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地理学科提升计划
地理教育教学提升计划
2017.12.3
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是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了提升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整体质量,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良好的地理素养和考取较好的高校必需的高考成绩,经多次教研,形成本学科教学提升计划。
一、用心抓好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和互助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做到“学生不预习,老师不讲课”。
精心设计预习方案,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有布置、有组织、有落实。先让学生独立、反复、用心阅读课本和地图册,获取相关知识、发现问题,然后在组内和组间进行交流,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习惯,组织每班地理学习小组长配合老师负责提醒检查落实,并将同学们预习的收获、存在的疑点和困难反馈给老师,为课堂的教和学、师生互动、答疑解困、知能提升做好准备。
二、精心备课,用心上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兴趣、高效指导,使学生爱学地理、会学地理,不断提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持久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学科具有功能的广泛实用性、内容的丰富多彩性、贴近学生生活和“乡土”实际的亲和性、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现象的独特性和神秘性。地理老师应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具体教学任务,精选典型案例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联系古今中外地理故事、人物、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家乡或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启发学生探究、联想、感悟、思考,让学生不断发现地理科学的魅力和价值,激发兴趣,昂扬斗志,不断增强持久的学习动力。
2.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1)在课堂上教师要检查提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理预习情况,老师点拨、补充、纠正。(2)教师精研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漏点和学法、学情,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深讲透,做好示范,提高课堂学习指导的效率。(3)在课堂上老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阅读、思考、讨论、辩论、分析、回答,倾听、板书、板图、计算、演练、观察、实验,最大程度让学生能够动脑、动眼、动口、动手、动笔,交流语言、碰撞思维、展示才华、暴露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老师不仅要当好组织者、引领者、铺路者、示范者,也要当好诚恳的学习者,坚决“杜绝老师一言堂,学生消极听”的糟糕局面。
三、精选并及时批改课后练习题,认真指导学生答题技巧,使学生通过足量的科学训练,巩固、提高地理问题判断、分析、解读和表达能力。
1.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先精练基础知识和技能习题,再精练能力提升题(高考真题和好的模拟题)。
2.让各班学习小组组长检查本组学员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3.教师面批面改,及时了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4.上好试题讲评课,指导学生读题、审题、梳理思路、取舍筛选、分析、判断、做图、计算、书写、表达等答题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
5.用好错题本,降低犯错率,提升应变力。(1)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回归知识原点,真正学懂弄透,根除错误认识,及时纠错扶正;(2)让学生在错题本上用图文准确记录,随时查阅反思,避免重复出错;(3)多做变式试题,检验纠错效果,提升应变能力。
四、图文结合,案例剖析,归纳整理,强化学生地理知识内化积累、图文转换、综合思维、区域区位理论和人地协调思想。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是对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关系的高度概括和不同区域空间差异规律的总结提炼,对人类的思想、思维、各种产业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进而产生了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区域发展的区位理论和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所以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成为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1.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学地理,必用图,会用图”和“综合分析,比较对照”的良好习惯。针对地理学科的地域性和综合性,一方面要指导同学们学会阅读或绘制各种地图,提高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定位能力,快速提取图中有效地理信息,或绘图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规律。另一方面还要图文结合,精选多个区域典型案例,对其自然和人文地理进行综合深入分析,比较对照,找到异同,发现规律,归纳总结,使学生能够把看似零散的地理知识不断加工、内化、深化、累积,使其条理化、系统化,可以快速提取,能够迁移应用,不断提高地理图文转换能力、综合思维品质、区域发展区位理论水平和人地协调思想。
2.使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归纳总结”的良好地理学习习惯。教师要求并指导学生做到每课时一小结、每单元一大结,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总结,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做成图文并茂、条理系统的“知识块”、“ 知识树”。要发挥地理学习小组长、地理学习骨干同学的组织、示范和带动作用,把组内同学都调动起来,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有落实,教师及时批阅、指导,常抓不懈,形成常态。
