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教学《米、分米和厘米的认识》

时间:2019-05-13 21:4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教学《米、分米和厘米的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教学《米、分米和厘米的认识》》。

第一篇:浅谈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教学《米、分米和厘米的认识》

浅谈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教学《米、分米和厘米的认识》

《米、分米和厘米的认识》是第三册数学第四单元的内容,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长度观念,了解1厘米、1分米、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学习用直尺量线段。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米、分米、厘米接触不多,因此,对这些长度单位缺乏明确的认识。《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针对以上要求,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 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在认识厘米之前,我请小朋友用橡皮、铅笔或铅笔盒量一量课桌的长,然后请小朋友汇报测量的结果,有的汇报说课桌有10块橡皮那么长,有的说课桌有3只铅笔盒那么长,即使用铅笔量的数据也各不一样。这时,我启发到:用不同的标准测量物体的长度,结果各种各样,很不方便,所以需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你们知道有哪些长度单位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米、分米、厘米、公里、毫米,甚至纳米也出来了,我夸奖小朋友的知识面之广。当然,小孩子必竟是小孩子,虽然他们能说出这么多的长度单位,但是,对它们的实际含义却是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个人知识的同时,应加以正确的引导、点拨。

二.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现实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

在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以后,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测量周围事物的长度,从教室里的课桌,到操场的跑道,到家中的床、门、家用电器,一一留下了孩子们的“手迹“,丁军小朋友还帮爸爸算出了布置新房子时所需的电线数量。

三. 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未来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测量走廊的长度时,我鼓励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量得又快有好。在交流汇报时,出现了多种测量方法:有的小组只用一把2米长的卷尺,先一段一段量,再计算。有的小组将每个人的尺,拉直接起来,再计算。还有的组将每个人的跳绳接起来,然后对折几次,量了再算。通过以上合作,使小朋友体会了合作的好处,使“合作交流”成为他们所认同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

四. 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

在学完了厘米的认识后,我出示了图一,问:“这张图中间的两条线是线段吗?”话音刚落,全班响起了整齐响亮的回答:“不是!”于是,我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比一比。当我再问的时候,仍有学生将信将疑,我启发道:“尺是直的吗?这两条线与尺重合吗?既然重合,那是不是线段呢?”这么一说,大家似乎明白了许多。

当我出示图二问:“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小朋友们都悄悄地拿出尺量了起来„„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当学生对自己的数学猜疑没有把握时,老师应引导学生为“猜想”寻求证据,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猜想,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或采用告诉的方式。

五.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初步学会测量线段的长度以后,我出示了一道思考题: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黄瓜的长度,1元硬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小朋友们想出了多种方法,如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或移动尺子直接量出。

学校开展关于“服装的学问”综合实践活动,我就请小朋友为小胖设计一件令他满意的服装。有的小朋友能灵活地运用视觉差设计衣服。当看到小胖穿上他们亲手设计的合理得体的竖条衣服时,小朋友们由衷地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六. 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对一个量的估计常常比精确计算它的大小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时,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估测活动,如我用旧天线当魔术棒,让小朋友猜魔术棒的长度,还将小朋友带出教室扔沙包,先猜一猜,再测一测沙包扔了多远,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七. 评价方式的改变

《标准》指出:“评价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测量活动不仅要关注结果的准确,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测量活动,能否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要避免繁杂的单位换算,而应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测量的实际意义和作用。上面的教学活动,为评价方式的改变创造了条件,在自评、小组评、家长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第二篇:米、分米、厘米教案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经历探索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能力。

4、使学生体会米、分米、厘米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课前准备:

投影片,直观教具的使用(课前准备好彩条、小棒、各种尺子、蜡笔等学具和教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故事,出示课件:一匹小马跑到小河边,想要过河,看着哗哗的流水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老牛伯伯走来了,小马说:“牛伯伯这条河深吗?”牛伯伯说:“不深,不深,河水刚没过我的小腿。”小马刚要过河,一只小松鼠跳到一棵大树上大叫:“别过河,别过河,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到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说:“这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呢?”

