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制高职党支部年度计划
五年制高职党支部2014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4年五年制高职党支部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重要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原则,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学习型、组织性与服务型党组织。全面加强支部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和制度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组织保证。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争创省级示范高中,实现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关爱党员,增强党性,坚持学习与实践同步,加强全体党员、老师的政治学习,履行《党员承诺》,充分发挥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每位党员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做优秀辅导员。
2、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教师,提高理论素养。强化党支部实体建设,为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发展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提供坚强的思想理论保障。
3、创新五年制高职特色管理,完善层级管理,加强管理人员及班主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品质。
4.、加强高职部学生德育工作,增强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党组织后备力量培养和储备,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学校跨越发展增加骨干力量。
5、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行风建设,注重廉洁自律教育,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进一步推进理论学习。
1、统筹安排学习形式,科学设置学习内容。
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集中学习会,集中党员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教育等。由支部书记及支委给党员同志上党课,促使党员牢记使命宗旨。
2、健全“三会一课”,确保学习落到实处。
每月一次党小组会,每季度一次民主生活会,每学年一次支部总结大会,每月一次党课,结合支部大会组织党课教育,将入党积极分子纳入党课教育活动中。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各部门对接系部,开展常态学习活动,力求形式多样化,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3、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学的良好风气,注重学习的实效性。
支部组织支部成员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要求全体成员通过集中学习、分散自学、听讲座、写心得等多种形式,多看、多听、多思,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和内涵。同时,要求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4、通过学习,加强党员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党性修养。
党支部要求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多种形式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将理论服务于实践。强化“一个党员即一面旗帜”的意识,把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相结合,努力用科学发展观去思考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完善自我品格。
(二)努力深化党建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严管党员队伍,提高党建水平。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要继续坚持“党员教育经常化、党员管理规范化、党内生活制度化、服务群众长期化、发挥作用具体化”的工作要求,落实党员责任区制度。继续推进党务公开,促进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的有序发展。
2、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困难面前有党员、危难时刻有党员、攻坚克难有党员的局面,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3、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要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党支部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凝聚力。要不断鼓励优秀人才加入到党组织来,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坚持做到公示制和推行发展党支部大会票决制度,使党组织永葆勃勃生机。
4、认真做好党支部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和党员民主评议工作。把这一年一度的常规工作当作支部自身建设和党员自我学习、改进的重要契机。
(三)健全监督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1、抓好党员教师的廉洁自律工作。学习贯彻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文件,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廉洁从教。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法规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的电教片,通过党纪党规的学习,让每一名干部、党员熟知党纪条规,增强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大力弘扬清政廉洁、勤政为民的作风,形成廉洁从教的良好环境。
2、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纯洁党员同志的思想阵地。支部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的需要在全体党员中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每个党员同志畅所欲言,总结工作中的得失,过好民主生活会,使之能摆正位置,找准坐标,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真正在教师群体中起好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3、大力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四)持续推进创先争优,力助学校跨越发展
1、继续加强领导。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支部将继续组织开展“创先争优、争做学院工作先锋”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将紧紧围绕五年机高职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工作不断深入。高职党支部将深入实际,找出问题,强化措施,抓好整改,全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以培养教师良好的执教习惯和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切入点,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大力开展文明班级的评选活动。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大力提高师德、育德能力,不断提升教育内涵。
3、丰富创先争优活动内容,建立建全党员学习制度,创先争优考评制度,增强教职工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质量意识。通过大唱红歌、演讲、、组织党员缅怀先烈等方式,激励全体部门员工学先进、学模范、不断加强“四德”修养。全面落实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推动部门全面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4、党员要带头关注学困生和贫困生。加强与派出所、法制办等单位的文明共建活动。积极发挥“关协”作用。认真处理好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以良好的服务态度维护教育形象,为五年制高职部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5、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基础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特别注重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我们将重点强化以“排好队、做好操、吃好饭、睡好觉、上好课、扫好地”为主要内容的“六好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树立好五年制学生形象,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实现我们教育的理想。
新的一年,我们五年制高职党支部将以“提升教育管理和学生规范管理”为核心,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以“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为平台,以“争创国家级示范学院”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同心同德,求实奋进,为学院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学生与就业工作论坛
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管理系罗磊
[文章摘要] 本文通过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现状的分析,就如何做好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了一些有意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取得好的效果。[关 键 词]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管理
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是初中起点,在年龄、知识水平、自控能力、是非观念、意志品质等方面较高中起点的普通高职学生有很大差距,但是这些学生可塑性强,参与自我管理和社会实践的欲望很强,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意识,因此,对他们的管理要结合学生特点,发现规律、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和谐、上进的班集体,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人才。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现状
(一)生源特点
目前,五年制高职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他们多数为高中落榜生,中考成绩一般在400分以下(满分为720分左右),有的甚至只有100多分,他们绝大多数存在厌学情绪,许多学生是在家长逼迫下才走进校园的,因此,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对他们的管理比普高学生管理难度要大。
(二)心理特点:
1、矛盾心理
初中毕业学生,年龄在14—16岁之间,在心理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自尊心增强,希望在他人面前树立自己的形象,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自尊心增强是一件好事,但有点盲目,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就应该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在增强,但自制力、自控力却跟不上,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却又缺乏主见和是非观念,这就产生了自尊心强与自制力差的矛盾。加之这些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相当部分学生没有住过校,从未离开过
作者简介:罗磊女管理系辅导员
