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发布《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散装水泥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文件
京建材〔2007〕133号
关于发布《北京市“十一五”时期
散装水泥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建筑业“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精神和“十一五”时期首都散装水泥发展的需要,市建设委员会编制完成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散装水泥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散装水泥的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和实施措施,是“十一五”时期本市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推动本市散装水泥更好地发展。附件: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散装水泥发展规划
二OO七年一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
散装水泥
规划
通知
抄送:商务部,建设部。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07年2月 日印发
目 录
前言……………………………………………………………………..4
一、“十五”期间散装水泥发展的背景..............................................5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9
二、“十一五”散装水泥发展面临的形势.........................................11
(一)首都将建设成和谐社会首善之区.................11
(二)建筑节能将成为本市节能的重点.................11
(三)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12
(四)新城和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加快...................12
(五)旧城区建筑物将进入维修保养阶段...............13
(六)建筑施工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13
三、“十一五”散装水泥发展的思路................................................13
(一)指导思想...................................13
(二)发展目标...................................14
(三)发展重点...................................14
(四)效益分析...................................16
四、保障措施....................................................................................18
(一)提高立法层次,完善政策法规...................18
(二)健全标准规范体系............................20
(三)加强组织领导、协调与监管....................20
(四)加强科技研发,促进可持续发展.................21
(五)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充分发挥示范效应...........21
(六)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认识水平...................22
(七)加大专项资金的支持、监管力度.................22
(八)健全散装水泥物流体系,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23
前 言
“十一五”是北京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是落实《北京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目标的重要阶段。水泥散装化符合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要求,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建筑施工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对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从使用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的精神,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建筑业“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结合北京市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发展趋势,以及建筑、建材、房地产业的发展态势,提出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散装水泥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以及保障措施,用于指导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散装水泥的发展。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散装水泥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散装水泥发展的背景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散装水泥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五”期间,散装水泥供应量累计完成3474.65万吨,比“九五”期间的1440.23万吨增长了2034.42万吨,增长幅度达241%。水泥散装率由44.27%增长到83.52%,增加了39.25个百分点,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散装水泥使用率由45%提高到76.2%,居全国首位。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由380万吨增加到1250.9万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综合配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建成了利用“3S”先进技术的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对散装水泥车、预拌混凝土车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管理,有效地整合了市场资源,降低了物流成本,实现了物流配送的产业化运作,并有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十五”期间,形成了涵盖散装水泥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信息管理的散装水泥产业链体系,散装水泥行业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
2、政策法规建设有所突破
“十五”期间,进一步出台完善了散装水泥的政策法规,有力地推动了本市散装水泥的发展。
2001年,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市政府72号令),明确规定在四环路以内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2002年,市建委、市计委、市经委、市环保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北京市散装水泥发展导向意见>的通知》(京建材„2002‟158号),对“十五”期间散装水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发布本市第八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京政发„2002‟9号),将规划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郊区县城关镇地区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的规定纳入了《通告》要求,极大地推动了本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2003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发布本市第九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京政发[2003]7号),扩大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范围,促进了区县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2004年,市建委、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转发<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的通知》(京建材[2004]77号),提出了在规划市区和郊区县城关镇地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规定;市建委发布了《关于在本市建设工程中推广使用预拌砂浆的通知》(京建材[2004]13号),引导了行业投资,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相继建成,推动了预拌砂浆行业的发展。
3、预拌混凝土发展迅速,预拌砂浆发展势头良好 “十五”期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由2000年的891万立方米增长到2005年的3800万立方米,增长3.26倍,实现了在规划市区和郊区县城关镇地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目标。
“十五”期间,北京市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制定并发布了干拌砂浆和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干拌砂浆建筑构造通用图集和市场信息价格,出台了四环内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政策,为推广应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保温砂浆、自流平砂浆、粘结砂浆等特种砂浆在建设工程中已被广泛应用,普通预拌砂浆也大量应用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首都机场、商务部办公楼、市政府办公楼等重点工程示范项目。标志着我市预拌砂浆生产、应用技术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筑砂浆市场将发生一场彻底的技术变革。
4、率先在全国完成了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 “十五”期间,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围绕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重点支持了一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散装水泥技术改造工程,加快了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截至2005年底,北京市共淘汰8家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33条机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00多万吨,彻底结束了本市机立窑水泥生产的历史,解决了制约本市发散的瓶颈问题,率先在全国完成了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的比重由40%提高到98.34%,位居全国前列。
5、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十五”期间,散装水泥的科研工作成绩显著。与北京市环科院共同完成的《北京市水泥使用过程中粉尘排放的分析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研究结果充分论证了散装水泥的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为政府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组织相关单位编制和发布了《干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预拌湿砂浆应用技术规程》、《88J1-4干拌砂浆建筑构造通用图集》等技术标准,初步形成了预拌砂浆技术标准体系,为北京市预拌砂浆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低成本预拌砂浆研究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并已进入了工程应用阶段。
6、充分发挥了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
“十五”期间,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加强了征收使用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十五”期间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累计征收17406.54万元,累计支出总额为12721.16万元。支出总额中用于返退给建设单位的资金为7650.1万元,用于支持基建技改和科研项目的专项资金为4663.76万元,两项支出占总支出的97%,直接带动企业投资2.6亿元,拉动行业投资近20亿元,形成了散装水泥产业链体系,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7、促进了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十五”期间,北京市年开复工面积在1亿平方米左右,预拌混凝土取代现场搅拌混凝土,顺应了首都国际化大都市施工速度和质量的要求,确保了建设工期,延长了建筑物使用寿命,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现代化水平,加快了北京城市建设的速度,为首都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8、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五”期间,北京市累计供应散装水泥3474.65万吨,共减少粉尘排放13.3万吨,节约水泥包装袋 6.95亿个,创综合经济效益 14.6亿元。
在散装水泥使用领域,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利用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2005年,粉煤灰与矿渣粉的使用量分别达到371.86万吨和30万吨,首钢大量堆积的钢渣通过干拌砂浆生产企业也得到了合理消纳。水泥散装化为促进文明施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改善首都环境质量和建设宜居城市做出了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法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截止2005年底,全国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发展散装水泥政府令,走上了依法发展散装水泥的道路。北京市囿于首都的特殊地位,虽然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立法层次不高,法律效力不足,直接影响了依法行政和市场监管的力度,制约着我市散装水泥的进一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发展散装水泥应该站在首都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上来,将发展散装水泥的有关规定纳入环保、节能、文明施工、交通运输等法律规章条文中,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2、预拌砂浆推广难度较大
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预拌砂浆虽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由于价格、观念、系统配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本市全面推广预拌砂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是“十一五”期间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3、外埠进京袋装水泥比例须有效控制
北京市水泥工业实施“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产业政策,本市生产的水泥,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每年外埠进京的水泥量约占总需求量的36%左右,特别是进京袋装水泥在本市袋装水泥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主要用于农村市场与家庭装修,另外,还有一部分直接运往建筑工地,用于现场搅拌砂浆,这不仅难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而且给首都的环境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十一五”期间应该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效控制外埠进京袋装水泥的比例。4、农村地区的水泥散装率较低
北京市80%以上的工程建设集中在规划市区及郊区县城镇地区。由于农村水泥使用量少、使用地点分散等方面的原因,“十五”期间散装水泥使用率仍然较低,直接影响着本市全面实现水泥散装化的进程,“十一五”期间应抓住新农村建设和新城建设的契机,通过构建农村散装水泥产业链,推进农村散装水泥的发展。
二、“十一五”散装水泥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首都将建设成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中央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北京作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因此更需要注重经济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北京自然资源严重匮乏,随着常住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建设规模的持续增长,资源瓶颈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日趋突出。其次为建成宜居城市,北京市将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削减固体废弃物源头,促进首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北京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为全面实现水泥散装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建筑节能将成为本市节能的重点
北京市建筑节能在“十一五”节能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除农村自建低层住宅外,新建居住建筑将全面执行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新建公共建筑也将全面执行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还要在国家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增设强制性条文规定。到2010年,北京住宅建筑采暖平均能耗要降低23%,公共建筑要降低14.5%。建筑节能标准的提高,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必将推动散装水泥下游产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发展。
(三)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到2010年,北京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达到23624元和9831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将由2005年的19.5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30平方米的小康目标。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整体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亦将不断提升,对住房品质和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散装水泥特别是预拌砂浆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消费条件。
(四)新城和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加快
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的需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新城-镇”的城镇布局体系,“十一五”期间,北京将逐步推进全市发展和建设重点的战略转移,统筹中心城、新城、小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全面启动新城建设,积极引导投资向新城转移,中心城和新城住房建设规模比例逐步达到1:1左右。同时,“十一五”时期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新城和新农村建设量的快速增长,为北京散装水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五)旧城区建筑物将进入维修保养阶段
受建设空间的限制,北京市大规模建设将转移至新城和城镇。而旧城区的存量建筑物与构筑物,将会越来越多的进入维修、保养阶段。根据建筑物寿命周期中不同时期建筑材料的使用特点,参照国外商品混凝土与预拌砂浆的发展规律,在建(构)筑物的维修、保养阶段,预拌砂浆将会代替混凝土成为旧城区使用水泥的主要领域。
(六)建筑施工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十一五”时期,北京建筑业的发展重点,是从传统的、粗放的加工业向管理科学、技术创新、资源节约的产业过渡,推进建筑业实现工业化、标准化、装备化,引导建筑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散装水泥的快速发展,能够更好的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三、“十一五”散装水泥发展的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战略目标,以完善政策法规为保障,从使用环节入手,加快推广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建立预拌砂浆物流配送体系,推进新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散装水泥的应用,限制外埠袋装水泥和立窑水泥进京,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确保北京市全面实现水泥散装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和谐、宜居的新北京做出贡献。
(二)发展目标
——本市水泥生产企业散装水泥供应能力达到100%; ——本市水泥生产企业散装水泥率达到90%以上; ——全市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85%以上; ——中心城、新城建设工程中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中心城建设工程中禁止现场搅拌砂浆。
(三)发展重点
1、加快预拌砂浆的推广应用 发展预拌砂浆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实现文明施工和促进建筑施工现代化的重要技术、经济措施,是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重要举措,对散装水泥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十一五”期间,要逐步扩大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区域范围和领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区域将从四环内扩大到中心城区域内;引导小包装干拌砂浆进入建材超市,推动预拌砂浆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建立预拌砂浆散装物流配送体系,防止二次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充分消纳工业废弃物,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2、加强科技研发与应用工作
发展散装水泥要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强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领域科技研发和应用工作,广泛推广成熟的先进技术,提高行业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节约资源和能源、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良性能,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和应用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继续开展预拌砂浆生产、应用技术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充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预拌砂浆生产、使用以及物流成本、建立预拌砂浆物流配送信息系统,为全面推行使用预拌砂浆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开发适用于不同环境施工要求的水泥品种,提高散装水泥对建设工程的适用性,并减少因水泥品种单一而造成的资源浪费,降低全社会对水泥实物的消耗,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水泥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规范外埠水泥进京秩序
根据国家《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意见》、《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国家“限制袋装、鼓励散装”的产业政策,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限制外埠袋装水泥和立窑水泥进京。水泥进京备案企业要进一步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标准的要求,外埠进京水泥企业应当满足规模、生产工艺、发散综合配套能力、环保、进京散装比例等要求,切实改变外埠袋装水泥和立窑水泥大量进入北京的局面。禁止立窑水泥、袋装水泥进入本市混凝土搅拌站、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和其它水泥制品、构件企业,逐步禁止袋装水泥在建设工程中使用,促进市场资源整合,消除制约本市散装水泥使用率进一步提高的因素。
4、在新城和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散装水泥 以北京市调整城市区域功能和发展空间布局、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推动本市散装水泥的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结合北京市新城和新农村建设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施工企业认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鼓励在农村建立散装水泥物流配送站,建立农村散装水泥供应和使用体系。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散装水泥的发展,要在农村第二产业、村镇建设、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分步骤、分层次的稳步推进散装水泥发展,下大力气改变农村地区散装水泥发展落后局面,促进农村的文明建设。
(四)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十一五”期间,全市预计共使用散装水泥8500万吨,可节约水泥包装袋17亿条,减少水泥排放及损耗425万吨,还能节约大量的水、电、煤炭等资源和能源,预计创综合经济效益35.7亿元。
2、社会效益
改善环境 散装水泥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各个环节上,都能更加有效的降低污染、改善环境。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粉尘排放,还可消减水泥损耗引起的二次扬尘源。“十一五”期间,使用散装水泥可累计减少水泥粉尘排放32.56万吨。同时,使用散装水泥还可以降低施工现场噪音污染,促进实现文明施工。
节约资源 除了使用散装水泥可直接节约的资源能源外,还利用了大量的粉煤灰与建筑废渣、尾矿、废石等工业废弃物,间接节约了大量的原材料资源。同时,使用预拌砂浆可减少砂浆使用量,降低建筑物自重,节省建筑物使用空间;特种保温砂浆还能显著提高建筑物节能效果,降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节约大量的能源。
提高工程质量 散装水泥的发展促进了施工现代化水平和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因质量问题引发的工程事故与隐患,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立法层次,完善政策法规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中“从使用环节入手,大力发展散装水泥”的要求,以及国家五委两局颁发的部长令《散装水泥管理办法》([2004]5号)和商务部正在制定的《散装水泥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安排,结合本市散装水泥发展现状,力争在“十一五”期间研究出台市政府规章《北京市散装水泥管理办法》,提高散装水泥管理的立法层次,将散装水泥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为使散装水泥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规范,把国家及本市有关政策落实到位,按照散装水泥工作的发展进程,适时制定发布配套的具体政策,从各个方面规范、推动散装水泥工作。
1、加强部门协调,提高综合行政管理效能 将发展散装水泥列入北京市建筑、节能、环保、交通、税收等相关政策的管理范畴,充分利用各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散装水泥行政管理工作效能。
2、制定预拌混凝土使用管理和合理布局的有关政策 扩大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区域范围,实现新城、城镇全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根据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逐步实现在全市范围内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制定推广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政策,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类型,实现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应用。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重点由中心城向新城的转移,“十一五”期间,制定行业发展引导政策,根据建设工程市场需求,对预拌混凝土企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逐步由中心城向新城转移,降低资源运输成本、减轻交通和环境压力,确保行业的持续快速与健康发展。
3、逐步完善预拌砂浆推广应用的政策
根据首都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逐步扩大禁止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范围,实现在中心城内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目标,并将预拌砂浆使用领域扩展到家庭装修和装饰装修工程。
从建筑设计、材料招投标、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现场管理、施工企业资质动态监管、工地环保监管等环节入手,制定发展预拌砂浆的鼓励及处罚政策措施,加强对建设、设计、房地产开发、生产、运输、施工、监理等责任单位使用预拌砂浆的监管工作。
4、制订激励政策,深化散装水泥的发展
对从事散装水泥、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预拌砂浆新技术研发、生产、运输、使用的单位,要给予政策性倾斜与资金支持,以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施工工艺和施工现代化水平,并通过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拉动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散装水泥行业的发展。
