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艾滋病游戏之中得理解
游戏之中得理解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2、增强预防艾滋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方式:学生活动,师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领悟到艾滋病的危害性及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卡片、烧杯、注射器,纯水、氢氧化钠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第一张图片,标语内容是联合国发布的公告:艾滋病威胁不亚于核恐怖。艾滋病如今对世界造成的威胁并不亚于让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
第二张图片: 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艾滋病人,与他们亲切握手交谈。艾滋病,我们从听到这个名字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多数人是谈艾色变。不错,艾滋病确实很恐怖,它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更重要的是,至今还没有药物可以医治,更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是当前医学界最关注的一种传染病。因此,它有“世界瘟疫”之称;又因损害性严重,被称为“超级癌症”。关于艾滋病,我们在平时的宣传中以及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对它已经有了一点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我们掌握的怎么样?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游戏:红灯、绿灯游戏 目的: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会感染上艾滋病 步骤:
1、给每个学生三张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每张画上一个圆圈,分别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红色圆圈代表“高风险”行为----亦即“停止你正在做的事!” 黄色圆圈代表“低风险”行为----亦即“放慢速度,多加小心!” 绿色圆圈代表“无风险”行为----亦即游戏中的行为是安全的!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将游戏规则告诉学生,并让他们明白每种卡片颜色的象征意义。
3、指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游戏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请举起绿色卡片;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可能感染艾滋病,请举起黄色卡片;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请举起红色卡片;
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行为 使用安全套 接吻
一位感染了艾滋病的母亲给孩子哺乳 无防护的性行为 献血
清洗溅在衣服上的血液时不戴手套 用消毒液清洗重复使用的针头 用水清洗针头后重复使用 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坐式马桶 与吸毒者共用针头 给予或接受按摩 与感染者共用餐具
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成你面前咳嗽或打喷嚏
小结:一个人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就没有机会回到过去,这是严峻的事实。请记住,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不在于你是什么人,而在于你所做的决定是否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通过上面的小游戏,我们已经了解了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将检查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艾滋病病毒是如何传播的,使大家进一步清楚的意识到不采取保护措施所面临的风险。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活动二】 游戏:换水游戏
道具:纯水,氢氧化钠,烧杯,注射器
1、游戏介绍:我们用纯水代表健康人,氢氧化钠代表艾滋病毒,含有氢氧.
第二篇: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怎么得高分
关于中考语文考试
1、课外名著阅读部分一共要求考察六本书,《水浒》《简爱》《童
年》《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另外《海底两万里》据说要加进来,每年从其中两本书里,出6分题,近几年《水浒传》年年考一次。大家去翻翻一模和中考语文题的这部分题型和难易度,6分是怎么分配分值的;
2、3、注意今年一模和中考,语文题的新题型“表格题”的解答训练; 建议大家去买两本书,我自己是在二七广场北面的文海书市买 的,两本都是沈阳出版社出版的,16K大小,一本书封面是“白底-绿色窄边框”,《初中语文阅读文言文扩展训练》,封面上,书名下面的图案是一块草黄色的浮雕。内含114篇文言文短文,主要是书后面汇总了初中大纲要求的全部实词、虚词,还有解释、出处举例。
4、文言文,其实和英语一样,就是扩大阅读量,翻译时一定要字
对字翻译,尽量不要降低标准去意译,糊弄自己,翻译时还要注意补充句子成分,比如一般文言文经常缺主语,或者缺谓语,要告诉孩子,翻译时一定要补足。还有文言文会考察加标点符号,大约2分,这些需要朗读,开声读,把文言文特有的音韵美,节奏美,读出来,形成语感,断句就容易,加标点符号就易如反掌。
初中的现代文阅读
现在的孩子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就是因为课外阅读量非常 小,写作文脑子里空空如也,只能虚构;同时阅读理解需要的语文语法的基础知识也不扎实,训练量也不够,所以根本读不透文章,阅读理解分数波动也很大,全凭老师临场赏分。反过来导致即使作文有了素材也写不出彩。如果阅读理解的训练足够,反过来可以把这些知识用在作文的结构构思上,有意识地使用修辞、结构、人物描写和叙述方式这些技巧,让阅卷老师很容易找到你作文得高分的采分点!
