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孝行进化心灵大全

时间:2019-05-14 07:1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孝行进化心灵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孝行进化心灵大全》。

第一篇:用孝行进化心灵大全

用孝行进化心灵

五一放假的第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下午和孩子去转街,走在路上孩子问我:”妈妈那天是母亲节呀?“我笑着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怎么了?要送妈妈礼物吗”?孩子却认真地对我说:"我要给你洗脚。”我一下子呆住了,心中满满是感动。

为母亲洗脚是一种孝行,近几年尤其是在中小学提倡的比较多。作为儿女,首先要懂得感恩父母,这样内心才会有真切深刻的感悟。老人的脚,基本上都有老茧和鸡眼,又很粗燥和孩子稚嫩的小手就形成鲜明的对比。每一双脚都记录着父母的养育之恩。凡是有良心的儿女多多少少都会有感触。

其实尽孝不一定非要给父母洗脚,只要能体现孝心,做什么都是很好的。让我们一起去生活中获得亲情感悟。让我们一起用孝行进化心灵,也愿我们的父母因我们的孝行而健康长寿!

第二篇:用心灵揣度文本

用心灵揣度文本

——试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的运用

江门市实验小学谭觅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对话教学的重要性,指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相互间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语言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是一种心灵的对话。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尤为重要,怎样把对话教学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去,使人本进行心灵的交流,让人用心灵去揣摩文本?本文将以《去年的树》为例,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的运用。

一、教师与文本预见性的对话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课文是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只有教师准确地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弄清了作者表达的方式,才能找到训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入点。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的确,读书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深入挖掘课文的内涵。因此教师与文本对话时对应注意:

1、理清主线。每篇课文都有作者要表达的一个主题和编者的意愿,在教师阅读文本时,要理清这条主线,形成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

2、领悟内涵。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他们他们的体验也许会五花八门,有时会让老师始料不及。因此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应考虑周全,有所预料。一来可以为教师上课时正确评价学生做准备,二来是在学生课上只有一元理解时,可扩展他们的思路。

3、换位思考。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因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使自己的阅读思路转换为学生的阅读思路,让自己的阅读行为转换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为明显。小学生的思维还比较直观,天马行空,不按理出牌,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创新性答案。而成人的思维则已经被社会、生活所限制,有固定的模式和一定的理性。因此,成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小学生未必能够理解。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文本有创造性的见地,要提出创造性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设计和制作去年《去年的树》一课的教学课件前,笔者曾多次阅读课文,文章篇幅比较短小,但意义却非凡,值得深入探索。在与文本对话时,笔者读出了作者的深层涵义——珍惜友谊,信守承诺,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环保内容。这样,在教案的设计中,友谊和诚信教育成了教学的主线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主次分明。在文本的深层挖掘中,小鸟的“善良”和大树的“奉献”等人文性精神也渐渐跃然纸

上,这为师生对话作好准备,用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学生与文本自主性的对话

古人常说,读书就是能拉近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打破年龄和阶层的界限,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而学生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无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学生与文本的独立对话,是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理解,发挥内因作用,完成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做到:

1、保证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创设质疑契机。让学生多读文本,这是落实自主地、独立地、创造性地阅读课文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断领悟其中含义,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而且质疑是学生和文本独立对话的一个重要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给学生创设质疑的契机,并教给质疑的方法,切实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2、保证学生和文本独立对话的空间。学生在读课文时,主要靠

自觉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各种因素。他们接触到一篇文章,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一口气

读完,然后产生一种朦胧的、散乱的,却是学生阅读思维激流中的闪光的浪花。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宽学生对话的思路,给学生充足的与文本独立对话的空间,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走进文本,与课文中的人物去对话,去交流,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和感受。在《去年的树》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以鸟儿的“唱”为主线,鼓励学生想象鸟儿当时的心境,和她会给大树唱什么歌,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角色的心情。在多次“唱”的启发下,开拓学生思路,只要用心思考的,言之有理,皆为答案,因此在课件处理上,启发笔者注意使用了省略号,表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死板、唯一。

三、师生之间平等而真诚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平等是让课堂形成和谐的人文氛围的前提,平等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出和谐的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师生之间的对话决不是单纯的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它要求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

念和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提供信息,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去探索,以求得共识。

