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冬梅《井底之蛙》教学案例片段
《井底之蛙》教学案例片段
苏家湾镇中心学校
黄冬梅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可我上这课时,同学们的回答让我真的是“目瞪口呆”。
在上《坐井观天》这课时,为了让课堂更有趣,我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师:你愿意做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吗?
(结果没想到的是有很多学生一下子把手举了起来。我一下愣住了,因为我是想让学生知道不做井底之蛙。不过,还是抽学生答了。)
生:我愿意做,因为青蛙知错就改!师:哦!好。谁还来说? 生:青蛙还是庄稼的朋友!(这时候我可有点急了)
师:难道你就在井底吗?不想跳出来看一看无边无际的天?(有学生举手了,我一阵高兴,赶紧抽一生。)
生:我还是不想出来,因为有人要捉青蛙,然后煮来吃!一生把手举得老高,嘴里还直喊:我来!我来!(我只好又抽)
生:我也不想出来,外面环境不好,农民还撒农药,青蛙要被毒死的!别的几个孩子也附和:就是,就是,在井底更安全。
(我这时更急了)师:跳出来才看得到更大的天呀,不然就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可孩子还是没有赞同的表情。教师又只好强硬地说: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要像小鸟一样在无边无际的天地中自由翱翔。
反思:老师,我们是不是也是井底之蛙?
第二篇:教学案例--“减法”片段
“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提升学生学习品质”课堂教学案例
——“减法”的教学片段
背景:
1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本学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建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数学模型,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够熟练进行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学生学好10以内数的加减法将对后续学习和日常生活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本内容的学习,教师应注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师要关注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结合生活情境、在数学活动中、学习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为解决问题而选择数与运算,并对结果作出解释。)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减法含义。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计算习惯,以确保正确、合理和灵活地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片断: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情景图:小胖上车
师:瞧,小丁丁他们正在儿童乐园玩碰碰车,谁能看这张图用三句话编个数学小故事,提一个数学问题问问大家?(生观察编故事情节)
师:要求现在车上有几人,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怎么列?(生答,师板书)
2、复习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师:“+”这个符号是„„?怎么写的?表示什么? 师:加号前面的3我们叫它„„?1呢?等号后面的4呢?(师边说边板书)
【设计意图:利用“小胖上车”的情景图,从学生已学过的内容入手,搭建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准备。】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小胖下车
师:图的意思看懂了吗?现在谁再能用三句话把图的意思说一说,提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自己先轻声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
□1 师:走掉一个人,就要从原来的数中“去掉”一个人,求还剩下多少人?在数学里我们用减法来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减法。(板书课题)师:我们用减号表示减去。(板书“—”)
师(手拿磁片):一横添上一竖是加号,去掉一竖变减号。(贴片)
2、师:原来车上有4人,有1人下了车,就是要从几里面去掉几呢?算式怎么列?(生口答算式,师板书)
3、认识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4、1、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生答)
师:加法算式里有加数、加号、和,想知道减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吗? 师:把书翻到28页,我们一起到书上看一看,找一找。(生答,板书)
4、练一练
师:像这样被减数是4的减法算式还有哪些呢? „„ 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如何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运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是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重在这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注重儿童生活经验,已有基础上学新知。
尊重和承认“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加以分析,也许就很难准确地把握住学生学习的“起点”。这节课的引入部分,我利用“小胖上车”的情景图,复习加法,从学生已学过的内容入手,搭建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准备。
二、重视体验数学过程,教学过程环环相扣。
利用教材中的“小胖下车”情景图,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学会正确表达初始状态、中间变化、结束状态的情节,体验问题生成的过程,从而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最终减法的意义是在学生自己体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得到的,真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三、重视生活实际联系,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同时也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减法问题在生活中十分频繁,学生也经常会遇到。因此,练习中利用多幅生活情景图,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说图意列算式,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逐渐加深对减法含义的理解。练习中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编故事,讲算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回忆、运用旧知,重新构建新的知识,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中的减法问题,学着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减法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整个教学设计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的知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策略解决问题。
第三篇:《幸福拍手歌》教学案例片段
《幸福拍手歌》教学案例片段 大新镇大新小学
刘吉升
学唱歌曲
1.播放《幸福拍手歌》
2.师:谁来告诉我?(拍拍手、跺跺脚、打打肩膀、握握手)这些都是——(肢体语言)
3.揭示课题:《幸福拍手歌》。(板书课题)
4.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着书完整的听一遍这首歌曲。要求:(可跟着歌曲的节拍随意做做动作,但是嘴巴不能发出声音)师:这首歌的节奏怎样?
5.老师读第一段歌词,学生仔细看歌词。6.老师:“同学们能不能按照节奏读歌词呢?”
