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乡镇(精选)
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乡镇
xxx镇党委
xxx镇位于xx市xx区东南部,南接沅陵县七甲坪镇,北与慈利县金岩乡交界。距市城区xx公里,版土面积xxx平方公里,辖xx个村xx个居委会,总人口xxx人,下设xxx个党支部,共有党员xxx名。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先后获得了“省优秀公务员集体”、“全省五个好乡镇党委”等荣誉。
一、加强基层组织,使党员队伍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发动机”
一是调整优化班子。基层党组织是党建网格的关键点,提升班子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做到有情能知、有事能理、有难能解。我镇采取从机关委派、致富能手党员中推荐等方式,按照“一好双强”(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要求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使村“两委”结构更加合理,整体功能得到增强。全镇一批年轻、有文化、有干劲的党员进入村干部队伍,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为48岁,大中专学历比例达85%。其中,年仅35岁、拥有大专文凭的欧海霞当选柏杨坪村书记,在外打拼多年拥有百万资产的李松涛返乡后担任烽火村书记。
二是注重培树典型。我镇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注重培树典型、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今年来,我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表彰活动,重点表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好婆婆”、“好媳妇”和致富能手。让全镇党员干部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在全镇范围内树立了学习的标杆,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氛围。在今年全区的四个“十大”评选中,我镇的栗子坪村、栗山村进入了“十大魅力乡村”评选,机关干部李为龙、村书记李明洋、村民张金莲、龚培汉分别进入了“十大建设功臣”、“十大模范村官”、“十大建设能人”评选,在全镇引起强烈反响。
三是强化党员管理。我镇优先从一些优秀回乡青年、科技示范户、退伍军人和高校毕业生中发展党员,注重把致富能手培养党员,把青年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党员培养成村干部。近三年,全镇共发展党员103名,其中35岁以下的64名,致富能手23名,高校毕业生12名,返乡农民工29名。同时,继续深化村党支部和党员“双承诺”、机关支部党员“双向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八个一”管理活动内涵,不断拓展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载体,做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二、维护社会稳定,使健全机制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催化剂”
一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坚持开展“上门问安、出门解难”活动,变“群众找干部”为“干部访群众”。改变过去群众到乡镇党委、政府反映情况而乡镇干部稳坐办公室的工作模式,加深乡镇党员干部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建立科学高效的民情民意表达与民生保障工作模式。目前,我区有驻村乡镇干部19名,每个行政村1名。自2010年9月至今,全镇党政干部下村到户服务活动达4300余次,完善村基础设施30余处,走访慰问困难户500余户,调处矛盾纠纷420余件次。真正做到了乡村群众“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急事不过夜,矛盾不上交。”
二是做好群防群治工作,开展“平安建设”活动。我镇坚持整合资源、专群结合,积极化解不稳定因素,构建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体系,变“群众问着干”为“与群众一起干”,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力量。我们投入资金10万元统一购臵了防爆装备,为各村安装了广播,并专门成立了“1+19”的镇治安巡逻队,坚持每晚由1名班子领导带班,1名公安干警、4名镇治安巡逻队员值班,在全镇范围内巡逻、在重点路段蹲点守候,检查督促各村(居)群防群治工作。同时,发放12000余份印有镇全体班子成员和全体民警联系电话的“xxx镇平安助民联系卡”,方便广大群众,拓宽侦破线索,健全了治安防控网络。
三是加强整体协作,形成联动机制。我镇加大与周边乡镇的联系与对接,有效整合涉及社会综合管理各类力量,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形成了“一张管理网络、一套运行机制、一个指挥系统、一支综合力量”的社会管理工作新格局。去年,我区与沅陵县组织我们周边乡镇举行了首届边境乡镇工作联系会议,在交通共建、生态共护、平安共创、疫情共防等方面建立了协作工作机制。今年5月,周边市私营医院来我镇借免费妇检进行欺诈,镇政府及时对此违法医疗现象进行了控制,并组织20余名被哄骗受到财务损失和心理压力的妇女免费进行了专门的检查,及时制止了有悖安全用药的事件发生。
三、完善服务体系,使转变职能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推动器”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全镇烤烟面积稳定在3000亩,总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80元,实现利税150万元;推广特色“软盘抛秧”4000亩,实现劳动力减少、产量增加、农民增收。打造“xxx”品牌,与张家界灵洁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建立了500亩辣椒基地和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其主要产品xxx特色辣椒、腊味、腌菜系列荣获中国中部农博会、湖南农博会金奖,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目前,我镇已基本形成了湘西黄牛、宁乡仔猪养殖和烤烟、辣椒种植四大基地,可实现年收入1600多万元,人均增收1000多元,为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是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农民增收。我镇积极联系外部企业,及时掌握和发布用工信息,对剩余劳动力进行输出,为外出的农民工找到好“归属”,每年组织转移劳动力5000多人,实现务工收入7500万元。同时,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找“岗”找“路”,指导他们学科技、学技术,提供致富门路。目前,返乡农民工中发展养殖、种植、办厂的有40余人,其中榔木岭村龚勤敏的养鸡场、长潭村张金莲的养猪场等都具有一定规模。另外,我镇还组织农村妇女开展刺绣培训,与张家界绣云刺绣公司签订订单合同,使在家妇女“不出门”,月收入也可达千元。
