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

时间:2019-05-14 06:0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

第一篇: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

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

主线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进行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条理清晰,简明扼要阅卷老师是采点赋分的,因此抓住主要问题分点解答是得高分的重要方法。有的考生把答案写成一片,没有条理,叙述不规范,在卷子上画了一大堆,造成阅卷老师看不清、弄不准而丢分。

2.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丞相负责行政,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军事,但其职从未实授于人。

②汉武帝为强化皇权,建立中朝,作为决策机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群相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④北宋实行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⑤元朝设一省二院,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相权有所反弹,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⑥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由六部分掌相权,后又设内阁,但不是法定机构。⑦清朝设军机处,强化了皇权,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权力。(2)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始终,直至明朝废除丞相。②分权是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如唐朝、北宋、明朝都很明显。

③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法定机构的职权,如汉朝的中朝、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

④皇权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相权、儒家思想的制约,如唐宋时期相权对皇权的制约,“天人感应”思想对皇权的制约等。

3.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1)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但为后来的诸侯割据埋下了祸根。②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③汉武帝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④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⑤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⑦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2)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但总体来说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

②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特别突出。4.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主线2 古代中国的经济 1.古代农业

(1)经营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3)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4)生产技术:精耕细作。

(5)地位:立国之本。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经济基础;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治乱和政权的兴衰。2.古代手工业

(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代表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在明朝中期之前长期占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营手工业逐渐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2)主要行业:冶金、陶瓷、纺织等。(3)发展特征:规模庞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3.古代商业

(1)发展历程:商民善于经商(“商人”一词由此而来)——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至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2)特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4.资本主义萌芽

(1)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实质:雇佣关系。

(3)特点:出现在少数行业和地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4)地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5.“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

(1)“重农抑商”含义:重视农业:重官商而抑私商,抑商人而非抑商业。合理统筹,学会放弃解答试题前,要有心理准备,不要追求“完美”,试图把每道题都做出来、做正确,这是不现实的。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对于难题要学会放弃,不要死缠烂打,耽误时间。时间:从战国商鞅变法开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基础;稳定社会统治秩序。评价:前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政权;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闭关锁国”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根源: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目的:维护专制统治。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族自卫的作用;限制了对外交往,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主线3

古代儒家思想 1.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1)创立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2)完善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吸收与改造:魏晋至隋唐时期,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接受。

(4)转型与成熟: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强调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2.儒家思想的精华

(1)人与人的关系:提倡仁爱,主张推己及人;提倡人与人之间应和睦相处;与人交往应做到言而有信;提倡尊老敬贤的为人准则。

(2)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倡以德治国;提倡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提倡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历史责任感。

(3)人对自身的反省与追求:提出修身要求,主张慎行自省,格物正心,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

(4)人与自然、天的关系: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主观能动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主张“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等。(5)教育智慧与求学方法: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强调学与思相结合,提倡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主线4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 1.古代的科技(1)成就: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数学、天文学、医学、农学等。

(2)特点:注重实用性,并未上升到理论层面;适应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和医学等传统科技长期受到政府的重视,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没有孕育出近代科学。2.古代的书画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脉络: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演变趋势:由繁到简,字形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2)书法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书:起源于汉代,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到西晋书体完全成熟。(3)绘画宫廷画特点:

①由宫廷绘画机构或画家奉命创作; ②主要为宣扬统治者的文治武功,追求精巧; ③服务于皇帝的审美需要。文人画特点:

①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

②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③注重意境,“画中有诗”。风俗画特点:

①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 ②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而繁荣。3.古代文学成就

4.京剧

”形成:道光年间,徽剧和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

发展: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主线5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840年至1901年列强侵华与不平等条约

四次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五大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两个阶段:商品输出阶段、资本输出阶段(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界)。结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造成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阻碍了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促使中国由农耕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

2.1840年到1901年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和辛亥革命(1)反抗斗争主线:在抗争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三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2)辛亥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五个第一: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同盟会是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辛亥革命完成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巨变。

