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19雾在哪里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时间:2019-05-13 21:5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语文上19雾在哪里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语文上19雾在哪里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第一篇:二年级语文上19雾在哪里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19雾在哪里教案反思作

业题(部编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19雾在哪里

【教学要求】

.正确认读“淘、雾”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等8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海岸”等词语;正确书写“不论、散步、消失”等词语。

2.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新偏旁同字框。

2.正确书写“于、论”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况。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认读“淘、雾”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等8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海岸”等词语;正确书写“不论、散步、消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教具准备

教学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出示1)关于雾的谚语(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出示2)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23雾在哪里)

二、识字解词

.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出示3)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出示4)

lùn

àn

qiè

jiǔ

sàn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论、岸、散”,整体认读音节“于、屋”。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出示5)

淘气顽皮于是变暗海岸散步甚至

桥梁街道房屋消失不久不论

小老师领读指导,齐读。理解、记忆。

“甚至、消失”,重点指导正音。

②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3)读好长句子:(出示6)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

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出示7)

“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

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8)出示生字田字格:于

.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讠”加“仑”是“论”;“山”加“厂”加“干”是“岸”,“氵”加“肖”是“消”。

(2)换一换:“到”减“刂”换“尸”就是“屋”。

(3)减一减:“宇”减“宀”是“于”。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久、步”并讲述:(板书:久步)

(出示9)“久、步”的田字格。

“久”:独体字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夊”

“步”:注意上面是个“止”,不要写成“上”,下面不是“少”,比“少”少右边的一点。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出示9)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板书设计】

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

藏起了

课外作业新设计

.抄写本课会写字,各四个。

2.搜集一下表示天气的谚语。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尸()()()

攵()()()

答案:

.略。

2.(1)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2)云绞云雨淋淋(3)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4)天有铁砧云地下雨淋淋(5)直雷雨小横雷雨大。

3.尸(屋)(层)(居)

攵(散)(放)(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2.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

教具准备

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10)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11)出示:

淘气的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还是

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出示12)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

“无论

、还是

。”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

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6自然段。

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板书:甚至)

5.学习8、9自然段。

过渡:它又把自己藏了起来,于是,什么都露出来了。

(1)为什么这些景物都露出来了?

(2)(出示13)用“……连同……连同……”造句。

三、练习说话

.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出示14)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拓展延伸积累词句。

.(出示15)了解雾的形成,观看。

2.(出示16)朗读《庐山的云雾》

(让我们再去读读这篇,去感受一下云遮雾罩的庐山的美丽。)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庐山的云雾。

课外作业新设计

.用“无论……还是……都……”

2.在你的眼里,雾是什么?

3.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的语气。

答案: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都要按时上学。

2.例如:雾像仙境一样,富有诗情画意。

3.略。

【板书设计】

雾在哪里

淘气

顽皮

笼罩山川、树林、学校

【课后反思】

短暂的四十分钟的教学时间使得教师们对“长文短教”这个名词不再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许多“华而不实”的课,课堂形式五花八门,气氛热热闹闹,实则是走过场,将学生对语言的潜心体会,对文字的推敲,运用语言的机会统统抹杀。我想:我在上《雾在哪里》一课时,许多方面的训练都能追求“实而有效”,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施教下来,效果不错。

一、朗读训练力求扎扎实实

语文学习“以读为本”,“读中体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更是重要,这对于理解语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培养,逐渐掌握朗读的技巧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课中,我把“雾”说的五句话作为朗读的重点,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雾”的淘气,充分利用个别学生示范读来感染其他学生,再读时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淘气”的特点。另外,很多时间都花在朗读课文上,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和习惯,在熟读基础上理解,与文本间的交流更为密切。

二、语言训练力求扎扎实实

引导学生找课文中语言来说,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说话,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并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培养了语感。而根据图片仿照课文,展开想像练习说话,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环节,因为有图片,学生有话可说,因为前面有句式训练的铺垫,学生语言表达也很流畅,连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了说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少数学生的课堂,学生们学得更积极、主动了。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

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屋、散、消”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板书设计

雾在哪里淘气、顽皮

藏起了

资料包

精彩片段

一、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听录音,要求:

(1)认真听录音,注意听朗诵者朗读时标点的停顿;

(2)给课文分段,标出段序。

(3)思考:

A、雾是怎样淘气的?它把什么藏了起来?

B、用横线划出雾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雾把东x藏起后出现的情况。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点评并正音。

3.雾把什么藏起来了?

二、精读课文,理解体会:

师引入:雾真得很淘气,它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东西都藏了起来。下面我们就来度读课文,看谁能读出雾的淘气?

生:同桌分角色读课文第1、2自然段,通过朗读表现出雾的淘气。

师:指名分节分角色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师引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男、女生比赛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出示填空:

淘气的雾把

藏了起来。于是。

生:淘气的雾把太阳藏了起来。于是,海水、船只还有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淘气的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呢?结果又会怎样呢?

