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游戏融入聋校数学教学活动之中2

时间:2019-05-13 00:0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游戏融入聋校数学教学活动之中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游戏融入聋校数学教学活动之中2》。

第一篇:把游戏融入聋校数学教学活动之中2

把游戏融入聋校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关键词:聋校数学教学 游戏

摘要:聋哑儿童的学习方式比较特殊。他们得不到声音刺激,获取信息的感官主要是双眼,以目代耳进行补偿;他们由于缺少语言,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和利用直观因素以吸引学生眼球,使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我在聋校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力求使课堂生动有趣,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有趣的数学游戏,将数学课堂游戏化,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游戏,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获得健康、有趣的学习体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如何将游戏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我的教学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游戏融在课前导入时,创设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游戏融在探求新知时,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变为生动形象性,突破教学难点。

三、游戏融在巩固练习时,把枯燥乏味的练习课变得有滋有味。

四、游戏融在数学知识的应用中,通过游戏,使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技能得到训练,组织游戏,也让学生的课外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游戏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学生乐学,学有所得,教师巧教,教有所获,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学得了知识,教师利用游戏活动轻轻松松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聋哑儿童的学习方式比较特殊。他们由于生理缺陷,得不到声音刺激,获取信息的感官主要是双眼,以目代耳进行补偿;他们由于缺少语言,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和利用直观因素以吸引学生眼球,使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我在聋校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力求使课堂生动有趣,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有趣的数学游戏,将数学课堂游戏化,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游戏,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获得健康、有趣的学习体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数学这一门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重复灌输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学起数学来都感到枯燥与乏味,课堂教学也就得不到良好的效果。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游戏具有统整作用,在游戏中,儿童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生活。儿童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的课程最容易游戏化,采用游戏化方式组织课程,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聋哑学生进行游戏,游戏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创设欢愉的学习气氛,让聋哑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课堂教学便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将游戏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我的教学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游戏融在课前导入时,创设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尽情的游玩,导致他们刚刚开始上课时,精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人虽进了课堂,但心中还想着课间的玩乐。此时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根据教材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新奇的刺激,引导他们兴奋中心的转移,从而直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在欢乐、愉快、乐学的气氛中学习,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可能性》时,设计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今天有老师来听我们上课,大家先不要转过身去看,猜一猜,来的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学生可来兴趣了,猜是男老师的学生和猜是女老师的学生几乎各占一半,老师又问猜的结果为什么各占一半。以此导入新课,学生为了解开悬念,自然而然地就会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使学生在欢乐、愉快、乐学的气氛中学习,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游戏融在探求新知时,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变为生动形象性,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知识中单调的符号,抽象的原理使小学生难以理解,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无味。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采取游戏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去探索、学习。

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通过教学反馈,我发现七、八岁的聋哑儿童能认识人民币元和角,但对元和角的换算比较吃力。我便创设了游戏情景。先将课本后面插页纸币图剪下,做成纸币卡(有元和角);在准备些道具或实物作商品,将课堂变成超市,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部分学扮演顾客,老师便指导学生如何购物,如何付款,看谁是当家理财的高手。学生在游戏中,轻轻松松地掌握了人民币元和角的换算。

初入学的聋哑学生对数序很难掌握,我试用了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发现这个游戏教学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让学生站作一排,发给学生每人一张数字牌,叫学生看清楚自己牌子上的数字,并把自己当作这个数字;接着老师叫左起第×位(或右起第×位)同学出列,学生走出进行观看,弄清自己的位置和自己前后学生的数字,并用手语表达如“我是5,我的哥哥是4,我的弟弟是6”,还可以延伸到“我是5,我的前面第三位是2,我的后面第二位是7”。

借助游戏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把被动式的教学变为直观的兴趣教学,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认识事物,获得知识,运用知识,便轻轻松松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游戏融在巩固练习时,把枯燥乏味的练习课变得有滋有味。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可枯燥乏味的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错题率高。如果把练习内容融于游戏之中,就能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学生兴味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欲望。

游戏性的练习方式多种多样,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找朋友”等。在设计“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游戏时,我设计“攀高峰、夺红旗”游戏,在黑板上,我画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山顶飘着鲜艳的红旗,山的两边有攀登路线,在路线的接力点处设置题目。这个游戏可以进行个人赛和小组赛,两队参赛个人(小组)从山脚起步,分别完成路线接力点处的题目,先到山顶夺得红旗为胜。

