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3 21:5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醉花阴》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醉花阴》教学实录》。

第一篇:《醉花阴》教学实录

《醉花阴》教案 教学目标:

a、使学生明白朗读诗词要用情感驾御节奏。

b、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从一字一句入手,慢慢品析。c、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及重点:

a、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从一字一句入手,慢慢品析。

b、鼓励学生鉴赏过程中大胆地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猜测性解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师: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吗

生:(部分)李清照!

师:对,其实对联当中呢,给了我们很多的提示信息。对联中提到的金石录呢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而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师:对联当中还提到了一个人物后主,即李后主,南唐后主李煜

师: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是说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本单元选取的课文都是宋词,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苏东坡,辛弃疾,柳永的词作,对于婉约派和豪放派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李清照的生平以及写这首词的背景。(点击课件).师:这是一篇文学作品,上课前我一直在思考,对于文学作品,我们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真正的把握了 我想,当我们的心和作者的心隔离千年却依然以同一个频率跳动的时候,当他们歌哭于斯的时候,我们同样欢欣或者悲伤,我们才真正走进了这篇文学作品.下面我试着朗读一遍这篇课文的《醉花阴》,请大家认真听.(师范读,语速快而豪放)

师:我发现我读的太快了 师:读得快慢叫做节奏

师:我们读词的时候一定要读出节奏.(板书:读出节奏)那下面我找一位同学试着读出节奏来。

生读,节奏放慢.师:读得很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师:我这里有一个视频,,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醉花阴》朗诵视频.师:这位老师读得非常的好,他读得好的地方不仅在他读得非常的有节奏,而且他读得还非常的有感情,能够表达本词的意蕴.师:因此我们说,读词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板书:读出感情)

师:这首词是李清照独守闺中思念远方的丈夫而作的一首相思的词,一首情歌.词中哪个字体现了对丈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呢 生:愁

师:(板书:愁)薄雾浓云愁永昼,作者开篇写愁,可是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了,少有才力的李清照如何去表现愁呢 况且,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人写愁,而且都是写愁高手

师:前面我们提到的李后主他有两句写愁的名句。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杜甫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秦观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师:大家看,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落红,愁是有 数量的

师:李煜说,愁像一江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绵绵不尽的春江之水;秦观说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仅有数量,还有深度.有如此众多的写愁高手站在李清照的面前,李清照如何写愁才可以在文学史中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她是如何写愁思的

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看一下李清照的愁,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到底她的愁延续了多长时间。

师:(板书:永昼)永昼的意思是漫长的一天。如果仅仅是一天时间,这场相思就被记录到文学史中的话,李清照未免有些矫情了,仅仅是白天思念吗 晚上如果安然入睡,这场相思可以不朽吗?当然不是,词中还有哪一个字也能够体现出李清照的愁延续的时间 呢?

生:半夜凉初透的半夜

师:(板书:半夜)现在我们知道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从12小时到24小时,从日出到日落,从月升到月下,充其量,情歌唱到天亮.其实还有还有一个更长的时间的词来表明的,那就是 佳节又重阳的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丈夫离家至少一年了.师:毛泽东先生在《采桑子·重阳》里说'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是 登高怀远亲人团聚的日子.师:本是夫妻团聚之时,无奈望穿秋水不见伊人身影,女主人公的愁苦之情着实浓重.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李清照写愁,不仅秀出了心理体验,而且还写出了切肤感受,这一点异于他人.她的切肤感受从词中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生:凉,写出了她的心凉.师:凉的是什么呢 天阶夜色凉如水,清秋的天气是凉的;身旁的玉枕纱厨是凉的;女主人公的身体肌肤是凉的.凉后还加了一个字 透

师:那叫透心凉,一个透字,言其程度由表及里,都凉,天凉,身凉,更重要的是心地凄凉.清代的陈廷焯曾评论此词'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闷,元人往往宗之',无一字不秀雅,说出了诗歌鉴赏中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从一字一句处入手,慢慢来品析.因为诗歌是最凝练的艺术,我们要想把握她,不仅要从宏观上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还要从微观上深入肌理,有时通过一个句子可以把握全篇,甚至有时通过一个字的解读,一首诗歌境界全开.希望以后同学们读诗词时注意到这一点.好,对于词的上片的学习就到此为止。

