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文化委员会2015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4 07:1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城区文化委员会2015年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城区文化委员会2015年工作计划》。

第一篇:西城区文化委员会2015年工作计划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年,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将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实施文化惠民365工程,以率先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体系为目标,深化细化公共服务设施网络的建设,加强文物的“三解”工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确保文化市场繁荣有序的发展。

2015年我委的工作概括起来是:“紧握一条主线、加强两个建设、深化六项工作”。

“紧握一条主线”是指紧紧围绕“文化兴区”这条主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兴区、以文强区,使文化事业在区域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加强两个建设”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四个西城”和“六个文化”建设。以文化惠民为宗旨,建设记忆西城、书香西城、艺术西城、时尚西城,构建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和军营文化,促进区域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深化六项工作”是指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深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文化惠民365工程、深化文物保护和利用效率、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深化群众路线教育成果。

一、以“十三五”规划编制为契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

一是收官“十二五”,筹谋“十三五”。紧紧围绕西城区“十二五”规划中文化事业发展预定目标对照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对重点工作和任务进行全方位总结。与此同时,结合目前区域文化发展的特点和难点,做好“十三五”规划的前期调研、课题申报和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思路、目标和各领域任务,做好衔接和协调工作,使规划的编制和政策的制定更加符合现实的需要,更加符合西城区文化事业发展的趋势。

二是明确思路,进一步细化文化体制改革各阶段目标。按照中央、北京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做好文化管理体制、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模式、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文化市场监管等领域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明确任务和进度,稳妥实施,积极推进。探索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PPP模式,选取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第三方机构和社会组织,采取委托运营的模式,构建特色的文化服务共享空间。探索公共空间多重使用模式,做好公共空间转向利用的规划、整合、拓展文化建设发展空间,在文物征收和腾退中优先考虑搭载公共文化服务,有计划的推广“万松老人塔砖读空间”和“宣

阳驿站第二书房”的成功经验。配合天桥盛世投资集团的组建,做好原京都所属院团的相关改制的协调和配合工作,使国有文化经营性企业的改革更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

三是结合区域文化监管领域特点,加大文化监管和执法改革力度,确保文化市场安全发展。继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强化扫黄打非工作成效。结合首都核心区功能疏解要求,继续做好网吧、游戏厅和KTV等娱乐场所的升级改造工作,引导其高端化发展的同时使其兼具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试行对区域内演艺审批流程的监管改革,探索在文化演出市场的审查中引入专家评估前置程序,发挥天桥演艺区演出创作人员的专业优势为文化演出市场服务,让其参与演出剧本评估审查;加强对行政许可、备案、行政处罚等领域业务人员学习和培训;提高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扩大案由、提高办案质量;加强与多部门协同配合,建立以情会商、联合封堵、案件查办、群防群治的长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法规宣传,使文化经营单位提高自查力度;做好文化娱乐场所的换证工作;加大力度确保文化市场和文化场所的生产安全。

二、统筹资源,提高效能,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统筹区域内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年内,启动公共文化中心(原南区文化馆翻改建)工程建设,加快解决相关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工程的建设步伐,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区域公共设施的服务升级。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借助社会资源搭载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质量,以粤东新馆为例在文物征收和腾退时,优先考虑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可能,丰富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加大对区域内文博图场所、名人故居、经典民居等资源的规划、整合和建设,逐步形成西城区历史记忆类场馆的完整体系,实现宣南博物馆的展陈改造提升与非遗展示中心的有效结合,打造动静结合的新型博物馆,将“死”的展陈物品与“活”的非遗项目结合,展现宣南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建设时尚西城。与此同时,按照北京市相关文件要求规范服务标准与程序,提升区域内公共文化设施硬件达标率和软件服务水平,做好五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全面提升文化设施服务功能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细化加密区、街、居三级网络,提高公共服务平台便利性,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活力。

二是加大基层工作的指导力度,建立对街道文化站、室的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继续巩固和完善每个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室的建设工作,按照市相关文件考核标准要求,指导各街道文化站、室规范化建设,合理分配和使用公共文化设施和设备,保障站、室的开放服务时间,实现15分钟文化服务圈,全面提升社区文化服务质量,为基层群众提供更贴心的文化服务。

三是加强合作,推行区域文化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与区域内文化演出场所、驻地各级专业院团、中央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整合驻区文化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建立文化资源共享