要求:学生试一试。哪些句子读的不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7.学生跟录音范唱轻声唱一唱。8.老师弹伴奏,学生跟唱全曲
要求:(1)学生听好前奏,听老师喊拍起唱。
(2)解释弱起,开始的这一拍要唱的弱一点。重音在小节线的后面。
(3)这一遍歌唱中不做动作。9.完整演唱歌曲。
分析:《幸福拍手歌》是日本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以及弱起节拍的音乐风格,连续附点音符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重难点。为了使孩子对这首歌曲的节拍感受深刻,在教学中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我注重有肢体的动作感受音乐曲式的变化,以让孩子们对音乐节奏有一定这掌握,然后再在间断处融入乐器,而后增加难度,将整首歌曲融入乐器,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我认为在教学时不能简单枯燥的给孩子们讲何谓连续附点,而是让孩子们用肢体来感受连续附点使歌曲充满活泼、欢快、跳跃的情绪,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快乐、积极的音乐素养。运用了以学生用肢体愉快体验式教学,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节奏与魅力。
第四篇:《草地夜行》教学案例片段
《草地夜行》教学片断案例
大屏幕展示文字:
干粮早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师:这段写在长征途中的情形,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说说好在什么地方。
生:“干粮早吃光了”中的“光”用得好!
师:好在什么地方?
生:“光”是一点也没有的意思,暗示饿了很久了。
生:“光”是一点也没剩的意思,早就吃没了。
生:“光”字写出了行军途中忍饥挨饿,吃不上饭的情景。
师:是啊!长征途中生活条件艰苦,吃不上饭、喝不上水,饿死人、渴死人的事经常发生,长征是多么不易啊!
生:“空”和上文的“光”相照应,表明没有吃上饭。
生:“拖着这条僵硬的腿”中的“拖”用得好。
生:“拖”表明已经抬不动了,一点点地挪。
生:“拖”字表明走的时间长,人已很疲惫了。
师:分析的很有理。“拖”字写出了红军战士夜行军的艰难与辛苦。
生:“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起来。”“枪和子弹”比作“山”,运用了比喻的写法。
生:写出了红军战士身体疲乏,这个比喻很生动、很形象。
生:“喘不过起来”,写当时的感觉,十分难受。
师:大家分析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很好!还能举个例子吗?
生:“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也是好的啊!”“躺”字用得好,说明累极了!
生:这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饿着肚子,走长路的辛苦。饿得一点劲都没有,筋疲力尽。师:好!刚才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地说,分析的很深、很透。的确,长征途中吃不上饭,空着肚子行军,得不到休息,累得死去活来的,梦想着休息一会,这是多艰难困苦啊!我们要牢记过去的苦和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说说我们该如何学习?(学生发言)
这样给学生思考、分析和表达的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参与到学习中来,开动脑筋,真正做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性高涨。
体现了团结协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与新课改观念相吻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真正意义上学会了学习,创造性地实践了叶圣陶老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使学生悟文、悟理、悟学法。变教会为学会,使学生学会学习。
实现了生生与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共同与文本对话,达到了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目的,实现了三者的契合,引起了师生的共鸣。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人人参与。
关键还在于学生走进课文,与课文对话,学会了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来分析含义,了解文章的意思,掌握课文的内容,学到知识,培养了学习的能力,重视了个性化阅读,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走出了教师高高在上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进了山谷,师生来到了广阔的天地,放飞思想的野马,在文学的天地里,自由纵横驰骋。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实现了角色互换。
创设了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员参与到学习中来,人人动脑,人人
动口,人人提高,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十分钟片段教学设计案例
Unit 8 Was it in the Wardrobe ? 十分钟片段教学设计
Teaching content: 人教版第五册下学期 Unit 8 Teaching aims: 知识目标:1.单词
2.句型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Important points: Difficult points: Teaching methods:
1、教师根据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相应的语言环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2、根据Part A 的内容,设置chant,加强学生对单词、句型的操练与巩固,提高语言运用与交际的能力。
Teaching aids: Appraisal plan: 【教学过程】 StepⅠ.Greetings.T: Hello, boys and girls.I’m Ms Zou.Glad to meet you.You are so lovely, so handsome.StepⅡ.Lead-in 1.Look for a present.T: Today I prepare a present.Guess where’s it? Is it in the box? A boy, come here.Use your magic eyes.Please have a look.Is it in the box? S1: No, it isn’t.(教师帮助补充,完整回答句子。)T: It’s empty.Is it in the desk? Is it under the chair? Is it …? Please try to guess!S2,s3,S4: Is it …? 如果学生没有讲到包的位置,教师在回答的过程中给予暗示。S5: …
T: Oh.It’s here.It’s beside the bottle.It’s near the window.It’s a toy.Who’s he?(走到学生中间展示玩具柯南)Ss: He’s Conan.T: Conan has magic eyes.Use your magic eyes.Try your best.You’ll get it.描述玩具柯南,瓶子,窗户的方位关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变更。
T: Now, boys and girls.Follow me.Beside.(教师用手示意玩具柯南与瓶子的方位关系。)Ss: Beside.T: It’s beside the bottle.Ss: It’s beside the bottle.T: Near.(教师拿起玩具柯南示意与窗户的方位关系。)Ss: Near.T: It’s near the window.Ss: It’s near the window.T: It’s near the window.(教师拿起瓶子示意与窗户的方位关系。)Ss: It’s near the window.[设计意图] 用猜礼物的方式导入课题,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导入方式简单明快。StepⅢ.Presentation
从导入自然过渡新授部分,学生学习单词near, beside.依然通过柯南的图片与物体的方位关系学习句型:A: Was it near…?
