为主转变。建立规范的驯养繁殖(培植)及利用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市场管理制度,对经济利用度大的物种,推行资源论证、拍卖和限额制度。引导、扶持一批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示范产业和产业群。

——木浆造纸业。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其他相关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林纸一体化建设,继续推进《全国林纸一体化工

—35— 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的实施,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的产业化新格局。鼓励发展商品木浆项目,依靠国内市场供应木材原料的制浆项目必须同时规划建设造纸林基地或者先行核准其中造纸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不得以未经核准的林纸一体化项目的名义单独建设或圈占造纸林基地,承诺依靠国外市场供应木材原料的制浆项目要严格履行承诺。鼓励现有林场及林业公司与国内制浆造纸企业共同建设造纸原料林基地。

——人造板制造业。以品牌产品、龙头企业为核心,重点改造、扩大现有人造板骨干企业的生产规模,引导和促进小企业的联合与重组,逐步培植一批大型人造板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鼓励国有、民营大中型人造板企业建立自有原料林基地,推动林板一体化发展。

——林产化工产品精深加工。在巩固松香、松节油等传统主导出口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松香、松节油和以松香为原料的香料产品、药品、五倍子单宁酸、紫胶等其它林化产品的精深加工产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木材水解、木材热解系列产品的档次。鼓励国有、民营大中型林化企业建立自有原料林基地,推动林化一体化发展。

——木材功能性改良、木基复合材料和非木质材料林产品开发及综合利用。不断完善人工木材的改性技术,提高木材的硬度、强度、密度、环保、耐腐、抗虫及阻燃等性能,替代优质木材。

— —36——次小薪材、沙生灌木、三剩物的综合利用和废旧木质材料、一次性木制品的回收利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58号)的有关规定。

——林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的设备制造。鼓励原始和集成创新,高起点引进林产品深加工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提高生产能力、监控检测、自动化控制水平为重点,提高设备装备水平。

——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合作。支持企业到境外设厂、开发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外资,引导外资投向《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的林业领域。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示范区及其配套项目建设。鼓励发展草原围栏及舍饲圈养、固沙、保水、改土新材料、沙产业。

——山区基础设施和林业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和开发山区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促进低效林改造和山区特色产业化。

9.限制以优质林木为原料的一次性木制品与木制包装的生产和使用以及木竹加工综合利用率偏低的木竹加工项目。限制新建单线规模在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高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单线规模在3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木质刨花板项目以及1000吨/年以下的脂松香生产项目。

—37— 10.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有关政策、法规,淘汰现有林业生产能力中落后的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等。加快淘汰并禁止新建未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的小型人造板企业、直火法等土法生产松香的小企业、湿法生产纤维板及未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林产品。严格禁止超过生态承载力的旅游活动和药材等林产品采集活动。禁止在严重缺水地区建设灌溉型造纸林基地。禁止砍伐天然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季雨林营造大规模工业原料林基地。

三、区域发展政策

11.逐步形成以东南沿海地区、南方用材林区、黄淮海平原地区等为主导的用材林产业带;以华北平原、西北、东南沿海地区为主导的重点干鲜果品经济林产业带;以南方和西南地区竹资源集中分布区为依托的竹产业带。

12.发展以东南沿海和西南等地区为重点、大中城市为依托的花卉产业。

13.促进各区域依法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业。

14.促进以华北平原、东南沿海地区、南方用材林区、东北林区的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

15.建设以口岸进口原料为依托,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国内和国际市场为导向的林产品加工集群。

16.重点扶持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以及国有林场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相关木本粮 — —38油、森林药材、森林食品等森林种植业,森林养殖业和森林采集业。

17.积极支持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结合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优化林区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收缩木材采运业,鼓励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特别是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加快现有人造板、家具、木制品生产企业重组整合,鼓励上规模、低消耗、高效益、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利用地缘优势发展林产品加工基地和对外贸易。

18.因地制宜发展沙产业。结合生态工程建设,在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沙区多种生物资源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19.结合各地实际发展生物质能源,建立林业生物质能源林生产基地,推进产业化和规模化。

四、组织政策

20.扶持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市场竞争优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大中型龙头企业,采取扶持、改造、组建等多种形式培植林业龙头企业,定期发布林业龙头企业目录,提高林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水平,带动相关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有序竞争的格局。

21.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技术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通过股份出售、转让等多种形式逐步推进产权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9— 22.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3.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尤其是具有原产地特色的产品企业和品牌,进一步加大保护和宣传力度,切实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24.鼓励竞争,反对垄断,消除地方保护政策,促进区域性林产品交易市场发展,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林产品与服务市场体系。

25.扶持培育林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提高林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整合和完善现有林业专业协会,建立区域和全国性林业产业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桥梁作用。支持发展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种类型的农村林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创新农村林业经营体制。

26.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消除束缚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资源利用、资金和信贷支持、税费负担等方面一视同仁。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投资或参与林业产业发展,引入国际先进的林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林业产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林业产业质量。

27.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 —4028.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加快国有森工企业的改革、改造和重组。

29.鼓励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制等形式组建跨地区的林业产业实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五、技术政策

30.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林业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31.重视全局性、战略性和对林业产业带动力强的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进产业化。

32.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国际市场对我国林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33.建立健全林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建立健全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体系,实施林产品质量监测制度,加大对人造板、竹藤、林木种苗、花卉和森林食品等林产品,特别是涉及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林产品及非木质林产品的监督力度,确保林产品质量安全。

—41— 34.鼓励和促进林业企业通过ISO 9000质量体系和ISO 14000环境质量等认证。积极推进森林认证体系和林产品认证体系建设。

35.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节地、节水、节能、节材技术,积极发展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及装备,确保企业生产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36.企业建设造纸林基地要符合国家林业分类经营、速生丰产林建设规划和全国林纸一体化专项规划的总体要求,必须符合土地、生态、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

六、扶持政策

37.严格执行国家已出台的各类林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林业产业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从事农、林项目的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2号),在2008年底前,对以三剩物及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十一五”期间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关税„2006‟3号),对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有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在2010年12月31日前,按照财政 — —42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企业和单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7号)规定执行。对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投资项目的进口自用设备,除国发„1997‟37号文件《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鼓励有条件的林业企业“走出去”,并在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国家有关税收政策发生调整变化,林业产业按新的税收政策执行。

38.完善并实施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扶持政策。鼓励林业企业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凡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使用方向和使用条件的林业企业予以积极支持。鼓励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集扩大再生产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

39.国家对用于国内建设的速生丰产用材林、珍稀树种用材林等基地建设及其森林防火、生物灾害防治和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利用、林木良种选育、繁殖、推广、使用,给予积极扶持。结合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工业产业调整和林业龙头企业发展予以政策倾斜。

40.改革育林基金管理办法,合理制定育林基金的征收标准,逐步将其返还给林业生产经营者,用于发展林业生产,基层林业管理单位因此出现的经费缺口纳入财政预算。探索研究建立林业信托基金制度。

