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南通建设工程质量工作要点
2018年南通市建设工程质量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意见》和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座谈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城乡建设为目标,以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为主线,坚持效率优先、质量第一的原则,突出监管巡查,严格施工管理,不断提升我市工程质量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2018年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实现全市工程质量投诉稳步减少;开展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各地均培植一批示范工程,积极开展“紫琅杯”、“扬子杯”、“国家优质结构工程奖”和“鲁班奖”等优质工程创建活动。
三、工作举措
(一)创新工作方式,完善监管制度
1.推行监理报告制度。试行监理单位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质量监理情况。构建工程质量监理与监督协同工作机制,形成质量管理合力,建立各方信息互通,形成监管协同互动的良性工作格局。
2.试点推行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根据省厅关于住宅工程质量保险试点实施意见,在市区试点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条款约定,对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出现的工程质量缺陷履行赔偿义务。同时保险公司通过引入第三方管理机构,为住宅建设工程提供全流程质量风险管控服务。
3.探索建立城建工程现场指挥部制度。为进一步提高重点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质监、安监相结合,下
—1—
沉一线,靠前监管的现场工作制度。市区轨道工程建立现场质量、安全监管指挥部,实行系统化管理。
4.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研究编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手册》,全面推进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监督工作制度化、程序标准化。
(二)加强信用考核,建立黑名单制度
进一步完善质量行为信用记载、考核、运用办法。一是拟扩大信用记录范围,逐步对建设、监理、施工、勘察、设计、检测等参建主体进行信用记载、考核或建立黑名单制度;二是加大执业人员管理力度,研究出台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日常考核扣分办法,对项目经理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实施12分记分管理,由质监站牵头实施;三是对多次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责任主体及其他不良主体,依法从重处罚、限制市场准入、招投标、暂停资质服务,直至报请上级和兄弟市进行暂停进省备案等。
(三)开展样板观摩,突出示范引路
在开展房建工程样板引路的基础上,今年着力开展市政重点工程和轨道交通工程样板示范工作。突出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培育质量管理佳、实体质量好的项目。市区拟培育5个,各县(市、区)培育2个以上,对示范观摩项目与政府招投标和评奖、奖励挂钩,引导建筑业企业自觉提高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城建工程质量的品质。
(四)突出监管重点,抓住关键环节
—2—
1.加大对建筑材料管理力度。一是加强进场材料管理。适当增加检测的频次,对多次检查不合格的供应商限制登记;二是切实保证主体结构质量安全。加强抽查抽测,定期组织对钢筋、预拌混凝土、砂石、外加剂等影响结构质量安全的建筑材料监督检查,严防海砂、地条钢、不合格电线电缆等伪劣建筑材料流入建筑工程;三是挑选我市优秀检测机构,试点建立工程质量检测方案规划和检测评估报告制度,促进检测工作规范化;四是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
2.强化装配式建筑质量管控。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装配式建筑的规范、标准、规定,建立健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预制砼构件生产、安装环节的管理管控,监理单位要对构件生产环节的监理,落实首件验收制度。推进现场安装样板验收制度建设,要求施工单位在全面开展预制构件安装前,完成现场预制安装样板间,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后续施工。试点重要预制构件质量追溯制,利用芯片等信息技术对预制构件进行标识,确保构件信息可靠性。
3.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管。按照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意见》要求,强化我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落实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健全轨道交通质量管理机制,编制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设施监督手册》,组织开展我市轨道交通建设质量监督检查,不断提高我市轨道交通质量建设的管理水平。
—3—
第二篇:连云港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连云港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全市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总体思路是:健全工作监管机制,坚持质量行为与工程质量齐抓;开展建筑施工扬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绿色文明施工;坚持市场与现场联动,全面开展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严格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强化激励约束,全面提升工程施工标准化和质量管理水平;针对建筑领域生产安全事故高发种类和高发区域,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专项整治,杜绝较大事故发生。
一、质量工作要点:
1、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对市重点工程项目、保障性住房的质量监督和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的专项整治。
(1)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工程质量。一要加强对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监管和工程实体质量抽查力度。对用户投诉、举报的问题更要严格整改落实,给用户和社会一个明确的交代。二要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基本使用功能,防止通过降低设计标准、降低构配件档次来减少投资、坑害百姓事件发生。三要加强质量通病防治工作,通过分户验收降低质量投诉率,提高社会满意程度。对参建单位要做到“四严”:严格要求、严格监控、严格整改、严格执法。
(2)对海滨大道、道路出新等重点工程,继续以“监、帮、促”为工作理念,发扬服务为先的传统,工作过程中注意 “严格执法” 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切实履行质量监督管理职责,确保工程主体结构安全。
(3)对全市混凝土企业和预制构件企业进行专项整治,确保企业试验预拌达标规范运作,严禁出让资质和挂*资质,加大抽查抽测力度,杜绝不合格混凝土用于建筑工程。
2、提升质量服务工作,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要求。
(1)加强廉政建设,以廉洁保执法严格,以廉洁保执法公正。严格执行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通过建立并完善内部和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全面加强日常质量监督工作各个环节的廉政监督和廉洁自律。
