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州市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穗府办〔2004〕64号)(范文模版)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办〔2004〕64号 【发布日期】2004-12-15 【生效日期】2004-12-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穗府办〔2004〕64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广州市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市整规办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广州市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践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保护知识产权与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全市统一部署与部门整体推进相结合、专项整治与日常执法相结合、严格责任与强化协作相结合,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和带头带动辐射作用,进一步净化我市知识产权市场秩序,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工作走上新的台阶,树立我市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
此次专项行动在全市范围内,以保护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为重点内容,以货物进出口、各类展会和商品批发市场、定牌加工、印刷复制为重点环节,以食品、医药产品、护肤化妆品、音像、家庭用品等商品为重点产品,以天河、白云、番禺、花都区及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为重点地区,以大案、要案、涉外案件为突破口,严厉打击群体侵权、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违法行为,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卓有成效地完成本次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专项行动,有效遏制各种侵权盗版违法行为,明显改善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步形成保护有力、规范有序、运行有效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
三、主要任务
(一)严厉查处商标及其他商业标识侵权,切实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重点查办食品、药品、保健品商标违法案件,影响较大的涉外商标案件,侵犯驰名商标专用权案件,利用定牌加工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案件,非法印刷及购买、使用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等案件,切实做好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查处侵权违法行为。加强对广东省、广州市著名商标、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保护。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新闻出版、版权等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联合执法,严肃查处,严厉打击。
(二)实施境内外查处并举,大力开展打击盗版专项执法。
新闻出版、版权、文化、信息等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重点打击非法复制、印刷、销售盗版音像制品、软件、教材教辅和利用网络侵犯著作权等行为。全力推进查处网络侵权大案工作,树立版权部门在网络著作权管理上的权威;开展堵截查处走私、转运侵权盗版案件工作,从源头上遏制侵权行为发生;积极推进地方政府软件正版化,确保在国务院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软件正版化工作。
(三)切实加强专利权保护,加大生产、流通领域的专利执法力度。
专利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工商、公安、法院等部门重点查处在食品、医药的生产、销售和流通环节中的专利侵权行为,着力查处专利诈骗、查办侵犯核心关键技术专利案件。坚持“打、防、树”并举的方针,继续在流通领域推进“正版正货”试点工作;在生产企业开展“反制假、反仿冒”自律、维权活动,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加大对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市场的整规工作;建立广州、深圳、佛山、香港四地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联动机制,积极开展区域联合执法。
(四)强化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整治进出口岸市场秩序。
海关要加大对进出口假冒和盗版产品的打击力度,重点查处进出口环节和行邮渠道的假冒注册商标和盗版光盘案件,保持打击进出口侵权货物、物品的高压态势,通过与香港和澳门海关之间的执法合作,遏制广州与港澳之间侵权货物的进出口活动,加强与工商、版权、公安、专利稽查部门的合作,努力增强联合作战能力,维护公平竞争的进出口环境和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建立信息共享和协作办案制度,提高查获出口侵权货物的效率。
(五)全面加强会展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法制和规范化水平。
以广交会、广博会、音博会等十大会展为重点,实施“广州会展知识产权保护行动计划”,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导会展主办单位加强专门机构、管理制度和实施程序建设,积极配合做好现场指导、检查和处理工作。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会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调研,开展政策和立法研究,力争将现行关于加强会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部门规范性文件上升为政府规章或地方性法规,把会展知识产权保护推向新的水平。
(六)以大案要案、涉外案为突破口,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公安、法院、检察部门要针对目前知识产权犯罪活动呈现的新动向,与有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密切协作,联合作战,以大案要案、涉外案为突破口,加大对此类案件的查处和打击力度。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要严格执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及时移送,杜绝以罚代刑,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一查到底,对首要犯罪分子和幕后组织者、策划者要严惩,狠狠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知识产权意识。
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宣传”。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以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宣传报道工作。全市性的宣传活动,重点围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3・15”消费者权益日以及举办系列高层论坛和研讨会进行。司法、宣传部门和市知识产权讲师团要把保护知识产权列入2005年普法计划;由专项行动组织部门统一筹划安排,制作各类公共场所的宣传广告和电视公益广告,扩大社会的宣传面,使知识产权保护深入人心,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激励创造的良好环境。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做好专项行动的统筹和指导工作。本次专项行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统一布部署和指导,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负责具体协调工作。各区、县级市、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专项行动的有序开展。
(二)抓好落实督办。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全市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结合职能分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行动措施,动员组织力量,有计划、分阶段推进专项行动的实施。认真做好专项行动的检查监督和统计工作。建立全市专项行动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从今年12月开始,各部门将每季度工作进展情况报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重大案件、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并定期进行通报交流。
(三)加强统筹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专项行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工作安排、人员力量、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执法,特别是要做好查处大案、要案和复杂案件中的配合与协作工作。要把保护知识产权和扫黄打非以及其他专项整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共同推进,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引向深入。
(四)做好引导服务。
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组织有关行业、企业开展自律和信用建设以及知识产权自我保护,鼓励相关企业依法设立自律性的行业协会或商会。建立政府部门与重点行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互通渠道,对出现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给予及时的指导,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保护知识产权的积极性,自觉抵制侵权行为,预防和减少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发生。
(五)坚持依法行政。
努力提高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结合这次专项行动,着力加强相关部门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理论、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规范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执法文明、程序规范、定性准确。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要加强合作,充分运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及时做好移送交接工作,稳重、准确、快速查办重大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提高办案、结案率。
