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整规综合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整%A1

时间:2019-05-14 08:5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整规综合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整%A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整规综合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整%A1》。

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整规综合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整%A1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5]98号 【发布日期】2005-05-25 【生效日期】2005-05-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整规综合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工作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05]98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

省整规综合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2005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

省整规综合办公室

2005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的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有机结合原则,坚持围绕发展抓整规、抓好整规促发展的方针,继续围绕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以及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方针,坚持整顿和规范并重,打击与建设并重,以疏导为主,辅以严打,在严厉打击经济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逐步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以建设为主,着重探索长效监管机制,推进立法和执法机制建设,推进行业协会行业自律机制建设,推进社会信用体系重点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社会监督体系建设。要加强各级整规队伍建设,加强整规宣传、规划和督查,完善部门协调机制,落实整规工作责任制,构筑有效工作平台,主动融入,协同作战,整合资源,务求实效,推进整规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规范,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针对重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2005年重点抓好国务院确定的食品与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商业欺诈(含医疗服务市场)三大专项以及我省确定的农资、建材市场、安全生产的专项整治;同时抓好国务院部署的互联网、出租车、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价格秩序等社会热点方面的专项整治工作;按国务院今年整规工作要点和省整规“十五”计划的要求抓好其它各类专项的经常性整治工作。

(一)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暨食品专项整治。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继续围绕“五类产品、一个行业”即畜牧业产品、种植业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和餐饮业的主要食品污染开展全面治理,抓好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整治,推进食品安全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标准与认证体系、检测与预警体系、法制保障体系和信用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把整治与建设、打劣与扶优结合起来,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将监管工作重心下移,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小作坊和无证照黑窝点为重点对象,加大治理力度,加快建设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监管网和群众监督网。牵头单位省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

(二)药品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违法活动,严厉查处无证生产行为。全面清查注册医疗器械产品,坚决清理取缔虚构医疗功能的非医疗器械产品,开展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的专项检查;打击买卖、出租、出借《药品经营许可证》、挂靠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非法回收药品、非法邮购药品、非法添加药品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兽用药用作人用药、过期失效药品、将过期失效药品改换批号的药品、非药品冒充药品等制售假劣药品,以及生产、经营、使用无注册证的一次性输液器(针)、输血器、注射器等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县以上医疗单位使用假劣药品及诊所不凭处方销售药品的违法行为;整顿和规范中药材市场,开展各类药品、医疗器械展示活动的专项整治;继续以整治农村药品市场为重点,加大边远山区及与周边省份接壤地区药品的监管力度,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牵头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三)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延续到今年年底。继续按照《福建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部署,以保护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为重点内容,以货物进出口、各类展会和商品批发市场、定牌加工、印刷复制为重点环节,以假冒商标、侵权盗版比较集中及国际影响较大的地方为重点地区,以知识产权权利人反响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继续重点打击食品、药品商标违法案件以及制售假冒驰名商标商品、非法印制驰名商标标识,制售盗版图书、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专利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完成设区市和部分县(市)政府部门办公软件正版化工作。牵头单位省保护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严厉打击商业欺诈。总牵头省整规综合办。一是整治虚假违法广告,牵头单位省工商局。重点整治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以及美容服务、医疗服务的违法广告;整治以新闻报道方式误导公众的违法广告行为;整治网站、声讯服务台等传媒宣传色情、封建迷信等不良内容文化广告,严禁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广告和不实信息;加强对广告行业的管理,健全广告监管制度。二是打击非法传销,牵头单位省工商局。重点打击“拉人头”式的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三是打击内贸活动中的商业欺诈行为,牵头单位省经贸委。重点整治商业企业不规范促销、虚构或夸大特许经营品牌效应、骗取加盟费的行为;打击服务业违规经营行为。四是打击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中的各类商业欺诈行为,牵头单位省外经贸厅。加强对外贸经营、经济合作活动的监管,查处发布虚假信息,欺骗劳务人员、施工单位和投资者的行为和无资质、超范围经营行为;强化对境外就业中服务机构的管理,查处建筑企业境外承包工程中的欺诈行为和违反外汇、海关管理规定的行为。

(五)整治医疗服务市场。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和出租、外包科室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非法性病诊疗机构,规范性病诊疗活动;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行为;严厉打击发布违法违规医疗广告和制售、邮寄假药、劣药的行为;探索建立并完善打击非法行医的综合治理和长效监管机制。牵头单位省卫生厅。

(六)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抓住重点产品、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季节,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和兽药(包括兽用生物制品特别是禽流感疫苗)违法行为,继续推进毒鼠强专项整治。牵头单位省农业厅。

(七)建材市场专项整治。重点整治生产、销售劣质建筑用钢材(主要是地条钢建筑用材)、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主要是人造板)等违法行为;重点整治问题突出的小型、个体生产、销售、租赁企业和施工企业,辐射面广、管理混乱、经销假冒伪劣建材问题突出的建材市场,以及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域的交界处或城市新建小区周边自发形成的装饰装修材料市场等管理比较薄弱的地区。牵头单位省质监局。

(八)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继续取缔、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小厂、经营网点,整顿和规范安全生产秩序,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努力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状况继续好转。工作重点主要包括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水上交通与渔业生产、民爆器材与烟花爆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建筑施工、电力设施、特种设备和学校等安全整治。牵头单位省安监局。

(九)互联网市场专项整治。整顿擅自经营或超范围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经营性网站、未备案的非经营性网站,建立网站信息数据库;坚决打击、关闭淫秽色情网站,建立我省色情网站“黑名单”并重点、动态监控,防止淫秽色情网站的反弹;坚决打击网络赌博违法行为,深入整治网吧市场,监督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切断黑网吧的接入服务。牵头单位省通信管理局。

(十)出租车市场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严格规范各项收费,减轻负担;严厉打击各类车辆非法运营,净化运输市场;加强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切实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牵头单位省交通厅。

