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4 08:5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皖政[2009]11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7]23号)和《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9]45号)精神,抓住当前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我省生物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生物产业意义重大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富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省生物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科研实力,“十一五”以来,全省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蚌埠、合肥、亳州和芜湖四大产业集聚区,涌现出丰原生化、安科生物等一批知名企业。但总体上,我省生物产业规模还偏小,缺少带动性强的领军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限。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发展生物产业的重要意义,把加快生物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做大做强生物产业。

二、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领军企业、壮大产业规模为目标,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招商引资引技引智为抓手,大力促进生物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尽快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

(二)主要原则。一是突出重点,集聚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我省的特色和优势,把握主攻方向,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集中力量进行突破。二是加强培育,注重引进。在培育本省生物企业的同时,瞄准国内外领军企业,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壮大企业群体。三是合作研发,强化创新。针对重点发展领域,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开发应用生物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四是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强化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利益为纽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主体。

(三)主要目标。力争到2012年,全省生物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培育20-30个

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生物技术产品,形成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骨干生物企业,建成一批产值超200亿元的生物产业基地。到2015年前后,努力将生物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

三、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突破五大领域。

1.生物医药。鼓励发展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现代中药。做大做强重组人干扰素、母牛分枝杆菌、尿多酸肽、盐酸安妥沙星、疏风解毒胶囊、华蟾素等大品种。支持丹皮等30种道地中药材进行规范化种植。重点开发中药提取物、植物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新品种、中西药结合制剂等新品种。大力发展生物医学材料、临床诊断治疗康复设备等产品。

2.生物农业。鼓励采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良种,提高禽畜、水产品的良繁率。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兽用中药、可降解生物农用薄膜、改善水生态益生菌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扩大氨基酸、生物色素等饲料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规模。采用生物制品保护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发展健康养殖。促进特色经济林木品种和观赏植物的选育、应用和产业化,加强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3.生物能源。积极发展以非粮作物生产生物乙醇,攻克纤维素乙醇生产关键酶技术;支持生物石油、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的开发和产业化;鼓励采用生物石油精炼技术,促进燃料乙醇和多种生化产品联产。鼓励利用秸秆等生物质直燃、气化发电、热解液化、加工致密成型燃料。支持利用油料作物、棉籽油、餐饮业废弃油等生产生物柴油。

4.生物制造。鼓励发展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材料。支持以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生产柠檬酸、乙烯、聚乳酸等生物材料和环氧乙烷、乙二醇等单体原料;提高木糖醇、柠檬酸等生物基化学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鼓励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生物技术对医药、化工、酿造、食品、农产品加工、饲料、纺织、造纸、制革等传统制造过程的改造,促进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

5.生物环保。重点发展高性能水处理絮凝剂、杀菌剂等生物技术产品,支持利用生物技术产品进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开发,鼓励生物环保技术在废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矿区、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应用,推动生物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二)着力培育生物产业基地。

鼓励各地建设各具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和产业链,将符合条件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链,纳入省“861”行动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并给予重点扶持。

产业基础好的市要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创新能力强的市要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力度,努力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蚌埠、合肥、亳州、芜湖等市要充分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科研机构实验中心等创新平台,依托骨干企业,加快推进秸秆、玉米芯等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生物能源、生物制造业的规模扩张;积极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医学材料和临床诊断治疗康复设备;加大农作物良种选育力度,扩大良种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新型饲料添加剂、水处理絮凝剂等农用生物制品和生物环保产品;做大做强中药提取物、植物提取物、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中药兽药;加强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省内其他各市要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各具特色的生物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阜阳、宿州、淮南、淮北等地要加大生物能源、生物化工、生物环保、生物药及化学药的开发生产,加快生物石油及提取物的开发和产业化,做大产业规模。沿江、江南和大别山区要推进生物医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农作物和动植物新品种等生物技术产品的产业化,积极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中药新品种开发,加强物种资源保护。

(三)加速壮大企业群体。

1.培育领军企业。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通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提升品牌影响力,逐步发展成为产业基地和产业链的核心。加强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国内外生物大企业和大集团、生物技术领军人才和企业领军人才来我省投资创业,支持独资建厂、兼并重组、设立分支机构。鼓励一批省内非生物领域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参与生物产业发展,实现企业多元化经营。

2.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留学回国人员、科研人员、高校师生以技术、专利等作价,创办科技型企业或科技中介机构;支持建立一批生物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帮助中小企业积极利用科研机构的专有技术和成果,提高自身竞争力;对量大面广的中小生物企业,在借贷融资、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板上市、土地、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发展势头好、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要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促其做大做强。

(四)增强创新能力。

1.促进企业创新。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五大重点领域,依托领军企业新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检验

