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市公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时间:2019-05-14 09:0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市城市公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市城市公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篇:青岛市城市公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青岛市城市公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1991年9月7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根据1998年8月24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政府规章行政处罚等条款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青岛市城市公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青岛市房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管机关)是本市公有房产管理的行政主管机关。其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有关公有房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草拟本市公有房产管理的法规、规章草案;制定公有房产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

(三)负责本市公有房产的产权、产籍管理; 

(四)监督、指导房产所有权单位和房产经营单位管理、经营公有房产的活动; 

(五)按照本细则的规定,负责公有房产的技术、质量鉴定; 

(六)处理违反《办法》及本细则的行为; 

(七)受理有关公有房产的行政复议案件; 

(八)负责对房产经营单位的资质审查; 

(九)负责对各区、县级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房产管理机关的业务领导; 

(十)汇总公有房产统计资料,编制公有房产统计报表; 

(十一)负责解释、答复单位和个人就公有房产提出的咨询; 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的其他行政职责。

第三条 市房管机关的派出机构和各县级市、崂山区、黄岛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房产管理部门(以下统称区、县级市房管机关),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城市公有房产的行政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

(一)执行有关公有房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市房管机关的规范性文件; 

(二)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公有房产的产权、产籍管理工作; 

(三)对房产所有权单位和房产经营单位在本辖区内管理、经营公有房产的活动进行监督、指导; 

(四)按照本细则的规定,负责本辖区内公有房产的技术、质量鉴定; 

(五)处理违反《办法》及本细则的行为; 

(六)根据市房管机关的要求,收集、汇总本辖区内公有房产资料,填报统计报表; 

(七)答复单位和个人就本辖区公有房产提出的咨询。

第四条 房产所有权单位可以将自管房产的所有权交归市房管机关(限于在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五区的公有房产)或县级市房管机关统一管理。

市直管国有房产和市房管机关以前款规定管理的房产,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由市房产经营公司依法经营。

房产所有权单位自管的房产,可以委托市房产经营公司或其他具有法人资格的房产经营单位经营。

第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租赁、买卖公有房产或利用公有房产牟取非法利益。

第六条 《办法》及本细则所称房产是指,依法建设的房屋和附属于房屋的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办法》及本细则所称房产所有权单位是指,依法拥有经市房管机关或县级市房管机关登记发证房产的国家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

《办法》及本细则所指房产经营单位是指,经市房管机关审查资质合格并按国家规定办理法人登记的从事房产出租、买卖与经营活动的单位(不含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单位)。

第二章 产权和产籍管理

第七条 公有房产实行所有权(以下简称产权)登记发证制度。

市房管机关是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五区公有房产的登记机关。各县级市房管机关是所辖区域内公有房产的登记机关。公有房产产权登记按建设部《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暂行办法》和本市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 公有房产产权和产籍的管理,按建设部《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暂行办法》及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房产所有权单位和房产经营单位应在每年1月15日前,向区、县级市房管机关报送上年度的下列房产经营管理情况和统计资料: 

(一)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变化情况; 

(二)经营管理房产的用途及不同用途房屋的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和经营管理房产的增减及增减原因; 

(三)经营管理方式及经营收入和支出;

(四)房产完好状况及维修支出;

(五)区、县级市房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十条 公有房产的技术、质量鉴定由区、县级市房管机关负责,但属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市房管机关负责:

(一)涉及房屋整体结构的全面鉴定;

(二)房产所有权单位、房产经营单位或合法使用人对区、县级市房管机关的鉴定有异议并提出申请的;

(三)市房管机关认为应由其鉴定的。

第三章 租赁管理

第十一条 房产出租单位是指,依法出租公有房产的房产所有权单位或房产经营单位。

承租人应是在青岛市或各县级市有城市常住户口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或在青岛市或各县级市有组织机构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十二条 因分配、调整、互换、拆迁安置而承租公有房产的,承租人须在迁入前凭有关证明或文件与房产出租单位签订租赁合同,领取《承租房屋证明》。租赁合同是房产出租单位与承租人建立租赁关系的合法凭证。《承租房屋证明》是承租人办理户口迁入手续的合法凭证。

第十三条 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期满前退租的,租赁合同终止。承租人应在退租之日起三十日内迁出并申请房产出租单位查收,领取《退租房屋证明》。

未到房产出租单位办理退租手续即迁出的,房产出租单位有权追缴欠租并要求承租人赔偿在此期间发生的对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人为损坏。

第十四条 公有住宅房屋的承租人和与承租人同住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申请分立承租名义的,须符合下列条件: 

(一)分立各方为同一户籍,经济上已分开独立生活; 

(二)房屋可以分间单独使用且分立后不致造成使用不便或分立后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解困标准的; 

(三)分立各方及同住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协商一致并订立书面协议; 

(四)无欠租。

房产出租单位对经审查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应与分立承租名义各方分别签订租赁合同,发给《承租房屋证明》,原租赁合同终止。

原设计为单户使用的房屋,原则上不予分立承租名义。

第十五条 公有住宅房屋的承租人申请变更承租名义,须符合下列条件: 

(一)承租人提出书面申请; 

(二)同一户籍的其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出具表示同意的书面证明; 

(三)新承租人与原承租人是同一户籍的常住近亲属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房产出租单位对经审查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应与新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发给《承租房屋证明》,原租赁合同终止。

第十六条 公有非住宅房屋的承租人申请变更承租名义,须提出书面申请。承租人系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须同时提交其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或证明;承租人系个人的,新承租人与原承租人应是同一户籍的常住近亲属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房产出租单位对经审查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应与新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发给《承租房屋证明》,原租赁合同终止。