三是加大投入,社会事业突飞猛进。近年来,我镇加大对社会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社会事业突飞猛进。投资540余万元新建整修镇中心小学教学楼,镇中心医院门诊大楼,镇文化站、计生办等基础设施。全面完成了低保扩面工作,全镇共有602人纳入低保对象,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12万元。全镇农村合作医疗参保15276人,参合率达95%。通过政府引导、群从参与,全镇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如组织队伍(高花灯、伞灯)参加元宵灯会、土家“六月六”狂欢节。镇阳戏剧团在全区阳戏比赛中荣获二等奖,伞灯队伍曾赴香港演出过。现今,我镇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全镇上下呈现出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良好局面。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辉煌要着眼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虚心向兄弟单位学习好经验、好做法,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我镇全面建设的新局面。
第二篇: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虞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虞
——二论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2011-07-27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市在创新社会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创造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但同时,社会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对此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虞,必须进一步提升工作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效的根本标准;要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格局;要注重“固本强基、源头治理”,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强化“依法管理、综合施策”,把社会管理和服务纳入法治化轨道,不断规范社会行为,促进公平正义。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虞,必须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要努力创新资源力量整合机制,进一步重视政府公共管理资源、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要着力建立和完善便捷合理的利益表达渠道、上下联动的矛盾化解机制、网上动态管理机制和舆情检测预警机制;要扎实实施社会管理基础工作项目化管理,不断推进工作责任落实机制;要加快各领域的综合配套体制改革,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创新的框架协同体系。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虞,必须进一步重塑人文精神。要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社会公共道德水平;要深化文明创建行动,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大力实施文明创建行动,扎实推进城乡公共文明一体化,切实完善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要着力塑造城市精神,深入开展“知我上虞、爱我上虞、兴我上虞”等主题教育,引导全市上下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建设美好家园上来。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虞,必须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把工作精力更多地放在基层,切实配强基层综治力量,提升群防群治绩效,加强技防力量;要深化“扩权强镇”改革,增强财力保障,为加强社会管理提供物质保障;要深化完善“基层建设年”活动,创新工作的载体,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虞,必须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要通过“城市提质年”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推进“清洁家园”活动,不断优化公共环境;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公共事业发展,不断丰富公共产品,努力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大力度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完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公共安全,努力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
