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课程与 教学论 答案

时间:2019-05-14 06:0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春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课程与 教学论 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春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课程与 教学论 答案》。

第一篇:2018春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课程与 教学论 答案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157

学年学季:20181

单项选择题

()就是把教科书的内容按照线性方式来排列,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直接联系的直线,前后的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1、在教科书内容设计中,   

学科逻辑

心理逻辑

直线式组织

纵向组织。

2、在课程与教学变革模式中,以下属于“情境模式”的特点的是()    极为强调专家学者的作用

主张教师是积极创造的主体

其通则包括非正式的个人接触

由“启动、实施、合作”三个阶段构成

3、以下属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施阶段的内容的是()

。

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



评价学生成绩



依据事先确定的目标进行总结



确定评价目标可能的各种非预期效应

4、课程评价的模式中,与CIPP评价模式的不同决策类型相对应的评价包括(

目标评价 

过程评价



回应性评价 

课程差距评价

5、在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中,以下处理方式属于正面激励策略的是()

。)

强化情感因素 

慎用批评



发现并管理学生的对抗行为 

常规-奖赏-处罚。

6、在教学模式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模式被称为()

“探究式”教学模式



“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

范例教学模式



“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

()是指学校范围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7、

校内课程资源 

校外课程资源 

自然课程资源



社会课程资源

8、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使教学设计方案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整个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开放性 

多维性



系统性 

基本性

9、西汉建立不久主张设置()课程。



《射》 

《御》 

《数》 

《六经》)。

10、课程与教学研究关注的实质性范畴是指()

使其目的和手段呈现政治和社会过程



课程与教学研究共同要素的本质、特征和价值 

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领域 

教学案例等的设计与制作。

11、以下不属于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的是()

协作性 

及时性 

自组织性 

个体性。

12、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考虑的要素不包括()

家长的需要 

课程目标 

社会发展的需要 

学生的兴趣

13、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的特点。



开放性 

多维性 

校本性



基本性

14、课程价值取向以()为中介对教学目标产生重要影响。



教学媒介 

教师



课程体系内诸多要素 

教学方法

()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把当时的手工训练、新教学方法以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等因素融在一起。15、1896年,

约翰逊 

杜威 

华虚朋



帕克赫斯特。

16、以下哪一种观点不能描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大课程观 

大教学观 

相互作用观 

媒体说。

17、下列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技术专业性范畴的是()

使其目的和手段呈现政治和社会过程



课程与教学研究共同要素的本质、特征和价值 

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领域 

教学案例等的设计与制作。

18、施良方将繁多的课程定义加以归类,以下属于其分类的是()

可接受课程 

广义课程 

课程即学习经验 

狭义课程。

19、以下属于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课堂教学交流管理的是()

集体促成纪律的管理 

课堂外向问题管理 

管理学生的课堂不良情绪 

无效交流管理

()指在不同阶段上根据课程目标使教科书内容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重复出现。20、在教科书内容设计中,

学科逻辑 

螺旋式组织



直线式组织 

纵向组织

21、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泰勒提出并阐述的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不包括(

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

这些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实际意义?



学校应该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22、以下属于课程的外在功能的是()

。

课程的文化功能



课程的发展功能 

课程的教育功能 

课程的完善功能)。

23、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教学实践领域,苏联的教育学著作大量引介到国内,其中以凯洛夫主编的()影响最为巨大。



《中学暂行规程(草案)》 

《教育学》



《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

《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24、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系统性 

B.多维性 

C.层次性 

D.原发性。

25、以下不属于课程的内在价值的是()

E.推动受教育者心智成熟 

F.发展学习者能力 

有助于人格的培养和完善 

课程的社会本质

多项选择题

()

26、布卢姆于1956年出版了专著《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将认知教学目标分为

层次。

综合、评价



知识、领会



掌握、分析 

应用、分析。

27、教师要有效地进行课程开发必须借助相应的途径,具备相应的方法,那么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有()

讲授法 

探究法



体验法



反思法

28、斯巴达教育为使公民英勇善战,设置了

等军事体育教育课程。

()

跑步



铁饼



投标枪



跳跃

29、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多层次、多侧面的,通过对不同学者观点的比较,可以归纳出目前得到认同的教学过程本质的特征有(

教学过程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

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和实践的过程



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

。30、夸美纽斯详尽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各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其中包括()

循序渐进原则 

巩固性原则 

量力性原则 

直观性原则。

31、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的课程改革也会呈现出一些相同的趋势。目前课程与教学变革趋势是()

渐进性 

整体性 

复杂性 

平衡性。

32、在课堂教学管理中,能否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尽力而为即可 

常用批评 

充分尊重学生



接纳每一位学生

33、根据呈现方式的不同,课程资源可分为()

