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任务答案
中国文化概观任务一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得分:0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一、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得分:60 1.墨子的哲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B.C.D.
A.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观 B.取名予实与言立必议的认识论 C.天志、明鬼的宗教观 D.性三品的人性论
满分:3 分
2.著名学者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五千年来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A.温暖期 B.寒暖交错期 C.方志时期 D.仪器观测期
满分:3 分
3.长江中游文化区的代表性文化有:()A.大溪文化 B.屈家岭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湖北龙山文化
满分:3 分
4.春秋战国时期是早期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而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当属:()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纵横家
满分:3 分
5.孔子的哲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知天命与畏天命的天命论 B.生知和学知的认识论 C.克己复礼的伦理观 D.人性善的伦理观
满分:3 分
6.生荒农作制又称为:()A.“锄耕农业” B.“刀耕农业” C.“火耕农业”
D.“刀耕火种农业”
满分:3 分 7.史称的“三晋”是:()A.韩 B.赵 C.魏 D.吴
满分:3 分
8.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约4万至1万年前)的人类代表有:()A.山顶洞人 B.河套人 C.哈尔滨人 D.柳江人
满分:3 分
9.两宋时期史学领域的代表作有:()A.《资治通鉴》 B.《通鉴纪事本末》 C.《文献通考》 D.《史通》
满分:3 分
10.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其主要特征有:()A.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模式的基本形成 B.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 C.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D.在意识形态领域,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
满分:3 分
11.秦有大批的非秦籍人士进入秦国的上层进行决策,如:()A.商鞅 B.张仪 C.吕不韦 D.李斯
满分:3 分
12.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甲骨文与金文,以及辉煌的青铜文化艺术 B.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 C.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初步形成
D.在意识形态领域,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
满分:3 分
1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产生于宋代的是:()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满分:3 分
14.玄学的产生是西汉到魏晋思想领域的重要变化,玄学崇信:(A.《老子》 B.《庄子》 C.《易经》 D.《论衡》
满分:3 分
15.孟子的哲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B.C.
A.以德服人的仁政学说 B.人性善的伦理观
C.尽心、知性、知天命的宇宙观 D.执中两用的方法论
满分:3 分
16.下面属于文学史上被称为“三言二拍”的作品有:()A.《醒世恒言》 B.《喻世明言》 C.《拍案惊奇》 D.《聊斋志异》
满分:3 分
17.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是:()A.三国传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满分:3 分
18.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天地人主一的政治观 B.天人合一的天人感应论 C.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 D.以名证实的认识论 E.执中两用的方法论
满分:3 分
19.山东地理环境优越,位于黄河的下游,中依五大名山之首的泰山,北西南分别为:()A.华北平原 B.豫东平原 C.成都平原 D.江淮平原
满分:3 分
20.黄河中游文化区的代表性文化有:()A.仰韶文化
B.河南龙山文化 C.青莲岗文化 D.大渡口文化
满分:3 分
二、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40 1.西北秦文化是指以关中地区为主的今陕西一带的古老文化。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长江下游文化区的代表性文化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松泽文化—良渚文化。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夏、商,特别是西周时期,已经基本确立了宗法制度。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从未间断的优秀文化。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所谓“狭义文化”即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毫无疑问,以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五行”中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到西周末年有了明显的发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东周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的结合,形成相当严密的一套等级制度。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中国的区域文化格局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长江中下游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江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则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汉族人口不断从黄河流域迁往南方。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贯通秦汉时期的宗教,是与“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相适应的、以天帝为首的多神教。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与发展所依附的自然环境。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中国哲学发生于夏商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最早记载五行说的著作是《国语》。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现存《易经》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先秦哲学的主要特点是百花齐放。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9.道教兴起于西汉末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平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主题。(错)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中国文化概观任务二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90分钟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一、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得分:57 1.以下哪三本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A.《太平经》 B.《周易参同契》 C.《老子想尔注》 D.《春秋繁露》
满分:3 分
2.唐玄宗时期三次修订法律,重新颁定了哪些常法:()A.律 B.令 C.格 D.刑
满分:3 分
3.佛教中的“四谛”说是指:()。A.苦 B.集 C.灭 D.道
满分:3 分
4.以下属于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的篇目有()A.《盗法》 B.《囚法》 C.《杂法》 D.《竹刑》
满分:3 分
5.汉承秦制,萧何定律,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三篇。A.《户》 B.《兴》 C.《厩》 D.《盗》
满分:3 分
6.传统文化的气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富贵不能淫 B.贫贱不能移 C.威武不能屈 D.童叟不可欺
满分:3 分 7.六朝时期出现的:()等志怪小说是专为道教而作。A.《海内十州记》 B.《洞冥记》 C.《枕中记》 D.《太平广记》
满分:3 分
8.信仰道教的主要是汉族,在()等少数民族中亦有传播。A.羌族 B.白族 C.壮族 D.维族
满分:3 分
9.汉地佛教文化的特色有:()
A.佛教从离开印度本土传入中国后,直到成为封建思想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还一直处于依附地位
B.佛教从传入之初就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互影响 C.主张出世不离人世,生活日用即为佛教 D.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的民间信仰氛围
满分:3 分
10.自然崇拜与早期人类受自然力量的支配有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地神崇拜 B.天神崇拜 C.河神崇拜 D.图腾崇拜
满分:3 分
11.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四大家有:()。A.净土宗 B.天台宗 C.华严宗 D.密宗
满分:3 分
12.下面哪些是表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正面因素:()A.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B.舍生取义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满分:3 分
13.董仲舒的上、中、下三品人性是指:()A.B.C.D.A.圣人之性 B.中民之性 C.斗筲之性 D.平民之性
满分:3 分
14.中国的传统道德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是:()A.中国传统道德以孔子的“天下为公”、“仁爱”思想为基石 B.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人格平等,人人可圣 C.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实现道德自我 D.强调的“舍生取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
满分:3 分
15.春秋战国时期对中国法文化的发展影响的有:()A.儒家 B.阴阳家 C.杂家 D.农家
满分:3 分
16.明太祖朱元璋连续编制了哪四部大诰?:()A.B.C.A.大明会典 B.御制大诰 C.御制大诰续编 D.御制大诰武臣
满分:3 分
17.传统文化的孝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对父母长辈的敬 B.对同辈、晚辈的爱护 C.兄友弟敬、夫妻和睦 D.兄弟义气
满分:3 分
18.儒家在德刑关系上主张:()A.先德后刑 B.以德去刑 C.德主刑辅 D.德刑并重
满分:3 分
19.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戴震
满分:3 分