机制,使其最大程度的开放文化场所,扩大文化服务设施范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继续深化与中央广播艺术团、国家京剧院、国家交响乐团的合作,联手打造品牌活动项目;继续加大力度培育区域内文艺骨干力量和文化类社会组织,使其在文化惠民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统筹资源,扶持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创排京剧《焦裕禄》,鼓励引导各级文艺团体和个人创作一批反映西城精神风貌、风土人情、建设成就和和谐发展的优秀文艺作品,讲好群众身边的西城故事,为西城建设喝彩,为区域发展凝聚力量;进一步加强天桥演艺区建设,发挥演艺资源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协助成立天桥演艺联盟,做好艺术中心的开业首演,拉开天桥的演艺盛世大幕;打造传统文化的闪光点,继续支持办好大栅栏设计周、大栅栏琉璃厂精品交易文化季、大栅栏文物艺术精品展、什刹海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向居民群众展示传统文化精品;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丰富并加快落实文商旅三年行动计划。

三、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巩固文化阵地和品牌活动影响力,深化文化惠民工程

一是以区域品牌文化活动为主线,以文化惠民为宗旨,继续办好三大系列、六大品牌和五大公益类文化活动。举办北京景山合唱节、“欢乐飞飏”北京社区舞蹈大赛、“京腔京韵总是情”专场演出、“荷舞莲香”夏日文化活动、百姓周末大舞台、群众优秀剧目展演、天桥艺术节系列活动等品牌项目,展

现西城公益文化活动的质量;完成公益演出、公益讲座、公益展览、公益培训、公益电影五大公益文化服务任务,做实文化惠民基础,使惠民公益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二是以现代纪念日为重点,以弘扬社会主旋律为宗旨,开展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精心策划做好抗战胜利70周年、国庆系列的主题展览、讲座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利用“五一”劳动节,开展为外来务工人员送文化服务活动,丰富建设者们的文化生活;利用“六一”儿童节,举办“草地音乐节”、“诵读活动”等系列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节日文化生活;配合做好双拥文化活动,弘扬军民鱼水深情。

三是以传统节日为中心,以传承传统为宗旨,打造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围绕小年、春节、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做精做细小年庙会、厂甸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清明、端午诗会、共圆中国梦共叙中秋情、非遗展示宣传、历代帝王庙传统文化礼仪展示等系列主题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让群众在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闪光点。

四是以街道为阵地,以品牌建设为宗旨,办好专项品牌文化活动和“一街一品”活动。继续办好西城区“百姓戏剧展演”、“高雅艺术进社区”、“万人走进艺术殿堂”等品牌文化专项活动,创排《北京人家》系列情景剧,实现西城居民从看演出到实际参与演出的彻底转变;办好第二届国际芭蕾舞演出季、第二届东方艺术品博览会、天桥音乐剧演出季系列活动,让国际化文化品牌带动西城文化活动品质的提升;着力打造一批特色

鲜明、群众喜爱的街道品牌文化活动,指导和扶持一批优秀文艺团队,建立街道文化资源数据库,不断提升“一街一品”活动质量。

五是以阅读推广为中心,建设书香西城。编制全民阅读规划,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构建“15分钟公共阅读网络”;继续举办西城阅读季系列活动;建设满足群体化需求的特色阅读空间,利用有效空间搭载公共阅读服务,设立公共藏书楼、打造刘绍棠小院书屋、推进书香社区、书香学校、书香酒店、书香剧场等建设,丰富居民阅读场所。探索在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理事会制度,用制度化的形式来保证社会化运营模式,营造全新的西城阅读体验,建设以免费公共图书馆为基础,以特色阅读空间为重点,以移动售书车和图书借阅机为补充,以云阅读科技形式为辅助的阅读服务网络建设。

四、以文物保护为突破口,加强记忆西城建设

一是按照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保护与发展相结合、保护与改善群众生活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推进文物“三解”工程,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和利用,探索文物保护利用和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有效途径,完成粤东新馆、护国观音寺文物征收工作;借助宣西北风貌协调区居民腾退契机;启动杨椒山祠等文物征收腾退;对50余件定级文物进行修复。

二是提出解决全区文物保护工作瓶颈的“七步”思路。一是带户保护,周转修缮;二是适度疏解,增加配套;三是统筹资金,合理改善;四是精心组织,破解难题;五是转移支付,以区为主;六是公房先行,逐步推开;七是共同研究,市区共走。按照这“七步”思路,选择试点项目,积累工作经验。在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制定三到五年全区文物保护工作计划,彻底解决全区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隐患。

