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孙中标
第一课 春天来了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 学 内 容:
聆听《嘀哩嘀哩》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聆听《春晓》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
2.分小组创意,结合古诗词做表演或配乐诗朗诵。
表演《小树快长高》 教学基本要求
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
编创与活动
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表演《郊游》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2.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
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编创与活动
1.课前准备沙子、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分小组将自己的设想实现。教师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创新。
2.可随着歌曲的演唱,敲击自制的乐器。但要事先确定节奏型,分小组练习后敲击。
教 学 建 议
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二、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的情况,任意搭配本课内的教学内容。在设计每一教学内容时,应用课程的理念提示自己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是否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朋友,是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个40分钟。
第二课 难忘的歌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拍为歌曲伴奏。
3.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 学 内 容
聆听《儿童团放哨歌》 教学基本要求
1.聆听歌曲,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2.复听时边听边表演。
3.用一句话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
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聆听时,教师可利用录像、图片简介影片《英雄小八路》的故事。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每人简要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3.再次复听,可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命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有人打枪、有人敲鼓、有人在铁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敌人的效果。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出声响模拟枪声、鼓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势。
2.分组编创,编排小组表现效果,三种声响同时出现、相继出现均可,还可根据想像加上号角声。
3.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学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手击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4.可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可分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编创与活动
1.本课安排了一组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尽快加入器乐表演中去,尝试伴奏、合作的愉快。
2.可让学生听着歌曲录音伴奏,试着跟上歌曲的节奏。
3.分组互相伴奏。歌曲是4/4拍,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突出强拍,第一拍要强,第三拍次之。
表演《卖报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要叙述。
2.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可将不会的字注音)。
3.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4.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提示: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5.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妆成小报童表演,如: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表演。
6.歌曲学会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教师要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编创与活动
1.这是本课安排的一个听辨音高的练习。可以有下面的几种作法。
2.教师可先唱唱名,让学生听并辨认是哪一个小报童唱的?熟悉唱名并能说出来,是第几个?并模唱出来。
3.教师用琴弹奏,让学生听,说出是第几个报童并唱出。
4.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分别唱出,让学生排出顺序,并说出同学的名字。这种方法既可以听辨音高,同时也可以听辨人声的音色,为将来听辨乐器的音色打基础。
教 学 建 议
1.本课可安排三课时完成。
2.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也应积极地挖掘教学的空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将课本、教师、学生、环境四大要素紧密结合,创设课程,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自己的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更喜欢上音乐课。
教 材 分 析
1.合唱《儿童团放哨歌》
《儿童团放哨歌》是《红军根据地大合唱》中的一首奋进向上的儿童合唱歌曲。由女作曲家瞿希贤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歌曲为2/4拍,五声徵调式,不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活泼跳跃,干脆利落,透着稚气与顽强。
第二部分,旋律完全由新的因素构成,节奏则起着前后统一的作用。四声部卡农式合唱,歌声此起彼伏,既表现了革命力量的强大,也创设了儿童团员在红旗下成长的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歌词以小公鸡的啼鸣表示人民解放了,翻身做主人的新生活开始了,颂扬了***和他领导的队伍是人民大救星的主题。
我们仿佛在歌声中看到了手拿长梭标,臂带红袖章的红小鬼机智勇敢、严阵以待的神态。尤其是中段结尾处,作曲家巧妙地加了一个升记号,将孩子们见到红军哥哥时天真而急不可待的甚至有点唐突的神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
作曲家介绍
瞿希贤(1919-)女作曲家。上海人。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她的作品题材宽广,风格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独创性。其中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获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歌曲比赛一等奖,合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获1964年全国群众歌曲一等奖,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艺术创作评奖音乐作品一等奖。此外,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也受到音乐界的好评。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2.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采用2/4拍,大调式,单二部曲式结构。
开头四句歌词概括了少先队员爱祖国、爱人民,决心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誓作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思想和情操。曲作者用明朗的大调性、宽广的节奏、经常从弱拍起的灵活多变的句法,和上下起伏度较大的旋律线条,刻画出少先队员昂首阔步、豪迈刚强的英雄形象。中间四个短句,同样处理得果断坚定,铿锵有力。末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为了给它作好铺垫,曲作者把前一句歌词“向着胜利勇敢前进”,用不同的曲调重复了三次,把音乐逐步推进,使最后一句高潮得以突出,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音乐形象,加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作曲家介绍
寄明(1917-1998)女作曲家,原名吴亚贞。生于苏州,原籍江苏淮安。自幼会演奏多种乐器,曾在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琵琶、钢琴,后参加抗日歌咏活动。1939年到延安鲁艺任教,是延安时期的第一个钢琴家。后任东北音专副校长兼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从事电影作曲,曾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早期以小歌剧、说唱性歌曲创作为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歌剧《干活好》(和张棣昌合作)、《谁沾光》等,歌曲《庄稼人小唱》也传唱一时。1953年起,先后为《小八路》、《凤凰之歌》、《李时珍》、《平凡的事业》、《鲁班的故事》等近30部电影作曲。其中《凤凰之歌》、《给解放军叔叔洗衣裳》等电影插曲广为流传,《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系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此曲于1978年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于1980年获少年儿童音乐作品一等奖。
3.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共产儿童团歌》是一首革命历史歌曲,曾被作为故事片《红孩子》插曲。歌曲为四段歌词的分节歌,4/4拍,五声宫调式。
旋律以小跳、级进为主,多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其典型的节奏 顿挫有致,几乎贯穿整首歌曲,给人一种威武的进行曲感受,恰当地表达了共产儿童团员“打倒军阀,保卫苏维埃”的坚定信念。
共产儿童团即共产主义儿童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劳动儿童组织。当时,共产主义青年团受中国***委托,在团的组织中设立儿童局,专门负责领导儿童团的工作,儿童团的任务是在中国***的领导下,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儿童参加革命斗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拥军优属等,并开展学习、文娱、体育等活动。很多根据地的儿童团员小小年纪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歌曲《卖报歌》
《卖报歌》由安娥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3年底。是一首多年来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
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个10岁左右卖报的小姑娘--“小毛头”。小毛头每天清早就要去报馆排队等派报,晚上卖报到深夜,卖不完就要影响一家人的生计。小毛头的遭遇,给聂耳以深刻印象。就以她为原型,写成《卖报歌》。1934年《扬子江暴风雨》在上海公演时,聂耳还特地请小毛头扮演剧中的报童,并在过场戏中唱了这首歌。从此《卖报歌》传遍全国,久唱不衰。
《卖报歌》为F宫调式,2/4拍。歌曲的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
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歌曲的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由于采用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这首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可做以下处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了报童
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作曲家介绍
聂耳(1912-1935)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守信,字子义(紫艺)。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大革命时期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8岁到上海,翌年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锦晖学习作曲。因不满剧团的方针,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与李元庆等开展革命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
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左右(1933-1935),却为8部电影、3出话剧、1出舞台剧写出了20首主题歌或插曲,创作了15首歌曲,整理改编了4首民族器乐合奏曲、2首口琴曲,共创作了41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15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3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刊出)。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大路歌》、《卖报歌》、《梅娘曲》传唱至今。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代国歌、国歌。他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小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音乐家聂耳创作群众歌曲,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他创作《卖报歌》有这样一个故事。
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周伯勋到上海霞飞路(即现在的淮海中路)上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她把所卖报纸的名字喊得很动听。”?他早已注意到她,让周伯勋也来听一听。
他们走到吕班路(现重庆南路)口,在有轨电车站附近果然看见了跑来跑去忙碌卖报的那个小女孩。她不过十来岁,瘦小的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浆洗得很干净,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报名,还同时报出报纸的价钱。聂耳买了几份报纸,在和小姑娘聊家常中得知她的名字叫“小毛头”。父亲卧病在床,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回去的路上,聂耳心事沉重,他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
安娥写词。
过了几天,词作家安娥把词写好,聂耳又找到卖报的小毛头,把歌词念给她听,问她什么地方不合适可以改。小姑娘想了想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几个铜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面,我就可以边唱边卖报了。”聂耳听后和安娥商量做了修改,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小姑娘还真的边唱边卖报,自然她的报好卖多了。
聂耳早已去世了,但他的《卖报歌》将长存于世
第三课《童趣》
教学内容:《玩具交响曲》《出发》《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
音乐情绪。能杂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拍手游戏。教学重点:学唱《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情绪 教
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玩具交响曲》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玩具的歌”————出示《玩具交响曲》音乐 2 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小鸟的声音用手势表示出来。4 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二:聆听《出发》 1 导入
师: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出示《出发》图文 2 初听音乐
提示: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 你仿佛听到什么? 复听时,让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三 学唱《打花巴掌》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拍手游戏”
师:“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拍手游戏时还能拍出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听听”——————————出示《打花巴掌》音乐 提问:他们都拍出什么花? 3 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4 歌曲基本学会后做拍手游戏。四 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见过蜗牛”——————出示蜗牛图
2聆听音乐。————————出示《蜗牛与黄鹂鸟》音乐 提问:这首歌讲的是关于蜗牛的什么故事? 3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歌曲学会后请学生分组创编动作:有人做葡萄架,有人学黄鹂鸟和蜗牛。通过 音乐实践体会坚持下去就一定胜利的道理。
教后反思:在学欣赏课的时候,多给学生留出时间来听,而且要多听几遍,每一遍都有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他们会很有兴趣,如果再让小组之间比赛的话效果会更好。
第四课《快乐的舞蹈》
教学课题:快乐的舞蹈
教学内容:《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学用具:道具、多媒体电脑、钢琴、课件、奖牌
奖项设计:个人、集体最佳表演奖、最佳纪律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努力奖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用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2、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能够用动作体现音的高低。
3、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荣誉精神。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2 4 | 5 — | 5 3 2 | 1 -| 同学 们好!徐 老师您
好!
师:看这是什么?今天表现出色的同学就能够获得最佳表演奖、最佳纪律奖和最嘉创意奖,最佳努力奖,今天要看看谁最出色就把这些奖颁发给他。
二、进入教学
A、《加沃特舞曲》(为《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情绪铺垫)师:听一听这段音乐你熟悉吗?曾经在哪里听过呢?(播放音乐)(1)聆听音乐(节选)
师: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2)简单的律动(2次)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
(跟着节奏有规律的拍打身体,老师先用简单的动作带学生律动A段用一组动作,B段用另一组动作)设计目的:此律动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曲式A+B+A的结构)B、《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图片展示问:看老师手上拿的卡片上画的是什么?你能用动作做出来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来试一试看能不能有节奏的跟着音乐来做卡片上的动作,看看你的反应够不够快。
1、玩一玩
(1)
用卡片训练学生有节奏的对卡片的图示做出反应。师:现在你来听!(不带伴奏慢速范唱)
(2)
教师范唱并在音乐休止时做出夸张的提示,帮助学生记歌词。
师:这次我们跟音乐一起来好吗!(跟音乐原速范唱)(3)
学生跟音乐节奏在老师的提示下做出动作反应。
(4)
学生逐渐脱离老师的提示能够自己看图片做出反应。(教师把卡片放在胸前换而不必夸张提示)师:游戏玩得高兴吗?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唱一次好吗?
2、唱一唱
(1)
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钢琴伴奏(慢唱)边唱边做动作反应。(2)
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音乐(原速)跟唱
3、跳一跳
师: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边唱边跳,看谁唱得认真跳得也好。
3、编一编(1)启发
师:如果你高兴的时候你还会怎么样?(启示:唱唱歌、拍拍屁股)
(2)把统一新编的歌词配合卡拉OK伴奏再唱一次。(叉腰、唱、跳、拍屁股)师:现在能不能把我们自己的歌曲唱一唱跳一跳呢?
三、复听《加沃特舞曲》
师:刚刚我们一起听了《加沃特舞曲》,舞曲是给人们跳舞用的音乐那我们也来一起手拉着手跳一跳吧?(1)
围着桌子绕圆圈进行律动
师:音乐后三拍在原地做,其他跟着节拍走动,一句左右的换一个方向最后音乐结束后可以摆个造型,你可以自己来做造型,也可以和别的同学一起摆一个造型。
①
先围圆圈左右走动
师:刚才我们是边听音乐边走路,我们既然可以用脚合着音乐走路那一定还可以跟着音乐做其他的动作。②
启发怎样用各种动作表现。
师:想想你怎样把你高兴的时候做的动作加到前三拍动作里去呢?(请学生合作示范)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次吧!
四、颁发奖项(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师:刚才全体同学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现在颁奖仪式现在开始!
五、结束
带上课本做自己喜欢的动作突出每一句的后三拍离开教室
师:我们向这些表现出色的同学表示祝贺!好啦!现在请同学们带上课本用你喜欢的动作跟着《加沃特舞曲》的节奏走出教室吧!
第五课 《兽王》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课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能用打击乐及自制乐器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
2、用自制打击乐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教学准备:
老虎头饰、小描头饰、狮子卡片、塑料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纸、多媒体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两只老虎》
2、聆听《狮王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动物说话》自由律动,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轻松、自由的气氛下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
二、演唱《两只老虎》:
变魔术导入新课:(请两个孩子配合老师,在教室外将老师事先准备的老虎头饰戴上)
“孩子们,老师看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为你们变出两只可爱的动物兄弟,好不好?请你闭上眼睛,一、二、三,变!(随《两只老虎》音乐两只小老虎走入教室模仿其行走特点在孩子们当中走一圈)
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两只老虎》第一声部
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两声部的配合
5、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
6、歌曲处理:有趣地
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狮王进行曲》:
“两只奇怪的小老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小动物,(放音效:狮子吼声)呀!这是什么声音?原来大狮子也来了。(出示狮子卡片)”
完整初听乐曲《狮王进行曲》,老师在狮吼时,适当加以引导,让孩子体会乐曲所描绘的森林之王的音调是怎样的。
复听乐曲,让孩子认真聆听,狮子吼叫的次数。
再听乐曲时,将事先准备的狮子卡片发放给孩子,让孩子边听音乐边贴卡片,并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线条将他们连接起来。
四、小结:
今天我们见到了两位“森林之王”,可以看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他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对,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与它们和谐相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猫虎歌》
2、聆听《老虎磨牙》
3、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两只老虎》自由律动、演唱,进入音乐课堂。
二、表演《猫虎歌》: 故事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讲一个关于《森林之王老虎学艺》的故事好不好?”(如果有孩子听过这个故事,就让孩子来讲述)
“故事非常有意思,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歌来唱一唱,好吗?”(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
让孩子自由发挥,表演歌曲中的故事情节,利用头饰进行小小表演唱,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三、聆听、表演《老虎磨牙》
“好可爱的一只小猫,好糊涂的一只老虎,老师还有一位老虎朋友没有请出来呢,你听,他来了!”
1、初听乐曲《老虎磨牙》
孩子们,你们听老虎朋友在干什么呢?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形象。
2、复听乐曲
让孩子们模仿所听出的乐器的演奏方法,随乐曲表演,让孩子们体会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
3、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老师将准备好的塑料锯齿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纸等分组发放给学生,让孩子们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参与合适,随乐曲击打自制的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中来。
四、小结:
孩子们,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下课后,请大家自由组合,模仿一个场景,用你们自制的打击乐器,来表现演奏它,下节课我们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表演的最精彩。
第六课《愉快的劳动》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3.认识 和 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重点难点:
1、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2、认识 和 节奏,能准确地读拍.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小渔篓》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劳动最光荣》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多多积累好听的音乐。)
二、表演《小渔篓》:
“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海边孩子劳动的歌曲,大家想听吗?
1、完整初听歌曲,让孩子初步感知歌曲的音乐情绪、特点、及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让孩子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轻声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4、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给予及时纠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
“同学们的歌声太动听了,瞧!海边的小朋友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多媒体出示带有唱名的贝壳、海星、海螺等等)
1、让孩子们划分小组进行讨论。
2、每小组讨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
3、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也许有些小组编写的并不流畅,老师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只要每个孩子都动脑参与进来了,就是最大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2、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3、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小渔篓》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可以借此巩固复习歌曲《小渔篓》)
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导入新课: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用海边小朋友送来的礼物创编出了那么多好听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着急了,她说她也有一首好听的歌要送给大家,你们听,她唱着歌来了。”
1、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
“呀!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我们一起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让孩子自由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三、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地聆听歌曲。(直接播放歌曲)
“今天来了这么多的朋友,孩子们,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画。”
2、复听歌曲。让孩子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3、再次复听。让孩子用打击乐或拍手轻轻合着音乐,老师启发孩子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编创与活动:
1、让孩子随着音乐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在纸上画出对比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2、让孩子将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应喜欢的色彩图画到课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采山》
2、编创与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课导入:谈话(有关山里的知识包括民族风情、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请你告诉老师你都听到、看到了什么。(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展现“采山小姑娘演唱”、“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学唱。(用跟唱法教学)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
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
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如。
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三、编创与活动:
“孩子们快看,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把他们采摘回去,好吗?”
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
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
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本组所编的节奏。
第七课时
小音乐家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学习表现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用图形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能用七个唱名编唱旋律,并能准确地演唱。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七个唱名编唱旋律。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箫、钢琴。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音乐小屋》;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音乐小屋》的优美乐曲中进入音乐教室。
二、表演《音乐小屋》
1、出示多媒体: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个有趣的地方,请看(多 媒体展示漂亮的音乐小屋),这个小屋可不是一般的小屋,它可神奇了,你听,它在唱歌呢!(一遍欣赏)
2、师:音乐小屋唱了些什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孩子们再听一遍)请仔细听:
3、师:音乐小屋里有好听的音乐,它欢迎你也欢迎我,欢迎我们大家一起去唱歌,去跳舞。请同学们随音乐轻轻拍手,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快乐一起走进音乐小屋。(师范唱)
4、师带领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师:音乐小屋里有你的快乐也有我的快乐,让我们随音乐一起来轻轻试唱一遍,找一找,你还有哪一句不太会唱。
6、根据学生情况,解决难点句。(重点解决一字多音的地方)
7、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8、学生讨论: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演唱这首歌曲?哪些地方应该唱的弱一些,哪些地方应该唱的强一些?
9、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提示学生,评价要说出为什么)
10、有表情、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乐游戏:三线跳拐子
1、打开音乐书39页,让学生观看三条线上标记好mi sol la 三个唱名的位置。要求学生边唱边用手指在三条线上跳舞,感受三个音在线、间的位置。
2、学生边唱边在手指五线谱上找出三个音的位置。
3、师弹琴唱唱名,边唱边用柯尔文手势表现出来。
4、生轻声随教师唱歌谱的唱名。
四、复习巩固:
1、分小组为歌曲加入打击乐。
2、分组表演,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评价要有针对性,要说出为什么)
五、聆听《单簧管波尔卡》
师:除了节奏乐器,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导入欣赏)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听了这首乐曲,你想要做什么?
2、教师简介波尔卡舞是欧洲民间的一种舞蹈,乐曲欢快、流畅。
提示:在复听时注意为乐曲设计动作,相同的音调用相同的动作表示,用动作划分段落。
3、再听乐曲,将自己的感受用图形或线条画下来。提示:相同的音乐应该怎样表示。
4、让学生小结这首乐曲的三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箫》;编创与活动;聆听《青蛙音乐会》。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生随歌曲《音乐小屋》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师出示箫。若没有实物,可用图片代替)你认识它吗?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来补充。
(箫,又名洞箫,吹奏乐器。这种单管竖吹的箫,早在汉代陶俑中已出现。汉代以前,横吹竖吹的单管乐器统称为笛或篴,所称箫者是排箫。唐宋时期的尺
八、箫管和竖篴,则是明清时期以至现代箫的前身。为区别横吹之笛,明代将竖吹之篴称为箫。
现代箫用紫竹、黄枯竹或白竹制作,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中空。上端边沿开吹口,管身中部开六个按音孔,前面五个后面一个,后面下方开出音孔两个,用以调音,其下开助音孔两个,可美化音色、增大音量、拴系飘穗。不设膜孔。
常见的箫有紫竹洞箫、九节箫和黑漆九节箫。紫竹洞箫,管身较粗,节数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于独奏或合奏;九节箫,管身上有九个节并刻各种图案或文字雕饰,有的在下端镶骨圈;黑漆九节箫,管身外涂黑漆。这两种九节箫,发音淳厚、音色优美,多用于地方戏曲伴奏。
箫音色柔和、低音深沉,善于表现乐句悠长、细腻、典雅的乐曲。适于独奏、重奏,还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器乐合奏及越剧伴奏。琴箫合奏也是常见的演奏形式之一。)
2、网上下载一首箫独奏曲,请学生欣赏。
3、师:箫是人们极喜欢的乐器之一,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听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就叫《箫》
三、学唱歌曲《箫》
1、完整聆听歌曲、随着歌声轻轻拍手,感受节拍、旋律。提示:歌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听教师范唱。
3、学生随跟音乐轻声哼唱。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在多媒体的伴奏下有感情地唱歌。
6、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创编与活动:
1、看课本43页,随琴唱一唱所出示的唱名。
2、学生分组用这几个音来创编旋律。a、各组的创编由教师一一弹奏出来,全体学生共同演唱。b、请同学们为箫写一首小曲子,然后请各组来表演。
五、聆听《青蛙音乐会》
1、静静地聆听全曲。提示: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2、复听音乐。
提示:说一说音乐有什么变化?请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简短地叙述你听到的音乐会。
3、再听音乐,跟着哼唱你喜欢的旋律,背唱一两句给同学听。
提示: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参与到青蛙音乐会中。启发学生自制乐器或用人声(学青蛙叫)加入到乐曲中,还要保持音乐的完整。
六、课堂小结
略。
第八课《静静的》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表演本课歌(乐)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静”。能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2.能辨别不同物体的音色,选择适合歌曲内容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能用颜色和线条表现并区别自己听到的音乐。教学安排
三教时 [教 学 内 容] 聆听《天鹅》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乐曲。 提示:乐曲使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乐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前面一段(即主题)旋律。记住这一优美的旋律。3.随着乐曲做天鹅的动作。
聆听《月亮河边的孩子》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月亮河边的孩子在做什么?为什么?