20.中国的小说创作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源于佛教的俗讲、经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B.C. A.平话 B.小说 C.戏曲 D.散文
满分:3 分
二、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40 1.原始宗教的产生是以神灵观念的产生为标志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对儒家主张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入世”道德思想持批判甚至否定的态度。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佛教认为孝是众善的根本,若无孝道,则无以为善,所以说“百善孝为先”。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道教仪式,除了日常的早晚功课,还有大型的功德法事,统称为“斋醮”。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自然崇拜的起源大约在西周时期。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大明律》经过多次修订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中国最早传统道德的记载和描述在《春秋》一书中就已经有其端倪了。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在我国传统法文化发展史上,制律典以正刑名始于魏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学术界一般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在四大学派中,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还是儒、法两家。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立法上,宋太祖建隆四年编成并颁行的《宋刑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道家是一个哲学流派,一种思想;而道教则是宗教,他又教徒组织、宫观设施、崇拜礼仪乃至一定的经济实力。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西汉唯心主义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被接受,从此以后儒学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一直处于独尊的地位。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即“爱人”。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中国的佛教最重孝道,这是吸收儒家伦理道德的结果。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有什么样的法文化,就会有什么程度的法治状态。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中国奴隶制时代,还处于“礼”“法”不分的时代。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9.道术是道教徒实践天道的重要宗教行为,一般认为它有外丹、内丹、服食和房中等内容。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佛教于东汉末传人我国,在中国文化方面有十分深远的影响。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中国文化概观任务三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得分:0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一、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得分:60 1.魏晋至明代音韵学的主要成就体现在:()A.韵书 B.等韵学 C.古音学 D.训诂学
满分:3 分
2.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特征有:()A.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B.教育内容十分简单
C.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D.社会成员不能平等的接受教育
满分:3 分
3.被称为元曲四大家是:()A.关汉卿 B.马致远 C.郑光祖 D.冯梦龙
满分:3 分
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关于文教政策的哪三大建议进行兴学?:()A.兴太学 B.重选士 C.独尊儒术 D.书同文
满分:3 分
5.古代韵书中最重要的两部著作:()A.陆法言的《切韵》 B.许慎的《说文解字》 C.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D.李登的《声类》
满分:3 分
6.中国历史上四大石窟有:()A.甘肃麦积山 B.山西大同 C.洛阳龙门 D.山东曲阜
满分:3 分 7.被称为元代画家的“元四大家”有:()A.黄公望 B.王蒙 C.倪瓒 D.范宽
满分:3 分
8.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有:()。A.欧阳洵 B.颜真卿 C.柳公权 D.吴道子
满分:3 分
9.汉语的古今字体属于刀笔文字的有:()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满分:3 分
10.汉代传统语言学主要著作有:()A.B.C.D.A.杨雄的《方言》 B.许慎的《说文解字》 C.刘熙的《释名》 D.李登的《声类》
满分:3 分
11.被称为四大谴责小说的有:()A.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 B.刘鹗的《老残游记》 C.曾朴的《孽海花》
D.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满分:3 分
12.除《离骚》外,屈原的作品还有:()A.《九章》 B.《九歌》 C.《天问》 D.《九辩》
满分:3 分
13.汉赋被称为一代文学之盛,出现了()等著名辞赋家。A.司马相如 B.杨雄 C.班固 D.阮籍
满分:3 分
14.先秦教育思想的特点主要有:()A.是一个多元融合体
B.是培养理想人才,以实现理想的社会改造 C.儒家学派已显示其在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D.已有八股取士的趋向
满分:3 分 15.汉代语言学兴盛的主要原因有:()A.语言文字本身 B.经学的需要 C.重视识字教学 D.提倡方言
满分:3 分
16.古代学校的产生大致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A.人类文明和语言文字发展到一定程度
B.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劳动产品有了相当的剩余 C.治理国家需要专门的知识、能力、才干 D.阶级的出现
满分:3 分
17.书院在教育教学上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A.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B.采取百家争鸣与门户开放政策
C.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以道相交,感情深厚 D.教学富有特色
满分:3 分
18.宋代著名的书法四大家有:()A.蔡襄 B.苏轼 C.米芾 D.陈子昂
满分:3 分 19.诗歌初唐四杰有:()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陈子昂
满分:3 分
20.宋代的陶瓷工艺主要分为()三大系 A.青瓷 B.白瓷 C.黑瓷 D.红瓷
满分:3 分
二、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40 1.“三曹”“七子”是建安文学的代表。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工艺美术在宋元时期进入了他的全盛期。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造的第一个高峰。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方针,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传统语言学的萌芽时期是两汉时期。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西厢记》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方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著作,也是世界第一部方言著作。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学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词典。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总体而言,奴隶社会的教育制度以东周最为成熟。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诗歌是在四大文学体裁中最晚出现的。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号称书法界“二王”的是王羲之、王献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艺术与道德、科学被称为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汉文帝时期设有专门的音乐机构,称为“乐府”。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秦代艺术的代表是震惊中外的秦始皇陵兵马俑。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先秦时期尚未出现关于语言文字的专著。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西周最重要的两门课程是“礼”和“书”。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巨大进步。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汉语词源学著作。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9.夏朝已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校。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是韩愈、柳宗元。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中国文化概观任务四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得分:0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一、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得分:60 1.唐朝是史学承上启下的又一大发展时期,其主要特征有:()A.确立了史官修史制度
B.实录成为史书的一个重要部类
C.产生了对前代史学进行系统总结的史评专著《通典》 D.新创典志体
满分:3 分
2.欧洲文化的主要来源有:()A.希腊文化 B.罗马文化 C.希伯来文化 D.巴比伦文化
满分:3 分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理学著作与地图较多,著名者有()。A.《水经注》 B.《禹贡地域图》 C.《地形方丈图》 D.《洛阳伽蓝记》
满分:3 分 4.甲午战争后,随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运动蓬勃开着,下面哪些口号被提了出来:()
A.文学救国 B.教育救国 C.科学救国 D.文化救国
满分:3 分
5.除官修史书外,明代私人修史之风甚盛,私家著述著名者有:()。A.焦弱侯的《献征录》 B.王世贞的《四部稿》 C.何乔远的《名山藏》 D.郑晓的《吾学编》
E.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
满分:3 分
6.北宋政府编撰了以下哪四大类书:()A.《太平御览》 B..《文苑英华》 C.《太平广记》 D.《文献通考》
满分:3 分
7.隋唐时期的《算经十书》是研究古代数学的珍贵资料,下面属于《算经十书》的有:()A.《九章算术》 B.《孙子算经》 C.《五曹算经》 D.《法象书》
满分:3 分
8.魏晋南北朝史学大发展时期的特征有:()A..政府对修史的重视 B.私人撰史成为一种风气 C.史书编撰内容丰富
D.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民族史
满分:3 分
9.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大规模接触在历史上有哪2次:()A.两汉、魏晋、隋唐时期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与中国化 B.明末清初欧洲耶稣会士东来 C.鸦片战争 D.甲午战争