3.平时识记和周五晨读相结合,强化识记背诵。(1)每天都要识记背诵学过的地理知识和方法技巧,尽量做到日日清;周五晨读时间要查漏补缺,巩固强化一周所学。(2)教师要在知识、方法上提醒、指导,要检查验收识记效果。
五、搞好地理课外活动,丰富活跃学生生活,促进地理学习。
1.订阅优秀地理书刊,扩展学生地理视野,提升地理学习兴趣和素养。
2.利用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的机会,从地理视角选择思考分析国内外天文、自然、经济、社会现象和事件,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与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感受处处有地理、时时有地理,提高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
3.办好地理板报,做好学习、交流、展示平台。利用后黑板或墙体,展示同学们的优秀地理阅读笔记或地理小论文、评述我国或世界地理新闻热点,介绍祖国与世界各地独特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或区域发展成功案例,也可以交流地理学习体会和方法,图文并茂,突出地理特色。
六、创新钻研地理教育教学理论实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功底和综合素养。1.打铁还需自身硬,拥有金刚钻好揽瓷器活。(1)教师要博览群书,既要精研细读,多做专业理论研究,还要广泛涉猎,开阔眼界,增高站位,更要大胆实践,创新应用,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能力,使自己成为具有教学独特魅力、深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2)积极参加校内外教育教学培训和说课讲课比赛,多研究近年来各地高考题,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和高考新动态、新特点,尽快学习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新思想、新方法。
2.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团队强大才能彰显个人魅力。备课组要深化教研、互相听课、集体备课,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互帮互助,提高团队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3.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管理效果。亲其师信其道,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教师要为学生树立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榜样,使学生在耳闻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影响,进而得到学生的认可、钦佩和爱戴。对待学生既要关心、了解、爱护,也要严格要求,批评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讲求实效,做好学生健康成人成才的领路人和守护者。
第二篇:学科:高中地理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2006——2007学第一学期第十九周教研活动
学科:初中数学1
时间:2007年1月9日(周二)下午1:30
地点:青岛开发区六中
内容:青岛市公开课、研究课
课题1:八年级上:四边形(复习课)执教教师:孙美荣
课题2:七年级下:认识三角形执教教师:高 华
出席范围:由黄岛区教研室通知
学科:初中数学2
时间:2007年1月10日(周三)下午2:00
地点:青岛63中
内容:“问题生成型”问题教学模式研究小组研讨活动。
出席范围:“问题生成型”问题教学模式研究小组全体成员:22中叶新艳26中郭明睿,27中温爱芳,31中姜爱兰,33中卫洲,张朋朋,高兴乐40中黄静,吕文,41中赵新,宗立春,50中李淑琴,邓效朋,61肖红燕,孙爱峰,黄建,张玉宏,刘安科,刘莉莉,62中张绍华,孙兴业63中纪琰玲,王晓伟,高星华,安丰秀,矫永宏,宋双,董安宁,65中刁明传,邱馨
备注:(请每人准备好5分钟的教学片断,体现本组模式)
学科:初中物理
时间:2007年1月10日(周三)下午2:00
地点:青岛39中
内容:
一、市级研究课
课题: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执教教师:39中高楠
二、讲座研究
1、习题的编写主讲人:24中陈翠玉
2、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课题研究主讲人:34中朝继林
出席范围:
1、市内四区各局属学校全体初中物理教师;
2、各郊市区教研员或选派教师代表3-5人。
学科:高中数学
时间:2007年1月12日(周五)下午2:00
地点:崂山一中
内容:
1、市级研究课
课题1: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执教教师:刘文杰课题2: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执教教师:安金宁
2、高三复习研讨
出席人员:
1、市区中心组全体成员和教研组长。
2、崂山区全体数学教师。
学科:高中思想政治
时间:1月12日(周五)下午2:15
地点:青岛2中
内容:市级研究课
课题:《高三复习之跟踪纠错练习》执教教师:赵福涛(青岛2中)出席范围:
1、局属及民办全体高高三思想政治教师;
2、青年教师研修班全体成员。(三位班长徐开颜、车巾、江充群请按时参加)
学科:高中地理
时间:2007年1月12日(周五)下午2:00
地点:青岛17中
内容:
1、市级公开课(研究课)
课题:长江沿江地带执教教师:于晓燕
2、集体备课
课题:山东省地理
3、山东卷考试说明解读交流
4、学案交流
出席人员:局属中学全体高中地理教师
备注:各校教研组长或高三集备组长携带以下材料(电子稿)进行交流
1、有关“山东省地理”的试题2—3道。
2、山东卷考试说明学习体会(或解读)。
3、优秀学案1—2份。
学科:高中美术
时间:2007年1月10日(周三)下午2:00
地点:青岛17中多媒体教室
内容:市级公开课
课题:《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执教教师:卢媛
出席范围:各区、市高中美术教师。
备注:课后有重要事情布置。
学科:高中通用技术
时间:2007年1月10日(周三)下午2:00
地点:青岛66中 电化教学室
内容:
一、市级公开课
课题:模块一 第四章 第二节 《明确问题》授课年级:高二
执教教师:青岛66中董臣
二、研讨高
一、高二期终统一考试内容。
出席范围:
1、局属高中学校高
一、高
二、高三通用技术教师。
备注:根据学校的需求,带U盘拷贝试题。
第三篇:数学薄弱学科提升计划
数学薄弱学科提升计划
根据期中考试成绩,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分析、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我校七年级数学相比之下较为薄弱。为尽快赶上,提高学生总体成绩,本学期特定以下加强薄若学科工作的措施:
1.学习先进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育观念,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加强学习,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需要,利用例会、教研会等形式,抓好教师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自觉转变教育观念。