如果阅读理解水平高,反过来在作文里,有意识地大量、熟练运用修辞方法、叙述方式、人物描写、写作手法,阅卷老师是行家,一眼扫过去,就知道这个孩子的语文水平,所以不要把作文和阅读理解割裂开,它们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作文想得高分,除了字写得漂亮,就是要熟练运用以上手法。
初三的孩妈想想看,家里有指标的孩子,不同学校的话,不要考虑彼此间竞争问题,因为是跟各自学校的娃PK。即使同一间学校的娃,也要看年级名次的差异,是否构成真实的竞争。我建议大家组织起来凑个小班,分摊费用,找个语文老师,先专门讲讲:段落的分层和概括层意,文章的分层和概括段意。
不一定去外面补习学校,因为那里的教学安排是固定的,不可能根据你们的要求授课,而大家自己组班可以提出要求,和老师商量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咱们脱离教材很久,无法辅导孩子,需要专业老师辅导,但起码我们该知道,孩子平时学习应该把各学科的学习重心放在那里。
中考前最后两个月,我跟老大去语文一对一了,发现了现在初中和小学语文教学的交接的盲区,就是段落与文章的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这一块,初中的老师以为小学早讲完了,小学老师嫌麻烦,认为初中老师讲更好,这一块盲区不能指望孩子自己的老师给补,也不能指望补习学校老师给补,最好自己组班,补几课时,做做专项训练。
为什么这块知识这么重要呢?因为阅读理解,如果学会分层和概括层意,文章读起来就像庖丁解牛,把文章沿着“关节”切割开,就读透了,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准确找到采分点,简洁准确做出答案,这样容易得满分。通常每小题4分,采分点的分布也是有窍门的,一般是能被采分点整除,也就是或者2个采分点,或者4采分点,极个别才是3个采分点。至于3分题,要考虑是不是有3个采分点,还是2个采分点(1分+2分)。
现在大部分语文成绩一般的孩子,像俺大儿,也能读明白文章,隐隐约约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大致在文章的哪一部分分布,但没有经过分层和概括的训练,只能咔嚓一刀把一大扇“连肉带骨”的文章整块砍下来,从中编个答案写上,含糊其辞,既不简洁,也不准确,采不到采分点,得不了高分。而训练有素的孩子可以基本做到庖丁解牛,切割开层意、段意,变成某些个关节、小骨棒,再组合成答案,简洁准确。
所以我个人认为,专题训练分层和概括,是语文阅读理解得高分的基础!解决了分层和概括的训练之后,阅读理解得高分还需要做什么呢?就是建立知识点的“搜索引擎”,这是我自己总结的答题技巧。
一般初中的阅读理解考察,就是字词句的考察,比如加点字词的含义,有时候还考察叠词,就是“绿油油”这种格式,孩子必须把叠词答出来,是个采分点,再答出叠词的作用,就是增加文章的音韵美。
“搜索引擎”就是纲举目张,纲就是大的知识点 目就是每一个纲里面小的知识点,纲-目其实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答题的时候,我告诉孩子,首先用排除法去圈定答题的大的范围,就是先确定“纲”的部分,然后使用固定答题套话,结合文章,使用我们的“分层和概括”能力,把答案做完整,力求简洁准确。看到文章先问问自己,是什么文体,如果是议论文要考虑论证方法,如果是说明文要考虑说明方法。接下来看看题目,问问自己考察的是哪方面的知识点?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夸张;
2、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3、写作手法(包含结构考察):承上启下、先抑后扬、前后照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烘托、对比;
4、分析人物:人物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和细致刻画)、人物思想情感【注意区分是表达了作者“我”,还是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包括揭示了„„性格/体现了„„精神/表现了„„心情或感受/反映了„„内心世界,等等】;
5、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只出现在议论文的文体中;
6、说明方法:举实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只出现在说明文的文体中。
一旦排除法确定某个大的知识点,就要先作答,形成第一个采分点,然后再根据套路把答案补充完整。以上知识点要求孩子们必须熟练识别,必须背下来。
逐一展开吧——
1、修辞方法在初中阶段基本要求掌握的是六种: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夸张,每一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必须熟练背下来!比如: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一般不作要求),要训练熟练识别暗喻!