结果: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①五四运动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两个阶段:5月4日到6月初,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5日起,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阶级。

特点:彻底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解放。意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中国共产党成立 标志:中共一大。

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

两者关系: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2)国民大革命 时间:1924—1927年。

性质: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联合、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事件: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结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奠定了革命发展的基础。(3)十年对峙

时间:1927—1937年。

事件:工农武装割据的实现;遵义会议中共走向成熟。结果:中共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4)全面抗战

时间:1937—1945年。

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四个特点: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两个战场并存;中共在后期起中流砥柱作用。胜利保障: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意义: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5)解放战争

时间:1945—1949年。

两种命运: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

两个回合:重庆谈判、政协会议,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主要战役: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七届二中全会)。

主线6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原因

2.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形态

主线7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化

(1)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他们既未触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也未付诸实践。

(2)洋务派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的方略,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掀起了洋务运动。

(3)早期维新派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继承了“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以商战保国、以制度强国,但思想不成熟。(4)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比较全面、系统地发展了早期维新派的思想,并使这种思想的影响从一种社会思潮演变成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5)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民主革命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并以此指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2.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演进的特点

(1)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救亡图存与思想启蒙相结合。(2)以向西方学习为主,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

(3)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逐渐深入,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制度经历了由抗拒、排斥到逐渐接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4)每一次的探索都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并且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寻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3.近代西学东渐

(1)西学的传入是以中西方签订不平等条约为背景的,西方一系列的侵略活动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强势的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较为严重,这种强势地位便利了西方思想文化的侵略。

(2)西学东渐客观上有利于西方先进的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例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使其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与国民党合作开展了国民大革命,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革命的实践和过程中,逐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5.中国近代外交及外交观念的变化(1)近代外交的变化:从朝贡外交向主权国家外交转变。

(2)近代外交观念的变化:从和戎到自强;从夷务到洋务;从商务羁縻到商战抗夷;从以夷制夷到均势结盟。

主线8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与统一大业

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主线9 新中国的外交 1.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2.认识

(1)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延续,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与立足点。(3)制定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4)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是我国的基本政策。

主线10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核心任务: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2)三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3)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4)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5)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确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2.曲折前进(1956—1978年)

(1)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两方面探索:中共八大、八字方针(有益探索);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探索失误)。

(3)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错误,“左”倾错误恶性发展;一场浩劫,“文革”。

(4)四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照搬外国经验。3.新时期(1978年至今)(1)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2)对外开放:通过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等措施,我国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

(3)五个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主线1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1)形成和发展:梭伦改革奠定民主制度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制度—伯里克利时期发展到顶峰。

(2)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流执政。“人民主权”指主权属于人民,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民众法庭)等机构。“轮流执政”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为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3)实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2.罗马法

(1)核心内容:维护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两个标志:《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三个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

主线12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 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含义:君主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议会掌握国家实权。发展:内阁制度形成、两党制出现、1832年议会改革。2.美国总统共和制 确立标志:1787年宪法。理论依据:启蒙思想。

三大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三大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意义:在一个大国创立了共和制度,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3.法国共和制

确立标志:1875年宪法。一项制度:共和制度。两大权力:行政权和立法权。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确立标志:1871年宪法。政体:君主立宪制。特点: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权力中心:皇帝和宰相。

5.英、美、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

主线1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1)起源: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2)复兴: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巨人,以自己的作品抨击封建教会的虚伪和腐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文主义思想再次兴起。(3)发展: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先定论”,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4)成熟: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强调人的尊严,追求自由平等,主张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2.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1)古希腊时期:关注人和人类社会,主张以人为中心,否定神的意志和权威。(2)文艺复兴时期:批判教会禁欲观和对人的束缚,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对幸福的追求和人性解放。

(3)宗教改革时期:反对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崇尚精神的自由和得救的自主。(4)启蒙运动时期: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特点。

主线14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形成与发展 1.开辟新航路

(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对黄金、香料的强烈渴望;《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商业危机;传播宗教;人文精神的鼓舞。(2)条件:葡、西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增加。(3)两个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4)三条线路:从欧洲到印度;从欧洲到美洲;环球航行。(5)四个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

