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新余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8年新余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8年,全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有及省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备案管理,严格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管控,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依法开展调查处理,加强环保举报办理,为确保环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科学修订完善,定期开展演练,确保预案完备、可操作性强。
(一)预案修订备案。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规范本级和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工作,鼓励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定期开展预案编修评比。2018年8月25日前, 各级环保部门完成市级以上重点排污单位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和公开工作。2018年12月25日前,完成长江干流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沿江沿岸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订与备案。各级环保部门要提请并协助本级政府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年底前配合政府完成新余市突发环境应急预案修编与备案。(ニ)强化风险评估。进一步强化企业环境风险评估,2018年12月25日前各地完成石化、化工、医药、纺织、印染、化纤、危化品和石油类仓储、涉重金属和危险废物等重点企业环境风险评估,为实施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奠定基础。积极开展主要河流及湖库等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划定高风险区域,从严实施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推动沿江重大环境风险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三)定期开展演练。要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演练工作。各地年内原则上应开展一次应急演练,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整合环境监测网络,引导、鼓励应急救援队伍实现一专多能,切实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要督促各企业事业单位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搞好检验性演练,并建立演练档案,如实记录演练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等信息。
(四)随机组织抽查。市环境保护局将于今年6月10日前和12月10日前随机抽查各地备案情况。备案资料包括: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2.环境应急预案及编制说明;3环境风险评估报告;4.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5.环境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二、妥善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扎实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
(一)落实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要加强环境应急值守。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健全应急值守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同志带班和专人值班,确保责任落实到人,24小时待命。市环境保护局将不定期抽查各地应急值守情况。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进一步加强舆情跟踪研判,推进区域间、部门间信息共享,做到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尽早获取迅速核实和及时报告。对敏感信息、预警信息以及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要主动加强分析研判并迅速报告。要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认真落实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上报制度,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严格报送审查程序,指派专人,及时、准确上报相关信息。各地应于每年4月、7月、10月的第一周和次年1月3日前向市环境保护局执法支队报送突发环境事件季报信息。
(ニ)科学有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要着力解决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应急响应效率不高、信息公开不够及时等突出问题,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得到科学有效处置,力求将事件影响降到最低。要落实领导靠前指挥。对于涉及饮用水水源地、敏感时期、敏感人群以及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突发环境事件领导要快速反应、靠前指挥。一且发生较大以上或敏感突发环境事件,市环境保护局将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属地环保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要科学开展应急处置。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针对特征污染物开展监测,针对污染物扩散趋势进行监测布点并及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提高应急处置的时效性和科学性。要主动做好信息公开。进一步健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和舆情应对机制,及时准确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进展、环境影响等权威信息。加强专家解读和舆论引导,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回应公众关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实现全方位、多载体的动态发布,保障公众知情权,为突发环境事件的有效处置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依法实施调查和责任追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对事件原因、性质等组织开展调查,特别是对事发单位、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況进行调查,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对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要及时将调查处理情况报送市环境保护局及省环境保护厅。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依法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四)推进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影响和损失评估工作。市环境保护局督促指导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及环保部门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及时开展环境影响和损失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论向社会公开。
(五)抓好典型案例总结评估和警示教育。各级环保部门要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过程的“留痕管理”。对较大以上和典型突发环境事件开展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和环境管理提出整改措施和政策建议。建立事后评估机制,推动落实整改措施。通过印发通报、案例回放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防止同类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六)强化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管控。2018年,生态环境部将召开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阶段性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指导高新区环保分局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市环境保护局拟选取1家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较高的化工园区或者企业,指导其开展环境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建设试点示范。