2.复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用什么方式拍击,是拍手、拍腿,还是拍手、拍腿、拍腿?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三拍子。
3.再听歌曲。可让学生用碰钟、沙球伴奏,参与歌曲的表现。[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导与活动安排了用颜色或线条分辨两首聆听曲的音乐情绪的练习。
2.老师可提示学生,在听辨后选择自己的表现方式。实际上《天鹅》与《月亮河边的孩子》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比后者更“静”一些。但学生的感受不一定这样,不要强求统一答案。
第一教时
小小摇篮曲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边听边轻轻拍手,感受歌曲的旋律,体会歌曲甜美、宁静的音乐情绪。
2.听教师范唱,轻声跟唱。再听琴跟唱,学生跟唱时,教师要注意琴声清晰。3.朗读歌词。提示学生有感情、轻声地朗读。进入歌曲中的情感表现。
4.听琴填唱歌词,有感情地轻声演唱全曲。虽然是轻声演唱,但每个字词都要交待清楚,而且每一小节第一拍要有强的内在力量,使歌声更有表现力。
第二教时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指名演唱
表演《月光光》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提示:这首歌曲是“静”的吗?为什么?让学生分析,月光下原本是“静的”,但是人们夜晚纳凉,兴冲冲地夸赞家乡,而客观的“静”被打破了,夜晚变得热闹了。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把握好演唱的感情,理解“静静的”主题的不同含义。
2.歌曲很短,教师可采用听琴模唱的方式进行,先听教师弹一遍,学生再轻声跟唱。3.有感情地读歌词,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用选择好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练习。课本上介绍了很多物品,有铁丝、锣丝刀、废角钢、装水的玻璃杯、纸盒、桌子、木板地„„让学生分辨出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清脆。
2.让学生分组讨论:敲击哪几件物品为歌曲伴奏?还可以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物品可以敲击出清脆的声音。再编创伴奏的节奏加入歌曲的表现。一组伴奏,其他同学演唱。试一试,哪一组伴奏的效果好。为什么?做简短评价。
生从一开始跟唱歌曲就要有情感表现,而不是在歌曲学会以后再加以处理。从小养成有感情地歌唱的良好习惯。第三教时 [教 材 分 析]
1.大提琴独奏《天鹅》
《天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由大提琴演奏,两架钢琴伴奏。在钢琴奏出的轻柔的琶音引子后,大提琴奏出了如歌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鹅的吟唱;同时钢琴以玲珑剔透的琶音与分解和弦为衬托,展现了清澈明丽、波光粼粼的湖面。乐曲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芭蕾舞《天鹅之死》即是根据这首乐曲构思的。
乐曲为6/4拍,行板速度,采用三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每一句的句首旋律迂回下行,复又作音阶式直线上升,旋律的气息绵长宽广。中段的旋律系由前面主题发展而来,也包含两个乐句,但调性有所变化,运用了模进手法,情绪略显活跃和激动,仿佛清风拂过湖面,吹皱了平镜似的湖面。第三段再现第一段主题,后句有所变化,力度稍作加强,最后全曲在悠长轻柔的乐声中结束,宛若天鹅缓缓地游向远方„„作者通过安娴、幽静略带忧伤的音调,形象地刻画了“天鹅”纯真的情感和高雅的姿态。小故事:被埋没了25年的圣-桑作品
《动物狂欢节》这部如今广为人知的音乐作品曾经披打入冷宫25年。当然,这样的事情在音乐史上绝不少见。但是,最让人不解的是,使这部杰作人为地遭受这种不幸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作曲家本人。
1886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完成了标题为《动物狂欢节》的管弦乐组曲。同年3月,作者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就在这次演出后不久,圣-桑突然宣布禁止这部作品在他生前继续演出,并且也不准出版这部作品的总谱。一直到作曲家逝世前夕,他才在遗嘱中解除了自己的禁令,使得
这部25年内无人问津的作品重见光明,其中很多旋律,尤其是第13曲《天鹅》,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乐曲。人们感到奇怪:既然这部作品具有如此杰出的艺术价值,那么作曲家本人为什么要禁止它在自己生前继续演奏和为人所知呢?原来,圣-桑在这部作品里讽刺了当时的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他用夸张、变形、戏谑的手法借用了柏辽兹、门德尔松、奥芬巴赫、罗西尼等音乐大师的一些著名的旋律,虽然圣-桑本人并无恶意,但为了慎重,他还是做出了上述的决定。
2、童声独唱《月亮河边的孩子》
《月亮河边的孩子》是近年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为3/4拍,由两部分构成。
歌曲的旋律起伏不大,歌唱性强,其节奏较为舒展。富有诗意的歌词叙述了天真而富于幻想的孩子们把洒满月光的青石板想像成月亮河,让“心儿像小船穿过云的波浪”,表达了孩子们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去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
第一部分为四个规整的乐句,前两乐句 的节奏完全一致,旋律只在前后巧妙地改动了一个音,第三乐句出现了色彩性的“ ”音,似旋律中亮点一闪,随即在下行起伏的旋律上结束。第二部分为卡农式的二声部,提高了音区,重新构建成
的节奏,旋律变得更为抒情、激动,伴唱声部衬托着孩子的歌声,似孩子们起伏澎湃的心绪,随着 “月亮河”流向远方,懂憬着美好的理想。歌声在哼鸣中结束,意犹未尽。
3、歌曲《小小摇篮曲》
《小小摇篮曲》是一首亲切、抒情的创作歌曲。4/4拍,徵调式。
歌曲的旋律起伏、节奏紧凑,民族风格的音乐进行,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歌曲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两乐句,起伏的旋律流畅而抒情,似摇篮有规律地晃动。第二部分旋律重复较多,配合着紧凑的节奏和幻想歌词的叙述,极富童趣。想像使孩子们进入了梦幻的童话世界,抒发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4、歌曲《月光光》
《月光光》是一首温州民歌。2/4拍,羽调式。旋律热情,具有一气呵成的特点。旋律开始的4小节规整,合着有规律的节奏,稍加变化,紧接乐句的旋律、节奏都有了新的变化,在高音区流动的激动音调并出现了歌中的惟一的附点四分音符的长音,并采用了两小节具有前面旋律因素的补充性结尾,巧妙自然,完整统一,带有浓郁的山歌风。流畅的旋律合着朴实的歌词,抒发了人们热爱自己家乡的真挚情感。
第九课《飞呀飞》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内容的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用sol、re为歌曲《小蜜蜂》伴奏。
3、能演唱并准确唱出四个唱名的歌。
4、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用sol、re为歌曲《小蜜蜂》伴奏。教学难点: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教材思路、教路和学路:
一、聆听《蜜蜂》
1、完整地聆听全曲。听赏前可不揭示课题,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自由想像说出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动物。
2、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或边听音乐边用手指在课本上比划动作进一步体验,待学生比较接近地说出是“飞”的动物后,再揭示曲名。
3、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或歌曲的伴奏中。
4、教师要提示根据乐曲和歌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采用哪几件更合适,分组试一试效果,学生评价。
二、聆听《蝴蝶》
1、完整地聆听钢琴曲。感受钢琴伴奏《蝴蝶》的生动形象。
2、复听时让学生在课本上画线条,画出自己听到的蝴蝶。
3、进行唱名编创旋律的练习。活动拟定是为小蜜蜂的歌填写完整,赋予实践活动一种趣味性。
4.练习可分小组进行,一小组内编唱的旋律不可重复,按编唱的字母提示接着编下去,然后分组唱一唱,吹一吹,看哪一组编唱的旋律流畅,唱奏得准确。
三、表演《小蜜蜂》
1、完整地聆听歌曲。教师可采用歌曲录音或自身范唱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范唱可进行几次,视学生接受程度确定。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指导学生咬字、吐字清楚,尤其在八分音符处的每个字都要交待清楚。还要注意全曲的速度统一,避免起速快,到八分音符处放慢速度。
3、歌曲学会后,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再跟着老师用唱名唱一唱。
4、用口风琴吹一吹课本提示的sol、re两个音。一拍一个音,并试着这样为歌曲伴奏,也可以由教师弹奏旋律,一组学生伴奏,其他学生唱歌。
5、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或歌曲的伴奏中。
6、教师要提示根据乐曲和歌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采用哪几件更合适,分组试一试效果,学生评价。
四、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1、完整地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2、启发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结合歌曲。提示:它们都在做什么?为什么?使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课本上标记了三种打击乐器;响板、沙球、三角铁,学生可以按着标记,敲一敲为配合演唱歌曲,还可以编创其它伴奏方式试一试。
五、总结并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根据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打开课件按《蜜蜂》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及节奏指示。学生兴趣很好。打开课件按《蝴蝶》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及节奏指示。
按《小蜜蜂》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按图片看《小蜜蜂》。学生兴趣很好。按钮《小乌鸦爱妈妈》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学生对创编活动很感兴趣。作者介绍,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第十课《跳起舞》
教学理念
新课标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跳起舞》是集唱歌、欣赏、编创于一体的综合课。也许有人认为音乐课就只要把这首歌学会就行了,其实并非如此。音乐欣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音乐欣赏及其教学,是满足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走进音乐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接受性环节。音乐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对音乐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起着决定性作用。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就是通过音乐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本课里面,包含了两首歌曲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两首欣赏曲目。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这堂课设计成融歌唱、欣赏、创作、律动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既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要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中获得许多新鲜的感受。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特点和意义所在。
本课主要是意图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并且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教学用具:音像资料、钢琴、录音机、有关图片资料、打击乐器 课时:两课时 教学重点:
感受藏族民歌独具特色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
一、学唱时,对于藏族民歌风格的把握
二、踢口达 基本步的学习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二、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三、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那么今天呢,老师要带着大家到西藏去旅游,看一看那里的美丽风光,听一听他们藏族歌曲,跳一跳他们的舞蹈,大家说好吗? 出示图片,并播放藏族民歌《在北京的金山上》的音乐。图片1 藏族自然风光
图片2 藏族服饰
节庆服饰 图片3 藏族歌舞
(边看图片边对藏族进行简介)
师:看了这么多的图片,小朋友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那么小朋友们对大草原感兴趣吗?
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藏族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谈感想
让学生对藏族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引发学习兴趣 体验感受 《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
一、学唱
1、师:这是一首藏族童谣。首先,我们先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听一遍。听的时候呢,想一想,他们唱这首歌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放歌曲
提问:小朋友们觉得他们唱这首歌曲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再次放歌曲录音
师:在熟悉了旋律之后呢,老师要求同学们用“la”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哼唱这段旋律
3、师:同学们的哼唱非常好。那在同学们演唱歌曲之前呢,老师先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唱一遍给大家听好吗? 教师范唱
4、师:那接下来呢,老师就要求同学们把歌词加进去,和老师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
5、师:非常好!同学们学得非常快。那在刚才演唱歌曲的时候呢,老师发现还有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大家改进的。
提出不足之处。
提出演唱要求: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声音演唱。学生试唱。
6、师:我们一起把这首歌曲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一遍。要注意老师刚才提的那几个要求。
二、学跳基本的藏族舞舞步——踢口达 基本步
三、结合歌曲,边歌边舞
师: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歌曲的音乐,一边唱一边跳,体会一下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喜悦心情。听歌曲,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旋律 用“la”哼唱歌曲旋律
演唱歌曲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学生试唱。学跳藏舞舞步 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
让学生熟悉旋律。熟悉旋律,统一声音,并起到发声练习的作用 使学生明白不足之处以及歌曲的演唱要求 使学生通过身体语言感受藏族音乐 培养学生接受和反应能力。欣赏 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一、初听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唱藏族歌曲跳藏族舞蹈有趣吗?
那么接下来,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听一首非常有名的藏族民歌——《在北京的金山上》 要求学生闭着眼睛边听边轻声地拍手。放音乐
二、复听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舞蹈动作边听边跳舞 听歌曲
感受歌曲节律,并拍手 听音乐并随之动起来
让学生再次感受藏族歌曲高亢嘹亮欢快活泼的特点 让学生感受藏族歌曲的节律 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西藏玩了一下,感受了藏族人民的歌舞,大家玩得开心吗?
本课小结
师:那么课后呢,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再去收集一些有关藏族民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分享好吗? 对本节课作一总结回答问题 总结本课,布置课后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上节课,老师带着大家去感受了藏族民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呢?
复习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师:老师也要求同学们课后去收集一些关于藏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回答问题 交流 回顾复习上节课知识
作业检查
加深学生对藏族的了解
听唱结合,学习新歌 《我的家在日喀则》
1、师:刚才我们讲到了日喀则,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其实“日喀则”是一句藏语,翻译为汉语的意思是“如意庄园” 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 听录音,学生谈感受
2、对歌曲进行简介、师:听完老师的介绍,同学们对这首歌曲应该有了更深的了解吧。那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能哼的小朋友跟着录音轻轻地哼唱。师:大家一起和老师来轻声地学唱这首歌曲
4、跟着录音,继续学唱歌曲
5、要求学生自由地轻声地演唱歌曲 指出不足之处,并纠正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7、师:同学们已经唱得很好了。那大家听听,是不是还缺少点什么呢?如果我们给歌曲加进乐器伴奏一下,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请学生按照书本谱例为歌曲伴奏
师:想一想,这三种乐器怎么敲击声音与唱歌结合起来最好听呢?
听录音,回味藏族民歌的特点 学生体会歌曲感情 再次听录音 学唱歌曲
用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
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小组讨论并分组为歌曲伴奏(小组比赛)
使学生回顾藏族民歌的特点,并对新歌有初步印象 使学生对歌曲有所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培养审美能力欣
赏 聆听《雪莲送北京》 师:在比赛中啊,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那接下来,我们在放松一下,来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放录音
师:听完这段音乐你们能告诉我,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
师:对了,这又是一首藏族民歌,它的名字是《雪莲献北京》。下面,老师要求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去仔细聆听这首歌曲。
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听音乐 回答问题
使学生通过音乐特点来辨别藏族民歌 使学生体会音乐基本情绪 节奏游戏 游戏
1、师:今天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那在这里啊,老师要奖励一下大家,给大家来玩一个游戏。你们说好吗?
2、宣布游戏规则 按图排列游戏队伍
师:待会老师会击鼓,同学们听到老师的鼓声要按照老师鼓声的节奏走或跑或停,知道了吗?
3、小结游戏情况
听着鼓声走或停 激发学生游戏兴趣
使学生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小结 课堂小节
1、师: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两首藏族的民歌,还听了两首藏族民歌,而且还学习了
藏族舞蹈,你们觉得藏族怎么样?
2、师:其实,在我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非常地好听。那课后呢,老师希望同学们平时可以多多留意少数民族的音乐,收集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
3、对本课学习情况加以总结
回顾第四课内容 回顾第四课内容
提出要求,让学生养成平时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总结全课 略。
第二篇: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 春天来了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 学 内 容:
聆听《嘀哩嘀哩》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聆听《春晓》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
2.分小组创意,结合古诗词做表演或配乐诗朗诵。
表演《小树快长高》 教学基本要求
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
编创与活动
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表演《郊游》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2.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编创与活动
1.课前准备沙子、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分小组将自己的设想实现。教师
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创新。
2.可随着歌曲的演唱,敲击自制的乐器。但要事先确定节奏型,分小组练习后敲击。
教 学 建 议
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二、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的情况,任意搭配本课内的教学内容。在设计每一教学内容时,应用课程的理念提示自己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是否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朋友,是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个40分钟。
教 材 分 析
l.童声齐唱《嘀哩嘀哩》
《嘀哩嘀哩》是由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的儿童歌曲。采用2/4拍、大调式、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歌曲的结构十分规整,每乐段都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第一乐段的第一乐句由大调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音调中糅入了柔和的色彩,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咏唱的主题--春天。第二乐句在前句的音调基础上略作发展,与之呼应。在第一乐句重复出现(即第三乐句)之后,第四乐句不再像前面三个乐句那样划分两个乐节,而是全句一气呵成,句末则运用休止符阻断形成顿挫感很强的节奏: 显得活泼、俏皮,颇具童趣。
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以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和活泼的节奏,配上象声词:“嘀哩嘀哩”,生动而形象地模拟可爱的小黄鹂鸟的鸣叫,富有童趣。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四度模进,音区一高一低,仿佛是枝头黄鹂一唱一和,相互对答。这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加强了歌曲的统一感。
这首歌曲自创作以来深受孩子们喜爱,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咏唱春天,抒发了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2.歌曲《春晓》《春晓》是一首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同名诗创作的歌曲。《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藏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合,有使人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让人想起那如烟似梦般的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而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像,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漫春光,这是用春声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
教学反思:利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很喜欢,但是要注意提示学生有强弱对比、声音不能压过音乐。
教学后记:
第二课 难忘的歌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口风琴吹do、Fa两个音,按节拍为歌曲伴奏。
3.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 学 内 容
聆听《儿童团放哨歌》 教学基本要求
1.聆听歌曲,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2.复听时边听边表演。
3.用一句话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
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聆听时,教师可利用录像、图片简介影片《英雄小八路》的故事。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每人简要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3.再次复听,可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命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有人打枪、有人敲鼓、有人在铁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敌人的效果。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出声响模拟枪声、鼓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势。
2.分组编创,编排小组表现效果,三种声响同时出现、相继出现均可,还可根据想像加上号角声。
3.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学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手击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4.可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可分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编创与活动
1.本课安排了一组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尽快加入器乐表演中去,尝试伴奏、合作的愉快。
2.可让学生听着歌曲录音伴奏,试着跟上歌曲的节奏。
3.分组互相伴奏。歌曲是4/4拍,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突出强拍,第一拍要强,第三拍次之。
表演《卖报歌》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要叙述。
2.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可将不会的字注音)。
3.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4.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提示: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5.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妆成小报童表演,如: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表演。
6.歌曲学会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教师要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编创与活动
1.这是本课安排的一个听辨音高的练习。可以有下面的几种作法。
2.教师可先唱唱名,让学生听并辨认是哪一个小报童唱的?熟悉唱名并能说出来,是第几个?并模唱出来。
3.教师用琴弹奏,让学生听,说出是第几个报童并唱出。
4.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分别唱出,让学生排出顺序,并说出同学的名字。这种方法既可以听辨音高,同时也可以听辨人声的音色,为将来听辨乐器的音色打基础。
教 学 建 议
1.本课可安排三课时完成。
2.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也应积极地挖掘教学的空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将课本、教师、学生、环境四大要素紧密结合,创设课程,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自己的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更喜欢上音乐课。
教 材 分 析
1.合唱《儿童团放哨歌》
《儿童团放哨歌》是《红军根据地大合唱》中的一首奋进向上的儿童合唱歌曲。由女作曲家瞿希贤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歌曲为2/4拍,五声徵调式,不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活泼跳跃,干脆利落,透着稚气与顽强。
第二部分,旋律完全由新的因素构成,节奏则起着前后统一的作用。四声部卡农式合唱,歌声此起彼伏,既表现了革命力量的强大,也创设了儿童团员在红旗下成长的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歌词以小公鸡的啼鸣表示人民解放了,翻身做主人的新生活开始了,颂扬了***和他领导的队伍是人民大救星的主题。
我们仿佛在歌声中看到了手拿长梭标,臂带红袖章的红小鬼机智勇敢、严阵以待的神态。尤其是中段结尾处,作曲家巧妙地加了一个升记号,将孩子们见到红军哥哥时天真而急不可待的甚至有点唐突的神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
作曲家介绍
瞿希贤(1919-)女作曲家。上海人。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她的作品题材宽广,风格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独创性。其中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获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歌曲比赛一等奖,合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获1964年全国群众歌曲一等奖,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艺术创作评奖音乐作品一等奖。此外,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也受到音乐界的好评。歌曲《新的长征,新 的战斗》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2.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采用2/4拍,大调式,单二部曲式结构。
开头四句歌词概括了少先队员爱祖国、爱人民,决心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誓作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思想和情操。曲作者用明朗的大调性、宽广的节奏、经常从弱拍起的灵活多变的句法,和上下起伏度较大的旋律线条,刻画出少先队员昂首阔步、豪迈刚强的英雄形象。中间四个短句,同样处理得果断坚定,铿锵有力。末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为了给它作好铺垫,曲作者把前一句歌词“向着胜利勇敢前进”,用不同的曲调重复了三次,把音乐逐步推进,使最后一句高潮得以突出,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音乐形象,加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作曲家介绍
寄明(1917-1998)女作曲家,原名吴亚贞。生于苏州,原籍江苏淮安。自幼会演奏多种乐器,曾在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琵琶、钢琴,后参加抗日歌咏活动。1939年到延安鲁艺任教,是延安时期的第一个钢琴家。后任东北音专副校长兼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从事电影作曲,曾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早期以小歌剧、说唱性歌曲创作为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歌剧《干活好》(和张棣昌合作)、《谁沾光》等,歌曲《庄稼人小唱》也传唱一时。1953年起,先后为《小八路》、《凤凰之歌》、《李时珍》、《平凡的事业》、《鲁班的故事》等近30部电影作曲。其中《凤凰之歌》、《给解放军叔叔洗衣裳》等电影插曲广为流传,《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系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此曲于1978年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于1980年获少年儿童音乐作品一等奖。
3.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共产儿童团歌》是一首革命历史歌曲,曾被作为故事片《红孩子》插曲。歌曲为四段歌词的分节歌,4/4拍,五声宫调式。
旋律以小跳、级进为主,多采用重复的手法构成,其典型的节奏 顿挫有致,几乎贯穿整首歌曲,给人一种威武的进行曲感受,恰当地表达了共产儿童团员“打倒军阀,保卫苏维埃”的坚定信念。
共产儿童团即共产主义儿童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劳动儿童组织。当时,共产主义青年团受中国***委托,在团的组织中设立儿童局,专门负责领导儿童团的工作,儿童团的任务是在中国***的领导下,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儿童参加革命斗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拥军优属等,并开展学习、文娱、体育等活动。很多根据地的儿童团员小小年纪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歌曲《卖报歌》
《卖报歌》由安娥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3年底。是一首多年来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
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个10岁左右卖报的小姑娘--“小毛头”。小毛头每天清早就要去报馆排队等派报,晚上卖报到深夜,卖不完就要影响一家人的生计。小毛头的遭遇,给聂耳以深刻印象。就以她为原型,写成《卖报歌》。1934年《扬子江暴风雨》在上海公演时,聂耳还特地请小毛头扮演剧中的报童,并在过场戏中唱了这首歌。从此《卖报歌》传遍全国,久唱不衰。
《卖报歌》为F宫调式,2/4拍。歌曲的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
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歌曲的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由于采用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这首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可做以下处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了报童
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作曲家介绍
聂耳(1912-1935)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守信,字子义(紫艺)。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大革命时期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8岁到上海,翌年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锦晖学习作曲。因不满剧团的方针,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与李元庆等开展革命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
他从事音乐创作时间只有两年左右(1933-1935),却为8部电影、3出话剧、1出舞台剧写出了20首主题歌或插曲,创作了15首歌曲,整理改编了4首民族器乐合奏曲、2首口琴曲,共创作了41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15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3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刊出)。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大路歌》、《卖报歌》、《梅娘曲》传唱至今。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代国歌、国歌。他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小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
音乐家聂耳创作群众歌曲,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他创作《卖报歌》有这样一个故事。
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周伯勋到上海霞飞路(即现在的淮海中路)上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她把所卖报纸的名字喊得很动听。”?他早已注意到她,让周伯勋也来听一听。
他们走到吕班路(现重庆南路)口,在有轨电车站附近果然看见了跑来跑去忙碌卖报的那个小女孩。她不过十来岁,瘦小的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浆洗得很干净,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报名,还同时报出报纸的价钱。聂耳买了几份报纸,在和小姑娘聊家常中得知她的名字叫“小毛头”。父亲卧病在床,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回去的路上,聂耳心事沉重,他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
安娥写词。
过了几天,词作家安娥把词写好,聂耳又找到卖报的小毛头,把歌词念给她听,问她什么地方不合适可以改。小姑娘想了想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几个铜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面,我就可以边唱边卖报了。”聂耳听后和安娥商量做了修改,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小姑娘还真的边唱边卖报,自然她的报好卖多了。
聂耳早已去世了,但他的《卖报歌》将长存于世
《大 家 来 劳 动》教 案
教学内容:
1、节奏传递游戏。
2、为歌曲《大家来劳动》配置劳动声音。
3、游戏圣诞晚会
教学理念:音乐是全方位的,教师的作用是组织与引导,让孩子们在玩中乐、玩中学,本节课的想法就是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叠置、立体的感觉。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引导孩子们感受三个到多声部的叠置。
2、通过创编“劳动”声响,让他们在创造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
教学重点:创编“劳动”声响.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们在其熟悉的劳动与生活环境中发现节奏,使多声部的节奏创作在不感觉困难的情况下完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动物贴纸
教学过程:
1、音乐律动《洗手绢》
2、节奏传递游戏。
师:老师刚刚收到动物王国寄来的信,我想请你们帮老师读一读,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读的又快又好
把节奏卡×、××、×—装在小动物信封里的,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来读会,然后悄悄传递给他们的组员,由最后的同学上来告诉老师。
游戏后将三种节奏归类,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构成节奏叠置,老师指挥学生律动。
×
×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受三个声部的叠)
×× ×× 置,运用奥尔夫的律动拍手、拍腿、排肩
× — 为下面的节奏创造做铺垫。)
3、复习歌曲《大家来劳动》
a、师:我们在劳动时一般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呢?
