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预拌(商品)砂浆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6:3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市预拌(商品)砂浆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市预拌(商品)砂浆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

第一篇:上海市预拌(商品)砂浆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

上海市预拌(商品)砂浆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

第一条 总则

为完善砂浆生产企业的检验条件,提高检测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砂浆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

第二条 环境条件

必须建立满足产品质量检验用的试验室,样品存放室等,周围环境前后、振动、电磁辐射等均不得影响检验工作。

1、试验室的面积、采光、温、湿度等均应满足检验任务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凝结时间测定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用试拌砂浆时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成型后停置期间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5℃;预拌(商品〉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的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士3℃、相对湿度大于90%;

2、试验室应保持清洁,与试验无关的物品不准带入。第三条 检验人员

1、检验人员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责任心强,熟知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控制项目、指标范围及检验方法,经专发的操作合格证。

2、检验人员要相对稳定,要具有砂浆上岗证,人员配备不得少于2人。第四条 检验设备

1、出厂产品检验以及生产控制检验所需设备应齐全(见附表),其性能应满足有关规定的技术要求,常用的仪器设备应有备用件。

2、计量器具应按期检定并有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书。检验仪器应按期校准并有有效的校验证书。

3、有石室的仪器设备要列出仪器设备一览表和计量检定周期表,并建立设备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书。并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维修、管理和计量校准制度。

第五条 仪器设备技术要求和(校验)周期

1、仪器设备的精度要求,产品的检定(校验)周期见附表。

2、常用和必备的仪器设备,如空调、恒温及易损件、易耗品等由企业自定。

3、当产品校准或检验方法标准修订后,企业应根据标准要求及时更换仪器设备。第六条 试验方法

砂浆的稠度、分层度、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试验应按《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的有关规定进行;合同规定的有特殊要求的检验项目的试验按相关规范的规定进行。第七条 检验质量

1、为保证检验质量,应每半年向市建材质检机构寄(送)样品,进行对比验证检验,不断提高检验水平,对无故不按规定寄(送)样品者,对比合格率按零统计。

2、试验室应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质量验收,并具有相应记录和台帐,各生产过程控制检验记录及配合比记录须齐全、清晰。

第八条 产品质量

1、企业产品质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并向用户出具产品质量保证书。

2、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行业主管部门每年将对企业产品进行不定期质量监督抽查。

第二篇:预拌砂浆企业砂浆备案

预拌砂浆企业砂浆备案需知

一、预拌砂浆企业应符合以下要求: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市砂浆发展规划要求;

2、具备先进的自动化生产工艺,单班(8h)生产能力不小于200吨;

3、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4、中级职称技术人员配备不少于2人,初级职称技术人员不少于4人;

5、散装水泥使用率90%以上,散装砂浆发放能力达到70%以上;

6、两年内在产品质量抽检中无不良行为记录。

二、申请备案需要提交的材料

1、营业执照;

2、有资质检验单位出具的型式检验周期内产品检验报告(国家有放射性及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的产品应同时提供相关检验报告);

3、申办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办理委托书;

4、属于国家生产许可证或强制性认证管理的产品,提交有效期内生产许可证书或强制认证证书。

5、属于国外进口产品的,提供代理证明;

6、产品执行企业标准的,提供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

7、网上填报的《北京市建设工程材料供应备案申请表》;

8、规划验收报告;

9、环评批复或环保验收报告;

10、企业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11、技术人员职称证书;

12、生产能力相关证明材料以及控制系统、散装水泥料仓和散装头照片;

13、原材料配料、干混砂浆出厂称量计量检测报告和粉尘排放噪音检测报告;

14、能够满足预拌砂浆检验所必须的试验仪器清单和经技术监督部门计量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清单。

以上材料应出示原件,并提交加盖企业公章的复印件留存。

第三篇: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管理

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管理

0 引言

谈到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控制,大家自然会想到试验室。试验室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部门,原材料进厂检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混凝土出厂检验、不合格品处置、质量保证资料的出具整理、归档乃至技术创新都与试验室休戚相关。从目前来看,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几乎都是担负着上述职责,因此也就成为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当之无愧的核心机构。管理好试验室,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抓好了技术、质量管理环节的绝大部分。仪器、设备管理