(十一)房地产和建筑市场专项整治。规范最低价中标法,遏制盲目压价、不合理低价中标势头的蔓延;加强对预算价编制和审核内容等备案材料的合法性审查,依法查处招投标领域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项目中标后的监管,重点是低价中标、现场管理混乱、质量安全隐患多等项目;继续清理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以清欠政府投资项目为重点;深化集中处理城市房屋拆迁中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专项整治,纠正城镇房屋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行为;推广实施房地产开发经营动态监管系统,加强行业自律,严肃查处无资质开发、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擅自销售商品房以及合同欺诈、虚假广告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房地产中介市场规则,查处中介机构无资质或未经备案、从业人员无资格、发布虚假信息、房地产价格评估严重失实等行为;加强建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的作用,强化信用监管。牵头单位省建设厅。

(十二)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专项整治。清理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重点清理和规范采矿许可证的确认、延续、变更、转让行为;打击非法勘查采矿活动,重点打击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持勘查许可证非法采矿和跑马圈地、圈而不采等行为,关闭“禁采区”内采矿活动以及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破坏浪费资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矿山企业;严肃查处破坏矿产资源案件。煤矿资源开发整治是今年矿产资源开发专项整治的重点。牵头单位省国土资源厅。

(十三)价格秩序专项整治。加强药品、涉农、医疗、教育、房地产、交通、中介及经营服务性收费的价格规范管理;加强粮食、煤、电、油、运市场价格巡查,开展涉农价费、教育收费、医疗价格检查,组织供水价格、环保收费、建设系统收费专项检查,对技术监督收费、民政及殡葬收费开展试点检查。牵头单位省物价局。

(十四)继续搞好其它各个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重点打击食品、农机及其配件、汽车配件、建材、卷烟和贩卖私盐等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进一步打击走私贩私行为,持续保持打私高压态势;加强税收监管,打击虚开增值税发票和偷逃骗税行为;加强金融监管,取缔地下钱庄和变相期货市场,打击洗钱行为;认真做好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工作;开展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市场专项整治(牵头单位省信息产业厅);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文化市场治理整顿,以及按省整规“十五”计划要求的其它各类专项的经常性整治工作。省级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按照省政府的既定部署和各部门法定职责展开工作。

二、巩固平台,合力操作,协同作战

一要加强整规工作领导,落实整规工作责任制。整规工作要坚持“全省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基本格局,坚持“围绕市场、注重机制,构筑平台、各方切入,强化责任、抓好基础,循序渐进、合力推进”的基本思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把整规工作摆上领导班子议事日程,经常研究部署,加强组织协调,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个专项整治的牵头单位要大胆负责,主动协调,参与单位要合力操作,协同作战,分头去办,有分有合,整出效果;各部门都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工作主动性,主动融入整规工作。要进一步整合整规工作的人力、执法、装备、检测等资源,从上到下形成一个能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完整的整规体系网络;各专项整治都要完善实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量化工作标准,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二要加强整规工作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行政执法部门要及时取证,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切实纠正以罚代刑的问题,严厉打击经济犯罪。

三要加强整规工作的督查。各级政府督查部门、整规办、监察机关和行政执法主管机关,要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整规工作行政督查和责任追究制的通知》要求,加强对整规工作的行政督查,进行必要的责任追究,促进整规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对整规大要案特别是省挂牌案件的督查,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厉惩处违法犯罪分子。

三、着力治本,建立规范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

一要加快整规工作法规制度建设。对整规工作急需的地方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各级各部门要加快调研起草,按照法定程序争取尽快出台,使整规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对不适应形势需要的原有地方规章制度,也要做好修订和废止工作。

二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和省级单位任务分解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坚持宣传教育与法规制度相结合,加快我省公共信用体系和企业及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逐步建立信用征信、评价、担保、调查咨询服务机构,逐步健全政府监管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中介机构市场化运作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省经贸委要牵头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组建统一的企业征信机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实施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开展行业和企业诚信建设试点。省工商局要牵头加快建立和健全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

三要加快行业协会建设。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中介组织,具有协调市场主体利益、提高市场配置效率和加强行业内部自律的功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途径。要把行业协会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平台。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协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协会工作的指导,优先在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地区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组织,并逐步推广。通过行业协会这一平台,把分散的企业和个人联系起来,以协会带动会员,形成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相互监督、荣辱与共的自律监督机制。

四要加快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是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从经营网络上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流通领域;理顺职能,明确职责,继续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工作,扩大综合执法试点,加强执法联动,扩大地区和部门之间的执法协作,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监管执法体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建立完善举报奖励制度,拓宽信息渠道,构筑有效的群众监督网,增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运用“数字福建”项目成果,全面推进电子信息监管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有效地强化市场监督管理。

四、加强规划和宣传教育,夯实整规工作基础

一要提高整规工作的规划性。围绕整规工作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全国整规办的部署,围绕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规划,编制《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三年规划(2005年-2007年)》,并按照规划,结合实际制订年度工作方案,有条不紊地推进整治工作。

二要提高整规宣传的有效性。采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广泛宣传整规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成果。以正面宣传为主,重点宣传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宣传整规为我省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对典型案件适度曝光,及时报道查处情况,震慑违法犯罪分子。重点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春季宣传行动和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活动,各专项整治开展相关的专项宣传活动。

三要提高整规队伍的积极性。各市、县在政府机构改革中要加强各级整规办建设,列入同级经贸部门“三定”方案,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做到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场所的四落实。各级整规队伍要认真组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教育成效,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加强整规业务学习,提高整规工作队伍自身的素质,提高整规工作水平。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整规综合办公室关于加强全省整顿和规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4]166号 【发布日期】2004-08-16 【生效日期】2004-08-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整规综合办公室 关于加强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04]166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

省整规综合办公室《关于加强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八月十六日

关于加强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

省整规综合办公室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04〕4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下一阶段加强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以下简称“整规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我省下一阶段整规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全会的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方针,按照围绕市场、注重机制,构筑平台、各方切入,强化责任、抓好基础,循序渐进、合力推进的基本思路,紧紧抓住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省整规工作“十五”计划,扎实推进整规工作深入开展,有效规范我省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提高认识,围绕发展深化整规工作