三、积极做好环保举报受理工作
落实环境保护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保举报受理和调查工作,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环保诉求,有效化解环境社会风险,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
(一)推动环保举报规范化管理。要加强环保举报制度建设。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环保举报管理工作制度,开展环保举报专项培训,确保环保举报件的接报、办理和回访工作及时规范。要加大重点案件督办カ度。各级环保部门要重点查处督办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环境问题举报件,从源头防范化解环境社会风险。市环保局将重点加大对环保举报管理工作的督促指导,按月通报各地相关工作进展及案件办理情况,并适时对重点、热点举报件发布预警通知或进行现场督办。要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各级环保部门要主动公开举报渠道、举报件的办理流程和处理结果,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
(ニ)充分发挥环保举报数据作用。要全面推进环保举报数据联网。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机构,落实责任,及时将本辖区环保举报数据录入或导入全国环保举报管理平台。要探索开展大数据分析。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数据分析研判,充分发挥举报数据“千里眼、风向标”作用及时发现总结环保举报的苗头性、趋势性特点,结合社会、经济、规划等相关信息,为政策制定和各项重点工作推进提供数据支撑
第二篇:2012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2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2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及上级一系列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部署,着眼于建设小康XXX、和谐XXX的大局,围绕实施《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以抓好“两基”为前提,以抓好三个“四”为重点,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能力,科学预防和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努力夯实“基础基层”。要夯实基础。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即:逐步落实县级应急管理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解决有专人干事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解决有序有效干事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应急管理工作环境,解决有条件干事的问题。要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市、县两级、特别是县一级,要对各自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把脉,找准制约问题所在,加强对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每个县在2012年要至少抓2个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示范典型,创新思路,总结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均衡开展。
二、巩固扩大“四个成果”。一是巩固扩大组织体系建设成果。各县(市、区)要按照省要求,对口设置应急管理办公室(政府值班室),明确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职能,落实编制,配备专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确保市、县应急管理工作有效衔接。各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学校、企业要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各级相关部门要成立应急办或明确相关科室履行应急管理日常工作职能。二是巩固扩大应急预案建设成果。重点完成市、县两级“专项、部门、保障”预案的修订、增补工作,不断提升全市预案体系建设水平。加强对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学校、企业、医院等基层单位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每个基层单位、每项重大活动及重要岗位、重要基础设施都有应急预案和相应预案操作手册,全面提升基层预案建设水平。三是巩固扩大应急队伍建设成果。加强市县两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综合救援协调机制,特别是要推进各县(市、区)应急救援大队的软硬件建设,强化应急救援职能。切实增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要健全与当地驻军、武警、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应急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应急救援水平。进一步抓好各级森防、地震、防汛抗旱、水上搜救、煤矿及非煤矿山、公共事业保障、卫生疫控、城市“四供"等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切实增强专业处置能力。积极组织政府应急管理专家开展重点工作的调研、论证和评估,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市政府应急委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社会安全类专家组组长负责收集、汇总各自专家组的专家调研课题,于3月10日报市政府应急办,各专家组成员要积极予以支持和配合。推进志愿者应急队伍建设,提升规模和水平。四是巩固扩大应急保障工作成果。大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优化储备布局和方式,建立和完善全市范围内各级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 储备,正规管理,以满足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的需要。各县(市、区)和发改、财政、安监、公安、交警、消防、环保、卫生、商务、粮食、物价、林业、水务、国土、工信、交通、城建、城管、海事等部门,要制定2012年应急物资保障制度或规划,完善协议储备机制。市本级2012应急物资保障制度或规划由市发改部门牵头落实,在3月10日报市政府应急办,在半年和10月底上报应急物资储备综合情况。市及各县(市、区)要将本级应急管理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健全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保障应急管理工作各项支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也要进一步加强,优化布局,完善功能,适应需要。
三、继续加强“四项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政务值班制度和1小时上报突发事件信息时限要求,确保重大级别以上和敏感突发事件信息半小时内报送,坚决杜绝信息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将信息报告纳入突发事件责任追究体系,与突发事件处置失误一并追究,进一步提高应急值守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大对各地、各相关部门值守应急工作抽查、督查力度,及时向当地政府及部门主要领导通报有关情况,推动应急值守工作有效开展。二是继续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定2012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在3月10日前报市政府应急办,形成全市应急演练计划并印发实施。每次演练结束后,要组织好演练评估工作,找出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不断修订和完善所依据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 性,每一次应急演练都要及时形成评估报告报市政府应急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半年和10月底上报应急演练综合情况。三是继续加强应急知识宣教工作。进一步丰富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切实增强宣传效果,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各县(市、区)要不断完善应急管理网站,主要应急联动单位要在已有部门网站的基础上开辟应急管理专栏。要结合“5.12防灾减灾日”等各类公共主题宣传日,组织开展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知识的社会普及率。