。

信息化资源



活动资源



文字资源



实物资源

34、按照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态度,课堂教学管理可以划分为(

悲观的课堂管理 

乐观的课堂管理 

积极的课堂管理



消极的课堂管理

。)从课程领导含义可以看出,课程领导是关注参与主体的自主性以及人的自我发展,注重人的价值、团队力量的展现,由此课程领导特征有()。

35、

共同参与性



互动对话性



民主平等性



实践生成性

36、综观国家课程的开发,可以认为,国家课程开发具有如下特点。

()

强制性



统一性



基础性



多元性

37、教学可以看作由若干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下列属于教学的构成要素的有(

教学评价



教学目标



教学环境



教学方法和手段)。

38、在兼顾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以系统思想为根本指导,认为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是: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实施设计 

教学目标设计



教学内容设计

39、学生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主要表现在()

。

学生的错误



生活经验



兴趣与爱好



思维差异

40、课程与教学变革作为社会变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为()

。)



创新性



教育性



政策性 

协调性

41、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操作一般分为

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运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措施。

(

实施



准备



总结 

反馈

42、课程与教学变革策略是指课程与教学变革的产生可采用的方式方法,则基本变革策略有()

。

自中而上策略



自上而下策略



自中而下策略 

自下而上策略)

()

43、从课程开发主体的角度看,主要有

等几个层次。

地方课程开发 

国家课程开发 

师本课程开发 

校本课程开发。

44、课程的定义纷繁复杂,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包容”说



“经验活动”说 

“科目进程”说 

“媒体”说。

45、以下属于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基本模式的有()

情境模式



兰德变革模式 

“研究—开发—推广”模式 

社会互动模式

判断题

46、科学主义范式是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一大主流,这种范式深受行为和实证研究的影响,把课程与教学的主要任务看作是因果关系的解释。

 A.√

 B.×

47、课堂教学管理的中观层面主要是指以国家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宏观把握、规范与导向,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 A.√  B.×

48、情知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动态体系,由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两部分组成。

 A.√  B.×

49、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是零散的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教育的手段主要是口耳相传以及观察模仿。

 A.√  B.×

50、人文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根据主体的期望对课程与教学中的行为进行意义诠释,可以运用数字化的方法来进行。

 A.√  B.×

51、在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囊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以及教学成效等方面的评价。

 A.√  B.×

52、教学的五要素说包括: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媒体。

 A.√  B.×

53、秦统一中国时期在文献中出现了“课程”一词。

 A.√  B.×

54、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认为必须从可见的行为出发,通过观察和测量可见行为以及最终的结果来确定输入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 A.√  B.×

55、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即对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系统、课堂教学素养的评价。

 A.√  B.×

56、从外部角度来看,课程实施是一个上位概念,包括完成整个课程设计的所有环节;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下位概念。

 A.√  B.×

57、课程开发通常被理解为一个从课程规划到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过程,是一种从宏观到中观和微观的课程运作活动。

 A.√  B.×

58、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培养受到重视,教育理论争鸣氛围浓厚,各民族教育大融合。

 A.√  B.×

59、社会适应与发展的功能是指课程与教学变革不断促进自身领域的改变,更好地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

 A.√  B.×

60、范例教学模式主张选取蕴含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范例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认识到实践理解、掌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原理的模式。

 A.√  B.×

主观题

61、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参考答案: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62、教学评价

参考答案: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63、课程与教学行动研究

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行动研究是由课程教学情境的参与者,对自己实践活动上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对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进行的反省研究。

64、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

参考答案:

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是指以目标作为课程评价的核心与依据,根据预定的课程目标,通过系统地、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判断实际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课程目标及程度的过程。

65、课程实施

参考答案:

课程实施是指通过协调课程实施中的诸多因素,将课程计划纳入到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同层次地落实课程计划的过程。

66、课程变革趋势中的平衡性

参考答案:

课程变革趋势中的平衡性是指课程与教学的要素在功能上的平衡,或者要素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

67、班内个别教学

参考答案:

班内个别教学是指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互动。

68、行动研究法

参考答案:

行动研究法是指身处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研究者、一线教师和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学者密切协作,以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或者独立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去的一种研究方法。

69、干预性课堂教学管理

参考答案:

干预性课堂教学管理是指当正常的课堂行为受到干扰时,教师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70、班级授课制

参考答案:

班级授课制是指把学生按年龄编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71、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开放的系统方法,对教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形成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资源开发、实施、评价及其完善的方案的过程。

72、文献研究法

参考答案:

文献研究法是指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综合与整理的过程,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开展的有关文献的一种方法。

73、班内分组教学

参考答案:

班内分组教学指根据教学或学生的各种需要,把全班学生再细分成为若干个人数较少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他们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

74、校外课程资源

参考答案:

校外课程资源指学校范围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75、过程变量

参考答案:

过程变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主要包括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互动、学生行为的改变等。76、简述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

参考答案:

(1)课程资源开发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促进教师的精神、观念成长;有助于教师的技能发展;有助于教师知识的更新等。

