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洋溪中学2018届政治中考备考
洋溪中学2018届中考政治复习备考方案
初三政治复习计划
一.中考政治复习计划,一般分为三轮:
第一轮:三月底到四月底之前,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反复落实基础知识,先概念后原理,学会整理知识,查漏补缺,认真钻研教材,在练中发现问题,不留知识疑点,达到“准、全、牢、熟”,把知识梳理一遍。因此,复习时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先按照“课题——节题——框题——目题”的顺序再次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一棵知识大树的枝干。然后回归课本,仔细阅读教材,把每一“目题”下的知识点填充到图表的对应位置,使知识大树枝叶丰满。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全面,有利于同学们把握知识之间、节与节之间、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考试中同学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这些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第二轮:五月初—五月底,知识整理阶段。以知识的联系运用为主,进行整理。复习要注意:
(1)着重各课的重点、难点及重难点之间的关系。
(2)适当地打乱章节顺序,将相关知识合并,做到融会贯通。
第三轮:六月初—会考,社会热点专题复习阶段。充分利用《中学生中考时政导航报》提供的知识内容,结合学年度发生的国内外重 大时政划分专题。
练习以选择和资料分析为主,加强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多 选典型的题练习及2017年的较好中考试题。二.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工作
在总复习这段时间里,要学生牢固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同时要具有更广的时事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上课专心听讲:
就是集中精力,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听清楚。要记好课堂笔记,课堂上积极发问,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的理解。中考复习不同于平时的复习,要以实际出发,凡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一带而过;凡是容易误解的,要正误对比;凡是难以理解的,要重新学习。在方法上,不要象平时学习新课一样一节一节的慢慢学习,要将教材上的知识串起来,要认清各部分知识横向、纵向之间的相互联系,虽然打乱了教材的编排顺序,但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更牢固的掌握知识。
上课专心听讲,还要把握住识记、理解、运用的要求。首先,识记:是对有关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现和再认,就是记住。考试改革后,虽然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减少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还是需要识记,这类知识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其次,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概念、原理、观点进行转换或解释、推理。理解可分为理解概念或原理。理解概念,也就是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懂”字当头,不是“背”字当头。再次,运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应用于新材料、新问题中,分析解决那些教师未曾讲过的问题。即“情境出在课本外,道理落在课本中”,有较强的时代感,不仅要“懂”,而且要在“用”上下工夫。这一层是对知识掌握提出的更高要求,把知识和材料巧妙地结合起来,出人所料又不出所料。
(二)多练:
复习中的“多练”并不是搞题海战术,使学生负担加重,而是通过多种题型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掌握基础知识。“多练”要求我们首先要精心选择题目,由浅入深,要采取多 种形式,如口头回答、讨论、试卷分析等。在复习教学中要积极创设一些模拟现实问题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情境中,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和理解。多练要注意练习的题目要对应中考,其次,要培养临场经验,经过平时考核和模拟考试,力求把题答准答全,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知识水平。
(三)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生活。
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关心时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政治课具有时政性的特点,这也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最大特点,不仅考查知识,还考查运用知识分析国内外重大时事的能力。
(四)整理归纳、查漏补缺。
临近中考的复习中,要让学生自己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把零散的知识点理成“线”再织成“网”,做到既能分散又能集中,使自己能灵活地掌握知识,及时补缺堵漏,不留后患。把单元、章节的内容纳入整体知识体系中去把握,要指导学生搞清一单元一课一节的内在结构,又要挖掘不同的单元、课、节等之间的有机联系,使知识以网络化呈现,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自由的发现知识和领悟创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经过这样的解析、挖掘、创新,最终一定会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学生能力必然会有较大的发展,适应中
考的考试题型。
(五)学会审题和解题的方法:
审题实际上是一个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也是对试题作出准确回答的关键。考生在审题时常犯的毛病有两点:一是拿到试卷后,为了赶时间而急于作答,审题不认真,观点不全,内容不充实;二是审题错误,所答非所问,答案不切题意要求。为此,在审题时要注意三点:首先审题时头脑要冷静,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其次在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意要求的前提下,拟答案要点,确定答题范围,另外,要抓住关键词,突出重点,试题中的关键词如题目中的“眼睛”,抓住了题眼就等于抓住了答题的根本,从而突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最后,在答完试卷后,不要急于交卷,应将题目与答案对照检查,发现错误与遗漏之处及时修正和补充。
总之,中考前的复习方法,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究竟如何是最佳的复习方法,是对我们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的新的挑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第二篇:洋溪中学2016春工作计划
洋溪中学2015-2016学第二学期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法治校,遵规办学,向管理要质量,向行动要效果,精抓实干,开拓创新,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工作目标
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在本学期工作中,我们的具体工作目标是:教学质量全县第三,德育工作、安全工作、学校管理在全县获奖。
三、工作分工及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此项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刘思艺、徐明负责具体办公。
2、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调动教学工作积极性,让全体教师在实干中成长。
3、继续实行教师上下班签到制度,严禁教师用上班时间干私事。
4、坚持间周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政治学习内容必须包括:教育法律法规、《贵州省义务教育条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