作业:李清照可谓是写愁的高手,通览李清照的词,“愁”是其主旨,是贯穿词的主要线索。大家结合我们今天学的以及以前学的李清照的词,进行概括,对比。

第二篇:醉花阴范文

教案之九

醉 花 阴

李 清 照

【三维目标 】

1.从创作和生活两个密切相关的方面了解李清照;

2.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词中的意象。

【学习重点 】

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学习难点 】

领悟词中的意象 【学习方法】

颂读、体会 【教学步骤 】

导入新课

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宋代有位女词人却以憔悴的“黄花”自指,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李清照)。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一道新奇的光芒。她的词婉丽清畅、精美绝伦,是词中之精品,很值得一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早期的词作《醉花阴》。(板书课题)

《醉花阴》属于“闺怨”题材,因此,读这首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之夫赵明诚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才出仕,游宦在外,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

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

三 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南渡前:内容: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

南渡: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前期代表作:《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

后期代表作:《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

四、整体把握

1、释题

醉花阴,词牌名。双调五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

2、朗读体味

同学们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注意停顿。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3、小结

《醉花阴》是一首小令。李清照的词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情与景的交互相融。而且,她非常善于摘取个人生活当中极富情味的画面来写作,很有生活气息,情真意切。这首词也同样如此。请大家先仔细地阅读全词,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能用四字短语把它概括出来?

上片

重阳思亲

(板书“重阳思亲”)

下片

饮酒赏菊

(板书“饮酒赏菊”)

五、课文分析

1、“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屋里。“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异地的亲人。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六、作业背诵全词完成课后第二题

七、板书设计

醉花阴

李清照

重阳思亲

永昼

半夜 饮酒赏菊

黄昏

黄花

第三篇:醉花阴教学反思

李清照的两首词,一首是《醉花阴》,另外一首是《声声慢》,这是我登上讲台后讲的第一堂课。应该说,讲的还是比较顺利的,我想这与自己课前的充分准备十分不开的。首先我是将这两首词,自己认认真真的好好研究了一下,能够有感情的背诵这两首词;其次我参考了很多比较优秀的教案,从中对自己没有能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对自己的读法进行了纠正,以及其他知识环节进行了补充;第三,在把正式的教案拿给指导老师看之前,我与小组同学进行了磋商,让他们对我的教案提意见和建议,自己修改。然后才拿给指导老师看;教案通过之后,我开始了一遍又一遍的演习,直到自己能够完全熟识上面的每一个环节,无论哪个方面在正式上课前我都能说出个甲乙丙丁出来。《醉花阴》我用的是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适机点拨法;《声声慢》我采用的是小组讨论法。在正式的课堂中,整个课堂进行的循序有进,我想这与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教学机智十分不开的。在课堂是,可能是讲课紧张吧,我对“佳节又重阳”的“又”字,“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永”字分析掉了,后来等到第一个课时结束的时候,我才想起来,于是我巧妙的安排,做了一个调整,加入了一个课堂质疑环节,结果如想象当中一样,没有一个人有疑问,所以我只好自己问了。也就正好,把自己讲漏掉的两个知识点又补充了进去,第三个方面,我想谈谈,这次教学重点一个发现。那就是无论自己准备的多么的充分,有可能还是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者事情发,学生的思维是非常的活跃的。因而,我们应该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或许比我们单纯上自己讲给学生的更多。刚刚说到了,对于那个教学质疑的环节,虽然没有同学课堂提问,但是课下还是有学生给我出“难题”了。她问道:“老师,我在有些参考书上看到的“佳节又重阳”是说的中秋节后又重阳节,这个又到底是什么含义呢?”幸亏自己当时灵机一动,才说出这样的话:“当然也可以那样理解。但是你想想,哪种理解更好,哪种理解更能够体现此人清照的那种思念丈夫的愁苦?”当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后来我又下来查找资料,了解到“佳节”的出处就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且在很多的诗词作品中,佳节指代重阳节的比指代中秋节的多,因此后来我又给问我学生的问题补充了这个答案。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必须。另外呢,《声声慢》呢,我上的是一节讨论课,其中有两个地方让我发现了学生的智慧。针对上片我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乍暖还寒”好还是“乍寒还冷”好,我自己设计的答案呢,主要是围绕这个天气的变化来答的,结果学生们经过讨论分析得出不仅有天气的变化这一层,而且还从南渡前后此人的情感角度来思考,真的是很出乎我的意料,这比我仅仅简单的从一个方面来思考更加的全面、合理。在下片当中,我提的这样一个问题,也同样遭到这种待遇,就是针对“大雁”这种意象的理解,我设计的答案主要是大雁是一种候鸟,能够南来北往,而词人清照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不能够回到家乡。从而表现出对国破家亡的一种感慨。我的学生们不仅结合词人的身世谈到了我说的这个方面,还运用典故“鸿雁传书”来说这只大雁就是以前为自己和丈夫传书的大雁,从而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深深怀念之情。这也是初次登上三尺讲台我的一些感悟:课前充分准备;课中灵活多变;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将课堂还给学生。我想只要我做到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遇到再多的困难,我也会处理的很好。这就是我对这堂课的反思!醉花阴教学反思