(2)课程资源开发能促进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实现学生的“社会参与”;有助于学生角色的更新与适应(自主学习者、知识探究者、合作学习者、社会实践的积极参与者)等。

(3)课程资源开发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有助于拓展学校的教育空间;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形成具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等。

77、简述叙事研究及其研究程序。

参考答案:

叙事研究是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通过运用或分析叙事材料来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并对故事现象或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叙事研究的主要阶段为:置身现场,走进故事;从现场到现场文本;撰写现场文本;从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撰写研究文本。

78、简述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参考答案:

(1)课程与教学论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等各种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2)课程与教学论要研究课程与教学的条件。课程与教学活动离不开基础条件的支持,这些条件包括课程与教学的宏观条件和微观条件。

(3)课程与教学论要研究课程与教学的操作。课程与教学论要探讨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的程序、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模式、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领导与教学管理等。

79、简述课程与教学论的常用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

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80、简述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原则。

参考答案:

(1)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相统一的原则。(2)直线式与螺旋式相统一的原则。(3)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相统一的原则。

81、简述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参考答案:

(1)树立现代课程与教学观;(2)科学阐释课程与教学问题;(3)升华课程与教学经验;(4)提高课程与教学质量;(5)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82、阐述教学(课程)目标之间、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针的关系。

参考答案:

(1)概念:①教育方针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的阶段内,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②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体要求。③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④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活动所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

(2)关系:教育方针是这些概念中处于最抽象、最上位的层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课程)目标都是它的下位概念,处于其下的不同层次。教育方针处于最高层次,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课程)目标起着指导、支配和制约的作用,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之一。教育目的一方面受制于教育方针,以教育方针为指导,同时又制约着培养目标,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之一。以此类推,某一概念既受制于其上位概念,同时又制约着其下位概念。最下位的目标实现了,才能使其上位的目标逐一得到实现,并最终实现总的教育目的,从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83、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试论述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目的明确。确定教学目标要注意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确定的目标要切实可行、具体清楚,能够真正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能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

(2)内容正确。一方面是指教师讲授的内容、呈现的材料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另一方面是指教材的讲授、概念的定义、原理的分析是准确、有条理和符合逻辑的。

(3)方法恰当。课堂上使用的方法应符合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特征,并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表达清晰易懂。教师上课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言语流畅;明白易懂,知识讲解准确,规范与专业;板书规范,课件和多媒体使用合理有效。(5)组织良好。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节奏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能够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能够机智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

(6)积极性高。教师和学生都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智力活动;整个课堂活动表现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积极发展。

84、举例论述教案编写的基本格式、原则与要求。

参考答案:

(1)教案的基本格式:授课课题,授课时间,授课类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时安排,教学过程,布置作业,教学后记。(2)编写教案时注意以下原则:递进性原则,简洁性原则,完整性原则,新颖性原则。

(3)教案编写的要求:编写教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标,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修订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5、举例阐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阶段。

参考答案:

(1)准备阶段: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目标,这是评价准备阶段的首要任务。主要方法有预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具体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向学生反馈,都会因评价目标的不同而会有所区别。

(2)实施阶段:要具体落实评价者制定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案,通过不同的方式收集评价信息资料的过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传统的量化测验方式,也可以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书面测验、师生交流、档案袋法等。

(3)反馈阶段:由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资料的分析和反馈两大环节组成。在分析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资料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评价方法不同,所收集的资料也有很大的差异,其结果分析的方式也不相同。评价的重要功能与价值就是通过将评价信息及时地反馈给有关人员,改进下一阶段的活动。

第二篇: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学前教育课程论》网上作业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学前教育课程论》网上作业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

幼儿园园长如何才能提高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解和认识。

建立理论学习制度。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课程与教师理论,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学会理性的思考教育教学问题。在这方面,园长应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理论支持,提供大量的理论文章和有关书籍,让教师研读,并做读书笔记和交流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长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园长应转变观念从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入手,建立“让幼儿自主发展”的教育观念。新纲要的学习不仅在理论上读懂读透,而且在实践中不断体会和认识,为此应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园长积极带头参加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并利用幼儿园教研组、年级组等形式多方位、多层次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教师多听、多看、多比较、多思考,认真组织每一位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观摩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思想有所变化、有所触动。设计题

有一个幼儿园想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方面的教育,请你运用课程目标方面的知识为这个幼儿园设计和确定创造性课程的目标。

总目标:创造性人格和创造的能力。具体的课程目标:创造性的人格品质;创造的知识和方法;创造过程的体验。简答题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步骤。

课程评价主要包括确定评价的目标、确定评价的内容和主体、建构评价指标体系、收集评价资料;解释评价资料并得出结论

2、撰写评价报告。简答题

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性。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让幼儿在愉快、自主中全面健康发展。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教学活动一样,在幼儿园课程中是缺一不可的,游戏活动和另两类活动互相补充,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游戏在幼儿园整合课程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游戏活动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游戏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四、游戏能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爱护环境的良好品格 名词解释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一个和课程**或者课程革新相关、牵扯到不同层次人员的概念。以下三个隐喻可以反映出人们对于课程实施本质的理解: 名词解释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为儿童提供的有益于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