师:读课文4自然段,看看雾把什么藏了起来。

生:淘气的雾把天空连同太阳藏了起来。于是,四周变暗了,天空和太阳都看不见了。

师:读课文6自然段,看看雾把什么藏了起来。

生:淘气的雾把海岸藏了起来。于是,把一切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师引入:雾真是太淘气了,它居然把那么多的东西都藏了起来。假如雾把自己藏起来又会怎样呢?

生:读课文7、8自然段。

师:分组交流:雾把自己藏起后怎样呢?

淘气的雾把自己藏了起来。于是,周围的一切都看到了。

师:展开想像,说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生:按照句式,展开想象说话:

淘气的雾把

藏了起来。于是。

练习:

一、把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从前有一片雾(w),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2.街(j)道连同房屋和桥梁(l),都露出来了。

二、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àn

sàn

.我喜欢到

边去。

jiǔjiǔ

2.的香水味

没有消失。

三、仿照句子写句子。

.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不见了。

2.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四、课文整体梳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主要讲了

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有一天它飞到

,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都藏了起来;又来到

,把海岸和城市藏了起来;最后他躲在 把

藏了起来。

五、重点段落品析。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lù

lòu)出来了。路上走着行(hángxíng)人,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不正确的划去。

2.给的最后一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3.选文共有

自然段,其中第

自然段讲的是雾把自己藏起来后,、、、、街道、房屋、桥梁都露出来了。

六、写一写。

请用几句话,形容一下你的一位好友。

答案

一、1.ù

áo

án

2.iē

iáng

二、1.河岸

散步

2.屋里

久久

三、1.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你都要专心学习。

2.妈妈买的西瓜又大又圆。

四、雾

海上

岸边

城市

上空

自己

五、1.lù

háng

2.?。

3.二

天空

太阳

海岸

城市

六、示例:我的好朋友小静性格活泼、热情开朗、喜欢运动、旅行,有一副乐于助人的好心肠。

第二篇:19.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雾在哪里》教案及反思

【清茶老师微信号1712560591】加微信永久更新教学资料

19、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雾、淘、顽”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等8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教学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雾(大雾)(雾气)淘(淘米)(淘气)顽(顽劣)(顽皮)于(于是)(终于)暗(暗中)(暗处)岸(上岸)(海岸)街(大街)(上街)梁(房梁)(上梁)甚(甚至)(甚于)至(至今)(至于)躲(躲藏)(躲避)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 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清茶老师微信号1712560591】加微信永久更新教学资料

藏的了。

借助拼音,自读词语。(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4、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出示:淘气的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 还是 都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清茶老师微信号1712560591】加微信永久更新教学资料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于、论、岸、屋”等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19雾在哪里

淘气 顽皮 笼罩山川、树林、学校

课后反思:

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因此,我在设计时全文围绕雾“淘气”“藏”来设计。抓住雾“淘 气”,雾把什么“藏”了起来等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填空,三次填空看起来内容相同,其实所填的内 容是不同的,每一个内容都紧扣教材。(淘气的雾把 了起来。于是,藏。)学生通过填空发现原来雾每把一样东西藏起,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他们会边填空,边想象,这样通过填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另外,在生字教学上,因为“藏”是重点,它贯穿全文,教学时我作 了重点指导。其他的生字我都采用了随文识字,通过学生的发现来说识记方法。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最后在总结时让学生边看板书,边用对比的形式进行总结。最后让学生明白了雾中、雾后会出现 两种不同的景象。

当然,本课还存在很多不足:容量大,对关键的词语理解不深,对写字的指导不到位,有蜻蜓点水之意。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指导仍是关键,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重视。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上4曹冲称象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4曹冲称象教案反思作业

题(部编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曹冲称象

【教学要求】

.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具准备

.教学。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小石块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1)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2)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出示3自学要求)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出示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课文讲了 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

2.朗读课文:(出示5)

(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

(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三.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出示6)

zhù

zuòchènɡɡǎn

zhàn

rán

suì

chuán

cáochēnɡ

yuán

yìlùn

zhònɡliànɡkǎn

ɡē

xiàn

zhǐ

议论

线

.指名领读,正音。注意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别。

“柱、秤、称、站、船、重、止、然”是翘舌音,“做、岁、曹”是平舌音。“然、站、杆、论、砍、线”是前鼻音。“称、秤、重、量”是后鼻音,“论”是边音。

2.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官员们都想出什么办法?(出示7)

(有的说造一杆大秤称)

2.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出示8)

(曹冲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先把大象赶到船上,记下船吃水的位置,再把大象赶下船,装上石头,到原来的位置,然后称石头就行了。)

3.结果怎样?

按照曹冲的办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曹冲称象办法的句子。

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出示9)出示生字:“柱、杆、做、站、然、底、秤、岁、船”。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

(1)加一加:“木+主”是“柱”。“木”加“干”是“杆”。“立”加“占”是“站”,“亻”加“故”是“做”。

(2)换一换:“低”换掉“亻”加“广”是“底”,“沿”换掉“氵”加“舟”是“船”。

(3)(出示10)猜谜语:“山下有夕阳”就是“岁”。“平衡的禾木”是“秤”。

3.师重点指导“然、底”。(板书:然底)

(出示11)出示“然、底”田字格。

“然”上部左右两个长方形,紧紧靠在一起,“犬”改捺为点,整个字呈上收下放状。

“底”字,横不要写得过长,撇都要写成长斜撇,广字旁的上点在横画中间的上方。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反馈检查。

.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的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课外作业新设计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禾()()()

灬()()()

2.抄写本课会写的字。

3.文中有几种称象的方法,哪种最好?

