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乡县煤矿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武乡县煤炭工业局
关于煤矿安全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
市煤炭工业局:
经过这次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后,我县保留煤矿13座,其中山西潞安温庄煤业由潞安集团监管,其余12座均为地方监管;目前,全县生产矿井4座,建设矿井9座,高瓦斯矿井6座,低瓦斯矿井7座。按照市煤炭局安排根据省厅调研提纲要求,现将我县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政策和证照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当前煤炭工作存在的问题
1、煤矿安全监管
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后,煤矿单井规模、机械化程度、全员素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和提高,但是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的地质灾害类型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采空区积水的治理、上层老空水治理、带压开采、吸附性瓦斯的治理、放顶煤开采的防灭火治理等灾害直接威胁着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近年来随着煤矿安全管理的不断深入和煤炭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少煤矿也加大了安全和科技方面的投入,但是安全投入和生产比例不协调,还存在有差距;特别是煤矿企业高素质人才缺乏,在现代化设备面前显的束手无策,这给安全监管也带来一定困难;这次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后,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方面还存在差距,煤矿的主体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正在建立和完善,安全监管人员配备还是有一定差距,安全监管力度还是不够。
2、煤炭行业政策
这次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后,煤矿劳动用工虽然调整到煤炭主管部门,还存在人社部门和煤炭部门的综合协调过程;生产转建设要求一井一面达生产能力等问题,行业政策可变性大,企业审批难度大,审批周期长,不同程度影响了煤矿建设和生产的进度。
3、证照办理
这次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后,煤矿企业所有证照全部换发,但证照有效期太短换证太频繁,这就加大了煤矿企业办理证照的难度和影响了办理证照的进度,即使是这样煤矿企业也经常面临着无证生产和建设,直接影响了生产和建设的合法性。特殊工种培训后证件不能及时发放到煤矿企业,造成培训合格而无证上岗。
二、今后的工作建议
1、对这次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中遗留下的问题,如调整主体企业、税收清算等,建议上级部门要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确保这次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彻底完成。
2、建议煤炭行业政策要有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为煤矿企业创造优质环境。
3、建议煤炭主管部门加大安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素质,变招工为招生和在岗人员再培训,采取引进招聘外来人才,煤炭主管部门和安全培训中介机构要协调配合、统筹兼顾,培训合格后及时下发证件,真正做到持证上岗标准。
4、延长煤矿企业证照有效期限,保障煤矿生产和建设的合法性,如煤炭生产许可证已换发成长期证,用年检办法管理该证件,其它证件能否效仿。
5、加大煤矿企业的专项安全检查力度,确实能为煤矿企业查出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服务。
6、建议煤矿企业的安措资金和维简费,能否加大提取额度,确保煤矿企业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到位。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第二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建议
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建议
根据市食安办通知要求,结合近几年我局在猪肉和酒类食品安全领域方面所做的工作,我们建议:
一、强化政府责任,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要发挥已成立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组织、协调作用,牵头开展行之有效的监管工作。要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即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环节的监管;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协调机制,逐步形成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反应灵敏、无缝对接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
二、宣传培训并举,提升安全责任意识。
食品安全监管各职能部门要利用电视、报刊、传单、标语、举办假冒伪劣商品展览等载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的食品安全知识,逐步提升公众的安全消费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各监管部门应一方面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业主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把好食品安全“入口关”;另一方面引导消费者改变不良消费习惯和心理,特别应重视对留守老人、儿童的教育引导。
三、建立公示制度,加大监管打击力度。
建立食品公示制度,在媒体上和生产企业、经营场所等公示不合格的食品,提示、告知和引导广大群众购买放心食品。加强行业自律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信用评价、食品安全信用披露、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等制度。各部门要形成联合执法机制,针对难点问题经常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以“送货下乡、厂家直销、降价促销”等名义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遏制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的蔓延势头。
四、健全社会监督,营造支持参与氛围。
要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热线等电话作用,在社区、农村广泛建立消费维权监督点,设立食品安全监督协管员,积极发动他们向群众宣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及时传达上级和食品安全监管各职能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对发现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对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收集掌握本区域内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并定期向职能部门反馈。
第三篇:关于县级安全监管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县级安全监管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县安监局钟敏
