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学片段及案例分析
数学教学片段及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和重点:
二、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
生3:我最喜欢摆三角形。……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动手操作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
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A、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B、同桌互说
③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7+7+7+7+7 学生2:4+4+4+4+4+4 学生3:3+3+3+3+3+3+3+3+3+3+3+3+3+3+3(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生答:有15个3。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
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
3、自主探究(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2)汇报:
小组1:用合并加数3+3=6、6+6+6+6+6+6+6+3(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
小组2:3+3+3=9,9+9+9+9+9 小组3:15个3相加 小组4:用乘法15×3 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
(3)师出示:15×3并说:看到这算式,你想说什么? 学生1:真的很简便!
学生2:这个“×”是什么? 学生3:15哪里来,3哪里来? 学生4:这个算式怎么读?
(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
(4)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和乘法。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写法——乘法。
4、体验运用
(1)找:师: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一趟,那里就有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看谁找得多?
(2)写:针对问题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3)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5、谈收获:……
6、生活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大家课后去找找,看谁找得多。
三、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摆小棒”的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最后把课前插图当作给学生体验用知识的资源,学生会觉得轻松又兴趣盎然。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我带学生到公园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之感。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自主产生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办法还是不大完美时,就有了知道数学家的办法的强烈欲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并带他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
小学数学精彩片段赏析--《归纳》教学
设计与解读
教学目的:
1、利用简单枚举,感悟一般归纳的方法。
2、能利用归纳的数学方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在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独立探究与自主发现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一般简单归纳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利用归纳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数学问题。
教学形式:采用独立探究发现与合作研讨小组学习相结合的形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活动:建构数学方法。
(一)学会观察,引发问题。
1、观察:
(1)教师伸出食指让学生观察,并联想。
提问:这是什么?能再具体描述吗?
联想:看到食指你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联想到数字“1”、方向、指示、指责等)
(2)教师伸出并拢的食指、中指让学生再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能再具体描述吗?
联想: 你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联想到数“2”,剪刀、胜利等)
追问:你还发现什么?1在那里?你能用一句话来说明2和1 的关系吗?(引导学生观察到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指缝,两个手指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启发:什么是观察,观察一个物体时要注意什么?(板书:一个物体----仔细----全面)
2、观察:教师伸出并拢的3只手指。提问:你还发现什么?
3、观察:观察刚才研究的三种情况,你还发现什么?(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形成共识。对学生发现的规律及时肯定,不轻易评价。引导学生发现手指与指缝之间的规律?)
板书:手指数-1 =指缝数
追问:还可以怎样说?
小结:观察一组物体时要注意什么?(板书:一组物体----共性----联系)指出:由多个一般事实,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规律的过程就是简单归纳。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归纳,归纳要注意什么。
(二)应用:五个手指几个指缝, 3个指缝需几个手指, 10个手指几个指缝,伸出手试试看,为什么?
指出:一切数学问题都是条件问题,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它的产生条件和使用范围。对条件和使用范围的改造是一种创造。
追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产生十个指缝?
(三)发展:你联想 一下,这一规律,还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引导学习联想到植树、锯木段„„..指出:有时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采集样本和数据,利用列表的方法来发现规律。
二、操作活动,演绎初步归纳。
出示 :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用什么方法证明? 学生讨论,选择方法,进行演示,讲清思路,确定名称,请学生思考:折角凑和,撕角拼和„ „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量角求和,折角凑和,撕角拼和„ „)
三、枚举归纳,主动探索规律
(一)猜想:你用这些方法还可以求那些图形的内角和?四边形、五边形内角和各是多少?(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大胆猜测)
(二)出示 : 这个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你用什么方法证明? 汇报证明方法: “量角求和”可以适用,指名演示。“剪角拼和” 可以适用,指名演示。
提问:折叠拼和为什么不用了呢?(淘汰一种方法,出现一种新方法)创新:还有其他方法吗?(引导学生沿对角线将四边形切成两个三角形)
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一个名字吗?