检测中心,提升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等已建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2.推动产学研结合。支持省内生物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生物技术产品和创制新药,共同开展生物技术专利成果的开发和产业化。在基因工程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疫苗和体外检测试剂、现代中药、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新型化学药物、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繁育、新型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酶制剂开发等领域,支持骨干企业与省内外等科研机构组建产学研联盟、共建研发机构、实行合作研发。省有关部门要加强共同研发和试验平台建设。对取得新药临床批件的企业,省、市政府要给予适当补贴。

四、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生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建立省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科技、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环保、统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实施产业发展的年度计划,做好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工作。成立生物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咨询研究。省有关部门要做好生物资源调查、评价和生物产业统计工作。各市要成立相应机构,出台配套措施,加速推动生物产业基地和产业链建设。

(二)加大政府投入。省科技计划要加大对生物技术攻关的扶持力度。省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要向生物产业基地和产业链倾斜。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的项目,各市要配套一定比例的投资。

(三)拓宽融资渠道。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共同推动生物产业融资工作的意见》(发改高技[2007]1258号)精神,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生物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不同条件的生物企业到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或在境内外上市筹资;鼓励未上市生物企业到全国及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交易;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和企业融资券。

(四)培养引进人才。支持省内各类高等院校加大对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全省生物产业人才库,围绕新建和在建重大项目,引进和培育领军人才。对引进的生物高层次人才,在研究经费、职称评聘、创业启动资金、个人所得税等方面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鼓励生物产业知识产权所有人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鼓励职务发明作价入股。

(五)加强生物园区建设。蚌埠、合肥、亳州、芜湖等有条件的市及有条件的县,要在开发区中建设生物产业园。进一步加大对生物企业的用地支持,经生物产业主管部门批准的新建生物产业项目用地,各地要优先安排年度用地指标;对一次全额缴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生物企业,可准许分期或分年缴纳。新设立的生物企业,地方政府要在土地审批、相关收费、工商注册等方面给予优惠。

(六)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帮助生物企业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相关工作,切实帮助生物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支持生物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积极培育生物产品市场需求,完善生物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在同等条件下,政府要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生物产品,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品的非处方药进程。重视对生物产业发展的宣传引导。加强对生物产业的政策咨询、信息、法律、培训、评估等专业化服务。

(七)争取国家支持。积极申报和争取各类国家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支持的项目。争取若干生物产业基地列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计划,争取国家非粮燃料乙醇试点、生物柴油试点、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创业风险投资试点,争取在我省开展生物企业联合发行债券试点。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一月十日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9年11月10日 实施日期:2009年11月10日(地方法规)

第二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皖政〔2011〕3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依据《安徽省旅游条例》,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旅游业发展的人本化特质、多功能特点、开放性特征,把我省旅游业建设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着力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融合升级;着力扩大产业规模,加快培育旅游经济增长点;着力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全省旅游业协调发展;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强化政策创新,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努力加快旅游强省建设,为安徽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相结合。健全政府引导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宏观机制,完善合理配置旅游资源的市场机制,全面构建政府引导、行业自律、社会力量参与的旅游发展机制。

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效益相结合。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同时,推广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带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一方面,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区域牵动力的旅游知名品牌、重点项目和精品线路,实现优势资源优先突破;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皖北旅游等,推动全省旅游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产业融合和资源整合相结合。加快推动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拓展旅游新领域和发展旅游新业态,以产业融合带动资源整合。

坚持深化改革与开放合作相结合。深入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化解旅游资源开发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合作,吸引各类资本进入旅游产业各个环节,以改革开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要素的集聚,激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坚持依托资源和创意创新相结合。科学开发旅游资源,深度谋划旅游项目,大力促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现代科技、动漫创意的结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表现力和吸引力。

(三)发展目标。力争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全省旅游接待总量和旅游总收入等综合指标进入中部领先、全国前十位次,实现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市场多元化、旅游服务规范化、旅游要素配套化、旅游企业规模化、旅游设施现代化,基本建成旅游强省和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达到500万人次、国内游客达到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上,全省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以上,全省旅游业提供直接就业100万人以上,带动城乡间接就业500万人以上。

二、工作任务

(四)合理布局,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区域协调、城乡互动的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吸引高端游客,拓展入境市场,建成国际旅游胜地;重点发展以商务、科教、城市旅游和环巢湖生态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等为特色的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建成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着力打造以文化创意为主打产品的皖北旅游区,建成苏鲁豫皖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长江黄金水道旅游带,辐射大别山旅游区和皖西南旅游区,建成面向长三角、联动武汉城市群、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黄山、合肥、芜湖等旅游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县域旅游发展,推进长三角旅游发展一体化,建立健全与国内重点旅游省份、国际重点旅游客源地之间的发展合作机制。