比喻和拟人的作用要背下来,都是套话——生动形象表现了„„,省略号部分结合文章补充完整,这是采分点。再比如反问的作用,也是套话——“突出强调了„„”。设问也是“突出强调„„”,还可以加上“自问自答,引起读者兴趣”。大家去跟孩子的语文笔记和做过的卷子,逐一落实老师教的套话,因为可能各校有微小差别。建议大家督促孩子,熟练识别六种修辞方法,这样使用排除法的时候才不会遗漏出错!如果识别不熟练,就漏了答题点,答非所问,排除法就失效了。
2、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先要答出来“使 用了插叙的方式——得分,作用是„„——再得分”,这样就形成了两个采分点。
3、写作手法(包含结构考察):承上启下、先抑后扬、前后照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烘托、对比;比如如果是承上启下,就要写出这四个字,就是采分点,再具体分析这句话在段落或者这段话在全文的作用,形成下一个采分点。
4、分析人物:人物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和细致刻画)、人物思想情感【注意区分是表达了作者“我”,还是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包括揭示了„„性格/体现了„„精神/表现了„„心情或感受/反映了„„内心世界,等等】;
一般人物描写的对象,包括作者“我”,还是文章中的其他人物,要注意区分。人物描写就是两部分:狭义的人物描写,就是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人物的细致刻画。广义的人物描写,还要分析人物性格、在文章中流露的情感、体现的精神„„这些都有答题套话,必须按照套话答题,才能给满分。比如:揭示了人物(坚韧不拔„„)的性格/表现了人物(不屈不挠的„„)精神/反映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括号内的就需要根据文章置换和补充。这些都是固定搭配,老师都会讲。你们孩妈的工作,就是督导孩子们把每次看到的标准答案归纳整理出来,按照我上面的搜索引擎,形成知识体系,以便临场使用排除法确定考察的知识点,再搜索出里面的小知识点,套话之后,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把答案简洁准确的概括出来,形成答案。
初中语文每张试卷的阅读理解,会两两组合考察以下几种文体:记叙文+议论文是一种组合;散文+议论文是一种组合,这种最难;议论文+说明文是一种组合。
我心里想讲明白一些,不过因为你们平时没有太多接触过这些,我这样讲大家也不一定听得清楚。这样吧,我找篇中考水平的文章,给大家具体展示一下怎么使用排除法确定题目考察的方向,然后选用 答题套话,再使用分层-概括知识,简洁准确地形成答案。
特殊的母爱
1很长时间了,我一直无法忘记她。
2她曾经是我的病人,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她的一双儿女将她送来时,她虽然已经非常憔悴,但依然保持着一个女人并未随时光老去的优雅——头发没有白,梳理得非常整齐;黑色开衫毛衣套在一件墨绿色的衬衣上,黑色短裙,方口皮鞋;她人略瘦,习惯性地先微笑再开口,笑容苍白但很真诚。
3原来她在工作岗位刚退下来,之前是大学教授,曾经在国外呆过几年。但检查结果很无情,脑瘤,已是晚期。
4(1)职业本能告诉我,她的时间不多了,甚至已没有手术价值—即使手术,也无法延长她的生命,只能让她白白承受手术的痛苦。(2)看得出来,她的儿女很孝顺,目光里满是焦灼和忧虑,但在她面前,还是努力保持着一份轻松。(3)她的儿子偷偷告诉我,若检查结果不太好,不要告诉她事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母亲。(4)在我想着如何委婉地告诉她的儿女这样的状况时,她却敲开了我的门。(5)她微笑着说:“我不是来询问检查结果的,我的身体状况我很清楚。”(6)我愣了一下,决定不再隐瞒,便点点头说:“是的,情况不太好。”(7)她依然微笑着说:“我想请求您帮我安排手术。”(8)我再次愣住,这样的要求并不理智。(9)停顿了一下,我说:“也许保守治疗会刚好一些。”(10)“不!”她果断地说,“我要手术。可以做手术的是吗?况且,保守治疗的费用并不比手术低。”(11)她突然握住我的手说:“能够手术我还可以给他们一份希望,让他们相信我还有康复的可能;若连手术都无法做了,他们一定会很绝望,我不想他们现在就绝望。”