第十七条 公有住宅房屋承租人死亡或户口外迁,符合下列条件的同住人可向房产出租单位申请变更承租名义: 

(一)申请人有本住宅的常住户口且实际居住,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二)申请人本人或配偶在本市无其他承租公有房屋或无私有房产(公有房屋或私有房产的人均居住面积低于解困标准的,不在此限); 

(三)申请人与其他同一户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协商一致并订立书面协议。

房产出租单位对经审查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应当同意并与申请人签订租赁合同,发给《承租房屋证明》。

第十八条 申请人按本细则第十七条规定申请变更承租名义,应当在原承租人死亡或户口外迁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逾期未申请变更承租名义或当事人之间不能协商确定新承租人的,房产出租单位可按下列顺序确定新承租人: 

(一)原承租人的配偶; 

(二)原承租人的父、母; 

(三)原承租人的子、女(按长幼为序); 

(四)其他同住人(以居住时间长短为序)。

原承租人欠租的,由新承租人偿付。

第十九条 承租人死亡或户口迁移,无同一户籍同住人或同住人在他处有住房且非居住困难的,房产出租单位有权收回房屋,另行出租。

承租人全家外迁前或无同住人的承租人死亡前,原住他处而以占房为目的将户口迁入并居住的,房产出租单位有权责令其限期迁出。

第二十条 承租人或同住人申请分立、变更承租名义时,必须提交保证按政策规定可以回本地的亲属的房屋使用权的保证书。

房产出租单位收到承租人或同住人要求分立、变更承租名义的书面申请后,对经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在十五日内办理房屋承租手续;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在十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一条 单位调整职工住房涉及其他房产出租单位的房屋时,应事先向有关房产出租单位出具调整住房方案,征得其同意;被调整住房的职工持单位开具的调整住房证明,按本细则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及有关规定办理承、退租手续后,方可迁入、迁出。

第二十二条 公有非住宅房屋的承租人因更名、合并或分立等原因需变更或分立承租名义的,原承租人或现使用人须凭有关证明、文件,在更名、合并或分立情况发生后六个月内提出书面申请。房产出租单位对经审查符合有关规定的,应与其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在前款规定期限内不申请办理变更或分立承租名义手续的,欠缴的租金、房屋的人为损坏,由原承租人和现使用人负连带责任。

第二十三条 租赁合同有效期间,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房产出租单位可调整租金数额: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调整公有房产的租金标准;

(二)经过房产出租单位维修,房屋建筑结构和使用条件(面积、附属设施等)有改变的;

(三)改变租赁合同约定的房屋用途的。

第二十四条 租赁铺面房屋,租赁双方应签订铺面房屋租赁合同。

经批准将公有住宅房屋改作铺面房屋的,承租人自行停业或有关部门责令其停业,但未经房产出租单位批准改变房屋用途的,承租人仍须按租赁合同的约定缴纳铺面房屋租金。

铺面房屋,原则上不得改作他用。

第二十五条 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房产出租单位应中止收取租金: 

(一)因房产出租单位维修、翻建等原因,承租人需迁出房屋三十日以上的; 

(二)因不可抗力致房屋损坏使承租人不能正常使用房屋的; 

(三)经市或县级市房管机关核准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条 《办法》及本细则所称转租是指,承租人将合法承租房屋的全部或部分转给非属同一法人的其他单位或非同一户籍的个人使用,并收取或变相收取约定数额的货币或实物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办法》及本细则所称转让是指,承租人将合法承租房屋的全部或部分转给非属同一法人的其他单位或非同一户籍的个人使用,并由使用人实际履行缴纳租金义务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未经房产出租单位同意,转租、转让公有房产的,房产出租单位有权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房屋。

第二十九条 以承租的公有非住宅房屋与他人合资经营、联合经营或进行其他形式经济合作的须经房产出租单位同意,租赁双方须重新签订租赁合同。租金由租赁双方协商议定,但不得低于原租赁合同约定租金的三倍。

未经房产出租单位同意,以承租的公有房产与他人合资经营、联合经营或进行其他形式经济合作的,房产出租单位有权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房屋。

第三十条 承租人因下列原因之一将承租的公有房屋连续闲置一年以上,房产出租单位不得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房屋:

(一)承租人因公务、探亲等原因离开本地并出具公安部门或所在单位证明的; 

(二)房屋不能保证居住或使用安全,经房管机关鉴定属实的; 

(三)房屋与人民法院、房产纠纷仲裁机构或有关部门正在处理的案件有关的; 

(四)市房管机关认定的其他正当理由。

承租人因前款

(二)、(三)、(四)项原因之一,拖欠租金六个月以上的,房产出租单位不得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房屋。

第三十一条 房屋开发公司新建移交市房管机关接管的房屋,在市房产经营公司起租后尚未售出的(限于出售使用权的商品房),给予一年的出售期。出售期自起租之日起算。出售期间免缴租金。

超过出售期房屋未售出的,出售期可再延长一年。延长期期间的房屋租金由建设单位负担,房屋的维修,由市房产经营公司负责。

延长期满房屋仍未售出的,市房产经营公司应报请市房管机关按解困住房价格收购房屋,用于解困。所得价款付给建设单位。

第三十二条 单位调整职工住房空出的房屋或新购买尚待分配但已起租的房屋,应给予六个月的分配期。分配期自被调整职工分配新房之日或新购买房屋起租之日起算。分配期期间的房屋租金由分配单位负责。

分配期期满仍未分配的,房产出租单位应报请市或县级市房管机关同意后,收回房屋用于解困。

第四章 房屋的使用和维修

第三十三条 《办法》细则所称改变房屋的用途是指,改变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设计用途、租赁合同约定的用途或有关部门确定的用途。