—43— 41.政策性银行应在业务范围内,积极提供符合林业特点的金融服务,适当延长林业贷款期限,对林业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对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根据南北方林木生长周期不同,贷款年限为12-20年;珍贵树种培育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经济林和其他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项目,贷款年限为10-15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期限一般为1-5年,最长为8年;对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经济林和其他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项目贷款一般为5年,最长为10年,具体贷款期限也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企业协商确定。考虑到林木生产周期长,贷款宽限期可适当延长,具体由银行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商业银行林业贷款具体贷款期限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企业协商确定。

42.研究建立面向林农和林业职工个人的小额贷款和林业小企业贷款扶持机制。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积极开展包括林权抵押贷款在内的符合林业产业特点的多种信贷模式融资业务。

43.加大贴息扶持力度。中央财政对林业龙头企业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各类经济实体营造的工业原料林贷款项目,山区综合开发贷款项目,林场(苗圃)和森工企业多种经营贷款项目,林农和林业职工林业资源开发贷款项目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贴息。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 —44建设和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转产项目给予适当支持。地方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支持。

44.积极发挥信用担保机构作用,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林业信贷担保机制,各级政府应因地制宜支持开展林业担保工作。

45.积极研究探索建立政府扶持的林业保险机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开展各级政府对林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实行保费补贴的试点工作,以降低林业保险成本,增强林业产业项目抗风险能力。

46.建立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交易平台,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鼓励林业贷款借款人以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落实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

47.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分类经营的要求,完善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对人工商品林特别是工业原料林的采伐管理进一步依法放活,其采伐限额和采伐年龄依据经营者依法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确定,以充分保障其经营自主权和林木处臵权。

48.加强产业开发的科技支撑,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中试、推广。鼓励以生物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

—45—

七、服务政策

49.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不断提高产业服务能力和水平,疏通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渠道,规避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风险,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林业主管部门严格履行《行政许可法》所赋予的行业管理职能,实施木材、竹材经营加工、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经营利用等行业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大中型林业加工企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评估,利用外资营造工业原料林基地必须保持在一定比例之内。

50.鼓励为经营者提供市场和生产要素信息服务的平台建设,强化政府政策信息服务功能。

51.支持和引导林业咨询机构、规划评估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各种专业合作组织,为生产者提供从原料、生产到销售、消费等的全过程服务。

52.探索研究建立木材资源多渠道供给的保障机制,降低国际贸易及自然灾害等风险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

53.建立实用技术培训体系,强化对林业产业从业人员和林农的技能培训,积极推进技能资质证书制度,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的整体素质。

54.健全林业法律法规,提高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作用,强化科学管理、依法行政能力。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履行国际公约、有重大环境影响的产品,依法进行管理与控制。

55.外商投资企业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

— —46

—47—

第二篇:材料6: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扩大集团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推动“森林云南”建设,促进生态改善、林业增收、林农增收,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发展林产业意义重大

1.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复合产业群体,是发展林业的关键环节,涵盖范围广、包括内容多、产业链较长、产品种类多、就业空间广、带动作用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对于发挥现代林业的经济功能,维护森林系统的生态功能,满足社会对森林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实现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云南林业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云南森林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林业产业较强的优势和潜力。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创造性地提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思路,采取了一些列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林业产业建设不断推进,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民涉林收入不断增加。随着我省集团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结束,配套改革深入推进,林业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激活,调动了林农和社会各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势在必行。我省林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林业“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仍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产业化发展水平低,龙头企业小、弱、散,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健全等矛盾和问题仍十分突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兴林富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作为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举措,作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全省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要求、发展原则和主要任务

4.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央和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森林云南”的总体部署,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以提高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突出产业特色,强化科技支撑,培育产业集群,构建发达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努力把林业产业建设成为林农增收、山区发展、改善生态的重要产业。到2015年,全省林业产业总值超过1000亿元,农民林业人均收入超过1200元,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为5:3:2;到2020年,全省林业产业总值超过2000亿元,农民林业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为3:5:2,实现投入多元化、经营集约化、产业特色化、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和、市场国际化,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林业产业强省。

5.发展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构建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公共服务体系为支撑,门类齐全、协调发展、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

—坚持市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数量扩张与质量效益提高并重,开发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和产业,促进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坚持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和开拓各地的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精心筛选和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产品。

—坚持规模发展,推进一体化经营。着力调整产业组织结构,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方向发展,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培育壮大林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资源集中利用,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坚持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林业产业由以利用林木资源为主向以综合利用森林资源为主转变,由以利用天然林为主向以利用人工林为主转变,由资源主导型向技术主导型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坚持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效益。加强林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强化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在资源培育和生产加工中的主导作用,促进林业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6.主要任务。根据林业资源比较优势,重点打造9大林业产业:(1)特色经济林产业,重点发展核桃、油茶、油橄榄、等木本油料产业,到2015年产业产值达385亿元,2020年达570亿元;(2)林(竹)浆纸产业,加快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林(竹)浆纸一体化产业新格局,到2015年产业产值达150亿元,2020年达530亿元;(3)林产化工产业,加快发展精深加工,到2015年产业产值达40亿元,2020年达100亿元;(4)竹藤产业,积极培育丰产竹藤原料林基地,到2015年产业产值达50亿元,2020年达120亿元;(5)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坚持适度发展加强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监管,到2015年产业产值达40亿元,2020年达90亿元;(6)森林生态旅游业,以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为载体,重点建设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到2015年产业产值达90亿元,2020年突破140亿元;(7)木材加工产业,加快木材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到2015年产业产值达110亿元,2020年达200亿元;(8)非木材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到2015年产业产值达60亿元,2020年达70亿元以上;(9)观赏苗木产业,大力培育在国内、国际具有竞争力的名特优新品种,到2015年产业产值达75亿元,2020年达180亿元.三、扎实推进骨干工程建设

7.中低产林改造工程。中低产林改造是优化林分结构,推进林业提质增效,发展林业产业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坚持分类指导、依法依归和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林业大发展原则,通过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对集体商品林、公益林中的低效林进行改造。商品林改造,重点培育木本油料、竹林、珍贵用材林、速生丰产林等商品林基地;公益林改造,主要是优化树种结构、完善生态功能,使生物多样性有效提升、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公益林及重点水源涵养区的森林禁止实施皆伐性改造。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全省约6000万亩中低产林改造任务,到2015年完成改造2000万亩。

8.产业园区建设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具特色、资源互补、生态发展”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地集中打造集体林产品加工、研发、物流、商贸、信息为一体的基础先进、配套完备、交通发达、产业集聚的林业产业园区。着力推进以昆明为核心、辐射周边及全省6个林业产业园区建设。一是滇中林业产业加工中心,重点发展木材精深加工、观赏苗木培育及林产品会展交易、投融资、信息服务等;二是滇西南林浆纸林产化工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林(竹)浆纸和松香等林化产业;三是滇西特色林产品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特色经济林产品精深加工;四是滇东南林业产业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木材加工、木本油料产品精深加工和观赏苗木产业;五是滇西北非木质林产品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野生食用菌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等产业;六是滇东北竹藤产业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竹藤产品和非木材加工产业,努力把云南建成全国一流的林业产业生产基地和面向西南重要的林产品加工中心和贸易中心。