(五)提升业态,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将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体育健身、购物娱乐、商务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观光、生态、文化(文物)、乡村、森林、休闲度假、体育康健等旅游,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有序推进旅游度假区建设。实施精品旅游战略,构建徽文化、皖江城市、淮河风情、皖北历史文化四大旅游带。围绕“绿色、红色、古色、特色”,重点打造“世界遗产精品之旅”、“徽文化体验之旅”、“精彩皖江欢乐之旅”、“大别山锦绣山湖多彩之旅”、“环巢湖动感之旅”、“大琅琊飘逸之旅”、“淮河风情之旅”、“皖北养生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文化演艺精品。延伸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品、旅游饭店用品和户外旅游用品制造业,定期举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支持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购物场所。

(六)深化改革,完善旅游发展体制机制。逐步转变旅游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方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标准等手段,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旅游资源实行一体化管理和开发,跨行政区域旅游景区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明确管理主体,同一个景区在同一个规划指导规范下开发建设。依法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探索建立旅游产权交易市场和旅游投融资平台。推动国有旅游企业加快建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七)突出重点,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旅游项目谋划,依托资源,突出创意,科学编制旅游项目。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旅游项目库,分级调度,逐级负责,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城乡建设要优先完善旅游项目基础配套设施,省重大项目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旅游功能。组织实施全省旅游项目“5233”行动计划,“十二五”期间,在全省建设5亿元以上的重大旅游项目200个,实现旅

游项目投资总额3000亿元以上,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打造世界遗产与徽文化游、九华山生态与佛教文化游、环巢湖休闲度假游、大别山彩色游、皖北楚风汉韵历史文化游等旅游产业集聚区。

(八)扶优扶强,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支持旅游企业兼并收购、合资合作、战略重组,引导旅游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旅游企业采取资本扩张、品牌输出、特许经营等方式,推进连锁、联合和集团化经营,实现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支持省属旅游企业整合国有旅游资产,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加大旅游业招商引资力度,支持中央、省属大型企业投资旅游业,鼓励和吸引各类资本进入旅游业各个环节。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旅游企业。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培育20个年经营收入超10亿元的旅游企业,2—3个年经营收入30—50亿元以上的大型旅游集团。

(九)强化促销,拓展旅游市场空间。积极推行“区域联动、部门联合、企业联手”的大旅游营销战略,建立政府整体形象宣传与企业产品促销统分结合的旅游宣传促销体系。省及各市、县要围绕重点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做好整体形象策划和包装推介,推出特色鲜明的主题宣传口号。要充分发挥外事、商务、侨务、对台等对外宣传推广平台作用,借助文化(文物)、出版、电信、邮政等行业的传播载体,创新丰富旅游宣传形式。要针对旅游重点客源市场,综合利用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媒体,探索设立旅游咨询中心,多渠道提升旅游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十)优化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旅游监管体系、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旅游诚信体系和旅游投诉体系,完善旅游企业信誉等级评估、重大信息公告和违规记录公示制度。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完善省旅游12301呼叫中心建设。探索发行区域旅游“一卡通”。建立旅游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旅游紧急救援和旅游保险体系。加强旅游质监机构建设,加强部门和区域联合执法。

(十一)完善网络,提升旅游交通服务水平。积极引进大型航空公司在我省设立基地,探索组建合资旅游航空公司。加快新增、加密国际和境外航线,大力发展与国内重要客源地之间的航空支线交通。加快省级红色旅游景区、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旅游重点项目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中,通往A级旅游景区的项目优先安排建设。发展城市旅游交通专线,推动区域旅游交通公交化。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要设置规范化的旅游指示牌,拓展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推进长江岸线旅游港建设。支持开展旅游包机、专列、游轮、游艇等业务。

三、保障措施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旅游领导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对旅游业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强旅游统计基础工作,完善旅游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纳入对市、县政府目标考核。每年召开一次全省旅游发展大会,至少召开一次省旅游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旅游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形成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

(十三)强化规划引领。将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要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留足空间。科学编制“十二五”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及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大别山旅游区、皖北旅游区和皖西南旅游区等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各市、县要在全省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有序衔接、科学做好本地旅游发展规划。要严格按规划要求审批建设旅游项目。

(十四)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逐年增加,到2015年不少于2亿元。各市要逐步扩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有条件的县(市、区)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增幅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对组织旅游包机、旅游专列和一次性组织游客超500人来我省的旅游企业给予奖励。对评上全国5A级旅游景区的单位、荣获国家金星奖旅游饭店、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全国旅游商品大赛获奖企业等给予奖励。

