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语文上教案(合集)

时间:2019-05-13 01:3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部编二年级语文上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二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一篇:部编二年级语文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一单元(课文)

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 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

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 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变化。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 3 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戴好头饰来讲台前表演。

4.将打乱顺序的小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卡片排列好并进行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将本课应掌握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解决重、难、疑点。4.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整幅的跨页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 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图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挂图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 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挂图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 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 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 qun,不要错读成 qon。捕:声母 b,不能读成 p(。

裳:读轻声 shang,衣裳(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

象。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在朗读中体会 “甩” 这里是摆动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2 的(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________里有 ________小蝌蚪,大 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 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正确答案:池塘 一群 脑袋 黑灰色 甩着 快活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 “长出了两条后腿” “捕食”“迎上去” 以及鲤鱼妈妈讲 的青蛙特征“四条腿” “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3.指导朗读: 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 “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 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 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 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 ________。

正确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 ________,露着________。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长出后腿 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第三课时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13 画,第 8 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写一 “撇”。龟:共 7 画,下边是“”不是“电”。裳:共 14 画,下边是“衣”不是“”

鼓: 13 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碧: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五、板书设计: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不见了→青蛙(妈妈)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详案

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情分析

学生习惯了看拼音读书,本课没有拼音,可让学生合作学习,熟度课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3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 2.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1)指导读课题。

⒈谁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⒉小蝌蚪干什么?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⒊小蝌蚪找谁?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4、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生: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小蝌蚪的妈妈哪儿去了?„„)

5、初读课文解疑。孩子们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学法: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小蝌蚪找妈妈时都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怎么打听的?用波浪线作记号)

6、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7、看课件: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练习说话:先遇见鲤鱼——然后看见乌龟——最后看见? 2)检查生字。方法:读字音;记字形;组词;用图示法记所有的字;编故事; 3)细读课文。

1、看图:课文写了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

2、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要读出小蝌蚪天真活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态。

3、可是有一天,小蝌蚪忽然发出《寻人启事》:各位小朋友,你们好!你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可我不知自己的妈妈是谁?你能帮帮我吗?

4、你们怎么知道我想妈妈呢?课文上能找到答案吗?(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小蝌蚪想什么,怎么做的?噢,“迎上去”是怎么上去:面对面,用什么语气读?(急切)看谁读的最好。老师扮鲤鱼妈妈,你们扮小蝌蚪读一下。)

5、遇到鲤鱼部分,指导读的语气。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⑴ 小蝌蚪是怎样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急切的语气)

⑵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

⑶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迎”的意思。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6、遇到乌龟部分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高兴、急切的心情)乌龟的语气? ⑴ 小蝌蚪是怎样向乌龟打听妈妈的。

⑵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

⑶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追”的意思。

⑷ 学生讨论:怎样理解鲤鱼阿姨和乌龟的话。把他们俩的话合起来。就是青蛙的特点。抓动词:蹲、披、露、鼓

7、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了。

⑴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心情怎样?用感叹号说一句能表达小蝌蚪心情句子。(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8、读儿歌。小蝌蚪写了一首儿歌呢!

9、唱个歌庆祝一下《小青蛙找家》 活动3【活动】认识青蛙的生长变化。

1、师:老师还不够明白,小蝌蚪是谁啊?他们的妈妈怎么是青蛙呢? 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出示课件,2、填空后总结: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是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2.读最后一段。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34 小蝌蚪找妈妈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34 小蝌蚪找妈妈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 2.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1)指导读课题。

⒈谁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⒉小蝌蚪干什么?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⒊小蝌蚪找谁?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4、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生: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小蝌蚪的妈妈哪儿去了?„„)

5、初读课文解疑。孩子们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学法: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小蝌蚪找妈妈时都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怎么打听的?用波浪线作记号)

6、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7、看课件: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练习说话:先遇见鲤鱼——然后看见乌龟——最后看见? 2)检查生字。方法:读字音;记字形;组词;用图示法记所有的字;编故事; 3)细读课文。

1、看图:课文写了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

2、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要读出小蝌蚪天真活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态。

3、可是有一天,小蝌蚪忽然发出《寻人启事》:各位小朋友,你们好!你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可我不知自己的妈妈是谁?你能帮帮我吗?

4、你们怎么知道我想妈妈呢?课文上能找到答案吗?(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小蝌蚪想什么,怎么做的?噢,“迎上去”是怎么上去:面对面,用什么语气读?(急切)看谁读的最好。老师扮鲤鱼妈妈,你们扮小蝌蚪读一下。)

5、遇到鲤鱼部分,指导读的语气。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⑴ 小蝌蚪是怎样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急切的语气)

⑵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

⑶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迎”的意思。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6、遇到乌龟部分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高兴、急切的心情)乌龟的语气? ⑴ 小蝌蚪是怎样向乌龟打听妈妈的。

⑵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

⑶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追”的意思。

⑷ 学生讨论:怎样理解鲤鱼阿姨和乌龟的话。把他们俩的话合起来。就是青蛙的特点。抓动词:蹲、披、露、鼓

7、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了。

⑴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心情怎样?用感叹号说一句能表达小蝌蚪心情句子。(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8、读儿歌。小蝌蚪写了一首儿歌呢!

9、唱个歌庆祝一下《小青蛙找家》 活动3【活动】认识青蛙的生长变化。

1、师:老师还不够明白,小蝌蚪是谁啊?他们的妈妈怎么是青蛙呢? 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出示课件,2、填空后总结: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是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2.读最后一段。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2.我是什么 学情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水,学生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水的各种形态也有一定的了解,然而他们却很少会去琢磨其中的规律和科学道理。所以,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文的结构,以读为本,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重现学生的生活经验,那么,本篇课文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就浅显易懂了。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变化。教学方法

引导法、情景创设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我会读”中的生字,能读准字音。会写“黑”字。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云、雨、雹子是怎样变化而成的。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一、猜谜导入

(一)猜谜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看看谁最聪明。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云)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中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雨)白色花儿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雪)小珍珠光又亮,噼里啪啦从天降,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雹子)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几样,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师:你们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云、雨、雪、雹子共同的朋友,听老师读课文,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猜“我是什么”。)【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谜游戏”导入课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此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必定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开动脑筋,最终猜出谜底,分析出“我”就是水,并因此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3课文中圈出的字要多读几遍。【设计意图:明确读书要求,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益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齐读本课“我会认”的生字

师:现在,老师要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我们来跟他们打声招呼,大家一起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三)指名读生字

师:同学们一起读读的真棒,现在老师想单独请几位同学来叫一叫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谁敢挑战一下?

(四)交流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读的这么准确,那么能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识字方法吗? 加一加:雨+包=雹禾+家=稼灾器 换一换:澡—躁俺—淹

较难的字:浮、灌(罐,獾)、溉、淹都与水有关,暴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记忆,毁,毁灭。“庄稼”一词中“稼”读轻声。

(五)开火车检测生字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啊,那现在老师要把生字宝宝的拼音小帽去掉,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咱们来开两组小火车,看看哪组的小火车开的最顺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识字方法,积累识字经验,体会识字规律,以小组竞争的开火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六)学生读词语

师:大家的生字记的真牢固。老师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了小伙伴,老师让他们和自己的小伙伴站在一起你们还能读好吗?老师请几位小老师来读一读,如果他读对了,你们要跟读两遍。

三、品读课文

(一)小组接读课文

师:同学们的生词读的真好。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生词放进课文中请你们来读一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是怎样变化的?

【设计意图:阅读以读为本。只有在充分朗的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对新接触的课文有一定的整体感知。】

(二)导读1、2自然。

1.齐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水都可以变成什么?

师: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它还会变呢。谁愿意做小水珠来读一读课文啊?这么多同学都愿意啊,那我们就都是小水珠了。小水珠们,齐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看看我们都能变成什么呀?