5、制订规范水泥使用市场秩序的政策 依据国家水泥产业发展政策及北京市水泥行业相关政策,结合北京市实际,研究制订相关政策,禁止袋装水泥及立窑水泥进入本市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水泥构件及制品企业;鼓励外埠大型干法生产企业的散装水泥进京,加大对立窑袋装水泥的限制力度。
(二)健全标准规范体系 在全面贯彻执行现有标准规范的基础上,从使用环节入手,尽快出台预拌砂浆概预算定额,完善各项技术标准规范,健全预拌砂浆标准规范体系。随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和应用,研究制定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标准规范,大力推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三)加强组织领导、协调与监管
按照全国散装水泥办公室关于召开国家部际协调会议制度的要求,定期召开本市有关综合部门发展散装水泥工作协调会议,积极开展多部门合作,共同研究、联合出台有利于发展散装水泥的配套政策;并加强管理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业务指导与服务,共同推动北京市散装水泥的发展。
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服务、监管的职能作用。各区、县有关管理部门要制定本地区散装水泥发展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措施,要将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实行目标管理,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
各级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建设领域内散装水泥使用的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四)加强科技研发,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生产、应用、科研相结合的散装水泥研发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机制,利用首都特有的技术、人才优势,研究、开发和推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散装水泥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
进一步加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研发工作,努力解决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建(构)筑物使用寿命的技术;研究开发国产化预拌砂浆关键生产设备、物流配送设备及低成本普通预拌砂浆生产应用技术;加快研究、生产适用不同施工环境要求的水泥品种。
结合本市粉煤灰、钢渣、矿粉、尾矿石、废石等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开展深入的应用研究,逐步扩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废弃物在水泥、混凝土、砂浆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散装水泥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五)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充分发挥示范效应 “十五”期间,北京市建立了预拌砂浆、农村商品混凝土、物流配送网点等试点示范工程,对散装水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十一五”期间,在认真总结试点示范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继续开展预拌砂浆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使用的试点示范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重点抓好混凝土试点示范应用工作,在中心城和新城建设工程中重点抓好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干拌砂浆和预拌湿砂浆试点示范工作,在精装修工程中抓好装饰、装修试点工程。并加强宣传与示范,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工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好地推动全市散装水泥的发展。
(六)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认识水平
利用新闻媒体、网站、公益广告、展览会、交流会、现场会、宣传周等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散装水泥宣传活动,向各有关单位宣传发展散装水泥的意义,提高全社会对散装水泥的认识,把发展散装水泥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全社会使用散装水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
充分发挥本市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教育部门的技术及人才优势,编制技术应用专业教材,对生产、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散装水泥相关产品技术应用的培训,提高有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素质,重点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预拌砂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研究、应用和管理人才。同时,要加大对新城、新农村散装水泥应用和居民家装使用干拌砂浆的培训工作。
(七)加大专项资金的支持、监管力度
加大财政资金及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散装水泥相关领域技术研发、宣传培训、课题研究、试点示范、散装设施和物流装备等方面的投资。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广泛吸引和拉动社会资金投入散装水泥发展领域。
根据近期国家即将出台的新的《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会同市财政局修订《北京市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专项资金收缴、使用制度,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加强对资金使用单位的过程监管,确保专项资金的合规性和合理性,提高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八)健全散装水泥物流体系,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物流配送体系。通过建立高效、低成本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各环节的衔接和配合,优化城市交通,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专业化、产业化运作,进一步推进散装水泥物流系统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
第二篇: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散装水泥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散装水泥发展规划
来源:北京市建设委员会网站
目录
前言
一、“十五”期间散装水泥发展的背景(一)取得的主要成绩(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十一五”散装水泥发展面临的形势(一)首都将建设成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二)建筑节能将成为本市节能的重点(三)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四)新城和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加快
(五)旧城区建筑物将进入维修保养阶段(六)建筑施工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三、“十一五”散装水泥发展的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发展重点(四)效益分析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立法层次,完善政策法规(二)健全标准规范体系(三)加强组织领导、协调与监管(四)加强科技研发,促进可持续发展(五)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六)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认识水平(七)加大专项资金的支持、监管力度
(八)健全散装水泥物流体系,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
前言
“十一五”是北京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是落实《北京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目标的重要阶段。水泥散装化符合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要求,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建筑施工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对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从使用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的精神,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建筑业“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结合北京市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发展趋势,以及建筑、建材、房地产业的发展态势,提出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散装水泥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以及保障措施,用于指导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散装水泥的发展。
一、“十五”期间散装水泥发展的背景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散装水泥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五”期间,散装水泥供应量累计完成3474.65万吨,比“九五”期间的1440.23万吨增长了2034.42万吨,增长幅度达241%。水泥散装率由44.27%增长到83.52%,增加了39.25个百分点,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散装水泥使用率由45%提高到76.2%,居全国首位。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由380万吨增加到1250.9万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综合配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建成了利用“3S”先进技术的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对散装水泥车、预拌混凝土车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管理,有效地整合了市场资源,降低了物流成本,实现了物流配送的产业化运作,并有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十五”期间,形成了涵盖散装水泥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信息管理的散装水泥产业链体系,散装水泥行业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
2、政策法规建设有所突破
“十五”期间,进一步出台完善了散装水泥的政策法规,有力地推动了本市散装水泥的发展。
2001年,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市政府72号令),明确规定在四环路以内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2002年,市建委、市计委、市经委、市环保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北京市散装水泥发展导向意见>的通知》(京建材〔2002〕158号),对“十五”期间散装水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发布本市第八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京政发〔2002〕9号),将规划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郊区县城关镇地区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的规定纳入了《通告》要求,极大地推动了本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2003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发布本市第九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通告》(京政发[2003]7号),扩大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范围,促进了区县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2004年,市建委、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转发<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的通知》(京建材[2004]77号),提出了在规划市区和郊区县城关镇地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规定;市建委发布了《关于在本市建设工程中推广使用预拌砂浆的通知》(京建材[2004]13号),引导了行业投资,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相继建成,推动了预拌砂浆行业的发展。
3、预拌混凝土发展迅速,预拌砂浆发展势头良好
“十五”期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由2000年的891万立方米增长到2005年的3800万立方米,增长3.26倍,实现了在规划市区和郊区县城关镇地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目标。
“十五”期间,北京市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制定并发布了干拌砂浆和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干拌砂浆建筑构造通用图集和市场信息价格,出台了四环内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政策,为推广应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保温砂浆、自流平砂浆、粘结砂浆等特种砂浆在建设工程中已被广泛应用,普通预拌砂浆也大量应用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首都机场、商务部办公楼、市政府办公楼等重点工程示范项目。标志着我市预拌砂浆生产、应用技术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筑砂浆市场将发生一场彻底的技术变革。
4、率先在全国完成了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
“十五”期间,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围绕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重点支持了一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散装水泥技术改造工程,加快了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截至2005年底,北京市共淘汰8家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33条机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00多万吨,彻底结束了本市机立窑水泥生产的历史,解决了制约本市发散的瓶颈问题,率先在全国完成了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的比重由40%提高到98.34%,位居全国前列。
5、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十五”期间,散装水泥的科研工作成绩显著。与北京市环科院共同完成的《北京市水泥使用过程中粉尘排放的分析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研究结果充分论证了散装水泥的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为政府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组织相关单位编制和发布了《干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预拌湿砂浆应用技术规程》、《88J1-4干拌砂浆建筑构造通用图集》等技术标准,初步形成了预拌砂浆技术标准体系,为北京市预拌砂浆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低成本预拌砂浆研究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并已进入了工程应用阶段。
6、充分发挥了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
“十五”期间,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加强了征收使用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十五”期间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累计征收17406.54万元,累计支出总额为12721.16万元。支出总额中用于返退给建设单位的资金为7650.1万元,用于支持基建技改和科研项目的专项资金为4663.76万元,两项支出占总支出的97%,直接带动企业投资2.6亿元,拉动行业投资近20亿元,形成了散装水泥产业链体系,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7、促进了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十五”期间,北京市年开复工面积在1亿平方米左右,预拌混凝土取代现场搅拌混凝土,顺应了首都国际化大都市施工速度和质量的要求,确保了建设工期,延长了建筑物使用寿命,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现代化水平,加快了北京城市建设的速度,为首都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8、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五”期间,北京市累计供应散装水泥3474.65万吨,共减少粉尘排放13.3万吨,节约水泥包装袋6.95亿个,创综合经济效益14.6亿元。
在散装水泥使用领域,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利用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2005年,粉煤灰与矿渣粉的使用量分别达到371.86万吨和30万吨,首钢大量堆积的钢渣通过干拌砂浆生产企业也得到了合理消纳。水泥散装化为促进文明施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改善首都环境质量和建设宜居城市做出了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法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截止2005年底,全国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发展散装水泥政府令,走上了依法发展散装水泥的道路。北京市囿于首都的特殊地位,虽然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立法层次不高,法律效力不足,直接影响了依法行政和市场监管的力度,制约着我市散装水泥的进一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发展散装水泥应该站在首都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上来,将发展散装水泥的有关规定纳入环保、节能、文明施工、交通运输等法律规章条文中,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2、预拌砂浆推广难度较大
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预拌砂浆虽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由于价格、观念、系统配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本市全面推广预拌砂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是“十一五”期间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3、外埠进京袋装水泥比例须有效控制
北京市水泥工业实施“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产业政策,本市生产的水泥,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每年外埠进京的水泥量约占总需求量的36%左右,特别是进京袋装水泥在本市袋装水泥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主要用于农村市场与家庭装修,另外,还有一部分直接运往建筑工地,用于现场搅拌砂浆,这不仅难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而且给首都的环境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十一五”期间应该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效控制外埠进京袋装水泥的比例。
4、农村地区的水泥散装率较低
北京市80%以上的工程建设集中在规划市区及郊区县城镇地区。由于农村水泥使用量少、使用地点分散等方面的原因,“十五”期间散装水泥使用率仍然较低,直接影响着本市全面实现水泥散装化的进程,“十一五”期间应抓住新农村建设和新城建设的契机,通过构建农村散装水泥产业链,推进农村散装水泥的发展。
二、“十一五”散装水泥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首都将建设成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中央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北京作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因此更需要注重经济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北京自然资源严重匮乏,随着常住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建设规模的持续增长,资源瓶颈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日趋突出。其次为建成宜居城市,北京市将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削减固体废弃物源头,促进首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北京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为全面实现水泥散装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建筑节能将成为本市节能的重点
北京市建筑节能在“十一五”节能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除农村自建低层住宅外,新建居住建筑将全面执行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新建公共建筑也将全面执行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还要在国家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增设强制性条文规定。到2010年,北京住宅建筑采暖平均能耗要降低23%,公共建筑要降低14.5%。建筑节能标准的提高,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必将推动散装水泥下游产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发展。
(三)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到2010年,北京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达到23624元和9831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将由2005年的19.5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30平方米的小康目标。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整体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亦将不断提升,对住房品质和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散装水泥特别是预拌砂浆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消费条件。
(四)新城和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加快
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的需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新城-镇”的城镇布局体系,“十一五”期间,北京将逐步推进全市发展和建设重点的战略转移,统筹中心城、新城、小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全面启动新城建设,积极引导投资向新城转移,中心城和新城住房建设规模比例逐步达到1:1左右。同时,“十一五”时期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新城和新农村建设量的快速增长,为北京散装水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五)旧城区建筑物将进入维修保养阶段
受建设空间的限制,北京市大规模建设将转移至新城和城镇。而旧城区的存量建筑物与构筑物,将会越来越多的进入维修、保养阶段。根据建筑物寿命周期中不同时期建筑材料的使用特点,参照国外商品混凝土与预拌砂浆的发展规律,在建(构)筑物的维修、保养阶段,预拌砂浆将会代替混凝土成为旧城区使用水泥的主要领域。
(六)建筑施工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十一五”时期,北京建筑业的发展重点,是从传统的、粗放的加工业向管理科学、技术创新、资源节约的产业过渡,推进建筑业实现工业化、标准化、装备化,引导建筑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散装水泥的快速发展,能够更好的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三、“十一五”散装水泥发展的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战略目标,以完善政策法规为保障,从使用环节入手,加快推广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建立预拌砂浆物流配送体系,推进新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散装水泥的应用,限制外埠袋装水泥和立窑水泥进京,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确保北京市全面实现水泥散装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和谐、宜居的新北京做出贡献。
(二)发展目标
——本市水泥生产企业散装水泥供应能力达到100%;
——本市水泥生产企业散装水泥率达到90%以上;
——全市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85%以上;
——中心城、新城建设工程中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中心城建设工程中禁止现场搅拌砂浆。
(三)发展重点
1、加快预拌砂浆的推广应用
发展预拌砂浆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实现文明施工和促进建筑施工现代化的重要技术、经济措施,是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重要举措,对散装水泥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十一五”期间,要逐步扩大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区域范围和领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区域将从四环内扩大到中心城区域内;引导小包装干拌砂浆进入建材超市,推动预拌砂浆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建立预拌砂浆散装物流配送体系,防止二次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充分消纳工业废弃物,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2、加强科技研发与应用工作
发展散装水泥要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强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领域科技研发和应用工作,广泛推广成熟的先进技术,提高行业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节约资源和能源、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良性能,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和应用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继续开展预拌砂浆生产、应用技术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充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预拌砂浆生产、使用以及物流成本、建立预拌砂浆物流配送信息系统,为全面推行使用预拌砂浆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开发适用于不同环境施工要求的水泥品种,提高散装水泥对建设工程的适用性,并减少因水泥品种单一而造成的资源浪费,降低全社会对水泥实物的消耗,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水泥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规范外埠水泥进京秩序
根据国家《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意见》、《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国家“限制袋装、鼓励散装”的产业政策,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限制外埠袋装水泥和立窑水泥进京。水泥进京备案企业要进一步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标准的要求,外埠进京水泥企业应当满足规模、生产工艺、发散综合配套能力、环保、进京散装比例等要求,切实改变外埠袋装水泥和立窑水泥大量进入北京的局面。禁止立窑水泥、袋装水泥进入本市混凝土搅拌站、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和其它水泥制品、构件企业,逐步禁止袋装水泥在建设工程中使用,促进市场资源整合,消除制约本市散装水泥使用率进一步提高的因素。
4、在新城和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散装水泥
以北京市调整城市区域功能和发展空间布局、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推动本市散装水泥的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结合北京市新城和新农村建设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施工企业认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鼓励在农村建立散装水泥物流配送站,建立农村散装水泥供应和使用体系。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散装水泥的发展,要在农村第二产业、村镇建设、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分步骤、分层次的稳步推进散装水泥发展,下大力气改变农村地区散装水泥发展落后局面,促进农村的文明建设。(四)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十一五”期间,全市预计共使用散装水泥8500万吨,可节约水泥包装袋17亿条,减少水泥排放及损耗425万吨,还能节约大量的水、电、煤炭等资源和能源,预计创综合经济效益35.7亿元。