整规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提高整规工作水平;二要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经济法制和制度建设,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市场监管;三要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和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的自律作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综合监管能力;四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根据整规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抓、抓反复,逐步深入,最终实现市场秩序根本好转。

要正确处理整顿规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围绕发展抓好整规工作,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一要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二要坚持扶优治劣,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优势企业,推动名牌战略创造良好的环境;三要实行堵疏结合,坚持打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一贯方针,堵与疏并重,整治与扶持并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四要打击不正当竞争,打破地区封锁,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我省市场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二、突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要继续围绕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开展重点专项整治。今年国家把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非法采供血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以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作为整规工作重点。我省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由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负责组织开展;非法采供血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由省卫生厅牵头负责组织开展;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方面,将在省整规领导小组框架内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负责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整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今年以来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整规工作的各项部署,切实负起责任,认真抓好落实。除了要继续重点抓好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及采供血、知识产权保护、药品市场、农资市场、建材市场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外,还要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通信产品及服务、价格秩序等社会热点方面的专项整治工作。其它各类专项整治工作也要按照省整规“十五”计划要求,作为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中,特别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走私违法犯罪行为;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维护健全的市场秩序。

2004年各重点、热点专项整治的工作目标如下:

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在抓好23个城市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向全省各县全面推开,重点治理“畜牧业产品、种植业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和餐饮业”等主要食品污染,加快“食品放心工程”五大体系建设,并按照全国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抓好儿童食品、食品包装标识印刷、农村食品市场的整治,完成国家和省提出的各项治理指标。

采供血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及单采血浆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监管,规范采供血液(浆)机构的管理,把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结合起来,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切实保证人民群众临床用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

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整治:继续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宣传,增强社会各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使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药品市场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农村用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品、假劣藏药、预防性疫苗等专项的监督检查,药品生产、批发企业检查抽验覆盖率达100%,药品零售和使用企业达70%;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案件查处率100%,以净化药品市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抓住重点产品、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季节,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和兽用生物制品特别是禽流感疫苗违法行为。种子市场抽检合格率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产品质量市场抽检合格率提高3―5个百分点,标签市场抽检合格率提高5―10个百分点;彻底捣毁非法生产兽用生物制品的窝点,巩固2003年“毒鼠强”专项整治成果,及早根除“毒鼠强”的社会危害,努力实现“打假、护农、保粮、增收”目的。

建材市场专项整治:组织对钢材、水泥、装饰装修材料、低压电器和电线电缆等重点产品进行专项整治,认真整顿假冒伪劣问题突出的建材市场,严厉查处建材生产、销售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积极推进生产许可证制度、3C认证制度,力争使我省建材产品出厂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市场销售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0%。

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重点查处虚假广告、合同欺诈、质量低劣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房地产广告、买卖和中介行为;纠正房屋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问题,确保今年内城市房屋拆迁中群众性上访、越级上访事件明显下降,拆迁中的恶性事故基本杜绝;健全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完善企业信用档案建设,促进企业诚信制度的建立。

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坚决取消汽车市场地方保护和市场封锁的政策规定;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倒卖报废汽车等违法犯罪活动得到遏制;汽车维修服务质量有所提高,用户投诉明显减少;旧机动车交易秩序好转;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和纳税行为进一步规范。

通信产品及服务专项整治:组织开展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电信服务质量、电信市场价格、移动终端产品质量等整治工作,确保恶性价格战、销售假冒伪劣、水货手机的行为得到遏制,网间通信质量符合部级标准;加强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定点生产和销售管理;加强无线电管理专项监督检查,继续查处非法生产、出口、销售、使用大功率无绳电话机;加强对航空、水上无线电专用频率的重点保护,建立航空、水上频率受干扰快速查处机制,争取受干扰案件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减少;进一步规范信息化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市场,推进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

价格秩序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医疗、涉农、房地产、交通等领域的价格和收费管理,重点组织开展涉农、医疗、电力、教育、电信、经济适用房及司法等七项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检查乱加价、乱收费行为,整顿价格秩序。

三、构建平台,完善专项整治工作机制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专项整治的工作机制,提高整规工作水平。一是明确部门分工,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制。各牵头单位要大胆负责,主动协调,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确保专项整治取得成效。二是强化目标管理,各专项整治工作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分解工作任务,量化工作标准,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三是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问题严重的重点行业、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各专项整治工作牵头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联合行动,不断加大打击违法行为的力度。四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在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同时,积极探索长效监管机制,实现治标与治本的有机结合,确保各专项整治领域长治久安。

四、精心部署,深入开展整规宣传教育

要继续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整规宣传力度,营造整规工作的社会氛围。一是重点开展诚信宣传教育。要根据中央文明办、全国整规办等六部门《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意见》和五部门《关于联合开展“共铸诚信”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和“共铸诚信”活动,引导社会各行各业树立诚信为本、诚信兴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市场行为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诚信原则、公正原则,真正做到诚实守信、货真价实、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二是要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普及经济法律知识,提高公务人员、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守法自觉性。三要对典型案例和严重失信企业给予公开曝光,警示社会,威慑犯罪,教育群众,增强整规信心。

五、加快进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闽政〔2004〕10号)的要求,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坚持宣传教育与法规制度相结合,加快推进我省公共信用体系、企业及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要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逐步建立信用征信、评价、担保、调查咨询服务机构,逐步健全政府监管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中介机构市场化运作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省整规办(信用办)要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措施分解到具体部门和单位,并督促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实施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开展行业和企业诚信建设试点,建立和完善信用惩戒机制。

六、健全法制,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是整规工作目标之一。各地各部门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有效强化市场监督管理。要以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推动整规工作,充分运用“数字福建”项目成果,进一步完善“金税”、“金关”、“金盾”、“金卡”等工程,开展电子政务,全面推进电子信息网络监管执法系统建设。福州、厦门要继续搞好综合行政执法,其他地区要积极推行执法联动机制,特别是食品安全执法联动一定要全面推行。各执法部门要加强内部建设,完善执法装备,提高队伍素质。