5(1)这是我做医生的第十三个年头,在此之前,我不记得自己遇到过多少病人,给多少病人做过手术,又给多少病人无药可救的绝望答案,也不记得邂逅过多少相互疼爱和不舍的亲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2)因为经历太多,我已经不再随同他们悲伤或感动,可眼前这个平静而憔悴的老人,还是让我难以抑制地有流泪的冲动—— 一切都在走向结束,那是她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她心知肚明,但她还要用自己正在凋零的生命给孩子们最后一线希望。(3)儿女们正在努力地计划怎么样瞒她,却不知道,母亲为了给他们短暂的希望,不惜额外承受一份身体的苦痛和折磨。(4)10天后,她在儿女的注视下被推上了手术台。(5)手术很顺利,但已毫无意义。(6)转回病房的一个月里,每次去查房,我都会看到她的儿女在那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她。(7)这个在女儿口中一辈子都不愿麻烦别人的女人,在最后的时间里,尽情地麻烦着她的孩子们,耍小脾气,要求他们帮她翻身,给她唱歌、读报纸、做各种饭菜......(8)背着孩子,她偷偷对我说:“让他们尽心尽力吧,这样,以后我不在了,他们会因为这些付出而得到安慰,就不会太痛苦了。
6半年后,她去世了,如她所说,他们付出了能够付出的一切,在母亲最后的时间里,用尽力气去爱了一场,虽然母亲的离开依然让他们难过,但他们已经没有遗憾—因为尽力了。
7在对母亲的诸多诠释中,她的表达方式让我震撼。那是她生命凋零之前的最后一次盛开,以母亲的名义,开得那样饱满、绚烂。
1、结合全文内容体会一下:《特殊的母爱》的“特殊”,表现在那些方面?(4分)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二段划线句子(带颜色部分)(3分)
3、第三段有怎样的作用?(4分)
4、如何理解结尾处划线句子的含义?(带颜色部分)(4分)
先判别文体,是典型的记叙文,因为出现了第一人称“我”。一共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导入全文,引起读者好奇:这么久“我”都无法忘记她,是什么原因呢?她是谁?我是谁?
1、结合全文内容体会一下:《特殊的母爱》的特殊 表现在那些方面?(4分)
这种题型考察的就是概括-归纳的能力,属于相对简单的考察。全文共七个自然段,逐段阅读去排除或者归纳,然后对归纳出来的文字进行概括,形成答案。因为本题问的是“母爱”,所以先把所有的与文中唯一的母亲——老妇人有关的语言、动作、心理的叙述归纳出来,再进行概括,“母爱”一定就包含在这里面。
第1-3自然段没有提到母爱,先排除掉,我们重点分析第4自然段。第4自然段共有11句话,我们先训练一下分层-概括的能力。
第1层就是第(1)自然句,我概括的层意是:“我”认为老妇人已经病危,而且手术没有价值——这显然与母爱无关,排除掉!
第2层包括第(2)、(3)两个自然句,我概括的层意是“老妇人的儿女十分孝顺母亲”——这与母爱同样无关,也排除掉!
第3层包括第(4)-(8)自然句,这是一段“我”与老妇人的对话的前半部分,我概括的层意是:老妇人猜到了自己的病情严重,但仍然坚持做手术,让我很疑惑——这与母爱还是无关,再次排除掉!第4层包括第(9)-(11)自然句,这是“我”与老妇人的对话的后半部分,我概括的层意是:老妇人向我道出了明知手术没用仍坚持手术的理由,就是不让儿女过早绝望。
只有第四层通过叙述老妇人的语言,揭示出老妇人的思想活动,答题时需要认真思考,这部分是否包含母爱的成分?结论是显示了母爱!第四层的层意作为这部分的答案:老妇人向我道出了明知手术没用仍坚持手术的理由,就是不让儿女过早绝望。
接下来我们分析第5自然段,第5自然段共有8个自然句。我们继续训练一下分层-概括的能力。
第1层包括第(1)-(3)自然句,我概括的层意是:“我”见识过很多绝症病人与亲人之间的感情,但老妇人与儿女之间的亲情令我最感动。这一层主要是“我”由上文而引发的感慨,属于“我”的思想活动,与母爱无关,所以排除掉。
第2层包括第(4)-(6)自然句,我概括的层意是:手术后老妇人故意尽情地麻烦儿女们照顾她,因为不想给儿女们留遗憾。因为这部分叙述了手术后老妇人和儿女相处的情况,答题时同样认真思考,这部分是否包含母爱的成分?结论是显示了母爱!第二层的层意作为这部分的答案:手术后老妇人故意尽情地麻烦儿女们照顾她,因为不想给儿女们留遗憾。
与老妇人有关的文字部分,是不是体现了母爱?还可以结合文章的标题《特殊的母爱》里的“特殊”二字,第4自然段第4层和第5自然段第2层,都体现了母爱的“特殊”,紧扣标题。综上所述,第一题的答案由两部分组成的:老妇人向我道出了明知手术没用仍坚持手术的理由,就是不让儿女过早绝望;手术后老妇人故意尽情地麻烦儿女们照顾她,因为不想给儿女们留遗憾。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二段划线句子(带颜色部分)(3分)