2.师:谁来告诉老师,小水珠可以变成什么呀?

汽——云——雨——雹子——雪(老师相机贴图画)师:看,我们大家多会变啊!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多媒体播放水变成汽的动画。

1.师: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你们仔细看,小水珠去哪里了呀?它变成什么了?谁能用书上的句子告诉大家呀?(你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水珠)2.师:小水珠还可以变成云呢,它是怎么变的呢?谁来读一读这几句。(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学生读,师范读。

3.师:谁还愿意变成云呢?(指名读)

师:咱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变成云好不好?(学生齐读)4.师:老师知道,你们还喜欢穿各种颜色的衣服呢。多媒体出示三种颜色的云。师:这是你们的(白衣服),这是你们的(黑衣服),这是你们的(红衣服)。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呢?你喜欢白衣服,那你就来读穿白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欢黑色衣服你就来读穿黑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欢红衣服就来读穿红色衣服的句子,其余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读最后一个句子。明白了吗?现在开始。(学生分读)

师:听完了他们的朗读,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他们什么时候穿白衣服?什么时候穿黑衣服?什么时候穿红衣服?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以课文主人公“水”的身份去朗读课文,使学生更好的感悟课文内容。】 5.指导写字

师:这里还藏着一个生字宝宝呢,这个字怎么读?它是什么结构的字?注意观察,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口”要写的扁长,“竖”要居中,底横最长,底部四点要分布均匀,托住上面的部分。)(二)学习第二个自然段

1.师:学完了第一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水可以变成汽、变成云,那么它还能变成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自然段,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2.师范读。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最好加上动作。(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从读到演,科学地遵循了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利用了儿童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表演能力。】 3.完成填空。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文中的括号里该填什么字吗?

师:他填的是落、打、飘,这几个字是表示什么的?(动作)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能说说理由吗?

(提示:雨有什么特点?雹子有什么特点?雪有什么特点?)

师:哦,这么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有了这么多的变化。我们来看,水可以变成汽,它是靠什么变成汽的?(太阳晒的)汽上升凝聚变成云,云怎样才会变成雨、变成雹子、变成雪呢?想一想。

【设计意图:适当的填空练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四)学习第三个自然段 1.女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雨、雹子、雪落下来,又变成了水。我们水就是这样在自然界里循环变化的。那你们想知道平时水都做些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第三个自然段。老师想请女生来读一读这一段。(女生读的真流利,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好听。)2.老师范读。3.完成填空。

4.男生齐读第三个自然段。(五)学习第4个自然段

师:我们水不仅会变,而且还会做好多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第四个自然段,思考:我们都做过哪些事情呢?(六)学习第5个自然段

四、课文小结

师:今天,我们结识了“水”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天天离不开水,它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而面对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越来越贫乏,面对现在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我们更应该重视如何保护它,这样才能让它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作业设计

1.画一幅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并在这幅画下面写一段话。【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后进行适当的习作练习,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如果你们还想更多地了解水,课后可以继续找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大家一起办个“我的朋友——水”的展览。【设计意图:“生活即课堂”。素质教育除了课堂以外,还需要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课内至课外的延伸,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板书设计 30我是什么

水汽云雹子 雪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2.指导书写8个生字。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

一、复习导入

(一)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复习要求会认的生字。1.齐读要求会认的生字。2.小老师领读生词。(多媒体出示)飘浮灾害机器冲毁池子黑衣服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内容,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二、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chōng

shài

chí

zāi

hài

hēi

qì 冲晒池浮灾害黑器 2.指名读生字。3.全班齐读生字。

4.动脑筋想一想,怎样记住这几个字,把好方法讲给伙伴听。5.交流较难记的生字,老师加以点拨。

【设计意图:抓住儿童识字规律,多形式呈现字词,反复识记。结合本课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识字方法,积累识字经验,体会识字规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一)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2.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

“晒”字第九画是竖弯,不是竖弯钩。“害”字中间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器”字不要忘记中间的一点。

“浮”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孚”。3.学生描红,仿写。

【设计意图:学写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学生口头组词。

5.出示新词卡片,认读新词。漂浮机器冲毁暴躁灌溉电器 毁坏风暴灾害乐器毁灭暴风雪(1)请小老师领读。(2)全班齐读。

(3)用“漂浮”一词造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扩词能力,同时积累更多的词语。】

三、全班齐读课文,巩固所学生字、新词

四、师总结 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2.积累本课好词佳句。3.预习新课。板书设计

30我是什么

shài

zāi

hài

晒浮灾害器

教学反思: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

课文还配有三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设计意图: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读中理解,读中感悟。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课文的韵

律美,去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观察、探索的兴趣。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教学难点: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读通读顺课文,学习1-4节;第二课时,学习第5节,拓展文本。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谈话: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2、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①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 ②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 ③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带着刚才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多读几次。

2、出示词语:旅行降落伞娃娃纷纷山洼观察知识啪炸开蹦着跳着

3、交流反馈, 读准字音。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读完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

2、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学习蒲、苍。指导书写“豆”。

3、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板书: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引读第一节。是啊,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自由读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呢?把她们的办法划出来。

(三)这些办法好在哪儿呢?把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次,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出示课件演示: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理解降落伞。

3、理解“轻轻”、“纷纷”。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在风婆婆的帮助下,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这就是纷纷出发。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4.朗读体会。现在我就是蒲公英妈妈,你们是我的孩子。你们乘着微风纷纷出发,那么你想飞到哪儿生根发芽?(自由回答)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爱、多么勇敢。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高兴呀。现在让我们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五)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课件演示,认识苍耳。

2、你有什么不懂吗?理解“铠甲”: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苍耳坚硬的外壳。

3、师: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六)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么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课件演示。)

3、比较:(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第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4.小结: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5.齐读这节诗歌,也可自由读练习背诵。

四、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什么办法呢?请小朋友们回去后请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去网络、书籍上查找,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纷、经、好、如。你有什么发现?

2、指导书写。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词语,开展各种形式的认读。

2、引读第一节。诗歌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她们有什么办法?

二、学习第五节

1、过渡: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自由朗读第五小节。

1、指导朗读。

三、朗读全诗、选择背诵。

四、课后延伸,激发兴趣。

1、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的方法?(学生交流)

2、出示资料库:

凤仙花、豆、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莲子是靠水传播种子的。

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扬絮、柳絮是被风吹散生根发芽的。

3、我是小作家。(模仿第2、3、4小节编写一首诗)范文:

椰子妈妈有个好办法,她让孩子落在海水里面。漂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家

五、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许许多多高高兴兴进进出出花花绿绿快快乐乐说说笑笑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六、指导书写。

“已、甲、识、娃、洼”。板书: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降落伞 苍耳穿铠甲 豌豆晒太阳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第二单元(识字)

1.《场景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铜、队”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 板:(海边、乡村、公园)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1、学习第四小节:

⑴ 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⑵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

(出示:“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高兴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师: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⑴ 预设学路1:

① 师:(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② 小朋友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卡片:海、鸥、滩、军、舰、帆)

③ 师: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出示图片: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⑵ 预设学路2:

① 师: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师:(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这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考考你。通过了,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稻(禾字旁跟禾苗有关)

自主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师: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小村子美吗?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它。(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自由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赛读)。

⑶ 预设学路3:

① 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你会读这两个词语吗?(出示:石桥、翠竹)并且认识“桥”“翠”。特别注意“桥”的右边是“乔”而不是“交”。② 师: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出示图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

同学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那那些认识的生字宝宝,你能认的出吗(开火车认读,玩摘苹果游戏,检查生字)

四、诵读全文

1、师: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快来读读吧。翻到课本第16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评价)3、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

师: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美景,尽情地读一读。(齐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六、板书设计

《场景歌》

海边乡村公园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词,认读词语

2、出示课文,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二、创境学文,培养语感

1.出示图片,感受美景。教师不由自主状随着学生一起说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小溪,石桥,飞鸟。2.感受美景,导入数量词。

(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师:这些东西美吗?我们再次来欣赏。师口中念念有词: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

(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数量词)。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

3、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

4、我还能说(看谁说的多)

师:“一只海鸥、一群海鸥„„”除了书中的数量词,还能用哪些数量词来形容这些事物。

三:指导书写,练习背诵。

师:读了,说了,同学们的嘴巴越来越灵活了,老师还想检验下同学们字写得好不好,大家有信心吗?