(二)昨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李清照的《醉花阴》,教完之后得在导入和诵读这两个环节作了一点思考。

一、导入与新授环节要紧密结合《醉花阴》是李清照南渡以前的作品,主要写对丈夫的思念,词的主旨不难理解。我设计用邓丽君演唱的李清照词《一剪梅》导入,试图带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进入词作的赏析。随着音乐的响起,我把《一剪梅》词的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对词的内容很感兴趣,甚至有个别学生跟着一起小声哼唱。学生们沉浸在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这个情境的设置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接下来我让学生说说她们了解的李清照,学生回答出李清照的词分前后期,两个时期的词风是不一样的,应该说学生在她们知识的范围内能答道这些也是很不错的,我于是对李清照的前后期词风进行了总结,围绕她的人生经历讲了很多,等到进入本课学习时原本营造的相思氛围已经一扫而空了。回过头来看,我想在导入之后就直接引入李清照爱情词及她早期的人生经历,进入本课的学习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因为本课属于前期词作,内容上并不复杂,后期凄惨的人生经历、背景不介绍对本课也没有影响,这些课后还可以再补充。导入的作用一般是为了引入新课,好的导入能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一堂好课必然会有一个精彩的导入,有了好的导入还必须和后面的环节紧密联系,不然就会失掉作用。

二、诵读的作用及策略古诗词的学习离不开诵读,诵读对学生在理解诗词感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堂课我都会留一定的实际让学生诵读,往往只是请一两位同学起来示范或听名家朗诵,这样效果不是很理想。在今天课上我想能否尝试用诵读带动内容的讲解呢?于是我让学生先自由朗读,学生不是很投入。于是我请一位同学范读,读完之后我请其他同学点评,再让点评的同学自己示范,努力读出其中的哀怨和悲伤。其中有学生点评的较好,如“半夜凉初透”句,“凉”字稍重一些,后面“初透”轻缓似轻轻带过却给人一种凉意。“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停顿时间要相对长一些,读出一种不忍面对的孤独,但又不得不面对的无奈之情。经过几个回合的点评和范读,学生对词的感情有了比较好的把握,齐读时有了情感,再也没有人笑了。我看到在互评互读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度比以往单个人读教师点评要高出许多。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多读,对作品读的多了,读出了自己的情感理解能力自然会提高。古人说“好书不厌百回读”,此言得之。

第四篇: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朱巷中学 查广超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以及个人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2、疏通词意,理清思路,通过意象和意境把握作品情感。

3、品味诗词的语言美、情感美,有感情诵读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

分析意象,感知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⑴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作品。⑵播放示范朗诵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词的情感和节奏(3))学生比赛诵读、齐读,加深感受。

2、情境教学法:

通过联系生活展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来加深学生对词 的理解。

3、问答法:

通过师生的问答互动,引导学生完成词的学习,培养学生思考 和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元代伊士珍《琅嬛记》记载故事导入

二、知识积累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多写离情别绪,反映少女、少妇优越闲适的生活和相思的情怀

闲愁、离愁--风格清丽婉转 前期代表作《如梦令》《一剪梅》《浣溪沙》等。

南渡后:因国破家亡夫死,流落异乡,多写故土之思与流离之苦

浓愁、哀愁--风格沉哀凄苦《武陵春》《永遇乐》《鱼家傲》等。

三、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作品,分析作品创作时期,明确情感类型。教师指导诵读,学生深入诵读。

四、合作探究

1、品读意象

意象

情感

薄雾 浓云

------沉闷

压抑

愁绪 瑞脑 金兽

------百无聊赖

玉枕 纱橱(重阳)------孤独 寂寞 相思 酒(重阳 黄昏)

