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城镇化“十一五”规划(豫政〔2006〕72号)
【发布单位】河南省
【发布文号】豫政 〔2006〕72号 【发布日期】2006-10-13 【生效日期】2006-10-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城镇化“十一五”规划
(豫政 〔2006〕7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城镇化“十一五”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月十三日
河南省城镇化“十一五”规划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提高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现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时期城镇化回顾
“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总体目标,坚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举”的发展方针,制定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重点,确定并积极推进省定26个城镇化重点县(市)和123个重点镇加快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强化城镇产业支撑,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到2005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0.7%,比2000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于每年提高1.35个百分点的全国平均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化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5年累计转移农村人口600多万,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998万。全省38个设市城市人口达到161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1572平方公里,较2000年新增498平方公里。省定26个城镇化重点县(市)中,巩义、项城、固始、潢川等县(市)的县城或市区人口已超过20万。全省123个城镇化重点镇实现了较快发展。总体上初步形成了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格局。
城镇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中心城市要素聚散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各市政府加大了对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特色园区发展,拉长产业链条,拓宽服务业开放范围,促进了产业发展,城镇经济实力明显提高。2005年,全省有郑州、洛阳、南阳、安阳、平顶山、新乡、许昌、焦作、商丘、信阳和周口11个市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中原城市群9市生产总值总量达到591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56.1%,比2000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中原城市群整体发展优势逐步显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镇面貌发生较大改观。“十五”期间,我省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争取国债和国家预算内资金,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全省大中城市道路、供水、供气、供热、供电、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取得长足发展,城镇供电紧张、通讯不畅的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更为方便快捷,18个省辖市、超过60%的县(市)已通达高速公路。学校、医院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城市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城市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城镇化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各市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市政公用行业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一批民营、外资及省外企业进入城市燃气、公交、供水、污水处理等领域;户籍改革步伐加快,城镇入户条件进一步放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养老、失业、医疗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行政区划调整稳步推进,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我省城镇化水平在明显提高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不同步。目前全省城镇化率较全国平均水平仍低12.3个百分点,位居中部六省末位。全省非农产业的比重虽已超过80%,但城镇化率只有约30%,全省仍有近70%的农村人口,近6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城市规模偏小,辐射带动力不强。我省缺乏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大城市。全省38个城市中,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只有郑州、洛阳,省会郑州市刚刚突破300万人。不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产业层次不高,综合竞争力较弱,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强。三是城镇规划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规划决策过程不够科学民主、随意性大,城镇规划没有严格实施,详细规划覆盖率低,规划实施管理粗放,缺乏公众监督,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不强,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与先进省份差距不小。不少城市管理观念落后,重建设、轻管理,重形式、轻内涵,建设项目决策草率,缺乏科学性、前瞻性,“拆了建、建了拆”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城市规模,忽视功能的完善和品位的提高。四是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滞后,脏、乱、差现象在一些地方还较突出。城市近期建设重点不突出、布局零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散,没有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行业垄断、投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仍较突出。五是城镇化体制机制性障碍仍待破除。一些地方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改革措施落实不够,改革还停留在一般口号上。进城务工农民的入户门槛依然较高,特别是关系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还不配套,外来务工人员很难融入城市。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我省城镇化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更为重要,我省城镇化将拥有更为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国家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将促使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从而有利于我省进一步扩大开放,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在政策、资金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将支持中部地区发展,为我省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家将中原城市群确定为重点发展区域所提供的新的契机和支持,有利于这一区域加快发展,从而带动全省城镇化进程。
2005年底,我省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城镇化率已超过30%,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逐步形成。同时,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豫发〔2005〕25号)将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我省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
面对“十一五”时期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应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各种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和体制性障碍,着力增强二、三产业支撑能力,促进我省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三、“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基本思路
全面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挥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转移为主线,以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发展壮大二、三产业为支撑,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突出发展中原城市群,加速提升郑州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重点建设省辖市,加快县级市和县城建设,支持发展有产业支撑的中心镇,逐步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以省辖市为骨干,以全省城镇体系为依托,大、中、小城市网络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走符合省情的城镇化道路。
――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合理选择发展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加速提升其辐射力,带动其他城市和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产业,强化支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
――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破除体制性障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深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文化传统、产业特色,对城市职能、规模、结构和形态进行科学设计、准确定位。
――城乡协调,持续发展。城镇化要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集约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省城镇化主要目标:
城镇化水平:全省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城镇人口达到4000万左右,5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万人左右。其中中原城市群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城镇经济实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支撑能力明显提高,就业机会明显增多,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00万人左右,转移农业人口750万以上。中原城市群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2010年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62%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4%以上,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6%,成为全省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主平台;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域性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供气、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象有较大改观,基本适应发展的要求。到2010年,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70%,城市建成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1平方米,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和环境有较大改观,居民生活更为方便、舒适。
城市管理水平:改革市政管理模式,逐步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城市文明社区建设与管理,争创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不断健全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城市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信息化、科学化的轨道。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城镇体系1.加速提升郑州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围绕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加大对郑州市的支持力度,强化郑州市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的功能,增强郑州市对全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区位和人才优势,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东新区,着力推进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旅游、科教、文化等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郑州市的经济实力。加快郑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步伐,加强城市景观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全面建成郑东新区起步区和龙子湖高校区,建成投用河南省艺术中心、会展宾馆、广电发射塔、世界客属文化中心等重大工程;全面完成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建设,初步发挥其在中部地区商务、会展、金融中心作用和商业、旅游功能。优化完善老城区功能,开工建设郑州轻轨。充分发挥郑州交通枢纽优势,完成新郑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突出抓好郑州高速公路干线物流港、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航空港临港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工程建设,引导物流资源、物流设施、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郑州出口加工区建设,初步确立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地位。到“十一五”末,市区人口达到400万,建成区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生产总值占中原城市群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豫政〔2006〕59号)
【发布单位】河南省
【发布文号】豫政 〔2006〕59号 【发布日期】2006-08-31 【生效日期】2006-08-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豫政 〔2006〕59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年至2010年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对于实现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使河南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特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五”发展成就
2001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按照“十五”计划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三农”投入,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十五”计划目标如期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主要农产品产量均稳居全国前列。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582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居全国第一位。肉类总产量、蔬菜总产量分别达到689万吨和5880万吨,均居全国第二位。五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2万公顷,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2154万千瓦。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分别达到45%和40%,均比2000年提高4个百分点。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优质小麦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初步形成。2005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269万公顷,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54.3%。畜牧业持续发展,奶业成为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五年全省奶类产量增长了5.2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2.4%升至2005年的40%。粮经比由“九五”末的68.7∶31.3调至64.3∶35.7。五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20万人。
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拥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8家、区域性重点龙头企业480家。产业化种养基地快速发展,已形成种植基地247万公顷,养殖基地养畜量达到4957万头,养禽量达到33860万只。农产品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省粮食、肉类和乳品的年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200万吨、390万吨和145万吨。产业化组织大量涌现,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473个,加入农户达到183万户。
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70元,五年年均实际增长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49.7%下降到2005年的45.4%。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23.1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27.21平方米。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集中改造了1107所乡镇卫生院,解决了49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20万户,全省400万贫困人口脱贫。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了淮河干流陈族湾大港口圩区治理、关店圩区治理,实施了黄河滩区、淮河干流灾后重建和移民迁建工程。建成了盘石头水库,对白龟山等22座大中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续建了梅山等20座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开展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一、二期工程,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新建和改建了6.5万公里农村道路。新增年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完成造林151.3万公顷,全省林木覆盖率达到22.6%。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税费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从2005年起全部免征农业税,实施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乡镇机构改革成效明显,减少乡镇153个,分流超编人员17万多人;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顺利,支农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很多有利条件:国家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省农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部崛起战略开始实施,已成为我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开始明显向“三农”调整和倾斜,政府支农力度空前加大,公共财政逐步惠及农村;河南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初步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为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消费结构加速升级,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步伐加快,使农业内在素质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较大,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等。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