答案:

.禾(种)(秧)(稼)

灬(然)(黑)(燕)

2.略。

3.文中有两种称象的方法。一种是造一杆大秤称。曹冲的方法是把象赶到船上称。

曹冲的方法最好,最管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3.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具准备

.教学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小石块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柱子做秤杆站出来果然七岁上船曹冲议论

砍倒重量官员为止一条线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请学生讲一讲故事大概,其他同学补充。

4.继续学习《4曹冲称象》。(板书:4曹冲称象)

二、分步细读,重点感悟

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出示12大象图片)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指名朗读

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

(出示13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3)激发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出示14)

大象的身子像

大象的身子还像。

腿像

腿还像。

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3.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

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4.学习第4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教师出示“……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

(出示15图文)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图。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

(板书: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

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5.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微笑着”“果然”这两个词的语气。

三、升华认识,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它的重量,小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呢?

2.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今天又学了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有的同学还知道比利时的小英雄撒尿浇灭导火索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想了什么办法解决呢?还有什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说出来吧,大家帮你想办法,好吗?

学生提问题,其他同学解决问题。

四、完成课后第3题(出示16课后第3题)

.自由朗读句子,再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正确的语气

2.说说每组的后一个句子好在哪里?

(后一个比前一个句子更具体、生动。)

五、拓展延伸,总结提高。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

(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课外作业新设计

.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1)…才…

(2)…到底…

3.练习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方法。

答案:

.略。

2.(1)…才…我的弟弟今年才两岁。

(2)…到底…你到底去还是不去呢?

3.略。

【板书设计】

4曹冲称象

官员们造大秤

曹冲: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

【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我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曹冲称象》为学习材料,创设了一个个生动的学习情境。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内容进行对比,即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的对比。课文第4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用实物道具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注意指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再……然后……”,描述称象的过程,为复述课文作准备。在总结板书时指出曹冲不是神童,他的办法是想出来的。他认真听别人的议论,从中受到启发。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结尾处我安排了拓展课文这一环节,我想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我说:“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一名学生兴奋地站起来,提出了他的新方法:一块石头一般有几百斤重,甚至上千斤。曹冲用石头称象,结果的误差是比较大的。而且石头需要士兵们一块一块地抬到船上,再一块一块地称,真辛苦!我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一名士兵的体重只有一百多斤,用士兵代替石头称,误差要小得多。士兵们跑到船上去,不费吹灰之力。最后,只要每个士兵称出自己的体重,全部加起来,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了。这样称不是更快更容易吗?

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也要多给予学生掌声与喝彩,少责难与批评,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且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曹冲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

.开火车;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二)学生质疑。

(它有多重?……)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

[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出示:

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7.试着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8.师生接读:

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

师:看船身(生读)

师:就沿着水面(生读)

师:再把大象(生读)

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

师:然后(生读)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出示: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准备,指名二生填。试背,指明一生背,会背的背。

[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9.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

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

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

(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一生读。

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

出示: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

1、从上到下。

2、公正的。

3、不断地。

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降低理解难度,体会“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

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

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

(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资料包

精彩片段

《曹冲称象》第4自然段时本文的重难点,为突破它,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对,官员们提的两个办法都不好,曹操不同意。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

师: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生:

师:这四句话里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在哪儿画线?用投影片演示。

生:在船舷上画线。

师:在船舷的什么地方画线?再仔细读这一句。

生: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

师:在这儿画线就是沿着水画画线。

(“沿着”的意思比较抽象,老师却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接着,老师用“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后接着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装石头”“最后怎么知道大象有多重呢”等问题,诱导学生读懂曹冲说的四句话中的二、三、四句,并分别板书“上岸”“装石头”“下沉到画线”“称石头”“石头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在此基础上,老师又用一组模拟物让学生演示曹冲说的办法。

师:请同学们一边读这四句话一边想:你怎样用这些东西把曹冲说的这个办法做给大家看。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课文里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把“大象”称一称,看石头和“大象”是不是同样重。好吗?

生:好!

〔这是教学上的幅射,把课堂上的兴趣引向课外。〕

师: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是用四句话说清楚的。这四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说,连起来说明了一件事。

现在我们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说话。请你们分别用“关”、“洒”、“扫”说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

生: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曹冲简介:

曹冲(196年-208年),字仓舒,曹操之子。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2.曹操简介:

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迎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练习: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ránhòu

zhànlì

suìyuè

zhù

zi

dàodǐ

二、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舟——

——

木——

——

三、比一比,再组词。

liáng()

chóng()

děi()

liàng()

zhòng()

dé()

四、用适当的量词填空。

大象

线

大树

柱子

石头

五、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

六、课文整体梳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大象又_____又_____,身子像__________,腿像四根________。

2、官员们一边一边:“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七、重点段落品析。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下沉-——()重——()