开动搜索引擎,因为文体是记叙文,首先排除论证方法和说明方法的考察,其他四方面 :
1、修辞方法;
2、叙述方式;
3、写作手法(包含结构考察);
4、分析人物;
搜索引擎开动并使用排除法,句中没有出现修辞方法先排除掉;字词句考察,不涉及叙述方式,也排除掉;字词句的考察,写作手法(包含结构考察),也排除掉。最后锁定分析人物:人物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和细致刻画)、人物情感(揭示了„„性格/体现了„„精神/表现了„„心情或感受/反映了„„内心世界);
下面准备作答,首先锁定分析人物里面的知识点——人物描写,是典型的外貌描写,答出来运用了人物的外貌描写,先得1分,然后把外貌描写的套话答出来,就是:细致传神地写出了„„,表达了„„【注意区分是表达了作者“我”,还是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套话包括揭示了„„性格/体现了„„精神/表现了„„心情或感受/反映了„„内心世界,等等】,这样作答就把分析人物的狭义和广义部分,都要作答才能满分。
接下来要形成完整的答案,就需要补充上述省略号部分的内容,需要用到孩子的概括能力——简洁准确(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大家请老师做专项分层-概括训练的原因),本题其实是间接考察了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之前有一个词 “优雅”,破折号的几个作用里面筛选一下,此处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补充说明什么呢?显然是补充说明“优雅”的。把这个写进答案就是:细致传神地写出了老妇人的优雅,再得1分;
表达了作者“我”还是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呢?也包含在这个答案里,由于这段叙述是以“我”的视角展开的,所以答案是:表达了“我”对老妇人的敬仰(或者好感),再得1分。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运用了人物的外貌描写,细致传神地写出了老妇人的优雅,表达了“我”对老妇人的敬仰。回头看这个3分题,如果运用我说的搜索引擎,加上平时分层-概括能力的训练,是有可能挑战满分。
3、第三段有怎样的作用?(4分)
继续使用搜索引擎,还是针对四方面 :
1、修辞方法;
2、叙述方式;
3、写作手法(包含结构考察);
4、分析人物;
使用排除法,句中没有出现修辞方法先排除掉,写作手法、分析人物都随后被排除掉了;最后锁定了第2项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大家去百度这几种叙述方式的定义,我不再展开),本段属于比较典型的插叙,先答出运用了插叙的方式,先得1分,紧接着按照答题的套话,答出插叙的作用:补充交代了„„,为上下文如何服务的?省略号代表的内容,要运用概括的能力完成。
我穿插介绍一下分层-概括的五种类型,分别是: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连贯式、转折关系,我不再展开。
第三段分层是典型的并列关系,对这种分层方式的概括要领是,把处于并列关系之各个层意里的关键词串联起来,作为段意。第三段共有两个自然句,分两层。
第一层的层意,就是第一句的句意,概括如下:介绍了老妇人的身份和经历。很多孩子临场时,未必能准确想起这两个词,需要长期训练。实在想不起来可以用近义词代替,一般也给分,“身份”概括不出来,就写“职业”,或者写“曾经的职业”;“经历”想不起来,就写“阅历、履历”等,概括的要求还是四个字——简洁准确。
第二层的层意,就是第二句的句意,概括如下:交待了老妇人的病情。概括段意的话,就按照上述并列关系的概括要领,把这两层之层意里的关键词串联起来作为段意即可:交待了老妇人的身份、经历和病情,关于插叙作用的答案第一句就是:补充交待了老妇人的身份、经历和病情,再得2分;
那么第三段是如何为上下文如何服务的?使用套话:为下文„„做了铺垫。省略号部分需要运用简洁准确的原则,对下文进行概括,下文重点围绕着给老妇人治疗做了叙述,所以,关于插叙作用的答案第二句就是:为下文给老妇人治疗做了铺垫,再得1分。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第三段运用了插叙的方式,补充交待了老妇人的身份、经历和病情,为下文给老妇人治疗做了铺垫。再次回顾这道题的作答,大家看到了吧,想得满分比想象的要简单,经过正规训练之后很容易得满分。