又如在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手拉手,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3和7组成10,“3”和“7”是一对好朋友;4和6组成10,“4”和“6”是一对好朋友。)

游戏让课堂练习气氛变得生机盎然、活泼有趣,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游戏还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游戏中,优生主动帮助学困生,学困生争取不拖集体的后腿而努力进取,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游戏融在数学知识的应用中,通过游戏,使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技能得到训练,组织游戏,也让学生的课外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应用题。可组织学生的做“拍皮球”等游戏,如两学生在拍完皮球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拍皮球比赛,小明拍了30下,小华拍了20下,小明比小华多拍几下?”求“剩余”应用题,组织学生做游戏“老鹰捉小鸡”,老师就要设置提问:“鸡妈妈有12只小鸡,被老鹰捉去了9只,还剩几只?

游戏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学生乐学,学有所得,教师巧教,教有所获,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学得了知识,教师利用游戏活动轻轻松松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强调一下,在教学中使用游戏,要会用,要巧用,用好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则不然。所以,我认为把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游戏形式必须有创新性。

运用游戏教学,可让学生活跃气氛,增添学习兴趣。然而陈旧单一的游戏形式,也会给学生带来厌倦感受。如教数的组成时运用“找朋友”游戏。起初,同学们还有新鲜感,如果运用多了,便觉得腻味,有时甚至还产生反感情绪,给教学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游戏形式必须有创新性。如教数的组成,可用多种游戏方法:“找朋友”,“3”的好朋友有“1”和“2”,即1和2组成3;自由分组法,6个小朋友分成两组做游戏,有几种分法,6分成1和5,6分成2和4,6分成3和3;投篮,用8个皮球投箩筐,投进3个,有5个在箩筐外,即8由3和5组成;猜拳法,两个小朋友猜“石头剪子布”,共10拳,看10由哪两个数组成„„

二是游戏必须让大多数学生实质性的参与。

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的“夺红旗”游戏,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如果只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比赛计算,让其余学生做啦啦队。表面上看所有学生都参与游戏,可真正得到锻炼的只有这两名学生。不如多出示些计算题,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组,以粉笔为“接力棒”,一个接一个做题,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准,获胜组得到“红旗”。

三是游戏过程要有严格的组织性。

运用游戏教学,游戏过程要有严格的组织性,如果课堂游戏组织无力,学生活动的秩序较差,就会收效甚微。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学习,得到锻炼,让游戏活动“活而不乱”。

四是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必须高度的有机结合。游戏是一种教学形式,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为游戏而游戏。游戏的内容如果严重脱离教学内容,教学游戏便成了一般的娱乐游戏,这种游戏没有价值意义。

数学教学一门艺术。在聋校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聋哑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把游戏融入聋校数学教学活动之中,以激发聋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游戏教学法,我认为应提倡并推广。

参考文献:

陈鹤琴 的“整个教学法”理论

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05月出版)

第二篇: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

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把生活融入课堂,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实施“生活化教学”。作为聋校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教学生活化。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聋生生活,从而培养聋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我是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的。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让聋生学好数学,关键是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多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心理状态。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是通过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得以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数学问题情境活动化。把数学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入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去学习知识,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如:教 “有余数除法”时,我先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小棒,引导学生按如下的方法进行操作:(1)6根小棒,每份3根,可分几份?6根小棒,每份2根,可分几份?学生边操作边回答。(2)7根小棒,每份3根,可分几份?余几根?7根小棒,每份2根,可分几份?余几根?学生边操作边回答。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2)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体会分东西的两种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有余,这个余下的数叫余数,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余数的概念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2、巧编故事创设情境

