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技术创新论文煤矿技术论文: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摘 要:系统介绍了山西潞安环能股份公司王庄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创新举措和实践经验,在集约高效,安全文明生产方面的显著成效。
关键词: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创新与实践
山西潞安环能股份公司王庄煤矿是一座年产原煤达600万t现代化矿井。多年来,一直被誉为“中国煤炭战线上的一盏明灯”和“矿井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全煤系统名列前茅,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连续创造高产高效的国有大型煤矿。近年来,该矿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有力地保证了矿井的集约化高效生产,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始终控制在0·2人以下,并在近6年中有4年实现了“零”的目标,安全工作在全国煤炭系统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形成了抓安全促效益、以效益促安全的良性循环发展的新格局。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和指导思想 1·1 坚持六个定位,创新六项安全理念
从1998年开始,王庄煤矿在认真总结以前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审时度势,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坚持高起点定位,确立和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全体员工抓安全的“大安全观”。一是对全矿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六个定位,即:安全是矿井生存的命脉、永恒的主题,安全是煤矿天字号工程,安全是职工的的第一福利、千家万户幸福的源泉,安全是企业的第一形象,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政治,安
全是企业改革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保障。二是创新“六项安全理念”,即:坚持“安全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第一理念;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危杜渐”的安全防范理念;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螺旋递进”的管理理念;坚持“管人、管事、管思想”相结合的齐抓共管理念;坚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境界,实现超越安全抓安全的理念。
1·2 创新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
对安全工作进行高起点定位的“大安全”思想。具体讲就是要“理顺五个关系,努力实现五个转变”。理顺“五个关系”,首先就是理顺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不生产;其次是要理顺安全与质量的关系,质量是安全的基础,抓安全必须从质量抓起;第三是要理顺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安全是产生效益的重要途径,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第四是理顺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以安全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第五是理顺安全与改革发展的关系,企业改革越是深化,发展越要加快,越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实现“五个转变”即:职工在思想意识上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管理上实现由现场安全质量的“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措施上由“亡羊补牢”向“事前诸葛”转变;考核上由“处罚责任人”向“层层挂钩责任考核”转变。创新安全管理的策略与实践
2·1 实施金字塔安全系统管理法,奠定安全工作的根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矿井安全形势的变化,安全管理难度不断加大,而原有的六大体系抓安全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现实状况,其弊端随时间发展愈现增大。1998年开始,王庄煤矿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金字塔安全系统管理法”,即: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安全目标,落实安全责任,自下而上逐级倒挂钩连带责任考核管理办法,使安全行为规范和行为监督由“二维平面管理”向“三维立体管理”方面上升,并自上而下层层落实了八项责任,使压力逐级传递,保证了各个层次有任务和责任,人人头上有压力。
金字塔安全系统管理法的实施,使全矿从上到下,从业务部门之间形成了联动、互动、协调运转的安全运行新机制,全矿上下形成了一个安全责任与安全利益的共同体。1998年~2000年是“金字塔安全系统管理法”创立和试运行阶段,王庄煤矿的生产事故、机电事故、通风事故等得到有效遏止,矿井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2001年~2002年间,各类零打碎敲事故大幅度降低,特别是2002年,王庄煤矿不仅再一次实现了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奋斗目标,而且各类事故均下降到建矿历史上的最低点,成为建矿以来一个“含金量”最高的安全无事故年,2003年又实现了年产600万t安全无事故的理想年。