3.表示曹冲称象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八、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试着写出一个描写大象的句子。

答案

一、然后站立岁月柱子到底

二、船艘

杆树

三、丈量

重复

非得

重量

沉重

得到

四、头艘杆堵

条棵

五、4123

六、1.高大堵墙

柱子

2.看议论

七、1.,?2.上升轻3.先再然后4.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八、大象的身体很高大,像一堵墙,一对又大又软的耳朵,像一把扇子。大象有一个长鼻子,能卷能伸,像管子似的,大象有四条粗壮的腿,像四根柱子。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上21狐假虎威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21狐假虎威教案反思作

业题(部编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21狐假虎威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教具准备

教学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成语故事《狐假虎威》。齐读课题,板书课题。(板书:22狐假虎威)

2.狐狸是一种狡猾多疑的小动物,而老虎凶猛高大,是百兽之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出示1)狐狸及老虎图片

二、识字解词

.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出示2)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出3)

shíwùyǎn

yémìnɡzhǎoshénhuó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神”,后鼻音“命”整体认读音节“食、物、爷”。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出示4)

寻找

扑过去

眼珠一转

扯着嗓子

违抗

一趟

纳闷

受骗

借威风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5)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借着 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6)

出示生字田字格:食

.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人”加“良”是“食”;“牛”加“勿”是“物”,“父”加“卩”是“爷”,“氵”加“舌”就是“活”。

(2)换一换:“伸”减“亻”换“礻”就是“神”。“很”减“彳”换“目”就是“眼”。

(3)猜谜语:“见面都要磕个头。”是“命”,“瓜熟蒂落”就是“爪”。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眼、命、神”并讲述:(板书:眼命神)

(出示7):“眼、命、神”田字格

“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目”,不要写成“日”。

“命”:上下结构,下部是“叩”,是“卩”不是“阝”。

“神”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礻”不是“衤”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出示8):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狐狸和老虎两只小动物,了解了它们之间的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

.看拼音,写词语。

shíwù

shénqìhuóxiàn

mìnɡlìnɡ

zhuǎzi

()()()()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礻()()()

父()()()

3.把《狐假虎威》的故事讲个别人听。

答案:

.食

气活

2.略。

3.礻(神)(祝)(福)

父(爷)(爸)(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具准备

图片、狐狸和老虎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头饰展示,设置悬念

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相遇,会发生什么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了解初读效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指名读第1自然段(出示9)

.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觉得老虎和狐狸谁厉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说一说原因。(板书:窜

扑逮)

2.指导朗读:在读狐狸话时要读出害怕和紧张,而在读老虎的话时要读出凶猛的气势。

(二)感悟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习第2~7自然段)

.自读课文第2—7自然段,用笔划出狐狸说的话。

2.(出示10)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出示第一次说的话“你敢吃我?”指名读,质疑:狐狸说这句话时有什么动作?

“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做做动作,狐狸为什么要这样做?(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学生再次读书理解“扯”字的意思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骨碌一转”、“扯”等词语来读好狐狸的话。

3.出示第二次说话。

(出示11)“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想象:狐狸说这句话时的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这时老虎怎样?(被蒙住了)“蒙”什么意思?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它相信狐狸的话吗?以怎样的语气说话才能把老虎给蒙住?

感悟“半信半疑”(板书:半信半疑)

4.(出示12)出示第三次说话“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做一做,演一演,指导学生得意地读一读这句话,感受狐狸的狡猾。

(三)读演结合体会寓意(读演第8、9自然段)(出示13)

.自读课文,圈出描写狐狸、老虎和百兽不同表现的词语。

2.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板书:大摇大摆

摇头摆尾神气活现)

3.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板书:东张西望)

4.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

5.再读课文第8、9自然段,选自己喜欢的动物演一演。

指名表演

采访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想什么?

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想什么?

(四)总结回顾领悟中心

.(出示14)齐读“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四﹑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你想对课文中的谁说些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而后总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课外作业新设计

.课下搜集一些成语故事。

2.说一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3.课下演一演这个故事。

答案:

.快马加鞭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

井底之蛙

望洋兴叹

愚公移山

2.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3.略。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窜(狐狸图)

扑逮(老虎图)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这样的课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哪儿?又该如何突破?想了又想,觉得还是该回归“原始地带”——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一、查一查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要让儿童真正理解语言,除了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还得让学生做一做。本文中有好多词语的意思,学生是一知半解的。如“假、蒙、窜……”我一直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应养成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因为查字典能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插上翅膀。”因此在课上,我让学生独自查了“假、扯”的意思,并选出符合文意的正确解释。

二、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狐假虎威》是篇声情并茂的,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教学课文的第7、8自然段时,我学着于永正老师请5位学生分别戴上了老虎、狐狸、小鹿、兔子和野猪的头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当导演。学生把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三、说一说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二年级语文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学生表演7-8小节时,我让台下的学生当导演,说一说: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小鹿、兔子和野猪应在什么地方?采访了小鹿,问它究竟为什么跑?害怕谁?还采访了老虎,问它东张西望什么?