七、加强领导,落实整规工作责任制和追究制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关于进一步落实整规工作行政督查和责任追究制的通知》(闽政〔2003〕16号)要求,切实加强对整规工作的领导,把整规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经常研究部署,加强组织协调,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各级整规办建设,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所四落实。要加强对本地区、本专项整治工作的行政督查工作,适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其整改,对整规大要案尤其要重点督查。要认真落实好整规工作责任制,强化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和完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工作失职或工作不到位,致使一个地方市场经济秩序发生重大问题,给当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损害的,要依法严厉追究当地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整规综合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整顿和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8〕116 号 【发布日期】2008-06-11 【生效日期】2008-06-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整规综合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

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08〕116 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整规综合办研究提出的 《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六月十一日

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

省整规综合办

(二○○八年六月)

为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推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长效机制建设,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现就进一步做好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抓住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根据坚持科学发展和着力民生民心的要求,针对关系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市场、重点商品上下功夫,集中力量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抓好产品质量、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农资市场、保护知识产权、安全生产、打击走私、房地产市场、矿产开发、价格秩序、环境污染、串通投标的专项整治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其它专项整治工作。

(一)产品质量专项整治。组织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打假保春耕、打假促安居、打假保名优、节能与民生计量”五个“金质亮剑”系列行动,同时开展规范使用名牌和免检产品标志、地理标志、能效标识、生产许可证、“3C”认证等专项执法检查。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健全“两级督查、三级监管、辖区负责、过失追究”的分级监管责任制;强化“黑名单网上公开,限期抽查复检,整改不力吊证”的重点监管机制,从源头上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巡查制度和溯源体系,建立健全企业质量档案动态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监管。整顿规范涉及民生的计量和标准,确保医疗卫生、贸易结算、能源消耗、环境监测等计量器具准确可靠。牵头单位:省质监局。

(二)突出食品安全,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继续围绕“五类产品、一个行业”即畜牧业产品、种植业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和餐饮业的主要食品污染开展全面治理和专项整治,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检测预警、企业信用、法制保障和宣传教育“七大”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监管,重点整治小企业、小作坊、小摊点、小餐馆和食杂店。加快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的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安全。牵头单位: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三)药品市场专项整治。依法规范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的质量管理,深入排查药品安全隐患,坚决打击涉及面广、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的大案要案。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加强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疫苗、检验试剂、一次性使用无菌输(注)器具、植入、介入材料等医疗器械,以及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监管;开展兴奋剂生产经营专项治理工作和电疗、磁疗、光疗物理设备和隐形眼镜市场专项检查。按照“两网”建设“示范县”的标准和要求,完善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以整治农村药品市场为重点,加大对边远山区及与周边省份接壤地区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牵头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四)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季节,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农村农资市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渔机渔具等行为。继续开展毒鼠强等剧毒鼠药的清缴置换,推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牵头单位:省农业厅。

(五)推进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我省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效,重点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对党政领导干部、行政执法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认真贯彻《2008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行动相结合,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加大侵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与保护知识产权重点企业的定期沟通协调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自我保护,大力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支持企业积极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牵头单位:省保护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深入地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努力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状况继续好转。工作重点主要包括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水上交通与渔业生产、民爆器材与烟花爆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建筑施工、旅游安全、特种设备和学校安全等十项安全专项整治。总牵头协调单位:省政府安办。

(七)打击走私。严厉打击走私贩私活动,对走私的重点区域、重点商品、重点渠道、重点主体实施严厉打击;进一步加强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推动对重点环节的整治和管理;加大对走私大要案的查处力度,加强检查和监督。牵头单位:省打私办。

(八)矿产开发专项整治。重点打击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持勘查许可证非法采矿等行为,会同相关部门关闭“禁采区”内采矿活动以及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破坏浪费资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矿山企业;严肃查处破坏矿产资源案件。牵头单位:省国土资源厅。

(九)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重点规范房地产交易环节,组织开展房地产中介经纪市场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监管,规范交易结算资金管理,保障交易安全。严格实行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实行持证上岗,查处未经备案的经纪机构和未注册的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从事中介经纪业务行为。加强房地产经纪合同“霸王条款”检查,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减少合同纠纷。牵头单位:省建设厅。

(十)价格秩序专项整治。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肃查处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组织开展惠农、教育、医药、通信、资源环境、技术监督、海洋渔业等行业的价费专项检查,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牵头单位:省物价局。

(十一)环境污染专项整治。继续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的环保专项行动。一是重点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排污问题,严厉查处环境污染与破坏水源行为;二是集中执法检查城市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和加工、造纸、电力、钢铁行业,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三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挂牌督办的环境案件进行环保后督察,确保查处到位、整改到位。牵头单位:省环保局。

(十二)开展串通投标违法行为专项整治。会同省纪委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纪律的手段,在集中力量查处一批串通投标违法犯罪案件的同时,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形成打击和防范串通投标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机制,有效遏制工程建设、土地、矿业、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中的串通投标行为,加强投标市场的规范化、法律化管理。牵头单位:省监察厅、公安厅。

二、着力治本,建立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长效机制

(一)注重预防和制度创新。认真总结推广七年来各个专项整治工作的好做法和经验,注重和加强规范市场秩序的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长效机制。对已经整治多年的领域要以规范工作为重心,加大建章立制力度,巩固专项整治的工作成果。特别是要注重和加强预防体系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方法进行探索,在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群防群治上下功夫,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政府监管结合起来,把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运用行政手段结合起来,加强市场经济秩序的源头治理,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市场引导、社会监督的格局。

(二)加强法制建设,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加强有关规范市场秩序的地方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健全和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对于亟需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有关部门要提出立法建议,主管部门要抓紧立法调研,做好法规、规章草案的起草工作。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充分利用政务网建立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衔接机制与信息沟通平台,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部门之间、行政执法与司法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建立健全执法线索通报、案件交接、联合办案、联动执法等工作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避免出现“应当移送而不移送”以及以罚代刑的执法现象,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