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奋力开创我市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一、活动背景: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正确认识、弄清、理顺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创建和谐校园的关系问题,对于积极主动构建和谐校园氛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
人际关系不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和发展。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却不是这样的。因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一直过着“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对校园集体化的生活难免会不适应。同学之间常因一些小事争吵不休,互不相让,有时还大打出手,闹出严重后果,心中都抱着“唯我独尊”的想法,认为别人只能遵从自己,最后弄得彼此关系僵化。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缺乏合作精神。个人主义思想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90后是比较有思想有个性的一代,对待事情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却缺少了对他人考虑的意识。所以在集体活动中,往往会固执地坚持己见,不肯听取别人的建议或意见,最后因为彼此意见不合而一拍而散。
校园是大学生成长的摇篮,校园的和谐氛围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全方面健康发展的人才,具有直接、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二、活动目的为了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校园;为了培养遵规守纪、诚实守信、思想健康、道德高尚、勤奋向上的大学生;为了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同学们明白从点滴做起,努力提高自身文明修养,做一个有诚信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的重要性。电子商务11级1班积极响应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的号召,在今日召集全班同学开展以“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班会。
希望此次召开的班会能够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活动中来。让大学生们能够对“和谐”有更多的了解。使得同学们可以积极投身于构建和谐校园中去。以小带大,从校园出发,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三、班会的地点与时间。
地点:暂定综合楼209
时间:3月26 日(星期一)下午四点四十
班会持续时间:45分钟
四、主办班级:电子商务11级1班
五、班会参与人员:信息学科部老师、领导,辅导员、全班同学
六、班会内容:
【一】班会前期准备:
(1)召开班委会商讨班会详细安排,以及班会的各个细节。
(2)学习委员提前借教室,组织委员带领同学们布置好教室。
(3)文体委员、生活委员收集关于班会主题的相关材料。
(4)副班长制作关于班会的PPT。
(5)班委提前通知学科部领导、辅导员及全班同学班会具体时
间、地点,并让同学们做好准备。
(6)纪检前期工作:生活委员与劳动委员制作学科部领导及老
师签到表,并打印好学生名单。
(7)3月26日下午四点三十分,同学们陆续进教室。四点三十
五分纪检委员开始点名。
【二】班会流程:
① 第一项议程:
主持人开场白。
②第二项议程:
播放一段“和谐”关爱身边你我他的短视频。主持人简单的解释下“和谐”的意思以及拥有和谐的意义。
③第三项议程:
播放一组和谐与不和谐的图片及视频。由主持人来简述下视频及图片后,来提问部分同学针对视频及图片来发表自己的见解。④第四项议程:学生互动。
给予五分钟的讨论时间,让同学们讨论下身边遇到的和谐与不和谐的事,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不和谐的事情及和谐的好处。(可
以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讲一讲有什么办法可以遏制不和谐的现象。)⑤第五项议程:老师互动
请老师讲一讲他们的一些有关遏制不和谐事情的经验(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以及老师对构建和谐的期望。
⑥第六项议程:主持人来对师生互动做个总结。
⑦第七项议程:主持人致结束语。(伴随着《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旋律)⑧班会结束并清理现场。
a.领导和辅导员先离场。
b.班委组织学生退场。
c.劳动委员组织部分学生清理现场。
七、班会注意事项:
(1)保证同学们都能准时出席,做好部分因突发及不确定因素
导致的请假记录,避免出现迟到现象。
(2)维持班会现场秩序,禁止大声喧哗使班会的进程受到影
响。
(3)对召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应急准备。
八、班会意义:
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环境氛围,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召开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班会能够促进同学们认识到构和的重要性。让同学们能够投身于构和中,并呼吁更多的人去参与到构和中去。让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发展的更加迅速。
活动负责人:马鑫、钱志毅、项平
班会主持人:黎敏、钱志毅
记录员:郑庆珠
摄影员:朴欣美
纪检人员:何旋、孙悦
电子商务11级1班
第四篇: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大坪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大坪
朱晓龙