问题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源泉,是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欲望。如教“分数大小的比较”时,可以通过巧编故事来创设情境。“八戒买回来一个大西瓜,猴哥说:‘我们师徒四人,每人吃它的1/4,’八戒不同意,他说:‘不行不行,是我买回来的,再说我肚子这么大,我要多吃一点,我要吃它的1/5。’”1/4和1/5到底谁大?教师把这个悬念留给学生去思考,让他们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3、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如教“两步加减应用题”时,教师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邀请别组的同学参加,小组人数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多也可以比原来的少。第一小组:我这组原来6人,走了2人,来了4人,现在有8人。教师问:谁能把第一小组人员变化情况列成式子?教师又问:谁把它编成求“现在有多少人”的应用题。第二小组:我这组原来6人,先来了2人,后面又来了3人,现在有11人。„„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节课,老师可以拿一个苹果,把它平均分成两份,问学生其中这一份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通过创设简单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显然,数学不但要从生活中来,而且还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活背景,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生动有趣的内容,就必须做好精心和充分地准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

二、捕捉生活素材,感受数学问题

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越有兴趣。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1.利用生活素材,认清数学知识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聋校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在教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物品的纸盒(如牙膏盒、肥皂盒、墨水瓶盒等),课堂上让他们拿一个长方体纸盒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课后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加深对长方体的特征的认识,并为以后学习表面积做准备。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帮助他们在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数学应用范围的广泛。

2.收集生活实例,领悟数学知识

教师要善于运用鲜活的实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来唤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领悟并获取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周长”和“面积”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概念,可以在教室地面上画几个平面图形,让学生沿着图形走一周,使之明白这就是“周长”,用扫帚扫,扫帚扫过的便是“面积”。这样,学生就很直观地感受到了“周长”与“面积”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让学生搜集学校几个月用电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班级、学生数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学校用电是否合理的判断,并提出今后如何用水的建议,既渗透了环保的理念,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通过捕捉生活素材,把现实的、有意义的内容作为学生进行主动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的有效载体,学生在生动、富有个性的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对数学知识的体验与感受,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三、注重生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他们体验到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大多抽象化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结合有关数学知识设计一些研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星期五学校准备去春游,全体师生共120人参加,可租的车辆有两种:1辆大客车可以坐40人,一趟需要120元;一辆中巴可以坐20人,一趟需要80元。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比一比哪种方案最合理?这样的活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策略,要求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理财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周末我们准备对教室进行粉刷,请你帮助老师算一算,大约需要用多少钱买多少桶涂料?这份作业要求学生观察了解粉刷教室包括哪些部分,通过测量计算出粉刷面积后,还要去市场上调查,一桶涂料大约可以涂多少面积的墙面、涂料的单价等,解答这份作业,还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搜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离不开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操作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教学中通过设计深入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比较、交流、评价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学会数学;另一方面,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开展聋校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应用生活实际这块“土壤”。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识水平,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第三篇:把“低碳环保”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把“低碳环保”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由于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很多岛屿国家濒临灭绝„„。为了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这个词语再次进入人们的耳朵,如何降低碳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所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日益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低碳环保教育对培养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对小学生进行低碳环保教育也同样引起人们的重视,低碳环保教育进入学校课程已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小学数学是一门以描述数量关系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宣传低碳环保知识、渗透低碳环保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小学数学中渗透低碳环保教育,对于帮助学生从小掌握环境知识,培养正确的低碳环保态度,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发展低碳环保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多彩的一些素材,在教学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低碳环保教育,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低碳环保”的践行者,以延缓全球气候变暖。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低碳环保教育”的尝试。

一、“利用插图”创设情境,融入低碳环保教育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有一大部分插图蕴涵着丰富的环保教育内容。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不仅学生容易接受,也易于理解。

例如:(1)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利用实物投影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创设了林业工人进行绿化造林活动的情境(出示插图):

师:看,叔叔们正在干什么?(生: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师:是的,这些叔叔为了绿化环境,使我们生活周围的空气更清新,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他们一直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辛勤的劳动,我们应该向这些叔叔学习,多参加绿化活动。因为植树种草在全球倡导的低碳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个过程和机制实际上就是清除已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虽然说植树造林并不能立竿见影,瞬间就能减少二氧化碳,但在树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确能持久地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且效果显著。植树造林在制氧固碳,减缓温定效应方面确实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植树种草在固沙防塌、保护环境等方面也有着很好的效果。

那你们能根据图上的已知条件,帮叔叔们算一算,他们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呢?怎样列式呢?