生:扫地—沙沙沙 水声—哗哗哗 擦桌子—擦擦擦
拖地、擦窗等等
老师选用三种声音分三组练习,组成劳动的声音
口读、手做动作等。
沙沙 沙沙 沙沙 沙沙(此处让孩子们创造劳动的节奏
擦 擦 擦 擦
将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决。给
哗 —
哗 —
学生进行两次。)
b.师:当我们在劳动是除了劳动的声音,周围还有什么声音呢?
生:汽车、建房子、唱歌等
(将节奏创造扩展,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3、游戏圣诞晚会
师: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圣诞节。
师:刚刚动物王国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发来了动物王国的通行证,邀请我们去帮他们搞一个圣诞晚会,你们想不想去啊
生:想去。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动物的贴纸,让他们贴在头上,贴什么动物就扮那种动物。
a、.将学生分成六组,让他们自由选择为晚会做准备工作。
(孩子搬桌子、摘果子、抬水、扫地、擦凳子、洗食物等将劳动的声音节奏组合在一起,汇成一片劳动的海洋,此处是课的延伸)
b、师:晚会准备好了,让我们邀请我们的老师参加我们的晚会。
在欢乐的舞曲声中师生同乐,下课。
教学后记:
第三课《童趣》
童
趣 教学内容:《玩具交响曲》《出发》《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
同的
音乐情绪。能杂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拍手游戏。教学重点:学唱《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情绪 教
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玩具交响曲》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玩具的歌”————出示《玩具交响曲》音乐 2 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小鸟的声音用手势表示出来。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二:聆听《出发》 1 导入
师: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出示《出发》图文 2 初听音乐
提示: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 你仿佛听到什么? 复听时,让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三 学唱《打花巴掌》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拍手游戏” 师:“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拍手游戏时还能拍出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听听”——————————出示《打花巴掌》音乐 2 提问:他们都拍出什么花? 3 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歌曲基本学会后做拍手游戏。四 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见过蜗牛”——————出示蜗牛图 2聆听音乐。————————出示《蜗牛与黄鹂鸟》音乐 提问:这首歌讲的是关于蜗牛的什么故事? 3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歌曲学会后请学生分组创编动作:有人做葡萄架,有人学黄鹂鸟和蜗牛。通过
音乐实践体会坚持下去就一定胜利的道理。
教后反思:在学欣赏课的时候,多给学生留出时间来听,而且要多听几遍,每一遍都有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他们会很有兴趣,如果再让小组之间比赛的话效果会更好。教学后记:
第四课《快乐的舞蹈》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快乐的舞蹈 教学内容:《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学用具:道具、多媒体电脑、钢琴、课件、奖牌
奖项设计:个人、集体最佳表演奖、最佳纪律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努力奖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用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2、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能够用动作体现音的高低。
3、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荣誉精神。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2 4 | 5 — | 5 3 2 | 1 -| 同学 们好!徐 老师您
好!
师:看这是什么?今天表现出色的同学就能够获得最佳表演奖、最佳纪律奖和最嘉创意奖,最佳努力奖,今天要看看谁最出色就把这些奖颁发给他。
二、进入教学 A、《加沃特舞曲》(为《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情绪铺垫)师:听一听这段音乐你熟悉吗?曾经在哪里听过呢?(播放音乐)(1)聆听音乐(节选)
师: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2)简单的律动(2次)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
(跟着节奏有规律的拍打身体,老师先用简单的动作带学生律动A段用一组动作,B段用另一组动作)
设计目的:此律动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曲式A+B+A的结构)B、《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图片展示问:看老师手上拿的卡片上画的是什么?你能用动作做出来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来试一试看能不能有节奏的跟着音乐来做卡片上的动作,看看你的反应够不
够快。
1、玩一玩
(1)
用卡片训练学生有节奏的对卡片的图示做出反应。师:现在你来听!(不带伴奏慢速范唱)
(2)
教师范唱并在音乐休止时做出夸张的提示,帮助学生记歌词。师:这次我们跟音乐一起来好吗!(跟音乐原速范唱)
(3)
学生跟音乐节奏在老师的提示下做出动作反应。(4)
学生逐渐脱离老师的提示能够自己看图片做出反应。(教师把卡片放在胸前换而不必夸张提示)
师:游戏玩得高兴吗?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唱一次好吗?
2、唱一唱
(1)
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钢琴伴奏(慢唱)边唱边做动作反应。(2)
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音乐(原速)跟唱
3、跳一跳
师: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边唱边跳,看谁唱得认真跳得也好。
3、编一编(1)启发
师:如果你高兴的时候你还会怎么样?(启示:唱唱歌、拍拍屁股)(2)把统一新编的歌词配合卡拉OK伴奏再唱一次。(叉腰、唱、跳、拍屁股)师:现在能不能把我们自己的歌曲唱一唱跳一跳呢?
三、复听《加沃特舞曲》
师:刚刚我们一起听了《加沃特舞曲》,舞曲是给人们跳舞用的音乐那我们也来一起手拉着手跳一跳吧?
(1)
围着桌子绕圆圈进行律动
师:音乐后三拍在原地做,其他跟着节拍走动,一句左右的换一个方向最后音乐结束后可以摆个造型,你可以自己来做造型,也可以和别的同学一起摆一个造型。
①
先围圆圈左右走动
师:刚才我们是边听音乐边走路,我们既然可以用脚合着音乐走路那一定还可以跟着音乐做其他的动作。
②
启发怎样用各种动作表现。
师:想想你怎样把你高兴的时候做的动作加到前三拍动作里去呢?(请学生合作示范)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次吧!
四、颁发奖项(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师:刚才全体同学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现在颁奖仪式现在开始!
五、结束
带上课本做自己喜欢的动作突出每一句的后三拍离开教室
师:我们向这些表现出色的同学表示祝贺!好啦!现在请同学们带上课本用你喜欢的动作跟着《加沃特舞曲》的节奏走出教室吧!教学后记:
第五课 《兽王》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课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能用打击乐及自制乐器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
2、用自制打击乐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教学准备:
老虎头饰、小描头饰、狮子卡片、塑料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纸、多媒体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两只老虎》
2、聆听《狮王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动物说话》自由律动,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轻松、自由的气氛下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
二、演唱《两只老虎》: 变魔术导入新课:(请两个孩子配合老师,在教室外将老师事先准备的老虎头饰戴上)“孩子们,老师看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为你们变出两只可爱的动物兄弟,好不好?请你闭上眼睛,一、二、三,变!(随《两只老虎》音乐两只小老虎走入教室模仿其行走特点在孩子们当中走一圈)
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两只老虎》第一声部
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两声部的配合
5、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
6、歌曲处理:有趣地
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狮王进行曲》:
“两只奇怪的小老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小动物,(放音效:狮子吼声)呀!这是
什么声音?原来大狮子也来了。(出示狮子卡片)” 完整初听乐曲《狮王进行曲》,老师在狮吼时,适当加以引导,让孩子体会乐曲所描绘的森林之王的音调是怎样的。
复听乐曲,让孩子认真聆听,狮子吼叫的次数。
再听乐曲时,将事先准备的狮子卡片发放给孩子,让孩子边听音乐边贴卡片,并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线条将他们连接起来。
四、小结:
今天我们见到了两位“森林之王”,可以看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他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对,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与它们和谐相处 第二课
教学内容:
1、表演《猫虎歌》
2、聆听《老虎磨牙》
3、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两只老虎》自由律动、演唱,进入音乐课堂。
二、表演《猫虎歌》: 故事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讲一个关于《森林之王老虎学艺》的故事好不好?”(如果有孩子听过这个故事,就让孩子来讲述)
“故事非常有意思,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歌来唱一唱,好吗?”(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
让孩子自由发挥,表演歌曲中的故事情节,利用头饰进行小小表演唱,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三、聆听、表演《老虎磨牙》 “好可爱的一只小猫,好糊涂的一只老虎,老师还有一位老虎朋友没有请出来呢,你听,他来了!”
1、初听乐曲《老虎磨牙》
孩子们,你们听老虎朋友在干什么呢?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形象。
2、复听乐曲
让孩子们模仿所听出的乐器的演奏方法,随乐曲表演,让孩子们体会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
3、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老师将准备好的塑料锯齿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纸等分组发放给学生,让孩子们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参与合适,随乐曲击打自制的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中来。
四、小结:
孩子们,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下课后,请大家自由组合,模仿一个场景,用你们自制的打击乐器,来表现演奏它,下节课我们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表演的最精彩。教学后记:
第六课《愉快的劳动》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3.认识 和 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重点难点:
1、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2、认识 和 节奏,能准确地读拍.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小渔篓》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劳动最光荣》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多多积累好听的音乐。)
二、表演《小渔篓》:
“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海边孩子劳动的歌曲,大家想听吗?
1、完整初听歌曲,让孩子初步感知歌曲的音乐情绪、特点、及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让孩子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轻声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4、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给予及时纠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
“同学们的歌声太动听了,瞧!海边的小朋友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多媒体出示带有唱名的贝壳、海星、海螺等等)
1、让孩子们划分小组进行讨论。
2、每小组讨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
3、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也许有些小组编写的并不流畅,老师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只要每个孩子都动脑
参与进来了,就是最大的收获。)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2、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3、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小渔篓》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可以借此巩固复习歌曲《小渔篓》)
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导入新课: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用海边小朋友送来的礼物创编出了那么多好听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着急了,她说她也有一首好听的歌要送给大家,你们听,她唱着歌来了。”
1、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
“呀!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我们一起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让孩子自由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三、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地聆听歌曲。(直接播放歌曲)
“今天来了这么多的朋友,孩子们,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画。”
2、复听歌曲。让孩子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3、再次复听。让孩子用打击乐或拍手轻轻合着音乐,老师启发孩子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编创与活动:
1、让孩子随着音乐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在纸上画出对比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2、让孩子将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应喜欢的色彩图画到课本上。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采山》
2、编创与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课导入:谈话(有关山里的知识包括民族风情、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请你告诉老师你都听到、看到了什么。(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展现“采山小姑娘演唱”、“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
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学唱。(用跟唱法教学)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
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
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如。
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三、编创与活动: “孩子们快看,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把他们采摘回去,好吗?”
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
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
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本组所编的节奏。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小音乐家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学习表现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用图形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能用七个唱名编唱旋律,并能准确地演唱。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七个唱名编唱旋律。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箫、钢琴。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音乐小屋》;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音乐小屋》的优美乐曲中进入音乐教室。
二、表演《音乐小屋》
1、出示多媒体: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个有趣的地方,请看(多 媒体展示漂亮的音乐小屋),这个小屋可不是一般的小屋,它可神奇了,你听,它在唱歌呢!(一遍欣赏)
2、师:音乐小屋唱了些什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孩子们再听一遍)请仔细听:
3、师:音乐小屋里有好听的音乐,它欢迎你也欢迎我,欢迎我们大家一起去唱歌,去
跳舞。请同学们随音乐轻轻拍手,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快乐一起走进音乐小屋。(师范唱)
4、师带领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师:音乐小屋里有你的快乐也有我的快乐,让我们随音乐一起来轻轻试唱一遍,找一找,你还有哪一句不太会唱。
6、根据学生情况,解决难点句。(重点解决一字多音的地方)
7、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8、学生讨论: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演唱这首歌曲?哪些地方应该唱的弱一些,哪些地方应该唱的强一些?
9、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提示学生,评价要说出为什么)
10、有表情、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乐游戏:三线跳拐子
1、打开音乐书39页,让学生观看三条线上标记好mi sol la 三个唱名的位置。要求学生边唱边用手指在三条线上跳舞,感受三个音在线、间的位置。
2、学生边唱边在手指五线谱上找出三个音的位置。
3、师弹琴唱唱名,边唱边用柯尔文手势表现出来。
4、生轻声随教师唱歌谱的唱名。
四、复习巩固:
1、分小组为歌曲加入打击乐。
2、分组表演,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评价要有针对性,要说出为什么)
五、聆听《单簧管波尔卡》
师:除了节奏乐器,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导入欣赏)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听了这首乐曲,你想要做什么?
2、教师简介波尔卡舞是欧洲民间的一种舞蹈,乐曲欢快、流畅。提示:在复听时注意为乐曲设计动作,相同的音调用相同的动作表示,用动作划分段落。
3、再听乐曲,将自己的感受用图形或线条画下来。提示:相同的音乐应该怎样表示。
4、让学生小结这首乐曲的三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箫》;编创与活动;聆听《青蛙音乐会》。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生随歌曲《音乐小屋》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师出示箫。若没有实物,可用图片代替)你认识它吗?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来补充。
(箫,又名洞箫,吹奏乐器。这种单管竖吹的箫,早在汉代陶俑中已出现。汉代以前,横吹竖吹的单管乐器统称为笛或篴,所称箫者是排箫。唐宋时期的尺
八、箫管和竖篴,则是明清时期以至现代箫的前身。为区别横吹之笛,明代将竖吹之篴称为箫。
现代箫用紫竹、黄枯竹或白竹制作,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中空。上端边沿开吹口,管身中部开六个按音孔,前面五个后面一个,后面下方开出音孔两个,用以调音,其下开助音孔两个,可美化音色、增大音量、拴系飘穗。不设膜孔。
常见的箫有紫竹洞箫、九节箫和黑漆九节箫。紫竹洞箫,管身较粗,节数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于独奏或合奏;九节箫,管身上有九个节并刻各种图案或文字雕饰,有的在下端镶骨圈;黑漆九节箫,管身外涂黑漆。这两种九节箫,发音淳厚、音色优美,多用于地方戏曲伴奏。
箫音色柔和、低音深沉,善于表现乐句悠长、细腻、典雅的乐曲。适于独奏、重奏,还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器乐合奏及越剧伴奏。琴箫合奏也是常见的演奏形式之一。)
2、网上下载一首箫独奏曲,请学生欣赏。
3、师:箫是人们极喜欢的乐器之一,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听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就叫《箫》
三、学唱歌曲《箫》
1、完整聆听歌曲、随着歌声轻轻拍手,感受节拍、旋律。提示:歌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听教师范唱。
3、学生随跟音乐轻声哼唱。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在多媒体的伴奏下有感情地唱歌。
6、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创编与活动:
1、看课本43页,随琴唱一唱所出示的唱名。
2、学生分组用这几个音来创编旋律。a、各组的创编由教师一一弹奏出来,全体学生共同演唱。
b、请同学们为箫写一首小曲子,然后请各组来表演。
五、聆听《青蛙音乐会》
1、静静地聆听全曲。提示: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2、复听音乐。提示:说一说音乐有什么变化?请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简短地叙述你听到的音乐会。
3、再听音乐,跟着哼唱你喜欢的旋律,背唱一两句给同学听。
提示: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参与到青蛙音乐会中。启发学生自制乐器或用人声(学青蛙叫)加入到乐曲中,还要保持音乐的完整。
六、课堂小结
略。教学后记:
第八课《静静的》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表演本课歌(乐)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静”。能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2.能辨别不同物体的音色,选择适合歌曲内容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能用颜色和线条表现并区别自己听到的音乐。教学安排
三教时 [教 学 内 容] 聆听《天鹅》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乐曲。 提示:乐曲使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乐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前面一段(即主题)旋律。记住这一优美的旋律。3.随着乐曲做天鹅的动作。
聆听《月亮河边的孩子》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月亮河边的孩子在做什么?为什么?