2、社会效益
改善环境散装水泥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各个环节上,都能更加有效的降低污染、改善环境。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粉尘排放,还可消减水泥损耗引起的二次扬尘源。“十一五”期间,使用散装水泥可累计减少水泥粉尘排放32.56万吨。同时,使用散装水泥还可以降低施工现场噪音污染,促进实现文明施工。
节约资源除了使用散装水泥可直接节约的资源能源外,还利用了大量的粉煤灰与建筑废渣、尾矿、废石等工业废弃物,间接节约了大量的原材料资源。同时,使用预拌砂浆可减少砂浆使用量,降低建筑物自重,节省建筑物使用空间;特种保温砂浆还能显著提高建筑物节能效果,降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节约大量的能源。
提高工程质量散装水泥的发展促进了施工现代化水平和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因质量问题引发的工程事故与隐患,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立法层次,完善政策法规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中“从使用环节入手,大力发展散装水泥”的要求,以及国家五委两局颁发的部长令《散装水泥管理办法》([2004]5号)和商务部正在制定的《散装水泥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安排,结合本市散装水泥发展现状,力争在“十一五”期间研究出台市政府规章《北京市散装水泥管理办法》,提高散装水泥管理的立法层次,将散装水泥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为使散装水泥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规范,把国家及本市有关政策落实到位,按照散装水泥工作的发展进程,适时制定发布配套的具体政策,从各个方面规范、推动散装水泥工作。
1、加强部门协调,提高综合行政管理效能
将发展散装水泥列入北京市建筑、节能、环保、交通、税收等相关政策的管理范畴,充分利用各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散装水泥行政管理工作效能。
2、制定预拌混凝土使用管理和合理布局的有关政策
扩大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区域范围,实现新城、城镇全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根据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逐步实现在全市范围内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制定推广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政策,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类型,实现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应用。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重点由中心城向新城的转移,“十一五”期间,制定行业发展引导政策,根据建设工程市场需求,对预拌混凝土企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逐步由中心城向新城转移,降低资源运输成本、减轻交通和环境压力,确保行业的持续快速与健康发展。
3、逐步完善预拌砂浆推广应用的政策
根据首都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逐步扩大禁止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范围,实现在中心城内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目标,并将预拌砂浆使用领域扩展到家庭装修和装饰装修工程。
从建筑设计、材料招投标、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现场管理、施工企业资质动态监管、工地环保监管等环节入手,制定发展预拌砂浆的鼓励及处罚政策措施,加强对建设、设计、房地产开发、生产、运输、施工、监理等责任单位使用预拌砂浆的监管工作。
4、制订激励政策,深化散装水泥的发展
对从事散装水泥、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预拌砂浆新技术研发、生产、运输、使用的单位,要给予政策性倾斜与资金支持,以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施工工艺和施工现代化水平,并通过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拉动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散装水泥行业的发展。
5、制订规范水泥使用市场秩序的政策
依据国家水泥产业发展政策及北京市水泥行业相关政策,结合北京市实际,研究制订相关政策,禁止袋装水泥及立窑水泥进入本市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水泥构件及制品企业;鼓励外埠大型干法生产企业的散装水泥进京,加大对立窑袋装水泥的限制力度。
(二)健全标准规范体系
在全面贯彻执行现有标准规范的基础上,从使用环节入手,尽快出台预拌砂浆概预算定额,完善各项技术标准规范,健全预拌砂浆标准规范体系。随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和应用,研究制定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标准规范,大力推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三)加强组织领导、协调与监管
按照全国散装水泥办公室关于召开国家部际协调会议制度的要求,定期召开本市有关综合部门发展散装水泥工作协调会议,积极开展多部门合作,共同研究、联合出台有利于发展散装水泥的配套政策;并加强管理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业务指导与服务,共同推动北京市散装水泥的发展。
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服务、监管的职能作用。各区、县有关管理部门要制定本地区散装水泥发展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措施,要将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实行目标管理,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
各级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建设领域内散装水泥使用的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四)加强科技研发,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生产、应用、科研相结合的散装水泥研发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机制,利用首都特有的技术、人才优势,研究、开发和推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散装水泥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
进一步加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研发工作,努力解决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建(构)筑物使用寿命的技术;研究开发国产化预拌砂浆关键生产设备、物流配送设备及低成本普通预拌砂浆生产应用技术;加快研究、生产适用不同施工环境要求的水泥品种。
结合本市粉煤灰、钢渣、矿粉、尾矿石、废石等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开展深入的应用研究,逐步扩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废弃物在水泥、混凝土、砂浆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散装水泥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五)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充分发挥示范效应
“十五”期间,北京市建立了预拌砂浆、农村商品混凝土、物流配送网点等试点示范工程,对散装水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十一五”期间,在认真总结试点示范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继续开展预拌砂浆和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使用的试点示范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重点抓好混凝土试点示范应用工作,在中心城和新城建设工程中重点抓好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干拌砂浆和预拌湿砂浆试点示范工作,在精装修工程中抓好装饰、装修试点工程。并加强宣传与示范,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工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好地推动全市散装水泥的发展。
(六)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认识水平
利用新闻媒体、网站、公益广告、展览会、交流会、现场会、宣传周等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散装水泥宣传活动,向各有关单位宣传发展散装水泥的意义,提高全社会对散装水泥的认识,把发展散装水泥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全社会使用散装水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
充分发挥本市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教育部门的技术及人才优势,编制技术应用专业教材,对生产、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散装水泥相关产品技术应用的培训,提高有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素质,重点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预拌砂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研究、应用和管理人才。同时,要加大对新城、新农村散装水泥应用和居民家装使用干拌砂浆的培训工作。
(七)加大专项资金的支持、监管力度
加大财政资金及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散装水泥相关领域技术研发、宣传培训、课题研究、试点示范、散装设施和物流装备等方面的投资。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广泛吸引和拉动社会资金投入散装水泥发展领域。
根据近期国家即将出台的新的《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会同市财政局修订《北京市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专项资金收缴、使用制度,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加强对资金使用单位的过程监管,确保专项资金的合规性和合理性,提高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八)健全散装水泥物流体系,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
建立健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物流配送体系。通过建立高效、低成本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各环节的衔接和配合,优化城市交通,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专业化、产业化运作,进一步推进散装水泥物流系统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
第三篇: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前 言
高技术产业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不断提高首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促进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在“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持续稳定的发展,依据《总体规划》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划。规划实施期限自2006年至2010年。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高技术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产业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日趋完善,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
1.产业地位显著提升。
“十五”期间,北京高技术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在首都经济和全国高技术产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2005年,包含高技术服务业在内的北京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25.8亿元,约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9.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00.8亿元,占北京工业增加值的23.5%,占全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的5%以上。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北京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增长点,实现增加值925.0亿元,已占北京高技术产业的70%左右,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583.2亿元,增长23.1%。
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软件、光电显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软件产业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19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780亿元,实现了翻两番。
2.园区经济活力彰显。
中关村科技园区产值在北京高技术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一区多园”体制运行逐步顺畅,各专业园建设取得不同程度的突破,中关村区域品牌效应不断彰显。2005年中关村科
一、回顾与展望 技园区实现增加值960亿元,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10.3%提高到14.1%。其中:海淀园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05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485亿元;电子城老工业基地经过10年改造之后,已发展成为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亦庄园、昌平园、丰台园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园区技工贸总收入从2000年到2005年分别增长了21.4倍、8.3倍、6.9倍。
随着产业的分化和集聚,北京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呈现出更加清晰的三个梯度,逐步形成以中关村海淀园为核心的知识创新区、沿城市五环路展开的技术创新区、以及依托远郊工业开发区形成的多点集聚和专业化分工的生产制造区。
3.自主创新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全市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2.1%。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品牌,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得到增强,领航企业呈现出国际化发展的态势。TD-SCDMA标准跻身全球三大3G标准之一;“闪联”标准成为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中星微电子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汉王手写识别系统、中科大洋全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芯国际12英寸生产线进一步缩小了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京东方TFT-LCD生产线将我国显示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了8年;联想通过收购IBM全球PC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用友成为亚洲第二大ERP厂商。
4.发展环境日趋完善。
“十五”以来,北京大力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重点培育创新服务体系和创业孵化体系,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大为改善。北京市先后制定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鼓励高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有效推动了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十五”期间,北京高技术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产业发展总体水平看,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总体来说,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创新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科技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二是产业承载能力有待提高,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各种要素资源尚不匹配,支撑产业发展的区域协作配套体系还未形成。三是开发区定位有待明晰,部分开发区(产业基地)专业化程度还需提升。四是软环境建设有待加强,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平台建设与相关资源投入还要进一步完善。
(二)机遇与挑战
1.机遇。
“十一五”期间,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八大机遇:
全球产业转移特别是服务业转移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以服务业外包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北京智力资源丰富,具有承接和发展研发、高技术服务、总部经济等产业的天然禀赋,新的产业转移为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
自主创新战略和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为高技术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为北京大力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北京作为科技资源最为丰富、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将成为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承载区。
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北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未来北京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要求北京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提高产业质量。《总体规划》的实施将为北京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方位促进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奥运信息安全、通信服务、智能卡、数据服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清洁能源等对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将引起全球关注北京,加快北京软硬环境建设,有利于吸引国际产业和关键要素向北京集聚,将为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促进北京高技术产业不断升级。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加速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明确北京在京津冀区域分工中的定位,加大与天津滨海新区分工与合作,为北京发展高技术产业高端环节,促进北京产业不断升级提供了机遇。
全社会信息化步伐加快为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空间。进入新世纪,我国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正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全面渗透,未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将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信息化建设为高技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并带动新兴IT业态的快速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与优化产业结构为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传统工业和传统服务业,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从需求上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2005年北京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7600元,并不断向更高水平攀升。居民收入的提升推动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价值含量高的高技术产品带来更大的需求空间。
2.挑战。
区域竞争将使北京高技术制造业发展面临更大压力。凭借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较低的生产成本,近些年来沿海省市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滨海新区等成为区域经济新的亮点。北京作为首都,生产运营成本高于国内大部分省市。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较高的生产运营成本使得北京在吸引高技术制造业上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北京高技术制造业发展面临土地、水资源和能源的瓶颈约束。北京是个自然资源匮乏型城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我国平均水平的1/8,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可利用土地少,山地占市地域面积的三分之二;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比重高,约占能源总消费量的一半,发达国家通常仅为30-40%。资源与能源的约束使得北京发展高技术制造业面临巨大压力。
北京产业高端化发展对制度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北京在全国高技术产业分工中占据高端位置,必然对制度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北京投融资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企业人才激励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建设已经很难满足快速发展的产业需求。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为指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走“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道路,着力提升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未来五年,高技术产业要围绕“开放创新、集成资源、高端发展、产业集聚”的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实施人才、知识产权和品牌“三大战略”,重点发展“三三”产业、实施“两极双系”产业空间布局调整计划,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
“十一五”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工作方针是:开发创新、集成资源、高端发展、产业集聚。
开放创新——以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加强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产业自主发展的能力,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集成资源——充分利用、挖掘、集成首都优势资源,立足于区域内科技、人才、市场、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高端发展——立足北京资源优势,围绕北京“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的高技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带动北京产业结构能级提升。
产业集聚——强化规划,引导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式发展;加强专业化服务,增强专业基地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重点发展“三三”产业:即重点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三类产业;利用高技术推动传统工业、传统农业和传统服务业三类产业的改造和升级。
“两极双系”产业空间布局调整计划:“两极”是指“海淀园中心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双系”是指西北向的高技术研发服务发展区和东南向的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区。
(二)发展目标和愿景
1.2010年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末期,北京高技术产业要实现“规模增长、结构优化、能力提升、产业集聚”的预期目标,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首都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提供保障。
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全市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十五”末期翻一番,预计年增长速度16%左右,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2%以上。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2010年,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均比2005年翻一番,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左右,高技术制造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0%以上。软件产业、移动通信、计算机与网络、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成为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地区出口的比重达到38%。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开发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技术和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到2010年,全市研发经费超过地区生产总值的6%,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
产业集聚度逐步提高。形成若干产业特色鲜明、产业联动性强的专业园(产业基地)。到2010年实现园区(开发区)高技术产业总收入占到北京高技术产业总体的95%以上。
2.2020年发展愿景。
到2020年,高技术产业成为首都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成为北京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成为发挥北京高端辐射作用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贯彻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按照“重要载体、强大引擎、服务平台、前沿阵地”的定位要求,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推动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基础上的二次创新,实现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跨越,在推动提高首都自主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一)建设中关村创新示范区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吸纳国内外创新资源,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构建并强化园区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跨越,使园区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政策试点和制度改革。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启动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试点工作,加大对创业投资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上市,形成“中关村板块”。开展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权交易试点。推动“信、保、贷”联动业务,探索信用融资、合同融资、项目融资、结构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推进产权改革和股权激励的试点工作,推动园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利用与管理。
——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完善“一站式”办公、“一网式”审批、全程办事代理制等各项服务。发挥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具有较高代表性、权威性和行业影响力的协会组织。加快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专业咨询机构等发展,构建适应园区发展、符合国际惯例、开放式的专业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与世界知名科技园区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国际化商务环境。创新中关村文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推进“数字中关村”建设,提高园区的信息化水平。
——优化一区多园格局。明确各园区和产业基地的功能定位,形成重点突出、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引导各细分产业在不同专业园和产业基地形成集聚,继续建设好以海淀园为主的各专业集聚、用地集约的特色专业园。
(二)探索自主创新的新模式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实现原始性创新突破。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机制。积极吸引留学生归国创业,充分利用归国人才的国际化经营方式、管理理念、先进技术与国际市场进行对接,抢占国际技术发展制高点。以产业技术标准作为产业联合发展的纽带,联合业内相关企业、研发机构组建企业联盟,实现产业联盟化发展。加大实施专利、标准战略,进入产业竞争的高端领域。
