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次做馒头作文
第一次做馒头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一次做馒头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次做馒头作文1“出锅喽”,香气腾腾的馒头做好了。
今天,妈妈心血来潮,要和我一起做馒头。
被早早地从“周公”那里拉回来的我,看着桌上大包小包的材料和锅碗瓢盆,残留的瞌睡立马消失,以最快的速度冲进卫生间洗漱完,出来的时候,妈妈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她手脚麻利地在锅里倒入半袋面粉,又让我把适量牛奶、鸡蛋和白砂糖混合在一起。把面粉和改良剂搅拌得差不多后,妈妈把化开后的干酵母和混合的蛋液倒进面粉里,双手敏捷地揉搓起面粉。不一会儿,面粉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团柔软的面团。
我在旁边蠢蠢欲动,也想和面团来个亲密接触。可谁知看花容易绣花难啊!刚刚碰到面团,手就被黏住了,无论怎么甩,它就是死缠烂打不肯下来……
反复揉搓后,面团达到了三光,即面光,手光,盆光,可以发面了。十分钟后,面发好了,妈妈拿起一小部分面团,做示范给我看。先把面擀成饼状,把这张“饼”卷起来,切成一个个小剂子,瞧,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馒头坯子就“诞生”啦!我们俩没用多少时间,就把之前的“大胖子”(也就是面团)变成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小不点”。
把“小不点”待在蒸锅里,继续发酵约二十分钟。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上蒸锅啦!随着锅里的水开,蒸锅开始冒出白色的`蒸汽,越来越浓,馒头的香味飘散出来,越来越浓,不一会儿,厨房里香气四溢。呀呀呀,肚子里的小馋虫都被勾了起来,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
馒头装盘后,迫不及待地叫来爸爸,一起品尝我和妈妈的手艺。爸爸眯着眼睛,三两口吃下一只馒头,赞不绝口!我心里特开心,充满了成就感。
自己付出了劳动,才知道生活多么美好啊。
第一次做馒头作文2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最难忘的第一次。而今天在这里,我就跟大家讲一讲我心中最难忘的第一次。
一个星期天,我到朋友家去玩。玩了一会,我的朋友便提出了一个建议---做馒头。这可是我们从来没干过的事情,说干就干,我们立刻拿出面粉准备做。我们首先倒面粉,可是谁知,正巧窗外吹来一阵风,我们俩摇身一变,由黄种人变成了“白种人”!我们相互拍着,抖下身上的面粉。开始了下一项“工作”---加水,打开水龙头向碗里加水,我看着碗里的水和面粉,问道:“这水不会太多了吧?”“放心吧,绝对行”,朋友答道。我向碗里看了一眼,只见碗里哪里是面团,这明明是面糊!没办法,再加面粉吧。计划好了的一碗面粉,结果超出计划,用了两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面和好了,好大一团呀!
这时我们才觉得又遇到了一个麻烦,没有面板,急中生智,我们找来一个整理箱的 盖 子,洗干净就成了一个临时的面板。此刻,这个面板变成了我们的擂台,我们两个大显身手,面团是挑战者,我们就是擂主。我使出“洪拳”,朋友也不甘示弱,使出“咏春拳”。面团纷纷败下阵来,将面团打得不成面形,最后我们又拿出武器----模具,做出各种花样。然后在妈妈的帮助下,放入锅里蒸。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趴在灶台等着,终于蒸好了。看着形状怪异的成果,尝了一口,感觉味道有点怪怪的,但是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果实还是充满自豪和高兴的。
这次做馒头很有趣,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道理,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还真不容易。
第一次做馒头作文3今天早上,我早早得起了床,按照我和爸爸妈妈的约定,今天早上,由本小姐亲自下厨!
“那~~做点什么呢?”我想了好半天。对了!爸妈以前不是经常蒸馒头吗!我今天也来蒸些馒头。
我先把锅洗干净了,在锅里加入了适量的自来水,把火打燃。然后,我找了个大盆子,把它洗干净,倒进适当的自发粉后,再倒进少许的自来水,把它和均匀,我用手使劲儿地揉,结果,我不但没揉好,反而还粘了一手的面,每当在这时,我就得出我的必杀技————自发粉,我把自发粉,放在手上,使劲儿的搓呀搓把手上的面都搓下去之后,我又继续和面,可谁知,面粘在了盆子上,为此,我不得不又使用我的必杀技————还是自发粉!
