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印刷色彩学教学大纲
《印刷色彩学》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对颜色、颜色描述、颜色复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有比较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在学习印刷色彩的同时,更多的了解所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印刷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色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颜色理解部分:形成颜色的过程及要素;色光加色法及色料减色法;颜色视觉理论;颜色心里属性及客观属性。
2.颜色描述部分:显色系统描述法(重点孟赛尔系统表示方法);混色系统表示方法(CIE1931RGB真实三原色系统、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色貌及色貌模型。
3.颜色复制部分:同色同谱及同色异谱的概念及条件;网点的成色原理及影响因素;印刷中颜色的分解与合成理论;色彩管理与结构。
教学计划:
共计42课时
印刷概论(印刷的发展历史、印刷原理、制版、印刷)
(2学时)第一章:颜色的由来
(5学时)
第一节 颜色的来源
(1学时)第二节 物体与光
(1学时)第三节 光的感受—眼睛
(1学时)第四节 颜色的判定
(2学时)
第二章:颜色的视觉规律
(7学时)第一节 颜色的分类及特性
(1学时)
第二节 颜色的混合规律
(3学时)第三节 同色异谱现象
(1学时)第四节 需要注意的颜色视觉现象
(1学时)第五节
第六节
颜色的心理现象、颜色的协调
(1学时)
第三章:用数量来表示颜色
(10学时)第一节 CIE用数量表示颜色的方法
(2学时)第二节 CIE计算颜色的方法
(2学时)第三节 CIE用数量表示颜色差异的方法
(2学时)第四节 以RGB值表示颜色的方式
(1学时)第五节 以CMYK值表示颜色的方式
(1学时)第六节 以视感觉量表示颜色的方式
(2学时)
第四章:颜色的测量
(3学时)第五章:彩色印刷复制颜色
(12学时)第一节 彩色印刷如何复制颜色
(2学时)第二节 印刷品色度计算
(2学时)第三节 影响印刷平颜色质量的主要因素
(4学时)第四节
色彩管理基础及应用
(4学时)
第6章 印刷色彩实验
(3学时)
印刷厂参观学习。(色差测量与分析、密度测量、网点观察)
第二篇:《印刷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印刷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为印刷专业大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印刷知识之后,针对培养与提高印刷专业学生的企业管理水平而开设的课程,对学生将来就业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着重于介绍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对企业管理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有所掌握,为以后走进工厂实习打好基础,增强职业竞争力。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重点:企业的概念 管理的概念 企业管理的概念 现代企业组织管理 管理现
代化
难点: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及方法 1.1现代企业及管理(理解)
理解企业的定义及特征、管理及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1.2 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及方法(理解)
理解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1.3 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理解)
理解企业管理组织及作用、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1.4 现代企业基础工作与管理现代化(理解)
理解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企业管理现代化、企业素质
第二章 现代企业制度
重点: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难点: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2.1企业制度(理解)
了解企业制度的概念,理解企业制度的种类。
2.2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特征(掌握)
了解企业制度的概念,掌握企业制度的特征
2.3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掌握)了解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
2.4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公司形式的选择(掌握)了解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章 市场营销
重点:市场分析 市场营销组合难点:目标市场选择 3.1概述(掌握)
了解市场营销
3.2市场分析(掌握)
掌握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组织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3.3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掌握)理解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 3.4市场营销组合(掌握)理解产品策略、价格策略
第四章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重点: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难点: 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 4.1 概述(掌握)
掌握企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管理。
4.2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掌握)掌握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4.3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掌握)掌握投资组合分析、企业的价值链 4.4竞争战略(掌握)