——以重大市场需求为动力,加大集成创新。抓住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实施的契机,以国内高速发展的行业应用需求和大量的新兴市场需求为导向,支持产业业态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政策鼓励产业价值链的分解与集聚,鼓励通过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集成利用多种创新资源,实现多技术、多资源的集成性创新。
——吸纳全球资源,坚持开放式创新。以走向全球产业前沿为目标,鼓励“购买技术”、“并购企业”、“技术许可”、“国际合作”等多种二次创新模式,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再开发和再创新,跨越式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发展和开放创新战略,重点发展以软件产业、研发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和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为主的高技术制造业。
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的渗透、扩散作用,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一)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1.软件产业。
软件与服务是北京高技术产业的支柱。到2010年北京软件与服务继续保持 “中国软件产业之都”的领先地位,并成为亚太地区软件研发和服务中心之一。
——完善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实施针对软件产业的特惠政策,加大软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
——加大软件出口与国际合作。依托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加快软件产业国际化的步伐,积极开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宣传和交流;加大对国内跨国公司以及日、美、欧等地区的软件外包市场开拓力度,在吸引世界知名软件龙头企业集聚北京的同时,促进北京的软件出口和外包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软件产业基地建设。依托中关村软件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用友软件园、中软软件园等软件产业集聚空间,建立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加快石景山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德胜设计创意产业园和海淀园创意先导基地等区域的建设。
——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加强对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重点领域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嵌入式软件、中间件,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和数字内容等领域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的软件产品。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提升软件开发过程管理、人才培训、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能力,鼓励企业通过多种融资手段实现规模化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基于开放标准的基础软件平台、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数字内容软件、软件服务外包业务。
2.研发产业。
研发产业具有高附加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及智力资源密集的特点,是决定技术创新能力能否最终实现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到2010年,在北京形成完善的研发产业链,并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研发基地。
——积极吸引创新资源。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决策运营中心。
——营造有利于研发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技术转让、咨询等中介服务发展。
——完善研发产业链。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设计等研发环节发展,促进研发产业链形成,拓展研发成果转化途径,实现研发产业增值。
——建立专业性研发基地。以改善公共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为重点,建立若干具有国际一流研发环境的专业性研发基地。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纳米技术等。
3.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业是模式创新活跃、增长迅速的高技术服务业,也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到2010年,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信息服务中心、国际化信息服务集团的主要聚集地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电信枢纽之一。
——推广实施三项关键性技术。以国家实施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标准为契机,重点抓好一批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力争在北京率先示范,推动以数字内容为重点的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互联网的发展。
——加快信息化建设。以城市信息化、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带动软件、系统集成、呼叫中心等产业的发展。
——大力开发信息增值服务和网络服务。发展基于3C融合的信息增值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网络出版、网络教育培训、网络文化、数字娱乐等网络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型信息服务业态。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电子商务、信息增值服务和网络服务等。
(二)进一步做强电子信息产业
1.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技术产业之一,大唐电信提交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对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到2010年,北京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实力和产业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全国技术标准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鼓励关键技术标准研发与产业化。支持TD-SCDMA、SCDMA等技术标准研发和自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项目,促进移动通信产业升级。
——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开发新的移动通信增值服务。
——促进产业集聚。引导移动通信整机企业、设计企业及相关零部件企业的集聚,加大北京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建设。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基于TD-SCDMA标准的关键技术产业化、基于SCDMA标准的系统和移动终端设计、移动增值服务、手机电视等。
2.计算机及网络。
计算机及网络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北京计算机及网络的品牌和渠道优势明显,高性能计算机等高端产品技术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10年,北京自主品牌的计算机产品在国内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产品。
——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大型计算机企业跨国并购重组,坚持“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发展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基于闪联标准的3C产品的产业化步伐,积极支持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及产业化,提升计算机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打造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链。强化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搭建应用示范平台,推动包括网络设备、终端产品以及应用服务等在内的产业链的形成。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笔记本电脑、3C产品、高性能服务器、下一代互联网产品。
3.集成电路。
以设计为突破口,以高端制造和测试为支撑,以材料和装备为补充,形成完整的高端集成电路产业链。到2010年,北京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围绕设计业,打造高端集成电路完整产业链。大力支持和培育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高端制造企业与设计公司、封装测试公司开展合作,促进各环节协调发展;建设专业的小批量封装生产线,满足园区设计公司快速扩大的小批量封装需求;集成测试资源,促进测试公司结合本地设计企业的需求提供服务。
——搭建良好的公共技术支撑与服务平台。围绕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尤其是设计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建立知识产权(IP)库,结合设计企业的需求进一步扩展和完善EDA平台,大力发展与园区设计企业密切结合的测试中心,积极支持有针对性的集成电路专业培训中心,引进国际机构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预警平台。
——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在现有的集成电路设计园和亦庄、八大处、林河、电子城的基础上,规划若干集成电路产业专业集聚区,进一步建设空间布局相对集中、产业纽带关系密切的集成电路研发园、设计园、生产园,拓展和改善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智能卡、电子标签、CPU、DSP、存储器、多媒体处理芯片、数字电视芯片、汽车电子芯片、基带和射频芯片、核心路由和交换芯片、安全芯片等。
4.光电显示。
光电显示产业是与集成电路、软件、通信并列的第四大ICT产业领域,未来5年内,光电显示将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到2010年,北京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和辐射源。
——围绕龙头企业促进光电显示产业链的形成。继续推动京东方建立TFT-LCD生产线项目,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发挥京东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创新和技术研发,完善TFT-LCD产业链,发挥其技术、产业带动作用。
——注重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支持龙头企业进行开放式技术创新,促进以显示屏制造为突破口,引进所需配套环节和技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逐步实现产业配套的本地化和国产化。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LCD显示及配套关键产业环节、OLED显示、LED显示及照明等。
在进一步做强上述产业的同时,加强数字电视、汽车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到2010年,北京数字电视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产业规模在国内领先;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体系形成并完善,汽车电子产业初具规模。
(三)加速发展生物产业
1.生物制药。
生物制药对于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未来国际国内都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到2010年,北京生物制药产业取得较快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发挥高端优势,做大产业规模。利用北京部分生物技术研发接近国际领先水平的优势,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吸引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在京设立研发机构,发展生物制药合同研发外包(CRO)形式,积极承接跨国生物公司研发服务业的转移;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传统中医药产业;在疫苗、诊断试剂、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等领域,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的产品或行业,重点予以扶持和发展,加快形成产业规模。
——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研究制定生物产业发展政策,以生物医药基地为依托,加强生物技术公共实验室、中试基地及融资平台、人才培训平台等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先进国家竞争的“生物技术与信息平台”,为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创业提供支持。
——加大生物医药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研究机构和企业进驻,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为核心建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疫苗、诊断试剂、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等。
2.医疗器械与生物医用材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质量的健康需求,医疗器械与材料在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到2010年使北京成为医疗器械技术在国内领先、与国际发展同步的地区。
——加强新产品研发。加大对医疗器械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大力度开发研制介入治疗材料和骨植入材料产品,逐步替代进口;掌握医疗模式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占领市场先机。
——引进和培养具有复合学科背景的人才。重点开发有医学背景的工科专业复合型人才,提高产品研发的原创性。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数字影像诊疗设备、介入治疗与新材料等。
在加速发展生物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环保与新能源、现代科技农业等潜力产业。到2010年,北京环保与新能源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和节能技术应用示范城市。
(四)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1.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装备技术等改造传统工业。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制造业,带动产品设计、开发、制造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北京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加工、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管理过渡。
——采用新材料技术促进传统工业升级。加强制造业企业和新材料研发机构或企业有机联系,促进新材料企业积极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或联合攻关。选择工业基础好、产业集聚的区域进行新材料工程的示范工作。搭建新材料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传统工业改造升级。
——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工业。促进制造业中装备的更新换代,重点对电子、汽车、医疗、能源、化工、冶金等行业的装备实施改造升级。扩展装备制造业应用和服务范围,提高食品、包装、建材、纺织等轻工业自动化程度。加强重大装备的协作开发力度,加大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大型装备的外向性,并积极鼓励企业的行业共性技术装备实行开放共享。
2.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农业。
——加大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农业信息监测与灾害预防系统、农业专家决策系统等,为农业生产和经营提供必要的、系统化的农业信息支持。
——充分运用生物技术加强对传统农业的渗透和改造,推动现代科技农业的发展。加强对动植物育种、生态友好型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畜禽疫病基因工程疫苗和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生产绿色与有机食品,提升农业产品质量。
3.促进高技术向服务业的渗透与融合。
——加强高技术向各类服务业的渗透,全面促进北京服务业改造升级。加快提高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水平,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商贸、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进旅游、教育、文化、体育、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生活服务业的科技进步,积极发展为高技术和技术创新提供衍生服务的信息、科技、中介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断增强首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思路,强化京津冀间的区域合作,明确制造和研发服务主要空间发展方向。结合现有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引导各重点产业、产业价值链环节在不同产业空间形成集聚。继续发展和完善现有产业基地建设,围绕重点发展产业,新建若干产业基地。形成西北方向的以海淀园中心区为核心的高技术研发服务发展区以及东南方向的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高技术制造发展区的“两极双系”空间格局。
西北系:以高技术研发、服务为主,制造为辅。
以海淀园中心区为核心,包括上地、软件园、生命园和永丰基地等专业园,以及昌平、丰台、电子城、德胜、石景山等产业空间。该区域以高技术研发、服务为主,高技术制造为辅。各园区以发展高技术研发、服务为导向,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促进高技术服务业特别是研发产业发展。
东南系:以高技术制造为主,服务为辅。
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为核心,包括顺义、通州、大兴、房山、密云、怀柔、平谷等郊区县的产业空间,以各郊区县的开发区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次中心。该区域是以高技术制造为主,适当发展与高技术制造紧密相关的研发、检测等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是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制造业发展区。
(二)高技术研发服务发展区
——加大海淀园中心区的辐射力度。加大海淀园中心区研发、服务资源向周边产业空间的辐射力度,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创业孵化为主要特色功能,建设成为北京市高技术研发和服务中心。
——做好专业园的产业规划和发展。依托上地信息产业基地、软件园、生命科学园、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引导重点产业向各专业园的集聚,建设成为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
——做好产业转型和转移工作。推动区域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完成石景山和丰台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服务业转型,电子城、昌平地区高技术服务业比重有所提高。
(三)高技术制造发展区
——提高该区的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其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北京高技术制造业的龙头,努力成为京津冀高端技术的重要集聚地;通州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天竺空港工业开发区、顺义林河工业开发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高技术产业规模能有突破性进展。
——加强郊区县的产业承载能力。加强郊区县与高技术研发、服务区之间的联系,加大郊区县对知识创新区和技术创新区的资源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度。
(四)专业产业基地建设
“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产业基地和专业园建设。对于已有的产业基地,进一步吸引相关企业进驻,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对于新建专业园,“十一五”期间,在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做好园区发展规划和软、硬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吸引相关企业的进驻,初步形成专业产业集聚空间。
1.软件产业基地。集成中关村软件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用友软件园等相关资源,建立北京软件产业基地,进一步推动北京软件产业发展与壮大。
2.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建设石景山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德胜设计创意产业园和海淀园创意先导基地,通过产业集聚加快北京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3.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围绕国家材料、能源、重大装备等支柱产业,集合中央转制科研院所等企业的优势资源,在昌平沙河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创新基地。
4.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做好诺基亚星网工业园二期开发建设,进一步引导移动通信整机企业、设计企业及相关零部件企业的集聚,使北京移动通信产业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
5.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依托集成电路设计园和亦庄、八大处、林河、电子城等集成电路集聚空间,通过园区建设促进北京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各环节形成互动发展,增强北京集成电路整体竞争实力。
6.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围绕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集聚,快速形成先进显示技术(TFT-LCD等)显示产业链。
7.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利用北京的存量资源和科技优势,改善光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软硬件环境。重点发展并提高光电子产品、先进制造系统、自控系统、电力电子、医用电子设备、印刷系统等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8.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依托北京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促进生命科学园、大兴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亦庄园形成差异化、互补型发展,建立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六、政策与措施
“十一五”时期,要进一步研究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探索公共财政体制下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机制,采用符合WTO规则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新手段,以积极的产业政策和优质的发展环境促进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向高端、高效、高辐射力方向发展。
(一)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和协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契机,落实国家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决定,实施“六个一批”工程,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科研势能,增加发展后劲,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吸引一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在中关村实施,集聚一批跨国公司研发和营运中心在中关村落户,促成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中关村建设,启动一批改革政策在中关村先试先行,争取一批中关村重点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建设一批专业基地成为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
2.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企业有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支持以企业为龙头的产学研新型合作,来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的聚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支持重大装备的消化吸收,提升企业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通过支持通用技术和涉及提高行业技术标准的开发活动,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支持行业创新联盟、工程中心、科技服务机构等来促进技术创新系统的基础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
3.完善投融资政策体系。
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性金融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中关村创业风险投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高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技术企业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权转让。
4.落实国家专项产业政策。
积极落实国家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生物产业、数字电视、可再生能源等专项产业政策。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技术政策、鼓励引进技术目录、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等,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5.探索建立高技术服务业的统计体系。
关注和支持高技术新兴业态发展,探索建立和完善高技术服务业的统计体系,准确监测和反映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制定高技术服务业分类指导目录,支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
(二)建立布局引导与约束机制,促进专业基地和特色园区发展
1.强化规划引导,建立产业布局引导机制。
突出“两极双系”发展区域定位和八大产业基地的规划定位,综合运用规划、土地、投资、信贷等手段,引导产业空间聚集,促进高技术项目合理化布局集中,实现特色产业集聚。
优先保证入园重大项目土地供应,通过重大项目布局引导相关产业向重点发展区和专业集聚区集聚。
逐步建立产业梯度转移机制。提高知识创新区、技术创新区的辐射能力和郊区县的产业承接能力,加强中关村的创新优势向制造发展区的辐射,实现产业研发优势和产业化资源对接。
2.加强专业化服务,增强专业基地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推动产业园区从粗放式、综合性园区向有针对性、专业园区发展,增强定向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主导产业集中度和适合功能区的各种要素的集聚,提供土地利用效率,发掘土地资源产业效益最大化。
加强各个专业基地专业型管理人才的引入,专业基地管理要从土地开发型逐步向专业服务型转变,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互为补充高技术产业基地。
加强专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完善基地软硬件建设,根据产业升级的需求,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保证各基地之间路网的通畅。积极推广宽带无线接入服务、呼叫中心服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基地信息化水平。
(三)统筹政府科技投入,实行“五个转移”和“三个倾斜”
1.加强政府科技资金统筹。
推动政府投入由相对分散向聚焦重点、适度集中转移(公共科技服务);由投入方式单一向以引导社会资源多方投入转移;由重复交叉投入向分工有序、强调系统性、连贯性投入转移;由偏重研发向强调研发和应用并重转移;由独家决策向综合决策转移。支持一批以应用为导向的产学研项目和以扩大产业规模为目标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2.实行政府资金的“三个倾斜”。
向提升和优化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倾斜,适应园区由于总量扩张和资源升级带来的新需求。向充实和完善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服务支撑体系和综合服务功能倾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的建立、资源共享和园区功能完善。向培育和实现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内重大项目产业链倾斜,增强重大项目专业配套的定向吸引力。
3.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
探索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体系,逐步加大对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研究并制定促进公共服务部门和国有企业采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专项政策。
(四)坚持开放式创新,大力提高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1.继续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总部集聚。
全力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总部向功能区集聚,扩大其溢出效应和辐射力。适度统筹配套产业的跟进发展,积极引进与主导功能产业相配套的国际中介与生产性服务业,完善主导产业上下游产业链。
2.鼓励本土有实力企业“走出去”。