满分:3 分
10.唐初史馆奉诏所修正史主要有:()等。A.《晋书》 B.《梁书》 C.《陈书》 D.《北齐书》 E.《周书》 F.《隋书》
满分:3 分
11.下面哪些数学家的著作被称为“宋元算书”流传至今:()A.B.C.D A.秦九韶 B.李冶 C.杨辉 D.沈括
满分:3 分
1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正史”有(),分别是记载东汉、三国、南朝宋、齐及北魏各时期重要史事和人物的断代史。A.刘宋时范晔的《后汉书》 B.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C.南朝梁沈约的《宋书》 D.萧子显的《齐书》 E.北齐魏《魏书》
满分:3 分
13.明代官修史书除《元史》外,还有:()A.《明实录》 B.《明会典》 C.《大明一统志》 D.《万历野获编》
满分:3 分
14.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B.C.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斯多德 D.彼特拉克
满分:3 分
15.唐初官修的《隋书?经籍志》,废弃甲乙丙丁标类,直接采用()的部称,从此,史部之称正式确立。A.经 B.史 C.子 D.集
满分:3 分
16.秦汉时期,哪些天文学著作比较详细记载了对天文现象的观察:()A.《史记﹒天官书》 B.《淮南子》
C.《汉书﹒天文志》 D.《春秋》
满分:3 分
17.魏晋南北朝史学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有:(ABC)A.陈寿 B.范晔 C.司马彪 D.班固
满分:3 分
18.在古代水利建设上,除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外,还有:(ABC)A.楚国的芍陂
B.魏国的漳水十二渠 C.秦国的郑国渠 D.蜀国的岷江
满分:3 分
19.文艺复兴后先后出现了哪些伟大成就使西方文化处于领先地位:(ABCD)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B.笛卡尔的几何学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巴斯特的细菌学
满分:3 分
20.六朝时期在医学上出现了哪些著名的医学家?(ABD)A.王叔和 B.葛洪 C.刘徽 D.陶弘景
二、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40 1.纪传体是我国古代所谓“正史”采用的统一体例,《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是“正史”之祖。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我国远古的史书分为记事和记言两大部分。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大规模接触在历史上有三次。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司马迁撰写《史记》,创立纪传体通史。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次高潮。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有成文法之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汉代的《神农百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完成了由中医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过渡,奠定了中医辩证施治的理论基础和原则。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独立的封建国家。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荀悦撰写《汉纪》,创立纪传体断代史。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汉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官修国史。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魏晋玄学的发达,影响了这一时期科技表现出的非实用性的特点。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真正的萌芽时期。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继甲骨文、经文之后,《尚书》是较早且更具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学在秦汉时期完成了医学理论体系的构筑。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希腊文化的精神是注重自由和现实的欢乐,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哲学和科学。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罗马文化讲求政治法律、组织权力,所以他的突出成就在政治与法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隋代初年的刘焯是一位在天文历算上造诣颇深的学者,制定了当时最精确的“皇极历”。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9.东汉初年班固编撰的《汉书》沿袭《史记》体例,记西汉一代历史,开创了纪传体的断代史,这种体例为后世史家所效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法律方面,公元前451年,罗马的十人立法委员会就议定了《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有成文法之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
(一)一、名词解释
1、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
2、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创制出来的有组织得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法律制度、礼仪俗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才培养选拔制度等内容。
3、行为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4、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5、起一成文说:这个观点是宋人郑樵的主张。他认为汉字起源于“一”。他的这种学说是建立在“道生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阴一阳谓之道”等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上。
二、简答题
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P3页)
答:广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人们生活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广义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大,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包括信仰、风俗、艺术、法律、制度等等。泰勒的文化定义就是狭义文化的经典界说。
2、简述汉语的特点。(P12页)
答:(1)在语音方面,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生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2)在汉语词汇方面,也有独特的特点:一是基本词汇有很大的稳定性;二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新词不断产生;三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汇消亡;四是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
(3)在语法方面,主要的特点是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虚词的数量少,但是使用频率高,运用复杂,在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P16页)
答:(1)讲究对称,这是汉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心理,而四字格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2)字数上的对偶和结构上的对称,还有音律上的音节整齐匀称,声调的平仄相间;(3)汉民族的言语习惯,四字格是汉语言语习惯之一,从原始歌谣到《诗经语言艺术》再到秦汉散文,大多都采用四字格的形式表达。
三、论述题
1、请简要论述文化的特性。(P4—P5页)
答:(1)普遍性。人是以社会化形式存在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化产物,是人类长期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它为人类的社会成员所共有和分享。
(2)时代性。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文化具有很强的时代色彩。
(3)地域性。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文化自然就具有地域的特点。
(4)民族性。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2、简要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P14页)
答:(1)语言是文化的基石。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2)语言记录并保存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同社会有密切关系。它不仅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u,而且也在利用这一工具的同时,把人类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凝固在语言中,即语言还具有记录和保存文化的功能。(3)文化影响语言得发展。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能够记录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
四、分析题:请根据汉语地域分支的不同特点,分析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区。(P10—P11页)
答:根据汉语地域分支的不同特点,现代汉语的方言一般有七区:(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北方方言区又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和江淮方言。(2)吴方言:也叫做江南话或者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3)湘方言: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按是否保留浊生母分类,可分为老湘和新湘两类。(4)赣方言:也称为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用于江西省大部分地区、湖南东部,安徽西南部等地。(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虽然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6)闽方言: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南方言、闽北话、闽东话、莆仙方言和闽中方言。(7)粤语:也称为广东话,一广州话为代表。粤方言是汉语中声调最复杂的方言之一,有九个声调。粤方言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
(二)一、名词解释
1、礼: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由统治阶段或是人们约定俗成而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它 是一种社会意识,比较抽象,由一系列的制度、规定构成。
2、吉礼:是祭祀之礼,即对天地、日月星辰、祖先等进行祭祀的典礼。分天神、地祀、人鬼三门,共计12项,其内容很繁杂。
3、嘉礼:是用来联络感情、沟通人际关系的礼仪,也是五礼中内容最为庞杂。主要包 括饮食之礼、冠婚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和贺庆之礼,所涉及的范围很广。