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不应脱离文本,因为两者对话都是基于对文本的理解而展开的,在双方都用心灵来揣摩文本后发生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举一反三,以文本为基础,展开思路,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

此外,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赞美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教师的一个微笑或者一句发自内心的鼓励,都会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心灵,甚至震撼。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要善用激励性的语言。

四、生生之间开放而活力的对话

生生之间的人文交流包括同桌的交流,小组间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几种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自己唱主角,几个优秀学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当听众”的状况,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中,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一人发表了看法,其他人便是一种收获,一种启迪。学生的对话无处不在,它能使个体认识更为成熟,更为全面。在这种交流中不乏有讨论、辩论,不乏有新思想。也正是他们这些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见解的萌生,新的文化内涵的生成。学生反复读文,有了一定的领悟和体验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造条件,让他们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设计《去年的树》的教学思路中,笔者也设置了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等环节,目的就是在学生之间的对话讨论中初步解答他们阅读时的疑问,和大家不同观点的交流研究真正地研读文本。教师把主动权回归学生,打破学生最终把回答的答案寄予在教师身上的传统。从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真正隐退为引导者。但是,在实际应用上,要注意学生的反应,不要使之流于形式,得不到实际效果。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弘扬人文精神的课程。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国汉字的语言美和五千年灿烂文明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对话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他们在不断的对话中领略文本含义,用心灵揣度文本的内涵,从而真正地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篇:用心灵赢得心灵

用心灵赢得心灵

蒋玲玲

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为了达到这个境界,刘金华老师就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了一个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的堆砌来赢得孩子们的亲近、感激、尊重和爱戴的伟大工程,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管理中创新,在和谐中育人。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爱心是具体的,琐碎的,刘老师每天早晨巡视教室,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早上是否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品是否都带齐了,学生有无身体不适,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同学们的衣服穿得是否合理。学生生病时,她嘘寒问暖。班上留守儿童学习跟不上进度,刘老师就主动帮她补课„„。家长感激,学生感动,可她认为,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这正是作为班主任的职责所在,这些看起来很平常,其实这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表现。十几年来,刘老师就是这样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家长们都说:“有刘老师教我们的孩子,放心!”这难得的口碑胜过金杯、银杯,是对她多年工作的天价回报。

二、用激励激发潜能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刘老师就是一名班主任。在班主任的具体工作中,她一直注重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室后墙刘老师设立了一个“我最棒”专栏,开展以小组为单位争夺“小星星”比赛。比赛规则是:凡是小组内成员有好的表现,就为该组加一颗星星,一周一小评,“小星星”数量最多的小组为本周优胜组,一学期一大评,在每个学期结束时,总结一下本学期中获优胜组次数最多的一组为该学期优胜组,从孩子们平时卖废品所得班费中取出一部分资金为该组成员颁发奖品,以表鼓励。

有了“我最棒”,孩子们有了明确的追求目标,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为了得到“我最棒”,孩子们纪律增强,即使刮风下雨,也努力做到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发言。孩子们学习态度端正了,都能按时完成作业,打架、骂人、调皮捣蛋的孩子少了,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的表现多了„„。同时,刘老师还善

于用表扬的力量,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的给予表扬,用表扬树立学生的信心,消除他们对教师教育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让孩子明白自己有很大的潜能,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三、用制度培养习惯

播种良好的行为,将会收获良好的习惯;播种良好的习惯,将会收获良好的性格;播种良好的性格,将会收获良好的命运。那么,这样的种子谁来播撒,这样的火种谁来点燃呢?当然是班主任。所以长期以来,刘老师就一直把养成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础。

第一、利用班会,队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了解懂得各项规范要求,为今后能遵规守纪奠定基础。

第二、狠抓学生习惯的落实。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实际行动抓起,从点滴小事抓起,落实到细微处。如:为了培养孩子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在班内开展了“废纸回收”活动,开展活动之前,先给孩子们讲造纸的知识,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节约纸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孩子们平时不要乱撕纸张,并把用过的或别人扔掉的纸张都收集起来,集体卖掉充当班费,为孩子们购买必需品。从此,班级再没出现乱撕纸的现象,教室也变得干净多了。