创造条件,鼓励有实力企业海外投资,通过与海外企业联合或收购境外资产、品牌和技术,提升国际化水平。
3.规划若干个具有国际高水平研发环境的专业园区。
增强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根据功能区的不同功能特色,注重培育和补充符合功能区要求的国际化专业精英人才,通过聘请高级职员、专业顾问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吸引国际化专业人才加入管理团队。
4.推动产业园区与国际同类功能区的战略联系。
通过定期论坛、路演推介、新闻发布等方式,结盟姊妹区、友好区,加强对外合作与友好往来,提升从管理到要素引入的国际化水平。
(五)实施人才、知识产权、品牌战略,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1.大力吸引高端人才发展高端产业。
以高端产业发展凝聚高端人才。以高端产业发展为核心,加大对高水平研发人才、高技能生产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项目引进等方式吸引海外高技术人才。
围绕重点产业需求,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所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培养直接面向产业发展第一线的关键人才。
2.推进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
围绕高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潜力产业,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力量分析、研究知识产权陷阱和技术壁垒,制定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发展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服务业。
鼓励和支持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以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整合国际技术资源,跨越专利封锁和技术壁垒;以资金、人员、政策等方式支持高技术中小企业原创发明申请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以北京作为国家技术标准试点城市为契机,鼓励企业以核心技术为依托,与标准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跨国公司等合作,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的研制。
鼓励建立以原创技术和先进标准为核心,以专利池为载体,以互利共赢为目的的企业联盟,支持技术标准联盟市场化独立运作。
3.实施品牌战略,培育、积累适应首都功能的国际化品牌势能。
依托中关村软件园、移动通信产业基地等产业基地,打造北京国际化品牌基地。
拓展总部经济,实现品牌集聚。以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机构(特别是投资运营总部)为手段,实现品牌要素集聚,促使北京成为国际品牌运营中心。
第四篇: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
目
录
序
言......................................................................................................1 第一部分 “十五”期间建筑业发展回顾..................................................2
一、产出与效益跃上新台阶.............................................................................................2
二、城市建设任务顺利完成.............................................................................................2
三、建筑业素质进一步提升.............................................................................................3
四、科技进步能力明显提高.............................................................................................3
五、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显著.............................................................................................4
六、行政管理能力逐步增强.............................................................................................4 第二部分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5
一、发展机遇.....................................................................................................................5
(一)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5
(二)奥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6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6
(四)未来北京城市建设新格局的实施.....................................................................6
(五)京津冀区域都市圈规划建设启动.....................................................................6
(六)外埠建设工程市场发展前景广阔.....................................................................7
二、主要挑战.....................................................................................................................7
(一)奥运会之后建设总量缩减带来的挑战.............................................................7
(二)环境和能源资源因素制约带来的挑战.............................................................7
(三)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带来的挑战.............................................................7
(四)投资体制改革和主体多元带来的挑战.............................................................8 第三部分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8
一、指导思想.....................................................................................................................8
二、发展目标.....................................................................................................................8
(一)战略重点.............................................................................................................8
(二)主要指标...........................................................................................................10 第四部分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的主要任务...............................11
一、突出工程质量安全地位,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11
(一)健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11
(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11
(三)改进质量安全监管方法...................................................................................12
(四)建立安全生产预防体系...................................................................................12
二、全面贯彻“四节”方针,促进建筑产品节能环保...........................................13
(一)加强“四节”宣传和法规标准建设...............................................................13
(二)完善建筑节能环保导向和激励机制...............................................................13
(三)加大“四节”技术产品的研发推广...............................................................13
(四)强化建筑产品节能环保监管和服务...............................................................14
三、认真履行职责职能,确保奥运工程建设顺利实施...........................................14
(一)切实加强奥运工程建设组织协调...................................................................14
(二)切实加强奥运工程关键技术研究...................................................................15
(三)切实加强奥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15
(四)切实加强绿色奥运工程建设管理...................................................................15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协作水平...........................................................16
(一)引导大型企业调整经营结构...........................................................................16
(二)引导中小企业立足专业承包...........................................................................16
(三)着力提高建筑劳务企业素质...........................................................................17
(四)推动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发展...........................................................................17
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行业技术进步...........................................................17
(一)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方向...................................................................................17
(二)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18
(三)加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19
(四)强化自主知识产权保护...................................................................................19
(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建设...................................................................................19
六、转变传统施工理念,推进行业绿色施工...........................................................20
(一)树立绿色建筑施工理念...................................................................................20
(二)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20
七、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21
(一)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21
(二)完善建筑工程保证担保制度...........................................................................21
(三)积极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22
(四)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建设...........................................................................22
(五)切实发挥社会监督机制作用...........................................................................22
八、强化行政能力建设,提高市场监管水平...........................................................23
(一)进一步明确市场监管的内容...........................................................................23
(二)深化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3
(三)强化行政监督执法体系建设...........................................................................24
(四)加强行业管理基础建设工作...........................................................................24
九、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市场份额.........................................................25
(一)推动优势企业快速全面发展...........................................................................25
(二)支持强强联合以及境外投资...........................................................................26
(三)建立“走出去”服务协调机制............................................................................26
十、强化各类人才培养,提升队伍整体素质...........................................................26
(一)培养高素质的公务人员队伍...........................................................................26
(二)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26
(三)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27
(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27
十一、加强工程建设指导,推进村镇建设进程.......................................................27
(一)加强工程建设指导服务...................................................................................27
(二)强化对村镇建设的管理...................................................................................28 第五部分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28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政策研究...................................................................................28
二、加强规划实施的资金投入...................................................................................29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落实...................................................................................29
序
言
“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市实施“新北京、新奥运”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北京建筑业在本世纪前20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和建筑业生产方式,提升建筑业产业素质,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机制,圆满完成奥运工程建设和其它各项城市建设任务,为做大做强建筑业奠定坚实基础,特制定北京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建设部颁布的《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和《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北京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北京建筑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本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调整,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和科学发展观后,北京市编制的第一个建筑业发展规划,是指导本市建筑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制定建筑业其它各项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部分 “十五”期间建筑业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北京建筑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较圆满地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本市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产出与效益跃上新台阶
“十五”期间,北京建筑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态势,累计完成总产值7589.3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3倍,年均增长17.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9.9%。累计完成增加值1312亿元,年均增长11.8%,比“九五”时期提高3.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64.5亿元,年均增长达37.7%,效益状况显著好转。建筑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城市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十五”时期,本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57.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44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1.6倍,年均增长14.4%,为各个历史时期之最。共提出重点建设工程243项,其中奥运场馆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16项。大量的投资和重点建设任务的完成,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累计建成各类房屋23691.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4182.4万平方米,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83.9%和110%。住宅建设进程的加快,进一步改善了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由2000年的16.8平方米上升到2005年的19.5平方米。工程质量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共创28项“鲁班奖”工程,2000余项“长城杯”工程。建筑业为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生产条件和环境,增强首都城市整体功能,保证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三、建筑业素质进一步提升
截至2005年底,按照建设部颁布的新的资质标准,就位和新设立的建筑施工企业总数达到4894家,其中总承包特级企业12家,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分别占施工企业总数的16.6%、78.8%、4.6%,产业组织结构日趋合理。共有相关工程服务性企业771家,其中,工程监理企业254家,招标代理企业266家,造价咨询企业251家。初步形成了层次较为明晰、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队伍。技术、人才和装备实力有所提升,施工技术总体上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软弱地基处理、深基础施工、工程爆破、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大型设备和结构安装等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建筑企业技术装备实力逐步增强,机械化施工能力不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中,获得职业资格、注册执业资格的数量和比例显著增长,已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
四、科技进步能力明显提高
“十五”期间,紧密围绕重大工程进行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取得较大成效。取得省部级(鉴定评估)科技成果150余项,获得专利技术6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8项;共有 12项工程项目通过北京市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颁布实施了《北京市建设领域百项重点推广项目》;颁布工程技术标准60多项,建立了以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验收标准为龙头的,涵盖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检测标准等8大方面的地方标准体系。企业编制工法100余项。钢结构施工、模板技术、装饰技术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浅埋暗挖、盾构和沥青混凝土生产技术等方面亦有长足进步。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与新技术新标准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五、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投入墙改专项基金7265.8万元,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以及墙体材料生产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累计建成节能住宅17520万平方米,占现有住宅总量的65.1%,占全部建筑总量的36.3%,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第一个发布了第三步节能65%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地方标准);第一个发布了建筑节能施工验收规范《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质量验收规程》;关闭了全部粘土砖生产企业,成为首个不生产粘土砖的省级行政区。
六、行政管理能力逐步增强
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行政审批由2000年的62项减少到2004年的15项。逐步实施了全程办事代理制,建立行政服务办事大厅,设置了施工许可、企业资质、安全生产等一站式办公窗口,开发了企业资质审批系统、工程竣工备案系统、施工许可证网上预约办理系统等软件,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建立起较畅通的信息互动渠道。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共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近百件,为依法监管提供了有力依据。加大了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做到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有形市场建设,建立了分专业的评标专家库,加大对招投标各环节的监管力度,市场交易环境和秩序有所好转。建立了不良行为提示、不良行为警示、良好行为等三个层次的企业信用系统,初步实现了企业资质和市场准入的动态管理。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比全国提前一年完成此项任务,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
“十五”期间,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与首都城市建设和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市场运行机制尚需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市场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市场秩序需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仍主要依赖于低成本扩张,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行业人才总量、结构和开发机制与行业发展还不够适应;技术创新进程有待加快,建筑节能和节约资源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既有建筑改造还缺乏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和监管手段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将成为“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第二部分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一)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总体规划实施的开局起步时期,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市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为建筑业在“十一五”时期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需求空间和基础动力。
(二)奥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为举办奥运会,本市计划新建或改扩建33个比赛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2006~2007年是奥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的关键年,不仅为北京建筑业提供了市场机遇,还拓展了一个向世界展示实力的机会和舞台,将有力地促进建筑业的技术升级和管理升级,加快建筑业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
“十一五”时期,为促进城市整体功能提升和协调发展,北京将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重点集中在城市交通以及环境、资源和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这些投资额大、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建筑业经济总量增长,还能提升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专业化水平,优化建筑业产品结构。
(四)未来北京城市建设新格局的实施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城市发展重点要逐步从城区向郊区转移,市区建设要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未来北京城市“两轴-两带-多中心”新格局建设,将给建筑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内部市场空间。
(五)京津冀区域都市圈规划建设启动
“十一五”时期,国家将启动京津冀区域都市圈建设,这将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建设任务包括:向外转移与首都功能不相适应的产业,所带来的旧厂区改造和异地新厂区建设项目;为推进“京津塘产业带”加快形成而进行的新区建设项目;区域构建所需要的快速轨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六)外埠建设工程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十一五”时期,国际和国内工程建设市场将依然维持庞大的建设总量,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加入WTO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国际和国内市场壁垒将逐渐消除,北京建筑业只要发挥自身优势,按照“立足本市,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走出去”发展的战略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就会创造出广阔的外部市场发展空间。
二、主要挑战
(一)奥运会之后建设总量缩减带来的挑战
目前,本市许多建设项目是围绕奥运会展开的,2008年前,投资与建设项目将呈现“提前支出”的态势;2008年后,北京建筑市场将出现投资规模缩减引发的需求不足与进入企业过多产生的供给过剩的矛盾。因此,制定合理的对策,扶持和激励企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避免产业出现大的起伏,是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二)环境和能源资源因素制约带来的挑战
首都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更要求北京必须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和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建筑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对建筑业发展方向和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带来的挑战
“十一五”时期,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将结束,外商被允许以独资方式进入北京建筑市场,外商将凭借其资金、管理、人才和综合服务能力的优势,给北京建筑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尽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本市建筑企业必然面临的挑战。
(四)投资体制改革和主体多元带来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投资体制改革和投资主体将更加多元化,社会资本投资领域的限制逐步减少,将允许各类企业以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对建筑企业的融资、综合服务能力以及沿产业链、价值链的生产增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投资和需求多元化以及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也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场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出新的挑战。
