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作业

时间:2019-05-14 06:0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作业》。

第一篇: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作业

教学课件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教育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 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 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 京师大学堂。

(2)1901年,清政府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1905 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与此同时,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 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报纸刊物: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申报 》,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 大公报 》、上海的《新闻报》和 延安 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 邹韬奋 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2)出版业: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 商务印书馆 ,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此外,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 新华书店 ,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知识点2 文学艺术的成就

3.文学成就

(1)20世纪初以后,中国比较著名的文学作品有: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沫若的《 女神 》、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等。

(2)鲁迅的 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他的《阿Q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 国民性 问题的经典之作。

4.绘画

(1)齐白石擅绘 花鸟草虫 ,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

(2)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 田横五百士 》《愚公移山》等宏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5.革命文艺

(1)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在 抗日救亡 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 义勇军进行曲 》《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其中由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 黄河大合唱 》,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2)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的方针。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创造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赵树理的《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小说。大型歌剧《 白毛女 》也影响很大。

6.照相和电影

知识分享

教学课件

(1)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 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 歌女红牡丹 》。

(2)赵丹、周璇等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 渔光曲 》等经典影片。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是(C)A.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B.京师大学堂创办 C.科举制度被废除 D.《定国是诏》颁布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8年3月4日,《申报》发表文章指出:“今取士以诗赋时文„„是驱天下之人才,囿其心思才力,而置之于无用之地者也。故今之所谓士者,实游民之一也。为士者愈多,则天下愈坏。”

(1)材料一中的《申报》在何时何地创办?其刊载的这篇文章批评了我国的哪一制度? 时间、地点:1872年在上海创办。制度:科举制度。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京师大学堂”创办于哪一运动时期?列举这一运动中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运动:戊戌变法。措施: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知识点2 文学艺术的成就

3.歌曲也能记录历史。下列作品属于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是 A.《田横五百士》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李有才板话》

课后巩固提升

1.图片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之一。下图可以用于考证

(C)(B)

知识分享

教学课件

A.开眼看世界的思潮 B.戊戌变法的开展 C.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D.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申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下列“新闻”可能被它刊登的是(D)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洪秀全金田起义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3.下图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的标志。该出版机构创办时中国发生了(B)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20世纪初,洋溢着满腔爱国之情的文学艺术家们,用他们的辛勤创作,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点燃了一把把精神火炬。观察下列近代中国著名文学艺术家的邮票,回答问题。

(1)结合邮票及提示,写出这三位文学艺术家的名字及一部作品。①“文坛斗士”: 鲁迅 , 《狂人日记》。

②“国歌功臣”: 聂耳 , 《义勇军进行曲》。

③“美术大师”: 徐悲鸿 , 《愚公移山》(其他作品符合题意亦可)。

(2)除邮票中的三位文学艺术家外,请你再搜集两位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家,并分别说出其代表作品。

茅盾,《子夜》。曹禺,《雷雨》等。(符合题意即可)

(3)特定的历史时代,使这些文学艺术家们拥有了一个神圣的使命,这个神圣使命是什么? 弘扬民主精神,批判封建愚昧,抗日救亡。

(4)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不怕艰难困苦,坚决与黑暗势力做斗争;关心国家命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的爱国主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分享

第二篇: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考点12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3)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他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

(2)1901年,清政府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学科#网

(3)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2.文学艺术的成就

(1)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他的《阿Q正传》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2)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宏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3)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其中由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

(4)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5)《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考向

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呈现出整体水平低下、发展不平衡和艰难曲折的特征。从根本上说,这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具体而言:

1.整体水平低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所以中国得到的并不是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加之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水平低下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

2.发展不平衡。地区分布集中在沿海地区,行业分布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中国沿海地区被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较早侵入,自然经济瓦解较早,利于民族工业的产生;中华民族工业面临着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所以基本无力发展重工业,只能发展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要求较低的轻工业。学科&网

3.发展艰难曲折。中华民族工业从一开始就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双重压迫,丧失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清朝灭亡后,国内的封建势力并未彻底消灭,仍然是制约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官僚资本的膨胀,深受其压迫的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典例引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①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1.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出现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甲午战争之后

D.抗日战争期间

2.下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一幅图片。据此判断,这堂课探究的历史人物是

人物信息:

1.甲午状元

2.实业救国

3.大生纱厂

A.李鸿章

B.张謇

C.孙中山

D.张之洞

3.1912年至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总的来说是落后的,而且分布很不平衡。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的破坏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国民政府经济发展政策的失误

D.我国劳动者素质太低

5.为纪念辛亥革命,学校举行手抄报比赛,在刘华选择的下列图片中,不能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是

A

B

C

D

6.“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卖报的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那么他卖的报纸应该是

A.《申报》

B.《大公报》

C.《解放日报》

D.《国闻报》

7.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指的是

A.京师同文馆创办

B.京师大学堂创办

C.科举制度废除

D.废除八股文

8.小华喜欢看鲁迅的作品,他能从《鲁迅全集》中看到的作品有

①《狂人日记》

②《骆驼祥子》

③《孔乙己》

④《雷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荣毅仁,中国著名的民主人士。追溯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史,可归结为“创办—发展—衰落—再发展”的轨迹,这一轨迹也印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你判断,这幅示意图反映的应是荣氏家族企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图中所示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纺织品也在中国大量倾销。荣氏企业(主要生产面粉和棉纺织品)陷入困境,他们多次向国民政府请求帮助都没有结果……荣氏企业损失了总资产的35%。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

材料三

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3)为了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此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哪些成就?(举出三例即可)

材料四

1956年荣毅仁参加上海工商界行业大会

(4)荣毅仁接受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迎来了荣氏企业的再发展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是什么?