1、(课件出示“园、旗、领、群”等字。)⑴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⑵ 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

⑶ 学生照样子书写。

⑷ 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和结构美。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

4、(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游戏“找朋友”

2、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数量词学的这么好,老师有一首“数量词”歌也不错,想送给你们。大家听听吧„„(出示课件)

一盆花、一杯茶、一棵树、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双鞋、一件衣服。

3、大家想生活中的例子,也学着说说。(视时间灵活处理要作为课内延伸或作业)

4、出示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课件出示)。

5、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小练习)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下面请看作业: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教学反思: 2.树

3.拍手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牢、记”等 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 8个字。

2.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4.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牢、记”等 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 8个字。

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

教学难点: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生词卡片 教学方法: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讨论学习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

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2.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学生齐读。

3.认识“拍手歌”。回忆二年级学过的拍手歌。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

生拍手应和。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1.画一画,找一找。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

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详见“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

最后拓展识字,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部首是“鸟”或“隹”的字。

2.读一读,选一选。

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第二组词语:“牢记、保护、伙伴”。教师可以出示如下练习: 牢记 保护 伙伴

我们要()大自然中的动物。动物是我们的好()。学过的生字大家一定要()。

练习之后再出示“记、己”进行对比,出示“保、伙、伴”三个字,练习组词和用词

语说句子,看谁用得准确。

3.“开火车”认读,巩固识记。用卡片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字,采用开火车、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

加以巩固。再认字的时候,将生字放在词语里,再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里,再结合着理 解句子、结合句子内容说话,将字词句运用整合起来。4.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四)拍手游戏,品读课文

1.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2.同桌拍手互读。

3.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保护动物要牢

记”,体会诗歌的节奏。

(五)整体把握,练习说话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 1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2.学生思考后交流。

3.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

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教学建议”)。

(六)书写“保、伙、伴”

1.观察偏旁,归类书写。出示生字卡片“保、伙、伴”,观察比较,说说写好单人旁

需要注意些什么。

2.观察部件,交流提醒。引导学生观察生字部件中的笔画,说说书写时要特别注意 哪些笔画或部件。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4.师生赏评,练习改进。

(七)拓展小结

1.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

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

有美丽的大自然。

2.拓展延伸: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内容的《拍手歌》,准备在后面的学习中交流。

(八)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拍手歌

我们要爱护动物。

教学反思:

4.田家四季歌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春、夏、秋、冬”4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教学难点:

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四季歌》。激发情感: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来拼一拼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出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秋:拼一拼,记字形:禾加火;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2.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生听课文录音。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

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

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1.跟录音读课文。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3.比赛读。(2小组)

(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6.师生合作读。

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四、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3: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请你读一读:

5、游戏:拍手歌

五、总结: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

五、总结拓展

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

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儿秀了,桑叶儿正肥。夏季里,农事忙,才了蚕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带月光。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黄,身上虽辛苦,心里却安康。冬季里,雪初晴,新做棉衣轻又轻,一年农事了。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课文)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你们在市场,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称东西为了什么?

[出示课件:大象图片]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这节课,我们就坐时光机去古代,看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是怎么想办法称大象的。

[板书课题]

生认读“曹、称”。仔细看这两个字,你怎么记住它们?(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的笔顺: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称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禾,右:尔。)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二)学生回忆识字方法。(师: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呢?)

[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拥有获取知识的本领,也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四人小组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本环节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学互教,认识了不少生字,扫清了学生生字方面的障碍。]

(四)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名当小老师组织大家交流学习经验。

[重视对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与交流,不断扩大识字成果。]

(五)检查生词、生字掌握情况。

过渡: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老师讲得这么精彩,一些词宝宝也要和我们交朋友呢!

1.[演示课件]出示生词,学生看课件自由读生词。

2.[卡片]学生领读生词。

3.提出词语中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交流。

4.测读

5.男女赛读。

6.同桌赛读。

[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巩固生字词,享受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

(六)指导朗读。

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

过渡:经过学习,通过比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这篇课文了。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都读准了吗?

三、辨别字形,学习写字。

1.认真观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3.同桌交换本子写生字。

四、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

1.开火车;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二)学生质疑。

(它有多重?„„)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

[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7.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8.师生接读:

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

师:看船身(生读)

师:就沿着水面(生读)

师:再把大象(生读)

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

师:然后(生读)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出示课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准备,指名二生填。试背,指明一生背,会背的背。

[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9.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

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

(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一生读。

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

出示课件: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

1、从上到下。

2、公正的。

3、不断地。

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降低理解难度,体会“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

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

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

(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四、布置作业。

背诵第4段。

教学反思:

5.红马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其中一个为多音字。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教学重点:

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教学的难点是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教学准备: 生字卡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

1、你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有什么特点?

2、你见过红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故事的题目是——

板书并指名读课题——《红马的故事》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讨论: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情况

A.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B.扩词。

含苞待放 滑稽 自由 一片叶瓣 一只苍蝇 一头牛 一匹马

C.你还能找出这样的词组吗?(一幅画)

三、师生交流。

1、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后延伸:边读书边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小作者的画上画了些什么?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

2、重点师范写以下几个字:故、级、粉、板、事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事”字的横要注意有变化。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我们最喜欢上美术课,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2—13自然段,找出我们喜欢上美术课的理由,并做上记号。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渎课文2—13自然段,想想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我们喜欢上美术课,有哪些理由呢?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如果都读完了互相议一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大家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老师的画画得妙。我是从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中读到的。教师相机板书:老师画得妙

(2)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师画画得妙的句子,读一读。(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A.“他画得真妙啊!一头漫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辫在桌面上。” B.“老师还画漫画: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全走路的椅子。”(4)瞧!老师的画的确画得妙!谁还想读。

(5)读得好!花瓶中的三朵百合各有各的姿势。全班女生一起读。

我听出来了,三朵百合真是很美。你瞧:在三朵百合的后面加上一个小冒号,我们就知道后面的三朵百合各有各的姿势,是不一样。多神奇的小冒号。再读这两个句子,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和这相类似的小冒号。

(6)第2句中小冒号和这个冒号相类似。

(7)你来读读这句。是啊,老师的画真是画得好,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会走路的椅子都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

(8)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恰当地运用冒号?教师着重指出:有的,有的,有的。(9)自由练习。然后指名说句子。

2.我们喜欢上美术课,还有什么理由?(1)老师还讲得好。我是从课文的第4--6自然段中读到的。教师相机板书:老师讲得好。

(2)把老师讲的话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 A.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B.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啦!大家自由读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3)学生自由读句子。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同学们知道了可画的东西真多啊!天上跑的、地下爬的、水里游的都可以画。

多有耐心的老师啊!不会画不要紧,只要动动脑筋,就会把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脑袋里所想到的画下来。

读得好!我和大家来分角色读,看谁读得好。师生读。男女生读。

3.我们喜欢上美术课,还有什么理由?(1)老师还夸同学们的画画得好。

(2)教师相机板书:老师评得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3)根据学生的回答朗读,教师相机出示下面老师的评语:很好!就是要这样画!(4)指导学牛朗读,读出老师此时的喜悦心情。

