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报教育部

时间:2019-05-14 06:5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报教育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报教育部》。

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报教育部

2013年教育系统廉洁教育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报送材料

树人以德 立人以法 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法律文化节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海洋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党委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扎实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学生的特点,不断开拓工作思路,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落到实处。目前学校共有全日制在册本科生14700余人,研究生75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500余人,研究生党员约占全日制研究生的44.6%;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已经超过了1:2,分两个校区,涉及理学、工学、农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十几个学科门类。面对规模不断扩大、学科门类众多的研究生群体,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审时度势,遵循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规律、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坚持以研究生党建工作为龙头,突出德育首位、打造德育品牌,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各学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调动研究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自2007年开始探索,逐步形成了“突出学科特点,打造并坚持研究生德育品牌活动”的思路和做法,构建了学校多样化、立体化的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格局,增强了学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通过开展研究生法律文化节,将法制教育、廉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结合,以加强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防范为重点,引导广大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学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不断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

一、工作目标与思路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端,肩负着高端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在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利 1 / 6

用的战略背景下,作为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的、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自己的特殊使命。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较为成熟,与社会的接触相对较多,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在研究生群体中也会有所体现,诚信观念薄弱、学术行为不端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已经影响到了研究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研究生中加强廉洁教育非常重要。

从2008年至今,学校党委将法制教育作为研究生廉洁教育的有效切入点,以“和谐海大〃法治校园”为主题举办“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法律文化节”,旨在丰富全校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普及研究生的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同时将学术道德教育与《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紧密结合,从法律的角度对学术道德等进行阐释,以期形成通过法律宣传、学习培养研究生廉洁自律意识与防范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长效机制。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实施方法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法律文化节于每年5月—6月份面向全校研究生举行,特别依托于法政学院研究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

1.法律知识宣传和法律知识答卷

法律知识宣传紧紧围绕《知识产权法》、《保密法》、《劳动合同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研究生科研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开展,通过向研究生发放《法律知识电子书》、在学校宣传栏展示法律知识展板以及张贴法律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向全校研究生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同时,以《法律知识电子书》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法律知识答卷,面向全校研究生开展法律知识答卷活动,从而加深与巩固研究生法律知识学习2 / 6 的效果。

2、法学经典诵读会及法律主题征文

法学经典诵读会以“评鉴法学经典,体悟法学经典文化底蕴”为宗旨,参赛选手自行选取能够体现法律精神的经典著作、文章、段落并进行诵读,将法律精神与实际相结合。法律主题征文活动以“法在我身边”为主题,通过研究生对社会生活热点中体现的法律问题的认识与反思,不断增强研究生的法律意识。

3、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以实际案例为背景,真实模拟法庭审判的各个环节,培养研究生的法律思维以及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实际案例启发广大研究生的法律思考,通过庭审方式深化大家的法律维权意识。

4、法律知识竞赛

法律知识竞赛由各学院选派代表队参加,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决出优胜。法律知识竞赛的举办不仅巩固了研究生法律知识学习的效果,而且增加了法律知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受到研究生的一致好评。

5、思辨会

思辨会邀请学者嘉宾与研究生代表分为2个阵营围绕与研究生息息相关的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借思辨之法,得行事之方,通过现场思维碰撞、辨析,让研究生重新审视自己价值观和是非观。

(二)实施过程

第一届研究生法律文化节于2008年6月举办。随着社会的变化、新法规的出台以及研究生法律需求的不断变化,研究生法律文化节的内容和方式也不断出新,从侧重普法到更突出“文化”特点,目前已成功举办5届,发展成为覆盖全校18个学院、拥有七大活动版块、深受广大研 3 / 6

究生欢迎的全校性研究生德育品牌活动。

1、法律学习内容不断更新

法律文化节一直将国家最近颁布或修订的法律作为法律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特别关注新《劳动合同法》与《保密法》等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每年都将获得的最新信息通过《法律知识电子书》向全校研究生公布,让研究生能获得最新的法律知识。

2、积极拓展文化节板块(1)思辨会

第五届研究生法律文化节紧扣时代脉搏,紧抓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契机,以《知识产权法》为切入点,增加思辨会环节,邀请专家教授和研究生一起就“以求是之名—分析学术不端行为成因”的主题展开讨论,受到研究生的一致欢迎。

(2)法学经典诵读会

随着研究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很多研究生对进一步了解法学精神表现出强烈的愿望。为此第四届研究生法律文化节特增加“法学经典诵读会”环节,通过法学经典诵读引领广大研究生品法学之经典,悟法学之精神。