5、根据《印江自治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试行)》(印教发【2013】37号),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严格考核,对违纪违规教师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6、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充分实行民主管理。本期至少召开一次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坚持实行校务公开。会议必须有:学校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教师提案和修改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7、建立完善慰问离退休及困难教师制度并开展慰问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工会必须组织离退休及困难教师座谈会,教师节、春节、老年节等重大节日,必须对开展慰问活动。
8、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签订责任书;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和廉政风险防控及行风建设工作。要求开展廉政建设进校园活动,签订各种责任书、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有廉政风险防控及民主评议行风活动。
(二)加强学生管理,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1、此项工作由黄绍游负责,徐明、张小军具体办公。
2、加强学生学籍信息系统管理,问题学籍人数不得超过录入学生总数的0.6%。且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做到“四对账”、“四一致”。
3、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不举办重点班。
4、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有《留守儿童档案》、“留守儿童之家”(本期必须挂牌),同时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亲情电话。
5、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沟通,本期至少组织召开一次以上家长会议,每位教师开展家访活动不得少于5次,想方设法争取家长配合支持。
6、加强寄宿生管理。宿舍管理由雷三学、张德英专职管理,由黄绍游督促检查。学生寝室门上或门框旁,必须有寝室住宿学生照片、姓名、班级等。室内要张贴作息时间表及管理制度,做到夜间巡查、登记有记录。学生上课或外出期间,必须上锁。
7、本期举办一次五四文艺汇演活动。
8、本期排练并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运动
(三)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此项工作由余军负责,徐国飞负责人具体办公。
2、严格执行铜教基发【2009】72号文件,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课程。不得挤占音、体、美等课用于其它教学。
3、坚持实行教学常规月检制度,做到有记录、有通报、有整改、有效果。有月检记录,有检查情况通报。
4、加强校本教研工作,本期学校必须举办一次以上的校级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必须要有方案、总结等相关资料。
5、加强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执行印教发【2013】31号文件规定,每学期听课:校长不少于30节,教务(导)处主任、副主任不少于20节,其他行政人员不少于15节。
6、深入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做到“四纳入”(一是要纳入各类计划安排部署;二是要纳教学常规规范管理,三是纳入培训教研学习提升;四是纳入绩效考核。)、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专题教研活动、教师自觉主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本期必须开展一次以上的学科渗管法制教育专题教研活动,教师教案中必须要有法制教育内容。
7、教仪、图书管理规范。教学仪器室、图书室干净整洁,有专人保管,并进行分类编号、登记造册建帐。贵重仪器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进行专室、专柜存放,双人双锁管理。
8、仪器室必须悬挂和及时规范填写《仪器借还登记薄》、《仪器报损登记薄》和《实验通知单》。
9、学生必须有图书借阅登记册、分班借阅情况统计表(包括班级名称、学生数、借阅册数、生均借阅册数)。且每年(学年)全校学生生均图书借阅册数不得少于10册。
(四)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认认真抓好德育工作
1、此项工作由张小军负责,团委和各班主任具体办公。
2、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每班本期不得少于5次,一年不得少于10次。
3、坚持升降旗制度,坚持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除雨天外,必须每周一次升降国旗,并进行国旗下的讲话。
4、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教育活动。
5、加强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做一个适应社会的有用的人。
6、加强班主任建设。建章立制,落实好班主任工作职责;加强班主任培训及班级管理研讨,开展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加强班级量化考核,除班主任固定津贴之外,增加量化奖励。
7、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切实有效的法制教育。并认真抓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确保我校学生懂法、守法。
8、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针对全校师生的法制教育讲座。
9、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和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开展好各种德育教育活动。
(五)加强管理,明确职责,确保安全工作横到边,纵到底
1、此项工作由黄绍游负责,门卫、宿管和各班主任负责具体办公。
2、进一步加强学校警务室建设。警务室制度、警务室牌、警务灯箱、安全器材专柜必须齐全,警务室台账登记必须规范、及时,警务室做到整洁规范。
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本期必须做到经常安全隐患排查和一次以上全校性的安全教育活动,保证年内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4、加强卫生知识教育,保证我校不要发生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事故。
(六)做好后勤保障,让学校有序运转
1、此项工作由周立志负责,冯浩、张连文、张文彪、韦兴国具体办公。
2、严格执行“校财局管”相关规定,合理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每年(学年)初,要合理编制经费预算。大宗物品采购,必须执行《印江自治县人民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不允许存在任何乱收费现象。
3、建立学校固定资产台账,做到账物相符。
4、学生课桌面不允许出现乱写乱画现象。教室、学生宿舍、楼道、走廊等墙壁,不得出现新的画痕。对原有画痕进行处理。
5、教室、学生宿舍门窗等基础设施破损后必须及时修缮,不准拖延。
6、建立健全食堂账务制度(资金帐、物品采购台账、物品出库台账、留样及消毒台账);学校食堂“三证”齐全;坚持食品48小时留样制度。保证食堂卫生经常干净整洁。
(六)搞好环境卫生,净化育人环境
1、此项工作具体由吴爱负责,各班主任具体办公。
2、室内、外干净卫生,各种设施、物品摆放规范有序。一是做到普通教室、专用教室、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及走道、楼道等地面、桌面无尘土、垃圾。二是保证普通教室、专用教室、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等各种设施、物品摆放整齐。
3、学生厕所、食堂及操场、排水沟、花池、建筑物四周等无脏乱差现象。
4、学校建筑物醒目位置必须悬挂党的教育方针、校训、《贵州教育精神》、《贵州教师誓词》等。
5、学校楼道墙面空间,要有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师生书画作品。