“十一五”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繁荣。
(二)发展目标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5%;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4500万吨左右;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40%;林木覆盖率达到26%;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5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5%;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6%;新转移农村劳动力750万人;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900万人;新增农村沼气用户280万户;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2;解决贫困人口脱贫400万人。
三、主要任务
(一)继续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
继续推进以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坚持优质化、产业化的粮食生产方向,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推进24个产粮大县实施规模开发,集中投入建设粮食核心产区。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的改造,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全面提高71个粮食大县(场)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争取以国家投资为主新建和续建商丘等5个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推进豫中豫北强筋小麦、豫南弱筋小麦、沿黄沿淮优质水稻、黄淮平原优质大豆及专用玉米等优势产业带(区)建设。实施旱作农业、植保工程和沃土工程,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继续抓好粮食的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拓宽粮食增值空间,实现粮食加工品种的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不断提高粮食精深加工水平。到“十一五”末,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4500万吨左右,粮食加工能力达到3500万吨以上。
继续推进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畜产品加工,着力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重点支持一批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积极引导规模养殖场加快发展,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加快推进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中原肉牛带、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带、豫北蛋肉鸡和豫南水禽等优势区域开发。着力培育40个畜牧业发展重点县,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使40个重点县发展成为我省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出口外销基地。完善种猪、肉牛、奶牛、种羊良种繁育体系,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加快良种繁育和推广。大力推进优质特色水产品养殖。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使全省所有县级动物防疫站均达到国家标准,形成比较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以大宗畜产品深加工、主导产品精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为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省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水产品产量达到70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1.5∶1。
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的建设。加强优质棉花基地建设,促使棉花种植向优势区域集中。抓好沿淮“双低”油菜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果蔬、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创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速生工业用林的发展,在沿黄、沿淮地区及黄河故道等地发展造纸原料林基地和人造板原料林基地。到“十一五”末,速生林面积达到50万公顷。加快经济林基地建设,全省新发展经济林面积20万公顷。强力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加快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到“十一五”末,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由目前的221个发展到300个,农产品出口额由目前的4.1亿美元提高到10亿美元以上。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快水利、气象设施建设,努力构建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和兴利体系,提高农机装备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完善水利工程体系。继续建设全省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以巩固提高淮河、黄河的防洪能力为重点,加快洪水控制工程和骨干河道治理,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增强对洪水的调控能力,完善防洪保障体系。建成燕山水库、西霞院水库、马家岩水库,建设河口村水库,完成出山店水库的前期工作和石山口等33座大中型水库、61座重点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建成黄河标准化堤防焦作至濮阳段,完成洪汝河下游近期治理、小洪河综合治理、沙颍河和涡河治理、唐白河一期防洪工程建设;实施金堤河二期、共产主义渠、卫河、贾鲁河等骨干河道整治。加快老王坡、泥河洼等滞洪区工程建设和安全设施建设;开展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重点实施郑州、漯河、信阳、周口、开封、洛阳等重点防洪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有计划地分期建设其他省辖市防洪工程。到2010年,主要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至20年一遇;省辖市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主要平原河道除涝标准达到3年一遇以上。
加强水资源工程建设,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配合国家建成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工程,同步建设受水城市配套工程;继续建设梅山、鸭河口等20座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骨干工程,开工建设赵口等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继续实施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广集雨灌溉和节水灌溉技术。到2010年,全省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7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万公顷。继续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力度,开发利用山区水电资源,力争五年解决90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省农村水电装机新增14万千瓦。
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安全保障和服务能力。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全球定位系统等地空立体气象观测网以及高效、安全的气象通信系统,提高灾害性、突发性天气的监测预警水平。积极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健全和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十一五”末基本形成立体催化作业。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优化装备结构。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与标准化应用能力。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积极推进农机化技术应用示范,加快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和服务模式,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201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400万千瓦。
(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充分发挥人口大省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打造河南劳务品牌,建成全国性的劳务输出基地。
加强技能培训。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提高补助标准,扩大实施规模。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扩大农村招生规模。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重点推进县级就业培训中心的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加强农民外出就业基本知识的传授。积极开展与用工企业的合作,实行订单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发展专业型、技术型和外向型劳务输出。“十一五”期间,对全省5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完善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建立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内外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支持建设一批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劳务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完善劳务输出外派机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就业信息、法律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加强劳务协作和跟踪服务,搞好与输入地的沟通和对接,加大规模劳务输出的组织,提高转移输出的组织化水平。构建输出回流机制,鼓励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阻碍农村劳动力自由、平等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健全劳动保护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和企业用工行为。建立务工农民工资保障基金,完善劳动合同管理,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其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坚持“以输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对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就学进行统筹规划,认真解决务工农民子女的上学问题。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壮大农村二、三产业,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步伐。大力发展农村工业。立足我省农产品资源优势,从土地、环保、信贷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漯河、郑州、许昌、周口、鹤壁和安阳五大食品产业密集区建设,形成沿京广线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把食品工业培育成为我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推进棉纺产业集中发展,使我省形成具有国内较强竞争力的棉纺织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县域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县域工业发展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促进县域工业结构加快升级。加强园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00家,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80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
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合同契约、资产参与、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和帮助农民由生产环节进入附加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加工、流通等环节。促进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支持、引导农民自愿合作,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国家和省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健康发展的新格局,有效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经过五年的努力,使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5000个,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比重达到全省农户的60%以上。
加强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中心镇,以国家和省重点小城镇、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为重点,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明确小城镇发展定位,着力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产业支撑的中心镇,实现中心镇与县域经济同步发展,鼓励有实力的小城镇向小城市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户籍、就业、福利保障等制度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以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制度,逐步消除阻碍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着力加强城镇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营造健康、安定、有序的人居环境,提高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抓好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工作,争取5年建成国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25个左右。
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适应城镇化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大力发展具有观光、休闲、旅游、生态、科技等多功能的城郊服务型农业。依托小城镇建设,发展交通运输、餐饮、文化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创办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商品购销、科技信息、中介代理等综合服务,力争到2010年社区服务中心覆盖全省规模较大的行政村。进一步完善促进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保险、物流、信息、营销、法律、养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化第三产业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
(五)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有效治理环境污染,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使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
加强水资源保护。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保护并合理开发水资源,依法对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重点加强丹江口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沿线、承担供水任务的大中型水库的保护。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或限制开采区,加快河流生态修复、雨洪利用、地下水补源和替代水源工程建设,遏制城市区和平原漏斗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漏斗面积扩大的趋势。尽快完成水功能区的确界立碑工作,提出分区水质要求。加强城镇供水水源地等重点保护水域纳污能力核定和排污总量控制。搞好水生态信息体系建设,在主要河流建设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探索和试行排污权交易制度,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到2010年,主要河流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资源宏观管理。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质量,稳定基本农田面积,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严格规范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和条件,防止盲目圈占、浪费土地,严格限制毁田烧砖,逐步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积极推进墙体材料革新。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全面落实土地管理的各项措施,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关系,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规模。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集聚和合理布局。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和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治理砖瓦窑、空心村、工矿废弃地,实现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75.82万公顷。