(5)通过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1.(2018年新疆)清末状元张謇提倡实业救国。以下内容与他有关的是

A.修建京张铁路

B.创办大生纱厂

C.研制工业纯碱

D.编写《海国图志》

2.(2018年湖北恩施州)“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民主共和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变法图强

3.(2018年湖南长沙)如下图是1914年12月《新闻报》发表的题为《急起直追》的时政漫画,货物上写着“国货出口”,“欧风”吹起船帆,促使帆船加速前进以追上前面冒着烟的货轮。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华民族工业的飞速发展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华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机会

C.中国帆船的航速远不如西方国家的货轮

D.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紧迫性

4.(2018年河南)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

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

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

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

5.(2018年陕西)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

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

6.(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在它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外国冬至”、“西国冬至”、“洋冬至”等字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

A.对侵略者的厌恶

B.中西交融的情形

C.全盘西化的态度

D.天朝上国的心理

7.(2018年湖北咸宁)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禁缠足,倡女权,男父平等新追求

B.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C.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D.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8.(2018年山东潍坊)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A.思想观念解放

B.大众报业发展

C.铁路交通发达

D.轮船航运繁荣

考点冲关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此时,我国正处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运动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选B。

2.【答案】B

【解析】依据图片中的关键信息“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答案为B。

3.【答案】D

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华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艰难曲折。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学科!网

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所示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成果,不能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变化。B、C、D都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的变化。故选A。

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故选A。

7.【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A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19世纪60—90年代),B创办于百日维新时期(1898年);1905年,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1901年,清政府决定从次年(1902年)开始,废除八股文。由此可知,此题选C。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他的《阿Q正传》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①③符合题意。②《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作品,④《雷雨》的作者是曹禺。故答案选C。学科@网

9.【答案】(1)发展时期。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华民族资本的压迫;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2)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比较落后;主要集中于轻工业部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较发达。

(3)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大型轧钢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等。

(4)政策:赎买。方式:全行业公私合营。

(5)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工业要发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状态,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鹰厦铁路建成通车。因此,为了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大型轧钢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等。

(4)根据材料四“1956年荣毅仁参加上海工商界行业大会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既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因此,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赎买。方式是:全行业公私合营。

(5)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工业要发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直通中考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B项符合题意。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是詹天佑;侯德榜研制工业纯碱,为我国制碱工业作出贡献;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C

3.【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14年12月”,“货物上写着‘国货出口’,‘欧风’吹起船帆,促使帆船加速前进以追上前面冒着烟的货轮”可知,题干的大致意思是1914年中国努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结合课本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为中华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机会,B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A项不合题意;C、D两项题干没有体现,不合题意。故选B。

4.【答案】D

【解析】“书信往来彻底结束”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社会礼仪和电话无关,B不符合题意;图中信息“清末上海电话公司的接线生”表明近代中国出现了电话,但不能表明电话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C不符合题意;“清末上海电话公司的接线生”和近代中国电话的传入有关,说明中国出现了新兴的职业,D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可知,辛亥革命冲击了中国人民传统的生活习俗,开始在服饰上发生变化。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C项内容材料没有体现;D项内容材料没有涉及,表述也不正确。故选B。学科&网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时值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所以题干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中西交融的情形,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材料内容,故选B。

7.【答案】D

8.【答案】B

【解析】题干“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反映了大众报业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B符合题意。思想观念解放、铁路交通发达和轮船航运繁荣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C、D。故选B。

第三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

1、由于初中生生理发展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剧烈变化,使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表现出以下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

2、初中生情感发展的内容有(表情认知)、(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3、预测初中生身高较理想的指标是(骨骼年龄)。

二、论述

1、初中生意志发展有什么特点?