1.1 试验仪器、设备管理

在混凝土生产企业,主要的设备除生产设备以外,几乎都集中在实验室。这些仪器和设备应满足质量控制的需要并保持正常的技术状态,测量的能力和精度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这些仪器和设备实际上也就是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为确保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符合企业的控制标准,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就要为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质量、过程控制盒成品检验提供依据。

这些装置的购买应形成申请和审批手续,并对其性价比进行评审,进厂后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验收,并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或符合试验和检验规范、标准的要求,检定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包括检定证书和测试报告,检定证书上有检定依据,并判定结论,而测试报告中则仅有测试条件和测试数据,没有结论。这就要求企业比照标准中要求的装置需具备的性能,确定经测试的装置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否则,仅凭测试报告不能证明装置的可用)。除定期检定之外,日常的维护也必不可少。首先,不同仪器、设备之间不能产生干扰,否则。维护就无从谈起了,比如:分析天平和振实台毗邻,沸煮箱与负压筛析仪同室等类似情况是现实存在而不应该发生的。在此之外,就是对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等工作。每台装置都有自己的操作使用方法和标准,违章操作是坚决不允许的。压力机及时补充液压油,试块碎屑的及时清理。抗折机螺旋输送杆润滑油脂的保持,触电开关保护胶垫磨损程度的关注和更换。抗渗仪注水孔的苫盖保护,避免堵孔。净浆和胶砂搅拌机用后对叶片的清洗和涂抹油脂。混凝土养护装置中压缩机散热片的除尘,喷头清洗和沉淀池的清洁等。工完场清和清扫装置台面就自不必说了。

装置的维修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引起的磨损逐渐增多,维修势必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首先应该选择有检修能力的单位,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修理完毕,若故障较大,还需重新检定。维修应形成记录,归入装置的档案袋当中。在维修期间,可选择有相应检测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检验,以保证数据及时准确出具,不影响生产和服务的正常进行

1.2 生产设备的计量管理

这里的生产设备主要指搅拌楼的配料秤,因大多数计量管理工作都归于试验室的计量员管理,因此在这里一并叙述。配料秤的管理主要包括计量检定机构(一般为计量检定和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周期型检定,自验校核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计量抽查三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的内容是因人员和周期不同来作以区分,而对于计量本身来说,就是与基准的比对。首先要有准确是砝码,然后对于零点、对应砝码质量的示值进行比对,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即可。一般检定机构的检定周期为一年,自检校验为一个月,而生产中的抽查则是每天随机。上述的计量为静态计量,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计量计量过程是动态计量,也就是落差值的设定与校核。静态计量准确之后,调整适宜的落差值即可满足动态计量的要求。其次,属于生产辅助计量设备的地磅。一般量程不小于150t,对它的计量,应注意的是标准砝码的放置位置至少应包括磅秤的中心和四个端点。人员管理

2.1 人员结构

试验室的人员组成大致可分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包括试验室主任、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人员则覆盖原材料检验、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保证资料提供等全过程。一般对于生产能力在日产2000m3混凝土左右的搅拌站来说,人员不得少于8人。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有多年从事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的经验,能够处理应急事件,准确判断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和成因并有能力予以缓解或消除。操作人员则需要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懂得仪器的基本常识,会数学计算和数据修约,可进行日常过程中权限内的调整。

2.2 人员培训及考核

试验室的人员大部分应具有上岗证,该证件由技术监督局或行业协会颁发。该证件的拥有,表明相应人员已经过基本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并具有一定的能力,符合上岗操作的要求。但是仅此是不够的,企业内部的培训和考核更为重要。各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全员培训和考核有助于提高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绩效。管理人员参加公司级考核,操作人员参加部门考核。在考核表中规定并细化每个人的重要工作点,以具体分值的形势来体现,奖金与考核成绩挂钩,以督促员工达到公司的整体管理需要。培训和考核的内容基本一致,并且应每月组织,主要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等,涵盖管理与实际作业两个范畴。培训与考核的方式可以灵活,书面答卷、专题讨论、操作比对、劳动竞赛等,以达到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为目的。每次的培训和考核,均应形成记录,可以以内部上岗的形式,记录每次的培训和考核结果。