第三十四条 改变房屋的用途,须符合下列条件: 

(一)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

(二)符合房屋使用安全要求; 

(三)不影响相邻关系; 

(四)不影响文物和有特色建筑的保护。

第三十五条 承租人改变承租房屋的用途须经房产出租单位同意,并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承租人未经房产出租单位同意并出具证明,将承租的公有房产改作铺面房屋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营业执照和其他有关手续。

第三十六条 承租人不得从事下列有碍房屋及附属设施安全、正常使用或影响居住环境的活动: 

(一)在房屋内堆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和有害的物品(公安部门审查批准的除外); 

(二)擅自改变房屋结构; 

(三)在非生产用房内擅自安装动力设备; 

(四)妨碍相邻关系;

(五)其他损害房屋或影响使用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 承租人需改装房屋、拆除或添装附属设施,须提出书面申请,经房产出租单位同意后方可施工。根据《青岛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应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并须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但属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批准:

(一)影响房屋承重结构的;

(二)依附房屋搭建临时建筑的;

(三)妨碍维修的;

(四)影响相邻关系,相邻方提出正当理由的;

(五)其他影响房屋使用安全的情形。

第三十八条 经房产出租单位同意,承租人在承租房屋的室内、室外改装、添装的设施,其所有权归房产所有权单位。承租人不得擅自拆除或改动。面积扩大的,自使用的第十三个月起,由房产出租单位计收租金。

第三十九条 未经房产所有权单位或房产经营单位同意擅自改装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房产所有权单位或房产经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有权对造成的损失追索赔偿或要求恢复原状。

第四十条 共同使用院落、楼梯、走廊、凉台、厨房、厕所、烟道、给排水等部位或设施的,或有其他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相邻关系的,有关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合理使用,正确处理。

第四十一条 房产所有权单位和房产经营单位对房屋的完好状况应每三至五年进行一次普查;对房屋的结构、水落管、外墙粉刷、避雷装置以及走廊、楼梯间的外门窗应每年检查一次;对电梯、水泵(所有权属自来水公司的除外)应定期保养、对排水管道(市政管理部门管理的除外)应经常清疏;对屋顶水箱应每年检修清洗一次。

第四十二条 公有房产的修缮范围、修缮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修缮工程预算定额等,由市房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统一制定。厂房、仓库、码头、车站等专用公有房产的维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 新建的公有房屋移交房管机关接管的,建设单位应在验收交付使用时,按工程建筑造价的百分之二预交保修费。保修费由房管机关保管。保修期为一年,自验收交付使用之日起算。保修期满后,维修费用按实际支出结算,多退少补。交市房管机关接管的公有房产,市房产经营公司在保修期间,维修保修范围内的项目时,应编制维修计划和预、决算。

第四十四条 维修房屋需承租人临时搬迁的,房产出租单位应将维修房屋的原因、搬迁或回迁时间、开工和竣工日期,在开工三十日前书面通知承租人。

第四十五条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标志。未设安全标志或完工后未清理场地,给他人造成妨碍的,施工单位应当排除妨碍。

第四十六条 异产毗连房屋的维修,适用建设部《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危险房屋的处理和维修,适用建设部《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和本市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七条 市房管机关和各区、县级市房管机关,应对城市公有房产的使用、维护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督促有关单位及时解决。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对违反《办法》和本细则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区、县级市房管机关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

(一)涂改房产所有权证的,对单位处以五千元至一万元的罚款,责令其重新申请登记;并可对直接责任者处以一百元至二百元罚款;

(二)不按规定办理房产所有权登记,超过规定期限三个月以内的,处以五千元罚款;超过规定期限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内的,处以一万元罚款;超过规定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处以三万元罚款; 

(三)擅自超出人民政府制定的租金标准出租房屋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一万元罚款; 

(四)擅自转租公有房屋的,没收非法所得;单位转租的,并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个人转租的,并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

(五)擅自转让公有房产的,由房屋租赁单位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房屋,并处没收非法所得和一万元罚款; 

(六)擅自以承租的公有房产与他人合资经营、联合经营或进行其他形式经济合作的,没收非法所得,对单位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七)倒卖公有房产使用权或居间牟利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罚款。房产出租单位应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房屋;

(八)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或有本细则第三十六条所列行为之一的或房产出租单位违反本细则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修复房屋、赔偿损失、拆除,可视情节轻重,并处以一千元至一万元罚款。

(九)对利用房屋互换勒索财物或居间牟利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五百元至一千元的罚款;已办理有关手续但房屋尚未互换使用的,撤销有关手续。

第四十九条 区、县级市房管机关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应制作行政处理决定书,并送达当事人。区房管机关的罚没收入,每季汇缴市房管机关,由市房管机关上缴市财政;县级市房管机关的罚没收入,上缴同级财政。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区、县级市房管机关的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行政处理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市房管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对市房管机关的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理决定书后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理决定的,由作出处理决定的房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一条 因公有房产租赁、交易、交换、抵押、修缮、相邻关系、使用权互换和侵害所有权、使用权等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可向房产纠纷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二条市房管机关和各区、县级市房管机关应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对违反《办法》及本细则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房管机关控告、举报。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本细则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市房管机关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细则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青政发[1991]211号)

第二篇: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规定

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公有房屋的管理,保障城市以有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直辖市、市、建制镇公有房屋的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公有房屋系指国有房屋和集体所有的房屋。

第四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军队管理的国有房屋属于国家财产,由国家授权的单位(以下简称产权人)依法行使经营和管理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公有房屋产权人同时享有相应的土地使用权。

