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关于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精)

时间:2019-05-14 08:3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论文-关于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论文-关于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精)》。

第一篇:德育论文-关于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精)

关于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

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一向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而作为具体工作的实施者——班主任,教育好学生的要著之一,也是要做好德育工作。笔者认为,让学生知道怎样做“人”,尤为重要。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我最快乐的事就是和我的孩子们在一起,因为我爱教育这一工作。下面我向各位领导、老师们汇报一下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任劳任怨抓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探索自己的班级工作路子

(一)、在班级工作中,每学期初,我都要对自己的班主任要求重新定位,重新反思,总结过去班级工作的经验与不足。拟订新学期的工作目标和方向。

我的工作要求是:

(1)、要真诚地喜欢、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

(3)、要容忍学生在尝试中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4)、要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5)、要让每一位学生 都知道:我爱他(她),而不是隐藏在心里不说;

(6)、要适时鼓励我的 学生 :再加一把劲!

(7)、要心甘情愿付出,不求回报;

(8)、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思!

它提醒着我怎样面对新的一天中我的学生,提醒着我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创新。

(二)、用好四种方法。

1、角色互换。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常采用角色互换的思考方法,把自己当成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然后再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有一次月考发下试卷后,我们班的徐圣华同学打了71分,我主动借给他一分。因为我觉得,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关怀,是体谅,是鼓励我相信他下次一定能加倍还给我。

2、日记聊天室。我还常用写日记的方法与学生交流。日记上可以是对学生委婉的批评、善意的提醒;还可以是对学生改正错误的真诚鼓励和表扬。尤其是当遇到使老师盛怒的情况时,我更是选择了写日记。当面对 学生的错误时,有时难免大怒,这时去做工作势必要糟,我便采用写日记的方法。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机会,而且相信学生再找你谈话时对错误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

3、商量。我们所定的 法规、所选的“官”、所 举行的活动都是与学生商量的结果。商量是民主,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对学生的信任,是一切法规、一切活动能执行好的必要条件。

4、示范。我注意时时、事事、处处以身示范,如学习中范背课文,写下水文,写日记,练钢笔字;生活上注意衣着整洁,弯腰捡纸,提前到校,收到了虽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1、对后进生要转化。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1)拿起表扬的武器,大张旗鼓的表扬后进生哪怕是极小的进步,且随时发现随时表扬;(2)给后进生更多的爱;(3)注意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教育契机,每一点希望的火花);(4)让后进生上台唱主角,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5)允许后进生的错误反复,给他们反思的机会和时间。

2、对中等学生要优化。

中等学生常常是被忽视的一个占班级多数学生的群体。中等学生人数较多,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随大流的思想。既不愿冒尖,又不想落后,我对他们多次说:“今天的社会不能再等伯乐去挑千里马,而应该是千里马自己跑出来,证明给伯乐看。”

3、对优等生要强化。

(1)要让优等生树立为班级服务为荣意识,发挥自身特长,为班级建设出计出力。

(2)培养优等生抗挫折、失败的能力。

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在今天——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塑造学生的个性。是把我的学生塑造成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骨气、健全的人。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借鉴名师育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实践的过程中再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0051221

第二篇:德育论文浅谈初中德育教育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经过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一点德育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说服法

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 ”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下面谈谈我作为班主任的一些常用方法。

(二)情感陶冶法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高中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高中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三)实践锻炼法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高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

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四)耪样模仿法

耪样模仿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班主任,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我曾带过一个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

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去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

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入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深刻而又沉重的变迁。道德作为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随着经济生活的变革而变革。在社会日益趋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不可避免地卷入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制。升学教育中,智育被抬到无限高的地位,德育则乏人问津。尽管这一做法意味着与教育完整性的背离,但从多方利益出发,这种现象似乎已约定俗成。“德育为首”成为一句喊得很响做得很虚的空话。虽然今天素质教育以不可阻当之势对抗着“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但考试制度不变,德育地位仍难从根本上提高。