------愁

帘 西风

------愁绪 失望 黄 花

------忧愁

总结:作者通过对生活中不同场景的描绘,表达出了对丈夫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以及由相思而产生的孤独、寂寞及百无聊赖之情。

2、佳句品鉴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瘦”运用了比喻和夸张修辞,生动具体的刻画了人物形象。

2、“瘦”子与首句中的“愁”相呼应,愁是瘦的因,瘦是愁的果。

3、“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集中形象地体现了愁。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五、课堂小结

以李清照其他的词作小结,并播放歌曲《醉花阴》

六、作业设置

使用“秋雨

庭院

树叶

人”四个词语写一段表现愁思的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七、板书设计

醉花阴

一、知人论世

二、意象---意境

薄雾......黄花------相思、孤独寂寞、百无聊赖

八、教学反思

第五篇:《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词作描写的基本内容和传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鉴赏意象,体悟词人感情。3.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酒”“黄花”等意象,体悟词人的感情“愁”。

难点:理解“酒”“黄花”等意象和结合诗句感受词人的情感。+ 主要教法和写法指导:

主要教法:朗读法、赏析法、分组讨论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意象等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提示:以“愁”的母题导入)

中国的古典诗词情深意切、意蕴绵长,以“愁”为母题的诗词比比皆是。崔灏如此说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秦观如此说寂寞之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李煜如此说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如此说生死离别之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相思之愁。

二、初读感知

1.师:(承上),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词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请学生示范朗读课文(一男一女)。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哀伤愁苦之情。教师追问:词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情感呢? 学生回答后明确:愁(薄雾浓云愁永昼。(板书:愁)2.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基调,将词作集体朗读一遍。注意朗读的速度、基调(稍慢、低沉。

三、作者为什么愁呢?

请同学说说你的看法。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引导。

作者介绍,了解其生平,体会其个人遭遇与社会变故对其创作的影响,词风的改变。(知人论世)

说到李清照的相思之愁,不得不提她的丈夫赵明诚。李清照18岁时与赵明诚邂逅并且喜结连理,才子配佳人,两人恩爱有加,一同研究诗词和金石。李清照词中的相思之愁的对象,多是她的丈夫赵明诚。今天我们学一首李清照南渡前早期的、表达相思之愁的作品——《醉花阴》。

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赵明诚到仰天山罗汉洞赏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自在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因写这首词赠给赵明诚以解愁绪。

四、《醉花阴》意象的解读和情感的体悟(重点)

1、意象与情感

一个“愁”字贯穿整首词,也就是所谓的词眼。那么,词中哪些意象体现出愁呢?请大家找一找,共同讨论如何体现“愁”的。

(讨论两三分钟,2个人回答)

请一位同学来谈谈她的理解。(预设答案:西风、黄花、酒、暗香、东篱等。适当点拨)

除了这些,还有吗?(同学们认同她的理解吗,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请另外一个谈谈她的理解。

同学们找意象找得很准,理解也很恰当。老师再补充一下,请看幻灯片(显示:词中提到的意象的特征和用意)。

小结:

薄雾、浓云:薄雾淡淡,云霭浓浓。“愁因薄雾起”,这样的阴天使人低迷忧郁,愁绪满怀。

酒:麻木神经,或助兴,或消愁。酒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文学中的意象也是丰富多彩。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学多的关于“酒”的诗句:

别时,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醉一场;

喜时,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欣喜若狂;

感怀时,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人生苦短; 孤独时,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忧愁时,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消愁不成反添愁。李清照喜欢饮酒,借酒消愁,“沉醉不知归路”“浓睡不消残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然而愁那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愁上加愁。酒,对李清照而言,似乎已经附带一种化不开的愁绪。东篱:指菊花圃,赏菊是重阳节的一个习俗。这里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一个人重阳赏菊,孤独排山倒海而来,独坐东篱愁绪飞。

西风:暗含凄冷萧瑟之意。(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黄花:菊花,有高洁、隐逸的象征,是重阳节的时令花,赏菊是重阳的习俗,然而,一个人孤独赏菊时,菊花,勾起人的相思,只会愁上加愁。李白“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白居易“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李清照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无人陪伴的重阳节,菊花,终究是伤感之花。而李清照词的黄花又有特殊的意味,她是以瘦小的黄花比喻瘦削的自己呢。