9.原料基地建设工程。林业产业原料基地建设是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要求,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加快推广特色品种,优化区域布局,加大科技投入,推进集约经营,加快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品牌型转变。完善优惠政策,将中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项目建设与原料林基地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特别是有条件的大中型林业企业,通过股份合作、联营、租赁、承包、转让等形式营造原料林基地,着力建设木本油料、林(竹)浆纸、林产化工、速生丰产林、珍贵用材、竹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观赏苗木等8个省级原料供给基地,力争到2015年基地建设总规模超过1亿亩。各州(市)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建立2个以上优势特色产业原料基地。

10.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林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林业产业化的重要物质保障,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按照林业产业总体规划要求,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优势集中区域、产业加工园区和龙头企业,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新机制,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模式,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加工道路、水利、电力等设施建设,改善林业产业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做到林业产业加工园区的水、电、路、气、通信、消防、雨污分流、仓储物流、信息平台、质量检测等功能设施配套,管网贯通,交通便利,绿化净化;优势集中区原料林基地建设的道路主干、次干和支路畅通,水利、电力、通信、森林防火和病虫害监测等设施基本满足需要。

11.良种生产推广工程。实行改扩建与新建相结合,围绕培育9大优势特色林业林业产业,加快建设云南松、思茅松、桉树、秃杉、西南桦、柚木、紫檀、沉香、黄花梨、桤木、红豆杉、核桃(含美国山核桃)、油茶、板栗、八角、竹种等林业产业基地主栽树种的省级良种基地。加快育苗新方法、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推行工厂育苗化育苗。加快林业产业研发中心、产业化试验示范基地等基础建设,建立健全良种选育、生产、加工、销售和推广体的长效投入和管理机制。加快育苗新方法、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推行工厂育苗化育苗。将林木良种补贴制度与良种基地建设和良种推广体系挂钩推进,建立监理制度。坚持科学育苗、规范生产、依法治种、严格实行种苗市场准入制、质量抽检制。扶持专业化种子公司,建立引、选、育、繁并举的林木良种繁育体系,推动种子生产由粗放分散向集约化、商品化转变,实现种子生产基地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布局区域化和统一供种化。各州(市)要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建设1个以上林木良种基地。力争到2015年全省新建林木良种基地35个,建设规模15300亩;2020年,主要造林树种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65%,商品林造林和产业原料基地基本实现良种良法。

12.市场体系工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健全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林业产业要素市场体系和各具特色、运作高效、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专业性林产品交易市场网络体系。在滇东北、滇中、滇南、滇西北布局区域省级专业市场,建设以林产品交易、信息发布为重点的昆明林产品综合交易中心;以林浆纸、林板、林化工及木材交易为重点的普洱林产品专业市场;以木材、竹材加工为重点的西双版纳林产品专业市场;面向南亚、东南亚以家具生产和木材加工为重点的保山木材专业市场;以木本油料交易为重点的大理林产品专业市场;以林下产品为重点的楚雄林下产品专业市场;面向“两广”及东南亚以油茶、八角加工系列产品为重点的文山林产品专业市场。支持、鼓励各地建立和完善与区域市场相配套的各种林产品专业交易市场,特别要发挥口岸桥头堡优势,在开放口岸建立林产品展销、批发和配送中心,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代理配送、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简化程序,提高通关效率,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服务,完善林产品出口物流体系。

13.产品品牌打造工程。培育一批特色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尤其是具有原产地特色的产品企业和品牌,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快特色品牌创建工作,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完善名牌林产品认定办法和监督管理机制,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创名牌林产品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林业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形成以名牌产品带动的产业发展机制。对获得“中国名牌”、“地理标志”、“云南名牌”,被国际和国内森林认证机构认定为“森林认证”的林产品加工企业,被列为国家外贸出口重点支持的林业企业,可享受省一次奖励政策;对获得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称号的生物企业,由企业所在州(市)人民政府给予适当奖励。鼓励林业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力争到2015年,培育林业产业5个以上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15个以上云南省著名商标;到2020年,打造国家知名品牌10个以上,省知名品牌30个以上。

14.信息化平台工程。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创新管理机制,以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为重点,合理布局信息化建设,大力加强为经营者提供市场和生产要素信息服务的平台建设,强化政府政策信息服务功能,加快家里并完善资源、产业、科技、政务4大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全身林业产业信息化水平,实现林业产业管理及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和便捷化。不断深化和拓展电子政务应用,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做好省林业产业信息网络平台和“数字乡村”工程互联互通,加快建立全省性林业资源、林权宗地、产业发展、涉林企业、防灾减灾信息数据库,使现有林业资源信息网络覆盖省、州(市)、县(市、区)、乡(镇)四级及林业企业、合作组织、交易市场,发挥市场开拓、企业宣传和产品信息发布等服务功能,推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有机结合。

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1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良种化建园、规模化生产、市场化引导、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集群化发展”的道路,加大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按照“强

二、带

一、促三”的要求,加快林业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林产品加工为重点的林业二产业,扎实推进以木材及林产品加工业原料生产为主的林业一产业,积极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为龙头的林业三产业,推动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加快林业传统产业调整步伐,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优势突出、农民增收的原则,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林(竹)浆造纸、野生动植物繁育、森林旅游、竹藤花卉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林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开发名特优精深加工产品,增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品牌型、外向型转变,增强市场竞争力。

16.积极推进连片开发。加快实施连片开发,推进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向适宜区集中。充分利用产业规划、项目带动、政策优惠、利益导向、机制创新等方式,推进林产品加工向示范园区集中、林地向经营大户集中、产业向优势特色领域集中,通过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区域优势明显、综合效益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带。到2015年,全省初步形成6大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带,即:以木材加工、特色经济林、观赏苗木、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非木材、森林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滇中产业带;以林(竹)浆纸、林产化工、特色经济林、森林生态旅游、竹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为重点的滇西南产业带;以特色经济林、木材加工、森林生态旅游、观赏苗木为重点的滇西产业带;以特色经济林、非木材为重点的滇东南产业带;以森林生态旅游、非木材为重点的滇西北产业带;以林产化工、竹藤、非木材为重点的滇东北产业带。

17.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政策引导,加快林业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林业产业素质。加大林业产业开发的科研专项投入,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整合林业科研院所科技力量,加强林木种苗、林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植树造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消防等关键性技术研究,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以林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创新科研院所运行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建立健全省、州(市)、县(市、区)、乡(镇)、村五级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创新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方式,加大林农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到林业生产一线。大力支持林业高新技术发展,鼓励以生物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8.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加快发展各类林业经营组织,提高林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扶持引导有特色的林业产业大户发展,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或股份合作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和依法保障林农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林农采取承包、租赁、转让、互换、入股、抵押、利润返还等形式,与林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合机制。加大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培育力度,引导以林地、林木、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为纽带,组建林农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机制,健全组织形式,丰富合作内容,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联系市场、政府和农户的纽带作用。

