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谅我》评课
评叶萍萍老师的《原谅我》
本次校本研修的展示课《原谅我》,在整个磨课、评课中我全程参与,所以我感触很深。接下来我来谈谈自己对叶老师这堂的粗浅体会。
众所周知,枯燥的识谱教学以及技能教学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富有童趣的情境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本课中,教师以与好朋友发生矛盾,怎么表达歉意?这个问题贯穿始终,即用歌声表达歉意——演奏口风琴第一声部即表达歉意——演奏第二声部演奏即朋友做出回应——二声部合奏即双方和好——小乐器为我们的和好鼓掌庆祝把曲子推到了高潮。
另外叶老师注重情的情感教学。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儿童音乐教学更要体现趣味化、生活化,失去了情感,他就像失去了灵魂一样。所以从一开始叶老师就让学生去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第一声部:
1、2乐曲表现了诚恳地歉意,第3乐句音程大跳,迫切地希望朋友能原谅。第四乐句,得到了原谅,心情舒畅了。以及第二声部:
1、2乐句耐心地聆听道歉。第3乐句被对方的诚意感动。4原谅了对方,双方和好了。
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在被摒弃,我们开始关注、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我们的孩子课后活动少,交流少。在课堂上,口风琴这种适合集体合作乐器恰好能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长效性,在意志品质方面有利于增强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自我表现意识等。在本课中,我们从齐奏、师生合作、生生合奏等合作演奏,让学生体会到整齐统一、和谐优美的效果。
当然我认为课堂当中还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探讨的问题:
1、在本次教学实践中,老师很多时候都是牵着学生走,应该多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2、评价和提示语太单调,应该要更准确,更丰富一些。
3、教师的指挥太单调,应该更丰富、形象一些。更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吹奏,如第1、2乐句用真诚的情绪,第3乐句用迫切、激动的情绪,第4乐句用舒畅的情绪来吹等。
4、乐器的进入可以更自然一些。
总之,对于新教师叶老师来说,这堂课很不错,很成功。
第二篇:原谅我教案
市南区实验小学教学研讨课教案:
《原谅我》教案
人音版第六册第三单元《友谊》
钟明珍
课题:原谅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同学之间的美好情感。
2、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原谅我》,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3、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编创新歌词,并唱一唱。背唱:《原谅我》,并进行表演。
课前准备:课件
竖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音乐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噢!苏珊娜》(可用自制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3:竖笛小练习。我的(1 2 3 4 5)进行音准练习,注意指法要放松准确。(结合复习前课内容吹奏学生自己作品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原谅我》
1、谈话导入:咱们班谁的好朋友最多? 为什么?你们之间有那些小故事 可以与我们分享?(通过谈话,导入新授课题,搜寻学生身边的故事。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2、听录音:听一听歌里的同学在干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这首歌用得 最多?(通过交流引导学生透过音乐寻找为什么歌名叫《原谅我》)
师:肯承认自己的错,说明他怎样?
师:你能听出刚才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吗?(放录音学生试拍)放录音学生打三拍子(提示:第一拍不打、用“LU”哼唱)
2、听歌曲录音《原谅我》(慢慢体验同学之间的的温暖。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老师的示范很重要。体验弱起后面的重音)
4、歌中说他们去原谅和承认······,说明他们怎样?应用什么情绪来唱?