第二次作业

论述题

简评蒙台梭利教学法。

要点:蒙台梭利教学法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但同时也存在巨大的争议;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众多教具和思想至今仍然在使用,在感官教育、数学教育等方面具有建树;去点在于理论基础过于生物学化,教学过程过于结构化,妨碍儿童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设计题

请你以发展幼儿创造性表达为核心,自选内容设定一个舞蹈教学活动。

课程目标:激发幼儿在舞蹈活动中的创造欲望

教会幼儿如何识别舞蹈的基本元素并进行组合创造的能力。

课程内容:用所学基本舞蹈动作来表现《野蜂飞舞》 活动过程: 暖身活动 欣赏音乐

识别舞蹈的基本元素 自我表达 简答题

瑞吉欧的理论来源。

意大利特有的文化和政治;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建构主义理论。

瑞吉欧教育体系源于意大利北部小城瑞吉欧·艾米莉亚。在过去三十年中,住在这个社区的教育工作者、家长与社区居民一起胼手胝足,发展出了一套独特与革新的哲学和课程假设、学校组织方法,以及环境设计的原则,我们称之为“瑞吉欧·艾米莉亚教育取向” 简答题

五指活动课程的内容。

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名词解释 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关注的是过程。名词解释 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以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指向目标实施后儿童身上发生的行为变化。

第三次作业

简答题

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的主要步骤。制定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评价。简答题

幼儿园课程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课程研究和心理学研究是不同的领域;心理学可以帮助课程研究者和设计者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出来具有发展性的课程。论述题

请你谈谈当前幼儿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方面遇到的困难。

要点:对目标的类型和作用认识不清;表述不够清楚;不能根据幼儿的情况确定合适的目标;不能根据教学的进展调整目标等。设计题

请你为幼儿园设计数学课程目标。

要点:数概念;关系、排列组合、几何形状的认识以及沟通和表达。名词解释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系判断各个层次课程(如理想的课程、正式课程、知觉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等层次)的优劣价值,指出其缺陷或困难所在,从而能够做出行动的决定。名词解释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和相应的学习经验选择的、蕴涵或组织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第四次作业

名词解释

方案教学/项目活动

项目活动(又翻译为方案教学),是对该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最全面准确的概括。这种活动的基本要素或关键的词包括: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小群体共同进行长期、深入的专题研究等等。名词解释 整个教学法

陈鹤琴认为, “ 整个教学法,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 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 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 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简答题

项目活动/方案教学的步骤

确定主题,编制主题网络,实地调查、分享交流。简答题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也可称为纵向结构,从上到下一般可分为四个层次:

①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这类目标一般比较宏观,表述得相对比较抽象、概括,提纲挈领。

②年龄阶段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又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目标是三年的总目标,第二层则是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的一年性目标,即中期、中观的目标。

③单元目标。这个“单元”,既可以是内容的“单元”,也可以是时间“单元”。当它作为时间单元时,这层目标也就相当于“月计划”、“周计划”中的目标。

④教育活动目标。即某一教育活动期望达成的效果。它比较具体、微观。

一般来说,课程研究人员负责制定的是一、二层课程目标,而幼儿园教师参与制定的目标主要是三、四层,有时也要参加第二层目标的制定工作。

课程目标的“层次”是从纵向的角度来探讨课程目标体系的构成问题的,课程目标的结构则是从横断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事实上,课程目标的每一个层次,也都有一个横向结构问题。论述题

请你谈谈你对园本课程这一概念的理解。

园本课程来源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本位课程和地方本位课程而言的,它们主要是按课程开发主体的不同划分而成的,可见园本课程就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学校共同体(主要是教师)来决策,共同开发的课程,园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相当水平的课程开发知识和技能,不是几个人随便就能做出来的,开发园本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不是为了出特色,而是为了使自己的课程更加适应本园的幼儿.设计题

请你设计一个发展幼儿创造性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活动模式。幼儿自己阅读;自由联想;教师提问,分享交流。

第五次作业

名词解释题(请以简要语言解释如下概念)行为目标

所谓“行为目标”,指的是一种用可以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幼儿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效果的预期。每一项行为目标应该包括三个构成要素:型为主体、行为发生的情景、行为、和行为表现标准。简答题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目标有哪些?