(6)影响:引发早期欧洲殖民扩张活动;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世界由相对分散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殖民扩张

(1)主要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2)主要方式: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奴。

(3)影响:对西欧,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技术革命的到来;对落后地区,带来灾难,经济停滞,与西欧的差距逐渐拉大;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3.两次工业革命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主线15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影响: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2.罗斯福新政

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两个阶段:调整与复兴经济,改革。三项内容:救济、复兴和改革。

四项措施: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实施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意义: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表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出现;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评价:资本主义经济在五六十年代出现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导致七十年代“滞胀”局面出现。4.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主线16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向社会主义过渡

(1)过渡方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2)内容差异: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企业国有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除关乎国计民生外的企业;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物配给制——按劳分配。

(3)结果:前者失败;后者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斯大林体制

形成:工业化、农业集体化、1936年宪法。

特征:经济上,高度的计划性;政治上,高度的集权化。

评价:在一定时间内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长远来看,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3.经济体制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一方面,以农业为突破口,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另一方面,由于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勃列日涅夫改革: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一方面,苏联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增强,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另一方面,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3)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改革未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主线17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两极格局的形成

(1)两个原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2)三方面对峙: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军事上,北约与华约。

(3)四个过程: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4)影响: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造成部分国家分裂(德国和朝鲜);导致国际局势紧张(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2.多极化趋势出现(1)欧共体

背景:二战后,西欧逐渐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美苏的控制和威胁;西欧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过程: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欧洲共同体(1967年)。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世界多极化。(2)日本崛起

原因:推行民主化改革;美国扶植;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和对外贸易。

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影响: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不结盟运动

原因:二战后诞生了许多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民族独立,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合作。

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意义:第三世界国家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4)中国崛起: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瓦解

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多极化趋势表现: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欧盟成立及扩大;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可与美国抗衡;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高。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主线18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基础:二战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2)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3)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4)作用: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2)表现:欧盟是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化经济集团; 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集团化经济合作组织。

(3)影响: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矛盾的统一体。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1)运行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经济联合组织,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2)基本规则:多边贸易规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3)评价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

②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是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主线19近现代世界的科技文化 1.科技(1)牛顿经典力学

奠基: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特征:注重实验;数学化。

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2)生物进化论

诞生: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观点: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变异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意义: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3)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2.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

背景: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起人们的不满。

成就: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大仲马《基督山伯爵》;拜伦《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现实主义文学

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矛盾的日益暴露。成就: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3)现代主义文学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破坏了人们的生活,加剧了西方人精神上的悲观和焦虑。成就:海明威《老人与海》;贝克特《等待戈多》。特点:集中表现自我;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与传统大相径庭。3.艺术(1)绘画流派

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现实主义:法国米勒《播种者》《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画派:早期——莫奈《日出·印象》和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后期——凡高《向日葵》、高更和塞尚。

现代主义: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2)影视

第二篇:2013历史高考备考经验总结

清水县第六中学 2013高考历史备考经验总结

历史学科组

张锋

2013年文科综合(新课标全国卷II)历史部分试题分析

一、2013年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结构和题型基本保持去年风格

题量、分值不变:今年的历史试题仍为18道。其中,选择题12道,每题4分;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两道共37分,第40题25分,第41题为开放性试题总分12分;选做题共四道,分值均为15分,考生选择任意一题作答即可。

选择题方面,针对材料的选项设置迷惑性大,有一定的难度。由于非选择题侧重世界史,所以选择题有8道属于中国史,有4道属于世界史。选做题的命制延续了传统风格,但仍然没有摆脱难易度差异明显的困局。四道试题中,第47题继续保持了选修三一贯的难度,难在要大量结合所学知识、难在知识取舍的角度。

二、2013年历史试题体现的特点:

1、选材凸显主干知识,重点内容反复考,尤其注重考查历史概念。

考查内容皆为历史主干知识,部分为往年常考知识点,如中央集权制度、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雅典民主政治进程、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等。