(带着内疚的情绪,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一点错”,表达对同伴的信任,希望得到同伴的“原谅”)
5、师生对唱。见地学生演唱弱起小结是的难度。
6、边唱边即兴表演。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竖笛与打击乐器伴奏。相伴出也可以用拍手来表现。
(尝试为歌曲进行伴奏,并在唱到我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表现出同学之间的友好。)
三、编创与活动
放松一下做一个游戏,找自己的好伙伴编段新歌,看哪些编得新颖、有趣。练习——展示——师生评价。
四、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作业布置:根据学生自己平时的游戏爱好,将游戏内容编到到歌曲里。旋律不变。
目标达成:本课教学主题来自与学生的日常常见活动,这个年龄的孩好动,也时常出现小摩擦,不一会就会和好。这首歌就反映了这一现象。因此歌曲教学围绕学生的日常活动展开学习与讨论,即学会了歌曲,又解决了学生常见的矛盾冲突,赞美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学生喜欢的歌曲之一。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强烈。
第三篇:《原谅我》教案
《原谅我》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完整并富有感情地演唱《原谅我》,通过学唱,体会伙伴间真诚的友谊。
2、初步认识3、5、6三个音,能合作编唱简单旋律。教学重点:
能用真诚的声音唱好歌曲《原谅我》,体会友谊的可贵。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附点节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噢!苏珊娜》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
2、发声练习,复习《噢!表演苏珊娜》。
①上节课我们和一个美国小朋友一起演唱了这首歌,今天啊我们换一种演唱方式再来复习一边,老师演唱前面部分,同学们演唱后面部分,请大家用说悄悄话的声音去演唱。
②请一个小朋友来代替我演唱前面部分。(3分钟)
二、讲授新课。导入:
《苏珊娜》这首歌曲表现了去看好朋友的欢快情绪,相信我们在坐的每个小朋友也都有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可当不小心伤害你的好朋友的时候,你会怎样来向他倾诉,请求他的原谅呢?(学生回答)
大家都说的很好,有一次老师不小心对我的好朋友做了错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样请求他原谅的吗?(教师范唱)(2分钟)
(或者:接下来老师要带大家去看看另个一美国的小朋友他是这样来请求原谅的,跟老师读歌词)
教师范唱:
1、说一说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道歉的呢?(用歌声;演唱等)
2、接下来我们再来聆听一次,仔细听听道歉的内容。
3、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学生尝试说出歌词)
1/2
4、谁能有节奏说出其中一句,真诚的向朋友道个歉吧。给学生时间练习。要求:什么样的节奏都可以。
5、按照歌曲的节奏读一读,看谁读的准确。
6、大家一起读一读。
7、你能找到歌曲《苏珊娜》和《原谅我》的相同的地方吗?出示鼓的节奏,用拍手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发现最后一个小节只有两拍。讲解“不完全小节”。指导学生第一小节“弱起”应轻唱。
8、随着琴声慢唱歌曲,教师弹奏一句,学生演唱一句。
9、原速度演唱一遍歌曲。
10、歌曲情感处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①大家唱的不错,不过我想问问你们,如果你有了一点错,要请求你的朋友原谅,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或态度去表达呢?
②学生讨论并概括(带着内疚的情绪,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一点错”,表达对同伴的信任,希望得到同伴的“原谅”使伙伴的友谊更进一层。)
11、那就请你们用诚恳、温柔的语气完整地演唱。(20分钟)
12、分组表演。
方法:请一组演唱,其他三组中抽2名表现好的来做小评委,可以抽两组演唱,其他两组抽个别小朋友来演唱,进行比赛。(10分钟)
三、创编活动。(游戏找朋友)
(每组准备卡片,组员合作在XX︱XX︱X—︱X— 3、5、6三个音,能合作编创简单旋律并唱一唱)1、3、5、6三个音是这首歌曲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音。
2、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能够把它们模仿出来?教师范奏,学生跟唱
3、进行创作,唱给自己的好伙伴们。(5分钟)
四、课堂小结。
在生活中,如果你和朋友发生了不愉快的事,要勇于道歉,消除误会。附:(读歌词发现难点附点节奏与XX做对比做听的卡片,唱的卡片等等。)
2/2
第四篇:请您原谅我
请您原谅我
阿姨,我要告诉你一件事,而这件事,已经埋藏在我心里很久了。
那是去年暑假的事。我和爸爸上街,在路上时,我的肚子“咕噜!咕噜!”叫个不停。没办法,我只好去您的小吃店买汉堡吃。一个汉堡十元,可那次人多,您竟然鬼使神差的多找给我五元。我看到了,刚准备把钱还给您。可转念一想:算了吧,这五元钱就让我替您保管吧!回到家,我仔细打量着这五元钱。天啊!这对我们小孩子来说可是一笔大数目呀!玩具汽车,遥控飞机,变形金刚„„一下子全都涌进了我的脑海里,我禁不起诱惑想出门买玩具,却被妈妈拦在门口。我心里暗暗想:我的老妈啊!你什么时候来不好,干嘛非要这时来?妈妈看到我手里拿着五元钱,严厉地说:“你的五元钱哪里来的?”我看到妈妈那凶巴巴的样子就撒谎说:“那些钱是我捡来的,我刚想去把钱交给老师,你却看到了。”妈妈听了半信半疑得问:“真的吗?”“真的!”听到了这句话妈妈才把我放出去。但一想到妈妈的样子,我还是不敢去买玩具。
以后几天,我一听到别人喊我名字,就吓的魂不附体。赶紧躲到家里,不敢出来。我站在阳台上眼前突然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对我说:“不要把钱还给那个阿姨,留着那五元钱可以买很多玩具。”听到这句话,另一个小人急忙抓住我的衣服说:“你千万不要听他的话,你都五年级了,你如果把钱留着,怎能对得起你胸前的红领巾呢?”我想了想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又加上为了告别这提心吊胆的日子,我决定把钱还给您。
阿姨,您能原谅我吗?