(十五)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新增规模以上旅游企业,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对纳税确有困难的亏损旅游企业,可按税收管理权限办理减免房产税。对小型微利旅游服务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企业所得税。旅游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作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鼓励企业将安排职工旅游休闲作为奖励措施,相关费用可列入成本核算,并按规定税前扣除。旅游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符合所得税优惠目录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允许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从企业应缴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旅游业用水、用气、用电价格与工业并轨同价。旅游饭店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不高于居民用户收费标准,按客房入住率收取。旅行社可以接受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有关公务活动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或者会务服务。

(十六)保障旅游业用地。优先安排纳入省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旅游项目用地,对符合单独选址条件的重大旅游项目,用地计划由省统筹优先安排。乡村旅游项目确需建设用地的,各地应在用地计划中统筹安排。非政府单项投资1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植被恢复费、配套费等规费可由受益地方政府按适当比例奖励项目单位,返还的植被恢复费应用于项目绿化和植被恢复建设。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租金可按年缴纳。

(十七)增强金融支持。充分发挥企业信用担保平台作用,加强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支持旅游企业采取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和收

费权融资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灵活运用贷款风险补偿、贴息、担保贴费和奖励补助等财政手段,引导信贷资金采取银团贷款、集合信托等方式支持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的金融产品,发展旅游保险。鼓励银行提高旅游企业整合重组的信贷授信额度和并购贷款额度,开办小额旅游按揭贷款业务,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旅游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在200万元以内的,由财政部门按照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支持,贴息资金由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各负担一半。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

(十八)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党政干部旅游法律和政策知识培训,将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的内容。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完善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全省旅游培训计划,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实施旅游企业家培养工程,重点加强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景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引进旅游规划、策划、营销等专业人才。重视旅游智库建设,加强旅游培训国际交流合作。省财政每年安排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及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可按规定用于旅游行业人才培训。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第三篇: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筑府发[2012]51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及贵阳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中共贵阳市委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见》(筑党发〔2012〕20号)和《贵阳市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强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2011—2015)》(筑党办发〔2011〕29号)文件要求,为加快我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市正处于深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大力推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是服务我市农业林业生产、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农业支持产业、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目前,我省、市使用的苗木和花卉,大量依靠省外调进。2011年我市农业林业用苗1.87亿株,其中45%从省外调进,外购苗木耗资3.55亿元。从全省范围看,外购苗木占70%以上,2011年全省城乡绿化苗木外购资金达11.6亿元,加上农业苗木外购资金总计在20亿元以上。随着我省、市城镇绿化建设的加快发展和农业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未来我省、市将产生更大的用苗需求。因此,必须抢抓国家对贵州大力支持的发展机遇,抓住苗木产业巨大的发展前景,充分发挥贵阳市在区位、气候、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进苗木花卉这一高效、绿色产业的发展,将其培育成我市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持产业,为我市生态农业和现代林业发展、生态环境和城市美化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排位前移,在全省农村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二、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稳中求进、提速转型”主基调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一先二超一提升”的奋斗目标,将苗木花卉产业作为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绿化经济、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加快发展,着力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质量,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将贵阳建设成为全省苗木良种繁育中心和花卉产业基地,为构建绿色的经济生态、友好的自然生态和宜居的城镇生态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1.到2015年,基本实现我市农业、林业生产苗木良种自给,成为全省良种苗木花卉繁育中心区,力争部分苗木外销。

2.建成苗木花卉基地10万亩,年产量达3.3亿枝(株、盆),产值达7.59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任务分解目标见附表)。

3.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苗木花卉产业体系。建立贵阳苗木花卉信息系统和交易平台,建立完善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和特色品种研发基地。

(三)产业布局 1.品种布局 立足生产实际,大力发展包括绿化苗木、经济林苗、果苗、茶苗、木本中药材苗在内的农林生产、城乡绿化用苗;立足比较优势,全面发展包括鲜切花、盆花、观赏植物、草花在内的各类花卉品种。

2.区域布局

“十二五”期间,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按照“两环六带”规划布局,以我市二环路和环城高速路沿线为重点发展区域,辐射带动贵遵、贵黄、贵毕、贵新、贵开、贵惠等高速(高等级)公路周边发展。集中连片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5万亩,形成10个以上特色基地,打造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和绿化景观带。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市)规划建设苗木花卉产业园区。建立义务植树保障性苗圃。建设苗木花卉品种研发基地,开展特色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培育生物育种产业,建设环城高速公路沿线综合批发市场,建设贵阳市苗木花卉产业信息网。