2.3 人员岗位轮换

培养一专多能的员工对于试验室的工作开展是非常有利的,首先。每个试验室的员工必须至少精通一项技能,在此基础上,定期进行岗位轮换,让所有的员工熟悉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包括原材料检验、配合比设计与试拌、混凝土质量检验、质量保证资料整理、发放、归档等各个专业。这样的管理,可以提高员工作效率,各个岗位的值班人员可以随时进行补位,不至于因某岗位的空缺或滞后而影响试验室整体的工作绩效。另外,这也是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较好的举措,哪一名员工也不愿天天重复操作对于自己来说没有任何难度的事情,岗位轮换后将调节单调的工作内容,涉猎面更为广阔,面对的新鲜事物增多,难度提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提高他们的兴趣。原材料检验管理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优劣,对进场原材料的检验原则就是依据标准、实事求是,检验的频次要求为至少一批一检。

对于原材料检验的管理,首先应规定程序——原材料试验检验控制程序,一般为材料进场抽样委托——见证取样——检验——结果反馈,材料不同,但是检验的程序是一样的,稍有不同的是有些材料的全部指标能够短时间内检验完毕,有些材料的检验周期则很长,比如:砂石料的粒径经过筛分马上就可获得结果,磨细矿渣的活性指数要7d和28d后才可获得,而比表面积是可以很快试验完毕的,至少部分指标经过检验合格才允许进场。

在对原材料的检验方面,对于混凝土生产企业而言,最为重要的两种原材料当属水泥和外加剂,因为在胶凝材料中,水泥是最重要,而外加剂的总量很小,但是在混凝土中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小觑,往往很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水泥和外加剂引起的,水泥的品质检验包括安定性、强度、与外加剂的适应性以及温度。外加剂的检验包括减水率、含固量、与胶凝材料的适应性。适应性的检验有必要观察新拌、0.5h和1h的状态。水泥强度的检验,对于长期较稳定地大量使用的水泥来说,做水泥快速检验试验,积累24h与3d和28d强度数据,拟合函数关系是一种较好的预控水泥质量的手段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这个环节是生产过程的核心,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是检混凝土企业质量人员素质水平的标志。

4.1 开盘鉴定

试验室的质检人员应根据当天使用的原材料的情况,去搅拌楼控制室组织开盘,需要确认的数据包括:配合比录入准确无误、各原料仓号与要求的品牌规格等一致,按照当时检测的骨料含水率调整用水量,实测坍落度和扩展度,观察黏聚性、保水性、和易性等性能,考虑经时损失,确定生产配合比。在调整权限范围内,可适当增减用水量、外加剂用量和调整砂率。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调整均应形成记录,便于追溯。同时,抽查记录计量情况,确认计量准确,若有材料超差,需立即进行处置。

4.2 坍落度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监控实际上都是预控,就是因为混凝土质量判定的滞后性。为保证出厂的混凝土的合格,从拌合物的出机状态来控制生产,保证28d的强度等指标,坍落度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技术参数。大机生产的混凝土执行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在材料无较大波动时,出机状态应与试验室内小机试配的基本一致,也就是配合比的重现性。否则,可以判定生产过程存在明显异常。在测试坍落度的过程中,还可以表征混凝土拌合物的其它一些情况,如:泌水、离析、黏聚性、流动性、凝结时间、经时损失等。坍落度的测度方法执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检测的频次应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在材料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当天使用的配合比不应少于一次,同一配合比则100盘左右检测一次即可。若材料质量波动较大,骨料含水率变化较大,或者生产设备等不正常时,则必须增加检测次数。

4.3 配合比调整

生产过程中配合比的调整是过程控制环节当中比较关键的工作。首先,应规定企业各级别人员的生产配合比调整权限。在主任工程师及试验室主任的授权下,质检人员按照调整的标准范围权限内对生产过程中的诸多情况进行处置。主要就包括如下5个方面,并明确调整方法。

4.3.1 配合比调整的对象

一般来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所有原材料都是可调整的对象,就当前来说,主要包括水泥、掺合料、骨料、外加剂和水。对于大多数的混凝土生产企业来说,对水和骨料进行调整的居多。对胶凝材料--水泥和掺和料进行调整要慎重,影响混凝土质量幅度较大。

4.3.2 配合比调整的程序 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应规范化,应确定程序。基本包括确认基准配合比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分析原因并确定影响因素、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调整、调整后技术参数的确认以及验证。一般的情况下,按照每天实测的骨料含水率,扣除含水,即可开盘正式生产。但往往生产中影响因素很多,这样一次开盘成功的概率很低。骨料含水不准确、石粉或含泥量变化、粒径变化、水泥温度、掺合料需水比变化、外加批次差异、胶凝材料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变化等一个或多个因素均可导致配合比必须进行调整。分析原因时必须能够准确判断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常见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坍落度偏大可能引起的原因:骨料含水测试值偏小用水量偏大掺合料需水比降低④外加剂减水率增大⑤外加剂用量偏大