2、时间词、重点词与情感

(提示:凉、透、瘦)

这种愁,通过特殊意象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愁,还在特殊的时间里变得更加的浓烈!重阳节,独自一人赏菊,怎么能不觉得时间漫长、日子乏味呢?!愁,涌上心头。

这样的“愁”达到了什么程度呢?(凉、透、瘦)凉,既是天气带来的体凉,也是孤独寂寞思念之痛带来的心凉,这里用了一语双关的修辞。这种愁,凉彻心扉,一个“透”字,点出了词人过度思念丈夫的沉重的愁和无法解相思的无奈之情。

“瘦”,有这样的诗句: “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词人们以花草树木自喻,形容身形消瘦、神态憔悴,李清照更添一笔,以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自己比黄花还瘦削,神态更加憔悴,可谓巧夺天工。

李清照在自己的词中多次写到相思成愁、因愁而“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也因这出名的诗句被称为“李三瘦”。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写相思瘦的诗句不胜枚举,大家能想起哪些? 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温庭筠“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南空子》),王实甫“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西厢记》),他们写的“相思瘦”功力不凡,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整首词,“愁”是感情基调,词人在词中是通过这些体现的: 意象:薄雾、浓云、酒、东篱、暗香、黄花、西风 时间词:永昼、佳节、重阳、半夜、黄昏后 重点词:凉、透、瘦

这也算是鉴赏诗词感情的一种方法。

五、《醉花阴》整体情感感悟

通过感悟意象,解析关键词语对“愁”的助兴作用,我们把视野投放在整首词中,去感悟一个整体环境中,词人整体的“愁”。

薄雾淡淡、云霭浓浓的阴天,正是重阳佳节,让我觉得心中格外惆怅,根本无法打发这样的无聊时光啊,我一个人静静地看着金兽中不断焚烧消减的瑞脑,百无聊赖度日如年。去赏菊吧,虽然很烦闷,但是这样的重阳习俗,我还是要耐着性子去完成,沾染了一身的菊花香,黄昏后才回到房里。西风萧瑟,不断地挑动着门帘,如此凄凉,不要说离别不苦啊,我简直比菊圃里的黄花还要瘦削,还要憔悴。

许许多多的意象营造出一个凄凉的环境,这样特定的环境塑造的是一个多愁善感、相思成愁、憔悴瘦削的女子。如此惹人怜惜。

(齐读)通过深入感悟之后,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这首忧伤而优美的词,《醉花阴》。

六、探究赏析(讨论)

你最喜欢《醉花阴》的哪一句?请谈谈你的看法。

(5分钟时间。然后请同学起来发表观点。加以评价。2个人。)预设:如果学生提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他赏析完后,教师补充:《嫏嬛记》的故事,“只三句绝佳”,是千古名句。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解读意象的方式,仿佛遇见一个在闺阁中思念丈夫、度日如年的女子,感悟她从内而外绵长浓厚的相思之愁,让我们对李清照又有了深刻的理解。课后时间多积累一些李清照的“愁”的诗句,同学互相交流。

八、作业

1、背诵《醉花阴》

2、《醉花阴》塑造了一个在重阳佳节独自赏菊、相思成愁的女子形象,请你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把这首词的内容改写成散文片段。

3、预习《声声慢》体味到李清照晚年的别样心境。

下载《醉花阴》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醉花阴》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醉花阴》教学设计 【学情与教材分析】 1、本次教学为安徽省教坛新星评比考核,学生都是此前教者不了解的,这给教学增加了难度。但可以将学生定位在稍高的水准层次上,因为淮南......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以及个人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2、疏通词意,理清思路,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 3、把握词人的思想......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张文波 一、导入 大家还记得我们初一时候学习的李清照的《如梦令》吗?还会背吗?齐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牡丹江市第五高级中学 王艳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安徽省桐城二中 占淑红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李清照、赵明诚情投意合、琴瑟和谐,怎奈明诚宦游在外,清照独守空闺,在佳节又至,人却天各一方之际,清照借词抒......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 刘晓武 【设计思想】 1. 文本维度。 这首词被安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宋词单元。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语言富有张力。 《醉花阴》弥漫着......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一、本课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1、基础知识:①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以及个人生活遭遇和创作。 ②疏通词意,理清思路。 2、基本技能:通过意象和营造的意境体会词人的......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2、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4、分析词中的意象。教学重点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