父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差,进入陌生环境有无所适从的感觉,由于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心理教育和挫折锻炼,他们进入新的校园后面临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如:我行我素的自由散漫生活习性与学校严明纪律之间的冲突;盲目攀比造成的高消费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供给不足之间的冲突;对社会期望值过高与社会不能满足其愿望之间的冲突;想独立自主又离不开对家庭的依赖之间的冲突等等。由于没有受过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必要的挫折教育,他们心理素质相对脆弱,吃不了苦头,受不了委屈,遇到轻微的挫折就心灰意冷,挫折强度大时,就会转向失望、自卑、萎靡不振、陷入迷惘、矛盾和痛苦之中,他们解决矛盾的方式有时也很极端。因此,常常表现出盲从、逆反、义气用事、不服从管理等行为特征。
2、逆反心理
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普遍在17岁—20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的逆反期,加之这些学生中有很多在初中时就不是老师、家长眼里的好学生、好孩子,他们得到的肯定太少,否定太多,因而大多对批评、教育存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3、依赖心理
五年制高职学生大多属于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受过大的挫折,一直受到家长、老师及社会的关爱,生活环境优越,有的学生还是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只知享受,不懂奋斗,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4、自卑心理
五年制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生,更不同于
普通大学生,他们或是因为年龄小,父母之命难违,或是因为没有出路等外在因素,不得已才来的。因此,他们大部分是抱着失败者的心态走进校园,而且,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他们在学历上很少有进一步提高的机会,再加上这些学生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和自身素质较差,其行为表现往往得不到周围的人及社会、学校的认可,因此在他们身上都不同程度的存有自卑心理。
5、极强的自我表现意识
尽管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学习、行为表现等方面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他们可塑性强,有不少学生渴望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锻炼自己,增长才干,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因而,这些学生参与自我管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的欲望都很强,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意识。
(三)学习方面的特点:
由于基础较差,学习中遇到困难,有不少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厌学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求知欲望不强,面对不同于初中的学习方式感到不知所措,一下子没了章法;另外,没有升学的压力,他们在学习上没有压力,只满足于应付考试,有不少学生不懂所学专业,完全不懂得如何去学习。
(四)在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1、爱国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使命感、责任感。
2、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偏差,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信仰利己主义,艰苦朴素的作风淡化,生活上追求奢华。持有享乐主义人生观,缺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学之间在吃喝玩乐上存在攀比现象。
(五)家庭因素。
现在90%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家长送孩子来只是希望其混张文凭,不出大问题,免得在家惹事生非,这就增加了学校和辅导员工作的难度。父母的溺爱、迁就、纵容,养成了学生桀骜不训、不合群、个性强的特点。
二、解决的对策
(一)战胜挫折,耐心育人。
曾有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对当今的学生要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即耐挫力。其实,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辅导员,在控制自己的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的内心平衡等方面,更应高人一筹,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五年制高职班的辅导员更应如此。
首先,思想上要有准备,正确看待这部分学生存在的必然性。从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现状的分析来看,在五年制高职学生中差生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想让每个学生一进学校就严守纪律,潜心于学,这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辅导员要注意工作方法,用细心、耐心、真心和诚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久而久之,学生会因我们心态的平和而变得平和,他们总有一天会理解我们的用心良苦,到那时,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会出现“水到渠成”、“柳暗花明”的可喜局面。“爱”与“宽容”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误总是像“针尖对麦芒”的话,即便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也往往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其次,工作上要到位,仔细分析情况,对症下药。前苏联的意味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爱因斯坦也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做老师就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作为辅导员,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一点偏爱精神,偏爱在学习、行为上有困难、有缺点的学生,深入其内心世界发现其内光点,真心诚意地关心、呵护他们。
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实证明,学习成绩不好或表现欠佳的学生走上社会后不一定比别人差,有些同学还会取得喜人的成绩。因此作为辅导员更应仔细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比如:我曾让一位喜爱羽毛球运动的学生组织班里的羽毛球比赛,这位同学非常积极,组织报名、给参赛选手讲解规则、当裁判,忙的不亦乐乎,结果羽毛球比赛组织的井然有序、有
声有色,这位同学也从中找到了自信,违纪明显减少。我还根据学生的特长对学生进行分类组织,如:组织爱学习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报班学习,组织心灵手巧的学生布置教室、宿舍,然后进行评比,组织能写会画的学生办黑板报、宣传栏,让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组织球类比赛,组织爱玩儿的学生进行棋类比赛、够级比赛„„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参与到他所喜爱的活动中去,而且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违纪率大大降低。
对于学生个性方面的长处也要善于发现,长于利用,这样在班级管理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有一位女生曾经是校区有名的“大姐大”,凡事都要占上风,因与同学打架受到纪律处分,还因与男同学交往过密造成不良影响,这让她的情绪非常低落,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但这位学生性格爽直、泼辣、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对于这样在性格方面有突出长处的学生,不能因为她曾经是一个受过处分的学生而看不到她的长处,相反,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她的优势,让她参与班级的管理,并给予她真诚地帮助。这样做的结果是她进步很快,在团支部成立大会上,被同学们选为团支部书记,这对她是一个莫大的鼓舞,使她在团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越干越起劲儿。由于她积极组织开展团活动,悉心照顾生病的同学,受到老师、同学们的好评,她所在的团支部当选为先进团支部。最近,这位同学还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了计算机国家一级考试,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再次,行动上要有连续性,允许反复,反复抓好。差生的进步,不可能是直线型的,通常有一个进步——退步——稍有进步的过程,坏的毛病、习惯不会一下子改掉。根据差生的意志品质特点,辅导员要时刻不放松对他们的教育,并允许其反复,抓好反复,才能有好的效果。这既是考验学生意志,也是在考验辅导员的意志。
如果辅导员的工作虎头蛇尾,效果肯定不好。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不管对什么样的学生都不要轻下结论,要多纵向比较,让其感觉到他也是
有优点、有希望的,这样才能在多次的反复后产生质的改变。
(二)忠言“顺耳”利于行。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这句古训用在五年制学生身上是行不通的。如果在教育这些学生时不注意方式方法,就会出现:说轻了不顶用,说重了他不愿意听,弄不好还破罐子破摔,跟你对着干上了。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在教育工作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取得了好的效果。
1、与学生谈话应事先备备课。
别看这些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可对教育者的要求很高,挑刺儿的水平很高,因此,与学生谈话前最好能备备课,使谈话内容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简明扼要、富有逻辑性,还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诙谐幽默,这样的谈话学生一般都能够接受。
2、要讲学生想听的,而不要只讲你想说的。与学生谈话,目的是让学生能听进去、愿意听,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就需要在跟学生交流时,要讲学生想听的,而不要只讲我们想说的。即便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也应当选择一个学生喜欢谈论的话题切入进去,让学生“随风潜入夜”般的理解你对他讲话的意图。例如:我曾与一位经常不参加班级活动、经常不做值日的同学谈话,我没有直接批评他的缺点,而是与他谈论足球。因为他是个铁杆儿球迷,当时又正执世界杯,因此跟他谈论这样一个话题他是很感兴趣的,没有丝毫的敌意。交谈中,我们各自谈自己喜欢的球队、谈各自崇拜的球星,谈近期的赛事,在聊的很投机时,把话题一转,谈了我对于球赛的体会:“足球的魅力在于它的团队合作,球队赢了,球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胜利者;而球队输了,球队里的每个人都输掉了,不管他是罗纳尔多,还是贝克汉姆。”见学生很赞成我的观点,进而指出他的不足,他欣然接受,而且很快改正了缺点。
3、批评学生要注意方式,把揭短式的批评变
成期望式的。
管理、教育学生的效果还取决于我们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我们要熟悉每一位学生的性格、脾气、爱好,与之交流要“投其所好”,有的学生我们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有的学生就要迂回取道,“曲线救国”,这是不一样的。另外,批评学生一定不要让他当众下不了台,最好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要就事论事,点到为止,要让他知道你对他的期望是什么,而且让他体会到你是相信他的,千万不要揭短、翻旧账。相反,表扬学生的时候要大张旗鼓,既让受表扬的学生有自豪感,成就感,又让其他同学有榜样可学,这样的教育可以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众所周知,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让学生“当你是朋友”,那么,如何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战斗力,使班级沿着正确方向和谐发展的法宝。
有一次,学院举行宿舍文化评比活动,我没有简单地布置完任务就没事儿了,而是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帮学生搞创意,并亲手为学生用吹塑纸做月亮,用废旧饮料瓶做鱼缸,用废棉花做云朵,同学们可兴奋了,真诚的聘请我做他们宿舍的艺术指导,邀请我在她们宿舍住几天。在整个评比活动中,我所辖班级的宿舍几乎都获了奖,是全校区获奖最多的。这大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鼓舞了同学们的士气,提高了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平时,我还经常与同学们一起做操、打牌、下棋、打球;春游时,还精心制作了饭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并参与他们“金牌菜”的评比;每次开联欢会,都准备节目,与同学们同台表演„„这些做法无形之中贴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使师生彼此融入得像一家人。