(3)模拟法庭

为了缩短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第五届研究生法律文化节特增加模拟法庭环节,选取上海一消费者诉大润发超市的民事案件,现场模拟庭前准备、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和宣判等法庭审判程序。旨在通过生动的庭审方式,启发广大研究生的法律思考,树立法律信仰,培养法律思维,深化法律意识,养成学法、知法、用法的良好氛围,降低案件发生率,促进校园稳定和谐。

三、工作成效及经验体会

/ 6

研究生法律文化节经过近4年的实践与探索,从原有以法律知识宣传为主的法律宣传月发展成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法制教育和廉洁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成为学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特色品牌活动,也得到了学校普法教育办公室、保密办公室的大力支持,还曾受到了青岛市知识产权局的肯定,在提升研究生道德素养、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崇廉尚洁的价值取向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对学校的廉洁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回顾近四年的实践历程,我们认为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遵循研究生特点、从研究生实际需求出发是加强廉洁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学生,他们具有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对于腐败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因此,在研究生中进行法制教育和廉洁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普法知识宣传和法律援助,而是要探究研究生对于法律问题和不廉现象的真实看法和需要,从研究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模拟法庭、学术研讨、思辨会等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和辨析,吸引更多的研究生参加,实现教育的实效性。

(二)点面结合,依托校园文化载体,充分发挥研究生主观能动性,是提升廉洁教育渗透性的关键

廉洁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它注重道德的内在养成,而不仅仅是外在的直接灌输。研究生法律文化节凭借法政学院师生的专业优势和学科资源,将法制教育的内容寓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载体和实践活动中,引导发动全校各专业的研究生积极参与,使研究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律文化的洗礼和熏陶,有效扩大了法制教育和廉洁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三)与时俱进,活动主题紧扣时代脉搏,是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 6

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及方式的不断推陈出新,紧随时代主题,能够使研究生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廉洁教育依托法律文化节这一形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平台,能够引导研究生在知法、懂法、守法的基础上有效树立正确的道德导向。同时,法律文化节系列活动的设计时代感较强,通常选取当下典型法律事件进行探讨,符合研究生群体关注社会热点、忧国忧民的特征,使得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 6

第二篇: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在九曲河综合整治阶段性建设成果报告会上的讲话

把加快发展高高举过头 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 ——在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阶段性建设成果报告会上的讲话

(2011年6月28日)

李佳

七一前夕,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阶段性建设成果报告会,以此向建党90周年献礼,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省委少雄常委、省政府成云副省长来我市调研“两化互动”工作并专门出席报告会,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资阳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我们深受鼓舞。刚才,会议隆重表彰了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这些战斗在九曲河建设一线的干部为资阳城市建设发展辛勤付出、无私奉献,让我们倍受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卧薪尝胆、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展示了“党性最强、工作最好、作风最正”的干部形象!今天的会议,不仅是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阶段性建设成果的汇报会,更是推进下一阶段工程建设的再动员、再部署!九曲河综合整治的建设者们还将面临更大的困难、承担更重的任务,今天也是为同志们再启程而壮行鼓劲!希望大家继续以“正视、面对、拿下”的勇气做好下一阶段工作,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1

九曲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穿越城市中心。“希望还母亲河一河清水,改变城区人民生活环境”,这是城区老百姓发自肺腑的呼声!2009年6月,市委顺应民心作出决策,市委二届十次全会进行了表决,并召开万人誓师大会,吹响了综合整治九曲河的号角!两年来,我们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公开公平”的原则,集中力量推进这一建市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两年过去了,我们的母亲河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的老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资阳人,我们最能认识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最能体会整治过程的无比艰辛,最能感受由此带来的资阳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九曲河综合整治阶段性建设成果来之不易!全市人民、全体干部都是见证者、参与者、付出者、实践者!我们深深知道,没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没有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没有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就没有今天母亲河的沧桑巨变!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资阳500万人民,向省委、省政府特别是少雄常委、成云副省长的重视关心表示衷心感谢!向省级部门、省属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省国资委、华西集团的参与建设表示衷心感谢!向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全体同志、市级各部门及雁江区各级干部、广大建设者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向广大市民特别是拆迁群众、拆迁企业的理解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在此,我讲三点:一点感受,一点希望,一点要求。