4、三论学:鸠摩罗什所译《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与《大智度论》,合称“四论”属于大乘中观学派的基本著作。
5、律学:戒律是约束佛徒行为和规范僧团生活的纪律。
二、简答题
1、简述“三礼”的主要内容。(P42页)
答: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1)、《周礼》的主要内容为周王室的官制和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制度,全书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考工记六篇。由于周代礼节比较繁缛,所以《周礼》中将其分为五类,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合称“五礼”。(2)、《仪礼》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冠、昏、丧、燕等礼仪制度。现在流传的《仪礼》是东汉郑玄合并汉高堂生所传和孔宅壁中所藏得本子而成的。(3)、《礼记》是对《礼记》进行解释说明的儒家思想资料汇编,为战国至秦汉年间的儒家学者所作,作者主要为孔子的学生,各篇形成时间不一。
2、简述10世纪后半期,新兴的佛教具有哪些特点。(P84页)
答:(1)它逐渐成为抗拒伊斯兰教、稳定封建统治的支柱;
(2)权贵进入僧侣阶层,为后来全藏的“政教合一”体制奠定了基础。
3、简述全真教鼎盛期的表现。(P96页)
答:(1)道门兴旺、门徒众多,多知名道士。如丘处机弟子尹志平、李志常等,都曾经 是全真教的掌门人。(2)修建了大批的宫观。以燕京为中心,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甘肃等地,都建有全真教的宫观。(3)大约花费了6-8年的时间,重修金代编纂 的《大金玄都宝藏》。这是全真教以一派之力来进行的,在道教史上市第一次也是仅有的 一次,显示了全真教当时的实力。
三、论述题。
1、简要论述全真教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P96--P97页)
答:蒙古统治者的大力扶植;连年战争给民众带来巨大灾难,使他们寻找急需精神寄 托,奠定了全真教发展的群众基础;丘处机的胆识卓见;全真教中的杰出人物的共同努力。丘处机死后,其弟子尹志平接替他成为全真教第六代掌门人。尹志平利用全真教的社会 威望曾经为蒙古统治者安抚抗蒙移民,为巩固元的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元世祖统 一了南方,全真教也开始向南方传播,南方的金丹派南宗,由于组织松散、力量弱小,便 逐渐归并于全真教,约在元惠宗(1333----1371-0在位)时,丹鼎派南、北二宗正式合二 为一,合并后的全真教实力更加强大。
2、中国的回族是如何形成的?(P100--P101页)
答:伊斯兰教始创与公元七世纪,大约在七世纪中叶由阿拉伯传入中国。
唐朝时,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吸引了各国商人来华贸易,其中,以阿拉伯、波斯和中亚国家的人为最多,这些居住在长安和沿海商业城市的人被称为“番客”。后来,这些侨居的“番客”有许多与当地居民通婚繁衍,人口增多,形成所谓的“土生番客”,他们世代居住在固定的区域,保持着自己的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成为中国穆斯林的先祖,据说,唐代的长安就已经出现了清真寺。五代、北宋之际,新疆天山南北的一些民族也逐渐改宗 伊斯兰教。唐宋两朝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初期。
元朝时,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横跨欧亚大洲的蒙古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来自欧洲、西亚、中亚等地穆斯林大量涌入中国大陆,加速了 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在元代,伊斯兰教也称为“清教”或者“真教”。而把伊斯兰教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名族称为“回回”。
明末清初是中国伊斯兰教的成熟时期。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扶持伊斯兰教,同时也实行名族同化政策。此时,“回回”一词专用于称呼穆斯林,而称伊斯兰教为“回回教”或“回教”。这样,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名族------回族。
四、分析题
1、为什么宋徽宗即位后,是北宋第二个崇道的高潮。(P94页)
答:宋徽宗赵佶即位后,是 北宋第二个崇道的高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托称“天神下降”而兴道。徽宗以道道教教主自居,道教几成国教。
(2)大兴宫观。先后修建了长生宫、玉清、阳宫,葆真观、上清宝箓宫等,继唐代之后,宫观又盛极一时。
(3)为神仙人物加封赐号,仿照朝廷官吏的品秩,设立道观道职。下诏令天下郡县搜访知道法、有道术的道士。
(4)提倡学习道经,并设立道学制度和道学博士。
(5)编修道教历史,访求道经和编修《道藏》。公元1113年,编修《万寿道藏》5481卷,将全藏刊版刷印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
(三)一、名词解释
1、《左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画像石:指在石料上雕刻平面图像的石刻艺术。多见于墓室、祠堂,也有的刻于石 碑、石阙、门楣、棺樽等处。在雕刻技法上有阴线刻、浅浮雕和凹雕等。
3、吴门四家:画史上的“吴门画派”概念是明代后期董其昌明确指出的,其核心人物沈周、文征明,都是江苏吴县(又称吴门)人,故称此派为“吴门派”。属于这一画派的主要人物还有唐寅、仇英。这四人合称“吴门四家”,又被称为“名四家”。
4、清初“四僧”:“四僧”是指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前两人是明宗室后裔,后两人是明代遗民,4人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借画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的炽热之情。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性灵。
5、燕乐:燕乐hi统治阶级在宫廷晏乐时所使用乐舞的总称,又称晏乐,创作者和表演者大都是各族艺人乐工。
二、简答题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神异灵怪与人物佚事的著作。(P115页)
答:魏晋南北朝集中出现了一批专谈神异灵怪与人物佚事的著作,于是成为中国小 说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阶段。志怪小说的兴盛,是受了民间巫风、道教及佛教的刺激。现存 志怪小说中,干宝的《搜神记》是保存最多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它的内容,大部分只是 简略记录各种神仙、方术、灵异等事迹,在虚幻的形态中反映了人们的现实关系和思想感 情。“志人”这个名目,为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所设立,与“志怪”相对而言。其代表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文字简洁隽 永,笔调含蓄委婉。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出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
2、简述“唐宋派”的核心文学理论。(P133页)
答:“唐宋派”是指对嘉靖间文坛颇有影响的、以反拨李、何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该派作家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唐宋派”的主脑人物是王慎中和唐顺之。唐、王的文学理论的核心,乃从维护道学的立场出发,重弹宋儒以来“文道合一”论的老调。唐顺之把文学贬为“枝叶无用之词”(《寄黄土南》。而王慎中对曾巩之文特别敬重,也是因为认为它“会 通于圣人之旨”和“思出于道德”(《曾南丰文粹序》)。
3、分析秦汉雕塑艺术的特点。(P170--P171页)
答:秦代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随葬品雕塑等方面,都取得划时代的辉煌成就。秦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期,在雕塑作品上,追求写实逼真。雕塑在建筑装饰、陵墓装饰和 随葬品中发展,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代建筑装饰表现在宫室、庭院、亭阁楼榭和 陵墓神道建筑上。最为壮观的就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兵马俑的 发掘,给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艺术的辉煌 成就.兵佣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马佣身材矫健、活灵活现。人物雕塑更注重面部的形象刻 画,神态万千、精细逼真,秦佣坑发掘的铜马 车更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迹,充分体现了主导 那个时代的高大、雄健的风尚。从总体上,秦代雕塑的题材更加贴近生活,从功能上看,也逐步走向独立。秦代承袭了春秋 战国的朴 实,作品趋于写实。风格特点是浑厚雄健,朴实厚重,庞大强壮,气势磅礴,体现 出封建 社会的上升期的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具有崇高的力和数的巨大、超常的 审美 特征。
三、论述题
1、简要论述《桃花扇》的主要内容。(P141页)
答:《桃花扇》以复社(东林党后身)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南明弘光王朝由建立到覆灭的动荡而短暂的历史,从而也就写出了明王朝最 后的崩溃。《桃花扇》表现了危难动荡的特殊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图景,抒发了巨大的历 史变化在人们心中引起的深深的感概。全剧弥漫着悲凉与幻灭之感。
2、简述山水画的兴起与山水画理论的关系。(P149页)
答:山水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画种,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勃然兴起,出现了一批能画山水画的画家和山水画作品及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是重要的早 期山水画文献。文中除了论述山水画艺术与自然景物的关系外,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山水画 艺术“畅神”的功能观。宗炳的《画山水序》是当时山水画实践和表现技法发展到一定程度 的理论总结。王微的《叙画》也是有关早期山水画的重要文献。文中阐明了山水画写生的 方法,主张不照抄自然和追求形貌的真实,要经过提炼、概括,表现景物的内在精神,特
别是景与情的联系:见景生情,以情观景,达到主客观体的融合、自然和精神的合一,便 能使人获得对自然的真实美感,也只有大自然才能最激发人们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
四、分析题
1、请分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
答: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诗歌名篇,全诗从月生写到月落,从春潮着笔而以情溢于海作结,时空的跳跃空灵飞动,展现出一派鲜丽华美而又澄澈透明的景观,全诗 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形成极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自此以后,这些富有青春旋律的诗 篇就如潮水般涌来,成为唐诗的鲜明特色之一。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
(四)一、名词解释
1、亲亲:就是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与孝相应。
2、尊尊:就是奴隶和平民要服从奴隶主贵族,下级贵族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贵族要 服从周天子,不许犯上,不得逾越,与“忠”相适应。
3、长长:就是强调年幼者应尊重年长者,与“义”相适应。
4、贵和尚中:贵和尚中思想是中华民族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它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 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思想家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是通过一定 的调节,可以达到平衡和谐,促进事物发展变化。
5,、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以人为本,要么是以神为本,要 么是以物为本。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 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