4、如何理解结尾处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划线句子:那是她生命凋零之前的最后一次盛开,以母亲的名义,开得那样饱满、绚烂,是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在作文里,运用搜索引擎,还是针对四方面 :
1、修辞方法;
2、叙述方式;
3、写作手法(包含结构考察);
4、分析人物;使用排除法,首先锁定运用了修辞方法!哪种?比喻里的暗喻!本体、喻体、比喻词有没有?有!本体是老妇人生命最后时刻的母爱,喻体是生命凋零之前的最后一次盛开(的鲜花),比喻词——是,这是比较典型的暗喻。先把本体和喻体完整叙述出来,先得1分:老妇人母爱的表达,像盛开的饱满绚烂的鲜花那样充分(或淋漓尽致),(本体里的母爱表达的“充分”,对应着喻体里鲜花的“饱满绚烂”——本人注)
接下来,应该排除掉叙述方式和写作手法(包含结构考察),含义题要考虑重点分析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也是答题的套路,因为这句话用的是作者“我”的角度,所以人物的思想情感应该主语写“我”,答案是: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歌颂和赞美。
第4题完整的答案应该是:老妇人母爱的表达,像盛开的饱满绚烂的鲜花那样充分(或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歌颂和赞美。本题4分,最起码可以得3分,如果阅卷标准宽松,甚至可能得满分。诸位,这样一篇典型的初三记叙文的阅读理解题,经过我的分析,得满分或者得高分应该都很容易,最多被扣1-2分。
我再次强调,训练分层-概括能力是阅读理解题目得高分和满分的基础!群里应该有语文老师或者语文方面的高手诸位真人不露相,我就班门弄斧献丑了!也欢迎语文方面有真知灼见的童鞋继续分享!
第三篇:艾滋病是怎么得的?知晓才能预防
艾滋病自测中心
艾滋病是怎么得的,这是“恐艾症”群首先关注的问题。简单来说,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分为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而我们通常说的吸毒传播主要还是共用一个注射器而通过血液传播。
大部分人在感染艾滋病初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而小部分人在感染几天到三个月左右会有像流行感冒的症状出现,比如发烧,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全身乏力等。一般在艾滋病毒感染后2至8周出皮疹,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伴有不规则的发热等症状。因为艾滋病的症状并不容易辨别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对它感到害怕。
想要预防艾滋病,一定要了解艾滋病是怎么得的。日常生活只要进行安全的性行为,不吸毒,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纹身、针灸或手术等就可以,另外还要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等日常生活用具。由此可见,良好的日常生活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
在了解艾滋病是怎么得的以后,我们也要给予艾滋病患者更多的温暖和关怀。像与艾滋病人一起吃饭,饮水、工作通常是不会被传染的,而且像礼节性亲吻,礼节性拥抱;,双方手部皮肤完好时的握手也不会被传染,但一定要保证皮肤无伤口,毕竟很多艾滋病患者都是通过血液被感染的。现在政府、媒体都在宣传艾滋病,而且也有很多方式可以检测艾滋病,如果出现艾滋病初期症状,一定要及时检测,不要因为侥幸心理而贻误病情,初期的艾滋病还是很容易控制的。
艾滋病自测中心
第四篇:预防艾滋病换水游戏教案
预防艾滋病换水游戏教案
说明:换水象征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之一一性行为更广泛的说,换水代表体液交换的行为,如性行为、输/供血等。下面以性行为为例来说明换水游戏,换水一次相当于有一次性行为,对几个换水对象换水相当于有几个性伙伴出现显色反应代表被HIV感染.
游戏目的:通过换水游戏,形象展示艾滋病传播速度,并引导参与者思考艾滋病传播的隐蔽性。换水游戏的方法步骤。
步骤
一、物品准备
40个小烧杯和20个注射器(去掉针头)。40克/每升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0毫升,酚酞溶液50毫升.