第五条:公有房屋的经营和管理要逐步实现社会化、专业化。产权人可以委托物业 管理公司等代为经营和管理。

第六条:房屋产权人和使用人对所管理和使用的房屋负有保护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者不得侵占、损坏公有房屋,不得利用公有房屋获取非法利益。

第七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公有房屋的管理工作。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公有房屋的管理工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公有房屋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所有权登记

第八条:公有房屋实行所有权登记制度。公有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是《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共有权证》。

第九条:公有房屋产权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到房屋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所有权登记手续。经审查合格后领到《房屋所有权证》。共有房屋由房屋共有人共同申请所有权登记,领取《房屋共有权证》。

第十条:公有房屋所有权转移、房屋状况变动和房屋灭失的,公有房屋产权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到房屋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所有权转移、房屋状况变动和房屋灭失登记。

第十一条:办理公有房屋所有权登记、所有权转移登记和房屋状况变动登记手续时,应当按照下列要求提交证明文件: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房屋,应当提交立项、规划、用地和建设等部门的批准文件和证件;

(二)、购买的房屋,应当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买卖合同和批准买卖的文件;

(三)、划拨的房屋,应当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和划拨的有关文件;

(四)、赠与的房屋,应当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有关批准文件、赠与合同和公证书;

(五)、交换的房屋,应当提交双方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双方签订的交换合同。

第十二条:公有房屋设定抵押等他项权,应当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他项权登记,领取《房屋他项权证入》。第十三条:严禁徐改、伪造公有《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共有权证》、《房屋他项权证》。遗失管部门申请补发。《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共有权证》、《房屋他项权证》,应当向房屋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

第三章使用

第十四条:公有房屋的产权人和使用人应当按照房屋的用途合理使用房屋,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的用途,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五条:公有房屋可以通过调整、交换等方式,促进合理使用。繁华地区适宜做商业、服务业使用的房屋,应当逐步安排用于商业、服务业。

第十六条:交换公有房屋使用权,应当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由交换双方签订书面协议。交换房屋使用权,使用人必须征得产权人的同意,产权人应当支持使用人的合理要求。

第十七条:房屋使用人应当合理用房,不得无故闲置不用。对无正当理由闲置六个月以上不用的住宅,房屋产权人可以收回其使用权。

第十八条: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公有房屋,产权人和使用人应当予以保护,不得擅自改变原状。

第十九条:公有房屋管理中涉及异产毗连的,其使用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租赁

第二十条:公有住房的租赁必须执行国家和房屋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租赁政策却租金标准。经营性房屋的租赁,由租赁双方协商议定租赁价格。

第二十一条:经营性房屋的租赁,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协议,明确租赁期限、使用性质和租赁价格,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持租赁协议,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审核手续。

第二十二条:承租人必须按期交纳租金,不得拖欠。拖欠租金的,出租人可以按规定收取滞纳金。

第二十三条:出租公有住房及其附属设施的自然损坏或其他属于出租人修缮范围的,出租人应当负责修复。承租人发现房屋损坏,应及时报修,出租人应在规定期限内修复。因承租人过错造成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损坏的,由承租人修复或赔偿。

第二十四条:出租经营性房屋的修缮责任,由租赁双方在协议中议定。

第二十五条:承租人应当爱护并合理使用所承租的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得私自拆改、扩建或增添。确需变动时,必须征得出租人同意,并签订书面协议。

第二十六条: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出租人有权终止租赁合同,收回房屋,并可索赔损失:

(一)、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租的;

(二)、擅自转让、转借他人或擅自调换使用的;

(三)、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

(四)、无正当理由拖欠房租累计六个月以上的;

(五)、住宅用房无正当理由闲置六个月以上的;

(六)、利用承租房屋进行非法活动的;

(七)、故意损坏公有房屋的;

(八)、擅自买卖公有房屋使用权的;

(九)、其他严重损害出租人权益的。

第二十七条: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应当返还房屋。如需继续使用,应当在租赁期满前重新签订租赁协议。出租人在租赁期满前必须收回房屋时,应事先商得承租人同意,并赔偿承租人的损失;收回住宅用房的,同时要作好承租人的住房安置。

第二十八条:承租住宅用房的,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死亡,其共同居住两年以上的家庭成员愿意继续履行原契约的,可以办理更名手续。

第二十九条:在租赁期限内,房屋产权人转让房屋所有权,原租赁协议继续履行。

第三十条:租赁的公有房屋大修或者改造时,承租人应当配合,在租赁期限内,房屋大修或者改造后原租赁关系不变。

第五章买卖

第三十一条:公有房屋的买卖,买卖双方必须持有房屋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证明文件。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买卖公有房屋。

第三十二条:公有房屋买卖时,应当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房地产价格评估。

第三十三条:公有房屋买卖必须经过交易审核后,方可办理所有权登记。

第三十四条:出售公有房屋所得价款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

第三十五条:国有房屋实行有偿转让,不得无偿划拨,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六条:出售共有房屋时,房屋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出售出租公有房屋时,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第三十七条:公有房屋出售给外国人的,应当符合涉外房屋买卖的有关规定。

第六章修缮

第三十八条:维修养护公有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是公有房屋产权人的责任。维修养护共有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是房屋共有人的责任。产权人与使用人分离的,应当在协议中明确修缮责任。

第三十九条:修缮责任人应当对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修缮,保证其正常使用和安全。修缮责任人没有履行修缮责任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分修缮责任人进行修缮.目前,鱼王前。

第四十条:公有房屋的修缮应当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法规、政策和标准。

第四十一条:公有危险房屋的鉴定、修复和拆除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公有房屋修缮所需的资金,应当按照现行财务制度和有关规定分别列支,严禁挪用。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规定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房屋所在地县级以上城市人民 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责任者给予行政处罚:

(-)、伪造、徐改房屋所有权证书的,注销其证书,并处以房产价值1%以下的罚款;

(二)、不按期申报办理所有权登记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并可处以房产价值1%以 下的罚款;

(三)、强占房屋的,责令其限期迁出,赔偿损失,并可处以该房屋强占期间租金总额5倍以下的罚款;

(四)、故意损坏、危害公有房屋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并可处以造成财产损 失5倍以下的罚款;

(五)、擅自提高公有住房租金标准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可以处以非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六)、擅自买卖公房的,经审查允许买卖的,责令其补办手续,缴纳税费,并对卖方处以买卖金额5%以下的罚款;经审查不允许买卖的,买卖合同无效,对卖方处以买卖金额则%以下的罚款;擅自买卖公房使用权的,买卖合同无效,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对卖方处以买卖金额动%以下的罚款;

(七)、擅自转租公有住房的,转租协议无效,收回房屋,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可处以转税人转租租金总额5倍以下的罚款;

(八)、因公有房屋修缮责任人失职,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责令赔偿损失,并对修缮责任人处以房产价值5%~10%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规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由所在机关给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因公有房屋所有权登记、使用、租赁、买卖、修缮等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可向房屋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十七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八条:本设镇建制的工矿区、国有农场、林场等公有房屋的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条:本规定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本规定自一九九四年四月一日起施行。

第三篇:中国农科院房产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房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农业科学院房产的管理,规范房产的配置、使用和处置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农业部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房产,是指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主要包括:

(一)国家或地方政府划拨的房产;

(二)使用财政资金或自筹资金购建的房产;

(三)无偿调入的房产;

(四)以置换、受赠、索赔、抵偿、盘盈等方式取得的房产;

(五)其他方式取得的房产。

第三条 房产管理应遵循优化配置、依法监管、程序规范、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中国农业科学院财务局(以下简称院财务局)

负责指导和监督各单位房产管理工作;各单位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权,享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收益、处分权,并承担实施购建、分配使用、维护修缮、清查登记、申报处置等管理责任。

第五条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房产,可酌情委托相关单位代管。中国农业科学院法定代表人或获其授权的主管机构,应与代管单位签订《房产授权管理责任书》或合同,明确授权范围以及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

第二章 配 置

第六条 房产的配置,是指根据单位事业发展和职能履行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确定的程序,通过购建或调剂等方式配备房产的行为。

第七条 各单位房产配置,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其中,院属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配置,参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执行。

第八条 各单位申请购建房产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现有房产无法满足本单位履行职能需要;

(二)不能共享、共用其他单位相关房产;

(三)不能通过调剂方式予以解决;

(四)不能通过市场租赁方式解决或租赁成本过高;

(五)不违背本单位土地资产利用规划;

(六)其他应满足的条件。

第九条 申请财政性资金购建房产的,按照相关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执行,编报预算。其中属于申请基本建设投资的,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要求履行项目报批程序。

第十条 全部使用自筹资金购建房产的,应严格按照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进行必要性、合理性论证,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编报预算。并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要求履行项目报批程序。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产,可进行调剂:

(一)闲置三年以上;

(二)超标准配置的办公用房;

(三)可供多单位共同使用;

(四)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因公益事业发展需要,且难以通过其他途径取得房产的单位,可以主动与相关单位协商,就调剂内容、方式及补偿等达成一致意见后,提出调剂申请,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审核审批。申请房产调剂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房产调剂申请;

(二)相关方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会议决议;

(三)房产权属证明的复印件;

(四)房产平面图和构造图;

(五)房产账面价值或评估值的有效证明;

(六)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办理房产权属登记,申领房产证。

第十四条 各单位应根据房产购置合同或批复的竣工财务决算等文件以及有关原始凭证,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台账、财务账。

第三章 使 用

第十五条 房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等方式。

第十六条 各单位应加强房产的日常管理,妥善安排使用,及时维修养护,保持房产完好和使用安全。办公用房和公有住房应逐步推行专业化的物业管理,积极推动面向社会的整体或单项(如保洁、保安、设施设备维护等)招标委托管理。实行内部委托管理的,应积极创造条件,深化改革,提高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第十七条 各单位应加强对房产出租、出借行为的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产不得用于出租、出借:

(一)正常履行单位职能所必需的;

(二)已被依法裁定查封、冻结的;

(三)未取得产权人或其他共有人同意的;

(四)权属关系不明确或存在权属纠纷的;

(五)不符合安全、环保、卫生等有关标准的;

(六)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七)其他。

第十八条 房产出租、出借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一)将房产提供给他人居住的(不包括按照房改政策出租的公有住房);

(二)将房产(含房屋内的场地、柜台、橱窗等)有偿提供给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三)将房屋及构筑物的顶部、外立面等有偿提供给他人从事广告、宣传、展示活动的;

(四)以不变更房产权属为前提,利用房产与他人联营、入股经营、承包经营的;

(五)其他形式。

第十九条 各单位出租、出借房产,单项或批量价值(账面价值,下同)800万元以上(含800万元)的,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后,报农业部审批。

单项或批量价值800万元以下的,各单位自行审批。各单位应于批复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批复文件(一式六份)

报院财务局,由院财务局统一汇总后,报农业部备案。

第二十条 各单位申报房产出租、出借,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房产出租、出借申请文件。应就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决策过程的合规性、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提出意见;

(二)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

(三)能够证明拟出租、出借房产价值的有效凭证,如购房发票、工程决算、记账凭证等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出租、出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拟出租房产的位置、面积、使用现状、出租原因、招租方式、租期设定、租价确定方法、对承租方的限定条件等;

(五)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拟承租承借方的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六)同意利用房产出租、出借的领导班子会议决议;