19.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围绕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培育和林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战略,按照“扶优、扶强、扶特、扶大”和管理科学化、经营集约化、产品标准化的发展要求,鼓励企业采取扶持、改造、组建、兼并重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市场竞争优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大中型林业龙头企业。完善林业产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标准和监测管理办法,对林业产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给予适当的贷款贴息资金支持,所需非农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5年内扶持发展100家以上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形成9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采取提供标准厂房等扶持政策,加大对具有良好业绩和发展潜质的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孵化器内企业的支持。鼓励和支持发展前景好、带动农户面广、农民增收有保证、科技创新能力强的林业龙头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资本市场筹集扩大再生产资金。

20.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以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实行政策优惠等措施,大力推进林业绿色产业发展。按照林区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要求,合理布局大项目,形成资源共享和废物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链,加快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林业产业步伐,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力实施以增加森林储能为目的的植树造林、中低产林改造、森林保护、湿地保护、荒漠治理、生态修复等林业碳汇示范项目,加快碳汇林业发展。建立和完善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制度,对资源消耗高、产品质量不达标、环境污染严重的加工企业予以取缔,严禁游离甲醛含量超标的产品流入市场。加强林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形成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为支撑,地方标准为补充,覆盖主要林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的标准体系。建立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有关认证工作。

五、不断创新发展机制

21.完善投融资机制。建立政府投入的长效机制,省财政每年筹集专项扶持资金,并根据财政增长情况逐年适度提高,州(市)、县(市、区)财政要安排一定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林业产业发展。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形成林业产业发展的资金合力。各级各类金融部门要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不断扩大信贷规模。扩大并规范抵押、质押和担保范围,注重抓好林农小额贷款工作,改善林业企业和林农贷款环境。改革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发挥省林业投资公司作用。采取股权、债券、收费权、经营权、等多种融资方式、质押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改善投资环境,打造社会信用体系,破除各种障碍,降低各类门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林业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政策性保险,扩大保险覆盖面,探索保险风险分散机制,增加林业产业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和资本投资风险。

22.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对企业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等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育林基金征收比率按10%执行,征收范围为木材及松脂,其他林产品不再征收育林基金。对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投资项目的进口自用设备、企事业林木的培训培育和种植林产品采集所得、纳入工业信息化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免征营业税名单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落实国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政策。符合国家有感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林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及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23.改革林木采伐管理方式。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取消林木采伐限额分控制,实行五年总控制、调节使用,商品林各项采伐限额指标有节余的,可以结转到以后个使用。取消消耗结构分项控制。取消自上而下安排木材产生计划的管理模式,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统计采伐需求并按需求制定木材生产计划。非林地上的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实行林木采伐公示制度,简化采伐管理程序和集体林木采伐作业设计。逐步推进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实现依照森林经营方案安排木材生产。取消人造板运输办证规定。在加强公益林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野生菌、中药材、野生动物驯化养殖等非木材产业,在补植补种中选用经济效益大的树种。

24.切实改进服务方式。推进林业行政职能转变,简化政府工作运转程序,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林业行政职能重点逐步转移到林业行政执法、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上来。建立统一的产权交易中心,加大公开拍卖等方式的推广、运用力度,规范产权交易。建立集中办公的便民服务中心,并将功能逐渐延伸到林地林木集中的乡镇,方便企业和群众办理登记、审批、课税、变更等有关适宜。加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满足企业和群众对市场、资金、技术、工艺和品种等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及时发布有关政策,开展网上办公服务、网上咨询服务。加强检查监督,进一步规范木材流通秩序。制定和完善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办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办法,组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林业产权交易市场。

25.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省地处国际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和我国面向西南开发的重要桥头堡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林业产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吸纳国内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林业产业和林产品升级换代,促进我省林业产业产品国际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鼓励和支持投资者到国外从事基地造林、木材加工、林副产品加工等活动。鼓励省内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与国外林业企业交流与合作,发展开放型林业产业。积极做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引进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的东部企业落户,提升产业水平。

六、着力强化保障措施

26.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研究解决全省林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检查、督促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办公室设在省林业厅,负责日常工作。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领导,把发展林业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林业产业综合协调服务工作机构,确立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责任明确、密切配合、多方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切实把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林业产业建设顺利推进。

27.强化部门职责。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支持各地做好工作,形成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合力。省发展改革部门和省林业部门要认真组织制定和实施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和协调重大对策措施。省林业部门要做好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行业管理和综合协调服务。省财政部门要加强落实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资金。省工业信息部门要落实林业加工企业的扶持措施,加大对高新林业产业、重点企业技改等方面的资金支持。省科技部门要组织新兴林业产业发展重大技术研究和发展。省商务、供销部门要加强林产品市场和流通网络建设。省扶贫部门要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要制定具体政策支持林业发展。云南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等部门要切实落实信贷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云南保监部门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林业产业发展中的政策性保险试点。省水利、交通运输、电力部门要加大力度搞好林业产业原料基地通水、通路、通电等基础设施配套。省统计部门要会同省林业部门做好林业产业统计工作。

28.建立激励机制。省人民政府把林业产业发展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发展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州(市)和升值有关部门。省林业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对各州(市)林业产业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并兑现奖惩。各州(市)政府主要领导、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各州(市)、县(市、区)政府要抓好本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将林业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工作目标考核。

29.制定发展规划。按照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以及加快推进林业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突出重点,优化布局,科学制定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州(市)和县(市、区)政府结合本地森林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确定适宜的优势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方向,制定发展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发展。尽快制定林业产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园区功能定位及发展重点,加快培育园区特色产业、新兴产业。

30.建立健全“三防”体系。适应现代林业发展新要求,探索建立以群防群治为基础的森林“三防”体系,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完善以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为重点的森林防火体系,加强火险预警、林火监测、防火通信、信息指挥、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装备和基础设施、火灾损失评估、应急防治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常发危险性和重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治理,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救灾能力。落实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领导责任制,加强各级森林资源管理(保护)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执法基础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步滥猎野生动物、乱征滥占林地、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鼓励和支持农民自愿成立民间护林防火、防盗、防病虫害协会等组织,引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和自律意识,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下的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群防群控体系。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林业产业的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林

业产业的意见

川办发[2011]69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省各地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林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民林业收入持续增加。但从总体上看,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林业产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林业助农增收潜力尚未充分发挥。为进一步壮大林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就加快发展现代林业产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山区为重点,以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为载体,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促进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努力建设林业经济强省。