6、充分利用校园围墙或其他闲置墙面创办专栏(墙报);专栏(墙报)、橱窗做到每月更新一次内容。
(七)加强制度建设和资料管理,保证管理工作有依有据
1、此项工作由文永高负责,校务会成员协助。
2、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印发给全体教职工。
3、规章制度必须经学校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4、规章制度要覆盖行政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培训教研、学生管理、教仪图书管理、后勤管理、绩效考核、职务评聘、评选选优等。
5、规章制度不得抄袭。
6、执行制度必须公平公正。
7、加强各类文字、表册及图片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集中存放工作,做到资料建设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分类清楚、方便易查。
(八)学校人员分工
唐旺(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
徐明(代工会主席):负责学籍管理、工会、关工委、各办公室考勤、收交周计划、周周总结后汇总印发给老师。主要职责是:督促考核非上课工作量人员工作,并作好记录。
文永高(办公室负责人):
1、负责OA平台(早晚各读一次),把所有文件打印放在校长办公桌上,另根据分工分发安排到相关办公室工作人员,并督促完成相关工作。
2、工作计划收交、汇总;工作总结收交、汇总;各种职责汇总;各种考核管理制度汇总;考核数据汇总等等。
3、值周工作安排、督促、管理。根据工作实际及考核指标,设计行政值周记录、教师值周记录,制定值周教师职责和督查记录等。
4、统筹协调学校日程安排,制定学校综合性工作方案(比如:报名的日期、时间、地点、人员等)、准备综合性工作资料。
5、其它综合性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及其它工作。刘思艺(办公室助理):负责考勤统计、党建资料建设、师德师风统计及考核、政治学习资料准备、记录及汇编、办公室接待及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余军(教务处负责人):负责教研教改(职责、考核)、“四室”管理(职责、考核)、继续教育、“新两基”、“9+3(”含中职招生)、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及教务处其它工作。
徐国飞(教务处助理):负责课务安排、月考及评卷安排、体质健康测试、音体美教师的职责及考核、教师培训、教学及文体竞赛工作,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工作量:周6节)
黄绍游(政务处负责人):负责安全工作、宿舍管理工作、门卫工作、学生思想教育及处理工作。
张小军(政务处助理):班级及班主任考核、德育工作。吴爱(团委书记):负责团委工作、卫生工作、大型活动策划安排工作。
周立志(总务处负责人):负责预决算,固定资产管理、维护,物品采购、食堂管理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冯
浩(报务员):负责学校财务、采购工作。
2016年3月1日
第三篇:2018中考政治备考知识点整理
目录(政治)
内 容
--------------页码
【篇一:加强法制观念】--------------------2 【篇二:社会主义建设-----------------------
2-3 【篇三:相亲相爱一家人--------------------
-3 【篇四:国建宪法日设立的意义】-----------
国情国策篇————————-----------------4-6 2018年中考政治重要观点整理之法律制度-----7-8 2018年中考政治重要观点整理之心理健康---8-10 综合汇总()------------------------------------10-14 2018中考政治:关于“一”的知识点-----15 2018中考政治:关于“两个”的知识点------16 2018中考政治:关于“三个及以上”的知识点------17-18 2018中考政治:关于“十六最”的知识点--18 2018中考政治:关于“十个前提”的知识点--19 2018中考政治:关于“十五个根本”的知识点--19 2018中考政治:关于“十个前提”的知识点----20 2018中考政治:关于“8个原则”的知识点----21 2018中考政治:“7个标志”的知识点----------21 2018中考政治:“9个重点及重要”的知识点----22 2018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以关键词整理)-22 “四主”类 : “基本”类、“基础”类------------22-23 “根本”类 :、“本质”、“实质”、“性质”类:、“集中”、“集中体现”类---23
“集中”、“集中体现”类“制度”类、“核心”、“中心”类-----24 “关键”类、“目的”、“目标”类“原则”、“原因”类--------------
25、【篇一:加强法制观念】 2018中考政治备考知识点整理
(一)青少年需要树立的法制观念。
1、宪法至上的观念。
2.遵纪守法,尊重社会道德的观念。
3.珍惜权利,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
4.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观念。
5.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观念,青少年要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观念。
6.坚决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统一的观念。
7.依法保护自己的观念。(青少年学生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8.依法保护环境的观念。(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二)法律含义及其作用。
1、基本特征: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我国法律作用:保障社会公共生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三)树立宪法意识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
2.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有: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未成年子女要求父母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合法财产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有政治自由权利和选举权、被选举权,批评权,建议权。公民义务有:赡养父母、受教育、依法纳税、维护祖国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守法和*的义务。
(四)依法
1、要学法、懂法:明确自身权益和义务。
2.要守法。
(1)青少年为什么要守法?:因为A.法律代表国家的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B.我国法律体现人*志,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C.只有自觉守法才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守法是公民的义务。所以,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青少年要平等的守法,违法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2)青少年如何守法?:要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力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范围。自觉履行义务必须自觉做法律所规定的时,不做法律所禁止的事。
(3)用法、:用法就是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履行法律义务,促使自己健康成长;*就是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通过斗争维护自身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这也是公民的义务。
【篇二:社会主义建设】(一)生产力的观点
1、重视生产力中劳动者的主导作用。
2.发展生产力的作用: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以及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社会主义建设
1、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点)
社会主义本质决定我国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实现了人 民当家做主,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成就)