随着初中生年级的升高,其意志发展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意志行动的果断性增强,但行动的盲目性比较大。初中生在行动上的敢为性较强,他们具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且行为行动果断,但是对自己的行动缺乏深入思考,因此行动的盲目性还比较大。第二、意志对行为开始进行调节,但行为还常表现出冲动性。初中生有时能够用一直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节制性。但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变化非常剧烈。情绪情感变化大,个性不稳定,因此行为的冲动性大。

第三、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坚持性,但持续时间还有限。初中生在完成一件工作时,能够集中精力,并能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但持续的时间一般为1个半小时左右。如果工作比较繁琐和复杂,他们可能会失去耐心。

第四、意志行动中动机的社会性成分增多。在初中生的意志行动中,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明显增多了。当问到他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时,他们回答“为祖国明天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人数增多,而回答“为个人的利益而学习”的人数明显减少。

第五、采取和执行决定的速度又快变慢。小学生在行动之前还不善于思考,往往很快作出决定并立即去执行。到了初中阶段,他们开始注意思考。如有了动机冲突、方法的选择和考虑行动的后果等心理活动。

2、结合实际论述初中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1)选择性

初中生结交朋友时,一般都选择在空间距离上比较近、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随着年龄的升高,对朋友的选择兴趣、爱好与自己相投、性格上与自己合得来。

(2)亲密性

初中生对于自己的亲密盟友可以与之分享自己的隐秘和感受,他们常常是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与自己的朋友交流,而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有亲密朋友的初中生与没有亲密朋友的初中生相比,他们更能对他人表示自己的关心,更愿意帮助别人。

(3)易变性

初中生的朋友关系存在易变性,以“朋友关系是否容易改变”和“现在的朋友已保持了多长时间”为指标,对初中生朋友关系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回答“不易改变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而回答“易改变的”占了大多数。

第四篇:大学教育与经济文化发展论文

大学城建设与区域经济相互结合,可促进产业集群价值链整体的增值与转型升级。

在集群与联盟、网络与竞合视角下重点分析了三地大学城如何通过集群与联盟的耦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研究认为大学城与区域经济联动,是推动区域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新增长理论揭示了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人力资本对一国或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而作为专业化人力资本生产和供给主要部门的高等教育,对知识的积累、技术的进步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提高作用甚大。因此,发展高等教育是明智之举。

但经济社会的存在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方向,高等教育不可能离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为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研创新,归根到底,都要通过融入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来实现其最大功能和核心价值。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专业化分工的知识积累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教育的专业结构如果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互适应,则人力资本积累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就会相互强化,这不仅有利于“边干边学”的人力资本积累,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如果二者不能相互适应,则教育投入的一部分会成为人力资本的专业转换成本,从而产生资源浪费。

大学城的评价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问题。因为大学自身定位不同,那么他们的发展重点必然不同,必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一样,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大学的校园扩建和多个大学的综合建成的大学城他们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不一样。

发挥集聚功能,汇集高素质人才,吸引优势高校入城发展。大学城不仅仅是本地高校的集聚地,更应吸纳国内甚至国外名校的加盟。发挥大学城的辐射功能,满足地方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高等教育的愿望和要求。

大学城除了常规性的高等学历教育外,还可利用园区内师资和教育场所的共享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特别是大学后续教育;也可借助城内的办学条件和潜在的培训市场,吸纳各类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国际技术、技能认证机构到城区内设立或联合开设分支机构。

各类培训机构在城区及附近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学术交流,将加速中心城市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为中心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大学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联动效应和城区的开放性特点,使得城市文明程度得以提升,促进了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新建的大学城一般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在大学城内修建不同风格的建筑,这比在老校区上建设要容易得多。新建校园的人文景观使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园区内整合、升华,一方面可以陶冶在园区内就学的学生,培养其人文精神、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中心,吸引更多的市民和周边地区的人群来参观,如果做得足够出色的话,可以集教育,旅游于一体。

现如今对于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目前理论界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由于阐述的角度不同其概念和内涵也有所不同。

北京大学吴志攀教授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趋势[1],沿海地区展开教育资源竞争,以带动人才战略、技术升级和产业换代及文化发展。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背景下,教育被列入第三产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可能也有必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研究北京地区高教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以及高教向边缘发展,向沿海发展,向企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的趋势。

高等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新一轮资源配置,高等教育走廊和远距离校区就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表现。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与交通及通讯事业发展的相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宋宏教授则认为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是教育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高等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所一直关注的学术命题[2],也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跃升为大众化之际有关大学改革的实践命题。我国的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需要从再造共生单元、创新共生模式、完善共生界面三个环节着力尤其需要以具有系统性的战略思路和方案加以推动。

刘志民教授提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互动程度不高,表现在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乏力等方面[3]。

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提供环境保障;高等院校应主动出击,发挥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主导作用;企业应积极配合,促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在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日益紧密的今天,我们通过对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现状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紧随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大学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大学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让长三角地区大学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如何将长三角地区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等问题,进而提出高长三角地区大学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达到区域经济与长三角大学共赢发展的长远目标。

第五篇: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

【内容提要】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恢复发展之后,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此,我们需要对中国行政管理教育过去的发展历程、现今的实际状况和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清晰而深刻的认知。文章正是适应这一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互联网调查方式,收集到这方面诸多最新资料,对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但较为系统的分析,以期有助于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向多模式、高层次、专业化和现代化等方向顺利发展。