(三)创新监管方式,健全监管体系。理顺职能,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监督执法体制。实施全过程监管,建立从商品生产制造、储存、运输、批发、零售到使用消费等环节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强源头执法监管。实施分类型监管,建立监管对象信用等级分类制度,建立信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加强低信用等级对象的监管,提高执法监管有效性。实施群众性监督,执法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建立完善本部门举报奖励制度,落实举报奖励经费,充分调动群众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的积极性,健全行政执法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

(四)规范中介组织,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把规范、培育和发展中介机构作为今年整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部门要按照分工强化对行业中介机构的监管,坚决清理不合规范和违法的中介机构,抓好中介机构信用建设,扶持和培育一批品牌中介机构,带动和促进整个中介行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调动行业协会力量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把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作为发动社会力量抓整规的重要工作抓手。通过中介机构的有效运作,促进企业诚信自律,规范企业行为,延伸和强化部门对企业的监管。

(五)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部署,加快推进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行业建立诚信自律机制;加强对监管对象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信用的记录和奖惩,推行信用分类监管,推进行政监管部门信用监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行政主管部门之间信用信息共享,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依法实现联合监管;推进信用法规建设,大力培育信用市场需求,推动和规范信用服务行业的发展。

三、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整规工作舆论环境

围绕整规工作重点,加大整规工作宣传力度。各级整规办、宣传部门和专项整治牵头部门要加强对整规宣传工作的指导,突出宣传的社会性、群众性,增强宣传实效。要重点组织开展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大型宣传活动,反映全省整规工作的情况和成果,展示整规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各新闻媒体要积极配合整规工作,在全省范围营造舆论声势,大力宣传整规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并配合有关主管部门适时曝光大案要案,发挥舆论的威慑力量,始终保持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增强广大经营者、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倡导依法经营和诚信经营。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强整规宣传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主题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整规工作的舆论氛围,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四、加强领导,确保整规工作责任的落实

一要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整规工作的责任感。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整规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始终把整规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增强做好整规工作的责任感,继续坚持“围绕市场、注重机制、构筑平台、各方切入、强化责任、抓好基础、循序渐进、合力推进”的基本思路,认真总结经验,坚持不懈地做好整规工作,推动市场经济秩序持续好转,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二要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整规工作平台。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整规工作领导,把整规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要围绕整规工作重点和专项整治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专项整治工作平台,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问题会商制度。各专项整治牵头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牵头意识,承担牵头责任;相关参与单位应主动融入工作平台,依照部门职能承担相应的职责,加强与牵头单位的配合,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共同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三要加强督查,确保整规工作责任的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省政府对整规工作的统一部署,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单位,落实工作任务;要继续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整规工作行政督查和责任追究制的通知》要求,强化整规工作的行政督查,尤其是加强大案要案的重点督查。省整规综合办要强化督查督办,监察部门要会同整规综合办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及时追究不作为部门的责任,确保整规工作落到实处。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整规综合办关于福建省保护知识产权专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4]192号 【发布日期】2004-10-18 【生效日期】2004-10-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整规综合办 关于福建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政办[2004]19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经省政府研究,现将省整规综合办公室制定的《福建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年十月十八日

福建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省整规综合办公室

(2004年9月24日)

为有效遏制侵犯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行为,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科技创新,营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环境,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国务院决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现根据全国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4〕67号)的工作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我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

要通过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机制,提高全省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我省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良好信誉。

全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将以保护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为重点内容,以货物进出口、各类展会和商品批发市场、定牌加工、印刷复制为重点环节,以假冒商标、侵权盗版比较集中及国际影响较大的地方为重点地区,以知识产权权利人反响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这次专项行动的重点工作地区是:福州、厦门、泉州、莆田。重点打击食品、药品商标违法行为以及制售假冒驰名商标商品、非法印制驰名商标标识,制售盗版图书、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专利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确定本地区内的重点打击、整治区域及对象。

二、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根据国务院部署,我省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4年9月至10月)。省和各设区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深入动员,统一思想。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各地、各部门全面开展专项行动,省整规综合办和省直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专项行动的抽查和督查,并及时将行动情况报省政府、全国整规办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

(三)总结验收阶段(2005年7月至8月)。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和省直各有关单位做好专项行动的工作总结验收,并将总结验收报告于8月15日前报省整规综合办、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省整规综合办汇总全省专项行动情况总结验收报告后送全国整规办。

三、工作任务与部门分工

(一)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工作

1.总体工作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努力提高商标注册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商标注册工作,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大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有效保护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2.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以打击商标侵权、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核心,重点查办下列案件:一是在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商品上发生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二是影响较大的涉外商标案件;三是侵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专用权的商标违法案件;四是侵犯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地理标志专用权的商标违法案件;五是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的违法案件;六是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违法案件。

(二)保护著作权(版权)工作

1.新闻出版、版权、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照各自职责,依法规范著作权产品生产、登记、使用和交易,营造良好著作权保护社会环境。

2.由工商、新闻出版、版权、“扫黄打非”、文化、公安部门负责整顿和规范存在侵权隐患的图书、音像制品、软件交易市场;坚决取缔分布在车站码头、校园周边、人行通道、居民小区、娱乐场所和商厦附近销售盗版图书、音像制品、软件的不法摊点和游商小贩,特别是把主要城市的繁华商业区、涉外宾馆饭店、交通中心等作为重点地域,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面上清扫,深追深挖,彻底根除。要重点打击盗版教材教辅、盗版软件、非法复制和销售音像制品、经营走私盗版音像制品以及网上侵犯著作权等行为。要加大对图书批发市场、各类书店,音像批发、零售、出租门店,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企业和各类学校、考试系统的检查力度。