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虎告诉我:它在看看小动物们是不是真的怕老虎。小鹿告诉我,它其实不怕狐狸,最怕的是老虎。学生的回答对于寓意的理解已经势如破竹。

资料包

精彩片段

师:狐是指?

生:狐狸。

师:虎是指?

生:老虎。

师: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一下狐狸和老虎吗?

生:狐狸很狡猾。

生:老虎很粗暴。

师:读读这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是怎样的?

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书的习惯真好,有很多生字朋友,我把它拿出来:

百兽 寻找 骨碌一转 扯着嗓子 窜过去 走一趟 违抗 蒙住 纳闷 受骗 爪

最后一个字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zhǎo,组个词:张牙舞爪,课文中在哪句话中,请你读一遍。

学生齐读。

开火车读。

师:生字没问题了,现在谁愿意单独给大家读一遍课文?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生:我知道狐狸骗了老虎。

师:现在你知道“狐假虎威”的假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借。

师:你从哪知道的?

生:课文中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是借的意思。

师:你真会读书。

生齐读。

师:是的,假在这里就是借的意思,板书:借。那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呢?读读课文,找出来。

生读。

师:谁愿意把你划出来的读一读,读给大家听。

生读:为什么?……老虎一愣……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师:你读得都是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前面有补充吗?

生读。

师出示对话。

师:读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看看哪里能读出狐狸的狡猾?

生:眼珠子骨碌一转。

师:做一下这个动作。

生:你敢吃我。

师:说出来。

生读。

师:板书:扯,看这个字,你觉得怎样是扯?

生:大声地喊。

师:那你来扯着嗓子喊一喊。

生读。

师:想想当时的情景,谁来试试。

生:你敢吃我?

师: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师:老虎心里在想什么?

生:他感觉狐狸又是在骗它。

生:他会想,狐狸为什么说不敢吃它。

师:因为我是――

生:大老虎。

生:狐狸拿老天爷骗它。

师:一起读读这句话:老天爷……

生齐读。

师:谁厉害?

生:老虎。

师:谁比老虎更厉害?

生:老天爷。

师:那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生读。

师:带着表情,带着动作,读得好。这时候老虎被蒙住了

而且,狐狸做了动作――

生:摇摇尾巴。

师:做做动作。晃晃身子。

师:你是什么感觉。

生:像有个尾巴。

师:舒服吗?

师:自由吗?

生:自由。

生:高兴。

生:在想鬼点子的感觉。

师:此时此刻,你觉得狐狸现在在想什么?

生:我快要成功了。

师:这时候狐狸是什么样的语气。

生读。

师:真好,用一个词语,是什么样的语气?

生:威风。

生读。

师:更威风,还会怎样地说?

生:大胆。

生读。

师:刚才,大家把狐狸和老虎的话读得非常有滋味,谁来分角色读。

分角色读。

同桌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他们向深处走去,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生:神气活现。

师:老虎呢?

生: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师:看图。

师:怎样算神气活现。

师:当百兽们看到狐狸走来,是什么样的?

生齐读。

师:呀,一只大老虎,你们怎么这样读?

生:因为没有想到老虎跟着狐狸。

师:再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每一个有思想的孩子,都有话对狐狸和老虎说,你想对谁说?

生:我想对狐狸太狡猾了。

生:我想对老虎说,老虎你被骗了。

生:我想对老虎说,老天爷怎么会派这么小的动物来派管你们百兽的呢?

生:我想对老虎说:狐狸说它是老天爷派来的,你就相信了?

生:我想对狐狸说,我也要有像狐狸一样的智慧。

师:的确很聪明,但聪明一定要用在好处上。

说课案

一、说教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二、说学生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三、说教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灯、拖拽、擦除等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四、说学法

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深意。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

教育。

六、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七、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地走出家门。看,这是谁?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二)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学习第一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的威猛?(理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指导朗读。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们这么读,让我感到狐狸未必被老虎逮到。再读——齐读。

2.学习第2—5自然段。

教师导入: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

⑴指名分角色读2—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多媒体出示课文}

集体讨论:

①“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狐狸在想什么呢?

②“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

③“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

④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一愣、松开了爪子)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

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课文。

【多媒体出示课文,抓住对狐狸的说话语气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狐狸面对老虎其实是胆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质的狡猾。】

3.学习六至八自然段。

教师导入:接下来狐狸又想出了什么招数,想在老虎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请大家自己读读第6—8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分组讨论: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言)

(3)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子?你读懂了吗?狐狸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表演配音

(四)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导入:百兽是被谁吓跑的?(老虎)从哪里看出是被老虎吓跑的,而不是被狐狸吓跑的?

