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叶公好龙文言文翻译
叶公好龙文言文翻译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叶公好龙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叶公好龙:原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好龙: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叶公好龙:注释】
拼音:yè gōng hào lóng,古音读作shè gōng hào lóng,作姓氏。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子高:叶公的别名。
钩:衣服上的带钩。
写:画。
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彩绘、花纹。
“文”通“纹”。
闻:听说。
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yǒu):窗户。
施(yì):延伸。
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
走:逃跑。
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是:由此看来。
夫:这,那。
好:喜欢。
下之:到叶公住所处。
是叶公非好龙也: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叶公好龙的典故
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第二篇:《叶公好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叶公好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叶公好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简介
《叶公好龙》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叶公好龙(yè【shè】 gōng hào lóng):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出自 汉·刘向《新序·杂事》。
作品原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⑽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此文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作品注释
1、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2、子高:叶公的`字。
3、钩:衣服上的带钩。
4、写:画。
5、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6、屋室雕文: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
7、“文”通“纹”。
8、以:在。
9、闻:听说。
10、下之:到叶公住所处。
11、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12、牖(yǒu):窗户。
13、施(yì):延伸,同“拖”。
14、堂:厅堂。
15、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假字),通“旋”。
16、走:逃跑。
17、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18、是:由此看来。
19、好:喜欢。
20、夫:这,那。
21、是叶公非好龙也: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作品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词语辨析
叶公好龙是指表面很喜欢,实际上不喜欢,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把含义用反,下面的例句就是使用错误:
他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
成语解释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好:喜好。
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
成语用法
示例:~,好其是而非者。★清·梁启超《敬告国人之误解宪政者》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有什么两样!”
借事喻人,用叶公式的人比喻社会的现象。
寓意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作者简介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秦泗水郡丰县(今江苏丰县),汉朝宗室,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第三篇:叶公好龙文言文及翻译
叶公好龙文言文及翻译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叶公好龙文言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叶公好龙:原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好龙: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叶公好龙:注释】
拼音:yè gōng hào lóng,古音读作shè gōng hào lóng,作姓氏。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子高:叶公的别名。
钩:衣服上的带钩。
写:画。
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彩绘、花纹。
“文”通“纹”。
闻:听说。
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yǒu):窗户。
施(yì):延伸。
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
走:逃跑。
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是:由此看来。
夫:这,那。
好:喜欢。
下之:到叶公住所处。
是叶公非好龙也: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叶公好龙:道理】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比喻表面上或口头上爱好、赞赏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实际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触,不但并不爱好或赞赏,甚至还惧怕它,反对它。
【叶公好龙:启发】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但历史上的`叶公却不是这样的人。
叶公最著名的功劳是他不以怨报德,果断率兵平定了白公胜的叛乱,从而稳定了楚国政权。之后,为了楚国的长治久安,把职位让给别人,这一让贤之举,被专家们评为不迷权贵、深明大义。
叶公沈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而始姓叶。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沈诸梁受到了楚国朝野及四境诸侯的敬重,时年24岁。
经考古发掘证实,他主持叶政期间,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一江一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是叶公治水的历史见证。
史学专家安国楼博士称,叶公确实有画龙的爱好,但龙是神化了的动物,不可能下降叶宅,“叶公好龙”折射出叶公所在地和所处时代龙文化的丰厚内涵。专家们还指出,汉代刘向描写的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汉代儒家思想走向独尊的地位后,对楚道之风等其他学派的贬斥。