五、工作步骤
我市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从2004年12月至2005年8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部署准备阶段(2004年12月)。
各区、县级市、各职能部门要深入动员,统一思想,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4年12月至2005年6月)。
集中力量开展专项行动。市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和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加强指导、监督和检查。2005年5月份召开专项行动对外通报会或新闻发布会。
(三)总结验收阶段(2005年7月至2005年8月)。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做好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的情况汇总分析工作,于2005年8月10日前将总结报送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广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穗府办[2007]37号)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办[2007]37号 【发布日期】2007-09-25 【生效日期】2007-09-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穗府办[2007]37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反映。
广州市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广州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了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解决当前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管的特别规定》,决定从现在起到今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通过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和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与责任追究体系和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把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进广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任务和主要目标
(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牵头负责生产加工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以重点监管企业和食品生产小作坊,已形成产业集群区域的中小企业、质量不稳定企业为重点单位;以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食用油、饮用水、豆制品、凉果、蜂产品等食品和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10类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以及灯具、电梯等特种设备元配件、家具等产品为重点产品进行专项整治。一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禁用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二是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等违法生产加工企业,全面杜绝婴幼儿配方乳粉、灭菌乳、巴氏杀菌乳、小麦粉、葡萄酒、啤酒、饮料、酱油、食醋、味精、速冻米面制品、罐头、冷冻饮品、糖、饼干、方便面等16类食品的无证生产行为。三是加强对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和不能确保必备生产条件等违法行为的查处,严格食品市场准入,组织开展强制检验和专项抽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添加剂备案制度。四是大力开展对食品小作坊的质量整顿,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完善区域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五是全面普查重点产品生产企业情况,建立质量档案,加强对企业生产条件、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材料的检查,严厉查处无证生产及使用不合格原料等违法违规行为。六是大力整治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中小企业,努力消灭原材料进厂无把关、生产无标准、出厂无检验的“三无”现象。同时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努力探索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度,严格执行公告、曝光、整改、处罚、收回等处理措施。
到今年年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基本解决无证生产的问题;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提高。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负责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猪肉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以农副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小商店、小食杂店、小摊点、集体食堂、餐饮场所、屠宰场为重点单位;以饮用水、食用油、奶制品、豆制品、月饼、饮料、糖果、饼干、方便面、酒类、猪肉等食品为重点商品进行专项整治。一是开展食品质量定向监测、跟踪监测,加大监测的后处理力度。二是严厉查处销售无证食品违法行为,突出抓好应节食品安全整治。三是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和农村集市的管理,查处无检验报告销售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四是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确保猪肉质量安全,严查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注水猪肉等违法行为。
到今年年底,市区的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镇(街)、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彻底解决小食杂店、小摊点无证照经营问题;城市进点屠宰率实现100%,镇进点屠宰率达95%;城市所有市场、超市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三)卫生部门牵头负责餐饮消费安全整治工作。以小型餐饮业、学校与工厂食堂,农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单位,对餐饮业卫生条件、餐具消毒、原料采购等进行重点整治。一是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日常监管的力度。二是对餐饮业和学校与工厂食堂的食品原料使用进行专项检查,严厉查处使用不合格或来源不明的食用油、肉及其制品、不合格调味品、过期重复使用原料、滥用添加剂、不按规定要求索证等行为。三是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检查餐饮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情况,对餐具集中消毒单位配送的餐饮具消毒情况进行抽样检查。
到今年年底,彻底解决市区的餐饮经营单位、食品摊点无证照经营问题;食堂和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为。
(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负责药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全面开展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CMP跟踪(飞行)检查;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积极开展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和再注册工作;开展注射剂品种生产工业核查,逐步扩大向高风险品种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严格药品经营企业准入管理,严厉打击食品、保健品冒充药品和医疗器械等违法违规行为;分步骤开展对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真实性核查,加强对国家和省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专项检查,加强对高风险产品和质量可疑产品的质量监督抽验。
到今年年底,完成药品注册现场核查专项工作;禁止并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
(五)农业部门牵头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以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科技示范园区,以及农产品种养企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兽药、农药、饲料、种子等农资生产、经营场所为重点单位;以蔬菜、水果、水产品、生猪、鸡肉和其他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农产品,农药、兽药、饲料和肥料、种子等农资产品为重点产品进行专项整治。一是全面开展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认定检查和农产品生产过程用药检查,查处畜禽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禁用兽药、苏丹红等化学物质和蔬菜、茶叶、水果等种植环节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等行为,坚决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和化学物质的行为。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品种、范围和频次,及时对当地生产、销售的大宗农产品和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和现场检查。三是强化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监督管理,开展三大农产品认证的专项检查。四是加强对“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氯霉素”等禁用、限用药物残留的监测,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到今年年底,基本解决使用违禁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问题;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
