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融合共建顶岗实习就业平台.

时间:2019-05-14 06:3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企深度融合共建顶岗实习就业平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企深度融合共建顶岗实习就业平台.》。

第一篇:校企深度融合共建顶岗实习就业平台.

高职高专教膏 BEIJING EDUCATloN、竣垒深廑融台共建项戡窦劾就些翠台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 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 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 院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共 建顶岗实习基地,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 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积极探索项岗实习基地建设 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一、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学院积极 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 学结合作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 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 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 致,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的相结合,探索课 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创建和完善“通用平台+技 术中心”的GPTC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搭建“通用平台 GP(General Platform”实施素质教育与通用能力培 养,通过建设“技术中心TC(Technology Center”实 施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

1.通用平台

通用平台GP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 生素质教育和通用能力培养的系统方案。通用平台通 过思想教育活动、通用能力训I练、素质教育课程和专 业教育课程等途径,实现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人文 精神熏陶、思维能力培养、沟通合作训练、身心健康发 展、职业素养形成等教育功能,形成统一的素质教育 与通用能力培养方案。通过明确各类教育活动、各种 课程、各类训练的素质教育目标、实施途径和评价方 法,强化素质教育和通用能力培养,把职业道德与职 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设立“通用能

◇刘五一

力发展中心”来保障通用平台素质教育与通用能力培 养方案的有效实施。2.技术中心 ’

技术中心Tc是学院为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 标,依据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的特 点,精心打造的工学结合、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多功 能教学环境。技术中心的功能包括:一是建设核心技 术课程综合教学环境,实施“学做合一”的核心技术 课程教学。二是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团队工 作”方式开展生产性实训。三是建立高职教育研发机 构,使之成为教学改革、课程研发、技术革新的孵化 器。四是建立创新工作室,使之成为创新能力培养与 竞赛集训的基地。五是建立职业资格鉴定机构,开展 “双证书”教育。六是建立企业项目工作室,使之成为 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的平台。依托功能完善的技术中 心,可以开展专业核心技术课程的教学、开展校内生 产性实训、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组织学生开展 创新实践活动等。

3.形成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四阶段教育过程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基于GPTC人才 培养模式,结合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的特点,以及电子 信息(行业技术领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将 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工作学习、生产劳动训 练以及企业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按照职业认知、职 业能力形成、职业能力提高和职业岗位训练4个阶段 的流程,组织实施教育教学过程,形成“职业能力发展 四阶段教育过程”。

4.构建“工学结合”专业课程体系

GPTC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学院具体教育环境中实 施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综合职业能力 培养的各种教育与学习活动的总体方案。GPTC的内涵 非常丰富,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GPTC课程开发

万方数据

高职高专教育 凰霹鏖弱露霪曩娶曩曩≮墨夏鬟?黑曩要薹趸B刚NG印ucAT‘oN

理论、课程管理机制以及课程教学规范等,其中专业 课程体系构建与核心课程标准开发为其首要任务。按照GPTC的要求,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开发专 业教学标准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规 律,以校企合作机制为保障,执行规范的专业课程开 发规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其要点包括:一是依据技 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开展企业调研。二是 实施全面职业分析,即职业工作过程分析,目的是对 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群进行确认。三是在职 业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 力的分析,获得职业岗位的通用能力要求和专业技能 要求。四是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 整合与重构,进而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体系。五 是开发完整的专业教学标准。

5.开发核心课程标准

核心课程是为了满足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设 置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按照 GPTC的要求,核心课程应遵循职业岗位逻辑而非学科 逻辑,经由职业分析到教学分析的开发路径获得。核 心课程标准开发的主要环节包括:一是确认课程的教 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按照 GPTC课程开发思路,核心课程采用能力目标来表征教 学目标,且能力目标包含了对知识、态度、素质等方面 的具体要求。二是解析能力要素,核心课程的每一项 能力目标都可以进行深入解析,解析要素包括工作任 务具体描述、工作任务具体步骤、完成工作任务所需 的专用工具和设备、胜任工作任务必备的知识基础、胜任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态度和素质,以及判断能否胜 任工作任务的考核依据等。三是研制学习任务,高职 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并非由学科逻辑生成,而是遵循职 业岗位逻辑,落实在职业能力培养上。因此,核心课程 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一系列学习任务,它们对应着 岗位现场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四是设计学习活 动,每一项学习任务的实施载体就是教学活动。一组 特定的学习活动构成了一个特定的学习过程——在 技术中心环境下实现对工作过程的再现。五是开发教 学文件,学习活动的实施应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 式,这些教学方式的运行依赖于大量的教学文件,如 项目任务书、项目指导书、教学案例