三是创新文物保护可利用资金使用思路。继续与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等单位合作,对“从市文物局每年10个亿的文物及历史文化保护区专项资金中专门拨付西城区3亿,西城区配套3亿,给区属国有企业注资,撬动30亿资本金注入,由区属国资企业承担对不可移动文物相对集中区域的成片保护工作”这一工作思路进行科学论证,从而为下一步创新实施工作方式提供准确的依据。

四是利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机遇,立足西城“文道”建设,配合做好北京旧城中轴线申遗工作。争取建立西城区大运河保护、管理联席会议机制,有效开展对大运河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同时,配合区有关部门,立足西城区“文道”建设,积极参与、推动北京旧城中轴线申遗工作。

五是继续推进第一次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力争在年内完成区属博物馆、所的馆藏文物登录工作;完成区内国有单位的入户调查、文物拣选鉴定工作,督促可移动文物所有单位积极登录、填报相关数据信息,从而完成西城区第一次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主体部分,为总结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

六是加大力度,做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宣传工作。做好文物库房的信息平台建设,与中国搜索合作,利用新媒体移动平台加大对文化历史资源的宣传,让更多的居民了解西城区的历史文化精髓;与宣南文化研究会合作出版《宣南鸿雪图志》(修订版)、《京师贤良祠文献汇编》,拍摄完成宣传片《西城故事》,扩大西城历史底蕴的影响力。

五、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弘扬传统文化魅力

一是加强政府主导,依照《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展;建立以非遗专家、部分传承人为骨干的西城区非遗保护协会,为非遗保护工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协助具体工作的实施。

二是完善保护机构,加强基地建设,继续推进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建设。包括:指导区非遗保护中心开展好非遗保护工作、完善西城区非遗传习基地建设、开展传习活动,搭建宣传展示窗口;继续鼓励和支持华方公司等项目保护单位建设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

三是鼓励社会参与,推进社会化传承。在全区范围内继续开展好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并形成成果,推进非遗的社会认知度,鼓励社会化传承。

四是加强与相关单位和区域资源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推进非遗的多渠道发展:继续加强与文、商、旅的多方位结合,以传统节日、交流活动为契机推进非遗的产业开发与宣传推介;与梅兰芳大剧院、天桥剧场等场馆、北海公园、月坛公园

等园林资源以及大栅栏地区小微博物馆资源合作,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并为非遗项目提供必要的展示传习场所。

五是打造文化品牌,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四节一日”活动,包括文化遗产日活动和民俗传统节日活动;继续打造非遗演出季系列文化活动,为非遗项目搭建展示宣传平台;同时,利用多方渠道开展好项目的宣传推介工作,与优酷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西城非遗视频宣传平台;与孔子学院合作出版西城非遗双语普及读物,向海外推广西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六是加强基础工作,开展好非遗市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推荐工作;指导区非遗保护中心在开展非遗保护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成果;根据北京市文化局的有关要求,推进非遗志的编写工作。

六、巩固群众路线教育成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切实转变作风。结合整改方针,努力实现从办文化、管文化向站在人民群众中间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做转变。用好解决“四风”问题的长效机制,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狠抓党的建设工作,推进党内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狠抓党的作风建设,严格各项制度的落实,扎实做好整改工作;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使其发挥效能;不断创新基层党支部工作,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解决好为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文化事业基础。严格按照人事管理制度选人用人,选贤任能,落实责任。

要加强系统内人员思想政治、业务学习、实践教育等能力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促进人才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做好干部队伍内部中层科长队伍建设,使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加大对基层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严格聘用管理规定,做好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改革工作,使其平稳过渡。

三是进一步规范财务等其他日常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法规办事、按照制度办事、按照程序办事,坚决抵制工作中不按流程走的行为,在财务审计、经费使用、现金支付、合同协议签订等领域要从严管理,从而理顺和提高工作效率,为业务工作做好保障服务。