【关 键 词】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教育/教育发展/中国

【 正 文】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经过50-70年代的历史曲折之后,终于在80年代获得恢复和重建。在过去的20年间,它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程紧密相关。如今中国又要进入改革开放的一个新阶段,行政管理教育也正迫切地需要一个更大的发展。要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就需要对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以弄清其来龙去脉,理清其未来发展的思路。

为此,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了42所普通高等学校(注:具体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学院、苏州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湖北大学、青岛大学、贵州大学、汕头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中国纺织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武汉冶金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西大学等。资料截止时间为2000年5月。)和一些专门行政学院的相关资料,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获取了有关普通高等学校的大量最新资料。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专门的行政学院主要从事的是公务员在职培训教育,而普通高校的行政管理教育往往更为规范和系统,更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虽然有时会涉及有关行政学院的教育问题,但主要探讨的则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和硕士层级的行政管理教育问题。

一、历史的回顾

中国自战国时代起就有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古训,它强调要肩负国家管理大任需从个性修养开始,并从治理好一个家庭入手。后来(隋唐至清末期间)由于科举考试在中国很是盛行,中国便更重视“治国平天下”(国家管理)方面的教育,甚至各种教育都以此为核心。应当说,中国古代传统的国家管理教育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但它们毕竟都是为以“家天下”为特征的封建皇权服务的,崇尚集权专制、追求特权地位,因而必然与崇尚民主、公正、自由等精神的现代行政管理教育相去甚远。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教育基本上是从本世纪30年代才开始的。30年代,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高等院校就开始设立行政学课程(黄达强、刘怡昌,1988年,第17页)。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曾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建立过行政学院,应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需要开设过行政学课程。但是总体上看,当时的行政学教育仅仅处于初始阶段(郭济,2000年,第3页)。

建国以后,我国的许多院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都曾有行政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然而从1952年院校及学科调整以后的20多年间,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致使行政学和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一样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被保留下来(注:60年代个别院校也曾经给予政治学等学科院系以短暂的恢复。如北京大学曾于1960-1963年间,恢复了政治学系,旋即被并入1964年新组建的国际政治系,成为下属的一个教研室。参见“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系况概览·历史沿革”,http://。中山大学曾在60年代初在哲学系设政治学专业。参见http://。)。这20多年的空白对我国的行政学及其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直至1979年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邓小平,1994年,第180-181页),这些学科包括行政学在内才得以重见天日,逐渐获得恢复和发展。行政管理教育从此经历了酝酿、恢复、壮大以及现今的转型等四个阶段。

1.酝酿阶段(1982-1985)

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行政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行政改革便被提上议事日程,1982年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后的首次政府机构改革;同时加强对行政学的研究和教育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开始酝酿开展行政管理教育。

酝酿阶段的特点主要有两个:其一,先培训骨干教师,再推广行政学研究和教育。1982年中国政治学会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了全国行政学讲习班,1983年又在济南举办了政治学和行政学讲座(刘怡昌等,1996年,第3页)。这两次骨干教师的培训对于我国行政学研究和教育的恢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此,许多高等学校相继开设了行政学方面的专门课程。例如北京大学于1984年就开始向本科生讲授行政管理学课程(鲍静、左然,1996年,第27页)。

其二,以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推动国内行政学研究和教育的开展。1983年,中国劳动人事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办了“联合国:文官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由中国和20多个国家的学者和政府官员参加。这次会议对我国后来公务员制度和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启蒙影响作用。198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原劳动人事部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了全国“行政科学研讨会”,会议论证了开展行政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性,建议成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刘怡昌等人,1996年,第3页)。此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便开始了筹备过程,旨在推动行政学研究和教育交流的《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于1985年7月得以创刊。这些活动对全国恢复和重建行政学研究和教育起到了更为直接的推动作用。

2.恢复阶段(1986-1992)

经过几年的准备后,从1986年开始,我国行政学的专业化教育终于得以恢复和重建,其间有两大特点:

其一,主要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的行政学类系所中恢复了本专科层次的行政管理教育,而后逐步兴办了行政学硕士教育。早在1985年,湖北大学就创建了专门的行政管理系,但并未开招本科生。1986年,国家教委首先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批准了武汉大学和郑州大学兴办行政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同年,武汉大学还在已有的政治学硕士点中开招行政管理方向硕士生。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两校的政治学系得以恢复,中国人民大学的行政管理研究所也得以创建。1987年,南京大学开招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中山大学恢复行政管理专业的招生。苏州大学则先行建立起行政管理专科专业,并于第2年开始招生。198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得以恢复,并定名为“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在原来政治学专业的基础上,另开设行政管理专业。中山大学也正式恢复原来的政治学系,并改称“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首次正式开招行政学专业硕士生。同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北京成立。1990年后,一些学校(如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等)的政治学系学习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模式,纷纷改名为政治学与行政学(或政治与行政管理)系。这些院系名称的变化本身就表明这一时期行政管理专业得以逐步恢复或重建,并在政治学学科教育中占有二级学科教育的独立地位。

