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7:4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第一篇: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XX是农业大市,现有耕地面积694万亩,其中水田483万亩,旱地211万亩,乡村人口422万人,XX年市财政收入48.27亿元。1999年以来,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工作的意见》,我市所辖6个县、市相继成立了农业执法大队,在种植业方面实行了综合执法。XX市也于XX年底成立了农业执法支队,是目前湖北省市、州唯一实行种植业综合执法的农业行政管理机构。为更好地推进农业综合执法的发展,受农业部委托,我们围绕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1、健全了执法体系。一是健全机构。所辖6个县、市均经当地编委批准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其中松滋市、石首市为全额拨款事业性单位,江陵县、公安县、监利县、洪湖市为差额拨款事业性单位。市一级更是在XX年底以原XX市种子管理站、农药管理站和植物检疫站为基础,将原XX区和沙市区种子、农药、植物检疫执法机构的人、财、物及债权债务整体上收组建成立了市农业执法支队,对外加挂“XX市种子管理局”和“XX市植物检疫站”牌子,XX年底 经湖北省人事厅批准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性单位。二是明确职能。全市综合执法机构运行模式主要有二种:第一种是小综合执法运行模式,职能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依法履行种子、农药、肥料、植物检疫、农业环保、绿色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如市农业执法支队、松滋市、公安县、监利县、石首市。第二种是大综合执法运行模式,如洪湖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职能涵盖种植业、畜牧业、农机监理、饲料业,江陵县农业执法大队职能涵盖种植业、农机监理、饲料业、渔业。三是保障经费和装备。据统计,全市7个综合执法机构XX年财政共拨款176.7万,人均0.76万元;XX年财政拨款182.7万,人均0.78万元;XX年财政拨款186.2万,人均0.8万元。共有执法车辆16辆,有照相机、摄影机等取证设备25台,速测设备12台,基本能够维持执法需要。

2、完善了执法制度。近几年,全市农业执法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完善执法制度,为促进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保证作用。一是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公开办事程序。将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条件、数量、程序、期限及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进行公示,并纳入政府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杜绝执法人员失职渎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违法行为发生。二是建立立案、调查取证、审查三分离的农业违法案件办理机制。立案实行农业行政主管部 门主要领导负责制,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法制机构和综合执法机构主要负责人对立案条件、管辖权要进行合议,规避办案风险。调查取证实行主办负责制,由案件主办者承担对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责任,承担由于自身过错造成案件撤销、败诉、赔偿等相应的连带责任。审查实行案件审查委员会制度,由案审委员会对案件有关证据材料的合法性进行审查,集中研究后提出处理意见。三是建立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建立了执法人员考核档案,奖优罚劣,动态管理,将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与年终考评挂钩,从制度上保证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避免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发生。四是建立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的联动机制。农业部门充分发挥农资打假牵头部门作用,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建立了农资打假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部署农资打假工作,解决了部门与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的问题,避免重复执法、多头执法,强化了与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配合,形成了农资市场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稳定了执法队伍。全市7个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编制批准人数228人,实有在岗人员232人,其中参公编制人数54人,事业编制人数168人。在岗人员中,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37人,法律专业毕业7人,有201人持农业部颁发的行政执法证。XX—XX年,有178人参加过省级组 织的执法培训,有20人参加过农业部组织的执法培训。在队伍建设方面,各级农业执法机构都以规范化建设为重要抓手,不断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一是抓内部规范管理。制订了农业执法回避、投诉接待、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培训等制度,使内部管理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抓执法公示。在主要农资市场设立了执法公示牌,公示了执法内容、依据、程序、收费项目及标准,公布了打假举报电话,主动接受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各届的监管。三是开展集中整训。XX年至今,我市先后采取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分四次对全市农业执法人员进行了集中整训,整训以整顿作风、整顿纪律、整顿精神、培训法律法规、培训业务知识、培训执法技能等“三整三训”为主,使我市农业执法队伍精神面貌明显提升,思想作风明显改善,纪律观念明显增强,执法水平明显提高。四是严格绩效考核。将规范化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业务工作等一并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年终进行考核评比。同时制订了奖罚制度,引入了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积极性。

