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下册30课《诗五首》学案1
教师寄语:读史可以明智,读诗可以聪慧。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金樽()珍馐()投箸()挂罥()塘坳()庇护()阑干()风掣()突兀()狐裘()
(3)风雨不动安如山(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品诗
1、粗品诗歌,整体感知
在反复朗读诗歌的基础上,概括五首诗的内容。
《饮酒》:
《行路难》:
c.本诗第三节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凄苦情境?
d.本诗最后一节充分体现了诗人何种精神境界
e.在这首诗的前三节和最后一节中诗人的情感及其表达有什么联系和变化
2、填写表格,识记文学常识。
诗题 出处 作者 字 1、2、3、4、5
二、进入诗歌殿堂
(一)、读诗
1、读写作背景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不是一时所作。大约是义熙十三年,陶渊明五十三岁时写的。这二十首诗都是借酒为题,直抒胸臆,写出了从出仕到归隐后的生活感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行路难》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反映的是天宝三年(744),李白被“赐金还乡”离开长安时,友人盛情地送别与诗人愁闷愤懑、向往重返长安施展才华的复杂心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公元761年,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安史之乱”时,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草堂。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草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天宝十三年(753),岑参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归京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己亥杂诗》。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四月,龚自珍辞官南归,不久北上迎眷,岁未回。往返途中,根据自己所见所闻所感,陆续写成七言绝句三百一十五首,总题《己亥杂诗》。
2、划分节奏
(方法提示: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朝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2、精品诗歌,局部研讨 A、学习《饮酒》
a.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
b.、《饮酒》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c.<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d.结合诗作的学习,我们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B、学习《行路难(其一)》,思考下列问题: a.理清诗歌结构 b、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c、作者为什么提到吕尚、伊尹的故事?
d、诗中运用了那些手法?
C、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a.本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b.本诗第二节中诗人“归来倚仗自叹息”,请发挥联想,说说诗人叹息什么
f.让我们回顾一下,看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饱含爱国之情的语句
D、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问题: a、诗歌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b、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E.学习《己亥杂诗》 a.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 ”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 ” b.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有何言外之意?
(三)、诵诗
背诵这四首诗歌
四、课堂小结 收获:
疑问: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30课《诗五首》学案(本站推荐)
教师寄语:读史可以明智,读诗可以聪慧。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金樽()珍馐()投箸()挂罥()塘坳()庇护()阑干()风掣()突兀()狐裘()
2、填写表格,识记文学常识。
诗题1、2、3、4、5 出处
作者 字
朝代
二、进入诗歌殿堂
(一)、读诗
1、读写作背景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不是一时所作。大约是义熙十三年,陶渊明五十三岁时写的。这二十首诗都是借酒为题,直抒胸臆,写出了从出仕到归隐后的生活感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行路难》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反映的是天宝三年(744),李白被“赐金还乡”离开长安时,友人盛情地送别与诗人愁闷愤懑、向往重返长安施展才华的复杂心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公元761年,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安史之乱”时,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草堂。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草堂。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天宝十三年(753),岑参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归京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四月,龚自珍辞官南归,不久北上迎眷,岁未回。往返途中,根据自己所见所闻所感,陆续写成七言绝句三百一十五首,总题《己亥杂诗》。
2、划分节奏
(方法提示: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风雨不动安如山(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品诗
1、粗品诗歌,整体感知
在反复朗读诗歌的基础上,概括五首诗的内容。
《饮酒》:
《行路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2、精品诗歌,局部研讨 A、学习《饮酒》
a.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
b.、《饮酒》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c.<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d.结合诗作的学习,我们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B、学习《行路难(其一)》,思考下列问题: a.理清诗歌结构
b、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c、作者为什么提到吕尚、伊尹的故事?
d、诗中运用了那些手法?
C、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a.本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b.本诗第二节中诗人“归来倚仗自叹息”,请发挥联想,说说诗人叹息什么
c.本诗第三节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凄苦情境?
d.本诗最后一节充分体现了诗人何种精神境界
e.在这首诗的前三节和最后一节中诗人的情感及其表达有什么联系和变化
f.让我们回顾一下,看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饱含爱国之情的语句
D、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问题: a、诗歌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b、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E.学习《己亥杂诗》 a.根据提示,填写诗句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 ”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 ” b.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有何言外之意?
