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重庆市选调生考试大纲[★]

时间:2019-05-14 09:2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重庆市选调生考试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重庆市选调生考试大纲》。

第一篇:2018重庆市选调生考试大纲

2018重庆市选调生考试大纲

重庆选调生考试的笔试内容为行测+申论。面试则是由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选调生考试是面向全国高校统一选调的一批应届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一种公职类考试。当前选调生考试的竞争越来越大,考试题型也相对灵活,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重庆中公教育为大家收集和整理了选调生的备考资料,中公教育与你同行!

一、笔试科目

重庆市选调2018届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测试内容(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主要测查报考者从事行政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个部分。1.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2.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3.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4.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类比推理等。5.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等形式的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二)申论

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三、作答要求

参加笔试的报考者请务必携带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2B铅笔和橡皮,并按题目要求作答。

1.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时,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题本上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2.参加《申论》考试时,报考者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3.报考者必须在指定位置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码等信息,不得在答题卡作答区域留有与答题内容无关的任何信息,不得抄录试题,考试结束后,不得擅自将题本、草稿纸带走,违者按《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处理。原标题:重庆市选调2018届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考试大纲

中公教育温馨提醒您,无论哪种考试都需要做一个备考学习的计划,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

第二篇:重庆市2013年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二、考试的大体范围和内容

(一)《综合基础知识》

1、政治(新增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决议内容)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

(3)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特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5)时事政治

2、法律

(1)法理学

法的一般原理;法治理论;法的运行;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宪法学

宪法的基本理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体、政体和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机构。

(3)主要实体法

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商法。

(4)主要程序法

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3、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市场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其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

市场主体与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

宏观经济运行与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政策和宏观调控体系。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国民收入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外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和基本形式;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6)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中国的国情国力;重庆市情。

(7)主要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关系;国际货币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4、道德

(1)道德与公民道德

道德概述、公民道德建设概述

(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特点、作用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5、公文写作(公文写作部分的相关知识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为标准。)

(1)公文知识与公文规范

公文基础知识;公文规范。

(2)常用公文写作

决定;意见;通知;通报;通告;报告;请示;批复;函;纪要。

(3)事务文书写作

会议记录;简报;计划;总结;述职报告;调查报告;规章制度;贺词;感谢信;慰问信。

(二)《管理基础知识》

1、管理概述

(1)管理的概念与特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的特性。

(2)管理的职能和类型

管理的职能;管理职能的发展;管理的类型。

(3)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

管理者和管理者的类型;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4)管理环境

环境对组织的影响;组织的一般环境;环境变动与管理模式选择。

(5)管理理论的发展

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2、决策

(1)决策概述

决策的含义和特征;决策的分类与原则;决策的基本过程;决策的主要方法。

(2)预测与决策

预测的含义;预测的程序;预测的主要方法。

(3)决策与心理

决策中的常见心理效应;决策中的心理压力。

(4)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的含义及其利弊;参与决策的流程及其利弊;群体决策的基本择案规则。

(5)计划的编制

计划与决策;计划的类型与作用;计划的编制;滚动计划法。

3、组织

(1)组织概述

组织的概念与特征;组织的类型;组织的功能。

(2)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设计的内容。

(3)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的概念与原则;组织人员的选聘;组织人员的考评;组织人员的培训。

(4)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5)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含义与特征;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内容。

(6)组织的变革与创新

组织的变革;组织创新的路径。

4、领导

(1)领导与领导者

领导的含义;领导的构成要素;领导艺术与权术的区别;权力的构成领导者素质。

(2)人性假设和领导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理论;领导权变理论。

(3)激励理论与技巧

激励的含义;需要理论;激励理论;激励技巧。

(4)人际沟通

沟通的特点与功能;沟通的过程与流向;沟通网络;网络时代的沟通;沟通障碍及其克服;冲突与谈判。

5、控制

(1)控制概述

控制的含义;控制的基本条件、特点与功能;控制的类型;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2)控制过程

制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工作;鉴定偏差与纠正偏差。

(3)控制方法

预算控制;非预算控制法。

6、创新

(1)创新及其作用

创新的涵义;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创新的类别与特征;创新的作用。

(2)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

(3)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创新思维的作用与意义。

(4)创新的过程与组织

创新的过程;创新活动的组织。

7、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

(1)管理方法概述

管理方法的内涵与分类;管理工具的含义及其类别;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综合运用。