(二)坍落度偏小可能引起的原因:骨料含水率测试值偏大用水量偏小掺合料需水比增大④外加剂减水率降低⑤外加剂用量偏小

(三)离析引起的原因:用水量过大外加剂超量掺加骨料单粒径或不连续④砂率过低

(四)泌水引起的原因:用水量过大外加剂超量掺加骨料单粒径或不连续④砂率过低⑤水泥偏粗或级配不合理⑥胶凝材料与外加剂适应性不良

(五)坍落度经时损失过大:外加剂缓凝组分用量不足原材料温度过高水泥中存在硬石膏④骨料中石粉或含泥量过高

调整的方法通过原因分析即可确定,当出现胶凝材料与外加剂的适应性不良的情况时,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首先应减少外加剂的用量,提高胶凝材料用量。直至调整后的坍落度、黏聚性、和易性等性能满足要求,立即制作试件,包括早期和标准养护龄期,并跟踪结构实体的质量,这进一步调整配合比积累数据。混凝土出厂检验

混凝土的出厂检验同其他商品有不同之处,原因还是在于混凝土为半成品,在出厂时无法最终判定结果。因此,也被不少的企业所忽视或者故意躲避。不能确定出厂的标准,到达浇筑地点的质量状况就更无从谈起。出厂检验包括的内容不应少于如下三项:首先是质量保证资料应齐全并准确。在无锡地区来说,包括混凝土出厂质量证明书、配合比通知单及使用说明书。其次是发货单,作为每车混凝土的标识,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混凝土的标记、用量、交货地点等基本信息齐全,与所生产的混凝土对应。再者就是混凝土的技术指标满足顾客的要求,考虑了经时损失的出厂坍落度、和易性、保水性、黏聚性以及实际装载方量的确认。在管理这部分内容时,留下工作痕迹是很重要的。比如质量保证资料随第一车带走,应先由司机签收,再由客户签认回执。每车出厂过磅的方量称重系统应具有保存功能,便于产生亏方纠纷时追溯。

6.不合格品处置

由于混凝土特殊的性质,它的不合格判定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新拌混凝土不合格,二是硬化后混凝土的不合格。后者将给工程实体造成损失,对其处置不作为试验室管理的主要工作。重点是前者,硬化之前的处置,也就是预控阶段发生的不合格。常见的不合格包括坍落度偏大或偏小,也就是控制试验室管理的主要工作。常见的不合格包括塌落度偏大或偏小,不能满足施工性能要求,甚至离席、泌水等。对不合格品的处置原则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损失。针对不合格品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一般的处置方法为:塌落度大时,增加砂浆量。泌水的情况复杂,前期泌水,可增加干料,并提高砂率。后期泌水,则要首先更换外加剂,若水泥的品质较差,则考虑更换水泥。离析的混凝土应废弃。因此待时间长,混凝土的流动性能明显减弱时,应废弃。当然,降低等级使用也是一种处置办法。原材料的不合格发生的更为普遍,大多为骨料。经目测不合格的可立即退货。已卸入料场的应立即标识、隔离,并尽快清除出场。对于粉剂和液体来说,也就是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不合格应立即清除出仓。所有的不合格品处置都应记录和跟踪验证,对原材料的供应商还应进行评价,其中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不合格发生的情况。技术、质量保证资料管理

7.1 技术资料管理

技术资料主要包括标准规范、技术参考资料、外来文件、企业内部技术文件等。技术资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技术活动提供准确依据,妥善保存,便于查询。分类明确,标识要清析,资料和档案盒内应附目录,实物与目录一一对应。借阅应登记,数量较少时,应复制以满足使用需要。

7.1.1 标准规范管理

技术资料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标准和规范。对于混凝土的生产企业来说,技术活动、质量管理的依据就是企业、地方、行业、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规定。大部分上包括两类:一是关于原材料的标准规范,二是关于混凝土的标准规范。凡是在生产和试验过程中涉及到的标准都应收集齐全,一般无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生产,以《预拌混凝土》标准为核心收集即可。因此,有效版本标准和规范的收集显得十分重要,试验室的检验和试验执行的标准不能错误,否则,所谓的工作都是徒劳的。收集新版本的标准规范的途径有很多,诸如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网络、期刊、杂志、书店、培训机构等。及时收集到之后,应在新版本实施开始后,剔除作废版本,对于作版本的处理,应执行企业的文件控制程序,做标识或另行保存等,不得与在用有效版本混淆。