一是感受:我们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告诉我们:做好资阳的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近年来,资阳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推动发展驶入了快车道,这离不开建区设市以来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更是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奋力拼搏的结果!资阳的发展是大家拼出来的,资阳的事是大家干出来的!九曲河综合整治是建市以来投资量最大、拆迁量最大、工程量最大的城市建设工程。这一工程拆迁了沿线2100多户“城中村”、“棚户区”的群众和60多户企业,其间没有发生一户上访,没有发生一户闹事,确实创造了拆迁史上的奇迹!这是我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雁江区干部深入细致工作的结果!从九曲河的时代变迁中,我们看到了资阳城市建设的美好未来,也充分证明了我们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大批干部在九曲河综合整治过程中经受了锻炼,磨练了意志,展现了良好的作风。九曲河综合整治的成果,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蝶变”,更是一批干部素质、能力、作风的体现!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农村扶贫解困“三村行动”、城区水环境综合工程、民政福利创新园等重大民生工作中,在综合交通建设、毗河供水工程、百威英博啤酒、四川现代汽车等重大项目推进中,我们的干部在健康成长,干部能力素质在不断提高!作为一级党组织,对一个地方最大的责任,就是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今天,我们可以欣慰地说,资阳未来的发展路上无论

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这支干部队伍都能接受挑战,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是希望:各级干部要踏踏实实践行“两个高高举过头”的庄严承诺。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告诉我们:我们做任何工作,只要“把加快发展高高举过头、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再大的困难也能“正视、面对、拿下”!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是最大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更是老百姓期盼了多少年的民生工程,无论多么艰难,我们必须“正视、面对、拿下”,这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把加快发展高高举过头”,就是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推动资阳加快发展!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成渝经济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而机遇只是一种可能!机遇稍纵即逝,发展不进则退!资阳发展喜不得、等不得、慢不得、停不得!我们一定要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两化互动”,着力建设成渝经济区新兴工业城市,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我们要“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就是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改善民生!各级党员干部要牢记“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心里装着百姓,时刻想着群众,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多做顺民意、暖人心、得民心的事,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各级党员干部要实践“为老百姓做事最幸福”,做人做事“一讲党性、二讲

良心”,实实在在帮助老百姓解决现实困难和问题,让老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三是要求:各级党组织要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告诉我们:只要我们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就能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从启动之初,我们就成立了指挥部,从全市抽调了一批干部参与工程建设,这两年也从中提拔了一批优秀干部。选人用人是党委最大的导向!选准用好一名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就是倡导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要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党组织一定要给干部创造干事创业的机会!为干部干事创业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是一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在推动加快发展中,要为干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发展一线的实践锻炼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更好地成就事业、成长干部!党组织一定要树立先进典型示范标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级党组织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先进,通过宣传他们的示范表率作用,激励更多的干部投身急难险重任务、重大项目建设,为资阳发展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党组织一定要给干部更多的荣誉褒奖!资阳这片发展的热土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大舞台。资阳的事是大家拼搏出来的,我们就是要为这些干部创造更好的干事环境!对那些一心一意干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干部,我们就是要把鲜花

掌声送给他们,把电视镜头多多对准他们,把更多奖励赞美献给他们。我们一定要让干事者受关注、让成事者受重用,让吃苦者真吃香、让有为者更有位!

同志们,资阳过去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辛勤付出,未来更大发展还需要大家继续努力!资阳发展正在爬坡上坎,我们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让我们一起做好准备——再出发!

第三篇: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

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

内容摘要:学习型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细胞组成,学校是传播最新文化的源泉地,把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其意义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以校为本

校本培训

学习型组织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早在十六大已经提出了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的目标。也就是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而且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所以,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该首先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一.学习型组织含义

1.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超越对手,只有自我超越,内因是第一因素,要有目标。

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指一个人的心灵素质、思维方式,大多数人自我感觉良好,找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改善心智模式,必须学会把镜子转向自己、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开放心灵容纳别人。

建立共同愿景。共同的目标、价值观、使命感。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系统思考应防止分割思考,要整体思考;应防止静止思考,要动态思考;应防止表面思考,要本质思考。2.学习型组织的六大要素: 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 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 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

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 工作学习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 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目前来说,学校首先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建设学习型组织。二.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1. 提出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主要考虑: 其一,原来以求同为目标的以专家教学研究指导为主的教学研究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学科及其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各有特点的教育教学要求、教育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是教育理念的实质性体现,而不再是研究形成同一的模式。

其二,课程改革中大量的实际问题,靠个别教师,或者靠个别专家的研究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特别需要在学校层面研究解决,也只能在学校层面组织研究解决。如课堂教学方法,作业量和内容的把握,考试巩固知识的方法等等。

其三,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这种反思只有在学校中、在教学实践中、在同事们共同的教学研究中才能有效得到提升。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当地的教育教学资源,从学生的真实体验出发,在组织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就会遇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少量专业的教学研究人员或者不断扩大专业研究人员的队伍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地方,才能经常地、准确地、及时地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目的。

笔者以为主要是要实现把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校级教研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以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面对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化组织。