(六)环保部门牵头负责以食品企业为重点的企业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以农产品生产基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为重点单位。做好食品生产产地的环境保护监管工作,加大巡查力度,依法处罚污染产地环境的生产企业,严厉打击偷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一是加强对工业废水的监管,特别是用于农田灌溉的工业废水,防止超标工业废水污染农田。二是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监管,确保其污染物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防止污染。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潲水油”流向的监管,防止“潲水油” 回流到食品加工过程中。
(七)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牵头负责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以曾有违法行为、受到国外通报与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和国内外媒体曝光的收发货人及出口生产企业、代理报检单位为重点单位;以进出口肉类、废物,进出口食品、饲料、种子苗木、活动物、玩具、灯具、小家电、摩托车、沙滩车、童装、家具等高风险敏感产品为重点进行专项整治。一是全面清查出口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原料基地,对存在违规问题的种养殖场,吊销其备案资格,全面清查获得卫生注册登记资格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二是加强对进出口水果、大豆、饲料、种子苗木、活动物等高风险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全面实施对出口水果、饲料(含原料)、种子苗木和水生动物的注册登记制度,加强出口农产品生产、加工、存放、运输过程的监管,加强对进口农产品的查验,严禁疫区产品和带土苗木入境。三是强化玩具、灯具、小家电、摩托车、沙滩车等高风险敏感产品的进出口检验监管,加大对实施出口质量许可商品的监管力度。四是严厉打击出口食品逃检行为,实施通关单联网核查制度,制止买卖单证、瞒报、调换、夹带食品等违法行为,重点打击非法进口肉类、水果、废物等敏感货物的行为。
到今年年底,非法进口的肉类、水果、废物100%退货或销毁;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
(八)市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全力配合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密切配合行政执法部门的行动,跟踪报道典型案件和专项整治成效,形成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攻势;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为专项整治行动提供国家宏观政策指导服务,把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统筹安排,并给予资金支持;经贸部门要加强酒类专卖和盐业市场的整治工作,重点是严防假酒、假盐流入市场;公安司法部门要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机制的有效衔接,主动配合专项整治行动并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依法侦破影响大、危害重的恶性案件,严厉打击暴力抗法行为,震慑违法犯罪;政府法制部门要做好依法行政的指导监督工作,提供有力有效的法律支撑;监察部门要认真检查各级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履行职责、落实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情况,严肃查处行政执法人员失职失察不作为的行为。
(九)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要根据辖区实际组织好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组织好辖区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对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区域制假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的镇(街)、社区,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组织联合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要努力打造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产品质量安全放心镇(街)、放心社区,维护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营造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统一思想,健全机构。要切实做到“三个统一”,即: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上来,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抓好落实。
市政府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重大问题,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督促检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工作进展情况。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研究提出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政策建议,督查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舆情,对外发布信息。牵头组织协调市经贸、工商、卫生、农业、食品药品监管、检验检疫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由市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区(县级市)要按照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根据本行动方案,建立机构,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提出具体的整治目标和任务,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管理工作。市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工作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目标分解到基层,确定到具体产品、单位和生产经营者,一个一个企业,一个一个产品,一个一个区域进行整治,整治一个巩固一个,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增强整治工作的执行力,提高有效性。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者发生恶性事件的地方,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坚决追究纠正监管部门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对失职渎职,包庇纵容制假售假行为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要建立预警通报、应急处理和追溯召回的责任体系,一旦发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准确研判、妥善处理。
(三)依法监管,协同配合。严格依照有关法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各地区、各部门要吸取以往整治无证照生产经营场所专项行动、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专项整治行动和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行动的经验做法,紧紧围绕本整治行动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雷厉风行,迅速行动,密切配合,搞好衔接,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网络,消灭监管盲区。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搞好联合执法。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决不能以罚代刑。有关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对重大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和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
(四)积极宣传,群防群治。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专项整治成果,及时揭露并曝光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重点宣传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辨别能力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宣传守法经营的优秀企业、质量过硬的优质产品和优良品牌,积极引导群众消费。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预警制度、快速反应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广泛发动和正确引导公众参与,形成生产安全产品、销售安全产品、使用安全产品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全面整治,改进服务。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监管优势和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协调优势,对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整治,小企业小作坊是本次整治行动的重中之重,对整改后仍达不到条件的必须坚决取缔,能够通过整改达到条件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小企业小作坊尽快具备基本生产条件,严格按标准和技术要求组织生产,规范生产行为。同时,要大力推行技术标准战略和名牌战略,要配合这次专项整治,抓好一批急需的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和检测技术等方面标准制修订工作,清理淘汰落后标准,针对当地突出的质量安全问题,制订一批地方标准,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要积极培育大型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生产规模、良好社会信誉的品牌企业,建立一批农产品标准示范基地和食品放心社区、放心村镇。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专业性行业协会,促进我市食品等产品质量上新水平。
