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修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身之责。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有“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以“警世救国”自缄自策,三易其志的鲁迅,也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从孙中山到陈独秀,从李大钊到毛泽东,从林觉民到秋谨,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雪耻报国,为了振兴华夏,为了腾飞于世界,我们的前辈发奋努力,克己奉公,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到底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讲话中说过:“伟大的民族精神„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干一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急中辟发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①“就实质而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其思想文化、思维模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结构、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
②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从古代先驱们创造的辉煌文明到现在我们围绕在共产党的周围,我们要时刻牢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我们要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指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献出自己的一切。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我们作为国之栋梁的大学生,更应该深深感到自己背负的崇高的国家使命。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表现
⒈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模式。
两千多年前,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统一”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千百年来,国家政权虽屡次更迭,有盛又衰,但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却从未中断过。崇尚统一,反对分裂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正如孙中山指出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
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长期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在中华大家庭内部,各民族团结统一、和睦相处,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特殊的贡献。⒉使中华文明传承不缀,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已经有了五千年的历史了。而与中华文明并称四大文明的只剩下了我们。这是为什么呢?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明的灵魂,为之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使之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应对外来文明的挑战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不是被动地接受对方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地选择、舍取、改造、融合,使之成为自身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断使文明得到新的发展。
⒊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不亡,历经磨难而新生。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屡遭劫难的民族,天灾频繁,人祸不断。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表现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每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人们总是能够捐弃前嫌,空前团结,同仇敌忾。中华儿女从来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有着酷爱自由、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的传统。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
⒋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
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愈益占有突出的地位。综合国力虽以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等物质力量为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和军事实力的竞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
三、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首先,我们要学习先驱们,培养起“兼容并包”、“中华一体”、“协和万邦”的理想,孕育出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使热爱祖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维护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调和主线。无数志士仁人倡导并践行着这种民族精神。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上下而求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最后以死报国的感人事迹,至今仍为中华儿女所传颂。廉颇、蔺相如以社稷为重,捐弃个人恩怨,“将相和”以报效国家,成为千古佳话。司马迁将这些事迹忠实地记录下来,并突出强调将“国”放在首位的重要性,盛赞“先国家之急”的气节和操守,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更加广泛流传,发扬光大。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中华民族精神始终“大化流行”。它超越地域、阶级、种族和时代的界限,将中华儿女凝聚到一起,使之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从而使中国在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国家的统一。而一旦有外敌入侵,中华民族便能万众一心抵御外侮,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奋起抗争,救亡图存,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它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英勇奋斗,多做贡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贤代不绝人,无数普通劳动者和能工巧匠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创造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并以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皆源于此。
其次,我们最为一个新时代的学生,要在学习中,从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现实中,我们要领略我们国家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也要明白肩头担负的重担。我们要勤劳勇敢,我们要发奋图强,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去学习,去积蓄力量。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文化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准备。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中神圣的意愿,我们应该坚决维护中华民族的伟大利益,中华民族的利益高于我们个人的利益,当民族利益受损时,我们要学习先驱们,学习“精忠报国”的岳飞,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学习“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学习“警世救国”自缄自策、三易其志的鲁迅,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又一个伟大的创业时代,肩负着推动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时光,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思修论文_思想道德修养论文_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 》论文
德才如何才能兼备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承载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可以说我们即将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程与走向。因此,时代要求科技的进步,时代要求人性的回归,时代更要求我们必须德才兼备!提到德才兼备,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德”。那么什么是“德”呢?“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德”是理想信念的坚持,“德”是爱国主义的拥护!可以说,“德”就是人材素质的基
础。
“德”亦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自身的存在规则。它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
观
条
件。
那么什么又是“才”呢?相较于“德”而言,“才”同样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而“才”的本质是“智”。“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当代大学生掌握的各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程,“智”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智”并不是简单的IQ指数,它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着心理成熟的表现
程
度。
“才”仍有许多的外延,当然,我们没必要一一陈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才”在本质上指出了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控与应用的技巧性。而所谓的才高八斗,我们完全可以重新给予诠释:形容某个人能更好的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对事物做出诠释。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认识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统“帅”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王道!