三、政策及措施

(一)强化引导和扶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建立以“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为主”的贵阳市苗木花卉产业资金扶持政策。从2012年起,整合各方资源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市级财政每年整合投入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资金,区、市、县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资金,专项用于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财政资金重点用于贷款贴息、新建基地补助、产业体系建设。并从社会融资、招商引资、商业信贷等多方筹集资金,确保每年资金投入达2亿元以上。

对在“两环六带”区域和苗木花卉产业园区内新建苗木花卉基地达50亩以上的企业(企业至少使用5名农民工、1名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合作组织,基地20亩以上的农民大户,不高于当年总投资(不含土地投资)的20%给予财政资金补助。基地面积在100亩以下、200亩以下、500亩以下的,单个项目补助资金分别不超过25万元、50万元、100万元。

对在其他区域建设苗木花卉基地的,按15%给予财政资金补助。单个项目补助资金分别不超过10万元、20万元、50万元。

财政补助资金除争取上级支持外的剩余部份按市、区(市、县)级资金2:1的比例落实。

对贷款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给予两年的贷款贴息补助。鼓励扶持新品种和特色品种引进与研发。

每年从财政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作为产业发展受灾补助。对苗木花卉温室、大棚等基础设施给予农业资金扶持。对苗木花卉基地路网建设给予农田机耕道建设资金扶持。

2.加强相关政策扶持

为扶持我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凡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的建设项目,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建设的项目,在采购农林生产用苗、城市绿化建设用苗时,在同质同价的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使用本市培育的种苗。

鼓励种苗生产单位与用苗单位签订委托育苗协议,实施订单育苗。

将苗木花卉产业纳入市农业担保公司的担保范围,提供苗木花卉贷款担保。将苗木花卉产业内容纳入各区(市、县)及乡(镇)总体规划中或按程序布局调规以补充该产业内容。

对苗木花卉基地需要占用土地建设临时管理用房的,各级国土部门按照相关规定,支持办理相关用地手续。鼓励农林科技人员以各种方式,大学毕业生以自主创业的方式参与、带动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享受同等扶持政策。

农户房前屋后的自有树木,移植作大规格苗木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予办理有关手续。

(二)加强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1.强化科技支撑,突出科技创新

积极开展“院地合作”,鼓励相关院所与苗木花卉生产企业联合进行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开发、新成果推广;加强野生和特色苗木花卉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选育工作,建立突出地方特色的苗木花卉技术标准体系,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优质苗木花卉品种;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培育适合我市发展的国内外新品种。

2.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农民组织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原则,规划建设苗木花卉产业园区和特色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拥有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的大型苗木花卉企业。采取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模式,扶持培育10家以上年产值达千万元的龙头企业,各发展2—3个特色品种,结合扶贫开发,引领辐射带动100户以上农户。扶持农户成立专业协会或合作组织,形成规模。

3.强化市场建设,助推产业发展 市及各区(市、县)要完善苗木花卉销售市场,促进本地消费需求。围绕“两环六带”规划建设苗木花卉综合市场,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全省的苗木花卉物流中心。建设贵阳市苗木花卉产业信息系统和交易平台,进一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建立苗木花卉经纪人制度,扩大销售渠道。

4.强化宣传推介,着力打造品牌 加强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及农户参与苗木花卉产业。积极参加国际国内花卉、绿化、园艺、园林等博览会,大力宣传我市苗木花卉产业特色品种、建设成效,打造贵阳品牌。着力提高优质企业知名度,打造龙头企业品牌。

5.加强队伍建设,服务产业发展

加强完善市、区(市、县)两级农业、林业苗木、花卉产业机构和队伍建设,市、区(市、县)农业部门、林业部门要分别落实专职人员负责产业发展,所需人员在现有编制内调剂解决。依托各级农林科技推广部门,积极组织农户参与苗木花卉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类技术培训。各级农林部门要建立苗木花卉信息采集点,定期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提供优质服务,及时办理苗木花卉生产、销售相关手续。

(三)强化组织领导,保障产业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统一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将苗木花卉产业培育成我市生态经济的新兴产业,生态农业的重要产业,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各区、市、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苗木花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产业发展,制定促进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各部门协同工作,进行督查考核。

2.明确职责分工 区(市、县)政府是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实施主体,负责组织实施本地的项目建设。具体抓好土地落实、农户发动、企业引进、宣传动员、组织实施,落实区级配套建设资金,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等工作。

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共同推进产业发展。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将苗木花卉产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计划,项目立项,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项目和投资。

市财政局:负责落实市级苗木花卉产业建设资金,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负责在苗木花卉的政府采购中,组织实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本地苗木。