2、我国当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为:生产力水平较低;科技和民族文化素质不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差距)
3.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1)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2)要团结依靠全国各族人民。
(3)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动力)。
(4)坚持自力更生原则,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5)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4.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以德治国。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依法治国。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高公民*法制观念。
5.治国战略
(1)科教兴国战略①实施原因:A.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他们是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他们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生产力有推动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C.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技、人才竞争,而我国科技和民族文化水平还不高,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D.科技的竞争关键又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关键靠教育,所以我们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具体措施: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人才,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篇三: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关于孝敬父母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爱子女胜过爱自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2)父母在生活上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3)父母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4)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必须履行的义务。(精神上安慰、生活上照料)
2、怎样孝敬父母?
子女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对父母要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
二、学会与父母沟通
1、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因素:(1)心理方面: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逆反心理(原因、表现)的支配下,对于父母的批评产生抵触情绪,感觉与父母沟通困难,影响沟通。(2)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也影响沟通。
(3)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生活经历不同,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影响与父母沟通。
2、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1)要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的唠叨,这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理解父母的殷切希望,体谅他们在关爱方式上的不当;理解父母也有烦恼,希望得到子女的安慰。
(2)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尊重父母的个性和优点;当与父母有矛盾和冲突时,作出必要的让步;与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回避、疏远和顶撞。(3)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主动和父母聊天,和父母开展一些增进感情的活动,交换彼此的看法等。(结 【篇四:国建宪法日设立的意义】 合13页的技巧和方法)。
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
国家宪法日的意义——《决定》指出,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过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1、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2、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3、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2018年中考政治重要观点整理之法律制度
2018年中考政治重要观点整理之心理健康 2018中考政治:关于“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P107/108)
2.一个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知124)
3.一个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知108)
4.一个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知118)【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5.一个最可靠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奥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知123)
6.一个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知139)
7.一个重要指导方针、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知118)【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8.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知144)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知119)
10.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知3/知101)
11.第一继承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知98)
12.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第一原则:保护生命(NP29:知12)
13.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民族平等(NP105:知1)★一个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知128)
★一个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知129)
★一个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的根本利益(知117)
★一个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113)
★一个新的战略起点:机遇和挑战同在(知173)
★一个崇高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青春(知183)
★一个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知181)
★一个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知182)
★一个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知121)
