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班队会活动方案
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连云港市欢墩朱范小学五(1)班主题班会
连云港市欢墩朱范小学
王晓晨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2、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自觉的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
活动形式:
通过案例分析增强学生遵纪守法观念。
活动准备:
1、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材料。
2、收集有关遵纪守法的案例。活动过程:
一、揭示活动主题
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二、主题教育 第一篇章:小常识
1、法律的由来
在很久以前的原始社会,是没有法律的。那个时候,当一个部落和另一个部落出现矛盾时,往往采取“以牙还牙”的报复方式来解决,而不是依靠法律来解决。如果一个部落的人杀了另一个部落的人,那么另一个部落的所有人都会为被杀的那个人报仇。这样整个社会非常混乱,大家的人身安全每天都受到威胁。只有在夏朝建立后,才通过制定法律来防止这种混乱。所以法律是从夏朝开始的。
2、我们国家的法制宣传日是几月几日 ?
每年的12月4日
3、你知道吗?我们每天来学校学习是受法律保护的哦,为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凡是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年龄,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阻止小学生上学,这是每个青少年依法享有的权利。
第二篇章:故事分析
(一)案例:李菊12岁了,按道理应该读小学五年级了。但她爸爸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不主张送李菊读书,而李菊的妈妈还是希望李菊能读点书,小花于是走进了学校。
不幸的是李菊家里种的五亩西瓜,因为连日大雨,所有的西瓜都烂在了地里,连成本也没收回来;喂养500只鸭子也因为染病都死去了。这让原本不太宽裕的家庭,经济更加拮据。不管李菊的妈妈怎么样的劝说,李菊怎么样地苦苦哀求,李菊的爸爸最后还是逼着李菊退了学。大家来说一说,李菊爸爸的做法对吗?如果李菊是我们的同学,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法律还有哪些?
1、环保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还有不在墙上、路上乱涂乱画等等。我们一定要增强环保意识,学习保护环境的法律,为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贡献自己的力量。
2、交通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遵守公共交通秩序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安全和交通环境的改善,我们要从我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案例:
(1)黄朗到泰山去游玩,在一个亭子休息的时候,他掏出一把小刀,在亭子的柱子上刻上“黄朗到此一游”的字样。
大家觉得他的这种行为对吗?你们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吗?(2)星期天小晶和小婷骑自行车去公园玩。一路上,她们俩有说有笑,十分开心。当她们骑到一个车辆较少的地方,小婷提议说:“咱们俩来场比赛吧,看谁骑得快!”小晶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小晶当时正低头骑车横穿马路,一辆摩托车飞快地向小晶身边冲了过来……小晶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医院。当小婷在医院里看到小晶打着石膏的腿和她拄着拐杖时痛苦的脸,她心里非常难过。小晶现在受尽了痛苦不说,还要耽误一年的学习时间。“要是我当初不提议比赛,要是我们当初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了!”想到这里,小婷后悔地流出了眼泪。可是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自己酿下的苦果,还得自己吞下去。
我们身边有类似的情况吗?当我们在马路上嬉戏打闹的时候,是否想到过后果?听完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呢?
(3)“拾金不昧”也是有法律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我们拾到了别人丢失的东西,都要想办法归还失主,而不应该据为己有。我们应该从小养成不贪便宜的习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案例:张红的爸爸开了一个小饭馆,因为忙不过来,学校一放暑假,张红就到饭馆给爸爸帮忙。有一天,天快要黑的时候,一位顾客急匆匆地走进饭馆,要了一碗牛肉拉面,吃完就走了,好像有什么急事要做。张红的爸爸在清理饭桌的时候,发现椅子上放着一个黑色皮包,打开一看,里面有2000多元钱的现金,印章和一些合同文本。张红说:“肯定是刚才那个人走得太急,把皮包忘在这里了。爸爸却说:“别出声,你赶紧把皮包藏起来,等人家来问的时候,你就说什么也没看见。”
“不行啊,爸爸,我们老师说过,拾到别人的东西要主动归还失主,据为己有是违法的,况且人家丢了这么重要的东西肯定很着急。”张红对爸爸说。“呵呵,我们家张红长大了,比爸爸有出息,等一会人家来了,你就给他吧!”张红的爸爸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大家来说说:张红做得对吗?你们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第三篇章:结束语
今天我们通过听故事,互相讨论,学习了很多我们身边的法律知识。我们要学法懂法,依法行动;合法权益,应当力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三、活动总结
说一说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今后该怎么做呢?