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根据已知条件,马上列出了算式。

这样利用插图创设情景,通过林业工人的植树造林活动,对学生进行低碳环保教育,既形象又直观,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低碳环保教育,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环保意识。

二、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

数学教材有大部分内容是由习题组成,在学生认识水平由具体到抽象发展过程中,低碳环保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习题解答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

例如通过让学生解答下列题:

(1)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降低噪音。

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2)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6千克的水。按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现在我们把这些水利用起来:“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水约重19千克),大约能装多少桶?”你家每月要喝几桶水?算算这些水够你家喝几个月?合多少年?

(3)学校炊事员发现同学们在食堂吃午餐时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于是决定写一张标语贴在食堂门口,告诫大家不要浪费粮食,请你帮他把标语中有关的数据填 上。(已知1克大米约52粒)

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粒大米,全国13.5亿人口,每天就要大约浪费()吨大米!

看似不经意的一滴水或一粒米,积累起来就够一家子喝上几年、吃上几年的。通过这组数据的计算,你有什么感想吗?

(4)一只青蛙一天吃200只害虫,,8只青蛙一星期(7天)吃害虫多少只?(5)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正逐步提高,在2003年监测的340个城市中,有14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下面是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统计图。

A.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 B.了解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如何提高空气质量?

„„

这些应用题的内容说的就是同学们的低碳环保行为,所以做起题来大家感到既亲切又熟悉,同时也认识到低碳环保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这时的低碳环保教育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植树造林对改善土地沙漠化、净化空气等作用;了解青蛙等动物对我们人类的帮助;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一系列有关的低碳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爱护树林,珍惜一草一木,保护鸟类等低碳环保意识。这样不光让学生进行了练习,也让学生受到了低碳环保教育,同时也把学生崇尚自然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升华。

三、让学生走进生活,强化低碳环保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在日益重视低碳环保教育的现代社会,教师不仅要讲授数学书上已有的的低碳环保题材,而且要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努力挖掘生活中的低碳环保问题,把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低碳环保知识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低碳环保知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所以,每次我在学生掌握了数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以后,就有意识地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强化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去收集资料,组织学生进行生活调查等形式,让学生体会低碳环保的重要性,从而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学完了“初步统计”后,我就让学生去统计:

(1)日常生活中每天清洁工人清除垃圾的数量,使他们意识到垃圾污染的严重性,特别是塑料废物、土壤给空气造成的严重污染。

(2)让学生到快餐店去调查每天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快餐盒的使用情况,再通过计算让学生了解这些筷子的使用是在大量毁坏树木,是对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这些塑料泡沫快餐盒是一种白色垃圾,如果随地乱丢,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卫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3)让学生课外统计每天的生活用水量,调查居住地水资源受污染的情况,利用已学知识,结合资料,让学生明白我国水资源受污染严重,水资源紧缺的现状。

通过这些调查、计算,不仅让学生体验了生活,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强化了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

四、在自制教具中培养学生低碳环保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同学们利用身边的一些废物自制一些教具,使这些废物得到循环使用,极大程度地减少浪费,渗透节约意识,这不但加深了同学们对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向同学们渗透了低碳环保理念,培养了低碳环保习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学习三角形知识时,可用废弃铁丝制作一个三角形用于研究三角形概念,或用硬纸板做一个三角形纸板,用于研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研究平行四边形时,也可用铁丝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及对角关系,或用两根木条,把他们的中点用铁钉固定,四个端点用橡皮筋连起来,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各边长度可以变化的平行四边形模型了;学习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时,利用酒盒等硬纸板制作圆柱和圆锥,用于研究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及其性质。此外,在数学教学中,还可以要求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用废物制作更多可行有用的数学教具,为数学教学服务,长期渗透低碳环保意识,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融入“低碳”理念,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要积极渗透节能减排的技能和“低碳”观念,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低碳环保意识。

第四篇:电子白板与聋校数学教学

电子白板与聋校数学教学

电子白板以其数字化的参与性与交互性技术优势,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我国中小学乃至特殊教育学校都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发展。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电子白板的广泛应用,既改变了聋校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也引起了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促进了师生信息意识的增强和信息技能的发展。

《轴对称图形》是聋校四年级下学期的内容。四年级聋生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东西很感兴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聋生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等特点,通过具体的对称图形认识对称图形的共性特征――轴对称,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要想突出这个重点、突破这个难点,能否画出一个图形的所有对称轴是关键。怎样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呢?我认为:首先应恰到好处地运用电子白板插入相关对称图形的课件,直观地将图形栩栩如生地显示出来,能较好地帮助聋生更快地理解所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建立起对称图形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