板书:一分为二 180×2=360
(三)出示 : 这个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你用什么方法证明? 汇报证明方法: 量角求和, 一分为三。
提问: “剪角拼和”为什么不用了呢?(又淘汰一种方法)
(四)启发:求55边形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你会用什么方法?(学生意识到量、拼、割都不是好方法,从而最终萌发出利用“分”的方法寻找规律的愿望。)
(五)引导:
1、学生思考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内角和,找出求多边形内角和规律,再算出55边形内角和。
2、可以使用列表的方法,总结出规律。
3、你发现规律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小组内通过画一画、剪一剪等方式进行实践活动。
4、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让学生填表后以组单位汇报做的方法及规律。
6、总结:n边形的内角和=180×(n-2)
7、应用:(1)5边形内角和是多少?怎样验证?(2)内角和是1080度的多边形是几边形?
四、总结方法,深化数学思想
(一)组内研讨归纳的方法,总结注意问题.(二)谈活动收获,小结知识与方法的关系.(三)提供一个活动内容,提供研究方向.【评析】:观察是最直接的认识方法,归纳是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本节课将观察和归纳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有意识的渗透演绎方法的存在,合理的浓缩了人的认知过程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基本认知框架,并巧妙地利用手指与指缝的关系这一身边的事例,实现了由学数学向用数学、做数学发展,从学科数学向生活数学发展。在学中体现了数学的美、数学的价值,进而唤发出了他们对数学的爱,这才是根本的学习动力。具体来讲本节课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充满基于问题的研究而设计的教学情有趣境。由一个问题的解决而逐步引发出新的问题的产生,始终围绕问题去研究,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攀升。学生思维中始终充满的是好奇的问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寻找的是途径,感悟的是规律,掌握的是方法。而不是结果,这是本节课的突出特征。
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视数学实用性和规律性的体现,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使象手指与指缝的关系,锯木段,站队列,植树以及求多边形的内角和都是用已有的知识加以改造、联想、分析、归纳,从而产生新规律,用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尤其在数学的实用性方面体现;特别强调出 一切数学问题都是条件问题,使学生清楚认识到使用数学规律解决数学的实际问题都要注意到数学条件的存在,从而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这一数学思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三、着力于对学生合作与选择能力的培养而设计,本节课的合作是建立在充分的、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而进行的自发性的合作,从课堂面貌来看合作已然变成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环节中,教师不断激励学生不断思考新的方法,众多的方法来自学生,并引导学生不断的选择最佳的方法。在比较中去鉴别,在多解中去优解,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选择能力。这是教师独巨匠心的设计。
总之,本节活动课的设计中,力争处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创新,以及选择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宽松的教学时空,到位的师生角色,使课堂充满了情趣,机智,创造,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第二篇:初中数学课堂片段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片段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实录 教学过程 : 1.习旧引新
⑴ 在 ⊙O 上 , 任到三个点 A、B、C, 然后顺次连接 , 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 这个图形与 ⊙O 有什么关系 ? ⑵ 由圆内接三角形的概念 , 能否得出什么叫圆的内接四边形呢(类比)? 2.概念学习
⑴ 什么叫圆的内接四边形 ? ⑵ 如图 1, 说明四边形 ABCD 与 ⊙O 的关系。3.探讨性质
⑴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类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 矩形 , 菱形 , 正方形 , 等腰梯形的性质 , 那么要探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 一般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 ⑵ 打开《几何画板》 , 让学生动手任意画 ⊙O 和 ⊙O 的内接四边形 ABCD。(教师适当指导)⑶ 量出可试题的所有值(圆的半径和四边形的边 , 内角 , 对角线 , 周长 , 面积), 并观察这些量之间的关系。
⑷ 改变圆的半径大小 , 这些量有无变化 ? 由(3)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 ? ⑸ 移动四边形的一个顶点 , 这些量有无变化 ? 由(3)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 ? 移动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呢 ? 移动三个顶点呢 ? ⑹ 如何用命题的形式表述刚才的实验得出来的结论呢 ?(让学生回答)4.性质的证明及巩固练习⑴ 证明猜想
已知 : 如图 1, 四边形 ABCD 内接于 ⊙O。求证 :∠BAD+∠BCD=180°,∠ABC+∠ADC=180°。⑵ 完善性质