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地区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继续搞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沿线绿化、小浪底库区绿化、通道绿化等省级生态工程,进一步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中原城市群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加强重点公益林保护,完善补偿机制。“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有林地面积60万公顷。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十一五”末全省自然保护区达到50个、面积85万公顷。加快推进世行贷款“林业持续发展项目”(四期),启动河南黄河中游生态公益林项目和河南伏牛山贫困地区生态治理项目。加快淮河上游、漳卫河上游太行山区、伊洛河两岸、汉水上游、丹江口库区等重点水土流失区的综合治理。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公顷,生态修复50万公顷。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推广秸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培育生物质产业。大力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型农业和集约生态养殖业,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快高耗能老式落后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鼓励生产、使用新型节能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养殖业废弃物综合治理,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技术。结合作物秸秆、养殖废弃物处理,大力发展有机肥和沼气,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厨、改圈、改厕,推动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
(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信息服务为重点,逐步构建完备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整合农业科技资源,逐步建立以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组织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联合开展以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设备开发为重点的农业生产重大技术难题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筛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集成、组装、配套,搞好综合利用和示范推广。增加对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10家左右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对于农业产业化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在财政、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扶持。继续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逐步建成集资源保护、引育扩繁、生产经营和推广使用为一体的现代种业体系。加强小麦、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建成省农科院(原阳)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力争中国农业科技黄淮海地区创新中心落户河南。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国家推广机构和其他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采取技物结合、科技承包和科技知识普及等方式,向广大农民传授先进生产技术。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培训科技示范户。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建立与国际和国内标准接轨、统一权威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支持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加快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和示范乡镇,带动全省标准化农业生产。抓好产地环境监测、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省、市、县和企业“三级四层”检验监测体系,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测,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扩大认证范围,加快认证进程。完善市场准入、质量追溯、认证、标识、责任追究和公示制度。
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快粮、棉、畜等优势农产品批发市场、期货市场、集贸市场的建设。大力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和分级包装上市,加快连锁、超市、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流通新型业态向农村市场的延伸,促进城乡物流的发展。完成对部分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在全省培育70家左右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20家左右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开办鲜活农产品专业连锁超市和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创新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积极创新农村流通方式,建立新型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使全省农村连锁“农家店”的覆盖率达到100%。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育农村流通主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有关政策,努力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适时推出油菜籽(菜籽油)、花生油、畜产品、混合小麦和小麦期权等期货交易新品种。争取经过5年的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性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
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全面实施金农工程,充分发挥现有涉农网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镇四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扩大农业信息网络覆盖面,提高农业信息“落地入户”水平。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等应用系统。加强农业数据库建设,建立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加强农民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农业信息普及应用水平。
(七)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强化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期间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9万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90%以上的县道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乡道、村道达到四级以上公路标准,乡乡有等级客运站,所有乡镇和80%以上的行政村通班车,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大力发展农村通信,实现村村通电话。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重点解决无电村和电网改造盲点村的用电问题。全面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扶持养殖场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和新型节能炉灶,在小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布局,改造旧村镇,重点建设中心村,合理归并自然村,引导农村住宅建设适当集中,提高供排水、电力、道路、卫生等设施配套水平,优化美化村容镇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城市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制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的改造,有重点地改造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加强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在全省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一次电影。逐步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提高补助标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搞好扶贫开发。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增加扶贫投入。积极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新机制,因地制宜推进整村扶贫开发。对豫西山区、桐柏山区、大别山区、黄淮低洼易涝区等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分布地区,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对少数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生态脆弱的深山、石山区群众实施易地搬迁扶贫。落实好国家对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进一步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实现解决和巩固温饱的双重目标。力争到2010年解决400万农村人口脱贫问题。
四、保障措施
(一)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动力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积极探索乡镇机构改革后基层政权的职能定位和运行保障机制,强化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邮政储蓄制度,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坚持金融创新,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发展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规范民间信贷,鼓励发展农民信贷担保机构,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综合管理权限,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加强村级经费管理,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主体多元化的粮食购销市场体系,尽快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探索完善征地改革方案,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拓宽失地农民的安置渠道。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价格收费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二)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各级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十一五”期间,力争使省级财政支农资金年均增长幅度达到12%以上。把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大农村道路、教育、水利、电力、通讯、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建设力度,逐步降低县、乡两级的资金配套比例。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补助专项资金,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投劳。整合现有涉农资金,优化支农资金使用办法,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土地出让金的管理和使用,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确保一定比例国有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以小型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内各金融机构要拓宽信贷支农渠道,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大力培育由自然人和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开展小额贷款和委托贷款以及转贷款业务。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
(三)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出口促进机制和支持政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千方百计扩大有竞争优势的园艺产品、畜产品、特色产品等农产品出口。支持建设一批与主要出口市场需求相适应、高起点、高水平的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加快培育一批生产经营规模大、产品档次高、出口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加快出口企业在国外进行品牌注册认证和卫生注册认证。加快优良动植物品种、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农业管理经验、管理人才的引进。引导外资重点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具有资源优势的生产开发领域。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农产品贸易快速反应机制,综合运用农产品的准入限制、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符合国际规则的手段,保护我省农业安全。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开发多种形式、多领域的对外投资,鼓励农业企业以技术、管理、劳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四)大力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努力提供智力保障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卫生、生产、经营等多方面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使农村实用人材总量、结构、素质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村社会进步相适应。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建立城市教育支持农村教育的机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培养新型农民、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使每个适龄劳动者掌握1-2种实用技术。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争取达到一个行政村有1名大学文化程度的村干部。切实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需求的新型农民。
(五)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发展
加强村委会建设,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实处。推进农村法制建设,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新风尚。认真落实各项涉农政策,解决征地补偿、移民安置等热点问题。加强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继续实施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百千万”工程,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政治业务培训。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农户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河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豫政〔2006〕39号)
【发布单位】河南省
【发布文号】豫政 〔2006〕39号 【发布日期】2006-07-13 【生效日期】2006-07-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豫政 〔2006〕39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河南省“十一五”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铝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河南省“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七月十三日
河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跨世纪竞争的制高点和经济增长及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抉择。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阶段,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转移步伐加快的关键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扩大总量规模,突出优势特色,形成局部强势,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有力支撑,是新世纪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紧迫任务。为科学指导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省内外资源配置,指导决策重大工程项目,合理安排政府资金,按照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十五”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五”以来,全省上下坚持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承接产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主要体现在:
(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5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200亿元、增加值860亿元,居全国第12位、中部第一位;五年年均增长24%和22.6%,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4.7%、18.7%,比“九五”末提高1.5和3.5个百分点。“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5%。
5年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16亿元、增加值79亿元,分别是“九五”末的4.5倍和3.5倍,居中部第一位、全国第12位。“十五”期间,增加值年均增长29.1%,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速11.5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382亿元、增加值149亿元,居全国第9位,比“九五”末上升4位,分别是“九五”末的3.6倍和3.4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9.2%和27.7%。新材料产业迅速壮大。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583亿元、增加值228亿元,分别是“九五”末的2.8倍和1.9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和13.3%。
(二)优势领域初步形成。
我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彩电玻壳、新型电池、血液制品、抗生素原料药和超硬材料生产基地。2005年,彩电玻壳、单晶硅片、多晶硅、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达到3000万套、3500万平方英口寸、18吨和2700万安时,分别占国内产量的45%、40%、20%和10%,居全国前列。抗生素发酵吨位3.5万吨、血浆处理量1300吨,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0%和35%。超硬材料产量24亿克拉,占国内总量的60%。
(三)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截至目前,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6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5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3.8%;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130亿元、增加值375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59.5%和57.9%,比“九五”末提高2.7个和2.3个百分点。产业要素集聚趋势初显,出现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为代表的郑州高技术产业基地,以电子信息材料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乡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安阳、南阳、鹤壁电子元器件产业。