4、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一是强化日常监管。全市农业执法部门采取日常检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等形式,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对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开展经常性检查,仅今年就开展检查200余次,检查农资门店3000余个,查获违规农资35吨,使农资生产经 营活动不断规范。二是突出专项治理行动。每年春季开展以种子为重点的打假保春耕活动,夏季开展以农药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秋季开展以种子、肥料为重点的打假保秋播活动。三是规范整顿农资市场。要求每个农资经营门店都达到“六有六无”,即有经营资质、有质量承诺书、有农资经营须知、有主推品种公告、有完整的商品购销台账和规范的生产经营档案、有合格的检验检疫证明,无无证生产经营行为、无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无未经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无来源不明的农资产品、无明令禁止的农资产品、无坑农害农事件。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市依法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600多起,吊销各类许可证100多份,查获假劣种子、农药、肥料100多吨,调处农资纠纷300多起,挽回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使我市农资市场秩序逐年好转。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综合执法职能缺位比较严重。我市各级虽然都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但由于省级以上政府、编办至今没有出台有关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意见,使得综合执法职能缺位、失位现象严重。一是综合执法机构性质差异大。我市批准成立的7个综合执法机构在人员编制、岗位设置、机构级别、经费来源等方面都不一致,没有统一的标准。二是综合执法职能缺位严重。我市农业综合执法运行模式主要是以种植业小综合为主,由于“三定”方案不全,各地综合 执法机构受委托执法的职能也都不一致,其中农业环保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缺位、失位现象。

2、执法经费保障不足。目前经费不足是各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绝大多数综合执法机构都是采取罚没款按比例返还的办法解决执法经费,致使违法行为罚而不绝、处而不死。一是重处罚轻管理。对企业违法行为一罚了之,不责令改正,不没收违规产品,只要交了罚款就可以继续经营。二是重收费轻服务。收费不检验、不检疫、以收代罚现象还时有发生。三是乱收费滥罚款现象杜而不绝。部分地方不按项目、标准收费,而是巧立名目收取品种推广费、试验费,甚至和企业商量收取保护费,“三乱”现象屡禁不止。

3、执法队伍建设滞后。由于农业行政执法起步晚,各地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多数都是原专业站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对法律法规的系统学习,执法经验不丰富,实际办案能力不强,与规范执法、依法执法、文明执法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同时,基层从事具体执法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的机会少,虽然部、省每年举办多起培训班,但多侧重于领导干部的政策理论培训,对基层从事具体执法工作人员的办案技巧、法学理论培训少,造成基层执法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违规执法、不文明执法行为时有发生。

4、农资市场监管任务艰巨。一是企业多。我市农资经营企业达3000多家,部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诚信经营意识不强,专业技术知识缺乏,导致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损农、坑农、害农的案件时有发生。二是品种多。国家和湖北省每年审定各类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近百个,登记农药和肥料新品种近千个,造成农资市场品种多、乱、杂,给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三是广告多。由于农药、肥料广告审查由农业部和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两级负责,审批、管理由工商部门负责,造成基层电视台农药广告铺天盖地,一些农资经销商为扩大市场份额,乱取商品名,夸大药效,虚假宣传,误导农民,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四是农资销售平台下移。目前农资零售平台已下移到乡镇村组,给管理部门依法打击违法农资带来较大困难。

三、加强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1、理顺体系,准确定位综合执法功能。从目前已经实行综合执法的经验做法来看,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可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线,自上而下采取大综合模式,即将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投入品等行政处罚职能集中起来,实行一个机构对外进行执法管理,在主管机关委托的权限范围内开展执法工作,并接受主管机关的领导、指导和监督,切实履行好农业部门的法律宣传、贯彻与执行职能,维护好本辖区农资和农产品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 执法职能,仍由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执法主体承担,在县一级,植检、农机监理可保留机构,与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将行政处罚权从技术推广和经营服务机构中分离出来,执法中涉及的试验、检测、鉴定等技术性工作,由具备资质的事业单位具体承担。同时,效仿公安、工商等部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做到上下衔接对口,市场管理一盘棋,避免有禁不止、政令不畅的现象发生。