近几年来,大坪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主线,以加强社会管理服务为抓手,奋力建设经济强镇、工业重镇、平安大镇、小城镇示范镇、全市一流乡镇,经济社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2011年,该镇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省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园林、卫生、文明单位等,镇党委书记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在队伍上致力激励约束,建立镇村干部管理新方式。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党员中推行岗位责任制,将各项工作量化、细化落实到岗、到人。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引导乡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包村包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增加农民收入。建立机关干部、村干部绩效工资考核机制,每月底由分管领导点评机关干部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对不能按要求工作任务者,扣发当月补助和奖金,对完成任务较好者进行奖励;每半年由国土、计生、城建等部门组成考核组对村干部岗位报酬进行量化考核,对考核不称职者停发半年绩效奖金。进一步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领导班子开展学习活动,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同时,围绕全镇经济建设大局,进一步强化班子成员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要求班子成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应急处理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等,要求至少“一人学一技”,甚至“一人学多技”。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建立“五卡三转促工作”制度(即为民办好事实事登记卡、下乡工作情况记录卡、工作大事登记卡、意见征求卡、工作落实情况记录卡,转变思想、转变方法、转变作风),促进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对镇机关干部均实行早晚上下班指纹签到制度、群众办事首问责任制度、工作岗位双向选择制度、工作绩效评选示范岗制度、驻村和联系企业干部绩效考核由村主干、企业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评分制度。
二、在主体上全力创造优势,探索富民强镇新办法。突出在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环境上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千方百计促进实现了工业、城镇、国土、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的大干大上,成为郴州市经济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最强、民生环境最好的乡镇之一。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形成了上争、内聚、外引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推进机制,做到责任“一定五包”,即定项目建设进度,包项目洽谈签约、包项目手续办理、包项目落户开工、包项目问题协调、包项目建设成效,深入开展“四联四包”活动(即领导和干部联系村组和企业、联系各界人士、联系困难群众、联系党建示范点和包抓重点产业、包抓重点经济组织、包抓重点项目、包抓重点村),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如期完工、取得实效。今年以来全镇共实施重点项目32个,总投资达11.2亿元。尤其是今年引进新上了全国百强企业的辽宁方大集团控股荣兴矿业公司,投资4.5亿元对矿区地下开采设施进行技改。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原矿100万吨、年产铁精矿30万吨、年产值3.6亿元、年上缴税收近1亿元。今年我镇预计完成国税收入7000万元、地税收入1100万元,全年可实现税收8100万元。同时,投入8000余万元实施了生态建设、公路改造、土地综合平整、空心村改造、水利建设、自来水改造、学校建设、文化站建设等工程,成为全市全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最多、投入最大和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民生环境改善最大的乡镇之一。
三、在管理上倾力保障服务,强化平安创建新机制。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和谐大坪,狠抓社会管理创新、维稳机制建设和矛盾纠纷化解,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干部职工“一岗双责”综治维稳责任机制,设立综治维稳信访受理大厅、信访总台、群众工作受理台。加强村级“一办两会三员”队伍建设,建立了4个村级综治维稳工作站、20个村级群众工作组。加强镇村两级专职治安巡逻队的建设,加强治安巡逻,提高了全镇治安防控能力。在全县首推综治工作“村为主”制度,每村每年安排2000元基础奖金,制定明确具体的奖罚措施并严格兑现,落实综治讲评、流动红旗评比、季度通报、业绩入档等制度,促进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上交。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包片、联系驻村和企业的领导和干部包村、包企业、包项目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大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矿山生产、山林权属矛盾纠纷的摸排化解力度。建立健全领导接访制度,镇党政领导每天轮流到综治维稳信访大厅值班接访,做好来访群众的心里疏导和矛盾化解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建立健全镇村干部“五必访”制度(即人大代表必访、离职村主干必访、年老体弱党员必访、村民小组长必访、困难群众必访),今年元至10月共收集群众诉求和建议826件,为村组群众、中小学校、工矿企业和项目主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567个,群众的社会安全感和对镇党委、政府及镇村干部的满意度大幅上升,上半年我镇公众安全感测评全年排名由去年的第98名上升到第28名。深入开展“送法下乡”、上法制课、基地教育、圩日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各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四、在党建上努力延伸触角,发挥“两新”组织新作用。着力加强“三个保障”,抓好“三个结合”,发挥“四个作用”,努力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发挥“两新”组织作用。