综观历史,有才无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他们全都没留下好的名声。秦珲不聪明吗?有才华,不然又怎么能权倾朝野?但是遗憾的是他没德行,结果遗臭万年,遭受到历史的唾弃。和申,又一个只注重“才”而无“德”的典范。即使当时可以讨得龙颜一悦,权倾一时,但最终仍是为后世所不耻。为什么?你能说他智商低吗?显然不能,其实,只是他不懂德才结合的道理。就拿我们当代说吧,马家绝就是一个好例子。所以说有才无德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反之,有德无才也不成,因为那样只能成为一个老好人。毕竟这样的人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所能起到的价值太小了。
那么我们又要如何做一个德在兼备的人呢?或者说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呢?我以为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即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承,不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与法律同是调节人民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他们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道
德
与
法
律
不
可
分
割
抵
触。
其次,我们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毕竟我们是学生,学业本是我们的主业。如果我们连学业本身都搞不好,那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一个合格大学生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我们要独立,而独立的前提就是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与人交往,为人处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要象高尔基前辈说的一样:我对于书,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而我们要说:我对与知识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会如此重视“德”?那是因为“德”反映着人们的基本心理状态。我们通过对“德”的把握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的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的生存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身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的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
发
展。
再次,我们要继承和宏扬中华民 族优秀道德传统。这样才能使我们避免有才无德的尴尬。显然,这么做又恰巧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因为继承和宏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德与才应该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自古以来,人们在学习的同时就十分注重德行。因为他们知道学以至用 ”中的“用”是用在对他人对团体对国家甚至是对人类社会都有益处的事情
之
上。
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德才兼备所带来的好处。“德”在广义上也可以代表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俗话说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认真对待每件事情,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全部力量!遗憾的是,到现在仍有一些现象让人心寒。比如说有些网络黑客,利用以学的技术来入侵他人或是政府或银行电脑网络系统,带来无比巨大的损失。可以说完全是自私的行为。他们有才不?有!而且非常有!他们有德不?很遗憾他们没有!可见单一的德
与
才
真
是
可
怕。
因此,为了追求我们伟大的理想,为了达成我们身负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德才兼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具体地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更好地完成大学期间的发展任务。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将经受多方面的新考验。它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机遇。然而,由于当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特点及其经历的原因,近年来大学生在这一转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地影响大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增加应对现实中各种挑战的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完成大学期间的各项发展任务,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其次,有助于青年学生积极探讨人生的具体问题及其哲理,尽快选择并走上成功之路。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并逐渐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引发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相应思索。“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
最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学习,还将有利于青年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的新境界。修身养性向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境界,它既是青年人个体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责任,党和政府对此也寄托了殷切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真正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内容提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尤其是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尽管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较改革开放初期已有较大的提高,但离法治社会的目标仍有较大的距离,特别是一些肩负组织、管理、决策职能的领导者的法律意识仍十分淡薄,“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一方面,我国学界对法律意识的研究和探讨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有鉴于此,笔者拟对法律意识的主要内涵、法律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法律意识培育的途径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法律意识 社会意识 现状 培养 法治精神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
法律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感知、理解、心理体验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适用的评价、对各种法律行为的理解、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等,是法律观点和法律观念的合称。①法律意识的核心,很大程度上是指权利意识。法律规定的人与人、人与机关、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实际都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大家必须按照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则来运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尤其是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不断加强,已成为了一种直觉,但是,如果产生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守法意识、义务意识、责任意识还很弱,还有所欠缺,不太平衡。法律意识是一种全面意识,你不能只要求自己的权利,而去削弱或淡化你的责任意识、义务意识,这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法律意识,就是对法律的忠诚、信仰,人们信仰法律和法律所建立的规则。