第三部分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紧密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目标和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性任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业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加快市场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在确保奥运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圆满完成“十一五”时期首都城市建设各项任务,实现建筑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战略重点
高质量完成北京城市建设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奥运建设为契机,高质量地完成首都城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基本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各类施工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万人事故死亡率低于0.65,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进一步增强建筑节能和环保意识,加快推广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和本市市场需求的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积极推进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强化奥运工程质量、施工安全、节能监管和服务,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奥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任务。积极配合本市新农村建设和郊区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村镇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引导农民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
着力转变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组织结构,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综合型与专业型企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队伍格局,同质恶性竞争得到有效遏制,行业生产的协作化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化和工程应用水平有明显提高。建筑“四节”、奥运工程等新技术以及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重点建设领域施工技术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电子商务以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倡导清洁生产和绿色施工理念,推动行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模式转变。符合清洁生产理念的施工方案、工艺和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施工噪声、污染物排放和固体废弃物弃置得到进一步控制。
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对市场主体的约束作用显著增强,市场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竞争秩序显著好转。构建社会化和跨部门联动的行业信用体系,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机制的作用切实得到发挥。进一步推动工程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充分利用市场手段防范和降低工程风险。进一步优化政府监管职能,加大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形成“主体自控,经济制约,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为特征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建筑市场运行模式。
大力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大型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比较优势不断增强,企业资源有机整合水平和专业配套程度有较大的提升,沿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能力有所增强,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向工程总承包方式转变,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服务方式加快与国际接轨,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份额明显提高,效益实现较大增长。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通过市场培育和政府引导,使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协作意识不断增强,竞争力有较大提升。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人才和人力资源队伍。
(二)主要指标
产业产出效益。奥运前,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9.5%,奥运后,年均增长2.5%。“十一五”期间年均竣工各类房屋42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年均竣工为2600万平方米。奥运前,年均总产值利润率保持在2.5%,奥运后,保持在2.0%。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
产业技术进步。到2010年,推广新技术100项;建立新技术示范工程50项;编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50项;编制市级工法100项。
节能节约资源。到2010年,完成25%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除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外,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全市建成采用太阳能进行建筑供热的建筑100万平方米,采用地热源、污水源、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建筑供热的建筑15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供热、空调和照明利用率达到建筑总能耗的4%以上;全市建筑的单位面积平均采暖能耗降低17%,其中,住宅建筑采暖平均能耗降低23%,公共建筑采暖能耗降低14.5%。
产业人才发展。到2010年,各类执业注册人员达到5万人。技师和高级技师总量力争达到4000人,比2005年年末增加一倍。高级技师和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重分别达到8%、20%、52%和20%。
第四部分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突出工程质量安全地位,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一)健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
要进一步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好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的关系,切实把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引导企业建立落实到人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工程建设不同环节人员的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监管企业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工程建设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和追究机制,保证各类从业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健全企业和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确保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责、权、利相统一,加强全员培训教育,提高各类人员质量、安全综合素质,确保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得到有效落实。进一步加大对政府投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度,逐步放开对非政府投资工程技术环节的监管,充分发挥社会监督机构的技术性监督作用,把对非政府投资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重点逐步转向各方主体行为。积极推动建立工程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和降低工程质量安全风险。加大对社会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管,加大对工程各参建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视各种社会力量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投诉、举报工作,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透明度。
(三)改进质量安全监管方法
按照突出重点、分类监管原则,集中资源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影响突出问题的监督。建立建材质量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的监督检查机制,通过与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执法等部门配合,形成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技术提高监督部门的业务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建材使用等方面管理的相关法规,提高监管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监管效果和效率提供坚实保障。
(四)建立安全生产预防体系
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预警制度,指导各方责任主体提早做好安全生产部署,最大限度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制,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配备训练有素的应急抢险救援人员和必要的设备,提高突发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此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事故报告和事故处理的有关制度,健全事故处理机制,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二、全面贯彻“四节”方针,促进建筑产品节能环保
(一)加强“四节”宣传和法规标准建设
宣传建筑“四节”的意义和有关政策,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按照建筑“四节”要求,适时编制发布配套法规和实施办法,从立项、设计、施工、验收、销售、用能设备运行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积极研究与《清洁生产促进法》相衔接的建筑业循环经济促进法规政策。贯彻落实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施工验收规程,适时发布可再生能源利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技术和监测标准,及时修订供热采暖有关标准,将安装气候补偿系统、平衡调节阀、恒温阀、楼宇热计量表及水质标准等作为强制性条文实施。
(二)完善建筑节能环保导向和激励机制
贯彻国家资源节约战略,将推广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建材作为今后政策调控的重点。完善建材使用宏观导向机制,发布中长期建材使用导向和每两年一批的淘汰落后建材产品目录,调控建材使用结构。加强节能技术和产品认证,不仅要对建筑节能单一产品能耗、综合利废水平、功能质量进行判定,而且要考核单一产品组合成一个分部工程系统后的质量性能和技术指标,保证认证工作的科学性、产品质量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推行节能建筑标识制度,引导和鼓励消费者购买取得节能标识的房屋。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建筑节能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建立和实施。建立节能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建筑节能科研开发、试点示范、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重点用能设备的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三)加大“四节”技术产品的研发推广
研发推广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和市场需求的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节能型结构体系。研发符合本市实际的节能环保先进设备和产品的生产应用技术,对建筑“四节”技术创新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开展建筑“四节”技术的综合试点示范,制定节约型住宅小区指标并开展试点工作。贯彻落实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推广集中供热锅炉节能改造和管理、热电冷联供、垃圾焚烧和余热利用、太阳能和地热等新能源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节能灯具和绿色照明、各种综合利废和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等技术。重点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减少供水与排水管网漏损水。
(四)强化建筑产品节能环保监管和服务
加强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的监管,严把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房屋销售关,确保新建民用建筑达到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加强重点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监管,不符合用能设备节能运行标准和合理用能定额要求的,要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罚。通过全面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方案。大力推进政府机构和高能耗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探索既有住宅节能改造评估办法、管理规定、资金筹措方案和激励政策,有计划地推进既有非节能住宅的节能改造工作。
三、认真履行职责职能,确保奥运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一)切实加强奥运工程建设组织协调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与“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的联络和协调,建立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保障体系。加强对奥运工程各参建单位的监督和服务,积极协助各有关单位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质量、安全、工期、功能、成本”五统一原则,确保奥运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实施,全力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性建设任务。
(二)切实加强奥运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奥运工程建设特点,在钢结构安装施工、膜结构施工、玻璃幕墙节能、体育设施施工、绿色奥运建筑、奥运场馆供热供水、奥运场馆室内空气质量、奥运智能化系统(安防、通讯、服务、保障)等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专项研究攻关。及时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形成企业核心技术。
(三)切实加强奥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严格落实奥运工程各参建单位质量安全责任,切实加强对各参建单位质量行为和安全施工的监督管理。根据奥运工程建设进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普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巡查与驻场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督。制定从招投标、施工许可、施工过程到竣工验收备案等各阶段质量安全监督重点和相应的监督检查措施,建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层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监督责任落实到人。研究运用市场手段和社会资源,解决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有效降低工程风险。
(四)切实加强绿色奥运工程建设管理
建立从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重点设备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各阶段相互衔接的管理机制,将节能工作贯穿于奥运工程建设程序各环节。按照《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手册的各项要求,监督施工企业编制实施绿色施工方案情况。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标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对奥运工程进行评估,落实“绿色奥运”承诺。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协作水平
(一)引导大型企业调整经营结构
营造大型企业发展环境。力争在《建筑法》修订草案中明确设计施工一体化、EPC等工程总承包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研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管理规范,推动工程总承包的规范化发展。在总结工程总承包试点经验基础上,分析工程总承包存在的障碍,研究制定设计施工一体化、EPC等工程总承包招投标管理办法,营造公平、有序、开放的工程总承包市场环境。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推动政府投资工程以工程总承包方式组织实施建设,促进工程总承包企业积累经验,提高工程总承包的实践和管理能力。
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方式。积极引导和推动大型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合企业内部资源,调整专业分工,形成专业配套、分工明晰的企业经营结构。进一步增强市场适应能力,逐步由单一的生产经营方式,向设计、采购、施工管理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变,提升沿产业链、价值链的生产增值能力。推动BOT等新型经营方式的试点与推广。
鼓励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按照“市场需求、优势互补、企业自愿、政府引导”原则,鼓励有较强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建筑企业,联合、兼并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咨询服务等企业,逐步形成一批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能力的建筑企业集群,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专业化、协作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建筑业国际竞争力。
(二)引导中小企业立足专业承包
鼓励中小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转变经营思路,调整经营方向,逐步拓展专业承包范围,积极开拓市政、路桥、环保、钢结构、古建筑、装饰装修、防腐保温、地基基础、建筑智能化等专业市场,提升专业承包能力。同时大力倡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通过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着力提高建筑劳务企业素质
促进劳务企业实体化经营,加快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体系的实施工作,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推动劳务企业规范化发展。加强劳务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工作,组织制定培训规划,强制劳务企业管理者接受培训,尽快提高劳务企业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规范劳务企业承包活动,强化企业合同管理,通过交流、专家讲座和培训的方法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四)推动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发展
支持智力密集型的工程勘查、设计、咨询、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优势企业拓宽服务领域,发展成为独立于业主和承包商且与政府脱钩的各类工程咨询公司,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公正客观地为政府、业主和承包商服务。重点培育规划咨询、代建与评估服务、可研报告编制等咨询企业发展。鼓励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在政府投资工程中,积极开展优化设计、全过程管理等咨询业务,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一)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方向
制定重点领域技术发展指南。组织编制技术发展指南,以解决盲目研究开发、低水平重复研究等问题。编制重点应包括建筑能源利用形式、建筑结构体系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发展、绿色建筑、建筑信息化等方面内容。
制定关键领域科技发展计划。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工程质量,改善建筑功能为重点,组织制定城市建设重大科研攻关计划和重点应用技术领域发展计划,明确工程技术发展方向,提高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化水平和工程应用水平。同时及时编制关键领域施工技术工法,指导施工和验收,推动新技术的应用。
推动高新技术与产业有机结合。积极推动以信息技术、项目集成化管理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新型工业化技术以及环境生态技术改造建筑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积极开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政策研究。在企业资质管理、质量管理、招标投标等环节中,制定推动技术进步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发挥科技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改革现有的立项、鉴定验收、评奖的模式,形成市场经济下的技术评估系统。完善并落实重大工程论证制度,紧密围绕奥运场馆、地铁等重大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对涉及工程质量安全以及公共利益的关键工艺、部位、方案,组织开展专家咨询和论证工作。
完善应用基础研究体系。充分发挥本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积极推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工程建设基础性研究。着力研究开发重大关键技术,推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水平,提高行业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科技研究开发体系。推动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建立研究开发专门机构,落实研究开发的发展基金和专项基金。配合设计施工一体化、EPC等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行,增强企业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技术创新和革新挖潜能力,切实提高建筑业效益水平。按照单项技术先进、专项技术体系化、综合技术成套化要求,引导企业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符合现代化工程要求的成套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培育发展专业的新技术开发企业,独立经营,做大做强,以专项知识和技术实力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使之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三)加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推进北京建设领域百项重点推广项目和建设部十项新技术工作的落实,进行示范工程交流,提高示范工程的社会影响,带动建筑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具有推广价值的最新科技成果及时予以组织推广,引导和监督技术依托单位编制实施推广项目的技术规程、工法、标准图、操作手册、运行管理指南,并引导企业按照规定实施备案管理,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
(四)强化自主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应结合施工技术特点,做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工作,实施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和企业标准)战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将制订措施加大商业秘密(专有技术和企业标准)保护力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建设
在建设部建设领域信息化发展战略总体部署下,按照“市场需求导向、分类分级发展”原则,研究制定本市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引导各类企业实现信息化。倡导联合,鼓励有类似需求、有纵向关联需求的机构联合发起信息化建设项目。拓宽投资渠道,重点支持基于项目群的企业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企业集成管理信息系统、施工设计和管理一体化系统的研究和推广。
六、转变传统施工理念,推进行业绿色施工
(一)树立绿色建筑施工理念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建筑业施工企业,应不断树立绿色施工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筑生产“高效、低耗、环保”目标的实现。逐步建立健全绿色施工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监管,规范企业施工行为,促进企业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研究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积极性。企业要转变粗放施工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把绿色施工理念贯穿施工的全过程。
(二)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
要积极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制定符合清洁生产理念的绿色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使其达到节水、节材、节能、环保的有关要求。推广计算机辅助管理,实现对现场材料和能源消耗情况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及时修订施工节能和节材方案。加强清洁生产所需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施工现场太阳能应用技术和使用环保型建材,制订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施工现场雨水、污水的收集和循环利用,推动施工现场安装节能灯具、节水器具和节能环保机械设备,要高度重视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道路遗洒和噪声污染。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建筑企业建立和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七、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一)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市场诚信标准。依据国家和建设部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本着简便易行、科学实用的原则制定建筑市场主体行为诚信标准,重点评价从事建筑活动的企业和执业人员的诚信行为。结合政府监管和执法工作的需要,对市场主体在执行法定建设程序、招投标交易、合同签订履行、业主工程款支付、质量安全管理、建材使用等方面对诚信标准进行细化。对建筑执业人员,根据其职责建立诚信行为评价标准。
发挥失信惩戒作用。在现有不良行为公示制度基础上,建立更为完善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健全企业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制定市场诚信信息管理和使用办法,联合相关部门,采取社会、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惩治措施,切实发挥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机制作用。积极推进与其他地区诚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工作衔接,建立失信惩戒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动协调机制。对有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将采取依法公布、行政处罚、经济制裁等措施,特别恶劣的要坚决清出建筑市场,提高其失信成本。
(二)完善建筑工程保证担保制度
完善担保配套法规制度。适时制订和发布工程保证担保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明确担保活动的实施程序、担保比例、担保期限、担保费率、责任界定、索赔程序、债务补偿、市场监管等内容,规范建设工程中的担保保证活动。扩大试点范围,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工程保证担保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起有效转移和规避工程风险,以及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长效机制。培育工程风险保障市场。加强与银监、保监部门合作与协调,整合各自优势和资源,积极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工程担保与保险企业成长。推进工程担保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考试工作,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形成规范的工程担保人市场。积极培育工程风险管理中介机构市场,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减少供需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而造成的市场运行效率低下问题。