3.校内教学研究制度应该结合学校实际,便于操作。三. 建立以校为本的培训制度

教师培训是为了实现教师队伍从数量上的满足到质量上的提高,为了实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营造教师成长的氛围,形成职业化的生存方式。从这些角度来看,培训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要求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求能够经常性地根据不同教师的需要进行,因此,传统的以教师进修学院为主的培训已经难以完全适应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校本培训越来越显得重要。1. 校本培训的内容

校本培训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发展和教育特色、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化发展的需求,由学校组织的校内培训活动。目前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新教师上岗培训。职业道德的具体化;教育理念与学校实际的结合;班主任教育工作培训;本校学科教学常规培训;学科专业知识;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使用;教师与社会沟通的能力的培训等等。

配合新课程改革的有关培训。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对学生的理解;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能力;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学科专业知识进修等等。

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例如,个人的进修计划,口语、普通话、计算机晋升等级,专题研修和等级研修计划。教育科研能力的专项培训,行动研究法的学习,形成学校教育研究的造血机制。没有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不可想象的,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办出自己的特色,也是不可能的。

2.保障机制

校本培训是与学校共存的,不是应急的,所以校本培训应该是每个学期每个教师所必须参与的。因此,有必要建立校本培训的保障机制,使教师从“要我培训”

到“我要培训”,从而真正发挥培训作用。

明确培训目标。学校应该根据根据学校发展的规划,确定各类培训的计划和目标。每个教师都应该有专业发展的目标,根据这些目标明确自己的培训要求,以至于每个学期的具体培训目标。教师参与培训内容的确定。校本培训应该实行校内学分制管理,学校提出若干培训的模块,赋予相应的学分。教师可以自由选择相应的学习模块,教师也可以自行提出需要培训的内容,学校根据实际尽可能予以满足。

提供培训的信息和资料。学校应该把培训所需要的资料和其他经费列入计划,采取集体订阅和鼓励个人订阅的措施,建立教育信息的网络。学校组织的培训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促进学校培训目标和教师个人培训目标的真正落实。从导向上,培训的考核重点应该有利于激励教师把培训转化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当然建立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制度只是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措施,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需要学校把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制度,把两者结合于学校的常规重点工作之中。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确定每个阶段学校教学研究和所需要的与之配套的校本培训,同时鼓励教师发挥个性特长的教学研究与专题培训需要,形成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形成学校发展的特色。如果培训与教研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现实需要,成为职业生存的方式,那么,这样的学校可以认为已经成为学习化的组织,学校持续的稳定的发展就将真正成为可能。

第四篇:2016城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调查报告

2016城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调查报告

城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调查报告

引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加快**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省、市主要领导关于推广我镇城镇化建设经验,促进**经济区和**都市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讲话要求,根据市政府的工作安排,由镇有关方面人员组成调研组,于XX年12月,通过现场考察、座谈、查阅资料、参加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们深刻地了解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镇走出了一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镇党委书记**、镇长**高度概括这一发展道路为:通过集体致富、工业带动、城镇引领,实现了“村变镇、镇变城”即由山沟穷村到经济富村,由工业兴镇到建设生态城镇的实践目标。正如**省委书记**同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给予的高度评价那样:“中央要求的,我在思考的,**做到了„„要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经验。”

目前,我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镇环境呈现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生产方式由依靠土地的农业生产转向发展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人的身份由村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由分散的农耕聚落转化为鲜明的现代城市文明。这一成功的实践表明,我镇完成了由农村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对于加快**经济区和**都市区内新型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一、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的半壁江山

城市是人类历史和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一定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与文明发展的标尺。

经过新世纪十余年的跨越式发展,至2016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1.3%,此举,使世界经济结构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由全球第七位跃升为第二位,成为世界的一极。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每年以建筑总量占世界50%左右的规模和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对全球经济拉动贡献率达到50%,直接影响甚或左右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些专家则形象地将城市化比喻为拉动社会发展的经济航母,认为中国是又一成功的实例。中国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市化水平,按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增速,未来3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佳良机。

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不是照搬西方国家单向发展大城市的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实际,创新性地将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形成纵、横双向城市群发展模式。尤其是将星罗棋布、连结城市和乡村的万千个建制镇,列入城市化建设的范畴,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发展目标,将世界“城市化”理论创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理论并指导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国的小城镇,对于加快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带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在加快建设**经济区过程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又将世界“城市化”模式完善为“新型城镇化”。并确立了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新战略。

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城乡统筹,城乡统一,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全面实施并融入部分新型农村转移为具有城市功能与生活水准的社区的全面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所谓新型城镇化“引领”,就是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关系通过“城镇”连接起来,用城镇统领城乡,关联和促进工业、农业协调发展。其中,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中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是区域整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现有建制镇2万多个,如果每个建制镇城市功能完善,能够承载平均3万左右的人口,其总体人口承载力即可达6亿以上,将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一半左右,真正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半壁江山。