二、法律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法律意识作为意识的一部分,当然也来自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法律意识。比如人们对法律存在价值的认识,在法律不健全的国家肯定是不高的。相反,在法律健全的国家,人们对法律存在的认识则会很高。比如对于无罪推定价值的认识,法律健全与不健全的国家是不同的。在法律健全的国家,人们认为任何人在没有经过法院宣判有罪之前都是无罪的;而在法律不健全的国家,人们却认为只要上了法庭甚至不论是民事庭还是刑事庭,都被认为是有罪的。
另一方面,法律意识又对社会存在起着一定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随着人们对国外法学的研究,对法律的认识有了重大的改变,而这一改变又使立法机关对现有法律进行修改。比如九三年颁布的公司法,如果站在当时的角度去看,可以说该法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律。但是随着人们对法律意识的提高,也必然会对其补充和修改。比如对于一人公司如何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超过五十人如何处理等等现行公司法都没有规定。随着法律意识的提高,这些内容也必然得以完善。
三、法律意识与其它社会意识的关系
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法律意识与其它社会意识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其它社会意识中,政治、宗教、文化意识对于法律意识的影响是最大的。比如政治中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决定了法律的任务;宗教中信仰问题决定了法律对不同教派教徒行为的价值判断;文化中的法律观念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相反,法律意识对其它意识也有重大的影响。比如政治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以宗教的名义宣传迷信思想;文化方面的议论自由不得超越法律的限度等等。
四、法律意识的微观结构
法律意识就其形成来看,同样也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法律意识也同样应当分成人们对法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在对法律的感性认识阶段,表现为对法律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具体地说,应当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认识,进而发展到人们对法律的情感。②但是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认识还只是现有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还不知道法律如此规定的价值所在。
在对法律的理性认识阶段,表现为对法律的判断、评价,进而发展到对法律的运用。在这一阶段,法律意识可分为人们对法律的评价和法律行为的外化两个部分。
五、法律意识的作用
法律意识对于人们的任何行为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的。正如前面所述的,法律意识从认识的过程来看应当分为法律认识、法律情感、法律评价和法律行为的外化四个部分,也就是说人们认识法这一特殊事物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的法律行为外化。但是对于不同的主体,其法律行为外化的方式则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法律意识在不同的群体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首先,法律意识对于立法起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法律意识对立法起到了预测的作用。我们知道,法律规范一般都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要素,那么法律意识制定了立法者如何去假定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决定了如果出现了这种问题应如何处理即立法的价值取向;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偏离了这一价值取向则又如何制裁。比如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使立法机关必然要在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发生之前在法律中加以规定,以免使危害社会的人不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2、法律意识对立法起到了选择的作用。比如对于诉讼的原则,大陆法系采用法官主义审理而英美法系则采用当事人主义审理。在对两大法系的立法进行研究之后立法者必然按其得出的法律意识进行选择;
3、法律意识对立法起到了追踪检测的作用。在法律现有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以至现有法律调整时,立法者必然基于变化了的社会关系产生新的法律意识,从而对现有法律进行废、改、立。
其次,法律意识对于执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法律意识对执法者正确评价行为人的行为起了重要作用。不同的执法者 对于同一个案件的认识以及同一个法律规定的认识可能不同,这些都是由于执法者的法律意识不同造成的;
2、法律意识对执法者正确适用法律起了重要作用。正如刑罚的作用一样,刑罚本身也是一种恶,是用不得已的恶去除恶。这种恶用之得当则两受其利,用之不当则两受其害。因此法律意识对执法至关重要。
再次,法律意识对于守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法律意识影响着人们处理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比如某百货公司向某厂购买产品,法律意识好的业务员可能会签订书面合同,而法律意识不好的业务人员未必会签订书面合同;
2、法律意识影响着人们的诉讼观念。法律意识好的人会认为诉讼是保护权益的最有效手段,而法律意识不好的人则会认为“好人不为讼”,“屈死不打官司”。
六、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自1986成以来,我国已连续实施了三个五年普法规划,到目前为止,法律知识的普及已全面展开,并初步实现了从法律知识的启蒙教育向提高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全民法律意识的转变,从单一普法向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实践的转变,普法工作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有了相应地提高。虽然意识的提高不能完全和知识划等号,但如果没有法律知识做前提,所谓法律意识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有了法律知识不一定有好的法律意识,但法律意识肯定是以法律知识为前提的。
另外,在法律知识的普及上也有不足,法律知识的普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同时把所有的法律知识都普及了,要考虑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普法要有针对性,这样才更有实际效果。比如,让一个农民去学公司法,他就会觉得没有什么用处,但要让农民去学婚姻法或土地承包方面的法律,这样他就会很感兴趣,因为与他的实际生活有关。
第三篇:思修论文_思想道德修养论文_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doc(模版)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德才如何才能兼备 ?这是当代大学生,甚至当代社会青年都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发展,当以人为本。我们这代人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承载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可以说我们即将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程与走向。因此,时代要求科技的进步,时代要求人性的回归,时代更要求我们必须德才兼备!