教学片段:认识轴对称图形,并会画对称轴

教师用电子白板出示我国古代建筑天安门、翩翩起舞的蝴蝶和蜻蜓。

师:它们美丽在哪里?你能发现它们共同的特征吗?(操作电子白板,引导学生看出这些图形两边对称,手语强调“对称”。)

师: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对称的特征。

学生间互相交流,并动手折一折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和长方形。通过折一折,学生体会什么叫“完全重合”。

师: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轴对称图形。你们在看的时候要认真观察,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找出下面哪些物体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不仅知道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还要会画对称轴。请大家继续观察并想一想:正方形的对称轴一般在图形的哪个地方?(从电子白板的工具栏里调出直尺,量一量屏幕中的正方形两条边的中点,画出对称轴。教师强调,要用“点画线”来画对称轴)。

教师让一名同学到电子白板上画长方形的对称轴,其他学生自己在书上画;稍后,将学生所画的对称轴放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给大家看。

评 述: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良好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教学片段运用电子白板找准切入点,创设情境,让聋生通过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对称物体的观察,直观感知对称的美,加深了对对称轴的认识。画对称轴时,电子白板里的直尺能直观清晰地量出图形的中点。这一连串的动态演示过程,紧紧地抓住了聋生的视知觉,使他们“不自觉”地跟着动态画面展开思维,很快就抓住了“对称轴”概念的本质,这样聋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比较容易地掌握了教学重点问题。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展示对称物体――利用交互性功能演示对称轴的确定和绘制方法――让学生在电子白板和自己的作业本上找到并画出对称轴――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和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的四个步骤,既使数字技术的多媒体和交互性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又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学片段: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点,并能画出一个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师:通过大家认真观察,能不能说出轴对称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大家都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点。如何判断轴对称图形,我们就先在这间教室里找一找。(生找出:灯、黑板、椅子面、计算机屏幕、空调„„)

师:哦,在我们身边就能找到这么多轴对称图形呀!那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等全体学生思考后,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指一指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把不是轴对称图形的用电子白板里的拖曳工具拖到下面,用皮肤工具盖上,这样屏幕上就只剩下轴对称图形了。

师:你们能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吗?

生:(齐)能。

教师从工具栏里调出点画线,让一名学生画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这个同学很快画出梯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的一条对称轴,并没有画出正方形的四条对称轴。

师:正方形是不是只有一条对称轴呢?下面我们自己动手折一折。

学生动手折后,发现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并立即举手示意教师。

生:老师,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呢。

师:你真聪明。那么正三角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呢?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议一议,画一画。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画出对称轴。

师:请同学回答,这些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回答完各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时,教师在电子白板上用红色标出相应对称轴。

评 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发挥电子白板工具箱参与性、交互性强的技术优势,并与传统的媒体、教室的环境结合到一起,为聋生的学习创设了一种能够有效发挥视觉观察力和具体形象思维能力的学习活动情境,使他们能在亲身的实践与体验过程中,探索、归纳出“在对称图形中,有几条边就有几条对称轴”的规律,并初步学习到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这种设计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恰到好处地使电子白板变成学生学习和认知的工具,很好地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维度教学目标的学生主体性和参与实践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提高了聋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虽然聋生具有听力缺陷,但眼睛等其他器官的代偿功能较优于正常人,因此教师应利用聋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发挥电子白板演示、交互等功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有效地解决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解决的“教”与“学”的问题。当然,在聋校教学中,并不是技术的运用多多益善,而是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该用则用,不该用就不用。不要仅仅追求表现上的新颖生动,而是要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非人为课件所役。

(作者单位:江苏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第五篇:聋校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一年级聋哑儿童数学课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聋哑儿童数学课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我校一年级的聋哑学生入学前大多没有经过学前教育,这些学生从小失去听力,无法用语言表达,同时对别人的表达也听不见。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数数、大小、多少等简单的数学知识一无所知,没有一点数感,全部要从0开始,对数学启蒙老师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作为刚接一年级的新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一、加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一是仔细备课。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刚接触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为了实现学生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每节课我都准备很多教学模型和实物,对每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和课后巩固练习我都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组织好教学。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年级的聋哑学生普遍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上课喜欢随便下座位或相互打手语“说话”,我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或激励表扬的方式维持课堂纪律。对认真听课的同学发小五星或小红花,对不认真听课的同学画哭脸脸谱,每节课下课时统计谁的表扬最多,谁的批评最多。