2·2 坚持管理创新,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管理 2·2·1 强化“两化”建设,夯实安全管理根基
“两化”即:质量标准化和岗位作业标准化,强化“两化”建设是构筑王庄煤矿安全大厦的两大基石。几年来,王庄煤矿始终把质量标
准化和岗位作业标准化建设贯穿安全工作的始终,制定了质量标准化检查制度和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标准,完善了质量标准化工作面、线、采区及硐室升级机制,配套实行了隐患排查分级制度、“四位一体”现场安全评估制度、质量标准化评估验收制度等,先后开展了创建“文明采区(头面)”、“免检采区(头面)”、“标准化工作(头)面”活动,同时制定实施了岗标现场检查制度,以点带面,持续推进,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职工岗标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6 %以上,为王庄煤矿安全工作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2 规范职工行为,筑牢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
为了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各类零打碎敲事故,规范职工作业行为,王庄煤矿根据基层队组设置情况,分专业、分岗位、分工种对职工现场作业中的作业程序及“站、立、行、坐”等进行了安全分析。制定了《王庄煤矿职工安全行为规范条例》,使职工的现场作业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现场作业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作业中的差错以及产生事故后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项举措实施以来,该矿基本上杜绝了零打碎敲事故。
2·2·3 树立忧患意识,坚持低瓦斯矿井按高瓦斯矿井的管理办法
随着矿井的开拓延伸,目前矿井主战场———52采区的瓦斯涌出量增大,为此,该矿一是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职工确立了“微风作业就是事故”、“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防治高于一切,安全责
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二是以“疏、导、堵”三项工作为重点,封闭各类残旧采区和闲置巷道,完善和优化通风系统,保证了矿井通风稳定、可靠运行;三是与煤科总院等科研单位协作,开展瓦斯治理技术攻关活动;四是从严从细加强了通风瓦斯管理,建立健全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通风瓦斯管理责任制,实行了双电源、双风机和风机自动切换管理及瓦斯浓度逐日通报制度,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和瓦斯超限、通风责任事故的追究力度,做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防患于未然。
2·2·4 开展专项治理,及时消除矿井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 一是科学选择支护方式,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操作上可行、安全上保证”的原则,推行了国内一流的全煤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完善了矿井动态监测管理。二是加强了“一通三防”和周边小煤窑的监管,加大了收尾封区力度,优化了井下通风系统,完成了52采区通风系统降阻改造工作,增建了62风井,并于2004年11月正式投运。三是加强了对临时工程、零散工程、应急工程等单项特殊工程的安全管理,推行了开工许可证制度和单项特殊工程责任书签订制度,提高了单项特殊工程的安全应变能力。通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使矿井的一些薄弱环节得到了有效治理,为全矿安全生产奠定了扎实基础。
2·3 坚持科技创新,逐步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2·3·1 “再紧不能紧安全”,把确保安技措资金做为矿井安全的生命线
1998年以来,尽管煤炭市场持续疲软,企业经营资金十分紧张,但王庄煤矿始终坚持“再紧不能紧安全”的指导思想,把每年的安技措工程做为矿井安全的生命线,每年按时提取安技措专项工程资金,用于全矿安技措工程建设,1998年~2000年的3年间,共提取和落实安技措建设资金600多万元,用于矿井通风防尘系统、提升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方面的更新改造,保证了对安全工作的必要投入,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随着煤炭市场的恢复性好转,企业经营状况有了明显好转,王庄煤矿加大了对安全的投入,2001年以来,该矿共安排安技措资金500多万元,总计完成安技措工程50多项,先后完善了综采工作面监测监控系统、主斜井胶带更换及电控系统改造、井下运输系统的提速改造、瓦斯防治系统、选煤厂监控系统、主排水系统、压风系统、电力供应系统及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等,有力地促进了矿井的现代化建设,整体提高了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2·3·2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矿井环节系统的改造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是推动全矿安全工作的强大动力。近年来。针对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和制约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王庄煤矿积极与煤科总院、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活动,先后完成了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原理及锚固技术开发、KJ—92监测监控系统改造、采掘设备智能监控通讯系统改造、采煤机掘进机内喷雾系统改造、J