有一位女生,由于家庭的原因,养成了一些坏
习惯,张口骂人、旷课是常有的事儿,而且她很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你很难打开她的心门。有一天,天气非常闷热,我带她去洗澡,像妈妈对女儿一样,给她搓背,帮她捋头发,和她拉家常,从那以后,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这位学生成长的非常快,她不仅改掉了不良习气,而且以良好的综合素质被铁道部专列局选中。
“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不拿你当外人了,他们愿意靠近你,愿意对你说心里话,尤其是一些问题学生,他们不再欺瞒你,而是真诚地与你交流,这样一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四)要舍得赞美学生,放大优点,缩小缺点。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赞美可以让白痴变成天才”,我们做学生思想工作的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舍得赞美学生,一定不能拿着放大镜去找学生的缺点,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有一位在初中时就患了精神抑郁症的学生,刚入学时,很封闭自己,不善交流,班里有些调皮的学生还捉弄她,使她更加抑郁,不愿意上学了。我在生活上格外关心她、照顾她,在学习上经常鼓励她,师生的交流也渐渐多起来。有一次期末考试后她跑到办公室,忐忑不安地问我:“老师,我能考及格吗?”我鼓励她说:“我看你平时学习非常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即使不及格,也不后悔,因为我们努力了”。这样一说,学生塌实了许多,成绩公布后,这位学生果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我在班里为她颁发了进步奖。她在作文中写到:真没想到老师还会给我发奖!现在,这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教育是一门艺术。做五年制高职辅导员,要求我们要有特别好的耐性,经得起挫折。我们要有战胜挫折的信念,增强挑战挫折的实力,这样才能圆满地完成肩负的重任。
第三篇: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
附件一: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语文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学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特点,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管理的基本依据。它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指导性。适用于省内五年制高职各专业。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必须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一、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宗旨,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基础;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理念
(一)坚持文道并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发挥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要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未来发展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听、说训练。要加强人文教育,注重发挥其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综合功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坚持知行统一,强化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着眼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应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1·
建构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强化学生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善于实践的意识,提高有利于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就业和创业服务。
(三)坚持基本要求与多样选择相结合,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各类专业,精选学习内容,改革学习方法,使全体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应当在基本要求的指导下,根据专业特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多种课程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改革教学模式,坚持基本要求与多样选择相结合,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语文学习基础和未来发展目标,既要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相衔接,又要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相一致。做到起点恰当,目标相合。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设计既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一般任务、目标和要求,也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对语文学科的特殊要求。
(三)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见下图)。
·2·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基础模块
提高模块(限选)专业类模块(限选)
阅读鉴赏基础模块 表达交流基础模块 阅读鉴赏提高模块
表达交流提高模块
专业类 语文(1)
专业类 语文(2)
专业类 语文 …
子 模 块 1 子 模 块 2
子 模 块 …
子 模 块 1
子 模 块 2
子 模 块 …
(四)必修课程着眼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是各类专业、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体现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在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将得到应有的加强,在语文的探究和审美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
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内容和要求的拓展与延伸,体现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发展性。其中,提高模块主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特长,培养探究能力,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专业类模块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文化,提高职业能力,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五)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必修课程共设计为两个基础模块,即“阅读鉴赏基础模块”、“表达交流基础模块”。选修课程设“提高模块”、“专业
·3·
类模块”两个限选模块。“提高模块”设计为“阅读鉴赏提高模块”、“表达交流提高模块”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均由若干子模块组成;“专业类模块”按专业大类设若干个子模块。学生在学完必修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学习兴趣、当前就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可从提高模块的两个部分中分别选修相关子模块的内容;根据所学专业选修相应的专业类模块。
(六)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建议开设四个学期,总课时不少于250。必修课程安排160课时左右。其中,“阅读鉴赏基础模块”64课时左右,“表达交流基础模块” 96课时左右。各模块的教学次序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选修课程安排90课时左右,其中,提高模块约60课时,专业类模块约30课时。选修模块可由学校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和教学实际自行确定教学时序。
语文课时的分布要适应五年一贯制的要求,体现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渗透相融,专业类模块的教学可以适当后置。
实施学分制的学校,按16—18学时折合1个学分。学生获得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16学分即达到五年制高职阶段的语文学习要求。
·4·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一)加强积累整合,巩固语文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围绕职业能力和人生规划,进一步加强语文积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适当地运用,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和成效的语文学习方式。
通过语文实践,融汇整合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培养并长久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感受语文在社会交往、职业活动与提升人生境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增强语文鉴赏和感受能力
通过作品鉴赏活动,能品味语言,感受形象,理解思想内容,欣赏艺术魅力,发展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独特体验,培育人文情怀。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民族优秀文化自觉学习、认真鉴赏、积极践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感。
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养分,尊重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拓宽文化视野;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培养自尊自信,学会尊重他人,提高道德修养,向往和追求美好理想,提升人生境界。
(三)加深思考和领悟
增强思考和领悟的意识,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习惯,勇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不断加深领悟。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在阅读欣赏和表达交流中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加深专业理解。激发热爱自然、热爱职业、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四)拓展语文学习领域和语文应用能力
能在语文课堂内外的广阔领域里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范围,发展语文学习潜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针对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的需要,加强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的沟通,强化读、写、·5·
听、说等基本能力的训练,以利于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生存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激发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形成探究自然奥秘、关注社会发展的兴趣,增强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逐步养成自主探究意识,学习探究和创新的方法。
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表达中要追求新意,能平中见奇,同中求异。尊重他人的成果,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加强知识的创造性迁移。
二、分目标
(一)必修课程
1.基础知识应用
(1)进一步达成正确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汉字的要求;正确认读常用多音多义字,准确理解字词含义,准确运用常用词语,积累专业词汇,能熟练使用常用的汉语字(词)典和专业工具书。