(2)继续开展“窗口前移、集中上门服务”活动,推行“监督与服务一体化”工作。另外,积极配合参加局综合执法检查,加大对不良行为及劣质工程的查处。重点对中标的项目经理、总监的到位情况,及材料的报验、见证取样、工序报验制度等的落实情况。对劣质工程及时发现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停工通知书,并对参建各方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网上公示。
3、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1)进一步加强管桩施工质量监督管理。认真执行《连云港市预应力混凝土
管桩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管桩生产、销售、运输、进场验收、施工、检测、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地基基础工程质量安全。要采用马路查(夜查)的方式进行监督抽查,每个桩基项目最少在施工过程中抽查一次:一查进场验收,二查焊接质量,三查监理旁站记录。另外在桩基子分部工程验收监督时,需对桩身完整性进行监督抽测,适量选择桩身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Ⅱ、Ⅲ类桩和另外50%未测桩。对于抽查、抽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停工)通知书、记不良行为记录,并按省政
府89号令进行行政处罚。
(2)开展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专项检查。按照《连云港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及《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通知》的相关规定,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预拌砼企业的检查力度,重点检查进场原材料、砼配合比以及企业的试验管理流程及生产控制流程等各环节,严肃查处违规行为,重点打击不按配合比生产、代做同条件试块等行为。督促施工、监理单位严格执行商品混凝土进场交接验收制度,逐车检查砼坍落度,大力遏制在现场随意加水等违规行为。
(3)加大对不按图施工行为的查处力度。工程主体施工阶段,要重点监督抽查层高、开间尺寸、总层数等关键点,防止“楼超超”事件重演;住宅小区要对照总平面图重点抽查配电房、水泵房、公共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对于不按图施工的行为要及时下发停工通知书,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4)加强监督抽测的针对性,确保结构实体质量。扎实开展工程质量监督抽测工作,扩大监督检测的范围,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有侧重地开展对桩身完整性、小直径钢筋、混凝土强度、楼板厚度、建筑节能材料的监督抽测、抽检,确保工程结构的实体质量。
(5)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监督工作。强化节能意识,严把节能工程验收关,节能系统组成材料必须由厂家统一供应,严禁采购不同厂家的材料进行复配施工。各工程主体验收时,必须先做好节能施工样板,并做好大部分门窗节能工程样板实施工作,经参建各方验收后方可进行装饰施工。严格实行节能专项验收和公示制度,做到按统一资料报送,统一专项验收模式。
4、严格落实住宅质量分户验收工作,强化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
(1)在分户验收中,要做到“二个强化、三个不放过”。“二个强化”:一是强化分户验收的复核工作,在工程初验、备案前检查、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时,随机抽取两户复核分户验收情况,对分户验收资料核查、实物质量抽查和空间尺寸复核,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走过场现象,凡未经分户验收或分户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得组织竣工验收。二是强化分户验收的现场功能性检测,特别是厨卫间的蓄水试验和外墙的淋水试验。坚持做到“三个不放过”即:不按照规定内容、程序进行分户验收的不放过;测点、管线标识不规范、不清楚的不放过;老百姓有投诉反映分户验收问题的一查到底不放过。
(2)强化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结合群众投诉的热点、施工质量控制的难
点问题,在监督工作中引导相关单位提高施工工艺,做好质量通病的防治。注重关键部位和细部节点,严格执行规范标准,着力解决墙体、地面开裂空鼓,以及外墙、屋面、厨卫等有防水要求的部位因细部处理不到位引起的渗漏等质量通病。
5、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89号令)。
(1)调整监督工作重点,逐步实现以监督抽查、巡查为主要手段、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监督新模式。根据委托权限,加大对违反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2)推行房地产项目质量保证金制度。为了落贯彻实工程在缺陷责任期内的维修责任,减少质量投诉纠纷的发生,在《江苏省房地产项目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推动制定《连云港市房地产项目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二、安全工作要点:
1、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有效防范安全事故,促进全市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全面排查治理建设系统的事故隐患,深化隐患整改工作,及时有效地消除事故隐患,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防控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达到一般隐患整改率100%,跟踪督改到位率100%,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治理完成率100%。
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全面自查、行业专项检查、政府综合督查”和风险预警防控“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求,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
2、针对建筑领域生产安全事故高发种类和高发区域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专项整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通过扎实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大幅提升全市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工地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施工扬尘,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达到“双降”、“一控”、“一杜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控制较大事故、杜绝重大事故)工作目标,从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入手,把建筑安全生产各项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为全市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3、开展建筑工地扬尘“百日整治、百日提升”的“双百日”整治行动。通过扎实开展建筑工地扬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提升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工地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在扬尘控制方面努力形成长效管理机