二、简答题
1、简述夏商西周法律思想的发展线索。(P215页)
答:夏商西周法律思想的发展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神权法思想的发展,形成于夏,极盛于商,发展与西周。二是宗法礼治思想的发展,形成于夏商,完备于西周。夏、商、周的法律是奴隶制法律,以习惯法为主,礼刑并用。它体现了王权与族权的统一,渗透 了神权思想。
西周法律是夏商的继承和发展,总的来说是以礼为法的。
2、简述以礼作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P224--P225页)
答:(1)主张“正名”,以法律严格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名分。
(2)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即制礼作乐的权力应归天子。
(3)主张“父子相隐”,即父子之间应互相隐瞒犯罪,不应相互告发。
(4)反对“铸刑鼎”,反对乱立法和立乱法,反对不符合礼治的法令,主张“为国以礼”,用礼来指导立法。
3、王夫之的“法治”观中的民主因素是如何表现的。(P248页)
答:(1)主张“法治”须“循天下之公”。
(2)主张“法治”须维护民族利益。
(3)主张“法治”须体现尊君分权的原则。
三、论述题
1、简要论述神权法思想产生的根源。(P215页)
答:(1)自然压迫。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受到对自然界认识能力的限制,原 始人类无法摆脱外界自然力的威胁和束缚,对自身的存在(生、死、梦等)和自然界的存 在(风、雨、雷、地震等)均无法理解而又试图寻求答案,就形成了原始的宗教,认为一 种超自然力存在,主宰着一切。(2)社会压迫。国家形成之后,阶级压迫比自然压迫更 为惨重,人们对贫富、剥削、战争等无法解释,也将其归咎于神的安排。(3)阶级统治 的需要。统治者为稳固其统治,解释其政权的合理性,便借助神权来强化王权,“神”已不 再只是统治者维护自己统治的精神支柱,更是被统治者赖以生存的精神寄托。
2、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现代价值?(P259---P264页)
答:(1)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工业化进程中各国出现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例如环境卫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城市病,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甚至威胁到我们的存在。我们在进行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天人合一“思想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贵和尚中。中国自古以来重视的中和思想,一直影响着普通中国人的做事方式,也影响着官员的执政理念,成为中华民族观念的核心部分。讲求和谐,不走极端,求同存异,使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一直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中发展,避免了中国统文化 的断裂和社会的崩溃。贵和尚中的思想在处理现代社会生活出现的问题还具有一定的借鉴 意义,我们应该学习运用它。
(3)以人为本。中国的思想家门,尤其是儒家的思想家,反对神本主义的思想,坚持人本主义的立场,他们关注的是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神上。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它把道德的完善和实践放在第一位上。每个人处在社 会关系网络之中,有一套相应的道德准则来约束人、规范人,而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 色和履行的义务也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这样,社会生活秩序就会有序运转,人 在这样的规则指导下就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
(4)刚健有为。刚健有为就是要求人民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之一,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和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主要就是靠这样的精神来完成的。刚健有为的思想是和独立人格的坚持是相联系的,这种坚持,不为物质利益所诱惑,不为武力所屈服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前行的精神力量,是一笔宝 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这样的精神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分析题
1、简要分析孟子以”仁政“为中心的法律思想。(P225页)
答:(1)主张人性善,“性善”论是仁政的基础。他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是人之本性。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 的品质。
(2)主张仁政就是对人们“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
(3)主张民贵君轻。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尊贤使能”与“徒法不能以自行”。主张国家的治乱,取决于”圣王“、”贤臣“,提出”惟仁者宜在高位“。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观选择题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①②③④)。
①引申为文字、文章 ②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③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 ④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
2.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①②)。①黄河流域 ②长江流域 ③西南地区 ④沿海地区 3.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①②④)。
①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 ②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 ③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④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②③④)。①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 ②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③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 ④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
5.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③④)。
①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 ②王充著《论衡》 ③基本形成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模式 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6.秦汉科技方面的主要成果有(①③④)。
①造纸术 ②《甘石星经》 ③《氾胜之书》④《九章算术》 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②③)。①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②道教的完善与佛教的传播 ③玄学的兴起 ④儒学的繁荣
8.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①②④)。①以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②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
③赋与五言古诗 ④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 9.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①③)。①刘徽的《九章算术注》 ②浑天仪、地动仪 ③贾思勰的《齐民要术》④《伤寒杂病论》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①②④)。
①范晔的《后汉书》②陈寿的《三国志》③班固的《汉书》④萧子显的《南齐书》 11.(③④)属于唐代官修史书。
①《晋书》②《隋书》③《史通》④《通典》 12.隋唐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②③④)。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②刘焯的《皇极历》
③僧一行编制的《大衍历》④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 13.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主要标志有(②③)。①兼容并包的文化气派②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新学派的形成 ③市民文化的兴起 ④官学兴盛,私学特别是书院空前发展 14.宋代最突出的科技成果是(②③④)的发明。①造纸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火药武器
15.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科技成果主要有(①②③④)。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②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③宋应星的《天工开物》④《徐霞客游记》
16.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文学名著主要有(①②③)。①《三国演义》②《水浒传》③《红楼梦》④《永乐大典》 17.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①②④)。①《永乐大典》②《康熙字典》③《本草纲目》④《四库全书》 18.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精神包括(①②④)层次。
①以民为本 ②重人伦远鬼神 ③“人文”精神 ④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
19.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①②③④)。①民族性与农耕性 ②连续性与传承性
③显著的伦理型特征 ④独特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
20.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①②③)。①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形成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②宗法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③专制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21.老子的思想主张是(①)。
①“无为”②克己复礼 ③任贤 ④以德服人 22.先秦道家的主要著作有(①③)。
①《道德经》②《论语》③《庄子》④《管子》
23.孟子的“四端”包括人性天然就具有的(①②③④)。
①“恻隐之心”② “羞恶之心”③ “恭敬之心”④ “是非之心” 24.墨家主张(①②③)。
①“节用”② “节葬”③ “非攻”④法治 25.法家的主要代表著作有(①②)。
①《商君书》②《韩非子》③《吕氏春秋》④《论语》 26.王充的主要哲学观点有(①②③④)。
①“天自然无为”② “天不能故生人”③ 神灭无鬼 ④今胜于古 27.王夫之的主要哲学著作有(①②④)。
①《周易外传》②《尚书引义》③《明儒学案》④《读四书大全说》 28.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要点有(①②)。①神学的灾异谴告说 ②“天人同类”、“天人相副”说 ③人性论 ④“三纲五常”