(1)改革备课方式,提高薄弱教师备课的质量。备课是教师对知识的自我转化,改造和构思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走出备课中重形式轻实效、重教法轻学法、重课前教案的编写轻课后反思的误区,突破备课环节这一瓶颈。第一,在备课形式上,我们提倡要有一定的格式但要避免“格式化”。侧重设计好教学的基本思路,允许用提纲式,表格式,框图式等不同的书写形式。
第二,教学设计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学法,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讲求教案的实效性和创造性。第三,要求教师写课后记。强调课后反思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课后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做好课后备课(反思),书写形式上允许灵活多样,篇幅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第四,落实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挖掘教师的合作潜力。积极促进和帮助教师主动进行“自备、集体备、补备”的备课模式。力求在一个组合内就学科教学与研究,薄弱学科改造、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学术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能加强沟通和协作,提高核心竞争力。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灌输——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通过讨论合作,自学辅导,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富有个性的心得过程。根据课改实验的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3)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要求在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课堂中角色的定位,努力实现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讲求课堂中的师生平等,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人格的发展,想方设法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永褒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自身的内 在要求。
(4)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都突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为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生的“学法”。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的培养,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3.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
重视单元练考。学校要求重视课堂及单元练考后的质量分析工作,特别是薄弱学科,要认真详实的做分析,查找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总结薄弱学科、薄弱班级、薄弱教师教学成绩转化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效果。重点查找教学常规的落实、督查、反馈与矫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及团队精神,学生学习的时间管理,学生学法指导及心理疏导,学生学习风气及学习规范等方面,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调整、制定下阶段整改措施和工作项目安排。4.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第一,是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学困生是影响质量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所以,对学困生的转化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求老师建立学困生档案,认真做好学困生的阶段提高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实行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对其进行分层教学,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5.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协调、引领作用,力促薄弱学科的转变。薄弱学科的形成与班主任工作紧密相连,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协调和引领是薄弱学科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求薄弱学科班主任从以下方面来协调:一是开好分析会,让学生找出自已的弱科及造成的原因,如:听课、练习、兴趣等方面。其次,树标、传经、请导师,让优秀学生做学法介绍,从数学学科特点、学习方法、勤奋刻苦、自我调节等方面改进。再次,采用家校携手的方式,引导家长与学校、任课教师、学生牵手,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班主任经常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弱科学生和学生的弱科,从生活上温馨体贴,从心里上及时解困。巧妙发挥班主任的影响力,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效应,与骨干教师结伴同行,以学习促提高。
第四篇:薄弱学科整改及提升计划
2015-2016学第二学期黑河小学 中期后学校对薄弱学科的提升计划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各学科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校在基础教育阶段还存在相对薄弱的学科,如我校期中考试整体排名居后,数学成绩不能突破瓶颈,实现快速发展,小三门虽然有所进步,但与全乡的整体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
经过学校会议与教研组会议研究决定,对我校薄弱年级一、二、六年级,薄弱学科一年级语文、二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语文进行专业督导,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着力提高这些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校根据薄弱学科教师队伍的现状制定了一整套提高薄弱学科建设的方案。