制,提升人民群众对建设文明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4、促进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标准化,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计划2014年,在新开工的工程、申报省市文明工地的工程及沿街工程中,全面实施现场标识标准化。要求市区施工企业建立“二图一案”:即,建立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图,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组织网络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新开工工程全部建立“八牌五图”,即:工程概况牌、现场管理人员联系牌、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应急预案救援牌、重大危险(A级监控源)公示牌、职业岗位权利、义务告知牌(农民工权利告知牌)、工程总平面图(导向图)、工程效果图、安全监控体系图、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组织网络图、工程事故隐患、职业危害监控点分布图。
5、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两项许可”管理。
(1)强化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一方面,把好市场准入关,按规定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企业资质证书》一律不予延期,不允许参加招投标活动、不颁发施工许可证、不办理进出市施工手续;另一方面,发现安全生产条件降低的,及时预警,对于多次被责令停止施工或者拒不整改的,建议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招投标环节限制其市场准入资格。
(2)强化安全三类人员考核。2014年计划举办3场安全生产知识继续教育培训,其中计划培训施工企业法人代表(A类)400人次,施工业企业项目负责人(B类)1000人次,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类)1500人次。同时,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今年市区计划培训考核新证5000人次。通过安全培训考核,提高了广大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技能。
6、加强施工起重机械、高支模脚手架等坍塌事故专项整治活动
今年我局将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预防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苏建质安〔2014〕192号)和《连云港市预防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坍塌事故专项整治活动》(连建质〔2013〕274号)的规定,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开展了全市脚手架和起重机械的专项整治活动。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租赁等建设市场秩序,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监管制度,遏制施工现场“三违”行为,进一步预防和减少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坍塌类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保障全市工程建设顺利安全实施。
第三篇:2018年南通风景园林工作要点
2018年南通市风景园林工作要点
为促进全市城市园林绿化和风景名胜区健康发展,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国家、省、市城市园林绿化和风景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了2018年风景园林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要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着力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断增强公园绿地的生态性、便民性、文化性、特色性,有效提升风景名胜区管理水平,全面推动我市风景园林事业持续迈上新台阶,为助力城市转型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花园城市提供良好人居环境。
二、工作目标
到2018年底前,南通市区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并组织完成申报工作;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51%和43.5%,林荫路推广率达到8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63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满足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
三、主要内容
(一)锁定目标,推进园林城市系列创建。逐条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查漏补缺,科学制定2018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创建工作内容和指标要求,并科学分工,落实责
—1—
任。系统研究城市绿地分类分布情况,对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成区范围,组织完成城市绿化遥感调查与测评基础资料整理工作,结合申报申请一并报送。濠河处、绿化处、各区建设局要根据职责分工,推进各项创建指标任务的落实,并配合做好创园宣传工作,提升群众知晓率、满意率。加强县、市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指导与推进力度,组织开展创建调研学习,力争新增1~2个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
二、整合资源,加快建设“智慧园林”系统。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要求以及南通智慧城市建设整体部署,加快推进南通市“智慧园林”建设工作,建立园林绿化动态数据库,出台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相关政策规定,提高园林绿化数据更新维护效能。整合行政审批、行业执法、工程建设、绿化养护等工作机制,落实园林绿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建设,构建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监督指导、绿化养护管理、辅助决策、科普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增强城市绿地服务功能,丰富公园游览活动内容,研发“智慧游园”系统,为市民游园提供便捷引导服务,提升城市居民游园参与度。
三、创新思维,优化城市绿化养护机制。结合实际,修订完善园林绿化建管交接管理规定,研究制定城市绿化养护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大对管理单位养护工作的监督力度;研究完善现有绿地管护等级标准、经费供给标准,推进《江苏省园林绿化养护定额》并配套工作机制;试点开展行道树精细化养护试点;推进园林绿化规范化、精细化养护,继续推进未位淘汰、第三方整改等奖惩措施;创新管理方式,研究推进园林绿化养护网格化、—2—
监管网格化、标段网格化、巡查网格化工作机制;整合企业技术力量,组织开展互查互访、技术帮扶活动,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地整体管养水平。
四、健全制度,完善绿化行业法制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制度体系,为推进城市绿化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积极争取《南通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将列入2019地方立法计划。加快既定政府规范性文件调研编制工作,组织开展《南通市城市公园配套服务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调研。加强部门规范性文件制订工作,调整完善南通市本级城市园林绿地占用和绿化移伐管理机制,建立南通市市区园林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等。结合三月植树节活动,通过公园广场、网络媒体等载体加大园林绿化普法宣传,增强市民群众爱绿护绿意识。