根据《周礼》规制,叶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叶公的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世界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后,澧河之滨的叶公墓前,来自海内外的叶姓子孙纷纷回乡祭祖,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观。
第四篇:叶公好龙原文及翻译
叶公好龙是古代汉族寓言故事。以下是它的原文及翻译,一起来阅读吧。
叶公好龙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注释
拼音:yè gōng hào lóng,古音读作shè gōng hào lóng,作姓氏。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子高:叶公的别名。
钩:衣服上的带钩。
写:画。
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
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彩绘、花纹。
“文”通“纹”。
闻:听说。
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yǒu):窗户。
施(yì):延伸。
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
走:逃跑。
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
是:由此看来。
夫:这,那。
好:喜欢。
下之:到叶公住所处。
是叶公非好龙也: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寓意
这个成语的意义是:比喻表面上或口头上爱好、赞赏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实际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触,不但并不爱好或赞赏,甚至还惧怕它,反对它。
辨析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但历史上的叶公却不是这样的人。
叶公最著名的功劳是他不以怨报德,果断率兵平定了白公胜的叛乱,从而稳定了楚国政权。之后,为了楚国的长治久安,把职位让给别人,这一让贤之举,被专家们评为不迷权贵、深明大义。
叶公沈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而始姓叶。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沈诸梁受到了楚国朝野及四境诸侯的敬重,时年24岁。
经考古发掘证实,他主持叶政期间,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是叶公治水的历史见证。
史学专家安国楼博士称,叶公确实有画龙的爱好,但龙是神化了的动物,不可能下降叶宅,“叶公好龙”折射出叶公所在地和所处时代龙文化的丰厚内涵。专家们还指出,汉代刘向描写的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汉代儒家思想走向独尊的地位后,对楚道之风等其他学派的贬斥。
根据《周礼》规制,叶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叶公的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世界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后,澧河之滨的叶公墓前,来自海内外的叶姓子孙纷纷回乡祭祖,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观。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第五篇:文言文翻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常见失分点
在高考文言阅读中,文言文翻译是对文言知识点的一个综合性考查。由于种种原因,考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分,本文以高考题为例有针对性地指出三类失分点,供大家参考。
失分点一:不辨古今异义
语言中的词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理解词义要有历史的观点,要认识到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词义有继承有发展。有些古代词义一直保留到今天,而有些词的古代意义则先后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例句】自以为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2009年全国卷Ⅱ)
误译: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致使这人流离失所,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分析】在现代汉语中,“颠沛”一词解释为“无家可归,不断漂流,居无定所”,以此形容生活艰难,带有可怜、怜悯之意。但就本句而言,联系前文“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一句,可知句中此人为“盗者”,盗者为盗笋而“坠沟”,因而可以判断“颠沛”并非今义,而是“跌落,跌倒”之意。
【链接】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9年安徽卷)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译文: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
【分析】“无用”在现代汉语是“没有用处”的意思,但联系语境,在本文中解释为“不需要”。
失分点二:不辨句子语气
文言文如现代汉语一样,能够借助多种多样的语气副词和语气助词,在不同的句子中表现出不同的语气,以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但由于古今语言习惯的改变,给我们揣测文言文语句的语气造成一定的障碍。
【例句】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2009年天津卷)
误译: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只有管夷吾可以!
【分析】“其”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语气。可以表示疑问,如“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可以表示反问,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可以表示揣度,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可以表示婉商,如“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可以表示期望,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其”在句首时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根据语境可译为“难道”“大概”“还是”“可要”等。而此句采用“其……乎”的结构,可以参照反问和揣度语气。同时,句中所反映的内容是鲍叔牙对管仲的推荐,是对管仲能力的猜测,故选用揣度语气,译为“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
【链接】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9年山东卷)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译文: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分析】“可无……乎”翻译成“怎可不……呢”,表反句语气。
失分点三:不辨动词用法
文言文中,动词(包括其他词类活用为动词)在不同的表意环境下,根据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分别作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不加以仔细辨别,就会在翻译中出现错误。
【例句】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2009年福建卷)
误译: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担忧我的母亲呢?