师:听了老牛伯伯、小松鼠的话你认为这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是怎么想的?(使学生体会到:同样过这条河,老牛很高,小松鼠很矮,他们的感觉就不一样,进而体会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二、新授:

(一)认识各种尺。

请同学找出认识的尺子,说出它的名称及用途。

(二)认识直尺。

师:拿出我们上数学课经常使用的小直尺,请你仔细观察直尺上有什么?把你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说一说。

汇报: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随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引导同学们观察尺子上的小竖线、小数字、英文字母cm。并告诉学生:尺子上长短不同的小竖线就叫刻度线;尺子上的小数字叫刻度数,刻度数在排列顺序上有什么规律;0表示什么意思;cm表示的意思。)

(三)认识一厘米、几厘米。

师: 谁知道1厘米有多长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先体会一下,之后,教师出示课件: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师:请同学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脱离尺子,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师: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到更多的1厘米吗?

师:请你们找一找长度、宽度、厚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

师:你们找的物品不同,怎么都是1厘米呢?(进一步体会一厘米的实际长度)师:出示课件:从0刻度到5刻度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从0刻度到7刻度呢?你有什么发现?(从0到几刻度就是几厘米)

(四)学习测量。

师:这里有一根小棒,谁能猜猜它有几厘米?到底有几厘米呢,我们亲自来量一量。教师追问:你测量的结果是什么?谁能边演示边说说你是怎么量的?(让学生自己亲自尝试测量方法,通过展示学生不同的测量方法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使学生自主探索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师:同学们学会了测量,我们的学具筐中还有一根小蜡笔,先估计一下有多长,再亲自测一测。

师:小猴也想量量这支小蜡笔有多长,可是小猴遇到困难了,请你们看看小猴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课件:一只小猴举着一把断了的尺子说:我也想量量这支小蜡笔,可是我的尺子断了,谁能帮帮我?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中说一说你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发现不同的方法:从2刻度到6刻度可以数出有4个格就是4厘米;2—6之间有4个一厘米,就是4厘米;用6-2=4,得出4厘米。

教师小结:我们在测量物体时可以从0刻度开始,也可以从其他刻度开始,只不过从0刻度开始比较简便。

(五)认识1分米

师:每个同学从学具筐中找到一根彩带,测量它的长度。

请每组测量的是10厘米彩带的同学站起来,每位同学比一比10厘米的彩带有多长?

师: 10厘米的长度又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就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

师:请你不用尺子找出一根1分米的彩带,你怎么知道它是1分米?(我找出的是10厘米的彩带)教师继续问:可老师让你找的是1分米的彩带呀?(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10厘米就是一分米)

(六)认识1米。

师:请同学们把1分米的彩带贴到黑板上。(教师特意粘贴一根不是1分米的彩带)问:黑板上的彩带都是1分米吗?黑板上有几根一分米的彩带?

师:10根1分米是几分米?教师指导学生数一数,使学生明白10根1分米是10分米。让学生比一比10分米的彩带有多长?

师:10分米的长度也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表示,有知道的吗?(由学生说出1米,米可以用m表示)师:请同学们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10分米有多长?你们怎么比得一样呀?(学生发现1米=10分米,10分米就是1米)

三、巩固练习:

1、判断小朋友测量的对不对。

2、首尾呼应,经过测量,我们知道这条小河深60厘米,请你用学具筐中的小卷尺找一找60厘米有多长?请同学们收起小卷尺,想一想60厘米对小马而言深不深呢?小马能过河吗?出示课件展示小马过河的情景。

3、在我们生活中长度单位应用十分广泛,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应用。请你们到荧屏中找找,你见到哪些我们今天学过的长度单位。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教案——厘米、分米和米

《厘米、分米、米》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 厘米、分米、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整米数)。根据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

1、知道“厘米、分米和米”的大概长度。

2、让学生自己制作一把尺子。

3、学习如何准确的测量身边的物体。四:教学重难点点

掌握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十: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测量物体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厘米、分米和米)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5、师:如果我们测量稍微长一点的物体时,一般用“分米、米”做单位进行测。(本节课主要讲“厘米”,“分米和米”会粗略的讲一下)

(二)学习新课(在最后将引出“分米”)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师:大家都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现在大家动起手来自己制作一把尺子吧。(做一把尺子的过程,不仅帮学生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长度单位具有可加性。)

问: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回答)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多媒体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3、认识长度单位“米”(再巧妙的引出“米”)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5厘米的刻度尺,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再来认识“米”。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4、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5、教学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在此引出“分米”)(1)初步质疑.