2、纳入“三定”,保障综合执法经费编制。建议将各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范畴,实行定编、定岗、定员,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性。其依据:一是《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二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规定“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市县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所需经费,要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三是《农业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将相关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3、加强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要针对目前基层执法人员普遍存在执法水平不高、办案经验不足的问题,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安排专项经费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农业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教育和执法业 务能力培训,不断强化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提高执法水平。同时,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崭新的执法为民的农业执法形象。

4、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农资市场和质量监管。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要面向农村,面对农民,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能,做好本辖区农资市场和质量监管工作,严格农资经营市场准入,着重整顿和规范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市场秩序,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劣农资违法行为。同时,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纠风、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接受管理相对人、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监督,完善各项制度,狠抓队伍建设,为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第二篇: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规范化建设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规范化建设

总 结 报 告

推行农业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确立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更是新修订的《农业法》的法律规定。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省、市、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县编委批准于2001年7月正式成立了。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广大干群的好评。达到了规范化建设达标县应具备的标准。

一、推行农业综合执法成效

十几年来,农业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良好的成效。

1、推行综合执法,突出执法主体。推行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将原分散在各站、股中的行政处罚权剥离出来,使执法机构专司执法,规范了执法行为,解决了过去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公平现象,体现了农业综合执法的公正性。

2、队伍政治合格,业务精通。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和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了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过硬、高效廉洁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

3、规范化建设达标。通过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不断完善和省、市、县领导的关心和指 1

导,实现了执法体系规范、人员管理规范、许可程序规范、办案程序规范、执法行为规范。

二、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领导重视是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十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和农委领导十分重视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在编制、人员、经费、设备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领导重视,依法行政意识强,在规范化建设过程中能不断思考、研究新情况,解决一些新问题。

三、组织健全,设备齐全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于2001年7月组建,机构编制11人,是全额事业单位,有县编委正式批文、具有法人资格,编制明确和独立台帐。有固定独立、规范、整洁的办公场所,面积75平方米,其中分管领导30平方米,集体办公室30平方米,队长室15平方米。在岗执法人员人数8人:。照像、摄像、录音、电脑、打印、传真、复印等办案取证设备及桌椅、文件柜、电话等办公设备齐全。晋MNY528车辆专门用于农业执法。农业执法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能满足工作需要。建立起信息平台,内设肥料监管、农药监管、种子监管、办公室、法规培训、广告审查、信息报送等专项负责专职工作。执法体系建设上,设立了乡(镇)、村农资监管信息员,乡镇14人,村级281人。

四、制度完善,任务明确

1、承印了《农业综合执法法律法规汇编》一书。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就是建立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造就一支合格的行政管理队伍和执法队伍,在农村普及法律知识。《农业执法法律法规汇编》一书,为了适应这一情况,将现时修改过的法律法规汇集成册,以指导我县的农业和农村工作。

2、承印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制度汇编》一书。为了执法行为和人员管理规范。我委根据法律、法规,制订了《主办人员办案责任制度》、《农业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执法人员守则》、《考勤制度》、《学习制度》等35项制度。

3、承印了《农业行政许可及档案文书范例》一书。农业行政许可文书是反映农业行政许可活动、记录农业行政许可过程的重要载体。制作完整、准确的行政许可文书是农业综合执法人员的职责,也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为了进一步规范农业行政许可行为,提高行政许可基础文书的制作水平,我队修订了此书。

4、承印了《全省农业行政执法文书》一书。

农业行政执法案卷是反映农业行政执法活动,记录农业行政执法过程的重要载体。制作完整、准确的案卷既是行政

执法人员的职责,也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为了规范执法文书的制作,我队承印了此书。

5、承印了《经营农药单位规范化建设条例标准》一本。农药经营单位的条件建设是《农药经营许可证》审查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和《山西省农药经营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我队制订了条件标准十项内容。目的是规范经营农药行为。