(2)刚性管理方法

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

(3)柔性管理方法

传播方法;情感方法;心理方法。

(4)具体的管理工具

强制性工具;志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

8、管理绩效

(1)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的构成;管理成本的变动及其原因。

(2)管理效率

管理效率的含义;管理成本与管理效率;管理效率的影响及其控制。

(3)管理绩效的评价

绩效评价的标准;绩效评价的程序;绩效评价的方法;评价后的修正。

(4)管理绩效的改进

绩效不良的原因;绩效改进的目标;绩效改进的方法。

9、战略管理

(1)战略管理概述

战略管理的含义与特征;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

(2)组织战略

组织战略含义;组织战略的领导;组织战略的层次。

(3)战略管理的过程

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评价;战略实施;战略控制。

(4)战略管理的问题

战略管理的问题;战略管理的改进。

第三篇:重庆市普通专升本语文考试大纲

重庆市普通专升本语文考试大纲.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2010年)

时间:2010-03-18 来源: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一、考试大纲适用对象及考试性质

本大纲适用于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文科各专业申请专升本的高职高专学生。

按本大纲进行的考试系选拔性考试,测试结果将作为本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学生申请专升本的成绩依据之组成部分。考试性质为教学——水平测试,目的在于检测和考核学生掌握《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与应用能力的情况。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考试内容范围及分值分布 1.基础知识的考核

基础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体(含文体写作)知识两个方面。本部分分值为45分。2.阅读分析的考核

鉴于本市各高校所用教材不尽一致的实际情况,阅读分析范围以本大纲所附精读、泛读篇目为准。本部分分值为20分。3.应用能力的考核

应用能力考核包括应用文写作、修改、写作常识运用三个方面。本部分分值为55分。以上三部分的分值合计120分。每部分分值均可有3分以内的浮动幅度。

(二)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 1.单项选择题(设30小题)30分 2.多项选择题(设5或10小题)10分 3.判断题(设10小题)10分 4.简析简答及翻译题20分 5.修改或写作常识运用题10分

6.写作题(一般设一大一小两个文种)40分

(三)考试方式与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考试内容范围及其具体要求

(一)基础知识(45分)1.语言知识(15-20分)(1)文言词语与句式

主要掌握、理解精读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句式与特殊语法现象。具体要求是: 解释常用文言词语(包括成语、通假字)的具体含义; 辨析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熟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等语法现象; 翻译试题规定的诗文句子。(2)现代应用文词语与句式

主要掌握现代应用文中常用的模式化词语和句式。具体要求是:

明确应用文以书面语为主,使用得到全社会认同的通行语体;不采用个性化语言、方言俚语以及超常规的句式和生僻字词;一般不用口头语。

明确应用文的句类一般使用陈述句、祈使句,较少使用疑问句、感叹句。能分辩与正确运用领起语、承启衔接语、称谓用语、结尾用语。

明确应用文为了表达的庄重、简洁,保留和使用了一定的文言词语,如:兹、拟、尚、悉、谨、予以、责成、业经、承蒙等;能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词语。明确应用文常使用书面辅助语言(图形、表格、符号、公式等),以替代、补充文字语言。

2.文体知识(25-30分)(1)应用文体知识 1.应掌握、理解: 对应用文主旨的要求; 应用文选择材料的原则; 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应用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应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应用写作对叙述、说明、议论的基本要求。2.识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文种(13种);熟悉各文种的适用范围。

3.熟悉行政公文的格式及制作要求(以国务院《办法》和《国家标准·行政公文格式》要求为准)。重点是:

眉首部分的要素(项目)及标注要求; 公文标题(完全式)的构成;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应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行政公文成文日期的确定原则与标注要求; 版记部分的要素(项目);

一份公文的主题词应不超过5个(类别词除外),词与词之间空一字(格),不加标点。4.识记常用事务文书的种类:计划、总结、简报、信息、调查报告、述职报告、讲话稿、感 谢信、慰问信、贺信、公示、启事、声明、申请书。

5.掌握简报的基本格式;简报报头的主要格式项目(四项)及标注位置。6.识记常用专用文书的种类:意向书、合同、起诉状(三种起诉状)、策划书、自荐信。(2)文学(文章)文体知识

立足于本大纲所附精读、泛读篇目掌握、理解(能准确指出某篇目是何种文体): 1.古代散文的特殊文体分类:语录体、纪传体、论说体(政论、史论)、书信体、游记体、寓言体。