3.由版权部门牵头,文化、公安、通信管理、信息产业等部门参加,加强对软件预装领域和互联网软件传播的监管,查处非法预装和互联网非法传播侵权盗版软件行为。

4.由新闻出版、版权、公安部门负责,严厉查处非法光盘生产线。

5.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版权、信息产业、财政等部门参加,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人民政府使用正版软件的有关通知精神,做好各级政府部门的软件正版化工作,确保按国务院要求的期限完成,其中省级43个部门在2004年12月底完成,市县政府部门在2005年12月底完成。

(三)保护专利权工作

1.专利行政主管部门要负责增强专利保护、管理能力,加强专利行政执法,有效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的相关工作。要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等领域专利侵权行为,以及其他恶意专利违法行为;着力查办侵犯核心关键技术专利权的案件和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重点查处涉及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权侵权、假冒和冒充行为。

2.由专利、版权、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严厉查处冒充政府知识产权部门、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或其它合法组织,欺骗公众,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3.由药监部门负责,在审查药品注册时,严格审查各药品科研、生产单位的资料,将不侵权保证书或中药品种保护检索情况列为附件,保护专利权。

(四)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

由福州、厦门海关负责,全面贯彻落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和《海关关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风险分析技术、实现海关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风险布控等边境措施,提高查获出口侵权货物的效率。通过继续强化教育培训、规范执法程序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关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水平。要依法加大对进出境假冒和盗版产品的打击力度,从货运渠道和行邮渠道双管齐下,从审单、查验、放行、监控等监管环节入手,采取电脑布控、逻辑审单、舱单分析、重点查验多种手段相结合,对物流量大、商品种类繁多口岸的物流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分级排查,尤其是严加防范利用快递、邮递渠道采取化整为零手法出口侵权和盗版商品。在不影响进出口通关的前提下,适当加大主动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货物案件的力度,坚决堵住侵权货物的进出境渠道。加大对走私光盘等打击力度。加强国际合作,遏制假冒和盗版产品的国际流通。

(五)加强各类展会和商品批发市场监管

1.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版权、专利部门参加,加强对各类展会和商品批发市场的监管,要求展会和市场主办单位完善管理制度,引导进场经营者合法经营,加强自律,防止侵权产品进场交易。发现侵权产品的,要严肃查处。对侵权严重的展会和市场要责令限期整改,屡禁不止的要依法予以取缔。

2.由经贸、外经贸部门和贸促会负责并会同有关单位,督促相关主办单位在举办或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时指定专职人员,制定管理办法,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工作。要邀请相关部门驻会监管,防止参展单位展示、销售侵权产品,防止境外不法组织和个人通过展会组织造假和出口。

(六)加强定牌加工环节监管

由工商、质监、海关、外经贸、经贸、专利等部门负责,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利用定牌加工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各有关单位在办理技术引进、技术出口合同登记时涉及专利技术、商标、商号、软件版权登记的时候,应要求申办单位提供相应证书复印件,以正确确定产权的权属。对于成立“三资”企业过程中,涉及技术专利入股的,也需由入股方提供专利证书。要加强对加工贸易合同中定牌加工的管理,防止外方侵权冒牌形成假货出口。鼓励外向型企业做好在海关的专利、品牌产品登记备案工作,防止被造假。

(七)加强印刷复制环节监管

由新闻出版、版权、文化、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负责,加强对印刷复制各类出版物、印刷品、光盘、计算机软件及包装装潢、商标标识企业的监管,依法规范其经营行为,阻断非法侵权产品的印刷复制渠道,严厉查处非法印刷复制行为,取缔无证照经营地下印刷复制窝点,查处非法印刷及购买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案件。

(八)严厉查处重大侵权案件

各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据法定职能,针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和当地市场反响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侵权案件,查处一批大要案。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通力合作,提高办案效率,并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的工作衔接,依法及时移送涉嫌刑事犯罪的侵权案件。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查处涉嫌构成犯罪的侵权案件。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认真开展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立案监督专项行动,加大保护知识产权重大案件的立案监督;要重点开展对制售假冒驰名商标和名牌商品犯罪的立案监督工作,加大对侵犯国际知名鞋服商标权的犯罪和盗版教材教辅、盗版软件、非法复制和销售音像制品等侵犯著作权的立案监督力度。法院系统要立足于审判工作,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保护知识产权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坚决遏制侵犯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九)强化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教育

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把保护知识产权列入今明年整规宣传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专项行动宣传工作力度,办好一年一度的“知识产权宣传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普及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宣传我省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及先进典型,重点宣传这次专项行动,大力宣传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危害性,适当选择侵权典型案件进行曝光,宣传违法犯罪分子受惩处的情况,震慑违法分子。要把保护知识产权列入“四五”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全社会深入广泛地宣传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措施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专项培训,加强未成年人教育,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努力营造保护知识产权良好的执法环境。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特别是精通国内外知识产权规则的高级专业人才和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基层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增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

(十)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

工商、版权、专利部门要明确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设立标准,加强对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督管理,提高代理服务水平。支持和鼓励组建各类知识产权自律性、维权性组织或行业协会,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培育、发展和规范知识产权服务咨询、侵权调查与鉴定机构,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

四、专项行动中重要活动

(一)2004年10月至12月,由省工商局牵头,在全省开展打击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集中行动,全面查处违法行动。

(二)2004年10月至11月,由省版权局牵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04年打击软件盗版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打击计算机软件复制销售、非法预装及互联网传播侵权盗版软件行为,规范计算机软件市场秩序,保护计算机软件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三)2005年4月,由省整规办牵头,利用一年一度的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6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通过新闻媒体播报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新闻节目,发布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消息,全省各市县在主要街头统一悬挂标语,开展宣传、咨询活动,造舆论、造声势,营造公众自觉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四)2005年1月至6月,由省版权局牵头,会同各级“扫黄打非”办、工商、文化、公安部门开展版权执法大检查,对本辖区内的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计算机软件复制、批发、销售市场及流通领域进行执法检查,严肃查处侵权盗版行为。坚决取缔分布在车站码头、校园周边、人行通道、居民小区、娱乐场所、商厦附近等销售盗版图书、音像制品、软件的不法摊点,游商小贩。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树立文明城市形象。