也加强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历史概念它源于史实,具有确定不移的时间、空间和历史特征,即它的具体性;另一方面,它又高于史实,揭示了史实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构成了体现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基本因素。如25题对土地兼并、33题对联邦制和邦联制及共和制的考查等。

2、注重对历史方法和历史理论的考查、注重新史观的理解、史论结合的原则的考查。

今年历史试题体现了重视多角度多视角对历史问题认识的考查,如第24题对历史文献和口传史料的认识;其次体现了遵循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得考查,如第29,30、33题的考查;

历史学科考查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当前的社会,知道世界发展的潮流,从而感悟人生的意义、明确个体的责任”。也会涉及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问题,反映主流史学理论、史学观点和现代意识的。如第40题通过爱因斯坦热在东西方的兴起 ,以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和古今贯通的方式,考

查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第41题以中国古代皇帝和英国国王和首相的官邸为主题,通过文明史观的角度和中外关联的方式,考查了考生论证和探讨历史的能力。

3、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2013年历史试题以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为核心,考查思维的灵活性如第25、26题;以试题的综合性,突出对历史思维深刻性的考查,如第30、31题;以答案的非唯一性,考查思维的创新性和开创性,如第41题。

4、2013年历史材料解析题出现新变化是一大亮点

首先,总体看阅读难度降低,学科素养、学科思维能力、理论方法要求提升;侧重中外关联、古今贯通考。

其次,关注人类在历程中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成为新的命题热点。今年的试题延续了2012年试题第40题的风格,通过爱因斯坦热考查中西科技成就与差别;第41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一是材料形式完全是图片,二是设问由评论改为比较分析。12分评论题改变的原因可能是,评论题已经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今年的12分题,无需评析,只需比较分析,相对难度会下降。但对学生而言,由于考场时间紧、学生紧张,有个别同学考场应变能力差,影响了审题能力的发挥,对成绩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备考经验总结

为了做好2013年的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提出了本届高三复习备考总的指导思想是: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求实高效,打造亮点。复习备考的操作原则是:落实基础方法,构建知识框架,准确把握考点,训练思维品质,不断总结反思,确保有效复习。

一、备考复习的具体方法及要求

(一)、特别注重了教学研究

1、研究考纲及近三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和全国高考试题:

①、认真学习考纲,认真分析研究近三年的新课标试题以及2011年2012年的有关省市试题,把握各考点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能力要求、出现几率、命题

走向,然后针对各单元情况分类归纳,从中精选出一些题目用于课堂教学,以确保教学针对性。

②、重视对教材中重点知识的研究,深入理解知识的来路去脉,从教材中挖掘考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落实考点要求。

比如中国古代史已进入第一轮复习阶段时,老师在授课中需要指导学生采用知识点比较联系、阅读古文材料、反复记忆等多种方式,为高三的历史专项复习打下基础。

首先,知识点比较联系。较之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来说,中国古代史由于年代久远,朝代多变,人物繁多,因而呈现出知识纷繁复杂的特点,这也就对学生的记忆力提出了挑战。但这并不代表对其束手无策,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古代史中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问题,汉、唐、元三大朝代均在西北地区休养生息,那么当我们复习到唐朝的民族关系时就要与汉代进行比较,依次类推,进行元与唐的比较,元与汉的比较;各个朝代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等知识点也可以采用此种方法,从而最终达到记忆的目的。其次,古文材料的阅读。古代史的复习,自然少不了古文的阅读,而且通过对历年高考历史真题的研究,不难发现古代文献材料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老师在此方面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充分理解课本中所有的古文材料是第一步,再者就是对所做过的历史试卷中一些材料进行分析。那么如何加强古文基础呢?这就要与语文的复习相结合,语文考试中因为有文言文阅读这类题型,所以对文言文的复习也就成为语文整体复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此要求学生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攻破历史古文阅读难关。