一、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江西省西北部,版图面积4504平方公里,县境南北距离76公里,东西距离97公里,人口82万,辖36个乡镇,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县和矿产资源大县。县安监局自2002年成立至今,现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行政编制12人,事业编制4人;专业技术人员2人,其他13人;年龄在30岁以下1人、30—40岁4人、40—50岁6人、50岁以上5人);内设机构为3股1室1队1心(既办公室、矿山监管股、危化烟花爆竹监管股、综合股、监察大队、培训中心),每个股室仅配备1名负责人,无其他工作人员;工作用车2辆(其中一辆为越野执法车);无自已的办公楼。直接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有781个,分别是非煤矿山企业127家(其中:地下矿山3家、市局发证露天矿山26家、粘土及页岩砖瓦厂68家、采砂场46家、尾矿库5座)、危化经营单位211家(其中:生产储存使用企业15家、加油站46家、油漆农药销售点150家)、烟花爆竹经营单位443家(批发企业1家、委批点22家、零售经营户420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监管人员不足。每个乡镇虽配有1名分管领导及
1至2名专职安监员,都属兼职、无编制、无经费、且乡镇其他工作任务繁重,乡镇安监人员工作基本上是应付式的,很少单独、直接参与安全监管工作,全县安全监管工作自然落到县安监局头上,县局含局长在内实际监管人员11人,面对4504平方公里的大县,且直接监管生产经营单位多达781个,任务确实繁重,监管人员严重不足。比如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全县监管点127处,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最远矿点离县城有110公里,监管人员就配备1位副局长和1位股长,就算每天跑4个矿山,至少要30多天才能跑完,更何况县里还有其他中心工作,造成监管人员力不从心;还有就是现在各级政府负责人认为,凡是涉及到安全的事情都是安监部门的职责,将很多其他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批给安监部门办理,职责范围不清,比如我县去年“7〃24”交通事故,也要按生产安全事故来考评,把道路交通安全等同为生产安全,使用安全生产范围扩大,捡到蓝子的都是菜,使安监部门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又比如现在按要求各级安监部门又得接下职业病现场监管这一摊子,我县没有成立职业病监管股室,也没专人负责管理,监管基本停留在申报层面,现场监管基本空白,抛荒自家“责任田”,形成监管盲区,造成安全监管难以到位。
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当时成立县级安监部门时,人员由财办转过来的,以后大部分是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其
专业背景与专业监管工作不对口,矿山类专业人员2人,也在其他行业太久,专业也得从头再来,如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及职业病监管,要求专业性很强,甚至于检查隐患时,隐患认识你,你不认识隐患,造成安全监管难以到位。
三是监管装备不足。我县安监部门除了一辆执法车,检测仪器、检验设备基本为零,安全检查防护用品配备不足,安全检查靠“手摸、耳听、鼻闻、眼看”,缺少检查手段,造成安全监管难以到位。
四是监管经费不足。我县版图面积达4504平方公里,直接监管生产经营单位有781个,到省、市办事达220公里以上,区内交能欠发达,监管办事成本高,安监系统又无收费项目,除了每年30万元专项经费外,无其他公用经费预算开支,人员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治理连重点行业、领域都不能达到监管要求,造成安全监管难以到位。
五是执法难度较大。首先是地方发展的压力,现在各级都在抓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搞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项目多,监管难度加大,更有企业借故拒绝检查;其次就是上面规章不明确,甚至打架,如石煤开采发证问题,国土部门作为非煤矿山许可,可以办理石煤采矿许可,而安监部门附加条件,认为作燃料使用就按煤矿矿山许可,不按非煤矿山许可,作为提炼金属矿物才可以按非煤矿山安全许
可,面对我县石煤开采用作烧制石存在的安全隐患;还有就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有的老企业在安全投入欠帐严重,这样的企业往往又涉及大量人员就业、资金、社会稳定等诸多问题,如我县好多乡村道路的危险路段改造,因资金现阶段没办法到位,安全隐患很难治理,采取禁止通行与处罚根本上行不通,执法难度可想而知,造成安监执法难度大,安全监管难以到位。
六是体制机制不顺。现阶段,安全生产范围无限扩大,工作职责不清,特别是责任追究方面,比如矿山方面只要出了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就要追究安监部门人员的责任,而象交通安全事故方面又有多少追究了交通安全行业管理部门的责任呢,搞得县级安监部门人人自危、如履薄冰,不利于安县级安监队伍的建设。
七是县级安全生产领导力量配备不足。因安全生产责任重,县领导一般都不太愿意分管安全生产领导,县常委一都不分管这行业。
三、几点建议
一是完善机制体制建设。建议省级安监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安监部门的监管范围、职责、问责制度,明确县级安监机构行政单位编制问题,在目前乡镇安监机构难以到位的情况下,按监管辖区的大小、行业种类的多少、企业数量等指标以及机构内部设置的需要,明确规定县级安监机构人
员合理的配备比例,在机构人员不能垂直管理时,还必明确安监人员人均工作经费参照政法系统2.7万元/人执行。
二是加强安监队伍建设。第一,安监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对安监机构、人员编制、人事任免、人员经费、资格培训、业务指导、装备配发等归口省安监局垂直管理,同时受当地政府领导,承担安委会办公室工作,如维持现有体制,省局要有明确规定对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硬性指标实行地方政府督查、考评;第二,安监人员的招录采取面向全国纺一招考方式,严格条件选拔对口人才进入安监系统,提升监管人员专业水平;第三,乡镇基层安监人员,建立真正意义上专职安监队伍,必须出台相关文件在编制、经费上要有保障,或是乡镇基层安监员由县级安监局派驻、管理。
三是加强安全生产领导力度。在国家这种重视安全生产大气候、大环境下,省里应明确规定县级政府领导必须由常委副县长来抓安全生产工作,县级安委会成员必须由各单位一把手担任。
四是建议省局加大对县区安监部门的支持力度。在装备、经费上要对县区倾斜,特别是象修水这样的国贫县,更要加大支持力度,象在安全检查、检测、监控、事故调查、应急求援等方面加强县级安监部门的装备水平上不要县里配套资金。
五是建议给从事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营造一个宽松环境。
首先,要关心爱护,不要老是从上到下讲追责,搞得人心惶惶;其次,省里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安监人员的岗位津贴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对工作出色、作出成绩的基层安监人员,予以提拔重用,激励基层安监人员个个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最后,省局争取出台相关政策,县级安监人员一般不得抽调搞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等县政府其他中心工作,保证县层安监人员工作时间和效率。
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条件,而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前提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将越来越重,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这些都要靠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来完成。而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正处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前沿、最基层,因此说,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直接关系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我认为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建设一支过硬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特别是应该注重抓好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队的建设。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一日