(2)熟练、规范地书写正楷字和行楷字,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3)正确地遣词造句,辨析和改正常见病句;恰当地运用常见修辞手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辨析词语、句式、修辞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4)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正确辨识常见文言句式。(5)能借助语文工具书和其他媒体搜集、处理信息。2.阅读与鉴赏
(1)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摘录、批注等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内容,灵活进行精读、略读、速读,扩大阅读容量,提高阅读效率。
(2)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归纳要点,筛选信息;能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对叙事类文章的形象和主题,对说明类文章的说明对象和中心,对议论类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对应用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能深入分析和准确理解。
(3)熟练掌握各类文体在表达方式、结构安排、主旨与材料的关系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阅读、深入分析和理解文章。
(4)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线索和外国文学发展概貌,了解重大文化现象;领悟重要文学作品的内涵,恰当评价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理解和有益启示。
(5)把握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样式的不同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精彩片段。
·6·
(6)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的文言短文;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课文中的重点文言语句。
(7)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加深思考,学会质疑、探究和批判,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注意心理体验,产生独特感受,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
(8)通过阅读与鉴赏,接受熏陶,获得愉悦,丰富情感,发展想像力和审美能力,提升文化修养和品位。
(9)加强语文积累,背诵并默写教材中规定的篇目或段落。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的需要,拓宽阅读范围。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文学作品的兴趣,课外自读10部以上文学名著,总量不少于200万字。
3.表达与交流
(1)掌握听知要领,养成良好的听知习惯,有较强的听话辨析能力。准确辨听他人的口语表达,在听一般语速的报告、讲演、广播等口语表达时,能准确理解、辨析和筛选信息,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与评价。
(2)掌握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口语表达吐字清楚,语气流畅,语调恰当,语义明确。
(3)较熟练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朗读与交流。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学生须参加“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与口语交际关系密切的相关专业须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含二级乙等),其他专业达到三级甲等以上(含三级甲等)。
(4)能根据需要进行准确的复述;从容、大方地进行介绍、交谈;积极参加座谈、讨论、答询等语言交流活动,主动发言,清晰表明观点,语言要准确、规范;能借助表情、手势等态势语提高口语交际效果。
(5)加强组织和主持座谈、讨论的技巧学习,增强组织和主持的引导、控制能力,提高座谈、讨论的效率。
(6)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感受与思考,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7)书面表达做到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文面整洁;语言通顺,思路连贯,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文章选材得当,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
(8)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9)写记叙文,做到主题集中,内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写议论文,做到观点正确,有理有据,论证有力;写应用文,做到文种恰当,格式规范。
(10)学习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
(11)坚持勤写多练,提高写作速度和质量,能在45分钟内写成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二)选修课程·提高模块
·7·
1.基础知识应用
(1)能多角度辨析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用词贴切、生动、形象。
(2)能改正病句并正确分析造成病句的原因;掌握多种修辞手法和句式的特点与用法;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和不同句式,增强语句的表达效果。
(3)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掌握它们的用法,把握常见文言句式的结构特征。
2.阅读与鉴赏
(1)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尊重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从中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深化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完善人格。
(2)了解中外著名作家的文学成就及其代表作品的相关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正确理解、分析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倾向及艺术特色,力求多角度、多层面地发掘作品的深刻含义,注重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4)进一步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中,加深情感体验,对作品作出自己的分析,不断增强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
(5)能用现代的观念历史地分析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把握其积极意义,认识其历史局限,领会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6)学习鉴赏外国文学作品,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7)掌握诗歌凝炼性、跳跃性和音乐性等基本特征。品味诗歌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学习诗人富于想像的思维方式,掌握诗歌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技巧。
(8)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清散文思路,准确把握立意,学习灵活自由的表达手法,体味散文凝练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9)掌握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特点。能从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入手整体感悟作品,理解人物形象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性格的演变轨迹,领会情节和环境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正确理解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10)掌握戏剧集中性、冲突性、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与动作性等艺术特征。能分析戏剧情节,准确理解台词,领悟潜台词的内涵,体会戏剧冲突的作用,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分析作品所反映的情感世界,探究作品蕴含的文化和精神。
(11)能背诵教科书中的诗文名篇或名句名段,丰富文化积累,加深文化熏陶。3.表达与交流
·8·
(1)能根据对方讲话的内容和语调、表情、姿态等,抓住讲话的关键词、立场、观点,迅速选取有用信息,理解其讲话的真实意图;感受其说话技巧,对语句隐含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断,正确、及时地作出相应反应。
(2)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口语交际活动,掌握和熟练运用演讲、采访、辩论、谈判、主持的基本技巧。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敏捷应对,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语言生动、得体、文明,态度真诚,仪态大方,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3)欣赏、品味古今中外名人口语交际的成功范例,从中获得启发,力求形成自己的口语交际风格。
(4)能独立做好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的工作。(5)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不断丰富人生体验,深入思考,善于捕捉写作灵感,力求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6)自觉提炼和升华主题,力求集中、鲜明、深刻。严格选材,做到材料典型、新颖。
(7)精心谋篇布局,掌握伏笔、照应、过渡等方法,使文章结构严谨;根据文体要求,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文章详略得当,语言准确、简练、生动。
(8)积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审视和修改,主动与他人切磋互改,交流写作心得。(9)在写作实践中增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提倡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追求写作的个性和创意。在写作过程中不断丰富情感世界,升华思想境界。
(10)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表达交流。
(三)选修课程·专业类模块
1.阅读与欣赏
(1)具备专业领域所需的语文应用能力,关注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的进程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了解企业文化,学习专业(行业)文化。
(2)具备阅读日常应用文、职业岗位专业文书的能力。学会阅读含有附表、插图等非连续表达文本的方法,能准确把握文本的关键信息,具备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概括、分析以及汇总的能力。
(3)阅读与专业相关的科技作品,掌握基本特点,整体认知作品,理解主要内容,归纳文章观点,学习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考察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领会作品体现的科学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4)阅读勤勉励志、敬业乐业、企业文化、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选文,感受专业领
·9·
域内的人文气息和文化传承,增进对社会、职业的了解,培养职业意识、职业情感,树立职业理想,提高专业素养,塑造良好的职业人格。
(5)能够批判性地阅读和分析各种媒体信息,准确分辨媒体中信息的真假、虚实、正误,不受错误诱导。
2.表达与交流
(1)具备辨听复杂言语的能力,机敏地识别职业语境中言语的内涵,能比较准确地辨明语义,筛选信息,抓住信息要点,整合信息。准确地理解交际意图,恰当地应对,有效地协调交际场合中的人际关系,发展合作精神。
(2)能根据不同的职业要求,掌握职业活动中常用的营销等口语交际的技巧。准确地介绍事物、阐述事理,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得体地即席发言,具备基本的谈判能力,说话符合职业语境和行业交际的表达需要,能针对不同交际对象,进行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表达。能借助体态语言恰当地表情达意,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
(3)能根据专业、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会写日常应用文、一般的职业岗位专业文书和一般的科技文。能恰当地运用图表、图片、统计数据等材料,做到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格式规范,语言平实、准确,文风端正。