集、教学活动方案 和模拟公司策划书等。六是编制考核方案,核心课程 考核更加注重能力目标的实现,更加注重以成果为依 据,更加强调考核标准的透明公开,更加强调学生的 自我评价作用。

二、校企深度融合,共建顶岗实习就业平台

按照GPTC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学院发挥行 业办学优势,一方面完善“技术中心”为载体的实训 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共建顶岗实习就业创业平台。

1.形成跨校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院建立了跨校企的厂校联动生产性实训基地。该类基地部分在学校,部分在企业,校企共同投资,签 署合作协议,通过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学生的实习,开 发生产实际的产品,企业和学校共同获利,同时企业 可以挑选需要的人才直接上岗,还可以与学校签署订 单培养所需人才。如北信——北广电子装备生产制造 基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基地、北 信——兆维模具设计制造基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顶岗实习基地。

2.将实训基地建到企业

学院尝试在企业租用场地,由学院投资建立顶岗 实习基地,采用企业运营方式,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 程组织实训。一方面学院为企业提供了设备、技术,直 接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实习, 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完成真实的项目,企业可 以挑选人才直接上岗,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自主创业。如北信——方略信息服务基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项岗实习基地、北信——正东文化创意数字传媒中 心(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顶岗实习基地。

3.将企业引入学校

学院采用将企业引入学校的做法,建立项岗实习基地,学校提供场地及部分设备,由企业提供设施、技 术、师资及项目支持。通过实习学生完成真实的项目, 考取必

要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以直接上岗或自 主创业,并由引入的企业提供项目,帮助学生自主创 业。如北信校企合作软件园(软件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基地。

4.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

2007年,为了深化学院的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学 院更好地服务行业,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 并成立了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由 电控公司副总经理担任理事长,京东方科技集团、北 广集团、七星集团、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总裁以及电 控总部高管等出任理事。这对学校产学合作起到了决 定性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雯】 万方数据

校企深度融合共建顶岗实习就业平台 作者:刘五一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刊名: 北京教育(高教版

英文刊名:BEIJING EDUCATION 年,卷(期:2009,""(9 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bjjy-gjb200909023.aspx

授权使用:株洲职业技术学院(zzzyjsxy,授权号:7216cb44-c9d8-45f1-9466-9de401141b56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日

第二篇:药学系: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实习就业平台

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实习就业平台

为切实做好2012级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征求企业对药学系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并为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一个双向选择的平台,使学生不出校门就顺利找到合适的实习就业岗位,4月26日上午9:30药学系在教学楼九楼会议室举行征求企业意见建议座谈会,并于下午2:00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隆重举办了“通辽职业学院药学系2014年实习就业洽谈会”。前来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亚泰集团所属企业吉林大药房、中国医药集团旗下的著名企业----国药控股国大药房内蒙古有限公司、北京养生堂药店有限公司、通辽利群药业、北京琪景饮片厂、北京因科瑞斯医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通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医药企业。

下午的洽谈会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院党委书记吴颖、学院副院长李伟树、学院副院长崔文、学院副院长付国宏及群教办、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等多位有关领导亲临实习就业洽谈会现场。药学系主任佟晓文代表药学系全体师生对前来参加洽谈会的医药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洽谈会在热烈而有序的氛围中进行,各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的企业文化、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和工资待遇等问题,并播放了企业宣传片。学生们在认真了解企业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认真的比对和选择,明确了自己的选择 方向。最后,我系150余名学生与企业达成顶岗实习协议。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推进了我系2014年实习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是我系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满足学生和企业的需求所做的一项实际工作。本次洽谈会成功举办也进一步加强了我系与各医药企业、实习地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实现了校企双方互利共赢。