第二篇:2012文化管理委员会总结和2013工作计划

挖掘医院文化内涵 提升核心竞争力

医院文化委员会2012工作总结与2013年工作计划

医院文化是医院长期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是医院独具的组织结构模式、经营管理理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包括全体职工对医院的关爱程度、依赖程度及职工本身具有的责任感、荣誉感等。优秀、健康的医院文化可以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提高人的创造能力的作用,推动医院成长和发展。近年来,医院文化管理委员会为了传承和发展新华文化,凝聚新华精神,塑造新华文化品牌形象,在实践中摸索,在继承中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强化以文化人、以文塑形,以文兴业,以文强院措施,使医院文化极具生命力,较好地提升了医院软文化,有效推动医院文明、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将文化建设与转变工作作风相结合,提高管理效能。2012年初,文化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走群众路线,为深化医院人本文化,积极探索与开发能引起群众热烈响应,弘扬健康上进精神,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医院文化底蕴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大家以更加自觉积极的态度投身医院建设发展,制订了详细的医院文化建设调查问卷,并分组在全院进行基层文化调研。通过调查研究汇总,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找出我院文化建设工作主要成绩和主要问题及困难进行探讨,形成集体智慧力量,有的放矢制订文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达到管理效能明显增强。

二、将文化建设与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相结合,促进文化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说教方法,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医院文化建设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和强化作用。所以,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我们始终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抓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调动全体职工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热情,使全体职工自觉规范自己的行动,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出来,融入到为病人优质服务的工作之中,推进医院文化向纵深发展。今年,医院文化建设密切建党91周年,先后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系列读书、演讲、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征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心得、感动新华的人和事征稿活动以及学习十八大专题报告会等活动,一系列活动的隆重举办倍受关注,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热情参与和支持,活动的开展潜移墨化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珍惜医院发展的黄金时期,牢记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的新时期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标准,有效促进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健康和谐持续发展。

三、将文化建设与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近年,我院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利益分配方式增多,干部职工的思想转化速度加快,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对待各种思想文化理论也呈现出更加高的需求。如何做好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更加显得改革发展任务重,统一思想的任务重,培育职工共同价值观的任务更是尤其重要。文化委员会落实调研工作指导意见,强化职工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多方着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管理,把以人为本服务理念融入到医德医风教育、职业教育和各项教育活动中。组织开展青年员工树立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专题报告会,举办职工社交礼仪培训,开展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品牌讲座,组织服务无止境,满意在新华规范化服务培训等活动,强化了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弘扬了医院文化和时代精神,丰富了职工精神世界,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树立了大家恪守“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一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倡导了积极健康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激发了职工“利益共同体意识和命运共同体意识”,整体提升了职工综合素质。

四、将文化建设与传统阵地和新兴媒体相结合,拓展医院发展脉络

医院文化建设要想推向深层,需要全体职工在共同的生存与发展中,共同参与创造,在共同的砥砺与磨合中熔铸而成,必须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文化建设纵深发展。今年,医院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立足于医院自身具体特点,对医院发展不同阶段出现的成功经验、先进人物,感人事迹等,利用医院网络、今日新华、文艺舞台、电视、报纸、海虹服务中心等多个平台大力宣传医院优良传统,在院内院外形成一定范围的正能量影响力。比如,医院“喜迎十八大,欢歌庆国庆”职工歌唱比赛,干休所弘扬“大爱”精神,全面推进军民文化建设十年庆演出,与武汉晚报联合举办“新华健康报团”海选演讲比赛,与常青街扬子社区联合举办“打造诚信共建诚信建和谐社区”活动,在扬子社区《街坊报》上开辟新华医院专栏,拟推介我院新技术、新业务,做到月月见报,使我院的专家专技深入社区的每户家庭,医院大型舞蹈节目“幸福歌”参加江汉地区第二届群星奖暨百团大赛预赛唐家墩街专场演出等等,文化搭台的阵地建设有力助推医院发展脉络纵深发展。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更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部门,一些职工的潜意识就是只要把经济工作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自然而然就会跟进。因此,在抓医院经济效益的同时,文化建设会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使得部分工作思想松散,组织涣散,缺乏感召力。

即将到来的一年是全面落实贯彻十八大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实现医院壮大发展的关键一年,实践在发展,环境在变化,要坚持用改革创新精神分析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要努力做好文化建设成果的转化工作,提高成果的影响力,更好地为医院的建设服务,需要我们研究医院文化建设新形势,新特点,杜绝思想观念滞后。