(4)能有步骤地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组织信息,表述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能根据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要有引用、脚注、尾注、参考文献等,格式要规范。
(5)在写作中,培养对事负责、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 ·10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建设建议
(一)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应以国家职业教育方针为指导,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科学性、基础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需求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全面实现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各项目标提供保障。
(二)教材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实用性特征。语文知识应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可以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语文教材,要构建适合职业能力训练的模块,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要富有人文内涵。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注重吸收人类文化精华;要充分体现时代特点,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四)教材要具有“学材”的特点和功能,既利教,更便学。教材要增加对学生的亲和力,内容和形式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五)教材应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学校和教师留有选择和开发的空间,也给学生留有选择和拓展的余地。
(六)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时代性和职业性,文质兼美,风格多样,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七)教材包含教科书,也包含其他学习参考资料;包含纸质文本,也包含电子文档、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制品等。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学校应尽可能丰富和挖掘本校的语文课程资源,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就业及发展的需要。
(八)必修课程教材,可以将两个模块综合汇编,按梯度穿插,也可以将两个模块各自分编,让教师在教学中自行组合;选修课程教材提高模块部分,可以按“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两个模块进行分编,也可以按它们的子模块分编。“专业类选修模块”可按专业大类编写统一教材,同时学校要从各专业、职业岗位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特殊要求积极开发学习项目。
二、教学建议
(一)总体建议
·11·
1.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注重基础,强化能力,加强素质教育。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2.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渗透,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从学生的职业需求出发,融“教、学、做”为一体。
3.应联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深入钻研并恰当地处理教材,注重熏染渗透,注重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因文解道,据文品义,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进行人文教育。
4.教师应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目标,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全面实现课程价值。
5.教师要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在平等对话中加强点拨与指导。给予全体学生普遍的关怀和鼓励,积极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充满自信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6.要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融入社会、经济生活,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鲜活生动的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学语用文。
7.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和实践活动;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研究教法,强调学练结合、读写结合、读思结合。
8.要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设备和技术,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可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要充分挖掘学生在接触影视、广播、网络等方面所产生的巨大教育潜力,加以积极引导,为语文教学服务。
9.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个体学习差异,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逐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形成勤观察、多体验、爱思考、善积累的习惯;形成认真听、准确说、常写多改的习惯。
(二)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
1.基础知识应用
教师要利用活的语言环境进行语言文字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接受语言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用法。避免单纯、孤立、机械的概念、定义的识记、背诵。要继承发扬“学”与“用”相统一的语文教学传统,突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以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 ·1
22.阅读与鉴赏
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阅读个体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
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读、自悟。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文本、教师的多边互动、融合,切忌用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和体验。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要鼓励学生紧扣文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见解,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加强积累,背诵规定的篇目,并尽可能多的熟记文质兼美的名作。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技巧。
3.表达与交流
教学中要注意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储备;积极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拓展其写作思路;要积极创造学生动笔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机会,在写作实践中,培养学生乐于动笔、自主表达的能力和习惯。要注意抓好课堂习作训练,指导学生掌握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方面的写作技巧;课外习作要有计划,有侧重;大、小作文结合,并注意及时评价与指导。
要注重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如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思考社会、思考人生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中不必追求写作知识的系统讲授,要立足学生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教学侧重点是整篇文章的写作和片段写作,以及文章的修改三个基本部分。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基本手段之一,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口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兴趣,尽量多创造说话机会,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练习,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口语交际能力的和谐发展;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要注意同时加强思维训练,达到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互相促进;教师要高质量运用教学语言,在示范中教学,在教学中示范,使学生有章可循,有例可仿。
口语交际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良好的文明素质和语言修养,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充满自信、有独立见解,理解、尊重他人,善于倾听,用语文明得体。
(三)关于选修课程的教学
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满足个性需要,发展特长,完善语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为就业、创业奠定扎实有效的语文基础。
·13·
教学中要关注不同选修系列的能力培养重点。“阅读与鉴赏提高模块” 侧重培养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表达与交流提高模块”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专业类模块”侧重培养学生与职业活动相关联的语文应用能力。
“阅读与鉴赏提高模块”的教学,要结合各子模块涉及的不同文体和阅读目标的差异,注意教学的不同侧重点。文学类文本学习应多关注阅读的开放性、个体体验的独特性;实用类文本学习应多关注对信息、事实、观点等方面的准确理解和掌握。
“表达与交流提高模块”的教学,要兼顾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两个方面,但不以传授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追求理论的系统化为重点,而要突出实际操作,突出有针对性的知识和技能,立足语文实践,致力实际应用。
专业类模块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对语文素养的需求,考虑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既不能脱离学生的专业需求就语文讲语文,也不能失去语文教学的特色,上成专业课。
选修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锻炼;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敢于探异求新,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注重专业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即将所从事的职业的兴趣和激情。
选修课教学方法更应体现个性化,更多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要把握好选修课拓展的“度”,不能因其拓展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专业实际。要适合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注意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关内容的联系。
(四)关于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