要认真抓好《“十二五”期间XXX市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落实,依托各级人社部门、党校、行政学院、社会教育资源开展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各级机关干部、应急管理人员、企事业负责人的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各相关部门要在3月10日前将各自《2012应急知识宣教计划》报市政府应急办,在半年和年10月底上报实施情况。四是继续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坚持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和预防与应急、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深入开展各领域重大危险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市各类风险隐患的种类、数量和状况,建立健全对各类隐患的排查、登记、评估、检查、监控制度,加强对普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危险隐患数据库,完善危险源的动态监控和消除机制。各县(市、区)及安监、公安、交警、消防、交通运输、城建、气象、环保、国土、海事、口岸、教育、水务、林业、农业、畜牧、外侨等部门,要在3月10日前 将本行业、领域的危险隐患排查计划安排、动态防控监管制度等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并在半年和10月底上报排查及防控情况。
四、不断完善“四个机制”。一是不断完善预警监测机制。整合气象、林业、水文、地震、地质、环保等自然灾害监测网络资源,建立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共享、紧急会商、协同防控综合预警机制。整合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直报网络资源,建立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沟通协调、信息直报、联防联控机制。整合食品药品安全、动植物疫情、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监督领域资源,建立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协同处置机制。整合公安、民政、信访等网络资源,建立民意诉求表达机制、公共安全信息研判、报告、预警机制。二是不断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定期组织市小型移动应急平台的维护和演练,时刻保持与省互联互通状态,及早向省应急平台传送突发事件现场视频图像,并适时将小型移动应急平台建设向县级延伸,为实现省、市、县小型移动平台联网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探索并争取建立市本级应急值守管理系统。安监、公安、消防、林业、水务、卫生、国土、环保、民政、城管、海事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各自专项应急平台建设。按照已出台的《XXX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积极做好市本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的前期论证工作,与省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协调推进。各县(市、区)也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参照省《指导意见》,拟定各自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并抓好具体实施。三是不断完善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相关部门的应 急联动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市及各县(市、区)要加强与中、省直有关单位联系,定期进行突发事件信息交流和应急处置业务会商,不断完善地方与中、省直部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处置快捷。逐步与俄布市相关部门建立应急管理区域合作机制,增强XXX与俄布市协同联动应急能力。四是不断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工作,重点抓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任务指标的落实,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认真落实《县(市)区应急管理工作责任指标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把每项考核评价指标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各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认真评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推进工作。
X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12月23日印发
共印170份。
第三篇:关于应急管理工作要点汇总
关于应急管理工作要点汇总
xxxx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市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
一、强化应急值守,着力提高信息报送质量
(一)加强值班值守。
完善值班体系,配强专业值班队伍,发挥“承上启下、上传下达、下情上报、联系左右”枢纽作用和综合协调职责,确保紧急事务和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理。(二)加强值班督查。
严肃值班工作纪律,严格落实xx小时专人在岗值班、节假日领导在岗带班等制度,加大值班值守工作指导和抽(检)查力度,确保值班在岗在位、联络畅通。(三)加强信息报送。
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网络,巩固、完善政府值班系统信息主渠道。发挥基层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作用,拓宽社会面信息搜集的新途径,主动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努力提高信息报送质量和有效性。二、突出科学规范,着力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四)深化预案管理。
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着力提高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突出抓好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能源、交通等重点部门,大型会展、文化体育、节日旅游等重大活动预案的修编工作。(五)注重修编质量。
采取学习交流、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切实提高应急预案修编能力。对突发事件开展符合事件发生发展规律的假定和设想,对过去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反思,并借鉴类似案例经验教训进行补充完善,全面提升预案修编质量。(六)强化预案演练。
积极开展桌面演练、实战演练,定期组织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演练,推广开展“双盲”突袭式演练,检验应急预案操作性,优化装备使用和应急处置流程,促进各单位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努力提高协同联动应急水平。三、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综合救援能力
(七)加强机构建设。
结合换届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充实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权限,强化职能作用。健全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引导村(社区)把应急管理纳入基层自治管理范畴。(八)建强专业队伍。
整合现有应急队伍资源,强化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优化装备物资配置,加强日常训练演练,提高队伍实战能力。强化各级各类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充实完善专家库、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决策建议、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作用。(九)夯实基层队伍。
在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层面加快推进一队多能应急队伍建设,形成协调有序、专兼结合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强化动态管理,杜绝基层应急队伍人员长期不在位的虚设现象。
四、注重源头预防,着力提升监测预警水平
(十)加强风险排查。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开展辖区范围内容易引发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的调查、登记和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健全风险隐患信息数据库,实时进行检查、监控,积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切实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十一)加强监测预警。