我们清醒地认知到文化建设工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而且在具体措施上也要积极作为,增加阵地建设经济投入,增强对思想宣传工作者素质教育培训,做到传统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建设工作应更多的侧重社会效益,为经济效益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要处理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尊重价值观多样化的特征,正确发挥引导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医院文化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进一步规范文化建设常规管理,改变医院文化教育政治化误区,考虑实际工作效果,要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杜绝文化建设口号化,真正在员工中产生共鸣,真正地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2013年,初步探讨如下几条工作计划:

一是调查研究,改革创新

医院文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培育,是一个漫长又不容疏忽的过程,应坚持从顶层设计入手,处理好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单位和个人等各个层面上的各种关系,坚持在实践中贴近群众。每年初,固态化从基层调研着手,根据医院工作基础和现状,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理论成果的实际运用,在分析和解决医院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出成果。问题来源于实践,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源于基层和群众,医院文化管理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广泛征集群众意见进行认真核理,集中民智,提炼升华,尤其是对梳理出来的好的意见和建议,要“知”“行”结合,切实贯彻执行力用以指导实践,使医院文化建设逐年分层级得到有力提升。

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培育并形成引领思潮、凝聚共识、特色鲜明的医院服务核心价值体系,筑牢职工精神支柱,提升文化建设层次,对推动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卫生事业跨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继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要倡导科室负责人的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形成从上至下的团结、奋进、务实的良好氛围,有力培育职工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持续推动优质服务活动,将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常态化,形成我院文化长期发展的硕果。

三是启动书香医院,全民阅读学习活动

(一)借助周末英语学习培训成功经验,开展系列周末学习课堂和全民阅读活动。建好职工书屋,构建书香医院,通过读书论坛,读书沙龙,读书征文等形式,引导干部群众把读书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增强政治素质,服务中心工作,提高业务水平上,使读书成为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手段,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载体,成为充分发激发职工内在活力和为职工提供持久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平台。

(二)结合业务工作实际探索有效的教育培训途径,倡导每天读书一小时,每季动手写一篇学习制度。每季度围绕“共享生命价值”理念主题,组织一次文化主题座谈活动。号召大家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开展主题读书心得交流,可邀请专家学者和院内优秀学者进行专题学习讲座。

(三)医院网络硬件已基本具备,但在充分利用上还有一定差距,必须抓紧调整思路,在运用上下功夫,建议开辟员工交流园地,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设计出情景题,集思广义提出多种方案供员工选择,共享生命价值的医院文化内涵需要大家共同感知,通过有效自助培训,实现团体文化建设的无缝对接的同时,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和归属感。

(四)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员工技能大赛。通过命题演讲,调研与策论撰写、青年岗位能手等内容考量,努力实现“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目标,在全院上下营造勤读书,勤学习,爱思考,爱钻研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到用文化聚人心,用文化强管理,用文化保安全,用文化增实力,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四是强化文化建设内部管理,加强规范化建设。

根据新形势要求,对原有医院文化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整理、修改和完善,编成文化委员会制度汇编,对每年文化调研工作成果,印成调研报告汇编,进行成果鉴定,跟踪文化建设成果变化,指导文化建设不断规范,增强。完善文化建设考核机制,对文化管理相关人员进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固态化定期与各文化责任区责任部门进行基层走访制度,聆听帮助解决职工生活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难点,将医院文化建设理念和宗旨最大化深植于民心。

五是以建院六十年为契机,文化建设上新台阶。

新住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后,在学术报告厅设立建院六十年系列里程展示厅或展示墙,征集图片、老资料等,固化历史轨迹,向全院员工及外界来访人士展示建院六十年的文化足迹。

设计院歌,并建院六十年为起点,每2年举办一次新华文化艺术节,以医院身边的感人故事为原创题材,制作相关文艺节目,宣传展示新华员工风采。设立专版文化园地,挖掘好宣传人才,员工关爱活动由党群工团齐抓共建。

加大一定的经费投入,组建职工喜闻乐见,踊跃参与的经常性的新颖、健康的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使职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利于增强科室与科室、职工与职工、职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利于职工从内心接受医院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从而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最大化体现群体的归属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以医院形象建设为突破口,完成行为识别、理念识别、视觉识别系统的完善建立,将医院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融会在制度、流程、量化、委员会管理中,通过具体方式转化为理念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通过视觉效应,不断引领职工,达到社会醒目,服务对象认可的目标。