2.古代诗歌的文体分类:

古体诗——四言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诗、楚辞;乐府诗、歌行诗(乐府和歌行诗在体裁上与上述各体有重复。如《春江花月夜》是乐府诗,又是七言歌行,还属于七言古诗)。近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和散曲。3.现代文学文体的主要类别:散文、诗歌、小说、戏剧。

4.一般文章的文体分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此三种系按内容与表达方式划分)。

(二)阅读与分析(20分)

1.识记精读、泛读篇目的作者及所属国别或时代,所属文体类别。2.识记精读篇目中所选部分作品(以标题后加“*”号为准)。3.理解精读篇目的主旨(主题或中心思想),认识其思想意义。4.理解精读篇目所表达(抒发)的思想情感。

5.理解精读篇目的结构及主要段落表达的意思与情感。6.理解精读篇目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7.领会精读篇目的主要艺术(写作)手法。

8.识别并理解精读篇目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诘、反语、设问、借代,以及某一段或某句中几种修辞手法的结合运用)。

(三)应用能力(55分)

1.根据所给材料,按文体写作要求拟写常用公文:

通告、会议通知、通报、请示、批复、函(商洽、询问、答复3种)。2.根据所给材料,按文体写作要求拟写常用事务文书与专用文书: 事务文书——总结、计划、慰问信、感谢信;

专用文书——买卖合同、自荐书(用试题规定的学校、单位名称、姓名与地名)。

【特别提示:在所写的任何文章中,均严格按给定的地名、单位、当事人进行写作;严禁出现表明或暗示考生本人的字样,否则将按违纪卷处理】 3.掌握计划正文主体部分的核心内容(三要素),写作计划的注意事项。4.掌握总结正文(四部式)的结构形式(内容),写作总结的注意事项。4.掌握合同的主要条款。

5.掌握起诉状的结构与内容项目。6.修改文章或文句中的错误。

7.修改或指出公文格式、简报格式、合同及起诉状内容项目中的缺失与错误。

8.根据特定情景与写作内容,准确选用应该使用的文种(与“应用文体知识”对应)。

附:课文篇目

(一)精读篇目(21篇)1.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等)(孔 子)2.谏逐客书(李 斯)3.寓言二则(哀溺文序、蝜蝂传)(柳宗元)4.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5.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6.氓(《诗经》)7.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陶渊明)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李 白)10.登高*(杜 甫)1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 煜)1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 轼)14.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15.书愤*(陆 游)16.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7.炉中煤(郭沫若)18.雨巷(戴望舒)19.**(鲁 迅)20.背影(朱自清)21.秋夜(巴 金)

(二)泛读篇目(10篇)

1.国殇(屈 原)2.廉颇与蔺相如列传(司马迁)3.山居秋暝(王 维)4.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5.游子吟(孟 郊)6.前赤壁赋(苏 轼)

7.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8.都江堰(余秋雨)9.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钱学森)10.苦恼(契可夫)

参考教材:

1.徐中玉,钱谷融.大学语文(自考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2.徐中玉,陶型传.大学语文(专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3.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高教司组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4.徐中玉,方智范.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以上教材可选一种,所缺篇目用其他教材补充)

5.张家恕,郑敬东,林心治.现代应用写作教程,重庆出版社,2006年8月

第四篇:重庆市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

重庆市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

--渝组发[2005]9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力度,切实打牢领导班子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和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以下简称选调生)到基层工作,重点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选调生工作遵循按需选调、竞争择优、结构合理、加强培养、动态管理、注重使用的原则,采取本人自愿报名、高等院校党组织推荐、市委组织部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第二章 选调对象和条件

第四条

选调的对象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的品学兼优的大学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主要选调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的中共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

第五条 选调对象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政治素质好;

(二)发展潜力大;

(三)学习成绩优良;

(四)身体心理健康。

第三章 选调程序和方法

第六条

根据全市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由市委组织部确定每年选调数量,商市编办确定使用编制计划并下达到各区县(自治县、市)。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对选调生的专业需求。

第七条

选调工作按照面向社会发布公告,进行资格审查,统一组织笔试和面试,以及政审、体检及公示等程序进行。体检合格者,由市委组织部会同高等院校党委组织部,与选调生签订协议书。