开发区正在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2005年,全省27个开发区聚集了53.3%的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3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5.1%、3.3%;郑州、洛阳3个国家级开发区聚集高新技术企业663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37.4%,完成工业增加值80.5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2.4%、1.6%。
(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加快。
“十五”期间,通过运用先进制造、生物、信息等一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效提高了产业竞争力。目前,全省有580家传统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许继集团、宇通客车、中信重机等优势企业着力自主创新,形成了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已有27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双五亿”行列,占全省的31%;37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省定百户重点企业。目前,我省钢铁连铸比达到100%,吨铝综合电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0千瓦时,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达到43%。新产品产值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5%和67.5%,比“九五”末提高了160%和30%。
(五)科技支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五”以来,全省科技成果共获省级以上奖励1750项,其中国家奖励55项,获得专利授权14949件,分别为“九五”的3.7、3.1和1.5倍。在重大疾病防治疫苗、新药、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路由器、超高压继电保护装置、数控机床、高精度铝材、食品安全、大豆纤维、生物技术育种等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全省技术研发机构达到1423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86个,比“九五”末增加25个。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去年达到11022家。依托自主知识产权,华兰生物、华晶超硬材料等一批中小企业呈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总量小、层次低、大企业少,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弱。尤其是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技术产业规模只有广东的2.8%、江苏的5%、山东的五分之一,居中西部第4位。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快的要求。全社会研发投入仅为生产总值的0.5%,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5%。一些企业虽有短期辉煌,但未能持续健康发展、做大做强。三是人才数量、结构和素质不能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去年底,全省科技人员总量只有山东的53.3%,发明专利也仅为山东的39%。四是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瓶颈制约突出,创业投资机构仅占全国的3.7%,创业资本不足10亿元,且基本未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以开放带发展的环境还不够宽松,到河南投资建厂的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少。五是部分地方和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认识不清,信心不足、扶持不够,全省上下还缺乏支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氛围,错失了一些发展良机。
二、“十一五”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世界和国内经济加速转型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从市场、要素供给等方面看,“十一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
(一)消费结构升级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十一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彩色电视向平面、轻量、数字化方向发展,玻壳彩电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平板彩电年均增速将达到38%,玻壳彩电在5%左右。国内对电视的需求,将由每年5000万台增长到8000万台以上。计算机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市场规模将由2100亿元增加到6600亿元左右,税控收款机、网络计算机等产品将成为发展的热点。彩电和计算机的快速增长,为上游产品带来广阔市场空间。预计到2010年,平板电子玻璃、扁平型玻壳的国内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4亿平方米和4000万只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均增速在26%以上,2010年国内市场规模超过6300亿元,带动网络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建设节约型社会使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照明、锂离子电池等节能型产品需求迅速扩大,预计“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将超过20%,拉动多晶硅需求由2340吨增加到1.3万吨以上。
生物产业年均增速将超过25%,其中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由现在的3500亿元增加到1万亿元。为确保能源安全,国家积极推进能源替代,生物能源市场规模由80亿元增加到500亿元。
新材料产业国内市场规模由现在的3300亿元增加到6500亿元,其中超硬材料及制品年均增速将超过40%,新型合金和耐火材料超过20%以上。
(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为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在国际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沿海地区受资源、劳动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将更多地着眼于引进研发中心、高端产品,发展总部经济,促使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海内外企业为寻求更低廉的制造成本、更广泛的市场,加快进入内陆地区。从而有利于我省发挥比较优势,承接组装型、高载能型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良好的基础条件为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我省电力供应充沛、原料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市场潜力巨大、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发达。突出的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要素集聚,也有利于吸引发达地区人才,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另外,通过多年的科技创新,我省已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这也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技术基础。
在看到良好发展条件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一是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仍将是未来几年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国家区域布局的重点。二是各省(市)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到了战略高度,制定优惠政策,竞相吸引产业转移,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我省“十一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立足比较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化步伐,大力引进外来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集中目标、形成合力、整合资源、重点突破,把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培育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先导产业,为本世纪第2个十年我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围绕上述总体思路,要重点提升电子元器件、新型电源两个优势产业,做强硅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新型显示材料及精深加工、超硬材料及制品3大产业链,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新型功能材料3个高成长性行业,培育数字视听、网络及通讯、计算机、软件4类优势产品,壮大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6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郑州―洛阳和安阳―许昌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带。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张。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5400亿元,完成增加值2100亿元,比“十五”末翻一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
二是优势产业更加突出。建成玻壳、锂离子电池、硅半导体材料、新型平板显示材料、超硬材料及制品、血液制品、抗生素原料药等7个全国竞争力最强的生产基地。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到2010年,建成40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5个。在优势产业等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四是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群体优势明显增强。到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0家,其中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10家,超50亿企业20家,超10亿企业50家。五是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到2010年,沿京广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6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0%。
四、我省“十一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任务
(一)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电子元器件和新型电源两大优势产业。
立足自主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增强市场竞争力,保持我省玻壳、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的优势地位。
1.以玻壳为主的电子元器件产业。
积极应对液晶电视的冲击,支持安彩集团加强自主创新,完成玻壳生产线改造升级,扩大背投玻壳产量,迅速实现产品转型,增强竞争优势。到2010年,扁平轻型玻壳产能达到4500万套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45%以上。
加快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依托骨干企业,引进战略投资,发展汽车电子和新型网络通讯器件,形成以微型、低耗、多功能产品为主的新格局。“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金冠集团压敏电阻、鹤壁794高能电容、雪城公司智能轮胎监测装置等项目,新增15亿只片式元器件、26万只智能轮胎监测模块等生产能力。
2.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新型电源产业。
重点推动企业联合重组,提升技术水平,培育自主名牌。扩大锂离子、镍氢电池材料规模,加快发展高能、便携、动力型电源,积极开发燃料电池。完善新乡(国家)电池产业园功能,引导产业集聚,实现区域配套。“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科隆电器高性能电池材料、金龙集团、思达高科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环宇集团燃料电池等项目,新增锂离子电池产能300亿安时、电池材料18万吨等生产能力。
(二)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做强硅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新型显示材料及精深加工、超硬材料及制品3大产业链。
支持骨干企业发挥技术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依托良好的资源支撑条件,加强原料招商,与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实现产业上下游配套,提高集约化水平。围绕做强3大产业链,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最强的硅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超硬材料及精深加工基地。
1.硅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链。
综合运用电价、土地等政策,扶持洛阳中硅、南阳迅天宇等骨干企业扩大多晶硅生产规模,巩固原料优势,夯实精深加工基础。通过控制半导体材料外销,吸引下游产业进入我省,重点支持洛阳尚德、加拿大阿特斯、生茂光电、晶湛科技发展多晶硅抛光片、单晶硅外延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砷化镓单晶及电子模块、半导体照明器件、移动存储器、集成电路芯片等精深加工产品,实现区域配套,做强产业链。到2010年,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6000吨和350兆瓦,分别占全国的70%和30%以上。
2.新型显示材料及精深加工产业链。
一是加强集成创新,按照国际标准高起点发展液晶、等离子电视、手机用玻璃基板等上游产品,建设安彩液晶玻璃基板、洛玻等离子玻璃基板等项目,形成30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力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5%以上。二是依托三门峡康耀等企业,扩大导电玻璃等深加工产品规模,形成国际竞争力。三是尽快开工建设中星液晶显示屏产业化项目,形成60万台的能力,为吸引沿海地区整机生产企业向我省转移、发展高端产品打好基础。
3.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链。
在现有基础上,着力提高材料品级、增加品种、扩大规模。支持黄河旋风、华晶超硬材料、富耐克超硬材料等企业采用群控智能压机等专用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大力发展高品级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产品,形成品种齐全的材料加工体系。围绕集成电路、汽车、家电、机床等行业急需,发展专用超硬材料制品,实现替代进口,形成制品领域新优势。到2010年,全省金刚石产量达到40亿克拉,占全国的65%;立方氮化硼产量10亿克拉,占全国的85%;超硬材料制品产量达到2400万件,占全国的35%。
(三)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新型功能材料3个高成长性行业。
1.生物医药。
重点提高发酵工程技术水平,建设以青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为主的抗生素原料药基地,积极仿制市场空间巨大的国外专利到期药物,发展以现有优势抗生素为原料的新型高效广谱抗生素药物,开发靶向、缓释、控释、透皮等新型制剂。针对各种重大传染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大力发展快捷、准确的新型诊断试剂和安全、高效基因工程疫苗。利用我省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参照国际认可标准规范,围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加快指纹图谱、膜分离等现代制药技术的应用,发展现代中药。“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天方药业抗高血压新药、华兰生物疫苗工程、安图生物诊断试剂等一批项目,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培养一批大品种、大品牌,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医药集团。
2.生物能源。
加快速生高产优质能源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利用低质地、荒坡、滩涂实现生物柴油优质原料规模化种植。改进工艺路线,完成燃料乙醇的原料替代,扩大生产规模。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稳步推进生物柴油、纤维质乙醇产业化,使我省生物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走在全国前列。继续采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省农科院能源专用油料作物、高淀粉玉米及甘薯、天冠集团燃料乙醇、罗山金鼎生物柴油等项目,新增年产120万吨生物柴油、60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能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能源基地。
3.新型功能材料。
依托资源优势,强化技术创新,迅速提升初级原料品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满足信息、航空、冶金、国防工业的需要,按照高性能、多功能、环境友好的方向,重点支持骨干企业集约化发展新型专用合金、节能耐材和特殊功能材料及制品。“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725所钛合金、维恩克公司镁合金、栾川钼业新型钼板、洛耐院新型耐火材料等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钛、镁、钼合金和耐火材料生产基地。
(四)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数字视听、网络及通讯、计算机、软件4类优势产品。
1.数字视听领域。
积极培育以液晶、背投为主的数字电视产业。抓住国家推进数字电视的契机,加强安彩集团与清华大学产学研联合,跟踪国家技术标准制定,抢占市场先机。积极吸引沿海彩电企业来豫建设液晶电视生产线,努力推动安美公司成为TCL全国新一轮战略布局的重点,加快将产品结构调整到以液晶、背投数字电视为主的新格局。发展数字电视机顶盒、数码摄录设备等数字视听产品。“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安彩集团数字电视等11个项目,力争形成年产数字电视500万台、数字电视机顶盒100万台等生产能力。
2.网络及通讯领域。
加强设备制造企业与网络运营商、文化传媒的合资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和第三代移动通信配套产品。推动骨干企业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合作,参与国家技术标准制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雪城、威科姆等骨干企业优势,引进战略投资,推动安全服务器、高性能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产业化,积极发展大功率、远距离通讯产品。“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威科姆公司网络视频点播系统、安彩集团低空补盲雷达、中航光电网络连接器等项目,力争形成年产无线宽带通信设备8000套、网络视频点播系统500万台等生产能力。
3.计算机领域。
适应网络化发展要求,抓住国家推行税控收款机等机遇,利用省内市场,强力扶持本地计算机企业和自主品牌产品做大规模。重点支持新飞集团、中信昊源、中安公司等企业发挥拥有核心技术、率先获得市场准入的优势,快速聚集资金、人才等要素,迅速做大税控收款机、网络计算机、涉密计算机等产品规模。积极承接计算机装配产业转移,发展笔记本电脑及配套产品。“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新飞税控收款机、中星公司笔记本电脑等项目,形成年产税控收款机400万台、网络计算机30万台、笔记本电脑20万台等生产能力。
4.软件领域。
一是提升中部软件园、863软件孵化器等软件园区配套服务能力。与国际接轨,支持软件企业申请成熟度资格认证,培育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发展活力的中小型软件企业。加快软件代工基地和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鼓励软件企业积极承接分包业务,扩大产业规模。二是推动优势产业信息化进程,依托重大技改项目,带动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加快发展。三是支持许继集团、辉煌科技、思维科技等骨干企业扩大在电力、铁路、物流等领域的应用软件优势,积极发展信息安全、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软件。四是大力发展网络游戏、动漫、数字音视频等数字化内容产业。到2010年,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业的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