① 若将线段 BC 延长到 E(如图 2), 那么 ,∠DCE 与 ∠BAD 又有什么关系呢 ? ②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 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 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⑶ 练习
① 已知 : 在圆内接四边形 ABCD 中 , 已知 ∠A=50°,∠D-∠B=40°, 求 ∠B,∠C,∠D 的度数。② 已知 : 如图 3, 以等腰 △ABC 的底边 BC 为直径的 ⊙O 分别交两腰 AB,AC 于点 E,D, 连结 DE, 求证 :DE∥BC。(演示作业本)5.例题讲解
引例已知 : 如图 4,AD 是 △ABC 中 ∠BAC 的平分线 , 它与 △ABC 的外接圆交于点 D。求证 :DB=DC。(引例由学生证明并板演)教师先评价学生的板演情况 , 然后提出 , 若将已知中的“ AD 是 △ABC 中的 ∠BAC 的平分线 ” 改为“ AD 是 △ABC 的外角 ∠EAC 的平分线 ”, 又该如何证明 ? 引出例题。
例已知 : 如图 5,AD 是 △ABC 的外角 ∠EAC 的平分线 , 与 △ABC 的外接圆交于点 D, 求证 :DB=DC。
6.小结 :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 让学生组成小组 , 从概念 , 性质 , 方法 , 特殊性进行讨论 , 然后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
⑴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和圆内接四边形的和要性质 , 要求同学们理解圆内接四边形和四边形的外接圆的概念 , 理解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并初步应用性质定理进行有关命题的证明和计算。⑵ 我们结合《几何画板》的使用导出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 在这一过程中用到了许多数学方法(实验 , 观察 , 类比 , 分析 , 归纳 , 猜想等), 同学们要逐步学会用并关于应用这些方法去探讨有关的数学问题 , 提高我们的数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7.作业
⑴ 如图 6, 在等腰直角 △ABC 中 ,∠C=90°, 以 AC 为弦的 ⊙O 分别交 BC,AB 于 D,E, 连结 DE。求证 :△B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⑵ 已知 :⊙O 和 ⊙O '相交于 A,B 两点 , 经过 A,B 两点分别作直线 CD 和 EF,CD 交 ⊙O,⊙O '于 C,D,EF 交 ⊙O,⊙O '于 E,F, 连结 CE,AB,DF。
问 : 当 CD 和 EF 满足怎样的条件时 , 四边形 CEDF 是怎样的特殊四边形 ? 并证明所得的结论。(选做)
二、对教学案例的分析
这一教学案例当然不能被看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范例 , 其中许多环节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但其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情况 , 一些教学环节的处理还是值得肯定的。
1.突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性
关于圆的内接四边形性质的引出 , 在本教学案例上没有像教材那样直接给出定理 , 然后证明;而是利用《几何画板》采取了让学生动手画一画 , 量一量的方式 , 使学生通过对直观图形的观察归纳和猜想 , 自己去发现结论 , 并用命题的形式表述结论。关于圆内接四边形性质的证明 , 没有采用教师给学生演示定理证明 , 而是引导学生证明猜想 , 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这种探索性的数学教学方式在其后的例题讲解中亦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增强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 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 , 也向学生渗透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观点。一方面 , 使数学不再是一门单调枯燥 , 缺乏直观印象的高度抽象的学科 , 通过提供生动活泼的直观演示 , 让学生多角度 , 快节奏地去认识教学内容 ,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 , 计算机所特有的 , 对数学活动过程的展示 , 对数学细节问题的处理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用运动的观点来研究图形的思想 ,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发现总是代和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 ,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2.引进了计算机《几何画板》技术
本课例在引导学生得出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时 , 通过使用《几何画板》 , 从而实现了改变圆的半径 , 移动四边形的顶点等 , 从而使初中平面几何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 那就是让图形出来说话 , 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这样一来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 而且比过去的教学更能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几何。当然 , 本教学案例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是初步的 , 设想今后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 初中平面几何课能够给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 , 让学生以研究的方式学习几何 , 进一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3.引入了数学开放题