第三篇:校企共建就业实习基地协议书

校企共建就业实习基地协议书

甲方: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原则,经双方协商,确定在乙方共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实习基地”。现就有关事宜商定如下:

一、甲乙双方通过相互考察了解,乙方同意接收甲方的学生实习,同意作为甲方挂牌的就业实习基地。

二、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供下一的毕业生需求信息,甲方通过校内宣传媒体宣传乙方的基本情况,及时发布乙方的需求信息。乙方参加甲方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或到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甲方协助做好招聘宣传并给予优先安排。

三、乙方为甲方的实习学生安排适量的实习岗位,并对实习生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乙方为甲方实习生提供的实习条件和劳动保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四、甲方的实习生必须服从乙方的管理,严格遵守乙方的规章制度,虚心学习,钻研业务,认真工作,按要求完成实习任务。

五、甲方配合乙方做好实习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实习过程中,甲方及时将学生须返校情况告知乙方,乙方根据甲方的要求,合理安排学生返校完成有关任务。

六、甲方学生实习期间,乙方可根据单位的经济情况提供适当的生活补助。

七、甲方学生实习期满后,由乙方进行实习鉴定。

八、乙方因生产需要吸收工作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应根据实际需要择优录用甲方毕业生。甲方在输送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满足乙方的需要。

九、甲方应积极利用自己的师资条件、技术设备、信息等优势与乙方共同致力于产品开发、设备使用与维修、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十、甲方经常就人才培养工作等方面征求乙方意见,听取乙方的建议,跟踪调查毕业生在乙方的表现,不断完善教学计划。

十一、乙方根据甲方需要,委派相关人员到甲方为学生作技术、就业指导讲座,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指导帮助。

十二、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其它方面的共建活动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附:甲方单位地址:乙方单位地址:

河源市东环路联系人: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第四篇:校企融合开展情况

校企融合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对校企融合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校企融合办公室,全面负责校企融合工作。并出台制定了《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校外实训基地管理规定》、《学生跟岗实习校外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订单式培养管理制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确保校企合作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紧密依托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经营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全、系统集成能力最强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构建了“6321工程”。即提升“6”个“共同”---共建课程体系、共同评价管理、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双师队伍、共促招生就业、共同技术研发;实行“3”层对接---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实习对接生产;建好“2”种“课堂”---把企业搬进学校,把课堂搬进企业;最终实现一个目标---企业生产性效益和学校教育性效益共享共赢。

学校自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成功承办了六届四联集团公司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同时,每年为四联集团公司新进大学生进行入职前培训,特别是在2016年学校积极协助四联集团公司完成了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川仪杯”全国首届仪器仪表制造工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文件制定、竞赛工种标准制定、知识、技能命题、考务安排等工作,确保了由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仪器仪表协会、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承办的“川仪杯”全国首届仪器仪表制造工职业技能竞赛能够如期顺利举行。

四联集团公司在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基础上,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参与学校市级示范校建设、重点特色专业建设、现代学徒制试点等工作。为学校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教师工程实践提供了必要的岗位和良好的环境。同时,四联集团公司与学校共建了工业自动化仪表实训基地、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实训基地,企业提供设备价值142万元。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技能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第五篇:校企文化融合

校企文化融合的途径探析

潇湘职业学院

肖志亮

摘 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才是深层次的合作,两种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实现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才是深层次的合作。高职院校要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高职学生就业的“零适应期”,两种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对高职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就业与创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1.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高职学生成才。

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化课素质普遍不太高,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兴趣不浓,甚至还有厌学现象。同时,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自我觉醒、自我确立的阶段,思想格外活跃,观念容易改变。通过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感受企业文化,亲身体会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之间人才与人才激烈竞争的现实,可以使他们充分体验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淸醒认识到没有一技之长的高职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从而自觉地树立强烈的危机感、严肃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激发起他们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动机,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成才的自觉性,更加端正学习态度,加倍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2.可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髙职学生就业。