第三,重复记忆与回忆。由于古代史知识点比较散乱,所以需要大量记忆,一劳永逸是绝对不可能的,想要将知识点记忆牢固,重复记忆才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千万不要怕麻烦。比如在复习第二专题时,再对第一专题的内容进行一次重复记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再有就是回忆,与前者不同的地方就是,这次要同学们在空闲的时间内合住书去思考去想老师讲过的内容或者需要背诵的内容,这种方法是老师尤其需要提倡的,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2、加强对学生的学情研究

分阶段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学习历史的障碍所在,以及对本学科教学的合理化建议,以促使自己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现分层教学和有效教学,实施个别化教育方案;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起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复习备考中的教学辅助资料研究

对资料的使用要做到,服务于教学但不冲淡教学,对其中的题目,备课时要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精选其中能够训练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能力且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对高考有很强针对性的适量题目安排给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题型、方法和覆盖面。总之,在拥有众多资料的情况下,必须要清醒头脑,有的放矢做好复习备考工作。

4、关于复习中对学生历史答题习惯培养的研究

在认真分析研究2011年和2012年各省历史考题的基础上,今后复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①如何审题?②如何形成解题思路?③如何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④如何防范错误?⑤如何规范表达过程?⑥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等等。通过合理引导、准确示范、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习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始终体现在每一节的教学中,每一份试题中。在认真研读教材、考纲和考题变化的基础上,对复习的内容要进行“二度消化”,要重在落实基础,准在落实考点,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应侧重于同步教学的内容,但对历史学科整个教学内容从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就必须有所覆盖。在起初阶段,对还没有复习到的内容的题目可以力求常识性、基础性和工具性,随着复习的深入进行,再逐步过渡到接近高考难度的程度上来。如此长期训练下来,才能有望在2013年高考中有所突破,再创新高。

第三篇:2013历史科高考备考心得(推荐)

2013届云浮市高三一模历史科质量分析会学习心得

高一历史

杨强

2013年3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云浮市在郁南西江中学举办的“2013届云浮市高三一模历史科质量分析会”。在一个下午的学习中,我聆听了省内知名学科专家刘老师的精彩报告,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高考后阶段复习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研讨会由云浮市教研室教研员高飞老师主持,其主要内容包括:云浮一模试卷分析、成绩分析、高三教研活动、高一高二备课等,这些丰富的学习内容让我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备考和备课方法,也让我对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简单地谈谈这次学习后的一点感受。

刘老师首先对云浮一模考试进行了试卷分析。这次云浮一模考试的试题采用了珠海的试题,刘老师也有份参与出题,他首先对这份试卷作了评价。这份试卷的质量不是很好,特别是在选择题方面,有两道选择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另外在云浮市和珠海市的平均分方面,云浮市平均分为44.7分,珠海市平均分为53.2分,从这里可以看出云浮市在高考备考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跟珠三角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备考方面,刘老师介绍了历史学科模块复习下的专题复习,现在高考复习已经开始进入第二轮复习了,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新情景新材料,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引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要通过分析解释现象得出本质,找出主线,解答问题。在练习方面,他主张我们要精讲精练,不要进行过多的题海战术。其次,刘老师还对教研活动安排进行了介绍。他主张整个高中的历史教研活动要统筹安排,要纵观整个高中来看,比如高一高二的备课教学就要为高三打好基础,让整个高中历史教学连接起来。他还提到了珠海市的做法,就是高一第一学期因为时间较紧,所以有两个专题的内容不讲,期末考试也不考试,留到第二学期才讲,因为珠海市在高一第二学期就进行分科分班学习的,所以在第二学期有足够的时间来讲完教材的内容。到了高二,要把选修内容结合放进必修内容一起授课,让学生对历史有个宏观把握。最后,刘老师还针对现在高三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回答,比如说要让高三学生尽量地阅读一些原始材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拓展他们的视野,给学生今后的解题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经过学习和思考后,我觉得我们的高三复习,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我们的复习计划更需要注重过基础关和能力关。以下是个人的几点建议:

1、坚守教材阵地,夯实基础知识

学科思维能力的形成概以基础知识的落实为前提条件。坚定守望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始终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冲刺阶段更要强化梳理中外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发展线索,构建历史网络体系,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形成点、线、面立体框架知识结构,理解能力提高了,记忆负担减轻了,复习效率也提高了。

2、重视能力训练,掌握解题规律

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是提高能力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考试水平的必然要求。

3、关注开放试题,突破解题难点

此次高考备考研讨会,时间紧迫,内容充实,但对高考后阶段复习的指导意义是巨大的。希望借鉴学习他人的经验方法,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当然我也深知,我现在还在高一级教学,没有上过高三,还提不出真正有水

平的建议,因为我觉得真正的学习提高还要到实践中去,要上高三,要到高三课堂上去体会总结提高,所以现在就要对自己高规格、严要求,加强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老教师学习、也向年轻教师学习„„不断地积累和储备,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己、锤炼自己、提升自己,踏踏实实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2013-3-5

第四篇:2013年高考历史备考经验总结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备考经验总结

罗山二高历史组

为了做好2013年的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提出了本届高三复习备考总的指导思想是: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求实高效,打造亮点。复习备考的操作原则是:落实基础方法,构建知识框架,准确把握考点,训练思维品质,不断总结反思,确保有效复习。现将备考复习的具体方法及要求总结如下

一、特别注重了教学研究

1、研究考纲及近三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和全国高考试题:

①、认真学习考纲,认真分析研究近三年的新课标试题以及2011年2012年的有关省市试题,把握各考点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能力要求、出现几率、命题 走向,然后针对各单元情况分类归纳,从中精选出一些题目用于课堂教学,以确保教学针对性。

②、重视对教材中重点知识的研究,深入理解知识的来路去脉,从教材中挖掘考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落实考点要求。比如中国古代史已进入第一轮复习阶段时,老师在授课中需要指导学生采用知识点比较联系、阅读古文材料、反复记忆等多种方式,为高三的历史专项复习打下基础。

首先,知识点比较联系。较之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来说,中国古代史由于年代久远,朝代多变,人物繁多,因而呈现出知识纷繁复杂的特点,这也就对学生的记忆力提出了挑战。但这并不代表对其束手无策,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等知识点也可以采用此种方法,从而最终达到记忆的目的。

其次,古文材料的阅读。古代史的复习,自然少不了古文的阅读,而且通过对历年高考历史真题的研究,不难发现古代文献材料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老师在此方面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第三,重复记忆与回忆。由于古代史知识点比较散乱,所以需要大量记忆,一劳永逸是绝对不可能的,想要将知识点记忆牢固,重复记忆才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千万不要怕麻烦。比如在复习第二专题时,再对第一专题的内容进行一次重复记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再有就是回忆,与前者不同的地方就是,这次要同学们在空闲的时间内合住书去思考去想老师讲过的内容或者需要背诵的内容,这种方法是老师尤其需要提倡的,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2、加强对学生的学情研究

分阶段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学习历史的障碍所在,以及对本学科教学的合理化建议,以促使自己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现分层教学和有效教学,实施个别化教育方案;

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起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复习备考中的教学辅助资料研究对资料的使用要做到,服务于教学但不冲淡教学,对其中的题目,备课时要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精选其中能够训练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能力且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对高考有很强针对性的适量题目安排给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题型、方法和覆盖面。总之,在拥有众多资料的情况下,必须要清醒头脑,有的放矢做好复习备考工作。

4、关于复习中对学生历史答题习惯培养的研究在认真分析研究2011年和2012年各省历史考题的基础上,今后复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

①如何审题?②如何形成解题思路?③如何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④如何防范错误?⑤如何规范表达过程?⑥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等等。

通过合理引导、准确示范、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习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始终体现在每一节的教学中,每一份试题中。在认真研读教材、考纲和考题变化的基础上,对复习的内容要进行“二度消化”,要重在落实基础,准在落实考点,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应侧重于同步教学的内容,但对历史学科整个教学内容从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就必须有所覆盖。在起初阶段,对还没有复习到的内容的题目可以力求常识性、基础性和工具性,随着复习的深入进行,再逐步过渡到接近高考难度的程度上来。如此长期训练下来,才能有望在2013年高考中有所突破,再创新高。