我镇作为万千个小城镇的成员之一,其发展进程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着,独具特色。总结分析其发展实践与经验,对于助推和促进**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健康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个普普通通的贫困山村,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明星镇。现我镇规模企业发展到80多家,产值达到37亿元(2016年),人均产值、人均收入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小城镇前列,被确立为“联合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试点”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进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探索实践,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合村建镇,体制创新,在城镇建设中发挥核心和枢纽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由落后的山沟农村发展成为工业主导,经济发展,集体富裕的新农村,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达到镇级规模。1994年,**由村变镇,实现了资源统筹、职能整合、运转顺畅。产业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规模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镇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核心和枢纽作用。

一是高质量地开展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镇政府遵循“节水与节地、保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规模经营与集约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全面完善公共设施。建成了工业、生活、农业、休闲娱乐4个园区,进而带动商贸、餐饮、旅游、文化事业的繁荣。现已基本实现电力、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齐全、土地集约利用、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是有效地解决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按照生产要素资源合理集中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建立了镇区工业经济园区和**开发区工业经济园区,结合行业特点组建了耐材、制药等集团公司,大力发展高科技产品,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庆州集团的耐火材料从每吨几十元发展到几万元,太龙药业在**省医药行业中第一个实现股票上市。全镇经济实现了由资源开采型向产品深加工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产品经营型向资本运作型的转变。2016年完成社会产值37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7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4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5600元。

三是在“村并镇、民改居”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将本镇所有村民全部转为居民户口,成为全省首个全居民镇。村改居后,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镇域全部纳入城镇化管理,居委会的管理体制,干部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办公经费等仍然由镇财政统一发放,对于需要住房的群众,修建公寓楼以最优惠的成本价格销售,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福利待遇。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三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集中的过程。在城镇,采取“两高一带”战略措施,即“企业高度集中,居民高度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有了居民的集中就可以建立居委会管理体制,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区、居民小区、商业服务区、文化休闲区,繁荣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兴工业,做到工、农、交、商、旅及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保证了全镇土地统筹规划安排,合理布局,为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水利事业、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发展生态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等现代农业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新型城镇化促进了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

我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采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对外开放的建设理念,一方面根据我镇的地形地貌、历史传统进行合理规划安排镇域空间,合理配置使用资源,保护和恢复生态资源,一方面对外引进短缺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为维持生计导致山体资源破坏、水土资源流失、林木资源砍伐的现象。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巨大威力,**人开始了资源利用的大整合、大调整。从向自然索取为主开始向给予和保护为主,水源不足就投资上亿元实施“引黄入竹”工程,从30多公里以外引黄河水到**,供全镇生产、生活、环境利用;封山育林,全面恢复生态,广植竹子,延续**“竹文化”;勘察景观,设计线路,开发长寿山生态旅游景区;利用紧邻嵩山,位于**、洛阳之间的有利区位,吸引外来客商发展商贸物流第三产业;利用省会人才、技术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生物制药等等,都是建设新型城镇、发展新型工业、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和显着效果。

(四)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走共同富裕道路

我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把全体居民的基本利益、长远利益放在突出位置,让全体居民都能得到实惠,并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镇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有:

解决饮食问题。针对长期困扰全镇人畜饮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问题,镇投资上亿元,架设32公里引水管道将黄河之水翻山越岭引到**,解决了我镇千百年来的缺水问题。由于我镇地形地貌主要为山地,耕地面积狭小,粮食短缺一直困扰着**人的吃饭问题,特别是撤村并镇后,居民进入城镇,基本上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因而解决粮食问题将成为居民生活最为紧迫的问题,这一问题在**采取粮油定量供应和福利商品供应相结合的办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解决居住问题。将所有村民转为居民,使居民角色发生根本变化,为解决居住问题,镇里投资1亿多元,规划建设了振东新区,建设居民公寓1300多套,家属楼20多栋,新建住宅面积36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达到56平方米,基本解决了全镇近2万人的居住问题。

解决就业问题。目前全镇80多家企业,带动8200多人就业,吸纳了全镇绝大多数的适龄就业人口,基本解决了全镇居民家庭的就业问题。95%以上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第三产业的从业比例达到27%。在**耐火材料企业中60%的中层管理人员都是**人,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人也有一定比例。2016年**人均收入达到15600元,在全省各乡镇中提前达到小康水平。