在增加以对薄弱学科硬件投入的基础上,我们还应注重加大对薄弱学科教学软投入的力度,加强对薄弱学科教学工作的管理。在管理上,讲究一个“严”字,狠抓一个“实”字,努力使薄弱学科教学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员培训,落实课标,整体提升薄弱学科教师业务水平课程标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突破学科中心,加强了整合,把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此,我们将领会课标,解读课标作为提高薄弱学科教师业务素质的切入点。全员培训采取分科形式,教师研讨交流、反思质疑,就课堂教学中的困惑进行互动研讨,在研讨中梳理认识、加深体会。通过培训加速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创造了条件。在培训中实行任务驱动,强调突出问题的解决、凸显案例教学,通过培训也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一系列培训、学习、考核活动,各科教师明确了新理念,对课程性质的定位更全面、准确。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更明确、具体。从而提升了薄弱学科教师的理论水平。
二、落实课程计划,保证教学质量,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严格执行国家教委下达的课时计划,坚持计划指导下的教学目标责任制。每学年开学初,教导处审查学校的课程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再执行,并做到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教师的授课表与班级日志相符。建立教师任课情况登记表,加强教学常规工作检查,从组织管理上保证课程的开齐和课时的上足,同时也为教学质量的检查考评提供了依据。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堂结构,提高授课效率,不断探索着综合、校本科课堂教学的路子,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教研组要组织多次听课评课活动,对薄弱学科学校第周组织听课不少于一次。只有不断地听、评、议、反思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不断提高。
四、改进考试办法、搞好检查考核
众所周知,考试如同“指挥棒”,具有导向作用,为此,我们对检查考核这些学科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教学质量情况的方法作了改进。从督促领导教师重视和加强这些学科的教学、掌握学校的教学情况的目的出发,确定抽考年级后,根据抽考成绩,要求教师书面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思、分析这样既能督促教师重视这些学科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又能为领导提供,了解掌握面上的教学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加强指导,改进管理。
五、校本培训,以训带教,开展薄弱学科教师能力提高
学校各科目教学中,薄弱学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原因:教师的素质、学生的品质,重要因素是教师的素质、业务能力是根本因素,决定因素。好的质量必须有好的教师作为保障,当教师素质偏低时,学校必须正视这一现实,以人为本,因势利导,加强教研培训,改变或提高教师素质,在校本培训中实现高素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成果共享,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借以提高教师素质,改变落后面貌,众所周知,没有一个教师不愿提高自身素质,只是学校校本研训中,如何提供一个为大多数人接受并主动参与的方法、环境。在这一方面,我校长期以来坚持制度规范、名优引领、自我激励的模式,致力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制度规范,旨在建立一种规范的教研方式,强制性地让每一个教师必须投入校本教研中,进而形成一种自觉行为,我们做如下尝试:教研制度:教研学习制度、集体备课要求、常规听课制度。四差(差班、差课、差科、差生)定期改进制度,尤其在差课改进中,我们提出“一谈、二警、三停”。即:“一谈”:第一次不达标者,校领导与其谈话;“二警”:第二次不达标者,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三停”,第三次还不达标,停课一周,听优秀老师的跟踪课,包组领导监督、教务主任、优秀教师作专题辅导。
六、强化措施,把好关口
为了加强薄弱学科教学工作的管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确保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一是严把教学时间关。二是严把过程管理关。我们一改过去的做法,变终结目标为形成目标管理,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注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抓学期教学计划的重新制定;二抓期中的进度检查、典型教例及计划的实施;三抓学期末教学工作的评估表彰与经验总结,避免平时教学工作的形式化倾向。三是严把考风考纪关。因为要抓好薄弱学科的教学工作,首先必须从端正考风的工作着手,“正本”必须“清源”,因此,对于薄弱学科的考试问题,我们与统考科目一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七、把握标准,科学评价
从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对于薄弱学科的教学效果评价问题,是我们搞好薄弱学科教学管理的关键和难点。我们采取了“点面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以及“竞赛与考试结合”的三个结合的原则实施评价。我们将平时的教学“五认真”检查情况进行量化评分与期中、期末学生的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参与结账。
为确保薄弱学科教师队伍的稳定,我们规定非特殊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换薄弱学科教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学校应尽量让薄弱学科教师专职化,不担任其他兼职。这一规定,为开展薄弱学科的教学工作,保证薄弱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薄弱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在以上几方面继续探索努力。我们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着力组建薄弱学科中心教研组,从集体备课入手提高薄弱学科教师施教能力。继续引导、督促有效教学行动研究,注重薄弱学科教师的阶段性总结。并利用送教下乡、片区交流、校级交流等教研活动,培养薄弱学科骨干教师。
黑河小学 2016年5月11日
第五篇:高中地理教研计划
地理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新学年的高中地理教研工作,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设计、组织好各项地理教研活动,积极推进地理教学改革。