填空:

原来()是借着()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总结:人们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2.小练笔: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八、说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板书是一节课的缩影,要既简洁,又美观。我撷取故事中的“点睛”之笔进行板书。既有知识的概括,又有方法的提示。

九、教学效果预测

寓言故事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携手进行的一次寓意探索之旅。我希望这节课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对这首寓言的理解和体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经由这样的引导而得以不断前行。相信现代教育手段合理的运用,会在课堂上发挥巨大的作用,使本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ǎ

jià

狐假虎威

放假

2.zhuàn

zhuǎn

骨碌一转

转弯

3.zhāo

cháo

朝前

朝阳

4.xià

恐吓

吓跑

5.zhǎo

zhuǎ

张牙舞爪

爪子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shí

yǎn

jīng

shénlíng

yéye

shēnghuó

三、我会填。

摇()摆()

半()半()

东()西()

神气()()

兴()采()

大()大()

四、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狐假虎威

假:①不真实的;

②借用,利用。

()百兽之王

百:①数目,十个十;

②众多,所有的。

五、将下面的句子按照括号里的提示写具体。

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小鸟叫个不停。(在树枝上在 欢快地)

三、课文整体梳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

借着 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

七、重点段落品析。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老虎受骗()了。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往常——()

纳闷——()

3.读完短文后,你知道是谁把小动物们吓跑的吗?

八、列举来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狐假虎威

答案

一、1.jiǎ

jià

2.zhuàn

zhuǎn

3.cháozhāo

4.hè

xià

5.zhǎo

zhuǎ

二、食物

眼睛

神灵

爷爷

生活

三、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神气活现

兴高采烈

大摇大摆

四、②;②

五、1.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动物。

2.小鸟在树枝上欢快的叫个不停。

六、狐狸

老虎

七、1.zhūpiànjiè

2.平常

疑惑

3.老虎

八、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买椟还珠、掩耳盗铃、滥竽充数、亡羊补牢、鱼目混珠……

第五篇: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19《雾在哪里》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 《雾在哪里》(第一课时:识字教学)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拼读不认识的字。(课前预习:自己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如果课前没有布置预习,课堂上就在这个环节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2.学习13个生字、生词,其中“于、岸、切”和“淘”做到“音、形、义结合,字、词、句联系。”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3.用足够的时间,多种形式在语境中复习巩固生字字音。4.正确书写“于、岸、切、散、步、久”这6个字。

5.教给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猜读认字的方法;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读13个生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

1.雾弟弟今天又偷偷溜下来,他会跑到哪里去玩了呢?齐读课题(指导读出问的语气)。

2.雾是一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两遍,观察“雨”字头。3.你还知道哪些“雨”字家族的成员呢? 老师总结:“雨”字头的字大多与水或天气有关。4.师:生活中,你见过雾吗?欣赏几张图片。出示课件。5.师:雾到底在哪儿呢?我们赶快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拼认生字。

1.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把自然段都标好了吗?

2.出示自读提示:小声地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生字,学习方法,尝试运用。1.集中学习生字字音。

(1)这些生字新词孩子们刚才读准了吗?出示课件:生词带拼音(1)认识的读一遍,不认识的多拼读 ①自主拼读生字生词,已经认识的读一遍。不认识的多拼读几遍。②同桌两个人,你读我听,我读你听,互相听听,读得对不对?

③都认识了吗?抽3名学生认读每一排,读对了,大家就跟读(难点:甚至)。④我们一起读读。

(2)雾真淘气,把拼音藏起来了,还认识吗?课件:去掉拼音留下生词(自读,男生女生轮读)。

(3)雾真顽皮,它又把熟字宝宝藏起来了,只剩下生字了,还认识吗?课件:去掉熟字只留下生字(自读,抽读跟读 齐读)

注意:以上环节一定要留充足的时间让自己学生拼读,自己认读。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读。个别抽读,同时让学生跟读,目的是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让更多学生参与。

2.学习部分生字字形、感知字义(原则上是:本课既要求认,又要求写的生字)。(1)学习“淘”字,利用形声字猜读,形象理解“淘气”的意思。①师:读了课文,大家知道了雾是个怎样的孩子?课件出示:淘气、顽皮。这两个词语是一组近义词呢,再打招呼。②“淘”观察发现它是什么偏旁?组词。

③淘字家族还有很多成员呢,你来猜猜它们的读音。

小结:看,汉字真神奇,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我们就能大概猜出它的读音和意思 ④我们还可以说又淘气又顽皮的什么? ⑤出示课件:看图用“淘气”说短语。

(2)学习“岸”字,分析字形,感知字义,学习运用。①出示课件:

②出示课件图:这就是海岸,再依次出现:湖岸,江岸,两岸等 ③师:岸,既要认又要写,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④你能用岸组组词吗?或者,先组一个词,再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老师小结:海边的陆地是海岸,湖边我们就说——,河边我们就说——,河的两边我们就说——。

(3)学习“街、梁”,感知字义,引导生活中识字。

①“街”生活中,你见过街这个字吗?(学生先说,老师再出示生活中的图)②“梁”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组词:桥梁、房梁、鼻梁 小结: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我们可以认识很多汉字呢!(4)学习“切”,了解来历,感知字义,尝试运用。①师“切”要认还要写呢,看看它右边有什么?(一把刀)②师:猜猜它的意思和什么有关?

③老师边出示字理图边小结: “切”本来的意思与刀有关,汉字字理与历史悠久!