市农委、市林业绿化局:负责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制定,指导项目建设和行业发展,实施项目审批监管和验收,推进产业体系建设。其中,果苗、茶苗、木本中药材苗部分由市农委负责;绿化苗木、经济林苗木、花卉产业部分,由市林业绿化局负责。

市编委办:负责落实市级及督促指导各区、市、县落实苗木花卉产业管理人员编制。

市规划局:负责协助市农委、市林业绿化局做好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苗木花卉交易市场选址。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督促指导各区、县、市落实苗木花卉项目建设用地相关工作。

市商务局:负责协调指导苗木花卉产业市场建设,协助苗木花卉招商引资。市水利局:负责支持配套落实苗木花卉项目水利设施建设。市环境保护局:负责支持办理苗木花卉项目环保手续。

市督办督查局:适时组织专项督查,督促检查各级各部门工作情况。

市住建、交通、城管、工商、供电、供水等部门要在规划、市场、道路、电力、供水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附件:略

二○一二年七月十六日

第四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

保产业发展的意见

皖政〔2009〕11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据统计,全省现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78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9.7亿元,但产业规模仍然偏小,产业化程度较低,竞争力还不够强。为切实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大财政投入,从生产、流通、建设、消费各个环节加以引导,从研发、示范、产业化全过程给予扶持,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聚,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化、规模化、集聚化,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以解放思想促进发展观念转变,进一步创新思维,乘势而上,为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加大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强化政策引导,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坚持科技先导,人才支撑。推进产学研结合,实施人才开发与培养工程,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坚持集聚发展,产业带动。加快培育优势产品,培植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基地,促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三)目标任务。

1.新能源产业。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新能源利用量达到全省能源消费总量6%以上;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其中1家企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10家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超10亿元;建设6个省级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

2.节能环保产业。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200亿元。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其中20家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1—2家企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建设5个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二、重点支持领域

充分发挥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既有优势,对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吸收就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给予重点支持。

(一)太阳能领域。积极支持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支持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和产品产业化发展。重点发展晶硅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太阳能灯具等产品的本地化生产。积极推进太阳能利用,重点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和光热发电系统及配套产品开发生产,对太阳能、地源热能等在建筑物中的推广应用,“太阳能屋顶计划”、光伏幕墙等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二)生物质能领域。重点扶持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对秸秆成型燃料、秸秆生物质制气、秸秆制沼气、秸秆干馏、秸秆发电等给予重点支持。支持农村秸秆综合利用、户用沼气等示范项目建设;支持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设备的本地化研制和生产。

(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支持江汽、奇瑞等汽车生产企业研发节能环保、混合动力、纯电动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支持汽车节能和新能源装备及配套设备制造。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鼓励各地率先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领域运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做大市场规模。

(四)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领域。大力发展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支持富营养化污水防治、污水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和生产污水成套设备。支持研发和生产空气防治和净化设备。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环保先进技术和装备产品。推进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低温、余热锅炉及特种、环保节能型锅炉,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成套技术和部品部件等产业化进程。

(五)循环经济领域。积极鼓励工业余能回收利用,重点支持煤层气(瓦斯)开发利用、水泥余热利用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生产。扩大煤矸石、粉煤灰、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鼓励建立城市垃圾发电厂。

(六)再利用领域。加快发展报废汽车、废旧轮胎、电子仪表、废旧家电、废旧塑料、废旧金属的综合利用和再制造技术。对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给予重点支持。

(七)节能产品消费领域。积极扩大节能环保产品的使用和消费,重点支持“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绿色照明工程”和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节能。对空调、冰箱、平板电视、洗衣机、电机等产品研发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给予扶持。

(八)清洁煤技术应用领域。积极支持利用先进的煤气化、煤液化技术生产煤基燃料。重点推进“两淮”水煤浆技术产业化,支持水煤浆出口,抢占国际市场。

(九)生态环保和污染治理领域。支持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对流域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和工业污水深度处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给予重点支持。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历史遗留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给予重点支持。

(十)核能及风能领域。支持芜湖核电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支持池州、安庆核电项目列入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发利用风能,建设2个大型风电场。加快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支持风电整机的本地化制造。

(十一)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服务领域。支持建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中介服务体系,重点发展技术推广服务、工程咨询、合同能源中介服务、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中介服务。

三、相关政策措施

(一)大力促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创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基地、科技产业基地,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课题,力争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联合,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开发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或国内空白、急需的技术和产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

(二)积极落实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认真落实国家扶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对各类投资主体研制开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实行鼓励政策,加快项目核准、备案。将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纳入省“861”行动计划,优先给予用地、信贷等支持。优化产业结构,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发展科技含量高、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注重生态保护,对符合产业政策的环境友好型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三)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和国债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及各类专项补助(补贴)资金。启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增加对流域地区财政转移支付。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县申报全国可再生能源建设应用示范市、县。