2、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切入点,服务于一线教师的需求,提高所有教师的业务水平。
3、通过示范课、组内听课等教研活动,加强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
4、以新课程标准的各类活动课、示范课为突破口,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要学,乐学,努力打造适合我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各学段教学内容及目标 高一年级:
(1)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任务为完成必修二的全部教学内容。(2)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地理
2> 倡导学生主导参与,乐于研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高二年级:
(1)主要内容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选修三《旅游地理》和选修六《环境保护》。(2)教学目标
1》 学习高中地理选修三和选修六,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2》 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高三年级:
(1)主要内容
本学期完成所有必修、选修基本内容及初中地理的所有区域的复习,及专题练习。
(2)教学目标
1》 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巩固,夯实基础,扫清知识结构理解中的障碍,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
2》 全面阅读教材,掌握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3》 建构知识网络,为提升能力做铺垫。
4》 注意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高一年级: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备好每堂课。
2、认真上好每节课,运用生活中的“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提高练习、作业效率。练习、作业布置要适度,适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二年级:
1、提高学生对课堂时间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如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2、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学生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高三年级:
1、抓住重点主干知识,突破难点,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复习过程中不留盲点,重点放在梳理知识体系统,强化知识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2、重视主干知识,训练掌握出现率高的知识点。
3、充分重视利用地图,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4、关注高考,研究高考,提升质量。
四、教学进度安排 高一年级:
2.13—2.17
人口的数量变化
2.20—3.3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3.6—3.17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3.20—3.24
城市化
3.27—4.7
农业地域类型 4.10—4.21
期中复习及考试
4.24—4.28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 5.4—5.12
传统工业区及新工业区 5.15—5.19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5.22—5.26
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 5.29—6.9
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 6.12—6.16
中国的可持续发张实践 6.19--
期末复习及考试 高二年级:
2.13—2.20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2.21—3.1
旅游资源
3.2---3.20
旅游景观的欣赏 3.21—4.1
旅游开发与保护
4.2---4.10
做一名合格的现代游客 4.11—4.15
期中复习与考试 4.16—4.25
环境与环境问题 4.26—5.5
环境污染与防治
5.6---5.16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5.17—5.31
生态环境保护
6.1---6.15
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 6.16—6.26
期末复习6.27—7.1
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
2.15—2.18
工业部分及练习2.20—2.25
交通运输方式及练习2.27—3.4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练习3.6---3.11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练习3.13---3.15
区域经济发展及练习
3.20—3.25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内容及练习3.27—3.31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4.3—-4.8
大气运动及练习
4.10---4.15
陆地水体及海洋水体运动及练习4.17—4.22
人口部分及练习4.24---4.29
等值线的讲解及练习5月
模拟考试及讲解练习6月
回归课本 五|、教研活动安排 二月份:
第一周:各年级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第二周:探讨新教案编写模式
第三周:探讨各年级本学期的教学内容,重、难点 三月份:
第一周:探讨研究教案各个环节如何编写
第二周:同课头教师编写同一节课,并进行探讨 第三周:制作教学课件
第四周:每人编写一份优质教案 四月份:
第一周:研究探讨各年级复习策略 第二周: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 第三周:读《论语》,交流,并写出心得体会 第四周:地理“适应性”课堂探讨 五月份:
第一周:听课活动:讲课人:石小飞
王膑 第二周:讲课人:成立荣
李宏博
第三周: 讲课人:王双燕
文志娟
第四周:听课活动总结 六月份:
第一周:探讨研究2016年高考试题 第二周:读《论语》,交流,并写出心得体会 第三周:探讨研究各年级期末复习策略 第四周: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