★第一资源:人才资源(P156)2018中考政治:关于“两个”的知识点
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P107)
2.两个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知87)
3.两个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知146)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知156)【社会保障制度(也属于经济制度)】
4.人民代表产生的两种方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P115)
5.当今时代的两个主题:和平与发展(知168)
6.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知96)
7.知识产权同时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人身权和财产权(知102)
8.导致挫折的两个方面的因素:外在的客观因素(通常难以控制)和内在的主观因素(多数可以控制)(知32)
9.成才的两种因素:内因和外因(知187)
10.发展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素质,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知116)11.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NP25:知6)
★两个“小康”:总体小康(2000年)、全面小康(2020年)(P5)
★两个必由之路:勇于创新是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知41)
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NP107:知12)
★两个根本途径: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艰苦奋斗(知185)
解决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P107/133)
★违法行为的两层含义: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NP35:知30)
★树立法治观念的两层含义: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知89)2018中考政治:关于“三个及以上”的知识点
1.“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知115)
2.“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知148)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知138)
4.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知25/知164)
5.开放的世界要求我们青少年: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切实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知177)
6.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知151)
7.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股份制企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知153)
8.人才,从内涵上说(三要素):一是有知识、有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贡献(P156)【人才的含义(知186)】
9.四个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P105)
四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P4)
10.五个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民族区域自治
11.五个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外开放战略
1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知61)1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知81)
14.主体:竞争的主体是:人(知59)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知60)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知78)
经济制度中的主体: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知146、知156)
★三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108笔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知114)
★三大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NP105:笔记)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知2)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知4)
★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NP34:问11)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NP35:知31)
2018中考政治:关于“十六最”的知识点
1.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知124)
2.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知135)
3.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知85)
4.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NP107:知9)
5.承担的责任,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最重要的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知17)
6.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知88)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知123)
8.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知125)
9.最基本的权利:人身自由权(NP38:知47)
10.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141)
11.最根本的、起着决定作用的理想:社会理想(知180)
12.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知182)
1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131)
14.法律的最主要特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NP34:知25)
15.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生命健康权(NP27:知8)
16.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情感:爱国(NP46:知69)2018中考政治:关于“十个前提”的知识点
1.合作的前提:分工(知45)
2.良好合作的前提:公平(知54)
3.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有法可依)(知82)
4.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知144)
5.我国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前提:自主创业、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知160)
6.和平与稳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知175)
7.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知178)
8.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NP107:知8)