29.王夫之在历史观方面系统批判了历代史学中弥漫着的(①②)。①神学史观 ②复古谬论 ③厚今薄古 ④进化论 30.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①②)。
①表达的复杂多样性 ②外表形式的齐合性 ③折衷融合的倾向 ④对身份秩序的尊重
31.人本主义精神主要包括(①②③)层次。
①以民为本 ②重人伦远鬼神 ③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 ④重义轻利
32.春秋战国时期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①②③)。①《诗经》②《楚辞》③诸子百家的著作 ④乐府诗; 33.春秋战国时期史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①②④))。
①《春秋》及其三传 ②《国语》③《华阳国志》④《战国策》 34.春秋战国时期科技领域的成就主要有(①②④)。①《甘石星经》②《黄帝内经》③地动仪
④以青铜器和铁制农具为代表的冶炼工艺技术 35.秦汉时期科技领域的成果主要有(①②③)。
①造纸术②《氾胜之书》③《伤寒杂病论》④《黄帝内经》 36.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有(①②④)。
①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②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
③乐府诗 ④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37.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领域的成果主要有(①②④)。①刘徽的《九章算术注》②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和编制的《大明历》 ③造纸术 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8.隋唐时期科技领域的重要成就主要有(①②③④)。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②刘焯的《皇极历》
③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④僧一行等制作的黄道游仪和实测子午线
39.理学家以(③)为核心,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建立了一个“三教合一”的理学思想体系。
①道家思想 ②佛教思想 ③儒家思想 ④法家思想 40.宋元时期史学领域的代表作有(①②③)等。
①《资治通鉴》②《通鉴纪事本末》③《通典》 ④《文献通考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周易》建构了中国伦理精神的原初的哲学模式,即(①②③④)。
①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 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③善恶报应的信念 ④阴阳二分的思维方式
2.中国伦理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其中以(②)的伦理设计较准确地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
①老庄为代表的道家 ②孔孟为代表的儒家 ③墨家 ④法家
3.孔子以后,孟子从主观能动的方面发挥了孔子的伦理思想,提出了(①②③)。
①五伦说 ②性善论 ③修养论 ④义利合一说 4.荀子认为,矫正人性的最好手段就是(①)。①“礼”和“乐”②兼爱 ③法治 ④无为 5.董仲舒把人性分(②③④)。
①君子之性 ② “中民之性”③ “斗筲之性”④ “圣人之性” 6.程朱理学建立了以(②)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①人道 ②“天理”③纲常 ④“心即理” 7.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包括(①④)。①公忠爱国 ②三从四德 ③三纲 ④仁爱孝悌 8.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①②)。
①父慈子孝 ②兄友弟恭 ③中和宽容 ④谦虚好礼
9.在中国伦理史上,形成了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修养方法,其中(④)最能体现道德的主体意识。①内省 ②自讼 ③养气 ④“慎独”
10.我国原始宗教有很多分野,总的来讲,主要有(①②③)。①自然崇拜 ②动植物崇拜 ③图腾崇拜 ④圣贤崇拜
11.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上层道士从理论上改革原始道教,使之转变成为统治者服务的官方道教。其代表人物为(②③④)。①张角 ②葛洪 ③寇谦之 ④陶弘景 12.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中,(④)实行法治最为彻底,国力渐趋强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①齐国 ②楚国 ③魏国 ④秦国
13.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命李悝为丞相主持魏国变法期间,“集诸国刑典”,著(①)。
①《法经》②秦律 ③魏律 ④吕刑
1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内容主要有(①②③④)。①则天顺时,法自君出 ②礼律结合,法有差等 ③德主刑辅,先教后刑 ④据经解律,引经决狱 15.中国古代第一部行政法典是(③)。
①《法经》②《唐律疏议》③《唐六典》④《宋刑统》
16.孟子的道德修养论,是通过(①②③④)等修养方法,把有的人失去的善性再找回来。
①反省 ②养气 ③存心 ④内求
17.道家宣扬“清静无为”的“出世”思想和悲观厌世的人生观,主张(①②③),崇尚自然、柔弱、知足。①无知 ②无欲 ③无为 ④尚贤
18.先秦诸学派中,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是(③④)两家。
①法家 ②墨家 ③儒家 ④道家
19.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是(②③④)。①人情 ②人伦 ③人道 ④人性 20.孔子将修身称为(①②③④)。
①“修德” ②“克己” ③“正身” ④“修己” 21.古代文学及艺术是以(③)为价值取向的。①真 ②美 ③“善”④仁
22.东汉时期,早期道教派别(②④)相继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诞生。
①全真道 ②五斗米道 ③正一道 ④太平道 23.佛教于(②)传入中国。
①西汉初 ②西汉末 ③东汉初 ④魏晋时期 24.鸠莫罗什翻译了(①②③④)、《中论》等经论,首次系统地介绍了般若空宗学说,成为后来佛教各个宗派立宗的经典依据。①《阿弥陀佛经》②《金刚经》③《法华经》 ④《十二门论》 25.(①②③④)是中国佛教石窟的代表。
①敦煌莫高窟 ②云冈石窟 ③龙门石窟 ④大足石窟 26.(③)提出 “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希望通过重刑,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
①李悝 ②韩非 ③商鞅 ④李斯
27.从汉高祖刘邦到文景二帝,都从总结秦灭亡的教训出发,批判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以道家的“清静”和“无为”为核心的(③)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①德治 ②法治 ③黄老之学 ④德主刑辅
28.(①②③)属于封建法律“八议”制度内容。①议亲 ②议贤 ③议功 ④议尊
29.(①②④)是《开皇律》确定的刑名。①死刑 ②流刑 ③肉刑 ④徒刑
3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是(④)。
①《北齐律》②《开皇律》③《唐律疏议》④《宋刑统》 31.(②)已产生了德、礼、孝等道德观念。①原始社会 ②商代 ③西周 ④春秋战国
32.孔子通过对春秋以前中国文化成果的总结,继承周公的思想,创造了以(③④)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思想体系。①德 ②道 ③“仁”④“礼” 33.荀子学说的核心是(④),他不像孟子那样通过内省来考察人性,而通过时代所体现的社会情势去外在地把握人性。①性善论 ②仁政 ③法治 ④性恶说
34.玄学以(②③④)为主要依据企图用道家学说调整失衡的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其宗旨是“贵无”,崇尚自然。①《孟子》②《周易》③《老子》④《庄子》
35.(④)不仅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这正是中华民族善良、淳朴、团结、友爱这一民族特性的深厚社会道德基础。
①“礼” ②德 ③ 善 ④“仁”
36.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是(①②③④)。
①以诚待人 ②推己及人 ③相互尊重 ④相互同情 37.忠恕之德的具体内容是(①②③④)。
①己立立人 ②己达达人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38.唐人(④)的《悯农》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深刻地反映了“勤”与“俭”的天然联系。①白居易 ②杜甫 ③李白 ④李绅 39.为孔子推崇备至的“中庸之道”,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④)。①明智 ②谦虚好礼 ③兼爱 ④“中和”
40.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即(①③)。①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②礼制 ③家国一体 ④儒家思想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①②④)属于西周时期教学内容“六艺”范畴。①礼 ②乐 ③画 ④射
2.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学派有(①③④)。①法家 ②名家 ③儒家 ④道家
3.孔子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有(①②③④)。①学而不厌 ②温故知新 ③诲人不倦 ④以身作则 4.《学记》关于教育教学的原则有(①②③)。
①预防性原则 ②及时施教原则 ③长善救失原则 ④有教无类 5.《学记》关于教学方法的内容有(①②④)。①讲解法 ②问答法 ③讨论法 ④练习法
6.朱熹有关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①②③④)。①立志 ②居敬 ③存养 ④省察 7.朱子读书六法包括(①②③)。
①循序渐进 ②熟读精思 ③虚心涵泳 ④温故知新 8.(①)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①孔子 ②周公 ③韩愈 ④董仲舒
9.孟子存养式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①②③④)。①深造自得 ②盈科而进 ③专心有恒 ④教亦多术 10.荀子积渐式教学法的内容包括(①②③)。
①闻、见、知、行的教学审视过程 ②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③解蔽救偏,兼陈中恒 ④教亦多术
11.朱熹书院式教学法的内容包括(①②③)。
①升堂讲说 ②认真读书,自行理会 ③互相切磋,质疑问难 ④质实 12.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①②③)。
①《诗经》②楚辞 ③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 ④《易经》 13.真正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①②)。①汉乐府诗 ②司马迁的《史记》③汉赋 ④《汉书》 14.东晋陶渊明的著名作品有(①②③)。
①《归园田居》②《饮酒》③《桃花源诗并记》④《咏怀》 15.李白的著名诗篇有(①②③)。
①《蜀道难》②《梦游天姥吟留别》③《将进酒》④《丽人行》 16.杜甫的著名诗篇有(②③④)。
①《将进酒》②《兵车行》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④《秋兴八首》 17.白居易的著名诗篇有(①②③)。
①《秦中吟十首》②《长恨歌》③《琵琶行》④《登高》 18.近代(①②③④)被称为“四大谴责小说”。
①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②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③刘鹗的《老残游记》④曾朴的《孽海花》 19.(①②③)是中国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①人物画 ②山水画 ③花鸟画 ④动物画
20.以才绝、画绝、痴绝被称为“三绝”的画家是(①)。①顾恺之 ②吴道子 ③阎立本 ④郑板桥
21.中国古代有“书圣”美誉的书法家是(④)。①王献之 ②颜真卿 ③褚遂良 ④王羲之 22.唐代颜真卿的主要书法作品有(①②③)。
①《颜氏家庙碑》②《多宝塔感应碑》③《颜勤礼碑》④《皇甫诞碑》 23.欧阳询的主要书法作品有(①②④))。
①《九成宫醴泉铭》②《卜商帖》③《寒切贴》④《皇甫诞碑》 24.唐代怀素的主要书法作品有()。