五、因势利导,规范绿化工程建设行为。贯彻落实住建部印发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和江苏省住建厅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市场管理改革创新试点工作要求,探索建立市场准入放开、企业自律、责任明晰、依法监管的园林绿化建设市场管理新模式,健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质量评价等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以市区重点园林绿化工程为改革试点切入口,组织编制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探索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措施、实施路径和协调机制。重点加强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市场行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建立质量监督与园林绿化市场信用考核联动机制。
六、强化指导,提升行业监督管理水平。强化行政审批事项的事后监管,跟踪处理各类毁绿行为,切实保护绿化成果。轨道
—3—
1号、2号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及到大规模城市树木迁移,市绿化处,各区建设局应做好树木迁移的现场勘察、行政许可后苗木处置、建档、跟踪等监管工作;根据“三城同创”总体工作要求,结合国家、省关于风景园林绿化工作要求,研究起草《南通市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并以政府名义出台实施;深化业务工作创新,开展园林绿化科研,推广园林绿化病虫害生物防治,并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园林课题研究,并在实践中逐步推广应用。
七、科学规划,落实风景资源保护职责。加快推进景区规划修编工作,在2018年底前,濠河风景名胜区完成总规修编任务,并启动详规编制工作;狼山风景区完成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认真落实省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风景名胜区管理评估办法的通知》(苏建园〔2016〕612号)要求,提升风景名胜区综合管理水平,组织开展风景名胜区管理评估工作;规范景区基本建设行政审批流程,建立健全景区项目建设决策管理机制,杜绝景区违规建设行为的发生;加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规范景区经营行为,推进文明景区、平安景区建设,杜绝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现象的发生。
八、精心组织,提高园事花事活动品质。加强市花的推广普及工作,出台市花(菊花)推广普及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南通菊花品种图谱》编制工作。规范市级园艺活动组织行为,研究制订相关工作制度,保障各类园事花事活动有序进行。精心筹备南通市第29届菊花展,组织制订参展办法、评奖办法和评奖标准,早布置早落实,并加强县(市、区)参展景点设计和布展指导,—4—
提高展会水平。认真组织省第十届园博会和宁镇扬花卉节参展工作,精心组织南通展园建设和室外菊花展、花卉花艺展等各项布展评比项目,争取再创佳绩。
九、真抓实干,保障行业安全规范运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本市风景园林绿化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原则,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确保风景名胜区、公园的安全稳定;规范城市公园配套服务特许经营行为,开展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内配套服务项目经营管理督查,保障内部餐饮、展示、游憩等服务性用房的公共区域应向公众开放,杜绝公园景区内私人会所现象。
—5—
第四篇:2015年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要点
2015年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各级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为核心,以落实依法行政、改进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围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和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大执法处罚力度,规范检测市场秩序,积极应对建筑业改革发展新常态,努力开创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
全市在建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两书一牌一档案”制度落实率达到100%;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竣工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率达到100%,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比对性复核率达到10%以上;工程质量安全投诉处结率达到95%以上,满意率达到90%以上;最大限度的减少一般性生产安全事故,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年计划创“省优质结构工程”12项、“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4项、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20项。
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
(一)强化监督检查,提升工程质量水平。一是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建筑质量的意见》(鲁政办发[2014]26号)和《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实施方案》,严格执行法定代表人授权书、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永久性标牌和质量责任信息档案“两书一牌一档案”制度。充分调动市、区县两级监督机构积极性,克服监管力量不足困难,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检查,确保各方项目负责人特别是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自觉在岗履职。二是不定期开展工程质量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坚持重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加强工程质量预控,强化对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工程实体质量和技术资料的监管。三是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监管,开展建筑材料专项整治。严格落实见证取样制度,严厉查处使用“麻钢砂”、“瘦身钢筋”等劣质建材的质量行为。继续开展钢筋、混凝土以及装饰安装等重要原材料的现场抽样检测,对建筑材料检测实行预控管理,要求工程开工前制定检测计划,并严格落实。开展工程使用材料防火性能检测,加大材料现场抽样检查的力度,重点对保障性住房、在建大型公建工程、学校、商场、医院、成片开发的商品住宅进行检查,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杜绝伪劣材料的使用,确保全市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完备、符合节能要求。四是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严肃追究质量责任。配合省住建厅、市住建局开展的各类执法检查,对查处的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及时曝光,涉及主体结构安全的工程,一律进行鉴定,消除质量隐患后方可恢复施工,着力形成“不敢违法违规,不想违法违规”的新局面。