从现在开始到今年底,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每个月底要将专项整治情况报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将整治行动情况、查处的案件数量以及案情动态变化情况向市委、市政府、各区(县级市)和市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通报。专项整治期间,要适时召开新闻通报会,公布权威信息,通报工作进展,宣传整治成效。今年底,市领导小组将组织对各区(县级市)及有关部门的整治工作进行检查,并由市政府通报检查考核情况。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广州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穗府办[2005]35号)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办[2005]35号 【发布日期】2005-08-22 【生效日期】2005-08-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穗府办[2005]35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卫生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8月22日
广州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5]21号)精神,按照卫生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以及广东省卫生厅等九部门联合制定的《广东省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为整顿和规范我市医疗服务市场,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群众健康权益,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行动,全面清理和依法取缔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黑诊所”,最大限度清除无行医资格的游医、假医;打击借助虚假宣传、招摇撞骗,或打着医学科研、军队、武警的幌子误导和欺骗患者的活动;严肃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打击非法行医违法犯罪活动,使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有明显好转,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
二、工作内容和重点
(一)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重点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打击无任何行医资格的游医、假医、非法地下接生以及借助虚假宣传、招摇撞骗,或打着医学科研、军队、武警的幌子误导和欺骗患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活动。
(二)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违法行为,清除医疗机构中的假医生。
(三)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
(四)严肃查处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行为。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地下性病诊所”和未经受理机关审批擅自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
(五)严肃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六)严肃查处药店坐堂行医行为。
(七)严肃查处虚假医疗广告,阻断虚假信息传播。
三、职责分工
(一)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查处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无任何行医资格,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查处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行为;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查处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行为;查处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查处未经备案核准的义诊活动。
(二)人口计生部门负责查处本系统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行为,会同卫生行政部门联合查处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行为;负责查处本系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会同卫生行政部门联合查处医疗机构中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等行为。
(三)科技行政部门负责规范民办医学科研机构的设立审批工作,配合卫生行政部门查处违法从事诊疗活动的科研机构。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依法查处刊播违法医疗的广告,查处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广告中发布虚假信息,夸大功能疗效、治愈水平等误导、欺骗患者的虚假宣传行为。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医疗广告严格把关。
(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规范药店的经营行为,配合卫生部门查处药店坐堂行医行为。
(六)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及司法行政等部门负责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通报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典型案例查处情况,大力宣传《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自觉守法意识,形成社会监督氛围。
(七)公安部门负责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的犯罪行为,查处暴力抗法行为。
(八)城管综合执法部门负责配合卫生、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做好无证行医的查处、取缔工作。
(九)监察部门会同卫生、科技、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对贯彻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力,违法违规审批,造成医疗秩序混乱、非法行医问题严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要依纪依法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地方行政领导的责任;对在本次专项行动中,推诿扯皮,行政不作为的单位或部门,以及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医疗机构,要依纪依法查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十)市整规办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大力支持、配合卫生、科技、公安、监察、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驻穗部队、省武警总队卫生系统参照本方案同步执行。
四、组织协调
(一)建立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
1.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联席会议成员。
召集人:古石阳(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 员:黄炯烈(市卫生局局长)
马 曙(市科技局副局长)
祁晓林(市公安局副局长)
蔡国强(市监察局副局长)
钟火松(市司法局副局长)
林勇胜(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熊远大(市卫生局副局长)
卢彦德(市卫生局副局长)
刘 梅(市新闻出版和广电局副局长)
陈 骥(市工商局副局长)
汪元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曹寒松(市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
段建华(市人口计生局助理巡视员)
李国院(市政府办公厅综合二处处长)
陈星伟(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刘双赠(省武警总队后勤部副部长)
2.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联席会议职能。
(1)统一部署、指导、协调全市专项行动;
(2)传达贯彻有关会议精神及上级指示;
(3)沟通有关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的情况;
(4)研究并部署阶段性工作目标,检查专项行动阶段性工
作成效;
(5)研究决定重要工作,解决专项行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6)通报重大案情;
(7)提交需要研究讨论的相关工作。
联席会议由召集人主持,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由召集人决定临时召开。
(二)设立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下称办公室)。
1.办公室成员。
主 任:熊远大(兼)
副主任:卢彦德(兼)
傅怡光(市卫生局)
成 员:江永忠(市委宣传部)
陈泳芳(市科技局)
陈运明(市公安局)
张少良(市监察局)
谭和平(市司法局)
卢博仪(市新闻出版和广电局)
黄锦辉(市人口计生局)
周志敏(市工商局)
张建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马英顺(市综合执法支队)
刘 铮(市整规:办)
何志勤(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洪少勇(省武警总队后勤部)
梁小青(市卫生局)
吴 峰(市卫生局)
张宏星(市卫生局)
王俊杰(市卫生局)
黄 荣(市卫生局)
赵守能(市卫生局)
邹 勇(市卫生监督所)
2.办公室职责。
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联系人:蔡映红、萧聪勤,联系电话:81085681、81085141,传真:81085184。