加大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重点支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技术研发、示范工程建设。整合现有省级专项资金,加大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

落实国家和省已出台税费减免政策,加快将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用好国家相关减免税政策。

(四)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

积极支持符合产业调整和振兴方向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鼓励企业利用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进行融资。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政银企沟通合作平台,推动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引导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和基金,支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外资利用方式,加强与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五)打造优势企业和产业园区。

鼓励和引导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向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集聚。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园区和节能环保产业园区,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以基地建设带动产业集聚。实施大企业集团带动战略,筛选一批产业特色突出、带动能力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主导产品优势突出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组成战略联盟,实施优势互补,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积极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努力形成新的产业链和经济增长点。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发挥我省教育资源优势,支持省内有实力的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学科专业的建设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完善企业员工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到我省投资创业。支持省内外优秀人才承担产业化项目,积极营造有利于创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氛围。

(七)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支持产业基地定期举办产业发展研讨会、论坛、博览会等,搭建产业交流和市场平台,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按照有利于新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尽快研究出台我省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电价管理办法。加快建立节能环保技术标准及产品体系,构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管机制。尽快完善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监管体系,促进企业规范运作,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严格环保执法,促进环保产业市场加快发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是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实现“三保”目标的重要保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明确提出把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先导产业和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支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支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推进,亲自协调,保证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勇于探索,创新机制。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建立以利益为导向、市场为手段的长效机制,扩大有效投入,促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利用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吸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落地,努力建设一批特色园区。

(三)协同推进,形成合力。省政府建立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负责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大决策落实,协调解决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相关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作,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研究制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协调新能源科技装备研发工作;省财政厅负责研究落实支持产业发展的资金和财税政策;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工业节能、综合利用及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省科技厅负责组织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制定促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土地政策;省农委负责新产品和新技术在小城镇和农村的推广应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推进太阳能和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开发利用;省环保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环保产业技术标准,参与制定环保产业政策工作;其他相关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能落实好相关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等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新能源和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支持新能源和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和渠道广泛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各市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配套政策和工作计划,及时报送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第五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川办发〔2015〕36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木本食用油料既是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近年来,我省以核桃、油橄榄、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农村特别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一项特色优势产业和绿色富民产业。截至2014年,全省已建成木本油料基地1100万亩,核桃、油橄榄果品产量分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二位,但产业基地管理粗放、加工利用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综合效益偏低等问题比较突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精神,推动我省木本油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食用植物油的需求,维护国家粮油安全,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就加快我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以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加优质木本食用油料供给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坚持市场导向、分类指导,规模发展、集约经营和政府引导、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的基本原则,着力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强化服务,加快构建木本油料种植、加工、流通、消费产业体系,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出新贡献。

(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建成木本油料产业重点县60个,建成现代木本油料产业基地1500万亩,年产优质木本食用油1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努力将我省建成木本油料产业强省。

二、主要任务

—1—

(三)加快良种壮苗繁育。全面推行“四定三清楚”(即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品种清楚、种源清楚、销售去向清楚)和“四证一签”(即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林木种子质量合格证、植物检疫证书和林木种子标签)种苗生产管理制度。分区开展木本油料树种种质资源调查,建设一批省级种质资源原地和异地保护库。加快核桃、油茶等优良乡土品种的选育及审(认)定,合理引进核桃、油橄榄、油茶等优良品种,科学开展油用牡丹、毛叶山桐子等树种的良种选育和区域试验,切实提高木本油料良种化水平。本着就近育苗(采穗)、就地造林(嫁接)原则,在木本油料基地培育集中区加快良种基地、定点苗木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满足木本油料基地培育对良种壮苗的有效需求。2015—2020年,在川东北山区、川西南山区、川西高山河谷区和盆中丘陵区的核桃栽培区新建和改扩建核桃良种采穗圃25个、面积5000亩,新增良种穗条产能1500万条;在凉山州、广元市、达州市、绵阳市、成都市等油橄榄适宜区新建和改扩建油橄榄采穗圃5个、面积500亩,新增良种穗条产能300万条;在内江市、自贡市、泸州市、宜宾市、达州市等油茶适宜区新建和改扩建油茶采穗圃5个、面积500亩,新增良种穗条产能300万条。到2020年,全省木本油料基地的良种使用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林业厅,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四)建设现代木本油料产业基地。按照生态经济适宜、适当集中成片的原则和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要求,2015—2020年,在21个市(州)的140个县(市、区)采取新造、低产低效林改造等措施,培育核桃、油橄榄、油茶等木本油料生产基地600万亩,其中利用宜林地、退耕还林地、四旁和灌木林地新造450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150万亩;修建林区道路18000公里;通过整治山坪塘、新建整治小泵站、新建小水池(窖)等小微型水利工程,新增微型水方700万立方米。到2020年,全省木本油料林面积突破1500万亩,其中100万亩以上的木本油料产业带6个,5万亩以上的基地县60个。(责任单位:林业厅,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水利厅、省扶贫移民局)