9.行使任何权利的总原则/前提:依法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知143)
10.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民族平等(NP106:知3)
2018中考政治:关于“十五个根本”的知识点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113)
2.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知139)
3.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P112)
4.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134)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知125)
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知120)
7.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艰苦奋斗(知185)
8.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P133)
9.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知80)
10.合作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客观要求(知44)
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131)
12.对外开放/走向世界/加入WTO的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发展(P138)
13.民主政治建设(如:人大制度)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P113)
14.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国家能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知48)
15.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时代课题:和平问题(知175)
2018中考政治:关于“十个前提”的知识点
1.合作的前提:分工(知45)
2.良好合作的前提:公平(知54)
3.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有法可依)(知82)
4.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知144)
5.我国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前提:自主创业、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知160)
6.和平与稳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知175)
7.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知178)
8.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NP107:知8)
9.行使任何权利的总原则/前提:依法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知143)
10.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民族平等(NP106:知3)
2018中考政治:关于“十五个基础”的知识点
1.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NP24:知3)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知152)3.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知23)4.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知64)5.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知86)6.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权利(知94)7.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知145)8.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诚信政府(知67)9.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知144)10.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知178)11.综合国力的基础:经济和科技实力(知169)12.社会主义各民族间的团结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NP106:知5)13.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是:各民族的团结(NP107:知8)14.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NP47:知75)15.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NP48:知84)
2018中考政治:关于“8个原则”的知识点
1.善于合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共享合作成果(知53)
2.竞争的基本原则: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知58)
3.在分配继承遗产时:要遵循男女平等、养老育幼、和睦团结、互谅互让的原则(知97)
4.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知157/知158)
5.行使任何权利的总原则/前提:依法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知143)
6.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第一原则:保护生命(NP29:知12)
7.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民族平等(NP105:知1)
8.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原则: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NP107:知9)2018中考政治:“7个标志”的知识点
1.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标志: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完成 3.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P99)4.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的标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知110)5.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知19)6.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依法治国(知76)7.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165)2018中考政治:“9个重点及重要”的知识点
1.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知68)2.重要指导方针、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知118)3.重要战略机遇期:21世纪头20年(知174)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知15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知154)6.关心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健康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P8)7.诚信学习、诚信考试,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诚信,是对自己负责(P68)8.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P10)9.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P79)
一、“四主”类