(五)支持重点园区发展,壮大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等6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对现有开发区和产业园区进行分类指导,提高产业聚集能力。重点支持郑州、洛阳3个国家级开发区扩大园区规模,开展二次创业,完善孵化和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在全国的位次。支持通过国家审核的省级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有效利用土地,有针对性地完善基础条件,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聚集。鼓励利用岗丘、荒滩等非耕用地建立特色工业园区,形成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的载体。
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要求,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以现有优势产业和园区为基础,促进生产要素向郑州―洛阳和安阳―许昌产业带集中,重点支持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鹤壁等市形成产业各具特色、配套体系完善、规模效益显著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支持郑州市巩固软件、信息安全产品、疫苗及诊断试剂产业优势,推进电子玻璃、生物育种、超硬材料制品快速发展,形成以安飞、威科姆、辉煌、中安、华晶、安图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支持洛阳市巩固先进制造、硅半导体材料、钼钨合金等产业优势,推进太阳能电池、电子玻璃、钛合金、电子铜材快速发展,形成以洛单、中硅、尚德、中色科技、轴研科技、725所、中信重机、洛铜、洛玻、栾川钼业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
支持新乡市巩固新型电源、血液制品、抗生素原料药、医用卫材产业优势,推进数字电视、税控收款机、疫苗、功能材料快速发展,形成以安美、新飞、金龙、环宇、科隆、华兰、飘安、新谊、华星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86亿元。
支持许昌市巩固电力电子、超硬材料产业优势,推进生物能源、生物育种、功能材料快速发展。形成以许继、黄河、元化生物、科力、山水、北方花卉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
支持安阳市巩固提升玻壳、数控机床产业优势,推进等离子玻璃、光盘、创新药物、生物育种快速发展,形成以安彩集团、鑫盛机床、安阳锻压、利华制药、中棉所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
支持鹤壁市巩固电子元器件、镁合金、通讯产品产业优势,推进汽车电子、无人机、锂离子电池、医疗器械快速发展,形成以维恩克、迈世通、天海、博大、诺亚电子、无线电四厂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十一五”期间,通过建设6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郑州―洛阳和安阳―许昌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带,拉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支持南阳、驻马店、漯河等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开发区、产业园区,按照强化特色、规模推进的要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
(六)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
着眼于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解决支柱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超前部署16个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吸引高层次技术人才,集中目标,规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大力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在电子信息材料制备、下一代互联网设备、重大疫病诊断与防治、生物柴油、优良品种选育、新型合金、食品常温保鲜、光机电一体化装备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成果,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和支柱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五、加快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
加强规划引导,统一认识,明确要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支持加快发展的氛围。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综合运用土地、规划、投资等手段,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运用政府采购手段,培育自主品牌。支持省内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在推动百户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优选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采取更为灵活的动态管理机制进行重点引导和扶持。
(二)提高大型骨干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引导重点企业制定创新发展战略,建立持续创新机制,建设高层次的技术中心,积极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推动以资本为纽带的产学研联合,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引导企业将研发机构延伸到科技资源丰富的发达地区和国家,加快掌握核心技术。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加大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完善激励机制,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深入开展百户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完善服务和保护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发展科技咨询、成果评估、技术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发挥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的引领作用。
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建设开放式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改革科研领域的职称评审、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加快解决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问题。推动各类科研机构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立开放型研究开发体系,重点建设若干创新型科研机构,构筑高水平科研基地。发挥高等院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重点建设若干研究型大学,构筑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落实科技人员以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持高校、中央驻豫和省重点科研院所提高创新能力,引导其围绕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技术环节,会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发挥好技术辐射带动作用。
(四)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融资支持。
增加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性资金,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省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要向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倾斜。引导政府投资主体逐步退出一些现有的投资领域,转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健全资本市场,引导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用好政府引导资金,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扩大创业资本规模,发挥政府创业投资企业的引导作用,集中投向高新技术领域,壮大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拓宽退出渠道,提高创业投资效率。
(五)改进招商方式,促进产业发展。
积极探索专项招商、原料招商、定点招商、网上招商和委托招商等新模式,引导各地将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更大程度地放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依托优质资产和重大项目,推动重点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合资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的平台作用,积极运用土地、政府补贴等手段,支持重点园区建设,完善配套服务,降低商务成本,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六)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继续落实引进人才优惠政策,以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为主体,加快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专业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间的互聘互兼,着力培养熟悉市场、具有较强集成创新和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鼓励企业实行股权和期权的薪酬管理模式,对在技术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
(七)明确责任,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
加强对全省各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的考核,提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紧迫感。将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纳入企业领导人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督促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带动自主创新。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发河南省城镇化“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城镇化“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豫政 〔2006〕7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城镇化“十一五”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月十三日
河南省城镇化“十一五”规划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提高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现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时期城镇化回顾
“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总体目标,坚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举”的发展方针,制定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重点,确定并积极推进省定26个城镇化重点县(市)和123个重点镇加快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强化城镇产业支撑,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到2005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0.7%,比2000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于每年提高1.35个百分点的全国平均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化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5年累计转移农村人口600多万,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998万。全省38个设市城市人口达到161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1572平方公里,较2000年新增498平方公里。省定26个城镇化重点县(市)中,巩义、项城、固始、潢川等县(市)的县城或市区人口已超过20万。全省123个城镇化重点镇实现了较快发展。总体上初步形成了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格局。
城镇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中心城市要素聚散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各市政府加大了对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特色园区发展,拉长产业链条,拓宽服务业开放范围,促进了产业发展,城镇经济实力明显提高。2005年,全省有郑州、洛阳、南阳、安阳、平顶山、新乡、许昌、焦作、商丘、信阳和周口11个市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中原城市群9市生产总值总量达到591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56.1%,比2000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中原城市群整体发展优势逐步显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镇面貌发生较大改观。“十五”期间,我省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争取国债和国家预算内资金,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全省大中城市道路、供水、供气、供热、供电、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取得长足发展,城镇供电紧张、通讯不畅的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更为方便快捷,18个省辖市、超过60%的县(市)已通达高速公路。学校、医院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城市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城市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城镇化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各市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市政公用行业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一批民营、外资及省外企业进入城市燃气、公交、供水、污水处理等领域;户籍改革步伐加快,城镇入户条件进一步放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养老、失业、医疗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行政区划调整稳步推进,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我省城镇化水平在明显提高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不同步。目前全省城镇化率较全国平均水平仍低12.3个百分点,位居中部六省末位。全省非农产业的比重虽已超过80%,但城镇化率只有约30%,全省仍有近70%的农村人口,近6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城市规模偏小,辐射带动力不强。我省缺乏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大城市。全省38个城市中,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只有郑州、洛阳,省会郑州市刚刚突破300万人。不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产业层次不高,综合竞争力较弱,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强。三是城镇规划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规划决策过程不够科学民主、随意性大,城镇规划没有严格实施,详细规划覆盖率低,规划实施管理粗放,缺乏公众监督,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不强,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与先进省份差距不小。不少城市管理观念落后,重建设、轻管理,重形式、轻内涵,建设项目决策草率,缺乏科学性、前瞻性,“拆了建、建了拆”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城市规模,忽视功能的完善和品位的提高。四是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滞后,脏、乱、差现象在一些地方还较突出。城市近期建设重点不突出、布局零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散,没有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行业垄断、投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仍较突出。五是城镇化体制机制性障碍仍待破除。一些地方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改革措施落实不够,改革还停留在一般口号上。进城务工农民的入户门槛依然较高,特别是关系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还不配套,外来务工人员很难融入城市。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我省城镇化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更为重要,我省城镇化将拥有更为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国家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将促使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从而有利于我省进一步扩大开放,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在政策、资金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将支持中部地区发展,为我省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家将中原城市群确定为重点发展区域所提供的新的契机和支持,有利于这一区域加快发展,从而带动全省城镇化进程。
2005年底,我省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城镇化率已超过30%,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逐步形成。同时,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豫发〔2005〕25号)将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我省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
面对“十一五”时期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应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各种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和体制性障碍,着力增强二、三产业支撑能力,促进我省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三、“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基本思路
全面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挥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转移为主线,以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发展壮大二、三产业为支撑,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突出发展中原城市群,加速提升郑州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重点建设省辖市,加快县级市和县城建设,支持发展有产业支撑的中心镇,逐步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以省辖市为骨干,以全省城镇体系为依托,大、中、小城市网络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走符合省情的城镇化道路。
--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合理选择发展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加速提升其辐射力,带动其他城市和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产业,强化支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