①《东陵圣母帖》②《食鱼帖》③《论书帖》④《苦笋帖》 25.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传世墨迹主要有(①②③④)。
①《苕溪诗卷》②《蜀素帖》③《天马赋》④《方圆庵记》 26.元代赵孟頫的主要书法作品有(①③④)。
①《仇锷墓碑铭》②《鹊华秋色图》③《度人经》④《兰亭十三跋》 27.乐曲通过琴保存下来的古琴曲目有(①②③)。①《梅花三弄》②《流水》③《阳关三叠》④十面埋伏 28.郑光祖的元杂剧代表作是(④)。
①《汉宫秋》②《西厢记》③《窦娥冤》④《倩女离魂》 29.元杂剧《汉宫秋》的作者是(②)。①关汉卿 ②马致远 ③王实甫 ④白朴 30.有“国剧”之称的戏曲是(③)。①南戏 ②昆腔 ③京剧 ④秦腔 31.孔子之后,儒家以(②)为主的经籍教学体系逐渐成型。①四书 ②《五经》③十三经 ④《论语》
32.法家学派以其(②)思想对战国末年的社会发展以及秦王朝的统一都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①德政 ②“霸术”③尚贤 ④无为
33.(④)是汉代最高学府,不仅是全国文教中心和示范教学的辐射源,而且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①鸿都门学 ②四门学 ③国子学 ④太学
34.我国最早的文艺类专门学校是汉代建立的(③)。①四门学 ②太学 ③鸿都门学 ④国子学
35.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为首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在猛烈批判封建教育的基础上,提倡(④)学风,主张学习西学,开近代史上学习西方的先河。
①“知行合一”②温故知新 ③考据 ④“经世致用”
36.宋代扩大了科举规模,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即(②③④)。
①乡试 ②州试 ③省试 ④殿试
37.(①②③④)属于孔子提倡的教师职业道德。①诲人不倦 ②学而不厌 ③以身作则 ④教学相长
38.(①②③④)属于《学记》提倡的教育教学原则。
①预防性原则 ②循序渐进原则 ③学习观摩原则 ④启发诱导原则 39.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是(②)。
①《论语》②《学记》③《师说》 ④《新学伪经考》 40.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④)。①白朴 ②马致远 ③关汉卿 ④王实甫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我国正式历史著作的源头是(①③)。
①石刻文字 ②甲骨文 ③铜器铭文 ④《春秋》 2.战国时期是先秦史学发展的繁荣时期,(①②④)是该时期留存于现在的史籍。
①《左传》 ②《战国策》③《春秋》④《竹书纪年》 3.(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官修国史。
①《东观汉纪》②《春秋》③《史记》④《汉书》 4.三国时期,魏明帝在中书省设(④),职掌修史,这是设专官修史之始。
①太史令 ②兰台令史 ③太史 ④著作郎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有(①②④)等人。①陈寿 ②裴松之 ③荀悦 ④范晔
6.(①②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编撰的“正史”。
①《后汉书》②《三国志》③《魏书》④《华阳国志》 7.宋元时期所创新史书体裁有(②③)。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创编年体 ②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首创纪事本末体
③南宋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首创纲目体 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创立典志体
8.(②③④)是宋元时期编撰的“正史”。
①《旧唐书》②《新唐书》③《旧五代史》④《新五代史》 9.(①②③④)是宋元时期的地理志、地方志著作。
①《太平寰宇记》②《元丰九域志》③《东京梦华录》④《武林旧事》 10.(①②③)是宋元时期的薪金石学和考古学的代表性著作。①欧阳修的《集古录》②吴大临的《考古图》
③赵明诚的《金石录》④裴秀所绘的《禹贡地域图》 11.编年体史书发展过程中的分支有(②③④)。①纪事本末体 ②起居注 ③实录 ④纲目
12.(①②③④)属于 “史才四长”的内容。①史德 ②史才 ③史学 ④史识
13.(③)将百姓比喻为水,君主比喻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形象地揭示了百姓与君主二者关系的实质。①荀子 ②孟子 ③唐太宗 ④孔子
14.(②)较系统地阐述了礼及礼仪的本质与功能,把礼仪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①周公 ②孔子 ③孟子 ④荀子
15.董仲舒把儒家礼仪具体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①③④)。①君为臣纲 ②亲亲尊尊 ③父为子纲 ④夫为妻纲 16.(①②)属于“三纲五常”中“五常”的内容。①仁 ②义 ③恭 ④宽
17.根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①②④)属于中国古代的五礼内容。
①凶礼 ②军礼 ③朝礼 ④吉礼 18.(①②③)属于古代吉礼范围。①祭天神 ②祭地祗 ③祭人鬼 ④荒礼 19.(①②③④)属于古代军礼范围。
①大师之礼 ②大田之礼 ③大封之礼 ④大均之礼 20.(①③④)属于古代嘉礼范围。
①饮食之礼 ②大田之礼 ③婚冠之礼 ④宾射之礼 21.(①③④)属于古代宾礼范围。
①朝礼 ②宾射之礼 ③相见礼 ④蕃王来朝礼 22.(①②③④)属于古代婚礼“六礼”范围。①纳采 ②问名 ③纳征 ④请期
23.(①②③④)属于古代的丧葬习俗。①土葬 ②火葬 ③石棺葬 ④悬棺葬 24.容仪有整主要包括(①②③)。
①衣着容貌 ②行为举止 ③言语辞令 ④礼尚往来 25.头衣亦称“元衣”,即我们现代的帽子。(①②③④)属于我国传统的头衣种类。
①冠 ②冕 ③帻 ④胄
26.(②)轿子才开始较为流行。①夏代 ②唐代 ③宋代 ④清代
27.(①②③)是古代最主要的运输工具。①船 ②车 ③轿 ④马
28.(①②③)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①春节 ②元宵节 ③重阳节 ④母亲节
29.(③④)是我国古代经验科学出现的标志,是当时人们从实践经验加以抽象概括的成果。
①《黄帝内经》②《甘石星经》③《墨经》④《考工记》 30.(①②③)属于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数学家及其著作。
①秦九韶及其所著《数书九章》②李冶及其所著《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
③杨辉及其所著《详解九章算法》和《日用算法》④朱世杰及其所著《算学启蒙》等
31.汉代主要有“论天三家”,即(①②③)。盖天说 ②浑天说 ③宣夜说 ④盘古开天说 32.春秋战国时期的数学成就有(①②④)。
①正整数乘法口诀“九九歌”已形成 ②《周髀算经》总结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数学成就 ③发明了度量衡 ④《墨经》中提出了点、线、方、圆等几何概念的定义
33.(②)总结了先秦医学实践和理论知识,强调人体的整体观念,运用阴阳五行的自然哲学思想,形成了一套脏腑和经络学说,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①《医方经》②《黄帝内经》③《伤寒杂病论》④《脉经》 34.(③)是经济地理的开山之作。
①《山海经》②《尚书·禹贡》③《史记·货殖列传》④《汉书·地理志》
35.宋元时期“瓷都”的景德镇烧制的(④)名扬天下 ①白瓷 ②彩瓷 ③青瓷 ④影青瓷
36.中国传统科技的特点有(①②③④)。①延续性 ②政治伦理性 ③整体性 ④实用性 37.春秋战国时期,(②)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秋七月,有星勃入于北斗”。①《尚书·禹贡》②《春秋·文公十四年》③《甘石星经》④《诗经·秦风》
38.唐高宗时编修的(①),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①《唐本草》②《本草纲目》③《千金方》④《四部医典》 39.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都江堰工程由(②③④)部分组成。①大坝 ②“宝瓶口”③“飞沙堰”④“分水鱼嘴”
40.(①②④)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内容。①印刷术 ②指南针 ③浑天仪 ④造纸术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作业5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每一个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兴趣,了解了不少传统文化习俗.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到中国传统文化将不会出现断层,并将继续发扬创新.现就我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谈一点看法,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片面的一点感想.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琛的明珠.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风风雨雨走过几千年,无时不在变化着.虽然它到了19世纪已经变得苍白无力,但它还有一些优秀之处,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化,片面化,一方面要积极吸收西方的优秀成果,同时还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在批判与吸取中不断创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中国文化古籍里,有一部分内容,确实具有很强的价值,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下去.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中国从19世纪初就受外国的侵略,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就表现出了一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表现出来的同样是一种自强不息,永远向前的精神.二是和谐,对于不同的事物要肯定它的不同特点,这样事物间才能保持平衡.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也有一些陈腐的内容,如专制主义传统,惰性等.所以有些内容我们不能全盘照搬,不能全盘继承和弘扬.我们只能有分析地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确实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是西方文化传统中讲究逻辑推理,所以西方的逻辑学发达,而中国自古就缺乏分析方法,二是西方的自然科学相对发达,三是他们总是有一些新的观点提出来,而我们似乎总是跟着人家后面跑.由于计算机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科学,经济,文化的发展,使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靠得更近了.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也更多了.单就我国而言,我们似乎拿来的多,送去的少,虽然我们也搞了对外文化宣传活动,但这种送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在世界各地在文化方面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对其他民族文化兼容并包的同时,也应向世界展示我们的优秀文化,传递我们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加快文化交流和发展,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才能加强各国家,民族之间文化上的联系,不会消除各民族的各种样式文化的特色.我们应吸取西方文化的成就,同时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应综合西方文化之长,创造性型的中国文化.而这前提是正确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应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落伍了,必须要综合西方文化之长,创新型的中国文化.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化,新的时代必须建设新的文化.新的文化要有自己的特点.继承,借鉴并创新主动融入世界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充分的责任的权力,不仅要继承它,而且更要创造发展它,增强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健全意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第五篇:教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小学六年级中国传统文化课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激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几部经典的内容大概以及其中经典句段。教学准备: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课件 《三字经》吟诵视频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从本学期开始,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呢?又为什么要学习它呢?怎样学习呢?我们将用两节课来解答大家的疑问。