7.1.2 技术参考资料管理

供技术参考的资料大多数为文献资料,书籍、杂志、报刊和电子版的技术资料。这部分资料不属于标准、规范类,只作为辅助试验室技术人员工作的材料,拓宽知识面和帮助理解运用标准规范。对此的管理不必严格,保证完好,需要时借用即可。

7.1.3 外来文件管理

这里说的外来文件主要是指客户和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文件或技术资料。客户提供的大部分是对于混凝土及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大多以联系函或技术交底的形势体现。这是混凝土企业设计配合比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依据。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大多为产品说明书和应用案例之类,供混凝土企业在使用该产品时参考。这部分文件收到之后,应马上传递到有关人员,并将该资料作为配合比设计的附件,与配合比设计的原始文件一同装订保存。

7.1.4 企业内部技术文件管理

内部技术文件是指导试验室工作的作业性技术文件。一般包括配合比设计文件、冬期施工生产方案,专项技术方案等。内部技术文件是企业技术管理的要求,以书面文件的形势体现,重点在于试验室人员的执行和落实,因此,传递到责任人和具体操作者是关键。文件传递到试验室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将文件的要求传达,否则,很容易发生实际作业与要求背离的情况。

7.2 质量保证资料管理 质量保证资料的管理、归档应便于检索并准确。主要包括两大类:原材料和混凝土性能两类。原材料的进场检验委托单、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进厂检验记录和报告应装订在一起、混凝土性能方面的资料整理包括试件的制作单、原始记录、检验报告等。保存的年限根据企业的要求,一般不小于三年,预拌混凝土质量证明书的保存年限应更长,因此涉及混凝土销售款回收时可能发生法律诉讼等事件,提供该资料的时间较长。另外,应建立混凝土质量保证台账,记录当批混凝土的所有基本信息,作为追溯的最原始依据。即时发生的质量保证资料应及时提供,并随当批运输车送达客户。28d补报到期后应及时补报。配合比设计与技术创新管理

系列配合比的设计计算、试配、验证和审批是试验室配合比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试验室的基础工作,大多由技术负责人或试验室主任来完成。除对标准规范、客户要求之外,对混凝土的性能、状况和调整应有足够的经验。设计的方法有假定密度法、绝对体积法,采用水灰比—强度曲线确定对应的水灰比的方法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是不适用的。因此现在的掺合料的品种较多,掺量不一,水泥的品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外加剂的功能越来越大。根据使用原材料的质量状况,采用经验法并进行验证和调整更为经济、实用。

对于技术创新来说,是试验室一项永远不能停歇的工作。混凝土技术在不断发展,市场需求在逐步提高。高强度、高性能、特种混凝土、特殊技术要求混凝土等都在开发之列,这是代表技术水平的一项工作,是企业技术储备的需要,推动行业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锻炼了人才,为企业赢得荣誉并抢占市场先机。结束语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试验室发挥着技术和质量核心作用,试验室的管理水平提高,对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和技术创新水平至关重要。根据地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人员、设备和管理机制方面改进管理举措,持续改进试验室的管理水平,将为建筑业提高优质的混凝土产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黑龙江省预拌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试验室管理暂行规定

黑龙江省预拌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试验室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预拌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试验室管理,规范其质量行为,保障预拌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供应质量,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等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预拌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的企业试验室,应遵守本暂行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试验室(以下简称试验室)是指具备生产预拌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构件产品专项资质的生产企业按要求保证其内部质量体系符合相关规定配备的试验室。

第三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预拌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试验室监督管理及其人员的资格考核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第四条 试验室属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仅对本企业的产品(预拌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出具试验检测数据,此数据只能用于企业内部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不作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依据,试验室不能对外承接试验检测任务。

第二章 试验室人员的管理

第五条 试验室的试验人员应有质量检测、施工、监理或设计经历,并接受了相关试验技术培训。

(一)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不少于2人。

(二)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试验室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人,其中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不少于1人。