语文实践活动是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基于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因此,学习内容方面要有大语文观念,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要关注、关涉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多个方面;教学的方法也不是通过单项的听说读写或情景模拟来实现能力的提高,而要利用家庭、校园和社会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融探究、实践、体验、应用于学习全过程之中,给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留有更大的空间。要注意课内课外结合,要注重在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培养人文素养,增强语文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要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实践的热情,帮助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演讲会、辩论会、社会调查等活动,尝试成立语文社团,编印文学小报刊,建立文学网页等,在各类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语文知识,增强语文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 ·1
4三、评价建议
(一)总体建议
1.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评价应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导向性的原则,围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一根本目的,结合学分制、弹性学制和课程分段的实施,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落实,又要兼顾学生的起点;评价内容由单纯的知识评价转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评价;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以教师为主,学生、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评价方式要兼顾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功能要注意诊断性与激励性相结合。
2.评价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特点。减少对单纯机械识记内容的测试,突出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减少单一的试卷测试的方法,灵活采用观察、课堂提问、社会调查、写作、采访、演讲、座谈、课题综合作业等评价方法;减少非此即彼的简单题型和标准答案,允许和鼓励言之成理的分析和判断,在评价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评价由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类型组成。形成性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兴趣、方法、能力和态度,多采用观察、提问等方法;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一般采用考查和考试的方法。
4.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一般分为定性和定量。定性评价的主要形式是评语;定量评价可采用合格制、等第制、百分制。形成性评价以定性为主,也可以用定量评价。考查一般采用合格制、等第制;考试采用百分制或等第制。
5.评价要统筹发挥诊断和激励的功能。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目标;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形成性评价,应以学生的起点为参照,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不断提升学习目标,促进提高和发展。
6.评价既要注意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相互联系,又要注意它们的区别。要积极探索选修课程的评价方式,尽量统一不同选修内容的评价标准,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7.课程评价既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也要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时,要关注教师“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落实和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执行情况。
(二)必修课程的评价
1.“基础知识应用”的评价
要注意考察学生规范使用汉字的情况和正确地遣词造句、恰当地表情达意的能力,运用工具书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考察学生借助多种媒体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5·
2.“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注意考察学生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的能力。
要注意考察学生掌握各类文体特点,领悟文章深刻内涵,深入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要注意考察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文言文、翻译重点文言语句的能力。借助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学生增强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兴趣。
3.“表达与交流”的评价
对口语交际的评价,要重点考察学生对口语交际基本要求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能否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能否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应注意了解学生对口语交际活动的参与意识和态度。
评价时要注意创设交际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探索口语交际评价的规律,逐步构建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写作评价要根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综合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察学生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习惯,能否准确表达真情实感。
要重点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写作中的“亮点”,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三)选修课程·提高模块的评价
1.“基础知识应用”的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用词是否贴切、生动、形象,能否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不同句式加强语句表达效果。
2.“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情感体验、审美能力和特长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及所选子模块的自主阅读量。
3.“表达与交流”的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的状况,关注学生写作中个性的彰显、创新思维的展露与思想升华。要注意考察学生在语言交流中的信息筛选能力和对真实意图、隐含信息的把握能力,考察学生在复杂语境下运用口语交际技巧的能力。
(四)选修课程·专业类模块的评价
要对学生专业领域所需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重点考察学生阅读与专业相关的科技作品和职业岗位专业文书的能力,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概括、分析以及汇 · ·16
总的能力;考察学生写作职业岗位专业文书的能力;同时考察学生对企业文化、专业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了解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情况。
(五)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
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将其纳入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对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活动成果的独特风格、解决问题的奇特方式、设计方案的大胆创新等等,都应该给予恰当的肯定。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一)语文课程资源是指可以用来进行语文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同时也包括诸如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学形态模式等非物质要素。
(二)《课程标准》和据此编成的教材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基本资源。教师应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组织语文教学,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三)语文课程应重视对其他文化课程及专业课程资源的利用和相互配合,重视对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增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四)学校应结合当地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积极利用和开发本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扩展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满足语文课程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
(五)学校应创设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图书馆应配备相应的书刊和教学辅助资料。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校外产学研基地等建立稳定的联系,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六)教师应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和开发者,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选择课程资源,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和活化自己的教学活动;学生应成为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主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为自身的语文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五、课程管理建议
(一)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是由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材、教学以及评价等各个部分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五年制高职语文要加强课程管理,控制和校正课程实施的偏差,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课程改革,使学生得到自主、全面、持续的发展。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的课程管理要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17·
观,按照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要求,坚持规范性、指导性、稳定性的原则。
(三)要建立健全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各方面要相互配合,进行全过程管理。
(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课程管理理念,依法治教,制定相应的课程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确界定下级部门课程管理的范围、权限和责任,指导、检查下级部门的课程管理工作。要对学校课程的管理进行考核、督导,调动学校和教师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导向,推动课程的落实。对不执行《课程标准》规定,随意地删减内容、压缩学时、降低教学目标等行为要进行严格管理,杜绝违反语文教学规律的现象发生。
(五)教研部门要经常开展教研活动,有效地帮助教师正确理解《课程标准》,优化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评价活动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认真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程目标。