(5)老师为什么说“我”画的小红马“很好,很好”?(6)学生自由读课文。

(7)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读好第7、10、12自然段,读出我的天真可爱。在读的基础上得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由画画,而且想象既纯朴又丰富大胆,还很有创意。(8)同桌互相练读师生的对话。

(9)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的对话。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和感激;读出“我”的天真可爱和惊喜。

四、小结全文,作业练习

1、我画小红马得了90分,大家真高兴。美术课上老师画得妙,讲得好,评得好,他把他的爱无私地奉献给我们,我们也深深爱着他。板书:爱心

2、作业: ①根据课后第三题冒号的提示,照样子,写两个含有冒号的句子。②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听。

五、板书设计: 红马的故事 老师作画妙 鼓励↓↑佩服敬佩

学生画画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附: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bang mang

tu se

du shi

()

()

()

lao shi

biao zhun

ju zhu()

()

()

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老师走到我的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

2、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三、写话(二选一)

1、我想对课文中的老师说:“。”

2、我也喜欢自由画画,我想画,因为。

教学反思:

6.一封信

7.妈妈睡了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

学情分析: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教学要求: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1、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快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

2、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妈妈的爱。)设计意图: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之后提问“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非常明显是唱到了妈妈,于是又创设了“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的结合点,产生移情效应。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教师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同时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解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读音。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培养自学能力。

2、分类识记生字。(1)、联系生活实际及动作演示识记:闭、眉、呼吸、深沉、均匀、额、乏。(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哄、润、慈祥、熟。(3)、用形义联系法识记:汗。

3、检查认读情况。(课件出示词句。)(1)读句中的生字。(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4、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要写的生字。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2)、指导字格里的八个生字。重点指导:

先:上面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略长,下面的竖弯钩要写得圆润; 闭:门框不能写得太窄; “汗”、“讲”、“响”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且都左窄右宽,其中“讲”字左边的言字旁要比右半部分低;“汗”字的三点水第二点应写的靠左一些,右边起笔要靠近第二点; 弯:第二笔横要略长;

“故”右边是反文而不是折文。(3)、讨论怎么记住这些字。(4)、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字,学生描红。

三、朗读课文,体验感情。

1、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2、学生自由朗读。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说明:这两个句子较长,注意断句的指导。)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睡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去感受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写自己的妈妈在睡着了以后的故事的。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生字,下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读中感悟,体会深情。(1)、出示中心问题:看看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小组同学讨论。(a)很美丽。从“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可以看出。师:(板书:美丽,出示“美丽”一段)自由度这段,看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练读,感悟:“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说明妈妈很爱孩子。

师小结:妈妈爱孩子也是一种美,比外表美更重要。妈妈爱我们,我也爱妈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爱再读这段。生练读。

(b)好慈祥。从嘴角眼角挂着笑意可以看出。睡梦中想要讲故事给孩子,说明妈妈爱孩子。同学们,怎么理解“慈祥”?在你的生活中谁非常慈祥?(板书:慈祥)师:究竟什么是慈祥,大家读了这一段就会知道。(出示这一段)设计意图:“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起来是一个难点。通过分析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微微的笑着、好像睡梦中又想好了一个故事指导学生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来理解“慈祥”。师:妈妈这样慈祥,这样关心孩子,这一段该怎样读? 学生朗读,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c)好累。从“呼吸深沉、均匀”“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说明妈妈睡得香,干了很多活,很累。理解“深沉”、“均匀”。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深沉”;采用表演的方式理解“呼吸均匀”,先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师:想想妈妈会干了那些活? 生回答。

师:是啊!妈妈多累呀!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这一段该怎样读? 生练习朗读。(2)、师: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那么累,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课件:音乐《摇篮曲》。)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4、总结拓展,升华情感。出示插图“母子午睡图”,指导学生观察插图。(a)、你特别想对图中的孩子和妈妈说点什么?(b)、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c)、关于妈妈,你还想写些什么?课下认真观察,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在你的小本本上写一篇关于妈妈的小文章,读给自己的妈妈听。

设计意图: 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语文空间。

5、课外阅读:歌词《疼爱妈妈》。

一颗心融化着酸甜苦辣,一双手每日每夜忙活着家,泪水肚里咽,零钱省着花,一把情一把爱把儿女拉扯大。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替家里操点心,帮妈妈干点啥。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疼爱妈妈就是听妈妈话。

一颗心紧围着春秋冬夏,一双手风里雨里遮挡着家,香的给婆婆,甜的给娃娃,一把情一把爱把日子过成画。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替妈妈操点心,陪妈妈说说话。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疼爱妈妈就是听妈妈话。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我爱做手工

语文园地三

弯弯的眉红润的脸→美丽 妈妈睡了{微微的笑着→慈祥} 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勤劳

第四单元(课文)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教具准备:PPT课件,古诗新唱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喊班级口号:“天天有进步,人人在成长!”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这节课都会有进步。

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

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 生交流。

3、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

学生动脑想办法。

4、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学生齐读“鹳雀楼”。

5、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6、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7、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吗?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 生(齐):登到最顶层!

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8、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利用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教师以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鹳雀楼、高山、夕阳、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使学生对作者、诗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不少学生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在一年级就已经背过。)

2、请会背的同学一起背。

3、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4、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5、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6、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诗描绘的画面。(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画面。)

四、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

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3、读一读前两句来。

4、(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

5、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6、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

五、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学生边听边学着唱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

六、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他意在告诉人们要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同学们,请大家把诗的后两句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当然,诗人王之涣他其实以边塞最为出名,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他的边塞诗《凉州词》。(课件出示)

1、教师简单介绍古诗的背景。

2、教给学生诗的节奏和停顿。

3、学生练读。

4、自由背诵。

其实,王之涣有一首诗也很有名,这是一首送别诗,题为《送别》。出示古诗,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并背诵下来。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背诵这一首古诗,而要把本诗作为一个例子,一个引子,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是展示本领的一个好机会,学生兴趣盎然,高潮又起。)出示: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 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学生群情激昂,背诵熟练而投入。)

七、同学们,你们背得太投入了,把掌声送给自己。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相信大家还能背许多唐诗,将来一定也会写出很多好诗,说不定也会成为一名大诗人呢!最后老师祝大家:学习更上一层楼!

八、学生在充满期待中下课,并喊出班级口号:“我成长我快乐!”(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点明本课中心,而且能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留下无穷韵味,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影响。背诗比赛仅仅是一个展示的过程,要想展示更多的古诗,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功夫必须下在课外,而小结时教师的拓展延伸必会在学生中掀起一股背诵古诗的热潮。)附参考资料

★鹳雀楼,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建在山西永济县(原山西蒲州),前临中条山,下瞰黄河,楼高三层,建成时有鹳雀在上栖息,后被河水冲没,目前正在重建。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他写的有关西部边疆的诗特别有名,其诗用词十分朴实,但意境极为深远。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送别》最著名,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分享: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疑”4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

(一)揭题:理解诗题,知晓诗人。

1、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2、揭题:指课题,齐读。谁知道诗题的意思?

①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

瀑布是冲陡峭的高山上倾泻下来的水流,远看象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瀑”字是什么结构?齐读:“瀑布”。

②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的瀑布更是举世闻名。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随着诗仙李白一起去庐山游览一番吧!

(二)初读: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想游览啊,老师这里有个要求,如果能把古诗正确的读出来,就马上带小朋友们去!

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②认识生字:相机区别“庐、炉” ③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④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谁能把这首诗再读一遍。

⑤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全班齐读(4)师配乐读

2、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①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想去游览一番吗?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师解说: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三)再读:想象画面,领悟诗情。`

1、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的心情非常的激动,请你们再去细细地读古诗,想想看自己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望庐山瀑布优质课教案设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2)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3)“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四)吟读:细品诗韵,抒发胸臆 请小朋友们再读古诗,在充分感受诗人丰富想象力的同时想想这首诗里有哪些字用得特别妙? 预设一:“生”字的妙用 师:“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

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预设二:“挂”字的妙用

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生读。(1)学生交流。

(2)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结:你看,仔细一品,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这就是古诗的语言美。(3)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4)写一写

(5)过渡: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朗读一番。(6)个读、配乐朗读。

(7)背诵:听着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又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各位小诗人,如此美景,让我们尽情抒发吧。谁能将古诗背诵下来了呢?