提到德才兼备,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德”。那么什么是“德”呢?“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德”是理想信念的坚持,“德”是爱国主义的拥护!可以说,“德”就是人材素质的基础。“德”亦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自身的存在规则。它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那么什么又是“才”呢?相较于“德”而言,“才”同样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而“才”的本质是“智”。“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人们掌握的各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程度,“智”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智”并不是简单的IQ指数,它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着心理成熟的表现程度。“才”仍有许多的外延,当然,我们没必要一一陈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才”在本质上指出了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控与应用的技巧性。而所谓的才高八斗,《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我们完全可以重新给予诠释:形容某个人能更好的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对事物做出诠释。
因此,作为年青一代的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认识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统“帅”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王道!
综观历史,有才无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他们全都没留下好的名声。秦桧不聪明吗?有才华,不然又怎么能权倾朝野?但是遗憾的是他没德行,结果遗臭万年,遭受到历史的唾弃。和珅,又一个只注重“才”而无“德”的典范。即使当时可以讨得龙颜一悦,权倾一时,但最终仍是为后世所不耻。为什么?你能说他智商低吗?显然不能,其实,只是他不懂德才结合的道理。就拿我们当代说吧,马家绝就是一个好例子。所以说有才无德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反之,有德无才也不成,因为那样只能成为一个老好人。毕竟这样的人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所能起到的价值太小了。
那么我们又要如何做一个德在兼备的人呢?或者说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即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承,不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与法律同是调节人民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而法律更像一面镜,时刻约束自身的行为规范,他们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道德与法律不可分割抵触。
其次,我们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求知,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素,学习能帮助我们达成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我们要独立,而独立的前提就是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与人交往,为人处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要象高尔基前辈说的一样:我对于书,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而我们要说:我对与知识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会如此重视“德”?那是因为“德”反映着人们的基本心理状态。我们通过对“德”的把握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的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的生存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身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的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再次,我们要继承和宏扬中华民 族优秀道德传统。这样才能使我们避免有才无德的尴尬。显然,这么做又恰巧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因为继承和宏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德与才应该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自古以来,人们在学习的同时就十分注重德行。因为他们知道“学以至用”中的“用”是用在对他人对团体对国家甚至是对人类社会都有益处的事情之上。
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德才兼备所带来的好处。“德”在广义上也可以代表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俗话说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认真对待每件事情,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全部力量!遗憾的是,到现在仍有一些现象让人心寒。比如说有些网络黑客,利用以学的技术来入侵他人或是政府或银行电脑网络系统,带来无比巨大的损失。可以说完全是自私的行为。他们有才不?有!而且非常有!他们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有德不?很遗憾他们没有!可见单一的德与才真是可怕。
因此,为了追求我们伟大的理想,为了达成我们身负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德才兼备!