以培养儿童均衡发展的人格为目标。通过作业让儿童把内在的生命力表现出来。在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在自由和主动的活动中让儿童自我纠正,使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成为独特的人。名词解释 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简答题

西方早期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面对未来的挑战,西方国家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向的趋势:课程多元文化化;保育教育相整合;课程全纳化;课程综合化;课程个性化;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设计题

有幼儿园准备开发园本课程,准备成立一个开发委员会。请你为这个委员会选择并确定成员。

委员会规模为6-8人,包括管理人员、不同年龄段教师代表、家长、社区代表和相关专家。论述题

你在实施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时候约到了那些困难,请你分析这些困难的成因。

1、对个别儿童的关注。原因:幼儿园班内幼儿人数多,老师很难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兼顾到个别 幼儿,是自己的困惑。

2、在纲要当中的各年龄班的特点和所适合的教育形式。原因:自己的工作经验不足,还需要对各个年龄段的幼儿更多的了解,采取相应的教育形式。

第三篇:2012下半年西南大学《学前教育课程论》作业答案

2012下半年西南大学《学前教育课程论》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1、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一个和课程设计或者课程革新相关、牵扯到不同层次人员的概念。以下三个隐喻可以反映出人们对于课程实施本质的理解。隐喻一课程计划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课程实施则是具体的施工。设计图纸要对如何施工作出非常具体的规定和详细的说明。

隐喻二课程计划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个方案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的课程实施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

隐喻三课程计划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课程实施则是作品的演奏。贯彻实施新纲要涉及国家层面的机构和人员也涉及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还涉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当然也涉及具体的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课程事实可以称之为教师层次的课程。

2、幼儿园课程:结合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的特点,可以将幼儿园课程定义为: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3.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关注的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活动的实际进展提出的相应的目标。生成性目标更关注的是过程。它反映的是儿童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要求教育者根据幼儿的先前经验和活动过程对幼儿进行了解形成灵活的、适应幼儿兴趣和当前发展的目标。

4.行为目标:所谓“行为目标”指的是一种用可以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幼儿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效果的预期。每一项行为目标应该包括三个构成要素型为主体、行为发生的情景、行为、和行为表现标准。

5.课程内容:是由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系统的间接经验与学生的某些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基本材料。

6.整个教学法:陈鹤琴认为, ” 整个教学法,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 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 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 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7.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第二次作业:

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步骤

答:

1、前评价

2、活动过程中的评价

3、后评价

4、追踪评价

2、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性

答: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让幼儿在愉快、自主中全面健康发展。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教学活动一样,在幼儿园课程中是缺一不可的,游戏活动和另两类活动互相补充,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游戏在幼儿园整合课程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游戏活动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游戏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四、游戏能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爱护环境的良好品格。

3、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的理论来源。

答:瑞吉欧方案教学体系诞生于本世纪60年代,其发源地在意大利北部一个名为瑞吉欧-艾米里亚的小城,由当地的杰出人文主义教育家马拉古兹发起并领导,在市政府和社区民众的全力支持、合作与参与,经过专业人员(包括教师和教研员)数十年的艰苦努力和实践,被予为继蒙台梭利之后,又一个颇具特色的、堪称影响世界的幼儿教育模式或体系。

4.五指活动课程的内容。

答: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创编的。陈鹤琴攻破了按学科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方式,以大做作、大社会为中央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陈鹤琴以5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方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辨别,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5.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的主要步骤。

答:制定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评价。

6.幼儿园课程与心理学的关系。

答:心理学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理论依据;课程研究和心理学研究是不同的领域;心理学可以帮助课程研究者和设计者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发展性的课程。制定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评价。

7.项目活动/方案教学的步骤

答:确定主题,编制主题网络,实地调查、分享交流。

8.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

答: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幼儿园层面和教师层面

9.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目标有哪些?

答:以培养儿童均衡发展的人格为目标,通过作业让儿童把内在的生命力表现出来。在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在自由和主动的活动中让儿童自我纠正,使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成为独特的人。

10.西方早期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答:课程中的多元文化主义;保育教育整合;全纳教育;课程综合化;课程个性化;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

第三次作业:

1.有一个幼儿园想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方面的教育,请你运用课程目标方面的知识为这个幼儿园设计和确定创造性课程的目标。

答:总目标:创造性人格和创造的能力。具体的课程目标:创造性的人格品质;创造的知识和方法;创造过程的体验。

2.请你为幼儿园设计数学课程目标。

答:要点:数概念;关系、排列组合、几何形状的认识以及沟通和表达。

3.请你设计个以发展幼儿创造性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活动模式。

答:幼儿自己阅读;自由联想;教师提问,分享交流。

4.有幼儿园准备开发园本课程,需要成立一个开发委员会。请你为这个委员会选择并确定成员。

答:委员会规模6—8人,包括管理人员、不同年龄段教师代表、家长、社区代表和相关专家。

第四次作业:

1.幼儿园园长如何才能提高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解和认识

答:作为幼儿园的一名园长,她自己首先要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其次建立理论学习制度。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课程与教师理论,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学会理性的思考教育教学问题。在这方面,园长应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理论支持,提供大量的理论文章和有关书籍,让教师研读并做读书笔记和交流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长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园长应转变观念从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入手,建立“让幼儿自主发展”的教育观念。新纲要的学习不仅在理论上读懂读透,而且在实践中不断体会和认识,为此应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园长积极带头参加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并利用幼儿园教研组、年级组等形式多方位、多层次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教师多听、多看、多比较、多思考认真组织每一位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观摩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思想有所变化、有所触动。