【分析】此句中,要考虑的是,“担忧”这一动作是“鸿宁”发出的,还是由“母亲”发出的。根据前文“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可知,母亲对鸿宁读书一事表现出不满,也就是“鸿宁”执意读书,让母亲感受到衣食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从后文鸿宁“不知贫贱之为戚也”可知,鸿宁并不以衣食为忧,所以判断“忧”为使动用法,本句当译为“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使我的母亲担忧呢”。
【链接】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9年广东卷)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译文:(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分析】“壮”本为形容词,在这里它活用为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文言文翻译的七大“硬伤”
一、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一些国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保留下来即可,因为这些名词不容易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切忌“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例1: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2007年高考江苏卷)
译文:姓刘的先生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遭遇祸患。
例1就犯了专有名词强行翻译的毛病。这里的“刘公”可不译,如要翻译也应用其名“刘牢之”替换。
二、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考生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语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例2: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2007年高考江苏卷)
译文: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以义为朋友而死,儿子以忠为国家而死。
例2的译文就犯了翻译不彻底的毛病,这里的“以义”“以忠”应译为“因为仗义”“因为尽忠”。
三、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词义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
例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译文:带领妻子和乡里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这里的译文就犯了盲目地以今义替代古义的毛病。“妻子”在古汉语中应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
四、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以免误译词语。
例4:冉氏以是颇患苦狗。(2007年高考辽宁卷)
译文:冉氏因此很担心这条狗。
这里把“患”错译成了“担心”。结合语境,当时应是“冉氏因此很厌恶这条狗”,“患”应译为“厌恶”。
五、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补充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啰唆赘余。如:
例5: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2007年高考天津卷)
这里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把“之”删去,可译为“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六、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能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
例6: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2007年高考上海卷)
译文: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代游历求学,和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例6句首省略了主语“仲长统”,句中“与”字后省略了宾语“他”,翻译时补充出来,译文才算完整。
七、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句子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所以翻译时应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但由于古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语序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
例7: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2007年高考辽宁卷)
此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吾向之隐忍而不杀之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应翻译为“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例8:从衣文之媵七十人。(2007年高考湖南卷)
古汉语中常把数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且省略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加以调整和补充。本句可译为“使七十个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文言文翻译解题思维导引
文言翻译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一道试题。要做好这道题,考生需要有良好的文言语感、丰富的文言积累、灵活的翻译技巧和敏锐的猜读能力。与此同时,培养科学合理的解题思维也十分重要。有了正确的解题思维,就等于是在文言基础知识之上增添两翼。在本文中,笔者就将这一抽象的解题思维化为具体形象的解题步骤来加以论述,是为“文言翻译五步法”,请大家“步步为营”,细加领悟。
第一步:瞻前顾后明要素
这里所谓的“要素”,既指所翻句子中出现的人名、字号、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又指句子含义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考生应具备“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语境意识,从而避免翻译时出现方向性错误。