2.复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用什么方式拍击,是拍手、拍腿,还是拍手、拍腿、拍腿?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三拍子。
3.再听歌曲。可让学生用碰钟、沙球伴奏,参与歌曲的表现。[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导与活动安排了用颜色或线条分辨两首聆听曲的音乐情绪的练习。
2.老师可提示学生,在听辨后选择自己的表现方式。实际上《天鹅》与《月亮河边的孩子》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比后者更“静”一些。但学生的感受不一定这样,不要强求统一答案。
第一教时
小小摇篮曲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边听边轻轻拍手,感受歌曲的旋律,体会歌曲甜美、宁静的音乐情绪。
2.听教师范唱,轻声跟唱。再听琴跟唱,学生跟唱时,教师要注意琴声清晰。3.朗读歌词。提示学生有感情、轻声地朗读。进入歌曲中的情感表现。
4.听琴填唱歌词,有感情地轻声演唱全曲。虽然是轻声演唱,但每个字词都要交待清楚,而且每一小节第一拍要有强的内在力量,使歌声更有表现力。 第二教时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指名演唱
表演《月光光》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提示:这首歌曲是“静”的吗?为什么?让学生分析,月光下原本是“静的”,但是人们夜晚纳凉,兴冲冲地夸赞家乡,而客观的“静”被打破了,夜晚变得热闹了。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把握好演唱的感情,理解“静静的”主题的不同含义。2.歌曲很短,教师可采用听琴模唱的方式进行,先听教师弹一遍,学生再轻声跟唱。3.有感情地读歌词,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用选择好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练习。课本上介绍了很多物品,有铁丝、锣丝刀、废角钢、装水的玻璃杯、纸盒、桌子、木板地„„让学生分辨出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清脆。
2.让学生分组讨论:敲击哪几件物品为歌曲伴奏?还可以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物品可以敲击出清脆的声音。再编创伴奏的节奏加入歌曲的表现。一组伴奏,其他同学演唱。试一试,哪一组伴奏的效果好。为什么?做简短评价。
生从一开始跟唱歌曲就要有情感表现,而不是在歌曲学会以后再加以处理。从小养成有感情地歌唱的良好习惯。第三教时
[教 材 分 析]
1.大提琴独奏《天鹅》 《天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由大提琴演奏,两架钢琴伴奏。在钢琴奏出的轻柔的琶音引子后,大提琴奏出了如歌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鹅的吟唱;同时钢琴以玲珑剔透的琶音与分解和弦为衬托,展现了清澈明丽、波光粼粼的湖面。乐曲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芭蕾舞《天鹅之死》即是根据这首乐曲构思的。
乐曲为6/4拍,行板速度,采用三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每一句的句首旋律迂回下行,复又作音阶式直线上升,旋律的气息绵长宽广。中段的旋律系由前面主题发展而来,也包含两个乐句,但调性有所变化,运用了模进手法,情绪略显活跃和激动,仿佛清风拂过湖面,吹皱了平镜似的湖面。第三段再现第一段主题,后句有所变化,力度稍作加强,最后全曲在悠长轻柔的乐声中结束,宛若天鹅缓缓地游向远方„„作者通过安娴、幽静略带忧伤的音调,形象地刻画了“天鹅”纯真的情感和高雅的姿态。小故事:被埋没了25年的圣-桑作品
《动物狂欢节》这部如今广为人知的音乐作品曾经披打入冷宫25年。当然,这样的事情在音乐史上绝不少见。但是,最让人不解的是,使这部杰作人为地遭受这种不幸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作曲家本人。
1886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完成了标题为《动物狂欢节》的管弦乐组曲。同年3月,作者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就在这次演出后不久,圣-桑突然宣布禁止这部作品在他生前继续演出,并且也不准出版这部作品的总谱。一直到作曲家逝世前夕,他才在遗嘱中解除了自己的禁令,使得这部25年内无人问津的作品重见光明,其中很多旋律,尤其是第13曲《天鹅》,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乐曲。人们感到奇怪:既然这部作品具有如此杰出的艺术价值,那么作曲家本人为什么要禁止它在自己生前继续演奏和为人所知呢?原来,圣-桑在这部作品里讽刺了当时的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他用夸张、变形、戏谑的手法借用了柏辽兹、门德尔松、奥芬巴赫、罗西尼等音乐大师的一些著名的旋律,虽然圣-桑本人并无恶意,但为了慎重,他还是做出了上述的决定。
2、童声独唱《月亮河边的孩子》
《月亮河边的孩子》是近年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为3/4拍,由两部分构成。
歌曲的旋律起伏不大,歌唱性强,其节奏较为舒展。富有诗意的歌词叙述了天真而富于幻想的孩子们把洒满月光的青石板想像成月亮河,让“心儿像小船穿过云的波浪”,表达了孩子们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去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
第一部分为四个规整的乐句,前两乐句 的节奏完全一致,旋律只在前后巧妙地改动了一个音,第三乐句出现了色彩性的“ ”音,似旋律中亮点一闪,随即在下行起伏的旋律上结束。第二部分为卡农式的二声部,提高了音区,重新构建成
的节奏,旋律变得更为抒情、激动,伴唱声部衬托着孩子的歌声,似孩子们起伏澎湃的心绪,随着
“月亮河”流向远方,懂憬着美好的理想。歌声在哼鸣中结束,意犹未尽。
3、歌曲《小小摇篮曲》
《小小摇篮曲》是一首亲切、抒情的创作歌曲。4/4拍,徵调式。
歌曲的旋律起伏、节奏紧凑,民族风格的音乐进行,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歌曲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两乐句,起伏的旋律流畅而抒情,似摇篮有规律地晃动。第二部分旋律重复较多,配合着紧凑的节奏和幻想歌词的叙述,极富童趣。想像使孩子们进入了梦幻的童话世界,抒发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4、歌曲《月光光》
《月光光》是一首温州民歌。2/4拍,羽调式。旋律热情,具有一气呵成的特点。旋律
开始的4小节规整,合着有规律的节奏,稍加变化,紧接乐句的旋律、节奏都有了新的变化,在高音区流动的激动音调并出现了歌中的惟一的附点四分音符的长音,并采用了两小节具有前面旋律因素的补充性结尾,巧妙自然,完整统一,带有浓郁的山歌风。流畅的旋律合着朴实的歌词,抒发了人们热爱自己家乡的真挚情感。教学后记:
第九课《飞呀飞》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内容的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用sol、re为歌曲《小蜜蜂》伴奏。
3、能演唱并准确唱出四个唱名的歌。
4、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用sol、re为歌曲《小蜜蜂》伴奏。教学难点: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教材思路、教路和学路:
一、聆听《蜜蜂》
1、完整地聆听全曲。听赏前可不揭示课题,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自由想像说出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动物。
2、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或边听音乐边用手指在课本上比划动作进一步体验,待学生比较接近地说出是“飞”的动物后,再揭示曲名。
3、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或歌曲的伴奏中。
4、教师要提示根据乐曲和歌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采用哪几件更合适,分组试一试效果,学生评价。
二、聆听《蝴蝶》
1、完整地聆听钢琴曲。感受钢琴伴奏《蝴蝶》的生动形象。
2、复听时让学生在课本上画线条,画出自己听到的蝴蝶。
3、进行唱名编创旋律的练习。活动拟定是为小蜜蜂的歌填写完整,赋予实践活动一种趣味性。
2.练习可分小组进行,一小组内编唱的旋律不可重复,按编唱的字母提示接着编下去,然后分组唱一唱,吹一吹,看哪一组编唱的旋律流畅,唱奏得准确。
三、表演《小蜜蜂》
1、完整地聆听歌曲。教师可采用歌曲录音或自身范唱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范唱可进行几次,视学生接受程度确定。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指导学生咬字、吐字清楚,尤其在八分音符处的每个字都要交待清楚。还要注意全曲的速度统一,避免起速快,到八分音符处放慢速度。
3、歌曲学会后,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再跟着老师用唱名唱一唱。
4、用口风琴吹一吹课本提示的sol、re两个音。一拍一个音,并试着这样为歌曲伴奏,也可以由教师弹奏旋律,一组学生伴奏,其他学生唱歌。
5、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或歌曲的伴奏中。
6、教师要提示根据乐曲和歌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采用哪几件更合适,分组试一试效果,学生评价。
四、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1、完整地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2、启发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结合歌曲。提示:它们都在做什么?为什么?使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课本上标记了三种打击乐器;响板、沙球、三角铁,学生可以按着标记,敲一敲为配合演唱歌曲,还可以编创其它伴奏方式试一试。
五、总结并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根据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打开课件按《蜜蜂》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及节奏指示。学生兴趣很好。打开课件按《蝴蝶》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及节奏指示。按《小蜜蜂》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按图片看《小蜜蜂》。学生兴趣很好。按钮《小乌鸦爱妈妈》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学生对创编活动很感兴趣。
作者介绍,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教学后记:
第十课《跳起舞》
教学理念
新课标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跳起舞》是集唱歌、欣赏、编创于一体的综合课。也许有人认为音乐课就只要把这首歌学会就行了,其实并非如此。音乐欣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音乐欣赏及其教学,是满足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走进音乐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接受性环节。音乐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对音乐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起着决定性作用。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就是通过音乐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本课里面,包含了两首歌曲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两首欣赏曲目。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这堂课设计成融歌唱、欣赏、创作、律动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既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要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中获得许多新鲜的感受。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特点和意义所在。本课主要是意图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并且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教学用具:音像资料、钢琴、录音机、有关图片资料、打击乐器 课时:两课时 教学重点:
感受藏族民歌独具特色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
一、学唱时,对于藏族民歌风格的把握
二、踢口达 基本步的学习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二、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三、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 的 活 动
学的活动 意图 导入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那么今天呢,老师要带着大家到西藏去旅游,看一看那里的美丽风光,听一听他们藏族歌曲,跳一跳他们的舞蹈,大家说好吗? 出示图片,并播放藏族民歌《在北京的金山上》的音乐。图片1 藏族自然风光 图片2 藏族服饰
节庆服饰
图片3 藏族歌舞
(边看图片边对藏族进行简介)
师:看了这么多的图片,小朋友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那么小朋友们对大草原感兴趣吗?
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藏族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谈感想
让学生对藏族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引发学习兴趣 体验感受
《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
一、学唱
1、师:这是一首藏族童谣。首先,我们先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听一遍。听的时候呢,想一想,他们唱这首歌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放歌曲
提问:小朋友们觉得他们唱这首歌曲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再次放歌曲录音
师:在熟悉了旋律之后呢,老师要求同学们用“la”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哼唱这段旋律
3、师:同学们的哼唱非常好。那在同学们演唱歌曲之前呢,老师先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唱一遍给大家听好吗? 教师范唱
4、师:那接下来呢,老师就要求同学们把歌词加进去,和老师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
5、师:非常好!同学们学得非常快。那在刚才演唱歌曲的时候呢,老师发现还有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大家改进的。提出不足之处。
提出演唱要求: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声音演唱。学生试唱。
6、师:我们一起把这首歌曲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一遍。要注意老师刚才提的那几个要求。
二、学跳基本的藏族舞舞步——踢口达 基本步
三、结合歌曲,边歌边舞
师: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歌曲的音乐,一边唱一边跳,体会一下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喜悦心情。听歌曲,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
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旋律 用“la”哼唱歌曲旋律 演唱歌曲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学生试唱。
学跳藏舞舞步 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让学生熟悉旋律。熟悉旋律,统一声音,并起到发声练习的作用
使学生明白不足之处以及歌曲的演唱要求 使学生通过身体语言感受藏族音乐 培养学生接受和反应能力。
欣赏 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一、初听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唱藏族歌曲跳藏族舞蹈有趣吗?
那么接下来,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听一首非常有名的藏族民歌——《在北京的金山上》 要求学生闭着眼睛边听边轻声地拍手。放音乐
二、复听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舞蹈动作边听边跳舞
听歌曲
感受歌曲节律,并拍手 听音乐并随之动起来
让学生再次感受藏族歌曲高亢嘹亮欢快活泼的特点 让学生感受藏族歌曲的节律 小结
本课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西藏玩了一下,感受了藏族人民的歌舞,大家玩得开心吗?
师:那么课后呢,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再去收集一些有关藏族民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分享好吗?
对本节课作一总结 回答问题 总结本课,布置课后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意图 导入
师:上节课,老师带着大家去感受了藏族民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呢? 复习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师:老师也要求同学们课后去收集一些关于藏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回答问题
交流 回顾复习上节课知识 作业检查
加深学生对藏族的了解
听唱结合,学习新歌 《我的家在日喀则》
1、师:刚才我们讲到了日喀则,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其实“日喀则”是一句藏语,翻译为汉语的意思是“如意庄园” 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 听录音,学生谈感受
2、对歌曲进行简介
3、师:听完老师的介绍,同学们对这首歌曲应该有了更深的了解吧。那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能哼的小朋友跟着录音轻轻地哼唱。师:大家一起和老师来轻声地学唱这首歌曲
4、跟着录音,继续学唱歌曲
5、要求学生自由地轻声地演唱歌曲 指出不足之处,并纠正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7、师:同学们已经唱得很好了。那大家听听,是不是还缺少点什么呢?如果我们给歌曲加进乐器伴奏一下,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请学生按照书本谱例为歌曲伴奏
师:想一想,这三种乐器怎么敲击声音与唱歌结合起来最好听呢?
听录音,回味藏族民歌的特点 学生体会歌曲感情 再次听录音 学唱歌曲
用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
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小组讨论并分组为歌曲伴奏(小组比赛)
使学生回顾藏族民歌的特点,并对新歌有初步印象 使学生对歌曲有所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培养审美能力欣
赏 聆听《雪莲送北京》 师:在比赛中啊,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那接下来,我们在放松一下,来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放录音
师:听完这段音乐你们能告诉我,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 师:对了,这又是一首藏族民歌,它的名字是《雪莲献北京》。下面,老师要求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去仔细聆听这首歌曲。
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听音乐 回答问题 复听音乐
边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使学生通过音乐特点来辨别藏族民歌 使学生体会音乐基本情绪 节奏游戏
游戏
1、师:今天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那在这里啊,老师要奖励一下大家,给大家来玩一个游戏。你们说好吗?
2、宣布游戏规则 按图排列游戏队伍
师:待会老师会击鼓,同学们听到老师的鼓声要按照老师鼓声的节奏走或跑或停,知道了吗?
3、小结游戏情况
听着鼓声走或停 激发学生游戏兴趣
使学生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小结 课堂小节
1、师: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两首藏族的民歌,还听了两首藏族民歌,而且还学习了藏族舞蹈,你们觉得藏族怎么样?
2、师:其实,在我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非常地好听。那课后呢,老师希望同学们平时可以多多留意少数民族的音乐,收集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
3、对本课学习情况加以总结 回顾第四课内容 回顾第四课内容 提出要求,让学生养成平时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总结全课 略。教学后记:
第三篇: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二年级音乐下册计划
一、教材简析
二年级教材为人音版教材的实验本,教材贯穿了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内容为依据,突出教科书以审美为核心的思想,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先进、便捷的多媒体手段和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
二、任教年级基本情况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初步具备一定的课堂常规,对音乐的感受力,我们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生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友爱精神
五、教学措施
创设良好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知和鉴赏
六、教学进度安排
1~2周 第一单元 春天来了
3~4周 第二单元 难忘的歌
5~6 周 第三单元 飞呀飞 7~8 周 第四单元 美丽家园
9~10周第五单元 快乐的舞蹈
10~11周11~12周12~13周13~14周15~17周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第九单元
总复习、兽王
跳动的音符
新疆好 手拉手 考试 2
春天来了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 学 内 容:
聆听《嘀哩嘀哩》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3.边听边表演歌曲。
1.完整地聆听。2.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
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
2.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1.课前准备沙子、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分小组将自己的设想实现。教师
2.可随着歌曲的演唱,敲击自制的乐器。但要事先确定节奏型,分小组练习后敲击。
教 学 建 议:
二、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的情况,任意搭配本课内的教学内容。在设计每一教学内容时,应用课程的理念提示自己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是否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朋友,是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个40
教 材 分
l.童声齐唱《嘀哩嘀哩》
2/4拍、大调式、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4小节乐句构成。第一乐段的第一乐句由大调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音调中糅入了柔和的色彩,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咏唱的主题--春天。第二乐句在前句的音调基础上略作发展,与之呼应。在第一乐句重复出现(即第三乐句)之后,第四乐句不再像前面三个乐句那样划分两个乐节,而是全句一气呵成,句末则运用休止符阻断形成顿挫感很强的节奏: 显得活泼、俏皮,颇具童趣。嘀哩”,生动而形象地模拟可爱的小黄鹂鸟的鸣叫,富有童趣。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四度模进,音区一高一低,仿佛是枝头黄鹂一唱一和,相互对答。这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加强了歌曲的统一感。
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2.歌曲《春晓》《春晓》是一首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同名诗创作的歌曲。《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藏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合,有使人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让人想起那如烟似梦般的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而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像,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漫春光,这是用春声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
第二课 难忘的歌
教 学 目
1.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口风琴吹do、Fa 3.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学 内
童团放哨歌》
1.聆听歌曲,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2.复听时边听边表演。
3.1.完整地聆听歌曲。聆听时,教师可利用录像、图片简介影片《英雄小八路》的故
?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每人简要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3.1.这是一组命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有人打枪、有人敲鼓、有人在铁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敌人的效果。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出声响模拟枪声、鼓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
2.分组编创,编排小组表现效果,三种声响同时出现、相继出现均可,还可根据想
3.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1.学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手击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3.4.可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可分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1.本课安排了一组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尽快加入器乐表演中去,尝试伴奏、合作的愉快。
2.可让学生听着歌曲录音伴奏,试着跟上歌曲的节奏。
3.分组互相伴奏。歌曲是4/4拍,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突出强拍,第一拍要强,第三拍次之。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要叙述。
2.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可将不会的字注音)。3.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4.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提示: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5.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妆成小报童表演,如: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表演。
6.歌曲学会后,加上沙球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教师要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1.这是本课安排的一个听辨音高的练习。可以有下面的几种作法。
2.教师可先唱唱名,让学生听并辨认是哪一个小报童唱的?熟悉唱名并能说出来,是第几个?并模唱出来。
3.教师用琴弹奏,让学生听,说出是第几个报童并唱出。
4.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分别唱出,让学生排出顺序,并说出同学的名字。这种方法既
教 学 建
1.本课可安排三课时完成。
2.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也应积极地挖掘教学的空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将课本、教师、学生、环境四大要素紧密结合,创设课程,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自己的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更喜欢上音乐课。
教 材 分
1.合唱《儿童团放哨歌》 女作曲家瞿希贤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歌曲为2/4拍,五声徵调式,不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结构。
分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活泼跳跃,干脆利落,透着稚气与顽强。合唱,歌声此起彼伏,既表现了革命力量的强大,也创设了儿童团员在红旗下成长的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
***和他领导的队伍是人民大救星的主题。
神态。尤其是中段结尾处,作曲家巧妙地加了一个升记号,将孩子们见到红军哥哥时天真而急不可待的甚至有点唐突的神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
(1919-)女作曲家。上海人。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她的作品题材宽广,风格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独创性。其中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获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歌曲比赛一等奖,合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获1964年全国群众歌曲一等奖,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艺术创作评奖音乐作品一等奖。此外,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也受到音乐界的好评。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2.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4拍,大调式,单二部曲式结构。
作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思想和情操。曲作者用明朗的大调性、宽广的节奏、经常从弱拍起的灵活多变的句法,和上下起伏度较大的旋律线条,刻画出少先队员昂首阔步、豪迈刚强的英雄形象。中间四个短句,同样处理得果断坚定,铿锵有力。末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为了给它作好铺垫,曲作者把前一句歌词“向着胜利勇敢前进”,用不同的曲调重复了三次,把音乐逐步推进,使最后一句高潮得以突出,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音乐形象,加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1917-1998)女作曲家,原名吴亚贞。生于苏州,原籍江苏淮安。自幼会演奏多种乐器,曾在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琵琶、钢琴,后参加抗日歌咏活动。1939年到延安鲁艺任教,是延安时期的第一个钢琴家。后任东北音专副校长兼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从事电影作曲,曾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早期以小歌剧、说唱性歌曲创作为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歌剧《干活好》(和张棣昌合作)、《谁沾光》等,歌曲《庄稼人小唱》也传唱一时。1953年起,先后为《小八路》、《凤凰之歌》、《李时珍》、《平凡的事业》、《鲁班的故事》等近30部电影作曲。其中《凤凰之歌》、《给解放军叔叔洗衣裳》等电影插曲广为流传,《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系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此曲于1978年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并于1980年获少年儿童音乐作品一等奖。
3.歌曲《共产儿童团歌》 四段歌词的分节歌,4/4拍,五声宫调式。
顿挫有致,几乎贯穿整首歌曲,给人一种威武的进行曲感受,恰当地表达了共产儿童团员“打倒军阀,保卫苏维埃”的坚定信念。
(1927-1937),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劳动儿童组织。当时,共产主义青年团受中国***委托,在团的组织中设立儿童局,专门负责领导儿童团的工作,儿童团的任务是在中国***的领导下,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儿童参加革命斗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拥军优属等,并开展学习、文娱、体育等活动。很多根据地的儿童团员小小年纪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歌曲《卖报歌》
1933年底。是一首多年来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
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个10岁左右卖报的小姑娘--“小毛头”。小毛头每天清早就要去报馆排队等派报,晚上卖报到深夜,卖不完就要影响一家人的生计。小毛头的遭遇,给聂耳以深刻印象。就以她为原型,写成《卖报歌》。1934年《扬子江暴风雨》在上海公演时,聂耳还特地请小毛头扮演剧中的报童,并在过场戏中唱了这首歌。从此《卖报歌》传遍全国,久唱不衰。
F宫调式,2/4拍。歌曲的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 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这首三段
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可做以下处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了报童
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1912-1935)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守信,字子义(紫艺)。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大革命时期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8岁到上海,翌年考进“明月歌舞团”,向黎锦晖学习作曲。因不满剧团的方针,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与李元庆等开展革命音乐活动。后回上海参加剧联音乐小组,发起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并在联华影业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为左翼进步电影、话剧、舞台剧作曲。
(1933-1935),却为8部电影、3出话剧、1出舞台剧写出了20首主题歌或插曲,创作了15首歌曲,整理改编了4首民族器乐合奏曲、2首口琴曲,共创作了41首音乐作品。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15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3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刊出)。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大路歌》、《卖报歌》、《梅娘曲》传唱至今。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代国歌、国歌。他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故事。
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周伯勋到上海霞飞路(即现在的淮海中路)上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她把所卖报纸的名字喊得很动听。”?他早已注意到她,让周伯勋也来听一听。
(现重庆南路)口,在有轨电车站附近果然看见了跑来跑去忙碌卖报的那个小女孩。她不过十来岁,瘦小的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浆洗得很干净,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报名,还同时报出报纸的价钱。聂耳买了几份报纸,在和小姑娘聊家常中得知她的名字叫“小毛头”。父亲卧病在床,家里生活很困难。在回去的路上,聂耳心事沉重,他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
安娥写词。
她什么地方不合适可以改。小姑娘想了想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几个铜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面,我就可以边唱边卖报了。”聂耳听后和安娥商量做了修改,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小姑娘还真的边唱边卖报,自然她的报好卖多了。
《大 家 来 劳 动》教 案
教学内容:
1、节奏传递游戏。
2、为歌曲《大家来劳动》配置劳动声音。
3、游戏圣诞晚会
教学理念:音乐是全方位的,教师的作用是组织与引导,让孩子们在玩中乐、玩中学,本节课的想法就是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叠置、立体的感觉。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引导孩子们感受三个到多声部的叠置。
2、通过创编“劳动”声响,让他们在创造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
教学重点:创编“劳动”声响.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们在其熟悉的劳动与生活环境中发现节奏,使多声部的节奏创作在不感觉困难的情况下完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动物贴纸
教学过程:
1、音乐律动《洗手绢》
2、节奏传递游戏。
师:老师刚刚收到动物王国寄来的信,我想请你们帮老师读一读,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读的又快又好
把节奏卡×、××、×—装在小动物信封里的,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来读会,然后悄悄传递给他们的组员,由最后的同学上来告诉老师。
游戏后将三种节奏归类,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构成节奏叠置,老师指挥学生律动。
×
×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受三个声部的叠)
×× ×× 置,运用奥尔夫的律动拍手、拍腿、排肩
× — 为下面的节奏创造做铺垫。)
3、复习歌曲《大家来劳动》
a、师:我们在劳动时一般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呢?
生:扫地—沙沙沙 水声—哗哗哗 擦桌子—擦擦擦
拖地、擦窗等等
老师选用三种声音分三组练习,组成劳动的声音
口读、手做动作等。
沙沙 沙沙 沙沙 沙沙(此处让孩子们创造劳动的节奏
擦 擦 擦 擦
将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解决。给
哗 —
哗 —
学生进行两次。)
b.师:当我们在劳动是除了劳动的声音,周围还有什么声音呢?