师:好,我们之前讲了两个测量单位——厘米、和米,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5)教师指着黑板1米长线段中一份说,这一份是10厘米,我们也可以表示成1分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又说:这是告诉我们1分米=10厘米。问:既然1米可以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那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10厘米,1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问: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多媒体出示 “磨损的尺子” 的图片),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小结

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或几米。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后,分别以厘米和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和米做单位的。

十一:板书设计

厘米 —— cm 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 米—— m 画出米长的线段

分米——dm 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1米=100厘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量法: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多媒体展示,并展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第四篇:教案——厘米、分米和米

教案

学校:XXXXX 班级:XX 科目:数学 教师:XXX 时间:XX

一:课题名称 厘米、分米、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整米数)。根据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知道“厘米、分米和米”的大概长度。

2、让学生自己制作一把尺子。

3、学习如何准确的测量身边的物体。

四: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 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六:课的类型 综合课

七: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践法……

八:教材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直尺、卷尺、小纸条、钉子、小棒、细绳、图钉、两支削尖的铅笔……

九:教学时间 45分钟

十: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测量物体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厘米、分米和米)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5、师:如果我们测量稍微长一点的物体时,一般用“分米、米”做单位进行测。(本节课主要讲“厘米”,“分米和米”会粗略的讲一下)

(二)学习新课(在最后将引出“分米”)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师:大家都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现在大家动起手来自己制作一把尺子吧。(做一把尺子的过程,不仅帮学生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长度单位具有可加性。)

问: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回答)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多媒体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3、认识长度单位“米”(再巧妙的引出“米”)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5厘米的刻度尺,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再来认识“米”。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4、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5、教学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在此引出“分米”)

(1)初步质疑.

师:好,我们之前讲了两个测量单位——厘米、和米,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5)教师指着黑板1米长线段中一份说,这一份是10厘米,我们也可以表示成1分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又说:这是告诉我们1分米=10厘米。问:既然1米可以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那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10厘米,1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问: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多媒体出示 “磨损的尺子” 的图片),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小结

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或几米。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后,分别以厘米和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和米做单位的。

十一:板书设计 厘米 —— cm 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

米—— m 画出米长的线段 分米——dm 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1米=100厘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量法: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多媒体展示,并展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09小学教育(2)班 孔鑫鑫 学号:0904010208 邮箱:1137715338@qq.com

第五篇:分米的认识及分米与米和厘米的关系

番禺执信中学附属小学

PAN YU ZHI XIN PRIMARY SCHOOL

《分米的认识及分米与米和厘米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63页内容。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具准备:

PPT课件、直尺、米尺、纸条。教学重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2.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一头大灰狼长约8()

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老师:当一个长度比1米小而又比1厘米大。

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板书:分米的认识。

二、生生互动,认识分米。

1.测量课桌的长。

(1)用直尺测量课桌的长。(2)讨论测量时遇到的困难。

2.出示10厘米长的彩笔,指导学生选择同样长的纸条进行测量。3.引导学生比较选择哪种学具测量课桌的长更简单。探究问题:测量时如何选择测量工具? 4.通过测量时选择的学具引出分米的概念。5.建立“1分米”的表象。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出示米尺,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6.米和分米的进率。

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 老师板书:1米=10分米。

三、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1.讨论:所学的长度单位及进率。交流汇报: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2.自学教材第23页例3,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巩固练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24页第5题。

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2.完成教材第25页第6题。3.完成教材第25页第7题。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作业。

下载浅谈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教学《米、分米和厘米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教学《米、分米和厘米的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厘米和米认识

    厘米和米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2.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

    认识米、米和厘米教学设计

    认识米、米和厘米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教材第4页(例4、例5)第8页练习一的3、4、5题。 课标要求: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

    米分米厘米毫米换算专题练习

    米分米厘米毫米换算专题练习一、 用手做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并估估家里的物品长度二、熟记: 1米=( )分米 1米=( )厘米1米=毫米 1分米=厘米 1分米=毫米 1厘米=(......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练习题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专项练习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填空。 1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1米=( )分米 70毫米=( )厘米 8分米=( )厘米 9厘米=( )毫米 40分米=( )米 70厘米=( )分米......

    米、分米、厘米教案(共5则范文)

    第一单元米、分米、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观念。 2、 使学生经历探索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全日制培智学校教材数学第六册《认识厘米、用厘米量》的第一课时,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厘米”的概......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在掌握已有知识“米和和厘米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新知,很容易达到教......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振宇外国语学校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