(二)基本原则。突出特色优势,增强林业产业竞争带动能力;突出规模效应,优化区域布局和集群发展;突出科技支撑,推动林业产业提质增效;突出社会主体,促进多元化投入和参与;突出改革创新,完善林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三)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省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2000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2000亿元,实现农民人均林业收入1000元,其中山区农民人均林业收入1300元。

二、突出工作重点

(四)着力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以盆中平原丘陵区、盆周山区和川西南山区为重点,着力培育木竹工业原料、珍稀林木、木本粮油、木本药材、森林蔬菜、林业生物质能源基地,构建秦巴山区、龙门山区、大小凉山、沙鲁里山区和嘉陵江、涪江、岷江、青衣江、安宁河流域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带。开展林产品原产地标识认证和森林食品基地认证,着力打造秦巴山、大小凉山、雪域高原等区域性品牌。实施森林经营,加强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提高林地产出率。

(五)大力发展特色林下经济。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在保障林竹正常生长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盆周山区、盆中平原丘陵区为重点,采取林茶、林药、林菌、林草等间套作模式积极发展林下种植业;以盆中平原丘陵区、盆周山区、川西高山峡谷区为重点,采取林下养禽、养畜等模式适度发展生态养殖业。

(六)支持发展新型林产加工业。以林板家具一体化、竹浆纸一体化、林油一体化为重点,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品牌响、绿色环保的林产加工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向林业产业园区集聚。推进林业产业集群建设,在川西、川南等重点区域加快构建一批特色突出、企业紧密合作、辐射带动力强的林业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省亿元企业达到100家,建成新型林产加工贸易园区50个,实现人造板产能800万立方米、家具产能3500万件套、竹浆产能260万吨,特色经济林产品加工突破100万吨。鼓励和促进林业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8000安全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认证。

(七)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业。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村镇绿化为载体,着力打造大熊猫、森林、湿地、乡村等四大生态旅游品牌。支持农民发展“林家乐”,培育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带。到2015年,全省年生态旅游人数突破2.5亿人次,实现直接收入400亿元。

(八)积极发展野生动植物繁育业。利用我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优势,支持发展药用动植物养殖(种植)与精深加工业,支持发展实验动物养殖与技术服务、食用和保健类野生动物养殖与加工利用产业。到2015年,全省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企业达到200家,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九)加快发展苗木花卉培育业。以盆中平原丘陵区为重点,积极培育优质、高档绿化和彩叶苗木。以盆中平原丘陵区、川西南山区为重点,积极开展以木本花卉、盆景、野生花卉培育为主的花卉基地建设,加强以珍稀树种为主的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省苗木花卉基地总规模达到100万亩。

三、完善政策措施

(十)建立林业企业准入制度。围绕主导产业,着力引进和培育优势龙头企业,鼓励林产加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构建大企业、大集团。推进加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清洁化生产经营,限制建立单线5万立方米/年以下的普通刨花板、高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装置和新建单条化学竹浆10万吨/年以下的生产线。加快淘汰3.4万吨/年以下的竹浆生产线,消减超过生态承载力的森林旅游和林产品采集活动。

(十一)完善林木经营采伐政策。规范林权流转行为,鼓励林农在完全自愿、利益共享的原则下采取家庭联合、股份制林场等合作方式,促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非林地上的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由林木所有者自主经营、自主采伐。商品林采伐限额有结余的,经营者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在限额期内结转使用。推行采伐限额进村入户制度,在确保采伐限额分配公开、公正、公平的前提下,林农可以直接向乡镇林业站申请采伐许可。

(十二)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机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到2015年,全省建立运作规范、带动力强的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0个,其中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100个。支持有条件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林业建设项目,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专业大户带领林农开展林产品初加工。完善订单林业、“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等发展模式,探索推广“一体化经营”、“利益兜底”、“收益分成”、“利润返还”等利益共享机制,带动农民长期稳定增收。

(十三)完善林业产业投融资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增加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资

金。整合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等资金支持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加大森林食品认证、林业科技示范、林木良种良法推广投入,符合国家农机购置政策的林业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金融机构要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大力发展林农小额信用贷款、林农联保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适当延长抵押贷款期限,合理设定抵押贷款利率,优化贷款程序,简化贷款手续。结合实际提供面向林区居民和企业的林业金融咨询和其他金融服务。各地要把森林保险纳入农业保险统筹安排,通过保费补贴等必要的政策手段引导保险公司、林业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农积极参与森林保险,扩大森林投保面积。鼓励各类社会主体投入林业产业,积极营造全社会办林业的浓厚氛围。

(十四)强化林业产业科技支撑。加强林木良种选育推广,选育速生、优质、抗逆、高效的用材林、经济林和能源林新品种,鼓励优先使用经主管部门审(认)定的树(竹)种,加强高接换优、组培快繁、测土配方施肥、丰产栽培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标准化生产等林竹丰产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加强木竹重组、生物质能源、数字化家具、特色林产食品药品等林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引进、创新和应用。加强加工标准化技术和专利申请保护,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研究和应用林木采种、林竹培育、森林保护、林产品采运、初级加工等林业机械技术和设备,推广林业机械技术。

(十五)落实林业产业税费优惠政策。企业从事木本油料、水果、坚果、中药材种植,林木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饲养,林产品采集,灌溉、林木产品初加工等林业服务业项目所得,依法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依法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依照有关税法的规定,对设在我省的鼓励类产业企业依法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我省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免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登记、年检、管理费用。

(十六)健全林业产业服务体系。健全县、乡(镇)或片区林业产业、林木种苗、森林资源保护、林业科技推广和林产品质量检验、认证与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建立非赢利性的林权交易中心或收储机构,完善森林资产评估、林权登记和查询、林权交易、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制度和办法,健全咨询、评估、确权登记和交易体系。加强林产品贸易市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在林产品集中生产区建立林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或集散地,加快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市场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现代营销、物流网络。搭建林产品交易、展示及交流平台,建设覆盖全国、面向社会的林业产业政策、技术、信息咨询交流服务平台,为林农和其他林业经营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四、加强组织领导

(十七)强化工作落实。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在发展农村尤其是山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各地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加强调查研究,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和优势,制订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林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十八)强化示范带动。深入推进林业产业强县建设,指导已经认定的产业强县向更高层次发展。坚持地方主体、上级扶持、动态管理原则,以山区为重点新增培育一批林业产业强县。加强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管,到2015年,全省建成带动能力强、产品质量高、市

场前景好的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0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加强典型宣传,积极营造林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十九)强化部门配合。各级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加快发展现代林业产业的合力。林业部门要当好参谋,做好规划协调、督促服务等工作。交通部门要支持纳入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林区道路建设。水利部门要结合“小农水”等建设项目,支持林业产业基地灌溉设施建设。经济信息化部门要加强林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引导扶持。发展改革、商务、科技、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第四篇: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施办法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施办法

*市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我市林业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强林政管理,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职能,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福建省森林条例》、《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法律法规,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的要求,对林业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林业产业现状