型通风系统治理综放面瓦斯技术研究、副立井电控和信号系统改造、采区胶带集控改造、双风机双电源供电系统改造等40多项技术开发和环节系统改造,优化了系统环节,提高了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提升了矿井的整体自动化管理水平。结 语
安全工作是煤矿生产中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绝不是单纯靠几次大规模的活动就能一劳永逸的,要实现煤矿的长治久安,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转变观念、开阔视野,牢固构建安全长效机制。因此,王庄煤矿在重视现实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同时,放眼未来,在做大、做强,夯实基础管理上下功夫,扎实工作,在构建安全长效机制方面,不惜资金积极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基本建立起一套具有本矿特色的安全管理新机制。
第二篇:煤矿论文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煤矿全面对标管理
——梁宝寺公司掘进一区陈建勇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也,其实,煤炭企业的区队也应是这样。见贤思齐,既要以优秀区队、班组为对标,找差距、定措施、求改进;见不贤自省也,又要对照事故单位发生事的成因进行剖析,引以为鉴,只有减少和杜绝事故,才能实现区队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和文化建设的同步提高。就一些煤炭企业的对标工作来看,有的只注重企业产量进尺的对标,而忽视了区队管理上的整体对标;有的只注重学习优秀企业指标,而忽略了从重大生产事故中去对标前车之鉴;有的只注重了区队只要指标的赶标,而忽略了区队小指标的对标;有的只注重了数字化比对,而忽略了生产过程的动态化,缺少因时因地制宜的对标方法。
作为一名区队管理者,我单位严格按照公司开展的关于实行对标管理的实施意见和要求,在学习吃透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的基础上,结合区队实际,制定了开展对标管理活动规划措施和岗位对标标准及管理制度,我分三个方面浅谈一下,我单位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一、完善班组组织机构,明确开展对标管理。在广泛开展学习对标基础上,区队由浅入深,由简入繁,逐步在班组工种与工种,岗位与岗位之间全面推开,针对部分职工守旧思想,仍停留在以前的老作业水平上,有针对性教育班组员工牢固树立
“巩固就是落后,不提升就是倒退”思想,围绕班组安全质量、文明生产、节支降耗、小改小革,岗位职责等标准,深细化,让班组每名员工对照本工种岗位标杆标准进行操作,通过开展对标管理,切实增强了班组每名员工对安全质量责任感和压力感,自觉做到遵章守纪,按标准措施作业,达到人人心中有标杆,事事有标杆,时时有标杆,处处有标杆,有力促进班组安全质量稳步提升,无论是在我单位施工的北翼轨道等正规掘进头还是近期施工的皮带巷扩修,实现了动态达标,工程质量旬旬达到优良品,优良品率达到100%。今年以来,三个班组 “四违率”同比下降明显,2013年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月月超额完成区队分配的各项任务目标,实现了“安全、优质、快速、高效”区队。
二、突出以人为本,夯牢班组对标基础。区队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完善对标管理流程,不断探索和总结班组的“三全安全工作对标法”,即全员参与对标安全管理,全过程实施各岗点操作对标安全管理,全方位实现班组对标安全管理,班组确立了以“安全、质量、指标”等三个方面,进行班组对标、综合考核,制定了详细的对标提升方案和考核标准,耙装机机司机、支护工、喷浆机司机、打眼工、爆破工、机电维修工、绞车司机、对标考核标准及各工种标杆,形成了建标—追标—对标—升标四步流程为主要内容的对标提升模式,切实让班组员工在工作中学有榜样,干有标准,区队员工深知,只有抓好全员整体素质提升工程,依靠整个团队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区队
在班中推行了职工业务技能分级考核办法,采取对不同工种员工执行不同的奖励标准,促进了班组全员学习业务技能的积极性,自觉性,使班中每一名员工达到一专多能,有力推动班组各项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升,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班组。