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健全预警信息功能,扩大预警信息范围,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创新针对农村、特殊人群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话、短信等媒介和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和防灾避灾措施通知到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居民户。(十二)加强综合研判。
完善相关部门牵头、关联部门参加的综合分析研判机制,加强对突发事件监测信息的分析研判,健全多部门分工共享机制,提高监测预警信息快速获取、分析、研判和处理能力。五、健全处置机制,着力增强协调联动能力
(十三)提高先期处置能力。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原则,进一步压实各县(区)、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单位)应急管理、应急准备和先期处置的责任,夯实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不断提高基层的突发事件先期处置能力。(十四)规范现场处置工作。
进一步完善较大以上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制,从信息接报、指挥部建立、工作组划分、工作组协调衔接、现场秩序控制、救援指挥等各个环节规范现场处置流程,强化装备、通讯、交通、后勤等保障,确保快速、高效处置突发事件。(十五)加强区域协调联动。
进一步整合本地本部门的各类应急资源,建立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上级救援机构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深化与周边市(州)、县(区)应急管理区域协作机制建设,加快建立高效快捷、运转有序的应急协作指挥、应急物资储备合作保障、应急力量跨区域联演联训等机制。六、加快平台建设,着力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十六)加强应急平台建设。
落实应急平台建设和运维经费,按照“统规划、分步建、边建设、边联通、边应用”原则,加快推进市政府、县(区)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升级改造市级有关部门(单位)专业应急平台,与市政府应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形成资源共享、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全市综合应急平台体系。(十七)完善应急资源数据库。
建立健全应急体系建设情况调查统计制度,进一步补充完善应急预案、救援队伍、救援物资、救援装备、应急专家、避难场所等应急资源数据库,为应急平台建设提供坚实的信息支撑。(十八)强化应急保障能力。
统筹规划布局各级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库,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方式和数量,及时更新、随时调用,实现各类应急物资的综合动态管理。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统筹安排应急避难必需的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疏散避难需要。七、抓好宣教培训,着力强化全民应急意识
(十九)创新宣传模式。
强化应急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建立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展应急宣传教育的工作模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力求实现村组、社区全覆盖。新闻媒体要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等知识的公益宣传。(二十)加大培训力度。
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应急管理知识、能力的教育培训,并将其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校)培训内容。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大、中、小学校日常教学体系,落实相应的课程和课时。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培训,切实落实高危行业和领域从业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制度。(二十一)深化交流合作。
根据应急管理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到省内部分市(州)及全市有关县(区)学习,取长补短,全面提高各级应急管理综合能力。第四篇:15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5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15年全县应急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县委九届五次全会、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县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结合省市政府关于2014年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大名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基础,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一、推进应急平台建设
(一)推动突发事件信息网上报送系统全面投入使用。在保障突发事件信息网上报送系统正常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信息报送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全面实现突发事件信息网上报送。
(二)开展应急资源信息数据采集。全面开展应急资源信息数据采集、录入工作,各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提高信息采集数据质量,确保高质量完成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三)探索应急联动机制。县政府应急办牵头对全县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强化部门间的协调联动,逐步实现应急物资、装备、队伍统一协调、调度。利用网上报送系统,探索区域间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加强交流与协作,努力实现应急信息和资源共享。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四)完善基层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各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配齐配强应急管理专职人员,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职能。规模以上企业、高危行业、各类学校都要明确应急管理人员和职责,确保机构健全,人员和职责到位。结合县气象信息员建设工作,探索建立村级应急信息联络员制度,做到遇有突
发事件第一时间报告。
三、完善预案管理体系
(五)推进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县政府应急办要对全县各类应急预案制定情况进行摸底、备案。各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对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进行核实,彻底弄清底数。没有制定预案的要抓紧制定,已编制的预案要根据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逐步建立应急预案制定、修订、完善的动态管理机制。
(六)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各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报县政府应急办备案,适时开展应急预案专项演练、综合演练等活动。
四、强化应急队伍建设
(七)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原有救援队伍的职能,加大对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资金投入,提高应急装备水平,提升专业救援能力。
(八)推进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开展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工作,建立相应数据库,逐步完善专家信息共享机制,不断完善专家队伍管理制度,健全专家参与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的工作机制。
五、增强物资保障能力
(九)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县民政、发改、水利、商务、粮食等部门要发挥应急物资储备综合协调职能,结合工作特点,科学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确保应急物资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
