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五”时期城市化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3 01:3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十五”时期城市化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十五”时期城市化发展规划》。

第一篇:北京市“十五”时期城市化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五”时期城市化发展规划

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01年4月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十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根据这一战略要求,《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提高市区现代化水平”。本规划是落实这一战略要求的专项规划,主要明确了“十五”时期北京城市化的目标和重点,并围绕卫星城和小城镇发展提出推进北京城市化的重大举措。

一、城市化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一)城市化现状

北京是一个既拥有中心城市(市区),又包括广大郊区农村的大都市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北京的城市化稳步推进。1978年底到2000年底,全市常住户籍人口由850万人增加到 1107.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由467万人增加到76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54.9%提高到68.7%。1990年到2000年,郊区各类城镇数由77个增加到142个,平均每年增加近6个。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市区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由1990年的395.4平方公里增加到2000年的491平方公里。城市中心区也由旧城区扩展到四环路以内。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城市功能得到拓展和完善。北京作为首都,以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国内交往中心功能为核心,又具备了辐射全国的经济、交通、金融、信息、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功能。城市功能趋向多元化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力与带动力。目前,北京已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正在向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迈进。

但是,北京的城市化发展还很不平衡,主要表现在郊区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化水平虽然明显加快,但仍低于全市城市化水平,而且滞后于郊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雷同、单一,功能不全,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尚不完善;卫星城和小城镇发展比较缓慢,缺乏吸引力。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指导思想和观念认识上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形势;在规划上虽有安排,但规划深度不够;在建设和发展方式上重点不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分散建设比较多,发展粗放;在城镇管理上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存在一些体制和政策障碍,同时这些障碍也构筑了城乡分割的鸿沟,限制了人口的有序流动,阻碍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上述问题直接影响着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并着力解决。

(二)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十五”时期,北京推进城市化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主要表现在:

1、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城市化步伐加快。“十五”时期,国家把推进城镇化作为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一项历史性任务和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全国城镇化总体部署中,北京被作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性大都市重点加以培育。这不仅为我市推进城市化指明了方向,而且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契机,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推动我市的城市化发展。

2、加快推进城市化,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将北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到21世纪中叶使北京成为当代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十五”时期要加快推进城市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3、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根据北京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2010年北京要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镇体系的不断完善是推进城市化的关键。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完善北京城镇体系,加快城市化步伐,显著提高城市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4、加快推进城市化,是提高郊区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从郊区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出发,必须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推进郊区城市化,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使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第二、三产业,从而减少农业人口,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扩大消费,提高郊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推进城市化的原则和目标

“十五”时期,推进北京城市化的总体思路是:根据国家城镇化的总体部署,按照《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要求,以推进郊区城市化为核心,把卫星城和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郊区城市化的重点环节,完善卫星城功能,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形成对市区人口和农村人口有双重吸引力的城镇体系,促进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布局,显著提高郊区城市化水平,促进城市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构建起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基本框架。

(一)推进城市化的原则

“十五”时期,推进城市化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继续坚持“两个战略转移”。城市建设的重点从市区向远郊区转移,市区建设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促

进市区提高现代化水平,远郊区提高城市化水平,使市区和远郊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坚持规划先行。改进规划思想和方法,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城镇发展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用规划统揽城市化全局。

3、完善和发挥首都功能。在发挥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完善和增强经济、交通、金融、信息、科技和教育等多方面功能。

4、坚持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促进城市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工业化进程,同时积极推进信息化,为城市化奠定经济基础。

5、坚持体制创新。要依据“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进行体制创新和政策调整,逐步排除阻碍城市化进程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为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6、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使城市化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妥善处理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二)城市化发展目标

“十五”时期,城市化发展的目标是:

到2005年,按现行非农业人口统计,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75%,郊区城市化水平达到45%。郊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25%左右。郊区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二三产业占郊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重点卫星城初步建设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相对独立、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新城,人口规模要达到10万至30万人左右。力争基本建成一批经济发达、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中心镇,常住人口达到2~5万人左右。

再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1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郊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卫星城和小城镇进一步发展,在城市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四级城市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基本形成分工有序、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市新格局。

三、推进城市化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卫星城建设

“十五”时期,要紧紧抓住推进城市化的历史机遇,切实加快卫星城建设步伐。不断拓展和完善卫星城功能,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发展各具特色的卫星城经济,使卫星城发展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增强卫星城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明确卫星城功能

卫星城的发展要为分担市区功能和带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根据各自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促进功能完善,使卫星城既分担市区的相应功能,又承担本地区的综合功能。“十五”期间,要集中力量,选择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通州、昌平、亦庄、黄村、良乡、顺义6个卫星城进行重点开发建设。

通州、昌平、黄村、良乡、顺义卫星城,要进一步增强作为本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功能,注重开发独具特色的功能,并承担市区延伸的部分功能,同时成为市区人口和产业转移的主要接纳地。“十五”期间,力争在功能开发上取得新的突破。通州卫星城,着重开发物流集散功能,发展成为京东地区商品交易及物资交流集散地。昌平卫星城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开发科技创新功能,发展成为北京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黄村卫星城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教育科研基地。良乡卫星城发展成为仓储物流基地和高教及科研基地。顺义卫星城发展成为现代加工业基地。

亦庄卫星城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门城镇等卫星城要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发展成为本地区的综合经济中心和旅游服务基地,促进本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发展各具特色的卫星城经济

卫星城的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增强与市区的经济联系和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力。

“十五”期间,卫星城要立足于自身的功能定位,从自身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出发,注重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成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辐射力的经济中心。要以开发区和工业区为依托,发展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市区配套的工业,积极吸收市区转移出来的加工业,有条件的还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附加值高的现代加工业。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显著提高服务业比重。依托中心市区巨大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住宅和文化娱乐等服务业;根据本地实际,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行业,拓展卫星城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面向居民消费的生活服务业,改善消费环境。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并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对卫星城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按照市区的标准严格保护卫星城环境,确保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同时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提高卫星城的承载能力。

坚持规划先行,大力提高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质量,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落实具体措施和方案,以逐步达到并符合现代化城市标准的要求。

加强联系卫星城与市区之间的交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及早完成公路一环、公路二环和京密高速公路建设,规划连接卫星城和市区的快速轨道交通体系,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地铁八通线等。加强区域内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区域内交通运输网络,建成功能结构合理、设施较为完善、具有较高服务水准的交通运输体系。

加强卫星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卫星城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建设、改造一批自来水厂、变电站、电网;有条件的卫星城推进天然气入户,推广使用天然气;加强集中供热系统建设,发展集中供热。

加快卫星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铺设一批电信光缆和有线电视光缆,建设卫星城与市区的高速信息网,推进卫星城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强邮电局所建设,提高卫星城通邮能力。

加强卫星城环保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及其配套设施,提高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能力。加强卫星城生态环境建设,搞好环境绿化美化,完善卫星城绿化体系,加大卫星城城区街道、公园、小区绿化力度,增加公共绿地,建设园林式卫星城。

4、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高质量的生活服务体系,真正使卫星城具备相对独立的较完备的功能,拥有相对优越的人居环境。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市区名学校到卫星城办分校,建设一批在全市有重要影响的高标准示范学校,开展远程教育,为卫星城居民特别是其子女提供就地接受良好教育的环境和条件。

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卫星城医疗条件。特别要加快急救中心、老年病防治、社区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医疗,满足卫星城居民多层次的健康需要。

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兴建一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满足居民高质量的生活需要。

(二)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

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全市城市化水平的重要环节。“十五”时期,要以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带动农村工业化的基地和集聚农村人口的重要场所,促进远郊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十五”时期,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增强特色的原则,重点抓好昌平小汤山镇、顺义后沙峪镇、通州宋庄镇、大兴西红门镇、怀柔杨宋镇等33个中心镇建设,建成一批经济发达、规模适度、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中心镇,带动全市小城镇的发展,形成与首都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城镇体系。

1、繁荣小城镇经济

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的经济。要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依据当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小城镇经济实力。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围绕发挥小城镇功能,兴办各种服务业,因地制宜发展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要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及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和休闲创业。积极开展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加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鼓励农村新办企业向镇区集中。要抓住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机遇,吸引技术、人才和相关企业向小城镇转移。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在小城镇投资建厂。

2、充实和完善小城镇功能

进一步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逐步完善道路、能源、给排水、供热、垃圾处理、电信等设施,切实改善小城镇的生产条件和居住条件。高度重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小城镇的信息化进程。高标准进行小城镇的环保设计与绿化美化设计,大力发展以植树种草为中心的绿色产业,创造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村镇环境。切实搞好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治理,彻底改变村镇环境脏、乱、差现象。

3、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

从小城镇自然、历史文化特色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整体设计,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形象,提高小城镇建设品味和档次,形成风格各异的现代化中心镇。

城镇建设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设计、后施工,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严格进行规划管理,规范建设程序,强化运用法律手段对规划、设计、施工进行监管。

要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施工的科技含量,确保城镇建设的工程质量。

四、推进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城市化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从全市的角度着眼,需要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加强规划管理

用规划统揽城市化全局。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重点卫星城和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调整和详细规划编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做好不同级别城镇规划之间的衔接,以及城镇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交通、土地、水利、生态环境等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的权威性,用法律手段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加快市区产业布局调整和功能完善步伐

充分发挥市区对郊区城市化的推动作用,通过加快市区产业调整和功能改造步伐,带动郊区产业发展与功能完善,推动郊区城市化快速发展。

1、加快市区产业结构调整

“十五”时期,中心城区要建设成为第三产业密集区,主要发展各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商品流通、邮政电信、文化体育等第三产业。要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五园”为主体,沿公路一环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增长的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以及为居民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郊区作为市区产业发展的广阔腹地,要抓住市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从各自的资源条件出发,以区县工业园区为依托,将承接市区工业转移,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并围绕产业基地的建设促进卫星城和小城镇的发展,促进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加快市区功能调整

“十五”时期,市区要立足于不断增强首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基本功能,进一步开拓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文化服务等功能,加快重点功能区开发建设,促进市区功能调整。将市区部分科技、教育、卫生、物流集散等方面功能向郊区疏散。郊区城镇可以分担起这部分功能,通过发挥城市功能,加快自身城市化进程。

要加快建设北京商务中心区,基本完成金融街沿二环路一侧的开发,建设以王府井和西单为重点的现代化商业中心区,建设以前门-大栅栏地区为重点的传统商业文化区等。通过重点功能区建设,使市区特别是城市核心区的功能得到优化和升级,同时将其它城市功能延伸或转移到郊区城镇发展,促进郊区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要在户籍管理制度、城镇用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制。

1、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以形成有利于人口有序流动的管理体制为目标,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用不同城镇有区别的准入条件取代”农转非“的计划指标,用积极引导替代控制总量,用核准登记制替代行政审批制。“十五”期间,要适当放宽卫星城和小城镇准入条件,放开农民进入卫星城和小城镇的户籍限制。凡在卫星城和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本市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不得实行歧视性政策。对具有投资移民性质的人员,在户籍管理上实行相应优惠政策。在承包期内不要求进城农民退还承包地和自留地,以使用权的转包或入股方式从原承包地获取收益,以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2、完善城镇用地制度

加强土地管理,尤其是在城市外延发展过程中,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基本农田。按既有利于保护耕地,又有利于促进城镇合理发展的方针,调整城镇用地结构。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重点卫星城和小城镇建设用地。中心镇建设必须与旧镇(村)改造、村庄土地整理同步进行,利用土地置换政策和存量用地调整机制,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大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职能,逐步实施土地收购和储备制度;推行多种形式的有偿使用,大力推行招标拍卖等供地方式,凡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公开招标、拍卖。

3、建全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将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延伸到卫星城和小城镇,建立起适应卫星城和小城镇发展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进城农民可参照个体、私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交费管理办法,建立个人帐户的?

4、实行有区别的消费政策

根据市区和卫星城的不同特点,采取有区别的消费政策。在考虑到居民承受能力的情况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适当提高市区的消费水平和公共收费标准。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努力降低卫星城的消费支出水平,使低消费能力和低收入者选择适合于自己消费能力的区域生活,促进市区人口向卫星城流动。

(四)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城镇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改革和完善城镇财税体制,建立起以物业税为主体的城镇建设资金保障体系。规范城镇土地批租,推行公开招标出让,建立和完善城镇土地出让金用途分解机制,适当扩大重点城镇土地出让金留成比例。合理收缩政府投资领域,加大对公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推行特许经营权,吸引外资、动员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股权转让、拍卖经营权等方式盘活城镇基础设施存量,利用回笼资金建设新项目。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实行有偿使用,通过调整价格和收费,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引导公用事业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营型方向转变。鼓励相邻的城镇之间共建、共享基础设施,提高投资效益。鼓励农民个人、本市居民、企事业单位到小城镇购买住房或合作建房。鼓励民间资金投资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

(五)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要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同时,更加重视城市的管理,突出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基本形成适应首都要求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在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加大城市管理的力度,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建设的同时,执行和完善各项管理法规和标准,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于市政、环卫等公益性较强的行业,要强化政府的管理和监督的职能,建立更为科学、规范的价格、服务质量、监督控制机制,以确保以公众利益为主的政府目标的实现;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功能,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水平。

第二篇:北京市“十五”时期首都信息化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五”时期首都信息化发展规划

(首都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工作组)

二OO一年四月

序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确立为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推动首都信息化是发挥首都人才、技术和信息的资源优势,加快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推进首都经济发展,加速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首都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急迫需要和重要选择。首都信息化是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按照国家确立的信息化建设方针、原则和总体规划,立足首都,发挥中央、地方各自的优势,条块结合、联合共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速推进首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1世纪是信息与知识的时代,信息化是北京面向21世纪和信息社会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是首都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主题。首都信息化的战略口号和奋斗目标是建设“数字北京”。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发展以知识经济为内涵的首都经济,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首都信息化的重要定位。

通过“九五”期间的建设,首都信息化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建设成就。“十五”将在“九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推动首都信息化向着更深、更广、更高的方向发展,朝着建设“数字北京”的目标迈进,继续保持首都在全国信息化的领先地位。

一、现状与形势

(一)“九五”的回顾

“九五”期间,是北京市贯彻国家确立的信息化建设二十四字方针,按照信息化六要素积极探索首都信息化发展之路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首都信息化1998-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信息化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居全国之首;信息化意识已逐渐树立,信息化工作已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得到空前重视;全面完成了“九五”的各项计划指标。

“九五”期间,首都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城市宽带骨干网络和接入网络基本覆盖全市,电信、广电及各类互联网络的发展为首都信息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全市公用的信息基础设施--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基本建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政务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央在京及市属部门的各类数据库相继建成。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个人计算机迅速进入家庭,每百户PC机拥有数达到23.5台;家庭电视机平均每户1.5台;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16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439万户,普及率达到50.8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66万户,普及率达到24%;全市因特网用户为308 万,占全市常住人口28%。“九五”信息化的推进,使一批重大信息应用工程实施并完成,推动了政务公开,强化了现代化城市管理功能。“首都之窗”是在全国率先推出的涵盖人大、政协、市委、市政府的统一的市国家机关网站,面向百姓的信息服务内容受到群众欢迎;全市公用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首都电子商城建成,初步解决了电子商务涉及的CA认证、安全配置、支付平台、物流配送、网络平台、法律环境、协同工作体系等关键环节,为面向国内外的电子商务提供了支撑环境;科教网的开通为全市科技信息交流、科技普及、成果发布、远程教育等创造了良好环境;数字绿化隔离带一期工程完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中的医疗保险子系统已经试运行,北京市民卡已试点发放;银行卡工程已全市联网;市政交通一卡通已启动建设;城八区社区服务网络及呼叫中心已经建成,一批信息化小区已发挥了示范作用。除此以外,信息化软环境支撑体系开始形成,《首都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指南》、《首都信息化标准体系》已公布实施,《北京市政务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管理办法》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北京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已经成立并开展工作。

