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时间:2019-05-14 06:4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2019学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2019学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篇:2018--2019学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2018-2019学年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天气变化是可以(观测)和(预测)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20、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21、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一天中(清晨)温度最低,(中午)的温度最高。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1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13、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4、、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6、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7、(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8、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9、(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

(大雨)或(雪)。

22、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23、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24、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是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

25、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2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2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8、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29、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30、我们是怎样描述天气的?

我们用云量、降水量、气温、风速和风向来描述天气。

31、在云的观测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哪些联想呢? 云千姿百态,并且不断地变化,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32、秋季里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天气的变化有关吗?

秋季里,人们开始收获庄稼,开始穿秋衣、秋裤。这些特点与天气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33、哪的气温可以反应当地的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应当地的气温。

34、说一说,气象学家是根据什么对云进行分类的? 气象学家是根据云的多少,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给云分类的。

第二单元

溶解

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

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

3、通过(搅拌)、(研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4、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6、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7、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8、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弱)。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离出来。

24、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2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26、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27、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10、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11、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13、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14、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15、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16、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17、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少数)溶解,大部分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18、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19、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20、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21、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22、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23、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

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28、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29、怎样辨别某种物质是否可以溶解在水中?

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来判断,经过过滤,如果滤纸上有这种物质,说明它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果没有,说明能溶解在水中。

30、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呢?

物质在水中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说明这种物质已经溶解了。反之,没有溶解。

四、问题解答

1、我们怎样来理解溶解,(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

答: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分离出来。

2、把食用油倒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再静置一会,我们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再倒入洗涤剂,振荡后会怎样呢? 答:会出现油在上,水在下的分层现象;倒入洗涤剂振荡后,油水分层消失,油可以溶解在洗涤剂中。

3、先摇晃一下汽水瓶,再打开汽水瓶盖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有气体从瓶中溢出。因为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的方法溶解的。打开瓶后,条件变了,气体溢出了。

4、水果糖溶解的快与慢与什么有关?怎样使水果糖块溶解得快?

答:与糖块的大小、水的温度和是否搅拌有关,把糖块研碎放到热水里搅拌,溶解的快。

5、盐是否能任意多的溶于水?我们怎样做才能溶解更多的盐?

答:不能。用更大的杯,放更多的水才能溶解更多的盐。

6、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会怎样呢?

当杯中的水完全蒸发后,原来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会变成固

体,留在杯底。第三单元

声音

1、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说话时能发出声音是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3、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是可以被(控制)的,在许多场合和环境,我们应当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这说明(振动)是可以传播。

20、从听诊器中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和(橡胶管)传播的。

21、正在游泳的人引起水的(振动)而发声,这主要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

2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1450)米。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5000)米。

23、我们怎么听到声音的?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

4、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小乐器。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它表示的是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5、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6、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7、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对声音进行分类、描述和记录。

8、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9、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10、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1、(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

12、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低)。

13、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

14、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

15、尺子伸出桌子的(长度)与(音高)变化有关系。

16、在拨动钢尺或塑料尺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尺子振动(幅度)和(音量)之间的关系。

17、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就成了(真空)。由于缺少声音传播所需要的(物质),所以听不到声音。

18、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即没有传播振动的(物质),宇航员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使用(无线电)设备。

19、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会引起水的(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觉到了声音。

24、人的耳朵有一个(鼓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25、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26、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如果外界声音特别大时,会使鼓膜(穿孔)。声音大时,鼓膜振动得(快)。声音小时,鼓膜振动得(慢)。

27、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28、耳廓的作用(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引起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向大脑报告信息)。

29、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30、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或(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32、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助听器),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33、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装置(发声罐)。

34、当别人咀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咀嚼时听到的声音大,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靠(空气)传播,后者的声音靠(固体)传播,固体传播声音(较强)。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持)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3、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各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4、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5、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6、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可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

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肺活量)增大,(心脏)强健。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

23、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24、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25、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我们跳动起来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都会增加。

26、虽然食物有不同种类,但它们都是由若干种基本(营养成分)组成的。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一下几种: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鱼、肉、蛋、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营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但(氮气)不变。

9、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10、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11、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12、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1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14、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等。

15、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

16、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17、人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量),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氧气),需要的能量来自(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8、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19、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0、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21、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22、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养)。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是我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第二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

一、《天气》单元

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3.天气日历的作用: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4.天气日历中,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0是无风,1是微风,2是大风。

5.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晴、多云、阴、雨、雪等。会作气温数据柱状图。

6.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7.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8.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温度最高。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的风。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向,如箭头指向南,就是南风。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方向。

10.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书本P10的等级表读一读)

11.常见的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等。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直筒容器可以用来做雨量器。(书本P13降水量等级表记一记)

13.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14.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划分晴天、多云、阴天。(会画四幅图,在书本P14)

15.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三大类:积云、层云、卷云。积云像棉花,晴好天气,会下雷阵雨;层云一片灰色,在低空,会下雨;卷云像羽毛,在高空,由冰晶组成。

二、《溶解》单元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没有沉淀、没有漂浮、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2.过滤时一贴指滤纸贴住漏斗内壁;二低是指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三靠是指溶液烧杯靠住玻璃棒,玻璃棒靠住三层滤纸一侧,漏斗底端靠住烧杯内壁。

3.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糖、盐、味精、小苏打、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等,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沙子、石头、塑料、油、水银等。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要强。

5.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溶解少量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6.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办法有:加热、搅拌、粉碎。

7.研究水温对物质的溶解快慢的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一杯热水、一杯冷水。相同的条件是:水量一样、食盐量一样、食盐颗粒一样、同时倒入水中、都搅拌或者都不搅拌、杯子一样。