2、简评蒙台梭利教学法。

答:要点:蒙台梭利教学法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但同时也存在巨大的争议,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众多教具和思想至今仍然在使用,在感官教育、数学教育等方面具有建树;去点在于理论基础过于生物学化,教学过程过于结构化,妨碍儿童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

3.请你谈谈当前幼儿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方面遇到的困难

答:对目标的类型和作用认识不清,表述不够清楚,不能根据幼儿的情况确定合适的目标,不能根据教学的进展调整目标等。

4.请你谈谈你对园本课程这一概念的理解。

答:园本课程来源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本位课程和地方本位课程而言的,它们主要是按课程开发主体的不同划分而成的,可见园本课程就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学校共同体(主要是教师)来决策,共同开发的课程,园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相当水平的课程开发知识和技能,不是几个人随便就能做出来的,开发园本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不是为了出特色,而是为了使自己的课程更加适应本园的幼儿。.5.你在实施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请你分析这些困难的成因。

答:1.没有明确的目标;缺少足够的课程资料;缺乏去有效的评价工具;缺乏足够的支持等。

原因:纲要本身缺乏明确的学习标准和目标;管理层没有建立有效的实施计划和支持系统

2.对个别儿童的关注。原因:幼儿园班内幼儿人数多,老师很难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兼顾到个别幼儿,是自己的困惑。

3.在纲要当中的各年龄班的特点和所适合的教育形式。原因:自己的工作经验不足,还需要对各个年龄段的幼儿更多的了解,采取相应的教育形式。

第四篇: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及答案

判断题

1、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2.A.√

B.×

2、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1.2.A.√

B.×

3、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1.2.A.√ B.×

4、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1.A.√

2.B.×

5、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1.2.A.√

B.×

6、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1.2.A.√

B.×

7、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

1.2.A.√

B.×

8、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则是以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1.2.A.√ B.×

9、正确的审美原则必须坚持实践原则与体验原则的统一,生活原则与修养原则的统一。

1.2.A.√ B.×

10、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科学文化的创造活动。

1.2.A.√

B.×

11、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1.2.A.√

B.×

12、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自始至终。

1.2.A.√ B.×

13、物质就是存在,所以存在就是物质.1.2.A.√

B.×

14、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有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

1.2.A.√ B.×

1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1.2.A.√

B.×

16、促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大工人运动是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2.A.√ B.×

17、哲学的思想属性是揭示规律,回归生活,联系实际。

1.A.√

2.B.×

1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1.A.√

2.B.×

1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在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A.√

2.B.×

20、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1.A.√

2.B.×

21、美是以和谐体验为衡量尺度,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的自由状态。

1.A.√

2.B.×

22、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1.2.A.√ B.×

23、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2.A.√ B.×

24、人民的主体始终是广大的从事物质财富创造的体力劳动者。

1.2.A.√

B.×

25、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因此叫可变资本

1.2.A.√ B.×

2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1.2.A.√

B.×

27、价值是以客体属性为衡量尺度,而达到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状态。

1.2.A.√

B.×

28、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1.2.A.√ B.×

29、真理的发展就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无数的相对真理构成了绝对真理。

1.2.A.√ B.×

3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鲜明的特点是,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1.A.√

2.B.×

31、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2.A.√ B.×

32、认识事物的度就是要求在具体工作中把握“适度原则”。

1.2.A.√ B.×

33、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1.2.A.√

B.×

34、发展是旧事物不断消亡新事物不断产生的新陈代谢过程。

1.2.A.√ B.×

3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问题是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1.2.A.√

B.×

36、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1.2.A.√ B.×

37、不可知论思想的最终归宿是走向怀疑论和诡辩论。

1.2.A.√ B.×

38、唯心主义哲学的表现形式有绝对唯心主义和相对唯心主义。

1.2.A.√

B.×

39、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人类社会划分为渔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1.2.A.√