(五)2004年10月至12月,由省知识产权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食品、医药等领域的专利侵权、冒充专利、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展开大检查与集中整治行动;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对全省大型商品批发市场开展专利专项执法活动。

(六)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福州、厦门海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进出境侵犯知识产权货物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大对邮递渠道“化整为零”或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七)2004年10月至12月,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面开展与药品监督有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调研,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药品领域的专利保护、商标保护、新药的行政保护、中药品种保护等问题进行专项检查。

(八)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省公安厅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全面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专项行动,以重点案件为突破口,坚持以“查源头、打团伙、端窝点”为原则,集中力量开展侦查破案工作。

(九)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省检察院部署全省检察机关继续开展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进行立案监督专项行动,对立案后的侦查情况逐案跟踪监督,防止立而不侦,侦而不结,推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查处。

(十)省高级人民法院部署全省法院系统2004年10月至12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知识产权案件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检查;2005年4月至6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专利、商标、商业秘密、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价值及其保护形式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

(十一)2005年5月至6月,省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组织对各地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工作进行督查。

五、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此次专项行动实行“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格局。省政府已成立省保护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督办重大案件。领导小组由黄小晶同志任组长,省公安厅、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省信息产业厅、省通信管理局、省文化厅、福州海关、厦门海关、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省药监局、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省政府法制办和省法院、省检察院等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放在省整规综合办。

各市、县(区)政府,省各相关部门也要相应成立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把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层层落实保护知识产权责任制,加强检查监督,确保专项行动落到实处。要建立和完善保护知识产权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因工作失职或工作不力,失职渎职,致使假冒商标、侵权盗版、泛滥局面长期不能扭转的,要依法严厉追究当地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各级整规办要做好全面的协调工作,掌握情况和进度,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是今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重点。我省是国家确定的此次专项行动15个重点地区之一。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履行承诺、适应国情、完善制度、积极保护”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保护知识产权的专项行动,为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营造发展环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

(三)建立健全保护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

工商、版权、专利、文化、公安、海关、质监等相关执法部门要协调配合,有效整合各执法部门的执法资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联系,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固定联系渠道,建立案件移送、情报信息共享,协作配合的有效工作机制。要探索区域间联合执法的有效途径,加强地区之间案件信息沟通、异地移送、调查取证,防止地方保护,使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分子无处藏身。对于跨省侵权案件,省相关执法主管部门可直接与兄弟省市对口部门联系,或向国家对口主管部门报告要求帮助查处,也可通过省整规综合办向国家整规办报告要求协助查处。要通过联席会议、情况通报、备案审查等方式,发现一批涉嫌犯罪的案件线索,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从根本上改变“三多三少”的状况,对达到定罪量刑标准的,要快送、快捕、快诉、快判。对涉嫌构成犯罪而未移送司法机关的,检察机关应依法加强监督,及时检查纠正。监察部门要加强行政监察。各地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和国内外市场反响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侵权案件,要通力合作、一查到底,逐步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保护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

(四)标本兼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在专项行动中,各地、各部门应在打击、查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同时,注重从法规、制度、体制上探索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机制。针对保护知识产权执法力量特别是版权和专利执法力量偏弱的问题,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充实执法力量,积极推动综合执法、联合执法,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针对侵权活动高科技、智能化、网络化的趋势,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执法监管部门信息互联互通,改善执法部门交通、通信、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装备和监管手段。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要把企业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情况列入企业信用信息之中,建立侵权企业“黑名单”,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做到信息共享、联合监管。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完善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高守法和依法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能力。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要规范受理企业投诉的制度。各级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要建立与内外资企业定期沟通协调的制度,听取意见和建议,对重点案件加强督办。主题词:经济管理产权保护方案通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整规综合办2007年全省整顿和规范%B8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7]105号 【发布日期】2007-05-28 【生效日期】2007-05-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整规综合办2007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07]105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整规综合办研究提出的《2007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2007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

(省整规综合办)

2007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一次全会、省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的实践要领,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方针,针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着力推进规范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建设,为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抓住重点,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2007年重点抓好食品与药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商业欺诈、医疗服务及血液安全、传销、农资市场、建材市场、房地产市场、安全生产、价格秩序的专项整治,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并按照国务院2007年整规工作要点和省整规三年(2005~2007)规划做好其它专项整治工作。

(一)狠抓食品安全,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07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7〕60号)的要求,继续围绕“五类产品、一个行业”即畜牧业产品、种植业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和餐饮业的主要食品污染开展全面治理和专项整治,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检测预警、企业信用、法制保障和宣传教育“七大”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监管,重点整治小企业、小作坊、小摊点、小餐馆和食杂店。加快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的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切实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牵头单位: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二)药品市场专项整治。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6〕209号)的要求,继续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专项行动,深入排查药品安全隐患,依法规范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的质量管理,坚决打击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的大案要案;组织开展药品和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的专项监督检查;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加强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疫苗、检验试剂、一次性使用无菌输(注)器具、植入、介入材料等医疗器械、以及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监管;以整治农村药品市场为重点,加大边远山区及与周边省份接壤地区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按照“两网”建设“示范县”的标准和要求,扩大覆盖面,力争年内有70%以上的县(市)达到“两网”建设示范县的标准,完善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牵头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三)继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效,重点组织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多渠道、多途径培训党政领导干部、行政执法和企业管理人员,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意识。认真贯彻《2007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加大进出口、展会、定牌加工、商品交易市场、印刷出版等环节的侵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加强鞋类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鼓励和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企业积极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继续推进全省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系统建设,完善与保护知识产权重点企业的定期沟通协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牵头单位:省保知办。

(四)严厉打击传销。认真实施《全国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方案》,集中力量查办涉及地区广、参与人员多以及诱骗学生、农民参与的大案要案,严惩传销组织策划者和骨干分子,摧毁传销网络,严密监控网上传销。开展无传销社区(镇、村)和学校活动,教育公众特别是在校学生主动远离传销,自觉抵制传销,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协同整治的局面和高压打击态势。严把直销市场准入关,查处违规招募、培训、计酬和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直销的行为。牵头单位:省工商局。