--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破除体制性障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深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文化传统、产业特色,对城市职能、规模、结构和形态进行科学设计、准确定位。
--城乡协调,持续发展。城镇化要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集约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省城镇化主要目标:
城镇化水平:全省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城镇人口达到4000万左右,5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万人左右。其中中原城市群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城镇经济实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支撑能力明显提高,就业机会明显增多,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00万人左右,转移农业人口750万以上。中原城市群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2010年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62%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4%以上,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6%,成为全省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主平台;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域性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供气、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象有较大改观,基本适应发展的要求。到2010年,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70%,城市建成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1平方米,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和环境有较大改观,居民生活更为方便、舒适。
城市管理水平:改革市政管理模式,逐步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城市文明社区建设与管理,争创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不断健全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城市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信息化、科学化的轨道。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城镇体系
1.加速提升郑州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围绕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加大对郑州市的支持力度,强化郑州市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的功能,增强郑州市对全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区位和人才优势,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东新区,着力推进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旅游、科教、文化等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郑州市的经济实力。加快郑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步伐,加强城市景观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全面建成郑东新区起步区和龙子湖高校区,建成投用河南省艺术中心、会展宾馆、广电发射塔、世界客属文化中心等重大工程;全面完成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建设,初步发挥其在中部地区商务、会展、金融中心作用和商业、旅游功能。优化完善老城区功能,开工建设郑州轻轨。充分发挥郑州交通枢纽优势,完成新郑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突出抓好郑州高速公路干线物流港、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航空港临港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工程建设,引导物流资源、物流设施、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郑州出口加工区建设,初步确立郑州全国性物流中心地位。到“十一五”末,市区人口达到400万,建成区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生产总值占中原城市群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燉3,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龙头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2.重点建设省辖市各省辖市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培育特色产业群。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信息、科技、教育、文化等服务功能。中原城市群9市要按照《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城市功能定位,加强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适度扩展城市框架,扩大人口规模,实现快速、协调发展。洛阳市重点发展装备工业、石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支柱产业;开封市发展轻纺、机械、化工等支柱产业;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市要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和经济特色,加快产业升级。到2010年,洛阳市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60万,开封、新乡、焦作、平顶山市成为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许昌、漯河市成为50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济源市成为人口超过35万的中等城市。中原城市群以外的省辖市要加快工业化步伐,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形成与中原城市群优势互补、呼应发展的格局。安阳、鹤壁、濮阳3市要要壮大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冶金、建材、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开发有独特优势的旅游资源,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三门峡市要充分发挥矿产、生态和林果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铝工业和果品精深加工及旅游业。南阳市要加快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优势向综合经济优势转变,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医药、生物能源等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和伏牛山、桐柏山地质、生态旅游区。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市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化步伐,积极发展医药、煤化工、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壮大工业规模和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南阳、安阳、商丘3市力争成为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信阳、三门峡、驻马店、周口、鹤壁、濮阳6市力争成为市区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分别成为带动豫西南、豫北、豫东、豫南地区性经济发展的中心。
3.发展壮大县级市和县城
加强县级市和县城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扩大城区规模,不断完善城镇功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特色经济,积极扩大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主动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自觉参与城市产业体系分工,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和对农村经济的带动能力,带动县域经济迅速发展。继续支持省定26个城镇化重点县(市)和省定扩权县(市)发展,进一步扩大扩权县(市)管理权限,适时增加扩权县(市)数量。着力培育一批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到2010年,巩义、项城、固始、潢川县(市)城(市)区人口达到30万以上;偃师、永城、邓州、禹州、灵宝、长葛、新郑、新密、辉县等县(市)达到20万以上,成为有较强综合经济实力的中等城市;其余各重点县(市)力争达到10至20万人。
4.支持有产业支撑的中心镇加快发展
各县(市)要结合当地实际,选择1至3个有产业支撑的中心镇,结合乡镇撤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重点建设,提高服务功能,力争到“十一五”末成为人口超过5万、辐射周边农区的服务中心。
5.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在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财政保障能力较强的鹤壁、济源和巩义、偃师、新郑、义马、舞钢等城市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搞好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一体化的土地流转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公用事业,形成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二)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步伐
创新发展机制,优化空间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区域资源,完善城市功能,壮大优势产业,加速人口和产业集聚,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十一五”时期,在将中原城市群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取得新突破,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超过62%,成为带动中原崛起的增长极。
构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发挥中原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推动郑汴、郑洛、郑新、郑许之间的空间和功能对接,优先推进郑汴一体化,初步形成以郑州市为中心,以京广、陇海复合交通轴线为依托,产业集聚和城镇密集的“十”字型核心区。
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发展产业带。按照突出城市特色和优势产业、提高产业关联度的原则,以交通干线为纽带、城市为载体,整合区域内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在中原城市群城际间进行联合、兼并、重组,通过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和园区化发展,培育郑汴洛、新郑漯、新焦济、洛平漯四大产业带,力争“十一五”末使中原城市群成为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
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原城市群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配合国家郑州至西安、郑州至北京、郑州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争取早日开工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加快郑州综合交通枢纽站和沿线客运专线新客站建设,并结合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巩固和提升中原城市群铁路枢纽地位。加快建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和城际快速公路通道。结合新郑国际机场的升级改造,拓展新的航空运输通道,大力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努力拓展航空货运业务,确立郑州在全国的航空枢纽地位。做好城际轻轨的前期工作,适时建设郑州城市轻轨。
建立健全协调发展机制。由中原城市群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中原城市群发展。制定和完善有关产业、财税、信贷、土地、人才等相关政策,强力推进中原城市群资源整合,引导生产要素向城市群集聚,实行区域内科技、教育、信息、文化、体育和旅游等资源与设施共享。建立反映城市群发展状况的统计体系,推动产业互补、协调发展。进一步突出科技、教育、文化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先导和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环境生态建设,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中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城镇二、三产业发展
1.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工业发展
全面推进城镇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高端产品、最终消费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充分发挥现有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壮大食品工业、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业、有色工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装备工业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展城镇就业渠道。矿产资源型城市要在提高现有产业化水平的同时,注重发展接续产业,推进多业并举,增强转型能力。
中心城市要在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搞好资本、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大力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逐步淘汰和转移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产业。中小城市要搞好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协作,按照经济分工,积极吸收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加工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小城镇要注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在镇区集中布局,积极发展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覆盖本地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2.大力发展城镇第三产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快发展金融、房地产、社区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旅游休闲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批发零售、餐饮娱乐休闲等传统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城镇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带动城镇经济加速发展。充分发挥我省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以郑州市为中心,以洛阳、信阳、南阳、安阳、商丘等市为支撑,以综合物流园区和一批专业物流中心为载体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大力发展房地产业,重点支持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满足中低收入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住房需求。加快培育文化产业集群、企业集团和知名文化品牌,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发
展重点突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城镇特色旅游业发展,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努力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培育成我省的新兴支柱产业。
(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品位
1.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建设。以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提高城市道路建设标准和路网密度为重点,建设快捷、方便、畅通、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大中城市要加快城市快速干道系统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停车场和立交桥、过街桥涵建设,逐步缓解停车难和交通拥挤状况。大力发展市区主要道路综合管沟,合理布置各种管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合理规划建设城镇内部路网。加强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的衔接,重点抓好城市干道与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重大交通网络联接线建设,提高通达效率,实现各省辖市半小时内上高速。
加强城际、省际综合交通网络对接。与城镇体系布局相适应,打通我省与周边省份的快速通道,加强城镇间通道建设,搞好穿城干线公路的绕城辅道建设。完善和提升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机场、南阳机场功能,提高航空运输能力。到2010年,初步建成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枢纽、中等城市和县城为节点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加快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水源工程和跨流域引水工程建设,加快自来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和改造,增强供水能力,充分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加快更新城镇排水设施,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省辖市全面实现雨污分流。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2007年所有县(市)建成污水处理厂,2010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部分城市实现中水回用。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制定完善垃圾处置收费政策,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促进垃圾处理无害化,2008年全省所有县城和城市建成无害化垃圾处理厂,2010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70%。
建设安全、稳定、高效的城镇能源供应体系。继续推进城乡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加快关停煤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鼓励热电联产,发展集中供热,大力推行城市供热分户计量。积极发展城市燃气,加快燃气管网的改造,提高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改善能源供应结构,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绿色能源、替代能源的生产、供应和使用,逐步建设无燃煤区。