(六)学校要明确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课程资源开发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学分管理制度等;要构建学校课程管理网络,规范和严格进行课程管理,为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课程观,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确保学校语文课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七)教师要强化课程标准意识,准确全面地把握课程的理念、性质、目标和内容,按照语文课程的教学规律推进课程的实施;认真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课程实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切合实际、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学生要真正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与教师一道,合力打造优质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家长要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行为习惯、效果的督促和检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 ·18
第四部分
附
录
一、常用文言虚词(12个)
而
乎
乃
其且
所
为
以
于
则
者
之
二、常用文言实词(100个)
爱
安
被
倍
本
兵
病
朝
乘
诚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干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就
举
绝
克
类
怜
弥
乃
内
期
奇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使
是
适
书
孰
数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徐
许
阳
要
遗
贻
易
阴
再
造
知
治
诸
族
卒
走
三、关于课内诵读篇目的建议
(一)古代诗词
《诗经》,如《伐檀》、《东山》等; 《楚辞》,如《九章·涉江》等;
《古诗十九首》,如《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等; 魏晋诗歌,如曹操《短歌行》、陶潜《归田园居》等;
唐诗,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将进酒》、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贺《李凭箜篌引》等;
唐五代词,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
宋词,如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等。
(二)古代散文
先秦散文,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荀子·劝学》等;
魏晋散文,如李密《陈情表》等;
唐宋散文,如韩愈《师说》、王勃《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欧阳修《秋声赋》、苏洵《六国论》、苏轼《前赤壁赋》等;
明小品文、散文,如归有光《项脊轩志》等。
(三)古代戏曲
元曲,如王实甫《长亭送别》(节选:【正宫】【端正好】)等。
·19·
(四)白话诗文,由教科书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
四、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课外读物包括适合五年制高职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普希金、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
剧本,如王实甫《西厢记》、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
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科学与人文方面的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专业教师商议推荐。
· ·20
第四篇:浅析五年制高职院校“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浅析五年制高职院校“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摘要】“三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十八大以来党建工作的新目标。本文以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育类五年制高职学生为研究主体,尝试探讨并总结了高职院校“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经验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院校;“三型”学生?h支部;基层党组织建设;英语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我们党历史上首次提出“三型政党”建设的目标,是对新形势下党建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一直以来就是党建工作在教育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赣西欠发达地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五年制高职学生为研究主体,分析并总结了16年9月至17年5月间英语教育专业“三型”学生党支部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不足。
一、学生背景
国际教育学院五年制高职学生95%均来自赣西三市,90%以上是农村户籍,所以学生整体上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水平相对比较接近。但是每个年级的五年制高职生人数几乎是三年制高职生人数的2~3倍。如何协调不同年龄段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管理是我院“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教师背景
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共有4位教师,其中具体负责党支部建设的只有3位教师,平均年龄28,均是本科毕业学历,职称都是助讲。我院教师绝大多数都具有英语背景,相比其他专业而言,更容易接受西方价值观,党员教师本身的党性素养直接影响学生思想建党,所以“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受党员教师影响较大。
三、“三型”学生党支部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取得的成就
1.“三型”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取得的成就
每年学校10月会举行节会文化周,各院系以此为契机把各自专业的职业技能最大程度向外展示。国际教育学院以英语文化月为载体,以学生公寓为单位,最大限度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同时提出只有全院最优秀的班级和寝室才能代表我院表演示范活动。比如,11高,12高和13高英教综合实力均超出了同年进来的三年制高职学生。尤其是这些学生当中的师范定向生,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尽管年龄上偏小,但是这些定向班的学生和学生干部是“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绝对主力。
2.“三型”学生党支部在国际教育学院英语技能节和文化月取得的成就
(1)2016年4月英语技能节暨宜春市第二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基于五年制高职生后发制人的优势,特别是11高,12高和13高这群初中毕业生经过3年左右的专业系统学习,在即将进入大专阶段期间表现出出人意料的成绩,尤其是五年制定向生的个人能力相当突出,先后有10位学生获得省级荣誉。所以,2016年4月的英语技能节以13高英教为示范主体,也同样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同时,我院全面启动“英语语音语调小教练”晨读背诵活动,为英语专业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也基本满足了各项活动选拔人才储备。
(2)2016年10月英语文化月和校节会文化周。2016年7月因宜春市区黄颇路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我校部分宿舍必须拆迁,所以我院13高英教和14大英教学生必须提前实习。因此,2016年10月我院的英语文化月和校节会文化周以15高英教和15大英教为示范主体。这些班级大都数从12级得到示范经验。他们基本上都延续了以前的成功模式,也取得了不小成绩。而且不少学生从“英语语音语调小教练”晨读背诵活动进一步脱颖而出,他们立志考雅思。有些边实习边准备雅思学习。
(3)2017年5月英语技能节暨宜春市第三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在本次英语技能节及“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中,党员教师和班主任以及学生会干部紧密合作,率领全体在校学生全程参与,把国际教育学院在职业技能方面最好的形象展示给全校师生观摩。特别是英文电影片段现场配音和英文歌曲串烧是“活动周”为数不多的亮点。
3.“三型”学生党支部在支部挂点班级活动取得的成就
“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要求基层党组织更好的服务广大学生。从2016年开始,学生党支部挂点我院管理难最大的普通班,即每个年级的非定向班和涉外护理班。这样直面学生工作的最难点。一般是每个学期分三次举行支部观点活动,每次活动都紧扣学生较为关心的主题(如职业规划与选择,专业学习与自考本科等),以支部一名党员教师为主讲,其他教师参与,然后学生提问,师生互动。
4.“三型”学生党支部在党员教师培养学生党员取得的成就
“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要求基层党员教师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状态,用心服务学生,从而提高培养学生党员的能力。因此,自2016年开始,每学期开学初统一安排培养学生发展对象的党员教师。该党员教师平时负责收集并反馈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认识和党员标准的认识。而且,为了更好把握高职学生思想动态变化,推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党员教师和各班的读书志愿者(大部分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会干部和优秀团员)开展一次“分享美文,静思人生”读者沙龙活动。师生集中讨论各自的阅读观点,分享了各自对人生的体验。实践证明,在多元化大媒体信息时代,学生更需要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四、“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的经验总结和不足之处
1.经验总结
(1)“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必须首先是“三型”支部党员教师建设:党员教师必须在总支统一安排下加强党的理论学习。而且,每次理论学习必须要以主题形式用PPT展示出核心要点。这是支部建设的学习基础。
(2)“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必须充分吸收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尽量形成固定的会议探讨模式,然后再进行总结。这是支部建设的师资保障。
(3)“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必须在新生入学时至少用一年时间用心发现和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年龄偏小,文化成绩较弱,性格相对单一。但他们在毕业时绝大部分都是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骨干。这是“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最宝贵的资源。这是支部建设的学生资源。
(4)“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必须改变以往按班级分配指标的陈旧模式,无论五年制高职生还是三年制高职生,无论定向生还是非定向生,支部发展学生干部和党员的标准是:学生思想入党和专业成绩必须同时合格。这是支部建设的党员标准。
(5)“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必须立足于学生切实关心的实际问题,以职业技能(英语技能节和文化月)和支部活动(党团组织进公寓和支部班级挂点活动)为载体,充分总结以往各项活动的经验。这样基层党支部建设才具有持续不断的动力。这是支部建设的创新关键。
2.不足之处
(1)本次研究对象主要来自赣西农村不发达地区的五年制英语教育学生,总人数仅为400余人。“三型”学生党组织建设的总结经验对其他专业的高职学生是否有效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2)本研究主体是高职女生,“三型”学生党组织建设的总结经验对高职男生是否可行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新时期高职学院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陈玉婷,任俊圣.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02)
[2]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影响[D].洪礼章湖南师范大学2012
[3]高校“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对策与思考[J].金福尧.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4)