2008年浙江卷高考翻译题很能说明瞻前顾后的重要性: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本句中的“况”字,通过后面“吴人”一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明确他是一个吴地的人,但却不知他为何人,这就需要 “瞻”所翻句子的前句:“(白居易)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从而得知,“况”是指顾况。接下来,本句后半句中的“少”字又应如何翻译,应读成“shǎo”还是“shào”?孤立地看,两者似皆可说通;而要准确判断,又需要“顾”所翻句子的后句了:“(顾况)因谑之曰:‘长安万物皆贵,居大不易。’”意思是说,长安城什么都贵,想“居”很不容易。顾况的戏语似暗示着他的身份,同时后文又出现顾况自称为“老夫”,可见顾况并不年少,故“少”应读为“shǎo”,应为“很少”、“少有”之意。
又如2008年的江西卷中“子产而死,谁其嗣之”一句,凡遇“而”字,我们首先要判断它在文中的作用,是表并列、修饰、承接、转折、假设、因果还是递进等等。这样,又需要前瞻后顾的意识。细读这个句子所在的整个段落,发现整段都是在叙述子产这个人执政的经过及效果,故子产断然不会有“死”之可能,由此得出“而”字表假设,也就顺理成章了。【思维点拨】“瞻前顾后”是做好文言翻译的第一步。考生在翻译时,应树立“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段”的语境意识。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要注意:
1、首先要阅读所翻句子的前面一句和后面一句;
2、如果读了前后句还是不能明确文意,就有必要进一步扩大语境,甚至是读完整个段落,直到明确为止。
第二步 辩识句式找标志
辨识句式的特殊性,是从总体上把握句子的句式特点所必不可少的步骤。一般而言,文言句式的特殊性主要有二:一是固定句式,二是特殊句式。固定句式较为明显,有其明确的语言标志。如“无乃…乎”、“得无…乎”“孰与”“所以”等;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在第一时间明确所翻句子是否是文言固定句式。如果是,考生应首先提取出固定句式的标志词,调动知识积累明确含义。如遇到像“所以”这样多义的标志词,则需要结合语境思考究竟应是解释为“……的原因”还是“用来……(的东西,的办法)”。如所翻句子不是文言固定句式,就应思考是否是特殊句式了。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等)。相对而言,特殊句式要比固定句式隐蔽。对考生要求也更高。近年高考中,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屡见不鲜。如2008年江西高考翻译题“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中,“不吾叛也”是对宾语前置的考查;2007年山东高考翻译题“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中的“然为清慎者所鄙”是对被动句的考查;2005年山东高考翻译题中“奇之,立许字以女”中“立许字以女”即为对状语后置句的考查。这足以暗示我们,自2005年文言特殊句式作为高考考点以来,在翻译题中渗透对特殊句式的考查,是颇受命题者欢迎的方式。这也足以证明我们在翻译时走辩识句式这一步的必要性。
【思维点拨】考生要准确辨识文言句式的特点,平时就要下足功夫。前面提到,文言句式的特殊性主要有二,一是固定句式,二是特殊句式,那么在具体的备考过程中,就应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
一、识记常见文言固定句式。对于课文中出现过的固定句式,尤其要烂熟于心。复习建议有三。
一是要组合记忆。如把“是以、以是、由是、是故、以此”等解释为“因此”的词语放在一起记忆,把“奈何”“如何”“若何”等词放在一起记忆,定能事半功倍。
二是对多意的固定句式要注意用法辨析。如“所以”,既可解释为“……的原因”,又可解释为“用来……(的东西,的方法)”。在翻译时要谨慎些。三是要在整体归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习题多加练习,强化记忆。
二、总结归纳文言特殊句式的规律。
从近年“高考高频考点”来看,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疑问代词和宾语前置多在翻译题中呈现。辨析以上句式,建议重视以下规律。
如句中有“者”字,可能为判断句和定语后置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为判断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即为定语后置句。
句中有“于”字,可能为状语后置句或被动句。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即为状语后置句,“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即为被动句。
句中有“何、胡、曷、盍、奚、焉、乌、安”等疑问代词或“莫、未、不”等否定词,多为宾语前置句,如“何为其然也”“彼且奚适也”皆为宾语前置。
而“之”字,既可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也可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考生在复习句式时,建议把课内古文中的特殊句式分类汇总,总结各类句式的规律和标志,以期举三反一,灵活运用。
第三步 明确词类悟规律
在文言阅读中,容易给考生构成理解障碍的,除了文言句式之外,还有词类活用。考生有必要对所翻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成分作一番梳理,当发现词语功能与所充当的句子成分不相符合的时候,往往为词类活用。
以2008年全国卷I中的翻译题为例:
(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2)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在第一小题中,由动词“待哺”可推出“日”应为修饰动词的时间状语,可解释为“每日”,所以“日”是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第二小题中,据语法规律,“君”“兄”二字在代词“之”之前,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应理解为动词,而“君”“兄”等名词是不可能充当谓语动词的,故应为名词作动词;根据语境,两字可译为“以…为君”“以…为兄”,故“君”“兄”二字应为名词意动。【思维点拨】考生要想在紧张的答题过程中明确活用的词语,需要明确以下两点: 首先,必须熟练掌握词类活用的常见规律。比如:
作状语的名词,常由表时间、表地点、表方式、表譬喻等名词充当。如“照服衣冠,窥镜而自视”中的“朝”表时间,解释为“在早上”;“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刺之”中的“廷”表地点,解释为“在朝廷上”;“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兄”表方式,解释为“像对待兄弟一样”;而“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中的“狐”字则是表譬喻,解释为“像狐狸一样”。