6、公示许可、执法程序。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我队在办公室显著位置和运城阳光农廉网上公示应该公示的内容。

五、严格执法、成效明显

十多年来。查办案件公平、公正、案卷制作及管理规范,办案正确率达到100%,无违法违纪现象,年均查办一般程序案件不低于10件,且两年内无错案。执法队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并报送执法信息28条以上。年内未发生执法不到位、乱作为引起媒体曝光或群众上访事件,处理的案件未被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执法大队成立十几年来,通过法制宣传普及、行政监督管理、查处违法案件等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建设达标县目标。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九日

第三篇:新和县2011年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项目申报材料

2011年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项目

申报材料

一、项目县基本情况

新和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隔渭干河与库车县相望,北隔却勒塔格山与拜城县相邻,西邻温宿县。东西长136公里,全县总面积为8223平方公里,新和县共辖6乡、2镇、384个村民小组,2个国营农林场。2011年初耕地总面积67.344万亩,农村人均耕地面积5.5亩,全县总人口16.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64万人。

二、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新和县农业局始终把加强执法队伍和制度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农业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来抓。围绕服务农业、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业的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工作,着力转变工作职能,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2002年11月,全地区率先成立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了执法人员,并列入了农业部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县之一。几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执法工作,县财政投入资金用于执法设施建设,目前全县取得资格的农业执法人员31人,扦样器 5个、数码相机1台、台式电脑3台、笔记本电脑1台、打印机1台。目前,我县执法体系基本健全,执法队伍初具规模,开展农业综合执法有了坚强组织保障。根据阿克苏地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对各县(市)〈关于申请成立农业检验监测中心的报告〉的批复》精神,经县编委批准,于2008年8月正式成立新和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与农业检验监测中心合署办公,二块牌子,一套人马,副科级建制,财政全额拨

款,隶属于新和县农业局管理的事业单位,编制6名,所需编制从种子管理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业综合管理中心调剂解决。

主要职能是对种子、农药、肥料、植物检疫、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进行统一管理,并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负责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审核审批,受理种子、农药、肥料、农业转基因生物、食用农产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等方面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并承担上述领域的执法。牵头协调农业生产事故(纠纷)处理工作。

三、农业综合执法开展情况

近年来,新和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农业局的领导下,把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农业部门依法行政、转变职能、服务“三农”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执法职责,依法监督管理,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维护农资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查办案件中,新和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坚持了“五个合法”,即“主体合法,依据合法,程序合法,行为合法,处罚合法”。近三年,受理各类种子违法违规种子案件66起。其中立案处罚案件48起,结案48起;当场处罚案件18起,没收各类过期瓜菜种子359袋,已收缴罚没款134090元。坚持收缴分离制度,全部上交财政。

新和县农业局

2011年5月5日

第四篇:农业综合执法效能建设自查报告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突出问题自查报告

为了充分发挥机关效能建设在作风建设中的载体作用,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以作风建设为核心,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深刻剖析了思想认识、服务意识、服务质量、依法行政、责任落实、廉洁自律、素质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促进依法行政,提升农业投入品安全监管和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开展重点岗位效能,我们认真分析了农业综合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

1、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个别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欠缺,在工作作风上存在不虚心不耐心现象。

2、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资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专业性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高,当前县级监管人员懂专业、吃透农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多,一部分工作人员不注重监管业务知识的学习,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要求等方面掌握不全不透彻。

3、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随着国家农资市场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相关法制体系不断健全,在农业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岗位责任制和问责制,以及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方面,需进一步强化,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突出问题整改方案

整改责任人:

整改时间:2012年4月23日 整改措施:

1、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通过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转变监管重于服务的观念,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管。对于农资经营户的服务,要经常到市场查看和指导,着重加强指导规范进货。对于农民的服务,农民投诉举报农资问题,执法人员要认真接待,细心咨询,开展调查,把问题解决好,帮助农民维权。并通过宣传周活动,深入农村发放宣传资料提高农民对农资识假辨假能力。