第三、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自主意识的提高,刘老师在班级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形成自我管理的舆论导向,促使孩子们自我约束,自我反省,从而达到了良好的习惯养成。现在刘老师的班级一般的事情都有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早读、课间操等日常工作都由值日班干负责;每期的黑板报都由宣传委员负责,老师做适当指导,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课代表负责,文娱活动的开展由文娱委员负责筹办,体育委员负责开展体育活动。当然,班主任要随时随地地作检查指导。这样一来,班内的工作形成了程序化和制度化,各项工作就更能顺利地得到开展。

第四、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刘老师在班内利用国庆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植树节时,让学生通过自制标签的形式督促自己保护周围的一草一木;母亲节的时候,让孩子们给亲爱的妈妈

送份节日礼物或帮妈妈做件好事,进行感恩教育„„。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教会孩子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习怎样做人。

四、用责任做好纽带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细节。作为班主任必须有意地向学生介绍课任老师的一些优点。如性格、爱好教育教学成绩等,以博得学生对课任老师的尊敬和信任,使他们因尊其师而重其教。同时要与课任老师密切配合,要经常与课任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对所任学科各方面的表现。对于这些,班主任都要心中有数,因为这样有利于更好的、恰当的抓好班级工作。

同样,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家访是连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它可以使两者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统一教育,使学校教育更富有实效。可是,刘老师发现每当我与学生说到家访时,他们就表现出一种畏惧和担心。究其原因,原来在孩子心目中,只有他们在学校犯了错误时,老师才会去家访,老师到家后表扬少,批评多,等老师走后,就会被家长训斥,重者还要被打。所以,孩子们躲避家访,反感家访。为了消除孩子们的疑虑,刘老师便试着改变家访策略,当孩子进步了,要去家访;当孩子做了好人好事,也去家访„„。刘老师把家访当作对学生的一种奖励,让家长和她一起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快乐。

有风雨就有阳光,刘老师的班级管理严谨,班风正,学风浓,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曾多次参加各项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董慧婷同学的美术作品获县级一等奖,童溪容被评为县“优秀春蕾女童”„„。十几年来,刘老师自己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并多次在师德师风和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

现在每当有人羡慕地对刘老师说:“你的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课!”“你这个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咋那么亲?”她总是笑着说:“我是用心灵赢得心灵啊!”是啊,班级管理工作虽然琐碎繁杂,千头万绪,但是班主任是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无微不至的细心,足以融冰的爱心,那就一定能赢得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童心!

第四篇:用心灵塑造心灵

用心灵塑造心灵

-----浅谈如何对待学困生

内容摘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班级里也总有垫底的学生。这些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是“学困生”。作为老师,只要我们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关注,关心他们,并且利用班级的整体力量,对他们实行教育、督促、辅导,给他们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会取得阶段性的、不同程度的进步。长此以往,最终能够使他们获得成功,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

关键词:

形成原因

爱心

信心

耐心

有人说:学生是一艘轮船,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能否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教师起到导航的关键作用。对于学困生就更需要一盏导航的明灯,照亮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呢?

一、找出病因

我们平时说的“学困生”,主要是指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究其原因,有自身因素: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不感兴趣等;家庭因素: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或没有时间管教孩子;学校因素 :他们在班集体里,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冷落或薄待,因而感到心灰意冷,无心向学,导致各方面表现越来越差。

二、对症下药

“一片土地,无论多么贫瘠,总有一种作物适合栽种。”每个学生都是一片独特的土地。我们的责任,就是努力的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出适合自己的作物。

(一)用爱心唤醒他们

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科学指导教育,用心灵去塑造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在热爱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对“学困生”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这对转化“学困生”有极大的作用。在学习上爱“学困生”,在生活上也要关心“学困生”。让“学困生”体会到:教师这样爱自己,我要用功读书,我要用好的成绩来报答老师对我的受。多关心学生,多为学生想想,多与学生沟通感情,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种爱不是无目的地“偏爱”,而是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时时刻刻地在关心自己。