二、首先想让大家了解一下这次学习的要点。(出示幻灯片)
1、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大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古人是怎样学习传统文化的。
1、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一是现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特点:
首先请大家了解两个案例。(出示幻灯片)一是马加爵事件。二是复旦大学投毒案。说明现代学生聪明能干,但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基本的心理教育,我们这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就是专门针对思想道德教育这方面的。
二是了解国外国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接着了解一下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出示幻灯片)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浮雕分别是孔子、摩西(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巴哈伊信仰等宗教里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梭伦(古希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
1988年巴黎举行的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发言:“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出示幻灯片)在上世纪70年代,英国哲学家汤因比认为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两种学说,一种是孔孟学说,一种是大乘佛法。
(出示幻灯片)韩国孩子所受的传统教育:父母有命,俯首敬听 爱民如子,为国尽忠 一杯之水,必分而饮 行必正直,言则信实
小结: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学习,继承,发扬广大。
2、大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出示幻灯片)首先我们来看看平常经常讲的四书五经都是些什么。(出示幻灯片)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再回过头来看有哪些传统文化。(出示幻灯片)首先是广义的:所有体现中国特色的东西。包括古诗文、艺术(书法、音乐、绘画、雕塑、舞蹈、建筑、手工等)、节日文化等等。然后是狭义的:中华民族各个时期的文化代表。如上古时期的自然崇拜、神本文化、周朝周公创的周礼;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释、道、法家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我们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要求开展的几部经的大概内容。
首先来看《弟子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说到传统文化对小孩子的教育,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们最看重、最推崇的就是《弟子规》。为什么呢?(出示幻灯片)
1、对《论语》的继承。
2、围绕儿童的人际关系,传授与人相处之道,培养儿童爱心、尊重他人、诚信等道德品质。
3、是做人立身之本。
4、是个人一生受益的日常行为规范。接着看《弟子规》的核心思想。(出示幻灯片)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再来看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出示幻灯片)
1、发挥正能量,改善突出的社会问题,端正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2、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的典范。
3、能增进知识,提高同学们语文水平,写作能力。
最后来看看《弟子规》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言
道人善 即是善 扬人恶 即是恶(教师粗略解释)
下面看第二部经——《三字经》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
1、启蒙教材,是人必须要了解的生活常识、科学知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词。
2、历代学者:“袖里通鉴纲目”“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3、叙述了三纲五常,五谷六畜,七情八音,四书五经诸子,历史朝代更替,和奋发勤学、显亲扬名事例。是一部催人向上的经典。
接着我们来看看《三字经》的学习意义:(出示幻灯片)
1、“人之初 性本善”体现了儒家思想跟其他宗教、学说的区别。更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在基督教里,人性是“本恶”的,要忏悔、要赎罪。
2、领略到较高的写作技巧:句式灵活,编排巧妙,语言通俗,行文流畅。
3、三三成句,原本可唱。形成语言节奏韵律感,开阔视野,积累素材,兼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
最后来看看《三字经》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泽民
人遗子 金满籯 我教子 唯一经。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教师粗略解释)
《千字文》内容要点:(出示幻灯片)
来历:梁武帝要教授皇子,命周兴嗣将一千个不同的字编成一篇文章。周兴嗣用一夜的时间编了这一篇《千字文》。
优点:小百科全书,既能用于识字,又能学习语言,更能传授知识,而且有一定文采。运用了押韵、对称、比喻、比兴等修辞手法。
缺点:受用字所限,用字有些生僻,省略跳跃太多,内容不够连贯。《千字文》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竟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教师粗略解释)
《孝经》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关于“孝”的基本理论。
论述“孝道”与政治的关系。“以孝治天下” “孝道”的实行。
《孝经》的内涵:(出示幻灯片)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核心。孝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元德。孝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
孝道是个人立身、处世的衍伸规范。
孝道可以为解决现代社会的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孝经》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大学》的内涵:(出示幻灯片)
《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主要是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三纲领:在明明德(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亲民(用仁德关爱众生),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跟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是一致的。
对于个人的修养修为,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在个人领域有所成就的人都把《中庸》作为自己做人的最高准则。这是为什么呢?请看《中庸》的主题思想:(出示幻灯片)
强调的是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三要义:恰到好处 不偏不倚 动态平衡
《中庸》的主要原则:(出示幻灯片)慎独自修 忠恕宽容 至诚尽性
《中庸》的时代新解:(出示幻灯片)不求最好,但求合适。不要最多,够用就行。不要太懒,也不要太勤。
遇到麻烦,受到伤害,不愤激,不打击报复,不强忍,而是寻求最适合的解决办法。
但求过程无怨无悔,不强求结果尽善尽美。
《中庸》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教师粗略解释)
《论语》的主要思想:(出示幻灯片)
1、《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集子。核心是“仁”。
2、“礼”。主要是遵循周公的“周礼”。
3、“为政以德”就是“以德治国”。
4、中庸思想。
5、“孝”(包括孝和悌)。
6、“天命”。天命不可违。
7、经济
(重义轻利与“富农”)。
8、美学(美与善的统一)
《论语》的教育思想:(出示幻灯片)个体差异:“性相近习相远”“因材施教”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学习内容:“六经”“六艺”“文行忠信” 学习手段:“学而知之”“学以致用”
学习规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里的经典:(出示幻灯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教师粗略解释)
下面谈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出示幻灯片)
1、相对于其他文化(包括各种学术流派、宗教文化),儒家文化最包容,最容易接受和到达较高层次(三十老明经,七十少进士),不偏激,不容易出现裂缝。
2、(出示幻灯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好处:(1)、提高个人的知识、品格修养;(2)、让人的气质有很好的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我敢说:大家经过认真研读中国传统文化一段时间,精、气、神都会提升一个层次。腹有诗书气自华嘛!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古人的文化,因为时代的变迁,其中有一些肯定已经和现代社会脱节,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的需要,我们也要向鲁迅先生一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要“拿来主义”,择其善而学之;弃其糟粕或是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一些思想;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注重个人的修为,而忽视了团队的合作。这也是外国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十个中国人是条虫。”的原因。还有像《弟子规》“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等等,要懂得变通,不能墨守成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具体内容再进行讨论分析。
3、古人是怎样学习传统文化的。(1)视频演示:《三字经》吟诵视频
教师讲解:(出示幻灯片)古人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的程序一般是:老师示范读→老师简单讲解→老师带读→学生读背(有疑问,可以发问)→熟读成诵。所以古代的学生一年下来就会被很多文章、书籍,积累很多知识,然后老师就会教学生对对联、写文章。后积然后薄发,有句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偷”说的也是读得多了,才会写的道理。这个道理,希望能对同学们学习语文有一定的启发。
总结:(出示幻灯片)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又像无边无际的海洋,等着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去学习它,继承它,发掘它,发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