加强城镇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和综合管理,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化和高速互联。有条件的中心城市要以率先实现信息化为目标,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公用信息平台,建设社会保障、安全保障、城市管理等综合性、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大幅度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大中城市人防工程和防灾减灾系统建设。重视自然灾害预防,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城市防洪、防火、防风、防震等防灾减灾系统,建立防灾预警机制,提高城镇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2.健全城镇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加大政府投入,拓宽资金渠道,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和逐步规范各类教育机构,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办学。进一步调整城乡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统筹安排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切实解决“上学难”问题。建立方便、优质、高效、价廉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降低医疗成本,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合理规划建设城镇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体设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统筹安排城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建设。
3.加大生态城市建设力度
以创建宜居城市为目标,把城市生态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到2010年,每个省辖市都要创建1个国家生态县(市),每个县(市)创建1至2个环境优美小城镇。
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合理划定城区范围内的绿化空间,建设公园绿地、环城绿化带、社区居住区绿地和风景林地,围绕城市干线和城市水系等建设绿色走廊,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加强风景名胜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的永续利用,丰富城镇的文化内涵。到2010年,全省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
加强城镇间及城市周边地区生态建设。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分区控制。严格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进行不符合保护目的的开发建设活动。继续实施城市防护林建设工程,严禁侵占城市公共绿地。
4.加强社区建设管理积极推进社区建设,改进城市管理模式。逐步改变以单位、家属院、办事处为基础的城市生活、管理模式,加强标准化社区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服务、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积极构建社区服务体系,创造服务周到、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生活环境。加强社区管理队伍建设,扩充社区管理职能,承接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将社区管理作为城市基层管理的重要方面,逐步撤销城市办事处,实行县级区直管社区的管理模式。
(五)提高城市规划和市政管理水平
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水平。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按照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高标准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各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加大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面,积
极编制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加强城市规划与各类上位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城市定位。
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增强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透明度和权威性。各类规划的编制实行公开招标。规划审批、各类建设用地和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审批实行公示制度。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确需调整的要依法进行。城市规划的实施要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监督和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健全城市管理服务机制,加强规划、建筑、房地产、园林绿化、市容环卫等方面的监查和行政执法力度,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继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搞好市容市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吸引力。规范城市交通管理,合理组织市内交通,科学设置路标路牌。完善城镇房屋拆迁制度,规范拆迁管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六)建设节约型城市
集约利用土地。严禁宽马路、大广场等超标准建设,支持发展高层、多层住宅和公共建筑,限制建设低层住宅,严格控制开发建设别墅类和城市庭院式建筑。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原则,在各级开发区、工业聚集区推行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新建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和商业区必须配套建设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式停车场。
抓好节能节水节材工作。推广应用高性能、低能耗、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提倡使用建筑保温隔热材料,逐步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大幅度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鼓励回收各种废旧资源,支持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资源化,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深入宣传城镇节约用水,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限期关闭现有自备水源,严禁在城镇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新建自备水源。科学建设城市景观照明工程,避免奢华浪费,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绿色照明系统。支持生产和使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产品的企业或建设项目。
五、政策措施
(一)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在全省推行按实际居住地进行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全省户籍管理计算机网络,实现全省城乡统一户籍管理,促进城乡人员自由流动。省内农村户口人员迁入城镇的,允许保留其承包地5年,5年后鼓励实行承包地有偿流转。逐步将“城中村”和人均耕地少于0.3亩的近郊居民转为城镇户口,纳入城镇统一管理,其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二)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与城镇新增劳动者的就业工作,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和
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就业的有关政策。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限制,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发展和规范各种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业务全程信息化联网,定期分析和发布职业供求和工资水平信息,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培训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积极推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扩大有组织、成建制的劳务输出。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将外来从业人员和“城中村”及近郊转户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开辟个人缴纳社会保险的渠道,为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原用工单位或雇主没有为其办理参保手续的外来就业人员建立个人账户,允许其按照现行标准缴纳个人账户部分。从业人员达到退休年龄而未交满规定年限社会统筹养老保险金的,允许一次性补交后办理退休手续。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争取实现省级统筹。逐步扩大外来从业人员和“城中村”及近郊转户居民失业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探索建立司法救助制度,维护外来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扩大普通商品房供给
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大力发展面向中低收入消费者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提高其占商品房的比重。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单身公寓和小户型廉租房,支持企业利用旧厂房、旧车间改建职工集体宿舍,为进城务工人员和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
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加大整治查处力度,整治房地产交易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发展和规范房屋租赁市场,完善房屋租赁信息发布制度,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管理。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将外来从业人员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允许外来从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缴存满一定年限的,允许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五)加快发展城市基础教育
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要与城市规模扩大相适应。新建小区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加强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省辖市财政要设立专项经费,补助城市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发展民办基础教育,支持社会组织或个人依法自筹资金独立办学,或与公办学校合作办学。
取消对外来从业人员子女入学的不合理限制,禁止收取额外费用。外来从业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就读时,应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待遇。对家庭困难的学生,通过减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给予帮助。
(六)改善城镇医疗卫生条件
加快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破除民办医疗机构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机构建设和经营。加强政府监管,规范医疗服务收费。加强医德、医风和业务能力的教育培训,提高从医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积极发展社区医疗网点,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降低医疗成本。逐步形成竞争有序、监管到位、价费合理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
(七)继续推进市政公用行业改革
进一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遵循市场规律,全面放开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鼓励国外资本、民营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争取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鼓励股份制市政公用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发行城镇市政建设债券。
开放市政公用行业建设和经营市场。加快国有市政公用行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在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气、热力等领域落实推行特许经营制度。鼓励外商通过收购、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经营,鼓励多种经济成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积极推动城市公交向周边乡镇延伸,采取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方式向社会公开有偿出售交通线路经营权。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行业基本实现事企分离、管养分离、作业承包。完善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收费机制,建立健全适应产业化、市场化要求的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机制。
(八)适时调整行政区划
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适时对现行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推进大中城市周边地区撤县(市)设区,解决市、县同城等问题。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适度增加设市数量。推进县政府驻地撤销城关镇设立社区和撤并乡镇工作。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行政权限和管理空间,打破市场分割的行政壁垒,提倡“无边界协作”,整合资源,实现城镇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第五篇: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神,推动河南农业机械化协调健康发展,保障现代化建设目标实现,特编制《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五”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我省通过农机补贴,“兴机富民”行动计划、科技兴粮计划、农机跨区作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较快发展。
农机装备水平提高,结构逐步合理。到2005年底,全省农业机械原值达到454.57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156亿元,平均每年增加31亿元;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7934万千瓦,比2000年增加2154万千瓦,增长37%;平均每公顷耕地拥有农机动力11千瓦。大中型农业机械增长困难的局面已经改变,农业机械装备呈现出结构性增长的好势头。大中型拖拉机得到较快发展,2005年全省达到11万台,比2000年增加了4.4万台,增长了66.7%,大中型拖拉机机具配套比达到1:2.2;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已由2000年的2.69万台增加到7.17万台,增长了169%。小型拖拉机增长速度减缓,2005年小型拖拉机拥有量为298万台,比2000年增长32%,小型拖拉机配套比为1:1.79。
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机械化领域进一步拓宽。2005年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其中,耕整地、播栽、收获等主要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0%、42%和35%,实现了稳步发展,尤其是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4%和92%;水稻收获机械化发展有新突破,机收水平达到41%。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农机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修理、供应服务保障体系配套跟进,同步发展。全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户达到26.14万个,农机修理厂点2.3万个,农机经营网点1.52万个。农机作业、销售、维修市场从业人员达到524余万人。农机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投资购买经营农机的理念发生变化,由家庭自用转为以开展社会化服务、获取利益为目的。农机经营大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专业村日益增多;农机跨区作业的规模、范围、领域不断拓宽;承包作业、订单作业、电话约定作业等服务方式越来越多。预计2005年全省农机经营总收入148亿元,特别是农机跨区作业的有效组织,为农业丰收提供了保障,同时拓宽了农机户的收入渠道,跨区作业收入约13亿元。
(二)“十一五”发展的有利条件。当前,农业政策和经济环境都将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国家对农业及农机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党中央制定和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意见,农机具购置补贴作为一项惠农政策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又从法律上确定了扶持和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农业生产对农机的依赖和需求加大,农机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不断转移,对农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将不断推动农机市场全面升温、活跃。农业机械成为我省农业生产的关键力量,成为农艺技术实施的主要载体,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成为劳动力稳定转移的保障力量。
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条件。近年来,我省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强了优质小麦基地建设,加快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是有力拉动大中型农机市场的良好环境条件。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机服务产业化的推进,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有利于调动农民购置经营农机的积极性。
(三)农机化发展中的矛盾。我省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农业机械化的技术障碍、经济障碍和体制障碍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等还存在技术“瓶颈”,结构调整需要的新机具供给不足或供给缺位,应当调整换代的农机产品拥有量饱和,存量多和低水平重复生产的老产品供给能力过剩;农业传统的人力要素投入过大,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导致农业效率低下,农民收入低,购买力有限;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需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又要健全宏观调控、引导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的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河南是农机大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但适应结构调整的农机具供给不足或供给缺位。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因此,河南要实现中原崛起,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必须根本改变生产要素状况,减少劳动投入,增加农业机械与技术投入,根本转变生产方式,积极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二、“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农机工作全局,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方针,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支撑,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二)发展思路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农机化。充分尊重农民选择发展农机化的自主权,把亿万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主要目标。二要按照“大农业”、“大农机”的思路发展农机化。从过去侧重于小麦生产机械化转向玉米、水稻、花生、蔬菜、花卉等更为广阔领域的机械化;从侧重于产中环节转向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机械化。三要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发展农机化。做到速度与效益协调,数量与质量并重,注重节能环保、操作安全,实现农机化协调发展。三要以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为取向发展农机化。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培植市场主体,培育作业市场,开拓服务领域,提高经营效益,加快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四要立足三个面向发展农机化。一是面向粮食生产,始终把确保粮食丰产丰收作为农机工作的主要任务。二是面向农民增收,重点做好促进劳动力稳定转移和在农机领域内扩展就业空间两篇文章。三是面向农业结构调整,加大新机具的研究开发力度,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先进装备支撑。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农业机械的品种和数量增长协调,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及性能明显提高;有效益的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在优势农产品生产过程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上有所突破,薯类挖掘、花生收获、牧草种植与收获、设施农业、畜牧和产后加工生产机械化取得重要进展;农机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进一步完善,不断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1、综合机械化水平