(三)、诵诗
背诵这四首诗歌
四、课堂小结 收获:
疑问:
五、达标测试 默写:
1、《饮酒》中体现诗人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名句是。
2、《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与坚定自信的名句是。
3、目前国内住房价格上涨不停,如果杜甫再生也许仍会慨叹:。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相似意境的句子是。
5、《己亥杂诗》中被后人用来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句子是
第三篇:八年级下册30课《诗五首》学案
教师寄语:读史可以明智,读诗可以聪慧。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金樽()珍馐()投箸()挂罥()塘坳()庇护()阑干()风掣()突兀()狐裘()
2、填写表格,识记文学常识。
诗题
出处
作者
朝代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3、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方法提示: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风雨不动安如山(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在反复朗读诗歌的基础上,概括五首诗的内容。
《饮酒》:
《行路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1、《饮酒》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2、学习《行路难(其一)》,思考下列问题: A、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B、作者为什么提到吕尚、伊尹的故事?
C、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谈谈你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解。
4、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问题:
A、诗歌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B、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有何言外之意?
四、课堂小结 收获:
疑问:
五、达标测试 默写:
1、《饮酒》中体现诗人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名句是。
2、《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与坚定自信的名句是。
3、目前国内住房价格上涨不停,如果杜甫再生也许仍会慨叹:。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相似意境的句子是。
5、《己亥杂诗》中被后人用来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句子是
第四篇:《30课诗五首》学案
课题:第30课 诗五首
目标点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积累名句,丰富文化积淀。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重难点预见: 目标2 3 学法指导:
1.由小组汇报预习情况,展示交流预习成果;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加以明确。可根据预习反馈情况,适当修订学习目标。
2.采用多种方式诵读诗歌,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3.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解决词句疑难的基础上品味研读,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内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4.品读鉴赏诗歌,说说对诗歌中精到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师生评价。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自学梳理
1.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派的鼻祖。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2.李白,字太白,号,朝诗人,有“ ”之称,与杜甫合称,伟大的 主义诗人。杜甫赞其诗歌 “笔落惊风雨,”。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悠然 ⑶会有时 ⑸愁云惨淡万里凝 ⑵珍羞 ⑷忍能对面为盗贼 ⑹饮归客 合作探究
1.读《饮酒》,思考:①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 “而无车马喧”? ②“悠然见南山”中“见”改为“望”有何不好?③“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指什么?
2.读《行路难》,思考: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怎样?
巩固提升
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2.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都难以豪饮而醉。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失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历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诗人又增强了信心,坚定了信念。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通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课堂达标
①写诗人悠闲自得的诗句是:(4分)②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3分)
3、诗人引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学习过程:第二课时 自学梳理
杜甫,字子美,自号,伟大的 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 ”,他的诗被称为“ ”。郭沫若赞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合作探究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杜甫一向关心民生疾苦,其作品素有“诗史”之称,为什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巩固提升
试说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杜甫怎样的情怀。课堂达标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14分)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⑴解释诗中加点词:
①俄顷(1分)②何由彻(1分)⑵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⑶填空(4分):诗中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
⑷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3分)
学习过程:第二课时 自学梳理
曾参 代诗人,龚自珍,字,号,代、,的先驱者。他的诗文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合作探究
1.岑参既然是送别,为何要咏雪,二者有何联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己亥杂诗》中的名句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巩固提升
1、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写法上的妙处
2、岑参诗中用互文写边塞雪天奇寒的句子是
3《己亥杂诗》中抒情叙事,离别愁绪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为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的诗句是
课堂检测
1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
③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意,而岑参用“,”的诗句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④,将登太行雪满山。
2.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选出对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5分)()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E.全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顽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3、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布置作业 语文练习册
第五篇:30课诗五首导学案
30课《诗五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诗词内容,背诵、默写诗词。
3.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歌意境。
【学习重点难点】
1.领会诗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培养古诗词阅读的鉴赏能力和想象创造能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庇.()突兀.()掣.()箸.()挂罥.()沉塘坳.()布衾.()
2、解释词语:
①喧②辨③忘言 ⑤直⑥俄顷⑦安得 ⑨吟鞭⑩落红
二、小组研讨:
1、归纳每首诗的主旨
2、赏析诗句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课后积累
背诵默写这五首诗。瀚.海(金樽.(④珍羞 ⑧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