2、加强学习,开展大培训。要求全队工作人员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结合省局学习培训安排,组织农业综合执法人员集中开展农业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

3、完善各项制度,确保工作推行有力。针对工作不足之处,在原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工作作风、办事能力、工作效率等方面不足而影响农业综合执法形象的同志,进行诫免谈话,要求当事人提交自查自纠材料。强化工作目标管理,按照每年的工作任务,从工作内容、工作时限要求等方面,对每项工作任务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力促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推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落实企业责任制,同农资经营企业签订诚信农资经营承诺书,同农产品生产企业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责任书。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第五篇:1 淄博市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调研报告(改)

淄博市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

2011年,淄博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被列为全国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项目实施单位,根据农业部《关于下达2011年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项目的通知》(农办政[2011]12号)要求,我们对全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综合执法工作现状

(一)农业综合执法实现了全覆盖。目前,全市已经成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9个,实现农业行政执法市、县(区)全覆盖。其中,市级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桓台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为经编制部门批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博山区、淄川区、沂源县执法大队为经编办批准的内设机构;周村区、临淄区执法办公室为经政府行文设臵的区农业局行政编制的内设机构;高青县已成立了独立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编制正在落实中;张店区执法机构为2004年自行成立的执法大队。据统计,全市现有在岗执法人员70名。其中,公务员编制的3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9名、事业编制的58名。70名农业执法人员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55人,占执法人员总数的78.6%;法律专业的2人,仅占执法人员总数的2.9%。

(二)综合执法能力不断增强。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 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现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全市9个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中,实行种植业(种子、肥料、农药、农产品)综合的有8个,博山区实行了跨行业(种植业、畜牧)综合。2010年、2011年,沂源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淄博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博山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先后被列为全国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项目实施单位,农业部投资为沂源县执法大队配备执法车辆1台,为市支队、博山大队拨付项目款各15万元,扶持加强执法装备建设,促进了全市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市及各区(县)采取多种途径与形式,添臵执法取证工具以及必备的办公设备,提升了执法装备水平。市县两级定期组织法律法规专业学习,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案卷评查,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通过装备建设、业务培训和执法实践等多种途径,建立起了一支专门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综合执法能力显著增强。

(三)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建立了执法责任制,细化落实了执法责任。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细化了自由裁量权。梳理完善了执法人员工作守则、执法档案管理、案卷评查、错案责任追究等9项执法制度和14项日常管理制度。成立了市农业行政执法督查组,对农业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公开举报投诉电话,方便群众举报和监督。成立了管理制度检查小组,负责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政处罚严格执行农业部《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做到“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办案程序合法、法律适用准确、文书制作规范”,并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制度。严格按照农业部《农业行政 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制作文书,做到文书制作统一、规范。积极探索科学、合理、有效、操作性强的岗位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制订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2011年1月份,省农业厅纪检组组长陈群力带队检查我市农业综合执法情况后,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多年来,全市农业系统没有发生一起行政执法错案,没有被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市农业局被淄博市政府评为“全市规范化行政执法先进集体”。

(四)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不断提升。近几年,全市各级执法机构通过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加强培训,使执法人员法律水平、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市执法支队成立以前,执法力量分散,执法人员兼职执法,难以形成有效合力。2008年5月成立执法支队实行综合执法以后,执法队伍实现了专职化,执法人员专心搞执法,认认真真学法律,不仅掌握实体法,而且熟悉程序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规范学习制度,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对一些较大及复杂案件进行集体研究,充分发挥案卷评查在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中的作用,每年组织开展案卷评查活动,查找不足、交流经验,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建队以来,市执法支队立案查处280起案件,无一起引起复议和诉讼。2009年、2010年,市执法支队制作的《淄农(肥料)罚[2009]18号》和《淄农(农药)罚[2010]1号》案卷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行政处罚优秀卷宗,为全省唯一一家。2011年,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制作的案卷被市法制办评为全市优秀案卷。