本教学案例在增大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性 , 计算机技术进入数学课堂的同时 , 在学生作业中还增加了开放题(作业 2), 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 对此应大力提倡。目前 , 世界各国在数学教育改革中都十分强调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 , 这些高层次思维能力包括了推理 , 交流 , 概括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这种高层次的思维 ,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进开放性问题是十分有益的。我国的数学题一直是化归型的 , 即将结论化归为条件 , 所求的对象化归为已知的结果。这种只考查逻辑连接的能力固然重要 , 并且永远是主要部分 , 但是 , 它不能是惟一的。单一的题型已经严惩阻碍了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还可将一些常规性题目发行为开放题。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平面几何题“证明 : 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 , 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这是一个常规性题目 , 我们可以把它发行为“画一个四边形是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 , 并加以证明。” 我们还可用计算机来演示一个形状不断变化的四边形 , 让学生观察它们四条边中点的连线组成一个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 , 在学生完成猜想和证明过程后 , 我们进而可提出如下问题 :” 要使顺次连接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 那么对原来的四边形应有哪些新的要求 ? 如果要使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还需要有什么新的要求 ?” 通过这些改造 , 常规题便具有了“开放题 ” 的形式 , 例题的功能也可更充分地发挥。
在此 , 我们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数学课堂教学 , 不应仅仅把开放题作为一种习题形式 , 而应作为一咱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反映了数学教学观的转变 , 这主要反映在开放性问题强调了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 数学教学的思维性 , 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性 , 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于以及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 ,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等。4.学生学习方式被确定为“发现学习”
在学习理论上 , 按不同的学习方式 , 可分为接受学习(reception learning)和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所谓接受学习, 是指学习者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的时候 , 所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的传授 , 不需要自己任何方式的独立发现;发现学习则是由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 在课堂教学中则主要是指发现学习。尽管发现学习效率比接受学习的效率低 , 但却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与创新的意识 , 鉴于初中学生的身心与教学内容特点 , 发现学习应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本教学案例中学生的学被确定为发现学习, 那么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形式。即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 , 只给他们一些事实和问题 , 让学生积极思考 , 独立探索 , 自己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规则。对此本教学案例中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等均没有直接给学生 , 而是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发现而获得。但不足的是本案例似乎在这方面还不够典型 ,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与调动亦没有充分反映出来。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三篇:数学教学片段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统计》教学片段
代莉
《课课标》指出:“教材无非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范例,教师应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认真研读了教材和教参,对比以前关于“统计——以一代多”教学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后发现一个问题:无论是统计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还是为引起学生兴趣而统计学生喜欢的颜色、水果或特长等,由于教师课前无法知道学生的选择,所以就不能预测最后的统计数据。在一些失败的课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选项只有几个甚至没有学生选择,而其他的选项有超过一半或更多的学生选择。这样,我们在课堂上就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在教学统计图的完成中,教师为自己或学生准备统计图“以一当二”的格子不够用了。加之由于数据的无法提前预知,如果课堂上出现统计出来的数据都是或大部分是单数的情况,将影响学生对“以一当二”的自主发现。
我在教学《统计》时,巧妙的运用了一个教学方法,而生成了一个精彩
教学片断:
1.设情境问题,引入新课。
(先将四种颜色的花朵准备好,并在课前一两分钟内分发给学生)
师:今天上课前,我给每位同学送一朵小花作为礼物。现在同学们猜猜看:
师:拿哪种颜色花朵的同学最多? 生:(蓝色)
师:拿蓝色花朵的有几人? 师:最多的花朵比其他花朵多多少? 师:我们用学过的什么办法就能准确知道?