第三篇:西城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

西城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

(2007-2008学第一学期)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西城区教育2004——2010年发展纲要》,以迎奥运为契机,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学校卫生工作发展的需要,建立与西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卫生工作体系,开创学校卫生工作的新局面,确保我区学校卫生工作始终处于全市领先水平。本学期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稳步推进,均衡发展,突出重点,以巩固和加强成果为出发点,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强化一切为教育一线服务,为一切师生服务的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管理,更好地整合、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充分调动学校卫生专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将健康促进学校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主线,在完成好日常性卫生保健工作的同时,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我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

本学期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安排如下:

一、健康促进学校工作

根据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红十字会《关于进一步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的通知》(京教体美[2005]35号)的文件精神,全区学校要以迎接奥运为契机,将健康促进学校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主线,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探讨健康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面深入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开创西城区健康促进学校新局面,将健康促进学校工作作为我区的特色之一。全区学校要依照《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第二阶段工作实施方案》和《西城区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积极主动开展各项活动,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注重经验的积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更好地为学校师生的健康服务,提高学校师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做好准备迎接年终健康促进学校新标准验收工作。

二、监测学校工作

根据《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2006-2010)》要求,西城区监测学校工作方案及学校均保持不变,具体如下:

1.北京市监测学校:体检工作由北京市疾控中心统一安排。

小学:三里河三小; 中学:西城实验学校;

2.西城区监测学校(保健所、疾控中心):

小学:玉桃园小学、育民小学、长安小学; 中学: 4中、156中、154中;

职高:实用美术学校(本、东、西)三址;

监测项目:身高、体重、内科、肺活量、血压、沙眼、血色素、视力、口腔(含高一年级牙龈炎)。

3.按照北京市工作规划,本学年暂不安排肠道蠕虫检查监测

三、体检工作

1.部分职高毕业生体检。

2.全区中学初

二、初

三、高

二、高三学生生长发育调查(视力检查由本校校医自行完成),同步进行沙眼、口腔普查,德胜片、月坛片、新街口片(除外13中初中及13中分校)同步进行血色素检查(9月)。3.西城区中学监测学校(4中、156中、154中、实美三址)(不含初

一、高一新生)监测(9月)。

4.远郊区学校体检和生长发育调查,同步进行沙眼、口腔、视力、血色素检查和氟保护漆防治(9月)。

5.全区初

一、高一新生建档体检(包括8中少儿班,不含北京市监测学校),同步进行沙眼、口腔普查、视力检查;西城区监测学校同步进行血色素检查和高一牙龈炎监测(10月-11月上旬)。

6.完成部分中学教职工体检教职工体检(上午)和育龄妇女妇科普查(下午)(11月中旬-2008年1月)。

四、常见病防治工作

继续贯彻落实《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2006-2010)》、《西城区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方案》,认真做好学生常见病群体防治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广泛开展各项学生常见病防治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常见病普查普治,开创常见病防治的新局面。

(一)口腔防治工作

1.利用9.20爱牙日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防治宣传。2.小学学生继续进行氟保护漆防龋群体防治工作(11-12月)。

3.加强学生龋齿充填和窝沟封闭工作的管理,根据《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2006-2010)》要求,保证学生每学年至少接受一次龋齿充填、窝沟封闭或其它口腔治疗,加大对家长和学生口腔疾病的防治宣传,学生可接受下校治疗或去优惠门诊及其它口腔医院治疗等途径,在此过程中,校医应询问、督促、检查其治疗情况并做好记录。在保健所统一安排管理下,各校基本按片组划分,安排时小学9、10月进行为宜;由治疗单位与学校联系,以保健所开具的治疗通知单为依据,方能进行治疗,学校不得自行联系;治疗结束后,学校按时将治疗通知单交到保健所。学期末保健所将对治疗学校进行质量监控,望学校安排好学生并提供治疗自存表,2 协助完成质量监控工作。

4.口腔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及学生口腔疾病防治的科学研究。

(二)近视眼防治工作

1.根据西城区防病工作计划,将视力低下作为2007年防病工作重点,保健所也将此项工作纳入常见病防治重点之一。在做好日常监测基础上,同时依据学校物质环境的相应监测指标,加强宣传并落实各项制度,改善学习环境条件。

2.全方位开展保护学生视力的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9月为 “保护视力”宣传月,做好视力保护、预防的宣传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保护视力的宣传教育,并做好学生视力普查、小一新生的弱视和眼病筛查。