“九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首都信息化已在新的起点上起步,为“十五”期间实现“数字北京”的目标,以首都信息化推动首都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预示着信息化将为北京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产生巨大的作用。

虽然北京的信息化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使首都信息化的整体优势难以更好地发挥,主要表现在:北京在信息化总体水平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与国内其它的先进省市相比,在投资力度、工作的协调、认识观念等方面尚有差距;目前还存在着信息基础设施尚不完备,重复投资与低水平建设并存现象比较突出;信息资源开发分散,综合利用和共享程度较低;信息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研究和开发投资不够,创新能力不足;智力优势发挥不够充分;信息化软环境的支撑体系尚待进一步加强建设和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和不足使首都信息化的整体优势难以更好地发挥。

(二)面临的基本形势

1.人类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并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产业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进程,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中国在工业化尚未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即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又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挑战。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是今后发展的主线。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特别是《基础电信协议》和《信息技术协议》的生效,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将给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民族信息产业将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信息化人才的国际和国内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2.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城市政府都高度重视信息化,将其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和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当前面临环境和资源的严峻挑战,信息化更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信息化进程,将首都信息化确立为北京面向21世纪和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3.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为北京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将使中关村科技园区具有核心的竞争能力,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成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2008年奥运会也将要求北京具备世界一流的信息化水平。

二、指导思想、发展策略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遵循国家确立的信息化建设指导方针,围绕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迫切需求,以网络为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信息化软环境为保障,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应用,发展首都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北京率先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

(二)发展策略

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组织推进、统一标准、政策导向等作用,结合市情,对信息化建设全局予以指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面向有效需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联合共建,整合发展。

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委的支持和帮助,发挥各自优势,共建首都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联合开发信息资源。在市属各委、办、局,各区、县和各企业之间提倡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从首都的全局出发,打破部门、单位之间的界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合作、互补互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发挥首都信息化建设的整体优势。

3.突出重点,服务市民

有所为,有所不为,配合首都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和重大发展机遇,围绕城市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到全局发展的关键问题,切实体现信息化的倍增效益;围绕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要求,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解决为市民服务的关键问题,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现代信息社会的服务质量。

4.技术创新,跨越发展

首都信息化建设要紧紧跟踪世界信息化潮流,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避免弯路,积极探索,不断强化科技创新,重点研发城市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5.服务为龙头,客户为中心

信息化建设要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依托,以服务为龙头,客户为中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带动整个信息产业发展。

6.国际合作,走向世界

面向经济全球化,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强和国际跨国信息技术公司的合作,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走向世界,实施全球化战略。

(三)“十五”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初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构建起数字北京的基本框架。信息化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国的领先地位,进入国际一流的信息化城市行列。

2.具体目标

宽带骨干网人口覆盖率在规划市区达到100%,郊区大于90%;宽带接入的家庭普及率全市总体达到50%以上,中关村科技园区达到70%以上。

有线电视网家庭接通率达到90%以上;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数字广播开始向全市播出。

计算机的普及率达到每百户50台;固定电话用户780万,普及率达到 70%;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60万户,普及率达到77%;互联网网民664万人,比例达到60%以上。

国家机关行政管理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

成为全国电子商务、金融信息化的中心,90%以上的企业进入电子商务。

建成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

建立信息技术的创新体系和产业孵化体系,形成关键信息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在信息技术的一些重点领域如软件、集成电路、光通讯取得突破,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强化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第一支柱产业地位,成为中国和世界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年增长率达到30%以上。

将中关村建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信息化科技园区。

建成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软环境。

(四)2010年远景目标

根据北京市的“新三步走”战略,到2010年,北京将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并构造起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本框架。信息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到2010年,建成较为完备和成熟的首都信息化体系;建成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通信网,能满足宽带化、个人化和智能化的通信服务;信息资源得到全社会广泛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充分应用,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息技术的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关键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为首都经济最强大的支柱;信息化软环境支撑体系较为完备和完善,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享受信息社会的生活质量。

三、主要任务与重大工程

(一)主要任务

1.推进城市网络化进程

信息网络是首都信息化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一切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也是实现信息化的前提条件。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相当规模、结构合理、高速宽带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是“十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1)统一规划,建设覆盖全市的宽带城域网络,其传输能力不小于2.5G,交换能力不小于40G;在以往多主体网通过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实现100M带宽互联互通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首都公用信息平台,统筹协调多主体建设的宽带网络,建设网络交换中心,增加各网络互联的带宽,提高业务量交换的能力。

(2)大力发展宽带接入网建设,将宽带接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将宽带接入网作为普遍服务的基本目标。允许多种类型投资主体的参与和多种技术方案的采用,以形成一种活跃的、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宽带接入的家庭普及率全市总体要达到50%以上,中关村科技园区要达到70%以上。

(3)继续建设和完善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建成扩展到中关村园区和18个区县的平台汇聚节点,形成覆盖全市的网络互联、信息交换的基础设施,促进各种公用、专用网络与首都公用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依托平台,推进首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保社区、科技教育、空间信息系统等工程的建设。

(4)加强电信网络的建设,大力发展移动通信。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大力发展多种类多速率的移动通信业务,积极推动宽带无线上网,大力发展移动通信的增值业务。

(5)加强有线电视网的建设。加快全市有线电视网的改造与整合,在网台分设基础上,积极发展新的增值业务。播出并逐步普及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

(6)大力发展互联网,积极研发和引进下一代的网络技术,促进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应用服务提供商的发展,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加强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强建设北京的互联网国际出口,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出口带宽需求;鼓励市民通过各种方式使用互联网,将互联网连接到所有的小学、中学。

(7)加强市政府对市政基础通信管线的管理,加快有关网络建设政策法规和相应标准规范的制定。市政府对市政基础通信管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特许经营、普遍服务的建设和经营方针,综合利用地下、地上传输通道空间资源。

(8)加强无线电管理工作,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推进频率资源的集约化应用,加大无线电监测、监管技术实施的建设力度,净化电磁环境。

2.深度开发和综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与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首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十五”期间,将在开发的深度上和利用的综合性上加大投入。

(1)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根据政府管理和决策的职责需求,理顺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共享、分析、处理的体制和机制,保证政府为履行其职责得到必需的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为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服务效率和廉政建设,向社会开放可以并应该公开的信息。

(2)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科教兴国战略,开发科技和教育信息资源;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国土资源和环境资源;结合经济发展市场化、国际化趋势,开发国际信息资源和宣传中华文明、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的信息资源。

开发社会公益性信息资源。建设以首都公用信息平台为枢纽的公用信息资源网络。将全市的旅游、娱乐、公共交通、医药、卫生、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信息源和各个公用信息站点联网运行,并在公共场所建立信息查询的网点,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检索服务和发布公共信息,满足公众对各种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逐步向家庭信息化、个人信息化过渡,为全社会服务。

(3)加强市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企业和消费者信用记录信息库建设,提高信息内容和服务的质量;鼓励各类需求信息的开发,提供商品化的供求产品信息;促进企业建设完善的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需要的网络化业务环境。

(4)加强城市空间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城市航空、航天遥感、卫星定位监控制度,生产并及时更新城市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形成数字北京的时空数据框架,理顺空间信息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体系。

(5)加大信息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结合建设重大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一批急需的综合性公用基础数据库并实现网上服务,如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科技、教育、空间基础信息、社会保障、历史文化等数据库。在统一规划下,相关部门协同共建首都公用信息资源服务网,面向全社会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

(6)重视传统介质存储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数字图书馆工程为突破口,将一大批有价值的文献和音像资料数字化,并建立可联网检索使用的数据库,要推进宣传、文化等领域的信息化,建立、健全宣传、文化信息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库。包括党的方针政策,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历史年鉴、文化知识、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信息系统。建立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数据库系统,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上宣传、文化活动。

(7)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迫问题相结合;与信息服务业、信息内容提供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与经济、科技、教育、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开发和利用机制,保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8)对全市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建立一套全市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框架模型。根据政务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对信息资源模型的优化,建立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上的合理分工。建设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加强对全市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总体规划,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交换、共享和分发等工作,协调好各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交流;为各类用户提供综合性信息资源服务。

3.推进政务领域信息化

在政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职能转变和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政务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信息化。2002年底前,基本实现面向企业和公众业务上网进行和政府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及网络化。在此基础上,到2005年,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宽带传输、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从而基本实现政务信息化。

(1)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结合机构改革,以转变职能、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目的,将工作岗位、业务及其工作流程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进行精简优化,使之标准化、规范化。

(2)依托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建立联接各区县、市属各部门的信息网络,加快建设宽带政务网络系统,全面实现北京市政务网的宽带化。

(3)继续建设和完善北京政务的中心网站“首都之窗”。加强内容建设,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交互式业务。到2002年底,本市各机关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行政审批、行政监管和对公众服务等政务工作开始在网上进行。

(4)加快机关内部办公的电子化、网络化。要广泛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减少会议次数。到2002年底,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除向主送单位发送少量供存档的纸质文件外,均通过网络传递或发布;内部办公的文件,均通过网络进行传递。

(5)重点建设一批关系到国计民生、城市管理、社会稳定的信息化应用项目。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市政管理、智能交通、社会治安、人口管理、环境管理和监测等方面的信息系统的建设。

(6)在政府内部的各部门之间要推进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城市的运行监控、灾害报警、应急指挥、领导决策服务系统,将全市各种信息进行网上调度和综合利用,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全面、有力的信息支持。

4.推进国民经济和企业信息化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努力实现信息化。重点是实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包括金融、商贸、旅游、教育等)各领域的信息化。建立现代农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全面推进电子商务,将北京建设成全国电子商务的中心、金融信息化中心,推动首都经济的发展。

(1)围绕现代农业工程的建设,建立现代农业信息网,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各种信息,应用信息技术为农业育种、种(养)植、栽培、加工等全过程服务,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开展工业化农产品生产。

(2)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等各环节运用信息技术与装备,建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建成若干家大中型数字企业。

加快信息基础建设,为企业实现信息化提供充分的外部环境支持。促进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改造生产工艺,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实现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立和完善企业因特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网络化。在有条件的企业大力开展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推进中小型企业管理信息化。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实现企业采购及营销的电子化、网络化,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建立和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全球化电子商务。

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权威、可靠的政策、法规、经济与技术等信息,更好地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工作。

(3)进一步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利用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为企业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支撑环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首都电子商城”的建设,完善CA认证体系、安全配置、支付手段、物流配送、网络平台、法律环境以及协同工作体系等推行电子商务必需的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孵化器等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作用。

建立企业的资信体系和个人消费资信体系。以企业和消费者的信用记录起步,逐步发展信用评估和咨询业务,鼓励和促进信用消费和信贷消费,提高人民的现代消费意识。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专业银行,在完善和提高内部管理网络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5.推进社会公共领域的信息化

努力实现社会公共领域的信息化是首都信息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推进社会保障领域信息化。全面推进全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统一管理,建成覆盖北京地区600万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数据库,并逐步实现含五保合一、劳动力市场、民政福利等领域为一体的全市社会保障体系信息管理系统。

(2)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建成能够满足不同服务需求的街道及社区呼叫系统,将千家万户对各个领域、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与能够提供服务的社会资源联系在一起。加快信息化社区的普及建设,为社区建设治安、应急救助、信息服务、物业管理以及家庭智能化系统。

(3)推进科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在完善科教资源体系和科教数据库的基础上,将首都丰富的科教信息资源进行汇集、整理、综合、处理,以支撑科技创新并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要建设开放式的网络教育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群,所有小学、中学连接互联网,大力开展网上科普、网上教育、远程教育,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

(4)推进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化。在首都各大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实现联网,建立一批卫生数据库,建立咨询信息服务系统。开展方便群众的网上预约、挂号及远程医疗等业务,建立全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5)实施低收入家庭上网援助计划。通过社会捐助、企业参与、专家服务、优惠政策等方式,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帮助,使部分低收入家庭也能接受基本培训并使用到互联网,在网上获得内容丰富的各类信息服务,切实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好处。

6.构建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信息技术研发

围绕城市信息化所需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建立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孵化体系,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1)在保持北京在主要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居全国前列的同时,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成为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国际化市场交易中心,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服务的出口基地。

(2)跟踪国际技术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以应用开发为主导,技术创新、消化吸收、国产化一条龙的方式,实施“产学研”工程,推进孵化器网络体系建设,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3)加强关键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有针对性地重点支持软件、集成电路、光通信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力争在十五期间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4)在开发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同时,采用购买专利产品的方式进行工业化生产和市场开发。为了加速产业化的过程,要吸纳社会上的科技成果,组织工程化、产品化、商品化工作;集中攻关、统一(或联合)设计,多点生产,形成规模效益;或采用合资、合作开发的方式生产名牌产品,提高产品档次,拓展进入国际、国内市场渠道,开拓市场,提高占有率。

(5)建立一批信息技术研发基地。利用现有的教育、科研资源和国外在京研发机构,重点建设软件产业创新孵化器和大型软件研发机构,营造良好的软件产业创新与创业氛围,努力实现软件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重点建设共性和关键技术支撑平台,建设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示范中心,促进共性技术支撑体系的应用。

7.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是实现首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关键,要不断加强信息产业的发展,保持和强化信息产业成为最大支柱产业的地位,成为中国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软件和系统集成业、硬件制造业。到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到30%以上。

(1)优先发展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基本电信服务业、增值电信服务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广播电视服务业、卫星应用服务业、信息内容提供业等,其发展速度要高于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结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和促进各类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推进传统信息服务业向现代信息服务业转型。积极支持和发展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业,结合重大信息化工程,利用其信息资源,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建立合理的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建立信息资源拥有者、信息内容制作者、网络服务提供者、销售代理者的合理分工。围绕有效需求,重点突破,理顺运行机制,健全管理体制,增加信息供给能力,提高信息产品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需求,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大力发展软件和系统集成业。以系统软件为基础,以支撑软件为工具,重点发展应用软件,形成从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到应用软件的产业技术链和产品链,提高北京软件产业的整体能力和增值能力。系统软件重点发展中文平台软件、操作系统及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支撑软件重点发展通用支撑软件、中间件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翻译软件、网络与通信软件等。应用软件面向市场有效需求,结合信息化的重点应用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市场占有率,迅速形成产业规模。大幅度提高系统集成的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应用促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产业与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并为首都信息化提供产品支持。大力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体系,建立和完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四大体系: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为主的基础电子产品体系;以计算机及外部设备为主的计算机产品体系;以程控交换机、光通信器材及网络产品为主的通信电子产品体系;以数字化的音响、摄录产品、有线电视和广播发射及接收设备为主的数字视听产品体系。充分重视电子信息产品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发展趋势,最终形成规模、形成产业。

(4)抓好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鼓励和扶持一批企业进入世界信息产业百强和国内信息产业百强。

8.实现中关村科技园区信息化

中关村科技园区信息化建设,是首都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区科技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吸引一流高科技人才的重要支撑环境。园区实施的信息化工程是首都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起到首都信息化的先导和示范作用,带动整个首都信息化的发展。