(学生讨论,引出课题:统计)
[意图]我发花的举动以及一系列的引导提问,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统计的必要性。
2.开展活动,探究与体验统计过程。
(要求学生依次说出自己手里花朵的颜色,先让学生选择记录符号)
师:记录时,你准备用什么符号记录?(学生讨论,教师强调:画“正”字是人们经常使用而且非常方便的一种方法)开始活动:选择一名学生上台用“正”字记录,其他学生依次报告,教师监督整个过程,防止发生错误。
[意图]借助学生急切想看到结果的心理展开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验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同时,在活动中,可以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数据的动态过程。
统计结束后,黑板上出现“正字图”,花朵每种颜色的统计数据教师课前就知道,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使学生在有控制的活动中体验到了数据收集的过程,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并为第二个教学环节“数据的描述”打好了基础。
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并不是调查学生到底喜欢什么,而是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对统计的内容进行改革,即将学生要统计的事物数量提前由教师控制好,这样就会有效地避免以上提到的在课堂上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种种弊端。教学设计片断中,教师将例题转化为统计每个学生手中所拿花朵的颜色数目,而这些花朵是教师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在课前一两分钟内当礼物分发给学生。花朵颜色的种类与数目是最终统计的数据,我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情况自己提前制定。这样,我可以提前根据自己制定好的数据画好统计图或做好课件,从而有效地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避免了在课堂中现场画统计图的慌乱,同时也做到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心中有数。
第四篇:数学片段教学
怎样进行数学片段教学
所谓片段(片断)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一般说来,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区分片段教学与正常的课堂教学。前者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听课者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而后者是整体的、实际的,功用是“传道受业解惑”,听课者是学生。
一、数学片段教学的类型
1.节选型
是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
2.专题型
从某节课中抽取一个专题(或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师施教,教者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
3.实境型
实境型片段教学为教者提供真正的课堂,教者可以面对学生进行教学 4.虚境型
虚境型则只能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进行模拟教学,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为时空所限,操作方便,所以尽管有脱离学生主体之弊,但在事实上更频繁地被使用。
5.自定型
自定型是由教者自己选择片段教学的内容 6.他定型
他定型则由他人(专家、评委、组织者)指定选题,教者按要求进行片段教学
教研活动多采用自定型片段教学,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开展教研活动,展示教师的风采。竞赛活动和评价工作多采用他定型片段教学,临时抽签,当场限时准备,依次上课,以检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其高下优劣。
二、数学片段教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性
这是片段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因为从本质上说,片段教学就是一次教学实践活动。如果说课是教者向听众展示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重点在于比较系统地介绍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那么片段教学就是将此教学构想具体化实践化的过程,目的在于体现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因此片段教学将课堂教学实践与教育教学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2.完整性
片段教学相对而言在内容上只是局部的,因此这里所谓的完整性是指教学步 骤的完整。因为片段教学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而是如同平时授课那样实现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完成教学目标,所以要求进行片段教学时候也要有清晰而又完整的教学步骤实施过程。另一方面,片段教学也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要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才是课堂实施,这一过程同样也表现了完整性。
3.虚拟性
这是虚境型片段教学所具有的一种特征。因为这种片段教学虽然在本质上是教学活动,但又与正常的教学活动有所不同,平时教学实践的实施对象是学生,而虚境型片段教学面对的却是同事、同行,甚至是评委,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带有浓重的虚拟色彩。
4.预设性
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可能面对真正的学生,学生的发言、学生的活动、师生的交流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而片段教学的虚拟性又决定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只有加以预设,片段教学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做到眼中有学生,还要做到心中有课堂,按预设进行有声有色的虚拟教学。
三、怎样进行数学片段教学
1.表现崭新教学理念
(1)教学目标——根据三维目标来确定;
(2)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教学内容——采用新视角挖掘教材,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价值取向。
(4)注重片段教学设计
①吃透教材——有的放矢,从容不迫;
②教学过程——合理流动,有条不紊,富有层次感;
③设计内容——导入设计、问答设计、活动设计、板书设计等。2.善于虚拟教学情景
虚拟教学情景可以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间歇停顿等来建构,再现真切的教学情景,忌用提示语加以说明。可以虚拟争论,虚拟质疑,虚拟辩论,虚拟活动等情景,使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人置身其境的感觉。
3.注重运用教学语言