生:汽车、建房子、唱歌等
(将节奏创造扩展,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3、游戏圣诞晚会
师: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圣诞节。
师:刚刚动物王国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发来了动物王国的通行证,邀请我们去帮他们搞一个圣诞晚会,你们想不想去啊
生:想去。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动物的贴纸,让他们贴在头上,贴什么动物就扮那种动物。
a、.将学生分成六组,让他们自由选择为晚会做准备工作。
(孩子搬桌子、摘果子、抬水、扫地、擦凳子、洗食物等将劳动的声音节奏组合在一起,汇成一片劳动的海洋,此处是课的延伸)
b、师:晚会准备好了,让我们邀请我们的老师参加我们的晚会。
在欢乐的舞曲声中师生同乐,下课。
教学后记:
第三课《童趣》
童
趣 教学内容:《玩具交响曲》《出发》《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
同的
音乐情绪。能杂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拍手游戏。教学重点:学唱《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情绪 教
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玩具交响曲》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玩具的歌”————出示《玩具交响曲》音乐 2 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小鸟的声音用手势表示出来。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二:聆听《出发》 1 导入
师: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出示《出发》图文 2 初听音乐
提示: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 你仿佛听到什么? 复听时,让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三 学唱《打花巴掌》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拍手游戏” 师:“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拍手游戏时还能拍出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听听”——————————出示《打花巴掌》音乐 2 提问:他们都拍出什么花? 3 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歌曲基本学会后做拍手游戏。四 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见过蜗牛”——————出示蜗牛图 2聆听音乐。————————出示《蜗牛与黄鹂鸟》音乐 提问:这首歌讲的是关于蜗牛的什么故事? 3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歌曲学会后请学生分组创编动作:有人做葡萄架,有人学黄鹂鸟和蜗牛。通过
音乐实践体会坚持下去就一定胜利的道理。
教后反思:在学欣赏课的时候,多给学生留出时间来听,而且要多听几遍,每一遍都有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他们会很有兴趣,如果再让小组之间比赛的话效果会更好。教学后记:
第四课《快乐的舞蹈》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快乐的舞蹈 教学内容:《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学用具:道具、多媒体电脑、钢琴、课件、奖牌
奖项设计:个人、集体最佳表演奖、最佳纪律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努力奖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用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2、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能够用动作体现音的高低。
3、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荣誉精神。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2 4 | 5 — | 5 3 2 | 1 -| 同学 们好!徐 老师您
好!
师:看这是什么?今天表现出色的同学就能够获得最佳表演奖、最佳纪律奖和最嘉创意奖,最佳努力奖,今天要看看谁最出色就把这些奖颁发给他。
二、进入教学 A、《加沃特舞曲》(为《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情绪铺垫)师:听一听这段音乐你熟悉吗?曾经在哪里听过呢?(播放音乐)(1)聆听音乐(节选)
师: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2)简单的律动(2次)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
(跟着节奏有规律的拍打身体,老师先用简单的动作带学生律动A段用一组动作,B段用另一组动作)
设计目的:此律动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曲式A+B+A的结构)B、《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图片展示问:看老师手上拿的卡片上画的是什么?你能用动作做出来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来试一试看能不能有节奏的跟着音乐来做卡片上的动作,看看你的反应够不
够快。
1、玩一玩
(1)
用卡片训练学生有节奏的对卡片的图示做出反应。师:现在你来听!(不带伴奏慢速范唱)
(2)
教师范唱并在音乐休止时做出夸张的提示,帮助学生记歌词。师:这次我们跟音乐一起来好吗!(跟音乐原速范唱)
(3)
学生跟音乐节奏在老师的提示下做出动作反应。(4)
学生逐渐脱离老师的提示能够自己看图片做出反应。(教师把卡片放在胸前换而不必夸张提示)
师:游戏玩得高兴吗?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唱一次好吗?
2、唱一唱
(1)
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钢琴伴奏(慢唱)边唱边做动作反应。(2)
看着歌词歌谱跟着音乐(原速)跟唱
3、跳一跳
师: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边唱边跳,看谁唱得认真跳得也好。
3、编一编(1)启发
师:如果你高兴的时候你还会怎么样?(启示:唱唱歌、拍拍屁股)(2)把统一新编的歌词配合卡拉OK伴奏再唱一次。(叉腰、唱、跳、拍屁股)师:现在能不能把我们自己的歌曲唱一唱跳一跳呢?
三、复听《加沃特舞曲》
师:刚刚我们一起听了《加沃特舞曲》,舞曲是给人们跳舞用的音乐那我们也来一起手拉着手跳一跳吧?
(1)
围着桌子绕圆圈进行律动
师:音乐后三拍在原地做,其他跟着节拍走动,一句左右的换一个方向最后音乐结束后可以摆个造型,你可以自己来做造型,也可以和别的同学一起摆一个造型。
①
先围圆圈左右走动
师:刚才我们是边听音乐边走路,我们既然可以用脚合着音乐走路那一定还可以跟着音乐做其他的动作。
②
启发怎样用各种动作表现。
师:想想你怎样把你高兴的时候做的动作加到前三拍动作里去呢?(请学生合作示范)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次吧!
四、颁发奖项(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师:刚才全体同学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现在颁奖仪式现在开始!
五、结束
带上课本做自己喜欢的动作突出每一句的后三拍离开教室
师:我们向这些表现出色的同学表示祝贺!好啦!现在请同学们带上课本用你喜欢的动作跟着《加沃特舞曲》的节奏走出教室吧!教学后记:
第五课 《兽王》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课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能用打击乐及自制乐器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
2、用自制打击乐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教学准备:
老虎头饰、小描头饰、狮子卡片、塑料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纸、多媒体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两只老虎》
2、聆听《狮王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动物说话》自由律动,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轻松、自由的气氛下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
二、演唱《两只老虎》: 变魔术导入新课:(请两个孩子配合老师,在教室外将老师事先准备的老虎头饰戴上)“孩子们,老师看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为你们变出两只可爱的动物兄弟,好不好?请你闭上眼睛,一、二、三,变!(随《两只老虎》音乐两只小老虎走入教室模仿其行走特点在孩子们当中走一圈)
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两只老虎》第一声部
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两声部的配合
5、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
6、歌曲处理:有趣地
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狮王进行曲》:
“两只奇怪的小老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小动物,(放音效:狮子吼声)呀!这是
什么声音?原来大狮子也来了。(出示狮子卡片)” 完整初听乐曲《狮王进行曲》,老师在狮吼时,适当加以引导,让孩子体会乐曲所描绘的森林之王的音调是怎样的。
复听乐曲,让孩子认真聆听,狮子吼叫的次数。
再听乐曲时,将事先准备的狮子卡片发放给孩子,让孩子边听音乐边贴卡片,并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线条将他们连接起来。
四、小结:
今天我们见到了两位“森林之王”,可以看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他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对,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与它们和谐相处 第二课
教学内容:
1、表演《猫虎歌》
2、聆听《老虎磨牙》
3、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两只老虎》自由律动、演唱,进入音乐课堂。
二、表演《猫虎歌》: 故事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讲一个关于《森林之王老虎学艺》的故事好不好?”(如果有孩子听过这个故事,就让孩子来讲述)
“故事非常有意思,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歌来唱一唱,好吗?”(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
让孩子自由发挥,表演歌曲中的故事情节,利用头饰进行小小表演唱,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三、聆听、表演《老虎磨牙》 “好可爱的一只小猫,好糊涂的一只老虎,老师还有一位老虎朋友没有请出来呢,你听,他来了!”
1、初听乐曲《老虎磨牙》
孩子们,你们听老虎朋友在干什么呢?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形象。
2、复听乐曲
让孩子们模仿所听出的乐器的演奏方法,随乐曲表演,让孩子们体会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
3、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老师将准备好的塑料锯齿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纸等分组发放给学生,让孩子们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参与合适,随乐曲击打自制的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中来。
四、小结:
孩子们,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下课后,请大家自由组合,模仿一个场景,用你们自制的打击乐器,来表现演奏它,下节课我们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表演的最精彩。教学后记:
第六课《愉快的劳动》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3.认识 和 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重点难点:
1、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2、认识 和 节奏,能准确地读拍.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小渔篓》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劳动最光荣》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多多积累好听的音乐。)
二、表演《小渔篓》:
“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海边孩子劳动的歌曲,大家想听吗?
1、完整初听歌曲,让孩子初步感知歌曲的音乐情绪、特点、及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让孩子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轻声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4、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给予及时纠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
“同学们的歌声太动听了,瞧!海边的小朋友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多媒体出示带有唱名的贝壳、海星、海螺等等)
1、让孩子们划分小组进行讨论。
2、每小组讨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
3、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也许有些小组编写的并不流畅,老师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只要每个孩子都动脑
参与进来了,就是最大的收获。)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2、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3、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小渔篓》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可以借此巩固复习歌曲《小渔篓》)
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导入新课: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用海边小朋友送来的礼物创编出了那么多好听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着急了,她说她也有一首好听的歌要送给大家,你们听,她唱着歌来了。”
1、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
“呀!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我们一起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让孩子自由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三、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地聆听歌曲。(直接播放歌曲)
“今天来了这么多的朋友,孩子们,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画。”
2、复听歌曲。让孩子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3、再次复听。让孩子用打击乐或拍手轻轻合着音乐,老师启发孩子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编创与活动:
1、让孩子随着音乐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在纸上画出对比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2、让孩子将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应喜欢的色彩图画到课本上。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采山》
2、编创与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课导入:谈话(有关山里的知识包括民族风情、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请你告诉老师你都听到、看到了什么。(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展现“采山小姑娘演唱”、“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
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学唱。(用跟唱法教学)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
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
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如。
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三、编创与活动: “孩子们快看,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把他们采摘回去,好吗?”
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
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
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本组所编的节奏。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小音乐家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学习表现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用图形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能用七个唱名编唱旋律,并能准确地演唱。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七个唱名编唱旋律。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箫、钢琴。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音乐小屋》;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音乐小屋》的优美乐曲中进入音乐教室。
二、表演《音乐小屋》
1、出示多媒体: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个有趣的地方,请看(多 媒体展示漂亮的音乐小屋),这个小屋可不是一般的小屋,它可神奇了,你听,它在唱歌呢!(一遍欣赏)
2、师:音乐小屋唱了些什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孩子们再听一遍)请仔细听:
3、师:音乐小屋里有好听的音乐,它欢迎你也欢迎我,欢迎我们大家一起去唱歌,去
跳舞。请同学们随音乐轻轻拍手,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快乐一起走进音乐小屋。(师范唱)
4、师带领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师:音乐小屋里有你的快乐也有我的快乐,让我们随音乐一起来轻轻试唱一遍,找一找,你还有哪一句不太会唱。
6、根据学生情况,解决难点句。(重点解决一字多音的地方)
7、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8、学生讨论: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演唱这首歌曲?哪些地方应该唱的弱一些,哪些地方应该唱的强一些?
9、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提示学生,评价要说出为什么)
10、有表情、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乐游戏:三线跳拐子
1、打开音乐书39页,让学生观看三条线上标记好mi sol la 三个唱名的位置。要求学生边唱边用手指在三条线上跳舞,感受三个音在线、间的位置。
2、学生边唱边在手指五线谱上找出三个音的位置。
3、师弹琴唱唱名,边唱边用柯尔文手势表现出来。
4、生轻声随教师唱歌谱的唱名。
四、复习巩固:
1、分小组为歌曲加入打击乐。
2、分组表演,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评价要有针对性,要说出为什么)
五、聆听《单簧管波尔卡》
师:除了节奏乐器,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导入欣赏)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听了这首乐曲,你想要做什么?
2、教师简介波尔卡舞是欧洲民间的一种舞蹈,乐曲欢快、流畅。提示:在复听时注意为乐曲设计动作,相同的音调用相同的动作表示,用动作划分段落。
3、再听乐曲,将自己的感受用图形或线条画下来。提示:相同的音乐应该怎样表示。
4、让学生小结这首乐曲的三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箫》;编创与活动;聆听《青蛙音乐会》。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生随歌曲《音乐小屋》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师出示箫。若没有实物,可用图片代替)你认识它吗?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来补充。
(箫,又名洞箫,吹奏乐器。这种单管竖吹的箫,早在汉代陶俑中已出现。汉代以前,横吹竖吹的单管乐器统称为笛或篴,所称箫者是排箫。唐宋时期的尺
八、箫管和竖篴,则是明清时期以至现代箫的前身。为区别横吹之笛,明代将竖吹之篴称为箫。
现代箫用紫竹、黄枯竹或白竹制作,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中空。上端边沿开吹口,管身中部开六个按音孔,前面五个后面一个,后面下方开出音孔两个,用以调音,其下开助音孔两个,可美化音色、增大音量、拴系飘穗。不设膜孔。
常见的箫有紫竹洞箫、九节箫和黑漆九节箫。紫竹洞箫,管身较粗,节数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于独奏或合奏;九节箫,管身上有九个节并刻各种图案或文字雕饰,有的在下端镶骨圈;黑漆九节箫,管身外涂黑漆。这两种九节箫,发音淳厚、音色优美,多用于地方戏曲伴奏。
箫音色柔和、低音深沉,善于表现乐句悠长、细腻、典雅的乐曲。适于独奏、重奏,还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器乐合奏及越剧伴奏。琴箫合奏也是常见的演奏形式之一。)
2、网上下载一首箫独奏曲,请学生欣赏。
3、师:箫是人们极喜欢的乐器之一,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听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就叫《箫》
三、学唱歌曲《箫》
1、完整聆听歌曲、随着歌声轻轻拍手,感受节拍、旋律。提示:歌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听教师范唱。
3、学生随跟音乐轻声哼唱。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在多媒体的伴奏下有感情地唱歌。
6、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创编与活动:
1、看课本43页,随琴唱一唱所出示的唱名。
2、学生分组用这几个音来创编旋律。a、各组的创编由教师一一弹奏出来,全体学生共同演唱。
b、请同学们为箫写一首小曲子,然后请各组来表演。
五、聆听《青蛙音乐会》
1、静静地聆听全曲。提示: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2、复听音乐。提示:说一说音乐有什么变化?请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简短地叙述你听到的音乐会。
3、再听音乐,跟着哼唱你喜欢的旋律,背唱一两句给同学听。
提示: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参与到青蛙音乐会中。启发学生自制乐器或用人声(学青蛙叫)加入到乐曲中,还要保持音乐的完整。
六、课堂小结
略。教学后记:
第八课《静静的》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聆听,表演本课歌(乐)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静”。能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2.能辨别不同物体的音色,选择适合歌曲内容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能用颜色和线条表现并区别自己听到的音乐。教学安排
三教时 [教 学 内 容] 聆听《天鹅》 教学基
1.? 2.复听乐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前面一段(即主题)旋律。记住这一优美的旋律。3.随着乐曲做天鹅的动作。聆听《月亮河边的孩子》 1.?为什么?
2.复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用什么方式拍击,是拍手、拍腿,还是拍手、拍腿、拍腿?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三拍子。
3.再听歌曲。可让学生用碰钟、沙球伴奏,参与歌曲的表现。[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导与活动安排了用颜色或线条分辨两首聆听曲的音乐情绪的练习。
2.老师可提示学生,在听辨后选择自己的表现方式。实际上《天鹅》与《月亮河边的孩子》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比后者更“静”一些。但学生的感受不一定这样,不要强求统一答案。
第一教时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边听边轻轻拍手,感受歌曲的旋律,体
2.听教师范唱,轻声跟唱。再听琴跟唱,学生跟唱时,教师要注意琴声清晰。3.4.听琴填唱歌词,有感情地轻声演唱全曲。虽然是轻声演唱,但每个字词都要交待清
第二教时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指名演唱
表演《月光光》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提示:这首歌曲是“静”的吗?为什么?让学生分析,月光下原本是“静的”,但是人们夜晚纳凉,兴冲冲地夸赞家乡,而客观的“静”被打破了,夜晚变得热闹了。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把握好演唱的感情,理解“静静的”主题的不同含义。2.歌曲很短,教师可采用听琴模唱的方式进行,先听教师弹一遍,学生再轻声跟唱。3.有感情地读歌词,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用选择好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练习。课本上介绍了很多物品,有铁丝、锣丝刀、废角钢、装水的玻璃杯、纸盒、桌子、木板地……让学生分辨出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清脆。
2.让学生分组讨论:敲击哪几件物品为歌曲伴奏?还可以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物品可以敲击出清脆的声音。再编创伴奏的节奏加入歌曲的表现。一组伴奏,其他同学演唱。试一试,哪一组伴奏的效果好。为什么?做简短评价。
生从一开始跟唱歌曲就要有情感表现,而不是在歌曲学会以后再加以处理。从小养成有感情地歌唱的良好习惯。第三教时
[教 材 分 析]
1.大提琴独奏《天鹅》 《天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由大提琴演奏,两架钢琴伴奏。在钢琴奏出的轻柔的琶音引子后,大提琴奏出了如歌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鹅的吟唱;同时钢琴以玲珑剔透的琶音与分解和弦为衬托,展现了清澈明丽、波光粼粼的湖面。乐曲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芭蕾舞《天鹅之死》即是根据这首乐曲构思的。
乐曲为6/4拍,行板速度,采用三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每一句的句首旋律迂回下行,复又作音阶式直线上升,旋律的气息绵长宽广。中段的旋律系由前面主题发展而来,也包含两个乐句,但调性有所变化,运用了模进手法,情绪略显活跃和激动,仿佛清风拂过湖面,吹皱了平镜似的湖面。第三段再现第一段主题,后句有所变化,力度稍作加强,最后全曲在悠长轻柔的乐声中结束,宛若天鹅缓缓地游向远方……作者通过安娴、幽静略带忧伤的音调,形象地刻画了“天鹅”纯真的情感和高雅的姿态。小故事:被埋没了25年的圣-桑作品
《动物狂欢节》这部如今广为人知的音乐作品曾经披打入冷宫25年。当然,这样的事情在音乐史上绝不少见。但是,最让人不解的是,使这部杰作人为地遭受这种不幸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作曲家本人。
1886年,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完成了标题为《动物狂欢节》的管弦乐组曲。同年3月,作者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的演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就在这次演出后不久,圣-桑突然宣布禁止这部作品在他生前继续演出,并且也不准出版这部作品的总谱。一直到作曲家逝世前夕,他才在遗嘱中解除了自己的禁令,使得这部25年内无人问津的作品重见光明,其中很多旋律,尤其是第13曲《天鹅》,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乐曲。人们感到奇怪:既然这部作品具有如此杰出的艺术价值,那么作曲家本人为什么要禁止它在自己生前继续演奏和为人所知呢?原来,圣-桑在这部作品里讽刺了当时的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他用夸张、变形、戏谑的手法借用了柏辽兹、门德尔松、奥芬巴赫、罗西尼等音乐大师的一些著名的旋律,虽然圣-桑本人并无恶意,但为了慎重,他还是做出了上述的决定。
2、童声独唱《月亮河边的孩子》
《月亮河边的孩子》是近年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为3/4拍,由两部分构成。
歌曲的旋律起伏不大,歌唱性强,其节奏较为舒展。富有诗意的歌词叙述了天真而富于幻想的孩子们把洒满月光的青石板想像成月亮河,让“心儿像小船穿过云的波浪”,表达了孩子们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去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
动了一个音,第三乐句出现了色彩性的“ ”音,似旋律中亮点一闪,随即在下行起伏的旋律上结束。第二部分为卡农式的二声部,提高了音区,重新构建成 的心绪,随着
“月亮河”流向远方,懂憬着美好的理想。歌声在哼鸣中结束,意犹未尽。
3、歌曲《小小摇篮曲》
《小小摇篮曲》是一首亲切、抒情的创作歌曲。4/4拍,徵调式。
歌曲的旋律起伏、节奏紧凑,民族风格的音乐进行,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歌曲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两乐句,起伏的旋律流畅而抒情,似摇篮有规律地晃动。第二部分旋律重复较多,配合着紧凑的节奏和幻想歌词的叙述,极富童趣。想像使孩子们进入了梦幻的童话世界,抒发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4、歌曲《月光光》
《月光光》是一首温州民歌。2/4拍,羽调式。旋律热情,具有一气呵成的特点。旋律
开始的4小节规整,合着有规律的节奏,稍加变化,紧接乐句的旋律、节奏都有了新的变化,在高音区流动的激动音调并出现了歌中的惟一的附点四分音符的长音,并采用了两小节具有前面旋律因素的补充性结尾,巧妙自然,完整统一,带有浓郁的山歌风。流畅的旋律合着朴实的歌词,抒发了人们热爱自己家乡的真挚情感。教学后记:
第九课《飞呀飞》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内容的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2、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用sol、re
3、能演唱并准确唱出四个唱名的歌。
4、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吹奏口风琴,用sol、re为歌曲《小蜜蜂》伴奏。教学难点: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教材思路、教路和学路:
1、完整地聆听全曲。听赏前可不揭示课题,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自由想像说出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动物。
2、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或边听音乐边用手指在课本上比划动作进一步体验,待学生比较接近地说出是“飞”的动物后,再揭示曲名。3
4、教师要提示根据乐曲和歌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采用哪几件更合适,分组试一试效
1、完整地聆听钢琴曲。感受钢琴伴奏《蝴蝶》的生动形象。
2、复听时让学生在课本上画线条,画出自己听到的蝴蝶。
3、进行唱名编创旋律的练习。活动拟定是为小蜜蜂的歌填写完整,赋予实践活动一种
2.练习可分小组进行,一小组内编唱的旋律不可重复,按编唱的字母提示接着编下去,然后分组唱一唱,吹一吹,看哪一组编唱的旋律流畅,唱奏得准确。
1、完整地聆听歌曲。教师可采用歌曲录音或自身范唱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范唱可进行几次,视学生接受程度确定。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指导学生咬字、吐字清楚,尤其在八分音符处的每个字都要交
3、歌曲学会后,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再跟着老师用唱名唱一唱。
4、用口风琴吹一吹课本提示的sol、re两个音。一拍一个音,并试着这样为歌曲伴奏,也可以由教师弹奏旋律,一组学生伴奏,其他学生唱歌。
5、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参与到乐曲的表现或歌曲的伴奏中。
6、教师要提示根据乐曲和歌曲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采用哪几件更合适,分组试一试效果,学生评价。
四、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1、完整地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2、启发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结合歌曲。提示:它们都在做什么?为什么?使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课本上标记了三种打击乐器;响板、沙球、三角铁,学生可以按着标记,敲一敲为配合演唱歌曲,还可以编创其它伴奏方式试一试。
五、总结并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根据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打开课件按《蜜蜂》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及节奏指示。学生兴趣很好。打开课件按《蝴蝶》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及节奏指示。按《小蜜蜂》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按图片看《小蜜蜂》。学生兴趣很好。按钮《小乌鸦爱妈妈》按钮进入,按播放按钮听范唱。学生对创编活动很感兴趣。
作者介绍,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教学后记:
第十课《跳起舞》
教学理念
新课标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跳起舞》是集唱歌、欣赏、编创于一体的综合课。也许有人认为音乐课就只要把这首歌学会就行了,其实并非如此。音乐欣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音乐欣赏及其教学,是满足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走进音乐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接受性环节。音乐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对音乐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起着决定性作用。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就是通过音乐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本课里面,包含了两首歌曲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两首欣赏曲目。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这堂课设计成融歌唱、欣赏、创作、律动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既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要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中获得许多新鲜的感受。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特点和意义所在。本课主要是意图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并且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教学用具:音像资料、钢琴、录音机、有关图片资料、打击乐器 课时:两课时 教学重点:
感受藏族民歌独具特色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
一、学唱时,对于藏族民歌风格的把握
二、踢口达 基本步的学习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二、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三、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 的 活 动
学的活动 意图 导入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那么今天呢,老师要带着大家到西藏去旅游,看一看那里的美丽风光,听一听他们藏族歌曲,跳一跳他们的舞蹈,大家说好吗? 出示图片,并播放藏族民歌《在北京的金山上》的音乐。图片1 藏族自然风光 图片2 藏族服饰
节庆服饰
图片3 藏族歌舞
(边看图片边对藏族进行简介)
师:看了这么多的图片,小朋友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那么小朋友们对大草原感兴趣吗?