五、实施步骤和工作安排专项行动从2005年7月开始,至2006年6月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2005年7月)为动员部署阶段。各区、县级市及各部门组成专项行动机构,建立工作机制,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辖区内开展专项行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和自查工作。7月下旬,将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通知及电视电话会议情况、专项行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机构建设情况、举报电话、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上报办公室。
(二)第二阶段(2005年8月―2006年5月)为组织实施阶段。
1. 自查自纠阶段(2005年8月)。各区、县级市通过明查暗访,摸清辖区内非法行医情况;组织各类医疗卫生、医学科研、计生等机构开展自查自纠行动;按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对各类非法行医行为进行清理和整治。
2.集中清理阶段(2005年9―12月)。由办公室牵头组织开展若干次全市大规模的集中整治和打击行动,重点打击屡教不改的“钉子户”和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形成横向协调、纵向深入、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深入彻底地打击非法行医行动。
3.督查整改阶段(2006年1―5月)。市组成督查组按专项行动要求,对各区、县级市进行督导和检查。在督查整改基础上,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做到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案件查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长效机制建立到位。
4.要求:自2005年6月开始,各区、县级市要建立工作简报制度,并在每月1号、15号向办公室报告当月工作进展情况(包括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案件查办、责任追究情况等),分别于2005年8月10日、12月5日前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汇总表(见附件1、2、3)随同阶段性总结一并报办公室。
(三)第三阶段(2006年6月)为总结检查阶段。自查和整改结束后,各区、县级市要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并于2006年5月10日前将本辖区的工作总结(包括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措施、案件查办、责任追究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和汇总表一式3份上报办公室。办公室将对重点地区进行联合督查,检查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完成专项行动总结工作,做好迎接国家及省的督查的准备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专项行动的领导。
各部门一定要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和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政府主管领导要亲自挂帅,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专项行动工作机构,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狠抓落实,抓出实效。
(二)分工协作,明确专项行动责任。
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要求,“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打击格局。迅速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作为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与配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和沟通制度、案件移送制度等。各方联动,形成整治合力。
(三)突出重点,严格执法。
方案中确定了本次专项行动的内容和重点,各部门要紧紧围绕职责分工,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认真抓好落实。各区、县级市还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着力解决我市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实现专项行动的目标。加大监督执法工作力度,严厉打击犯罪,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下一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专项行动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使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各有关部门在案件查处过程中和结案之后,要及时向办公室报送有关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查处结果。对不认真做好案件查办工作和不及时报告情况的,将严肃追究主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四)标本兼治,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要按照整顿与建设并举,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与加强医疗机构审批和规范化管理相结合、日常监督执法与开展专项行动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要从源头把关,按照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合理规划、设置医疗机构;规范审批行为,清理整顿不符合设置标准的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各区、县级市要加快卫生综合执法的步伐,建立健全综合执法组织机构,积极探索、完善对医疗服务市场监管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提高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水平,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日常监管。要通过专项行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找根源,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完善监督管理措施。
(五)加强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形成高压态势。
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卫生法律法规和医学科普知识,增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自觉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群众正确择医。加大曝光力度,及时将专项行动进展、重大案件查处情况等进行通报,震慑不法分子。要营造强大声势,动员全社会共同监督。办公室设立举报电话:020―81085141、83820302(卫生),020―83125068、83330656(计生)。各区、县级市要设立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受理制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监督医疗服务市场。
附件:1.各部门出动人员汇总表 2.无证行医查处情况汇总表
3.医疗机构、计生机构监督检查情况汇总表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广州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穗府办[2004]35号)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办[2004]35号 【发布日期】2004-07-12 【生效日期】2004-07-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穗府办[2004]35号)
各区、县级市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广州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七月十二日
广州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切实保障我市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食品生产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重点
以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酒等8类食品为重点品种,重点抓好食品源头污染治理、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整治目标
通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使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监管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增强。具体目标为:(一)全市蔬菜农药残留平均超标率下降3个百分点,蔬菜基地平均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二)全市畜产品“瘦肉精”平均检出率下降1个百分点;
(三)全市肉制品、乳制品等10类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获生产许可证达到90%以上;
(四)大型市场、连锁超市的食品进货索票索证率达到95%;
(五)实现米、面、油、酱、醋等5类食品安全准入上市;
(六)学校食堂、餐饮业量化分级达到90%以上;
(七)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80%以上,销售“注水肉”和“病害肉”的违法行为得到遏制;
(八)全市酒类生产、经营单位钓持证率达到90%以上,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散装白酒的生产经营行为比较规范,经销单位的进货索票索证率和产品标签标识合格率均达到80%;
(九)基本消除面粉、肉制品、儿童食品、腐竹、干果、咸鱼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滥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非食品用原料等行为;
(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并在1至2个食品领域开展试点。
四、具体措施
(一)整治食品源头污染。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加大对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和兽药残留超标、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的整治。
(二)整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以查处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非食用原料、病死禽畜、回收的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为重点,加强对调味品、米面制品、食用油、肉制品、乳制品、酒类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加强屠宰检疫管理,严厉查处和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和“病害肉”的违法行为。加强豆制品产销质量安全监管,巩固前一阶段我市治理豆制品的成果。