片段教学要像上课那样,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要把听课的人看成是自己的学生,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他们带入你的课堂教学中去,使之未进课堂却仿佛看到你上课的影子,感受到你的课堂教学效果。
4.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片段教学中的角色与说课中的角色不同,与讲课中的角色也不尽相同,这种角色的移位需要教者迅速适应,而且在片段教学实施过程中因其虚拟性也需要较强的表演能力。因此片段教学时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尽快地进入片段教学的角色里去。
5.努力展示自身素质
(1)用数学特有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2)用数学特有的思维变式来表现自己的教学能力(3)用数学特有的提问方式来表现自己的驾驭教学的能力(4)用数学特有的板书来表现自己的书法功力
(5)用数学特有的内涵广征博引来显示自己的知识面
(6)用自然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洋溢的激情,去获取评委的好感
四、片段教学必备条件
1.教学目标明确,能以局部目标体现整体教学的三维目标
2.教材分析透彻,能正确认识所选片段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挖掘教材资源,选好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3.教法科学实用,总体设计合理、有新意、有独立的见解,能实现教学目标。导入、转换、结束等教学环节和重点、难点突破符合学科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板书设计精要、简洁、艺术。
4.教学对策恰当,对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分析准确,采取的教学对策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
5.能力训练到位,训练目的明确、具体,与本课的教学目标一致。训练设计面向全体,体现层次性。训练方法得当,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第五篇:教学片段分析
教学片段分析(光电效应实验规律)
一.地位和作用
1.光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作用
2.1905年,爱因斯坦26岁时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他进一步推广了布兰科的理论,并导出公式,Ek=hf-W,W便是所需将电子从金属表面上自由化的能量。而Ek就是电子自由后具有的动能。
3光电效应的应用:光控继电器、自动控制、自动计数、自动报警等.二.知识结构
光电效应实验的规律(1)实验装置
光照射至金属表面, 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称其为光电子.(2)实验规律 截止频率(红限)
仅当才发生光电效应,截止频率与材料有关与光强无关.几种纯金属的几种频率
二.重点难点
A V
1.光电效应现象的基本规律、光子说的基本思想和做好光电效应的演示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是(1)对光的强度的理解,(2)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的强度为什么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无关,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应该掌握的知识方面.(1)光电效应现象具有哪些规律.(2)人们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目的性.(3)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现象的解释. 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方面.(1)观察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的实验,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2)观察光电效应演示仪的实验过程,掌握分析现象所得到的结论. 3.结合物理学发展史使学生了解到科学理论的建立过程,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四.学情分析
1.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态度.求知欲,以及以前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启发、引导,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投影片与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引发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完成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问学生并共同探讨光电效应的规律。
五.教学设计
1.引入新课
提问:回顾前面的学习,总结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发展过程? 学生回顾、思考,并回答。
教师倾听、点评。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是电磁波,光的偏振现象进一步说明光还是横波。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又从理论上确定了光的电磁波本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正当人们以为光的波动理论似乎非常完美的时候,又发现了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光电效应现象。对这一现象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使得人们对光的又一本质性认识得到了发展。
(二)进行新课 1.光电效应
教师:实验演示。(课件辅助讲述)
用弧光灯照射擦得很亮的锌板,(注意用导线与不带电的验电器相连),使验电 器张角增大到约为 30度时,再用与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锌板,则验电器的指针张角会变大。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
教师提问: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表明锌板在射线照射下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概念: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2.进一步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
与学生互动一起探究观察光电效应的规律总结
① 光电流与光强的关系
饱和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② 截止频率νc----极限频率
对于每种金属材料,都相应的有一确定的截止频率νc。
当入射光频率ν>νc 时,电子才能逸出金属表面;
当入射光频率ν <νc时,无论光强多大也无电子逸出金属表面。③ 光电效应是瞬时的。从光开始照射到光电子逸出所需时间<10-9s。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教师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帮助学生简单回顾,学生自己下去在做总结。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