第二篇: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位奇中心小学赵克峰
古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守规则。一个国家的规则即为法律。它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记得我还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看过一部叫《黑猫警长》的动画片。幼儿时的我只觉得黑猫警长很勇敢、聪明。其实在那时我已经不知不觉的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心中播下了“法”的种子。
在小学期间,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知法、学法、懂法、守法活动中,我作为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必须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安全制度,时时、事事、处处都不能忘记,在出操、集合、课间、放学时不在走廊、过道内追打嬉闹、不在阳台、垃圾箱上坐、站。在校园里不与他人吵架、打架、不拿棍棒和各种利器追逐打闹。
从小知法、守法,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里如果还不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那么,怎样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孩子呢?
同学们,请牢记小事是大事的基础,大事是小事的积累。
遵章守纪应该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我们的校园将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也将变得更加和谐。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第三篇: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曾在《扬州时报》上看到,扬州市所有的小学开学第一天就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要求同学们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交通规则等法律法规,教育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文明、礼让、优雅的新形象。
扬州的小学生已经行动起来,我想,我们江都的小学生应该不甘落后,从现在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看看自己的行为是否文明,看看自己的行为是否遵纪守法。有这样一篇报道:崔同学,今年16岁,在家里是独生子,是爸妈的希望,但他从小就有一个贪小便宜的习惯,看见别的同学有比自己好的尺子,铅笔,橡皮就要拿来占为己有。老师向家长讲了这件事,但他父母不以为然,认为孩子现在还小,长大了会懂的。但崔同学随着年龄的长大,胆子也越来越大,看见人家停放的自行车,电瓶车手就痒痒,非要去撬锁,把车子占为己有。有的车子被他买掉,有的车子被他骑到别的地方丢弃了,所偷合计人民币6900元。崔同学的偷车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构成盗窃罪。法院对崔同学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2000元。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犯错误,往往是从并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人们常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说从小就要加强自己的守法意识,遵章守法,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我们身边的有些同学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自身形象,日积月累就养成了些坏习气:迟到,旷课;边走边吃,乱扔垃圾;街头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等。同学们,千万不要认为这些是区区小事,如果我们不能引起重视,依然我行我素的话,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以后长大就可能会更加放纵自己,不能做好自我约束,到时再后悔已经晚矣。
小事是大事的基础,大事是小事的积累。遵章守纪应该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我们的校园将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也将变得更加和谐。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第四篇: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负
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都负刑事责任,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对未成年人加以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惩罚。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同时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定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进游戏室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玩进班房。所以在这里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什么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导致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下面再和同学们讲一讲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人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以上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做 遵 纪 守 法 的 小 公 民
大连市金州区新华小学
鲁妍娇
2010年3月
第五篇: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定稿]
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在学校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生活像一条奔腾的江河滚滚向前。我们只有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才能把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我们正值青春年华,要遵法、守法。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才辈出、文化多元的时代,给人们的选择提供了多样的丰富的内容。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能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毁了一生。
法律,是一种神秘、沉重而又高高在上的字眼,她似乎很遥远,但又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很近。一不留神,我们就可能做违法犯法的事,害人害己,对谁都不利。
我国刑法第17条不仅对未成年人应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做了严格的规定,尽量缩小惩罚面,明确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考虑到未成年人的体力、智力发育还未完全成熟,控制自己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比成年人更易受环境的影响。
我们不是万能的,不能再犯错之后改变现状,而逃避现实始终不是最好的结局。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犯错前反省自己,极力预防这类的事发生。说以,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去网吧。网吧是国家严格规定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地方,一旦沾染不良习气或沉迷于网络,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不看黄色网站和光盘。可以说,这一类东西对青少年影响极大。作为初中生的我们,性意识刚刚萌动,这些是最容易让人走向伙同他人拦路抢劫、强奸等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不做小偷小摸的事。有些青少年可能不理解,我只是拿了一块橡皮、一个胶带或一支笔,又不会做什么翻天覆地的大事。可是,当你偷东西成了习惯,数额会越来越大,最后走进监狱。
四.不提前走进社会。当今的社会混乱不堪,对于身心尚未成熟的我们,在社会中只有受害。有些人可能还会反抗,可是最终的结果还是面对法律,等待着终身的判决。
五.不盲目追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盲目追星是不可取的。有些人因为盲目追星搞得家破人亡,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见。我们所喜欢的,是明星们所具有的高贵的品质,而不是华丽的外表。
我相信,做到以上几点,你会更出色,更优秀,也尽量避免了违法犯罪的事情。做好优秀的自我,展现祖国未来花朵的魅力。法不可违,我们应该遵纪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辅导老师:张瑞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