二、学会精练 高考典型原题

历史科目在第三阶段的备考策略,重点是“四忌和四要”。

第一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复习是要突破高频考点、重难点和易错易混点,焦老师总结,近三年高频考点:西周政治、科举选官、古代中西方思想、经济政策、科技史等;重难点:罗马法的解读、明清进步思潮、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等;易混易错点:儒学发展不同阶段的内涵及特点、四国代议制的共性和个性等,这些主干知识需要讲清讲全讲准讲透。

第二是忌大而空,泛泛而谈。而是要小而精,并关注热点和现实问题,小专题应根据高考命题方向来设计,新史观和历史问题的有效结合。也可以根据学生需要来设计,比如学生对重要时间及概念掌握不清,可以专题梳理。一些长效和现实热点也要梳理,比如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价值取向等。拓展阅读:历史突出自主复习确立备考优势

第三是试题训练,忌选垃圾题,而是要精练高考典型原题。垃圾题要么简单重复,要么偏难谬怪,会混淆思维,甚至误导学生。但高考原题是高考专家依据课标和考纲精雕细琢的产物,真正体现高考试题的规律和方向,学生做高考题,就如同和高考命题人对话。精选精练高考试题,尤其是近三年的新课改区高考原题。

最后一“忌”是在训练答题技巧时,忌题海战术,要分类训练,找寻规律。收官阶段的题海战术,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让考生迷失方向。教师应该按高考题型分类训练,找出同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和规律。如选择题可分为材料类和图表类,有针对性的训练,总结解题规律。观点类试题可以按照观点、论证和结论三部分专项训练。材料性问答题要侧重训练学生的阅读及提取信息能力,知识迁移和逻辑表述能力,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以及学科语言的运用能力。

第五篇:2014 年高考历史备考建议

2014 年高考历史备考建议

——高三后期历史复习的一些看法

太湖二中韩海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2014年高考大战的硝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受太湖县教研室汪晓权主任的委托,借安庆市高三历史教研会这个平台,我就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谈几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实属班门弄斧,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 ,提高能力考查

安徽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与2013年相比,考核目标与要求上完全一致,即‘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化部分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内容的变化。与2013年相比较古代部分把去年删除的“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又添加上;近代部分没有变化;现代部分删除“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选修部分的选修一没有变化,选修二删除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2、题型示例的变化。今年题型示例变化较大,对去年题型示例进行了近40%的更换。选择题共18题,保留的有11题,更换了7道新示例题;非选择题共12题,保留的有7题,更换了5道题型示例, 1

答案要点的制定,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应针对题型示例选择有关高考真题加强练习,掌握此类试题的答题要领,发掘其命题指导思想、课标要求。

3、命题要求的变化。命题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古今贯通、中外关联,重视新材料的运用与新情境的创设。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

4、注重对图表材料的设置与考查。在18道选择题题型示例中,有8题都属于图表材料型试题,占题量的45℅。这种创设新情境和新史观要求考生通过对全新的历史材料进行解读,运用多种思维能力和必要的答题技巧,寻找正确答案。如:例1主要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例17考查史学方法论,尤其值得注意。

5、题型示例重视新课改先进地区试题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在 30 道题型示例中,所列试题绝大部分为沿海发达地区近几年的典型高考题,这些省份的试题别出心裁,独具一格,创新性强,具有稳中求新、求活、求异的特点。

6、突出我省自主命题与时俱进的特点。要注意新增题型,选择题中有6题是我省文综自主命题的高考试题,图文并茂,耳目一新。非选择题中有2题是我省自主命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安徽乡土历史,如安徽历史名人(大禹、老子、庄子、管仲、曹操、华佗、毕升、包拯、朱熹、朱元璋、胡雪岩、李鸿章、胡适、陈独秀、陶行知、邓稼先、汪道涵等)、在安徽大地发生的重大事件(洋务运动、刘邓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农村改革等)、中部崛起(皖江城