我把面团揉的不粘手了之后,就把它搓成一个长条,用刀把它切成一块一块的,在这里,我就注意到了它的形状,凹凹凸凸的,一点都不美观,于是,我耐心的帮它们“整容”,一切ok之后,锅里的水也沸腾了,这些馒头也该下锅了,我小心翼翼的把这些馒头放在锅里,盖上锅盖子,等着它蒸熟。分钟过去......我看了看钟,时间已经到了,我以火箭般的速度冲向了厨房,打开锅盖,一股玉米味扑鼻而来,哇~~好香呀!我二话不说,拿起一双筷子,夹起一个馒头,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第二篇:做馒头说课稿
《做馒头》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山东省科学技术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主题5面点制作活动1做馒头。本课以做馒头为主题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做馒头的技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本课的活动内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馒头的基本方法。
2.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资料、信息)。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勤劳的态度,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立了本课的重点是学会和面,难点是在生活中做出有创意的馒头。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更好的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我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活动为组织形式,采用引导探究、课件演示、示范指导、合作交流、作品展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突出学生实践探究的主体地位。
五、说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本课的相关材料。
六、说教学过程
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依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将从激趣导入、合作探究、实践体验、展示评价、总结延伸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
(一)、激趣导入
第一个环节是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将通过多媒体播放馒头图片,配合优美的音乐。接着谈话导入“民以食为天,那你知道我们经常吃的馒头是如何做出来的吗?”来走进本课主题“做馒头”(板书)(本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为下面的活动做好情感铺垫,这样老师作为学习的邀请者,将学生带入课堂,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合作探究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只是学生活动的引领者,所以我打算将本环节分为。
1.第一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了解到的制作馒头需要哪些材料。教师总结准备材料主要有:面粉、干酵母、水、面板、盆等。
2.第二步:观看制作馒头的视频,小组内探究制作的步骤和方法,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梳理制作步骤。教师相机板书(和面、醒发、揉馒头、蒸馒头)
(这一环节充分把自主探究的权利让给学生,这样在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中,掌握——的方法要领,为下一环节的亲身实践体验做准备,解决了本课的重点,至此完成教学目标1)
(三)、实践体验
第三个环节是实践体验,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做出各种不同形状的馒头,我设计了以下2个小活动 第一个活动:和面
1.首先:教师示范和面的基本步骤,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注意事项和步骤。2.然后:出示温馨提示,强调小组内分工合作,注意卫生。
3.最后:小组合作,动手和面。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重点讲解,通过同伴帮助或教师示范指导解决问题。
活好的面团要进入醒发阶段,教师讲解醒发的要求,由于醒发时间为3—4小时,所以教师发放已经醒发好的面团。第二个活动:揉馒头
1.第一步:让会揉馒头的几个同学示范步骤,教师讲解步骤。
2.第二步:构思自己馒头的形状,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重点指导。(实践体验是本课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环节重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培养合作精神,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基础素养的形成,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2)
(四)、展示评价
第四个环节是展示评价,各小组内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到台前来展示,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选出最佳作品。
(这样,学生在展示、交流和多元化的评价中学会欣赏,并体验成功的快乐,顺势进入第五个环节)
(五)、总结延伸
1.首先,教师总结,板书成画,揉好的馒头需要蒸制以后才能食用。2.接着,出示馒头的蒸制步骤及注意事项。
3.最后,布置课外作业,课下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做有创意的馒头,也可以带回来与老师分享。
(这样让综合实践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宽广的领域,充分体现了“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的课程理念。)
七、说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清晰明了,重点突出,造型独特,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和本课的课堂主线。)
总之,本科的设计力求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体现学生的“亲身体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课程理念。
第三篇:做馒头的关键步骤
做馒头的关键步骤:
1)酵母粉要加够量,500面粉,酵母粉约3-5克(起发酵作用),泡打粉3克(起膨松作用),糖5克(增进发酵速度),水250-300克(视面粉的种类而增减);
2)面团和的要柔软以利于面团的发酵,和好的面团要做到三光:盆光、面光、手光;
3)醒发的时间至少要两个小时以上,用酵母粉发面时间可适当长点没关系,发酵好的面应是原面团的两倍以上,否则视为发酵不完全;
4)蒸制时,一定要“冷水“上锅,否则会将做好的面坯烫死,使蒸制出的面头呈死面状态。
第四篇:做馒头和烙饼教案
做馒头和烙饼
——徂徕二中
聂化东
学习内容与要求
一
和面
和面是制作面食的第一道工序,和面又分和水调面团和发酵面团两种。水调和面团是指用水和面粉调制的面团,包水饺,烙饼等用水调和面团。和水调和面,要要注意逐渐加水,当搅拌成麦穗形状后再揉成团。掺水过多则面团粘手,掺水过少则面团干硬,影响质量。
和发酵面团
如果在调制面团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填料,使面团组织产生空洞,变得膨大疏松,用这种方法调制的面团,成为发酵面团。和发酵面团常用的填料有酵母和酵面两种。和面时要活得均匀。或好的面饧一段时间后用手按面团稍有弹性,略有下线,有一定筋力,质地柔软光滑,切开面团看时,孔洞多且均匀,有酒香味,说明发酵正常。
二
做馒头和烙饼
做馒头
按和发酵面团的方法,和号发酵面团后。将面团柔光,搓成长条,剁成均匀的剂子。在面板上撒一层面粉,将机子揉成馒头形。等锅里水烧开后,上屉用旺火蒸25分钟左右即成。
烙饼
1、和面
将面粉盛到盆里,加水(每一千克面粉加0.5千克水)和少许盐,揉和成面团,再反复揉匀后,放在盆里饧一段时间。
2、擀皮
把饧好的面团取出,放在面板上,撒些面醭,揉成长圆柱形,揪成剂子。将面剂用手按便后,擀成大面片,撒上细盐葱花等,并搓匀,再撒上花生油(或猪大油)并抹匀。将面片卷起,再盘成圆形,按扁后擀成薄园饼。
3、烙制
把平鏊子放在火上,要把饼的两面反复烙至有黄壳后,标志饼已烙熟。注意炉火不要太旺,以防表层熟了内层还不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家常做馒头和烙饼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做馒头和烙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家常做馒头,烙饼基本制作方法 学习难点:对做馒头和烙饼的细节的把握与处理 用
具:面团、油、调料、电饼铛、水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雄伟的徂徕山 美丽的大汶河。想一想你平时最喜爱吃粗粮还是面食?