(五)推进木本油料产业化经营。围绕优质木本食用油生产,着力引进培育一批木本油料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龙头企业,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通

—2—

过兼并、重组、合作等方式跨区经营,做大做强,集群集聚发展。支持企业在主产区建立原料林基地和建设仓储、物流设施。支持专合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家庭林场、种植大户开展技术、信息、营销和烘干、保鲜、仓储、分选、初加工、包装、运输等服务。鼓励经营者科学发展林下种养业和生态旅游业,推动林地立体开发和林旅融合。积极推广“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木本油料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一体化、专业化经营,提高综合效益。2015—2020年,新增木本油料综合加工能力6万吨。到2020年,木本食用油产能突破10万吨。(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林业厅)

(六)健全木本油料市场体系。积极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木本油料产品市场体系。在我省木本油料主产区培育一批专业市场,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开发木本油料产品及相关交易品种。完善流通网络,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强木本油料产品的品牌培育工作,提升我省木本油料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实施开放合作战略,加强产销对接,鼓励企业、专合组织、家庭林场立足市场需求,大力开发特色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开发统一的网上交易系统,搭建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市场融合发展。规范木本食用油包装标识管理,强化质量监督检测。(责任单位:商务厅,林业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

(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和发展木本油料产业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林场和职业林农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国有林场、森工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共同参与木本油料产业基地培育和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平等享受有关扶持政策。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意见》(川府发〔2014〕65号)精神,积极推进木本油料种植、加工、批发零售、仓储、运输以及林家乐等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木本油料产业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到2020年,力争木本油料产业企业达到1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家;专合组织和家庭林场分别达到500个和50个。(责任单位:林业厅,财政厅、省工商局)

三、保障措施

—3—

(八)完善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专合组织、家庭林场、林农和社会资本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对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投入,按规定统筹整合中央和地方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补贴、林木良种补贴、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扶持、农机具购置补贴、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水利等资金,加大对良种繁育、科技示范和现代木本油料基地建设的扶持,支持木本油料基地集中区(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修建林区道路、小微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完善和落实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政策,引导企业、专合组织、农民及其他工商资本等各类社会资本投入。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等连片特困地区,可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发展木本油料产业。(责任单位:财政厅,林业厅、水利厅、农业厅、省扶贫移民局)

(九)加大金融支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木本油料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针对木本油料产业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加大信贷投入。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非林地经济林木(果)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全面落实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的木本油料产业贷款项目据实贴息政策,切实提高金融机构对生产经营者的有效贷款投入。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支持保险机构开展木本油料保险业务,鼓励木本油料产业从业者积极投保,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支持有条件的木本油料产业企业上市融资或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责任单位: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四川证监局、四川保监局、省政府金融办)

(十)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木本油料产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制定和完善木本油料树种种苗质量、栽培技术、产品质量等标准体系和生产技术规程,推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大对基层林业服务人员、企业与专合组织的业务骨干、林农等实用技术、标准体系、政策法规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乡(镇)、村示范体系,大力推行良种壮苗造林、矮化密

—4—

植、修枝整形等现代种植模式,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无公害防控、安全隔离期用药等现代技术,积极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联合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引进或研发、推广优质木本食用油和功能性副产品生产的现代技术、设备与工艺,着力提高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支持优势产学研单位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转化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木本油料产业园区申报认定“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或“四川省现代农业(林业)示范园区”。(责任单位:林业厅,科技厅、财政厅)

(十一)健全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林权评估、流转服务体系,按照依法、有偿、自愿和公开、公平的原则,鼓励集体木本油料林地与林木经营权、果实收益权向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管理。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参股、合作、订单等方式,与林农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构建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时向生产经营者提供市场动态、病虫监测和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着力构建一批区域性产业联盟,培育一批区域性知名品牌。积极宣传木本油料产业强农富民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先进典型,正确引导木本食用油消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林业厅,财政厅、省工商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主体意识,把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研究制定推进措施,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落实到位。林业厅要切实加强规划指导、政策服务和有害生物预防监测,严格种苗质量、造林质量监管。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水利厅、科技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商务厅、省扶贫移民局等部门要在规划、项目、资金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共同推进木本油料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4月20日

—5—

下载!!!!!!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