(三)积极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
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和社会力量,积极推行工程质量保险,特别是在重大工程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强制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合理化解工程质量风险,降低由于工程质量缺陷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行业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快质量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培训、咨询等中介机构的建设,提高质量安全中介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中介服务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为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奠定良好基础。
(四)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建设
运用网络信息、有形建筑市场和其它媒体手段,定期发布工程造价指标、指数等市场信息。研究建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有关标准和实施办法,推进工程造价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引导市场各方主体按市场规律合理计价,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竞争机制。
(五)切实发挥社会监督机制作用
培育发展独立、公正、自主运作的行业协会组织,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监督和管理,引导行业协会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使之在规范会员行为、维护会员利益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进一步拓宽和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公开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政府监管和服务行为、投诉处理结果等信息,重视并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最终形成企业自觉、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良好局面。
八、强化行政能力建设,提高市场监管水平
(一)进一步明确市场监管的内容
依法履行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据《行政许可法》,对政府现有监管职能进行研究分类,逐步取消代业主、中介组织、承包企业、行业组织的管理职能,把监管工作重点转移到关乎公共安全、公共健康和公共利益上来,确保政府职能定位准确,管理科学高效。
加强政府投资工程交易监管。进一步细化政府投资工程的招投标程序,强化公开透明管理,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质询。通过推行资格预审文件备案制度,组建资格预审评审委员会,随机抽取确定资格预审委员会专家等措施,规范评标活动,保证评标的公正、公平,从源头上预防串标、虚假招标等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加强市场难点热点问题监管。以无证开工、转包、违法分包和拖欠工程款为重点,开展各项检查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限制招标投标等措施,严厉打击市场交易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切实改善市场环境。
(二)深化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明确两级职责分工。在认真总结市和区、县两级建委职责分工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市和区、县两级建委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逐步实行建设工程属地化管理。市建委要加快制定全市统一的工作程序、标准、规则和流程,指导区、县建委按统一的标准、规则和程序办理行政许可和管理事项。
加快区县有形市场的整合。按照“统一建设、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成全市有形建筑市场整合,建立全市统一的有形市场管理体系。继续健全有形市场的交易场地、设施,拓展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重点加强区县有形市场建设,实现市和区县有形市场在工作标准、运行程序和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统一,为政府实施对招投标活动的有效监管提供平台。
(三)强化行政监督执法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内部和外部执法监督体系,结合北京实际深入研究建设工程执法体制改革问题,建立以综合执法为主,专业执法配套的执法体系。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主体行为,落实执法岗位责任,严格执法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针对监管内容的常规性、非常规性、突发性等特点,研究制定不同的监管方式,整合监管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管作用。
(四)加强行业管理基础建设工作
完善行业法规标准体系。建立科学的立法工作机制,立足行业实际,把握立法重点,着重研究普遍性和规律性问题,细化行政处罚条款,解决市场监管法规操作性、针对性不强和配套措施不完善问题,提高市场调控和监管效果。重点做好节能与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建材使用、工程保险与保证担保、信用体系等方面法规的修订和制定工作。研究制定《北京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积极推动各种基础标准、专用标准和产品标准编制,加强建筑节能、节水、节材标准规范的制订和修订。
健全行业统计报表制度。进一步完善规范行业统计报表制度以及配套的统计管理制度。加强对统计人员的统计知识和统计技能培训,提高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做好建筑业统计数据与相关部门统计数据的衔接工作,建立监管数据上传和统计分析制度,健全科学的统计报表报送审核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可信程度,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完善包括网络系统、信息资源、应用服务支持、应用业务四层基本架构的电子政务平台。进一步整合各级网络信息系统,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全面实现信息互通共享。重点建立并完善日常办公、网上审批、市场监管、决策支持、社会服务、网络安全等系统,提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九、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一)推动优势企业快速全面发展
通过加强与税收、金融、保险等部门协作和政策扶持等方式,积极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支持,推动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经营管理先进、品牌意识和诚信意识强烈、市场适应性强的优势建筑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创造条件,推动优势企业提高国际工程咨询服务能力;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发展核心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实现业务升级;建立国际工程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突出专业特点,形成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社会化分工合作体系。
(二)支持强强联合以及境外投资
积极推进“以老带新”工作,支持缺乏“走出去”经验的北京企业,与熟悉国际市场运行规则和市场行情的企业强强联合,不断拓宽国际工程市场领域。鼓励北京企业与国内外知名承包商、设计咨询商等合作,组成联合体,投标承包境外工程项目,大力推动项目层次上的合作。支持北京企业在境外投资建立工程承包企业和项目咨询公司,取得各类投标承包资质和知识产权,为在更多国家争取到更多的总承包项目取得“通行证”。
(三)建立“走出去”服务协调机制
实行“走出去”状况动态监测和跟踪,加强对目标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各种风险和合作伙伴等的调查,及时掌握和分析“走出去”业务运行情况,推动企业加强协调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积极推进应急反应机制建设,有效规避国际形势动荡产生的工程风险,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确保对外承包工程和人员免受损失。
十、强化各类人才培养,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培养高素质的公务人员队伍
根据建设部《2006-2010年建设行政领导干部培训规划》、《北京市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办法》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党政人才队伍规划》,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制度、党政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创新人才评价制度,大规模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努力造就政治素质高、专业知识精、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二)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
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养,通过举办高级研修班、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政策法律、宏观经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协调创新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造就一大批懂国际工程承包的项目管理人才、通工程索赔的合同管理人才、懂技术善经营的经营管理人才,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依据《北京市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定期编制发布《北京市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指导行业相关单位制定本部门继续教育计划,构建专业技术人才终身学习体系。切实加强对建设行业基层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考核培养。重点培养一批国际化的高素质紧缺人才,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执业资格体系。建立执业人员的个人信用档案和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加强执业人员注册后的管理,提高社会公信程度。
(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
建立健全企业技师、高中级工的等级标准,进一步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落实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全面贯彻落实《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制定建筑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规划,大力开展以农民工为主的一线生产操作人员培训,建立行业技术工人登记制度,执行培训与鉴定工作的季报和年报制度。加强劳务人员技能培训,明确培训重点和方向,提高劳务人员素质。
十一、加强工程建设指导,推进村镇建设进程
(一)加强工程建设指导服务
针对村镇建设特点,研究有效的村镇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村镇工程建设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编制村镇建设工程新技术指南,指导试点村镇因地制宜选择新材料,推广新技术,应用新能源。研究制定旧村改造指导建议书,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指导企业与村镇建立“对口联系”制度,有效提高村镇工程建设中的施工和管理水平。推动中介机构参与村镇建设工程的技术指导,提高工程招投标、监理、物业管理等水平。
(二)强化对村镇建设的管理
研究制定科学的村镇建设管理方式,确保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选择具备条件的建筑企业参与村镇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严禁使用各类淘汰的建材产品,严厉查处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节能环保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符合标准要求。村镇建设工程竣工后,对节能环保施工部分进行专项验收,未进行专项验收的工程不予竣工验收备案。
第五部分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政策研究
围绕规划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强政策法规的总体设计和有效衔接。要立足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实际,把战略决策与解决当前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规划与行动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把行业发展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既做到长期有战略、中期有规划,又确保有计划。因此,一要把规划中提出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带有方向性的政策思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分解为目标和任务计划,细化到相关职能的机关处室和事业单位,分别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和工作方案。二要根据规划提出的建立相关制度的要求,制订立法计划,适时出台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其配套的行政管理措施,并着力研究和解决法规、规章操作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二、加强规划实施的资金投入
规划中提出的行业发展目标、任务,是建设系统今后五年的重要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加以贯彻落实。因此,政府要加大投入,支持开展与规划实施相关的业务培训、政策调研、法规制订、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有效地保障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各项任务的实现。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落实
为了更好地促进规划实施,市建委将在“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调整成立市建委“十一五”规划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其职能由机关相关综合处室承担。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组织或参与综合性政策研究和重点课题调研;负责组织编制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建材使用、建筑节能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或战略,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五篇:北京市平谷区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
北京市平谷区“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
序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的长期发展战略。
信息化是北京面向21世纪和信息社会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是首都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主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发展以知识经济为内涵的首都经济,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首都人民的生活质量是首都信息化的重要定位。
郊区信息化是“数字北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信息化1998—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将积极稳步地推进京郊各区县的信息化作为首都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平谷区遵照北京市确立的信息化建设方针、原则和总体规划,立足平谷,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平谷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通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平谷区信息化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建设成就。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以及北京承办一届最出色的奥运会的总体要求,依据首都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结合《北京市农口信息化2000—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特制定《平谷区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纲要》,该纲要是未来5 年平谷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部分 “十五”回顾
一、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了宽带多媒体城域网建设,目前为止,网络覆盖全区所有乡镇和90%的委办局,有96个委办局建立了局域网,占全区委办局的80%;卫星城所有小区和街道均实现宽带上网;2001年,农村27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光缆到村,提前5年完成了《北京市农口信息化2000——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05年全市30%的村通光缆的目标,真正实现了村村通。
2001年底,开通了连接四十六个分会场的区级视频会议系统,其中十六个乡镇全部开通,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区的视频会议网络,实现了会议的远程化、网络化,个别乡镇政府还建立了村级的视频会议系统。
全区光缆覆盖图
二、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十五”期间,平谷区的信息化建设遵循“统一规划、互连互通、一个平台、资源共享”的指导方针,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三实原则,在政府、教育、农业、企业、社区等领域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工作,五年间先后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试点建设阶段,2003年下半年起平谷区信息化建设迈入整体推进的第三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信息技术在政府、企业、教育、社区、农业等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
(一)政府信息化
政府门户网站由宣传型向服务型网站转变。随着政府职能的转 变,平谷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也不断加强,经过多次的调整和改版,已经由一个单纯的宣传型网站转变为具有较强互动性的服务型网站。区政府门户网站被评为2004年北京市优秀国家机关网站。
电子政务办公平台不断完善,网络化办公水平不断提高。以整合资源、实现大小两个循环为理念,开发应用完全基于国产软件的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平台以平谷区四大基础数据库为依托,整合了地理信息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全程代办系统、决策督察系统、农村三级互动系统等40几个办公子系统。基于LINUX操作系统及国产办公套件基础开发的平谷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完全国产化,不但有效解决了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性问题,而且为国产软件在区域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推动国产软件产业的发展与成熟起到积极的促进与示范作用。基本完成了人口数据库、企业法人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的构建工作。
国产软件得到普及推广,我区被市科委和市信息办确定为北京市唯一的电子政务正版软件国产化示范区。除开发完全基于国产软件的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外,还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安装推广国产软件。我区将国产软件应用实现到全区范围,使国产软件的应用形成规模,成为全国范围内区域应用国产软件的首例。
(二)农业信息化
网站和商务平台的建立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一个新突破。基于宽带网络建立农业综合信息网,为农产品销售、致富信息的查找等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平台。建立平谷绿都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 品销售提供了销售平台。
桃产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大桃的生产、宣传与销售。合并原有的4个大桃网站,建成“中国桃乡网”,该网站成为平谷向外宣传大桃的重要窗口,提高了平谷区桃产业的知名度,带动了大桃的销售,推动了平谷旅游,促进了经济发展。开发了桃信息资源数据库和桃技术管理软件及安全食用农产品管理系统,提高了果品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和安全性。引进了桃、苹果、核桃、板栗、葡萄等5个果品专家决策系统,为果农解决了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建立了第一个农产品销售网络村——桃园村,网上销售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营销收入。目前桃园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果品运销专业村。
信息高速路给农村带来先进的文化思想意识、全新的生产生活理念和最新的技术信息,提高了农民素质。与农科院合作,引进智农科技系统,实时接收最新的农业技术信息并提供给农民。五年来,在全区建成了5个村级信息网络平台、6个网络村、12个数字家园、30个农民远程教育基地、50个信息服务站点。
32.521.510.50黄熊镇大大南山马夏马峪王平东金刘果技科松儿罗华兴独东坊各昌口辛谷高海家品监委峪寨营山庄乐庄镇庄营镇庄镇村湖店办局******00000000网络村数字家园远程教育基地***1111网络村、数字家园、远程教育基地统计图
遵循“工业强区、旅游富民”战略,建立京郊首家民俗旅游网络村。在雕窝建立了京郊首家民俗旅游网络村。目前全村42户人家中有38家民俗户接通了宽带网,并建立了家庭主页,游客在享受农家乐的同时还可以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快乐,提高了农家院的品位。现在雕窝村已成为京城远近闻名的旅游网络村。
我区被定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打破了原有的生产管理模式,在农村实现了技术流与信息流的有机组合,有效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民增收。2001年被市科委定为北京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区。
(三)教育信息化
注重互动互用,资源共享,开创家校互动的新模式。2001年底建成了全区宽带多媒体教育信息网,全区所有中学和中心小学全部实 现了宽带联接,在“校校通”的基础上完成了“班班通”,实现了全区教师资源、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改变了传统的家庭与学校、社会与学校的交流方式。在全市首创了视频互动在线网校,为远程教育提供了全新互动的教学模式,“非典”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学生“放假不停课”。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数据广播中心合作建成全国首家卫星网与地面网结合的“中国广播教育信息服务网”。该网站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辅助学习的平台,使城乡孩子在家也能享受到市区学生所获得的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发了“老师家长e网通”系统,搭建了家校沟通的信息平台,营造出学校与家庭合作,通力共育人才的新气象。
(四)企业信息化
利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企业,高新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自主开发了企业核算、ERP、CIM等一批应用系统,并在北京燕兴隆集团、华夏毛织厂等企业广泛应用。建成了两个市级信息化带动现代制造业的示范点。北京沃托玛腾有限公司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设计、制造和管理的网络化,原来要22个技术人员8个月才能完成的设计任务,现在只需5名技术人员3个月就可以完成,设计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技术改造,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升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能力,有力推动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
(五)社区信息化
以数据服务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开通 了综合门户网站“e畅网”,为社区、公众提供了更好的网络服务和更多健康的网络信息。
三、信息化朝产业化发展
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弥补了资金和人才不足问题,促进了本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为解决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平谷区信息化走产业化道路,开创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的模式。这种模式利用企业的盈利来弥补区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不足,有效解决了资金和人才不足的问题,发展了本区的IT产业,并对周边省市产生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应河北省唐县、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方政府邀请,我区在人才、技术上对他们给予了大力支持,加强了合作,增进了友谊,进一步扩大了平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还与加拿大、日本等国大型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我区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信息化软环境支撑体系建设
平谷区信息化建设的软环境支撑体系开始形成。制定了《京东绿谷信息网站群建设实施办法》和《平谷区网络安全等级制度》,其中《京东绿谷信息网站群建设实施办法》已公布实施。在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平台上,培养造就了一支年纪轻、学历高、综合能力强、具有凝聚力和奉献精神的信息化建设队伍,稳定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保证了平谷区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虽然平谷区的信息化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与北京市总体信息化水平相比,我区信息化指标的指数偏低,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与市其它区县相比,在投资力度、工作的协调、认识观念等方面尚有差距;目前还存在着信息基础设施尚不完备情况,重复投资与低水平建设并存现象比较突出;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信息资源开发分散,综合利用和共享程度较低;信息化的工作机构不健全,许多部门没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信息化工程实施难的瓶颈;信息化组织体系、安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化的管理规定和制度等都不够健全,信息化软环境的支撑体系尚待进一步加强建设和完善。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实施原则
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信息化进程,将首都信息化确立为北京面向21世纪和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2008年奥运会也将要求北京具备世界一流的信息化水平。根据目前这一形势,本规划制定了以下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平谷区“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的国家信息化推进方针,紧密结合平谷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务实创新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平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平谷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遵照北京市信息化建设“切实落实统筹规划、注重实效、集约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实现“数字平谷”为目标,充分利用首都信息技术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全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重点加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和国产正版软件的应用,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力度,带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建成较为完备的社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信息化应有的作用。
(二)具体目标
(1)建成综合的、多业务的、高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100%的单位接入。
(2)国家机关行政管理全面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城市管理100%实现网络化、信息化,80%村能够便利地获得网上服务,90%的以上的政府服务可以通过网络提供。)
(3)建成全区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100%社区能够便利地获得网上服务,80%的以上的居民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服务。)
(4)建成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软环境。
三、实施原则