其二,初步建立起中国的行政管理教育体系。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确定了将在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这无疑给中国刚刚恢复重建的行政管理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1989年政治**的冲击,原定公务员制度的推行计划被推迟,从而使得1990-1992年间的行政管理学教育受到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是发展速度明显放慢。然而无论如何,经过6年多的发展,到了1992年时,中国的行政管理教育已经初成体系。不仅如前所述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三个纵向的教育层次,而且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与各类成人教育(函授、自学考试、夜大、刊授、电大等)共存的行政管理学专业横向教育体系,还有一批专门的地方行政学院得以组建。如广东(1985)、北京(注:北京行政学院最早建于1949年,时称“北京市行政干部学校”,“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86年得以恢复,更名为“北京市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1993年正式定为现名。)和上海(1986)、河北(1987)、浙江和沈阳(1988)、深圳和吉林(1989)、黑龙江(1990)、安徽和青海(1991)、江苏(1992)等省市先后组建地方行政学院,开展新时期的公务员培训和一些成人类的学历教育(详见鲍静、左然,1996年,第9-25页)。

3.壮大阶段(1993-1999)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确定中国要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都要求中国必须进行政府职能的重大调整,继续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并尽快建立已被拖延几年的公务员制度。1993年3月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进行改革开放后第三次较大规模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同年8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这些都为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此,中国行政管理教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壮大阶段。

首先,这一时期又有一些学校加入到行政管理教育大潮中来。如1993年的苏州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等,1994年的华东理工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1995年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1996-1997的中国对外贸易大学、南昌大学(注:其中仅南昌大学将政治学专业调整为行政管理专业,其他学校直接拥有(见《中国高等教育》1997-5,第50-55页。)等纷纷拥有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办学权。清华大学从1998年起则直接获准兴办行政管理硕士教育。

其次,一批较早开展行政管理教育的学校对本身的行政管理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完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对人才培养(如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崭新需要,为了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办学资源的共享,也为了提高培养质量,它们大多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教育改革和提高工作:(1)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系和专业设置,实行院系合并,组建了不少多学科共存的学院性教育机构(详见后面的分析)。(2)改变了过去仅仅重视培养数量的数量型模式,奉行注重人才质量的质量型教育模式。在80年代末,先期兴办行政管理教育的院校往往招生数量较大,本科年招生数量多达60名,加上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年招生数量就更为可观。但是由于机构改革,政府人员精简的影响,毕业生难分配,所以这些老学校不得不减少各类行政管理教育的招生数量,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造,以培养高质量的行政管理人才。(3)这些学校还利用已有的优势,纷纷重视高层次的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重视开展硕士及硕士以上层面的各类教育。如武汉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北京行政学院等在这一时期先后获得硕士学位的授予权。90年代后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率先获得中国行政管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第三,专门的行政学院得以继续壮大。1994年9月21日,经过多年精心筹备的国家行政学院终于正式成立。1993年以后又有一些省、自治区先后成立地方行政学院。同时,一些地市级行政学院也纷纷建立,这就基本形成了我国庞大的公务员培训网络。

4.转型阶段(1999-)

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教育正面临市场经济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以及全球化经济等新时代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挑战,同时也面临向多学科模式转型和开展MpA(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等一系列难得的全新机遇。从此,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开始步入转型和发展的新阶段(详见后面的分析)。为了应付这些挑战,抓住发展良机,有必要对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专门的考查。

二、现状的调查

对于目前到底有多少家普通高等学校拥有行政管理专业的教育权,我国有关部门缺乏统计数据。我们近期通过网上和其他调查方法所做的不完全调查证实,目前全国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以上教育的普通高校至少为40多家。目前,全国已有副省级以上地方行政学院46所(郭济,2000年,第5页)。其中普通高校行政管理教育主体的机构建制、教师状况、学生状况和课程设置状况如下:

1.教学机构的建制

我们所了解到的42所高等院校普遍拥有至少本科层级的行政管理专业办学权。通过网上调查到其中近39家院校在院系建制方面的最新状况。结果显示如下几个特征:

(1)从学校类别来看,综合性大学要多于专门性院校。前者(27所)几乎是后者(15所)的2倍。不过后者能兴办行政管理教育本身,既说明他们正在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

(2)在学校内部,学院数大大多于系所数。前者几乎是后者的3倍(参见表1)。这突出地反映了我国1993年以后院系合并浪潮对行政管理教育的影响很大。在31家学院当中,数量和比例居第一位的为管理类学院(含行政学院)。这虽然说明管理学取向的行政管理教育已经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并不等于说,法学或政治学类学院的影响已经很小。实际上我们将政法类和文法类合起来所占的数量和比例与管理类一样大,何况管理类还有至少4家政治学取向很强的学院,因为它们原本就主要靠政治学发展起来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人文类与文法类加起来的比例竟然高达29%,与政法类旗鼓相当。这说明我们已有一些行政管理教育正在受到人文科学更多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院兴办行政管理教育的比例太小,经济学取向的行政管理教育是非常稀缺的。这在后面论及的课程体系分析中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证明。此外,由研究所直接兴办行政管理教育的主体也很少。