抛开外在因素,探求本质原因,中小学德育工作出现种种弊端其根源在于自身。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还有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心理品质、价值标准

与以往学生相比已大不相同,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都未能及时地对这一点科学分析、科学对待。依然采用陈旧的教材和落伍的方法,使德育工作更难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切实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走出学校德育工作误区将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具体细致的系统工作。除学校常规教学外,还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军民共建、跨学校跨地区互助活动等渠道,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所需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平等竞争思想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向深层次的心理品质教育延伸,向高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扩展,将养成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同步发展,成为道德品格完善的新人。

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育人方向,根据学生实际来制订计划、开展活动。各班级、各年级、学校总体都要积极宣传新人新貌、好人好事;开设事迹展馆,提倡文明礼貌、社会新风尚;强调思想进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好德育基地,配合教学,强化德育效果,学校应建立健全学校、家庭长期联系制度。一方面帮助家庭了解学生品德发展情况,并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确立家庭教育任务,互相弥补不足;另一方面根据家庭教育是互动教育的特点,通过子女成长影响家庭的价值观。形成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总之,充分发挥各渠道优势,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效果,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

第三篇:关于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体会

中职德育新课程改革是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进程中又一次质的转变,无论是给学生,还是给教师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中陈旧的成分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教师作为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必然会成为这些碰撞和冲突的第一个体验者。所以当教师满怀憧憬地迎接新课程时,也感受到要适应新课程需要面对更大的成长压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尚未建立,又要放弃自己所熟悉的某些教育教学方式,这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无异于一场痛苦的抉择。于是,在与新课程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过程中,“新课程,想说爱你不容易”成为许多教师面临的首要困惑。

我们都感受到了现行教育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教育本身也是需要不断发展的事业,那么改革就是每一个教师都无法回避的、迟早都要面对的问题。改革就意味着改变和尝试,必然会遇到困难,必然会带来阵痛。作为改革中的一员,我们教师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不是选择改或者不改,而是如何向好的方向改进,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不断调整自身,去适应这种变化,以达到教育变革和自身发展的最佳结合,而不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拒绝成长。每一位教师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在自己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下,你应该以何种心态应对新课程。这当然是你个人的选择,但现在改革已经箭在弦上,每个教师都不可回避地需要扪心自问:面对新课程,我究竟准备好了没有?

《职业道德与法律》等新教材的推出如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到中职德育中,让我们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感觉是如此和煦、温暖。它的出台,正是对多年来那种死水一潭旧课堂教学的打破,是对旧模式的扬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主体,让课堂中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教材中既有具体化、生活化的“镜头”情景分析,又有比较抽象的正文、辅文,还有“互动空间、链接”等等,栏目交叉、正辅结合、图文并茂、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使德育不假、不空、可信、可为。可是,相对于教师的把握、驾驭教材、超越教材的能力要求相应地提高。它需要我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怀着对德育教学的无比热爱,对学生的高度负责,不断实践、反思、创新。但愿我们所有的德育课老师能静静地品味新德育带来的甘苦,生活带来的甘苦,修身养性,保持宁静安乐的精神世界,不负德育,不负生命。这也权当是我个人对“新课标”的另一种感悟吧!

第四篇:德育论文浅谈初中德育教育7.3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

香山中学

曹丽丽

教育在改革,但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经过多年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一点德育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说服法

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 ”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下面谈谈我作为班主任的一些常用方法。

(二)情感陶冶法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三)实践锻炼法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高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四)耪样模仿法

耪样模仿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班主任,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我曾带过一个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去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

抛开外在因素,探求本质原因,中小学德育工作出现种种弊端其根源在于自身。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还有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心理品质、价值标准与以往学生相比已大不相同,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都未能及时地对这一点科学分析、科学对待。依然采用陈旧的教材和落伍的方法,使德育工作更难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切实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走出学校德育工作误区将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具体细致的系统工作。除学校常规教学外,还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军民共建、跨学校跨地区互助活动等渠道,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所需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平等竞争思想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向深层次的心理品质教育延伸,向高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扩展,将养成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同步发展,成为道德品格完善的新人。