园区信息化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成为首都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信息化水平的窗口。

(二)重大工程

重点实施5类 21个重大工程项目,代称“48216”工程,即:

4项信息网络工程:基础通信管线工程、城域宽带网工程、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工程、政府专网工程。

8项应用工程:电子政务工程、电子商务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科教信息网工程、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社区信息化工程、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工程。

2项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空间信息工程、信息资源网工程。

1个区域信息化示范工程,即中关村科技园区信息化工程。

6大信息产业基地: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酒仙桥?亦庄电子及通信产品基地、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基地、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产业基地、液晶显示技术产业基地。

1.信息网络类工程

基础通信管线工程:对城市道路规划红线以内通信网络的光(电)缆线所经过的地下管道(包括人井)以及依附于地铁、隧道、城市桥梁等公共设施一次性敷设的通信网络光(电)缆线,由政府主导进行规划与管理,形成合理的布局,实现集约化利用与管理,为各大通信运营商提供公平竞争的基础条件。对基础通信管线实行专营制,获得管线经营专营权的企业不得经营通信增值业务。

城域宽带网工程:鼓励各大通信运营商充分运用各种城市资源,采用最先进的通信技术,构建覆盖北京全市域的宽带城域网,为北京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宽带接入的通信保障。

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工程:首都公用信息平台是建立在信息传送网络和国际标准协议基础上的,是实现信息交换和服务的公用设施,是依托于公用网络平台之上建立的。要在完善建设互联网交换中心,实现各大网络互联的基础上,加快建设CA认证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互联网呼叫中心以及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中心等公用设施的建设。

政府专网工程:依托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建设18个区县的区域公用信息平台,建设联结政府各部门的宽带光纤网络,将市级和区县两级政府部门的网络统一建设和整合,构成完整高速的统一网络平台。

2.应用类工程

电子政务工程: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实现信息共享,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网络化、电子化的信息沟通渠道。加大政府上网工作的力度,完善“首都之窗”网站的建设,加快各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建设政府的信息网。

电子商务工程:在继续突破电子商务涉及的认证、安全、支付、物流配送、网络、法律环境、协同工作体系等关键技术环节的基础上,加强全市公用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首都电子商城的建设,并继续建设如企业、消费者资信中心等必备的基础设施项目,推进电子商务向纵深方向发展。

企业信息化工程:运用信息技术,加强企业在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开发、利用和管理所需的信息资源,建立各种信息系统,实现采购、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造利润。

科教信息网工程:实现所有科技、教育单位的宽带网络联结和科教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科教部门和单位提供先进的信息平台。重点实现所有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网络宽带互联互通,完成“校校通”工程,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大力开展网上科普、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等业务。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建成功能齐全、覆盖北京地区600万参保人群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全面建成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其它保险信息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并逐步扩展到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领域,使之成为一体的全市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北京市市民卡工程,为市民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识别认证支持,最终实现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一卡通。

社区信息化工程:将建成联接市、区(县)、街道、社区(居委会)的全市四级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支撑体系,完成全市信息化示范小区工程的建设,普及推广信息化社区,家庭信息化由起步阶段进入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工程:以组织机构身份认证为基础,以建立各类经济实体、经济行为的信誉体系为目标,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手段,实现工商、税务、海关、银行等经济监督管理部门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相互配合,建成信息网络监管系统,对经济实体的经济行为进行系统的、连续的、严密的评价,从而规范其经济行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

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工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继续建设公安信息化体系,实现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打击犯罪、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实时化,增强对社会治安的预防、控制和处置能力,改善社会的安全环境,实现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动态管理,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共安全需求提供保障。

3.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类工程

空间信息工程:是利用“数字地球”理论,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开发和利用空间信息,建设服务于北京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的信息系统。重点建设北京市空间基础信息管理服务中心,逐步理顺空间基础信息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体系,促进空间信息在各领域的应用。

信息资源网工程:在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发挥信息集成的综合效益,为发挥北京市的城市功能,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保障。信息资源网工程将加大建设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的力度,逐步集中管理北京的重要信息资源,改造和新建一批城市信息数据库,推进城市信息资源的广泛开发和利用,促进信息的标准化、共享、交换和服务。

4.中关村科技园区信息化工程

中关村科技园区将建设一体化网络、三个中心,六项应用工程,以满足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1)一体化网络

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基础通信管线资源,建设 “一体化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覆盖整个园区,它是首都宽带城域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宽带接入普遍进入园区所有楼宇和社区,宽带接入率 70%以上,提供多种业务应用功能,实现各类信息媒体服务,使之成为园区信息化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2)建设三个中心

建设北京网络交换中心,它是首都公用信息平台的重要设施之一,为实现各种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的网络环境、提供协调的管理和路由仲裁,实现各类网络信息的公平交换。

建设超级计算中心。提供高速的可视化网络计算环境,建立网络门户计算的软件构架、提供数据中心和高速网络计算的服务,支持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等大容量的数据处理。

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国际信息技术交流中心。中心将建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具有前瞻性信息技术支撑的标志性建筑中,中心具有宽带多媒体网络环境,支持高质量电视会议、视频点播、协同工作、移动办公、高速互联网络、智能化楼宇控制,使之成为一流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学术会展大厦。

(3)实施六项应用工程

实施园区运行监控工程。建立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基础平台、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监控运行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网上办公和服务系统。实现园区内各系统信息的共享、园区运行的监管和决策,为公众提供网络办公和服务的园区内新型的电子政务体系。

实施数字图书馆群工程。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工作,实现各种图书、文献和科学数据库等信息资源的上网,完成图书馆之间信息的链接、浏览、查询、搜索、借阅以及各种媒体介质的物理交换,形成园区内各单位之间信息、内容和媒体介质统一交流和共享的数字图书馆群体。

实施中关村电子商厦工程。在“首都电子商城”中建设“中关村园区电子商厦”和物流配送调度中心。

实施信息化社区工程。在社区内为住户提供宽带的网络接入,实现数据、电话和有线电视信息内容的逐步融合。建立信息内容制作和服务中心,为社区住户提供多媒体信息的高质量服务。为园区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与教育、休闲与娱乐、购物与服务和居家办公的家庭生活空间。

实施远程高技术教育工程。建立园区内远程高技术教育联合体,建立园区学历教育的教学管理体系,联合共建高技术教育课数据库,面向高技术的普及与学历教育,使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首都科技信息系统中远程高技术教育的示范点。

实施网络协同研究平台工程。建立网络协同研究和协同设计的网络环境,提供协同工作的支持工具,建成一批有特色的虚拟实验室,构成园区协同研究平台。开辟国际网上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技术创新门户站点,使之成为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的窗口。

5.信息产业类工程

北京软件产业基地:以中关村国家级软件园为核心,建设软件企业生产集聚区、创新孵化带、软件产品商贸中心、软件产业延伸辐射区等四个功能区,整合全市范围的软件研发资源和企业资源,将基地建设成为全国软件产业创新中心,软件产品开发生产中心,软件人才培训中心,软件企业孵化中心和软件出口创汇中心,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软件基地。到2005年,保持产品开发水平、规范化水平全国第一,拳头产品数量和知名度居全国第一,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数量居全国第一;基地软件产业的产值占全国比例超过30%,自产软件产值占全国比例超过40%,软件出口占全国软件出口的50%。

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通过整合北京地区微电子产业的有效资源,以现有集成电路生产线技术升级、扩产和新建高水平生产线为核心,建成国内研发、设计水平最高,生产能力最强的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和生产基地;

酒仙桥?亦庄电子及通信产品基地:以现代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新型元器件等为龙头产品,形成以酒仙桥和亦庄地区为核心的电子及通信产品基地;

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基地:以中关村为中心,以联想集团、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及清华同方等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巩固北京的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先地位;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北京的现有优势,利用存量资产,加强数字电视核心技术的研发,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并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抓好过渡期产品,逐步形成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产业基地;

液晶显示技术产业基地:面向国内、国外两个领域,发挥北京现有的技术与产业优势,尽快实现液晶显示技术与产品的本地化,争取使液晶显示产品成为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一大主导产品,占有国内70%的市场份额。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体系的建设

1.加强北京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发挥其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宏观调控和决策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加强国家各部委和北京市政府在共建首都信息化的合作和协调,在适当时机将领导小组提升为首都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首都一些重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需要,在领导小组下成立必要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施。

2.根据需要调整信息化专家顾问组成员,保持专家的咨询作用。充分发挥专家组在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以及重大工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3.加强北京市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组织建设,广泛实行信息化建设的“一把手”责任制。各单位要由一把手亲自挂帅,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对各单位的信息化工作负有业务领导和指导的职责。全市建立起支撑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行政体系。

4.在企事业单位,广泛推行信息主管制度。十五期间,建立信息主管制度的企事业单位比率要达到50%以上。

(二)加强投融资环境建设

1.多方位地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缓解信息化建设资金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发挥市、区两级财政的优势,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要和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

2.继续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公益性、基础性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增加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产业等方面的投入,加强信息化政策法规、教育培训等的建设。

3.政府计划部门和财政部门将信息化建设投入单独列项,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市科技部门每年在科技投入预算中要单独安排研究资金用于推动信息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4.加强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避免信息化建设资金多部门、多渠道申报与审批,避免资金分散投入、分散使用、分散管理。加强对全市资金的统筹规划及合理使用,加强项目的前期研究。

5.在信息化项目的投入上,要确定政府投资的重点、范围和投资主体,区分和界定好那些是政府应该投资的,那些是可以市场化运作融资的,凡是可以市场化运作的都要市场化运作。要通过政府采购、招标等方式,保证项目的公开、透明和有效性。

6.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入中,配套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纳入其中统一考虑,信息化投入应在项目投入中纳入预算和决算。

7.尽快适应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要求,逐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方向转变。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筹措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个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建设。利用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

8.多渠道筹措信息化建设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性拨款和国际上优惠低息贷款,充分发挥中央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支持作用,搞好和中央各个部、委的联合共建。

9.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从社会上筹集资金。

(三)强化市场运作机制

1.广泛运用现代国际通行的运作机制,根据国情和市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信息化建设的运作机制上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好的运作机制。利用后发优势,采用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2.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总体统筹就是市政府对全市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和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信息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就是各区县、各部门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3.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可以实行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授权企业参与建设、运营、管理和筹资。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招标、外包、参股等方式交给社会和企业运作,政府支付合理的服务费用。市政府对经营性的信息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招标,中标的企业将授予特许经营权。

4.在委托授权的项目实施中,各级政府部门要以责任书、协议书或合同书的方式将市、区县、各部门及企业各有关方面的责任和利益、权利和义务确定下来,加以落实。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代表市政府和取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特许经营许可的企业签定责权利明确的协议。

5.加大对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运营企业的监管力度,对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等各个环节进行规划、标准、安全、资费等各方面的监管。凡是不能够保证服务质量的企业,政府将取消其特许经营权。

6.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的中介服务组织。重点发展有关的咨询机构、投资机构、工程监理机构、认证机构、社团组织、产业孵化机构等等。通过信息化重大工程的建设,带动和扶持一批中介服务组织的成长。

7.通过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的带动,逐步建立起行业资质管理机制。在全行业推行ISO9000、CMM等先进的标准和管理制度。

(四)加强政策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和执行与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各类政策,如人才政策、采购政策、产业政策、分配政策、消费政策、投融资政策、进出口政策等,初步建立信息化的政策体系。

1.制定鼓励、扶持信息化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吸引人才和投资的政策。

2.对从事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的企业,参照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给予优惠。

3.重点贯彻执行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北京市政府颁布的《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

4.坚持国产化为信息化提供装备,以信息化带动民族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坚持“政府采购”制度和同等优先的采购政策。

5.加强信息化软科学课题研究,提高决策水平。发挥有关的学会、协会、机关、团体的作用,请一批专家、顾问和有专长、有经验的科技人员深入研究首都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模式、体制、机制和法制、安全等各个重要问题。在每项信息化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必须先进行软课题研究。

(五)加强法规体系建设

信息化法制建设是指为促进和推动信息化的发展,对信息化立法、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法制宣传等法制环境的建设。十五期间要针对信息化的各项内容,初步建立起信息化法制体系。

1.信息化法制建设要为信息化发展保驾护航,近期以信息化立法工作为主,待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出台,再全面启动信息化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法制宣传等工作。

2.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及相关政策研究。在立法工作方面,构建科学、完整的法律体系,坚持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重点研究《北京市信息化建设条例》、《北京市信息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北京市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和《北京市网络服务业管理办法》以及相关配套的管理办法。

3.加强行政执法和宣传工作。适时建立信息化行政执法队伍,制定信息化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和执法程序等。加强信息化法制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国家和本市信息化最新法律、法规和规章。

(六)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建设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1.坚持和国际标准技术接轨,关注国际信息化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事实上的工业/行业标准)。

2.宣传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采用国家(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已有的成果。

3.围绕首都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制北京的地方性标准规范和标准体系,作为对使用标准不足的补充。加强《首都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指南》和《首都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的宣传、贯彻工作,用地方法规和行政方式加以推行。

4.在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推行标准化审查,对重要信息技术产品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

5.加强信息化标准化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扩大与兄弟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

6.继续参加国家城市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测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北京市的信息化指标体系,并将信息化指标体系纳入统计工作。

(七)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关系到国家、城市和广大群众的安全与利益,也是广大群众应用与信赖信息系统的基础。

1.建立首都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制定推行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和标准;完善安全基础设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信息安全人力资源;研究信息安全目标与策略等。

2.加强信息安全的组织领导,强化北京市信息安全工作小组的职能:负责协调本市各有关部门,统筹规划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的共享,信息安全的管理。

3.完善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及其系统工程实验室、CA认证中心建设,建立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中心、信息系统安全研发机构等基础设施。

4.推行相关的政策法规与标准,加强对于信息安全的产品、服务商资质、信息系统的安全的管理与测评认证。建立健全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专业岗位、及其培训和考核制度。定期对网络进行信息安全检测。

5.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要进行信息安全的总体设计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建设,在系统验收时必须对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测评认证。对于已建的信息系统,要完善信息安全的总体设计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建设,进行系统安全测评认证。在信息系统建设中信息安全的投资应占系统投资的一定比例。

6.在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技术层面,采用多种信息安全技术,强化信息安全措施。抓好重点领域和部门的安全示范工程。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开发我国自主版权的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

7.开展信息安全和信息法制教育,提高全民的信息安全意识,防范、打击计算机与网络犯罪。

(八)加强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

1.大力抓好全民的信息化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好各种信息化宣传媒体;开展多种宣传活动,营造声势;组织生产多种信息化宣传产品;分层次开展信息化宣传活动。

2.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重点列入所有教育领域中,建立多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充满活力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

3.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均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必须成为每一个劳动者的基本技能。

4.发挥高等学校和民办高校等社会办学组织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急需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助学活动。

5.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各行各业人员进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化知识培训纳入市、区(县)两级党校、行政管理学院的培训课程。要培养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建立计算机考评制度。加强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以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6.要建立起一支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之中的骨干教师队伍。建立以多媒体和校园网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覆盖全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教育信息网络和现代化教学环境。

7.逐步建立适应各级各类教育需要、具有时代特色、内容规范实用的教材体系。开办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建设并提供大量的网上教育资源,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终身教育需求。