(三)整治食品流通环节。加强对重点食品质量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配送中心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抽查、检验。对在市场抽查和检验中发现影响或危害人体健康的不合格食品,要坚决清除出市场,堵塞其进货渠道。认真贯彻执行《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督促我市大中型食品商场、超市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入境动植物及食品的检验检疫和稽查工作,严厉查处走私和经销无合法来源进口食品的违法行为,把食品列入打私重点商品之一。加强对酒类产品生产、销售的审批和日常监管,确保酒类产品的质量,打击非法生产、销售酒类产品的违法行为。
(四)整治食品消费环节。强化对餐饮业特别是小餐馆、个体门店及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等的监督检查,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依法查处取缔无证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的饮食摊点。9月份后,开展学校集体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五)进一步加强对酒类市场和危险化学品市场的整治。开展对散装酒生产、销售企业的摸查,规范散装酒批发、零售单位的行为,严禁销售无标签标识及未经检验合格的散装酒。强化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和民工聚集区域的农贸市场、小商店、小食店等经销场所的监督检查。
加强对甲醇、工业酒精、工业合成乙醇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管理,跟踪使用情况,防止上述非食品用原料以任何形式流入食品市场。
(六)开展肉菜(农贸)市场专项整治。结合肉菜(农贸)市场升级改造,6月至8月,开展肉菜(农贸)市场专项整治,进行分类指导,全面落实《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升级改造市场分期分批配置检测设备和相关人员,对菜、肉、豆制品等加强检测,对散装食品特别是熟食制品加强管理。对经过整治仍不达标的市场,坚决予以取缔。
(七)突出整治儿童食品。对全市儿童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摸清底数,坚决取缔未经批准生产儿童食品的加工点。进一步完善儿童食品的准入条件,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
(八)加强对食品包装、标识印制的检查。加强对食品包装、标识印制企业的检查,对擅自设立印制点从事食品包装、商标标识印刷的,坚决予以取缔。进一步规范食品包装印刷行业的管理。
(九)开展食品专项打假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针对不同时期市场质量状况,组织开展联合食品专项打假行动。重点组织开展对滥用添加剂或使用非食品用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对涉嫌食品犯罪案件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4年5月13日至7月10日)。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5.13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会议” 的部署和本方案的要求,制定本部门、本地区的专项整治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做好动员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4年7月11日至12月31日)。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对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酒类等重点食品及其生产企业及市场、超市等食品经营企业的专项整治行动。
7月至9月,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开展重点产品、肉菜(农贸)市场和危险化学品市场专项整治,分类指导,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堵塞管理漏洞。
10月至12月,重点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捣毁一批制假窝点,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净化食品市场经营环境。同时,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
(三)总结验收阶段(2005年1月1日至春节前)。各区(县级市)、各有关部门要对照专项整治工作目标,认真做好自我检查验收,并将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情况,在2005年1月15日前,报送市食品放心工程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其汇总后报市政府。同时,市食品放心工程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进行检查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要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作为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责任制,全面担负起本辖区范围内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实施责任。要实现监管重心下移,狠抓薄弱环节,强化对城中村、偏远地区和低消费群体聚居点食品生产秩序、市场流通秩序的监管,严禁业主为无证、无照非法生产加工食品窝点提供加工场所等便利条件,严厉打击地下窝点,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协调机制。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涉及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各方面协同配合。市食品放心工程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工作。对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区(县级市)政府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进行指导、协调和督查。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在各尽其职的同时,要加强沟通协作,及时通报信息、提供线索,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
(三)强化行政执法部门监管责任。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对本方案确定的任务,目标进行分解,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和督促检查。对工作不力、消极应付甚至失职渎职的,将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法纪、政纪责任。
(四)加强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的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努力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要把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纳入普法的范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曝光。
(五)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综合评价。为确保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抓细、抓实,市食品放心工程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督导组,围绕工作目标的落实情况、食品市场的规范程度、宣传工作成效、群众的满意度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广州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穗府办[2006]30号)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府办[2006]30号 【发布日期】2006-09-10 【生效日期】2006-09-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广州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穗府办[2006]30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九月十日
广州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6]51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办明电[2006]235号)精神,为整顿和规范我市药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我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围绕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和广大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突出重点品种和重点地区,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查处失职渎职,严格准入管理,强化日常监管,推动行业自律。通过专项行动,使我市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企业及使用单位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得到普遍增强,违法药品广告得到整治,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药品监管水平和合理用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我市医药产业的规范、协调、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感普遍增强。
二、组织领导
成立广州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晓玲(副市长)
副组长:朱 力(副秘书长)
姚建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
成 员:罗京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伍子悠(市发改委副主任)
王华俊(市经贸委副主任)
吴邦灿(市国资委副巡视员)
汪元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林歌士(市质监局副局长)
陈 骥(市工商局副局长)
卢彦德(市卫生局副局长)
袁锦霞(市财政局副局长)