加强“三个保障”。即加强政治保障,切实加强对非公非业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引导,采取 “双向进入,交叉兼职”的办法,由企业党员中有威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支部班子成员享受企业管理人员待遇;加强经费保障,将党支部活动经费列入企业经费预算,做到人员、经费、车辆优先保障,办公设施优先改善;加强时间保障,对支部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企业都保障党员参加活动的时间,将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的时间列为工作时间,享受工作报酬。抓好“三个结合”。即支部建设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做到了目标同向、工作同力、发展同步;支部活动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推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促进企业生产和发展;党员工作与员工工作相结合,在企业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等的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和员工的思想觉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发挥“四个作用”。即①在整合矿业产业、促进矿业健康发展上发挥作用。各铁矿企业建立了大坪镇铁矿企业协会,进一步加强了对铁矿企业的管理,促进了企业依法采矿、守法经营,加大投入,积极实施铁矿开采、加工铁精粉和尾矿库技改工程,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及时恢复采空区植被、减少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保障生产安全。同时,通过引导铁矿企业实行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将全镇19家铁矿企业整合成“7+1”模式(即7个磁铁矿采矿权、1个赤铁矿采矿权),铁矿企业和采矿权数量减少了,总体质量和效益却上升了。②在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上发挥作用。引导和监督企业合法经营,加强生产安全,关心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③在协调内外关系、确保正常生产上发挥作用。发挥党组织协调沟通各方的优势,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门的联系,加强与周边村党支部的联系,协助协调解决企业临时用地、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等难题。④在发展公益事业、开展民企共建上发挥作用。在全县第一个成立乡镇专项教育基金,共募集基金132万元。近三年,全镇非公有制企业共投入480多万元支持公路建设、灌渠建设、学校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扶贫赈灾等,帮助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300多人。同时,村组干部和群众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车辆进出等方面给予通融和支持,群企结成了和睦相处、互助双赢、共同发展的关系,这在全市来讲都是不多见的。同时,通过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培育发展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服务中介组织,发展订单农业1.6万亩,年产值达5100多万元,大坪正日益成为广东等沿海、沿边城市的“菜蓝子”基地。
第五篇: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新村1
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新村
——米山镇侯家庄村创新社会管理先进典型材料
侯家庄村位于高平市米山镇东面,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全村有157户,490口人,34名党员,村庄依山而座,三面环山,七沟八坡,地势起伏,是个典型的山庄窝铺。近年来,侯家庄村采取以支部领导、村委牵头、合作社运作和群众参与的模式,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保障村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抓住核心,健全村级组织,推进村民自治
村党支部是农村全部工作的战斗堡垒,是加强全村社会管理的核心力量。村里以支部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支村两委的执行力为切入点,以推进村民自治为着力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是以支部建设为核心,推进村民自治。在2008年的支村委换届中,积极有效引导党员和村民参与选举,选好配强支村两委班子,同时健全村级组织机构,成立了资产管理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纪检监督小组,加强团委、妇联、调解委员会和村民小组等配套组织建设,为更好地开展村民自治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提高执行力。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提高管理能力和执行力作为目的,党员干部带头承诺办实事、办好事,党
1员干部带头当先进、作表率,有效提高了村组干部、合作社管理人员的社会管理综合能力、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执行能力和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三是加强协调,发挥各配套组织的作用。将社会管理作为全村工作重心抓好落实,明确党支部抓社会管理的第一职责,由村委牵头,带领配套组织具体抓落实。资产管理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纪检监督小组,职责明确,人员配备到位,积极有效开展工作,调动全村力量致力于新农村建设,有效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村民增收致富。