8.要靠政策把首都的人才优势和科技教育优势发挥出来。要系统研究吸引、稳定 信息化人才的政策、措施。认真研究在户籍、福利、待遇、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知识产权和技术入股的有关政策措施。要造成高级信息人才云集的氛围。为吸引海内外优秀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人才创造研究和创业的特殊环境。

结束语

实现首都的信息化,把北京建成为全国的信息中心和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使信息产业成为北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首都信息化推动首都现代化,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和责任。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实现规划中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将北京建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奋斗。

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第三篇: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111

序 言

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发展环境、带动产业升级、降低流通成本、普遍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城市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物流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物流规模迅速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高,高端物流集聚效应逐渐显现,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成功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物流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便利居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五年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业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贯彻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以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为目标,按照“便民利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发展宗旨,加快推进物流业结构调整与创新,更加注重物流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和服务保障能力的增强,进一步完善高效、集约、低碳的城市物流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等 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回顾(一)总体规模快速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升

201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5.04万亿元,较2006年的2.54万亿元增长98.4%,对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社会物流总额的构成中,外省市流入物品和进口货物的占比由2006年的68.3%增长到2010年的76.5%,物流业发展的枢纽地位和服务国内外市场的辐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见表1-1)。

2010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93.7亿元,较2006年增长34.2%,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5%。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仓储等行业实现增加值382.9亿元;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增值性物流业务实现增加值110.8亿元,较2006年增长79.3%,明显高于行业整体增幅(见表1-2)。

物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就业。2010年,本市物流从业人员48.6万人,比2006年增长14.1%,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7%,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6.3%(见表1-3)。

“十一五”时期,本市物流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6年的 17.7%下降到2010年的1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促进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企业运行效益的普遍提高。

(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2006至2010年,本市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400亿元。截至2010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11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03公里,公路线路9833条;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56公里;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自有仓储面积(含仓库和货场)达到3099.9万平方米,增长84.9%;拥有货运车辆4.2万辆,增长55%,其中冷藏车、集装箱运输车等专用车辆1.1万辆,增长29.7%;拥有起重机、叉车等装卸设备3.5万台,增长53.2%(见表1-4)。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加快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平谷马坊和大兴京南等物流基地以及十八里店物流中心、西南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区)和配送中心(专业物流区)的规划与建设,形成了以物流基地、物流中心为载体,专业物流为特色的多层次节点布局,以及与交通线网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点、线、面相互协调的“三环、五带、多中心”的物流设施空间格局基本建立。

(三)专业物流体系基本建立,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专业物流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农产品及各类快速消费品的物流配送不断完善,医药、图书、冷链等专业化物流快速发展,已成为本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物流业态创新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物流”、“总部+物流”、“展示交易+物流”等新模式日益成型,满足“最后一公里”物流需求的快递服务实现基本覆盖,物流服务对城市生活、生产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物流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自动分拣、实时跟踪、精益化管理等现代物流技术逐步推广应用。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物流快速响应能力大幅提高,应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圆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的物流服务任务,在应对雨雪冰冻天气和汶川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的应急保障作用。

(四)口岸体系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口岸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通关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初步形成了以首都机场空港口岸为核心,北京西站铁路口岸、朝阳口岸、丰台口岸、北京平谷国际陆港为重要补充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口岸体系,为提高国际物流运行效率创造了条件。

国际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功能区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天竺综合保税区已封关运营,并与首都机场实现区港一体、无缝对接,成为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的重要平台,本市国际分拨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平谷国际陆港积极推动京津两地跨关区快速通关,为本市外向型企业提供了新的海运通道。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批准,为保税物流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政策功能优势。

(五)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物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实力增强。“2010中国物流企业50强”有19家总部设在北京,位居前20的有9家。优势企业的进一步聚集,凸显了本市物流业发展的运营组织及管理控制等总部型经济特征。

物流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大中型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2010年,本市物流业务收入达1686.1亿元,其中,817家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业务收入1260.2亿元,占总量的75%。在817家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中,大中型企业数量占比为13.1%,而其物流业务收入占比则达74.4%(见表1-5)。

(六)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007年,首次发布实施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全市物流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制定出台《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建立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物流业发展的推进和协调力度明显加大。扩大税收试点企业范围,实现物流企业差额纳税。截至“十一五”末,本市已有税收试点物流企业47家。实施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实现物流企业水、电、气、热与工业企业同价,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

虽然本市物流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较好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商贸中心的目标要求相比,在物流设施建设、运行效率、服务保障以及集聚辐射能力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本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首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都将提出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物流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要应对新的挑战。

(一)发展机遇

特大型城市为发展城市物流配送提供了巨大需求。本市商品市场交易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之首。“十二五”时期,北京将以保障和便利居民生活为出发点,建设更高水平的商贸流通产业体系。同时,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外来消费吸引力的增强,也将促进多元化消费方式、特别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方式的发展,为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居民消费“最后一公里”物流等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高端现代制造为发展专业化物流提供了强劲动力。“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大力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培育壮大一批现代产业群,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产品高集成度、高附加值的特点,要求物流系统具有运作的精益性和响应的时效性。高端现代制造业区域化、全球化发展,以及企业间战略联盟体的壮大,为以供应链物流为代表的专业化物流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首都经济圈建设为发展区域物流提供了新的契机。“十二五”期间,北京将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晋蒙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功能,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和首都经济圈形成。在加快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深化资源能源等领域战略合作、推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加强城市运行保障和管理对接以及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等方面积极推进,促进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和共同市场形成。这些都将加速生产、生活类物资在区域内的流动,为区域物流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开放型经济为发展国际物流提供了广阔空间。“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大力吸引总部聚集,努力建设面向全球的总部经济和高端产业集聚地;积极争取更多国际会展和体育赛事等国际活动在京举办;大力发展和提升商贸服务业,建设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国际商贸中心。这些都将推动跨国经营、全球采购、国际分拨、国际化消费的快速发展,从而对保税物流、国际物流以及进出口报关、货运代理等相关物流服务产生旺盛需求。

(二)面临挑战

本市的土地资源、交通、人力等物流业发展的投入要素成本相对较高,影响到物流企业扩张发展的能力;本市服务型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物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式发展,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共物流区的设施、功能以及吸引集聚能力有待加强。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以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打造国际商贸中心为目标,发挥物流业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城市运行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便民利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发展宗旨,加快推进物流业结 构调整与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本市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水平,完善高效、集约、低碳的综合物流体系,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统筹考虑物流重点设施布局与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相互匹配,注重资源利用的高效性、经济发展与城市运行的协调性。整合利用存量物流资源,合理布局新增大型物流项目。建立功能协调、运行顺畅、高效集约的城市物流网络,实现物流发展与城市功能的有机协调。

(二)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

发挥首都信息化水平高、人才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广应用先进物流技术,鼓励物流服务创新,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创新驱动首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构调整,带动高端发展

加快推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培育引进高能级企业主体,打造物流总部经济聚集地;引导物流企业整合与重组,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逐步提高行业集中度;鼓励新型物流服务业态发展,加强区域与国际物流合作,带动整体水平提升。

(四)功能提升,增强保障能力

加强重要物流节点、物流通道和末端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物流体系,提升物流系统服务功能和应急响应能力,强化物流对城市运行的保障作用。

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以特大型都市运行保障为基础,以物流总部经济和国际物流为特色,以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物流为骨干的城市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造国际商贸中心提供坚实的物流服务保障。

(二)预期指标

——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20%左右,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物流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物流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到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2%左右,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规模以上连锁超市主要商品统一配送率提高到90%以上,乡镇连锁商业系统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0%以上;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15%左右。

——物流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到2015年,我市物流基地和天竺综合保税区物流业务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积极扶持营业收入百亿元级的国际物流企业发展,培育发展营业收入十亿元以上的城市物流配送龙头企业。

第三部分 空间布局

一、布局原则和思路

围绕本市物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十二五”时期物流规划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是:1)有利于服务和保障首都城市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求;2)有利于服务首都各类功能区的产业集聚和发展环境优化;3)有利于加快首都经济圈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4)有利于提高首都经济发展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5)统筹考虑与城市交通干道的衔接、以及与未来五年主要交通枢纽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调配套。

“十二五”时期物流规划空间布局的思路是:继续完善 “三环、五带、多中心”物流节点空间布局,发挥各物流节点的设施功能优势,引导物流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适应未来五年物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加快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服务水平提升为着力点,深化内涵、延伸发展,按照城市保障物流、专业物流、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的发展主线,强化本市物流业发展“广覆盖”、“多组团”、“立体化”的网络结构特征,进一步优化全市物流空间布局。

二、布局重点

“十二五”时期,在现有空间布局的基础上,以节点、通道、网络建设为依托,整合设施存量,合理配置增量,完善物流设施的空间布局体系。

(一)城市物流配送设施布局

服务城乡建设和市民生活需要,以满足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生活必需品配送体系的发展要求为重点,完善物流配送重点设施布局,提高运行效率和保障能力,实现物流配送服务的“广覆盖”。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和新建一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新发地、岳各庄、大洋路、八里桥等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的功能和配送能力;鼓励中央批发市场、顺鑫石门市场、昌平水屯市场等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在城区周边西郊、黄港、西毓顺、琉璃河等地新建一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形成承接农产品向城内辐射新的物流节点。

支持连锁经营的商业、餐饮企业调整优化配送中心布局,完善提升配送中心功能。调整优化现有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和功能,支持冷链物流专用设施建设;鼓励利用城区既有仓储设施改建现代化的生活必需品配送中心;引导通州、顺义、大兴等城市发展新区及其他郊区县新城发展所需的配送中心建设。

(二)产业集聚区专业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本市高端产业功能区、工业开发区以及专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展,在五环和六环周边新建和改造相对集中、功能完善、规模化的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引导物流资源集聚,形成多个“组团式”的专业物流设施空间布局。

——东部组团:服务于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商务总部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机电、都市工业、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在潞城、张家湾、宋庄等地重点发展电子电器、食品饮料、图书音像等专业物流集聚区;——东南组团:服务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在马驹桥、十八里店、亦庄、黑庄户等地重点发展电子、医药、快速消费品、家用电器等专业物流集聚区;——南部组团:服务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大兴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以及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印刷包装、服装等产业,在大庄、黄村、西红门等地重点发展医药、快速消费品、食品冷链、农产品、纺织服装、快递等专业物流集聚区;配合北京新机场建设,合理规划预留物流发展的设施空间;——西南组团:服务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北京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配件等产业,在房山区燕山、窦店、闫村等地和丰台区五里店、榆树庄、白盆窑等地重点发展农产品、石化、汽车、钢材、医药、图书、服装等专业物流集聚区;——西北组团:服务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未来科技城、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高科技园区,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和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在南口、马池口、沙河、清河等地重点发展汽车、工程机械、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产品等专业物流集聚区;——东北组团:服务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北京林河经济开发区、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以及汽车、装备制造、都市工业、临空经济等产业,在首都机场周边、赵全营、高丽营、李桥、庙城等地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会展物流及电子、汽车、食品饮料、农产品、快递等专业物流集聚区。

(三)区域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首都经济圈建设需要,发挥北京作为全国航空、铁路、公路枢纽的优势,依托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重要节点,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发展多式联运,打造便捷高效、辐射力强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

完善物流基地的设施条件,发挥其在区域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作用。继续强化以航空货运枢纽型为特征的空港物流基地功能,加快推动马驹桥、马坊物流基地海陆联运体系建设,提升京南物流基地公铁联运的服务功能。

围绕规划新建的铁路、公路货运枢纽,布局建设服务区域、辐射全国的物流中心。依托昌平、房山等铁路中心站点,规划建设马池口、窦店等以集装箱运输为特点的公铁联运物流中心;依托东坝、豆各庄、马驹桥等临近六环路的八个新建公路货运枢纽,规划布局能实现甩挂运输的公路物流中心,形成城际间干线运输的重要物流节点。

(四)国际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首都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口岸和政策功能区设施建设为重点,为构筑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顺畅的“立体化”国际物流体系奠定设施基础。

继续优化北京口岸体系。调整口岸功能布局,完善口岸功能,加强国际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物流“高速走廊”。加强入海通道建设,推进通州马驹桥口岸功能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朝阳口岸向通州马驹桥平移;继续完善平谷国际陆港口岸功能区设施,形成连接天津新港的海运国际物流通道;完善首都机场空港口岸周边综合配套,在北京新机场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启动新机场口岸建设工作;加强北京丰台铁路货运口岸与边境口岸合作,配合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合理规划口岸功能。

推进服务国际物流发展的政策功能区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天竺综合保税区的一期设施建设和二期用地调整、土地一级开发,大力推动亦庄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形成南北呼应的政策功能区分布格局。

第四部分 发展任务与重点工程

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合理安排新建项目,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运转有序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发挥物流基地在物流发展中的基础平台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物流基地功能。天竺综合保税区要在完善一期开发配套设施、优化园区公共服务环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期开发建设,拓展发展空间,重点发展保税物流,打造服务京津冀、辐射东北亚的重要功能平台;空港物流基地要发挥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区位优势,在拓展一期范围内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重点项目落地,优先发展体现首都产业优势和特色的航空物流、金融物流,加快推进空港物流基地东区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吸引高端物流企业入驻;马驹桥物流基地要继续推进各项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硬件投资环境,加快形成服务首都及周边区域的物流集聚区,重点推进朝阳口岸平移,提升国际物流服务功能;马坊物流基地要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开展平谷国际陆港二期建设,在实现京津海陆联运的基础上,推进与京唐港的口岸对接与物流合作;京南物流基地要依托铁路专用线及主要进京公路货运通道承担北京南部货运集散功能,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物流资源整合和提升,重点发展以展示和交易为特征的商贸物流;配合北京新机场建设,研究规划南部临空物流园区。

根据城市功能区定位,特别是服务新城建设和城南行动计划的实施,相应新建和改造提升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区)和配送中心(专业物流区),实现物流节点服务于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功能。

完善物流节点与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顺畅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通道,依托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快速物流集散系统,缓解交通拥堵。

二、提升城市物流配送水平,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完善物流配送重点设施及配送网络,推广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构建面向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全面推进流通领域国家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服务保障能力。

推动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按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求,加快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提高农产品检测、加工、包装、仓储、配送等设施条件和水平,试点推行农产品物流全程跟踪、监控。

实施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搭建共同配送平台,整合商贸企业物流需求和社会物流资源,优化共同配送管理运行模式,提高商贸流通配送的社会化、集约化水平。

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构建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服务体系,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加强物流配送网络建设,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集成发展。实施城市快递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搭建同城快递共同配送信息平台,以进小区、进校园为试点,实现信息标准化、配送区域化、服务集中化,优化“最后一公里”快递配送服务网络,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

加强城市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应急物流网络体系,完善应急预案。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应急能力的重点物流企业,建立应急物流绿色通道及绿色车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物流快速响应能力。

三、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打造物流总部经济

服务本市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音像图书等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化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对区域和全国市场的辐射能力。

选择关联度强、贡献率大的行业,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试点工程。以汽车、电子、医药行业企业为重点,运用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加快冷链物流发展,实施食品冷链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动以信息技术和冷冻冷藏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冷链物流中的推广应用,提高冷链物流发展的整体水平。

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北京,支持开展资金结算、营运组织、管理控制等高端物流总部业务。鼓励创建自主物流服务品牌,积极发展物流金融、物流咨询等新型服务模式。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增强物流业发展的集聚效应。