(五)拓展:赠送诗文,课外延伸

1、小朋友们真棒,老师从小朋友们的吟诵中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写瀑布的诗歌,现在老师把这首诗歌送给大家。(课件出示瀑布整首诗,配乐朗诵)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李白写的诗《望天门山》,喜欢吗?请自由读一读。

(六)、作业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反思:

9.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难点

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课件。教学实践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出示黄山图片)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它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每年有很多中外游客去那里游览观光,那里的景色非常秀丽神奇。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黄山的课文。(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从课题中我们看出黄山的石头有什么特点?(奇。)你能给“奇”组个词吗?(神奇、奇怪、奇特、奇形怪状等。)

二、识字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2本课识字法:(1)形近记忆。“区—巨、它—安”字形相近。(2)字谜记忆。仙:一个人,在山边。(3)多音字记忆。“都”和“弹”。

(4)熟字记忆。生字与熟字组词,便于记忆。如“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巨石、脖子、著名”等。

3检查识字情况。

(1)指名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2)指出多音字“都”、“弹”。

4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5认读生字。

6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7组词。

三、初解文本。

1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并讨论。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学生齐读课文,老师适当给予指导,查其错误。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然后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6你喜欢哪一种奇石,就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指导朗读。

四、朗读感悟。1学习第1自然段。

(1)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感情。(2)该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共两句话。第一句: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第二句:写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怪石非常有趣。既点明了题意,又有“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全文的总起。)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一句。)

(2)读后说说仙桃石奇特在哪里。

(①形状像桃子;②大;③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④险,落在山顶的石盘上。)(3)这段话中的“好像”能不能换成是“是”、“犹如”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这句话用的是比喻手法。)(4)齐读第2自然段,体悟仙桃石的奇特之处。

五、课堂小结。

学习第1、2自然段后,同学们对黄山的奇石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那就是“怪”“有趣”。下节课我们再接着来欣赏黄山的奇特、有趣。第二课时

一、上节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生词,读了课文,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欣赏了奇特有趣的仙桃石。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黄山其他的奇石,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1“猴子观海”。过渡:“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石头呢?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猴子观海”写具体的。

(2)抓住动词“抱”、“蹲”、“望”体会,这是用拟人手法把猴子写成人了;“一动不动”又把猴子与石头联系起来。

(3)猴子为什么一动不动地望着翻滚的云海呢?仿佛在想什么?谁能把猴子想的说一下?(4)指导朗读。2“仙人指路”。

(1)自由读,抓住句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仙人指路”写具体的。(板书:更有趣)

(2)你们能通过课文的描述把仙人的动作表演出来吗?(3)这真是有趣的巨石,现在大家能读出更有趣的语气吗? 3“金鸡叫天都”。

(1)读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描写“金鸡叫天都”有趣的句子。学生交流。(2)这么冷冰冰的石头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它写活了,让人觉得它们确实有趣呢?(拟人)请同学们用小圈圈出描写“金鸡”姿态、动作的词,自读体会。

(3)引读: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4学习第6自然段。

(1)课文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还介绍了哪些奇石?有没有具体写?为什么?

(2)作者是怎样简单写的呢?再读有关内容。5指导朗读全文。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大家有没有对黄山的奇石感到叹为观止呢?其实,祖国的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同学们可以从课外书或者电视、网络上去领略它们的风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日月潭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主体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与朗读感悟、观察图画有机结合,以读感悟、以读促悟、抓关键词领悟等学文形式,落实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学目标】

1.会写“环、绕”等12个生字;运用熟字换偏旁、形声字特点等方法会认“环、绕、茂、晰、朦、胧、境”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清晰、朦胧、仙境、隐约”等词语,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仔细品味文中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秀丽风光。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的日月潭景色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篇: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识字教案

识字1《场景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9个生字,会写“沙、海”两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学习重点:

1、认识“海、鸥”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出示海滩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帖:海鸥沙滩 军舰帆船

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1)自己读。(2)谁会读?指名读。(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1)指名读。(2)开火车读。

(3)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

(4)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4、瞧,这美丽的海滩正向我们招手呢!小朋友,这时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呀?

5、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来读一读。

(1)自己读。(2)谁愿意来读?

(3)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范读)(4)请同桌一起读。(5)起读。

(6)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三、课间操《火车开了》。

四、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紧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识字2《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3、理解课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文本中“树”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学难点

①比较“菩提”与“棕榈”的抗争精神。

②通过探究整合学生在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熟知本文的形神、情理、虚实。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林德(1962-1996),本名林耀德,生于台北市城中区,原籍福建厦门,先祖侨居于缅甸仰光市。先后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私立天主教辅仁大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1977年开始创作生涯,次年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诗、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各类创作三十余种,编有选集《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等四十余种;各项作品获国家文艺奖、梁实秋文学奖首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三十余项。

二、补充资料

林德散文的都市思维(章妮)

林德充分正视都市,而且还刻意倡导和创作了为都市谱写身世的“都市散文”。他认为“整部人类文明史无疑将发展中的箭头指向都市化的路径„„现代都市终究是我们生活所面对的现实”。都市的一切表征——铁轨、大厦表面的铜面减光玻璃、升降机、熔焊面罩等都可以入文。生活在都市的诗人应该“紧紧抓住时代的咽喉”,“以人的自觉与都市化的思考,去前瞻和关切未来”(《都市中的诗人》)。诗人的“自觉”不仅使他意识到“这一切正是文明的本身在说话”(《靓容》),还使他清醒地看到都市中繁荣靓容里的难以解决的“文明苦果”——罪恶、噪音和污染等。在书写都市各种表征的同时,他显示了对它们的理解。因为他把都市与田园、乡村、城镇同看做“人类改造地球不同程度的现象”,认为“在农业步入工商业化纪元之后,那一望无际的单一作物栽培只有在温度和色泽上与沙漠有所区别,这种残酷的重复和单调本质又何异于都市中一式的水泥窝巢”(《都市中的诗人》)。它们是都市的必然之物。都市与文明勾连在一起时,已经不再是具体的、传统意义上的都市,它隐喻的是文明状况和文明进程。故而,他“心灵精神家园”层面上的乡愁并没有指向温煦的田园和乡村,而是直指都市文明。在虚构和想象中书写都市符征——洗衣机、果汁机、冷气机、电视机等,他全力展示的是人被自己创造的文化和各种类象包围起来,人的主体性不得不退让给物的世界。“拥有电话机的房间是阳性的,而没有电话机的房间自然是阴性的;拥有主机的房间是主人,拥有分机的房间则是奴仆”,都市文明的符征以其硬度和质感划分了人类文化的结构,规定了人的位置,以其“冷漠性表征出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冷漠性”。他的都市思维不仅关照显在的符征,更多地是对深层都市文明内涵的发掘。《宠物K》以短小的篇幅,讲述“我”饲养的一只宠物——乌龟K在水中忍饥养自己的宠物——两只孑孓。“在这种连弄臣都不再可靠的世纪,人类饥渴的性灵益加需要宠物来弥补情绪上的失落”,人饲养宠物,无名的宠物也有自己的宠物。人就是宠物,宠物就是人。K的被拘束、无名性以及性灵的失落也是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境况。从日常生活经验到都市现象,再到对都市文明内涵与机制的探讨,林德在散文中实践着他自己的提倡:“要表现人类在‘广义都市’下的生活情感,表现现代人文明化、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他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及多变性。”

林德散文的形构融合诗与小说,并有浓厚的科幻意味。他创作时,不再像上一代诗人那样有意识地在写诗歌或散文,而只是在经营一个作品。因而,他的散文突破了文类界限,形式的选择成为一种策略,原来在散文处于附属地位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成为他散文的重要元素。内含在正文意念深处的意识状态与思考痕迹构成他散文的“隐藏作者”。林德在《传统之轴与前卫之轮——半世纪的台湾散文面目》里指出:“小说的虚构、诗的跳跃、戏剧的张力无不可以渗入散文创作思维,使得散文的文类框限和‘刻板印象’得以解除魔咒。”

三、导入新课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在她的笔下创设了两个浪漫的形象----橡树与木棉,它们作为人间真情的代表深入人心;道家学派的先哲庄子也提到了一棵树,在它的寓言中,凤凰非此树不栖息,它就是梧桐,梧桐既是庄子对滚滚尘世的追求。那么,作家林德笔下的那些树,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四、展示课件

让学生辨别不同的树的图片(捕捉课文细节),设疑:你最喜欢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树?