(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日照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管平台,充分利用平台优势,通过将工程建设相关人员信息纳入质量安全协同监管平台,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整体提升。二是完善建设工程市场诚信体系,与有关部门合作,制定出台《日照市建筑市场主体诚信体系考核管理办法》,规范工程参建各方和有关人员质量行为,推动建立健全法制化监管体系。三是健全完善质量管理责任体系,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加强施工现场动态管理,提高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及人员履职履责能力。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配备管理,提高持证上岗率。
(三)继续加强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一是严格分户验收复核把关,加强对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比对性复检的管理,对复检结果不真实的责任主体记录不良行为并责令重新组织验收。二是狠抓措施落实。深入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再治理工作,确定新的常见性质量问题治理目标,严格贯彻落实《日照市建筑工程常见性质量问题专项治理手册(设计篇)》要求,进一步提高全市住宅工程质量水平。以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为重点,继续加强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的落实工作,力争防治措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三是发挥典型工程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结合优质结构、优良工程评选活动,发挥典型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好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观摩交流会。四是抓好工程质量问题投诉。完善回访保修机制,对投诉中反映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在监督抽查工作中重点检查,逐步减少住宅工程质量投诉数量。规范投诉处理的程序,强化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属地管理规定,避免越级投诉,切实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四)实施精品工程带动战略,充分发挥精品工程、样板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是继续推行样板先行制度,着力抓好样板后的执行情况,使样板先行制度真正发挥过程控制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对工程施工重要工序、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有效消除工程质量通病,提高工程的观感质量,完善工程的使用功能。二是引导企业争先创优,发挥各责任主体主观能动性,积极培育精品工程。三是做好市级优质结构、市级优良工程的评选和省级优质结构工程、省级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示范工程的申报初评工作,提高省优工程含金量。四是定期组织样板(精品)工程观摩,展示优质工程做法,引导企业创建精品。
(五)全面推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一是实施工程质量关键岗位实名制,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和工程进展情况,出台施工现场质量关键岗位人员数量配备标准,实名上墙、变更有序,明确责任,落实到岗。二是加强建筑材料取样程序监管,严防试件造假,杜绝虚假检测,推广实施混凝土试件、桩基检测留置二维码或芯片技术。三是强化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监管。严格落实《日照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实施细则》,全面实施《住宅工程使用说明书》制度,充分发挥分户验收对住宅工程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的控制把关作用。规范毛坯房标准,加强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分户验收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分户验收工作质量。
(六)扎实开展“回访月”、“质量月”等活动。今年3月份,组织对2014竣工工程质量回访工作,督促建设各方落实质量责任和保修义务,在提高工程质量、保证使用安全、创造宜居环境上下工夫。今年9月份,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营造“社会重视工程质量、人人关心工程质量”的良好氛围。继续开展“服务进社区,回访到用户”活动,切实做好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工作,争取质量投诉现场处理率达到95%以上,用户满意率达到90%以上。通过组织开展“质量宣传咨询日”、工程质量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七)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及试验室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完善预拌混凝土管理软件程序,通过有效运行“搅拌站试验室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和“预拌混凝土试验室监管系统”,实现对预拌混凝土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的质量追踪与管理。二是突出对预拌混凝土所用材料的管理,明确进场检测把关和留样的具体要求,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确保工程结构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进一步完善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对所有原材料及产品均能做到可追溯,管理过程环环相扣。四是对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主任及试验人员进行培训,组织企业间的学习与交流。五是争取对两家以上预拌企业的料仓进行全封闭管理。六是规范预拌混凝土企业市场行为,加强对分站的管理,组织预拌混凝土质量现场抽查,强化过程控制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全市预拌混凝土质量水平,确保工程结构安全。
(八)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一是强化检测机构信用管理,实施奖优罚劣、差别化监管,将检测机构信用行为与评先树优挂钩,实现守信得益,失信惩戒。二是大力开展检测市场执法检查,加强检测过程和行为监管,坚决消除检测资料乱、假、无的状态,严厉查处造假、虚假报告,涉及检测机构一律停业整顿,涉及工程一律进行结构安全鉴定。增加飞行检查的频次,每次检查确定不同的侧重点,切实起到规范检测行为和提高检测水平的作用。三是继续开展检测能力验证等活动,及时组织全市检测机构参加2015年全省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定期开展检测过程控制、现场操作、仪器保养等比对验证活动,全面提升检测机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三是组织全市检测人员及时参加2015年全省建设工程见证取样检测、专项检测、备案检测人员考前培训及考试工作。组织取得《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管理手册》的检测人员及时参加2015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四是配合省总站做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与人员信用考核工作,加强对检测机构和人员的动态考核。五是推进检测远程监控工作,通过检测远程监控联网,实现全市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和及时监管,进一步提高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六是建立检测机构定期交流制度,向先进检测机构看齐。继续开展检测技术大比武活动,全面提高我市工程质量检测水平。