(七)其他需提交的材料。

第二十一条 房产出租应公开、公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各单位原则上应采取公开招租的形式,可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招租工作。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在招租前,应自行组织调查或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对拟出租房产的租金进行评估,综合考虑房产所在地段、租赁市场行情等因素合理确定招租底价,必要时应采取评审或资产评估的办法确定出租的底价。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应加强对承租方的资信考察,严格控制出租风险。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房产出租应订立书面租赁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租期一般不超过5年。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应加强出租房产的跟踪管理。对已出租房产应做专项登记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对承租人擅自转租、改变用途、破坏结构、形成安全隐患的,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必要时,应依法解除租赁合同。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利用房产对外投资,单项或批量价值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经院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后,报农业部审批。单项或批量价值(不含院本级)500万元以下的,报院审批;在审批完成后的15个工作日内将批复文件(一式四份)报农业部备案。院本级利用房产对外投资均须报农业部审批。

第二十七条 申报房产对外投资,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对外投资书面申请。应就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决策过程的合规性、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提出意见;

(二)房屋所有权证复印件;

(三)能够证明拟对外投资房产价值的有效凭证,如购房发票、工程决算、记账凭证等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投资的必要性及背景、房产来源及对单位履行职能的影响、合作方资信状况等,并分

析投资风险、投资收益及回收期等经济指标;

(五)同意利用房产对外投资的单位领导班子会议决议;

(六)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拟合作方法人证书复印件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等;

(七)拟创办经济实体的章程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下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八)单位与拟合作方签订的合作意向书、协议草案或合同草案。合作意向书或草案应明确约定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的责任等,并须注明该协议经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正式生效的保留条款;

(九)单位上财务报表;

(十)经中介机构审计的拟合作方上年财务报表;

(十一)其他材料。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利用房产进行对外投资,应聘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或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拟投资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和验资。资产评估项目按规定履行核准或备案手续。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利用房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等取得的收益,应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第四章 处 置

第三十条 房产处置是指各单位对房产进行产权转让或注销产权的行为,主要包括:无偿调拨(划转)、转让、置换、报废、报损等。

第三十一条 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申报房产处置:

(一)因实施基本建设项目、执行土地资产利用规划等须拆除的;

(二)因单位职能调整、整体搬迁等原因,继续使用该房产确无必要的;

(三)因执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须被征用、拆除的;

(四)闲置多年且在可预期内仍无法做到有效使用的;

(五)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条 房产处置须经院审核同意后报农业部审批。其中,涉及单项或批量价值800万元以上(含800万元)的,经院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后,报农业部审批。

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申报房产处置前,应就处置方案在单位全体职工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

第三十四条 申报房产处置,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处置申请文件(包括位置、结构、面积、使用现状、权属状况、安全鉴定、处置原因与方式等)。各单位应就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决策过程的合规性等方面提出意见;

(二)《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

(三)资产价值凭证及产权证明,如购房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单,房屋所有权证等凭据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房产现状及实景图;

(五)同意处置房产的领导班子会议决议;

(六)本单位范围内公示情况说明;

(七)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第三十五条 房产处置除按第三十四条规定提交材料外,根据具体形式,还应提交必要的补充材料,其中:

(一)无偿调拨(划转)的,应提交依据文件和划转意向性协议。属单位撤销、合并、分立而移交资产的,需提供撤销、合并、分立的批文。

(二)转让的,应提交可行性论证报告、意向性协议书(或公开招标、拍卖计划)。

(三)置换的,应提供近期的财务报告,对方单位拟用于置换资产的基本情况说明、是否已被设置为担保物等,双方草签的置换协议,对方单位的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报废、报损的,应提供价值清单;因房屋拆除等原因需办理资产核销手续的,提交相关职能部门的房屋拆除批复文件、建设项目拆建立项文件、双方签定的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属于非正常损失的,应提供责任事故的鉴定文件及

对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第三十六条 房产处置收入应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财政国库收缴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章 档案和基础信息管理

第三十七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房产档案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全面、完整、及时地整理归集相关资料,经本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审核签字后,移交本单位档案管理机构集中保管。

第三十八条 归档的房产资料应为原件。存档资料是复印件的,应由资产管理机构核对无误后签章,并注明核对日期及原件存放处。

第三十九条 各单位要加强房产档案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档案毁损或者丢失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四十条 复制、借用房产权属证明等重要文件资料,须经单位分管领导同意,并明确借用期限和使用范围;借出的重要文件资料应予登记,并由专人负责跟踪管理。

第四十一条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将房产资料据为己有或者拒不归档。

第四十二条 按规定程序处置房产后,应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四十三条 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房产的动态管理,每年对房产进行盘点,及时掌握变动信息,确保账实相符。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院财务局对各单位房产使用、处置情况进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检查。

第四十五条 各单位在房产使用、处置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按规定程序申报,擅自越权审批房产使用、处置事项;

(二)对不符合规定的申报材料予以审批;

(三)串通作弊、暗箱操作,低价出租、低估价值对外投资或压价处置房产;

(四)其他造成房产损失的行为。

第四十六条 各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依据本办法配置、使用和处置房产的,如

涉及相应土地资产,应同时执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地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八条 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向城镇职工出售、出租公有住房的行为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九条 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办法和管理的需要,制定房产管理实施细则,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备案。

第五十条 本办法由院财务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青岛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

青岛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山东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鲁财会〔2005〕33号)《山东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办法》(鲁财会[2006]23号)、《青岛市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青财会[2005]9号)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市行政区域内的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会计用人单位、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对会计人员知识与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开展继续教育应当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遵循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实效和保证质量的原则。