我们班有个叫彭先玲的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她和爷爷奶奶在家读书。由于爷爷奶奶都不识字,家里农活又忙,能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已经很不错了,学习方面基本上是无人问津。再加上她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学习成绩很不好。我就经常利用中午时间辅导她做作业,上课时常让她上黑板演练比较容易做的题目,为她创设成功的机会。同时,发动同学们帮助他,特地安排一名学习好的同学跟她同桌,经常帮助她。并在生活上多多关心她。一天早上,上课铃响了好一会,她才匆匆赶过来。一问才知道,早上家里人天刚亮就去地里干活了,她不知不觉就睡到了现在。唉,我还能说些啥?只是轻轻地问了句:“早饭吃了吗?”她摇了摇头。幸好我的包里还有一袋给自己正在上学前班的孩子准备的小蛋糕。下课后,我把蛋糕拿给她,一开始,她还推辞一下,在我的坚持下她接了过去。渐渐地,她的作业能按时完成了。在几次单元测试中,她一次比一次进步,还被评为进步奖,在颁奖的那刻,她高兴得手舞足蹈。

(二)培养学困生的信心

自信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它需要老师的发现和培养,并在教育中不断强化。因此,我们首先要对他们有信心,相信经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一定会有进步。许多“学困生”由于成绩差,在心里有自卑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要善于发现并抓住他们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进行鼓励,让他们重拾自信,树立信心。

为此,我绞尽脑汁。

课堂上我会多设一些让差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多让他们做一些容易的练习题;课下,利用中午的时间给他们开小灶。在布置作业上我也颇下了一番功夫:用“因人而异”的作业训练后进生。一直以来,我们在授完课后,布置的作业基本上是“千篇一律”,没有过多考虑学生做作业时的差异,给后进生带来了做作业的压迫感和畏惧感。而我在安排作业时,尽量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针对不同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的题型,布置难度各异的题目。对于后进生的作业,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加深程度,缩小与优生的差距。并鼓励其独立有效地完成作业,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及时在班上表扬,进行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对学习的信心。

此外,给“学困生”制定适当的目标,积极鼓励他们去实现。在本学期初,根据本班“学困生”的各自实际情况,我给他们制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还设了进步奖。对于每个“学困生”的每个单元测试成绩达到了目标,就给予奖励,即使没有达到,就算有进步,我都给予奖励;同时在班里开展小组学习竞赛,把“学困生”分到各个小组里,定期评出优秀小组,利用集体荣誉激励差生,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我班的秦敬德同学,由于学习、行为习惯都比较差,受到同学们的冷落,甚至疏远。因此,他无心学习,整天闹事,经常与同学们发生矛盾,成绩越来越差。我觉得他是比较聪明的,只是他的学习习惯和知识基础较差一些而已,只要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用心去学,相信他一定会学得好的。于是,我经常找他谈心,谈如何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学习。同时,从各方面挖掘他的优点。很快,我就发现他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于是就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与此同时我还对他进行了家访,得到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他。慢慢地他对学习有了信心。这样,他不但改变了过去那些坏习惯,在学习上也越来越用功了。

(三)用耐心为其护航

“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加上他们的思想情绪反复无常,要转变他们,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

当“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作为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要循循善诱,耐心帮助;当“学困生”做错题时,不能急燥,不要挖苦,要静下心来,耐心地辅导,直到他们学会。在思想上,由于小学生的思想不稳定,变化无常,更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教育。

如我班上的尹家旺同学,就是典型的变化无常的例子。他是这学期刚从其他学校转过来的。报名时就没见着寒假作业,家长解释说过年走亲戚时弄丢了。你信吗?反正,我不信。但也不能因为见不着作业就把他拒之门外吧。先收下再说。一节课上完,我就发现他上课精神不集中,老爱走神。最可恶的是第二天,他竟然就敢不交家庭作业。问其原因,说是忘家里了。好,姑且信他一次。随后几天,他一直找各种理由自圆其说。我很生气,但理智让我决定先静下心来弄清原因再作处理。中午,我利用午休时间来到他家,家里只有他奶奶一个人。我刚说明来意,就见他奶奶愁容满面,叹了口气。慢慢打开了话夹。原来他的父母在闹离婚,妈妈外出打工了,一直未跟家里联系。爸爸心情不好,也没有心思管他。了解情况后,我的心情很沉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一定也很苦。妈妈不问,爸爸不管,我这个做老师的再不管他,他还会有未来吗?从那以后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如早读,课间时间)辅导他,让他做一些比较容易做的练习,一点点地教,一次不懂,教二遍,教三遍,直至弄懂为止。注重教他学习的方法,纠正他错误的学习态度。渐渐地他的表现越来越好。我正在心里偷着乐,他的老毛病又犯了。真是恨铁不成钢啊。可是转念一想:也许是火候不到吧。没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情况也基本稳定。