四、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经济圈物流服务功能

强化区域物流、特别是与津冀地区的深度合作,加强北京市物流产业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完善首都经济圈物流系统,服务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继续推进物流基地建设,完善提升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区域经济的吸引和聚集能力。加强区域物流合作的通道建设,依托京沪、京津等高速公路,加强京津物流主通道建设;依托京哈、京港澳、京开、京藏等高速公路,推动京冀物流合作,全面构建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网络。调整优化首都经济圈物流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大型物流项目与周边地区加强衔接;发挥物流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作用,支持物流企业优势互补,开展区域合作;推进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提高区域物流合作效率。

五、发挥政策功能区优势,加快发展国际物流

优化国际物流发展环境。完善口岸体系,加快“大通关”建设,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口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物流企业聚集,拉动国际物流货量增长。

发挥政策功能,拓展国际物流业务。天竺综合保税区要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吸引高端企业入驻,建设国际采购分拨中心、保税维修中心、公共检测实验中心、保税展览展示交易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实现以保税功能为特色的国际物流发展新突破;建设平谷国际陆港与天津口岸数据交换公共服务平台,引进船代、货代、报关行驻场办公,推行便捷、高效的业务运营模式,扩大以海陆联运为特征的国际物流业务;建设并投入使用亦庄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本市外向型企业发展提供保税仓储物流服务。

引导国际货代、报关、船运公司等服务企业规范发展,积极引进拥有全球经营网络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第四方物流企业,为国际物流发展提供良好配套服务。

六、加快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鼓励生产制造型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业务,提高物流发展的社会化程度。支持第三方物流骨干企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物流业发展的行业集中度。

依托国家及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现代服务业试点工作,推动开展现代物流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物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物流发展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促进物流业从外延式增长到内涵式发展转变。推动物流业两化融合,加大对物联网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快速分拣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开展标准化应用示范项目,进一步规范物流作业流程,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带动物流行业产业升级。

完善物流产业链条,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原则,鼓励节约用地、用水、用能物流项目建设,支持以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为代表的绿色物流发展。以电子产品、废旧家电、汽车等为重点,建设逆向物流体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在城市配送、快递物流等领域,试点组建零排放绿色新能源车队,降低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推动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大对物流业投入力度

以直接关系民生的城市保障型物流设施、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物流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化提升和先进技术应用示范等项目为重点,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物流行业。支持金融、担保机构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改善物流企业融资环境。

二、保障重要物流设施用地

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重要物流设施建设用地给予重点保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鼓励将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用于发展物流业。

三、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208号),扩大物流领域税收试点企业范围。完善仓储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税等政策,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四、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

研究解决城市中转配送难、配送货车停靠难等问题。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为城市物流配送车辆提供便利。进一步降低过路过桥收费,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

五、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

以产学研为基础,开展物流信息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积极推广物流标准,提升物流业标准化水平。启动物联网技术的示范试点,提高全市物流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六、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

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优势,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和培训力度,普遍提高全行业的劳动者素质。完善人才激励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网络运作能力的高端物流人才,为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七、发挥行业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物流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建设,更好地履行行业服务、行业自律的职能,在反映企业诉求、规范企业行为、推广行业标准、开展人才培训、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篇: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前 言

高技术产业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不断提高首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促进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在“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持续稳定的发展,依据《总体规划》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划。规划实施期限自2006年至2010年。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高技术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产业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日趋完善,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

1.产业地位显著提升。

“十五”期间,北京高技术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在首都经济和全国高技术产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2005年,包含高技术服务业在内的北京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25.8亿元,约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9.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00.8亿元,占北京工业增加值的23.5%,占全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的5%以上。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北京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增长点,实现增加值925.0亿元,已占北京高技术产业的70%左右,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583.2亿元,增长23.1%。

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软件、光电显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软件产业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19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780亿元,实现了翻两番。

2.园区经济活力彰显。

中关村科技园区产值在北京高技术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一区多园”体制运行逐步顺畅,各专业园建设取得不同程度的突破,中关村区域品牌效应不断彰显。2005年中关村科

一、回顾与展望 技园区实现增加值960亿元,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10.3%提高到14.1%。其中:海淀园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05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485亿元;电子城老工业基地经过10年改造之后,已发展成为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亦庄园、昌平园、丰台园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园区技工贸总收入从2000年到2005年分别增长了21.4倍、8.3倍、6.9倍。

随着产业的分化和集聚,北京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呈现出更加清晰的三个梯度,逐步形成以中关村海淀园为核心的知识创新区、沿城市五环路展开的技术创新区、以及依托远郊工业开发区形成的多点集聚和专业化分工的生产制造区。

3.自主创新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全市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2.1%。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品牌,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得到增强,领航企业呈现出国际化发展的态势。TD-SCDMA标准跻身全球三大3G标准之一;“闪联”标准成为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中星微电子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汉王手写识别系统、中科大洋全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芯国际12英寸生产线进一步缩小了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京东方TFT-LCD生产线将我国显示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了8年;联想通过收购IBM全球PC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用友成为亚洲第二大ERP厂商。

4.发展环境日趋完善。

“十五”以来,北京大力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重点培育创新服务体系和创业孵化体系,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大为改善。北京市先后制定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鼓励高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有效推动了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十五”期间,北京高技术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产业发展总体水平看,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总体来说,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创新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科技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二是产业承载能力有待提高,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各种要素资源尚不匹配,支撑产业发展的区域协作配套体系还未形成。三是开发区定位有待明晰,部分开发区(产业基地)专业化程度还需提升。四是软环境建设有待加强,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平台建设与相关资源投入还要进一步完善。

(二)机遇与挑战

1.机遇。

“十一五”期间,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八大机遇:

全球产业转移特别是服务业转移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以服务业外包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北京智力资源丰富,具有承接和发展研发、高技术服务、总部经济等产业的天然禀赋,新的产业转移为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

自主创新战略和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为高技术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为北京大力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北京作为科技资源最为丰富、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将成为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承载区。

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北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未来北京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要求北京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提高产业质量。《总体规划》的实施将为北京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方位促进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奥运信息安全、通信服务、智能卡、数据服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清洁能源等对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将引起全球关注北京,加快北京软硬环境建设,有利于吸引国际产业和关键要素向北京集聚,将为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促进北京高技术产业不断升级。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加速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明确北京在京津冀区域分工中的定位,加大与天津滨海新区分工与合作,为北京发展高技术产业高端环节,促进北京产业不断升级提供了机遇。

全社会信息化步伐加快为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空间。进入新世纪,我国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正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全面渗透,未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将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信息化建设为高技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并带动新兴IT业态的快速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与优化产业结构为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传统工业和传统服务业,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从需求上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2005年北京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7600元,并不断向更高水平攀升。居民收入的提升推动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价值含量高的高技术产品带来更大的需求空间。

2.挑战。

区域竞争将使北京高技术制造业发展面临更大压力。凭借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较低的生产成本,近些年来沿海省市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滨海新区等成为区域经济新的亮点。北京作为首都,生产运营成本高于国内大部分省市。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较高的生产运营成本使得北京在吸引高技术制造业上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北京高技术制造业发展面临土地、水资源和能源的瓶颈约束。北京是个自然资源匮乏型城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我国平均水平的1/8,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可利用土地少,山地占市地域面积的三分之二;工业生产能源消费比重高,约占能源总消费量的一半,发达国家通常仅为30-40%。资源与能源的约束使得北京发展高技术制造业面临巨大压力。

北京产业高端化发展对制度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北京在全国高技术产业分工中占据高端位置,必然对制度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北京投融资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企业人才激励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建设已经很难满足快速发展的产业需求。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为指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走“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道路,着力提升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未来五年,高技术产业要围绕“开放创新、集成资源、高端发展、产业集聚”的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实施人才、知识产权和品牌“三大战略”,重点发展“三三”产业、实施“两极双系”产业空间布局调整计划,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

“十一五”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工作方针是:开发创新、集成资源、高端发展、产业集聚。

开放创新——以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加强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产业自主发展的能力,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集成资源——充分利用、挖掘、集成首都优势资源,立足于区域内科技、人才、市场、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高端发展——立足北京资源优势,围绕北京“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的高技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带动北京产业结构能级提升。

产业集聚——强化规划,引导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式发展;加强专业化服务,增强专业基地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重点发展“三三”产业:即重点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三类产业;利用高技术推动传统工业、传统农业和传统服务业三类产业的改造和升级。

“两极双系”产业空间布局调整计划:“两极”是指“海淀园中心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双系”是指西北向的高技术研发服务发展区和东南向的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区。

(二)发展目标和愿景

1.2010年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末期,北京高技术产业要实现“规模增长、结构优化、能力提升、产业集聚”的预期目标,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首都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提供保障。

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全市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十五”末期翻一番,预计年增长速度16%左右,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2%以上。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2010年,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均比2005年翻一番,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左右,高技术制造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0%以上。软件产业、移动通信、计算机与网络、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成为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地区出口的比重达到38%。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开发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技术和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到2010年,全市研发经费超过地区生产总值的6%,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

产业集聚度逐步提高。形成若干产业特色鲜明、产业联动性强的专业园(产业基地)。到2010年实现园区(开发区)高技术产业总收入占到北京高技术产业总体的95%以上。

2.2020年发展愿景。

到2020年,高技术产业成为首都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成为北京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成为发挥北京高端辐射作用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贯彻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按照“重要载体、强大引擎、服务平台、前沿阵地”的定位要求,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推动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基础上的二次创新,实现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跨越,在推动提高首都自主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一)建设中关村创新示范区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吸纳国内外创新资源,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构建并强化园区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跨越,使园区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政策试点和制度改革。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启动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试点工作,加大对创业投资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上市,形成“中关村板块”。开展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权交易试点。推动“信、保、贷”联动业务,探索信用融资、合同融资、项目融资、结构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推进产权改革和股权激励的试点工作,推动园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利用与管理。

——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完善“一站式”办公、“一网式”审批、全程办事代理制等各项服务。发挥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具有较高代表性、权威性和行业影响力的协会组织。加快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专业咨询机构等发展,构建适应园区发展、符合国际惯例、开放式的专业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与世界知名科技园区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国际化商务环境。创新中关村文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推进“数字中关村”建设,提高园区的信息化水平。

——优化一区多园格局。明确各园区和产业基地的功能定位,形成重点突出、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引导各细分产业在不同专业园和产业基地形成集聚,继续建设好以海淀园为主的各专业集聚、用地集约的特色专业园。

(二)探索自主创新的新模式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实现原始性创新突破。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机制。积极吸引留学生归国创业,充分利用归国人才的国际化经营方式、管理理念、先进技术与国际市场进行对接,抢占国际技术发展制高点。以产业技术标准作为产业联合发展的纽带,联合业内相关企业、研发机构组建企业联盟,实现产业联盟化发展。加大实施专利、标准战略,进入产业竞争的高端领域。

——以重大市场需求为动力,加大集成创新。抓住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实施的契机,以国内高速发展的行业应用需求和大量的新兴市场需求为导向,支持产业业态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政策鼓励产业价值链的分解与集聚,鼓励通过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集成利用多种创新资源,实现多技术、多资源的集成性创新。

——吸纳全球资源,坚持开放式创新。以走向全球产业前沿为目标,鼓励“购买技术”、“并购企业”、“技术许可”、“国际合作”等多种二次创新模式,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再开发和再创新,跨越式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发展和开放创新战略,重点发展以软件产业、研发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和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为主的高技术制造业。

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的渗透、扩散作用,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一)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1.软件产业。

软件与服务是北京高技术产业的支柱。到2010年北京软件与服务继续保持 “中国软件产业之都”的领先地位,并成为亚太地区软件研发和服务中心之一。

——完善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实施针对软件产业的特惠政策,加大软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

——加大软件出口与国际合作。依托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加快软件产业国际化的步伐,积极开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宣传和交流;加大对国内跨国公司以及日、美、欧等地区的软件外包市场开拓力度,在吸引世界知名软件龙头企业集聚北京的同时,促进北京的软件出口和外包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软件产业基地建设。依托中关村软件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用友软件园、中软软件园等软件产业集聚空间,建立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加快石景山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德胜设计创意产业园和海淀园创意先导基地等区域的建设。

——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加强对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重点领域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嵌入式软件、中间件,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和数字内容等领域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的软件产品。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提升软件开发过程管理、人才培训、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能力,鼓励企业通过多种融资手段实现规模化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基于开放标准的基础软件平台、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数字内容软件、软件服务外包业务。

2.研发产业。

研发产业具有高附加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及智力资源密集的特点,是决定技术创新能力能否最终实现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到2010年,在北京形成完善的研发产业链,并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研发基地。

——积极吸引创新资源。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决策运营中心。

——营造有利于研发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技术转让、咨询等中介服务发展。

——完善研发产业链。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设计等研发环节发展,促进研发产业链形成,拓展研发成果转化途径,实现研发产业增值。

——建立专业性研发基地。以改善公共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为重点,建立若干具有国际一流研发环境的专业性研发基地。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纳米技术等。

3.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业是模式创新活跃、增长迅速的高技术服务业,也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到2010年,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信息服务中心、国际化信息服务集团的主要聚集地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电信枢纽之一。

——推广实施三项关键性技术。以国家实施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标准为契机,重点抓好一批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力争在北京率先示范,推动以数字内容为重点的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互联网的发展。

——加快信息化建设。以城市信息化、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带动软件、系统集成、呼叫中心等产业的发展。

——大力开发信息增值服务和网络服务。发展基于3C融合的信息增值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网络出版、网络教育培训、网络文化、数字娱乐等网络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型信息服务业态。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电子商务、信息增值服务和网络服务等。

(二)进一步做强电子信息产业

1.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技术产业之一,大唐电信提交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对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到2010年,北京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实力和产业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全国技术标准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鼓励关键技术标准研发与产业化。支持TD-SCDMA、SCDMA等技术标准研发和自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项目,促进移动通信产业升级。

——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开发新的移动通信增值服务。

——促进产业集聚。引导移动通信整机企业、设计企业及相关零部件企业的集聚,加大北京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建设。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基于TD-SCDMA标准的关键技术产业化、基于SCDMA标准的系统和移动终端设计、移动增值服务、手机电视等。

2.计算机及网络。

计算机及网络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北京计算机及网络的品牌和渠道优势明显,高性能计算机等高端产品技术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10年,北京自主品牌的计算机产品在国内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产品。

——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大型计算机企业跨国并购重组,坚持“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发展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基于闪联标准的3C产品的产业化步伐,积极支持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及产业化,提升计算机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打造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链。强化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搭建应用示范平台,推动包括网络设备、终端产品以及应用服务等在内的产业链的形成。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笔记本电脑、3C产品、高性能服务器、下一代互联网产品。

3.集成电路。

以设计为突破口,以高端制造和测试为支撑,以材料和装备为补充,形成完整的高端集成电路产业链。到2010年,北京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围绕设计业,打造高端集成电路完整产业链。大力支持和培育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高端制造企业与设计公司、封装测试公司开展合作,促进各环节协调发展;建设专业的小批量封装生产线,满足园区设计公司快速扩大的小批量封装需求;集成测试资源,促进测试公司结合本地设计企业的需求提供服务。

——搭建良好的公共技术支撑与服务平台。围绕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尤其是设计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建立知识产权(IP)库,结合设计企业的需求进一步扩展和完善EDA平台,大力发展与园区设计企业密切结合的测试中心,积极支持有针对性的集成电路专业培训中心,引进国际机构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预警平台。