到2010年,河南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其中小麦生产全过程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化技术含量提高;玉米机播水平提高到50%,机收水平提高到30%;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提高到5%,机收水平提高到70%以上;经济作物、牧草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较快发展。
2、机械装备水平
到201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9400万千瓦,平均每年增长5%,每公顷耕地拥有农机动力达到12千瓦。
到2010年,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5万台,平均每年增加0.8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拥有量达到33万台,平均每年增加2万台,大中拖机具配套比提高到1∶2.2以上;小型拖拉机拥有量达到300万台,平均每年增加2万台。小型拖拉机配套机具拥有量达到600万台,平均每年增加20万台,小拖机具配套比提高到1∶2以上。联合收获机械拥有量达到
8.2万台。
农用排灌动力机械更新调整,拥有量稳定,2010年拥有量达到150万台、1210万千瓦;机械喷雾机拥有量稳定到18万台。
农产品加工动力机械扩大装备品种,提高技术含量。
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满足需要。
3、农机经营
到2010年全省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300亿元,纯收入达到150亿元。
三、“十一五”农机化发展区域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紧密结合粮食产业工程、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工程和“两个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1、与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相结合。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优质水稻、优质大豆、脱毒红薯等粮食作物生产及收获后处理、加工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品加工率,提高粮食产品品质和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沿黄优质水稻生产机械化。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延长粮食产业链,拓宽粮食增值空间,发展粮食经济。
2、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工程相结合。按照国家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河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项目建设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大力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棉花、双低油菜、苹果等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生产及收获后处理机械化,促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为把产品优势变成商品优势提供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支持。
3、与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相结合。结合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中原肉牛肉羊产业带、京广沿线瘦肉型猪、豫北肉鸡、豫南水禽和人工种草养畜示范区等优势区域开发,加快畜产品生产与加工机械化,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逐步使各种特色农产品全面实现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加工水平,创出一大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河南特色农产品品牌。
四、主要任务
(一)农业机械装备建设
1、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央支农政策要求,“十一五”期间根据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每年选择10个农机具种类,在全省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2、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根据《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规划》,“十一五”期间在规划区的39个县实施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包括农机装备、技术集成与标准化应用、服务建设等环节。重点针对农机装备不适应技术发展的薄弱环节,增加农机装备,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与标准化应用能力。
(二)农机化技术应用示范
1、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的推广、培训等服务。“十一五”期间要逐步改变我省无农机推广示范基地的状况,建立省级农机化推广示范基地,同时建立起市、县二级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十一五”要对玉米收获机械引进试验和作业示范、对以花生、油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生产主要环节机械作业示范。
2、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设。根据河南省保护性耕作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分别在西部旱作区、平原风沙区(沿黄)、高速公路沿线建设40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县,逐步形成保护性耕作带(区)。
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机械化还田工程。“十一五”期间继续以省内高速公路及机场为重点区域,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并以此带动全省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利用和机械化还田技术。
4、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在焦作、驻马店、安阳、新乡、商丘、周口、许昌、南阳和平顶山建立9个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重点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形成小麦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规范。
5、农机科技开发基地建设。建立2个农机科研、推广、农机生产企业相结合的农机新产品引进、研发基地,逐步改变我省农机产品研发滞后的状况。加快农机科研开发步伐,提高我省农机产品技术含量,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三)服务体系建设
1、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要建立起以传统信息传播媒介为基础,以“河南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为重要支撑,以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农机化管理信息体系。重点围绕农机管理信息、推广信息、农机产品供求信息、农机产品鉴定信息、农机作业市场需求信息、农机新产品信息、农机新技术信息、农机科研成果信息等方面开展信息服务。以省级信息采集系统和15个信息点县建设为重点,形成由省、地(市)、县信息点组成的农机化信息采集系统。完成与“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的连接和各省市农机网站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信息发布的多渠道、适时适用化。
2、省级农机产品检测中心建设。根据《产品质量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按照“提升能力、有效监督”的要求,完善省级农机产品检测中心建设。
3、农机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农业部对拖拉机及驾驶员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以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安全技术状态和驾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为目的,“十一五”期间,在县一级建立规范化的拖拉机安全技术检测设备和拖拉机驾驶员考场。
3、农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完善现有农机化教育培训体系的培训手段和设施,增强培训能力,保障培训质量,强化对农机管理人员和农民机手的培训工作。按照省辖市农业人口进行规划,每市1-3所,全省建设40个县级农机培训学校,加强对农民机手和农机维修等服务技能培训。
五、主要政策措施
(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政策扶持体系坚持以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资为主体、各级财政扶持为引导、社会融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包括购机补贴、燃油补贴、信贷税收优惠、农机保险等内容的农业机械化政策扶持体系。加大公共财政介入力度,在农民自主选择农机的同时,通过公共财政的介入和干预,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保证农机化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继续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机补贴的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农机补贴资金加大向农业大省倾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支持力度,扩大补贴资金规模,按照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
补贴。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机械化。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通过建立基金、农机保险、优惠贷款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机械化。除采取政府补贴、财政专项支持的政策扶持外,采用财政贴息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贷款。
(二)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步伐
坚持“产、学、研、推广”相结合,促进农业机械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相适应。采取技术攻关、试验、示范等措施,促进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农业机械科学研究和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1、加强先进农业机械技术及装备的开发、引进和试验示范。关注国内外农业机械化技术,适时引进、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关键零配件和技术,提高农业机械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鼓励引进外资从事农业机械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对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和制造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机化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农机技术推广服务。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机技术创新主体,允许各类农机企业和民营农机科技组织申请使用国家和省有关农机科技的研发、引进和推广资金。
2、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并鼓励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等建立农业机械示范点,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和水稻收获机械发展,尽快解决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技术“瓶颈”问题;扩大花生收获机械田间试验考核范围,选择部分试点县,组织重点区域对成熟产品的推广,实施重点突破,尽快满足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农民对花生收获机械化的需求。改革传统耕作方法,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节本增效技术推广行动,继续以节水、节种、节肥、节药为重点,抓好机械深松、膜际播种、精量播种、沟播技术、化肥深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行之有效的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工作。
3、抓好农机科技下乡、科技入户行动。结合三秋农时季节的机具维修保养准备工作,组织农机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培训、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活动,促进农机科技知识和技术服务深入到乡村,应用到农户,落实到田间地头。
(三)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农机作业、销售、维修三大市场,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机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规范农机作业市场、销售市场、服务市场,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机化服务市场体系。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
1、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和服务模式,以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重点,培育产权清晰、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市场化运作的农机服务主体,积极发展各种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机作业中介服务和市场供求信息服务,为农机经营者直面市场创造环境。加快发展农机协会、农机经纪人队伍,架通政府、产业组织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逐步使农业机械从依附于农业生产经营体中独立出来,建立专门从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独立的农机经营组织,健全农机服务网络,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2、努力开拓农机作业市场。鼓励共同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农机大户;鼓励个体农机联合起来,探索农机股份制等形式,组建各种松散性的农机联合体,增强综合作业能力,共同走向市场。支持跨行政区域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维护作业秩序、为作业通行等提供服务便利。在打造农机跨区作业品牌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承包作业、订单作业等有效开拓作业市场的服务方式,活跃农机作业市场。
3、积极培育、规范农机修理市场,加强对农机修理工的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保护农
机维修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维护用户利益。
4、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农机流通企业,支持各地组建各类零售、批发市场,通过举办农机产品订货会、展销会、演示会等多种形式,繁荣农机销售市场。
(四)加强公共服务和从业人员培训
积极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努力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指导,切实做好农机市场规范、培育工作,提高农机组织化和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
大力推进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带动农机化。建立并完善农业机械化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制度,实现省、地、县联网。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免费提供信息服务,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农业生产提供系统、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培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培训手段和设施,增强培训能力。加强农机培训机构的管理,贯彻落实农业部《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完善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培训质量。分期分批对农民机手、农业机械专业户和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人员开展农业机械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培训场地、设施、师资等条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把发展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结合起来。
(五)加强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
对涉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的农机产品做好定期质量检验工作,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对在用的特定种类的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进行调查,定时公布调查结果。根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推广农业新技术与加快农机具更新的原则,定期确定、公布河南省政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作好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工作,有效地保障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农业机械使用的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农机优质、高效、低耗、安全运行。建立符合河南农业生产实际的地方农机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保障农机安全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推广、培训的行为,对农机安全生产实施法制化管理。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农机牌证管理和安全生产检查,加大对乡村道路、农田、场院、作坊等薄弱环节的监管力度,减少农机事故发生。加强安全生产法规和农机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机使用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农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服务,规范行为,科学监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