(3)在系一级的建制上,政治学取向的直接教育主体占居明显的主导地位。如果说从学科众多的学院建制中还不太容易看清我国目前行政管理教育的学科取向的话,通过对独立的系所和学院主要承担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级组织的分类分析,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表2显示,单纯的政治学系(含国际政治系)所占比例并不高,但是如果把政治学色彩浓厚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和单纯的行政学系也加进来,那么其数量就有23家,比例高达54.7%,而公共管理学与管理学两类加起来的数量仅仅11家,占26.2%,其他(含国际文化和人文社科)类的就更少了。

表1 39所高校举办行管教育的院系类别

分类学校(31个,占73.8%)系所(11个,占26.2%)总计

小类 管理类政法类文法类人文类经济类系所

数量138451101

42比例% 41.925.812.916.13.290.99.1100%

备注 经济管理 政法、法学 文法学院 文学院 仅为经济学院

行政管理

注:本表主要根据互联网上各高校行政管理教育院系设置的最新资料统计而成;39所高校不含前述42所高校中的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中国纺织大学和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同时浙江大学有3家办学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有2家办学单位,因而这里的总数仍为42。

表2 39所高校从事行政管理学教育的具体主体类型

分类政治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行政学 公共管理 管理学 国际文化 人文社科 总计

数量49106526

42比例%9.521.423.814.311.94.814.3100

包含类型 含国际政治体育管理、公共政策国际关系 社科教育

注:同表1

表3 7所普通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教育院系目前的师资力量情况(人)

类别专业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博士硕士全职

数量教师教授 副教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兼职 兼职

高校院系教授 之比

北京大学政治学 33111681.8618.21545.51339.4与行政管理系

中国人民大学197878.9210.5315.8

行政管理学系16 1∶0.84

南京大学政治3981866.7923.1与行政管理学系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39149591128.2615.417 1∶0.44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541731.53564.8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50617462244

北京师范大学法政所 34915 70.61029.41029.48 1∶0.24

注:本表全部根据7所高校网上资料统计而成;表格空白处均为情况不详。

2.教师队伍

据统计,我国从事行政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有1000多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有近千人,高级职称的人数为200多人(郭济,2000年)。不过,至今仍然没有有关专门从事行政学教育的教师的具体统计分析。我们通过网上调查获得7所院校现从事行政管理教育的教师(注:由于很难搜集有关直接从事行政管理专业课教学的教师的资料,所以这里的数据涉及的是这些兴办行政管理教育的院系的专业教师,其中自然包括一些并非直接从事行政管理专业课教学的教师的数据。)的部分资料(见表3)。表中关于各教学单位职称结构方向的资料较全,而学历结构方面的资料不全,专业背景方面的资料完全没有。各高校教师其他方面的资料更是缺乏。这里我们仅就这些办学单位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兼职状况加以分析。

(1)关于职称结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些高校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专业教师中的比重已经达到30%以上。同时讲师职称所占的比例大多为50%以下。其中,发展较早的院系的副高职以上教师比例通常超过50%,最高者为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达81.8%。这些院校已经逐渐改变过去流行的正金字塔形结构模式(职称越高,比例越低),而呈现倒金字塔形结构(职称越高,比例越高);发展较晚的院系副高职以上的比例则一般低于50%。

(2)关于学历结构。我们仅搜集到7所院系中5所院系的资料。5所院系中有1所(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的资料未分博士与硕士,有4所的资料明确显示博士学历状况。这4所院系的博士占专业教师的比例处于15.4-45.5%之间。它说明这些院系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都还不高,都有待大大提高。

(3)关于外聘兼职教师状况。我们得到了其中3所院系的资料。其中从数量上看,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的数量最多,达16个。从外聘兼职教师的背景来看,人民大学也很有特色,其中绝大部分为政府官员。其他院系一般以教师及研究人员为主。例如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的兼职教授达17名,其中全属教学及研究型。

从总体上看,各院系教师在职称结构方面正在趋于合理,但在学历结构方面则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教师结构方面还要打破传统的只有全职教师的模式,走广泛外联的道路,扩大兼职或客座教授的比例。

3.学生状况

关于本科生状况。因为院系建制较为流行,许多院系对于学生状况的网上介绍往往不分专业,所以我们很难了解到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数量的最新情况。有幸的是,我们通过中国高校就业网了解到2000年14所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数。今年毕业生数最多的是东北大学(62人),最少的为南开大学(11人),平均每校毕业生数为33人(注:资料源自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http://www.xiexiebang.com,2000年4月12日。)。这个数字显然大大低于国家教委(1999年)规定的一般为60人的标准。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近几年行政管理专业不像刚恢复时那样易于招生和分配所致。通过这一数据我们可以推知该专业各高校年招生数应该在35名左右(毕业数通常会少于招生数),若以40所院校推算,全国年招生数应该能达到1400名左右,年在校人数应在56OO名左右。至于这些本科生毕业以后的去向,我们缺乏统计数据,但据我们的一般了解,他们通常去机关、企业和高校的比例大体各占1/3左右。