不少高职毕业生心理不成熟,思维方式过于理想化,遇事易冲动。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在跨出校门进入企业时很难适应企业的管理环

境,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甚至被企业淘汰。加上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几乎没有吃苦的精神和体验,缺乏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心理承受力差。高职教育融入了企业文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走向社会、深入企业的机会,让他们在离校之前就感受到企业严格钢性的管理和近于苛刻的纪律要求,感受了企业员工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这有效地帮助他们主动调整心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了他们毕业后到企业的适应能力,缩短了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

3.可以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高职学生创业。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企业文化只有把创新的基因置入到员工当中去,才是真正能够让企业长盛不衰的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应通过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市场就业压力,感受到企业员工的压力,并由市场来评判员工的劳动是否有效,从而激发学生们创新的激情与动力。因此,学校及教师应注重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通的过程,来培养学生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增强创新意识,使其真正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逐步地学会用自身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创新成为日常的习惯。

二、高职院校要拓展途径,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1.引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重视员工,以人为本,关心教职员工生活和个人进步,倡导学校与员工共同发展,实行“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文明创建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优秀的企业都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优秀的高职院校更应有很浓的创新氛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有良好的创新精神,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学校应投入资金鼓励教师钻研科研新课题。

2.深入研究和学习企业文化

走出去。一是把企业文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选择已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文化调研,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增强学生对企业岗位群的文化适应能力。二是要求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和“订单式”培养期间,全程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学习并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要求,校正自身不当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工作自觉性,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

请进来。成立有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研讨会。邀请企业各部门的专家管理人员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出建设性意见。向企业发放问卷调査,征求企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想法。邀请一线能工巧匠工人访谈,进行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每年在毕业生就业推荐会或毕业典礼等的大型场合,组织毕业生回校献身说法,激励在校生树立目标,奋发图强,磨练意志。3.大力开展以专业技能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如组建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是,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开设专业工作室,组建各种社团,开设科技创新活动室,在周末组织学生到街头、社区进行义务技术服护、传授技术和现场咨询活动,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信严谨、细致规范、吃苦耐劳”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团结协助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全方位、全过程实施校企结合

要实施真正的校企结合,引进企业文化,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在办学过程中全方位地实施校企融合,各高职院校结合地方和行业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办出特色,培养出一线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学校是企业的“人才工厂”,企业是学校的“人才市场”。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利益共同点和结合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人

才”,结合点就是“合作办学”。应该说,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蓓,论高校董事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硕士学位论文,湖南; 武汉理工大学,2012 【2】张小村,校企合作打造高品位校园文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3】李宁,高职校闶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研究,高等函授学报,2006,1: 56-58 作者简介:肖志亮(1977—),湖南省涟源市人,高级经济师,潇湘职业学院商学院院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经济管理

下载校企深度融合共建顶岗实习就业平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企深度融合共建顶岗实习就业平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协议

    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协议书 甲方:宁波大红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乙方: 为促进高校教学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甲乙双方本着校企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注重实......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资源县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学生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顶岗实习期间的......

    校企顶岗实习协议书(模版)(精选五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顶岗实习协议书 甲方(实习单位)名称: 乙方(学院)名称:为推动学生校外实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明确各方的责任,保障各方的权益,现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各方就学生校外......

    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协议书

    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协议书甲方: 乙方(实习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6】16号)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书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书甲方: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所在系:信息工程系所在专业: 软件技术乙方:地址:邮码:电话: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表人:职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之规定,为......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书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书 甲方:成都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 邮码: 电话: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表人:职务:乙 方: 地址: 邮码: 电话: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表人: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书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书 甲方: 公司乙方: 学校 为了推动学生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建立长期的人力资源供需协作关系,甲方与乙......

    校企共建讲话稿

    在xx集团与xx小学少年宫结对共建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xx集团副总经理 xxx (2015年7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来到这蕴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