——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在现有的集成电路设计园和亦庄、八大处、林河、电子城的基础上,规划若干集成电路产业专业集聚区,进一步建设空间布局相对集中、产业纽带关系密切的集成电路研发园、设计园、生产园,拓展和改善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智能卡、电子标签、CPU、DSP、存储器、多媒体处理芯片、数字电视芯片、汽车电子芯片、基带和射频芯片、核心路由和交换芯片、安全芯片等。

4.光电显示。

光电显示产业是与集成电路、软件、通信并列的第四大ICT产业领域,未来5年内,光电显示将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到2010年,北京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和辐射源。

——围绕龙头企业促进光电显示产业链的形成。继续推动京东方建立TFT-LCD生产线项目,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发挥京东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创新和技术研发,完善TFT-LCD产业链,发挥其技术、产业带动作用。

——注重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支持龙头企业进行开放式技术创新,促进以显示屏制造为突破口,引进所需配套环节和技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逐步实现产业配套的本地化和国产化。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LCD显示及配套关键产业环节、OLED显示、LED显示及照明等。

在进一步做强上述产业的同时,加强数字电视、汽车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到2010年,北京数字电视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产业规模在国内领先;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体系形成并完善,汽车电子产业初具规模。

(三)加速发展生物产业

1.生物制药。

生物制药对于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未来国际国内都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到2010年,北京生物制药产业取得较快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发挥高端优势,做大产业规模。利用北京部分生物技术研发接近国际领先水平的优势,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吸引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在京设立研发机构,发展生物制药合同研发外包(CRO)形式,积极承接跨国生物公司研发服务业的转移;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传统中医药产业;在疫苗、诊断试剂、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等领域,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的产品或行业,重点予以扶持和发展,加快形成产业规模。

——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研究制定生物产业发展政策,以生物医药基地为依托,加强生物技术公共实验室、中试基地及融资平台、人才培训平台等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先进国家竞争的“生物技术与信息平台”,为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创业提供支持。

——加大生物医药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研究机构和企业进驻,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为核心建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疫苗、诊断试剂、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等。

2.医疗器械与生物医用材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质量的健康需求,医疗器械与材料在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到2010年使北京成为医疗器械技术在国内领先、与国际发展同步的地区。

——加强新产品研发。加大对医疗器械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大力度开发研制介入治疗材料和骨植入材料产品,逐步替代进口;掌握医疗模式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占领市场先机。

——引进和培养具有复合学科背景的人才。重点开发有医学背景的工科专业复合型人才,提高产品研发的原创性。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数字影像诊疗设备、介入治疗与新材料等。

在加速发展生物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环保与新能源、现代科技农业等潜力产业。到2010年,北京环保与新能源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和节能技术应用示范城市。

(四)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1.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装备技术等改造传统工业。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制造业,带动产品设计、开发、制造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北京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加工、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管理过渡。

——采用新材料技术促进传统工业升级。加强制造业企业和新材料研发机构或企业有机联系,促进新材料企业积极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或联合攻关。选择工业基础好、产业集聚的区域进行新材料工程的示范工作。搭建新材料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传统工业改造升级。

——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工业。促进制造业中装备的更新换代,重点对电子、汽车、医疗、能源、化工、冶金等行业的装备实施改造升级。扩展装备制造业应用和服务范围,提高食品、包装、建材、纺织等轻工业自动化程度。加强重大装备的协作开发力度,加大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大型装备的外向性,并积极鼓励企业的行业共性技术装备实行开放共享。

2.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农业。

——加大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农业信息监测与灾害预防系统、农业专家决策系统等,为农业生产和经营提供必要的、系统化的农业信息支持。

——充分运用生物技术加强对传统农业的渗透和改造,推动现代科技农业的发展。加强对动植物育种、生态友好型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畜禽疫病基因工程疫苗和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生产绿色与有机食品,提升农业产品质量。

3.促进高技术向服务业的渗透与融合。

——加强高技术向各类服务业的渗透,全面促进北京服务业改造升级。加快提高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水平,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商贸、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进旅游、教育、文化、体育、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生活服务业的科技进步,积极发展为高技术和技术创新提供衍生服务的信息、科技、中介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断增强首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思路,强化京津冀间的区域合作,明确制造和研发服务主要空间发展方向。结合现有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引导各重点产业、产业价值链环节在不同产业空间形成集聚。继续发展和完善现有产业基地建设,围绕重点发展产业,新建若干产业基地。形成西北方向的以海淀园中心区为核心的高技术研发服务发展区以及东南方向的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高技术制造发展区的“两极双系”空间格局。

西北系:以高技术研发、服务为主,制造为辅。

以海淀园中心区为核心,包括上地、软件园、生命园和永丰基地等专业园,以及昌平、丰台、电子城、德胜、石景山等产业空间。该区域以高技术研发、服务为主,高技术制造为辅。各园区以发展高技术研发、服务为导向,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促进高技术服务业特别是研发产业发展。

东南系:以高技术制造为主,服务为辅。

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为核心,包括顺义、通州、大兴、房山、密云、怀柔、平谷等郊区县的产业空间,以各郊区县的开发区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次中心。该区域是以高技术制造为主,适当发展与高技术制造紧密相关的研发、检测等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是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制造业发展区。

(二)高技术研发服务发展区

——加大海淀园中心区的辐射力度。加大海淀园中心区研发、服务资源向周边产业空间的辐射力度,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创业孵化为主要特色功能,建设成为北京市高技术研发和服务中心。

——做好专业园的产业规划和发展。依托上地信息产业基地、软件园、生命科学园、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引导重点产业向各专业园的集聚,建设成为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

——做好产业转型和转移工作。推动区域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完成石景山和丰台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服务业转型,电子城、昌平地区高技术服务业比重有所提高。

(三)高技术制造发展区

——提高该区的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其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北京高技术制造业的龙头,努力成为京津冀高端技术的重要集聚地;通州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天竺空港工业开发区、顺义林河工业开发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高技术产业规模能有突破性进展。

——加强郊区县的产业承载能力。加强郊区县与高技术研发、服务区之间的联系,加大郊区县对知识创新区和技术创新区的资源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度。

(四)专业产业基地建设

“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产业基地和专业园建设。对于已有的产业基地,进一步吸引相关企业进驻,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对于新建专业园,“十一五”期间,在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做好园区发展规划和软、硬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吸引相关企业的进驻,初步形成专业产业集聚空间。

1.软件产业基地。集成中关村软件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用友软件园等相关资源,建立北京软件产业基地,进一步推动北京软件产业发展与壮大。

2.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建设石景山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德胜设计创意产业园和海淀园创意先导基地,通过产业集聚加快北京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3.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围绕国家材料、能源、重大装备等支柱产业,集合中央转制科研院所等企业的优势资源,在昌平沙河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创新基地。

4.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做好诺基亚星网工业园二期开发建设,进一步引导移动通信整机企业、设计企业及相关零部件企业的集聚,使北京移动通信产业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

5.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依托集成电路设计园和亦庄、八大处、林河、电子城等集成电路集聚空间,通过园区建设促进北京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各环节形成互动发展,增强北京集成电路整体竞争实力。

6.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围绕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集聚,快速形成先进显示技术(TFT-LCD等)显示产业链。

7.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利用北京的存量资源和科技优势,改善光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软硬件环境。重点发展并提高光电子产品、先进制造系统、自控系统、电力电子、医用电子设备、印刷系统等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8.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依托北京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促进生命科学园、大兴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亦庄园形成差异化、互补型发展,建立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六、政策与措施

“十一五”时期,要进一步研究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探索公共财政体制下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机制,采用符合WTO规则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新手段,以积极的产业政策和优质的发展环境促进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向高端、高效、高辐射力方向发展。

(一)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和协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契机,落实国家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决定,实施“六个一批”工程,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科研势能,增加发展后劲,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吸引一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在中关村实施,集聚一批跨国公司研发和营运中心在中关村落户,促成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中关村建设,启动一批改革政策在中关村先试先行,争取一批中关村重点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建设一批专业基地成为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

2.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企业有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支持以企业为龙头的产学研新型合作,来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的聚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支持重大装备的消化吸收,提升企业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通过支持通用技术和涉及提高行业技术标准的开发活动,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支持行业创新联盟、工程中心、科技服务机构等来促进技术创新系统的基础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

3.完善投融资政策体系。

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性金融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中关村创业风险投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高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技术企业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权转让。

4.落实国家专项产业政策。

积极落实国家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生物产业、数字电视、可再生能源等专项产业政策。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技术政策、鼓励引进技术目录、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等,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5.探索建立高技术服务业的统计体系。

关注和支持高技术新兴业态发展,探索建立和完善高技术服务业的统计体系,准确监测和反映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制定高技术服务业分类指导目录,支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

(二)建立布局引导与约束机制,促进专业基地和特色园区发展

1.强化规划引导,建立产业布局引导机制。

突出“两极双系”发展区域定位和八大产业基地的规划定位,综合运用规划、土地、投资、信贷等手段,引导产业空间聚集,促进高技术项目合理化布局集中,实现特色产业集聚。

优先保证入园重大项目土地供应,通过重大项目布局引导相关产业向重点发展区和专业集聚区集聚。

逐步建立产业梯度转移机制。提高知识创新区、技术创新区的辐射能力和郊区县的产业承接能力,加强中关村的创新优势向制造发展区的辐射,实现产业研发优势和产业化资源对接。

2.加强专业化服务,增强专业基地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推动产业园区从粗放式、综合性园区向有针对性、专业园区发展,增强定向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主导产业集中度和适合功能区的各种要素的集聚,提供土地利用效率,发掘土地资源产业效益最大化。

加强各个专业基地专业型管理人才的引入,专业基地管理要从土地开发型逐步向专业服务型转变,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互为补充高技术产业基地。

加强专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完善基地软硬件建设,根据产业升级的需求,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保证各基地之间路网的通畅。积极推广宽带无线接入服务、呼叫中心服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基地信息化水平。

(三)统筹政府科技投入,实行“五个转移”和“三个倾斜”

1.加强政府科技资金统筹。

推动政府投入由相对分散向聚焦重点、适度集中转移(公共科技服务);由投入方式单一向以引导社会资源多方投入转移;由重复交叉投入向分工有序、强调系统性、连贯性投入转移;由偏重研发向强调研发和应用并重转移;由独家决策向综合决策转移。支持一批以应用为导向的产学研项目和以扩大产业规模为目标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2.实行政府资金的“三个倾斜”。

向提升和优化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倾斜,适应园区由于总量扩张和资源升级带来的新需求。向充实和完善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服务支撑体系和综合服务功能倾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的建立、资源共享和园区功能完善。向培育和实现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内重大项目产业链倾斜,增强重大项目专业配套的定向吸引力。

3.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

探索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体系,逐步加大对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研究并制定促进公共服务部门和国有企业采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专项政策。

(四)坚持开放式创新,大力提高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1.继续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总部集聚。

全力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总部向功能区集聚,扩大其溢出效应和辐射力。适度统筹配套产业的跟进发展,积极引进与主导功能产业相配套的国际中介与生产性服务业,完善主导产业上下游产业链。

2.鼓励本土有实力企业“走出去”。

创造条件,鼓励有实力企业海外投资,通过与海外企业联合或收购境外资产、品牌和技术,提升国际化水平。

3.规划若干个具有国际高水平研发环境的专业园区。

增强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根据功能区的不同功能特色,注重培育和补充符合功能区要求的国际化专业精英人才,通过聘请高级职员、专业顾问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吸引国际化专业人才加入管理团队。

4.推动产业园区与国际同类功能区的战略联系。

通过定期论坛、路演推介、新闻发布等方式,结盟姊妹区、友好区,加强对外合作与友好往来,提升从管理到要素引入的国际化水平。

(五)实施人才、知识产权、品牌战略,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1.大力吸引高端人才发展高端产业。

以高端产业发展凝聚高端人才。以高端产业发展为核心,加大对高水平研发人才、高技能生产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项目引进等方式吸引海外高技术人才。

围绕重点产业需求,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所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培养直接面向产业发展第一线的关键人才。

2.推进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

围绕高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潜力产业,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力量分析、研究知识产权陷阱和技术壁垒,制定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发展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服务业。

鼓励和支持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以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整合国际技术资源,跨越专利封锁和技术壁垒;以资金、人员、政策等方式支持高技术中小企业原创发明申请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以北京作为国家技术标准试点城市为契机,鼓励企业以核心技术为依托,与标准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跨国公司等合作,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的研制。

鼓励建立以原创技术和先进标准为核心,以专利池为载体,以互利共赢为目的的企业联盟,支持技术标准联盟市场化独立运作。

3.实施品牌战略,培育、积累适应首都功能的国际化品牌势能。

依托中关村软件园、移动通信产业基地等产业基地,打造北京国际化品牌基地。

拓展总部经济,实现品牌集聚。以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机构(特别是投资运营总部)为手段,实现品牌要素集聚,促使北京成为国际品牌运营中心。

第五篇: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

言......................................................................................................1 第一部分 “十五”期间建筑业发展回顾..................................................2

一、产出与效益跃上新台阶.............................................................................................2

二、城市建设任务顺利完成.............................................................................................2

三、建筑业素质进一步提升.............................................................................................3

四、科技进步能力明显提高.............................................................................................3

五、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显著.............................................................................................4

六、行政管理能力逐步增强.............................................................................................4 第二部分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5

一、发展机遇.....................................................................................................................5

(一)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5

(二)奥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6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6

(四)未来北京城市建设新格局的实施.....................................................................6

(五)京津冀区域都市圈规划建设启动.....................................................................6

(六)外埠建设工程市场发展前景广阔.....................................................................7

二、主要挑战.....................................................................................................................7

(一)奥运会之后建设总量缩减带来的挑战.............................................................7

(二)环境和能源资源因素制约带来的挑战.............................................................7

(三)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带来的挑战.............................................................7

(四)投资体制改革和主体多元带来的挑战.............................................................8 第三部分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8

一、指导思想.....................................................................................................................8

二、发展目标.....................................................................................................................8

(一)战略重点.............................................................................................................8

(二)主要指标...........................................................................................................10 第四部分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的主要任务...............................11

一、突出工程质量安全地位,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11

(一)健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11

(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11

(三)改进质量安全监管方法...................................................................................12

(四)建立安全生产预防体系...................................................................................12

二、全面贯彻“四节”方针,促进建筑产品节能环保...........................................13

(一)加强“四节”宣传和法规标准建设...............................................................13

(二)完善建筑节能环保导向和激励机制...............................................................13

(三)加大“四节”技术产品的研发推广...............................................................13

(四)强化建筑产品节能环保监管和服务...............................................................14

三、认真履行职责职能,确保奥运工程建设顺利实施...........................................14

(一)切实加强奥运工程建设组织协调...................................................................14

(二)切实加强奥运工程关键技术研究...................................................................15

(三)切实加强奥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15

(四)切实加强绿色奥运工程建设管理...................................................................15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协作水平...........................................................16

(一)引导大型企业调整经营结构...........................................................................16

(二)引导中小企业立足专业承包...........................................................................16

(三)着力提高建筑劳务企业素质...........................................................................17

(四)推动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发展...........................................................................17

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行业技术进步...........................................................17

(一)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方向...................................................................................17

(二)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18

(三)加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19

(四)强化自主知识产权保护...................................................................................19

(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建设...................................................................................19