表4 国家教委规定的行政管理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在11所高校的开设情况统计

学科课程开设的 占调查学课程课程相近数

学校数 校的比率(%)一致数

行 行政学原理11100110

行政组织学763.661∶组织与管理

市政学981.890

政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论436.440

行政案例分析545.550

领导科学654.533∶行政领导学

学 公共政策11100110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090.946∶人事管理学

行政公文写作1090.991∶秘书学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其应用 654.560

管 政府公共关系学763.607∶公共关系学

理 管理学原理1090.991∶现代管理方法

学 信息管理概论218.220

管理心理学763.643∶组织行为学

政 政治学原理11100110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763.643∶中国政治制度;中国政府与政治

治 比较政治制度1090.9100

政府经济学545.550

学 地方政府学436.440

政治学和行政学文献选读 218.220

法 法学导论763.643∶法学基础理论

学 行政法学981.890

社 社会调查与统计654.551∶统计学

会 社会学概论763.661∶政治社会学

注:11所高校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等;资料大多来自于它们的网上资料。

关于硕士生的状况。我们也很难查到现成的统计资料。不过据我们的了解,北大、清华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计划类脱产硕士生年招生量能达到10名左右,其他一些院校一般年招生数为5名左右,平均每所院校年招生量应该为7名左右。目前全国行政学硕士点的数量为21家(参见徐中奇等,2000年)。依此计算,我国行政管理专业计划内硕士生的年招生量估计应在150名左右,年在校生应该在400名左右。若再加上计划外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总数应该大大高于这一数字。

4.课程的设置

关于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因为国家教委有统一的专业规范,所以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尤其在公共必修课方面更是如此。在专业课程方面,主干课程差距不大,但在非主干课程或选修课程方面差距较大。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曾对能搜集到资料的11所院系开设国家教委规定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5门主干课程的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4)。其中有3门(行政学原理、公共政策和政治学原理)开课普及率为100%,有15门普及率为50-91%,6门普及率为50%以下。也就是说有18门课(占24门主干课程的75%)在大多数院系都得以开设。这说明行政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共同性确实较大。其次,各高校都没有完全遵循国家规定的主干课程体系,都表现了一定的自主性。当然,其中也反映出一些高校对一些重要课程的认识有偏颇。比如像政府经济学、行政案例分析、地方政府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文献选读、信息管理概论和国家公务员概论等课程应该说都很重要,而且其中一些课程还会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大多数院系对它们的重要性一直认识不足,致使它们在这些院校中的普及率均没有超过50%。再者,一些课程虽然普及率较高,但是实际课程仍然是传统型的,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普及率虽然达到90.9%,但其中名称完全一致的仅占40%,60%的院系开设的则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学;政府公共关系的普及率能达到63.6%,但开设的全是笼统的公共关系学。此外,分析还发现课程设置具有强烈的政治学取向性。就我国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总体课程体系来看,尽管的确有一些院校力图根据自己的特点走各不相同的取向道路,如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系兴办的历来是行政法取向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但是由于过去行政管理学归属政治学,许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学科中发展而来的,因而大都明显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学取向性。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政治学类的课程比重过大,经济类、管理类和一些方法性技术类课程都很少。这在我国规定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24门主干课程(表4)要求上也能看得非常清楚。

关于行政管理硕士专业课程体系,全国并没有像本科教育那样的统一规范,各个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状况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总之,我国行政管理本科与硕士课程的设置总体上是以政治学取向为主,其中纯管理类、经济学类、定量分析方法类课程在两个层次上的比例都较低;培养偏重学术性,而对应用性重视不足,其突出的表现是不重视案例教学,不重视实践环节等;很少有学校在课程体系中设置行政伦理方面的内容;硕士课程与本科课程差距不大,等等(另参见王乐夫等人,1998)。

三、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行政管理教育恢复重建10几年后,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千年和新的世纪,我们更迎来了一个以经济的网络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同时我们自身正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并持续、快速和稳定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为此,我们的政府管理必须适应新时代特征和任务的需要,向高效、民主和廉洁等方向发展。这自然为中国行政管理教育既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它提供了一些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1.严峻的挑战

首先,挑战来自于我们本身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在这一阶段,向市场经济过渡和向更高水平的社会发展的任务都更加艰巨,尤其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积聚效应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各类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公共管理职能,来化解社会冲突,保障社会平稳、协调、有序地转型和发展。这一时期,我们还面临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政治民主化、行政程序民主等重大历史课题。完成这些任务,不仅需要我们的公共管理人员掌握和具备更多的现代经济、政治及文化知识与理念,而且需要他们要有更强烈的时代紧迫感、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否则,他们就根本不能跟上这个世界飞速发展和变化的节拍,也不能适应我们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无疑这就从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上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管理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其次,挑战直接来自新时期中国政府机构职能转换和机构改革本身。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都明确指出,中国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专业化队伍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对政府管理工作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内涵在认识上的新突破。建设这样一支队伍既是我国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新的机构建立之后,政府职能是否能真正转变,“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能否真正建立并持久下去的重要组织保证。