(九)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一是配合省总站开展的工程质量监管政策研究,以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工程为重点,加快我市建筑产业化工程质量监管制度、标准和程序方面的规范性建设。二是加大建筑产业化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加强新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督查、巡查,加大预制构件生产制备环节的抽查抽测力度,试行监理单位驻厂监造,严格构配件产品进场验收和取样检验,强化连接节点的旁站监理和交叉验收,实施质量责任追溯机制。三是继续抓好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研究,研究分析住宅工程在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出现的质量新问题,及时提出防控措施和处理意见,加强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专项培训,减少并逐步消除新产生的质量问题。四是争取申报一项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四、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要点
(一)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一是督促施工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保障安全生产投入,特别是要改善专职安全员履职环境、提高专职安全员岗位地位,加强以班组建设为重点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二是强化项目管理人员履职管理,要把项目经理、安全员、施工员等个人履行职责和从业行为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监管重点,尤其要加强领导带班值班管理,认真考核到岗到位、履职尽职情况。三是督促监理企业建立安全监理保障体系,重点抓好监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学习,做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和安全隐患的督促整改等工作。四是健全完善施工安全责任体系,加强施工现场动态管理,继续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提高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及人员责任意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活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一是切实做好春季复工工程检查工作,督促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自觉落实自检、自查、自纠的职责。二是认真开展季节性在建工程安全检查,坚持夏、秋、冬季节性检查,检查工作要“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建立“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检查工作责任制,确保检查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及时组织大风天气、高温汛期、冬季防火等专项检查活动,提高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四是继续组织安全生产暗访巡查,按照“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的原则,不定期组织暗查暗访、巡查督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狠抓整改、处罚到位、确保实效。五是继续加强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管控工作,有效防范并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照《山东省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与专家论证办法》,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严格落实专家论证制度。加大对深基坑工程、高大模板工程、脚手架、起重机械、吊篮施工、建筑外墙保温等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力度,排查安全隐患,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落实重大危险源上报制度、重大危险源公示制度,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全程监控。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围墙、挡土墙、临建设施的安全管理,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六是强化“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和“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检查,确保特殊时段安全生产形势平稳运行。
(三)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有效消除事故隐患。一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继续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完善“企业自查自纠、专家现场诊断、执法督促整改”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二是进一步加大高处坠落、施工坍塌、起重伤害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力度,继续强化土方开挖、脚手架搭设、模板支撑、起重机械使用、高处作业吊篮使用、施工现场用电和施工现场防火等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监管。三是继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无资质或超越范围承揽工程、违法分包和转包工程行为,严肃查处不办理安全报监等手续,“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等行为。五是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动态监管,研究制定《日照市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告知工作规程》、《起重机械安装监督检验工作规程》、《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工作规程》,重点对建筑起重机械检测、使用登记、使用管理进行管控。开展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使用超龄或已淘汰的建筑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司机和司索信号工无证上岗等违法违纪行为,检查结果作为阶段考核、文明工地验收一票否决项。六是加强施工现场防护用品的管理,提高施工安全防护水平。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建筑施工钢管扣件安全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钢管、扣件等安全防护用品专项治理,逐渐淘汰不合格安全防护用品。开展施工现场钢管、扣件、安全网、配电箱等安全防护用品专项治理,加强吊篮、安全网等重点部位的监管,规范管理程序,确保使用安全。