解决人的城市化问题。我镇不仅把城市化的硬件设施建设好、解决好,而且始终把“人的城市化文明”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在**的企业群中现有高级工程师40多人,工程师150多人。同时,还曾选派大批人员到**大学、**理工大学、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定期开展技术和管理培训,员工的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我林镇兴建了设备齐全的卫生院,所有居民均免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居民水电入户率达到100%,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85%,电话入户率达到98%。镇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建学校,免除所有在校学生的一切学杂费,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为所有老年人免费办理养老保险,承担孤寡老人的赡养费用,年底为群众免费置办年货。

(五)打造城镇软实力,推动城镇文明建设

为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人制订和总结出“**精神”,即“爱**,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精神”朴实无华,起到极大的激励效果,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品牌。基础设施是开展精神文明活动的空间场所,镇里配套建设中小学、卫生院、广播电视、文化广场、影剧院等设施,从精神层面培养居民的文化素质,如长期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教育、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等;一年两次的“三评制度”(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和“十项八好”(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好民兵、好团员、好公婆、好夫妻、好妯娌、好媳妇、好少年)的评选制度、月评好人好事制度,评出了好风气,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职业能力,增强了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力地推动了我镇城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小康建设十佳红旗镇”、“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

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使城镇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干部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省委书记**在视察**城乡统筹发展情况时指出:关键是做到了“四个好”。一是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好。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重视领导班子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尤其是有镇委书记**、镇长**那样长期稳定、廉洁高效的班子核心,使这个团队的思想高度统一,决策精准科学,管理效率显着提高,这是**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二是有一支好的队伍。好的班子带出了好的党员干部队伍。这支队伍是在“**精神”感召下开拓创新“**模式”的过程中锤炼、凝聚而成的。三是摸索出一条好的发展路子。这条路子就是:通过大力发展村办集体企业,不断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壮大工业基础,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引领全镇“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四是有一个好的体制机制。这个体制机制就是建立了以镇党委政府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干出一番大的事业,成就了**的过去和现在,开创了**未来的美好前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

三、深化发展**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重点

在我镇调研座谈中,镇党委书记**、镇长**等同志认为,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所取得的初步成就,是**人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但是,新型城镇化对**来讲仍然是个崭新课题,还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有信心、有能力按照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扎扎实实地建成生态宜居繁荣现代新**,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重点在于:

(一)抓住**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全镇工作的战略重点,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纽带和引领作用

新型城镇化道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使命也是动力。我镇从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良好,条件优越,对开创**深层次、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继续发挥工业主导地位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效应和引领作用,依托城镇,经营城镇,发展城镇,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乡一体、持续发展的秀美城镇。以此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的发展模式。

(二)贯彻“经营城镇”理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根本解决建设资金短缺和项目运营问题

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是计划经济的做法,政府在城镇建设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总是有限的。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建设与开发,将城镇作为最大的资产,加以充分利用和经营,采取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经营城镇”理念,则可盘活城镇资产,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在城镇建设和项目运营中的积极作用。政府从一个单纯的投资人角色转变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服务人、监督人,把大量的投资、管理、运营工作交给市场来经营,从根本上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使政府从繁琐的城镇管理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大大加速城镇建设的步伐,提高城镇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城镇开发管理模式,也是**在新起点上创业发展、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要举措。

(三)规划建设好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秀美山城

我镇山多地少,植被覆盖较好,文化积淀深厚,又临近嵩山,地处**、洛阳两大城市之间,发展旅游休闲度假条件得天独厚。2016年镇政府决定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规划将北山、南山和长寿山全镇27平方公里打造成个性鲜明的**风景区。在适宜的地点开展相应项目,比如北山确立发展现代农业,长寿山确立发展家禽散养基地、观光林业等,同时还大力发展“农家乐”等旅游服务业,丰富完善了旅游项目。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长寿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镇党委、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际,将规划建设好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秀美山城”作为今后的发展目标,打造**、洛阳的“后花园”及**经济区“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城镇。成为可供省内外游客观光游览的秀美山城和投资兴业的宝地。

四、关于支持和推广**镇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建议

(一)应加大对**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

我镇作为联合国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和**市新型城镇化试点镇,是全省第一个全面实现“农转居”的小城镇。虽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就,但仍然面临许多持续发展和品质提升的问题,需要大量投入和持久建设。因此,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扶持,包括制度建设上的先行先试管理权限,国土资源规划利用与保护、城镇综合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各方面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以便促进**更好更快地发展。

1.资金支持。建议在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国家投入比例,如增加税收提留、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市重点镇建设专项经费扶持等。

2.第三产业的扶持。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例失调,难以适应全面进入城镇化后居民城市生活水平的发展需求,影响着城市的综合化发展。建议对我镇给以特别扶持,如对商户实行阶段性减免税收、简化审批手续、帮助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