第八条

选调生分配纳入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计划。被选调的学生毕业后,凭毕业证、学位证等相关手续到市委组织部领取报到通知,再到所分配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报到。选调生原则上分配到乡镇街道机关工作。根据工作需要,研究生可分配到区县(自治县、市)机关工作。

第九条 选调生签订选调协议后,各高等院校应及时按规定转递选调生档案材料。未经市委组织部同意,高校不得改派。

第四章 培 养

第十条 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选调生的培养教育,确定培养方向,制定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

选调生的培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和选调生本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着力加强党性修养、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要根据选调生所学专业和特长,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明确相应的工作职责。

选调生所在党组织要指定专人对其进行培养教育。

第十一条

要通过选送到党校、行政学院学习等形式,对选调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培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培训,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历史、国情国力等知识的培训。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到市委党校进行一次脱产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2个月。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选调生进行短期培训。

第十二条

要创造条件,使选调生在实际工作中尽快了解基层情况,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有意识地把选调生放到艰苦环境中经受考验,并有意识地让他们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从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要适时对选调生进行轮岗交流锻炼,使他们熟悉多方面的工作。

市委组织部每年选派经过一定时间基层锻炼的选调生,到市级部门、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第五章 管 理

第十三条

市委组织部负责选调生工作的宏观管理。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负责选调生的日常管理。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选调生的具体管理。

各级党组织既要对选调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教育,又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第十四条 建立选调生培养管理档案。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选调生培养管理档案进行统一管理,逐步实现选调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

选调生因组织需要调动工作,如管理关系发生变化,原管理单位应及时将档案移交新的管理部门。选调生调入市级部门的,其培养管理档案转市委组织部。

第十五条

选调生在基层锻炼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两年,分配到民族地区、三峡库区的,在基层锻炼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在此期间,选调生原则上不得调动。选调生调出所分配区县(自治县、市)的,应报市委组织部备案。第十六条 对选调生实行动态管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及时调整出选调生队伍:

(一)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有问题的;

(二)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的;

(三)考核不称职的;

(四)本人不愿继续在基层工作的;

(五)因健康原因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

(六)有其它不宜继续作为选调生情形的。

调整出选调生队伍,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报市委组织部审定。

第十七条

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每年要对本选调生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于次年一月底前,连同选调生职务变动情况报市委组织部。

选调生每年应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报告工作和思想情况。

第六章 使 用

第十八条

对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选调生,应及时列入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各级组织部门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可以统一调配使用本辖区内选调生,以优化选调生资源配置。

第十九条 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对经过实践锻炼,综合素质好的选调生,各级党组织要择优选拔任用。

根据岗位需要和本人条件,适合做乡镇、街道领导工作的,应及时提拔到乡镇、街道领导岗位。市级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应优先从选调生中选用。

第二十条 鼓励和支持选调生参加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

第七章 纪 律

第二十一条

对有下列违反本规定情形的,由市委组织部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予以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选调条件和程序进行选调的;

(二)泄露试题、违反考场纪律的;

(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

(四)违反本规定其它情形的。

第二十二条 考试录用工作人员与报考者有亲属关系的,应实行公务回避。

第二十三条 对隐瞒真实情况或者采取欺骗手段获得选调生录用资格的人员,一经查实,即取消选调资格。

第二十四条 选调生工作要接受社会监督,有关部门要认真受理群众的检举、申诉和控告,并按规定的管理权限调查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重庆市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

重庆市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力度,切实打牢领导班子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以下简称选调生)到基层工作,重点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选调生工作应遵循按需选调、竞争择优、结构合理、加强培养、动态管理、注重使用的原则,采取本人自愿报名、高等院校党组织推荐、组织部门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第二章 选调对象和条件

第四条 选调的对象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的品学兼优的大学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主要选调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的中共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

第五条 选调对象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政治素质较好;

(二)发展潜力较大;

(三)学习成绩优良;

(四)身体心理健康。

第三章 选调程序和方法

第六条 根据我市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编办确定每年选调生的数量,并下达到区县(自治县、市)。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对选调生的专业需求。

第七条 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编办、市人事局,面向社会发布公告。各高等院校党委组织部组织学生报名,并进行资格审查。市委组织部统一组织考试、政审和体检。体检合格者,由市委组织部会同高等院校党委组织部,与选调生签订协议书。

第八条 选调生分配纳入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计划。被选调的学生毕业后,凭毕业证、学位证等相关手续到市委组织部领取报到通知,再到所分配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报到。