此外,对待“学困生”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要专心听讲,作业要认真书写,学习时要集中精神。同时,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让他们感到学有所得,学有进步。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们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说过: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越来越坏;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越来越好。在学困生的转化上,我们要对其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师爱的温暖,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用心灵塑造心灵》

----浅谈如何对待后进生

六 安 市 裕 安 区 石 板 冲 乡

九 公 冲 小 学 许 静 静

第五篇:用“心灵赢得心灵”

用“心灵赢得心灵”

内容提要: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怎样正确对待和努力转化后进生,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要转化后进生,必须要有爱心、细心、耐心、诚心。以达到用“心灵赢得心灵”的目标,因为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他呼喊什么,他便回应你什么。

一、爱心是教育的前提

二、细心是教师起码的工作作风

三、耐心是教师必须养成的心理素质

四、诚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后进生爱心细心

耐心诚心

用“心灵赢得心灵”

法国教育学家卢俊在他《爱弥儿》一文中写道:“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至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怎样正确对待和努力转化后进生,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要转化后进生,必须要有爱心、细心、耐心、诚心。因为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他呼喊什么,他便回应你什么。

一、爱心是教育的前提

爱优秀生容易爱后进生难,容易的事人人能做,难的事要求我们努力去做,越难越要做好。这才能体现一个人民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的鼻祖孔子有言:“仁者、爱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倘若没有一颗火热的爱生之心,就不可能有强烈的敬业之心,也不可能完成组织、管理、引导、教育学生的神圣使命。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唤醒每一颗善良的童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承受阳光照射、雨露滋润、茁壮成长。

刘青青同学是位外来学生,因为兄妹三人都在读书,父亲已六十多岁,而且身体也不太健康,一家五口从福建来到平湖,就靠承包农田来养家糊口,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她的父母几度想让她停学干活以减轻家庭负担。我想了许多办法,做了许多工作。如:及时家访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把我自己的那份饭菜送给她吃。发动师生进行一次次爱心募捐(捐钱捐物)。申请学校给于学杂费减免。通过一系列工作,终于感动了其父母,解决了这位学生的上学问题(现已在中学上学)。这种种的事实,也感化了这位学生,后来这位学生的行为习惯大有好转,学习成绩也有较大的进步。曾参加演讲比赛,广播站小记者选拔赛,大队委员竞选等。

二、细心是教师起码的工作作风

班主任要用敏锐的眼光,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细心雕塑每位学生纯洁的形象。为此,我认真做到勤观察、勤交流、勤家访、勤表扬。

勤观察:就是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化;勤交流:就是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勤家访:就是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分析思想动态,争取家长配合;勤表扬:就是关注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鼓励、表扬。坚持正面引导。

赵喜同学是位调皮、捣蛋、惹事、闯祸的特殊男生。我一看见他无所事事,就想方设法找点事情督促他去做。因为只有让他做得忙才能减少他惹事生非的机会。在一次体育活动课时,我发现他篮球打得出色,就推荐他参加学校篮球队。平时,我找机会给他讲述乔丹等世界著名球星小时候认真学习的故事,点燃他求学上进的火花;同时,称赞他的球技,鼓励他在训练中要认真刻苦。希望他在篮球比赛中为学校争光。后来他成了学校篮球队的一名主力队员。常闯祸的他有了转变,他的转变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肯定。

平时我发现学生情绪异常时,总会走到学生身边问问:“今天什么事不开心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我能帮助你解决问题吗?”这时学生总会说出原因。

教育工作是相当繁琐的。没有细致的工作作风是万万不行的。学生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学习、身体、心理、都得引起班主任的关注。“无微不至”这个成语,用在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上,是最恰当不过的。

三、耐心是教师必须养成的心理素质

后进生的形成是一果多因的,不是一两次谈话、批评、表扬就能解决的问题。对后进生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之术再高明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千万不要因为学生行为上的反复就放弃教育,或采取抱怨、讽刺、挖苦的态度,这样只会前功尽弃。