六、转变传统施工理念,推进行业绿色施工...........................................................20

(一)树立绿色建筑施工理念...................................................................................20

(二)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20

七、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21

(一)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21

(二)完善建筑工程保证担保制度...........................................................................21

(三)积极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22

(四)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建设...........................................................................22

(五)切实发挥社会监督机制作用...........................................................................22

八、强化行政能力建设,提高市场监管水平...........................................................23

(一)进一步明确市场监管的内容...........................................................................23

(二)深化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3

(三)强化行政监督执法体系建设...........................................................................24

(四)加强行业管理基础建设工作...........................................................................24

九、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市场份额.........................................................25

(一)推动优势企业快速全面发展...........................................................................25

(二)支持强强联合以及境外投资...........................................................................26

(三)建立“走出去”服务协调机制............................................................................26

十、强化各类人才培养,提升队伍整体素质...........................................................26

(一)培养高素质的公务人员队伍...........................................................................26

(二)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26

(三)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27

(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27

十一、加强工程建设指导,推进村镇建设进程.......................................................27

(一)加强工程建设指导服务...................................................................................27

(二)强化对村镇建设的管理...................................................................................28 第五部分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28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政策研究...................................................................................28

二、加强规划实施的资金投入...................................................................................29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落实...................................................................................29

“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市实施“新北京、新奥运”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北京建筑业在本世纪前20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和建筑业生产方式,提升建筑业产业素质,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机制,圆满完成奥运工程建设和其它各项城市建设任务,为做大做强建筑业奠定坚实基础,特制定北京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建设部颁布的《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和《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北京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北京建筑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本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调整,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和科学发展观后,北京市编制的第一个建筑业发展规划,是指导本市建筑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制定建筑业其它各项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部分 “十五”期间建筑业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北京建筑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较圆满地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本市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产出与效益跃上新台阶

“十五”期间,北京建筑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态势,累计完成总产值7589.3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3倍,年均增长17.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9.9%。累计完成增加值1312亿元,年均增长11.8%,比“九五”时期提高3.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64.5亿元,年均增长达37.7%,效益状况显著好转。建筑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城市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十五”时期,本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57.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44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1.6倍,年均增长14.4%,为各个历史时期之最。共提出重点建设工程243项,其中奥运场馆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16项。大量的投资和重点建设任务的完成,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累计建成各类房屋23691.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4182.4万平方米,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83.9%和110%。住宅建设进程的加快,进一步改善了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由2000年的16.8平方米上升到2005年的19.5平方米。工程质量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共创28项“鲁班奖”工程,2000余项“长城杯”工程。建筑业为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生产条件和环境,增强首都城市整体功能,保证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三、建筑业素质进一步提升

截至2005年底,按照建设部颁布的新的资质标准,就位和新设立的建筑施工企业总数达到4894家,其中总承包特级企业12家,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分别占施工企业总数的16.6%、78.8%、4.6%,产业组织结构日趋合理。共有相关工程服务性企业771家,其中,工程监理企业254家,招标代理企业266家,造价咨询企业251家。初步形成了层次较为明晰、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队伍。技术、人才和装备实力有所提升,施工技术总体上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软弱地基处理、深基础施工、工程爆破、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大型设备和结构安装等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建筑企业技术装备实力逐步增强,机械化施工能力不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中,获得职业资格、注册执业资格的数量和比例显著增长,已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

四、科技进步能力明显提高

“十五”期间,紧密围绕重大工程进行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取得较大成效。取得省部级(鉴定评估)科技成果150余项,获得专利技术6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8项;共有 12项工程项目通过北京市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颁布实施了《北京市建设领域百项重点推广项目》;颁布工程技术标准60多项,建立了以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验收标准为龙头的,涵盖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检测标准等8大方面的地方标准体系。企业编制工法100余项。钢结构施工、模板技术、装饰技术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浅埋暗挖、盾构和沥青混凝土生产技术等方面亦有长足进步。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与新技术新标准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五、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投入墙改专项基金7265.8万元,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以及墙体材料生产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累计建成节能住宅17520万平方米,占现有住宅总量的65.1%,占全部建筑总量的36.3%,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第一个发布了第三步节能65%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地方标准);第一个发布了建筑节能施工验收规范《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质量验收规程》;关闭了全部粘土砖生产企业,成为首个不生产粘土砖的省级行政区。

六、行政管理能力逐步增强

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行政审批由2000年的62项减少到2004年的15项。逐步实施了全程办事代理制,建立行政服务办事大厅,设置了施工许可、企业资质、安全生产等一站式办公窗口,开发了企业资质审批系统、工程竣工备案系统、施工许可证网上预约办理系统等软件,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建立起较畅通的信息互动渠道。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共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近百件,为依法监管提供了有力依据。加大了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做到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有形市场建设,建立了分专业的评标专家库,加大对招投标各环节的监管力度,市场交易环境和秩序有所好转。建立了不良行为提示、不良行为警示、良好行为等三个层次的企业信用系统,初步实现了企业资质和市场准入的动态管理。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比全国提前一年完成此项任务,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

“十五”期间,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与首都城市建设和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市场运行机制尚需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市场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市场秩序需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仍主要依赖于低成本扩张,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行业人才总量、结构和开发机制与行业发展还不够适应;技术创新进程有待加快,建筑节能和节约资源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既有建筑改造还缺乏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和监管手段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将成为“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第二部分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一)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总体规划实施的开局起步时期,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市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为建筑业在“十一五”时期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需求空间和基础动力。

(二)奥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为举办奥运会,本市计划新建或改扩建33个比赛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2006~2007年是奥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的关键年,不仅为北京建筑业提供了市场机遇,还拓展了一个向世界展示实力的机会和舞台,将有力地促进建筑业的技术升级和管理升级,加快建筑业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

“十一五”时期,为促进城市整体功能提升和协调发展,北京将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重点集中在城市交通以及环境、资源和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这些投资额大、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建筑业经济总量增长,还能提升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专业化水平,优化建筑业产品结构。

(四)未来北京城市建设新格局的实施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城市发展重点要逐步从城区向郊区转移,市区建设要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未来北京城市“两轴-两带-多中心”新格局建设,将给建筑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内部市场空间。

(五)京津冀区域都市圈规划建设启动

“十一五”时期,国家将启动京津冀区域都市圈建设,这将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建设任务包括:向外转移与首都功能不相适应的产业,所带来的旧厂区改造和异地新厂区建设项目;为推进“京津塘产业带”加快形成而进行的新区建设项目;区域构建所需要的快速轨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六)外埠建设工程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十一五”时期,国际和国内工程建设市场将依然维持庞大的建设总量,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加入WTO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国际和国内市场壁垒将逐渐消除,北京建筑业只要发挥自身优势,按照“立足本市,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走出去”发展的战略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就会创造出广阔的外部市场发展空间。

二、主要挑战

(一)奥运会之后建设总量缩减带来的挑战

目前,本市许多建设项目是围绕奥运会展开的,2008年前,投资与建设项目将呈现“提前支出”的态势;2008年后,北京建筑市场将出现投资规模缩减引发的需求不足与进入企业过多产生的供给过剩的矛盾。因此,制定合理的对策,扶持和激励企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避免产业出现大的起伏,是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二)环境和能源资源因素制约带来的挑战

首都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更要求北京必须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和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建筑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对建筑业发展方向和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带来的挑战

“十一五”时期,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将结束,外商被允许以独资方式进入北京建筑市场,外商将凭借其资金、管理、人才和综合服务能力的优势,给北京建筑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尽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本市建筑企业必然面临的挑战。

(四)投资体制改革和主体多元带来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投资体制改革和投资主体将更加多元化,社会资本投资领域的限制逐步减少,将允许各类企业以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对建筑企业的融资、综合服务能力以及沿产业链、价值链的生产增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投资和需求多元化以及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也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场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出新的挑战。

第三部分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紧密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目标和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性任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业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加快市场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在确保奥运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圆满完成“十一五”时期首都城市建设各项任务,实现建筑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战略重点

高质量完成北京城市建设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奥运建设为契机,高质量地完成首都城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基本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各类施工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万人事故死亡率低于0.65,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进一步增强建筑节能和环保意识,加快推广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和本市市场需求的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积极推进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强化奥运工程质量、施工安全、节能监管和服务,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奥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任务。积极配合本市新农村建设和郊区城镇化发展战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村镇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引导农民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

着力转变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组织结构,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综合型与专业型企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队伍格局,同质恶性竞争得到有效遏制,行业生产的协作化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化和工程应用水平有明显提高。建筑“四节”、奥运工程等新技术以及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重点建设领域施工技术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电子商务以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倡导清洁生产和绿色施工理念,推动行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模式转变。符合清洁生产理念的施工方案、工艺和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施工噪声、污染物排放和固体废弃物弃置得到进一步控制。

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对市场主体的约束作用显著增强,市场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竞争秩序显著好转。构建社会化和跨部门联动的行业信用体系,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机制的作用切实得到发挥。进一步推动工程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充分利用市场手段防范和降低工程风险。进一步优化政府监管职能,加大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形成“主体自控,经济制约,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为特征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建筑市场运行模式。

大力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大型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比较优势不断增强,企业资源有机整合水平和专业配套程度有较大的提升,沿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能力有所增强,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向工程总承包方式转变,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服务方式加快与国际接轨,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份额明显提高,效益实现较大增长。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通过市场培育和政府引导,使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协作意识不断增强,竞争力有较大提升。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人才和人力资源队伍。

(二)主要指标

产业产出效益。奥运前,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9.5%,奥运后,年均增长2.5%。“十一五”期间年均竣工各类房屋42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年均竣工为2600万平方米。奥运前,年均总产值利润率保持在2.5%,奥运后,保持在2.0%。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

产业技术进步。到2010年,推广新技术100项;建立新技术示范工程50项;编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50项;编制市级工法100项。

节能节约资源。到2010年,完成25%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除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外,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全市建成采用太阳能进行建筑供热的建筑100万平方米,采用地热源、污水源、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建筑供热的建筑15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供热、空调和照明利用率达到建筑总能耗的4%以上;全市建筑的单位面积平均采暖能耗降低17%,其中,住宅建筑采暖平均能耗降低23%,公共建筑采暖能耗降低14.5%。

产业人才发展。到2010年,各类执业注册人员达到5万人。技师和高级技师总量力争达到4000人,比2005年年末增加一倍。高级技师和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重分别达到8%、20%、52%和20%。

第四部分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突出工程质量安全地位,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一)健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

要进一步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好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的关系,切实把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引导企业建立落实到人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工程建设不同环节人员的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监管企业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工程建设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和追究机制,保证各类从业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健全企业和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确保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责、权、利相统一,加强全员培训教育,提高各类人员质量、安全综合素质,确保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得到有效落实。进一步加大对政府投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度,逐步放开对非政府投资工程技术环节的监管,充分发挥社会监督机构的技术性监督作用,把对非政府投资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重点逐步转向各方主体行为。积极推动建立工程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和降低工程质量安全风险。加大对社会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管,加大对工程各参建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视各种社会力量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投诉、举报工作,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透明度。

(三)改进质量安全监管方法

按照突出重点、分类监管原则,集中资源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影响突出问题的监督。建立建材质量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的监督检查机制,通过与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执法等部门配合,形成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技术提高监督部门的业务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建材使用等方面管理的相关法规,提高监管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监管效果和效率提供坚实保障。

(四)建立安全生产预防体系

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预警制度,指导各方责任主体提早做好安全生产部署,最大限度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制,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配备训练有素的应急抢险救援人员和必要的设备,提高突发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此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事故报告和事故处理的有关制度,健全事故处理机制,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二、全面贯彻“四节”方针,促进建筑产品节能环保

(一)加强“四节”宣传和法规标准建设

宣传建筑“四节”的意义和有关政策,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按照建筑“四节”要求,适时编制发布配套法规和实施办法,从立项、设计、施工、验收、销售、用能设备运行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积极研究与《清洁生产促进法》相衔接的建筑业循环经济促进法规政策。贯彻落实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施工验收规程,适时发布可再生能源利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技术和监测标准,及时修订供热采暖有关标准,将安装气候补偿系统、平衡调节阀、恒温阀、楼宇热计量表及水质标准等作为强制性条文实施。

(二)完善建筑节能环保导向和激励机制

贯彻国家资源节约战略,将推广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建材作为今后政策调控的重点。完善建材使用宏观导向机制,发布中长期建材使用导向和每两年一批的淘汰落后建材产品目录,调控建材使用结构。加强节能技术和产品认证,不仅要对建筑节能单一产品能耗、综合利废水平、功能质量进行判定,而且要考核单一产品组合成一个分部工程系统后的质量性能和技术指标,保证认证工作的科学性、产品质量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推行节能建筑标识制度,引导和鼓励消费者购买取得节能标识的房屋。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建筑节能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建立和实施。建立节能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建筑节能科研开发、试点示范、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重点用能设备的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三)加大“四节”技术产品的研发推广

研发推广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和市场需求的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节能型结构体系。研发符合本市实际的节能环保先进设备和产品的生产应用技术,对建筑“四节”技术创新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开展建筑“四节”技术的综合试点示范,制定节约型住宅小区指标并开展试点工作。贯彻落实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推广集中供热锅炉节能改造和管理、热电冷联供、垃圾焚烧和余热利用、太阳能和地热等新能源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节能灯具和绿色照明、各种综合利废和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等技术。重点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减少供水与排水管网漏损水。

(四)强化建筑产品节能环保监管和服务

加强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的监管,严把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房屋销售关,确保新建民用建筑达到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加强重点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监管,不符合用能设备节能运行标准和合理用能定额要求的,要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罚。通过全面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方案。大力推进政府机构和高能耗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探索既有住宅节能改造评估办法、管理规定、资金筹措方案和激励政策,有计划地推进既有非节能住宅的节能改造工作。

三、认真履行职责职能,确保奥运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一)切实加强奥运工程建设组织协调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与“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的联络和协调,建立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保障体系。加强对奥运工程各参建单位的监督和服务,积极协助各有关单位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质量、安全、工期、功能、成本”五统一原则,确保奥运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实施,全力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性建设任务。

(二)切实加强奥运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奥运工程建设特点,在钢结构安装施工、膜结构施工、玻璃幕墙节能、体育设施施工、绿色奥运建筑、奥运场馆供热供水、奥运场馆室内空气质量、奥运智能化系统(安防、通讯、服务、保障)等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专项研究攻关。及时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形成企业核心技术。

(三)切实加强奥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严格落实奥运工程各参建单位质量安全责任,切实加强对各参建单位质量行为和安全施工的监督管理。根据奥运工程建设进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普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巡查与驻场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督。制定从招投标、施工许可、施工过程到竣工验收备案等各阶段质量安全监督重点和相应的监督检查措施,建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层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监督责任落实到人。研究运用市场手段和社会资源,解决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有效降低工程风险。

(四)切实加强绿色奥运工程建设管理

建立从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重点设备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各阶段相互衔接的管理机制,将节能工作贯穿于奥运工程建设程序各环节。按照《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手册的各项要求,监督施工企业编制实施绿色施工方案情况。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标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对奥运工程进行评估,落实“绿色奥运”承诺。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协作水平

(一)引导大型企业调整经营结构

营造大型企业发展环境。力争在《建筑法》修订草案中明确设计施工一体化、EPC等工程总承包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研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管理规范,推动工程总承包的规范化发展。在总结工程总承包试点经验基础上,分析工程总承包存在的障碍,研究制定设计施工一体化、EPC等工程总承包招投标管理办法,营造公平、有序、开放的工程总承包市场环境。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推动政府投资工程以工程总承包方式组织实施建设,促进工程总承包企业积累经验,提高工程总承包的实践和管理能力。