第四篇: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如何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责任
中国人历来就有在节庆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烟花爆竹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但烟花爆竹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燃放等环节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在生产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或在零售场所超量存放烟花爆竹、或不按要求正确燃放烟花爆竹等,往往会发生一些爆炸、火灾事故,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和《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我县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与要求,切实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着力进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县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仍存在一些急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安全检查制度不落实。对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管,我县实行县职能部门和属地为主体的监管职责,要求镇办、村两级干部负责日常监管,承担安全责任,坚持每月排查。但由于个别镇办地处与外市县的交界处,这些地方有非法制贩烟花爆竹的传统,又相对管理薄弱,随着国家对烟花爆竹行业实行严管,这些地方成了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的重要对象。通过县镇两级几年的努力,全县的非法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可由于受利益诱惑,加之烟花爆竹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个别人员顶风冒进。作为日常安全监管主力军的村级组织,个别基层干部出于眼前个体利益的考虑,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县政府职能部门集中开展的专项整治和打非工作往往得不到他们的有效配合,县乡多次三令五申的安全检查到最基层往往得不到落实,流于形式。
二是打击非法生产难到位。最近几年,汉寿县公安、安监、质监、工商等部门整体联动,狠抓整治,着重打非,先后铲除非法生产窝点18处,现场销毁黑火药、引火线、氯酸钾等原材料1000多公斤,收缴成品2000多件。但是我县当前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每年开展1-2次集中整治行动让非法生产烟花鞭炮隐蔽化,移动作业性强,排查难度加大,再加上经费投入不足,没有相应的打非设备,仅靠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和群众的举报,难以实施有效的打击,难以有效遏制非法生产的现象。
三是生产经营安全无保障。我县现有鞭炮生产企业2家,烟花鞭炮经营公司3家,销售烟花爆竹网点80多家。由于企业规模小,部分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业主安全责任的主体意识不强,安全投入和安全设施不足,安全管理不够严格。经营业主存放烟花爆竹不符安全管理规定,县里组织检查一次整改一次,问题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烟花爆竹安全事故,存大很大的安全隐患。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稍有放松,就有可能发生大的安全事故,强化对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管,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协作配合,全面落实烟花爆竹监管责任
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重多部门、众多环节,单靠哪一个部门无法完成此项工作,需要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相互协作,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条块结合,形成合力,建立定期信息互通制度,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定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提高监管工作效能。要按照“属地管理”、“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
二、依法行政,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
对烟花爆竹生产单位,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对生产线的各个环节的操作是否规范,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烟花爆竹的存放仓库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存在超量存放等情况进行督导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定期对生产人员及仓库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进行规范化操作。对销售商店和个体工商业户,要认真检查其库房条件,是否安全可靠,达到标准,对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准办理《销售烟花爆竹临时许可证》。安监、工商、公安等部门,加大对非法生产烟花爆竹活动的查禁取缔力度,重点加强对烟花爆竹传统产区和销售的安全管理,对违法生产和无证经营的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要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三、广泛宣传,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继续加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省相关政策、规定的宣传力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深入宣传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强化群众安全意识。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烟花爆竹管理法规及安全燃放规定,教育广大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提高守法自觉性和自我防范保护意识,营造安全、文明、正确燃放烟花爆竹的社会氛围,防止因燃放不当引发人身伤亡事故。设立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群防群治,扩大群众基础,动员全社会力量联合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烟花爆竹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消费品,在人们红白喜事和各种庆典文化中有其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它的易燃易爆高度危险性,决定了它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如果稍有不慎也极易造成财毁人亡等事故,以致于酿成严重的社会不良后果,影响人们安定和谐的生活。因此,党和政府才给予高度重视,实行严格管理。一个合格的烟花爆竹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必须充分履行各自的主体责任,三者互为依存,不可或缺。反之,就会出现不安全的结果,只有当消费者安全地燃放完毕,达到了身心愉悦,满足了其精神需要,才算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这个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才得以实现。要保证这种特殊商品使命的华丽实现,政府职能部门的安全监管,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经营活动,消费者的安全燃放行为三个责任主体和谐的社会局面将被破坏,其后果是严峻的。