2018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以关键词整理)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P38)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十一、“关键”类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少生。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者。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十二、“目的”、“目标”类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发展。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材P114“六个更加”。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管理。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 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第四篇:政治中考备考策略
关于初中政治中考复习策略的思考
忙碌而紧张的中考结束了,回顾初中政治中考复习备考过程,中考复习的效果如何?反思一下自己的政治复习备考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要详实
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复习过程中首先要有一个系统详实的计划,我的计划如下:
1、第一阶段复习(3、4月份)教材基础知识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复习要“过四关”
⑴记忆关。必须做到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
⑵对比关。把全册教材知识按“原因类、意义类、本质类、基础类、根本类、制度类等类别进行分类训练,做好对比复习,避免混淆。
⑶系统关。按照全书——单元——课——框的模式建立全册知识体系,做到知识系统化。
⑷基本技能关。通过习题的训练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与策略
2、第一阶段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中考试题按难、中、易为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的70%。中考很多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因此要使每个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准确。
⑵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分类比较、归纳总结,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⑶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上、中等的学生,课堂教学实行“低起点、快反馈”的方法。
⑷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学生学好政治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尽量保证有升学希望的学生每节课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2、第二阶段复习(4月份)时事政治专题阶段
(1)中考时事政治的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了解。二是中考试题中用时事政治出的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用所学的教材观点分析时事政治的能力。
针对这两种考查方式,确定这一阶段的内容有两个:其一是纯粹的时事政治的学习,时间大约2周。其二是结合教材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专题复习,用时也是2周。
(2)第二阶段复习时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⑴针对时事选择题,采用方式是两个,一是按时间顺序,逐个背诵。这个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背,但是教师要对时事政治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能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二是把时事政治按照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体育,环境与资源等专题进行分门别类背诵,避免混淆。
⑵针对中考试题中结合时事政治的材料分析题:
要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所学的知识点紧密联系,把教材所学融入到时事政治。教师主要是提高学生运用教材观点解答时事政治材料分析题的能力,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答问题的方法。
3、第三阶段复习(5月份)教材专题复习,联系时事政治建立“热点知识库”。
1、本轮复习的内容有两个,其一是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其二是把时事政治融入专题中,建立“热点知识库”
2、第三阶段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⑴第三阶段复习不再象第一阶段以框、课、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所以专题的划分要合理。划分专题可以遵循以下原则: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战略、国策→基本纲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理想和责任五大模块。
根据这一原则,联系中考范围,具体可以这样来划分专题:
专题1
认清基本国情,坚持基本路线
专题2
坚持基本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专题3
实施科教兴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专题4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共同富裕
专题5
坚持基本政治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专题6
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精神文明
专题7
树立共同理想,建设和谐小康
⑵注重以知识代题和以题代知识相结合。
题是千变成化的,一个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列举出对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问法,让学生见多识广,避免出现“这道题书上没答案哓或张冠李戴”的情况出现。做到以题代知识。
反过来说一个知识点,不管题怎么问,有多少种问法,针对的知识点却只有一个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复习中,仍然要注重知识点的理解与识记,做到以知识代题。
⑶注重专题之间的横向联系。各个专题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密切联系的,要使学生学会它们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明确专题之间的横向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解答综合考查的材料分析题很有帮助,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回答问题,把时政融入专题中,以时事政治来促进对专题的理解,同时也能进一步加深对时事政治的理解,提高解答材料分析题的能力。建立“热点知识库”。
如:在进行专题2“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复习时,可引入以下时事政治:据有关部门透露,2014的国家科技奖励特点明显,中青年人才和海外归国人员成为科技创业的重要力量,表明国家实施的人才战略和鼓励海外归国人员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政策措施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4、第四阶段复习(六月份)模拟训练,考前辅导