选调生原则上分配到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街道机关工作。根据工作需要,研究生可分配到区县(自治县、市)机关工作。

第九条 选调生签订选调协议后,各高等院校应及时按规定转递选调生档案材料。未经市委组织部同意,高校不得改派。

第四章 选调生的培养

第十条 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选调生的培养教育,确定培养方向,制定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

第十一条 选调生的培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和选调生本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着力加强党性修养、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要根据选调生所学专业和特长,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明确相应的工作职责。选调生所在党组织要指定专人对其进行培养教育。

第十二条 要通过选送到党校、行政学院学习等形式,对选调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培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培训;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历史、国情国力等知识的培训。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到市委党校进行一次脱产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2个月。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选调生进行短期培训。

第十三条 要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尽快了解基层情况,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有意识地把选调生放到艰苦环境中经受考验,并有意识地让他们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从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要适时对选调生进行轮岗交流锻炼,使他们熟悉多方面的工作。

市委组织部每年选派经过一定时间基层锻炼的选调生,到市级部门、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第五章 选调生的管理

第十四条 市委组织部负责选调生工作的宏观管理。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负责选调生的日常管理。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选调生的具体管理。

各级党组织既要对选调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教育,又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第十五条 建立选调生培养管理档案。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档案进行统一管理,逐步实现选调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选调生调入市级部门的,其培养管理档案转市委组织部。

第十六条 选调生在基层锻炼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两年,分配到民族地区、三峡库区的,在基层锻炼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在此期间,选调生原则上不得调动。选调生调出所分配区县(自治县、市)的,应报市委组织部审批。

第十七条 对选调生实行动态管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要及时调整出选调生队伍:

(一)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有问题的;

(二)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的;

(三)考核不称职的;

(四)本人不愿继续在基层工作的;

(五)因健康原因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

(六)有其它不宜继续作为选调生情形的。

调整出选调生队伍,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提出书面意见,报市委组织部同意。第十八条 选调生因组织需要调动工作,如管理关系发生变化,原负责管理的组织(人事)部门应及时将档案移交新的管理部门。

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每年要对本选调生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于次年一月底前,连同选调生职务变动情况报市委组织部。

选调生每年应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区县(自治县、市)党委组织部报告工作和思想情况。

第六章 选调生的使用

第十九条 对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选调生,应及时列入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各级组织部门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可以统一调配使用本辖区内选调生,以优化选调生资源配置。

第二十条 选调生在基层工作2到3年后,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根据岗位需要,择优选拔任用。适合做乡镇、街道领导工作的,及时提拔到乡镇、街道领导岗位。适合从事党政机关工作的,有计划地补充到县以上党政机关。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应优先从选调生中挑选。对其中适合做机关领导工作的,应提拔到机关领导岗位。

第二十一条 鼓励和支持选调生参加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2018重庆市选调生考试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重庆市选调生考试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湖北省选调生考试考试大纲 报考指南

    2013年湖北省选调生考试考试大纲 报考指南 考试大纲: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湖北省2013年度遴选选调生和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特制定本大纲。一、考试性质与测试目标 遴选选调生......

    湖北省2013年度遴选选调生和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大纲

    湖北省2013年度遴选选调生和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大纲湖北人事考试网2013年03月12日特别提示: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为便于报......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考试大纲 报考指南

    2013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考试大纲 报考指南 2013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公告 职位表 真题解析 在线估分 职位表下载 笔试备考专题等考试信息详情点击:http://v.htexam.com/henan/xd/......

    2007年重庆市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7年重庆市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重庆市选调2007年优秀大学毕业生考试 《申论》试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

    重庆市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考试大纲

    重庆市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考试大纲(建筑/安装) 第一科目:《工程造价基础知识》一、工程造价相关法规与制度 (一)了解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 (二)了解造价员管理制度和造......

    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2010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适用对象及考试性质 本大纲适用于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文科各专业申请专升本的高职高专学生。 按本大纲进行的......

    2014年重庆市事业单位公招考试大纲《(模版)

    一、考试科目设置1. 职员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公共考试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职员岗位的专业考试科目为《管理基础知识》。2. 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专......

    2013年安徽省选调生考试考试大纲 报考指南5篇范文

    2013年安徽省选调生考试考试大纲报考指南 2013年安徽省选调生考试公告职位表真题解析在线估分职位表下载笔试备考专题等考试信息详情点击:http://v.htexam.com/anhui/x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