杨光 五一班
指导老师 章萍
第五篇:我的评课
《红领巾真好》评课稿
《‚红领巾‛真好》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解读教材:全诗分三节,结构基本相同,每节都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叙述。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
袁景丽老师,在这一节课上,展现了自己独到的教学风采。
一、引情入境,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面对二年级的小学生,如何让孩子喜欢语文,走近语文,品味语文?如何让语文教学充满诗意?如何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情趣盎然?这是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用美好的心灵与智慧打造了个性飞扬的课堂。教学开始,教师笑容可掬地对孩子们说:‚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也来了,想知道他是谁吗?再接着,教师话题一转,说道:‚想不想和小鸟一起到美丽的大森林里去看一看?但是小鸟说了,小朋友必须先闯过它设的两道关才能和它一起去。‛教师创设了童话般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学生在这样乐意融融的情境中,开始复习字词。
二、教材处理别具匠心。三节小诗,重点落在第三节上。袁老师采取直扑重点的方法,以一个问题的提出‚‘红领巾’真好,是谁在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能够很容易的找到。然后把一二节放在一起处理,因其内容接近。这样形成两个板块,既突出重点,又很浑然一体。
三、注重‚读‛中感悟。感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朗读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读不能是单纯的读,读中有思考,读中有方法。教师引导:‚‘红领巾’真好,是谁在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看一看,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谁找到了?快说给大家听吧!‛教师提出的问题看似简炼,但是很有实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读有目的,读要动脑、动笔、动情,多种感官协调运作,非常符合孩子学习的心理特点。教师还注意了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读中体验,例如,教师引导:‚小鸟是那么的可爱,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小鸟吗?那该怎样读出这种语气呢?谁愿意试试?‛‚大家想不想看看小鸟可爱的样子啊?请看前面(出示课件)小鸟的样子多可爱呀!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你能再读一读小鸟吗?‛教师点拨,课件地运用,把学生带入了富有情感的语文世界。朗读指导顺时顺势,教师的范读起到了指导朗读的作用,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朗读能力。另外赛读,美读等多种方式的读,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夯实语文基础,凸显双基训练。学语文,用语文,这才是扎实的语文课,教师没有停留在只是对课文的朗读与感悟层面上,还抓住时机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小鸟夸‘红领巾’真好,你们能不能也夸一夸‘红领巾’呢?‛引导训练学生说完整话,有调理的说话;再有,用‚一会…一会‛说话,训练孩子们遣词造句的能力。还有,仿词扩展训练,仿照‚(可爱的)小鸟‛这种句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语表达。语言的训练渗透在课堂教学始终。
语文是生活的语文,学语文也要学做人。课文教育价值是‚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它们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教师总结到: ‚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是树木的医生,森林的卫士,我们应该像课文中的红领巾那样爱护它、保护它,同时也要爱护其它小动物,爱护它们,就是爱护我们自己,让我们和动物成为永远的好朋友吧!‛这种感召性的语言,打动了孩子美好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