第四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建立结构合理、运行规范、管理严格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通过持续、有针对性的教育,提升会计人员政策、业务水平和会计操作技能,培养一批具有熟练会计操作技能的初级人才,具有综合分析和参与决策能力的中级会计人才以及专业精深、熟悉国际惯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强的高级会计管理人才。

第二章 会计人员

第五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第六条 参加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单位应支持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保证学习时间,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会计人员由所在单位安排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期间,其工资、社会保险等待遇与本人在岗时相同。

第七条 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在会计人员职称晋升、考评时,应将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纳入考核范围,调动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第三章 教育形式和内容

第八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形式分为培训和自学两类,以培训为主。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接受培训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得少于24学时。培训形式有:

(一)由财政部门组织举办的会计人员专题业务培训。

(二)经财政部门登记公告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以下简称“社会培训机构”)。

(三)在财政部门登记的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会计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

(四)经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同意举办的其他形式培训。

第九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分为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三个层次。

(一)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包括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已取得或受聘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及具备相当水平的会计人员。

(二)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包括已取得或受聘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及具备相当水平的会计人员。

(三)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包括已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和已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尚未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以及已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但尚未进行上岗的人员。

第十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使用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大纲,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按照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制定培训计划。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会计理论与实务;

(二)财务、会计、审计法规以及会计准则、制度;

(三)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四)内部会计控制;

(五)会计电算化知识;

(六)经营、管理知识;

(七)其他法规制度和相关知识。

第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视同完成当年继续教育培训学时。

(一)内完成一项通过市级以上(含市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或会计学术组织认可的会计专业课题研究,或在省部级以上(含省级)刊物上发表一篇会计类学术论文。

(二)正在大中专院校或职业教育院校接受国家承认的会计类专业学历教育。

(三)通过本审计、统计、经济专业技术资格、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考试,或通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任何一个科目。

(四)参加市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知识比赛并获得奖项者。

第四章 培训机构和师资

第十二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应当具备与承担培训工作相适应的教学场所、设施、师资队伍、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力量等条件,并经属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评估、登记,由市财政局公告后,方可组织实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承担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机构,须经市财政局评估、登记并予以公告。

(一)开展经常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均需向属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对培训单位的办学资格、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训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评定其是否具备承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能力,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业务主管单位举办本系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应根据财政部门继续教育规划,对不同层次会计人员进行相应层次的继续教育。在每次办班前,要将培训计划、拟聘请授课教师名单及其职称、学历、所在单位、培训内容、参加学习会计人员名单,报主管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核准。

对经评估符合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构条件的单位,由属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汇总上报市财政局,由市财政局在下达培训计划时予以公告,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系统中进行继续教育机构登记,并配置继续教育培训管理软件。对经同意自行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行业或业务主管单位,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为其临时配置继续教育培训管理软件。

第十三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已办理工商、税务、物价登记手续。

(二)具备与承担培训工作相适应的固定教学场所、设施。

(三)具备与承担培训工作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力量。

(四)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健全。

(五)严格按照财政部教学大纲和市财政局培训计划的要求组织培训,能够完成所承担的培训任务。

(六)严格按照物价管理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收费。

第十四条 申请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办报告。

(二)工商、税务、物价登记手续。

(三)培训机构情况介绍。

(四)用于培训的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五)主要负责人和拟聘教师资格证明文件。

(六)拟办机构的章程和发展规划。

(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八)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要求的其他内容。

第十五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授课教师实行持证上岗、登记管理。担任培训教师的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承担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教学人员,一般应具备教授职称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或为相应水平的会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

(二)承担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教学人员,一般应具备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职称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或为相应水平的会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

(三)承担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教学人员,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含讲师)职称或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或为相应水平的会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

授课教师登记实行动态管理,经考核达不到要求的,从登记教师名单中移除,并收回其资格证书。

第十六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不得将承担的培训任务转给未经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评估、公告的单位或个人承担,不得出借本培训机构名义给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

第十七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教学活动时,应当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选聘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领域内具有较高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教师,重视教材的选用,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第五章 注册登记

第十八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应当统一使用财政部门配置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软件进行注册登记,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档案,按要求如实上报继续教育开展情况记录、培训工作总结。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根据教学质量评估、学员意见反馈及考核情况确认培训的有效性,对达到培训质量要求的培训机构予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注册登记。

第十九条 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且考试合格的,由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统一代为申请继续教育注册登记;符合第十一条所列情形视同完成当年继续教育的,在岗人员由所在单位代办,持证不在岗人员由所在单位代办或由持证人员本人凭有关证书、刊物原件或其他有效证明,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财政部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申请继续教育注册登记。

第六章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条 区(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

市财政局负责全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全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划、规定、办法。

(二)制定全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指导计划。

(三)指导、检查各区市、各部门继续教育工作。

(四)负责管理市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部分重点企业集团、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主管部门、驻青中央及省属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各区(市)财政局会计管理机构根据市财政局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和检查、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构和业务主管单位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教学、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考核。对违反本规定的继续教育机构,或在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中因管理不当不能保证培训质量的,由主管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责令其限期整改,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不予受理其培训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登记;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由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在各培训场所设立“会计培训监督箱”并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向学员发放“学员意见反馈表”,并将学员意见作为考核培训机构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会计学术组织等社会教育资源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的作用,逐步建立本地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制。

第二十三条 按规定应参加而未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除第十一条所列情形外,财政部门及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督促其接受继续教育。对未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的会计人员,不予办理会计从业资格注册登记;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弄虚作假骗取继续教育登记的,由主管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在诚信档案中予以记载。

第二十四条 因故未能按时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个人提出申请,经单位证明、注册所在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审核确认并办理离岗登记手续后,其参加继续教育时间可以顺延至下一完成:

(一)内在境外工作超过六个月的。

(二)内病假超过六个月。

(三)生育。

(四)其他特殊情况。

第二十五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收费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青岛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青岛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汇总表

2.青岛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授课教师登记备案汇总表 3.青岛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授课教师申请登记备案表

第五篇:青岛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青岛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实施《青岛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充分发挥青岛市专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在激励创新、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规范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专利专项资金是指市财政在预算中安排,主要用于资助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专利专项资金的使用以国家、山东省和我市专利事业发展政策为导向,与经济、科技发展相结合,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集中财力、突出重点的原则,充分体现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不含外资及外资控股企业)和有经常居所的个人。

第二章 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五条专利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专利创造、专利运用、专利保护和与专利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

第六条对专利创造的资助,是对按照《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依法获得的专利成果进行资助,包括:

1、国内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资助;

2、国外授权发明专利资助;

3、对年专利申请量过百件企事业单位的资助。

第七条对专利运用的资助,主要用于:

1、专利信息平台建设、维护和专利信息运用及专利预警机制建设;

2、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建设及维护运行。

第八条对专利保护的资助,主要用于:

1、专利行政保护和执法基础条件建设;

2、专利维权援助和举报投诉服务。

第九条与专利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的资助,主要用于:

1、国家、山东省、我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

2、对获得中国专利奖和山东省专利奖的项目资助;

3、知识产权宣传,专利人才培训;

4、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

5、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及重大问题研究。

第三章专项资金的使用标准

第十条专利创造

1、内(每年1月1日—12月31日,下同)受理权属明确的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每件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专利申请费收费标准予以资助,专利费用减缓的,以实际发生费用为准;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每件资助5000元。

2、内权属明确的国内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00件的单位,实行一次性资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3、国外授权发明专利,每件每个国家资助2万元,对同一发明创造在多个国家获得发明专利权的,最多按5个国家予以资助。

第十一条 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的专利,每件资助10万元;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的专利,每件资助5万元。获得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的专利,每件资助3万元。同一获奖专利按最高奖项资助一次,不重复资助。

第十二条对于用于专利运用、保护和与专利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等专利专项资金的资助标准,按市知识产权局下达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要求执行。

第十三条每年用于专利创造资助的资金,一般不低于专利专项资金的70%。

第四章专项资金的申请与审批

第十四条申请专利专项资金资助,应填写《青岛市专利专项资金申请表》1份,提供申请资助单位注册登记证明或个人身份证明,并分别提供下列资料:

1、属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的须提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和专利申请费缴纳相关发票原件和复印件。

2、属国内发明专利授权的须提供:发明专利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3、年申请量过百件的单位须提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和专利申请费缴纳相关发票原件和复印件。

4、属国外发明专利授权的须提供:国外授权发明专利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第十五条市知识产权局对专利专项资金申请采取随时受理、定期审核的办法,申报专利专项资金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次年2月底。对通过审核项目的相关情况通过市知识产权局网站进行公示,网址为http://;符合资助条件的单位或个人的情况以文件的形式予以公布。

对获得中国专利奖、山东省专利奖项目的资助,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山东省知识产权局公布的获奖项目文件执行。

第十六条市知识产权局负责将资助资金兑付到相应的单位或个人。资助资金的发放期为半年(以市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联合下达的公布获资助项目文件时间为起始日),逾期不补。

第五章专项资金的监督与管理

第十七条专利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市知识产权局负责管理。

市财政局负责专利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和财务管理。包括会同市知识产权局编制专利专项资金预算,按规定审核、批复预算和拨付资金,会同市知识产权局对专利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开展追踪问效和监督检查等。

市知识产权局负责专利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和资金申请的受理及兑现。包括配合市财政局确定专利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和使用范围,提出专利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受理专利专项资金申请,会同市财政局公布资助项目、兑付专利专项资金,编制专利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表,配合市财政局对专利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开展追踪问效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十八条获得专利专项资金资助的单位在收到专利专项资金后,按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财务处理,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第十九条申请专利专项资金资助的单位和个人,应提供真实的材料和凭据。对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的,一经发现,全额追回已资助的资金,情节严重的,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章附 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市知识产权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原《青岛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青财企一〔2003〕20号)同时废止。

下载青岛市城市公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市城市公有房产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岛市外商投资企业税务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1508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8-09-20 【生效日期】1988-09-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青岛市外商投资企业税务管......

    城市路灯管理暂行办法

    城市路灯管理暂行办法 (2009-03-25 21:01:44)转载▼ 标签: 杂谈 第一条 为规范城市路灯建设、管理和维护,加快城市路灯基础设施配套速度,提高路灯照明质量,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

    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暂行办法

    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暂行办法(1995年3 月 1日 建设部第41号部长令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保障房地产开发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

    唐山市公有房屋租赁管理暂行办法(唐山市政发1985129号)

    【发布单位】唐山市 【发布文号】唐山市政发1985129号 【发布日期】1985-08-20 【生效日期】1985-08-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唐山市......

    青岛市科学技术专项资金拨付管理暂行办法

    青岛市科学技术专项资金拨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科学技术专项资金(以下简称“科技专项资金”)的拨付管理,规范资金拨付流程,保证资金安全、及时、足额......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公有房屋管理的若干规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公有房屋管理的若干规定》部分条款的决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7年第12号修改决定 现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北京......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短时间内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的关键在于“管”,要按照重点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思路,建立完善长效综合管理机制,对逐项工作制定科学的管理标准及考核办法,实......

    金昌市城市供热管理暂行办法

    金昌市城市供热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供热管理,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通则》和建设部《城市区域锅炉供热管理办法》、《民用建筑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