五、品读全文,理解课文

1、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在课文中都谈到了哪些树?重点说到得有哪几种?

提示:菩提树、圣诞树、棕榈、桑、松 重点:菩提树、圣诞树、棕榈

2、寻找文中关于菩提树的描写并思考:菩提树在本文中有什么特点?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提示: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

这桑科乔木缓缓飘落下无数艳丽的花朵,继续灌溉着大地,一面柔和覆盖在一个青年的双肩上

菩提树高雅的气质,的确隐喻着觉者一生 关联佛教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

----静穆安详,令作者肃然起敬,产生一种敬仰之情(作者态度)补充:菩提树似乎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3、圣诞树是什么宗教的象征?在文中,作者认为它渗透了什么主题? 提示:基督教救赎

补充:圣诞节只是基督徒庆祝其信仰的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圣诞节的庆祝与基督教同时产生,被推测始于西元1世纪。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4、棕榈在作者笔下体现了什么品质? 提示:倔强忍耐

5、棕榈树和回民之间有哪些共通性?

提示: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性格正和生存期间的回民吻合

6、作者对圣诞树和棕榈树的态度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 提示:圣诞树:现代商业文化的一种仪式改变了其原初的含义,对此作者表示了深深的忧思同时隐含着批判——依附于殖民主义。

棕榈树: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生存顽强坚韧引起了作者的感佩同情。

桑属于民间朴实清严。松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化身。

六、合作探究

同样是面对苦难,同样是去抗争,你怎样去看待菩提树和棕榈树的抗争呢?(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你的学习小组的伙伴们交换看法,最后推选出一个代表谈谈你们的见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做一个深度的思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所阐释的不同的文化,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树”所代表的精神内涵。预设答案: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境就有不同的表现„„东方宗教“觉者”是安详的;伊斯兰是倔强、故我的„„

点析:学生很容易分别找出菩提和棕榈的各自个性,引导学生把两者对比分析是提高学生整合分析能力的关键。要让他们尝试从课文字里行间把握情感。

七、小结

本文中这些树各有其精神内在,菩提的坚忍,桑树的清朴都值得让我们去反思。希望此生,同学们都会长参天大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活着的时候能给人带来阴凉,即使倒下了也能成为世界栋梁!

八、作业

请尝试从你熟悉的树(比如松树、柳树、杨树„„)中任选一样或者两样,描绘它的形象,阐述它的精神意义,以“我愿化作——树”写一个200—300字的片段。

识字3《拍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拍、靠、蚕、插、根、棍、把、掰、苞、鸣、闯、匹”12个生字,会写“拍、合、豆、谷、蚕、匹”6个生字。学习新部首“提手旁、人字头、虫字旁、三框儿”。

2.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4.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5.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重点:

掌握生字,能读准12个新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难点:

了解生字的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造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1.听儿歌。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听歌曲,一边听一边想: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2.播放《幸福拍手歌》。

3.生回答:这首歌名叫《幸福拍手歌》。

4.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拍手歌》这首儿歌。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会认字和会写字,然后反复拼读。师:同学们,老师已经布置你们圈出课文中会认和会写的字,你们都做好了吗?(出示课件:课文生字。)

师:请同学们合作读生字,看看你们同桌都会读了没有?如果你的同桌读不准或读不对,请你帮他纠正,好吗?

生:汇报读字情况,教师纠正。3.同桌之间互读儿歌,互相正音。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现在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儿歌里面去了,它们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一起读儿歌,互相正音。

4.检查读文情况。5.再次学习生字。

(1)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又跑出来和我们见面了,大家还认识吗?(出示课件:带拼音的会写字。)(2)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3)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a.领读。b.小组读。c.开火车读。6.认清字形。

(1)请学生观察字形,想办法识记字形。(2)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7.理解字义。

联系儿歌、图片和动作,理解“掰苞谷、闯进、把门闩”这几个生字词。

8.生字开花:看谁组的词最多。师:同学们真能干,会组很多词!

9.开火车读词语。并能用所组的词语说一句话。师:谁能用你喜欢的词语来说一句话呢?

例:谷,稻谷:妈妈去田里收稻谷。

三、指导书写。1.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生:我用加一加,例如:扌+白=拍;天+虫=蚕。生:我用顺口溜,例如:一人一口便是“合”。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位置。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拍、蚕、匹。(1)师:出示这几个字的笔画顺序。(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跟着书空。(3)学生描红,书写。4.展示学生作业并点评。5.小结。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生字课件),学生齐读。2.齐读儿歌一遍。

二、细读课文。1.引导学生接力读课文。(1)师生接力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前一句,同学们读后一句。

例如:老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人靠大树好休息。

(2)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3)全班同学拍手齐读。2.小组比赛读。

(1)指名2或3个小组读儿歌,看哪一组读得好。(2)师生点评。

3.读完了儿歌,聪明的你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生字有一部分由偏旁和独体字组合而成。例:拍→扌+白=拍。

生:有些是由两个独体字组合而成。例:蚕→天+虫。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添上“扌”后的字,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拍:要用手,所以加上提手旁。

4.教师进行补充:利用字理教学学习“拍”“谷”字。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5.教师小结。6.拓展说字。

师: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扌”旁的字? 7.玩“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

例如:一生:上面是“合”,下面是“手”,这个字是„„ 另一生:我知道这个字是拿。

三、指导编儿歌。1.齐读儿歌。

2.学生小组交流编儿歌。3.教师范读新编儿歌。4.学生汇报。5.师生评议。6.师小结。

四、学生谈学习收获。

五、板书设计。识字4拍手歌 天+虫=蚕 扌+白=拍

语文识字3《拍手歌》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拍、靠”等12个生字,会写“拍、合”等6个生字。2.能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的过程中识记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一个人靠在大树上。

2.出示“休”,引导理解:一个人靠着大树,就是“休”。3.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拍手歌》,看看儿歌中有哪些有趣的汉字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播放《拍手歌》乐曲,让学生跟着欢快的音乐节奏朗读儿歌。2.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不会读的请同学帮助或向老师请教。

3.同桌或四人一组互相认读,正音。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5.做游戏:摘苹果。巩固识记。1.认一认,连一连。蚕chā 插pǐ 苞chuǎnɡ 闯bāo

匹cán

三、小组合作,整体感悟

1.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并且识记了课文中的生字,大家的表现都很棒。可是,这些生字宝宝有个小小的要求,它们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儿歌,你们愿意吗?(愿意)

2.自由读儿歌,同桌互读。(一人一句)3.指名读。(加上动作表演)4.全班齐读。2.加一加,学生字。天+虫= 扌+白= 匚+儿=

四、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口头扩词。

2.师:课文读熟了,生字会认了,我们还要——(引答)会写。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些生字。