陈佳磊同学长得膀大腰圆,发起脾气来全然不顾对方是谁。一天早晨他很早就来到了学校,由于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自己吃亏了,就打电话叫父亲来帮他出气。他父亲也真是的,来校后不分青红皂白拉住那位同学就是两个耳光。我感到事情非常棘手,马上自己拿出500元钱让被打的学生到医院检查。同时打电话与双方家长取得联系,并向校长汇报了情况。校长也掏了1000元让被打学生作彻底检查。在事情解决过程中,我多次与双方家长进行电话联系。两次把陈佳磊的父亲及被打同学的母亲请到学校,进行面对面的交谈。经过一次次努力,陈佳磊的父亲认识到自己做事太鲁莽,向对方家长及学生作了赔礼道歉,并赔偿了医药费。事情总算在校长、我以及家长的合作与努力下得到了较合理的解决。对于我们校方的工作,双方父母都表示非常满意。这两个学生经过一次次教育后也认识到各自的错误,吸取了教训,遇事减少了冲动、好斗的成份,增加了冷静、理解的意识。

狡辨能力特强的小沈,一天午饭前又与同学吵架了。劝停后,我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让他先吃午饭,吃完后先想一想刚才发生的事情,并跟吵架的同学相互交换一下意见。我知道当场批评效果不见得好。果然不出我所料,过了半个多小时后,两位同学走到了我面前,主动承认了错误。小沈也没有狡辨,并认识到自己因事情处理不妥当,才会闹出矛盾的。

由于小学生的稳定性较差。我们在处理不良行为时,不妨给学生态度上宽容一点(不要听到学生有缺点就发脾气);时间上宽限一点(要给学生反思和改正缺点的时间);处理上宽大一点(允许学生有缺点,允许学生改正缺点)。我相信老师的“耐心”一定会触动学生的灵魂。

四、诚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真情实感

关心热爱学生是一种真实的感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祖国下一代的无私的爱。做教师的应真心实意地为孩子的成长着想,要深入他们的内心,理解他们的难处,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

我班有个姓张的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与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同她交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常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时常能听到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在对后进生教育时,我常采用这样的语言:“最近你表现不错,老师都看在眼里,真为你高兴,可今天怎么了?”这样的语言,能体现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期待,给了后进生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信心。常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既要真诚地指出他错在哪里,更要给他希望。无论是亲切的交谈,还是严厉的批评,都应该是真实的,诚挚的。用“诚心”打动学生的心灵,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对于后进生只有当我们用爱心、细心、耐心、诚心启开学生心灵时,学生才有可能对我们诉说心理话;才能够达到教育的目标。才能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用“心灵赢得心灵”应成为我们教师的“座右铭”。

参考文献:《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

《班主任》全国教育类核心类期刊2001年第2期

《班主任》全国教育类核心类期刊2000年第5期

《陶行之现代教育文选》

下载用孝行进化心灵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孝行进化心灵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孝行实践

    孝行实践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雷锋叔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做的好事妈妈经常会跟我讲,我还记得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用......

    用微笑叩开心灵

    用微笑叩开心灵,用真爱倾撒阳光 9月1日上午,王白云小朋友的妈妈孔瑞英女士来到平川小学,满怀感激之心地将绣有“关心体贴,爱生如子”字样的锦旗送到了王国强老师的手里,以此感谢......

    用经典浸润心灵(5篇)

    让经典浸润心灵,用爱心照亮世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中国古诗云:“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

    用心灵赢得心灵---发言稿

    用心灵赢得心灵 人常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在21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时时处处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

    用心灵书写历史

    姓名:陈龙 学号:10111550245 专业:理工学院 化学系 用心灵书写历史 —— 《万历十五年》读书有感 钱穆先生说过:“惟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惟对现实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

    用爱心浇灌心灵

    嘉荫县第二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用爱心浇灌心灵 嘉荫县第二小学王英 已经好多年没有教一年级了,今年新接一个一年级,心里有很大的压力,怕自己没有耐心,怕自己对孩子的爱心不够,怕孩......

    用心灵去环保

    用心灵去环保 世界文学大师雨果说:“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目前,地球已经危在旦夕,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断地遭到破坏,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给我们敲响警钟:告......

    用爱浇灌心灵

    用 爱 浇 灌 心 灵 一、背景简介 著名作家魏巍先生说得好:“教师这份职业,——据我想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