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是行政责任主体,对烟花娜竹承担安全监管主体资任《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对安监、公安、工商、质监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定,即概括为: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指导服务、查处违规、打击非法。
浅淡各职能部门联合监管烟花爆竹
中国人历来就有在节庆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烟花爆竹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但烟花爆竹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燃放等环节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在生产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或在零售场所超量存放烟花爆竹、或不按要求正确燃放烟花爆竹等,往往会发生一些爆炸、火灾事故,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公安、安监、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各自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储存和燃放等环节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但各职能部门在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多头监管,缺乏协作配合,形不成安全监管合力;部分地区在打击烟花爆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相关职能部门还存在推诿扯皮,工作不主动,职责不落实,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到位,打击成效不理想等现象。
为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监管工作取得实效。笔者认为各职能部门应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加强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储存和燃放等环节的安全监管。重点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烟花爆竹联合执法责任。各地应成立由公安、安监、工商、质监、交通等部门组成的烟花爆竹联合执法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各部门联合执法行动,依法打击烟花爆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燃放等行为,规范整顿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秩序。下设烟花爆竹联合执法办公室,具体负责烟花爆竹联合执法相关工作。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要求,明确各职能部门在烟花爆竹联合执法工作中的安全监管责任,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联合执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履行好安全监管职责。
二是建立机制,进一步完善烟花爆竹联合执法制度。烟花爆竹联合执法机制是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公安、安监、工商、质监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密切配合,联合行动,形成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的执法合力,进一步强化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力度,建立规范、有序、安全的烟花爆竹市场经营体系。建立健全烟花爆竹联合执法定期例会、信息通报、举报查处等制度。建立由安监、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参加的烟花爆竹联合执法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制定本地区烟花爆竹联合执法实施方案。各职能部门要定期通报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分析本地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形势,提出工作措施和要求。交流各部门对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的做法,部署集中打击行动。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定期公布烟花爆竹监管信息。对烟花爆竹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各职能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措施和办法,确保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安全。
三是联合执法,进一步排查烟花爆竹安全隐患。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作配合,加强对烟花爆竹的联合执法力度,采取高压态势,形成打击合力,严厉打击“私产、私销、私储、私运”烟花爆竹的违法行为,规范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秩序。根据烟花爆竹联合执法实施方案,确定联合执法的时间、范围和内容,重点做好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及全国“两会”等重大节日和重要时段的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创新烟花爆竹执法形式,充分发挥联合执法的作用,组织烟花爆竹联合执法成员单位,采取抽样检查、重点督查、整改复查等多种方式,集中开展烟花爆竹联合执法,确保联合执法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达到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发现隐患,及时治理,使烟花爆竹联合执法行动取得实效。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管,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烟花爆竹联合执法办公室对举报线索要进行收集,汇总,分析,组织力量进行查处,对无证非法违法生产、储存、销售烟花爆竹的单位及窝点,一经查实,发现一起,严厉查处一起;对非法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加强宣传,进一步增强全民的烟花爆竹安全意识。从现有的烟花爆竹事故案例分析,80%的烟花爆竹事故是由于“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部分群众燃放不当造成的。因此,必须加强烟花爆竹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一是各级安监部门要重视对烟花爆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制定烟花爆竹安全培训计划,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培训措施,结合岗位特点,采取灵活的培训方法,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努力实现对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培训目标,提高其安全素质,促进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二是加大烟花爆竹安全宣传力度,充分运用电台、电视台及报纸等宣传媒体,宣传烟花爆竹法律法规,普及烟花爆竹安全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引导群众到有《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的正规商店购买烟花爆竹,要选择外包装标志规范,产品外观整洁,部件完好的烟花爆竹,并按要求正确燃放,确保烟花爆竹燃放安全。