王华兴(市编委办副主任)
倪官礼(市法制办副巡视员)
蔡国强(市监察局副局长)
何 靖(市公安局副局长)
吴林波(市物价局副局长)
刘 铮(市整规办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主任由汪元全同志兼任,成员由市整规办、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局、工商局等单位派员组成并兼任各单位联络员,负责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在药品研制环节,主要是配合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进行专项检查。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产品清理工作,对2003年以来审批的一类医疗器械产品进行清理,对违规申报、审批的行为严格依法处理;组织全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自身产品注册资料开展自查自纠,并对企业自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具体按《广东省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执行。
(二)在药品生产环节,主要对药品生产企业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1.组织开展对全市所有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及医疗机构制剂室,包括对已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还未通过GMP认证的新办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关键岗位人员、质量保证和控制部门、物料供应商考核以及物料管理、生产管理、药品销售及不良反应报告、委托生产情况、曾经违反《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理意见或结果等,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2.组织全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自查,重点检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及查找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并对企业自查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配合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有投诉举报、存在安全隐患、生产重点监管品种的企业和生产血管内支架、骨科内固定器械、动物源医疗器械产品、同种异体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检查。
(三)在药品流通环节,主要是规范药品经营主体行为。
1.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在专项行动期间,日常监管覆盖率要达到100%,重点检查药品经营企业是否按许可经营方式或范围经营、有无出租(转让)柜台、摊位、资质证明文件、代开发票等情况。严厉查处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和购销记录项目不完备或不真实等违规经营行为。重点对经营疫苗等重点品种的药品企业开展全面检查。
2.加大对药品零售企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力度。建立健全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后的监督检查制度,制定我市区域内的GSP跟踪检查工作计划,加大GSP认证跟踪检查和日常抽查工作的力度,检查率不少于30%。重点检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认证检查中出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以及药学技术人员是否在岗、药品储存条件、药品购销记录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
3.加强对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监管。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市场周边无证经营和市场内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市场内的中药材质量抽检,确保药品质量。监督落实市场药品经营人员实施持证上岗,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4.对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满1年的企业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人员、场地的变化情况和产品经营记录情况。依法查处无证经营、挂靠经营等违法经营活动。
5.继续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监督网建设。探索建立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科学评价体系,以点带面,全面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四)在药品使用环节,主要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和再评价。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管理,重点检查药品进货渠道,购进验收记录,药房、药库设备是否符合药品储存要求。
2.开展医疗机构用械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医疗机构使用的外科植入物的进货记录、产品来源、产品注册证和合格证。医疗机构要建立在用医疗器械登记制度,包括进货验收记录、正常运转记录、检验校正记录、维修记录等。
3.开展“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宣传活动,通过组织论坛、咨询活动等各种形式,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管理与监督。逐步实行按药品通用名处方,探索药师审核处方的有效方式。
4.配合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滥用药物检测工作,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展临床用药监控,指导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
5.进一步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特别是对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注射剂和疫苗、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进行重点监测。
(五)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的整治力度。
1.加强对新闻媒体广告发布行为的监管,建立新闻媒体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责任追究制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监测力度和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等广告活动主体的监管力度,尤其要加强对资讯服务类和电视购物类节目中有关广告内容的监管;建立违法广告公告制度和广告活动主体市场退出机制。
2.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的抽验力度。对近年出现过质量问题的企业和产品品种实行突击抽验,对违法广告中涉及的药品、医疗器械品种加大抽查检验力度。
3.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的打假力度。建立全市药品稽查工作平台,提高打假效率。
四、工作分工
此次专项行动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牵头,市整规办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并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联合行动。
(一)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负责整个专项行动的组织指导和督查督办工作。同时,负责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环节的整治,以及查处违法研制、生产、经营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
(二)市卫生部门负责药品使用环节的整治,主要是推进医疗机构药品规范管理,规范处方行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和再评价,依照职能及时处置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要按照《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临床用药和使用医疗器械行为的管理,配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做好对医疗机构用药、用械行为的监督管理以及对医疗机构违法违规用药、用械行为的查处工作。
(三)市工商部门负责牵头发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切实加强对虚假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对新闻媒体广告发布行为的监管,建立新闻媒体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责任追究制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监测力度和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等广告活动主体的监管力度,尤其要加强对资讯服务类和电视购物类节目中有关广告内容的监管;建立违法广告公告制度和广告活动主体市场退出机制。
(四)市经贸等部门要积极推动药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五)市法制部门负责配合相关工作部门做好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监管工作制度清理工作,以及依法组织行政执法协调工作。
(六)市财政部门负责将本专项行动所需资金列入部门预算,确保专项行动的需要。
(七)市质监部门依照职能配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查处违法生产药品、医疗器械及相关产品的违法行为。
(八)市物价部门负责药品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
(九)市公安部门负责深挖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犯罪网络,加大对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工作,建立联合打假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打假联席会议的打假经验和优势,查处一批大案要案,查处妨碍相关部门依法履行公务的行为和暴力抗法事件。