(五)坚决打击各类商业欺诈。一是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以药品、医疗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和美容服务、农资等领域和地方媒体、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媒介为重点,加强对广告的监管;完善和落实广告审查、广告活动主体市场退出、违法广告联合公告、广告企业资质认证和广告审查员管理等制度。建立媒体广告发布责任制,强化审查责任,引导媒体加强自律。牵头单位:省工商局。二是打击投资、招商、中介等领域各种形式的欺诈行为。牵头单位:省工商局。三是打击内贸活动中的商业欺诈行为。重点打击特许经营、商业促销、汽车交易等领域各种形式的欺诈行为。牵头单位:省经贸委。四是打击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中的各类商业欺诈行为。牵头单位:省外经贸厅。总牵头:省整规综合办。

(六)整治医疗服务市场和血液安全监督检查。继续加大医疗服务市场的整治力度,重点查处非法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行为;查处医疗机构超出登记范围开展诊疗行为;查处医疗机构违法发布医疗广告行为。继续开展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血液安全监督检查,严厉查处采供血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严惩组织或暴力胁迫他人卖血(浆)的“血头”、“血霸”,着力规范采血供血行为,防止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经血液途径传播。牵头单位:省卫生厅。

(七)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抓住重点产品、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季节,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农村农资市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渔机渔具等行为。继续开展毒鼠强等剧毒鼠药的清缴置换,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牵头单位:省农业厅。

(八)建材市场专项整治。一是重点打击生产、销售劣质建筑用钢材(主要是打击用地条钢生产建筑用材),遏制非法生产“地条钢”的反弹势头;二是严厉查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主要是人造板)等违法行为。重点整治问题突出的小型、个体的生产、销售和施工企业;加大力度整治辐射面广、管理混乱、经销假冒伪劣建材问题突出的建材市场,以及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域的交界处或城市新建小区周边自发形成的装饰装修材料市场等管理比较薄弱的地区。牵头单位:省质监局(其中打击地条钢由省打击地条钢工作领导小组牵头)。

(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依法整顿和规范安全生产秩序,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努力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状况继续好转。工作重点主要包括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水上交通与渔业生产、民爆器材与烟花爆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建筑施工、旅游安全、特种设备和学校安全等十项安全专项整治。总牵头协调单位:省政府安办。

(十)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紧紧围绕房地产开发建设和商品房交易中容易发生违法违规、权钱交易问题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对在建并已进入商品房预售环节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对有投诉举报的项目进行重点调查。检查房地产领域涉及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项目立项、规划审批、施工许可、预售许可等环节的违规审批、滥用权力等行为;检查房地产企业发布违法广告、囤房惜售、哄抬房价、合同欺诈以及违规强制拆迁等行为。牵头单位:省建设厅。

(十一)价格秩序专项整治。开展化肥、医药、电力价格和涉农、教育、涉企收费等专项检查,查处价格违法行为。查处商业促销、通信行业的价格欺诈行为。加强日常检查,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牵头单位:省物价局。

(十二)继续做好其它各个专项整治。加强反走私工作,重点打击进出口货运渠道价格瞒骗、加工贸易和减免税货物进口中的各类走私活动和走私货物交易行为,强化反走私综合治理,坚决防止走私回潮。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汽车配件、成品油、酒类、化妆品、手机和卷烟等行为,遏制非法拼装车、“地条钢”、“黑心棉”反弹势头,清理非法、虚假认证,严惩逃避强制性产品认证行为。规范银行个人理财等业务,打击银行业违法违规经营活动。打击非法发行股票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等行为,整治非法境外期货交易和变相期货交易。规范保险业经营行为,整治保险理赔难、销售误导和骗保骗赔。打击非法集资。查处网络炒汇、非法买卖外汇、违规收结汇等外汇违法行为。惩治虚开和接受虚开增值税发票、做假账、账外经营等偷逃骗税行为。整顿土地、文化、建筑、旅游市场和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做好省整规三年(2005~2007)规划要求的其它专项整治工作。牵头单位:省直相关主管部门。

(十三)抓好农村市场整治。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牵头加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整治和监管,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县”活动;省经贸委负责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农村药品安全的监管,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省卫生厅负责组织开展“公共卫生进农村”活动;省农业厅负责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省质监局负责推进中国(福建)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让放心农资和日用消费品入网上线;省工商局负责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

二、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和配合 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规办、公安部、监察部《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充分利用政务网平台,探索建立行政执法机关与同级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之间,上下级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网上衔接、信息共享”的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线索通报、案件交接、联合办案、法律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避免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应当移送而不移送,以及以罚代刑的执法现象。继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加强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

三、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按照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部署,进一步推进全省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贯彻落实《福建省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严格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坚持实行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推进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信用征信、评估、担保、调查、咨询等服务机构建设,推行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管对象,行业协会对会员单位的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培训,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四、强化领导,完善工作平台,落实整规工作责任制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整规工作责任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健全和完善整规工作组织体系建设,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确保整规工作的有序推进。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县(区)整规工作领导机构及其办公室,做好机构、人员、经费、场所的“四落实”工作,充分发挥其规划、综合、协调、联络、督查的职能作用。完善各个专项整治平台建设,强化牵头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和各参与职能部门的工作责任,健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分工,形成整治合力,推进各个专项整治工作的有效落实。要继续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整规工作行政督查和责任追究制的通知》的要求,加强整规工作的行政督查,完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整规工作责任制,确保整规任务的完成。

五、加大宣传,营造整规工作的舆论氛围

围绕整规工作重点,加强对整规工作重要意义以及整规工作中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的宣传。重点组织好“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诚信兴商宣传月”和宣传“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 ”等活动。各级各部门都要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突出宣传重点,制定宣传计划,落实宣传经费,切实做好地区整规和部门专项整治的宣传工作。新闻媒体要密切配合整规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为整规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整规综合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整%A1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整规综合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整%A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