三是上课方式灵活多样。低年级的同学主动参与意识强,胆子大。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采用提问、讲解、设疑、讨论、竞赛、练习等多种方式交叉进行,让学生乐在其中。四是采用直观教学。每节课开始部分我都为学生创设情境,要么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小棒数数,要么拿出数具模型和学生一起数数,要么和学生一起分享多媒体视频动画。

二、重视数学基础知识教学。

本册教材除了10个课时的小单元教学,其余全是数与代数的知识,其中计算是教学的重点。聋哑学生由于听力受损,他们的语言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学生没有一点听力,无法说话。但这些学生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比较喜欢数学学习。我根据这些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数学教学中狠抓计算教学。

一是重视口算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让学习节奏慢的学生熟练识记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让他们能够快速口算。让头脑灵活的学生采用“凑十补数法”快速心算。每天课前我都采用各种方式进行五分钟的口算练习,如:口算抢答,口算接龙,做口算测试卷等等。

二是重视笔算教学。如:在教“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我让学生先熟悉计算方法,在进行竖式计算时,让学生先将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在笔算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忘记的就是“进位”和“退位”时忘记在前一位上加一点或借一点。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专题训练的形式,让学生多做同类型的练习题,让他们头脑中对“进位”和“退位”计算根深蒂固。三是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通过一学期的坚持,效果显著。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本学期我准备了教辅练习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四、自我反思,努力实现专业成长。

一是继续坚持并优化本学期一些有成效的做法,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课后只做适当的巩固,控制好课后作业分量。

二是及时辅导落后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三是加大家校之间的联系,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家长更多的支持,致力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是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新知识学完后,间隔多长时间安排二次复习巩固,以什么方式进行复习巩固效果最好?针对不同的内容,努力寻求比较好的二次复习时间和复习方式。篇二:聋校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聋校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抚州市临川区特殊教育学校 陈梦欣

一学期的工作伴随着新年脚步的到来,即将接近尾声。本学期本人任教的是聋校二年级的数学,在这一学期的教与学中,伴随着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忙碌中有收获,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本学期的点滴感受总结如下:

一、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常规,就是习以为常的规定,应该说是我们工作的最低要求。“只有超越常规,工作才有可能主动创新”——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备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每一节课,为了备好课,要求自己首先做到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并做到:通过本节课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哪些是重点、难点,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其次了解学生,每上新课前都要明确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学习情况,因为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2.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学生的错题要求及时更正,并进行相应的辅导。

二、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观念影响行动,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在一年级也有过这方面的培养,但是毕竟太小很多的学生还一点也不懂事。在这学期我就特别注重他们这些习惯的培养: 1.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有错自觉改正的习惯。2.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3.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4.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三、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于是本学期我暗下决心:不管花多大的力气,不论付出多少心血,也要让学生乐意去学数学。1.组织学生竞争,同班分组竞争。本学期我任教的是聋校二年级的数学,开学第一节课就和同学们一起制定本学期的一些上课、作业常规,然后就给他们每个组100分,并告诉他们这学期会根据这个常规来给两个组打分,在100分的基础上表现不好的扣分,表现好的加分,期中期末各总结一次,到时看哪个组最棒得分最多,哪位同学最棒为班上加的分最多。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发现效果还不错;课堂上也适当组织竞赛,竞赛可以定时间而不定任务,也可定任务而不限时间。如在练习口算题时,我们搞竞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就限定一分钟时间,我刚说完“开始”,大家就全身心投入竞赛之中。

2.在教学中,我尽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灵活、发散、创新等品质。通过我的努力,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有不少以前上课不认真、不写作业的同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认真对待学情检测。

我把每一单元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制作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学情。

一期来,在教学的同时,我注重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育,特别在环保教育方面,通过教育以及各种手段使学生提高了环保意识。在有所收获的同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数学教学方面还需大胆地去“放”,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另外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相联的,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还应更多的贴进生活,让自己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我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研究和探索,争取更大的进步!篇三:聋校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

一、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比较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十个十个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基本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及读、写100以内的数。