(三)试验室技术负责人(总工)、试验室主任和授权签字人都应具有3年以上从事预拌商品混凝土相关专业,并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第六条 试验室人员必须经岗位培训、考核并获得岗位证后,方能从事试验工作。试验室持有岗位证书的人员变动后,所在企业应在变更后的30个工作日内到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办理变更事宜。

试验室应建立技术人员档案:内容包括技术人员身份证、职称证、学历证、上岗证、继续教育证及人员任命文件的复印件及个人履历表。

第七条 试验室实行试验室主任负责制,所有配合比设计试验、质量检验报告必须由试验室主任签发。

第八条 试验室人员变更在保证原单位人员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并经原单位同意方可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九条 试验室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试验室主任应在变更后的三十个工作日内持有关批准文件、人员任免文件及附录八到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办理变更手续。第十条 试验室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每年应接受不少于40学时的继续教育,其中参加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每年不少于16学时。

第三章 试验室内业的管理

第十一条 试验室应技术标准、规范齐全有效,并及时更新。

第十二条 试验室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并与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相一致。保证《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相关管理性文件有效并严格执行。

第十三条 试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技术资料管理、岗位职责、设备管理、试验管理等制度,应配备专人对试验室人员、设备档案和试验资料进行统一管理。

试验报告、原始记录、各种台帐等文件应分类按编号统一归档。

第十四条 原始记录应及时填写,做到信息数据准确、清晰完整,原始记录与检验报告数据吻合。原始记录应能真实再现试验全过程,确保试验活动的可追溯性。

原始记录不得追记,当笔误需要更正时,应由原记录人以两条平行线进行划改,划改后原数据应清晰可辨,并在划改处加盖原记录人印章或签名,同时在原数据附近更正。

依据检测原始记录,及时留存相应的试验报告。

第十五条 计量仪器和试验设备的配备应满足产品质量控制要求,且应合理布置摆放,设备的完好率应达100%。

试验仪器设备应建立台账和档案;各试验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应包括:仪器设备说明书、操作规程、仪器设备验收记录、仪器设备检定(校验)证书、日常使用、维修、管理及校验的记录。

使用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要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计量仪器和检测设备需建立符合国家规定的检定周期表,按期经法定检定部门的检定、校准,并取得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书、校验证书。仪器设备运行标识相应地贴其醒目位置。

计量仪器和检测设备自检部份应有自检规程及相应自检记录。

第十六条 试验室所用试验表格须统一使用黑龙江省商品混凝土和构件厂试验室用表。

第四章 试验室试验过程的管理

第十七条 试验室在原材料进厂后应对其产品标识如品种、级别、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取样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能进行试配及生产,取样的数量和批量应符合附录四的规定。

第十八条 试验室应有相应品种和各种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应留置相应龄期的试配标准养护试件,如3d、7d、28d混凝土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大体积混凝土等使用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还应留置60d、90d混凝土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另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留置相应试件:

(一)合同中,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其它特殊要求时;

(二)使用非本企业原材料时;

(三)本企业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四)该配合比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第十九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使用配合比都需有相应的可追溯性,溯源需齐全,生产时应根据需要制作不同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养护试件,作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依据;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留置7d、28d龄期标准养护试件;有早期强度要求的混凝土需要留置3d龄期标准养护试件,掺有矿物掺合料有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必要时应留置60d或90d龄期标准养护试件。

对有抗渗、抗冻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要留置相应的标准养护龄期试件,至标准规定龄期后,进行相关性能试验。

第二十条 试验室应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试件和生产质量控制的混凝土试件分别进行标识,标明试件编号和制作日期及混凝土标记,并将其放到混凝土标准养护室的指定位置。试件编号应按连续编号,不得有空号、重号出现,且应与试验记录统一。试件制作应由专人负责,不得留有空白试件,并按附录五建立混凝土试件留置记录。

第二十一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出厂检验的取样试验工作在搅拌地点进行,每次混凝土试样取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宜少于0.02m3。

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

每一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对有抗渗、抗冻等要求的混凝土进行相关检验的试样,取样频次均应为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留置组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预拌混凝土的含气量及其它特殊要求项目的取样频率应按合同规定。

第二十二条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抗压强度试件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留置3组试件;

(二)当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或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应留置3组试件。