(四)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日照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监管平台,充分利用平台优势,通过将工程管理人员、建筑起重机械、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纳入质量安全协同监管平台,促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全面推进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系统,并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系统联网,提高建筑起重机械科学化管理水平。开发应用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推行建筑工地数字化网络监控,确保安全生产持续平稳运行。完善建设工程市场诚信体系,与有关部门合作,制定出台《日照市建筑市场主体诚信体系考核管理办法》,规范工程参建各方和有关人员建设行为,推动建立健全法制化监管体系。规范管理流程,实现安全监管标准化。进一步细化安全监督工作流程、健全工作标准、完善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施工企业自检、自控和主管部门巡查、考核、评优等各环节监控行为,实现工程安全管理规范化。力争出台《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措施费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通过对专项费用的监管,保障施工现场安全投入,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深入开展达标创优活动,全面推动绿色施工。一是深入开展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按照《日照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工地评选实施细则》要求,加大对涉及农民工权益的生活食宿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卫生医疗设施、安全作业环境的考核力度,创建一批以“临时设施标准化、安全防护工具化、安全管理人性化、安全技术科学化、施工作业规范化”为标志的文明工地。将临时设施标准化、安全防护工具化、安全管理人性化、施工作业规范化等纳入评审考核指标,丰富安全文明工地内涵,不断提高创建标准。二是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把施工扬尘治理情况列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现场围档建设,强化封闭管理,规范物料堆放,采取绿化、硬化、覆盖、喷淋、冲洗等措施有效降低施工扬尘。三是开展建筑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强化施工企业综合管理,督促企业健全机构、完善制度、配齐专职安全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年底我市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先进企业创建率达到20%。四是开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现场观摩活动,指导施工企业创建建筑安全标准化工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重点区域监管,突出做好中心商务区、图书馆等重点工程的安全管理,打造亮点、树立标杆。
(六)扎实开展 “安全生产月”活动。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认真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咨询日、安全知识演讲比赛、安全生产现场观摩会、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引导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促进职工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提升操作技能,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社会氛围。
(七)加强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抓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中反面典型的管理,抓好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自查工作,有针对性地抽查一批重点企业,全市内抽查企业比例不低于20%。加强颁证后的监管,对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发现其不再具备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加强劳务及专业分包工程施工队伍安全管理,理顺工程发包管理。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外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通知》,严格实施外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备案制度,凡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一律不得进入我市承接工程。
(八)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队伍素质。一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促进职工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提升操作技能。二是认真做好“三类人员”的考核与发证管理等工作,加强对“三类人员”日常持证上岗的监督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延期程序,加强对“三类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履职审查,切实提高“三类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三是进一步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加强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切实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实操能力。四是改进培训方式,完善教育体系,督促施工单位落实三级安全培训制度。组织编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安全知识读本、安全常识挂图,加大对以农民工为主的一线作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力度。
(九)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健全完善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督导各施工企业、各施工项目部编制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搞好演练。适时组织开展全市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及时有效救援,减少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五篇:2012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2012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总体要求: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制度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促进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和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工作目标:
——工程质量稳中有升,继续降低投诉率,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质量,杜绝较大以上工程质量事故;全年创省优“黄山杯”工程100个以上;创“鲁班奖”工程2—3个。——百亿元建筑业增加值死亡率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创建350个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小区)。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关