(五)综合执法效果显著。实施综合执法以来,全市各级大 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执法力度明显加大,农资市场监管成效显著增强。每年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组织执法人员对农资市场开展拉网式检查,对发现的案件线索,按照“五不放过”的原则,依法严肃查处。全面推行“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农资市场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出动执法人员5000人次,检查企业两千个次,整顿市场1600个次,立案200多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400多万元,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规范了农资生产经营行为,制售假劣农资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目前,全市虽然实现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全覆盖,但经编制部门批准明确的专职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少,普遍存在“只批牌子、不增编制、人员内部调剂”的现象,特别是县级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多数是从各事业站所抽调组成,人员少,且不稳定;已有的执法人员大部分为农学专业,特别缺乏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迫切需要提供各种培训学习的机会,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二)农业综合执法经费、装备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资生产经营业户2000余家,其中种子、农药、肥料生产企业30余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及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余家。我市没有大型农资销售市场,经营业户主要分布在乡镇、村,还有部分为季节性流动销售业户,执法工作量大。但是,农业综合 执法经费、装备明显不足,大部分执法经费没有列入预算,用于执法设备购臵,执法检查、人员培训及必要的交通、通讯、勘验取证、装备等所需经费极度缺乏,仅2个区县有专门的执法经费,经费数量也非常少。全市专门执法车辆只有6台,还有半数区县没有专门的执法车辆;全市取证设备只有24台,速测设备仅1台。现有的交通工具、取证设备等明显不适应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

(三)执法力度小,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执法设备落后、交通工具缺乏,无执法专项经费等问题,导致对农资市场监管不力,打击力度不够,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举报投诉有所增加。另外,我市农资市场违法行为带有较强的隐蔽性,假劣种子、农药、肥料的生产经营,不进行检测,外观上很难发现。由于经费不足,抽检力度不够,农业行政处罚案件大多以农资案件为主,以标签、标识查处为主,对较大的违法案件查处手段不多,大案要案查处少。此外,区县之间执法情况也不平衡,个别区县甚至形不成有效打假力量。

三、提高我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县级农业执法机构建设。农业综合执法属行政执法范畴,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具体承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职责,是法定职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规定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的要求,县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建立以后,应进一步加大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力度,解决不会执法、无法执法的问题。

(二)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以“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抓手,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拓展执法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对农资、农产品市场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制售假劣农资、农产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对农产品包装标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等执法监管,打击冒用农产品标志的行为。

(三)加强农业执法人员和农资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对全市农业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和执法技能的培训,提高农业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采取各区县联合执法、交叉执法等形式加强工作指导,提高全市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过硬、高效廉洁的专职执法队伍。按照每年一定名额、逐年轮训的办法,对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四)强化执法监督。在制度层面上,要健全完善立案审批、案件审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在程序层面上,每年开展一次“案卷评查活动”,及时纠正不符合程序的执法行为;在行为规范上,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监督评议办法,做到赏罚分明。

(五)加大农业执法投入。加大资金投入,配备执法必要的交通工具、调查取证设备等执法装备,改善执法手段。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专项执法经费,为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明确市、县两级农业综合执法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相对稳定,逐年给予扶持,提高农业执法的物质装备水平,增强综合执法能 力。

下载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有不可替代的......

    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

    综合执法--保山农业执法情况调研

    综合执法——强化农业执法的必由之路 ——在“三查三看”教育学习中对保山农业执法工作情况的调查思考 (保山市农业局 车桂华) 一、保山农业执法的现状 保山农业执法工作,从总......

    文化综合执法调研报告

    王益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调研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关于我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情况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

    农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等调研方法,对xx农业信息化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该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该地区农业信息建设存......

    农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等调研方法,对xx农业信息化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该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该地区农业信息建设存......

    农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等调研方法,对xx农业信息化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该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该地区农业信息建设存......

    农业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再一次来到文西村农户彭著荣家,彭著荣从李子树上摘下一一个李子叫我品尝,通过交谈,了解到文西村的农户虽大部分都已征地拆迁,但剩余的农户大多数家里都种有李子、枇杷等果树,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