全市现有林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其中用材林××万亩,蓄积量××万立方米,近期可采伐利用的近成过熟林蓄积××万立方米,年采伐限额8*万立方米,可年产商品材××万立方米,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施办法。

二、未来五年林业发展计划

(一)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2004年全市建设速生丰产林2万亩,2005年建设速生丰产林3万亩,至2008年速生丰产林达14万亩。

2、2004年“规模以上”林业工业生产总值达1亿元以上,年贡献税费1000万元,2005年林业工业产值达1.8亿元以上,年贡献税费2000万元,至2008年,林业工业生产总值达4亿元,年贡献税费4000万元以上,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企业6家,其中2004年达2家,2005年达3家,2008年达6家。

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重点抓,扶持细木工板项目、中密度纤维板项目、木屋及家俱工艺制品项目。

(二)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1、坚持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优先、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科学经营、严格保护、宽进严出”原则,把林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森林质量上,下大力气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2、坚持积极发展公司带基地、基地带林农的林工一体化模式,形成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的格局,建立具有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

3、坚持完善林权制度,严格依法保护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林权证的法律效益。

4、坚持“管严生态林、搞活商品林、放开人工林”的原则,加快我市优势林木开发,提高林业产业效益。

5、坚持“管牢山上,管严路上,放活企业”的原则,扶持重点木材加工项目。一是加工工艺水平和木材综合利用率高的企业;二是规模大、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三是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企业。对中密度纤维板、木屋、细木工板加工的企业重点扶持,引导细木工板的发展,使其成为今后××林业产业的拳头产品,逐步培育家俱和木制玩具的生产。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了进一步加强林业产业的组织领导,成立“××市林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全市林业的规划、管理、协调、监督工作。

(二)管理措施。

1、加强源头管理,严厉打击盗、滥伐森林等违法行为,把好森林资源采伐关,严格执行限额采伐。(1)推行集体林木材生产指标管理的抽签办法,市林业局根据省林业厅下达计划和各乡镇森林可伐资源状况,下达到乡镇(街道)(公告1天)→林业站将申请指标地点、时间、申请条件(公告1天)→林权单位提出申请→林业站查阅二类调查档案和实地勘验审核、符合条件(公告3天)→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人大、政府(办事处)、纪检、林业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林权单位参加抽签(结果公告1天)→采伐设计→办理采伐许可证→伐区作业质量检查验收。

(2)结合采伐指标,视土地状况确定清山方式,将其捆绑起来,杜绝枝桠材及小径材浪费的现象,定向供应本市加工企业,来解决现有企业的原料供应不足问题。

2、完善企业年审制度。把企业是否扩大经营范围?是否私设挂靠木材加工点?是否参加法律培训?是否收购加工经营无合法来源?作为年审的前提条件,形成以制度来规范企业行为的良好格局。

3、建立“严格保护、宽进严出”的机制。鼓励木材经营者积极投资木制品加工业,对留在市境内加工的木材仍享受“漳政综62号”下调的计征价源头缴交税费。对发往境外的木材恢复依照省林业厅“闽林金财168号”制定的起征价在办理外运时补征税费。其中:杉木补收30元/立方米,14cm以上的松、杂木补收36元/m3,14cm以下的松杂小径材和薪材减半补收,所收款项分以下项目缴交相应的税务和财政部门。

4、扶持重点:

(1)重点扶持细木工板项目。根据我市杉木种植面积已67万亩,蓄积量361万立方米,年采伐量8万立方米的实际,决定引导做强、做大、做好细木工板,使其成为××的拳头产品,以解决杉木出路问题。具体办法是:依托扶强细木工板项目,将目前118台锯台整合到必要加工区,引导其利用杉木加工细木工板成品或半成品,鼓励细木工板龙头企业与其技术、股份投入等合作方式,统一品

·牌,推向市场,避免无序的浪费和盗、滥伐林木资源。通过整合,最终达到细木工板产量6万立方米,产值1亿元,年创税费700万元。

(2)巩固现有中纤板项目。谨慎扩大中纤板项目,保障丽菁公司年耗薪材6万立方米的需求,促使丽菁公司达到年产量5万立方米,年产值5000万元,年创税费300万元。

(3)木屋及制品。目前木村公司年耗木材1.5万立方米,年产值3500万元,年创汇400万美元,年创税利350万元,通过“宽进严出”机制建立,与木村公司决策层论证,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年创汇可达600万美元,年创税利500万元。

对利用市外木材加工中密度纤维板、木屋、细木工板、家俱及工艺制品的企业按新增税收的地方所得部份由市财政按适当比例返拨给企业作为扶持企业进行技改、新产品研制开发、环境治理、营造原料林基地等投入,范文《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施办法》。

5、简化木材加工企业及产品出仓办证程序。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木材及产品调出,由企业自行组织检量。填写《木材运输证申请表》、《木材运输证申请表》经木材检量人、企业法人代表签署后作为办理木材运输证依据,代替原码单使用。

6、对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实行诚信度分类监督管理。诚信企业与市林业局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诚信企业应建立木材进出仓台帐,每月向市林业局报告一次,市林政办证室每季度对企业办证情况检查一次,诚信企业使用的运输证实行专项管理。

7、统一全市木材加工成品、半成品的折率标准,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木材利用率,对重点项目因地制宜,因项目施策。

8、规范木屑加工企业的生产,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征收规费。鉴于我市年产食用菌7300万棒,年耗木材14.6万立方米,而且管理无序,规费税严重流失,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降低了森林覆盖率,影响到生态林管护,决定用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并举的方式来限制木屑加工企业,引导食用菌种植户利用芦杆取代木屑,对木屑加工户按有关政策收取规费税40元/吨,参照市矿产品管理总站的管理办法,适当返拨给有关乡镇。

9、在富山工业园区规划木竹企业功能区,功能区内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享受园区的优惠政策。

10、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建立速生丰产工业用材林基地,积极发展公司带基地、基地带林农的林工一体化模式,对造林技术、检查验收等方面无偿提供服务,迹地更新验收合格后,用该基地“三五”林价给予补助。

11、实行优惠信贷政策。对林业实行长期限、低利息信贷扶持政策,具体贷款期限可根据林木生产周期,由银行与企业协商确定,并由财政给予一定贴息,对个人造林育林,金融部门要放宽贷款条件,向农户提供小额信贷,联保贷款和金融服务,林业经营者可依法以林木抵押申请银行贷款。

12、实行林木分类经营管理。对生态公益林依法管严,对商品林逐步放开经营,对企业自行营造的工业原料林,优先安排采伐设计,达到一定规模的木材生产计划实行指标单列管理。新植的林木,企业可自定培育目标,自选采伐方式,以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确定主伐年龄。

13、加大林业科技投入,鼓励营造食用菌专用林,把木屑加工企业与营造食用菌林作为企业年审条件捆绑起来,同时,建立食用菌专用林发展基金,经市财政局与市林业局共同验收合格后,每亩补助30元,使森林资源持续,良性循环。