(十)市监察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对顶风违法违规审批、失职渎职以及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问题严重的地区或部门,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十一)市宣传部门要配合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行业自律,自觉抵制虚假广告,提高广大群众的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十二)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机构要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定期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目标,检查专项行动阶段性工作成效,解决专项行动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五、工作措施
各区、县级市政府及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市的工作部署,将专项行动作为今明两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重点,认真组织、扎实推进,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一)建立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各区、县级市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药品安全负总责,并将专项行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逐项分解落实,逐级考核,确保抓出实效。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药品企业作为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不断强化涉药群体、从业人员的药品安全责任意识。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对干部培训的投入。针对药品监管工作的形势和要求,不断更新、补充培训内容,切实提高监管工作水平和效能。
(三)要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惩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犯罪行为。
(四)结合工作需要和形势变化不断修改完善监管工作制度。加快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行政执法条件,改善药品检验机构的条件和设备,充实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力量。建立和完善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应急体系和应对药害事件的快速响应机制,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将事故损失和危害减至最低限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强化行业自律机制,逐步走向科学监管。
六、工作步骤
专项行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6年9月)。
主要任务是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9月8日召开全市专项行动动员大会,下发组织实施方案。各区、县级市政府及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辖区和本部门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成立相应领导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在辖区内全面动员部署和开展自查工作。同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积极营造整治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并于9月下旬将动员部署情况、专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组织机构建设情况以及举报电话、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上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
1.全面检查。各区、县级市政府要按照专项行动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全面开展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及违法广告专项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并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督查;组织各类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及广告发布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清理和整治。
2.集中打击。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根据全面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若干次全市大规模的集中整治和打击行动,重点查处一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形成横向协调、纵向深入、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和联合持续打击的高压态势,使药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三)督查整改阶段(2007年4月至2007年6月)。
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考核方案(另行下发),对专项行动进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围绕实施方案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舆论宣传的普及情况,市场秩序的规范情况,执法行为的认同情况,执法效果的满意情况等内容进行检查、考核。在检查、考核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做到整改措施到位、案件查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长效机制建设到位,以迎接国家和省的检查。
(四)总结阶段(2007年7月)。
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措施、案件查办、责任追究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内容,于2007年7月10日前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七、工作要求
(一)深刻认识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深刻领会开展此次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切实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在人、财、物上要重点保障,确保专项行动的进展需要。各区、县级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主管领导要亲自抓,结合本辖区、部门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二)密切配合,发挥整体合力。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尽职配合,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要求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以及“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所在地政府负总责,市整规办协调,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各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不断增强整治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整治效果。各区、县级市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将专项行动作为今明两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在专项行动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加强沟通和配合,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和案件移送制度等,形成整治合力。
(三)突出重点,不断加大整治力度。各区、县级市政府要加强对下一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专项行动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避免走过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本次专项行动的目标和重点,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监管;紧紧围绕药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对查出的大案要案,要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查处情况和查处结果,该取缔的坚决取缔,该移送司法机关的坚决移送,不随意降低标准条件,不搞无原则迁就变通,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对不认真做好案件查办工作,重大情况不及时上报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舆论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药品市场秩序整顿活动。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组织开展药品法制、安全用药方面的宣传咨询活动,动员全社会共同监督。同时,加大对查处案件的曝光力度,及时将专项行动进展情况、重大案件查处情况向新闻媒体通报,营造强大声势,震慑不法分子。
(五)标本兼治,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要按照“打建结合、整规并举”的原则,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惩戒失信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着力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特别是要注意从源头上把关,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清理整顿不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企业。通过此次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管机制和方法,强化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提高监督执法水平,积极探索药品市场监管的最佳模式。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