根据首都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和北京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从平谷区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实际、实用、实效”三实原 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力量,搞好平谷区信息化建设。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信息化建设首先是要在认识上统一,对“数字平谷”建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高起点的认识。政府要加强对全区信息化建设的领导,统筹规划,组织推进,全面发展。
2、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信息化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制订统一、权威、有指导意义的总体规划。平谷区信息化建设要以《首都信息化1998—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按照首都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进行。各有关部门都要从为平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富裕百姓服务的总体目标出发,围绕平谷区发展建设的中心任务进行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
3、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组织推进、政策导向等作用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千方百计筹集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投资体制,并注重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效益。
4、整合资源、完善系统一是平谷区政府、各乡镇、各委办局,从全局出发,打破部门、单位之间的界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合作、互补互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力求避免各自为战,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分散,不断充实和增加具有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特色的信息内容,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二要建设覆盖面广、功能完善、人机协调、运行畅通的信息网络系统,明确技术支持体系和组织工作体系的职责,提高各种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要在加强门户网站建设的基础上,将信息网络向农村和企业延伸,使更多的专业村、专业户、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上网。
5、讲究实效,突出特色
以“工业强区、旅游富民”发展战略为指导,在项目的设计和实现中,突出平谷工业、农业、旅游等特色,集中力量开展农业、大桃产业、民俗旅游、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并注重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主要任务
(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十五”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和完善平谷区宽带多媒体城域网络和办公专网,在实现全区各种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统筹规划,完善区域网络建设。升级、完善覆盖全区的宽带城域网络。随着宽带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宽带业务的日益丰富,用户终端处理速度和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网络传输数据量的迅猛增长,导致对网络带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适应需求,“十一五”期间,将我区现有主干网络改造为千兆以太网,其传输能力不小于1G,交换能力不小于380G,升级后的网络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和容纳更多的用户。建立双核心网络平台,互连互通,提高网络平台的稳定性、快速性,增加网络平台容错性能,提高业务量交换的能力,增加网络互联带宽。开通城区无线移动网络,提供无线的移动办公服务。
平谷区信息平台国际互联网络防火墙防火墙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核心层汇聚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汇聚层宽带网络建设图例
大力发展宽带接入网。随着宽带接入的发展,简单的上网查看新闻、收发邮件已不能满足办公、学习、生活的需要,在诸多增值业务中像发展以IPTV和语音视频电话等多媒体业务将成为今后的重点,而在全网开展这些业务势必造成对网络带宽的消耗急剧增加。为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未来五年,将以宽带接入网作为普遍服务的基本目标,优化网络使用环境,促进信息消费,使平谷区单位宽带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全区宽带接入的家庭普及率达到50%以上。继续完善政务网络建设。遵循“外网受理,专网传送,内网办理”的原则,完善平谷区政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平谷区政务专网、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建设,提高专网的稳定性、安全性、快速性,满足各种应用需求,稳定、快速连接市政务专网;通过物理隔离设备实现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的隔离或连接,既可保证电子政务数据和应用的安全性又可实现与外部资源的业务沟通。
外网用户外网用户平谷区外网外网用户外网网闸办公用机专网专网办公用机办公用机防火墙内网数据库办公平台内网办公平台办公平台
外网受理、专网传送、内网办理流程图 加快农村基础网络设施建设。针对平谷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现状,加强农村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加快无线通信网络在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民对网络的使用率。
开展网络安全建设。国际互联网上病毒、恶意攻击规模和数量近几年成爆炸式增长,对计算机系统、网络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十一五”期间,我区将在网络安全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合理整合网络资源,采用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网络防病毒技术等先进技术和设备,从边界防护(防火墙)、区域防御(IDS)、主动防御(安全评估)三个层次对我区内部网络进行整体的安全防护,建设较为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内外网安全隔离、提高网络效率、降低网络黑客入侵的破坏威胁,真正筑起网络安全的“长城”。
网络安全防范内网IDS网闸互联网核心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络安全防范图
(二)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全区各领域的应用,构建和谐社会
大力开发各类信息资源,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在电子政务、企业、农业、科教、医疗卫生、劳保等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到2010年形成全区比较完整的信息资源体系和信息应用系统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制机制提供重要保障。
1、政府领域
积极推进正版软件、国产软件使用工作。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做深做透,真正做到国产软件进入到信息化工作的主流和主阵地,在全国启到示范效果,未来五年,将继续以电子政务内网办公平台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国产软件使用工作,到2006年底,确保全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均使用国产操作系统及其办公套件进行网上办公。在此基础上将国产软件使用工作向其他领域、范围推广。2007年底,完成“国产地理信息系统研发中心”的建立工作,与国内主要国产GIS研发企业合作,开发、维护平谷区内所有GIS项目,使其在土地、水利、绿化、旅游、应急指挥等方面实现特色应用,辅助领导决策
完善和推广平谷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对于“十五”期间建设的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在“十一五”期间要继续深入和完善,对各个单位要进行深层次的需求调研,将一些共性较强的需求进行整理,并开发出相应的系统,纳入电子政务办公平台之上。在全区范围内推广该平台,到2008年,确保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均使用该平台进行办公,真正实现政务办公的网络化。制定平谷区基础数据库各项标准。“十五”期间,区内一些单位(如劳动保障局、公安、卫生、教育、工商、统计等)均已建立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但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格式、信息类型各异。“十一五”期间将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尤其是北京市出台的一些标准,制定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元素、企业法人基础数据元素、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元素、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元素四大基础数据等相关标准,规定统一的信息格式与交换机制,真正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换。这些标准的制定将成为平谷区实现资源共享的一个基础条件。
建立平谷区信息服务资源目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服务资源目录建设是对信息服务资源的集中描述,能对“后台”功能进行标引、检索和导航作用。信息服务资源目录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模型,还是实实在在的信息系统,直接用于指导和制约(甚至部分替代)信息系统建设的分析和设计。“十一五”期间,完成信息服务资源目录的平台建设,对原有的电子政务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形成一个真正的资源共享的系统平台。
资源目录建设最终效果图
开发行政审批系统。按照国家《行政许可法》的精神,建设行政审批系统,实现全区范围内的串联审批和并联审批业务。新的行政审批系统将实现下图业务流程的网络化和数字化。
行政审批系统预实现功能流程图
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提高政府门户网站在未来我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地位,将政府门户网站看作是实现我区电子政务战略的核心。“十一五”期间,我区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目标是在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基础上,建立起跨部门、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使公民、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组织内容与信息,并获得个性化服务,使合适的人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获得恰当的服务。围绕这一目标,网站将突出两大功能,第一大功能是政务公开,使政府门户网站成为老百姓了解政府 有关政策和动态信息、实现与政府互动的最快捷渠道。通过网站公开信息,将与政务相关的各种法规制度、政策措施及时公之于众,实现资源沟通与共享,从而使政府行政行为有效地臵于公众的监督下。第二大功能是网上办公,通过整合相关政府部门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那些重要部门面对老百姓各项事务的工作效率,利用政务内网、政务专网和政务外网的网络结构,并与行政审批系统进行相连,实现“外网申报、专网传输、内网办理”,从而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网(站)式”优质的、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展望未来,平谷区政府门户网站应用层次将全面向互动事务处理的高级阶段升级,并且将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尤其是增加对企业和经济发展的服务力度,将“京东绿谷”建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门户网站。
2、企业领域
把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平谷工业首先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这也是“循环经济”。平谷的企业信息化以推动农产品加工(食品)、改造这两个行业的产业升级改造为重点,通过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管理决策、销售服务等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化,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创新能力和对时常的决策应变能力,推行品牌战略并实行电子商务,使平谷工业在信息化的带领下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 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平谷大型企业少,工业主体是广大中小企业而且专业市场集聚,区域经济特色鲜明的特点,除推进大型骨干企业信息化样板示范外,重点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试点信息化技术创新如公共服务平台,由政府引导,行业协会推动,选择信息服务行业的专业ASP公司面向中小企业,整合认证、支付、信用机制,构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提供技术支持。
3、农业领域
务实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整合各涉农部门的网络系统、网站、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信息化服务下乡、进村入户,使农民及时、快捷、便易的获取所需要的准确的农业生产信息、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改变农民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状况。拓展平谷绿都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领域并扩大其服务规模,为大桃、苹果、核桃、板栗、葡萄等名优特瑟果品开展网上销售电子商务。普及推广数字家园和农民远程教育基地,应用计算机、电话、广播、电视多种接入方式,为平谷信息化铺设“最后一公里”。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在村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并开发农业科技信息、统计信息、农产品物流配送、市场预警和农业种养殖专家决策系统。加深对农民生产管理技能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继续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加深平谷农业示范区建设。
配合旅游富民工程,加强民俗旅游村建设。平谷旅游资源十分 丰富,除天然养颜的湖光山色外,还可以实现产业联动策略,将观光农业和绿色保健食品生产与绿色旅游、特色生态旅游相结合,将农业、农产品加工和休闲旅游相结合,由一产、二产到三产形成综合产业链。在2008年奥运期间,体现“绿色奥运会,人文奥运会和科技奥运会”三大理念,将旅游建成平谷的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利用奥运契机,要建成面向区外旅游者的一站式旅游门户和绿色服务平台,整合评估住宿、餐饮、交通、购物、文化、娱乐等旅游相关信息资源如服务资源,提供旅游景点介绍,旅游产品发布,旅游服务以及成套旅游综合服务。同时,将借鉴雕窝民俗旅游网络村的模式,配合新民居改造,再开发将军关、玻璃台、南宅、挂甲峪、塔洼等一批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旅游网络村,使农户和游客可以利用网络方便、快捷地发布、查找、交互、预订,推动全区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4、教育领域
提高科教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重点扶持农村地区科教资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科教资源体系和科教数据库的基础上,将首都丰富的科教信息资源进行汇集、整理、综合、处理,以支撑科技创新并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加快全区各级教育与各类培训的推广应用工作,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大力发展以网络教育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的覆盖;充分发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龙头作用,带动社会公益性信息服务面向市民、特别是弱势人群提供网上就业培训和科普教育等服务;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设一个覆盖区镇村三级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初步构建全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十一五”期间,将把教育信息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有效地进行整合,力争到2008年,全区100%的学校通过网络实施对学生的管理,90%的家长通过网络对子女在校情况进行查询和管理。
5、公共服务领域
推进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为重点,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强化以食品卫生为主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构建适应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的医疗救治体系;完善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健全区、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加强远程医疗建设,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和农村扎,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促进均衡发展;建设完善中华医师网,将医药领域与IT领域进行全方位结合,改变过去以揭示文献外在特征和以文本为单位提供服务的传统模式,努力构建全新的医疗数据库。
建设完善平谷区综合信息门户网站“易畅网”。易畅网涵盖了农业、企业、教育、社区等多方面综合信息,政务网为平谷区政务信息化对外宣传的窗口,易畅网的建立弥补了政务网的不足,面对对象为所有的网民用户,以满足网民的各项网络化服务为主要需求。继续完善各栏目板块的数据信息交互和数据存储,完善各栏目板块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为网民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信息服 务网络体系。
推动“数字市民”工程,服务市民个性培育和发展。根据政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待抚恤、计划生育、卫生等社会事务管理要求,启动“数字市民”工程,加强本市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积累,通过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建立起便民利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延伸电子政务和发挥电子商务交汇融合的一种实现形式,支撑政府提高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效率。
(三)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1、继续推进软件业的发展
“十五”期间,平谷区建立起了一支能够独立开发各类应用系统的专业化队伍,并且开发了委办局内部管理系统、农村三级互动系统等系列产品。“十一五”,将利用我区信息化建设的人才、技术优势于2008年之前,成立“行业软件研发中心”,发展政府、农业、企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应用系统和应用平台。打造精品软件,开拓区内外市场。到2010年,争取建成平谷区自己的软件园区和软件产品生产基地。
2、大力发展信息系统集成业
信息系统集成业是以软件技术为主体,融硬件、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等技术、知识为一体,以网络技术、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集成、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为主要业务的一个综合性行业。未来五年,依托于平谷区队伍优势,积极开展与北大青鸟等外公司的合作,承接工程项目或合作承揽工程项目,通过项目合作提高自 身技术、积累相关经验,增强自身实力,扩展平谷区信息化建设知名度。将原开发的产品加工改造后,向其他地区进行推广,寻求一条共同发展的道路。
3、开拓新领域,积极推动信息服务业向纵深发展
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组建一批从事信息服务的高科技公司,开展信息内容提供服务(ICP)及各种形式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ISP)和接入服务(IAP),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网上信息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业,不断开拓信息服务的新领域,积极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购物、网络广告、家庭娱乐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四)信息化软环境支撑体系建设
构建由决策管理、制度政策、人才队伍、资金投入保障、技术支撑、知识产权保护六个子体系支撑的信息化建设软环境服务体系。
1、决策管理体系
建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及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并在全区各委、办、局建立信息化工作体系。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政府在全区信息化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全区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力度。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作为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要设立专职机构和配备技术人员,增加设备和经费投入,做到“规划、标准、机构和人员、资金、措施”五落实,全力推进我区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各委、办、局要全力配合信息办工作,积极开展各项信息化建设。每年制定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项目方案,并报信息办审核。聘请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领导、专家、学者组成平谷区区信息化建设专家顾问组。参与制定平谷区信息化建设规划及相关规则、制度,以及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审定。
2、制度政策体系
参照国家、北京市等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以建设“新平谷”为目标,开展信息化战略研究,探索运用政府指导和动态管理方式,编制加快平谷区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政策,强化信息化建设的项目管理机制,创新信息化推进机制。
3、人才队伍体系
建立精湛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各单位信息化主管(CIO)、各单位具体实施人员为主的层级结构分明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将本地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外地人才的引进有机结合起来,对重点产业人才建设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如软件等),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待遇诸方面政策上予以倾斜。在建立区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各单位设立信息主管(CIO),负责本单位信息化的规划和协调工作,实施人才发展目标责任制,并将其作为领导干部年终考核的一项内容。建立各乡镇、村信息员队伍体系,并加强对其的管理、培训工作,提高信息员的专业技能。
信息化人才培养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要把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列为促进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配套措施。为保证信息化人才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先进性,建立平谷区信息化培训体系,制定信息化人才培训制度,对信息化人才实施系统的强化教育。建立人才共享机制。目前平谷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精通网络技术、软件开发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在信息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发挥队伍优势,对各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技术支持,实现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共享。
4、资金保障体系
深化改革,更新观念,在政府规划、政策导向的基础上,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多渠道筹措信息化建设资金,建立多元投资体系。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加大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照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每年定期给予划拨,保证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资金到位;充分调动各单位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各单位、企业自筹资金建设,甚至吸收利用外资参与信息化建设。对于直接为政府服务的信息化工程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性信息化项目,采取政府导向投入和市场机制运行的方式逐年投资建设完善。对于商业经营性的信息服务业,政府通过制定市场规则和鼓励政策,引入竞争机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放开由社会各方面投入发展。实行市场准入和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吸纳国内外资金。
5、技术支撑体系
平谷区信息中心作为区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部门,要在技术上对各单位信息化建设给予援助,从网络安全、网站建设、各类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和技术支持。
6、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信息产业与其他知识产权不同,零边际成本使软件复制和传播容易,成熟的PC市场使软件与平台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我们可以使同一份软件轻而易举地复制、传播、运行于很大范围的许多台电脑上。因此我们要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促使自己发展的需要,积极的做好该项工作,加强对区内已研发的各类软件产品的产权保护,推动正版软件的应用力度。
二、重点工程
(一)平谷区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工程
2008年前,建立包含应急指挥中心在内的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与公安、水利、地震、林业、交通、医疗、卫生等各分指挥系统的互联互通,使平谷区面对应急事件时,能在第一时间获得交通、水文、气象、地貌等信息,做到各类资源、各种数据的共享,辅助决策指挥,实现统一调度、综合指挥。提高平谷区政府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能力。
(二)国产化软件应用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2008年前建设国产化软件应用集成示范基地,使平谷成为国产软件厂商的集聚地,并成为在政务、企业、农业等社会各个领域信息化建设应用国产软件的试验基地。2006年前完成平谷区国产软件的推广工作,范围涉及我区所有相关单位,并在互联审批系统、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上采用国产软件,完善平谷区国产电子政务办公平台。2007年前完成完全具有国产自主知识权的GIS软件平台 应用系统,最终实现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的完全国产化。
(三)无线城市建设工程
无线网络能够更好地帮助政府部门开展相关的监管和服务工作,既能够有力地促进政府为民服务的效率,又能够为无线网络的应用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宣传作用。无线网络的应用遍布在会议、展览、商业、购物、旅游、金融、物流、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无论是在基础设施,还是在相关应用服务领域的建设中,发挥政府引导下的市场机制来鼓励相关企业参与投资,一方面是减少政府的投资压力,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形成有效的社会分工和联动互补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民众对无线网络生活的认知、促进无线网络商业模式的开发,为人们之间的沟通提供多元化的渠道和方式。
(四)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2010年前,针对273个行政村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网络村建设,并开发农产品市场预警、农业种养殖专家决策系统,推广农村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提供各种应用服务,为提高农民素质和增收致富服务。
(五)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工程
2008年前完善并升级网络平台,该平台具有网络防攻击、安全审计、链路负载均衡、CA认证、电子签章等功能,为平谷区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六)企业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工程
2008年前完成我区企业综合服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该系统 包括企业网站群、企业的服务管理平台、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方面内容,为平谷区实现工业强区提供有利的保障。
(七)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以整合服务资源,满足市民的各项网络化服务为主要需求,将职介、社保、社区服务、人口管理、社区教育、文化服务等信息资源集中,由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统一交换、管理、发布医疗保健、家政服务、文体娱乐、教育培训、礼仪服务、生活必须品供应、社会福利等信息。
(八)CA认证体系建设工程
CA认证体系即数字证书认证中心系统,是解决网上安全问题,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各主体之间的信任的关键。在“十一五”期间,将建设CA认证,并广泛运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中,防止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确保工作内容、帐号、密码不被他人识别和盗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