市带)、徽商和晋商等知识点,关注乡土文化和人文素养的考查。

二、研究教材和高考典型试题,以不变应万变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尤其是我们历史学科更要紧扣教材,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教材。所以,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教材的阅读,决不能脱离教材只顾埋头做题。重视对教材中重点知识的研究,深入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从教材中挖掘考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落实考点要求。

当前高考竞争异常激烈,如何使复习有效,这对于高考的成败十分重要。在复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一些近几年的高考题。由于高考试题命制存在连续性,研究往年试题有助于把握高考命题方向。认真分析研究近三年的新课标试题及有关省市试题,把握各考点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能力要求、出现几率、命题走向,然后针对各单元情况分类归纳,从中精选出一些题目用于课堂教学,以确保教学针对性。通对高考试题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高考试题的试卷结构,主干知识的考查方法,各种题型的功能,试题的难度,能力考核的方向等。通过做高考试题,对于高考不再有神秘感,做到心中有数,慢慢地就会找到高考的感觉。

三、浅谈后期复习备考策略与方法,决胜高考

1、制定符合考情和学情的复习计划。第一轮复习按照教科书顺序进行,三月底四月初结束。四五月份安排二轮复习同时进行强化训练,二轮复习按通史的备考模块较为科学。只有回归通史,重视单元时代特征和历史规律,才能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实现有机整

合,弥补模块专题史的不足。二轮复习时要突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加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2、高度重视《考试说明》的变化。要强调新增加内容的重要性,很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特别要关注命题要求的变化,注重对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中国古代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世界资本主义各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苏联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等。

3、以文明史范式理念指导历史复习。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的。利用文明史范式进行复习,既可以让学生获得一些文明史的常识,如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文明史的构成等。也可以指导学生用文明史观解读和掌握教材内容,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都得到了更好地提升。

4、关注长效热点与周年大事,寻找与教材的结合点。比如周年大事(宪政这一方面尤为重视);对历史大事件的反思,如反思辛亥革命的评价;把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法国的宪政发展史;国际时事马航事件反映出在灾难面前各国间的合作等,都值得关注。

5、加强科学训练,提高应试能力。11道选择题和2道材料题必须在40分钟左右完成,后期的有限训练要突出三个方面:基础性、适应性、适量性。抓住三个环节: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分析不足查找原因、总结方法提升能力。要注意历史学科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在解决问题时要学会用历史学科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用历史学科的语言准确表述。通过规范训练提高学生解题速度,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和能力,尤其是提高解答图表类题型(图片类、折线图和柱状图、数据表格类等)和漫画类题型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重视“新材料”的运用与“新情境”的创设。

6、回归教材夯实基础。高考源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因此在复习迎考中应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切忌丢掉书本,搞题海战术,舍本逐末,以练代学;应全面掌握《考试说明》所列出的知识点,不能厚此薄彼,要纲举目张;应重点掌握知识点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点间的互动,而不能孤立、片面的看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马到成功,在2014 年6月取得辉煌的成绩!

下载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推荐45篇)

    篇1: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XX年前)二、奴......

    高考历史知识点提纲[合集5篇]

    很多同学认为历史的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其实这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学科的特点,没有掌握历史的学习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高考历史知识点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

    2011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5篇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历史: 必修1 知识点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考点1 西周的分封制 考点2 西周的宗法制 知识点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1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010届高考历史有效备考之我见

    2010届高考历史有效备考之我见 黄石二中高三历史备课组长:谢立新 每年的文综高考历史试题部分总是招来老师和学生的一片骂声,我想原因无非有二:一方面是历史试题本身太难、太学......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会历史汇报材料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会历史汇报材料 一、研究考题(方向比速度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 (一)回顾高考改革历程 1977——1988年:严格“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1989——1991年:史料分析题的出......

    高考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

    2014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秦汉

    2014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高考历史知识点简明总结(合集5篇)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整理(一)古代中国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