三、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增效益。严细对标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班组每名员工把“省下来的就是赚来的”理念,作为日常厉行节约目标。巷道扩修生产既是材料消耗大户,而节挖潜力最大,我们严格按照班组对标考核标准深细化,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为确保把区队每月下达的节支降耗目标落实到班组每名员工身上,区队按照对标管理考核和市场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一是把材料清耗指标,层层分解到小组和员工,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班组建立了领用消耗台账,各小组设立了材料使用手册,达到了日清日结,支护材料、电量、风动配件、工具配件、爆破材料、工效物料回收等进行严格考核,制定了奖励政策和考核办法,积极发动班组员工广泛开展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小改小革,深挖一切潜力,堵塞一切漏洞,节约一切可控材料费用,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个道钉抓起,重点加强对巷道扩修废旧材料回收,每月回收的材料都用于班组奖励,促进了资源的回收,每月按考核兑现奖惩,落实到班组和个人,通过对标管理,极大调动大家节约意识,在班组员工之间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第三篇:煤矿开采技术论文题目
煤矿开采技术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1.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2.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的方向探讨
3.关于煤矿安全开采决策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的建议 4.我国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和发展展望 5.××煤矿开采易自燃煤层防火技术研究 6.FLAC在煤矿开采沉陷预测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 7.煤矿开采沉陷有效控制的新途径 8.煤矿开采沉陷生态破坏综合防治技术 9.煤矿开采深度现状及发展趋势 10.浅谈煤矿厚煤层的开采
11.煤炭的科学开采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12.××煤矿开展开采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13.浅析煤矿深井开采矿压显现规律与控制 14.浅谈地质工作在露天采矿中的作用 15.煤矿开采巷道到煤层最小法距点的求取 16.××煤矿开采—煤层水文地质浅析 17.基于plc的煤矿主通风机监控系统
18.煤矿井工开采排水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 19.薄煤层机械化开采设备的发展
20.中国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现状及防治对策 21.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及其利用研究
注:以上为可供选论文题目,也可自行命题,但要与专业相符合!
第四篇:煤矿安全技术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告诉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日益增加,煤炭能源在一段时期,仍是我国及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从建国以来,我国的煤炭生产达到了历史新高。但是在煤炭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煤矿事故仍时常发生,吞噬者职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和集体财产的损失。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水、矿压、有害气体等多种自然灾害,对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关键字:有害气体、瓦斯、爆炸、预防
在煤矿进行生产作业的过程中,均不会不断放出和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如朝气、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主要来自煤层和煤系地层,目前国内外都输学者认为的有机成因说,从植物一体到泥炭居于化学成气时候;在地层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从褐煤到烟煤,直到无烟煤介于煤化变质成气时期,瓦斯就是贯穿于整个成煤过程的始终。
矿井瓦斯的突出:
在煤层或其附近进行采掘工作时,在采动影响下煤岩的原始状态下受到破坏,发生破裂,卸压膨胀变形,地应力重新分布等变化,部分煤岩的透气性增加。游离瓦斯在煤压力作用下,径由煤层的裂隙通道或暴露面渗透流出并涌出采掘空间。随着游离瓦斯的流出,煤体里面的瓦斯压力下降,这就破坏了原有的动平衡,一部分吸附瓦斯解吸转化为游离瓦斯并涌出。随着采掘工作面的不断扩展。所以瓦斯能够长时间涌出。与其对应的瓦斯特殊涌出是指在时间上突然在空间集中,大量的瓦斯涌出,主要有瓦斯喷出和煤与瓦斯突出。
井下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井下的一切高温热源都可以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但主要火源是放炮和机电火花,也由于通风、放炮和机电设备管理不严格,爆炸事故有可能发生,大多数爆炸事故是管理期疏忽和人为违反安全规程,以及缺少应有的纪律与责任的结果。
发生地点:煤矿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但大多数爆炸放弃发生在采掘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的地点为工作面上隅角。因为采空区内集村高浓度瓦斯,上隅角形成涡流后,瓦斯不容易被风流带走,所以容易积聚瓦斯,能达到爆炸浓度。上隅角附
近常设置回柱纹车等机电设备,工作面出口附近的煤帮在集中应力作用下,变得比较疏松,自由面增多,放炮时发生虚炮,产生火源的机会多。
采煤工作面另一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地点,是采煤机工作时切割机附近。截槽内、截盘附近和机壳与工作面煤壁之间,瓦斯涌出量大,通风不好,容易积聚瓦斯。采煤机割煤过程中,从煤壁和采落的煤炭中不断涌出瓦斯,且采煤机附近时集中涌出点。