二、突出重点,创新管理模式,扎实抓好社会管理工作 在工作中,采取支部领导、村委牵头、各机构具体负责和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维护全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抓好村级社会管理队伍建设。以村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建设为重点,合理安排村组干部、村后备干部和业务骨干参加社会管理工作,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社会管理骨干队伍,加强社会管理工作。
二是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建设。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集中村民意愿,进一步健全村规民约,并实行村规民约版面地干部,加强宣传,规范行为;坚持用制度管理人、按规章理事,大力施行“五议三公开”重
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规范民主理财、“三资”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实现了各项工作有人抓、责任有人担,关口有人把,有效形规范社会管理。
三是加强阳光农廉网建设。坚持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依托市、镇两级阳光农廉网,成立了阳光农廉查询服务室,成立阳光农廉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专人及时公开“三务”信息,方便村民上网查询,不仅使村级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同时也起到了消除误解,促进和谐的作用。
四是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以“党员联户”制度为基础,认真开展“学法、守法、用法”活动,由村组干部、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入户宣传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法律法规,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做遵纪守法模范,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加快社会和谐进程。
五是突出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治安管理责任制,及时做好全村矛盾纠纷排查,发现矛盾及时化解;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户籍管理,加强对流出和流入本村人口的管理,做到了流动人口到哪里,管理就延伸到哪里,责任就落实到哪里;配合司法部门,加强对服刑、劳教人员等特殊人群帮教管理,落实对“三无”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帮教,实现了所有矫正对象无一例漏管、脱管,无一例重新违法犯罪,维护了全村社会稳定。
三、围绕中心,加快发展,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支村两委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的方针,围绕中心,聚集民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发挥合作社作用,加快产业转型。按照“生产发展”的目标和“一村一品”的要求,以打造果蔬基地,发展观光旅游,净化绿化山庄,建设美好家园为目标,科学制定村级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并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由合作社联系带领的群众,将智慧和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上来。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投资120万元,开发了侯家庄村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工程,包括蔬菜种植区、水果采摘区、特色干果区。其中:蔬菜种植区,面积30亩,主要建设蔬菜大棚50栋,同时利用煤矿废水配套水利设施;水果采搞区,建成苹果、桃、梨、李子等水果采摘区250亩;特色干果区,建成优质核桃、大枣等干果基地200亩。园区投资120万元,完成了水果采摘区和特色干果区建设,蔬菜大棚首期已建成4栋,面积4400平方米,并将投入生产。目前全村仅苹果的年产量就达25万余斤,年可增收近30余万元。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以户通水泥路为契机,加大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力度,累计投资420余万元,拆除旧房屋21间、猪圈35个、厕所30个,架设桥梁8座,砌石塄20多处3200立方米,挖垫土方16000立方米,累计硬化道路面积达29000
平方米,实现了全村户户通水泥路目标。同时大力施行“垃圾不落地”制度,每天确定专人专车一家一户上门清运垃圾,每天确定专人清扫村庄路面,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抓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村风民风。以“村风文明”为目标,以抓好文艺宣传队建设为切入点,召集文艺爱好者组建设了文艺队,队员达30余人。队员们利用农闲时间,自编自排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计划生育政策、文明创建活动、尊老爱幼等方面的节目,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引导村民,即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使围桌打麻将、玩扑克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经过支村两委一班人和村民们的共同奋战,侯家庄村变了,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变成了整洁通畅的水泥街,到处干干净净,生机勃勃,一派文明、祥和的景象。85岁的秦白珍老人激动地说:“我嫁到侯家庄村60多年来,想都没敢想,侯家庄能变成今天这个样子,都是领导好啊!”现在,侯家庄支村两委一班人正带领村民规划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支部书记李金富满怀信心地说,“不仅让村容村貌得到改变,更重要的是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让侯家庄实现持续发展,让村民们富裕起来,生活的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