B.×

40、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1.2.A.√ B.×

41、商品的价值是指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1.2.A.√

B.×

42、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2.A.√ B.×

43、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逐剩余价值.1.A.√

2.B.×

44、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产生垄断,1.A.√

2.B.×

45、自我封闭与保守地搞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1.A.√

2.B.×

46、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A.√

2.B.×

47、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A.√

2.B.×

48、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别的产品上,所以叫可变资本。

1.2.A.√

B.×

49、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1.2.A.√ B.×

50、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A.√ B.×

51、否定的实质是彻底的否定和全盘的抛弃。

1.2.A.√

B.×

5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2.A.√ B.×

53、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外部条件;内因决定外因。

1.2.A.√ B.×

54、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1.2.A.√

B.×

55、唯心主义思想虽然从本质上是错误的,但也有一定的积极因素。

1.2.A.√ B.×

56、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A.√

2.B.×

57、理性话语意识就是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强调尊重对方、平等对话。

1.A.√

2.B.×

58、实践是发挥人主观能动作用的必经途径。

1.A.√

2.B.×

59、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1.A.√

2.B.×

60、运动是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1.A.√

2.B.×

61、理论回到实践的唯一条件是逻辑上必须是正确的。

1.2.A.√

B.×

62、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本质区别。

1.2.A.√ B.×

63、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1.2.A.√ B.×

64、人民的主体是广大的从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劳动者。

1.2.A.√ B.×

65、剩余价值是由不变资本带来的,也就是由机器设备创造出来的。1.2.A.√

B.×

66、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最根本的规律。

1.2.A.√

B.×

67、哲学的思维特征最主要表现是抽象与概括。

1.2.A.√

B.×

68、先验论与反映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由物到感觉”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1.2.A.√ B.×

69、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对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进行的局部性质变。

1.A.√

2.B.×

70、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的反映。

1.2.A.√ B.×

7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来实现的。

1.2.A.√ B.×

72、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1.2.A.√

B.×

73、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因此叫可变资本。

1.2.A.√ B.×

74、人民的主体始终是广大的从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劳动者。

1.2.A.√ B.×

75、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1.2.A.√

B.×

7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生产的绝对过剩引发的。

1.2.A.√

B.×

77、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

1.2.A.√

B.×

78、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1.2.A.√ B.×

79、美是以和谐体验为衡量尺度,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的自由状态。

1.2.A.√ B.×

80、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

1.2.A.√ B.×

8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强度。

1.2.A.√

B.×

82、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的矛盾。

1.A.√

2.B.×

83、事物的假象就是人对事物产生的错觉。

1.2.A.√

B.×

84、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然地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

1.2.A.√

B.×

85、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律与本质。

1.2.A.√

B.×

86、剩余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1.2.A.√

B.×

87、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1.2.A.√ B.×

主观题

8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发展成果,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

89、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

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是把所得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或者贮存起来,而是将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即扩大再生产。这种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导致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引起 资本排斥劳动力的现象,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就会相对减少,必然导致大量劳动力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90、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

反对教条主义的照本宣科、反对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反对实用主义的断章取义。确立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9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哪些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经验: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坚持以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不动摇。主要教训是:第一,新生事物的成长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长期、艰巨的过程。切忌犯盲目冒进的“左”倾错误。第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切忌简单、机械地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要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第三,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不的单一的纯粹的过程,它会受 到国际关系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对外开放,充分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去,自我封闭与保守地搞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92、结合下列图示所反映的社会,回答问题:

(1)在社会的转型期,如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利己与利他的价值矛盾?(2)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如何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1)弘扬传统人文精神,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共鸣,构建“诚信为本”的道德规范,确立“宽厚仁爱”的处世原则,倡导“虚怀若谷”的人生真谛。同时,大力构建新的价值体系确立新的价值取向:不是奉献型,而是均衡型社会;制定新的行为准则:不是理想型,而是责任型社会;建立新的伦理规范:不是高尚型,而是合理型社会;进行新的道德教育:不是说教型,而是说理型教育。

(2)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改革开放与开拓创新的时代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理性与追求真理的科学观,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荣辱观,积极健康与追求高尚的审美观等。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五篇: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2年秋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2年秋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附件二

一、理论法学

1.论“一国两制”对我国法制的影响

2.试论法律信仰的危机及其拯救

3.论司法独立的精神实质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4.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护

5.论中国当代法学教育

6.儒家文化对当代中国法治的影响

7.论马锡五审判方式

8.从唐律的内容看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完成9.论儒家法律思想与现代法治思想的冲突

10.试论大陆法系对清末和民国法制的影响

11.浅议我国古代无讼思想

12.中国古代神权法思想论略

13.儒家法律思想研究

14.法家法治理论研究

15.德国民法典对世界法制的贡献

16.新自然法学思想评析

17.社会学法学思想研究

18.新分析法学思想研究

19.基督教神学对自然法思想的影响

20.论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21.试论霍布斯的自然法理论

22.论洛克的自然权利论

23.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剖析

24.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25.卢梭与孟德斯鸠法律思想比较研究

26.边沁功利主义法律思想研究

27.论梅因的法律思想

28.论凯尔森纯粹法学理论

29.论庞德社会法学理论

30.西塞罗的法律观

二、宪法与行政法学

1.市场经济条件下宪法功能的再认识

2.论宪法权威的形成与保障

3.论选举制度的价值与功能

4.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评价与展望

5.互联网时代言论自由保护与规制

6.劳动教养制度的合宪性评价

7.论城乡公民权利的平等保护

8.论失地农民的生存权保护

9.论公民出版自由的法律保护

10.论人大的“个案监督”