(1)在采煤机周围,由于采煤机固体界面作用,风速变化大,构成风速变化剧烈区;风速由煤壁和采煤机周围等固体壁面向外快速增大;
(1)在采煤机下风侧从在局部涡流,在采煤机切割部处风
速变化大。
采煤机截割部处和采煤机后方一侧是进风流的下风侧和局部窝风点,瓦斯浓度大,是采煤机附近的两个高瓦斯浓度区。其中采煤机截割部处的瓦斯浓度最大,采煤机下风侧的瓦斯浓度也较高,且瓦斯浓度沿回风留方向增大。
掘进工作面容易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地点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如果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较远、风筒漏风太大或局部通风机供风能力不够,以致风量不足或风速过低,瓦斯容易积聚。另一方面,放炮、掘进机械、局部通风机、电钻等的操作管理如不符合规定,则容易发生高温火源。
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低瓦斯矿井,由于通风、放炮和机电设备管理不严格,爆炸事故有可能比高瓦斯涌出量矿井严重。分析爆炸
事故的原因还表明,绝大数爆炸事故是管理期疏忽和人为违反安全规程,以及缺少应有的纪律与责任的结果。
爆炸性的混合气体与高温火源同时存在,就将发瓦斯的初燃(初爆),初燃产生以一定速度移动的火焰面,焰面后的爆炸产物具有很高的温度,由于热量集中而使爆炸气体产生高温,由于热量集中而使爆源气体产生高温和高压并急剧膨胀而形成冲击波。如果巷道中有沉落的煤尘,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它们就能均匀分布,形成新的混合物,使爆炸过程得以继续下去。
爆炸时由于爆源附近气体高速向外冲击,在爆源附近形成气体稀薄的低压区,于是产生反向冲击波,使已遭破坏的区域再一次受到破坏。如果反向冲击波的空气中含有足够的甲烷和氧气,而火源又未消失,就可以 发生第二次爆炸。此外,瓦斯涌出较大的矿井,如果在火源熄灭前,瓦斯浓度又达到爆炸浓度,也能发生再次爆炸。
在煤层中或其附近进行采掘工作时,在采动影响下煤岩的原始状态受到破坏,发生破裂,卸压膨胀变形,地应力重新分布等变化,部分煤岩的透气性增加.游力瓦斯在其压力作用下,经由煤层的裂隙通或暴露面渗透出并涌向采掘空间.随着采掘工作的不断扩展,煤体里面的瓦斯压力下降,这就破坏了原有的动平衡,一部分吸附瓦斯将解吸转化为游离并涌出.这就造成了一定的煤矿安全事故.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瓦斯的及时处理和排放.掘进工作面容易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地点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如果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较远、风筒漏风太大或局部通风机供风能力不够,以致风量不足或风速过
低,瓦斯容易积聚。另一方面,放炮、掘进机械、局部通风机、电钻等的操作管理如不符合规定,则容易发生高温火源。
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则,是对一切非生产必需的热源,要坚决禁绝.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热源,必须严加管理和控制,防止它的发生或限定其引燃瓦斯的能力.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工具下井,井下禁止使用电炉,禁止打开矿灯,井口房,抽放瓦斯泵房以及通风机房周围20m内禁止使用明火,井下需要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对井下火区必须加强管理;瓦斯检定灯的各个部件都必须符合规定等等.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则,是对一切非生产必需的热源,要坚决禁绝.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热源,必须严加管理和控制,防止它的发生或限定其引燃瓦斯的能力.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工具下井,井下禁止使用电炉,禁止打开矿灯,井口房,抽放瓦斯泵房以及通风机房周围20m内禁止使用明火,井下需要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对井下火区必须加强管理;瓦斯检定灯的各个部件都必须符合规定等等.水灾也是煤矿事故中的一大灾害.地面防治水是防止或地表水流入矿井的重要措施,是防止矿井水灾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对以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的矿井,更有重要意义.地面防止水工作,首先要有齐全,详细的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爆炸性的混合气体与高温火源同时存在,就将发瓦斯的初燃(初爆),初燃产生以一定速度移动的火焰面,焰面后的爆炸产物具有很高的温度,由于热量集中而使爆炸气体产生高温,由于热量集中而使爆源气体产生高温和高压并急剧膨胀而形成冲击波。如果巷道中有沉
落的煤尘,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它们就能均匀分布,形成新的混合物,使爆炸过程得以继续下去。
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事故的根本对策。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煤炭生产中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也表明,80%以上的伤亡事故与安全管理缺陷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做好了安全管理工作,就可以有效地控制80%以上事故的发生。