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育人方向,根据学生实际来制订计划、开展活动。各班级、各年级、学校总体都要积极宣传新人新貌、好人好事;开设事迹展馆,提倡文明礼貌、社会新风尚;强调思想进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好德育基地,配合教学,强化德育效果,学校应建立健全学校、家庭长期联系制度。一方面帮助家庭了解学生品德发展情况,并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确立家庭教育任务,互相弥补不足;另一方面根据家庭教育是互动教育的特点,通过子女成长影响家庭的价值观。形成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总之,充分发挥各渠道优势,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效果,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

第五篇:德育论文——高中生德育教育之我见

高中生德育教育之我见

[摘要]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即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 也是管理好班级的重要保证,还是培育学生的关键所在。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关心、爱护学生是德育的核心。

[关键词] 班主任;德育;方法

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全方面的,多层次的,多标准的,是要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的。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德育教育又是一个学校教育的主要的组成部分, 特别是中学教育。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直接的影响着整个班的学生的人生的发展!用心,细致的去做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一、了解学生心理,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不只是文化的传递者,还要求教师塑造学生的心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对于一个人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心理作为一个人的内部世界,是决定着人的行为与思路的。从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展情况来看, 中学阶段应该是一个多变的阶段, 也是成型阶段,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时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对于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自然也是受到影响的。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做到处理之前对于学生的心理做到科学的把握,差别化的针对不同学生做出对应的处理措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极佳效果。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对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在平时严肃治班的同时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学生的个体情况,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区别,将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二、尊重学生个体和教育的规律,循序渐进

对于班主任而言,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学生,那是司空见惯的,有时候可能还是顽固得“油盐不进”。常常使得班主任伤脑筋不已。对于这样的学生,一定要从关爱的角度出发,常含包容的心态,对其教育一定要体现出尊重与爱护,顽固的人都是外刚内弱的人。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教育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足够的耐心,也要长期有步骤的指导。班主任教育学生,要经常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提出良好的愿望,特别还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三、疏导学生心理,保持健康心态

高中学习的压力很大,一个是知识的本身,还有就是来自家长和学校的期望。在高压力的学习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表现为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开展一些主题班会和团体活动。用故事和事例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目前的处境,正确的认识到问题所在,用实际的事例发展联系理论,培养自身的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关爱学生的生活,消除隔阂

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往往比任何的人都要大,而且这种距离通常都不太容易拉近。但是,人与人是非常忠于感情的。情感的交往是同时的、对等的。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想要很强的执行力,只靠约束是不可靠的。从一开始就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的从行动上关心爱护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这个过程中,跟学生的关系也会拉近,成为他们的朋友。有助于后期的工作和教育,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达到了教育的最终的育人目的。

当然,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还又更多的方面和细节,方法和措施也是灵活多样的,但是我认为,抓住心理,遵循规律,体现关爱,消除隔阂,以尊重的教育理念去做好德育工作,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下载德育论文-关于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论文-关于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低年级德育论文: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初探(推荐阅读)

    小学低年级德育论文: 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初探 【摘 要】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要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坚持正......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论文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于洪区北陵中学 2013.3.1 摘要:新课改下德育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种任务,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是我们面对的新的课题。高......

    德育论文——小学生德育教育之我见(共5则)

    小学生德育教育之我见 王勇欢 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全方面的,多层次的,多标准的,是要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的。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德......

    中职生德育教育体会

    中职生德育教育体会 一、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教育者的认识不足 大多数教师都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班主任的事,其他教职工只是配合而......

    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

    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

    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教师:王敏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

    中学生德育论文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中学生德育论文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初高中学生,正由儿童向成......

    关于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关于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学生的日常基础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琐碎、细致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说其琐碎,是因为其包含的内容较多,处理不好,会牵扯到我们很多的精力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