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出台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带班制度、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事故查处督办制度等三项制度的实施细则,制定《安徽省建筑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标准》和《安徽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修改《安徽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争取以省长令出台。研究制定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管意见与措施,出台《安徽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修订和完善《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争取上升为安徽省地方法规;拟定安徽省农民建房管理办法,争取以省政府规范性文件出台。
(二)强化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质量监管。严格实施《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加大检查、巡查和督查工作力度,加强全过程跟踪监管,切实把好保障性住房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竣工验收等关口,全面推行质量终身制,在建筑物明显位置设置永久性标牌,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确保群众住上放心房。
巩固前阶段工作成效,继续联合教育部门加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组织实施和质量安全管理,圆满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三)强化差别化工程质量监管。重点加强对县级等房屋质量薄弱区域的监督巡查,省级质量巡查的重心下移到县域和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项目重点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政府投资兴建的拆迁安置房,巡查内容主要是结构实体质量和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同时,加大对实体质量的抽查抽测,加强监督抽查抽测和专项检查,严肃查处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
(四)严格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巩固3年来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阶段性成果,以安徽省地方标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止技术规程》颁布实施为契机,深化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继续保持住宅工程质量投诉下降态势。严格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受监住宅工程分户验收执行率达到100%。
(五)强化工程建设创先争优活动。引导施工企业树立质量为本、生命至上理念,加强诚信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优质优价、优质优先”,坚持以质取胜的质量发展核心理念,修订和完善“黄山杯”奖(省优质工程)评选标准、办法、程序和激励政策,深入有效开展“黄山杯”奖创建活动,认真做好“鲁班奖”的申报和推荐工作。
(六)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合格率”达到100%,特、一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达到85%;二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
良率”达到70%;所有施工现场封闭管理,门卫制度健全。制定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奖惩措施,对在规定时间内未达标的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必须停工整改;对获得市级及以上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的企业,在招投标环节中予以政策加分。
(七)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方式转型。依靠科技进步,由传统监督方式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监管方式转型。全面推进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平台建设,今年房建和市政工程总承包类企业基本建成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平台;施工现场的高大模板、施工升降机(塔吊)等重大危险源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并作为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之一进行考核。推进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信息系统,实施工程检测实时监控,实现数据共享,提高监管效能。制定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具体要求和检查评分标准,开展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试点工作。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招投标市场活动与质量安全施工现场“两场联动”。设定诚信评分考核标准,由建设主管部门定期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行为等进行量化考核,确定企业信用得分并定期公布,纳入招投标活动环节,有效促进“两场联动”。
(八)严格落实建筑安全监管责任。全面落实“三项制
度”和施工现场关键岗位打卡制度,重点强化建筑施工监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组织排查治理施工作业现场安全隐患,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进一步创新建筑安全监管机制,落实各级建筑安全管理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的安全监管责任,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每个季度,分管负责人每个月至少带队到施工现场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做好检查记录。强化应急值守,重点抓好全国“两会”、党的十八大等重要时段、敏感时期和极端气候条件下建筑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工作。
(九)提高工程质量安全队伍素质。依法加大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监督人员的考核和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大力开展项目总监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
(十)强化施工图审查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落实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质量责任,进一步规范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消除工程勘察设计质量隐患。加强施工图审查质量调审,保证审查质量。加强建设工程抗震法规规范标准的宣贯,严格把好超限高层抗震设防和施工图审查关口,保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