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藏族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谈感想
让学生对藏族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引发学习兴趣 体验感受
《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
一、学唱
1、师:这是一首藏族童谣。首先,我们先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听一遍。听的时候呢,想一想,他们唱这首歌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放歌曲
提问:小朋友们觉得他们唱这首歌曲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再次放歌曲录音
师:在熟悉了旋律之后呢,老师要求同学们用“la”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哼唱这段旋律
3、师:同学们的哼唱非常好。那在同学们演唱歌曲之前呢,老师先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唱一遍给大家听好吗? 教师范唱
4、师:那接下来呢,老师就要求同学们把歌词加进去,和老师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
5、师:非常好!同学们学得非常快。那在刚才演唱歌曲的时候呢,老师发现还有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大家改进的。提出不足之处。
提出演唱要求: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声音演唱。学生试唱。
6、师:我们一起把这首歌曲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一遍。要注意老师刚才提的那几个要求。
二、学跳基本的藏族舞舞步——踢口达 基本步
三、结合歌曲,边歌边舞
师: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歌曲的音乐,一边唱一边跳,体会一下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喜悦心情。听歌曲,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
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旋律 用“la”哼唱歌曲旋律 演唱歌曲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学生试唱。
学跳藏舞舞步 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让学生熟悉旋律。熟悉旋律,统一声音,并起到发声练习的作用
使学生明白不足之处以及歌曲的演唱要求 使学生通过身体语言感受藏族音乐 培养学生接受和反应能力。
欣赏 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一、初听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唱藏族歌曲跳藏族舞蹈有趣吗?
那么接下来,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听一首非常有名的藏族民歌——《在北京的金山上》 要求学生闭着眼睛边听边轻声地拍手。放音乐
二、复听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舞蹈动作边听边跳舞
听歌曲
感受歌曲节律,并拍手 听音乐并随之动起来
让学生再次感受藏族歌曲高亢嘹亮欢快活泼的特点 让学生感受藏族歌曲的节律 小结
本课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西藏玩了一下,感受了藏族人民的歌舞,大家玩得开心吗?
师:那么课后呢,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再去收集一些有关藏族民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分享好吗?
对本节课作一总结 回答问题 总结本课,布置课后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意图 导入
师:上节课,老师带着大家去感受了藏族民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还记得呢? 复习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师:老师也要求同学们课后去收集一些关于藏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回答问题
交流 回顾复习上节课知识 作业检查
加深学生对藏族的了解
听唱结合,学习新歌 《我的家在日喀则》
1、师:刚才我们讲到了日喀则,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其实“日喀则”是一句藏语,翻译为汉语的意思是“如意庄园” 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 听录音,学生谈感受
2、对歌曲进行简介
3、师:听完老师的介绍,同学们对这首歌曲应该有了更深的了解吧。那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能哼的小朋友跟着录音轻轻地哼唱。师:大家一起和老师来轻声地学唱这首歌曲
4、跟着录音,继续学唱歌曲
5、要求学生自由地轻声地演唱歌曲 指出不足之处,并纠正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7、师:同学们已经唱得很好了。那大家听听,是不是还缺少点什么呢?如果我们给歌曲加进乐器伴奏一下,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请学生按照书本谱例为歌曲伴奏
师:想一想,这三种乐器怎么敲击声音与唱歌结合起来最好听呢?
听录音,回味藏族民歌的特点 学生体会歌曲感情 再次听录音 学唱歌曲
用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
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小组讨论并分组为歌曲伴奏(小组比赛)
使学生回顾藏族民歌的特点,并对新歌有初步印象 使学生对歌曲有所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培养审美能力欣
赏 聆听《雪莲送北京》 师:在比赛中啊,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那接下来,我们在放松一下,来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放录音
师:听完这段音乐你们能告诉我,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 师:对了,这又是一首藏族民歌,它的名字是《雪莲献北京》。下面,老师要求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去仔细聆听这首歌曲。
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听音乐 回答问题 复听音乐
边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使学生通过音乐特点来辨别藏族民歌 使学生体会音乐基本情绪 节奏游戏
游戏
1、师:今天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那在这里啊,老师要奖励一下大家,给大家来玩一个游戏。你们说好吗?
2、宣布游戏规则 按图排列游戏队伍
师:待会老师会击鼓,同学们听到老师的鼓声要按照老师鼓声的节奏走或跑或停,知道了吗?
3、小结游戏情况
听着鼓声走或停 激发学生游戏兴趣
使学生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小结 课堂小节
1、师: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两首藏族的民歌,还听了两首藏族民歌,而且还学习了藏族舞蹈,你们觉得藏族怎么样?
2、师:其实,在我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非常地好听。那课后呢,老师希望同学们平时可以多多留意少数民族的音乐,收集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小常识。
3、对本课学习情况加以总结 回顾第四课内容 回顾第四课内容 提出要求,让学生养成平时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总结全课 略。教学后记:
第四篇: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第一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表演《阳光牵着我的手》、《拍手拍手》实践中,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2.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及《彩桥架到台湾岛》歌曲的感悟中,分别编创集体舞与现代舞进行表演。
过程与方法:聆听 模唱 表演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音乐的熏陶下歌唱团结、友谊,发扬文明新风。教学重点:在表演《阳光牵着我的手》、《拍手拍手》实践中,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教学难点: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及《彩桥架到台湾岛》歌曲的感悟中,分别编创集体舞与现代舞进行表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表演《拍手拍手》实践中,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
2..掌握重音记号“>”,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教学重难点:
1、学习二声部唱与奏,使音乐表现更为和谐丰满。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问:什么场合会出现掌声?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
二、学习歌曲《拍手拍手》
1、范唱。设问:歌曲有什么特征?(以拍手掌声穿插在歌曲中间。)
2、再听一次范唱。听一听歌曲有几部分组成?(二部分:齐唱部分与合唱部分。)
3、学唱第一部分:(1)听第一部分曲调范唱。
设问:这部分曲调有什么规律?有没有基本相同的曲调?(每句的开始都是附点八分音符;第一、第三句基本相同。)
(2)学唱第一部分曲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纠正,注意八度大跳的音准。
(3)齐唱第一部分曲调,在间奏处加入拍手(××)。
4、学唱第二部分:(1)听一听、唱一唱:(2)听第二部分曲调范唱。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声部曲调。(把全班学生分为二个声部学唱。学唱时开始可以放慢速度,当音准、节奏有把握时逐步恢复速度。)(4)加入重音记号,加入拍手,唱好第二部分的曲调。
5、完整地、欢快热情地唱好全歌曲调(注意二声部和谐)。
6、填入歌调,有感情地演唱。
7、设问:歌曲间奏处除按曲谱上节奏拍手外还可作怎样的节奏变化?
8、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演,使歌曲的气氛更为热烈。
9、小结:我们大家手挽手,发扬文明新风。
三、音乐知识:重音记号
1、认识重音记号“>”:标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得加强、加重。
2、结合歌曲《拍手拍手》的实践,掌握重音记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体会新世纪的少年儿童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难点: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情绪。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范唱:了解歌曲内容与情绪。2.再听范唱。
设问:“阳光”的含义是什么?
3.看谱听教师范唱第一乐段曲调。设问:哪一句基本相同,哪一句基本相似? 4.学生自学第一乐段曲调。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读谱能力较差的学生。
(1)重点指导唱好一句。
(2)同座学生相互唱曲调,交流自学成果,相互纠正。(3)全班齐唱第一乐段。
5.学唱第二乐段。全班分成两部分,各唱一个声部。教师分别范唱二声部的曲调。
(1)各声部学生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第二声部。
(2)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音列:(3)重点练习两个乐句:
(4)唱好第二乐段二声部曲调,注意音准与和谐。6.以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唱好全曲。7.填入歌词(合唱部分学生分声部唱一次)。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5)口风琴基础较好的班级,二声部各用一、二支口风琴辅之。(6)班级基础较差的,可以降低难度。第一乐句单声部,第二、三乐句二声部。
8.设问:“阳光”、“太阳”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阳光牵着我的手”?师生讨论。
10.小结:大家手挽手,团结友谊朝前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同时,共同期盼两岸早日完成统一大业,共筑中华民族的美好前程。
2、通过歌曲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宝岛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两岸的现况,激励学生为台湾的回归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歌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节奏训练:
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接龙游戏比赛。节奏的类型为《彩桥架到台湾岛》的基本节奏。如: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三、教学新课:
1、谈话引入:
1)、听钢琴音乐《星空》,请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展开想象,架乘神舟五号飞船翱翔美丽的太空。
2)、在太空中找寻地球,“能否看到我们可爱的祖国?”“在东海之中有一座小船一样的岛屿,你知道是什么地方吗?”“你知道台湾有哪些著名的风光、宝贵的资源吗?”用分组比赛的方式进行回答。
2、通过多媒体请学生观看台湾有关的音乐风景图片,谈话:“宝岛是如此的美丽富饶,两岸人民又是相亲相爱,亲如一家,可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却不能自由往来,让我们用理想和信念架起一座彩色的友谊之桥吧!”
3、学生欣赏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点明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彩桥架到台湾岛》”。
4、学习歌曲旋律:
1)、“刚才听了彩桥架到台湾这一首歌曲,大家认为可以分为几个乐段?”“我们首先学习第一乐段的旋律”。通过多媒体出示第一乐段的歌谱。
2)、用la音跟着琴声模唱第一乐段旋律。3)、用lu音跟着琴声模唱第一乐段旋律。3)、视唱第一乐段歌谱。
4)、用同样的办法学习第二乐段旋律。
5)、继续进行分组比赛,比赛的内容为歌曲的旋律演唱。提醒学生注意音准、节奏准确。
5、学习歌词:
1)、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自学歌词。2)、学生跟琴进行轻声练习。
3)、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处理,“怎样才能唱出两岸儿童相亲相爱,自由交往的美好心愿。
4)、学生进行分组比赛练习歌词。
四、巩固练习
2、打击乐器练习:
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制打击乐器对歌曲进行伴奏,每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带领大家用打击乐器伴奏歌曲。抽生上台进行演奏。
五、引申教育:师:“台湾宝岛与大陆一脉相承,两岸人民同为炎黄子孙,广大人民都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亲的怀抱,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你有什么样的打算?” 请学生谈谈各自的感想。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聆听《祝你快乐》乐曲,编创集体舞与现代舞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1.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2.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
3.合奏、铜管乐合奏,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演奏图。
4.边看教材中的图形谱及其歌词,边跟音乐哼唱(如有条件,最好展示歌曲曲谱)。
5.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
6.7.8.小结:我们互相祝贺快乐,装点江山,献给祖国。
第二课 快乐的舞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2.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格。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3.在学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后,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过程与方法:模唱 聆听 表演
情感态度价值观:音乐与舞蹈原本是一家。感受三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教学重点: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格。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在学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后,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 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聆听《马刀舞》
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电视剧、电影……)
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
?
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粗略的)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
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二、聆听《小步舞曲》
1.谈话:《马刀舞》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现在你听听又表现怎样的情景——初听乐曲。
2.师生交流所听乐曲的印象。3.4.放一段录像(宫廷小步舞曲场面),配合乐曲再次聆听。5.“舞曲”体裁说明。
.小结: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格。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教学重难点: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1、音乐知识导入:我们已经唱过很多3/4拍的歌曲,你们愿意唱哪一首?3/4拍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指挥图式是怎样的? 2.介绍挪威民歌《我和提琴》:
(1)出示欧洲地图,找出挪威的地理位置:北欧。(2)欣赏《我和提琴》演唱。
设问:从歌曲内容中,你了解到挪威人的风土人情吗?歌曲是几拍子的? 3.学唱歌曲曲调。
(1)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找出基本重复的乐句。(2)根据3/4拍的含义,启发学生讲3/8拍的含义。
设问:3/4拍与3/8拍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从分析对比中理解3/8拍。(3)学习3/8指挥图式,并用指挥图式自学曲调的第一、三、五乐句。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学习起拍及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4)流畅地唱好曲调(强弱弱节奏要鲜明,分句要清楚),用色块表示乐句的基本重复。4.学唱歌曲:
(1)再听范唱→第二次时学生轻声跟唱。(2)填上歌词。5.表演歌曲。
有感情地歌唱。请少数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奏,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即兴伴舞
6.将《平安夜》3/4拍改写成3/8拍。音乐知识:3/8拍
1.拍号的含义:每小节几拍/以几分音符为一拍。2.复习2/
4、4/
4、3/4拍的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3.从3/4引入3/8拍。
同样是三拍子,但由于单位时值(以几分音符为一拍)不同,产生不同拍号的三拍子。
4.结合《我和提琴》的演唱,学习3/8拍。
5.通过把3/4拍《平安夜》改写成3/8拍,巩固这一音乐知识。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聆听《新疆舞曲》,感受音乐风格。
2.学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后,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风格,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教学过程:
一、聆听《新疆舞曲(第二号)
1.谈话导入:新疆各兄弟民族都能歌善舞,我们大家来唱唱《娃哈哈》,边唱边跳。
2.我们来听一首钢琴独奏曲,听听乐曲的风格是哪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格音乐?为什么?
——欣赏乐曲。
3.学生讨论——新疆风格的音乐——伴奏的音型具有新疆节奏的风格。
4.再欣赏一遍。设问:钢琴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新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器? 5.学生讨论——手鼓。6
7.小结:这是一首反映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音乐。
二、表演《跳吧,跳吧》
1.图片导入:出示新疆儿童歌舞的图片。设问:图中儿童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他们在做什么? 2.介绍一首短小精悍的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仅仅两句,但非常欢快,听两遍就能唱,一唱就能记住,唱了还想跳。不信你试试——欣赏歌曲范唱。
3.大家说说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范唱曲调,大家看着歌谱。设问:这个短曲中有哪两个主要音?这两个主要音是怎样行进的? 5.6.放慢速度,划着2/4拍指挥图式,每人自选一句即第1-4小节或第5-8小节,有困难举手,老师过来教。唱会了就停止划拍指挥动作,说明你
7.请自学第1-4小节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进行二句接唱。8.交换自学另一句→交换接唱→齐唱(按原速要求)
9.填入歌词歌唱(教师分别用四种节奏型手鼓伴奏),请同学们在练
10.表演《跳吧,跳吧》请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合着歌声即兴舞蹈。(第三课 家乡美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从聆听《北京是故乡》(北京)、《东方明珠》(上海)、《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海南),演唱《大雁湖》(内蒙古)、《杨柳青》(江苏)五首作品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表现力。
3.从演唱上述两首民歌中,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2.从聆听上述三首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以及改编其拍号后所创造的另一种情趣,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进行抄写记录。
过程与方法:模唱 聆听 表演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体会乐曲,通过表演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唱《杨柳青》,感受祖国大地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感受祖国大地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过程:
1民歌介绍: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杨柳青》是江苏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2.欣赏《杨柳青》的演唱。设问:我们班上是否有江苏人。你听到过这首民歌吗?你能哼唱吗?
3.轻轻地跟着录音哼唱一次。先把词单独练习念几遍,然后再跟录 4(1)
(2)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1 2 3 4 5 6)(3)(4)5(1)(2)(3)6
7.小结:江苏风格的民歌,江苏人民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唱《大雁湖》,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以及改编其拍号后所创造的另一种情趣,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进行抄写记录。
教学重难点: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以及改编其拍号后所创造的另一种情趣,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复习演唱歌曲《杨柳青》
直接切入:《杨柳青》是江南地区的民歌。现在我们要学北方内蒙古地区的民歌《大雁湖》,由于南北地区的不同,民歌风格也完全相同,2.欣赏《大雁湖》范唱。设问:你能听出南北民歌的不同的风格吗?(南方曲调较平稳,北方曲调多大跳,……)3.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西北的热爱。如果有内
4.跟随录音哼唱歌曲数次,个别句子练唱。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4小节一句)
5.在歌曲基本会唱的基础上学唱曲调,(因为该歌的大量的切分节奏,学生不易掌握)。在学曲调时,拟用点谱法,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教棒)点谱学唱。能唱准即可(为以后学习切分节奏作感性铺垫)6.把2/4拍改编成3/
4(1)各组讨论自编,也可自由结(2)交流自己的改编创作,选出一、二首改编较流畅的曲调,把歌词填入。(3)7 8家,把抄下来的歌汇总,选精彩的、大家喜欢的歌,汇编成册,每人一本。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聆听《故乡是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从聆听上述两首民歌中,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以及改编其拍号后所创造的另一种情趣,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进行抄写记录。
教学重难点:从聆听上述两首民歌中,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
一、聆听《故乡是北京》
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欣赏《故乡是北京》——戏歌。它是以戏曲的素材写成的歌,听起来别有风味。
2.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
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表达对故乡的情。)3.复听歌曲:请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味作品的意境。
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独唱——女高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许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表达主人翁对家乡的情谊)。
4.小结:在外乡的游子,最爱的还是自己的故乡。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二、选择恰当的音,作为结束音练习
1.这是继上两节课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对乐段的结束音感(调式)。2.反复咏唱曲调,尝试结束音填入最有结束停顿感的就是这个音。3.教师切忌从理解上去讲解。4.第一谱例的结束音以“ 5 ”为宜。第二谱例的结束音以“ 1 1 ”为宜。
三、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1.演唱形式导入:同样是独唱,不同性别有不同声部的独唱,表现人民战士爱家乡爱哨所,男声的阳刚之气更为有劲,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显英雄气概。
2.欣赏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感受男高音阳刚之声所表现的战士风貌。
3.复听歌曲,细致品味:(1)歌曲的内容。
设问:为什么爱五指山,爱万泉河(2)歌曲的表现力。
设问:各段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师生讨论,边讨论边听有关片段或教师范唱片段。
5.聆听歌曲。完整、全面地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革命战士的豪情壮志,爱家乡保江山。
6.小结:独唱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力。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从聆听《东方明珠》(上海),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2.从聆听上述三首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过程: 1.地方标志性建筑导入:上海在改革开放的90年代,位于浦东陆家咀建造了一标志性建筑--电视塔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征?(由11个大小不等的球体组成,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2.大家看着教材上的歌调,欣赏一遍录音。设问:歌曲的情绪怎样?(深情、浪漫)
3.再聆听一次。全曲在演唱形式上是怎样处理的?(可以用笔在教材的歌词上标出,独、合……)
4.请大家谈谈:哪句是独唱(哪个声部)?哪句是合唱?合唱有没有区别?(先是合唱、然后是女声独唱,中间还有女声伴唱。合唱形式有一种是女声合唱,另一种是男女声的混声合唱。)
5.再聆听一次,进一步体验这些演唱形式,以及速度的变化与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什么关系?67
8.小结:对东方明珠的赞颂,不仅是一个人、一群人,是全国人民、男女老少对家乡、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四课 水上的歌
知识与技能:1.聆听《船歌》、《水上音乐》、《划龙船》,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
2.欣赏《划龙船》,了解齐唱形式,并有感而发创作反映其他劳动的表演形式;欣赏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
3.唱好少儿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
4过程与方法:聆听 模唱 表演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用上滑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什么是装饰音——倚音,并懂得其唱法。
2、学会唱歌曲,并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和风格特点。教学重点:装饰音的掌握和唱好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过程:
1、音乐引入
放录音、听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提问:刚才大家听的这首歌歌名是什么?(生答)板书 让我们荡起双桨
简介这首歌。
2、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释词。
3、提问:这一节描写了什么情景?北海公园的景色美吗? 填空练习:(生一人到黑板填、齐读句子。)板书 白塔 绿树 红墙
(3)小结:不仅勾画出北海秀丽风光,使人感到环境优美,而且用这些景
物衬托我们愉快的心情和的幸福美好。
4、指导阅读第二节歌词。
(1)填空练习。(生人一到黑板填。)
(2)谈话:水中的鱼儿上自由、幸福的、然而它们却十分羡慕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生答)
板书 望 听
(3)这里把鱼儿当成什么来写?(生答:人)
(4)小结:这里用鱼儿来衬托少年儿童,更体现了我们少年儿童生活的幸福。
5、阅读第三节歌词。(1)生齐唱本节歌词。
(2)谈话“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心情地欢乐”。如此幸福的生活是谁给我们“安排”的?