只有搞好安全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衙要的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相关、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搞好企业安全管理需要对企业各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包括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条件的改善,设施设备的维修、改造、更新,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作业方法和工艺过程的优化等等。企业安全状况的改善,必然大大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企业效益的增长。反之,事故频发不但造成人员的伤害、设备和财产受损,导致劳动生产率的降低,还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的稳定,从而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2008
周心权,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教材,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五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综述论文
1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
若要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都需做到全面综合化。企业安全生产需要全面地分析考虑煤矿作业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在实施企业安全管理时则需渗透分析结果。煤矿作业流程是比较复杂的,煤矿生产技术运用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因此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就在于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煤矿作业中需要重视技术管理,并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力度,做到科学化管理,才能减少或者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才能使企业自身利益以及煤矿作业人员自身的利益得到足够的保障。
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的合理开拓设计,以及合理的矿井开采设计都直接关系着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煤矿建设是基于设计合理化上的。在进行煤矿开发作业时,对矿井的施工要进行高度地合理部署,并根据总体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开采设计和开拓设计。事先就需对矿井的巷道部置、生产设备选型和矿井的采区划分进行详细的规划。巷道的部署要尽量简单化,在选择生产设备和生产设施上要做到经济适用,地质的勘察是进行矿井采区划分前的必要步骤。要借鉴先进的煤矿生产流程,了解其发展趋势,并对具备先进技术的煤矿生产设备动态进行关注,以加强安全生产力度,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还需在煤矿生产中进行集中管理并坚持机械化,并优化煤矿生产的经济技术。
矿场的整体运作与矿井的设计紧紧关联,是矿井使用寿命以及矿井生产效益的保障。在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时,则必须进行技术上的全面考虑和分析,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在煤矿作业人员的管理上运用技术管理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当今煤矿企业在考虑如何使用煤矿给企业自身来带更大的利益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管理员工。煤矿业虽然一直使用机械化作业,煤矿开采所用的技术设备也一直是企业在管理上的重点,但是机械离不开作业人员的操作,如不重视对作业人员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在煤矿作业过程中,则有可能出现违规操作,造成人为引起的矿难事故。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要重视以人为本,先进的科学技术离不开人去创造,需加强煤矿作业人员的严谨度、技术以及安全意识,才能做到有效地利用技术,也才能更好地预防安全隐患,在出现安全问题时也才能有效地采取相关解决措施,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2煤矿企业技术管理的相关策略
首先,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作业时,应对施工现场做到监督和控制。
要对工作细则制定相关规定、重视工程的质量并确切的实行安全生产。煤矿企业相关负责人在进行煤矿隐患事故的预警和排查时,应有效地运用和利用技术管理,并利用技术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矿难产生的原因也与煤矿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关联,不同的煤矿其安全程度也是不同的。
在进行技术管理过程中则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做到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解决安全问题。运用技术管理对存在安全问题的矿井进行现场整改,或者立刻下达整改通知。煤矿企业要重视加强煤矿作业人员工作安全的观念,并培训作业人员操作技术,做到掌握安全要点,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安全生产不合格的作业人员给予处罚,以达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标。