14、加强木材运输监督,严厉打击干扰林业执法行为,为了切实有效地制止我市当前盗砍滥伐林木、违法运输木材的现象,加大森林资源管理力度,鉴于我市木材外运点多面广、执法力度相对薄弱的实际,林政资源管理部门汇同市矿产品管理总站及有关基层验票站协助检查木材外运工作,同时针对永—漳国防战备公路开通的实际,增设石坑林业检查站。

15、为了更好满足林业企业生产,在省林业厅未下达限额采伐指标前,根据信息和实际情况,按60—70于上一年12月份提前预下达,真正做到为企业而想,为企业解忧。

16、提高森林资源评估质量、伐区调查设计质量和木材检验质量,加强行业监督。逐步将森林资源评估中心和木材检验中心推向市场,发挥其中介服务作用。

17、加强对林业站的管理,将森林保护、森林防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伐区质量检查,日常管理与责任制结合起来,做到林政管理到位、责任到位、资源管理到位,形成“管好一片林子,做好监督管理,优化服务职能”的良好局面。

18、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应承担起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工作,协助林政执法部门打击违法木材,进行源头追踪,凡涉及责任范围,追究包村领导、干部及林业站工作人员的经济、行政直至刑事责任。

19、本实施方案自发文之日起生效,凡与本方案相抵触的,以本方案为准。

·牌,推向市场,避免无序的浪费和盗、滥伐林木资源。通过整合,最终达到细木工板产量6万立方米,产值1亿元,年创税费700万元。

(2)巩固现有中纤板项目。谨慎扩大中纤板项目,保障丽菁公司年耗薪材6万立方米的需求,促使丽菁公司达到年产量5万立方米,年产值5000万元,年创税费300万元。

(3)木屋及制品。目前木村公司年耗木材1.5万立方米,年产值3500万元,年创汇400万美元,年创税利350万元,通过“宽进严出”机制建立,与木村公司决策层论证,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年创汇可达600万美元,年创税利500万元。

对利用市外木材加工中密度纤维板、木屋、细木工板、家俱及工艺制品的企业按新增税收的地方所得部份由市财政按适当比例返拨给企业作为扶持企业进行技改、新产品研制开发、环境治理、营造原料林基地等投入。

5、简化木材加工企业及产品出仓办证程序。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木材及产品调出,由企业自行组织检量。填写《木材运输证申请表》、《木材运输证申请表》经木材检量人、企业法人代表签署后作为办理木材运输证依据,代替原码单使用。

6、对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实行诚信度分类监督管理。诚信企业与市林业局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诚信企业应建立木材进出仓台帐,每月向市林业局报告一次,市林政办证室每季度对企业办证情况检查一次,诚信企业使用的运输证实行专项管理。

7、统一全市木材加工成品、半成品的折率标准,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木材利用率,对重点项目因地制宜,因项目施策。

8、规范木屑加工企业的生产,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征收规费。鉴于我市年产食用菌7300万棒,年耗木材14.6万立方米,而且管理无序,规费税严重流失,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降低了森林覆盖率,影响到生态林管护,决定用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并举的方式来限制木屑加工企业,引导食用菌种植户利用芦杆取代木屑,对木屑加工户按有关政策收取规费税40元/吨,参照市矿产品管理总站的管理办法,适当返拨给有关乡镇。

9、在富山工业园区规划木竹企业功能区,功能区内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享受园区的优惠政策。

10、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建立速生丰产工业用材林基地,积极发展公司带基地、基地带林农的林工一体化模式,对造林技术、检查验收等方面无偿提供服务,迹地更新验收合格后,用该基地“三五”林价给予补助。

11、实行优惠信贷政策。对林业实行长期限、低利息信贷扶持政策,具体贷款期限可根据林木生产周期,由银行与企业协商确定,并由财政给予一定贴息,对个人造林育林,金融部门要放宽贷款条件,向农户提供小额信贷,联保贷款和金融服务,林业经营者可依法以林木抵押申请银行贷款。

12、实行林木分类经营管理。对生态公益林依法管严,对商品林逐步放开经营,对企业自行营造的工业原料林,优先安排采伐设计,达到一定规模的木材生产计划实行指标单列管理。新植的林木,企业可自定培育目标,自选采伐方式,以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确定主伐年龄。

13、加大林业科技投入,鼓励营造食用菌专用林,把木屑加工企业与营造食用菌林作为企业年审条件捆绑起来,同时,建立食用菌专用林发展基金,经市财政局与市林业局共同验收合格后,每亩补助30元,使森林资源持续,良性循环。

14、加强木材运输监督,严厉打击干扰林业执法行为,为了切实有效地制止我市当前盗砍滥伐林木、违法运输木材的现象,加大森林资源管理力度,鉴于我市木材外运点多面广、执法力度相对薄弱的实际,林政资源管理部门汇同市矿产品管理总站及有关基层验票站协助检查木材外运工作,同时针对永—漳国防战备公路开通的实际,增设石坑林业检查站。

15、为了更好满足林业企业生产,在省林业厅未下达限额采伐指标前,根据信息和实际情况,按60—70于上一年12月份提前预下达,真正做到为企业而想,为企业解忧。

16、提高森林资源评估质量、伐区调查设计质量和木材检验质量,加强行业监督。逐步将森林资源评估中心和木材检验中心推向市场,发挥其中介服务作用。

17、加强对林业站的管理,将森林保护、森林防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伐区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施办法》

第五篇: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施办法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施办法

*市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我市林业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强林政管理,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职能,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福建省森林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法律法规,本

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的要求,对林业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林业产业现状

全市现有林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其中用材林××万亩,蓄积量××万立方米,近期可采伐利用的近成过熟林蓄积××万立方米,年采伐限额8*万立方米,可年产商品材××万立方米。

二、未来五年林业发展计划

(一)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2004年全市建设速生丰产林2万亩,2005年建设速生丰产林3万亩,至2008年速生丰产林达14万亩。

2、2004年“规模以上”林业工业生产总值达1亿元以上,年贡献税费1000万元,2005年林业工业产值达1.8亿元以上,年贡献税费2000万元,至2008年,林业工业生产总值达4亿元,年贡献税费4000万元以上,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企业6家,其中2004年达2家,2005年达3家,2008年达6家。

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重点抓,扶持细木工板项目、中密度纤维板项目、木屋及家俱工艺制品项目。

(二)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1、坚持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优先、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科学经营、严格保护、宽进严出”原则,把林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森林质量上,下大力气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2、坚持积极发展公司带基地、基地带林农的林工一体化模式,形成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的格局,建立具有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

3、坚持完善林权制度,严格依法保护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林权证的法律效益。

4、坚持“管严生态林、搞活商品林、放开人工林”的原则,加快我市优势林木开发,提高林业产业效益。

5、坚持“管牢山上,管严路上,放活企业”的原则,扶持重点木材加工项目。一是加工工艺水平和木材综合利用率高的企业;二是规模大、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三是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企业。对中密度纤维板、木屋、细木工板加工的企业重点扶持,引导细木工板的发展,使其成为今后××林业产业的拳头产品,逐步培育家俱和木制玩具的生产。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了进一步加强林业产业的组织领导,成立“××市林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全市林业的规划、管理、协调、监督工作。