1.第四阶段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意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四阶段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局,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写试题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⑵选取薄弱环节训练。①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不够的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化难为易。②要重点训练边缘生的失分题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
⑶选类型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对应的就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等。
二、注重基础找联系
中考思想品德虽然是考查学科的重点知识和主干内容,但具体到某个试题,其考查的范围不会停留在某个具体知识点的考查上,而是突出知识的生活意义和现实价值,强调知识间的相关、相通、相连性,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融会贯通,最后落实到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机械的记忆知识点,而要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找联系,找线索,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具体做法是:按照教材单元章节顺序构建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熟悉,掌握教材基本知识,把握课本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按照中考说明,将教材内容归纳成若干板块复习,例如:可以按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三个板块来归纳复习,虽然难度较大,但针对性较强,效果也比较好。
三、学以致用重实践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在夯实基础知识、把握知识之间联系的基础上,体会知识的现实意义,要结合时政和自身的生活实际多层次、多角度的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中考增加的活动探究类试题,就说明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生活,关心自我成长,让课本的知识和理论进入实际的生活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要善于运用教材知识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能认识、分析、评价社会生活,增强生活体验,丰富生活经历,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交融。尤其要注意教材中活动课的内容和《课程标准》中活动层次的要求,这些内容和要求往往是命题的重点,有条件做到的一定要亲自实践,暂时没有条件的也要模拟实践,将活动的目的、主题、思路、方法等内容一一列出,体会生活的意义和过程,以增强解题的能力。
四、把握热点重专题
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是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一贯原则,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近几年中考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非选择题全部取材于时政热点,这就启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尽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定期归纳重大时政,抓住重大热点问题,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专题。具体做法是:在复习时,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在学习时政热点时,要分析其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落实到教材中。专题性复习既能系统归纳教材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举一反三善总结
在复习过程中,一方面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要适当做一些训练题,两者结合才能取得好的复习效果。不论是学习基础知识,还是做练习,都不能机械死板,要能举一反三,做到学“活”,练“活”。学“活”,就是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找出教材主干知识,抓住有运用价值,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如科技、人才、教育、环境、未成年人保护、公民权利与义务、基本路线、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练“活”就是面对大量的练习题、模拟题和各种复习资料,要善于选择,定期从内容与题型两方面归纳总结。从内容上分类,就是对相同或相近内容的题放在一起比较,总结答题角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涉及的内容范围等;从题型上分类,就是对同一题型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共同点。总结答题的规律。
六、加强训练学方法
通过对测试试卷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同学丢分,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而是没有正确把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突出表现为:审题能力差,答非所问;表达能力差,答案言不及义,不能正确使用政治概念恰当表述;考虑问题不全面,答案不完整;归纳、概括能力差,答案照抄照搬教材。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就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找准答题角度。(2)注意把握解题思路,对于同一材料、同一知识点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除了试题本身的设问角度外,还可以尝试从其他角度设问,并自己回答。(3)对重点题和典型题进行练后评析,分析失误之处,进行纠错,完善答案。(4)对往年中考试题进行分析也是必要的,自己先试着作答,然后对照原答案调整自己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⑸掌握考试的基本方法,要注意不要对材料不加分析,乱写一气,导致答非所问的情况。
第五篇:2013政治中考备考计划
2013政治中考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复习以《2013中考考试说明》为纲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首先认真研读、揣摩《考试说明》,明确哪些是要考的,哪些是不考的,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二、复习思路
第一轮复习:梳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2月18日至3月底。主要是梳理全部中考范围内的知识点,主要抓知识点的识记及各类题型的练习。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坚持“全、准、深、新”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要深刻;“新”即对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指导学生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通过梳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然后结合基本的练习进行巩固,练习主要自编。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提升能力。四月初-5月中下旬。
在专题复习中,依托《时政热点》,精选5个专题,把所学知识进行有效重组和整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轮复习中,参考中考试题,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参考名校试题。
第三轮复习:综合练习,适应中考。时间5月中下旬----中考
练习题从模拟试卷及近三年中考试卷,让学生逐步适应知识的综合,熟悉各类题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给予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