掌握企业在不同地位上的竞争战略 4.5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掌握)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
第五章 现代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
重点:生产计划
难点:生产现场管理
5.1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掌握)掌握生产与运作活动及系统构成。5.2 生产计划与控制(掌握)掌握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5.3 生产现场管理(掌握)掌握生产现场管理
5.4 生产系统的分析与改进(掌握)
掌握工业工程分析
5.5 现代生产管理方式(掌握)掌握大规模定制
第六章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
重点:全面质量管理
难点: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管理方法6.1 质量及质量管理(掌握)
了解质量经济分析与质量成本
6.2 全面质量管理(掌握)
了解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6.3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掌握)
了解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
6.4 ISO9000 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掌握)了解质量管理原则
第七章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重点:投资管理 难点:损益管理
7.1 财务管理概述(掌握)
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7.2 资金的筹集及资本结构的优化(掌握)了解资金筹集的概念、权益资金。7.3 投资管理(掌握)掌握投资组合、长期资产。7.4 损益管理(掌握)
掌握营业收入管理、利润分配等。
掌握印刷贸易惯例相关条款,学习版权法。
五、学时分配
第三篇:印刷实习教学大纲
印刷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习(实践)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印刷实习是解决学生对印刷技术专业的感性认识问题,使学生对印刷专业及关系紧密的行业有初步的了解,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认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理论应用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二、实习教学的时间及地点
1、实习时间
第5学期内进行,共210周,4月30日前完成实习报告。
2、实习地点
(1)教学实习中心;
(2)印刷工程综合训练中心;
(3)其它印刷厂。
三、实习教学的内容
主要是到印刷企业或相关行业从印前工序、拼版和晒版工序、印刷工序、印后加工工序等传统工序以及数字印刷工序等进行顶岗实习。
四、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数字化印前工序
本工序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化印前工序中,图文信息采集设备、图像处理常用的软件、图文信息处理的输出设备和与输出相关的周边设备,并认识图文信息处理如何利用这些设备达到印刷要求版面的工作流程,以及这个工序在印刷整个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拼版和晒版工序
本工序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拼版的目的,拼版过程中的一些概念,使用的材料等,晒版的目的和要求,晒版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晒版中使用的版材等,以及这个工序在印刷整个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印刷工序
本工序主要让学生认识传统四大印刷(平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和数字印刷的基本原理、印刷机的基本组成、印刷的方式,印刷中常用的材料,以及这个工序在印刷整个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印后加工工序
本工序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印刷作业完成后,对印刷半成品进行加工的工艺流程,印刷品加工中常用设备的名称、基本的原理,常用的加工方法,以及这个工序在印刷整个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考核学生上交毕业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要求:
1.内容要求
(1)实习的基本概况(实习岗位、实习过程、实习内容)等。
(2)主要收获。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4)实习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并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
2.字数要求
认识实习报告数字不得少于3000字
3.版面要求
(1)纸张:A4幅面,打印。
(2)文字:要求字迹工整,图表清晰,符合规范。
(3)页边距:按封面边框留出左侧装订线。
4.成绩评定
第四篇:色彩学
《色彩学》
结 课 论 文
学院:矿业工程学院 姓名:永生 班级:采矿08-4 学号:0710100438
谈近代色彩学说的应用与现代色彩教学
内容摘要:17世纪,牛顿把太阳的光线从隙缝引进暗室,用棱镜分解出光谱后,色彩科学的研究和学说的建立迎来了革命性的发展。光学试验的发展给色彩研究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启示,高校色彩教学应走在色彩科学的普及、利用和开发的前面。
关 键 词:色彩学说 色彩应用 色彩教学
一、近代色彩学说
人类对色彩的感知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漫长。在牛顿前,中国古人已经将色彩依五行学说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称作五色。据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有关于色彩的论述。但那时对色彩的研究无论国内国外都仅限于哲学范畴。17世纪,牛顿把太阳的光线,用棱镜分解出光谱后,色彩科学的研究、学说的建立才迎来革命性的发展。