(三)每拌制100盘或一个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不足100盘时,应制作三组试件。其中:一组试件检验预应力钢筋放张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一组试件检验标准养护28d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压蒸养护工艺时,检验出釜后1d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另一组备用或检验管桩出厂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第二十三条 原材料复验完成后应留取足量的样品进行封存,原材料的留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胶凝材料应不少于三个月,外加剂应不少于六个月,骨料应不少于15天;钢材应不少于15天。留样样品编号应与试验编号相符,超过有效期应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处理,并做好处理记录。

(二)胶凝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粉态)留样采用水泥专用密封留样筒;砂石等骨料留样采用干净袋子;钢材用铁丝绑扎;液体样品留样均采用塑料桶密封;上述样品留样标识粘贴在样品的醒目位置,并放在指定位置,其填写内容齐全。

第二十四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应根据供需双方签定的合同约定,应向需方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至龄期后补报预拌混凝土出厂检验报告。第二十五条 施工现场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其生产企业应向需方提交下述技术资料:

1、企业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及混凝土专项试验室资质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预拌商品混凝土出厂检验报告;

3、预拌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附录六);

4、预拌商品混凝土产品说明书,内容包括:

(1)预拌商品混凝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质量性能指标说明;

(2)预拌商品混凝土各项质量性能指标说明(通用品及特制品);

(3)现场施工过程中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4)保证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技术处理措施。

第二十六条 施工现场的预制构件,其生产企业应向需方提交下述技术资料:

1、企业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及混凝土专项试验室资质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预拌构件出厂检验报告(附录七);

3、预制构件出厂合格证(附录六)。

第五章试验室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试验室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当在有效期满30个工作日前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第二十八条 试验室办理延期须提交下列材料:

(一)《延期申请表》一式三份(附录一);

(二)工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正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三)试验仪器设备清单、仪器设备检定周期内的检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试验用房屋产权证或租赁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五)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证书、上岗证书、继续教育证书、身份证及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六)试验室1:200平面布置图,并注明各室的设备位置、名称、数量及面积;

(七)试验室所在地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出具的资质有效期内无违法违规证明。

(八)主管部门所需要提供的其它材料。

第二十九条 试验室应按有关要求依据附录二的内容设置原材料试验项目和产品检测项目,并配制相应的仪器设备。

第三十条 试验室应具备满足生产控制和产品质量检测的检验场所,试验室面积、设施及环境条件应符合附录三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 预拌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如设分站,需按标准独立取得试验室资质证书,否则不能生产。

第三十二条 试验室应保证用电、用水安全,危险品应“双人双锁”存放,签名领用,各室应配置防火安全设施。

第三十三条 比对验证检验应满足下列要求:

1、试验室必须建立比对检验制度,比对检验内容包括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和混凝土各项物理性能指标;

2、比对检验在试验室的不同试验员之间或在试验室之间进行,并每年不少于一次。

第三十四条 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每年不定期对试验室质量管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质量缺陷、质量隐患和技术人员的失职行为予以通报,并记录在信用档案中。

第三十五条 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每年定期对试验室及其从业人员进行信用等级评价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对违反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和质量管理规定、工作能力不能胜任质量岗位要求的技术人员,责令整改;对违规情况严重或造成严重质量后果的人员依据有关规定记入不良行为记录档案,两年内不得从事本行业关键技术岗位工作,同时吊销岗位证书。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暂行规定自2010年11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3年11月10日。

第五篇:关于对全县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专项试验室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

关于对全县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专项试验室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

各预拌商品混凝土公司:

为加强对我县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专项试验室的监督管理,规范质量行为,根据市站《关于开展对全市预拌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专项试验室专项检查的通知》(九建质监[2012]59号)的要求,我站于2012年11月28日~2012年11月29日对全县商混企业进行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1、各生产企业试验室管理不规范。均存在试验室持证上岗人员数量不足、设备配置不齐、实验设备漏检或检定后无证书、试验原始记录无检测人员签字等现象;

2、原材料质量控制不规范。各企业的水泥、砂、石、粉煤灰等原材料二次检验批次不足,部分企业提供的二次检测报告其出具报告的检测单位未经我站审查备案;

3、各企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检查发现各企业的配比试验频率太少,一般为一季度

进行一次各等级试配;

4、质量记录不规范。部分企业的发货单和出厂合格证信息不齐全,对试验中发现的质量问

题处理不够重视,未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此次检查,暴露了各企业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各商混企业从本次检查中总结自身的不足,完善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

特此通报。

下载上海市预拌(商品)砂浆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市预拌(商品)砂浆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