3.继续探寻简便易行有效的近视眼群体防治方法及近视眼防治方面的科学研究。

4.继续做好与实施乐敦近视眼防治宣传车下校巡回宣传的有关工作。

(三)贫血和肠道蠕虫防治工作

本学期中学血色素检查为德胜片、月坛片、新街口片(除外13中初中及13中分校),时间与初

一、高一新生体检及生长发育同步;小学血色素检查为长安街片、什刹海片、展览路片、金融街片,时间与生长发育调查或口腔检查同步进行。今后血色素检查尽量按片划分,部分学校有特殊情况再调整。

按照北京市工作规划,本学年不安排肠道蠕虫检查监测

五、健康教育

1.根据《西城区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要求,各学校坚持上好健康教育课或专题讲座,做好资料的积累。

2.加强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向高一新生发放“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并针对“处方”,组织高一新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做好资料的积累。

3.与西城区研修学院德育教研室合作,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公开课评优工作。4.继续加强对教师、学生、家长和特殊人群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学校开展多种形式、内容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每学期不少于10次。

六、传染病和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

继续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强化依法行医的意识,及时总结既往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不断完善传染病管理,确保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常抓不懈,切实保障师生健康。1.根据《西城区教委所属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各学校要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疫情监测、疫情报告及突发公 3 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2.建立健全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切实落实晨午检工作,加强疫情报告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正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及早采取措施。

3.建立健全师生假期外出旅游、探亲健康登记及随访制度;

4.利用多种方法、途径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根据季节变化,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按时完成各项预防接种工作,防止各类传染病的流行与爆发。

5.加强学生预防接种证管理工作,做好入学新生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配合预防保健人员做好疫苗补种或应急接种和统计工作。

七、食品卫生管理

1.加强学校食堂、营养餐和饮用水卫生的监督管理,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岗前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把食品关,积极预防食物中毒确保饮食安全。

2.加强寄宿制学校食堂、宿舍等的卫生监督与管理。

八、继续教育

1.定期举办学校卫生专业人员专业知识讲座,并进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2.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卫生专业人员定期参加传染病知识培训,并做好登记和管理。

3.开展新校医培训;

4.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研究组活动,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科研水平。5.广大校医、卫生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注重资料的积累,不断总结提高,通过撰写论文、参加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九、红十字会工作

1.积极开展红十字会工作。

2.充分发挥学校红十字急救师资和初级培训的作用,广泛开展学校师生急救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防灾避险的能力。

十、其他工作

1.继续熟悉、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软件”,并及时做好视力三率统计、生长发育及体检结果统计,按保健所的要求,及时准确上报盘、表。2.继续做好血压偏高学生的血压监测和记录工作,每学期至少一次。

3.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学生课桌椅调配工作、运动场地、器材监测等工作。4.继续完善学校卫生室统一医政管理有效管理办法。

5.继续加强学校卫生视导联络员制度,不断提高学校卫生管理水平。

6.加强信息交流,不断提高《西城学校卫生通讯》的质量,更好地为学校服务。

西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2007.8

第四篇:西城区体育局2010年工作计划

西城区体育局2010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0年区体育局各项工作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区委区政府重要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市场,体育科研协调发展,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使体育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工作目标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科学健身深入人心,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刻苦训练全力备战,培养输送优秀人才,市运成绩位次前移;依法监管体育市场,积极构建长效机制,确保经营安全稳定;强化场馆服务水平,推进体育资源共享,创造良好健身环境;创新体育科研思路,促进成果应用推广,服务训练健身需求。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队伍培养

1.注重提升素质,推进队伍建设。大力倡导以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风为抓手,不断加大干部职工学习和培训力度,提升全体职工的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

2.强化思想教育,增强为民意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题教育,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力求真正学懂弄通,掌握精神实质,切实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基本理论素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先进典型,牢固树立“为您服务、让您满意”的服务理念,增强干部职工为百姓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强化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根据体育事业发展趋势和工作需要,以《全民健身条例》为指导,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大力开展以“岗位练兵,优质服务”为主题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二)制定发展规划

完成“十一五”规划,分析各项数据指标,保证各项任务完成。开展“十二五”规划调研和制定工作。

(三)推动群体活动

1.以学习、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条例》为工作主线,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开展一系列有影响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2.加强全民健身的组织网络建设和健身工程的维护。大力推进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培养高素质社会体育指导员,走进社区,让“科学健身”、“体育生活化”等科学理念深入人心。

3.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各项竞赛。坚持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规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推进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