1.光谱学说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把无色的太阳光从隙缝引进暗室,在通道上放置棱镜,光通过棱镜产生折射。当折射的光碰到白色幕布时,在那里显现出如雨后彩虹一样美丽的色带,色带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秩序排列着,这条色带被命名为光谱。
牛顿以前的学者,认为白色是最简单的光线,牛顿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这种被分解过的色光,即使再一次通过棱镜也不会再分解为其他的色光。光谱中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单色光。被分解过的色光让它们再经过一个顶角较大的倒置棱镜,结果这些色光重新复合成白光。
通过实验,牛顿证实了白光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复合而成。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线称为全色光,白光是全色光。自然界之所以绚丽多彩,就是因为有了全色光的照射。
2.三色学说
在牛顿发表“光学试验”一百多年之后,英国医师和物理学家托马斯·杨,于1801年创建了色觉三色理论。托马斯·杨认为,色彩感觉依赖于视网膜本身物质的固有特性。他认为在视网膜的所有位置上都同时存在三种,分别是红色、绿色、蓝色形成共振的粒子。当接受光照后,粒子分别按各自固有的共振曲线共振,并分别经三种神经纤维将各自的振动值传给大脑中枢形成色觉。多少年来,笔者一直为色光三基色、色料三原色能混合出丰富的色彩,而它们本身不能由混合得到而困惑。“三色理论”是否解释了一些此类问题,色彩的奥秘还需要我们孜孜不倦的探索。
3.电磁学说
托马斯·杨创建色觉三色理论30年之后,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1831—1879)诞生了,这位“经典电磁理论的奠基人”,揭示了光的电磁本质,证明了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光和电磁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光是一定波长的电磁波。我们每天都在和色彩打交道,有光就有色,有光就有电磁波,那么有色彩就有电磁波存在的说法,应该是合理的。我们现代人使用色彩就应该考虑到色彩(电磁波)对人的利弊。
4.拮抗色(对立颜色)学说
德国心理、物理学家埃瓦尔德·赫林。1878年提出了拮抗色即对立颜色学说。这种理论假设有6种独立的原色,即红、黄、绿、蓝、白、黑色,它们分别组成三对:红和绿、黄和蓝、黑和白拮抗色机制。因为彼此在感知上不相容,不存在带绿的红色,也不存在带蓝的黄色,赫林的拮抗色(对立颜色)理论解释了三色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色觉现象,如补色现象。
二、色彩构成之旅——从传统绘画到现代设计艺术
自17世纪牛顿创立光色理论伊始,印象派首开采用鲜明的色彩和笔触进行户外写生之先河,大胆抛弃传统古典绘画的棕褐色调,注重客观再现光、影与色的变换,使画面充满了光色的律动;以修拉为代表的新印象派发明了新的表现形式方法“点彩画法”;后印象派艺术家逐渐发展到全凭思想和直觉进行表现;现代热抽象绘画的始祖康定斯基让色彩不再依附于任何具体的物象而独具价值;以致完全理性抽象探索色彩表现形式的冷抽象派代表蒙特里安,只用三原色构成画面,色彩终于从绘画要素中完全独立出来,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绘画和现代设计艺术的色彩理论及设计应用的发展。色彩教学体系始现于1919年德国魏玛包豪斯设计学院,后由日本发展为“色彩构成”科目,其目的是理性研究色彩规律,并创造性的加以运用。
包豪斯明确强调色彩认识是“感知的教育”,强调一切从零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和研究色彩规律,并创造性加以运用,其理念给世界现代设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虽然色彩构成是我国诸多艺术和设计院校早已开设的设计基础课程,但对色彩构成这门课程的特点和内涵缺乏清晰的认识,片面重视技能训练和抽象几何构成趣味,用艺术的风格、形式代替艺术教育的目的本身,不仅使艺术的形式语言在理解上受到歪曲,也导致艺术基础教育本身的混乱和僵化,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
三、从感性到理性——“看见的不重要”
目前,指导我国艺术院校色彩训练的基础理论多是印象主义色彩理论,学生训练以自然光色为准则去再现现实中的光色关系。而色彩构成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突破固定光线、固有色等概念法则的束缚——看见的不重要,理性研究色彩,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转变,加强对色彩规律的认识理解,同时重视从传统民族色彩和大师的优秀作品中吸纳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色彩提取练习不失为提高理性认识的一种好方法,将自然色彩的美与设计色彩的应用相融合,从适当的客观色彩过渡到主观色彩构成,从感性转向理性的色彩思考,挖掘自己对色彩的整体感觉和个人主观意向,进而培养学生新的色彩观察和思维方式,掌握色彩组织的规律和方法。
四、从理性到感性——创造性思维的解放
从理性到感性是色彩构成的第二个转变,色彩构成就是让学生发现和探索一种用色彩语言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将理性认识转化为设计运用,是理性指导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解放。
让学生实现从色彩写生(仿照物体)过渡到使用主观色彩进行创作的自觉,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解放——太阳可以是绿色,闪电可以是红色等。主题性的色彩构成训练是探索色彩表现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如何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色彩规律的关键。在色彩基础教学中,可以将色彩与音乐旋律、情绪心境、四季交替、生死轮回等抽象事件联系起来,把主题性设计意念引入到色彩构成中,转换学生色彩思维惯性,提高学生对色彩的理性思考以及色彩创新表现能力,色彩的秩序、空间、肌理、韵律、进退、冷暖等都消隐于色彩的直觉表现中。