步骤
二、游戏前期准备
将40个小烧杯分成两排,每排20个,都按照1一20的顺序编号,两排相同编号的烧杯建立对照关系,每个烧杯内加入烧杯容量l/5的清水,在两排烧杯中选择相同编号的一对烧杯,各加入5毫升氢氧化钠溶液。记住这两个烧杯的编号。
步骤
三、学生分组
20名学生参加游戏,将其中一排20个烧杯分给这些学生,另外一排作为对照,把这20名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4人,第二、三组各8人。
步骤
四、开始换水游戏
第一组4名同学拿着自己的烧杯站在旁边,先不参加开始的换水。第二组的每位同学到第三组任选1人,组成第一次换水对象,两人分别从自己烧杯中用注射器取5毫升液体注入对方烧杯中,完成第一次换水.上述步骤共重复进行四次,注意每次换水对象不能重复。最后,第一组4名同学每人在这16名同学中各选1人互相换水一次.至此,换水结束.三组同学分组站好。
步骤
五、显色实验
先在第一组4名同学的烧杯中分别滴入2-3滴酚酞指示剂,看有几个烧杯中的液体变色。计算变色比例,然后在第二、三组的16个烧杯中分别滴入2一3滴酚酞指示剂,看有几个烧杯中的液体变色,计算变色比例.最后,再向作为对照一排的20个烧杯内分别滴入2一3滴盼酞指示剂,会看到只有一个烧杯内的液体变色,代表参加游戏的20名学生中只有一个是传染源。
步骤
六、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比较第一组和后两组变色的比例有何不同,谁高、谁低?就一个传染源怎么传染了那么多人?想一想,为什么?
结论:危险、无安全措施的性行为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几率越高。感染艾滋病取决于你的行为,而不是你的职业和地位。
第五篇:考研之中的舍与得,成就最后的坚强
终于,一切静静的落下了帷幕,太多的酸甜苦辣,不是些许文字可以记录下来的,但知道自己这一年中走过弯路,也知道太多的有志之士依旧挣扎在考研这条大路上,所以,当我坐在电脑前,再次面对考研这两个字眼时,能够写出那些走过的细节,希望能对还在考研路上的人们有些帮助。
我考研是因为自己还不太想离开校园,我喜欢校园的气氛,并且觉得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技能和勇气可以养活自己,所以我下定决心考研。说实话,这个决定做的真的不容易,每天都在考与不考中挣扎,有的时候今天信誓旦旦的决定考,可是第二天一早就想改变主意,真的很烦恼。这个时候,没有人能帮你做决定,他们帮你分析各种利弊,但是最后做决定的人还是你自己,因为这个代价太大了,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帮你承担风险。
我要说的是你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在就业和考研这两条道路上,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选择,他们是两条平行线,彼此冲突,不可能相交,所以你一定要站好队,不要左右摇摆不定。
一、懂得端正态度
如果你分心了,如果你轻视了,如果你侥幸了,对不起,很可能没戏哦!千万别小看了态度这一点,如果你只是抱着玩票的心理来做这事,你第一步已经输了。天才不多,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你不是,我不是,大家都不算是!你的人生态度决定你的人生高度,你对待考研的重视程度决定你的考研程度。
二、懂得舍弃舒适
从此后,你只是一个考试机器,只是生活的旁观者,只是一台只输一个程序的电脑,不可以有喜悲不可以有欲望,每天只有书本和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早睡半小时是奢望、打开电脑是奢望、甚至和路人站着聊天也是奢望。呵呵,听起来有点可怕,我说的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相对于自己的个人情况,做适当的调整,注意劳逸结合。
三、有健康的身体
经得起每天坐十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吃最简单而不可口的饭菜,经得起一天几包咖啡的折磨,经得起屁股坐的生疼,经得起天天看书却不见成效的心理折磨„„总之,想起过去那么久非人的折磨,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心有余悸”!
但是一定要记住,健康的身体很重要,不要疲劳作战,要给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时刻表,并且严格遵守,时刻表要充分的细,细到每周什么时间去洗澡,去超市购物,上网查相关资料的时间等。
四、真正坚强
其实考研最难的不是有多少专业书籍要背,不是有多少英语单词没背会,不是有多少个政治大题不会背,而真正困难的是来自心里的焦躁不安和不够自信。
每天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让你很难感觉到有什么收获,除了日历在改变,似乎觉得一切在静止。这样的时候,最容易让人胡思乱想,甚至自暴自弃,打退堂鼓。所以勇士们记住,正式这样枯燥的量变,为你今后的质变做铺垫。不要轻视每天的积累,记住,正是由于每天的默默承受,才有最后的收获。无论什么样的挫折,都阻拦不了你前进的脚步,都破不了你必胜的心态,如果这样的话,成功就在前面不远处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