板书 尽情欢乐 释词: 安排
6、全文总结。
(1)填空练习“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在歌词中出现了
(三)次,表达少年儿童无比(愉快)的心情,也表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赞美)无比幸福之情。
(2)题目中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少年儿童的轻松,愉快心情?(生答:荡)
(3)联系实际请学生说说怎样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7、欣赏伴奏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小螺号,通过歌唱,舞蹈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歌曲表现中表现海边孩子热爱家乡,盼父归来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通过歌唱,舞蹈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歌曲表现中表现海边孩子热爱家乡,盼父归来的美好情感.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老师带领学生到大海边游玩,欣赏大海图片听听海浪的声音.做波浪练习.2.课件展示海生物图片.重点介绍海螺,拿出实物,你们听小海螺吹奏出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二:创编故事,抒发情感
1.初听歌曲说说你们听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故事.2.请几个同学演一演.三: 学唱练习,感受情绪
1.再听歌曲,轻声哼唱.2.按节奏念歌词,学生读小螺号嘀嘀嘀的吹,其他老师读.(反复的地方讲一讲)3.跟着琴声,填歌词.4.找难句,生提出难句,师提出难点.(1)
上滑音的学习和运用.(2)
上波声的学习和运用
5.解决难点后,完整的唱一遍.6.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分男女声对唱.7.请几个同学上台唱,其他同学给他们打拍子.四:创编舞蹈,情感爆发
(1)
欣赏一些关于表现大海的舞蹈图片,说说她们跳的怎么样.(2)
老师创编一段舞蹈,请学生跟着一起跳一跳.(3)
根据歌词内容.请几个同学上台演一演下面的同学伴唱.五.教师小结.同学们,小海螺的歌声好听吗?请你们吹起螺号走出教室吧.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聆听《水上音乐》、《划龙船》,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
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
教学过程: 一.聆听《划龙船》 .民间风格导入。
设问: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端午节)
在这一节日许多地方有赛龙船的民间风俗,你见过吗?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哪一位爱国诗人?(屈原)
.讨论:赛龙船时,船上这么多人怎样才能划得动作一致、整齐?我们来实践两种形式比较一下,哪种更有利于调剂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使动作划一?.口令;B.演唱号子(教师范唱《划龙船》)
.初听《划龙船》。
设问: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
讲解:上节课讲了独唱与合唱。这首歌是领唱与齐唱。什么叫齐唱?(许多人唱同一曲调)请看教材上的图解。《划龙船》是一首劳动号子,这种体裁的歌曲往往是“一领众合”,能统一节奏、齐心协力参与劳动,提高劳动效益。
.复听《划龙船》。合着歌曲做划船动作,在齐唱衬词处合着音乐用打击乐器加强其气氛。注意动作的统一、整齐。
.分组讨论设计表演,每组要选出一位“指挥”担任“领唱”。.表演展示。各组出一位评委委员组成评委会。合着音乐,各组同时表演,评委打分。
评分标准:气氛紧张热烈,精神面貌奋发向上,动作整齐。).评委点评,宣布评比结果。
.分组设计自选(自定)劳动项目,编创节奏及号子。.展示表演,评委点评亮分。.小结:中国民间“水上的歌”。二。聆听《水上音乐》 .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导入。设问:18世纪早期大致年份是哪一段?
创作背景简介:当时英王乔治一世举行庆典,大型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览,宫廷乐队船为其奏乐助兴。亨德尔为其写的《水上音乐》。
.初听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富丽豪华情景。
设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请联系乐曲的创作背景,想像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板书主题音乐曲调(将3/2改为3/4)跟琴哼唱谱例。放慢速度其效果是一样的。)
.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的音乐。
设问:这一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名称?用乐器演奏的姿势来表示。
教师可用教材中的乐器图作提示:弦乐,圆号,小号。).聆听全曲。
设问:当第一部分的音乐再次出现时请举手,请分析乐曲分为几部分?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欣赏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调波浪形进行
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 聆听《船歌》
.音乐形象导入:听乐曲引子部分。
设问:这音乐片段给你什么感受,你想像这是怎样的形象? .揭题:介绍《船歌》是歌剧主题歌。在音乐会上听到是经改编的管弦乐曲,顺带介绍体裁(详见教材分析)。
.欣赏管弦乐《船歌》。
设问:你有没有好像坐在船上的感觉?为什么?
.唱一唱教材上的主题①,并画出图形谱后半部分。讲解波浪形进行。
设问:从图形谱旋律线条的行进,我们给它取个名。我们学习上行、下行……
.从主题①旋律波浪形进行分析,现在我们就回答上一个问题的“为什么”,即为什么好像有坐在船上的感觉。
.复听管弦乐《船歌》,身体可随音乐的起伏大小作摇晃,犹如人在船上的情景。.这首作品的原作是女声二重唱,听听二重唱的演唱形
式——欣赏二重唱《船歌》。(由于该歌主要是描绘爱情的情节,在教学时不必讲内容,主要是介绍一下二重唱的演唱形式。).二重唱演唱形式图解:两个男生脸部代表两个人,两个图形谱表示两个曲调同时行进,结合为一体。
.小结:这两部作品是外国音乐家表现的“水上的歌”。
第五课 童年的回忆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从外国音乐作品《彼得与狼》、《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并回忆自己童年唱过的歌,进行相互交流。
2.聆听《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
3.表演《白桦林好地方》(包括伴奏),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红蜻蜓》。
4.初步(非理性)选择结束音填入句尾,感受乐段的终止式。再次做好曲调接龙的创作活动。
过程与方法:聆听 模唱 表演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并回忆自己童年唱过的歌,进行相互交流。
教学重点:表演《白桦林好地方》(包括伴奏),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红蜻蜓》。
教学难点:聆听《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一、学习《白桦林好地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学习。
二、通过聆听、演唱、伴奏、创编等综合性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情绪,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难点:x xx x x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长音和短音的对比)二,看图片导入
(采用情感教学模式1:情景——陶冶模式。)
创设情境,利用电脑图片让学生感受白桦林的美丽风光。1.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2.师:这是什么树呀?白桦树。我们中国不仅有白桦树林,在加拿大也有白桦林。这是一个加拿大人的家乡,他说他的家乡特别美,有一个片白桦林……白桦林是个好地方,为什么是好地方呢,因为这里有什么?对,有大麋鹿。有海狸。还有蓝色的湖水,房子,山峦,平原。虽然这个人现在不在他的家乡,但是,他非常的思念自己的美丽家乡……
三,学习新歌曲
1)、聆听歌曲第一次(范唱)1.师: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下面你们帮我打着拍子,老师给你们唱唱这首歌曲,同时再听一听这首歌曲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教师范唱,手中拿着自制的易拉罐沙锤打拍子唱。第一二段打强拍,第三段打一下强拍和两下弱拍x xx)
2.师: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生:情绪非常欢快,速度是快的。师:对,同学们说的非常好。2)、聆听歌曲第二次(磁带)
(采用情感教学模式2——参与和体验模式。情感的深化。)1.师:谁还注意老师刚才用自制乐器打了一个什么节奏? 生: X xx。
(教学设计:出示节奏图片给同学们看X xx)
师:现在大家看着这条节奏打一下。现在再看胡老师把节奏型分为两个声部了,增加了一些难度,应该怎么打?我们分为两组试着打一下。
(教学设计:出示节奏图片x 0 0 0 xx)
2.师:同学们打得非常好,接下来,你们能不能试着用刚才的节奏给歌曲伴奏。要注意打击乐的声音要轻。(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可以拿出椅子下面已经准备好的打击乐器,让孩子分声部打击)
3)、学习乐谱
(采用行为教学模式1_——认知教学模式)1.师:刚才同学们的打得感觉非常好,使歌曲更加欢快了。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先看黑板歌谱。
(教学设计:黑板乐谱)
2.师:下面我们就要学习这首歌曲的谱子了。我们先看歌曲的拍号是2/2拍,也就是说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看到前面还有一个降号,降那个音?
生:降si。
3.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慢慢的唱一遍谱子?(在唱谱子的过程中,依依找出问题,并随时解决)
生:慢慢识谱。
4.师:你们唱的时候从哪里换气的呀?从那小节到哪小节唯一乐句?(请同学上来贴换气符号,划分乐句,随即告诉学生很多歌曲都是四小节一个乐句,但是结为处很特别,可以延长)
5.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清楚,现在你们能不能按照自己分析的乐句,跟着老师的琴,用欢快的情绪试着唱一唱谱子?
生:能!4)、唱歌曲
1.师:刚才同学们谱子唱的非常准确。老师知道,2班同学的声音是全年级里最好的听,你们能用最美丽的声音,加入歌词,试着用欢快的情绪唱这首歌曲吗?
(教学设计:磁带伴奏)2.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尤其是今天后面的男同学情绪饱满,上课认真仔细。如果情绪再欢快一些,让每个字唱得再短一些,有点弹性我们就会唱的更好听。
(教师鼓励以中年级的男同学的情绪,带动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4.师: “蓬 得得 蓬蓬”是什么意思?是歌曲中的衬词,它并没有特别的实际意义,只是为了体现民歌的特点,一般民歌中都有衬词。再看谱子上面的mp力度记号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在这里变渐弱呢?抒发了什么感情呢?
(请学生自由的说一说)
5.师:对,因为,作者非常思念自己的家乡,渐弱就是在慢慢回忆着自己的家乡。
6.师:那么我们再跟着老师的琴声,带着欢快的情绪唱一遍歌曲,注意结尾处渐弱。
四、表演唱与即兴创编歌词
1.师:下面老师请两组同学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我们一起带着欢快的情绪表演唱歌曲。(可以做一些身体动作)
2.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我想问问,你们的家乡在哪里?
生:自由回答。
3.师:你能试着把这首歌词改编成咱们你家乡的歌词吗?
生:想。
生:创编歌词表演唱。
五、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加拿大民歌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了解。通过创编歌词,我想很多同学都能用这首歌曲唱出自己的家乡美,大家对自己的家乡更加的热爱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的讲述比,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想象力。
2、巩固和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3、根据音乐创作连环画,加深理解《彼得与狼》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根据音乐描述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导入:
(师)今天的音乐教室带给大家什么呢?请看--这是什么地方?
(生)森林中一片美丽的草地上。
2、认识乐器:(师)在这儿马上要举行一场器乐演奏会,参加演出的乐器有很多,你认识他们吗?
(多媒体出示各种乐器)--请说说它们的名称?属于哪一类乐器?生回答……
3、听赏七个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断:(师)演奏会开始了,同学们想先听听谁的演奏呢?听后,请说说音乐给你的感受是明快的还是暗淡的?(明快的把手举起,暗淡的把手放下)
生听赏、感受。(设计意图:通过“器乐演奏会”这一形式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复习了旧知识,学习了新知识)
三、熟悉、选择不同音乐所代表的不同形象。
1、认识各角色。
(师)七个乐器给我们演奏了七段精彩的音乐,这音乐分别代表着乐器主人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我们来看一看,这七个主人分别是谁?(多媒体出示角色)
生回答……
2、复听七段音乐。
(师)现在要请同学们根据主人们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形象,找一找乐器演奏的 音乐分别代表谁?老师把七段音乐重播一遍,同学们在心中做好选择。
3、选择乐器所代表的角色。
(师)选择开始了!假如正确了,乐器在会奏响音乐;假如错误的,乐器会飞回原地等待!乐器们都找到主人了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运用新颖适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游戏“找一找”,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为各乐器找到了它们所代表的各角色,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愉悦中掌握知识。)
四、欣赏《彼得与狼》
1、引入:在一天清晨,在这美丽的森林中,七个主人相遇了,你觉得森林还会安静吗?那么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呢?让音乐来告诉你吧!
2、听赏:(分段听赏)
师引导:音乐告诉我们森林中先后出现了谁?来干什么?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生回答……)
3、学生讨论,讲述整个故事。(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讲述整个故事。)
4、完整听赏。(一位学生旁白)
5、揭题: 大家知道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乐曲吗?它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作曲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从外国音乐作品《红蜻蜓》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并回忆自己童年唱过的歌,进行相互交流。
教学重难点: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并回忆自己童年唱过的歌,进行相互交流。教学过程: 设问:“触景生情”这句成语怎样解释? 设问: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童年的回忆)
3.再听一遍。要求用指挥图式划拍,判断歌曲是几拍子?有几个声部?(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
(2)二声部学生各自自学曲调(坚持用指挥图式)。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
(3)(4)(1)在“呣”的基础上唱歌词。为了打好二声部的基础,可以是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唱“呣”,这样交换一、二次,既能使该声部
(2)完整地唱好第一段(1)(2)
(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还有没有其他处理方法?
(4)
7.拓展: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填上歌名并唱一唱,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
第六课
风景如画 教 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1.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我们能从《森林的歌声》、《荫中鸟》的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一下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以郊游为内容的自由命题
2.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3.在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茨黎花》时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在学唱《茨黎花》的过程中,掌握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
4.继续进行选择结束音的练习和竖笛吹奏练习。
过程与方法:模唱 聆听 表演
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音乐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一下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在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茨黎花》时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在学唱《茨黎花》的过程中,掌握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难点: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3.在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在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发声练习
二、学习《森林的歌声》
1.标题导入。设问:森林的歌声来自哪里?是孩子们的歌声?还是什么歌声?23.讨论:有多少动物在歌唱?有几种主奏乐器?
4?
要求:看着教材中的三段谱例,①、②、③把乐曲的结构按顺序排列记录
5.交流听后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环保意识,保护森林资 6.试试我们也来创作自己的“森林音乐”,可以自由结合制作音响,表现风景如画的大森林。
三、学习、《小溪流水响叮咚》 1.
联想导入:我们每年春游、秋游,或假期随父母去旅游,在田野、山谷一定见到小溪流水,尤其是山谷中的小溪流水。你联想一下他们
2.朗读《小溪流水响叮咚》歌词,要有感情、有诗意。以拟人化的第一人称角
3.根据歌词词意,画一幅简笔图,几笔勾画,这幅图要有意境。有兴趣的下课再加工。(学生在作画时,教师播放歌曲录音二~三次,并巡视学生的作画,挑选优秀的作品。)
4.展示一、二幅优秀的画,并由作者(学生)自己讲解作品,尤其
5.歌曲范唱(学生在作画时听过几次,已基本熟悉)6.
(1)用2/4拍指挥图式学唱曲调。学唱时在教师指导下,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学唱第一乐段,其中第11小节可以改为“”,这样就避开切分奏(切分节奏在五年级学,因此在这里不必讲)。第二乐段的学唱,注意弱起,用指挥图式学唱,就能迎刃而解。在学唱曲调时,教师要随时提示学生结合
(2)在曲调熟练、有感情唱好的基础上,填上歌词。要求吐字清楚带有表
7.描绘风景如画的意境及借景抒发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戴之情。8.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目 标: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我们能从《荫中鸟》的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一下用
教学重难点:聆听乐曲,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一下用各
教 学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荫中鸟》
1(各种鸟鸣声的片断),以激发听全曲
到什么动物鸣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3.聆听《荫中鸟》。要求听完后,说说你的想象及乐曲所描绘的画面。你听到多少种鸟在鸣叫?你能模仿吗?
4.设问:你回忆一下,还听过哪首乐曲中出现过鸟鸣的形象?
[三年级(上)《空山鸟语》,三年级(下)《森林中的杜鹃》……] 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地球,也是为了人类生存、爱护自己。
三、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演唱《茨黎花》时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掌握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重难点:掌握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教 学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茨黎花》 1.民歌音调导入:
2?
(1)范唱曲调:要求学生听教师范唱,每人边听边用3/4指挥图式打拍。(2)
?附点在音符中的作用?附点四分音符的形 状与时值?从以上三个问题复习中引入讲解附点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的形状X-·,在简谱中习惯都用X--
(3)教师范唱歌曲前8小节,学生看谱并划3/4指挥图式,找出附点二
(4)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前8小节,注意乐句的完
(5)教师范唱歌曲后8(6)
45.借景抒情,深情地演唱《茨黎花》表达布依人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
三、自由命题创作活动 1(可截取其中的某一部分作为创作中的片断。)
2.效游中有许多活动可以作为题目命题。命题不宜太大。教材中的例子有鸟叫声、哨子声、脚步声、口令声组成。命题为《效游路上》或《出
3.可以运用打击乐器、中西乐器及自制的非正规乐器以及录音设备,67.交流展示,集体评价。
四、教师小结
第七单元 校园里 教 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1.有师生情的《冬夜静悄悄》;有教室里的《打字机》声声;有操场上的《运动员进行曲》;有描绘校园美景的《校园多美好》。
2.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过程中,边听边作队列队形变化,以表现运动员们朝气蓬勃的形象;在欣赏《打字机》时,能准确同步与打字机声
3.唱好《冬夜静悄悄》的二声部合唱,以表达学生们对老师的一片深
4.试唱各乐句的练习,并把它们排列成通顺的乐段,非理性感受乐段旋法。
过程与方法:聆听 模唱 表演
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音乐,激发我们联想起可爱的校园生活,热爱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唱《校园多美好》激发我们联想起可爱的校园生活,热爱我们的
2、学会给歌曲分段。
教学重难点:学唱《校园多美好》激发我们联想起可爱的校园生活,热爱我们的校园。
教 学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校园多美好》
1(1)升旗——(2)广播操——(3)眼保健操——(4)课间——歌曲《哦!
?
2.还有哪些音乐能使你联想起校园生活?
我走过老师窗前》、《乒乓变奏曲》、《荡
34.谈话导入:在众多的校园歌曲中,已故作曲家施光南创作的《校园多美好》颇受师生欢迎,它营造了当今校园的朝气蓬勃的气氛是校园流行歌曲
5.欣赏歌曲范唱。设问:歌曲的情绪怎样?
6.学唱前8
(1)提示:曲调的节奏较密集,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时而在前半拍,(2)教师放慢速度范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学生随教师速度用4/4 拍指挥图式看谱划拍。(波音与倚音暂时不唱,在较流畅地唱好曲调时再加入。)
(3)全班分为四小组,每组自学2小节曲调,在学好应该自学的2小节前提下,鼓励超额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四个小组按曲调顺序接唱。超额学好的可随其他组一起唱。教师及
(5)按原速流畅地轻快地唱好前8
7.在教师指导下,用点谱法学唱后8小节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8.完整地、流畅地、轻快地唱好全曲并填入歌词。注意一字一音,吐字清
9(1)歌词是否仅仅是描绘校园的美景?(2)歌曲的高潮在哪里?
(3)最后一句“待到明朝百花吐艳,风光更妖娆。”的含义是什么? 10
11.表演歌曲。配上打击乐(按教材要求),尝试在何处加入铃鼓,使歌曲的气氛更为热烈。如学生中有跳舞特长的,可编集体舞,跳唱结合,边唱、12.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目 标:
1、学会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好《冬夜静悄悄》的二声部合唱,以表达学生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2、试唱各乐句的练习,并把它们排列成通顺的乐段,非理性感受乐段旋法。
教学重难点:唱好《冬夜静悄悄》的二声部合唱,以表达学生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教 学过 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发声练习
二、学习《冬夜静悄悄》
1山村学校的老师夜里家访,给我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师生情。——请听《冬夜静悄悄》。
2.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你想像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3.再欣赏一次范唱。请大家看着歌谱,注意每句的开始有什么规律?(第一乐段是弱起,第二乐段是强起。)4(1)
(2)
(3)轻轻地边拍打节奏、边哼唱曲调(或一组学生哼唱,一组
学生拍打节奏,然后交换进行)(4)
5(1)该段曲调从单一声部来看并不难,很多小节均呈模进或重复,(2)a.b.c.d.67
12345
四、教师小结 :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过程中,边听边作队列队形变化,以表现运动员们朝气蓬勃的形象;
2、在欣赏《打字机》时,能准确同步与打字机声配音响,以锻炼对声音的敏锐反应。
教学重难点:认真听音乐,培养对声音的敏锐反应。教 学过 程:
一、组织教学
1.设问:在开运动会时,运动员入场式播放哪一首乐曲?我们每天做广播操在排队进入操场时播放什么乐曲?
2.欣赏一首合唱曲,请听听这首合唱曲,你熟悉吗?——初听《运动员进行曲》(合唱)。3.讨论:
(1)在运动场上听到的乐曲是什么演奏形式?(2)合唱与铜管乐各有什么特征?同一曲调两种表现形式你 的感受是一样的吗? 4.聆听《运动员进行曲》。
要求细致地听各声部是怎样表现的?旋律部分与伴奏部分各有哪些声部承担?(如果记不住可以边听边用纸与笔作些图形记录。)567
8.完成课本上的作业。用线连线、体裁与情绪“进行曲→雄壮有力”,初步了解三种体裁的基本风格特征。
三、欣赏《打字机》
1.实物导入:教师准备一台打字机出示(学校里外语教师一般都有外文打字机),介绍给学生:这是一台外文打字机。让学生试打一行到发出“叮”
2.欣赏《打字机》(管弦乐)
(1)在乐曲的伴奏声部中,你听到什么音响声?(打字机击键声、铃声、倒机声。)(2)乐曲分几部分组成?教材中的图形谱是第几段的曲调? 请你看图形谱跟着音乐唱一唱,乐曲给你什么感受?(ABA三部分 组成)
3.议论问题(可以复听其中片段)
4.介绍作品创作的背景(请见教材分析)5.复听乐曲。要求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找出铃声“叮”出现的规律,并用拍手或其他音响与音乐中的“叮”同步打出,要准确而整齐。
第八单元
理想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长大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本单元的四首音乐作品提供了几个侧面:有科技类《种太阳》;有航运类《小纸船的梦》,有教师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及各行各业的英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他们为祖国,为“四化”流汗,是我们的榜样!你的理想是什么?
2.演唱《种太阳》,并进行编创表演,从该曲调学唱过程中,学习曲调的重复与相似部分,为进
3.在学唱《小纸船的梦》中,顺带学习变音记号——降记号,并在唱结尾句“ ”曲调实践中把它唱准,以加强音乐的色彩变化,营造梦境的氛
4.从聆听的二首歌曲中,进一步巩固演唱形式分类的知识;听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乐句重复次数,并画图形谱。
过程与方法:模唱 聆听 表演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不同职业的人们他们为祖国,为“四化”流汗,我们也应该心系祖国,为祖国做贡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演唱《种太阳》,并进行编创表演,从该曲调学唱过程中,学习曲调的重复与相似部分,为进一步学习重复与模进手法作铺垫。教学重难点:从该曲调学唱过程中,学习曲调的重复与相似部分,为进一步学习重复与模进手法作铺垫。
教 学 过 程 : 表演《种太阳》
1设问:在宇宙的星球中,有几个地球、太阳、月亮?回答是肯定的只有一个。为什么有白天、黑夜;有冬天、夏天?地球的两端北极与南极终年冰雪不化?如果按生物自然的规律,种什么收什么,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能否设想播种一颗太阳,能结出许多太阳来呢?