六、重视预防防控工作
(十)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各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对突发事件风险的日常监管。要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风险隐患监测网络。重视风险隐患评估和整改,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评估,制定整改防范措施和方案,全面组织落实整改。
(十一)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通讯网络、广播电视等现有渠道,拓展微博、微信等新型发布渠道,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广
度及深度。
七、开展应急宣教活动
(十二)重视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各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防灾减灾日”等各类主题宣传日,集中开展宣教活动,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知识的社会普及率。
(十三)加强各级应急管理干部培训。依托现有资源,通过讲座、集中学习等形式,组织实施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切实提升应急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八、做好应急值守工作
(十四)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紧急情况重大事件报告工作的通知》(大办字〔2011〕53号)和县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和重要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大政办〔2012〕68号)等文件要求,切实抓好贯彻执行。
(十五)推进政务值班作风建设。各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遵守值
班工作纪律,扎实推进政务值班工作作风建设,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在作风转变、信息通畅、运转高效上下功夫,提升全县政府机关应急值守服务能力和水平。
(十六)推进政务值班标准化建设。各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各项应急值守制度,确保值班人员24小时全天在岗,联络畅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改善值班工作条件,建立正式的值班日志和值班报告,规范管理值班文档,日常值班信息登记实现模块化、标准化。县政府应急办要适时对全县政府系统值班工作及值班室建设情况进行检查。
以上这篇2015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管理资料下载网,谢谢。
第五篇:2012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博乐市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博乐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紧紧围绕博乐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发展目标,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及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应急管理示范点深层次建设,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普及,不断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巩固应急机构建设成果,继续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各乡镇场、街道、市直各部门要根据人员变动及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和充实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制订应急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对辖区应急管理工作定期进行研究和部署。各乡镇场、街道要加快应急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的配备,在工作经费及相关补助等方面予以保障;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业务例会制度,着力提高基层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业务能力,切实承担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指导督促职责。各乡镇场、街道以及各专项指挥部要完善协调联络机制,与驻地军队、武警部队、农五师团场(连队)加强信息沟通。市、乡(镇、场、街道)两级应急办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专家组(技术指导组)工作机制,严格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定期向专家通报制度,发挥专家组(技术指导组)作用,经常性组织开展应急管理专家调研活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物资储备、避难场所建设、信息发布、征用补偿、责任追究等各项配套制度措施。
(五)加大救援队伍建设及物资储备,提升应对处置能力。按照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博乐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向“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救援”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方向发展;市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卫生、农机等部门结合行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乡镇场、街道要着力提高基层突发公共事件先期处置能力,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对应急救援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变动情况每半年报市应急办备案。市应急办制订和下发应急物资管理报备办法,加强对全市应急物资进行整合和管理,市交通、水利、林业、畜牧、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急资源普查统计制度,建立应急资源台账,创新储备制度、方法和措施,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及规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和更新,同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物资协同保障和高效调运机制,确保满足调度使用。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代储应急物资制度,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应急管理资金保障机制。
(六)全面推进应急示范建设。制订博乐市应急管理示范创建方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乡镇(街道)、学校、社区、企业积极参与示范创建,配备必要人员、装备,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建成标准化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逐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场、街道及市直各部门要切实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社会风险、保障发展成果、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将应急管理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大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扎扎实实把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各乡镇场、街道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博乐市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要求,强化日常工作,突出工作实效,加强相关材料的报送。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将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与年终考核、评先选优挂钩,以突出工作实效为目的,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激励作用,全面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