学生调查:今天早晨你吃的什么?你会做什么面食? 展示课题——第二章第三节做馒头和烙饼。
2..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和面的种类和方法)。(2)小组讨论(讨论和面的难点并找出解决方法)。(3)讨论并找出做馒头和烙饼的方法。
3.教师操作:(课件展示:《做馒头和烙饼》,教师依课件逐步讲解)。
(1)和面:a.和水调和面:逐渐加水,当搅拌成麦穗形状后再揉成团。
b.和发酵面:在调制面团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酵母或酵面,使面团组织产生空洞,变得膨大疏松,或好的面饧一段时间后用手按面团稍有弹性,略有下线,有一定筋力,质地柔软光滑,切开面团看时,孔洞多且均匀,有酒香味,说明发酵正常
(2)做馒头:将面团柔光,搓成长条,剁成均匀的剂子。在面板上撒一层面粉,将剂子揉成馒头形。等锅里水烧开后,上屉用旺火蒸25分钟左右即成
(3)烙饼:把饧好的面团取出,放在面板上,撒些面醭,揉成长圆柱形,揪成剂子。
(4)将面剂用手按便后,擀成大面片,撒上细盐葱花等,并搓匀,再撒上花生油(或猪大油)并抹匀。
(5)将面片卷起,再盘成圆形,按扁后擀成薄园饼。
4.学生操作:
操作要求
1.分工协作
各负其责
2.规范操作
保证安全
3.讲究卫生
注重环保
4.尊重劳动
作品共赏
(1)做好个人卫生,开始实践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安全操作和环境卫生(2)学生按分工有序操作。
5.感悟:
(1)小组讨论,说出学习了这节课的收获或感受。
(2)同学们,联想到平时父母的辛苦,我们应该说怎么办呢?
6.教师寄语:
同学们,劳动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快乐,劳动给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让我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共创美好未来!
第五篇:作文第一次做家务
第一次做家务
每个人都有第一次,每个人都有美好的开始,我也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而这次最记忆犹新………..现在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帮助家长,但是,自从举行了孝心足迹以后,我们可改变了不少……….孝心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一直维持这份孝心!这天,我正琢磨着要做什么事情,毕竟我是第一次做家务,一点儿经验也没有。“那个,孙女呀,帮爷爷揉一下面好吗?我太忙了,应付不过来。”“恩?”我灵机一动,“对了!帮爷爷揉面不正是一份家务活吗!”我洋洋得意,因为揉面是一份非常简单的活呀!“是这样子的……..”我还没等爷爷讲完最重要的步骤,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揉面了:我先系起小围裙,聊起了袖口,洗了洗手,嗯,真像一个“小面包师呢!”我把面团放进面盆里,摸了摸那坚硬的面团,我不禁犹豫道……..我揉了大约一刻钟左右,那坨面团丢到一边不管了。可是,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不行,我一定要想一个主意,不能就这样子算了,何况这还是一件孝事呢,一定要做的‘完整’!”我开始下定决心了“哦!对了,用这个办法准行!”我先把那一坨面分成个几十块,一块一块的揉,之后,把那几十坨面再一块一块地和在一起,一揉,啊,特别软特别软。“嘻嘻,最后还是我战胜了面怪兽!”
到了晚上,家人都夸我揉的面好,我心里不禁有点自豪,爷爷说道“没想到咱们家里的小公主会做家务了呀!”我一听,惭愧极了,是呀,我们应该多为家里做点事,做点孝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