3、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教学难点:数数接近整十时,下一个整十数该是几十。

三、教学课时数 8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数100以内的数”教科书第1页上的例1和第2页上的 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一的第1~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

十、10个十是一百。并能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教学重点、难点:明确“一”、“十”和“百”之间的十进关系,数

到接近十数时,下一个数整十数是多少。

教学准备:带有数位的20以内的数字卡片,师生每人100根小根以 备数数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下面的卡片。先出示第一张卡片,提问:这个数的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按同样方法分别出示第二、第三张卡片,并进程同样提问。

2、教师讲述:我们还学会了20以内物体的个数(带领学生数出 教室里课桌的个数)如果物体的个数超过20,大家还会数吗?(引出新课)教师板书:数100以内的数

二、新课。

1、教学例1。

让学生把100根小棒准备好,教师演示,学生跟着数。

(1)先一根一根地数,数十根捆成一捆,教师说明:10个一是十,并提示学生注意:1捆是1个十。再接着数完十根捆成一捆,一共是2捆。指名学生回答:2捆是几个十?然后,指导学生一根一根地往下数,数完十根捆成捆,一直数到100。

(2)教师出示一捆小棒提问:这是多少根小棒?(10根)10里面有几个一?(10个一)10个一是几十?(一十)。数一数,每个人一共捆了几捆小棒?(10捆)(3)教师指导学生十根十根地数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突出总共有10个十,再把10捆捆成一大捆,提问:这一大捆是多少根小棒?(一百根)板书:10个十是一百。

(4)提问整十数的顺序:二十后面是几十?三十后面是几十???九十后面是多少个十?10个十是多少?

2、教学例2。

指导学生从二十数到三十二,数到二十九时,提问:二十九根是几捆零几根?(2捆零9根)。再添一根是几捆?是多少根?(3捆,三十根)

如果有的学生还不会数,再数不会。到三十九根时,再提出同上问题。使学生明白,数到几十九时,再往下数,十位上的数要增加1,并体会到“十”也是一个计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做第3页上的“做一做”题目。

2、做练习一的第1~4题。

3、第1题让学生按实物数数,重点使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4、第2题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由三十四数到四十七。在接近整十的地方要重点练习。

5、第4题让学生先看一看整捆的是几个十,再接着往下数。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0以内的数。

五、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一第3、4题。课外作业:练习一第2、4题。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上的例3,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一的第5~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准备:计数器一个,小棒10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从三十二数到四十六。

2、口答。5个一是();10个一是()。1个十和8个一组成()。

1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0里面有()个十。

二、新课。

1、教学例3。

教师先带领学生摆出3捆零5根小棒,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回答:桌面上摆出的小棒是多少根?(三十五根—)。谁能说出三十五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2、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1)让学生摆出与书上的左图相同数目的小棒。

提问:摆出的小棒是多少根?(二十五根)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

下载把游戏融入聋校数学教学活动之中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游戏融入聋校数学教学活动之中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聋校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聋校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本学期沿用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三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开始,本学期计划完成第七册3至6章和第八册的全部内容。本......

    生活化的聋校数学教学

    生活化的聋校数学教学 摘要:儿童数学学习的基础是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我们教师在分析聋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常常忽视知识以外学生还具有......

    探讨聋校低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

    浅谈聋校低年级数学应用题的 教 学 方 法 单县特教中心 齐爱玲浅谈聋校低年级数学应用题的 教 学 方 法 单县特教中心 齐爱玲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让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大全五篇]

    让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之中 【内容摘要】: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初中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都......

    如何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合集]

    如何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不仅要靠老师出色地教,更要靠学生自主地学。为了使小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小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游戏显得尤为重要。美......

    把数学史元素融入初中数学课堂2

    把数学史元素融入初中数学课堂 ——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勾股定理a2+b2=c2在中学数学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数学史的渗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

    浅谈聋校数学中的体验式学习2

    2013暑期备课讲座—— 浅谈聋校数学中的体验式学习 讲座教师:刘亚敏 浅谈聋校数学中的体验式学习讲座教师:刘亚敏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的承担了这个任务,那就借这次机会和各位......

    聋校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元素

    聋校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元素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把“课堂知识生活化”。聋教育的教师就要善于引导聋哑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同时运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