11.论紧急状态中的基本人权保护

12.论政府诚信的危机与重塑

13.论依法行政面临问题与对策

14.论行政法的比例原则——从“钓鱼执法”事件说起

15.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

16.《行政强制法》的释与评

17.我国行政听证的去形式化研究

18.论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9.我国信访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20.行政复议机构改革研究

21.关于我国设立行政法院的思考

22.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

23.论对内部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24.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

25.论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26.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之界定

27.论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28.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法规制

29.行业协会自律行为行政法律问题研究

30.公共设施致害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三、刑事法学

1.论危险驾驶罪

2.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3.网络犯罪及其防治对策

4.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

5.论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改造

6.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与控制

7.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8.女性犯罪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9.老年人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10.农民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11.毒品犯罪防治研究

12.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刑事被害人保护

13.利用计算机犯罪的特点与对策研究

14.中外犯罪预防理论比较研究

15.中外控制犯罪的对策比较研究

五、民商法学

1.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我国精神病人监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3.论“代孕”现象的法律规制

4.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评析

5.同性恋婚姻法律问题研究

6.婚前财产公证制度研究

7.网络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8.论格式旅游合同的法律规制

9.“过度医疗”的法律规制研究

10.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11.小区停车位权属的法律研究

12.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法制应对

13.论银行存款人权益保护

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15.民间借贷的法理分析与规制建议

16.论垃圾短信的法律规制

17.论垃圾邮件的法律规制

18.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19.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探讨

20.论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21.国有企业债转股问题研究

22.论我国小企业促进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3.试述统一国际间票据法的趋势

24.保险金继承权问题初探

25.责任保险中第三者索赔权问题研究

26.人寿保险单现金价值浅析

27.网络音乐著作权问题探析

28.公益性数字图书馆的版权问题研究

29.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30.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六、经济法学

1.论网络购物消费者权利的法律保护

2.论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3.第三方交易平台监管法律思考

4.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游戏不良影响的法律思考

5.农村大额医疗费保险制度研究

6.城市公租房法律问题研究

7.网络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8.我国农村灾害救助法律问题研究

9.城市垃圾循环利用法律问题研究

10.地方政府公债法律问题研究

11.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

12.开放式投资基金的法律问题

13.跨行查询收费法律问题研究

14.商业银行信息公开披露的法律分析

15.电子银行的法律问题研究

16.知假买假适用惩罚性赔偿之评析

17.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18.缺陷产品召回的法律问题研究

19.私人诊所/私立学校的企业性质问题研究

20.我国公积金制度研究

21.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22.试述可持续发展原则与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善

23.论生态移民补偿制度研究

24.论我国试用期劳动者权利的保护

25.浅论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2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2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28.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法律问题研究

29.家庭暴力法律防治体系的建构

30.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七、民事诉讼法

1.我国审判公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论审判独立与媒体监督的冲突与调适

4.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

5.建立健全小额诉讼制度研究

6.民事裁判执行难的对策研究

7.民俗习惯在审判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8.论诉讼外纠纷解决体制在我国的建立与完善

9.弱势群体诉讼权利保障研究

10.恶意诉讼研究

11.论建立判例制度必要性与可行性

12.小区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探讨

13.论仲裁监督模式之优化

14.论合意选择法官制度

15.手机短信证据问题研究

八、刑事诉讼法

1.辩诉交易制度研究

2.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3.论诱惑侦查及其法律规制

4.论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

5.拷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6.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

7.建立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思考

8.超期羁押的司法救济机制研究

9.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刑事诉讼再审理由的理性分析

11.论公诉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12.关于中国引进沉默权制度的思考

13.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完善研究

14.论刑事诉讼中法官之调查权

15.论辩护律师的权利保障

16.论起诉便宜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及借鉴

17.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制度研究

18.论亲亲相隐制度的确立

19.“零口供”对刑事侦查的影响与对策

20.恢复性司法与我国的缓刑制度

九、国际法

1.论民族自决原则和国际法的新发展

2.论国际司法机构临时保全措施研究

3.从难民公约角度看难民权利的保护

4.论国际人权法上的工会结社自由

5.论WTO协议司法救济条款对个人的适用问题

6.论国际人权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平衡

7.论公共秩序保留的法律适用

8.论保护弱者的国际私法方法及其立法完善

9.论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涉外商业贷款协议中的法律适用

10.论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民事管辖权法律冲突与协调

11.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我国区际冲突法中的适用

12.论国际商事纠纷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

13.论我国涉外遗产继承法律适用的立法完善

14.论涉外遗嘱处分方式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

15.论涉外非婚同居的“自体法”

16.论反致制度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17.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法律问题

18.论《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的教育服务对外开放

19.论我国服务贸易立法的现状和完善

20.论海外投资中的国有无形资产流失及其法律防范

下载2018春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课程与 教学论 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春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课程与 教学论 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