3.教师范写,学生认真看,仔细观察老师的书写笔顺。4.学生自由书写,教师组间巡视,个别指导。5.展评书写,奖励五角星。3.填一填。

“匹”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组词为()。

识字4《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春、夏、秋、冬”

4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教学难点:

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教学过程:欣赏音乐,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四季歌》。激发情感: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来拼一拼课题?指名读、齐读。

一、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 出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

(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秋:拼一拼,记字形:禾加火;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2、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

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生听课文录音。

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

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

1.跟录音读课文。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

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3.比赛读。(2小组)(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6.师生合作读。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四、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第三篇:部编语文二年级《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2、理解大话、无边无际词语含义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根据要求,做游戏“纸筒看黑板”。

师口述游戏规则:

(1)左手把纸筒放在左眼处(2)右手捂住右眼。(3)头不能移动,直视前方。

师:通过纸筒,你看到的黑板是什么样子的?拿下纸筒,再看看你刚才看过的地方。你看出了什么?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纸筒,我们发现,视角不同,看到的范围也就不同了。

今天,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12.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二、再读课文,理解脉络 1、分角色朗读课文。

(1)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个小动物?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学生反馈。(板书:青蛙 小鸟 天的大小)

过渡:这位同学概括简单明了,以后我们也要学习他这种概括课文的方法。

2、师: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天的大小,那小鸟和青蛙在井的什么位置进行争论的?你从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呢?

学生反馈:青蛙在井里,小鸟在井沿。“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三、学习课文、深入体会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鸟和青蛙在井沿上发生了争论,那他们是怎样争论的?文中出现了几次对话?

(1)学习第一次对话:

师:(课件出示)谁想读一读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呢? 指导朗读。理解:小鸟飞了多远啊?一百多里有多远呢?(2)学习第二次对话: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真精彩,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次对话。看看小鸟和青蛙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谁来读?)

疑问:

大话是什么话?解释:大话:夸口说话或言过其实地说话。例:我们要老老实实做人,不能说大话。

你说过大话吗?你看青蛙多么自信,它说小鸟在吹牛呢!

小鸟是怎么来反驳青蛙的呢?天有多大? 学生反馈: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大家想想无边无际又是什么意思呢?没有边际,指极为辽阔广大 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生:大海 草原 森林 沙漠……

师:咱们同学知道的还真不少呢,读第二次对话并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因为小鸟整天在天上飞,知道天无边无际大得很。青蛙整天坐在井里,只能看见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天。所以他们有不同的看法。(3)学习第三次对话:

师: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到底是谁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笑?

生:它是多么的自以为是啊!他是多么的愚蠢啊!

小鸟见识多广,诚恳地劝告青蛙,希望青蛙能改变它的看法。(4)师:同学们,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你们学到了什么?

总结: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师:我们都知道青蛙错了,可它自以为是以为是自己对了,要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 生:跳出来,让小鸟带他到处走一走

师:对,眼见为实,青蛙真的从井口跳了出来,让小鸟带他到处走一走,它会看到什么?(生练说)

生反馈各景。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

课后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一听,课后续编这个故事。

3、读读这些故事:

画蛇添足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狐假虎威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1、在把握教材时我将“无边无际”、“大话”、“笑”三个词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通过这三个词来了解课文,穿针引线。

首先,在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我设计了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让学生欣赏(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等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实现对第一次对话的理解。

2、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来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顺带指出说大话是指:说夸张,不切实际的话。但是在具体教学时,我又在思考:怎样让学生了解说大话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与说谎话的区别。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最后我想:如果举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举了两个实例让学生来感受什么是说大话。

3、通过第三个关键词“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对话。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两次,这两次的笑是有区别的。文中两个笑。青蛙为什么笑,小鸟为什么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是。另一个小折射出了小鸟的虔诚,真诚相劝。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这在为学生最终了解文章寓言作铺垫。

在教学中,本人还有许多不足。如朗读指导不够,教师的评价语言匮乏等,以后我定会多多学习,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三提高。

第四篇:二年级(部编)语文教案及反思

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吗

一、教学目标要求: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录像带

四、教学地点: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二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二段。

1.看插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2)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五、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我给小朋友进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活动。在图片的帮助下,孩子们把小蝌蚪观察的清清楚楚,教学活动的要求只是让孩子们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以及基本形态。而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故事情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及时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让孩子们来扮演小蝌蚪,用自己扭动的身体来演示,活动从静态的观察演变到动态的身体演示,孩子们更加有兴趣地了解小蝌蚪的一举一动。(教师要有及时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和调整教学过程的能力)说到小蝌蚪长大后能变成青蛙,孩子们对青蛙这个小动物是比较熟悉的,我们讨论了青蛙的外形特征、喜欢吃什么、有什么本领等。孩子们跃跃欲试地想跳一跳,我就调整了今天的户外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到户外进行青蛙跳,孩子们体验到青蛙抓害虫是多么的辛苦。同时也激发幼儿热爱青蛙、保护青蛙的情感。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并进行适当、适量的引导,使活动推向高潮。

第五篇:部编二年级上二单元教案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一、我爱阅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天空飘着一片霞,水上游来一群鸭。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麻花鸭游进五彩霞,住麻花鸭。乐坏了鸭,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二、快乐读书吧。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说明

第二组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和“语文园地二”组成,是一组陶冶情操的好教材。《识字2》中出现的12个词语都是说学生课外活动的。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栽花种草、观察气象,这些活动是学生非常熟悉、非常喜欢的。《场景歌》描写的是描述物体的数量词,让学生学会更精准的表达。《树之歌》使学生懂得不同季节的大自然的变化,通过不同的树木感悟美好自然,并拓展了相关简单易懂的谚语。《拍手歌》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拍手形式的儿歌,并感悟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田家四季歌》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季节不同的农作物生长过程,感悟四季轮回。《语文园地二》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表现,体验学习的快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年的学校学习,学生对学校生活已经很熟悉,在教室里读书、画画、做作业,在操场上奔跑、做游戏,在音乐室唱歌、跳舞——本组教材内容贴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一定兴趣盎然。教学这组课文时,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取指名读、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读中悟、读中思,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随文识字,在游戏中识字,根据活动情景,设置一些与活动有关的词语、句子进行识字,自主探究识字方法。用有趣的小故事复现生字,巩固要认识的字。要写的字,采取学生自学,老师指导写,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语文园地二》中的口语交际是结合《我选我》

一课的学习,谈“我的想法”。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这项活动和《我选我》的教学结合起来,或者和推选班队干部结合起来。本组语文园地安排了学习部首查字法的内容,可在教学本组生字时做些铺垫,引导学生按部首给汉字归类,认识部首。教学时,可以一个字为例,指导学生试查,通过探索总结出部首查字的方法,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坚持运用,使学生真正掌握。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49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3、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珍惜时间,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三)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49个,规范书写4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3、鼓励孩子们自己感受校园生活美好,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四)难点

1、理解句意,小组讨论并能质疑。

2、读课文并能初步体会文章感情,懂得做人的道理。

听识字1 场景歌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用数量词表达熟悉事物。

学习重点:

1、认识“海、鸥”等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学习目标:认识“海、鸥”等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揭题示标

出示图片,感受美景。学生说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小溪,石桥,(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师:这些东西美吗?我们再次来欣赏。师口中念念有词: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

(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数量词)。

二、学儿歌 自学指导:

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

1.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 2.我还能说(看谁说的多)

3.“一只海鸥、一群海鸥?”除了书中数量词,你还知道哪些?