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方式。积极引导和推动大型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合企业内部资源,调整专业分工,形成专业配套、分工明晰的企业经营结构。进一步增强市场适应能力,逐步由单一的生产经营方式,向设计、采购、施工管理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变,提升沿产业链、价值链的生产增值能力。推动BOT等新型经营方式的试点与推广。

鼓励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按照“市场需求、优势互补、企业自愿、政府引导”原则,鼓励有较强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建筑企业,联合、兼并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咨询服务等企业,逐步形成一批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能力的建筑企业集群,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专业化、协作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建筑业国际竞争力。

(二)引导中小企业立足专业承包

鼓励中小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转变经营思路,调整经营方向,逐步拓展专业承包范围,积极开拓市政、路桥、环保、钢结构、古建筑、装饰装修、防腐保温、地基基础、建筑智能化等专业市场,提升专业承包能力。同时大力倡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通过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着力提高建筑劳务企业素质

促进劳务企业实体化经营,加快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体系的实施工作,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推动劳务企业规范化发展。加强劳务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工作,组织制定培训规划,强制劳务企业管理者接受培训,尽快提高劳务企业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规范劳务企业承包活动,强化企业合同管理,通过交流、专家讲座和培训的方法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四)推动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发展

支持智力密集型的工程勘查、设计、咨询、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优势企业拓宽服务领域,发展成为独立于业主和承包商且与政府脱钩的各类工程咨询公司,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公正客观地为政府、业主和承包商服务。重点培育规划咨询、代建与评估服务、可研报告编制等咨询企业发展。鼓励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在政府投资工程中,积极开展优化设计、全过程管理等咨询业务,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一)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方向

制定重点领域技术发展指南。组织编制技术发展指南,以解决盲目研究开发、低水平重复研究等问题。编制重点应包括建筑能源利用形式、建筑结构体系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发展、绿色建筑、建筑信息化等方面内容。

制定关键领域科技发展计划。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工程质量,改善建筑功能为重点,组织制定城市建设重大科研攻关计划和重点应用技术领域发展计划,明确工程技术发展方向,提高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化水平和工程应用水平。同时及时编制关键领域施工技术工法,指导施工和验收,推动新技术的应用。

推动高新技术与产业有机结合。积极推动以信息技术、项目集成化管理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新型工业化技术以及环境生态技术改造建筑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积极开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政策研究。在企业资质管理、质量管理、招标投标等环节中,制定推动技术进步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发挥科技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改革现有的立项、鉴定验收、评奖的模式,形成市场经济下的技术评估系统。完善并落实重大工程论证制度,紧密围绕奥运场馆、地铁等重大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对涉及工程质量安全以及公共利益的关键工艺、部位、方案,组织开展专家咨询和论证工作。

完善应用基础研究体系。充分发挥本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积极推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工程建设基础性研究。着力研究开发重大关键技术,推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水平,提高行业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科技研究开发体系。推动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建立研究开发专门机构,落实研究开发的发展基金和专项基金。配合设计施工一体化、EPC等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行,增强企业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技术创新和革新挖潜能力,切实提高建筑业效益水平。按照单项技术先进、专项技术体系化、综合技术成套化要求,引导企业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符合现代化工程要求的成套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培育发展专业的新技术开发企业,独立经营,做大做强,以专项知识和技术实力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使之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三)加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推进北京建设领域百项重点推广项目和建设部十项新技术工作的落实,进行示范工程交流,提高示范工程的社会影响,带动建筑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具有推广价值的最新科技成果及时予以组织推广,引导和监督技术依托单位编制实施推广项目的技术规程、工法、标准图、操作手册、运行管理指南,并引导企业按照规定实施备案管理,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

(四)强化自主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应结合施工技术特点,做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工作,实施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和企业标准)战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将制订措施加大商业秘密(专有技术和企业标准)保护力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建设

在建设部建设领域信息化发展战略总体部署下,按照“市场需求导向、分类分级发展”原则,研究制定本市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引导各类企业实现信息化。倡导联合,鼓励有类似需求、有纵向关联需求的机构联合发起信息化建设项目。拓宽投资渠道,重点支持基于项目群的企业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企业集成管理信息系统、施工设计和管理一体化系统的研究和推广。

六、转变传统施工理念,推进行业绿色施工

(一)树立绿色建筑施工理念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建筑业施工企业,应不断树立绿色施工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筑生产“高效、低耗、环保”目标的实现。逐步建立健全绿色施工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监管,规范企业施工行为,促进企业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研究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积极性。企业要转变粗放施工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把绿色施工理念贯穿施工的全过程。

(二)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

要积极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制定符合清洁生产理念的绿色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使其达到节水、节材、节能、环保的有关要求。推广计算机辅助管理,实现对现场材料和能源消耗情况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及时修订施工节能和节材方案。加强清洁生产所需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施工现场太阳能应用技术和使用环保型建材,制订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施工现场雨水、污水的收集和循环利用,推动施工现场安装节能灯具、节水器具和节能环保机械设备,要高度重视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道路遗洒和噪声污染。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建筑企业建立和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七、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一)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市场诚信标准。依据国家和建设部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本着简便易行、科学实用的原则制定建筑市场主体行为诚信标准,重点评价从事建筑活动的企业和执业人员的诚信行为。结合政府监管和执法工作的需要,对市场主体在执行法定建设程序、招投标交易、合同签订履行、业主工程款支付、质量安全管理、建材使用等方面对诚信标准进行细化。对建筑执业人员,根据其职责建立诚信行为评价标准。

发挥失信惩戒作用。在现有不良行为公示制度基础上,建立更为完善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健全企业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制定市场诚信信息管理和使用办法,联合相关部门,采取社会、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惩治措施,切实发挥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机制作用。积极推进与其他地区诚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工作衔接,建立失信惩戒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动协调机制。对有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将采取依法公布、行政处罚、经济制裁等措施,特别恶劣的要坚决清出建筑市场,提高其失信成本。

(二)完善建筑工程保证担保制度

完善担保配套法规制度。适时制订和发布工程保证担保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明确担保活动的实施程序、担保比例、担保期限、担保费率、责任界定、索赔程序、债务补偿、市场监管等内容,规范建设工程中的担保保证活动。扩大试点范围,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工程保证担保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起有效转移和规避工程风险,以及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长效机制。培育工程风险保障市场。加强与银监、保监部门合作与协调,整合各自优势和资源,积极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工程担保与保险企业成长。推进工程担保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考试工作,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形成规范的工程担保人市场。积极培育工程风险管理中介机构市场,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减少供需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而造成的市场运行效率低下问题。

(三)积极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

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和社会力量,积极推行工程质量保险,特别是在重大工程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强制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合理化解工程质量风险,降低由于工程质量缺陷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行业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快质量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培训、咨询等中介机构的建设,提高质量安全中介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中介服务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为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奠定良好基础。

(四)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建设

运用网络信息、有形建筑市场和其它媒体手段,定期发布工程造价指标、指数等市场信息。研究建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有关标准和实施办法,推进工程造价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引导市场各方主体按市场规律合理计价,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竞争机制。

(五)切实发挥社会监督机制作用

培育发展独立、公正、自主运作的行业协会组织,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监督和管理,引导行业协会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使之在规范会员行为、维护会员利益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进一步拓宽和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公开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政府监管和服务行为、投诉处理结果等信息,重视并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最终形成企业自觉、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良好局面。

八、强化行政能力建设,提高市场监管水平

(一)进一步明确市场监管的内容

依法履行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据《行政许可法》,对政府现有监管职能进行研究分类,逐步取消代业主、中介组织、承包企业、行业组织的管理职能,把监管工作重点转移到关乎公共安全、公共健康和公共利益上来,确保政府职能定位准确,管理科学高效。

加强政府投资工程交易监管。进一步细化政府投资工程的招投标程序,强化公开透明管理,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质询。通过推行资格预审文件备案制度,组建资格预审评审委员会,随机抽取确定资格预审委员会专家等措施,规范评标活动,保证评标的公正、公平,从源头上预防串标、虚假招标等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加强市场难点热点问题监管。以无证开工、转包、违法分包和拖欠工程款为重点,开展各项检查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限制招标投标等措施,严厉打击市场交易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切实改善市场环境。

(二)深化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明确两级职责分工。在认真总结市和区、县两级建委职责分工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市和区、县两级建委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逐步实行建设工程属地化管理。市建委要加快制定全市统一的工作程序、标准、规则和流程,指导区、县建委按统一的标准、规则和程序办理行政许可和管理事项。

加快区县有形市场的整合。按照“统一建设、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成全市有形建筑市场整合,建立全市统一的有形市场管理体系。继续健全有形市场的交易场地、设施,拓展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重点加强区县有形市场建设,实现市和区县有形市场在工作标准、运行程序和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统一,为政府实施对招投标活动的有效监管提供平台。

(三)强化行政监督执法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内部和外部执法监督体系,结合北京实际深入研究建设工程执法体制改革问题,建立以综合执法为主,专业执法配套的执法体系。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主体行为,落实执法岗位责任,严格执法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针对监管内容的常规性、非常规性、突发性等特点,研究制定不同的监管方式,整合监管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管作用。

(四)加强行业管理基础建设工作

完善行业法规标准体系。建立科学的立法工作机制,立足行业实际,把握立法重点,着重研究普遍性和规律性问题,细化行政处罚条款,解决市场监管法规操作性、针对性不强和配套措施不完善问题,提高市场调控和监管效果。重点做好节能与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建材使用、工程保险与保证担保、信用体系等方面法规的修订和制定工作。研究制定《北京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积极推动各种基础标准、专用标准和产品标准编制,加强建筑节能、节水、节材标准规范的制订和修订。

健全行业统计报表制度。进一步完善规范行业统计报表制度以及配套的统计管理制度。加强对统计人员的统计知识和统计技能培训,提高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做好建筑业统计数据与相关部门统计数据的衔接工作,建立监管数据上传和统计分析制度,健全科学的统计报表报送审核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可信程度,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完善包括网络系统、信息资源、应用服务支持、应用业务四层基本架构的电子政务平台。进一步整合各级网络信息系统,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全面实现信息互通共享。重点建立并完善日常办公、网上审批、市场监管、决策支持、社会服务、网络安全等系统,提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九、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一)推动优势企业快速全面发展

通过加强与税收、金融、保险等部门协作和政策扶持等方式,积极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支持,推动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经营管理先进、品牌意识和诚信意识强烈、市场适应性强的优势建筑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创造条件,推动优势企业提高国际工程咨询服务能力;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发展核心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实现业务升级;建立国际工程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突出专业特点,形成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社会化分工合作体系。

(二)支持强强联合以及境外投资

积极推进“以老带新”工作,支持缺乏“走出去”经验的北京企业,与熟悉国际市场运行规则和市场行情的企业强强联合,不断拓宽国际工程市场领域。鼓励北京企业与国内外知名承包商、设计咨询商等合作,组成联合体,投标承包境外工程项目,大力推动项目层次上的合作。支持北京企业在境外投资建立工程承包企业和项目咨询公司,取得各类投标承包资质和知识产权,为在更多国家争取到更多的总承包项目取得“通行证”。

(三)建立“走出去”服务协调机制

实行“走出去”状况动态监测和跟踪,加强对目标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各种风险和合作伙伴等的调查,及时掌握和分析“走出去”业务运行情况,推动企业加强协调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积极推进应急反应机制建设,有效规避国际形势动荡产生的工程风险,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确保对外承包工程和人员免受损失。

十、强化各类人才培养,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一)培养高素质的公务人员队伍

根据建设部《2006-2010年建设行政领导干部培训规划》、《北京市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办法》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党政人才队伍规划》,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制度、党政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创新人才评价制度,大规模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努力造就政治素质高、专业知识精、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二)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

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养,通过举办高级研修班、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政策法律、宏观经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协调创新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造就一大批懂国际工程承包的项目管理人才、通工程索赔的合同管理人才、懂技术善经营的经营管理人才,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依据《北京市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定期编制发布《北京市建设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指导行业相关单位制定本部门继续教育计划,构建专业技术人才终身学习体系。切实加强对建设行业基层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考核培养。重点培养一批国际化的高素质紧缺人才,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执业资格体系。建立执业人员的个人信用档案和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加强执业人员注册后的管理,提高社会公信程度。

(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

建立健全企业技师、高中级工的等级标准,进一步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落实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全面贯彻落实《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制定建筑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规划,大力开展以农民工为主的一线生产操作人员培训,建立行业技术工人登记制度,执行培训与鉴定工作的季报和年报制度。加强劳务人员技能培训,明确培训重点和方向,提高劳务人员素质。

十一、加强工程建设指导,推进村镇建设进程

(一)加强工程建设指导服务

针对村镇建设特点,研究有效的村镇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村镇工程建设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编制村镇建设工程新技术指南,指导试点村镇因地制宜选择新材料,推广新技术,应用新能源。研究制定旧村改造指导建议书,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指导企业与村镇建立“对口联系”制度,有效提高村镇工程建设中的施工和管理水平。推动中介机构参与村镇建设工程的技术指导,提高工程招投标、监理、物业管理等水平。

(二)强化对村镇建设的管理

研究制定科学的村镇建设管理方式,确保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选择具备条件的建筑企业参与村镇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严禁使用各类淘汰的建材产品,严厉查处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节能环保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符合标准要求。村镇建设工程竣工后,对节能环保施工部分进行专项验收,未进行专项验收的工程不予竣工验收备案。

第五部分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政策研究

围绕规划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强政策法规的总体设计和有效衔接。要立足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实际,把战略决策与解决当前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规划与行动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把行业发展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既做到长期有战略、中期有规划,又确保有计划。因此,一要把规划中提出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带有方向性的政策思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分解为目标和任务计划,细化到相关职能的机关处室和事业单位,分别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和工作方案。二要根据规划提出的建立相关制度的要求,制订立法计划,适时出台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其配套的行政管理措施,并着力研究和解决法规、规章操作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二、加强规划实施的资金投入

规划中提出的行业发展目标、任务,是建设系统今后五年的重要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加以贯彻落实。因此,政府要加大投入,支持开展与规划实施相关的业务培训、政策调研、法规制订、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有效地保障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各项任务的实现。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落实

为了更好地促进规划实施,市建委将在“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调整成立市建委“十一五”规划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其职能由机关相关综合处室承担。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组织或参与综合性政策研究和重点课题调研;负责组织编制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建材使用、建筑节能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或战略,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下载北京市“十五”时期城市化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十五”时期城市化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x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2001--2010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根据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xx市提出到2010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是首都现代化的重......

    xxx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2001--2012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根据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xx市提出到2012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是首都现代化的重......

    xxx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2001--2010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根据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xx市提出到2010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是首都现代化的重......

    北京市森林防火“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北京市森林防火“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前言 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扑救较为困难的灾害。做好首都的森林防火工作,关系到首都森林资源和人......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文件 京经信委发„2011‟119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电子信息 产业发展规划》等六个规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生物和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生物和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发展回顾 (一)产业在快速增长中凸显效益优势 (二)结构在优化升级中突出高......

    北京市平谷区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

    北京市平谷区“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 序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谐......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都市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都市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1.10 目录 一、发展回顾 (一)经济总量稳步提升 (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