第五篇: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模版)
浅谈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相继出现,严重威胁着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凸显了目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不少漏洞。从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不少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一、受消费水平的影响,群众安全意识淡薄。受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影响,群众的消费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购买食品首选价格“便宜”,一般不特别考虑食品安全问题。群众普遍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对购买的食品是否是正规合格企业产品、是否过量使用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关强制性标准等,并不知道如何识别。另外,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多人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还有一些价值较低的假冒伪劣小食品,维权成本高,经济不划算,也是群众不愿主张权益的原因之一。这些因素都为低成本、低价格的假冒伪劣食品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二、部门联系松散,联合监管存在真空。目前在县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涉及到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等多个部门。在具体的监管工作中,实行的是分环节监管,养殖、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分别由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管理,但是每一个监管部门管辖环节具体界定及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还不够明确。由于许多具体职能交叉,界线不清,容易滋生职能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工作存在漏洞,监管出现真空。比如饭店饮食安全现在就没有明确具体的职能部门管理,地沟油、过期变质等许多不符合卫生安全的食品被广泛使用,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各职能部门间也没有明确的牵头单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各管各的,造成部门间协作配合不力,形不成齐抓共管的联合执法局面,导致“五龙治水”都管不好老百姓的一顿饭。
三、监管手段有限,执法人员水平不齐。目前,基层食品安全的技术监管水平有限,食品质量检测手段比较落后,在查处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时,难以提供精确有效的检验结果。监管人员在日常监管和巡查的过程中,仅靠经验和以有效期、保质期、商标包装等方面凭查证、询问、手摸、眼观等方式做出粗略判断,大大降低了食品的安全率。与此同时,一些监管人员安于现状,不注重提高业务水平,对于食品安全监管、检测一知半解,实际操作能力低下;巡查时走马观花,发现不了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点。还有少数执法人员缺乏责任心,或滥用职权,不作为、乱作为、滥作为,借口人手不足、点多面广、社会风气不好等原因,对生产、销售、贩卖不合格不卫生的食品不管不问。还有的部门以罚代管,光顾关心自己的利益,忽略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导致监管缺失,埋下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四、从业人员混乱,健康卫生缺乏监管。据调研了解和市工商、食品药品监督、质监、卫生监督等部门采集的数据显示,当前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商业道德,只图经济利益,不管商品质量,不考虑人们食用不合格食品所造成的恶果。个别人还为了高额利润故意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损害别人的健康。
五、违法成本低廉,部门监控打击不力。虽然有关的职能部门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小作坊、经营户点多面广,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最主要的问题是因为部门监控打击的力度不够大,违法成本低廉,许多劣质、公害、过期变质的食品堂而皇之出现在超市、农贸市场、街头小摊上。不少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特别是豆制品、熟肉制品、面点蛋糕小作坊主要集中在老城区背街小巷、农村集贸市场,周围污水常年不断,垃圾以及变质变味腐烂果、菜长年成堆,苍蝇乱飞,虫鼠泛滥,加上小作坊生产场地和从业个人无卫生防护,隐藏着食源性食品安全风险。集中在各中、小学门口的售卖即食小食品的小摊小店,往往是一些“三无”食品,严重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街上随处可见的烧烤流动摊,营业时浓烟滚滚,既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又影响群众健康,但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效的整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重大,对于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要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建议:
一、强化政府责任,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要发挥已成立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组织、协调作用,牵头开展行之有效的监管工作。要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即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环节的监管;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案件。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协调机制,逐步形成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反应灵敏、无缝对接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把食品安全监管纳入乡镇政府、各监管职能部门综合目标考核范围,确保监管到位。