(二)管理措施。

1、加强源头管理,严厉打击盗、滥伐森林等违法行为,把好森林资源采伐关,严格执行限额采伐。(1)推行集体林木材生产指标管理的抽签办法,市林业局根据省林业厅下达计划和各乡镇森林可伐资源状况,下达到乡镇(街道)(公告1天)→林业站将申请指标地点、时间、申请条件(公告1天)→林权单位提出申请→林业站查阅二类调查档案和实地勘验审核、符合条件(公告3天)→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人大、政府(办事处)、纪检、林业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林权单位参加抽签(结果公告1天)→采伐设计→办理采伐许可证→伐区作业质量检查验收。

(2)结合采伐指标,视土地状况确定清山方式,将其捆绑起来,杜绝枝桠材及小径材浪费的现象,定向供应本市加工企业,来解决现有企业的原料供应不足问题。

2、完善企业年审制度。把企业是否扩大经营范围?是否私设挂靠木材加工点?是否参加法律培训?是否收购加工经营无合法来源?作为年审的前提条件,形成以制度来规范企业行为的良好格局。

3、建立“严格保护、宽进严出”的机制。鼓励木材经营者积极投资木制品加工业,对留在市境内加工的木材仍享受“漳政[2002]综62号”下调的计征价源头缴交税费。对发往境外的木材恢复依照省林业厅“闽林金财[1993]168号”制定的起征价在办理外运时补征税费。其中:杉木补收30元/立方米,14cm以上的松、杂木补收36元/m3,14cm以下的松杂小径材和薪材减半补收,所收款项分以下项目缴交相应的税务和财政部门。

4、扶持重点:

(1)重点扶持细木工板项目。根据我市杉木种植面积已67万亩,蓄积量361万立方米,年采伐量8万立方米的实际,决定引导做强、做大、做好细木工板,使其成为××的拳头产品,以解决杉木出路问题。具体办法是:依托扶强细木工板项目,将目前118台锯台整合到必要加工区,引导其利用杉木加工细木工板成品或半成品,鼓励细木工板龙头企业与其技术、股份投入等合作方式,统一品牌,推向市场,避免无序的浪费和盗、滥伐林木资源。通过整合,最终达到细木工板产量6万立方米,产值1亿元,年创税费700万元。

(2)巩固现有中纤板项目。谨慎扩大中纤板项目,保障丽菁公司年耗薪材6万立方米的需求,促使丽菁公司达到年产量5万立方米,年产值5000万元,年创税费300万元。

(3)木屋及制品。目前木村公司

年耗木材1.5万立方米,年产值3500万元,年创汇400万美元,年创税利350万元,通过“宽进严出”机制建立,与木村公司决策层论证,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年创汇可达600万美元,年创税利500万元。

对利用市外木材加工中密度纤维板、木屋、细木工板、家俱及工艺制品的企业按新增税收的地方所得部份由市财政按适当比例返拨给企业作为扶持企业进行技改、新产品研制开发、环境治理、营造原料林基地等投入。

5、简化木材加工企业及产品出仓办证程序。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木材及产品调出,由企业自行组织检量。填写《木材运输证申请表》、《木材运输证申请表》经木材检量人、企业法人代表签署后作为办理木材运输证依据,代替原码单使用。

6、对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实行诚信度分类监督管理。诚信企业与市林业局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诚信企业应建立木材进出仓台帐,每月向市林业局报告一次,市林政办证室每季度对企业办证情况检查一次,诚信企业使用的运输证实行专项管理。

7、统一全市木材加工成品、半成品的折率标准,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木材利用率,对重点项目因地制宜,因项目施策。

8、规范木屑加工企业的生产,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征收规费。鉴于我市年产食用菌7300万棒,年耗木材14.6万立方米,而且管理无序,规费税严重流失,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降低了森林覆盖率,影响到生态林管护,决定用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并举的方式来限制木屑加工企业,引导食用菌种植户利用芦杆取代木屑,对木屑加工户按有关政策收取规费税40元/吨,参照市矿产品管理总站的管理办法,适当返拨给有关乡镇。

9、在富山工业园区规划木竹企业功能区,功能区内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享受园区的优惠政策。

10、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建立速生丰产工业用材林基地,积极发展公司带基地、基地带林农的林工一体化模式,对造林技术、检查验收等方面无偿提供服务,迹地更新验收合格后,用该基地“三五”林价给予补助。

11、实行优惠信贷政策。对林业实行长期限、低利息信贷扶持政策,具体贷款期限可根据林木生产周期,由银行与企业协商确定,并由财政给予一定贴息,对个人造林育林,金融部门要放宽贷款条件,向农户提供小额信贷,联保贷款和金融服务,林业经营者可依法以林木抵押申请银行贷款。

12、实行林木分类经营管理。对生态公益林依法管严,对商品林逐步放开经营,对企业自行营造的工业原料林,优先安排采伐设计,达到一定规模的木材生产计划实行指标单列管理。新植的林木,企业可自定培育目标,自选采伐方式,以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确定主伐年龄。

13、加大林业科技投入,鼓励营造食用菌专用林,把木屑加工企业与营造食用菌林作为企业年审条件捆绑起来,同时,建立食用菌专用林发展基金,经市财政局与市林业局共同验收合格后,每亩补助30元,使森林资源持续,良性循环。

14、加强木材运输监督,严厉打击干扰林业执法行为,为了切实有效地制止我市当前盗砍滥伐林木、违法运输木材的现象,加大森林资源管理力度,鉴于我市木材外运点多面广、执法力度相对薄弱的实际,林政资源管理部门汇同市矿产品管理总站及有关基层验票站协助检查木材外运工作,同时针对永—漳国防战备公路开通的实际,增设石坑林业检查站。

15、为了更好满足林业企业生产,在省林业厅未下达限额采伐指标前,根据信息和实际情况,按60—70于上一年12月份提前预下达,真正做到为企业而想,为企业解忧。

16、提高森林资源评估质量、伐区调查设计质量和木材检验质量,加强行业监督。逐步将森林资源评估中心和木材检验中心推向市场,发挥其中介服务作用。

17、加强对林业站的管理,将森林保护、森林防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伐区质量检查,日常管理与责任制结合起来,做到林政管理到位、责任到位、资源管理到位,形成“管好一片林子,做好监督管理,优化服务职能”的良好局面。

18、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应承担起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工作,协助林政执法部门打击违法木材,进行源头追踪,凡涉及责任范围,追究包村领导、干部及林业站工作人员的经济、行政直至刑事责任。

19、本实施方案自发文之日起生效,凡与本方案相抵触的,以本方案为准。

下载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代拟稿)》的请示[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代拟稿)》的请示[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