我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们需要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年青年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第四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修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不断深入。社会对于每个人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这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一部分。良好的法律意识、丰富的法律知识,不仅有利于每个公民的工作、学习,而且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团结和繁荣发展。
作为一门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给我们一次系统的学习机会。首先,通过对大学生活的认识,了解自身使命,怀着理想与信念,去适应大学生活,去学习知识。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维护社会公德,树立家庭美德,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第七章和第八章中集中介绍了法律基础知识。
第七章中强调法律意识,突出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八章中则集中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一些基本制度,以及具体的实体、程序法律制度。通过对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学习,我对于法律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学习了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使我坚信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坚决抵制外来势力的分化、渗透,努力提高法律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又通过对具体法律条件的了解,使自身对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概况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
实体法律制度中的工商法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了解到民事权利、责任以及它的诉讼时效制度。这使我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时,可以做到有法可依,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如合同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通过课本的鉴定介绍,学习到其法律涵盖的范围,以及公民所拥有的权利,能够更好的维护自身权利。最后,通过对程序法律制度的学习,又使我懂得以法定程序解决法律纠纷。
通过对第七章、第八章的理解与感悟,认识到我国法律的优越性。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制定和实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目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而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其本质体现其优越性。即它体现的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同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体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上。经济建设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社会作用民主法治建设顺利推进,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镇压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文化建设方面,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准则,促进和保障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建设方面,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对外方面,促进和保障对外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发展,营造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下,我们要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完善社会主义法律。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强调法治,弘扬法治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法治理念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我们应树立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以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学会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以法律的思维武装自己,使自身在面对困境、纠纷中有清晰、冷静的头脑处理解决问题。在对法理问题的思考和处理上,法律思维应当优先,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道德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一个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不仅使我们更理性的解决问题,而且可以给我们一个更合理的答案。
当今世界风云激荡,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自然也是每个中国人所关切的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国家的安全问题更值得我们重视。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国内外的压力,我们应当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认识到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而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经济安全又是国家安全的基础。通过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能够较为全面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自觉抵制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履行好自身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也应学习和了解相应的法律知识。《国家安全法》《刑法》等作为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以及国防安全法律制度、经济安全法律制度、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生态安全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以此来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繁荣发展。
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进一步完善国家监督体系与制度。通过国家权利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的内部以及司法机关的监察等,来保障权利的行使。同时,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我们可以通过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对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提起诉讼,维护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过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为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而集中通过第七章、第八章的学习,使我领悟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以法律的思维思考问题,以法律的方式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第五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思修论文
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河南工程学院考查课
论文
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任课教师:
2016年12月20日思修论文
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Xxx(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91)
摘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大学生必须在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其内涵丰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意义重大。大学生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了解和把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践行 核心 价值观 正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它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思想,为最终凝练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大支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根本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提供明确的、稳定的价值评剧和评判思修论文
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标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对于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而凝聚民族、国家、社会、和公民意志和共识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源泉,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石。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某类实物价值的基本看法、总的观念,具体表现为人们对该类实物价值取舍模式和指导主体的价值追求模式。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核心价值观则是在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支配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是一种社会制度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
四、身为大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大学期间,同学们都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确定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学的理想信念来引导。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列宁曾说过:“通过百折不回的努力,让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渗透到群体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思修论文
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精髓,它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
再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我们还要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们一生影响很大。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根据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向突出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一元论和多元化的辩证关系。由于价值取向一元论具有普遍的范导功能,具有形而上追求的意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所以 教育 大学生自觉地认同、维护社会一元化的价值取向就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 经验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失去统一的价值目标。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由此带来的行为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的混乱不堪,使民族和民众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在社会转型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社会转型、市场 经济 使得利益主体、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出现多元化,很容易产生价值相对主义。使人们竞相追逐各自利益而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其次,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形成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以期通过这些措施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在面对多元文化尤其是多元价值时不迷失自己并作出自主选择。思修论文
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我很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得以见证祖国一天一天的强大,我们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学好各门知识,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为祖国明天的宏伟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