设问:种出来的太阳,派什么用处?想法?歌曲的含义是什么?34(1)
教师范唱第一乐段(第17小节)曲调,要求学生听出哪一部分(乐节)是相同的,出现几次,并唱出这一部分
(2)学唱第一乐句。
师生共同用4/4拍指挥图式划拍。板书该乐句,师生接唱,学生唱前2小节,教师接后2
(学生)
(老师)
(后
2小节切分节奏不必讲解,让学生在听教师接唱中模仿)(3)
在第一乐句的下方,对齐板书第二乐句:画出前2
(4)(5)(6)5(1)
第五篇: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二学期 六年级音乐科教学教案
第一课 青春放歌(三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演奏的能力。
二、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对歌曲情绪的处理及对个别节奏的掌握。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口风琴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有条件可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三、新授教学:
1、先请同学演唱该曲。
2、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同学演唱所存在的问题:如节奏或情绪等。
3、学习歌曲A:师示范演唱歌曲。B:生跟琴视唱歌曲。C:学生完整演唱歌曲。D:师及时纠正。(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是很必要的。(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应唱的坚定有力、富有感染力。如:“祖国” “家乡” “人民”。(3)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F:处理歌曲的感情 :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4、巩固训练,掌握歌曲 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四、音乐知识
1、二段体A + B
2、三段体A + B + A 或 A + B + C例:《歌唱祖国》 A + B + A
五、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拉起手》 教学目标:
1、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2、能够依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二声部歌曲。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口风琴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拉起手》
1、以聆听前奏导入:《拉起手》是一首颇具时代特点和青春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其歌词非常简洁,鲜明的表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
3、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5、再次聆听范唱,各个声部的学生分别熟悉各自的旋律。
6、学生用口风琴自行学习各自的歌谱:歌曲中出现的连续切分节奏必须让学生掌握准确。
7、各声部分别吹奏各自的旋律,之后针对吹奏中所存在的问题,师生进行交流、解决。
8、合奏歌曲,依然注意声部间音量的和谐,提醒学生用控制气息的方法来控制音量;其二,带着感情吹奏。
9、为歌曲画上换气记号,继续学习有规律、有气息支持的演唱。
10、各声部完整清唱歌曲旋律,注意保持正确的演唱方法。
11、完整合唱歌曲旋律。
12、带入歌词完整演唱: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
三、律动表现歌曲从以下节奏中选出适合歌曲情绪的节奏,用拍手、捻指、跺脚等形式为歌曲伴奏: 1、2/4 x| x 0 || 2、2/4 x|x
四、课堂小结
五、结束课堂
-| x-||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飞来的花掰》 教学目标:
1、能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认真聆听两首欣赏歌曲,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教学重点:从歌曲的学习中能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教学难点:旋律中的大跳音程要唱准。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环节聆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体会歌中的情感。
三、学唱新歌
1、初次聆听作品
2、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要求:从同学的朗读中再次感受作品的情绪。
3、带领学生用“MU”哼唱旋律,老师用手势引导学生,注意旋律线的走向及歌曲中大跳的音程演唱。
4、随琴轻声视唱旋律。
5、在边唱中找出自己感觉较难的地方,师生通过交流讨论一起解决。
6、学生完整清唱歌曲。
7、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8、歌曲处理:注意从情感的启发,渲染去体会作品所赋予的感情。
四、拓展活动:
1、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为教师规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另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 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
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4、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
5、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6、学生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变化。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7、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
五、课堂小结:主要以老师小结为主。
六、结束课堂
第二课 亚洲弦歌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并能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3、聆听印度歌曲《摇篮曲》和科威特歌曲《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
4、了解一些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这些乐器的音色。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歌曲中改变正常重音的节拍。
2、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第一课时
一、请学生帮老师来寄信,由此引出课题《邮递马车》,(多媒体课件展示很久以前的邮递马车图片,了解邮递马车。)二.模唱练习:(传“信”游戏,为学唱歌曲作铺垫)跟琴模唱要求分男女声接唱,表现马车奔驰向前的情景。三.歌曲教学:
(一)听听说说:
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邮递马车》,说说感受,试着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师简介歌曲:这首由日本著名作曲家古关裕而写的歌谣情绪欢快。在期待着好消息的牧场年轻人听来,每天来一趟的邮递马车的马蹄声是多么清脆悦耳,于是充满希望的嘹亮歌声油然 而起。歌曲中“啦啦啦”的衬词段落活泼、快乐、象年轻人跳动着的心那样起伏不停。这首歌在日本已传唱三十年,从七十年代起就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二):利用白板听听动动。
再次播放歌曲《邮递马车》,让生跟着老师随音乐拍节奏律动
(三)听听唱唱:
1.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重点引导学生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2.指导学生用‘LU’来跟琴哼唱旋律,然后指导学生模唱歌曲,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加强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3.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即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的教唱)4.指导学生完整地跟琴声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
1.让学生说说怎么来演唱好歌曲,哪些地方需怎样地处理演唱?
2.让学生结合歌曲的情绪,理解年轻人远离家乡盼望看到亲人来信的心情,从情感启发学生唱好歌曲。
3、如:指导学生简单分乐段,然后区分用怎么样的声音及速度演唱比较合适?请学生开展讨论,得出答案。
4、指导学生能音准、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5、引导学生跟着录音伴奏唱一唱。
6、指导学生分两组,一组选用适合的打击小乐器表现马蹄声响,并随音乐按节奏敲击伴奏,一组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邮递马车》
二、欣赏印度歌曲《摇篮曲》
1、初听,感受印度歌曲特有的风格。
2、简介印度歌曲的特点:歌舞在印度电影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每部影片都穿插绚丽多姿、优美动听的歌舞场面。电影《两亩地》反映了印度贫苦农民的生活遭遇。印度音乐是建立在印度独特的、与西欧古典音乐不同的音乐要素基础上。
3、复听,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几个部分?
4、再次聆听,对比每部分有什么区别。
5、完整聆听,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做几个带有印度风格的动作。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欣赏科威特音乐《运动会开幕曲》
1、以聆听前奏导入。
2、播放乐曲录音。
3、问:乐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讨论并回答问题。
5、这首乐曲具有哪个国家民族音乐风格?
二、聆听亚洲民间器乐曲片段
1、师介绍这几首乐曲片段背景及其风格特点。《拉贾斯坦民间音乐》是印度北方的著名民间音乐,多表现思念家乡亲人的情绪及勇敢顽强的精神。
2、播放乐曲。
3、问:音乐的风格特点。
4、师生小结。
第三课 Do Re Mi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歌曲的快乐。
2、在学唱简谱和歌词的过程中认识七个音符,并能准确演唱歌曲尽量背唱歌曲。教学重点:体验并表现学唱七个音符和歌曲的快乐。教学难点:唱准简谱中有升号和降号的音。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由1、2、3、4、5、6、7七个音符进行发声练习。
二、观看美国影片《音乐之声》中《Do Re Mi》歌曲的视频
(一)简介音乐剧《音乐之声》:有一部曾获得过奥斯卡奖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性格活泼、美丽善良,喜欢唱歌,会弹吉它。应聘到一位退役的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每次家庭老师都会被他们气走,玛丽亚是他们的第十二位老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Re、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玛丽亚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得到慈母般的温暖。《Do Re 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二)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视频初听歌曲
1、设问:我们来看看玛利亚是怎样教这些孩子们学会唱歌的?(每个音符都有一个小故事)
2、师:恩,玛利亚真厉害,把枯燥的七个音符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让这些调皮不爱学习的孩子在游戏和歌声中很快学会唱这七个音符了,我们想不想也跟着玛利亚用这个有趣的方法一起来学一学?
3、观看视频,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哼唱。
(三)学唱歌曲《Do Re Mi》
1、学生自己视唱简谱。
2、教师领唱,学生跟琴视唱简谱。
3、教师提醒注意附点节奏及变化音的音准,教师分句教学进行简谱范唱,学生跟琴模唱练习。
4、全体跟琴唱简谱。
5、教师范唱歌词。
6、教师领唱,学生跟琴学唱歌词,注意音高、音准、节奏。
7、学生填入歌词完整地演唱。
8、富有弹性的演唱。学生跟音乐唱一遍,再跟伴奏音乐唱一遍。(注意表现歌曲感情
9、脱离歌谱,看“Do Re Mi Fa So La Ti”表进行集体背唱。
(四)表现歌曲《Do Re Mi》
1、分组合作表现歌曲:(1)全体分为七个小组,分别演唱“Do、Re、Mi、Fa、So、La、Ti”七句歌词,最后一句全体唱。(唱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进行评价和鼓励)
(2)请一排七人合作演唱歌曲(横排、竖排各请一组)。
(3)边听音乐边教师临时指定,每人一句演唱,最后一句集体完成演唱。
(4)小组互评
2、个人演唱歌曲
(1)分别请两位同学(一男一女)进行个人演唱。(2)师生评价。
3、集体演唱
(五)再次观赏电影片断,聆听完整的歌曲《Do Re Mi》并进行集体演唱
(六)课堂小结:玛利亚把每个音的唱名编成不同的故事教给孩子们,使音乐学习变得活泼有趣。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将“多、来、咪、发、梭、拉、梯”这个音阶深深地印在脑中。由于将音名编成故事来学,使得学习音乐变得轻松、愉快了。谢谢玛利亚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一首简单好听又好学的歌。
第四课 黄河之滨 教学目标:
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曲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及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学习歌曲 听赏乐曲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看过《铁道游击队》这部影片吗?能说说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做影片的简单介绍
聆听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边听边想: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听歌曲,用笔在书上划分部分,并做记录
学习歌曲
再次听范唱,学生在心里跟着唱 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歌曲
放录音,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地学习老师巡逻指导唱得不好的地方 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录音演唱歌曲 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歌曲分析与处理
歌曲的第一、三乐段歌词和旋律基本上相同,演唱时要注意把握民歌的风格,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较深的气息演唱。歌曲第二段要用弹性的声音和充沛的感情来演唱,其中“就像钢刀插入敌人的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最能表现中国人民爱憎分明的感情。分角色演唱:请学生给歌曲设计演唱形式,按自己设计的方式来演唱,四至八人合作。
第二课时
师生问好:大家听过山西的秧歌吗?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根据山西祁太秧歌改编的女声合唱曲。它以叙事的口吻及风趣幽默的音乐风格,表现了山西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面貌。
让学生初听歌曲,边听边想: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部分)
分析:第一段歌词为第一部分,第二、三段歌词为第二部分,第四段歌词为第三部分。第一、三部分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结束部分有所区别。这两部分的旋律基本上保留了原民歌的原始素材,但改编者给它配上了合唱。第二部分旋律,在原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变化。
学生与老师一起欣赏分析
欣赏《小放驴》是一首在河北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体裁属于河北吹歌。初听:边听边想:乐曲表现了什么?
分析:乐曲的主体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它豪爽奔放,歌唱性很强。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形式
复听,学生跟着想象
小结
第三课时
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板胡独奏曲《大起板》。《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曲子”中的《小调大起板》改编而成的板胡独奏曲,《大起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将河南人民那种热情奔放、豪爽粗旷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请学生边听边想,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分析:乐曲的第一个段落带有河南曲子的典型特征:使用了常用的典型音调,具有敲锣打鼓的节奏特点,采用对答呼应及句幅逐步增大的方式。从音乐情绪上看,它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奔放的。乐曲的第二段落与第一个段落形成明显的对比。它频繁地变换节奏,采用跳动的节奏,在调性上进行对比,从而造成一种欢快、跳跃的音乐情绪。乐曲的第三段落音区移高、速度加快,重现了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分析乐曲
复听
第五课 火车印象 教学目标:
一、能对以“火车”为题的音乐作品产生学习兴趣,乐于进一步体会音乐作品风格上的差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火车极其他现代交通工具的印象。
二、能够在学习运用歌曲中表情记号的基础上,以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火车来了》。记住并能解释什么是变拍子。
三、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和《太平洋123》,能够感受,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并能以语言或者动作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二.欣赏乐曲,让学生充分体会乐曲的力度、速度、旋律、音色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民歌《火车来了》
——背景: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将铁路修建到边疆——新疆,是一件大喜事。它大大地加强了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新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歌曲表达了新疆各族人民以兴高采烈的心情欢迎火车开进新疆的场景和对党的歌颂,正如歌词所说的:“共产党带来好时光,幸福日子万年长”。
——学习歌曲,先听范唱,边听边想:乐曲是几拍子的?你听得出乐曲带有新疆风格吗? ——学生听歌曲,思考问题 ——学习歌词
——学生自由地学习歌词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学习旋律,跟着老师的琴来演唱旋律 ——反复演唱
——学生自己分四人小组演唱旋律 ——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来演唱旋律 ——学习歌曲,词曲结合
——轻轻地和老师一起学习歌曲,词曲结合,跟着老师的琴把三段歌词结合起来演唱 ——跟着磁带伴奏演唱歌曲 ——处理歌曲:让学生划出强弱记号 ——听录音,学生模仿歌曲中的强弱 ——问:歌曲的强弱代表什么呢? ——代表火车渐渐远去 ——学生跟琴模仿 ——小结 ——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巴西的音乐作品《凯皮拉的小火车》。
——简介:是巴西作曲家创作的,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巴西铃鼓、响葫芦、卡巴萨等,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借鉴巴赫风格,以管弦乐的这种形式,创作了这首乐曲。
——欣赏乐曲,边听边想:你对乐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乐曲是否把你带上了穿越山野的一次火车旅行?你是否注意了音乐的节奏和音响?
——学生边听边想,听完后四人小组讨论 ——师提问,生发挥
——你知道什么是“凯皮拉”吗?这首乐曲的风格有哪些与众不同?你知道它是哪国文化的作品?
——学生学习后回答老师
——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巴西吗?(出示世界地图)——学生找
——作曲家是在哪一年创作的这部作品?巴西当时的情况怎样?作曲家使用了哪些方法表现了巴西农场的小火车?(学生通过自己准备的资料回答老师)
——你可以边听边唱音乐中的旋律吗?(学生与老师一起跟着旋律哼一哼)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因乘火车而快乐的,还是因沉重劳动而忧伤的?为什么?农场的人喜欢火车吗?
——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通过再次地欣赏,进行讨论
——音乐中有哪些节奏令你感觉十分独特?与你听过的美洲、非洲、欧洲的音乐节奏、美国的流行音乐有相同之处吗?
——这首作品,作曲家真是描写火车运行和火车乘坐人的心情的吗? ——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再次讨论 ——小结 ——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师生问好
——复习歌曲《火车来了》 ——欣赏《太平洋231》
——简单介绍作者:奥涅格,瑞士作曲家。音乐具有强烈的个性,他的创作手法和音乐语言大胆而自由,在和声色彩上受法国先锋派的影响,在流派上属于新古典主义。他认为自己“既不是多调性派、无调性派、也不是十二音技法派”。
——音乐作品分析:
管弦乐《太平洋231》是奥涅格于1923年创作的交响三部曲中的第一部,1924年5月8日首演于巴黎歌剧院,听众反映强烈,被称作是20世纪20年代现代派的最新作品。“太平洋231”是当时蒸汽机车中一种先进的大型火车头,因其每边共有以2+3+1组合而成的6个车轮而得名。奥涅格特别钟爱火车头,他曾说:“如同别人爱马一样,我始终热爱火车头。对我来说火车头简直是有生命的„„”
——初听,边听边想:你通过欣赏,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再听,边听边想:你能把乐曲中的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写出来吗? ——你能根据火车的速度把节奏排一排顺序吗? ——复听,对三部写火车的作品进行比较
——你乘坐过火车吗?说一说你第一次坐火车的印象。把你搜集到的有关火车的音乐、诗歌、舞蹈、图片、照片和模型介绍给大家。
——小结 ——师生再见
第六课 美妙的音乐 教学目标:
一、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愿意参与这首歌的编创活动。
二、喜欢聆听、演唱本课的三首歌曲,乐于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愿意参加班级音乐会的活动。
三、聆听《致音乐》和《美妙的琴声》,关注歌曲的内容、旋律、伴奏及结构形式,能够记住其主要的旋律。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演唱歌曲,体会军营歌曲的气势
2、听赏国外著名作曲家的歌曲,感受古典乐的韵味。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1、师生问好
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一二三四歌》
3、介绍作者: 臧云飞,作曲家。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创作歌曲有《珠穆朗玛》、《当兵的人》、《一二三四歌》、《女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军队歌曲。
4、听范唱,边听边想: 你能听着歌曲,想想部队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歌曲的情绪怎样?(学生听,然后举手发言)学习歌曲,再听歌曲,边听边在心里跟着歌曲哼一哼旋律。
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请大家跟着录音轻声地演唱,老师纠正不对的地方 指导:(唱到高音的时候,请同学们用假声来演唱)请大家跟着歌曲的伴奏,大声地用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5、分小组,最多不超过八个人排练歌曲,要求:声音圆润,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情绪,要求加上动作。
6、小结 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浪漫派作曲家—舒伯特。
二、1、介绍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父亲是教师,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808年开始,在维也纳皇家教堂唱诗班任歌童并开始学习作曲。1813年,在其父亲任教的学校任音乐老师,同时从事作曲。1818年辞去教师职务,专心从事作曲。因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一度依赖友人资助为生。后来,曾在宫廷任教几年。1828年,因伤寒病逝世。
2、介绍《致音乐》的由来:19世纪初,德国诗人肖贝尔写了一首《致音乐》的诗。这首诗的第一段内容,阐述了音乐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赶走了心中的忧郁乃至生活给自己的打击。这段诗的内容,与法国作家罗兰的体验是那样的一致。他说:“当我生病的时候,莫扎特悦耳的音调,好象情人似的,在枕畔看护我„„”当舒伯特读到这首诗后,对起颇感兴趣,于是谱写了《致音乐》这首艺术歌曲。
三、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边听边带着老师对作者与歌曲的介绍展开想象,你想到了什么?
2、学习旋律,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旋律唱一唱,学生自己唱旋律。
3、学习歌词
4、请同学们用朗读诗歌的声音来有感情地把歌词朗读一次
5、词曲结合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跟着录音机边听边在心里面演唱歌曲 请同学们用轻轻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老师指导唱得不对的地方
用悠扬、动听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6、学生自由组合,对本歌曲进行展示 展示评价
7、小结 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一、师生问好
1、今天的音乐课是非常轻松的一节音乐课,因为我想带大家去欣赏一首非常幽默的乐曲,这首乐曲不仅有钢琴独奏的版本还有女高音演唱的版本。
2、是什么呢?你听听:播放《幽默曲》
这是非常著名的乐曲,我们今天欣赏的是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以歌唱的形式来命名的名字叫《美妙的音乐》
二、介绍作者:
1、捷克作曲家,自幼接触民间音乐,初步学会演奏小提琴和管风琴。代表作品有:《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等。
2、音乐分析:
幽默曲是一种风趣、愉悦的小型器乐曲。这种乐曲以节奏鲜明、旋律短小为特色,旋律的歌唱性较强。
3、再听: 本歌曲分为几段? 学生听,分为三段 分段欣赏,第一段:
本段运用了什么节奏型最多?(附点节奏最多)
4、第二段:
本段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带人们进入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之中)
5、第三段: 和第一段有区别吗? 再完整地欣赏全曲。第七课 行花街
教材版本: 《走进音乐世界》第一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活动了解广东人民过年的风俗民情,体验行花街愉悦的情感,初步激发学生热爱广东地域音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歌唱与器乐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趣味性的唱游和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唱会、唱好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用少量方言、用美好的声音演唱歌曲《行花街》,并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 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行花街》。教学难点: 学习广东方言、体验音乐风格。教学过程:
一、唱游导入
以广州童谣《点虫虫》作为背景音乐,进行唱游活动。
【教学设想:通过广州童谣的唱游活动,激发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兴趣,初步感受广州音乐的风格。】
二、感知歌曲情绪
1、聆听音乐,观看花市,初步感受《行花街》的音乐情绪
【教学设想:让学生在视频欣赏中,走进广州的花市,切身感受逛花市的喜悦。】
2、老师范唱全曲,进一步体验歌曲
【教学设想:通过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演绎风格。】
3、欣赏全曲,做律动
【教学设想:通过老师带做动作,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歌曲的风格及表现内容。】
三、体验广东方言的韵味
1、在对比教学活动中体验广东方言及旋律的特点
(1)年仨晚,行花街<年三十晚、逛花市>(2)妈妈笑,爸爸喜<妈妈笑,爸爸高兴>(3)睇唔晒<看不完>(4)拣唔晒<选不完> 【教学设想:以“手偶”载体,通过师生的游戏互动,解决歌曲中的广东方言,并运用语调的高低特点带动学习旋律。】
2、听全曲,辨方言
3、小结:这是一首由广州话和普通话结合起来演唱的具有广州地方特色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做“行花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
【教学设想:在学好歌曲方言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表现形式。】
四、通过模唱,初步演唱歌曲第一段
学生跟老师模唱,初步学会演唱歌曲第一段
【教学设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老师带唱的方式教会学生演唱歌曲。】
五、感受歌曲音乐风格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广东音乐的灵魂乐器——高音二胡
2、听高音二胡演奏歌曲《行花街》,感受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
3、随伴奏,哼唱第一段旋律
【教学设想: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并与已学的知识构建实践的桥梁。】
六、在音乐活动中进一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段
1、分句教学,进一步唱准音,唱好音色
(1)“年仨晚,行花街”
(个别演唱、问答式演唱、加双响筒伴奏)
(2)“黄花大呀,红花鲜,千朵万朵,睇唔晒”
(观看花的视频)(加动作、加釵)
(3)“迎春花放,满街排”(加动作,加双响筒伴奏)
(4)“这朵红花鲜,那朵黄花大”(学生对唱、加动作、加鼓)
2、全曲进行歌表演
【教学设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认知规律,让学生自主掌握歌曲的演唱。】
七、自主学唱歌曲第二段
1、听歌曲第二段
2、老师带读歌词
3、跟钢琴,唱第二段
【教学设想:在歌曲第一段学习的基础上,以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歌曲第二段的演唱。】
八、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1、跟钢琴,唱全曲
2、综合表演,唱全曲
【教学设想:整体演唱歌曲,在表演唱中,让学生更进一步综合表现歌曲。】
九、创设情境演唱全曲
学生分角色,模拟表演逛花市的情景
【教学设想:为学生创设广州花市的情境,让学生在综合展示的同时,体验逛花市的喜悦。】
结束语:让我们记住今天的课堂,记住广州的花市,别忘了有空的时候,一定要来广州“行花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