④两种读音组词:切菜,切水果;一切,亲切

四、多种形式在语境中复习巩固识字字音。1.课件热气球:巩固识字。(1)同桌一起读读生字。

(2)开火车其余生跟读(字一遍,组个词)。

2.生字回归课文,出示文中含生字多的句子中,再现巩固。出示课件,(1)先让学生自己读,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2)逐句抽读,其余生听生字字音是否读准确。(3)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儿歌中趣味巩固,读中大体感知全文内容。

(1)出示课件:儿歌《雾在哪里》,学生自己小声读。(2)师生合作读,边读边击掌,读出节奏。

五、指导书写,写好生字。

1.指导写“于、岸、步、久、切、散”。(“步、久、散”是以前要求认,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写前必须读读字音,分析分析字形,组组词语)课件出示:(1)读准字音(2)组词语(3)选词说话(4)简单指导

①出示课件:“于、岸、步、久”(教师只需一句话即可)注意自己观察写好压线笔。

②提示“步”别写错了。师:这四个字中,有一个字最容易写错,你觉得是哪一个字呀? 师:是呀,“步”字下面可不是“少”字,千万别多加一点哟。2.重点指导书写“散、切”。(1)观察“散、切”

指导要点:注意左右等宽,撇要穿插,(2)师范写,生跟着书空。

(3)师总结写字合体字的观察秘诀:一看胖瘦,二看高矮,三看笔画穿插挪让。3.学生书写这6个生字。生先描一个,再写两个。

一边观察一边写。(师提醒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4.展示作品,师讲解,用红笔修改。5.生修改写得不好的字。

6.写好的同学,自己看屏幕,给每个生字选一个词,抄写在这个生字旁边。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3个生字,还写了6个生字。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 《雾在哪里》 第二课时 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3个生字、生词。(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所以,此环节必须重视,复习方式要多样,学生参与面要广。)

2.把课后思考练习题(包括文中泡泡里的问题)融入课文的学习课程中,一一处理。

(1)完成课后第一题: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2)完成课后第二题:读句子,照例子说一说:雾把什么藏起来了?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3)完成课后第三题:课文说雾“是个又淘气又调皮的孩子”,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4.写好生字“屋、论”;抄写生词,教给学生抄写词语的方法。

﹝说明:以上1—4项是本课保底的语文要素,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些语文要素 就算完成了本节课教学的基本任务。部编教材把本课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要素安排到了课后习题(包括课后横线里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和文中泡泡里﹞ 5.结合第2、3项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要素(包括以前册次和本册前面单元学习过的)系统训练:①学会勾画相关词语、句子;②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③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一切”;④展开想象,照样子仿说句子。6.想象雾淘气、调皮的样子,初步体会课文所蕴含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13个生字、生词,写好生字“屋、论”,抄写生词。

2.读好雾说的话;读句子,照例子说一说:雾把什么藏起来了用“△△”标出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

”勾画出来。

教学难点: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会勾画相关词语、句子。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生词。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19《雾在哪里》。大家都知道,雾孩子喜欢把什么都藏起来。瞧,它把上节课学过的生字的拼音也藏起来了,你们还能认识吗?

1.出示词语:淘气

顽皮

于是

海岸

街道

桥梁

甚至

变暗

躲起来

(1)抽认生字(每排抽一人)全班跟读词。(2)分男女生读词语。2.把词语放回句子中读。

师:再瞧,淘气的雾又把刚才的词语带到句子里了!你还能认识吗? 课件出示文中含生子多的句子:

 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它把大海藏了起来。

 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 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1)同桌一起读读,把字音读准,错了就教教他。(2)指名读词语,同时所有生齐读句子。

二、深入学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复习训练语文要素。

过渡:同学们真棒,字词都读得很准确,句子也很通顺。淘气的雾又把生字词带到课文里去啦,赽打开课本,翻到第86页。

1.自由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看看一共多少个自然段? 生自读课文,然后检查自然段段数。师:雾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2.学习第1自然段。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雾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淘气、顽皮)过度:它怎样淘气的呢?有一天,雾飞到了海上,发生了什么呢? 3.学习第3自然段,教师示范教学生勾画词句。

师:指到课文第三自然段,请听要求: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雾把什么藏起来了?藏起来之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读这一段,边读边想。

(2)老师带领示范勾画。(教师把课本放在多媒体展示台上,边勾画,边指导。)① 齐读第二句,师:雾把什么藏起来了?(指名答)师示范用“△△”在书上标出“大海”。

② 齐读第三句,师:雾把大海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指名答)师示范用“

”在书上勾画。

(3)小结:刚刚老师怎么做的?边说边出示勾画要求:雾把什么藏起来了?用“△△”在课文里标出。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

”在课文里勾画。你们能也像这样勾画出来吗?