3.生态与旅游设施建设的支持。我镇在新一轮规划建设中确立建设秀美山川、营建生态山城的发展目标,已着力开发建设长寿山生态旅游景区,形成**都市区西部“后花园”之一。这项系列工程已具有区域公共设施的性质,需要持久建设和大量投入,建议省、市政府有关部门予以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4.技术与智力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农民转为居民之后,城镇面临着加快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以及城市专业管理水平等紧迫问题,我镇作为先行先试示范城镇,更感其紧迫性和现实性。政府应当给以相应的扶持手段和政策,比如:高科技项目的先期试点,城镇管理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等,鼓励更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5.交通环境的支持。尽快实施镇内310国道改道工程,为城镇发展创造空间,将现有国道改造成城镇内景观大道和主要商贸街区;尽快打通****西路、陇海西路至**快速通道,开通城际公交线路,以促进我镇商贸、物流、金融、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繁荣与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的推广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从我镇发展经济、建设城镇、改善民生的做法和成果中,看到我镇立足本地实际谋发展,正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之路。()**“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经验,必将在**经济区建设和**都市区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在推广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方面,我们认为应把握几个原则:

1.分层级推广的原则

我镇合村并镇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的经验,对于大城市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县城及县域内重点镇,工矿商贸城镇等基础设施较好、工业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具有显着的借鉴意义,可考虑先行先试,分层级逐步推广实施。

2.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把握好**经验的精神实质,立足当地实际,由点到面,示范带动,分阶段实施,有序推进。确保科学、健康发展,走出一条具有**经济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3.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引擎,以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政府主导,发挥组织动员,督导推动作用,又要尊重群众愿望,各界共同参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合力推进,水到渠成。

4.规范建设、依法开展的原则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区建设中的长久战略任务,是关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百年大计,应科学规划,规范建设,依法开展,着力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生态环境,切实建成品质优良,宜农、宜工、宜商、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社区。

第五篇:把社区建设成幸福的乐园

把社区建设成幸福的乐园

——夏津县宋楼镇社区建设工作纪实

宽敞明亮的便民服务大厅,清洁舒适的社区卫生室,琳琅满目的社区超市,排列整齐的健身路径„„走进宋楼镇张官屯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焕然一新的景象。张官屯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祖利激动的说,“社区建设给群众带来了喜人的变化,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宋楼镇是全市社区建设的试点乡镇。09年以来,按照市县统一部署,该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合并,全镇行政村由原来的28个合并为12个,新建社区7个,村均人口1630人,比合并前增加523人。在社区建设中,该镇按照“十有”、“八进”、“四化”标准建设了张官屯、张堤等服务型社区7处。

建设新社区,搞好合并是前提

宋楼镇原有28个行政村,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占到二分之一,各村在经济、文化、历史习俗上情况不一,错综复杂。为搞好村庄合并,镇党委深入各村进行调查研究,在掌握村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明确了产业联结型、强村带动型、邻近村合并型和自然村恢复型四种村庄合并类型,制定了“54321”的工作思路,即坚持“五不变、四落实、三到位、两加减、一中心”。“五不变”,即土地承包关系、村民享受优惠政策、债权债务、干部待遇、自然村名称不变。“四落实”即组织机构、干部选任、岗位职责、办公地点落实。“三到位”即资产清理、公章收缴、手续移交到位。“两加减”,即“先减后加”先减少行政村个数,再建立社区,增加管理服务功能。“先加后减”,对原有村干部,先集中进行测评,根据工作需要、个人能力和群众推荐情况重新任用,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减少人数,合理配备。“一中心”即以县委部署为中心开展工作。按照“54321”工作思路,镇党委积极做好各项工作,促进了村庄合并的顺利开展。

社区建设好,配强班子是关键

09年11月18日,在张官屯社区文体活动中心,西张官屯、东张官屯和黄官屯三个村2726名选民参加的社区选举大会正在进行,通过无记名投票的形式,选举产生了社区村委会主任、副主任。“通过选举,进一步优化了村委会成员班子结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年龄降低,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张官屯社区原有村干部16人,选举后产生了9名社区村委会成员,减少干部7人,实现了社区党支部(总支)书记与主任“一人兼”,社区选举一次成功”。宋楼镇党委书记鞠庆岭不无感慨地说。