其次,企业煤矿生产在相关规章制度中是有着明确要求的,煤矿企业应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来进行安全操作,以使煤矿生产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在煤矿生产开拓矿井的基本文件中制定出相关作业规程,对煤矿生产操作在技术上起到了指导作用,也对煤矿作业人员操作起到了规范作用,对煤矿作业人员的不规范化操作起到了遏制效果,作业规程的严格遵守对煤矿工程高效率运作也能起到保证作用,同时保证了工程质量,煤矿企业和煤矿作业人员的自身利益上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在对煤矿进行施工前,煤矿作业人员应对相关作业规程进行学习以及签发审核,并制定出规范化的施工措施,认真的遵守作业规程,贯彻落实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煤矿生产过程中,在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的要求上应进行严格把关。只有高质量的煤矿生产,才能给煤矿企业带来利益,煤矿企业不仅要重视工程运作的效率,对其质量也要重视高标准要求,因此,作业人员对煤矿要认真地进行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以及突击检查,并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来进行并记录检查结果。
在工程质量的检验中,要结合月度验收结果,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出工程质量信息。对待作业人员则要实行赏罚制度,以遏制煤矿作业人员不规范的操作,提高作业人员的生产安全意识,建立起良好的工作环境,煤矿企业要做到以人为本,更加深层次的对作业人员进行思想统一和认识提高。对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则不计入总的工作量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也不计算在内,进而提高整体的工程质量。煤矿企业要进行科学化的生产,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在煤矿作业中也是必要的。
目前,有很多原因导致煤矿作业安全生产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其中地质和开采的局限性、作业人员综合素质低以及生产设备的落后,都是造成生产安全隐患的因素。要改善煤矿的安全情况,提高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必要的,并建立起良好的工作环境,煤矿作业人员的工作氛围也要营造良好。
在对待煤矿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上,要利用技术管理进行及时的排查。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煤矿生产也是必要的,先进的技术设备在推动煤矿安全生产上有很大的作用。因此,煤矿安全生产要从其根本上进行改变,原先所采用的生产方法要进行改进,在生产中要对科学技术有所运用,先进的技术生产设备,以及创新的生产工艺和材料的使用,都需要进行大力的推广。最后对矿井瓦斯需要进行强度上的管理,煤矿事故因为火和煤尘所产生的机率很大,因此在矿井瓦斯的管理上需要更加的科学和技术化,由于瓦斯所带有的特性,矿井的通风保持是进行井下作业安全的保障。矿井拥有良好的通风系统才能在基本上保证安全生产,也才能对事故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因此在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加强管理力度。发现通风系统出现问题时应该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并对运作不良的通风设施进行改造,以减小矿难事故的发生。
在煤矿工程的进行中,对瓦斯的动态应做到定时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对检查中遇到的临时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瓦斯的鉴定也应做到定期组织,提供可靠的日常煤矿管理依据。而瓦斯管理员则要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并进行考核,并合理的安排瓦检员的工作时间防止瓦斯检查上出现遗漏。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形势下的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体制在进行着改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善煤矿生产安全问题。要大力地推广科学技术管理,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为煤矿作业人员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对煤矿工程监察加大力度,对所发现的煤矿安全隐患做到及时的排查和通知,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执行煤矿工程的实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与技术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下,煤矿作业人员才有足够的工作热情,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为作业人员的效益提供有效的保障,为煤矿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