五、作业的设计——舍本逐末的训练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相结合的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对色彩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色彩修养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的表达技能。传统教学由于长期片面强调技能训练,使学生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制作环节,误导学生以技能为中心、以表现为目的,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训练方式。色彩构成作业的设计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感性训练
作业的过程是学生对色彩理论知识的运用,也是对色彩理性思考下的感性运用,加强学生对色彩的直觉体验训练格外重要。构成作业在正式制作之前,数张小色卡(5厘米见方)的制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类似于色彩写生的小色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小色卡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直观感受能力和色彩构成意识,同时有意识削弱色彩所依附的形体对感知的干扰(图形骨架可以是具象的变形,也可以是抽象的随意分块)。
六、近代色彩应用与现代高校色彩教学
19世纪后半期,印象派绘画在法国诞生了。印象派画家是牛顿时代后色彩学说应用的先驱。先有了革命性的色彩学说才促进了印象派绘画的发展。印象派最伟大的革命是利用了反光和反光的空间混合原理。印象派绘画把短小的笔触点到画布上,利用空间混合原理产生一种富有生气的视觉混色效果。它的画面最吸引人的是绚丽的色彩和颤动的阳光。
光学试验的发展给色彩的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启示。用众多的光电组成原理制作成大型霓虹灯;利用高频头、显像管吸收色彩信号和还原色彩,制成彩色电视机;彩屏电脑遵循光点的原理不断地推陈出新,影响我们的生活。
近代提出的形态、色彩的运用须符合人的内心要求的观点,影响了设计之风潮。对此,笔者深有体会。2003年笔者在广州乘地铁,因听不懂广东话,又看不到外面车站站台名,怕坐过站而非常紧张。当时就想如果每个站台的空间环境用一种色调来进行设计,当列车刚进站还没停下来的时候,从车窗就非常容易地看到列车外面站台色彩环境,通过色彩环境就知道自己要下车的地方,这样将会给不懂汉语和粤语的国内外乘客,及听不到声音的聋哑乘客带来很大的方便。电脑的应用和普及,对色彩科学的影响也是必然的,是不可阻挡的。有人说社会文明的标志有三:一是轮子的出现,二是蒸汽机的发明,三是电脑的诞生。每一个文明都给人类原来的生存状态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改变。电脑的诞生使现代人的生活进入数字化的生活状态。数字色彩的实践和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如电脑辅助设计,扫描仪、彩色打印机、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的使用等。可是我国高等艺术院校色彩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材还停留在“色彩构成”上。学校开设的电脑软件课程,也只是讲讲简单的操作而已。很多人只知道与颜料相关的“色彩学”,不知道与色光相关的“色度学”,不了解色度图和比色料色彩更为宽阔的色彩空间,甚至提及数字色彩,就要承受故弄玄虚之嫌。色彩科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色彩科学的普及、利用和开发,高校色彩教学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色彩教学应走在色彩科学的普及、利用和开发的前面,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技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改变色彩教学现状要思考几个具体问题:其一,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博大精深,也只有博大才能精深,有博大做基础,精深才有可能;其二,教师不但要精深本专业,还要研究相关学科的发展,关心学科发展与社会应用问题;其三,教学管理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教学大纲,支持鼓励相关人员编写新内容的教材,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这些工作做到实处,高等艺术院校的色彩教学现状才有望得到改变。
第五篇:2013年荆楚理工学院印刷工程专业专升本《印刷色彩学》考试大纲
湖北专升本网()湖北省各类专升本门户信息网站
2013年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招生录取
《印刷色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总体要求
《印刷色彩学》是印刷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考试总体要求学生掌握颜色视觉和颜色视觉理论,学会定量分析颜色和评价颜色的理论与方法,掌握颜色测量原理与使用,理解颜色复制原理与色彩管理的基础知识。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颜色视觉和颜色视觉理论:光源、物体色光谱分布相关知识,颜色视觉理论,颜色的恒常性,对比性等。(10-20%)
2.颜色的混合: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格拉斯曼定律。(10-20%)
3.视觉的心理基础:明视觉和暗视觉,光谱光视效率等。(5-10%)
4.CIE色度学体系:CIE色度计算方法,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10-20%)
5.光源的颜色特性:色温、相关色温、显色性等。(5-10%)
6.孟塞尔颜色系统和NCS颜色系统。(10-20%)
7.颜色测量的方法。(5-10%)
8.颜色复制:同色异谱,同色同谱。(10-20%)
9.色彩管理:色彩管理的内容,步骤和作用。(5-10%)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
1.填空题10~20%
2.选择题10~20%
3.名词解释10~20%
4.问答题20~30%
5.综述题20~30%
6.计算题10~20%
注:满分10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本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印刷色彩学》刘浩学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11年4月第一版。更多专升本历年试题、资料请上湖北专升本论坛(bbs.hbzsb.cn)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