新建社区“两委”干部的选拔任用,涉及农村基层干部的切身利益,关系农村社会稳定。宋楼镇党委按照“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目标,对新建社区班子成员从严要求,高标准配备,提高选用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公信度。在新建社区村委会选举工作中,具体做到“四个好”。宣传发动好。镇党委先后召开党政联席会、村“两委”成员会、村民代表会,层层宣传发动,形成了全民关心、支持、参与村委会选举的良好氛围。思想沟通好。为稳定干部群众的情绪,消除他们的疑虑,工作中做到了三个“见面”。即党委书记和各村党支部书记见面,包片负责人和党员群众代表见面,包村干部入户和群众见面,面对面地讲解政策规定和操作步骤,使他们充分了解开展村庄合并、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调动他们参与村委会选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程序落实好。从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成立选举委员会,到选民登记、张榜公示、正式选举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握,依法操作,做到了环节一个不少,步骤一个不落。选举结果好。宋楼镇新建的7个社区原有村干部64人,选举后产生44名社区村委会成员,减少干部20人,平均年龄43.7岁,比原来下降3.8岁。所有社区均实现了社区党支部(总支)书记与主任“一人兼”,顺利实现了“六个确保”的目标(即确保部署周密、确保宣传到位、确保人选合格、确保操作规范、确保纪律严明、确保选举实效)。新建社区组建以来,镇党委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按照集中与分

散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干部、农村党员以及预备党员进行培训,累计举办培训10余次,受训干部2600多人次。

群众要满意,完善功能是保证

提高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切实让农民群众得实惠,是加快社区建设的关键举措。在社区建设工作中,宋楼镇调动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千方百计抓投入、赶进度。在张官屯社区,按照“两室一厅一超市、双园一校一中心”的标准进行规划。“两室”即社区卫生室、社区警务室;“一厅”即综合服务大厅;“一超市”即连锁超市;“双园”即工业园、幼儿园;“一校”指社区完全小学;“一中心”即社区文体活动中心。09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多方筹资,投入400多万元建设了张官屯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社区小学教学楼、综合服务大厅、幼儿园、社区卫生室。张堤社区投资300万元新建了占地10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和秸秆汽化站项目。镇党委先后组织镇村干部到齐河、禹城等先进县市进行参观,认真学习村民住宅规划、社区建设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为开展村庄合并和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组织社区干部进农户、进车间、进田间,广泛征求群众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累计征集各类建议90多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60多件。该镇还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群体优势,扎实开展“区企共建”活动,动员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回报家乡、反哺社会,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开展社区建设以来,全镇共有40多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帮扶资金达到150多万元。而社区在企业发展环境上也推波助澜,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人才、信息等难题,有力的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到09年底,全镇新上项目26个,新增投入2.7亿元,其中社区帮助引进的项目达到9处,吸引资金6000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4200多人。

立足新起点,实现并居是趋势

在张官屯社区服务中心大厅内,一张社区并居规划图格外引人瞩目,在今后3-5年的时间里,该社区按照“园区、社区、小城镇”三位一体的要求,以宋香路为轴,以张官屯社区服务中心为点,规划建设总占地300亩的居民小区,可容纳居民500-800户。

张堤社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的原则,实行三统一,即“统一图纸,统一标准,统一施工”,居民小区二期工程占地15亩,按照单体别墅式规划建设,可建标准住房40-50户。

新建社区村委会选举后,镇党委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镇,打造和谐锦绣宋楼”一条发展主线,提出了“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典型带动,稳妥进行”的并居工作指导思想,全镇抓好张官屯和张堤两个试点,以点带面,示范引路,加快村庄合并、社区建设步伐。通过抓典型,树亮点,推进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共同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既有投资收益又能服务群众的路子。一方面争取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支持,为建房群众争取低息抵押贷款;另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引进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帮助社区并居建设的同时,适当得到相应的回报。并居的目的是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优质快捷周到的服务,为此,建立健全各种管理服务组织,完善社区各项配套功能,提高服务设施条件,倾力打造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管理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

下载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报教育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报教育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调查报告

    **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调查报告 引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加快**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省、市主要领导关于推广我镇城镇化建设经验,促进**经济区和**都市区新......

    教育部

    教育部: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 北京3月17日电近日,教育部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编报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通知要求进一步缩小地区间高......

    教育部

     教育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年内出台 摘要:2月1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布置了今年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其中提到,将正式颁布经过10年试验后修订......

    教育部

    教育部、公安部要求做好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 2010年12月22日10:08来源:中国新闻网 教育部、公安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做好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重视新学期的消防安全知识......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心得体会 2010-06-30 19:11:21| 分类: 资料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外部环境。它能潜移......

    校园文化

    校园是每个孩子学习生活的地方,是他们成长的摇篮,也是实现他们理想,放飞梦想的地方!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良好的校园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是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你可以想象一......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放眼社会,大千世界,文化多彩多姿,社会文化,习俗文化,礼仪文化等等。让人眼花缭乱,数不胜数。 然而,如今发展最快且日益更新的要当数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 ——观摩市区初中学校文化建设展示有感 海门实验学校初中部 崔 忠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通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