B: Yes, it was./No, it wasn’t.A: Was it beside…? B: Yes, it was./No, it wasn’t..1.Learn the new words.T: Now, please read after me.(教师边板书单词near边带读)
near, near.Ss: near, near.T: ear, ear.(教师手挡住n带读)Ss: ear, ear.T: near, near.Ss: near, near.T: beside, beside.(教师边板书单词near边带读)Ss: beside, beside.T: i, i(教师手指带读部分)Ss: i, i.T: beside, beside.Ss: beside, beside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进行练习。
T: Oh, I can see a lovely girl.I am beside the lovely girl.What’s your name? S1: My name is …
T: Who’s beside …?(教师站在学生旁边。)Ss: …is beside Ms Zou.T: Who’s beside …? Point and say.Ss: …is beside …(学生边说边指向S1旁边的同学)T: Who’s near …? Point and say.(教师用手势提示near 的范围)S2,S3,S4,S5: …is near… 2.Learn the new sentences.①T: Please look at here.There is a sofa.I have a picture of Conan.Look!Where’s it? Ss: It’s near the sofa.(如果学生有回答It’s beside the sofa.教师把图片拉近沙发说明It’s beside the sofa.然后拉远说明It’s near the sofa.)T: Yes.It’s near the sofa.Now, let’s play magic eyes.Close your eyes.1,2,3.Open your eyes.Where’s it now? Ss: It’s on the sofa.T: Yes.It’s on the sofa now.Where was it just now? Was it near the sofa?(教师边板书句子Was it near …?边问。)Yes, it was./No, it wasn’t.Ss: Yes, it was.(教师帮助补充,完整回答句子。然后板书句子Yes, it was.)如果有学生用No回答,教师进行过去与现在方位的讲解,结合柯南的图片与沙发的方位关系。T: It’s on the sofa now.It was near the sofa just now.然后再问学生,学生齐答。
T: Please look at here.There’s a lamp.Look where’s it? Ss: It’s on the lamp.T: Yes, it’s on the lamp.Close your eyes.1,2,3.Open your eyes.Where is it now? Ss: It’s beside the lamp.如果学生没有说出It’s beside the lamp.教师提示说出。
T: Yes, it’s beside the lamp now.Where was it just now? Was it beside the lamp? Yes, it was./No, it wasn’t.Ss: No, it wasn’t.(教师帮助补充,完整回答句子。然后板书句子No, it wasn’t.)②Read the sentences after teacher.(2 times)A: Was it near the sofa? B: Yes, it was./No, it wasn’t.A: Was it beside the lamp? B: Yes, it was./No, it wasn’t.[设计意图] 利用导入延伸实际场景,学生看所需描述的对象,学说方位,自然引出新授内容。单词学习结合句型,做到词不离句,学生对新授语言有整体的直观理解和认读。在根据过去和现在的直观方位问答中,学生不断输入提问的语言,即本课的新授句型,大大地增加了学生模仿说语言的机会。同时在语言输入的过程中,结合以前所学语言,谈论某种天气适合做的事情,自然将学语言与用语言结合起来。学生增加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量。Step Ⅳ.Practice.T: look!This is my room.Oh, my god!Where was the television in my room? Please guess was it …?(如果学生没有说句子的反应教师再示范说句子。)教师点击鼠标,答案正确。
T:Yes, it was.Where was the lamp in my room? Was it …? Please try to guess!S1: Was it …? T: …(点击鼠标)T: Where was the bag in my room? Was it …? S2: Was it …?(点击鼠标)T: …
[设计意图] 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操练形式中,愉快、主动地进行模仿及语言的运用。在课件创设的情境帮助下,学生准确地理解所学语言的意义,同时边学边用,大大的增加了语言的实践量。StepV Summary : Step VI Homework Handwriting
Unit 6 Was it in the wardrobe? 图片
A: Was it near the sofa?
Was it beside the lamp? B: Yes, it was./ No, it was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