第三,这种挑战也来自于新时代经济及社会的一些新特征。具体表现:①信息技术的革命和发展不仅促成了网络经济的出现,还促成了网络政府、电子民主、电子政府等一系列新概念的出现。为此,政府管理的方法与程序都要进行巨大的变革。为这种现实需要服务的行政管理教育或公共管理教育都必须迅速转换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创新。否则,我们的行政管理教育就不能培养出迅速适应网络时代政府管理需要的全新公共管理人才来。②知识经济的发展,为政府对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公务员队伍本身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身在政府的公务员本身更应该是知识素养高、各方面素质优良的公共管理者。这决定了我国的行政管理教育必须主要为公务员队伍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③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即将加入WTO对我们的政府公共管理及公共管理教育也有相当大的冲击。它要求我们的各级政府官员在未来的管理中都必须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要求我们对这方面的公共管理教育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难得的机遇

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原本发展历史就不长的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势必更显得力不从心和困难重重。但是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这些新时代的特征和需要既是对我们传统的行政管理教育的严峻挑战,同时也会给它的充分、快速和健康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和强大推动力。也就是说,它们无疑为中国行政管理教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多模式发展。就行政管理教育的模式来看,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诸多划分。在此我们只是主要涉及学科取向模式的问题。如前所述,无论是从过去的学科归属,还是从现有的系所建制、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反映出,中国现有行政管理教育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模式单一,其表现是突出的政治学取向性。尽管依托政治学发展行政管理学教育的确有一些优势,而且这种取向模式还可以继续发展下去,但单纯或主要是这种取向将会很成问题。因为行政管理本身是一种必须由多学科(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等)高度复合支撑的交叉领域,因而行政管理教育应体现出多学科取向以及与它们的复合取向的共存性。就目前来说,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是借国家学科调整的东风,尽快实现行政管理教育的多模式发展。除了继续办好已有的政治学取向模式外,还应该发展管理学取向模式(罗自刚,1998年)、经济学取向模式,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取向模式(陈振明,1999年)等等。

此外,在教育模式上,我国还要注意学习国外大学学院型与专门培训机构型、理论知识型与实际应用型、学历型与公职资格型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经验(薛澜、彭宗超,2000年)。各类教学主体均可以参照他国他校的成功经验并根据自己的优势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②高层次专业化发展。面对上述诸多崭新的挑战,行政管理教育必然要向高层次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这种高层次专业化除了要重视扩大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硕士学位教育和博士学位教育外,目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注重以在职公共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教育。政府公务员以前的专业背景往往复杂多样,进入公共管理部门后就需要进行这方面的统合训拣。特别是目前中国公务员队伍庞大但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很难适应上述未来发展的需要。1997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达530.7万人,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为297.9万人,占总数的56.1%,具有大专学历的为232.7万人,占总数的43.9%,其中大专学历的178.2万人,占总数的33.58%,具有本科学历的52.65万人,占总数的9.92%,具有硕士学历的仅1.88万人,占总数的 0.35%(季明明,1999年)。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学业学位的教育。这对于我国公共管理教育无疑又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

③现代化发展。信息革命所导致的网络社会的出现能给我国行政管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行政管理教育中可以更多地采用多媒体、远程教学等现代化手段。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体制转型与社会发展的最新进程,更能促使传统行政管理学理论范式与方法体系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进而带动整个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的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

面对挑战与机遇,我们必须实现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与专业教育有机的结合,必须根据现实及未来需要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同时更要特别关注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师资的学历水平,优化他们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等。只有这样,中国的行政管理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历史的飞跃。我们相信,只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尤其是我们自身行政管理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面对挑战,把握好机遇,勇于改革和创新,我们就一定能拥有行政管理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刘怡昌、许又惠、徐理明主编。行政科学发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

[2]郭济.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建设及其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0,(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8-184。

[4]鲍静、左然总策划.中国行政科学研究和教学机构通览[R].北京: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络部,1996。

[5]黄达强、刘怡昌主编.行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1996/1997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置或备案的普通学校本科专业名单[J],中国高等教育,1997,(5)。

[7]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1999年颁布)[E],第二章第5条第1款。

[8]徐中奇.为中国行政学长远发展培养复合型行政学硕士[J].中国行政管理,2000,(3)。徐中奇、吴瑞坚.报考行政管理学硕士研究生问答[J].中国行政管理,2000,(6).[9]罗自刚.对行政学学科归属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

[10]陈振明.从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J].政治学研究,1999,(1)。

[11]季明明.国家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一个途径——论我国建设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国行政管理,1999,(3)。

[12]王乐夫、郭小聪、马骏.中西方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兼谈中国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点[J].中国行政管理,1998,(7)。

[13]各高校的网上资料等。

下载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时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