名词作动词的名词,既有衣(yì)、食(sì)、饮(yìn)、王(wàng)、雨(yù)等读去声的名词,如“衣锦还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冬雷阵阵夏雨雪”等即是如此;也有活用为动词的方位名词,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中的“下”解释为“攻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中的“下”解释为“低于”“吾将引兵而东”中的“东”解释为“向东行”;均为名词作动词。
使动、意动和为动的词语,常常紧随宾语后面做其代词。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字为使动,“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字为意动,“即泣之三日”中的“泣”字为意动,三个活用的词之后均有宾语“之”;如果没有宾语,则多为省宾语。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一句,整句的意思是说“首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人使他称王”,即为省宾语的情况,在翻译时可先补出“王”的宾语“之”,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其次,要对主谓宾定状补等句法分析烂熟于心。对于名作动、形作动、形作名、动作名等词类活用类型,我们是无法孤立地做判断的,而是需要结合它们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来进行判断。这样,就要求考生平时多实践、多分析,甚至可以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好好进行一番分析,久而久之,必熟能生巧。
第四步 明了词意巧联想
高考的考法“万变不离其宗”,考来考去都脱离不开课本出现过的知识点。命题者常会把课内文言文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巧妙迁移到考查的课外古文中。考生在理解词意时,应积极联想,调动自己的文言积累解题,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2008年山东卷试题:
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在这个句子中,考生可联想的首先是“无论”这个古今异义词。一看到这个词,考生就应想到《桃花源记》里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马上就能清楚,“无论”是“更不要说”的意思。第二个迁移点是“纵”字,考生应不难想到柳永《雨铃霖》中的诗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即能得出“纵”是“即使”之意。又如2008年天津试题:
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期年”一词,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曾出现过,即“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句,为“一年”之义。而“说”字,则在文言中有很高的重现率。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是把“说”理解为通假字“悦”的。
【思维点拨】考生要想准确、迅速地联想词意,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
1、首先应立足考纲,熟练掌握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和15个虚词。
2、同时还有必要把高中课内古文的重点知识点作一次整理,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具体的做法是:考生可按重点实词、重点虚词、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分类整理,突出重点,强化记忆。
3、增强“迁移意识”。在文言文阅读训练时有意识地迁移词意,这样既理解了文章,又复习了文言重点,可谓一箭双雕。
第五步 成功猜读抓技巧
完成以上四步后,如仍有不甚理解的字词,就要靠猜读完成了。猜读能力的高低,靠语感,也靠技巧。笔者认为,以下三大猜读技巧值得一用。【思维点拨】
一是用组词法推断语意。
古汉语单音节化的特点暗示我们,在翻译时,很多词语都可用组词法推断含义。(注:古代汉语单音节化,是指古代汉语常用单音节词来构词。单音节词是一个音节组成的词,就是一个音节表示一定的意义)。例如,由“造访”一词推断出“造”有“到、访”的意思,由“直径”一词推断出“径”是“直”的意思,由“方正”一词可推断出“方”有“正”的意思等。如2008年宁夏•海南的试题:
寻而朝廷复有北伐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
考生可把“蒙”字组词为“蒙受”,即得“蒙”是“受”之意,然后再把“蒙受尘垢”意译为“流亡在外”。
又如2008年江西卷试题: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句中的“损”字,可组词为“减损”,“损怨”如解释为“减少怨恨”就豁然开朗了。二是借助成语推断语意。成语是古汉语的瑰宝,是古汉语运用的经典。靠成语猜读词意,常能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欣喜。如2008年广东卷“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中的“鲜”字,结合成语“鲜廉寡耻”即可明白鲜是“少”之意;如重庆卷“殚财不足以奉敛……”中,结合成语“殚精竭虑”即可知“殚”是“尽”之意;如四川卷“人以为至行所感云”中,结合成语“至高无上”即可知“至”是“最”的意思;又如句子“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中,结合成语“有恃无恐”即可明白“恃”是“依靠”之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三是借助句子对称性推断语意。
文言文中对称结构比比皆是,利用对称结构,成功推断出词语的词意、词性和活用类型应不费力。如2008年重庆卷的题目:
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矣。
对称结构多为并列或相对的关系。从句式结构可以看出“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一句为对称结构,又由“笑”“忧”二字明显的相反意义可推知此对称结构的关系为相对关系。不难把“崇”理解为“崇尚”之义,那么就可推断前面的“傲”字为“无视、轻视”之意。又如2008年福建高考试题。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在对称结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中,考生应不难理解“用”字是“任用”的意思,“行”是“施行”的意思,分析此对称结构,也为相对关系,故可得出:“舍”可解释为“不任用我”,“藏”则可解释为“隐藏、退隐”之意。
以上文言古文翻译五步法是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考生若复习中多加思考和运用,定能提高自己的文言翻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