8.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分离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比如:放在阳台上暴晒、放在锅子里烧、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等。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最低。

11.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12.用完酒精灯熄火时,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3.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4.分离食盐与水的装置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火柴等。

15.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加水的方法让它溶解。

16.“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三、《声音》单元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2.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5.大铁钉发出的声音高,小铁钉发出的声音低;橡皮筋拉得紧,发出声音高,拉

得松,发出声音低;敲击不同水位的水杯,浅水杯发出的声音高,满水杯发出的声音低;吹不同水位的试管,满水试管发出的声音高,浅水试管发出的声音低;

6.用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轻轻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

7.尺子伸出桌面长,发出的声音低,尺子伸出桌面短,发出的声音高。

8.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9.声音可以沿着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10.人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有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有耳蜗和听觉神经。

11.用棉线连接两个杯子做一个“土电话”,这个土电话是利用棉线来传播声音的。

12.这些材料传播声音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木尺、铝箔、尼龙线、棉线。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上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他们是通过无线电设备来进行通话的。

14.耳道是将声波传输到中耳;鼓膜是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听小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是将振动转化成听觉信号;听觉神经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15.控制发生罐发出的声音变轻的方法:装满物质、用手紧紧捂住罐壁、罐内壁贴软物、固定物质在罐内壁、罐子悬挂在真空当中、放入水中摇晃、物质外面包上厚纸。

四、《我们的身体》单元

1.从外形上,人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2.人体骨骼的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运动后人体的呼吸和心跳都加快了。运动时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4.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氮气不变,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

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

6.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心脏长期处在快速的跳动下会感到疲劳。

7.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 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9.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血液循环器官包括:心

脏、血管。

10.口腔是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食道是把食物运输到胃里;胃是暂时储存食物,分解、搅拌食物,使食物成为食糜;小肠是消化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大肠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储存干燥的未消化的食物(粪便)

11.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12.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牙齿有咬碎食物的作用;舌头有搅拌的作用;唾液有湿润食物的作用。

1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门齿有咬断食物作用;犬齿有撕裂食物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作用。

14.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是相互协同工作的,它们之间有相互联系的作用。

第三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 计划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共有1个教学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 计划。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1---5课):通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食物,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矗

3、植物的生活(8---12课)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工作计划《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 计划》。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的规律。

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保温与散热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

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通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作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理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工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支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活动。

5、在科学的学习中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来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产生新问题。

四、具体措施:

1、耐心、细心、精心做科学。

2、观察实验记录表的设计与填写。

3、运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未知的进行探究。

4、力求做到知识和能力并进,不可偏废。

5、强调过程的同时,要重视结果。

6、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探究,不要躲避教师的传授。

7、在动手之前引导学生多动脑。

8、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9、注意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

10、评价要中肯,不可无限制的夸张,适当的批评不可少。

五、教学进度安排:

按县小学教研室进度进行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教科版科学教学计划

2.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4.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5.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6.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三年级教学计划

7.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8.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第四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总结

一、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三个班,平均分四年一和四年三89分,四年二91分。从成绩看这学期对于教学内容掌握的还算不错,三个班级学生对科学充满兴趣,上课积极性很高,探索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致很高,这一学期有了很好的进展。但也有问题出现,如学生做完实验后,只有一个班级进行了后期观察,另两个班级没有。

二、各类目标达到程度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物体运动的形式和状态进行判断;能利用简单工具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位置和时间的变化,并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解释物体位置与运动的关系;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能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卡片。

2、能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对有关运动的现象、形式、状态等感受兴趣;能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并愿意与同学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结果;能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设计科技产品。

3、能发现动物不同的运动方式;能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能说出常见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能举例说明各种力是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能概述人类对地球认识的历史;能说出地球在不停的自转,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4、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运动的;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和态度分析生活中的交通问题,并从保护环境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屜在定位系统、交通与运输等日常生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工作的体会与心得

1、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科学的主人 兴趣是学生学习科学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影响科学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课堂氛围的活跃、积极,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实验中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操作,让学生感到科学其实离他们很近,他们也就更有兴趣去学习科学。

2、重视加强观察和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科学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显着特点。教会学生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科学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教学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及学生的观察、实验等项目。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教学需要的替代材料。在观察和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实验操作的习惯。

四、下学期教学的初步设想

1、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平时我细心观察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3、坚持检查学困生的转化情况,做好小结工作,使优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台阶,进一步培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到更好。

张艳丽

2016年12月18日

第五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七星街镇中心小学 莫莉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三、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天气: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的多种方法。

溶解: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课则进一步扩展了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活动。

声音: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

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我们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的了解从身体的结构开始,通过观察,采集数据和模拟实验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了解人体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五、教学措施:

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8.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六、培优辅差措施

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很大,而且又是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在差不多的起跑线上优劣的区别不是很大,针对这种特殊的情况,具体措施如下:

1.科学素养较好的学生让他参加科学兴趣小组来更好的提升自己。

2.对差生进行课后辅导,让他尽可能的弄懂所学的知识。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5.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6.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

7.作业练习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提优补差。

七、本学期教学研究主题

本学期的研究主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这册是起始册,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下载2018--2019学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2019学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工作总结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总结 白云小学郑若曦 一、任教班级概况及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的科学课。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5篇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 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五篇模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3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012.9(大全)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范公小学孙兆祥2012.9 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 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黎俊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未能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从思想上重视课程......

    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 天 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案分解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天 气 第课 题: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总结

    龙场营中心校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詹绍辅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中,我认真备课上课,坚持组织学生完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