(4)生照着屏幕上的,在书中勾画词语,句子。(5)学习雾说话的语气。

① 出示三自然段内容,齐读第一句,你能发现第一句标点有什么特别的吗?(生:雾说的话)

② 师:句子中“我”是指的谁?(生:雾)③ 指导读出说话的语气。

师:雾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又淘气又顽皮)你能读出雾的淘气和顽皮吗?指名读——教读——齐读。(6)指导读好这一自然段。师:这句话读得真棒,这一段能读好吗?自己先练练。齐读。

4.同桌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雾真顽皮,他还把什么藏起来了呢?藏起来之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样的呢?(1)学习第二、三句,合作勾画。

师:请大家指到第四自然段,先听清楚要求。

① 同桌一起,先读读第四自然段;再一起勾画(雾把什么藏起来了?用“△△”标出。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

”勾画出来。你们能也像第三自然段这样勾画出来吗? ② 同桌一起读第四自然段。③ 同桌合作一起勾画。④ 展示学生勾画结果:

先请一人上台展示勾画结果,师:同意吗?点评,请有错的学生重新勾画。(2)指导读好第一句雾说的话。

师:雾又是怎么说的呢?这句话有点长哟,同学们既要读出雾的淘气,还要注意句中的停顿。①学生自己试读。②抽一人读。

③师示范读,听听老师在哪些地方稍作了停顿。师边读边画线,提示需要稍作停顿的地方。

④生试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3)齐读全段。5.独立学习第六自然段。

过渡:接下来,顽皮的雾又来到岸边,它又把什么藏起来了呢?藏起来之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生指到第六自然段,请听要求:

(1)自己小声读第六自然段,读完后用前面的方法自己勾一勾。(雾把什么藏起来了?用“△△”标出。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

”勾画。你们能也像这样勾画出来吗?)

①学生小声自读第六自然段。②生自己勾画。

③展示学生勾画结果,评价,指导,错的学生改正。(2)联系上文理解生词“一切”。

师:雾把海岸和城市藏起来之后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句子第三句: ①齐读。(课件里,文中“一切”词语变红色)

师问:在这个句子里“一切”指的哪些景物什么?自己读读“一切”前面的话,想一想。(指名答)

②小结:哦,这些事物在前面都写了,通过联系上文我们理解了“一切”就是指前面所有、全部的景物。

③回顾以前学的“联系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大禹治水》一课中我们用什么方法理解了“泛滥”一词?(生:联系下文理解词语)

师总结:对了,这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是我常用的好方法。今后同学们在学习中可以经常运用。(3)读好雾说的话。

师:雾真顽皮,把一切都藏起来了,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指名读。(师评)(4)齐读第六自然段。

小结:雾飞到海上,来到岸边,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板书:看不见)

6.部分小结,齐读第3—6自然段。

师:大家齐读第3—6自然段,注意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边读边想象雾都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海岸和城市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7.学习第七自然段,仿照句子说话。

师:淘气的雾现在又有了新的想法啦,我们看看它又想把谁藏起来了?(1)齐读第七自然段。(2)读出雾说话的语气。

出示句子“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你能读出雾的顽皮吗?(3)展开想象,仿照句子说话。

师:看来“雾再也没有可藏的了。”那我们帮帮它吧,它还可能会把谁藏起来呢? ①出示说话要求:

“我要把大山藏起来。”于是,他把

藏了起来,无论是

,还是,都看不见了。

②自己再想想: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看屏幕,用这样的句式说给同桌听。课件出示:

“我要把

藏起来。”于是,他把

藏了起来,无论是

,还是,都看不见了。③指名说,抽2—4人起来说。8.学习第8、9、10自然段。

过渡:雾真淘气,把这么多东西都藏了起来,我们来看看,最后,它把谁藏起来了?(生:自己)

师:我们来看看,雾把自己藏起来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样的呢?

(1)拿起书来,我们一起读读8、9自然段。

(2)师:雾把自己藏起来后,什么都——露出来了。(板书:露出来)(3)师: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儿去了。哦,也就是雾散了。齐读第10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想象说话。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师:雾来到海上,岸边,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最后他把自己——藏了起来,什么都——露出来了。所以在作者眼里他是一个——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2.联系生活,想象说说自己眼中的雾。

师:我们生活中也会经常见到雾。出示图片,边看边想想: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生想象,简单说一说)

四、写字“论、屋”,抄写生词。

师:课文大家学得特别棒,接下来,能把字也写好吗? 1.出示生字“论”、“屋”。(1)齐读。

(2)指导“论”:分析字形,观察找关键笔画(压线笔),左窄右宽。(3)重点指导“屋” 师范一边范写“屋”,一边口头提示,生跟着书空。(4)生在书上描红、写字。2.指导书写生词。

(1)指名用“屋、论”组词,扩词。(2)课件出示课文词语,齐读。出示写词要求:

①看一个词写一个词,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②一个词语的两个字要大小均匀。

③写完一个词,空一格,再写下一个词语。

五、先写完的,自己朗读课文。(弹性环节)

板书设计:

看不见 雾在哪里

淘气 顽皮 露出来

下载二年级语文上19雾在哪里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语文上19雾在哪里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语文上23纸船和风筝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23纸船和风筝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23 纸船和风筝 教学 要求 .学习课文,感受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2.认识“......

    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全文5篇)

    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15大禹治水 【教学要求】 .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教案(合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一单元(课文) 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 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

    雾在哪里教案

    19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字词。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案及反思

    二年级语文教案 1 小蝌蚪找妈妈吗 一、教学目标要求: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1 本文作者运用拟人化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设计的时候围绕中心词“淘气”和“......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1 《雾在哪里》是一则有趣的科普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雾在哪里》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授课教师:刘馨馨 单 位:观山湖区第八小学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