三:指导书写,练习背诵

自学指导:课件出示“园、旗、领、群”等字,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1.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2.学生照样子书写。

3.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指导学生品味字笔画美和结构美。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用数量词表达熟悉事物。

一、复习导入、揭题

1.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2.师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二.(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

三、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游戏“找朋友”

2.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数量词学的这么好,老师有一首“数量词”歌也不错,想送给你们。大家听听吧?(出示课件)

一盆花、一杯茶、一棵树、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双鞋、一件

3.大家想生活中的例子,也学着说说。(视时间灵活处理要作为课内延伸或作业)

3.出示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课件出示)。

4.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小练习)

五、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六、下面请看作业:

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识字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识字

1、场景歌 第一课时:完成听写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听写检测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本课生字。

3.提醒易写错字词的正确书写。4.听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完成大练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及课文

2、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3、训练学生规范做题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生字及课文

3、提出要求:把题目读懂,看懂例子,认真做题。

4、生认真完成练习,师巡视。

5、视学生完成情况,师指导完成本课难题和易错题。

作业反馈:

识字二《树之歌》

教学目标:

1.会认识 15 个新字,会写 10 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 15 个新字,会写 10 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学习目标:会认识 15 个新字,会写 10 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1.同学咱们的学校绿树成荫,你们知道学校里有什么树吗? 2.出示学校一些书的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树,并说明原因。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树之歌,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自学指导一:

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大声读一读圈出的生字的音节,再看看对应的字,多读几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1.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 柏 疆 桐 装 银 掌 桦 杉 枫 耐 化 松 守 桂 桂花 枫叶 松子 白果 3.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自学指导二:

仔细观察 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1.“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三.当堂训练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树木特点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本18页画了几种树?你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树吗? 二.揭题市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树之歌,板书课题。指名读树之歌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自学指导:

读儿歌,现在请你根据课文再确定课本上的图片都是什么树? 1.结合课件,边读句子边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树木。2.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背诵。

四、重点指导:课后习题理解。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意思是: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 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 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 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 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 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意思是: 就是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五、拓展 练习。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树的俗语吗?

2、向同学介绍你喜欢的一种树。

六、课后作业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⒈儿歌讲了几种树木,用“—”画出。⒉“梧桐树叶像手掌”,用“手掌”比喻梧桐的()?“松柏四季披绿装”,用“绿装”来比喻松柏的()? 教学反思:

识字

2、树之歌 第一课时:完成听写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听写检测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本课生字。

3.提醒易写错字词的正确书写。4.听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完成大练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及课文

2、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3、训练学生规范做题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生字及课文

3、提出要求:把题目读懂,看懂例子,认真做题。

4、生认真完成练习,师巡视。

5、视学生完成情况,师指导完成本课难题和易错题。

作业反馈:

识字3《拍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拍、靠、蚕、插”等12个生字,会写“拍、合、豆、谷”6个生字。2.学习新部首“提手旁、人字头、虫字旁、三框儿”。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4、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重点:

掌握生字,能读准12个新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难点:

了解生字的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造句。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拍、靠、蚕、插”等12个生字,会写“拍、合、豆、谷”6个生字。2.学习新部首“提手旁、人字头、虫字旁、三框儿”。

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

1.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听歌曲,边听边想: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2.播放《幸福拍手歌》。二.揭题市标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拍手歌》这首儿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三、读文识字。自学指导一:

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学生找出课文中会认字和会写字,然后反复拼读。

1.师:请同学们合作读生字,看看你们同桌都会读了没有?如果你的同桌读不准或读不对,请你帮他纠正,好吗?生:汇报读字情况,教师纠正。2.同桌之间互读儿歌,互相正音。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现在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儿歌里面去了,它们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一起读儿歌,互相正音。

4.检查读文情况。5.再次学习生字。

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a.领读。b.小组读。

四、指导写字

1.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2.教师点拨,理解字义。

联系儿歌、图片和动作,理解“掰苞谷、闯进、把门闩”这几个生字词。3.生字开花:看谁组的词最多,并能用所组的词语说一句话。4.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生:我用加一加,例如:扌+白=拍;天+虫=蚕。

生:我用顺口溜,例如:一人一口便是“合”。自学指导二: 请学生观察字形,想办法识记字形。5.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6.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位置。7.重点指导:拍、蚕、匹。

(1)师:出示这几个字的笔画顺序。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3)学生描红,书写。

五、当堂训练:抄写生字。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一、复习导入,揭题示标 1.出示生字,学生齐读。2.齐读儿歌一遍。

二、细读课文。

1.引导学生接力读课文。

师生接力读课文;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全班同学拍手齐读。2.小组比赛读,师生点评。

3.读完了儿歌,聪明的你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生字有一部分由偏旁和独体字组合而成。生:有些是由两个独体字组合而成。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添上“扌”后的字,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拍:要用手,所以加上提手旁。

4.教师进行补充:利用字理教学学习“拍”“谷”字。5.教师小结。

6.拓展说字。师: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扌”旁的字? 7.玩“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

三、当堂训练:指导编儿歌。

自学指导:读儿歌,学生小组交流编儿歌。1.教师范读新编儿歌。

2.学生汇报,师生评议,师小结。

四、学生谈学习收获。

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识字4拍手歌

天+虫=蚕

扌+白=拍

教学反思:

识字

3、拍手歌 第一课时:完成听写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听写检测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本课生字。

3.提醒易写错字词的正确书写。4.听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完成大练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及课文

2、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3、训练学生规范做题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生字及课文

3、提出要求:把题目读懂,看懂例子,认真做题。

4、生认真完成练习,师巡视。

5、视学生完成情况,师指导完成本课难题和易错题。

作业反馈:

识字4《田家四季歌》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学习“春、夏、秋、冬”4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教学难点: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第一、二课时

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揭题示标

播放歌曲《四季歌》。激发情感:小朋友,刚那首歌的名称?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拼一拼课题

二、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 自学指导:

出示:“春、夏、秋、冬”:你认识了哪个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 2.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

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秋:禾加火;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3、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

4、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

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1.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3.比赛读。(2小组)(二)理解儿歌:

1、师: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中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6.师生合作读。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 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四、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五、当堂训练: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学着课文的样子说,(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五、总结:

师:,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

六、作业: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教学反思:

识字4《田家四季歌》

第一课时:完成听写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听写检测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本课生字。

3.提醒易写错字词的正确书写。4.听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完成大练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及课文

2、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3、训练学生规范做题

教学过程:

1、揭题、板题、示标。

2、复习生字及课文

3、提出要求:把题目读懂,看懂例子,认真做题。

4、生认真完成练习,师巡视。

5、视学生完成情况,师指导完成本课难题和易错题。

作业反馈: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过程与方法:

1、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 一 课时

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解释目标。

1、学生读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

3、提示新课:查字典。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自学指导: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

1、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2、老师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三、当堂练习

(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艹()糸()犭()酉()(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紫()狸()笨()酸()

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三、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一、提问引入,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2、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

自学指导:出示 26 页 3 副对联,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

1、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5、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

6、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7、师逐句讲解每副对联的大致意思。

8、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

9、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三、我爱阅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老师用课件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5、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

6、全班交流汇报。

7、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

四、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下载部编二年级语文上教案(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二年级语文上教案(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语文老师离不开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支持着语文老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是学生的一个引导者,每一个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下......

    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你会写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对每个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具有许多的帮助。语文老师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下面是我为大......

    树之歌部编二年级语文教案

    2 树之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总复习资料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上册总复习重要资料(会背会默) 一、说明道理:《称赞》我们要:学会发现同伴的优点,称赞同伴。 1.《小蝌蚪找妈妈》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只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醉翁亭记》教案(部编语文九上)

    11.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壑、辄”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索。 3......

    二年级语文上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识字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

    新版二年级上语文教案

    一、导入1、小朋友,你们还认识他吗?他是谁?2、师述:对,他就是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考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有趣在哪儿呢?今......

    部编本二年级上7-8单元完整教案

    第七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大自然中的自然景观,选择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风》《雪孩子》这几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对大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