4.开展行业体质测试和国民体质监测。

5.指导和督促各类单项体协开展活动,为基层开展体育活

动提供指导和服务,有效促进广大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举办门球、游泳、太极拳、健身操舞等项目的体育竞赛。进一步推广中老年人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普及,如太极拳、门球、健身操舞运动。

(四)全力备战市运

1.做好冬训工作,全力备战北京市第十三届运动会。

2.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精心组织和参加各项比赛,努力提升我区竞技体育整体水平,力争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五)依法监管市场

1.保障群众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增强政府对全区体育行业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意识。

2.做好全区体育场馆服务认证工作。

3.继续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

(六)科学指导健身

1.借助“以全民健康维护为特色的现代社区服务试点的研究”项目,搭建体育、卫生、街道各单位合作模式;借助“西城区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及个性化指导技术应用”课题,开展个性化健身指导。

2.通过参与体育总局“多元化青少年运动健身训练器材的开发与应用”课题,开拓中小学生群体运动研究领域。

3.加强课题成果的推广和普及,积极开展适合大众的体育科普工作,丰富内容与形式,为居民提供科学健身指导。

(七)完善体育设施

1.增加体育资源总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九)打造一流品牌

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发挥西城区地域优势,充分利用场馆条件,引进有影响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大型比赛,产生品牌效应。

(十)提高服务水平

1.加强体育场馆的管理,提高场馆利用率。

2.加强场馆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良健身环境。

3.落实各项优惠措施,服务全民健身。

第五篇:2005年西城区旅游局工作计划

2005年西城区旅游局工作计划

一、落实规划,以创新的精神推动产业的发展

1、审定完成《2005年—2010年西城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纲要》。

2、结合行政区划的调整,大力推进旅游功能街区的建设。

3、配合北中轴路的整治,促进旅游街区的业态调整。

4、完成《阜景文化旅游街旅游概念提升策划》。

5、积极参与文化兴区课题的研究。

6、建立西城区旅游资源数据库和西城旅游网站。

7、组织关于将西单地区和什刹海地区纳入旅游统计的调研。

8、完成西城区旅游发展空间战略研究调研。

二、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提高我区旅游业总体水平。

1、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2、推进景区(点)标识系统和导览系统的建立工作。

3、推进A级景区旅游咨询服务站点的建设。

4、推进我区星级饭店的品牌化经营和青年旅舍的建设。

5、进一步推进旅游企业的双语服务。

6、做好旅游区(点)的等级评定工作和文明景区评选

工作

7、积极组织协调旅游市场整治工作。

三、大力开展旅游促销宣传,不断拓展旅游市场

1、参与组织历代帝王庙主题旅游活动。

2、组织“第二届北京国际青少年嘉年华”夏令营活动。

3、组织第四届什刹海文化旅游节。

4、策划组织西外地区旅游节庆和长河休闲消夏活动。

5、完成奥运旅游产品宣传推介会的参展工作。

6、策划组织“京味文化之旅”台湾促销活动。

7、编印《西城旅游指南》系列丛书。

8、促进我区旅游景点与法国相关景点建立友好关系。

9、组织旅游企业的产品宣传推介,印制西城旅游活动菜单。

10、组织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和北京旅游博览会。

西城区旅游局

2004年12月29日

下载西城区文化委员会2015年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城区文化委员会2015年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西城区统计局工作计划

    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2005年工作计划 2005年西城区统计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一个核心,强化四个保障,提高一个能力。坚持以数据质量为核心,不出假数和真实可信是统计工作最基本的原......

    西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务员考核办法(合集5篇)

    西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务员考核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以及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职务、级别和工资的调整提供......

    西城区国资委2017年工作计划

    西城区国资委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年,区国资委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要求,围绕西城区功能定位和......

    西城区环卫中心2014年工作计划

    西城区环卫中心2014年工作计划 一、2014年工作总体要求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年,做好今年各......

    西城区商务委员会2009年度安全监管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打算

    西城区商务委员会2009年度安全监管 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打算 2009年,西城区商务委根据北京市政府和区政府安全委员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繁......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西政办发〔2010〕14号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 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

    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定稿]

    西 城 区 教 育 委 员 会 西城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西督字[2006] 01 号 ———————————————————————————— 关于2006年西城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

    文化工作计划

    文化工作计划 文化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南济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的意见,以刘元刚局长威海会议讲话中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论述为指导,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