二、宣传培训并举,提升安全责任意识。食品安全监管各职能部门要利用电视、报刊、传单、标语、举办假冒伪劣商品展览等载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的食品安全知识,逐步提升公众的安全消费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各监管部门每年应分别对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业业主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业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增强企业法人的第一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把好食品安全“入口关”。引导消费者改变不良消费习惯和心理,特别应重视对留守老人、儿童的教育引导,提高群众辨别食品好坏、优劣的能力,力求让他们做到不干不净的不买、假冒伪劣的不买、来路不明的不买。也可按照辖区实际和食品季节变化实施分类监管,作好消费者的普法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发放相关资料、组织定期宣传会、巡查执法过程中宣传等方式来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力争在消费者消费前将安全隐患消除,以确保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
三、构建信息平台,提高检验检测水平。食品安全是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原则下实施的一项工作。政府除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外,还应根据当前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不足的现状,适当增加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编制和财政投入,建立健全食品监管网络,提高整体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可以利用科技经费、政府财政扶持、部门自身争取的办法来增添必要的食品检验检测先进设备,改善检测条件,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对有条件的检测机构要加强达标工作,取得上级有关机构的资格认证,为打击食品生产违法行为,维护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要重视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建设,将有关食品生产经营、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信息在各职能部门间互相交流通报;加强沟通与协作,做到各部门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动态管理,切实形成监管合力,共同筑好食品安全监管的“防护墙”。
四、突出重点环节,加大监管打击力度。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摸清家底,层层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企业。围绕农村、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校园周边、餐饮业等关键环节,米、面、油、白酒、豆制品、肉品等重点品种实行专项治理,依法从严打击食品生产、经营的黑窝点和无证摊贩,依法追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经营、餐饮业等企业的违法行为。建立食品公示制度,在媒体上和生产企业、经营场所等公示不合格的食品,提示、告知和引导广大群众购买放心食品。加强行业自律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信用评价、食品安全信用披露、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等制度,增强全社会的食品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进一步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原材料备案等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入市场。各部门要形成联合执法机制,针对难点问题经常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以“送货下乡、厂家直销、降价促销”等名义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有效遏制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的蔓延势头,让制售、贩卖假冒伪劣食品者无处藏身,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要加大对“三小”(小饮食店、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小摊点)的整治力度,通过关门取缔一批、停业整顿一批、舆论曝光一批的举措,切实提高“三小”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的卫生状况。
五、健全社会监督,营造支持参与氛围。在目前监管部门监管力量和监管手段有限,而短时间又得不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针对全市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食品安全隐患随时存在的现状,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督网、12315举报网等网络作用,在社区、农村广泛建立消费维权监督点,设立食品安全监督协管员,积极发动他们向群众宣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及时传达上级和食品安全监管各职能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对发现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对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收集掌握本区域内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并定期向职能部门反馈。让这些食品安全监督网络真正成为全市食品安全的“前哨”,成为食品监管部门在基层一线的力量补充。同时,强化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人人重视食品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监督”的良好氛围,延伸食品安全监管链条。
六、注重队伍建设,提升执法履职能力。各职能部门要结合相继开展的创业服务年、“树形象、促和谐、争一流”主题实践、创先争优、“三民”活动等,对机关干部群众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整顿部门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增强执法人员履职为民、共促发展的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对专业技术人员要定期组织业务技能学习培训,大力提高业务技能和履职能力,以更好地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及时补充队伍新鲜血液,选拔一批工作能力强,有进取心,敢于承担责任的年轻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来,保持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要整肃单位内部纪律,对在工作岗位上不作为、乱作为,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的害群之马予以严肃处理;对作风消极散漫、群众口碑不佳的人员要及时予以诫勉谈话,塑造风清气正、尽心履职、高效廉洁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切实把好人民群众身体安全健康的第一道关,预防“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