[4]高校“三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D].季志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李强(1982~),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和英语教育。
第五篇:五年制高职的课程建设
五年制高职的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业务规格的着眼点。根据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关于五年制高职公共课、专门课开发的指导性意见,结合几年来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职课程的建设与开发,须重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
一、课程结构
构建
科学的课程结构,形成优化的课程体系是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前提条件。这可从两个层面作探讨:一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合理配置,形成优化的课程体系;二是围绕专业能力子要素或子模块实现知识与能力渗透的构想,即各门课程的建设问题。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既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又要赋予其新的内涵。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素质为目标。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学科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有别于较低层次的中等专业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强调对受教育者个性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因而其课程体系的构建须以此教育目标为依据。五年制高职教育实施的是初中后的职业教育,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加强其基础文化,人文精神等诸方面的教育是必须的,这就是课程设置中的公共课。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文化课不同于普通教育中的文化课,它必须具有三项功能,即:文化教育的功能,一般职业能力培养和为专门课服务的功能。同时,必须具有落实各项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这就是专门课。专门课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应用性特征,它以必要的理论为基础,但又不苛求理论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知识形态的技术应用,以实现能力培养目标。构建这样的课程体系,必须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从培养岗位能力着眼重新安排知识点的有机衔接,既要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又要考虑课程的衔接性,既要考虑知识面总体的“宽”也要注重某些关键能力的“专”,即课程体系既具逻辑性又富有弹性。课程的模块化是现代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符合课程优化的内在要求。进行模块化课程的开发可借鉴DACUM方法,将若干专项能力所需知识综合为一个模块,实现知识的有机融合。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还必须认真研究实现当前专业教育目标与未来社会对专业人才要求之间的关系。21世纪,世界将步入知识经济发展时期,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岗位职责将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发展。未来的劳动者仅有一项或几项技能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具备包括跨岗位和跨职业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仅要考虑职业的针对性,以满足企业的现实要求,而且还应考虑未来发展问题,为受教育者在理论体系上和专业能力上作合理的铺垫,力求使他们的智力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进行课程的内部建设时,可依据专业人才业务规格所制订的专业能力要素表(DACUM表),及由此层层分解而成的一个个能力子要素,筛选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再按课程规律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构建成课程模块。构建课程模块时,应认真考虑如下诸因素: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的选择与组合;要求的深与浅、繁与简、宽与专;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例、教学的组织与安排等。模块课程具有实现单一功能或专项能力要素的独立性,也具有实现多项能力要素的综合性。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五年制高职的课程有别于学科型的课程,其内容应具以下特点:
1.突出实用性兼顾系统性
“实用”是高职专门课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具有很强的职业特点,它不引导教育对象过多地去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样做”。因而在进行教学内容剪裁时,更多地应采用“黑箱”处理法,重点解决好输入与输出这两个端口。例如,数控加工技术是“数控机床技术应用”高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内容处理上,可以相对淡化理论偏深的数控原理、数控机床控制电路等内容,侧重围绕机床的功能、操作方法、编程技术等来组织教学。所谓内容的系统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们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但也不应刻意去打破,因为,过于零散破碎的知识结构不易被学习者掌握,也不利于开发智力,内容的取舍应遵循教学规律,知识结构要有序可循又不繁琐;二是指知识的综合应具有机性和相融性,能够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形成彼此呼应的系统。
2.相对稳定又逐步发展
五年制高职教学内容侧重于成熟技术,成熟技术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且在社会已经推广或正在推广的技术。成熟技术并不排斥其先进性,如目前高职开设的信息技术、数控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都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推广成熟技术时,应保持教学内容在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其意义:一是有利于深入消化技术,有利于专业与课程建设;二是任何
一种技术更新均是在原技术基础上的一种跃迁,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有利于解决好技术的共性问题,即技术基础问题。教学内容又要具可变性,在设置课程内容时我们应结合当前科技成果,适时地将先进技术引入。这种构建课程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正体现了课程的先进性。例如,我校在组织数控编程教学时,限于条件,前几年主要以讲授手工编程为主,随着自动编程软
件的应用普及,近年我们及时将这一技术引入课程,缩短了与社会技术应用的距离,增强了课程效果。
3.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进行高职课程理论研究须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根据课程目标,如何选择与组合知识,使学生最优化地掌握相关理论,体现课程教学的技术应用性;二是课程内容既要体现专项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素质提高与智力开发,既要重视当前又要注重今后发展;三是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同时,我们也应防止另一种倾向的出现,即忽视理论对实践的重要作用,忽视理论在开发人才智力,培养人才发展后劲的应有地位,这同样是不科学的,是不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
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应充分肯定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慎密设计、精心组织,把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同时还应防止出现对实践教学认识的片面性和庸俗化。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防止将专业技能培养视为培养能力的唯一标准,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素质的单一化;其次,要防止把技能培养误认为就是简单的技能操作或较低级的动手能力,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必然是技术单一的操作工、工匠式人才,不符合高等应用型人才规格,也不符合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再次,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不完全反映在教学时间分配的均等上,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时间安排应讲究实效、讲究需要与可行,要能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直接影响着课程效果,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课程教学实施时,应重视如下几方面工作:
1.教材
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五年制高职具有服务于行业或地区经济的特征,各校所开设专业不尽相同,即使相同专业,其侧重点也可能存在差异,不可能也不应该形成统编课程教学大纲,因此教材建设应立足于本校。在教材建设中,应认真把握好其“动”、“静”特性。教材的“静态性”即指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相对稳定,它是教材的主基调;所谓“动态性”是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即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此外,在教材建设中还应十分重视实验、实训等实践教材的配套建设。
2.师资
教师是课程建设与组织教学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事高职课程教学的教师即是知识的传播者,还须是实践的示范者,因此必须具备“双师型”能力。在抓“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快“双师型”资格认定工作,对于确实具备“双师型”条件的教师要通过一定的程序予以认定,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3.教学方法
在教学组织中,首先,应将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中解脱出来,促使其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以增长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其次,要尽可能地实施因才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其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得到充分发展,增强个性能力;第三,要充分利于现场教学、实验、实训等接触实践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第四,新教学技术手段,能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应逐步推广应用。
4.教学基地
学校应大力争取社会,尤其是企业的支持,实行董事会制,聘请顾问或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促进专业和教学基地建设。
5.课程考核
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考核方式的灵活性。传统的单一理论考核显然不符合教学要求。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设定多项考核内容与方式,并提前告诉学生,师生共同检测教学效果。可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个别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等灵活多变的方式,使考核工作真正成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检验学生能力形成与素质提高与否的有效手段。
四、课程评估
开展课程评估是为了检查课程教学与课程目标的吻合度,是现代课程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课程建设。其测评内容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好范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